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佛语心品第四之二
(◎下破外道七种无常以显究竟涅槃真常德有二◎初破七种无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无常妄想。世尊亦说一切行无常,是生灭法。此义云何。为邪,为正。为有几种无常。
(记曰。此因外道所计无常,将显涅槃究竟真常德也。前显离生灭因缘以明法身真我。此显离无常见即证法身真常。意谓佛昔日亦说无常,不知与彼外道所说孰邪孰正。然问外道所计无常有几种者,意在尽出彼计破之,令其不堕耳。)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何等为七。彼有言说作已而舍是名无常。
(记曰。此外道宗立有胜性作者,能造一切四大诸法。今此计云,所造四大是常。其能造者,造已即舍,此是无常。故下文云离始造无常。)
有说形处坏是名无常。
(记曰。此计四大能造所造俱是常,毕竟不坏。但分析长短等形色不可得,谓形处坏是无常。)
有说即色是无常。
(记曰。此计能造四大是常。所造色是无常。此与初计相返。)
有说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无间自之散坏,如乳酪等。转变中间不可见。无常毁坏一切性转。
(记曰。此计能造与所造俱常。但两色中间有个无常性,能使所造色法相续变异,自然坏灭,如乳酪等。两色中间有无常法,令其转变而不可见。此之无常能转一切性。此与初三两计相返。)
有说性无常。
(记曰。此计有个无常自性不坏,而能坏彼诸法。如杖瓦石等能坏一切物。此与上计相返。)
有说性无性无常。
(记曰。此计能造所造俱无常也。性是能造。无性是所造。谓能造之性既造了色,则自体已坏。而所造者,又亦随坏。故俱无常。此与上计俱相返。)
有说一切法不生无常,入一切法。
(记曰。此计有个不生的性入在一切生法中,而随诸法坏灭。即此不生的便是无常。上列所计。下牒其计而破之。)
大慧。性无性无常者,谓四大及所造自相坏。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
(记曰。此牒破第六性无性无常计也。谓彼外道所计四大能造诸法。然必坏了自体方才造出。如种生芽。而所造者又非本四大矣。故能所俱坏以为无常。佛破之曰。彼四大自性本不可得。然能造既本无体。无体故本自不生。不生则无能所。能所二相了不可得。又指何法名无常耶。)
彼不生无常者,非常,无常。一切法有无不生。分析乃至微尘不可见。是不生义非生。是名不生无常相。若不觉此者,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记曰。此牒破第七不生无常计也,然彼外道妄计有个不生的性入在一切生法之中,随诸法坏,故名不生是无常。佛言。若言不生是无常者,此则非常非无常矣。何者。若言不生,则是真常。今又云随诸法坏,则非是常。故云非常非无常。此出其过。乃破之曰。然一切有无等法,本自不生。岂又有个不生性入彼诸法耶。若果有不生性入彼诸法,则应可见。即今分析诸法,乃至微尘许,毕竟不可见此无生义。既不可见,则是诸法生本无生矣。且无常者生法也。然我说诸法生本无生,而彼返以不生为生是无常,故曰非生,是名不生无常相,此真颠倒也。我诸弟子若不觉此生本无生义,则堕外道生无常见。以彼所计不生,还成生法,故云生无常义。庄周云生生者不生,正堕于此。)
大慧。性无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无常性。所以者何。谓无常自性不坏。大慧。此是一切性无性无常事。除无常,无有能令一切法性无性者。如杖瓦石破坏诸物。
(记曰。此牒破第五性无常计也。佛谓彼外道所计有个无常自性不坏,而能坏诸法者,此乃是彼自心分别妄计耳。如此计者,又不是常,又不是无常。何也。彼所谓无常自性不坏,而能坏一切法,以成无常之事。是则除此无常之外,更无有能坏诸法者。然无常能坏彼诸法,如杖瓦石能坏诸物者,如此,则必定无常与诸法异,方能坏之。故下约一异破之。)
现见各各不异。是性无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别。此是无常。此是事。作所作无异者,一切性常,无因性。大慧。一切性无性,有因。非凡愚所知。
(记曰。此约一异以破性无常也。谓若果然无常能坏诸法者,必定能坏之性与所坏之法二体各异,方能坏之。今现见各各不异。不能拣出性无常与所坏事,能所二相有差别体。故云非作所作有差别。作,即无常。所作,即所坏事也。若能所异体,则当可指陈,此是无常,此是所坏灭事。既不可指,则不异体也。若能所不异而为一体者,则一切法应常,又堕无因矣。何者。以彼计无常性不坏。不坏则是常。今既与诸法为一体。然无常既常,而一切法皆常矣。故云无异者一切性常。且彼所计因无常故,能令诸法坏灭。今既一体,则不见有因能令诸法坏灭者。此又自堕无因。彼宗亦不成。故云无因性。然诸法坏灭,不是无因。故唐译云。诸法坏灭,实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
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切性悉皆无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无有别异。而悉见有异。
(记曰。上已破无常能灭诸法,此又破无常性能生诸法也。佛言。若彼计无常性能生一切法者。但一切生法因果相似。如种豆麻等,未有种豆而得麻者。故云非因不相似事生。若不相似而能生者,则是一因而生多果。今以一无常性而生一切法,则一切性皆同一无常矣。故云若生者一切性悉皆无常。如此,则因果不别,种类不分,则一切异法应并相生。此乃是不相似事,而能生所生不可辨别,混而为一矣。故云作所作无有别异。且即今现见诸法各各有异,此则非是无常能生一切法也。)
若性无常者,堕作因性相。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堕者,自无常应无常。无常无常故,一切性不无常,应是常。
(记曰。此破计无常为生因,不得为常也。谓若必以无常性是有法而为生因者,则堕作因。大凡作者,皆无常故。若能作之因既堕无常,则所作诸法皆无常矣。故云若堕者一切性不究竟。若能生之因堕于所生之无常法中,此则自无常亦应是无常,而不得计能生者为常矣。故云一切性若因相堕者自无常应无常。若自无常既是无常,则所作一切法不是无常,应是常。何者。以舍已之常而入彼诸法,则彼诸法得我之常性。此乃自是无常,而所生者皆应是常。若彼是常,则不可坏。而计所生之法可坏者又不成矣。故唐译云。若无常性是有法者,应同所作。自是无常。自无常故,所无常法皆应是常。)
若无常入一切性者,应堕三世。彼过去色与坏俱。未来不生。色不生故,现在色与坏相俱。
(记曰。此破无常性能入诸法中也。然外道妄计无常入于诸法之中,自性不坏,而能坏彼诸法。佛言。若谓无常入一切性者,则应堕三世,既堕三世,则随坏灭。而自性不得不坏矣。何者。若入过去,过去色已坏。若入未来,未来色未生。若入现在,现在不住。刹那变灭,而无常亦与之俱坏矣。且自体既坏,岂能坏彼诸法耶。)
色者四大积集差别。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坏。离异不异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坏。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灭。离四大造色,一切外道于何所思惟性无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坏故。
(记曰。此又转破四大是常之计也。因上执无常不坏性入一切色法,佛破之云,一切三世色法俱属可坏,而无常无不坏之理。故此又妨转计云,以能入之无常不坏,故所入之四大亦常住不坏。故此破云,色者乃四大所造积集差别之性耳。能造所造本无二体。岂有所造色法既坏,而能造之四大不坏耶。以能造所造不一不异故。若不一,则二体各别。若不异,则俱属可坏,况一切三有能造所造,人人皆知是生灭法。又岂但色坏而四大有不坏之理耶。既能所俱坏,此外更于何处觅无常不坏之性耶。故唐译云。一切外道计四大种体性不坏。色者即是大种差别造色。离异不异故。其自性亦不坏灭。大慧。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灭相。岂更别有无常之性能生于物而不灭耶。以外道妄计无常性常,能作生灭主宰。此计幽潜,故展转破之。如此方庄周亦云,生生者不生。又云,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苟不达真无生意,鲜不堕此中者。故前云,若不觉此者,则堕一切外道生无常义。)
离始造无常者,非四大。复有异四大,各各异相。自相故,非差别可得。彼无差别,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当知是无常。
(记曰。此牒破第一作已舍无常计也。外道计非四大无常,复有异四大性而能始造即舍,名为无常。盖彼以所造四大是常,以能造者为无常故。然彼计不出互自共三法为能造。故佛破之曰。非四大相互造,以四大各各异相故。亦非独自造,以无差别相可得故。既无差别相可得,此等亦非更共造。以彼此乖离,二方便不作故。然二处既非,则本无造者,毕竟是无常矣。故云当知是无常。岂有无常而能造彼常法耶。故唐译云。非大种互造大种,以各别故。非自相造,以无异故。非复共造,以乖离故。)
彼形处坏无常者,谓四大及造色不坏,至竟不坏。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尘观察坏。四大及造色形处异见。长短不可得,非四大。四大不坏形处坏现,堕在数论。
(记曰。此牒破第二形处坏无常计也。外道计能造大众及所造色毕竟不坏,即分析乃至微尘际,但灭形状长短等见,不灭能造所造色体。故以不坏色体为常。形状变坏处为无常。故云形处异见长短不可得,非四大。佛破之曰。四大不坏形处坏现,此正堕在僧佉数论之中。以僧佉计四大是常故。)
色即无常者,谓色即是无常。彼则(即也)形处无常。非四大。若四大无常者,非俗数言说。世俗言说非性者,则堕世论。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
(记曰。此牒破第三即色无常计也。外道计色即是无常。然所造色不出形状长短等。故佛言彼之所计,即如前形处无常意同,盖非四大无常也。若四大无常义,属正教所谈,故云非俗数言说可到。然彼世论说造色无常者,则堕世论。二译皆云卢迦耶见。乃四韦陀之一,谓断见之俦也。以彼妄见诸法实有自性。然此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以不见有自相生故。)
转变无常者,谓色异性现,非四大。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非金性坏,但庄严具处所坏。如是余性转变等,亦如是。
(记曰。此牒破第四色转变中间无常也。外道计能造所造俱常,但两色中间有个无常性能使所造色法相续变异,自然坏灭,如乳酪等。此言色之异性现谓之无常,非四大无常也。故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然非金性怀,但庄严具处所坏耳。此如是,而余诸法转变亦如是。斯与上二计言别意同。此是牒计。下文破计。)
如是等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造色应断。
(记曰。此出上计所以也。唐译云。如是等种种外道,虚妄分别见无常性,彼作是说,火不能烧诸大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烧者,能造所造则皆断灭。谓此等外道妄作无常见,言火烧四大时,但形状坏而自体不坏。如金庄严具,形虽坏而金性不坏。若四大自体坏者,则能造所造皆断灭矣。此计有个坏有个不坏,正所谓佛性一分常一分无常者也。末法见性多堕于此。大概外道所计,不出常与无常。故下文以非常非无常通破之。)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无常。所以者何。谓外性不决定故。(魏译云。我不说外境界有故。)唯说三有微心。(唐译云。三界唯心故。)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四大合会差别。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种事摄所摄。知二种妄想。离外性无性二种见。(唐译云。不说诸相故。大种性处种种差别不生不灭故。非能造所造故。能取所取二种体性,一切皆从分别起故。如实而知二取性故。)觉自心现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离心性无性妄想。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一切法,非常非无常。
(记曰。此结显涅槃所以离断常义也。谓彼外道所以堕于断常者,以妄见外境以为实有,不了唯心所现,故说种种相有生有灭。妄谓四大能造所造,故妄见有能取所取,故堕有无二见,妄起断常。我法总皆离此诸见,了达唯是自心现故。彼妄想者,但从思想作业而生,非不作业无生义也。我此无生,离心意识有无二见。了达世出世间上上诸法,唯是自心,更无别法。是故我法非断非常。)
不觉自心现量,堕二边恶见相续。一切外道不觉自妄想。此凡夫无有根本。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从说妄想生。非凡愚所觉。
(记曰。此结颂外道过也。以彼不了唯心,故堕二边恶见相续,不觉皆从自心妄想而生。此凡夫外道以无有根本智慧故。彼亦将谓如来所说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亦如彼从言说妄想生。彼不知如来说法离心意识言说境界,故颠倒妄见分别如此。然如来所说法,非彼凡愚所知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远离于所造 及与形处异
性与色无常 外道愚妄想
(记曰。此总颂外道所计七种无常,皆妄想分别也。此举其四。如文可知。)
诸性无有坏 大大自性住
外道无常想 没在种种见
(记曰。此颂转变无常也。谓一切诸法自性常住,无动转者。外道不了,妄计无常,盖没在种种邪见耳。)
彼诸外道等 无若生若灭
大大性自常 何谓无常想
一切唯心量 二种心流转
摄受及所摄 无有我我所
(记曰。此颂不生无常,及四大是常,造色是无常计也。谓外道妄计不生是无常,入一切诸法。既云不生,不生则不灭矣。如何又云无常耶。既云四大是常,而何又云所造是无常耶。是故知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现量,则有无二见。能所二取,我及我所,本来不有。皆是自心妄分别耳。唐译云。彼诸外道众,皆说不生灭。诸大性自常。谁是无常法。)
梵天为树根 枝条普周遍
如是我所说 唯是彼心量
(记曰。此颂外道所计,不独七种无常,即一切常见,如计梵天是常,为众生主,能生诸物等,皆属邪见。故我说彼亦是自心量耳。◎上辩外道所计无常,以显涅槃真常◎此文但辩无常其显真常之文错简在三昧章后◎下辩三乘三昧以显涅槃真乐)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菩萨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若善于灭正受次第相续相者,我及余菩萨终不妄舍灭正受乐门。不堕一切声闻缘觉外道愚痴。
(记曰。上明外道邪计无常,将显究竟涅槃真常,其文未竟。此辩三乘所取三昧门乐,以显涅槃真乐,且以防邪误也。故承此即问菩萨声闻缘觉灭正受次第相续。意若善能了此灭正受相,则不妄舍如来果海灭正受乐门。舍,犹失也。谓若知三乘皆非究竟,则不妄取偏邪,得少为足,失于如来大寂灭海正受乐门也。故下世尊历叙菩萨八地非真,梦河之喻。意令策进,勿误堕耳。)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佛告大慧。六地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入灭正受。
(记曰。此言六地菩萨与声闻缘觉,同断三界烦恼障种,患心劳虑,故灭心入正受也。然犹有出入,未能念念入耳。以未忘染净相故。)
第七地菩萨摩诃萨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诸声闻缘觉堕有行觉摄所摄相灭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
(记曰。此言七地菩萨念念入正受,不同二乘有欣厌也。七地所以念念入者,以不见有生死可厌,不见有涅槃可求。故云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此非二乘可及。二乘所以不及七地者,以厌有为而志乐无为,不离能取所取境界。是故七地非二乘有念正受也。故魏译云。菩萨于七地中,念念入灭尽定。以诸菩萨悉能远离一切诸法有无相故。声闻辟支佛不能念念入灭尽定。以缘有为行入灭尽定,堕在所取能取境界。是故声闻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灭尽定。)
得一切法无差别相非分。得种种相性。觉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无善念正受。
(记曰。此明二乘不及七地之所以也。然二乘所以不及七地者,魏译云,以觉诸法种种异相,有法无法,善不善法,同相异相,而入灭尽定。是故声闻缘觉,不能入七地中念念灭尽定。以无善巧方便智故。此中无善念,谓无彼二乘善不善等念也。)
大慧。八地菩萨及声闻缘觉,心意意识妄想相灭。
(记曰。此言八地行相也。谓八地菩萨无功用道,常在三昧,无出入相。而同声闻缘觉涅槃,灭妄想心识。然此名同义别。以二乘灭前六识,劳虑永断,沈于寂灭,故无一念度生之心。八地圣人,舍离藏识,生灭心灭,沈于寂灭,而亦不起度生之愿。以寂灭虽同,其实大异。何者。以二乘即取此为涅槃,更不前进。而八地则三昧觉所持,又得如来神力加持,故不取涅槃相。以此为异耳。下文自明。)
初地乃至七地菩萨摩诃萨,观三界心意意识量,离我我所。自妄想修,堕外性种种相愚夫二种,自心摄所摄,向无知。不觉无始过恶,虚伪习气所熏。
(记曰。此言七地已前不善修习,则堕外道邪见也。谓从初地至七地,所修观行,虽能观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识,本欲离我我所。若无多闻慧,依自妄想见,不善修习,则堕外道种种邪径,愚夫有无二种妄见,于自心中起能所取执以为实。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此乃一向无知,不觉无始过恶虚伪习气之所熏变耳。菩萨至此,而犹误堕邪见,固宜深防也。楞严五十重阴魔,皆依观心研穷而发,甚至几于觉位而沦灭者,况七地乎。以此较彼,正行阴将破未破时也。)
大慧。八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涅槃。菩萨者三昧觉所持。是故三昧门乐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来地不满足。弃舍一切为众生事故。佛种则应断。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声闻缘觉三昧门,得乐所牵,故作涅槃想。
(记曰。此言八地若不得如来神力加持,则堕二乘也。谓上云八地所得三昧,与二乘涅槃,其名虽同,所证则异,以得诸佛神力加持,故于三昧门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众生,不能满足如来之地,亦即断绝如来种性。是故诸佛为说如来不可思议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声闻缘觉著三昧乐,是故于中生涅槃想。)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识相。善修我我所摄受。人法无我。生灭自共相。善四无碍。决定力三昧门。地次第相续。入道品法。不令菩萨摩诃萨不觉自共相。不善七地。堕外道邪径。故立地次第。
(记曰。此言七地乃断证之关键,故须用加,不加则堕外道邪径,因此故说诸地相也。谓从初地至七地,历真见道以来,见巧方便,善能观察心意意识,远离我我所执,得人法无我,超生灭自共相,善解四无碍辩,方得决定三昧门。至此纯无相观,方能渐升八地,乃至十地等觉,入菩提分法,究竟果海。皆从此七地建立。斯实断证之大节。此所谓险道者也。若不得如来神力加持,则多堕于外道邪径。佛言,我恐此诸菩萨不善了知自共相,不知诸地次第相续,堕于外道诸恶见中。故此为说诸地行相,使知应去应度,不致退堕。此乃无渐次中施渐次。盖以不得已而建立。非实有所说也。)
大慧。彼实无有若生若灭。除自心现量。所谓地次第相续,及三界种种行。愚夫所不觉。愚夫所不觉者,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相续,及说三界种种行。
(记曰。此言三界诸行本无生灭。诸地次第本无建立。唯此一心,更无别法。但以愚夫不了唯心。故我及诸佛建立作如是说,以为对治。其实无有可说也。愚夫无知,谓我实有所说。)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第八菩萨地,灭三昧门乐醉所醉。不善自心现量。自共相习气所障。堕人法无我法摄受见。妄想涅槃想。非寂灭智慧觉。
(记曰。此言声闻缘觉于第八地中,其名虽同,所证异也。以彼二乘味著入灭三昧,为彼所醉,不达自共相是自心所现。以习气障蔽,故堕二无我法摄受见,故起妄想涅槃之想。非若八地真寂灭智慧觉也。言二乘于八地中取为涅槃者,盖是昔修菩萨大行退本愿者,殆非定性趣寂之俦也。以彼定性趣寂,止得我空,不得法空。尚不能知初地之法。况八地乎。故魏译于此章末,置有此问。而宋唐二译皆无之。)
大慧。菩萨者,见灭三昧门乐,本愿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别十无尽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唐译云。以入涅槃不生果故。)离摄所摄妄想。觉了自心现量。一切诸法妄想不生。不堕心意意识,外性自性相计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随智慧生。得如来自觉地。如人梦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觉。觉已思惟。为正为邪。非正非邪。余无始见闻觉识因想,种种习气,种种形处,堕有无想,心意意识梦现。
(记曰。此言八地入灭三昧而不取证者,以不舍大愿度生事故也。此菩萨已入涅槃而不起涅槃想,故云涅槃妄想不生。以了达唯心无外境界,故离能所取。于一切法不生分别。以深得无生法忍,故不堕心意意识及外法性相执著之中。以得真知见力,故非佛法正因不生。唯随智慧而生。如是故得如来自觉地也。以久沉生灭劳虑,今一旦顿得寂灭,其乐无喻。故此三昧极难得出。菩萨功行至此无功用中,鲜不沉醉,多堕二乘寂灭之地。故华严八地,十方诸佛同声加劝,与起智慧门,不令耽著此三昧乐,堕二乘地。是故授以方便,引发令出。故此菩萨于三昧梦中,极力愿出。如梦度大河,未度而觉。乃自思惟为正为邪。复更思惟,如是之相非正非邪。唯我无始见闻觉知虚妄熏习因故,见种种色形相颠倒,不离有无,于心意意识妄想梦中现耳。其实本非有也。旧注云。觉境无水,船筏非正。梦时见水,船筏非邪。以譬八地觉已本无生死,故道品功德非正。七地未觉,故道品功德非邪。所谓于未出离妄功用中,故有修证,如梦中渡河,施船筏之具耳。)
大慧。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第八菩萨地,见妄想生。(魏译云。见分别心。)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见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摄所摄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大慧。此是菩萨涅槃方便不坏。(魏译云。非灭诸法名为涅槃。唐译云。所得涅槃非坏灭也。)离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
(记曰。此结成八地涅槃行相也。见妄想生者,论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此菩萨以如幻三昧,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勤修佛法,广作度生事业。所谓度尽众生而不见有一众生可灭度者。此所谓离心意识得无生法忍,是菩萨大涅槃。非若二乘灭坏诸法所取之涅槃也。然虽作如是说,盖亦方便施设耳。于第一义谛中本无是事。故唐译云。第一义中,无有次第,亦无相续。远离一切境界分别。此则名为寂灭之法。由大慧问灭正受次第相续,故结示云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魏译此处大慧有问。略云。世尊今说有二乘得八地寂灭门乐。又说二乘止得人空,不得法空。如此则二乘尚不能证初地之法。何况八地寂灭门乐。佛言。声闻有三种。今言入八地寂灭门乐者,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同入八地寂灭门乐。非增上慢寂灭声闻。以彼不能入菩萨行。以未曾觉知三界唯心。未能修菩萨诸行法故。是故决定寂灭声闻,不能证彼菩萨所行寂灭门乐。言三种者。一内秘外现者。二退菩萨行者。三定性趣寂增上慢者。前云二乘成佛。此言决定不能者。意在抑扬激劝故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心量无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来及现在 三世诸佛说
(记曰。此总颂第一义中,本无诸地佛地次第之相,乃三世诸佛究竟之谈也。住,亦地也。所以无所有者,以唯心故。故唐译云。诸住及佛地,唯心无影像。此是去来今,诸佛之所说。)
心量地第七 无所有第八
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唐译云。此二地名住。余则我所得。)
自觉智及净 此则是我地
(记曰。此颂七八二地尚属因地,至于自觉圣智清净涅槃,则属佛所证究竟果地也。然七地虽是真修,以心量未灭故。八地心量虽灭,而尚未究竟,不名最胜。唯自觉圣智,方名最胜处耳。)
自在最胜处 清净妙庄严
照耀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炽焰不坏目 周轮化三有(唐译云。摩[酉*益]最胜处,色究竟庄严。譬如大火聚,光焰炽然发。化现于三有,悦意而清凉。)
化现在三有 或有先时化
于彼演说乘 皆是如来地
(记曰。此言建立诸乘诸地,皆报化二佛所说,非法佛说也。谓得自觉圣智者,则于色究竟天宝华宫殿成等正觉,示现广大尊严之身,光明照耀,化现三有,此报身佛也。论曰。此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化现在三有者,此唐译云,或有现变化,或有先时化,此应化佛也。惟此报化佛,演说诸乘诸地。虽说三乘,其实为一乘。故云于彼说诸乘,皆是如来地。是故虽有诸地,而实无次第之相也。炽然不坏目者,谓毒龙放光,即损人目。如来光明,不损人目。所谓悦意清凉也。)
十地则为初 初则为八地
第九则为七 七亦复为八
第二为第三 第四为第五
第三为第六 无所有何次
(记曰。此颂第一义谛寂灭法中,无次第相续说也。意显此经唯法佛所说寂灭法,故无次第。此所谓不涉途程,不落阶级,乃佛祖向上一路也。然其中往往以地位言之者。意以地上真修三昧,以印破外道二乘偏邪之见,令彼不堕邪慢增上慢耳。其实意不定在地位也。智者知之。◎上辩三乘三昧差别以显涅槃真乐德防邪误已竟◎下文正示涅槃真常德文应属前七无常章后)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常,为无常。
(记曰。此因上世尊破七种无常已,乃曰我法起非常非无常。故大慧承便而问如来应供等正觉毕竟是常是无常耶。意显如来法身离断离常,故为究竟真常也。此正是显涅槃真常之文。应在七无常章末。错简在此。乃传译之误也。)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谓二俱有过。若常者,有作主过。常者,一切外道说作者。无所作。是故如来常非常。非作常。有过故。
(记曰。此明如来涅槃非常非无常,所以为真常也。以常与无常二皆有过故。何者。若言如来是常,则堕有能作者过。以一切外道说有微尘胜性等为能作者是常故。如来无所作,岂同彼常耶。是故说如来之常非常者,盖非作者常。以彼作者常,有过故。)
若如来无常者,有作无常过。阴所相相无性。阴坏则应断。而如来不断。
(记曰。此言如来非无常也。若言如来是无常者,则堕有所作过。若言所作,则同五阴。然五阴乃相之所相者,此相毕竟无有。如来若同五阴,则阴坏而如来亦应断灭矣。然如来法身常住不断,岂同所作之阴耶。不同,故非无常。)
大慧。一切所作皆无常。如瓶衣等。一切皆无常过。一切智众具方便应无义。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应是如来。无差别因性故。是故大慧。如来非常非无常。
(记曰。此重明所作无常,总结离过义也。谓一切所作皆是无常,如瓶衣等。而如来若同所作者,皆有无常之过。若如来无常者,则一切智所修正因,福慧庄严,六度万行,众具方便,悉空无利益。以同所作无常故。况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岂无常哉。若如来果同所作,则诸世间一切所作皆应是如来矣。以无异因故。是故如来非常非无常。)
复次大慧。如来非如虚空常。如虚空常者,自觉圣智众具无义过。
(记曰。此言如来常,非如虚空之常也。以虚空顽然无知,而如来真智灵鉴故。若言同虚空之常者,则自觉圣智性自具足恒沙功德,悉空无益。如此,则堕断灭无知之过。故如来非如虚空之常。此恐愚夫闻说法身真常,遂起豁达空见。故世尊悬破如此。)
大慧。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离常无常,一异,俱不俱。常无常过故。不可说。是故如来非常。
(记曰。上云非如虚空者,谓如来具圣智功德,不比虚空顽然无知故。此言如虚空者,谓如虚空体性湛然,无所变动,不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诸数量过故。故不可说常非常也。)
复次大慧。若如来无生常者。如兔马等角。以无生常故。方便无义。以无生常过故。如来非常。
(记曰。此言如来非以不生为常也。因前云不生是如来异名。恐妄执毕竟不生是如来常。故此破云,若以不生是如来常者,则如来同于兔马等角。以毕竟不生,则如来堕绝无之过。若如来绝无者,则一切菩萨所修万行方便,无所证得,悉空无益。而如来果中亦绝无广大益物之用矣。以绝无故。若以不生是如来常,则堕此大过。故如来非不生常。)
复次大慧。更有余事知如来常。所以者何。谓无间所得智常,故如来常。大慧。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毕定住。声闻缘觉,诸佛如来无间住。不住虚空。亦非愚夫之所觉知。
(记曰。此言如来实有真常之法,而非愚夫之所知也。谓如来之常法,乃无间圣智所证真常之理。乃诸佛如来同一法性法住法位,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毕定常住,不变不易。此法即在一切二乘外道所住无间性中。非是空无。然非凡愚之所能知。)
大慧。如来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识彼诸阴界入处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大慧。以二法故,有常无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静。一切法无二生相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大慧。乃至言说分别生,则有常无常过。分别觉灭者则离。愚夫常无常见,不寂静。慧者永离常无常,非常无常熏。
(记曰。此释如来真常之所以也。谓如来所以真常,而众生所以无常者,以如来所得圣智,乃从般若实智所熏。不从心意识阴界入处妄想所熏。故如来得名为常,彼一切三有众生所以无常者,以彼皆是不实妄想所熏,故名无常。而如来不从彼妄想生。且彼凡愚心行,又岂能知如来之常法耶。以见真妄两异,故涅槃生死为二,故有常无常之说,此非不二寂灭之法也。若真妄两忘,寂灭不二。则一切法,皆悉平等,无二无别,无生无起。以如来所得寂灭不二之法,故不可说言常无常耳。以寂灭不二法中,言思路绝。乃至起心动念,但有言说分别心生,则堕常无常过。何况种种妄计耶。唯有分别妄想歇灭者,则顿离彼过,外道愚夫常无常见,故不寂静。离二见者,则名大智慧人也。以慧者永离不寂静见,故不被彼常无常妄见所熏,乃以真常智慧而熏之也。意谓非智慧者,即心识少有流动,生灭未忘,而鲜不被其所熏习矣。此如来深慈,防之甚也,诫之深也,可不识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众具无义者 生常无常过
若无分别觉 永离常无常
(记曰。二译偈初,皆有一偈。唐云,远离常无常。而现常无常。恒如是观佛。不生于恶见。若常无常者。所集皆无益。为除分别觉。不说常无常。此言众具者,即外道所计常无常一异等诸恶见也。谓此等诸见,皆悉无益,但妄计分别,起常无常过。若分别情亡,诸见顿息,则永离常无常过矣。)
从其所立宗 则有众杂义
等观自心量 言说不可得
(记曰。此言若从外道所立自宗,则有众多杂乱知见不同。若达唯心现量,则言思路绝,而言说亦不可得矣。况复依彼邪说而求实义耶。此言从所立宗有众杂义,足知因辩七种无常以显如来涅槃真常义也。文义自相属。观者应知。◎上接辩七种无常文以显涅槃真常德已竟◎下示如来藏自性清净以显涅槃真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