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世界主女人耶(一加又彼世界有女人耶)
凡夫未断惑者生极乐耶(二)
阿弥陀成佛已来劫数文(三)
阿弥陀之本愿多少(四)
安养净土菩萨声闻多少(五)
翻译文(六)
观经双观经等说前后之文(七)
临终十念者何等耶(八)
说无先世结缘者临终十念成就耶(九)
佛光明大少(十)
生疑惑者生极乐耶(十一)
往生人定业转不文(十二)
九品往生人皆生池水中耶(十三)
极乐八部等有无文(十四)
极乐四王乃至净居有胜劣耶(十五)
安养地相之文(十六)
极乐国有苦耶(十七又加有舍受耶)
问。安养世界生女人耶(一又彼世界有女人耶)
经云。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委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得诸佛现前三昧(文)。
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文)疏云。问。论女人根缺不生。此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释言论说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为言。生彼国者净根离欲故。无女人身根精上故无根缺。经语初生故有善心一切得生(文惠疏同之)。
十疑第九疑云○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圣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必定不得往生。答○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喑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即如韦提夫人。是请生净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记悉得往生彼国。但此处女人及盲聋喑哑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耶。谓此处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正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文)。
注十疑云。案小阿弥陀经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法花云。若如来灭度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使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是知此间女人必得生彼明矣(文)。
小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文)。西方要决云(基)疑曰。如净土论女人根缺小圣不生。弥陀经皆说生彼。二俱圣教。何以各殊。通曰。勘寻经论各顺一缘。审而察之并无差殊。言女人生者。理妙决除厌女身专念佛名求生净土。娑婆报尽转作丈夫。处妙花台即生净国也(云云)根虽是女能求菩提。深信自他佛性平等。即弘大愿誓当成佛。广度众生。念舍女身即生净土。临当报尽但佛迎来成大丈夫。入莲花座即生彼国。佛令安神。经约此门故云皆往。论据不能若此故说不生也(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其国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寿命无央数劫。女人往生即化成男子(文平等觉经同之)。
双观经上四十八大愿中云。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文)。
悲花经第三云。尔时圣王○白佛言○愿我世界无有女人及其名字。一切众生等一化生(文)兴记上云。略明二乘女人有无。若受用土二并定无。说有二乘。佛菩萨化为严佛土。如论中说。若变化土随愿不定○然二乘女相对四句。或有净土。二并皆无。如大悲经。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世界。名尊善无垢。佛号尊音王。彼界无二乘故。说小乘法等一化生无女人名(余文无量)或有净土。二并俱有。亦如彼经。阿閦菩萨曰。宝藏佛。我今所愿庄严佛土。纯金为地(乃至)所有女人成就诸功德。无妇人诸不净事。不与男子漏心交通○若学三乘者。闻我名即我生世界。闻我法本即得三乘。尔时佛赞阿閦言(乃至)汝○东方去此千佛世界。彼有世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不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不得见佛。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天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也。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故花严经云。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文)。
西方要决云。弥勒问经云。念佛者非凡愚。念不杂结使。念得生弥陀佛国。疑曰。准此经说。夫念佛者非是凡愚。不杂结使。方成净业。今修行者圣位未登。结使不除。如何得往○通曰。今解凡愚应作四句。一凡而不愚。谓从善趣乃至十信终心。无得似唯识智故。谓之凡但于谛道缘生深仰信。运心取舍损益能知。此即不愚也。二者愚而不凡者。十解已上菩萨。真如境未能证见。故说为愚。得相似无漏智。比知二无我不堕生死凡流。亦得义说非凡也。又解初地已上菩萨。于胜进分无明障故。约此称愚。由得圣法故非凡也。三者亦凡亦愚。即善趣已前一切众生○四者非凡非愚。所谓如来圣○所言凡者泛也。唯沽人德损益莫分。泛尔受生等同凡类。去来善趣轻重不知。此为愚也。今欲往生净土作业之人。知此娑婆苦切充满。持生厌背不可久居。闻说西方胜乐无极。专诚住想。誓往无疑。既能永灭苦流。长辞染界。即非薄浅。泛尔随生但能念佛求往彼方。道悟无生当来作佛。意专广度法界众生。能运此心觉生妙刹。有斯胜解故非愚也。言不杂结使者○住想佛时结使服伏故。言不杂结使念也。愿求生净土者。即不应言杂○念佛净心乖结使。
心正念佛诸结不行○言不杂也(文)。
群疑论五云○今修十念愿生净土。背生死流顺涅般路。趣贤圣法顺断惑门。故言非凡愚念不杂结使念(文)。
往生要集下云。第二往生阶位者。问。瑜伽论云。三地菩萨方生净土。今劝地前凡夫声闻。有何意。答。净土差别故无有过。如感师释云。诸经论文说生净土。各据一义。净土既有粗妙胜劣。得生亦有上下阶降。天道宣律德云。三地菩萨始见报佛净土(云云)。
故感师释云善也○问。若许凡夫亦得往生。弥勒问经如何通会○答。西方要决云(云云)。
(上抄之)问。彼国众生皆不退转。明知非是凡夫生处。答。所言不退者。非必是圣德。如要决云。今明不退有其四种。十住毗婆娑云。一位不退(乃至)四处不退(云云)其处不退(已上略抄之。云云)。
新十疑第五疑云。生极乐者。为断惑生。为不断生耶。答。未断惑凡夫依念力得往生也。问。若尔云何观经说下品上生。云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说下品中生生。云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此岂不断惑往生者耶。答。断惑与灭罪其义永异也(云云)第七疑云。上言未断惑者生极乐。即知凡夫得往生也。若尔云何经文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文)耶。答。凡夫之身虽生极乐。而更不退转还余趣。故云不退转。有何过。问。若言虽凡夫而无退堕义名阿鞞跋致者。生兜率内院者无退堕之义。云何不云阿鞞跋致耶。答。诸经所说不可一例○且随前机而已(云云)。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劫数文(三)
往生要集下云。问。彼佛成道为已久如何。答。诸经多云十劫。大阿弥陀经云十小劫。平等觉经云十八劫。称赞净土经云十大劫。邪正难知。但双观经璟兴师。会平等经云。十八劫者其小字阏其中点矣(大阿弥陀平等觉称赞经如所引不抄之)。
双观经疏云(寂法师)清净觉经云。无量清净佛。作佛已来凡十八劫○阿弥陀经云。作佛已来凡十小劫○案彼二经。成佛久近则异指方遐迩则同。或谓八字应误。余文皆多云十劫故。未勘梵本。不敢轨定(云云)同经云(玄一)若平等觉经迳十八劫。大阿弥陀经迳十小劫。然是同本意。是译家得失未知是非。然因师会小八别二说。一云。实小字而云八者是谬。何以故。此经及小经皆十劫故。一云。实十八。然小经中十者约大数耳。若依此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正(文)。
大阿弥陀经疏云(基)经曰。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次释疑也。谓成佛以来始经十劫。愿生必见。问。是何劫。答。小劫。如梁摄论。以行年双等岁为一数。数过去十数为一阿僧祇。谓五年雨润为双。即一双二双乃至十双百双千双万双。阿僧祇双名一小劫。所以知是双等劫者。花严经云。娑婆一劫当彼一日一夜。即以彼三十日为一月。乃至十二月为一岁。五年有雨润为双。乃至僧祇故(文)。
往生论疏三云。法藏菩萨○其成佛已迳十大劫(文)。
无量寿经速义述文赞中云。经曰。阿难又问。至凡历十劫者。述云。此第三成佛久近也。支谦经云。作佛已来凡十小劫。意同此也。而帛延云。作佛以来凡十八劫者。盖其小字阏其中点矣(文)。
宝积经第十七云(无量寿会之一)无量寿命佛○受生经今十劫(文)。
问。阿弥陀之本愿多少(四)
九品往生义云。大宝积经无量寿经同说四十八大愿。大阿弥陀清净觉经同言二十四大愿。此等之经同本异译。而发愿多少异者。弘决释云。愿数不同部异见别。不须和会(文)。
双观经疏云(寂)随所化宜说四十八。旧两本中唯二十四。虽是同本而传译异。致令愿数具阙不同(文)。
同经疏云(玄一)文中有四十八愿。然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但二十四者。译者脱失(云云)。
问。安养净土菩萨声闻多少(五)
释签六云。大论二十八云○有佛土。杂如弥陀也。多菩萨僧。少声闻僧(文)。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下至三千大千世界声闻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文)。
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文)。
称赞净土经云。无量寿佛常有无量声闻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罗汉○其量无边不可称数(文)。
阿弥陀经略记云(横川撰)初声闻为三。初无量等者。略标数举人。次皆阿罗汉者。明位。后非是算数等者。正明数多。前无量无边不如非算数故非重言○次明菩萨云亦复如是者。阶位数量同声闻众。故言如是○言数同者如文。大论云。极乐世界菩萨僧多声闻僧少。二文似别理不相违。声闻虽少亦非算分。大途是同故言如是(文)。
翻译文(六)。
兴记上云。此经部类有其二种。一两卷例。二一卷例。初两卷例有其六本。一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魏世帛延译。昙摩郁多罗录云。晋世帛延译)二阿弥陀经二卷(吴时支谦译)三无量寿经二卷(晋世竺法护译)四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时佛陀跋多罗译)五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时昙摩密多罗译)六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时宝云译)右件六本同异译。次一卷例。有其四本。一观无量寿经一卷(宋时疆良耶舍译。又有录云。晋安帝时译)二小无量寿经一卷(宋时求那跋多罗译)三阿弥陀经一卷(一名无量寿经。后秦时罗什译)四称赞净土经一卷(大唐时玄奘译)四中后三同本异译。若取失译别生伪妄。亦有六部。谓阿弥陀佛偈经一卷。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鼓音声陀罗尼经一卷(上三失译)五百王子作净土愿经一卷(出悲花经)无量乐国经一卷(出央掘摩罗经。上二别生)净土经七卷(上一伪妄)虽有此等而今取定本耳。有言。鼓音声陀罗尼经。求那跋陀罗译。不可为指南。问。上定本中平等觉经及观经等。译人虽一。译处甚乖。谁为正耶。答。有说年误。此不须依阙处。虽别译人一故。如魏晋等一时并有。若魏史者称魏记事。若晋使者称晋记事。故实一而记国别耳。余如此类皆唯此通。案云。两卷一卷虽有十本。而论令别但三本耳。谓两卷经观无量寿及阿弥陀(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穷括部类有其四本。通明净土。即以净土为宗。一观经。二无量寿经。三小阿弥陀经。四舌音经。又如晋时白延译无量寿经及清净平等觉经。又有大阿弥陀经两卷。成即与宋元嘉年中所译无量寿经及前清净觉经而同本异译。唯其观经亦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译。与彼全别(文)。
无量寿经述记云。部党不同者。说西方净土经部党多种。一两卷无量寿经之此所说也。二观无量寿。三阿弥陀经。四鼓音声陀罗尼经。初两卷经本亦多种。第一无量寿经二卷。汉代安息国王太子。名清字世高所译。沙门昙鸾注解。第二无量寿经二卷。魏世少帝芳嘉平年。天竺沙门康僧铠于洛阳白马寺译。安世高所出少异。第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或四卷。前魏高贵卿公世。甘露年中。长房录云。废帝甘露三年。西域沙门白延于洛阳寺译。与世高僧铠所出同本。文相小异。无量清净二卷亦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桓帝世。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所译。唐录不云次第。房云。初出。今案应在第二出同在汉时而世高故。第四诸佛阿弥陀三昧三佛蒌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吴世支国优婆塞支谦。黄武年中于武昌译。房录云。魏文帝世支谦出。与世高僧铠所出少异。第五无量寿经一卷亦名阿弥陀经。秦弘始四年二月八日。罗什出。与支谦僧铠白延法护所出多卷少异。第六无量寿经平等正觉经。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元熙元年中。沙门竺法护译。与支谦僧铠白延护法罗什等所出本同文异。第七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朝沙门宝云出。与支谦僧铠白延法译罗什法力所出不同。见道惠宋济录。又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安代世。北天竺三藏禅师佛陀跋罗。永初二年中于道寺出。见法宝唱录。唐随二录不出次第。案历代记。永初在宋武帝非晋年号也。又无量寿二卷。西晋月支沙门竺法护。永嘉二年译。唐录不出次第。房云。第四出。西晋法护怀帝永嘉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译。与支谦康铠白延等出同本文异。第八无量寿经。宋朝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云功德贤。于孝建年中出。见道惠宋齐录。与僧铠支谦白延法护罗什法力法云等所出同本文广略异。上来所引总有十一本。皆同本异译。此间一切经中唯有三本。余皆无也。今所释者。或云是竺法护所译。今详文相非法译。又未详何译。相传云。此经曹植建执笔。若尔应是魏时僧铠所出观无量寿经一卷。又观无量寿经此二本。出僧祐录。并在失译。无量寿观经文帝世。西域沙门疆良耶舍宋云时称。元嘉年中于京邑译。房录云。观无量寿佛经二卷。在东晋失译。又观无量佛经一卷。在汉录失源。阿弥陀经宋文帝世。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元嘉年中于杨都译。亦名小无量寿经。无量寿佛经。后秦罗什。弘始年中译。称赞净土摄受经。唐世玄奘三藏译。右三经同本。无量乐弘经。罗什所出。不知是无量寿经类不。鼓音声陀罗尼经。失译(文)。
观经双观经等说前后之文(七)
兴记上云。若约此三本明说前后者。有说初说两卷。次说观经。后说阿弥陀经。所以知者。准道理故。最初如来观诸众生。净土机为熟。显异常胜妙颜色。阿难起请问其由。佛广为说西方净土。次由毗提请往生故。仍教修彼定散二业。后有众生闻极乐名。问极乐事及疑实不。故佛为说极乐所由及引圣证。有说。若以义推。应有此理。然以事验。观经为初。两卷为次。弥陀为后。所以知者。大经等云。如来说西方事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子。持盖献佛。闻说弥陀二十四愿。愿如彼尊佛记。却后皆如弥陀佛。以此文知居于第二。所以者何。说观经时阿阇世王是太子故也。若谓阇王名为太子非别太子。尔时未慕父位。故志应除王字但言阿阇世太子也。然标王字及与太子。是故明知。父子别举问。若如后说应亦有难。观经中嗜婆谏阿阇世白。大王慎莫害母。故既是世王未登位时而称太王。何以称王子。终非太子也。答。此事难知。然准余经后说为胜。如利述经。佛在罗阅国耆阇崛山中与菩萨声闻众。但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利述。与国中长者子五百人各持名花散盖。从罗阅国出到佛所。散盖上佛。太子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得端正。及不入母腹而生莲花等二十五事。佛次第以答终。授太子及五百子记。当如弥陀佛国之中菩萨。往来者飞行者反记者皆如弥陀国诸菩萨(云云)此经文意与大弥陀其事相似。是故明知。父子别举。前所难太王慎莫害母者。有其二义。虽未登位而欲杀。幽闭深狱自在执政。故称大王。复固欲禁害母。恶意称大王。合前欣心(文)。
双观经疏云(玄一)又观经中品下生观云。此人若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云云)解云。若先说观经。佛何时说四十八愿。善知识为彼广说。然先说此经。后说观经。故善知识先时闻四十八愿为彼广说。约此义故明知观经是后(文)。
观经疏显要记上云。净土之教有三。一大本两卷。名无量寿经。说彼佛往昔于世自在王如来所。为法藏比丘请彼如来。说诸佛净土妙庄严行。于是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及发四十八大愿庄严依正自他之报。一一愿皆云。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及说三辈往生。广明善恶诸业受报不同相。此经最先说也。一小本一卷。名阿弥陀经。说彼国庄严。及略示求生行愿。诸佛各出舌相赞释迦不虚。此经在机。即前本后说也。一今经。唯说净业妙观往生行门。虽明依正庄严。乃是示所观之境。正为机缘修行成就彼愿。亦大本之后说也(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然四经前后者。准其道理。先为说令知。次教修生业。次断疑证实。后赞叹令生。即无量寿经为初。观经第二。小阿弥陀第三。鼓音第四。然以之准验。即观经为初。无量寿经为二。何以知之。准说观经时阇王犹为太子。创夺父位。母时见害因请西方。如教修定散二善。若空至说无量寿经时。阇王已登位。太子作储君故。大阿弥陀经等云。如来说西方事时。阿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持盖献佛。闻说弥陀二十四愿。其太子当时发愿。愿如彼世尊佛记。却彼皆得弥陀佛。以此知居第二人云。阿阇世太子者即阇王身。尔时犹未慕位。故为太子。来至佛所。今译不然。若尔前应除王字。但言阿阇世王太子。既标王及太子。明知即父子名殊。是故无量寿经当第二说。而观经自为夫人侍女。无量寿经自为人天大众。问。若观经是初夫人说者。何者下经佛还灵山令阿难重演。而众无所请。明知大众已曾闻故。由已闻故更欲令闻修生彼业。所以如来敕令重演定散二善。三世诸佛为净土因故令重说。文冀此经永传末代后。若结集知阿难所传不虚。所以今说非为已闻。彼不请而说。即当第二也。其余二经如前已释。可知(文)。
临终十念者何等耶(八)
往生要集下云。问。下下品人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所言十念何等耶。答。绰和尚云。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想若别想。随所缘观迳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便业道成辨。亦未劳记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已上)有云。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迳此六字之项名一念也。问。弥勒所问经十念往生。彼一一念深广如何。今云。十声念佛得往生耶。答。法师所释不同。寂法师云。此说专心称佛名时。自然具足如是十。非必一一别缘慈等。亦非数彼慈等为十。云何不别缘。而具足十。如欲受戒。称三归时虽不别缘离杀等事。而能足得离杀等戒当知。此中道理亦尔。又可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者。谓能具足慈等十念称南无佛。若有如是随所称念。若一称若多称皆得往生。感法师云。各是圣教互说往生净土法门。皆成净业。何因将彼为是行。此言非但自不解经。亦乃惑诸学者(已上)
迦才师云。此之十念现在时作。观经中十念临终时作(已上)意同感师(文)净土论中云(如要集所引之)。
双观经疏云(寂)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问。若尔何故弥勒问经云。如佛所说愿阿弥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续不断念佛者即得往生。当云何念佛言非凡夫念不善念非杂结使念。具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忌。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心。九者近于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降者。诸想如是十念其事甚难。云何○具起如是十念。答。此说专心称佛名时(乃至)皆得往生(云云如要集所引之)。
群疑论五云。问曰。弥勒所问经(云云)释曰。弥勒所问经自陈十种往生之法而亦得生。观经自说下品下生。临命终时称佛十念而得往生。各是圣教。互说往生净土法门(乃至)或诸学者(文如要集所引之)。
十大愿记云(千观撰)言十念者。入息出息合为一念。或五个入息出息合为一念。此十念间归心弥陀。口唱名号也。或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之顷名为一念。然弥勒问经云(乃至云云如寂法师疏之)。
问。设无先世结缘者临终十念成就耶(九)
十疑云。众生无始已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皆是宿世善业。若善业强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况十念成就(文)往生要集下云。彼一生作恶业。临终遇善友。才十念佛即得生。如是等类多是前世欣求净土念彼佛者。宿善内熟。今开发耳。故十疑云(如次上抄之)。
疏云。善心相续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若不此者云何得往生也(文)。
往生论疏三云。问曰。具有诸恶五逆罪人。值善知识。十念称名得生彼土发菩提心是。何凡夫为如是耶。答曰。此人昔来发菩提心而退作恶。应堕恶道。遇善缘故发心称名。具足十念即得往生。如是本有佛种子者。值恶缘故现虽作逆。有胜因故发心往生。不如是者虽遇善友称名十念而不得生。不至心故。不深心故。如实义者。诸具缚人未殖菩提之种子者。决心造恶及作逆罪。不问决定与不决定。如是等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闻生。信受具足十念即得往生安乐净土(文)。
问。佛光明大少(十)
双观经疏云(寂)或照百佛世界。或照千佛世界等者。阿弥陀佛现身非一故。身光明少大不同。最少不减百国。大者乃至无边。问。若最少照百国者。何故愿云。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答。彼说体外所照。此文说于圆光体照所以知然下交量中余佛光明。或照七尺乃至一刹。此言七尺至一刹者。皆说体非光外照。如释迦佛圆光一寻。此说光体非外照也。一寻犹是七尺。皆依自身之一寻也。释迦身量丈六故。以七尺为一寻弥陀身量大小不定。随其身量光亦一寻。故论说言相好光一寻。观经所说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眼如四大海水。圆光如一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亦说一机所现相也。阿弥陀经云。顶中光明所炎照千万佛国者。亦即是百亿三千界也。此经云照百乃至恒河沙刹者。皆说他受用身光也。十地上下所见异故大少不定。皆交量中余佛光明小者七尺。大者乃至照一佛刹。旧两本中小者七尺。大者二百万佛国。然即一刹举者未穷七尺。举小者非尽本。虽是同传经译者异故所举不同耳(文)大阿弥陀经上云。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顶中光明照七尺。有佛顶中光明照一里。有佛顶中光明照二里○有佛顶中光明照百万佛国。有佛顶中光明照二百万佛国。佛言○阿弥陀佛顶中光明所炎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近远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照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为不预计。阿弥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文平等觉经同之)。
又云。第二十四愿。使其作佛时。令我顶中光明绝好胜。于日月之百千亿万倍绝胜。诸佛光明焰照诸无央数。天下出冥之处皆当大明○得是愿乃作佛(文)。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问。生疑惑者可生极乐耶(十一)
双观经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若凡下辈亦得往生。云何近代于彼国土者求千万得无一二。答。绰和尚云。信心不深。若存若亡故。信心不一。不决定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不相应者不能往生。若具三心不往生者无有是处。道和尚云。若无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问。若必毕命为期者。如何感和尚云长时短时多修少修皆得往生耶。答。业类非一故。二师俱无过。然毕命为期。勤修无怠。令业决定。是为张本。问。菩萨处胎经第二说。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花庄严七宝转开床。举目东视宝床随转。北视西视南视亦如是转。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已上)以此经准难可得生。答。群疑论引善道和尚前文而释此难。又自助成云。此经下文云。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是知杂修之者为执心不牢之人。故生懈慢国也。若不杂修专引此业。此即执心牢固定生极乐国(乃至)又报净土者极少也。净土中生者不少。故经别说。实不相违(已上)。
群疑论四云。
鼓音声王经云
记十云
往生人定业转不转文(十二)
文引经云。业障便转即得往生(文)。
问。九品往生人皆生池水中耶(十三)。观经云。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上生)如一念项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上品中生)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上品下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花敷时闻众音声(中品上生)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开敷(中品中生)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迳七日遇观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中品下生)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下品上生)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花内(下品中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下品下生)。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二愿○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证不作佛(文)。
极乐有八部等耶(十四)
往生论疏三云。经中云。有歌众。乃至杂色众鸟。命命鸟等。言取药叉揵达缚等八部之属。如此是无量寿佛化变所作。令其宣畅无量法音利乐有情(文)。
平等觉经上云。其国○无有○泥梨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也。无阿须伦诸龙鬼神也(文)兴记上云。十七功德释国土者(乃至)十三眷属功德如偈。如来净花众正觉花化生(解云。眷属谓天龙等非实身故。离染着事名净花众。以如来正觉所化作故名正觉花化主。花是离染义文)。
极乐国四王(乃至)净居天有胜劣耶(十五)
群疑论一云。问。若不许是欲界摄者。何因无量寿经言乃至净居天等。答。此是施设为天不可。即为实天分欲色界也。若实天者如来净所心变。岂是欲色界摄。又言。若是色界者。已下欲大为胜为劣。若劣者如何色界及劣欲界。若胜者如此娑婆世界欲色两界胜劣不同。欲色有情优劣差别。彼土亦尔。生色界者胜。生欲界何因四十八弘愿。誓说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彼色界形既胜。欲形如何说同。故知彼安立说为净居天等非实。即是欲色界也。于前二解初释为正(文)。
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四十八愿之)。
无量寿经述义记下云(憬)于彼国中有地居者。有空居者。空居之中有四王天乃至净居。此则因顺余方施设人天之差别也。然其果报实无胜劣。又人天交接两得相见非如此土。上下相隔。清净觉经云。第一四天王(乃至)第七梵天○上至第十六天○上至三十六天。上准此经文者。皆有上下欲色诸天。何等名为三十六天。准楼炭经。欲天有六。色界天有二十二天。无色界天有四。并今上下有三十二。未知加何为三十六。阿弥陀经云。即彼国中从第四天上至三十二天。此文即与楼炭经其数当也。若无色界凡圣各分所可得云三十六也。文无别列。不应辄定○彼净土中净居天等。但因顺余方有上下异名。非由业力种性异。是故一切能修大行。
同义记中云。一形状一类故无讥嫌。谓无男女人天等别○因顺余方有其二义。一随本业。谓往生者或有资人业生。或有资天业生。虽生彼时形无异状。因顺本业有人天名。二因居处。谓彼土中或有依地居。或有空居。虽彼果报形无异状。随所在处有人天名(文)。
问。安养地相云何(十六)
阿弥陀经云。黄金为地(文)。
观经云。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琉璃地上以黄金纲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文)无量寿经上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虎魄车渠马瑙合成为地(文)。
无量寿经上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虎魄车渠马瑙合成为地(文)。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三愿。使其作佛时。令我国土自然七宝(文)。
平等觉经上云。其国土皆自然七宝。其一宝者名曰银。其二宝者名黄金。三者水精。四宝者琉璃。五者珊瑚。六宝者虎魄。七宝者车渠。是七宝皆以自共为地(文)阿弥陀经略记云。问。观经云。琉璃为地。何故言黄金。今解曰。思益经说未来须弥灯王佛国土。土阎浮金琉璃为地。准彼思之。黄金不映彻。琉璃非金色。亦应映彻。故俱得名。又观经云。琉璃地上以黄金纲杂厕间错(云云)二宝合成故俱为名(文)无量寿经述记中中。又彼经中唯云琉璃地。此经中说七宝合成。故知二经所说土异(文)。
阿弥陀经疏云(基)经曰。黄金为地。次释第四檀金饰地也。即形貌圆净故。佛地论云。谓无量所游行地处庄严希有。案诸经多以金为地体。诸宝间错而中表映彻。故观经称琉璃地。又彼经云。地下有八楞金柱。杂宝校饰。光明赫奕。其地犹如日宫。悬处虚空。其地柔软。脚即凹。举足便起(文)。
称赞净土经云。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文)。
同经疏云(请迈)言真金合成者。正明宝性功德。两卷云。其佛国土自然七宝合成为土。佛地论云。最胜光耀七宝庄严。又云。就此所重真说七宝。其宝净土无量妙宝倚饰庄严。非世所识。今此经说且就初宝。故云真金成也(文)观经正宗分定善义云(善导)
言金绳已下。正明黄金作道。状似金绳也。或以杂宝为地。琉璃作道。或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银为地。百宝作道。或以不可说宝为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以千万宝为地。二三宝作道。如是转相间杂。转共合成。转相照曜。转相显发光色。光色各不同。而无杂乱。行者等莫言俱有金道而无余宝作道也(文)。
问。极乐有苦耶(十七又彼界有舍受耶)
群疑论六云。问。净土之中既言无苦。不知三苦。八苦之中无何苦也。释曰○诸大乘经咸言。佛身唯是无漏三苦。八苦唯是有漏。故诸佛身无诸苦也。十地已还凡夫已上有二释。一释云。三苦之中有行苦坏苦。八苦之中有一苦。谓五取蕴苦。以十地已还由受有漏变易分段诸报身故。又于行苦有漏迁流。是行苦也。诸有漏乐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故有坏苦也。彼无逼迫身心忧苦唯无苦苦也。初受彼身虽名为生非众苦所依。又无胎藏逼迫无生苦。命极长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纵令凡夫还入变易生死。究竟成佛无死苦。虽舍彼命愿生秽土。救苦众生虽死非死苦也。以心忻乐愿舍报。修慈悲故。此五蕴报从惑所生。体是有漏。即五取蕴苦也。净佛国等四大安稳无病苦。形无衰损。无老苦。胜友恒集。无爱别离苦。恶人不生。无怨憎会苦。资缘无乏。无求不得苦。二释云。极乐世界八苦同前。三苦之中唯有行苦。由受分段变易报故。虽有乐受以唯清净。常恒相续无有间断。究竟永证寂灭乐。虽有少息而不生苦非坏苦也。故彼净土言无苦也。无苦苦坏苦也。问。既彼净土虽无苦苦等而犹有彼行苦。如何得名为极乐也。问。观经言。分身化阿弥陀佛化观世音势至。集极乐世界度苦众生。彼土既云极乐。即应无苦众生。何因乃言集极乐国度苦众生耶。释今言度苦众生者。为度自土苦众生。为度他土苦众生耶。答。通度自土苦众生。问。自土既无苦众生。云何度自土众生。他土虽有苦众生应须往彼度苦。何因乃集极乐远度他方苦耶。答。自国众生虽无苦。然有二种生死分段变易有漏有为行苦之苦。如来同集为说妙法。速出离二种生死。成就法身。故名度苦他国众生。或宜身往杂亲自救拔故。分身佛遍满十方。如此土众生净土业成。临命终化佛来迎往彼。或宜归还远为利益故。集本国遥极沉沦。或言度苦众生。化集自土中。化诸菩萨令兴大悲心。舍自土乐遣生他方。行大悲行。教化十方有缘众生。故言集极乐国度苦众生。如经论言。八地菩萨由多寂证真如理不肯出定教化众生。诸佛摩顶劝令出定教化众生。即其义也。故维摩经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又言。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也(文)阿弥陀经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文)。
同经疏云(基)无有众苦者。无量寿经云。彼无苦难之名。又无三恶道。但有自然快乐之事。亦无小苦故。央掘摩经云。无有小苦。纯小快乐故名极乐。又无八苦故(文)。
称赞净土经云。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快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文)。
无量寿经下云。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而以此为苦(文)。群疑论六云。问。阿弥陀经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未知八识之中七八两识一类相续缘境微细。释八识之中七八两识一类相续缘境微细。难可了知。纵处阿鼻地狱极苦之处。纵生三禅极乐之处。而此两识唯与舍受相应。乃至佛果大圆镜智平等性智相应。净识亦唯恒与舍受相应。以此准知。极乐世界此七八识恒与舍受相应也。余六转识与三受相应。谓喜乐舍。在意与喜乐受相应。舍受通与一切相应。称赞净土经言。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以此准知。净土六识之中但无忧苦。无妨有舍。以诸喜乐心后至歇灭位。多皆与彼舍受相应。又彼舍受体非逼迫善业所感。故得与彼舍受相应。又彼众生起未至定。及与中间禅。第四静虑已上诸定如何不许与舍受相应。以此准知。虽名极乐亦得与其舍受相应也。若谓不然。彼亦不得与喜相应。以彼土名极乐界故。虽云名极乐而得与喜相应何妨。名极乐亦与舍受相应也(文)宝积经第十八云。彼极乐世界○亦无苦受不苦不乐受名。尚无假说。阿况实苦。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文)。
净土论上云。西方○亦无恶心及无记心。唯善心也。故摄论十八圆满净中云。净土唯有乐受。无苦及舍受也。如大法鼓经云。苦受是不善。乐受是善。舍受是无记。既唯有善心则无起恶之地也(文)。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言体成者。谓彼自然七宝合成为地。花严经云。诸世界海有种种体悉应。当知所谓一切宝庄严体。或一宝体。或金刚坚固地体。或众香体。或日珠轮体。此安乐界即是一切宝者。谓金银等。佛地论云。就此所重且就七宝。其实净土无量妙宝绮饰庄严。非世所识。彼论后四名与此别。谓四牟娑洛揭婆。五曷湿摩揭婆。六赤真珠。谓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亦名赤真珠。七羯谁恒诺迦。四五及七不翻其名。未祥其体。或应是此珊瑚虎魄及马瑙也(文)。
无量寿论释第二云。如此经说。其佛国土自然七宝合成为地。乃至又契经言。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乃至)此就最胜言金为地。以如实义七宝为地。言七宝者。如契经言。一金。二银。三大璃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即是珊瑚。六阿湿摩揭抵婆即是马脑。七牟沙洛揭抵婆即是车渠(文)双观经述义记中云(寂法师)问。人天虽无别因余方故有亦可男女。虽无顺余方亦有。答。女必为秽器。五碍故。彼无人天更互胜因。余彼并有(文)。
净土论中云(迦才)问曰。如往生论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何女人等三亦得往生。答曰。实然。此等三种理不得生。若无三种定得往生。三种一者于此土中或有男子或有女人种。于女因决定招女根者。此人纵修净土行亦不得往生。以净土中无女人故。此是决定业不可改动。是即业障也。根缺者。若人于此土中定种盲聋等因亦不得往生。以净土中人并有三十二丈夫相故。此亦是业障也。二乘者。若是二乘人及二乘方便道中人种。二乘定因不信有大乘及十方净土者亦不得往生。以此人是愚法二乘不信有十方佛及净土。故不肯发愿回向也。此即是决定小乘障大乘也。彼论所明种者定业种也。但无此三定种者即得往生也(文)。
愿得如世尊惠眼第一净
豪严(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