弥勒菩萨说
韩清净科记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三瑜伽处之三
辰二、如应安立修习作意2 巳一、总征
云何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于修作意如应安立,随所安立正修行时,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
巳二、别释3 午一、正教诲2 未一、总标列
谓善通达修瑜伽师,最初于彼依瑜伽行初修业者,如是教诲:善来贤首!汝等今者应依三种取相因缘,或见、或闻、或心比度增上分别,取五种相。一、厌离相,二、欣乐相,三、过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别事相。
未二、问答辨2 申一、举不净观3 酉一、问
问:若依瑜伽行初修业者是其贪行,由不净观方可调伏,云何教彼取五种相?
酉二、答2 戌一、最初教诲2 亥一、取五种相4 天一、厌离相及欣乐相2 地一、辨取相2 玄一、厌离相3 黄一、取相因缘2 宇一、闻因缘4 宙一、无病衰损[1]
答:应如是教诲:善来贤首!汝等随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于中,若闻所余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乐,后遭苦厄。
宙二、寿命衰损
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终殒殁。
宙三、眷属衰损
或彼男女所有知识、亲戚、眷属遭如是苦。
宙四、财宝衰损
或彼聚落村邑边际丧失财宝,或是他来强敌所作,或火所烧,或水所漂,或由恶作而有丧失,
或由恶作而有丧失者:谓由宿所作业,非福增上之所引故。
或由不善修营事业而有丧失,或由不善处分事业而有丧失,或为非爱共财得便而有丧失,或由家火而有丧失。
宇二、见因缘
若汝现见,非是传闻;或即于此村邑聚落,非是所余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先所触证猛利乐受,后还退失,广说如前。
广说如前者:谓如前说后遭苦厄应知。
黄二、应深厌患2 宇一、辨相2 宙一、于诸衰损3 洪一、标
汝既如是闻已、见已,应当生起深心厌患。如是生死甚为重苦,所得自体极大艰辛,
所得自体极大艰辛者:有寻有伺地中,说有生艰辛苦,其义应知。(陵本九卷十一页677)
而于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损差别可得。
洪二、列2 荒一、病等
谓无[2]病衰损、寿命衰损、眷属衰损、财宝衰损,病、病法性,死、死法性。
病病法性等者:于现在世若病、若死苦相现前,名病及死。若于现在虽未现前,而于未来定当现前,名病法性及死法性,所得自体性应尔故。
荒二、戒见
复有一类,净戒衰损、正见衰损。
洪三、释
由是因缘,彼诸众生于现法中住诸苦恼,于当来世往诸恶趣。
宙二、于诸兴盛2 洪一、标
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于当来世往诸善趣,而是无常,于彼无常现可证得。
洪二、辨
若有领受兴盛事者,后时衰损定当现前;诸有领受衰损事者,后时兴盛难可现前。诸兴盛事,皆是难得易失坏法。
宇二、劝修
如是汝应深心厌患,极善作意,如理受持。
黄三、当喜乐断2 宇一、辨相2 宙一、应不放逸
如是处所,难可保信。我今于是生死流转,未般涅槃,未解脱心,难可保信如是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勿彼因缘,令我堕在如是处所,生起猛利、刚强、辛楚、不适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当至诚喜乐于断,修不放逸。
宙二、应多安住
又我如是多安住故,当于无义能作边际。
当于无义能作边际者:此中无义,谓生死苦。不可爱乐,故得此名。
宇二、劝修
如是汝应极善[3]作意,如理受持。
玄二、欣乐相2 黄一、正辨取相2 宇一、标
汝取如是厌离相已,复应精勤取欣乐相。
宇二、释2 宙一、于欢悦3 洪一、正观察2 荒一、别辨相2 日一、由意乐
当自观察所受尸罗,为善清净?为不清净?我或失念、或不恭敬、或多烦恼、或由无知,于诸学处有所违犯。
我或失念或不恭敬等者:摄事分说:由四因缘,犯所犯罪。一、无知故;二、放逸故;三、烦恼故;四、轻慢故。乃至广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7418)此中失念,即彼放逸。或不恭敬,即彼轻慢。一一差别,如彼广释应知。
既违犯已,我当如法以其本性增上意乐,于诸学处发起深心,更不毁犯。
以其本性增上意乐者:谓由最初胜善法欲求受净戒,是名本性增上意乐。
日二、由加行
我于所作当正应作,于非所作不复当作。
荒二、举要言
以要言之,于诸学处当令增上意乐圆满,亦令所有加行圆满。
洪二、显胜利
汝于如是正观察时,若自了知戒蕴清净,虽不作思我当发起清净无悔,然其法尔尸罗净者,定生如是清净无悔。若起如是清净无悔,虽不作思我起欢悦,然其法尔无有悔者,定生欢悦。
洪三、结所依
如是且于一种欢悦所依处所,汝应生起清净无悔为先欢悦。
清净无悔为先欢悦者:谓由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心生欢悦。三摩呬多地说:欢者,谓彼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陵本十一卷三页841)其义应知。
宙二、于喜悦3 洪一、标
复于除障喜悦处所,当生喜悦。
洪二、释2 荒一、由有堪能
谓我今者尸罗清净,有力有能安住世尊所制学处;于现法中,能得未得、能触未触、能证未证。由是处所生喜悦意。
复于除障喜悦处所当生喜悦等者:此中障言,谓即五盖。所谓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由此五盖于得净定能为障碍,是故名障。若于初夜后夜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能令彼障未生不生,生已能断,是名除障。由是因缘,心生喜悦。三摩呬多地说: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陵本十一卷三页842)以此为依,信有堪能安住世尊所制一切学处,及与能得未得,乃至能证未证,是故复说当生喜悦。
荒二、由生信解
若汝获得前后所证少分差别,即由如是增上力故,于他圆满所证差别,谓诸如来、或圣弟子,及自后时所证差别,当生信解,发喜悦意。
洪三、结
如是行相诸适[4]悦意,先名欢悦,今名喜悦,总名悦意。
黄二、结其得名
如是名为取欣乐相。
地二、励当断
取是相已,复应教授。告言:贤首!汝由如是厌离相故,调练[5]其心;复由如是欣乐相故,滋润其心;汝于断灭世间贪忧应多安住。随于彼彼所缘境界勤修加行,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即于彼彼所缘境界,当令心住内住、等住,汝当获得身心轻安及一境性[6]。
汝于断灭世间贪忧等者:取厌离相及欣乐相,由是能灭世间贪忧。于如是事,常住正念及与正知,名多安住。作意思惟不净等相,名于彼彼所缘境界勤修加行。
天二、过患相2 地一、正取乱相3 玄一、标
汝若如是背诸黑品,向诸白品,由调练[7]心、滋润心故,复应数数取过患相。谓于所有诸相、寻思及随烦恼,取过患相。
玄二、释3 黄一、出体性
言诸相者,谓色等十相。言寻思者,谓欲等八。随烦恼者,谓贪欲等五。
谓色等十相者:谓于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事心起思惟,是名色等十相。
汝应于彼[8]取过患相。
黄二、明彼业
如是诸相,能令其心作用遽务;如是寻思,能令其心思慕躁扰;如是随烦恼,能令其心恒不寂静。
黄三、显过患
若心作用,诸相所作;思慕躁扰,寻思所作;恒不寂静,随烦恼所作;由是令心苦恼而住。是故如是诸相、寻思及随烦恼,是苦非圣,能引无义。
是苦非圣者:唯凡夫住,说名是苦。非安乐住,说名非圣。
令心散动、令心躁扰、令心染污。
玄三、结
汝应如是取过患相。
令心散动等者:如次配释诸相、寻思及随烦恼应知。
地二、取不乱相3 玄一、标
又汝应依心一境性、心安住性、心无乱性,以六种行正取其相。
玄二、征
何等为六?
玄三、列
一、无相想;二、于无相中,无作用想;三、无分别想;四、于无分别中,无所思慕无躁扰想;五、寂静想;六、于寂静中,离诸烦[9]恼寂灭乐想。
天三、光明相
汝取如是过患相已,复应数数取光明相。谓或灯明、或大火明、或日轮明、或月轮明。
天四、了别事相
既取如是光明相已,复诣[10]冢间取青瘀相,广说乃至取骨锁[11]相。汝若不能往诣冢间,当取彩画、木、石所作如是诸相。
亥二、作意修习2 天一、勤方便3 地一、修习远离
取是相已,还所住处,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闲室、或在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先洗足已,结加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先于一境令心不散,系念在前。
地二、修六种想
复于其中,依六种想作意思惟。谓无相想、无分别想、寂静想、无作用想、无所思慕无躁扰想、离诸烦[12]恼寂灭乐想。
地三、审谛了知乱不乱相3 玄一、标所应
又于其中,汝当审谛周遍了知乱不乱相,分明现前。
玄二、明渐次
如如审谛周遍了知乱不乱相,如是如是汝能了知诸相[13]、寻思、随烦恼中所有乱相,及能了知心一境性随六想修诸不乱相。
玄三、显安住
又汝于此乱不乱相,如是如是审谛了知,便能安住一所缘境,亦能安住内心寂止,诸心相续、诸心流注,前后一味,无相、无分别,寂静而转。
诸心相续诸心流注者:谓一处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了别生。总尔所时,心生起相剎那非一,是故名诸。无散乱行,无阙无间,是名相续流注。
天二、治过失2 地一、显作意2 玄一、标
又若汝心虽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习诸相、寻思、随烦恼等诸过失故,如镜中面所缘影像,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于其中当更修习不念作意。
玄二、释
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即于如是所缘境相,由所修习不念作意,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
地二、显所缘3 玄一、勤求通达
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汝应发起猛利乐欲,为求通达,发勤精进。
玄二、引教配释2 黄一、引教2 宇一、举喻2 宙一、世尊说2 洪一、举所说
世尊依此所缘境相,密意说言:汝等苾刍,当知众善。言众善者,谓于大众共集会中,盛壮美色。即此众善最殊胜者,谓于多众大集会中,歌舞倡妓。假使有一智慧丈夫,从外而来,告一人曰:咄哉!男子!汝于今者,可持如是平满钵油,勿令滟[14]溢;经历如是大众中过,当避其间所有众善,及诸最胜歌舞倡妓、大等生等。
大等生等者:且依文解。前文说有大众多众,此有情摄,名大等生。后文说有不平地等,此非情摄,是故文中复置等言。
今有魁脍,露拔利剑随逐汝行。若[15]汝钵油一滴堕地,此之魁脍,即以利剑当斩汝首,断汝命根。
洪二、问众意
苾刍!汝等于意云何?是持钵人,颇不作意专心油钵、拔剑魁脍、不平地等,而能作意观视众善,及诸最胜歌舞倡妓大等生耶?
宙二、苾刍答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持钵人,既见魁脍,露拔利剑随逐而行,极大怖畏,专作是念:我所持钵油既弥满,经是众中极难将度;脱有一滴当堕地者,定为如是拔剑魁脍当斩我首,断我命根。是人尔时,于彼众善及诸最胜歌舞倡妓、大等生等,都不作意、思念、观视,唯于油钵专心作意而正护持。
宇二、合法
如是苾刍!我诸弟子,恭敬殷重,专心忆念修四念住,当知亦尔。
黄二、配释
言众善者,喻[16]能随顺贪欲缠等随烦恼法。于中最胜歌舞倡妓,喻能随顺寻思戏论躁扰处法。大等生者[17],喻色相等十种相法。智慧丈夫,喻瑜伽师。平满油钵,喻奢摩他所安住心,能令身心轻安润泽,是奢摩他义。露拔利剑随行魁脍,喻先所取诸相、寻思、随烦恼中诸过患相。专心将护,不令钵油一滴堕地,喻能审谛周遍了知乱不乱相之所摄受奢摩他道。
玄三、结住寂止
由是能令诸心相续、诸心流注;由精进力,无间策发。前后一味,无相、无分别,寂静而转;不起一心缘于[18]诸相,或缘寻思及随烦恼。
由是能令诸心相续等者:此中诸心相续、诸心流注,义显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相续而转;是故说言由精进力,无间策发。前后一味,无相、无分别,寂静而转,义显等持,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而转;是故说言不起一心缘诸相等。此中一心,谓即一剎那心应知。
戌二、复次教诲2 亥一、释3 天一、于修止观3 地一、于奢摩他
是瑜伽师复应如是殷勤教诲于奢摩他初修业者。告言:贤首!汝若如是精勤修习奢摩他道,如是方便,摄受正念、正知俱行有喜乐心,乃名善修奢摩他道。
摄受正念正知俱行有喜乐心者:适悦相应,是名有喜乐心。此与正念、正知和合而转,故名俱行。
地二、于毗钵舍那2 玄一、标
若复串习诸过失故,不能于中深心喜乐,极大艰辛励力策发方现前者;还应速疾出无分别所缘境相,于有分别所缘境相系念在[19]前,如先所取诸不净相。汝今复应作意思惟,先应用彼唯随相行毗钵舍那,或观青瘀,或观脓[20]烂,广说乃至观骨、观锁,或观骨锁。
玄二、释2 黄一、应起胜解2 宇一、初位
汝于如是初修观时,于一青瘀,广说乃至于一骨锁,当起胜解。
宇二、后位2 宙一、举青瘀
若于其中已串修习,观道明净,于所缘相明了胜解相续转时,复应于二[21]、于三、于四、于五、于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百青瘀,或千青瘀,乃至一切诸方诸维所有青瘀,起无量行遍一切处无间胜解,于中乃至无有容受一杖端处。
宙二、例所余
如于青瘀,如是乃至骨锁亦尔。
黄二、应趣真实3 宇一、标
汝依如是胜解作意,应当趣入真实作意。
汝依如是胜解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说: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陵本十一卷十五页914)此应准知。
宇二、释2 宙一、标作意
于趣入时应作是念:如我今者胜解所作无量青瘀,广说乃至无量骨锁,真实青瘀乃至骨锁,其量过此不可数知。
宙二、释所以2 洪一、举前际2 荒一、显无量
所以者何?从前际来,于彼彼有、彼彼趣中,轮回生死。我所曾经命终夭殁所弃尸骸、所起青瘀,广说乃至所起骨锁,无量无边。
荒二、设二喻
如是所起,推其前际不可知故。假使有能摄聚如是所弃尸骸,令不坏烂,一切大地亦不容受。于一劫中所弃尸骸,乃至骨锁,假使有能敛在一处,其聚量等广大胁山。
洪二、例后际
如从前际,后际亦尔,乃至未能作苦边际。
宇三、结
如是汝依胜解作意,应当趣[22]入真实作意。
地三、于二种2 玄一、简非
又非修习如是青瘀乃至骨锁毗钵舍那应顿观察。
玄二、显正2 黄一、修二分齐2 宇一、举一青瘀2 宙一、标
纔应于一尸骸青瘀起胜解已,寻复令心于内寂静。
寻复令心于内寂静者:此显内摄其心,除遣所缘。谓舍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故。
宙二、释2 洪一、修观时
乃至于此所缘境相喜乐明净,无诸扰恼,不强励力。齐尔所时,应于如是尸骸青瘀发起胜解。
洪二、修止时
若纔于此乃至励力方现在前,尔时于内应修寂静。
宇二、例余一切
如于青瘀,乃至骨锁,当知亦尔。由此道理,乃至无量,当知亦尔。
黄二、住静胜解2 宇一、标
如是令心内寂静已,复应发起寂静胜解。
宇二、释
谓从最后无量青瘀,乃至最后无量骨锁,内略其心,方便除遣,安置众相不显现中,不全弃舍有分别相,亦不分别。唯即于此所缘境界安住其心,无相[23]、无分别,寂静而转。
不全弃舍有分别相亦不分别者:如前正加行中已说:于所缘境不舍、不取。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其义应知。
天二、于修光明2 地一、举光明想2 玄一、加行思惟
彼瑜伽师复应教授。告言:贤首!汝先所取诸光明相,于奢摩他品加行中,及于毗钵舍那品加行中,皆应作意,如理思惟。
玄二、相应修习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乃为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等者:此中光明,谓法光明。缘法光明以为境界,修光明想,是名光明俱心。于所观法得如实知,是名照了俱心。无有忘念,是名明净俱心。无无明疑,是名无暗俱心。
地二、辨其失得2 玄一、失
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不分明,数习胜解,其相暗昧;由是因缘,后所修习所有胜解亦不分明;虽多串习,而相暗昧。
玄二、得
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分分明,数习胜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缘,后所修习转复分明;虽少串习,而相明了。
天三、于修念住2 地一、明趣入3 玄一、标由
如是汝由善取如是厌离相故,善取如是欣乐相故,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善取如是毗钵舍那相故,善取如是光明相故。于时时中,内心[24]寂静;于时时中,由随相行毗钵舍那思择诸法;即于不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于诸念住渐次趣入。
玄二、释相2 黄一、于身念住3 宇一、内身2 宙一、辨修相
将趣入时[25],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始从发毛乃至小便,善取其相。汝应于是自内身中诸不净物,先当发起不净胜解。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宙二、结内名
如是名为于内身中修循身观。依自身内而发起故。
宇二、外身2 宙一、辨修相
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汝当发起青瘀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或狭小胜解、或广大胜解、或无量胜解。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宙二、结外名
如是名为于外身中修循身观。依他外身而发起故。
宇三、内外身2 宙一、辨其修相2 洪一、修胜解2 荒一、于现在位
后复应于自身内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自身内外诸不净物者:始从发毛乃至小便,是名诸不净物。于如是事,若根所摄有执受色,说名为内;非根所摄无执受色,说名为外。下说他身内外不净,亦应准释。
又于他身内外不净,善取其相,令心明了。于自所爱,汝当发起如是胜解。
荒二、于当来位
复于死已,出送冢间;至冢间已,弃之在地;弃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脓烂位,广说乃至至骨锁位,发起胜解。
洪二、住寂静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宙二、结内外名
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依自他身若内若外而发起故。
黄二、于受等念住3 宇一、标
汝复应于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分别取相,于其三分发起胜解。
宇二、列
一、于奢摩他品,二、于无散乱品,三、于毗钵舍那品。
宇三、释3 宙一、于奢摩他品2 洪一、辨修相
于奢摩他品者,谓若汝心于内略时,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及无作用、无思慕无躁动、离诸烦[26]恼寂灭乐想行;于所缘境无乱受等四无色蕴,剎那剎那展转别[27]异,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续流转。汝应于此如理思惟,发起胜解。
洪二、结内名
如是名为于内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宙二、于无散乱品2 洪一、辨修相
于无散乱品者,谓汝于先取诸境界、缘诸境界堕不定地过去尽灭,及今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随烦恼境增上受等四无色蕴,汝应于此如理作意,思惟[28]:
于无散乱品至如理作意思惟者:此说受等四无色蕴,由二差别,说名无散乱品。一、谓先时取诸境界、缘诸境界堕不定地受等四无色蕴,今已过去尽灭,是故说名无散乱品。言过去尽灭者,谓过去法因已受尽,自性已灭故。二、谓今时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及随烦恼,心既知已,缘此为境,增上所起受等四无色蕴,于尔所时,其心从散乱出,安住寂止,是故亦名无散乱品。
如是诸法,其性皆是诳幻所作,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多诸过患,其性无常,不可保信。
如是诸法至不可保信者:谓如前说,堕不定地及失念生诸所有法,如幻事喻,暂时而有,率尔现前。若诸愚夫恒被诳惑,由是说言其性皆是诳幻所作。若诸聪慧能正了知,由是说言多诸过患,其性无常,不可保信。
汝应如是发起胜解。
洪二、结外名
如是名为于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宙三、于毗钵舍那品2 洪一、辨其修相
于毗钵舍那品者,谓汝善取毗钵舍那相已,住有相、有分别作意,于有分别、有相所缘增上内所生受等四无色蕴,如理作意,思惟此法剎那剎那展转别异,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续流转。如前所说发起胜解。
洪二、结内外名
如是名为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玄三、总结
如是汝由[29]依不净观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于四念住当得趣入。
地二、明胜进2 玄一、标
又汝应于念住加行,时时修习胜奢摩他、毗钵舍那。
玄二、释2 黄一、应如是行2 宇一、乞食摄2 宙一、略标
汝于如是四念住中,安住正念,随依彼彼村邑聚落边际而住。于心随顺、趣向、临入所缘境界,汝应舍此所缘境相,入彼村邑聚落乞食。
宙二、别释4 洪一、善护己身
应当善避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恶蛇、恶兽、坑涧、濠堑、株杌[30]、毒刺、泥水、粪秽,及应远离诸恶威仪、秽坐卧具。汝应如是善护己身。
洪二、善守诸根
若于如是诸境界相不应策发诸根,汝应于彼不作功用,善守诸根。
洪三、善住正念
若于如是诸境界相应当策发诸根,汝应于彼正作功用,善住正念,令诸烦恼不起现行。
洪四、善知其量受用饮食
汝应如是善护己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于彼作意,善知其量受用饮食。
宇二、言论摄2 宙一、如法说
又汝应与在家出家说应量语、说应理语、说应时语、说正直语、说寂静语。
说应量语等者:不违现量、比量及圣教量,名应量语。不违观待等四种道理,名应理语。应顺时机,能引义利,名应时语。圣道支摄,名正直语。趣涅槃宫,名寂静语。如是一切,说法语摄。
一切世间非法言论,皆当远离。
宙二、应无诤3 洪一、标
虽复宣说如法言论,不应诤竞。
洪二、征
何以故?
洪三、释
若诸士夫补特伽罗住诤竞语,互相难诘,其心便住多戏论中;多戏论故,其心掉举;心掉举故,心不寂静;不寂静故,便令其心远三摩地。
黄二、应如是住2 宇一、应精进2 宙一、标举
如是行已,汝应速疾不舍所缘,结加趺坐,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所取相,由恒常作及毕竟作,修瑜伽行。
汝应速疾不舍所缘等者:此中所缘,谓不净观。前说不缓加行,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若从定出,于诸所作,不全随顺、不全趣向、不全临入,唯有速疾令事究竟,还复精勤宴坐寂静,修诸观行。(陵本三十一卷七页2568)此说速疾不舍所缘,乃至修瑜伽行,其义应知。于中,由恒常作及毕竟作,如次义显无间加行、殷重加行。
宙二、喻合
犹如世间钻火方便,起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汝应如是恒常修作、毕竟修作。
宇二、应起愿
又汝应起如是愿心:假使一切赡部洲人,尽赡部洲曾经寿量,今皆总集在我一身,我亦尽此无量寿命,决定于断瑜伽作意胜奢摩他、毗钵舍那,精进[31]修习,时无暂舍。
决定于断瑜伽作意等者:此中且说,修习不净能断欲贪,名断瑜伽作意。于余观行,随应当知。
由正了知如是所修瑜伽加行,有大胜果、大胜利故,何况如是少[32]分寿量、少时存活,虽极远去不过百年,委悉算计但须臾顷。
亥二、结
如是汝应随所教诲,恒常修作、毕竟修作。若为此义受习于断,汝于此义必当获得。汝当最初证得下劣身心轻[33]安,心一境性,后当证得世出世间广大圆满。
若为此义受习于断等者:为于所修瑜伽加行,有大胜果及大胜利,名为此义及于此义。
酉三、结
初修业者始修业时,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依不净观如是教诲,名正教诲;如是修行,名正修行。
申二、例慈愍等2 酉一、例随应
如说贪行,是不净观之所调伏;如是瞋行,是慈愍观之所调伏;乃至最后寻思行,是阿那波那念之所调伏;如其所应,皆当了知。
酉二、显差别2 戌一、总标
其中差别余趣入门,我当显示。
戌二、别显4 亥一、慈愍观2 天一、释趣入2 地一、胜解作意摄2 玄一、趣入观门2 黄一、初位2 宇一、发起胜解
依慈愍观初修业者,于外亲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处如法座。由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定地作意,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
宇二、作意与乐2 宙一、标
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
宙二、显
如是念言:愿彼求乐诸有情类,皆当得乐。谓或无罪欲乐,或无罪有喜乐,或无罪无喜乐。
黄二、后位2 宇一、举于亲品
次后或于二亲,或于三亲,或于四亲,或于[34]五亲、十亲、二十、三十,如[35]前乃至遍诸方维,其中亲品充满无间发起胜解,于中乃至无有容受一杖端处。
宇二、例余怨等
如于亲品,如是于怨及中庸品,当知亦尔。
玄二、趣入念住3 黄一、标
又彼不舍慈愍加行,即由修习如是慈愍,于诸念住能正趣入。
黄二、征
云何趣入?
黄三、释2 宇一、辨循观3 宙一、于内身
谓趣入时,应当发起如是胜解:如彼于我谓亲、谓怨、谓中庸品,我既欲乐、厌背其苦。如是名为于其内身修循身观。
宙二、于外身
余亦于彼谓亲、谓怨、谓中庸品;如我,彼亦欲乐、背苦。如是名为于其外身修循身观。
宙三、于内外身
如我既尔,彼诸有情亦复如是。如我自欲求得胜乐,彼诸有情亦复如是。彼诸有情与己平等、与己相似,我当与彼利益安乐。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
宇二、明建立2 宙一、坏缘念住
此四念住,总缘诸蕴为境界故,当知说名坏缘念住。
当知说名坏缘念住者:于一一蕴不分别取,唯总安立以为所缘,名坏缘故。
宙二、唯身念住
若修行者但取色相,谓取显相、形相、表相,于亲品、怨品及中庸品而起胜解,由此建立唯身念住。
地二、真实作意摄2 玄一、标
彼复依止胜解作意,能正趣入真实作意。
玄二、释2 黄一、正辨趣入2 宇一、明作意2 宙一、举于先际3 洪一、数无量
谓趣入时起是胜解:我于乃至无量有情,发起胜解,利益安乐增上[36]意乐。如是我从先际已来,所有亲品、怨品及中庸品落谢过去诸有情类,其数无量,甚过今者胜解所作。
洪二、性平等
如是过去诸有情类,为我亲已,复为我怨;为我怨已,复为我亲;为怨、亲已,复为中庸;为中庸已,复为怨、亲。
洪三、等与乐
由是义门,一切有情平等平等,无有少分亲性、怨性及中庸性,而非真实。由是因缘,遍于三品起平等心,平等应与利益安乐。
宙二、例于后际
如从先际,如是后际于生死中当复流转,应知亦尔。
宇二、释妨难2 宙一、难
又我于彼先际已来诸有情类,未曾发起慈愍之心;彼皆过去,今起慈愍复有何益?
宙二、释2 洪一、于过去
但为除遣自心垢秽,令得清净。故起念言:当令过去诸有情类皆得安乐。
洪二、例未来
诸未来世非曾有者,亦皆令彼当得安乐。
黄二、较量福聚
如是趣入真实作意慈愍住中,诸福滋润、诸善滋润;望前所修胜解作意慈愍住中所获福聚;彼于百分不及此一,彼于千分不及此一,彼于数分、算分、计分、邬波尼杀昙分不及此一。
天二、例所余
余如前说。
余如前说者:前不净观,说趣念住及胜修习。今于此中,唯说趣入,其胜修习义无差别,故指如前。余差别观,皆应准知。
亥二、缘性缘起观2 天一、释趣入4 地一、由取相2 玄一、标
又于缘性缘起观中初修业者,由闻思慧增上力故,分别取相。
玄二、释
谓诸有情,由有种种无智愚痴,现见无常,妄计为常;现见不净,妄计为净;现见其苦,妄计为乐;现见无我,妄计为我。彼诸有情,有如是等种种颠倒;颠倒为因,于现法受及后所生诸自体中,发起贪爱;由贪爱故,造作种种生根本业;此烦恼、业为因缘故,感得当来纯大苦蕴。
由贪爱故造作种种生根本业者:爱有三种,谓欲爱、色爱及无色爱。由此三爱,近感当生,是故偏说造作种种生根本业。又复无明缘行及受缘爱,于尔所时,无明与爱非不俱有,然由无明发业为初,贪爱润生最后究竟。是故当知,造作种种生根本业,于中非不说有无明,但约究竟,说由贪爱。
地二、起胜解2 玄一、标
彼既善取如是相已,复于其内发起胜解。
玄二、释2 黄一、于自2 宇一、正生
谓我今此纯大苦蕴,亦如是生。
宇二、已生
又我自体无边无际,从先际来初不可知,亦如是生。
黄二、于他
彼诸有情去、来、现在一切自体,苦蕴所摄,亦皆如是已生、当生。
地三、简作意
如是缘性缘起正观,一切皆是真实作意,更无所余胜解作意。
如是缘性缘起正观等者:由观缘起自相、共相及真如相,是故说言一切皆是真实作意。无别安立事相可得,是故说言更无所余胜解作意。
地四、辨循观3 玄一、于内
若于自身现在诸蕴缘性缘生作意思惟,是名于内身、受、心、法住彼循观。
玄二、于外
若于他身现在诸蕴缘性缘生作意思惟,是名于外身、受、心、法住彼循观。
玄三、于内外
若于自他过去、未来所有诸蕴缘性缘生作意思惟,名于内外身、受、心、法住彼循观。
天二、例所余
余如前说。
亥三、界差别观2 天一、释趣入2 地一、内外差别6 玄一、地界2 黄一、由外取相
又于界差别观初修业者,先取其外所有坚相。所谓大地、山林、草木、砖石、瓦砾、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珊瑚、玉等。
黄二、起内胜解
取彼相已,复于内坚而起胜解。
玄二、水界2 黄一、由外取相
次取其外诸大水相。所谓江、河、众流、陂、湖、池、沼、井等。
黄二、起内胜解
取彼相已,复于内湿而起胜解。
玄三、火界2 黄一、由外取相
次取其外诸大火相。所谓热时,烈日炎[37]炽,焚烧山泽,灾火蔓延[38],窑室等中所有诸火。
黄二、起内胜解
取彼相已,复于内暖而起胜解。
玄四、风界2 黄一、由外取相
次取其外诸大风相。所谓东西南北等风,乃至风轮。
黄二、起内胜解
取彼相已,复于内风而起胜解。
玄五、空界2 黄一、由外取相
次取其外诸大空相。所谓诸方无障无碍,诸聚[39]色中孔隙、窟穴,有所容受。
黄二、起内胜解
善取如是空界相已,于内空界而起胜解。
玄六、识界2 黄一、由外取相2 宇一、标
后由闻思增上力故,起细分别,取识界相。
宇二、释2 宙一、举眼识
所谓内眼处[40]不坏,外色处[41]现前,若无能生作意正起,所生眼识亦不得生。与是相违,眼识得生。
所谓内眼处不坏等者:意地中说: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作意正起,尔时从彼识乃得生。如彼广释应知。(陵本三卷五页204)
宙二、例余识
如是乃至意、法、意识,当知亦尔。
黄二、起内胜解
取是相已,次起胜解,了知如是四大身中,有一切识诸种子、界、种性、自性。
地二、粗细差别2 玄一、辨六界3 黄一、四大种界2 宇一、释2 宙一、明渐次
又于如是四大种中,先起支节粗大胜解,后起分析种种细分微细胜解。如是渐次分析,乃至向游尘量,如是渐渐乃至极微而起胜解。
宙二、明分全
一一支分尚起无量最极微尘积集胜解,何况身中一切支分。
宇二、结
如是名为界差别观中,分析诸色界差别边际微细胜解。
黄二、空界2 宇一、粗大胜解
次于空界,先当发起所有粗大空界胜解。所谓眼、耳、鼻、喉筒等种种窍穴,由是吞咽、于是吞咽,既吞咽已,由是下分不净流出。
宇二、微细胜解
次后渐渐发起种种微细胜解,乃至身中一切微细诸毛孔穴,皆悉了知。
黄三、识界2 宇一、粗大胜解
后于识界,渐渐发起所依、所缘,及以作意三世时分品类差别无量胜解。
宇二、微细胜解
即于识界起胜解时,由诸所依、所缘胜解分析识界。
玄二、例造色
亦于十种所造诸色而起胜解。如诸大种微细分析,此亦如是。
由诸所依所缘胜解分析识界者:如显扬说:由所依力,建立眼识乃至意识。由所缘力,建立色识乃至法识,青识、黄识乃至苦识、乐识,如是等。(显扬十八卷一页31,568a)此说由诸胜解分析识界,其义应知。
天二、辨循观3 地一、于内
若于自身各别诸界而起胜解,是名于内诸念住中住彼循观。
地二、于外
若于其余非有情数所有诸界而起胜解,是名于外住彼循观。
地三、于内外2 玄一、初义
若于其余诸有情数所有诸界而起胜解,名于内外住彼循观。
玄二、后义2 黄一、胜解作意2 宇一、标
复有异门。谓于己身而起胜解。
宇二、释5 宙一、脓流胜解
临舍命时,如前广说至青瘀位,或复脓烂,即于脓烂发起种种流出胜解。渐渐脓流,展转增广,乃至大海、大地边际,脓悉充满。
宙二、火烧胜解
发起如是脓胜解已,次复发起火烧胜解。谓此身分无量无边品类差别,为大火聚无量无边品类烧烬。
宙三、骨灰胜解
火既灭已,复起余骨、余灰胜解。复起无量无边胜解,碎此骨灰以为细末。
宙四、大风胜解
复起无量大风胜解,飘散此末,遍诸方维。
宙五、空界胜解
既飘散已,不复观见所飘骨灰[42]及能飘风,唯观有余渺[43]茫空界。
黄二、真实作意2 宇一、标
如是由其胜解作意,依于内外不净加行,入界差别,于其身相住循身观,从是趣入真实作意。
宇二、释2 宙一、略说
谓由如是胜解作意,于内外身住循身观。由胜解力,我此所作无量无边水界、火界、地界、风界、虚空界相,我从无始生死流转,所经诸界无量无边,甚过于此。
宙二、别显2 洪一、举前际6 荒一、水界2 日一、举事3 月一、泪摄
谓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丧亡,及由亲友财宝禄位离散失坏,悲泣雨泪。
月二、乳摄
又饮母乳。
月三、血摄
又由作贼,拥逼劫掠,穿墙解结。由是因缘,遭无量度截手、刖足、斩头、劓鼻,种种解割身诸支节。由是因缘,血流无量。
日二、显量
如是所有泪、乳、血摄水界水聚,四大海水皆悉盈满,于百分中不及其一。广说如前。
广说如前者:谓于千分、数分、算分、计分、邬波尼杀昙分,皆不及其一,是名广说应知。
荒二、火界
又于诸有诸趣死生,经无量火焚烧尸骸,如是火聚亦无比况。
荒三、地界
又经无量弃舍骸骨,狼籍在地,亦无比况。
荒四、风界
又经无量风界生灭,分析尸骸,亦无比况。
荒五、空界
又经无量诸尸骸中眼等窍穴。
荒六、识界
又经无量诸识流转。后后尸骸新新发起,乃至今者最后尸骸,诸识流转。
洪二、例后际
如是安立后际诸趣,期限无定,如是乃至无量识界。
亥四、阿那波那念2 天一、释趣入4 地一、明方便
又于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业者,先于舍宅前后窗门,或打铁师、或锻金银师吹筒橐袋,或外风[44]聚入出往来,善取相已;由缘于内入出息念,于入出息而起胜解。
地二、辨品类3 玄一、微细
彼复先于微细息风,经心胸处粗穴往来而起胜解。
玄二、众多
然后渐渐于众多风而起胜解。所谓乃至一切毛孔风皆随入而起胜解。
玄三、无量
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风聚所随、风聚所摄、风聚藏隐,无量风聚于中积集,如妒罗绵、或迭絮等诸轻飘物,于是诸相[45]而起胜解。
地三、修念住3 玄一、于内
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内[46]身住循身观。
玄二、于外
若复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转断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外身住循身观。
玄三、于内外
若复于自临欲死时而起胜解;或于已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或于未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由法尔故。尔时名为于内外身住循身观。
或于未死至由法尔故者:谓入第四静虑,若生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等位诸有情类,彼入出息无有流转,性应尔故,如前已说。(陵本二十七卷四页2257)
地四、显加行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应修如是上[47]品助伴、上[48]品所摄无倒加行。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等者:如说阿那波那念所缘,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陵本二十七卷七页2269)此说一切正加行,义应准知。即于此中,修习如前胜解,说名上品助伴、上品所摄无倒加行。
天二、例同前
所余一切,如前应知。
午二、正修行3 未一、标
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时,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未二、释3 申一、炽然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毕竟修作无倒作意,非喧闹等所能动乱,是名炽然。
申二、正知具念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审谛了知乱不乱相,如是名为正知具念。
申三、调伏贪忧
若能善取诸厌离相、诸欣乐相,如是乃名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未三、结
由是因缘,宣说彼能安住炽然,乃至调伏世间贪忧。
午三、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3 未一、加行3 申一、初位
先发如是正加行时,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微劣而转,难可觉了。
申二、中位2 酉一、标
复由修习胜奢摩他、毗钵舍那,身心澄净、身心调柔、身心轻安。
酉二、释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能引强盛易可觉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
申三、后位
谓由因力展转引发方便道理,彼于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
身心澄净身心调柔者:除诸垢秽,说名澄净。堪任自在,说名调柔。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于其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
未二、触证2 申一、于断喜乐2 酉一、辨障治2 戌一、于心2 亥一、灭粗重
即由此相于内起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
亥二、起轻安
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
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者:此说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是即名为心粗重性。
戌二、于身2 亥一、遣麤重
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风大偏增众多大种来入身中。因此大种入身中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
亥二、获轻安
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身轻安性,遍满身中,状如充溢。
酉二、显喜乐
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49],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性于心中现。
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者:此说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于其身中俱时流转,同生住灭,令身沉重无所堪能,是即名为身粗重性。
申二、心一境性2 酉一、辨身心相2 戌一、轻安随行
从此已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行,在身中转。
戌二、所缘寂静
由是因缘,心踊跃性渐次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
酉二、名有作意4 戌一、标
从是已后,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
戌二、征
何以故?
戌三、释
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分微妙正作意故。
戌四、结
由是因缘,名有作意。
始得堕在有作意数等者:谓彼已得所修作意,名有作意。七作意中,除了相作意,从胜解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此五作意皆定地摄,名修作意。以彼犹未能住加行究竟果故,由是说言少分微妙作意。
未三、相状3 申一、标
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
申二、释2 酉一、能净诸行2 戌一、标
谓已获得色界所摄少分定心,获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净惑[50]所缘加行,令心相续滋润而转,为奢摩他之所摄护,能净诸行。
戌二、释2 亥一、举可爱境
虽行种种可爱境中,猛利贪缠亦不生起;虽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对治,暂作意时,即能除遣。
为奢摩他之所摄护等者:奢摩他力摄受其心、藏护其心,是故能净烦恼诸行。
亥二、例可憎等
如可爱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寻思境,当知亦尔。
酉二、不障轻安2 戌一、住时
宴坐静室,暂持其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不极为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不极数起诸盖现行,不极现行思慕、不乐、忧虑俱行诸想作意。
戌二、行时
虽从定起,出外经行,而有少分轻安余势随身心转。
申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净相状。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三十二
[1] 「無病衰損」,披尋記原作「病衰損」。
[2] 磧砂、大正、陵本無「無」字。
[3] 「極善」,磧砂、大正、陵本作「善極」。
[4] 「適」,磧砂作「喜」。
[5] 「練」,磧砂、陵本作「鍊」。
[6] 「性」,大正作「住」。
[7] 「練」,磧砂、陵本作「鍊」。
[8] 「彼」,磧砂作「彼彼」。
[9] 「煩」,大正作「燒」。
[10] 「詣」,大正作「諸」。
[11] 「鎖」,磧砂作「瑣」。
[12] 「煩」,大正作「燒」。
[13] 「相」,磧砂作「想」。
[14] 「灩」,磧砂作「豔」。
[15] 「若」,大正作「苦」。
[16] 「喻」,大正作「瑜」。
[17] 「者」,大正作「等」。
[18] 「緣於」,大正作「復緣」。
[19] 「在」,磧砂作「有」。
[20] 「膿」,磧砂作「禮」。
[21] 「二」,磧砂作「三」。
[22] 「趣」,磧砂作「起」。
[23] 「相」,磧砂作「想」。
[24] 「心」,大正作「以」。
[25] 「將趣入時」,磧砂作「將欲趣入」。
[26] 「煩」,大正作「燒」。
[27] 「別」,磧砂作「各」。
[28] 磧砂、大正、陵本無「思惟」二字。
[29] 「由」,大正作「田」。
[30] 「杌」,磧砂作「杭」。
[31] 「進」,大正作「勤」。
[32] 「少」,大正作「小」。
[33] 「輕」,大正作「經」。
[34] 磧砂無「或於」二字。
[35] 「如」,磧砂作「以」。
[36] 「上」,磧砂作「長」。
[37] 「炎」,磧砂作「焰」。
[38] 「延」,磧砂、大正、陵本作「莚」。
[39] 「聚」,磧砂作「眾」。
[40] 「處」,磧砂作「受」。
[41] 「處」,磧砂作「受」。
[42] 「骨灰」,大正作「灰骨」。
[43] 「渺」,磧砂、大正作「眇」。
[44] 「外風」,大正作「風外」。
[45] 「相」,磧砂作「想」。
[46] 「內」,磧砂作「外」。
[47] 「上」,大正作「止」。
[48] 「上」,大正作「止」。
[49] 「豫」,磧砂作「預」。
[50] 「惑」,磧砂作「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