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泉律院苾刍普寂撰

○自下第二诸门解释中二。初十一门分别。后指例。初中今初三无为相摄门。

虚空择灭(至)圆成实摄。此中初明三无为是三性所摄。后明有漏无漏心变摄属不同。若约有为无为门。则唯以无为真如为圆成实。以一切有为法为依他起。若据有漏无漏门。则以无为真如及有为无漏为圆成实。以一切有漏法为依他起。具如法苑·义林·纂注辨○第二七真如相摄门。

如是三性(至)圆成实摄。解深密经三(八纸)瑜伽七十七(七纸)显扬三(八纸)中边二(五纸)佛地七(二纸云云)七十七云。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文)三性摄属可解○第三三性六法相摄。

三性六法(至)缘生理故。瑜伽论第三初明五蕴无为六法有展转义。于识心上变现六法即依他起。愚夫于此六法执为实有。是计所执。有为无颠倒性为圆成实。可解○第四五事相摄门中二。今初。

三性五事(至)广说应知。五事有二种。今乃明名相等五事。七十四初·显扬第六初·十六(五纸云云)三无性论一(三纸)佛性论一(二纸)说相稍异。可知今论出四说。

65.gif

62.gif

63.gif

64.gif

评取初说。可知○第二五事相摄.

又圣教中(至)为自性故。八十一(五纸)显扬论十六(十二纸)

65.gif

○第五四法相摄门又圣教中(至)唯属第三瑜伽三十六(二纸)七十三(九纸)辨中边中(五纸)显扬六(二纸)说四真实(云云)。

66.gif

67.gif

○第六四谛相摄三。一问。二答。三总结。

三性四谛相摄云何○答中二。今初略答”。

四中一一皆具三性○二广答中四。今初苦谛。

且若谛中(至)为自相故。此中四行想各有三性义。可知。中边上(十八纸)辨中边中(二纸云云)显扬论十四(十二纸)说六种无常·八种无常·十五种变异(云云)次明苦行相。辨中边中(三纸云云)后二行相可解○二明集谛。

集谛三者(至)离障真如○三明灭谛。

灭谛三者(至)谓真如故。义灯六末(五十一纸)引辨中边明安慧护法所说不同(云云)○四明道谛。

道谛三者(至)亦通后二。七十四初(云云)显扬六(七纸)云。遍计所执自性唯正应知。依他起自性应知及应断。圆成实自性应知及应作证○三总结。

七三三性(至)如理应知○第七三法相摄门”。

三解脱门(至)是彼境故。此中初明三解脱门相摄。后明三无性忍相摄。初中述记引七十二(十三纸)显扬第二(十七纸)等明三脱各通三性。次引七十四(二纸)显扬第六(六纸)明空·无愿·无相如次当遍·依·圆。后引七十四·显扬第六释三无生忍。智论四十八(十六纸)明三忍(云云)述记之文似有错误。可知○第八二法相摄门。

此三云何(至)圆成实性。文旨分明。如述记引中边明。可见○第九凡圣智境门。

如是三性(至)唯圣智境。遍计非智所行。如述记例缘他心明。二十唯识疏下(五十二纸云云)七十四(二纸)云。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依他乃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知所行。圆成实唯圣智所行。问。观行者通达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行于相耶。当言行于无相耶。答。若以世间智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计所执余二亦尔(取意)佛地七(六纸)云。若尔圣智不知一切。彼既是无智。何所知。若知为有则成颠倒。若知为无则非初性。心所现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是故圣智虽知有无而不缘彼初性为境(云云)○第十假实门。

此三性中(至)而施设故。假义如述记三本(五十九纸)明。大乘义章一(四十八纸)瑜伽伦记五下(云云)又对法第三初(云云)对法钞四(五纸)明一假二假二种三假四假六假等之别。显扬十六(十纸云云)○第十一异不异门。

此三为异(至)真义别故。摄论第五(云云)三性非异非不异。其旨深玄。可察○第三总结指例。

如是三性(至)略示纲要。七十四(四纸)说三性各有五业。梁摄论七(十纸)唐译五(六纸)说金藏土喻。彼云。喻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自性不显现。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释(云云)又常无常非常非无常之义亦应准知。七十四(二纸)云。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云云)七十四中明。三性粗细·有体无体·执无执·生无生·染非染等。可寻。中边论中(六纸云云)中边所说旨趣甚深。可察○自下大文第二。明后三颂释三无性中有二。一问。二答。今初。

若有三性(至)皆无自性○二答中三。初举颂。

颂曰即依(至)识实性○二长行释中三。初释第一颂。二释第二颂。三释第三颂。今初”。

论曰即依(至)总说无性。七十六(三纸)摄论第四(云云)三性三无性义南北异义。如同学出。而相家所判其旨未了。性宗所说理致周足。具如义林总料简章·纂注引新旧深密明。可寻○释第二颂。

云何依此(至)故此不说。瑜伽论七十六(七纸)云。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法皆无自性。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所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所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所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亦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以是诸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故。名为胜义无自性性(云云)如次喻空华·幻像·虚空。可寻。伦记二十下(七纸云云)显扬十六(云云)○释第三颂。

此性即是(至)故说实性。述记以三性·三无性属于上释妨难之科。以此一颂为明唯识性。寂谓。三性·三无性乃大乘方等之大宗猷。即是唯识性。何以故。一切遍计是唯识无所有性。一切依他及非有似有性。体究此二性。则一切诸法之实性。此实性名为圆成实性此三自性即三无性。是故三颂全显唯识性。于中初一颂明三自性。次一颂明三无性。今此一颂显圆成胜义无生是唯识实性。应思此中初释第一句。四种胜义如法苑二谛章明。拣别可解。次真谓下释第二句。真如异名如述记二末(四十二纸)出大般若所说十二名等。又对法第二(九纸)叙七名。佛地第七(二纸)出六名(云云)后此性下解后两句。可知○三总释颂意。

三颂总显(至)都无自性。前三颂文明。唯识性文义连续不应相离于是可见○自下大段第三。五颂明唯识所入位。于中有二。初结上彰后所明。后举颂文文正释五位。初中有三。一结上为三问。二随问略为三答。三广前别问别答。今初。

如是所成(至)如何悟入○二随问略为三答。

谓具大乘(至)渐次悟入○三广前别问别答中有三。今初问答能入人。

何谓大乘(至)悟入唯识。一本性住种姓等者。三十五(四纸)略纂十(四纸)伦记八下(云云)出诸师异解。

68.gif

六处殊胜者。如上引瑜伽三十五·伦记六上·八下等明也。善戒经云。阴界六入次第相续无始无终法性自尔。般若胜天王会云。如来法性在有情蕴界处中从无始展转相续烦恼不染(云云)杂集十三(四纸)广明资粮位。于谛增上法信解差别判资粮未具已具。又伦记九下(二十二纸)基云。第一僧祇菩萨以于四真谛理起决定胜解故。寂曰。四真谛理乃一切佛教之根柢也。未于四谛得决定胜解者僣学大乘秘密者。学躇于阶动成见取却坏善根。可惧。摄论第八·唐译第六(云云)二种姓义如仁王·璎珞及大乘义章第九·瑜伽伦记八十等明○二明所入位。

何谓悟入(至)正等菩提。无性摄论六(二纸云云)如述记辨○三广入方便。

云何渐以(至)唯识相性。述记初就文释。后略明渐次修入。可见。三种练磨者。世亲摄论六(三纸)无性六(四纸)断除四处障者。摄论六(六纸云云)四寻思等者。同六(七纸云云)余文可解○自下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于中有五。初资粮位(至)五究竟位。初中有二。今初问初资粮位其相云何○二答中二。今初举颂。

颂曰乃至(至)未能伏灭○二长行释中二。一别释颂文。二明位·修行。初中复二。一略解颂文。二广二取随眠。初中亦二。初释上二句。后释下二句。今初。

论曰从发(至)顺解脱分摄论七(二十六纸)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精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云云)地前四十心即此分齐。可知。为趣下释资粮解脱分名。对法十三(五纸)说四种解脱分(云云)○二释下二句。

此位菩萨(至)烦恼障种。摄论六(二纸云云)伦记十一上(十五纸)说四善友。可见。余如述记释○二广二取随眠中五。初出体释名等。二见修分别。三约人分别。四约有无漏道伏断分别。五结归颂丈。初中有二。初明烦恼障。二明所知障。今初。

烦恼障者(至)名烦恼障。此中初出体。后此皆下释名。二执二障且如法苑二执章·断障章及纂注明。百二十八者。谓欲界见惑四十。上二界各三十六。及修惑十六。具如佛地论七(三纸)明○二解所知障中五。一出体。二释名。三八识分别。四三性分别五释难今初。

所知障者(至)爱恚慢等。所知障头数与烦恼障同之义。如土已辨○二释名。

覆所知境(至)名所知障○三八识分别。

此所知障(至)皆容引起。安慧·护法法执异计如略疏第一卷及第五卷终辨。不与异熟识俱。不与无明慧相应。如上已明。法空智品等者。述记云。菩萨法空智品许与此第八俱起故。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既八现行与彼俱起。定知第八无法执俱(云云)余七转识随应俱起。可解。法执与所知障异同可知。了义灯七本明二障不必同数(云云)寂曰。此辨有理。所知障品于一切法障无倒智数过尘沙。何必与烦恼同头数。佛地言头数等者。由一切所知障皆从烦恼气分之理。亦由一切有烦恼障处有所知障之趣。可知○四三性分别。

此障但与(至)亦是有覆。述记引五十九(五纸)次引对法第四初(云云)此中即遮安慧计可知。次明烦恼障必以所知障为所依。凡众生迷执心外有实法而为所依生一切烦恼障。可知。二随眠等者。述记云。此中二障随三乘圣道有胜有劣断惑前后。若望二障行相相对。即烦恼障粗所知障细。若望圣道断即不定。或有先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如二乘等求涅槃故。或有先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如住出初地等十地菩萨。此依种说不依粗重。趣一切智故。或有亦断烦恼·所知二障。谓入初地金刚心菩萨。此依种说(云云)又云。烦恼障中自类九地可有粗细。先断粗后断细。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数。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细。有初地修道断有顶所知障而欲未尽。第二地等亦复如是(云云)所知障者。异熟生无覆无记。此障即障大菩提萨波若果。不妨除灭三界结使证得无为故。望二乘道名为无覆。于菩萨法说为有覆。可知。佛地论七(五纸云云)○五释诸妨难。

若所知障(至)慢无明等。胜鬘经(十三纸)说五住地。璎珞经下(十九纸)所说与胜鬘异。可知。具如胜鬘略疏明。余如述记辨○第二见修分别。

如是二障(至)修所断摄○第三约人分别”。

二乘但能(至)菩萨俱断○第四有无漏道伏断。

永断二种(至)通有漏道。断则可知。伏则如有漏道六行制伏烦恼地前加行智制伏所知障也。述记所辨稍有所滥。有义难斥。演秘救(云云)○五结归本颂。

菩萨住此(至)未能伏灭。如述记明○自下第二辨位·修行。于中有二。初辨位。后辨修行。今初。

此位未证(至)解行地摄。无性摄论六(二纸云云)○二辨修行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所修胜行其相云何○二答中二。初明二种行。后明练行。初中亦二。初辨福智行。后明二种利行。今初。

略有二种(至)余通二种。此中初正明福智。后明六度所摄。初中述记引五十七(二十六纸云云)又四十九·对法十四(云云)明六度所摄中。深密四(六纸)瑜伽七十八(六纸)三十五·三十六·七十(云云)○二明二种利行。

复有二种(至)所修胜行。百四十不共法者。三十八初四十九(七纸云云)其如述记明○第二明练行。

此位二障(至)修诸胜行。三种练磨如梁摄论八(八纸)唐译六(四纸)明○自下第二明加行位中二。初问起。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二答中二。今初举颂。

颂曰现前(至)住唯识○二长行释分为十段。一显位所由(至)十七地分别。今初。

论曰菩萨(至)世第一法。庄严论七(十五纸)显扬二十(十八纸)对法十一(十纸)说持·任·镜·明·依五。述记引之。义灯七本以前三配闻·思·修。明乃配无能所取。依乃为见道。以为。正修在四善根。仰修通三十心。述记以为。是四善根所修寂曰。对法论意谓持即闻慧。任乃思修位。镜乃唯修慧。闻为资粮位。次二为加行位。明配见道。依配修及究竟。显扬亦为瑜伽者修因证果。慈恩淄州所判未详所据○二释位总名。

此四总名(至)无加行义。此中初释顺决择分名。后释异名。对法八(十八纸云云)○三明位所修法。

燸等四法(至)故合思察。此中四节。初总标。次明四寻思。次明四如实。后别明四法。对法十一(九纸)无性摄论六(七纸云云)述记引七十三(九纸)七十二(十一纸)摄论六(七纸)等(云云)一切凡夫八邪分别。能生名相分别。能起有情及器世间。生死相续流转无穷。四寻思四如实除八分别入法无我。余如述记辨○四释四地名。

依明得定(至)世第一法。摄论六(十四纸)云。于名事等不可得中已得决定。如是转时。悟入唯识似名等现。决定了知都无有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者。唯能通达所取无名入一分(云云)对法八(十八纸)○五总摄上义”。

如是燸顶(至)触无所得。文旨可解。无性摄论第六引此颂。此颂者分别瑜伽论所出○六断二缚位。

此加行位(至)全未能灭二缚义。六十四·七十五·七十七·显扬十五(十八纸)十六(九纸)梁摄论十四(十七纸云云)五十九(二纸)说十八粗重。显扬十九(三纸)说二十粗重。具如上所明○七明所观境。

此位菩萨(至)唯观安立。菩萨加行位具观安立·非安立二谛以为引后真相见道之方便。二乘则述记以谓二乘当教唯说作四谛安立谛观。若大乘所判。彼唯观人空非安立谛不同菩萨二空观。劣故不说。又解。二乘唯观安立(云云)寂曰。如成实宗观非安立入于见道。即如前解。有宗所说。见道十五心时历观上下八谛。应言唯观安立谛也○八辨所依处。

菩萨起此(至)入见道故。述记引六十九(十四纸)显扬十六(云云)见道依地。婆沙宗计。见道依六地起。谓未至中间四本静虑。如婆沙第四及第三十六等明。述记及法苑断障章引六十九及七十一(四纸)明见道依五地不依中间。然按七十一云。问。此六现观几。依未至依可得。乃至依无所有处依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余依一切可得。又三依五依生。一种一分亦尔。伦记十九上(十六纸)云。景公补阙云。一依非依乃至一切依可得者。思现观唯依欲界散地非依静虑无色。即许余五通余六禅三空而起。信通有漏无漏通九地起。戒通九地起者。六禅地中有道共戒。易知。乃许三空地中亦得入见道。以论中说余五现观一切依中皆可得故。又上文说三空地中有未知当知根故。问下文说唯依四静虑及初未至入见道者。据增强处说。又三依五依等者。第二重释第三·四·五现观即判唯是见道故。唯依四根本静虑及未至五地中起。即三现观同时信亦唯五地。言一种一分亦尔。了义灯七本以为。方便道可通六地。若成满者。唯依五地非在中间(云云)寂曰。六十九及七十一中。第二说判见道依五地。而七十一前解正许通九地。文旨分明。如景师述。然基·沼二师搰搰焉局判见道依地唯五地。其言逼切似有所杭。恐非公公之辨乎。菩萨见道不同二二乘。述记引六十九·对法第十(云云)方便通五地起。成满必依第四静处。可知○九依何界趣身分别。

唯依欲界(至)非殊胜故。六十九(十四纸云云)枢要下末云。回心菩萨入所知障见道上界亦得如色界。回心声闻今就直往论(文)显扬十六(十六纸云云)然瑜伽·显扬及今论所说稍异。可知○十七地分别。

此位亦是(至)真胜义故。四十九说菩萨七地。此加行位即胜解行地摄。对法十三(十二纸)摄论六(二纸)等并名解行地。加行位讫○自下第三明通达位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二答中二。初举颂”。

颂曰若时(至)二取相故○二长行释中二。初略释本颂。后广释颂。今乃初也。

论曰若时(至)戏论现故。有漏心执相能所调然。即今所遮。无漏后智虽有相分。以离戏论分别故非今所遮。可知○二广释颂中四。一广正智。二解位名。三明见道真相差别。四解得见道时功德有异。今初。

有义此智(至)有见无相。此中三解(云云)佛地三(九纸云云)。

69.gif

佛地唯约有漏无漏心判四分有无。今于入见道辨见相有无。义门少异。可知。明初义中。述记引摄论六(二十一纸)(云云)释第二义中。述记引观所缘缘论(初纸云云)又推对法十一钞者。第九(六十八纸)(云云)释第三义中。据七十三(五纸)意。可知○二释位及见道名。

如行无间(至)亦名见道○三释见道真相差别中二。初辨真相差别。后与六现观相摄。初中二。初总标。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二别解。于中有二。初明真见道。后明相见道。今乃初也。

一真见道(至)有堪能故。此中初正显真见道断证。后有义下明真见道有二师说。初中初正出真见道体。次明证理断障。后虽多下会五十八(十四纸)之文。三心师即以三心为多刹那。一心师则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道为多刹那。非无间道中有多刹那(云云)后明真见道有二师说中。初三心真见道。此师意谓。一无间道中自有三心。谓内遣有情假缘智等。以理有浅深障及智行有粗细故渐断渐证(云云)后一心真见道。谓一心顿证真如顿断二障。所谓三心乃相见道。是真见道后所效学道而非真见道。寂曰。此论于相见道中出于三心。由是观之。论旨乃以一心师顿断证而为正义。可察。了义灯七本云。传三藏解。顿渐二师合二十五释(云云)破西明二十八释·要集三十三释(云云)寂曰。三藏西游。玉石兼收授于学徒。西明道证更画蛇足。相学之弊可察○自下第二明相见道中二。初正明相。后解后得智。初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释。今乃初也。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二别释中二。初明行相相见道。二明言教相见道。初中亦二。初明三心相见道。后明十六心见道。今初。

一观非安(至)不别缘故。瑜伽五十五(十六纸)说三心。演秘二释依凭述记。初约自他。自身为内。对法第九初(云云)自身外一切我法为第三。二约界。谓欲界有情假为第一第二。上二界我法为第三。详曰。后理虽通。然无所凭。今依初说。寂曰。后义亦古说。非无所凭。伦记十五上(三十四纸)出众多说。

70.gif

伦记出三心十六心约乘二说。一说则菩萨唯修三心二乘唯相十六心。一说则菩萨二乘各修三心·十六心。后义为正。瑜伽云由三心生十六心故。略纂十四(四十八纸)云。那烂陀寺海慧论师释。此三心非唯菩萨见道亦是二乘乃至。然今取唯大乘为胜(云云)余如述记明○二明十六心相见道。

二缘安立(至)名相见道。对法第九(二纸)瑜伽五十五(十七纸云云)初依观所取能取明十六心。可解。后依观上下谛中五十五(十六纸云云)伦记十五(三十三纸)景云。由真见道势力能生第二相见道。观下上八谛苦等生此相见道从真见道起故名第二(云云)显扬十七初(云云)与瑜伽少异。如述记会○二明言教相见道。

若依广布(至)名相见道。五十八(十五纸)云。建立见道由二道理。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心说为一心。第二建一增上力故说有一心。谓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见道究竟(云云)杂集论九(三纸)云。如上说见道差别。皆假建五非真实尔。何以故。出世位中各别内证绝戏论故(云云)寂曰。今论分别二建立。与瑜伽·杂集论稍有异致。予制见道辨具出广文。可寻○三总释中三。一会违。二释本颂不说二种见道由。三释智摄。今初。

诸相见道(至)真已断故。对法第九初·显扬十七初·瑜伽五十五(十六纸云云)此中以三因释假说由。谓彼三心真见道后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心后方得生故。分别随眠真已断故○二释本颂。不说二所以。

前真见道(至)故颂偏说○三明智摄。

前真见道(至)后得智摄○第二明后得智中三。一引教。二立理。三结。今初。

诸后得智(至)说法等事。三师异义可解。初安慧义。若依此说。佛唯以大定智悲为体无前十五界(云云)佛地第三(九纸)有三师解。如上图出。第二师(云云)第三师中七十三初(云云)摄论八(十九纸云云)○二立理。

转色蕴依(至)无缘用故述记(云云)○三总结”。

由斯后智二分俱有○第二与六现观相摄。

此二见道(至)故不相摄。对法十三(十三纸)说十现观。显扬十七(三纸)说六现观与今相同。更说十八现观。五十五(十五纸)七十一(二纸)无性摄论六(十一纸)说十一种(云云)伦记十五上(三十纸)十九上(十四纸)同(十九纸)广明(云云)婆沙七十八(十五纸)百三(八纸)百四十二(十五纸云云)俱舍论二十七说。见缘事三现观(云云)六现观者。如述记引七十一·五十五·六十九等释○第四明入地功德。

菩萨得此(至)利乐一切。摄论(世亲)第六(十一纸)无性六(十二纸云云)四十七(二十四纸)佛地三(七纸云云)又六十五(十五纸)十地经三(二十五纸)四十七(二十一纸)四十五(二十一纸)(云云)又五十一(九纸)云。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此修善法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圣谛现观。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未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当于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杂染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内为粗重缚所缚(云云)○第四明修习位中二。初问。后答。今乃初也。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二答中二。初举颂答。

颂曰无得(至)得转依○二长行释。于中分二。初略释颂文。后广释颂义。初中二。初释上三句正显位相。后释第四句明修道究竟得转依。今初。

论曰菩萨(至)故说为舍此中释前三句文旨明着。如述记释○释第四句以二复次”。

此能舍彼(至)名法身故。此中二解可知。对法第十(十五纸)云。三转依者。谓心转依·道转依·粗重转依。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为转依。即是真如转依义。道转依者。谓发世间道于现观时转成出世说为有学。余有所作故。若永除一切所治永离三界欲时。此道自体究竟圆满立为转依。粗重转依者。谓阿赖耶识一切烦恼随眠永远离故名转依(文)菩萨地尽位转灭烦恼障转得大涅槃转舍所知障转证大菩提。是名二转依。然资·加二位有损力益能转。入见道位有通达转。十地位中有修习转。究竟位有果圆满转。无性摄论九初云。杂染分生死是遍计所执。清净分涅槃是圆成实(云云)第二师唯说涅槃不取菩提。述记引七十八(十七纸云云)○第二广释颂文中二。初问。

云何证得二种转依○二答中二。初略答”。

谓十地中(至)由斯证得。此中明四种因得转依果。谓经十地位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故。十地道性·相二宗其旨不同。可知○第二广解有二。初广因后广果。初中有四。广上四因。初广十地中三。一解十地名。二出体。三释总地义。今初。

言十地者(至)法身故。此中十段。初明初地中。圣性即是正性离生。正性离生如婆沙三(九纸)五(十三纸)瑜伦记十三上(四十五纸)明。瑜伽八十(五纸)云。彼刹那光明想生。能断无始时来所集诸业烦恼。无性摄论七(二十三纸)云。有颂曰。如竹破初节余节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诸地疾当成。余如述记引瑜伽·对法·十地等明○第二出体。

如是十地(至)以为自性。四十七及无性摄论第七(十八纸云云)○第三释总地义。

与所修行(至)故名为地。璎珞经下(四纸)云。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果故。地义具如十地论第一明○第二明十胜行中二。一总举十波罗蜜多。二广释。今初。

十胜行者(至)波罗蜜多○第二广释中四。一以十三门释。二指略。三明十地修度。四以十摄余。初中有十三。今初列名。

施有三种(至)有情智。对法十二(四纸)明十八任持(云云)又摄论第七·金刚般若论上(四纸云云)。

72.gif

又七十八·三十九明财·法·无畏(云云)次明戒中。四十(二纸)七十八(八纸)摄论第七(云云)余度具如述记广引于诸论明○第二出体。

此十性者(至)功德为性。此中六段。初明施中。对法十一(云云)瑜伽三十九明九门施(云云)伦记十上(二十七纸)(云云)次明戒中。四十(二纸)三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谓菩萨所受七种别解脱律仪(云云)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为体。饶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种(云云)古来相传三种三聚如梵网摘要辨。瑜伽四十二明九门戒。可寻。三明忍中。四十二(三纸)初明耐怨害忍(云云)次明安受苦忍。次明法思胜解忍。谓云何八种生胜解处。一三宝功德处。二真实义处。三佛菩萨大神力处。四因处。五果处。六应得义处。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八一切所知行所应处(云云)四十二列九门忍(云云)四明精进中。四十二(十四纸云云)五明静虑中。四十三初云。三相者。一现法乐住静虑。二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饶益有情静虑(云云)六明后五。摄论第七(云云)○第三明相。

此十相者(至)四句分别。摄论第七·对法十一·显扬第三(三纸云云)三轮清净者。梁摄论二十(十二纸)庄严论六(十九纸)七(十六纸)同(二十一纸)八(十二纸云云)○第四不增减.

此但有十(至)广说应知。此中二段。初明说十所以。后明说六所以。初中对法十二(七纸云云)后中摄论七·对法十一·瑜伽四十九(六纸)七十八(云云)○第五次第门。

十次第者(至)第如是。解深密四(八纸)七十八(八纸)对法十一(十六纸)摄论七(七纸云云)又四十九(五纸)云。由三因缘故。一由对治故。二由生起故。三由异熟果故。建立次第(云云)具如彼说○第六释名。

释总别名如余处说。七十八(九纸)解总名(云云)对法十一(十七纸云云)无性摄论七(七纸)出总别释名。又对法十一(十九纸云云)○第七明修门。

此十修者(至)广说其相。对法十二初明五修(云云)无性摄论七(七纸)明五修。谓现起加行修·胜解修·作意·方便善巧修·成所作修。于作意修中说六意趣。谓广大·长时·欢喜·荷恩·大志·纯善○第十摄门。

此十摄者(至)应作四句。对法十三(六纸)明四种摄。一种姓摄。二差别摄。三自他利摄。四胜义摄。明胜义摄云。此复多种。谓或依法界说。以真如是施等共相故。或依智资粮说。以能成辨一切智器故。或依智摄受说。以能成满一切智。或依智随转说。以五波罗蜜多随慧波罗蜜多转故。或依智相说。以慧波罗蜜多是正智自体故。如是胜义以真如及正智为体故能摄施等(云云)无性摄论七(十四纸)云。于此一切六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乃至或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文)此中三节。初约前前引后后。二约后后持净前前。后依纯杂修习。可知纯杂四句如述记明○第九开合。

此实有十(至)缘世俗故○第十五果门。

此十果者(至)或二合说。有漏无漏各有四果。如上图出。而有处下会违。

对法十二(七纸云云)具如述记引七十八及摄论第七等明○第十一三学相摄门二。初出学名体。后正以学摄度。初中自三。今初戒学。

十与三学(至)如余处说。菩萨三聚戒与二乘共不共。世亲摄论八初说四殊胜。一差别胜。即三聚戒。二共不共胜。谓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与二乘共。相似遮罪有现行与二乘不共等是。三广大胜。此有四种。一种种无量学处大。二无量福德大。三利生意乐大。四建立菩提大(云云)。四甚深胜。性罪现行(云云)又四十一(五纸云云)○二明定学。

定学有四(至)如余处说。西明云。旧师判。初四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刚及佛。四定如次。今谓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别配地。戒慧亦多何不配地。故知随分地地皆修(云云)寂曰。旧师所判依摄论意其旨不违。例如三种意生身·四种生死配地。应思。无性摄论第八初(云云)○三明慧学中二。初出体名门。二五位分别门。今乃初也。

慧学有三(至)如余处说。摄论第八(九纸)以十六门明慧学。如述记明○二五位分别门”。

如是三慧(至)俱已舍故。述记辨顿悟回心有别。如理应知○二正以学摄度。

若自性摄(至)慧摄后五。七十八(六纸)出解深密(云云)又四十九(六纸云云)○第十二五位种现相摄门。

此十位者(至)俱唯无漏○第十三分位分别门。

此十因位(至)故未究竟。如述记引七十八(十四纸)四十七(十四纸)四十八(五纸)四十九初·对法十一(十纸)十三(十二纸)摄论第七(二十六纸)等明也○第二指略。

此十义类(至)略示纲要○第三十地修度门”十于十地(至)地地修一。四十七摄论第七(二十四纸)显扬三(五纸)十地论三(十四纸云云)○第四以十摄诸行。

虽十地行(至)十到彼岸。寂曰。六度·十度摄一切行。大乘秘密欲知地道深趣者。

应须熟读思惟于华严经及疏矣○自下大文第三解断十重障中二。初明十障。后重以二障摄总明断位。初中亦二。初标牒。

十重障者○第二别释十一。初明异生性障中六。一出体(至)六以障即无明辨同异。今初。

一异生性(至)异生性故。七十八初伦记二十下(三十纸)广解。世亲摄论第七(十六纸)十地论第一(十四纸云云)异生性者。婆沙四十五初·七十七·十十八初(云云)瑜伽五十二(十一纸)显扬第一(十五纸云云)小乘以圣法非得为体。苦忍已去离之。俱舍论二十三(十纸)出舍异计。可见大乘则三界见所障种子为体。入见道位方舍此性。具如十地品疏明○二对三乘辨同异。

二乘见道(至)名得圣性○三明障道俱不俱。

二真见道(至)无俱成失。二真见道者。一谓二乘人生空智真见。二谓菩萨法空智真见。述记举萨婆多伏难。俱舍二十三(十三纸云云)有宗计。异生性是修所断见道前舍。是故无有凡圣俱成之失。大乘于见所断种上立异生性者。即无间道有惑种俱。如何无凡圣俱失耶。答。意可解。述记引对法第七(十纸)瑜伽五十九(七纸)佛地第六(六纸)等解释(云云)○四释二道别。

无间道时(至)择灭无为。萨婆多难云。我无间道犹有惑得。可起解脱道与得相违。汝无间道已无惑种。何用复起解脱道为。答。意有二。一谓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二谓为舍彼品粗重性故。粗重性乃指习气无堪任性。可知○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

虽见道生(至)例此应释。恶趣诸业果等者。等取卵湿二生·扇搋·半择迦·女身·二形·北洲·长寿天·无想定·无想天等。具如述记辨○六以障即愚辨异同。

虽初地所(至)方顿断故。世亲摄论第七(十三纸)说十种无明望二乘者非染污故(云云)寂曰。摄大乘释中有十障·十无明少有异同之旨。可寻。无性七(十六纸)十无明·十治障合而作释。对法十四(十七纸云云)若初地所断唯是见惑者。修道对治应唯有九。有此难故。明住心已去亦断修惑一分所知障。故留烦恼助愿受生(云云)具如论说○第二明邪行障”。

二邪行障(至)不了业愚。十地论一(十四纸云云)世亲摄论七(十四纸)佛地论第七(四十二纸)(云云)○三闇钝障。

三闇钝障(至)闻思慧者。四十五(十四纸)七十八(四纸)及佛地论五(十五纸云云)○第四明微细烦恼现行障。

四微细颂(至)亦永不行。十地云解法慢障。摄论第七云。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等摄。此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应知是微细(云云)此障能障菩提分法。由有微细身见俱受执有身故不得不净苦空无我等心现前。故辨中边论上(十四纸)辨障品(云云)凡一切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皆在于十地。犹如大地生成众物。一切世间善法即初二三地道之光影。声闻有学无学及独觉法即四五六地道之光影分也。是故应知。以三十七品为二乘所学而非大乘正所学。是以本从末之判非究竟说也。二身见者。述记二释。初谓。初见道已离第六识中分别身见。今此离第六识中俱生身见。尽处总说名二身见(云云)二谓。正断所知障中身见并永不起烦恼障中身见(云云)演秘(云云)寂曰。前解应正。次宁知下问答可解。述记引解深密四(十六纸)三随眠会释(云云)七十八(十五纸云云)伦记二十一上(十纸)出景·泰·基三师说(云云)余文如述记释○第五于下乘般涅槃障。

五于下乘(至)乐涅槃者。十地云身净我慢障。述记所引作身得。应考○第六粗相现行障。

六粗相现(至)住无相观。世亲摄论七(十四纸云云)解深密四(十四纸云云)○第七细相现行障。

七细相现(至)起有胜行。十地论第一云细相习障。又第九(二纸云云)○第八无相中作加行障。

八无相中(至)不违彼故。十地云于无相有行障。述记分三科辨(云云)第八地已后纯无漏相续。但生·法二空本·后二智有于出入。论第五(六纸)问答以二义辨入观异。可寻○第九利他中不欲行障。

九利他中(至)第九障摄。十地云不能善利益众生障。述记云。前八地中得无相乐耽着寂灭不肯进修。诸佛七劝方能进趣故。唯自利九地之障。四无碍解利他法故(文)诸佛七劝者。出于十地论第十·智论第十(二十纸)同四十八(十四纸)探玄十四(十一纸)瑜伽伦记十二上(三十纸)等。四无碍解者。如瑜伽四十五(二纸)七十八(五纸)伦记十一上(二十二纸)十地论十一(十六纸)探玄十四(四十三纸)等明。余如述记解○第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于诸法(至)所含藏者。述记分三科解(云云)具如十地论第十二明○第十一障。

此地于法(至)大菩提故。对法十四(十七纸)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乃至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文)解深密第四(五纸)七十八(五纸云云)又瑜伽六十六(十三纸)明四修。此四修应配对上诸位修以辨其异相也。以图示之

73.gif

十障及第十一障有无不同。如伦记二十下(三十纸)明○自下第二重以二障摄。总明断位中。于中有三。一明现种伏断位次。二明断顿渐。三明四道差别。初中二。初总即二障。后别解释。今初。

此十一障二障所摄。上十一障对治二障。初地入心除断分别二障种子。初地住心已去乃至第十地。断所知障则俱生烦恼现行随亦伏除。金刚喻定顿断最极微细所知障及一切烦恼种子故。所断十一障不外二障。可知○第二别解释中二。初明二障伏断位次。后释妨难。今初。

烦恼障中(至)障不现起。二障伏断今以图旌焉

74.gif

具如述记引五十八(十六纸)缘起经下(十五纸)华严经第八(二十四纸)璎珞经上(二十三纸)对法十四(十七纸)等明也。又枢要下末(四十四纸)明地前地上伏断烦恼之差别。可寻○二释妨难中二。初正明断障。后释妨。今初。

虽于修道(至)三住断义。四十八(二十一纸)说二障三住过。谓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初地永断。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粗重第八地悉已断。一切烦恼随眠习气障碍乃金刚断入如来位。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一有皮粗重初地悉断。二在肤粗重第八地悉已断。三在肉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于三住中烦恼所知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取意)又七十三(八纸云云)○二释妨。

虽诸住中(至)是故偏说。此一段文出七所由。一约三劫分齐成满位。二约无漏心初起无间圆满。三约现起二障少分断·多少分断·分分断。四约分别永不行·俱生烦恼永不行及毕竟离。五约无生法忍少净·多净·极净。六约舍异生姓·分段·变易。七约无漏心未得有相无相满。可知○第二明断渐顿。

断二障种(至)有众多故。此中初明第七识俱二障。后明余六识俱二障。初中无粗细者。述记出三解。一谓。第七相应惑虽有八十一品与有顶第九品一类。品摄全无粗细故。二谓。所障既同断无前后。入佛地位一时顿断故云无粗细。三谓。此惑唯缘内境。境无粗细故云无粗细。非无九品等差别。可知。枢要下末(云云)后明六识中。初明烦恼障。后明所知障。初中亦二。

初明见所断后明修所断初中述记引五十九(七纸)明见道惑种三心顿顿(云云)次明修断中三节。初明渐断次第得果人。次明顿出离超中二果人。对法十三(十二纸)明渐出离·顿出离。具如法苑断障章及纂注明。后明菩萨断中。初明烦恼障。后明所知障。通缘内外等者。明六识俱所知障诸地渐断不同第七相应惑顿断之所以。谓以通缘内外境内外身起故。又彼境中各通粗细六识行相有九品等别故。诸地别断理数可尔○第三明三乘四道差别。

二乘钝根(至)皆容具有。此中初明二乘。后明菩萨。初二乘则无间解脱必别起加行胜进。或九品别起。或一观中随断几品总一加行后一胜进。后明菩萨四道。演秘引对法第九及俱舍贤圣品广解(云云)四道义如瑜伽六十九(十六纸)杂集九(八十一纸)法苑章二末等。述记(云云)○自下第四明证十真如中有四。一总牒。二别解。三释难。四废立。今初。

十真如者○二别解十真如。

一遍行真如(至)自在故。世亲摄论七(十四纸)无性七(十六纸云云)辨中边一(十六纸云云)○三释妨难。

虽真如性(至)假立十种○四废立。

虽初地中(至)后后建立○自下大文第二广果中有二。初牒前起下。后明所得果。今初。

如是菩萨(至)便能证得○第二正明所得果中二。一约位辨证。二正明转依。初中有三。一总举六转依。二别解三料简。今初。

转依位别略有四种。六种转依出于梁摄论十六唐译第九。可寻○二别解。

一损力益(至)名广大转○三料简。

此中意说(至)而证得故○第二正解转依中三。一总解转依。二明转依之言。三明是修习位所证。初中有二。初总标。后别解。今初。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二别解中四。初明能转道中二。初能伏道。后能断道。今初。

一能转道(至)渐顿伏彼。能伏道通有漏·无漏。三智中通加行·根本·后得。有漏即六行观。具如法苑断障章明。无漏者。述记云。且如因第三地无分别断定法爱俱所知障势力令烦恼亦不现行名伏烦恼障非别起道名伏烦恼(云云)广释○二能断道。

二能断道(至)俱能正断。此中初简有漏及加行。后正出体。于中二说。初说则唯以根本无分别智为能断道不取后得。枢要下末(四十六纸)(云云)与此义同。后说则见所断惑致同前说。若修所断中迷事惑则后得无分别智亦能断除。即引瑜伽五十五证之。其旨调然。如述记辨○第二明所转依。

二所转舍(至)故此不说。摄论第九但以本识为所转依。对法第十(十四纸)说三转依。一心转依。即真如。二道转依。即前能转道。三粗重转依。即阿赖耶。三论所出宽狭可知○第三所转舍中有二。初明所断舍。后明所弃舍。今乃初也。

三所转舍(至)遍计所执。述记约三性辨已云。然三性中皆有舍义。一遍计所执如此所言不对情名舍。二有漏依他。此有二种。一障法如此中言障治相违名舍。三非障法。下所弃舍中摄。三圆成实。此有二种。一劣法。亦所弃舍中摄。二胜法。唯此不舍。故总言三性皆有舍义。如理应思○二明所弃舍。

二所弃舍(至)非彼依故。此中初明所弃舍。后明舍时分齐。初中有转齐转灭之差。如述记十末(十二纸)瑜伽伦记十三下(二十九纸)辨。劣无漏者。了义灯云。西明二解。一云。但舍二乘无漏对菩萨故名劣无漏。二云。二乘无漏及菩萨因位未满无漏亦名为劣。三藏意取初说为正。余及要集皆同有释。今谓。不唯二乘名劣。菩萨因位亦劣所收(云云)寂曰。义灯所言当矣。对法十四(十六纸)之文其旨明着。复何异释焉。无间解脱舍时分齐可知○四明所转得中二。初明所显得。后明所生得。初中有三。初总出体。二别解三总结”。

四所转得(至)清净法界○二别解中二。初举数。二广解。今乃初也。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二广解中三。一出四涅槃体。二三乘分别。三总结。今初。

一本来自(至)故名涅槃。此中初自性清净涅槃即七真如中实相真如。如上已出。虽有下有十种义。一本性清净义。二具妙功德故。三无生无灭故。四有情共有故。五不一不异故。六离所取相故。七离能取相故。八寻思路绝故。九名言道断故。十圣者所证故。佛地第三(三纸云云)了义灯云。有释即言。是一切法通相真如。今谓。不尔。真如无二。岂有一切法别相真如(云云)寂曰。此弹谬矣。佛性论·宝性论等说通相别相真如。岂可言无别相乎。应思○第二明三乘分别中二。初三乘具不具。后问答分别。今初。

一切有情(至)可言具四。四种涅槃出于魏译楞伽四(十五纸)梁摄论十六初。可寻。

75.gif

演秘问答无住处涅槃菩萨得不。答二义(云云)评取后释。述记为胜。寂曰。此评当矣。无性摄论第八(二十七纸)第九初(云云)摄论分明说地上菩萨得之。何存异致焉。但不如佛广大圆满耳○二问答分别。于中有三。今初问答佛有余依。

如何善逝(至)可言具四。佛身蕴摄不摄至下当辨。述记(云云)○二问答二乘有无余。

若声闻等(至)与佛有异。问中有处者。胜鬘经(九纸云云)答中初论主返质。次明身智有者。次明身智灭者。中二说。初约无住处。后约不定姓。寂曰。此是相宗教限之释也。胜鬘·楞伽·无上依等经·佛性·宝性等论皆明一性成佛义。其所谓二乘不得涅槃之理炳焉而见。相宗所判安得的当如上经论乎。应思○第三问答断所知障得涅槃中三。今初问答应不得涅槃。

诸所知障(至)俱不住故。答意可解。述记引佛地第七(三纸)会释。可见○二问答应得择灭不中二。初问。

若所知障(至)不得择灭○二答中有二。初答非。后答是。今即初也。

择灭离缚(至)非永灭故。此中五段。初答。二既尔等者征。三非诸涅槃下释。涅槃宽择灭狭。虽所知障不感生死断彼时不得择灭。然断彼故法空理显故得不住处涅槃。述记作四句辨。可见。四若唯断下难无为差别如第二卷中辨。五非择灭下答如述记引显扬十八(十六纸)对法二(九纸)瑜伽五十三(十四纸)明。已上明所知障断虽得涅槃非是择灭竟○二答是。

或无住处(至)择灭所摄。述记举显扬·对法等会释(云云)○三问答菩提障。

既所知障(至)通障二果。此明虽二障各障菩提涅槃且由胜用说烦恼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若偏执则颇失正理。可知○第三总结。

如是所说(至)所显得○自下第二明所生得中有三。一标章。二别释。三总结。今初。

二所生得(至)相应心品○第二别释中分为九门。一出体门(至)九指例门。初中四。今初明大圆镜智。

云何四智(至)现众色像。佛地论第三(三纸)第四(十纸)广说(云云)佛地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依佛智镜诸处境识众像显现。平等平等故以为喻。诸处者。谓内六处。诸境者。谓外六境。缘此十二生三智品。心及心所识为主故总名诸识。即此诸识名众影像。种种行相差别现故○二明平等性智。

二平等性(至)穷未来际。义灯云。疏以真如名平等性。智缘于此云平等性智。西明云。谓有情平等庄严论云众生平等智。今谓。本释是尽理言余。众生平等者。由何能缘众生平等。意由智证真如平等。乃至佛地论云。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云云)寂曰。两释并通。应思。地论八初·梁摄论八·庄严论五·佛地论五(七纸)说十平等。可寻。佛地三(四纸)云。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住涅槃。前义则悲智乃所建立涅槃则能建立。今义则涅槃者所建立悲智者能建立○三妙观察智。

三妙观察(至)皆获心品。佛地三(四纸)五(十四纸)广明此智(云云)述记有释。可见○四成所作智。

四成所作(至)所应作事。佛地论六(七纸)同七(九纸云云)七云。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曰。有义。此显所作智。谓能化身语心。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绝故名方便。此即名业。又云。身语化各有三。谓自身相应·他身相应·非身相应。心化唯二。一自身相应。谓自心上化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二他身相应。令他心亦现种种心及心法影像差别。此并相分似见分现。有义。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细法。令失念者得正忆念名化他心(云云)瑜伽九十八(七纸)云。又诸圣者变化神通于其四事不能变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业及业异熟○第二相应多少门。

如是四智(至)以智名显○第三以体摄用”。

故此四品(至)功德皆尽。如述记引佛地论第三(五纸)辨。可见○第四转何识得何智门。

此转有漏(至)得此四智。此中二说以辨识智。可解。无性摄论第九(十四纸)云转五现识故得妙观察智。乃至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等。然鲜本云转意识故得妙观察智。转五现识故得成所作智。大庄严论第三(二十纸)偈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释(云云)演秘所引颂云八·七·五·六识(云云)佛地论第三(六纸)有二师释。第一师乃正义。与今论同。第二师意以为。八·七·五·六·七如次转得四智。演秘会释(云云)寂曰。据鲜本无性摄论·现流大庄严论则全同今说。如彼现流无性摄论说及演秘所引大庄严偈。定应是借本也。所以知者。其转五六如次得妙观·成事二智之说甚不应理。岂可有此说乎。虽然如是。此错本由来之久。印度既有二说。而其不正义家不晓八·七·五·六之说是错本而已。基师所览大庄严偈亦错本也。可察○第五转识得智位次。

大圆镜智(至)违二执故。此中初明第八转依。二说可知。述记引对法第十(十二纸)以后说为正。明平等性智中。真见道中此智即生。必第六所引生。非自力起。若二障顿断者。妙观·平等二智同时现。若渐悟者先得妙观察智后入地位方得此智。但佛果位第七识与净第八相依。自力胜故不由六引。六入生空七恒法空。亦二识不必同地。可知。明妙观察智中。初明生空观品。后明法空观品。初起后起可解。述记之中明成佛已去妙观察智或观理非事或观事非理。或二种俱观皆得自在。非谓佛第六识唯生空智相应。注者错解。可知。明成所作智中。佛地论三(十一纸)二说。有说。初地已上皆得现行。堕法流故。如实义则佛果方起(云云)与今旨同○第六种姓本有始起门。

此四种姓(至)胜后佛故。述记云。地前种增。入地二增。地前用增。入地体增(云云)佛地论第三(十一纸云云)○第七所缘何境界门。

大圆镜智(至)后得智摄。此中四段。初明镜智中二解。可知。庄严论三(二十一纸)(云云)佛地论三(六纸)释云。诸处者。内六处。言诸境者。谓外六境。言诸识者。谓六种识。如是智上有十八界众像影现。又第四(十纸云云)得四智时具真俗智。然由了俗由证真之义名为后得。义说后得或似后得。如是镜智内缘自体功德种子。外缘一切或真或俗所知境界。现身土一切影像。缘真义边名为正智。缘俗义边名为后智。可知。次明平等性智中三说。佛地论三(七纸云云)次明妙观察智(云云)后明成所作智中二说。佛地论(云云)如上已出。且说下会庄严第三之文○第八缘境作用门。

此四心品(至)利乐有情○第九指例门。

如是等门差别多种○第三结所生得。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第三总结所转得”。

此所生得(至)名所转得○第二明转依之言。

虽转依义(至)转依言故。四种之中。初能断道虽有无漏智。是能断道故属之因智。所转依中虽有真如。是迷悟依故。非究竟证故。唯取所转得菩提涅槃以为转依。可知○第三明是修习位所证非已证得。

此修习位(至)因位摄故。上来辨修习位竟○自下大文第五明究竟位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后究竟位其相云何○二答中二。初举颂答。

颂曰此即(至)名法○二长行释中二。初解颂文。后诸门分别。初中四段以解四句。初释第一句中亦二。初正解初句出体。后问答分别。今初。

论曰前修(至)利乐事故。述记分三科释。可见。别释中初释无漏后释界。界有二义。可解○二问答分别中有二。今乃初问答。

清净法界(至)道谛所摄。婆沙等判。前十五界唯有漏故。佛果五识亦有漏摄故。难四智心品皆无漏。答意可知。述记引六十六证(云云)然彼卷虽明四谛与今义异。可考○第二问答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集论等说(至)五外界等。集论者。第三(八纸云云)○二答中有三说。今乃第一说。

有义如来(至)理不相违。佛地论第一(九纸)有三说。初谓。十八界皆通有漏无漏皆有善性。如来十八界乃无漏也善也。集论等约凡夫二乘而说之。第二说即同今第二说。第三如实义粗同今第一说。问。师资所说相违云何。答。靖迈会云。亲光所立不违护法。佛地始末成立佛身等是蕴等摄故。是故法花玄赞·理趣分疏等言。佛身具有蕴处界等(云云)补阙云。佛地所释违理故非正释。或可。据非二乘境。唯识则克实而说。或可。依胜义则非蕴等摄。据世俗故彼中摄。义演云。此有三解。一云。彼论就所执性蕴界处等故为非蕴等。此就依他圆成而论。彼此二论互不相违。一云。亲光约法自相离言道理故为非蕴等。此就安立诸行道理为蕴等摄。亦不相违。一云。作论者意异。亲光立义据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实蕴等。护法菩萨以理依教破彼所说。如论应知。虽有三解。三藏法师意取后解。寂曰。从来所会虽似有理并不的当。且护法在世佛地未行。岂容护法师预破后世佛地乎。二论师各存一义。师资异解非适今也。不可强加会释矣○第二说。

有义如来(至)不应作难。分文可知。此师意谓。如来唯意·法·意识耳。本识所变五境是妙定生故。法界所摄佛所变与他识所变互为本质。然佛变是细。余变乃粗。其佛变者非五识摄。他所变者义有二途。一色是因位所变。一定是然如来第八胜定所引。故生五境。第八所生五境是定果色法界所摄。非是五境。可知。净名声闻品云。不起寂定现诸威仪是为宴坐。又观众生品云。念智常觉悟无非定心。又无性摄论九(二十四纸)(云云)○第三说。

有义如来(至)而纯无漏。此中初标宗。次集论下会违。三结正。会违中初会第一师所引集论第三之文。次会第二师所引大般若等之文。次所以者何下遮第一师计。十九界圣遮者。净名经第四初(云云)又处处说者。涅槃经三十五(云云)后又说五识等遮第二师计。后故佛身下结正○第二解众德。

此转依果(至)俱名安乐。此中四段。可知。初释不思议中三解。世亲摄论九(十七纸)显扬十七(六纸云云)明善中对法第四(二纸)云。次遣难。对法第六(二纸)瑜伽第四及七十八(二十四纸)至七十九初(云云)摄论第十(十一纸云云)次解常中法苑三身章(云云)大庄严论三(二十纸)说三种常。如述记引。寂曰。三身常住义不一准。性相二宗其旨硕异。若约教限。两有道理。然相学之流往往局守自宗分齐破他深义动致左谬。甚者以世间因量评量计度。谬之极矣。岂容以世间所知证诚道理而究了佛果唯智不思议冲玄之密境哉。解安乐中。五安五乐如述记一本明。增一阿含二十一瑜伽三十五(二十一纸)说四乐。解节经叙五乐。于中佛果安乐可知。余如述记明○第三明解脱身。

二乘所得(至)解脱身。述记(云云)解深密经第五及七十八(十七纸云云)非是五分法身中解脱身。五分法身中解脱身是有为解脱。今乃以真如为解脱身。是无为解脱。可知○第四解大牟尼名法。

大觉世尊(至)皆此摄故。此中初明大牟尼。后释法身。佛地第二(三纸云云)又第七(十二纸)明体依聚(云云)○自下第二诸门分别中七门分别。今初三身别相门。

如是法身(至)诸利乐事。涅槃经三十一初明大涅槃离十相。三身义如法苑三身章辨。然三身四身义唯识·佛地所明与古对法稍有异同。具如摄论第五明○第二五法摄三身门中有二师说。今乃初说。

以五法性(至)皆有实智。经说等者。佛地七(十三纸)五法三身相摄(云云)论说者。世亲摄论第九(十九纸)无性九(十六纸云云)说平等等者。庄严论说。又智殊胜等者。摄论第九已下○第二师说。

有义初一(至)故不说有。此中二段。初明自性身。后明余身。初中有四。一标宗。二说自性下引证。庄严论·佛地七(十四纸云云)说证因等者。金刚般若论上(十五纸云云)佛地七(十三纸)引金刚般若(云云)又说法身等者。对法一(二纸)摄论第九(十七纸云云)又同(五纸云云)三然说下会违。初会第一师所引摄论第九。次会智殊胜之文。后四智品下明余身中二。初明智摄。后说圆镜智下引证。此中二段。初明自受用。后明他受用及变化。初中有三。一正引证。庄严论·摄论(云云)二虽转藏说下解违。又说法身等者。赞佛论(云云)唯证因得等者。般若论(云云)三又受用身下立理。后明他受用及变化身中三。一立理。二虽说化身下解违。前师所引智殊胜等之文可知。三然变化下说相。此中述记分四辨。可知。由此经说等者。涅槃经说。又说等者。佛地第七(九纸云云)又说变化等者。七十八(五纸云云)虽说下会违。九十八(七纸)说。于四事不能化。一根。二心。三心所。四业及业果报。是无根等用不如色声等故说不化。非不全化。或可。言不化者。依余说。不依如来。今论亦存二意。可知○第三三身功德各异门。

如是三身(至)化相功德。文旨分明可解。具如法苑三身章·佛土章明○第四三身二利门。

又自性身(至)为他现故。如摄论·庄严论·佛地论等明○第五三身所依土分别门。

又自性身(至)亦无定限。此中四节。初明自性身土。可解。次明自受身土中。述记云非离身别有土名是明自受用身土无别名耳。道本失旨。可知。寂曰。自受用身土之义。今论及佛地论粗同其旨。然如瑜伽·显扬·庄严·杂集等论与今所说稍有异致。如摄论略疏第五辨。次明他受用中。随住十地等者。十地论三(二十纸云云)后明变化身土中。净秽佛土因缘等者。枢要下末(五十纸)云。化土本唯无漏然有净秽。见者亦尔。通有无漏然有净秽。十地菩萨亦得见。上知下故。然由本为十地菩萨现净土故。论言化土有其净。言化土本为地前等见。不别言净(云云)寂曰。此辨凿矣。盖变化身土虽言有净。与十地所见净土其旨硕异。变化身土净秽唯就土相以判净秽耳。论文分明言未登地。何强以十地所见论焉哉。应思。佛地论第七(二十二纸)(云云)○第六三身诸佛身土所化同异门”。自性身土(至)一切生故。此中三段。初明自性身土。次明自受用身土。后明他受用及变化身土。有共不共等者。佛地论第七(十七纸)出三义。一云共。二云不共。第三如实义云有共不共(取意)法苑义林七本(三十四纸)有辨可知○第七明身土能所变中有二。初正明身土能所变。后因明唯识见相同异。今初。

此诸身土(至)五十二等。自受用身土者。唯净无漏识之变。唯佛能知。非他所缘。他受用土体唯是净。然能变者通有无漏。佛及地上菩萨无漏智所变乃纯净无漏。若十地菩萨五·八识变及有漏心智所变即纯净有漏。变化身土质通净秽。佛之所变唯是无漏。二乘有漏心及异生所变即唯有漏。可知。共变身土虽有漏无漏心变异。因缘相顺故成同一相。佛地(云云)

76.gif

77.gif

佛身佛土其旨深玄。非静虑者静虑之境界。何况于其余乎。且性相二宗判释不同。从上所明乃相宗一途之释义耳。欲知性宗所明之旨趣者。应须披寻于华严探玄及大乘义章佛身·佛土义等也○第二因解唯识见相同异。

然相分等(至)定相应故。此中有三师说。初则难陀二分义。或可。护法别义也。难陀计。见分是实。相分是假。护法别义。谓三分是依他。而自证分是实。见·相分是假。相分等言举于相分等取见分也。佛地第四(八纸)亦有此义。次或识下护法正义。如上已出。三或相分下第三安慧师义。谓唯一识性由虚妄熏习力似相见现故。离执情无有二分。是亦如上辨。述记一本(五十纸)三本(四十七纸)广明之。可见。上来辨释正宗分讫○自下大段第三结释施愿分。

此论三分(至)登无上觉此中长行偈颂可知。

成唯识论略疏第六(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