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书藏中所收坛经、不下十余种。其最佳者为明正统四年黑口刻本。每半叶八行、行十六字。字大悦目。元椠本典型尚存。气象静穆可敬。其次则为嘉靖间五台山房刻本。每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古意犹存、尚为佳帙。兹以两刻本、校勘其异同。正统本之优点、为法海所撰坛经略序、尚未改为六祖大师缘起外纪。其序文亦未为后人所窜乱。正统本有无名氏跋一首。嘉靖本则摘录跋中之语、名曰历朝崇奉事迹、而删其跋。正统本共分九品。曰悟法传衣第一。嘉靖本改为行由第一、分其后半为般若第二。正统本曰释功德净土第二。嘉靖本改为疑问第三。正统本曰定慧一体第三。嘉靖本改为定慧第四。正统本曰教授坐禅第四。嘉靖本改为坐禅第五。正统本曰传香忏悔第五。嘉靖本改为忏悔第六。正统本曰参请机缘第六。嘉靖本改为机缘第七。正统本曰南顿北渐第七。嘉靖本改为顿渐第八。正统本曰唐朝征诏第八。嘉靖本改为宣诏第九。近刻本又改为护法。正统本曰法门对示第九。嘉靖本改为付嘱第十。其间字句之不同者尤不胜枚举。于以知坛经之窜乱、其在正德嘉靖间乎。明人好窜改古书。已成为风俗。不独于佛经为然也。余尚有嘉靖小字刻本、及闵刻朱墨本。亦为坛经中之佳品。此外则有福建鼓山刻本、长沙刻本、金陵刻本、如皋刻本等、皆近时普通单行本也。

坛经最要之宗旨、在于示明一切万法、皆从自性生。自性即是自心。自心即是真佛。故不必舍自佛而求他佛、但觅自心佛可也。其重要之下手处、在于依法修行。修须自修、行须实行。其所修所行者、先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痴愚等十恶、再去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八邪。去十恶八邪、即是除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见他人之是非善恶。是之谓归依自性天真佛。故六祖谓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也。若不能依法实行、口善心不善、虽诵经念佛奚益。南辕而北其辙、其去真佛也远矣。

学者之于坛经皆宜诵读之、讲贯之、思索之、体认之。以反求诸夙夜饮食男女衣服动静语默应事接物之间。六祖之所谓心平何劳持戒、吾则求吾心之如何能平。六祖之所谓行直何用修禅、吾则求吾行之如何能直。六祖谓恩则孝养父母、吾则求孝养父母之所以尽其恩。六祖谓义则上下相怜、吾则求上下相怜之所以尽其义。六祖谓让则尊卑和睦、吾则于尊卑思所以行其让。六祖谓忍则众恶无喧、吾则于众恶思所以致其忍。于此六者、无一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详、无一不能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以截断其旧习、以变化其气质、虽读此一经、而已入圣贤仙佛之境界矣。呜乎。独处不能谨、口诵不能实行、徒以经典梵呗、严饰乎外。伪也。欲以虚伪之善、盖真实之恶。自可欺、人不受欺。人可欺、佛其可欺乎。

禅家所有语言、皆机锋相对、因病与药、使参问者舍去执见、直入中道而已。故圭峰禅师曰、性不易悟、多由执相。故欲显性、先须破执。其所谓破执者、试以金刚经证之。经曰、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又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又曰、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曰、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又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又曰、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又曰、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又曰、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又曰、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又曰、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又曰、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又曰、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又曰、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又曰、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又曰、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又曰、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又曰、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此等句、不及备录。录此以见谈般若者、随说随扫、以破人之执著之相也。后世之谈禅者、其法皆出于般若部。所以问者曰是、则答曰非。问者曰非、则答曰是。问者曰有。则答曰无。问者曰无、则答曰有。且即毁即赞、即赞即毁。即立即破、即破即立。即体即用、即用即体。即言语非言语、非言语即言语。一时权宜相当、故有与甲相宜者、未必与乙相宜。与乙相宜者、未必与丙相宜。随机说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故六祖为志道曰、汝忽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虽然、立教皆为对机。对机者除病除执也。若本无此病、即无庸服药。本无此执、亦更不必破。无病而药、无执而破。则无益而有损矣。善夫莲池大师之言曰、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假使只看楞严、见势至不入圆通、而不广览称赞净土诸经、便谓念佛不足尚矣。只看达磨对梁帝语、见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广览六度万行诸经、便谓有为福德皆可废矣。反而观之。执净土非禅宗。执有为非无为、亦复如是。喻如读医书不广者、但见治寒用桂附而斥苓连。治虚用参耆而斥枳朴。不知芩连枳朴亦有时当用。而桂附参耆亦有时当斥也。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

心性二字、空宗与性宗等解说各不相同。惟禅宗则毫无区别。所以黄檗禅师云、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又云、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见传心法要)南阳慧忠国师语录曰、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则别。悟则不别。曰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曰、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学者据以上数则、既知心性非异、可以读坛经矣。

六祖之碑铭及坛经序中有最难笺注者三处。王摩诘所撰六祖碑铭中之泉馆二字。余注曰、泉馆即渊馆也。筑馆于重渊之下、犹言穴居也。唐人避高祖讳、故改渊为泉。当时颇以未得碓证为憾。后偶阅袁褧仿宋本六臣注文选郭璞江赋。渊客筑室于岩底。鲛人构馆于悬流。原注曰、渊客鲛人、皆水中居、故筑室构舍于岩流之下。此即泉馆之出处也。他日当为补入注中。又法海坛经略序中之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三句。又德异坛经序中之末上二字。此三处皆不易笺注。学者慎勿滑过。达摩或作达磨。惠能或作慧能。皆可通用。第七品中之羊鹿牛车。近时新刻本改为羊鹿之车。大谬。万不可用。不知法华经中共分四车、曰羊车、鹿车、牛车、白牛车耶。此略举之。其说详载注中。

数年前有客问余曰、坛经第一品中、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此山何名也。又问第七品中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此泉何名也。第十品中嗣法四十三人、其名详于何书。何名也。余于时不能答、旁有座客代余答曰。此乃考据文字、于明心见性毫无交涉也。然余终以不知此答为憾。近来阅书稍稍留意、积久则此山与泉及四十三人皆碓知其名。已详载坛经注中矣。

注中偶有重复之处。因经中往往有极机警极爽利之话头、与极碓实之理解、非仍引前注不能了然者、故又重复而用之。非若专门名辞、前已注过者、则每用注见前、或详见前注。可以了之。若理论则反不如径将前注仍注一番。学者既省检查之劳、又获熟读之益。故注者不避重复之诮也。

说铃为说部丛书、内有现果随录一种、其九十一则、载江北沉生、幼厕黉宫。恃才妄作。读书萧寺中。见六祖坛经。妄举朱笔涂抹。回家暴亡。示梦于父曰、吾以涂抹坛经、现在地狱。身带火枷。苦楚难忍。父为我到寺读书处、寻出坛经、洗去涂痕。庶可脱苦。父悲痛不胜。入寺搜访。果见原本。急洗去旧痕。并发心重刻一部流通、为子忏罪。

唐释法才、光孝寺瘗发塔记。佛祖兴世、信非偶然。昔宋朝求那跋陀三藏、建兹戒坛。豫谶曰、后当有肉身菩萨、受戒于此。梁天监元年、又有梵僧智药三藏、航海而至。自西竺持来菩提树一株、植于戒坛前。立碑云、吾过后一百六十年。当有肉身菩萨来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王也。今慧能禅师、正月八日抵此。因论风幡语。而与宗法师说无上道。宗踊跃忻庆、昔所未闻。遂诘得法端由。于十五日、普会四众、为师祝发。二月八日。集诸名德、受具足戒。既而于菩提树下、开单传宗旨。一如昔谶。法才遂募众缘、建兹浮屠。瘗禅师发。一旦落成、八面严洁。腾空七层、端如涌出。伟欤禅师、法力之厚。弹指即遂。万古嘉猷。巍然不磨。聊叙梗概。以纪月岁云。仪凤元年。岁次丙子。吾佛生日。法性寺住持法才谨识。

肇庆府志曰、永宁寺在县(新兴县)南琅村旁。相传为六祖辞母处。旁有辞母石。又曰、六祖庵在县(四会县)东扶庐山下。六祖尝避难隐于此。后人因建庵祀之。

广东通志曰、光孝寺在南海县西北一里。相传六祖祝发于此。图经云、本乾明法性二寺、后并为一。刘宋永初间、陀罗三藏飞锡至此。指诃子树曰、此西番诃梨勒果之林。宜曰诃林。遂创戒坛。预谶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持菩提一株、植于坛前。唐仪凤元年、六祖慧能、祝发树下。因论风幡、建风幡堂。宋太祖改为乾明禅院。绍兴二十年、改为报恩广孝寺。后易今名。咸淳五年重修。元明屡经修建。有睡佛阁。国朝顺治六年、僧今碗修。康熙十一年、东莞人蔡元真、以寺颓废、请平靖两藩重新之。有牌记。寺又名法性寺。有米元章书三世佛名。稍北为六祖殿。前为菩提坛。坛侧为发塔。其东南为达摩井。西为五祖殿。循廊而东、为风幡堂。堂前有池泓然。坛经正统刻本卷尾有无名氏跋语一则。近世已无传本。语颇详实。故附录于下。其辞曰、宋太祖开国之初、王师平南海。刘氏残兵作梗、师之塔庙、鞠为煨烬。而真身为守塔憎保护、一无所损。寻有制兴修、功未竟、会宋太宗即位、留心禅门、诏新师塔七层。加谥大鉴真空禅师太平兴国之塔。宋仁宗天圣十年、具安舆、迎师真身及衣钵入大内供养。加谥大鉴真空普觉禅师。宋神宗加谥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本州复兴梵刹。事迹元献公晏殊所作碑记具载。六祖禅师、自唐开元元年癸丑岁示寂、至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已得五百七十八年矣。自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至大明正统四年、已得六百八十年矣。时正统四年岁次已未仲秋八月中元日重刊。

莲池大师曰、大鉴能禅师、世称南宗。大通秀禅师、世称北宗。然黄梅衣钵。不付时时勤拂拭之大通、而独付本来无一物之大鉴。何宗镜录谓大鉴止具一只眼。大通则双眼圆明。信如是、何以不得衣钵。夫曹溪亲接黄梅。远承达磨。又远之承迦叶。又远之承释迦。乃永明传道于天台韶国师、而为此说者、何也。抑随时救弊之说也。昔人言晋宋以来。竞以禅观相高、而不复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故初祖西来。至永明时、又或以为一悟即了。故宗镜及万善同归等书、力赞修持。则似乎南宗专于顿悟、而北宗顿悟渐修。智行双备、故有只眼双眼之喻。高松老人独奋笔曰、此一只眼、是之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也。是之谓把定乾坤眼也。是之谓顶门金刚眼也。傥新学辈诸浅见者、执宗镜所云、作实法会。则大鉴止是空谛、而大通方始是中道第一义谛可乎。或曰、曹溪六代传衣。举世靡不知之。而当是时、何为惟见两京法主二帝门师。北宗大著于天下、而不及曹溪者、又何也。曰、曹溪既承印记、秘其衣钵、为猎人守网。潜光匿彩、至于一十六年。大通之道盛行、曹溪之名未显也。迨风幡之对、而后道播万世矣。曹溪潜龙深渊。不自炫耀。大通见龙在田、不自满盈、其言曰、彼亲传吾师钵者也。盖善知识之相与以有成也如是。(竹窗三笔)

唐圭峰禅师曰、此方迷心执文、以名为体。故达摩善巧、拣文传心。标举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体。(知是心也)喻以壁观。(如上所叙)令绝诸缘。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达。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总不言。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又思惟达摩悬丝之记。(达摩云、我法第六代后、命如悬丝、)恐宗旨灭绝。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任学者悟之浅深。且务图宗教不断。亦是此国大法运数所至。一类道俗合得普闻。故感应如是。

又曰、认名认体异者、谓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体。设有人问、每闻诸经云、迷之即垢、悟之即净、纵之即凡、修之即圣、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愚者认名、便谓已识。智者应更问、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知之一字、亦贯于贪嗔慈忍善恶苦乐万用万义之处。今时学禅人多疑云、达摩但说心、荷泽何以说知。如此疑者、岂不似疑云、比只闻井中有水、云何今日忽觉井中湿耶。思之思之、直须悟得水是名、不是湿、湿是水、不是名。即清浊水波凝流无义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净善恶、无义不通也。

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上、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为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功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尤侗曰、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和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卧轮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和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二偈俱是翻一层法。以意推之、似乎相反。然救病则同。譬如医家用药。饱懑之后、宜以查枳消之。尪怯之余、宜以参术补之也。予亦和云、树边难著树。台上莫安台。本来不是物。一任惹尘埃。又、问君何伎俩。有想还无想。心起心自灭。菩提长不长。以此拈古、聊供一喝。(艮斋杂说)

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八、六祖风幡语、世所盛传。然西土已有之。十八祖伽耶舍多、侍师伽难提尊者次、闻风吹殿铃声。师问曰、铃呜耶、风呜耶。祖答非风铃、我心呜耳。六祖岂拾前人唾涕者。非一时偶合、则记者必有一伪耶。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读胡适之先生校敦煌唐写本神会和尚遗集、对于坛经、颇多新发明、略述如左、以续笺经杂记。

敦煌本坛经、于六祖涅槃时、有一段云、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师、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大师言、法即付了、汝不须问、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传。此段为后世各本所删。

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云、和尚(六祖)将入涅槃、默授密语于神会。语云、从上已来、相承准的、只付一人。内传法印、以印自心、外传袈裟、标定宗旨。然我为此衣、几失身命。达摩大师悬记云、至六代之后、命如悬丝、即汝是也。是以此衣宜留镇山。汝机缘在北、即须过岭。二十年外、当弘此法、广渡众生。又云、能和尚灭度后、北宗渐教大行、因成顿门弘传之障。曹溪传授碑文、已被磨换。故二十年中、宗教沉隐、

宗密所撰略传云、能大师灭后二十年中、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普寂禅师、秀弟子也。谬称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门师、朝臣归崇、敕使监卫。雄雄若是、谁敢当冲。岭南宗徒、甘从毁灭。案宗密云云、正与敦煌本坛经相合。

据敦煌本南宗定是非论、及神会语录第三残卷、摘其大致如下。

唐开元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神会在滑台大云寺演说。谓达摩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授与惠可。惠可传僧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惠能、六代相承、连绵不绝。又云、神会今设无遮大会、兼庄严道场、不为功德、为天下学者定宗旨、为天下学道者定是非。又云、秀禅师在日、指第六代传法袈裟、在韶州、口不自称为第六代、今普寂禅师、自称第七代、妄竖和尚(神秀)为第六代、所以不许。案神会攻击北宗、分为二层、一则攻击北宗之法统。同时建立南宗之法统。一则攻击北宗之渐修方法、同时建立顿悟法门。于是曹溪了义、乃大播于洛阳。至天宝十二年、北宗运动御史卢奕劾奏神会、乃敕黜弋阳郡、又移武当郡。至十三年、量移襄州、至七月又敕移荆州开元寺。皆北宗门下之所致也。是时神会已八十五六岁矣。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神会筹饷有功。迨事平、肃宗诏神会入内府供养、于是六祖之宗风大振、北宗之门庭寂寞矣。至上元元年五月十三日、灭度、寿九十三岁、殁后越三十六年、德宗诏立神会为第七祖。考神会一生事实、与敦煌本坛经六祖涅槃时之悬记颇相符。后人不解六祖灭度后南北两宗互相攻击之情形。又不知神会实为中兴南宗之第七祖、故贸然将此段删去。

胡适之先生曰、神会费毕华生之精力、打倒北宗、建立南宗为禅门正统、居然成了第七祖但后来之禅宗大师、都出于怀让及行思两支门下、而神会之嫡嗣、除灵坦宗密之外、绝少大师。所以临济云门两宗风行以后、更无人追忆当日出死力建立南宗之神曾和尚。在景德传灯录等书内、神会只占一个极不重要之地位。他的历史及著述、埋没在敦煌石室里。一千多年中、几乎无有一人能知神会在禅宗史上之地位。历史上最不公平之事、莫有过于此事者矣。然而神会之影响、始终还是最伟大最永久的、他之势力、在此一千二百年中、始终没有隐没。因为后世所奉为禅宗唯一经典之六祖坛经、便是神会之杰作。坛经存在一日、便是神会之思想势力存在一日。

神会托王维作六祖碑文、其末段云、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此文作于神会生时、最为可信。然据坛经、神会于十三岁时、即来参礼六祖、不得云中年。是时六祖三十余岁不得云晚景。因蓄疑数年、不得碓解。后读宗密圆觉大疏钞卷三下之神会传略、谓神会北游、广其闻见、于西京受戒。景龙年中、却归曹溪。大师知其纯熟、遂默授密语、据此知神会未在六祖处受戒。北游多年、至景龙年中、始归曹溪、是时离六祖殁时、仅六七年故曰遇师于晚景。又据宋僧传、神会死于上元元年、年九十三岁。回溯至景龙年中神会已四十余岁、故曰闻道于中年。又据付嘱品、六祖称神会曰小师。夫小师者受具足戒未满十夏之称也。与闻道于中年之说相合

坛经般若品中有云如漂枣叶、据煌本枣乃草字之误。又云不从天有。据敦煌本天乃无字之误。又坐禅品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又云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凡九个著字、据敦煌本、乃看字之误。宜据改。又今本定慧品云、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如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云云。此皆指斥北宗之语。敦煌本、观静作观净。唐人写经、净静不分、故可互用。又敦煌本神会语录曰、问何者是大乘禅定。答大乘定者、不用心、不看心、不看静、不观空、不住心、不澄心。问云何不用心。答用心即有。有即生灭。无用即无。无生无灭。问何不看心。答看即是妄。无妄即无看。问何不看净。答无垢即无净。净亦是相。是以不看。问云何不住心。答住心即假施设。是以不住。心无处所。据此段语录、既可为净静通用之证、又可为改著为看之证。

宋苏文忠公论六祖坛经曰、近读六祖坛经、指说法报化三身、使人心开目明。然尚少一喻、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则是见性、不缘眼有无。无来无去、无起无灭。故云见是法身。何谓能见是报身。见性虽存、眼根不具、则不能见。若能养其根不为物障。常使光明洞彻、见性乃全。故云能见是报身。何谓所见是化身。根性俱全、一弹指顷、所见千万纵横变化俱是妙用。故云所见是化身。此喻既立。三身愈明、如此是否。

憨山大师于万历间遣戍雷州、居粤五年、乃克住锡曹溪。归侵田、斥僦舍屠门酒肆、蔚为宝坊。缁白坌集、摄折互用。六祖之道场、勃焉中兴。师苦心十年、拟去此而隐居南狱。乃示禅堂诸弟子曰、老人临行、特为汝等说梵纲经、诵此戒经、如从佛亲闻作法羯磨、毋令毁犯。令三业六根、念念检点观察、不许暗生罪过、不得毁犯戒根、即此便是真实修行。众等戒经习熟、则当背诵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楞严法华楞伽诸经以为佛种。其参禅一著、当遵六祖开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当人本来面目、公案。蕴在胸中、时时参究、久之自有发明时节。如此方是续佛祖慧命之大事因缘也。汝等能遵此语、则如老人常住曹溪、汝等亦不必参方行脚矣。

憨山大师又示曹溪诸沙弥曰、今示沙弥、若思念老人、不若思念佛、思念六祖也。若思念佛、当来必有见佛之时。若得见佛、便是出生死时也。思念六祖、当初一卖柴汉耳。如何得今日人天供养。再思今日供养、乃从母亲抛却恩爱、走向黄梅会下、负石舂米、辛苦中来。再思六祖三更入黄梅方丈、得受衣钵、凭何知见、向五百众中独自得之。且人人一个臭皮袋、死了三五日、便臭烂不堪、为何六祖一具肉身、千年以来、如生一般。此是何等修行、得如此坚固不烂。沙弥如此细细一一思想。思想不透、但将坛经熟读细参、参之又参。全部不能、但只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蕴在胸中。行住坐卧、吃茶吃饭、搬柴运水、迎宾待客、二六时中一切处、头头提撕、直使现前、定要见本来无一物、是个甚么。如何是不惹尘埃的光景。若能如此用心、是名能参禅。若参到自信不疑之地、则能真见六祖面目。方知老人鼻孔。方是沙弥真真出家、了得生死时节也。若不肯向己心中苦求本分事、空思老人、有何利益。

屠隆曰、佛者觉也。觉、悟也。悟本性也。本性之中、妙湛圆寂、本自无迷、又焉有悟。众生染著尘溷、播弄识神、昭昭灵灵、精光外走、六根四大、不悟假合、于是有形骸障。饮食男女、妄生贪著、于是有嗜欲障。豪杰殚智力以营世务、于是有功名障。才士骋聪颖而工藻绩、于是有文字障。拘常随俗、缚而不解、则有事障。穷玄参妙、悟而转迷、则有理障。种种颠倒、总属无明、沉沦诸趣、轮转生死、实由于此。初祖西来、尽扫文字见解、单提性宗、顿悟成佛。是故迷情未尽、则历万劫而不超凡。自性若明、则一刹那而立证圣。既曰自性、本自如如。迷时谓之众生、自性非减、佛是众生。譬之水结为冰、不离此水。悟时谓之佛、自性非增、众生是佛。譬之冰消为水、本自无冰。迷则有缚有解、愈解愈缚。悟则无缚无解。并解缚而两忘。迷则以药治病、药即是病。悟则无病无药、合病药而双遗。当其久在迷涂、千生万劫、无限辘轳。及其豁然大悟、一了百了、有何阶级。故悟惟一顿、安得有渐。分顿渐二门、不悟者之言也。何以故、六祖一樵采獦獠、闻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立悟、遂傅诸佛心印。神秀之徒、时时定摄、时时拂拭、而争祖争衣、贪嗔不除。故知悟必以顿、渐则未悟。悟之法门、有一无二。六祖之法宝坛经、盖言悟也、言顿也。其言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心悟转法华、心迷法华转。悟之谓也。其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顿之谓也。打迷纲于一空、耀心珠于独朗。布宝筏于苦海、秉慧炬于昏衢。未有若此经之明白直截者也。六祖未尝读书识字、而吐语为经、符契千圣。乃知般若之中、何物不照、何义不了。

明憨山大师曰、或谓吾佛四十九年、末后拈花、且道未谈一字单传。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目为单传。此经岂非文字乎。然殊不知此事人人本来具足、不欠一法、不立一法。既本具足、是则佛未出世、尘尘刹刹、未尝不炽然常说。祖未西来、物物头头、未尝不分明直指。如是观之、世尊终日直指、达磨九年说法、又何有教外教内、单传双传耶。若人顿见自心者、则说与不说、皆戏论矣。此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味平等、原无纤毫回避处。悲哉、人者觌面不知、知则谛信不疑、本来无事、无事则又何计佛祖出世不出世、说法不说法耶。则此刻、刻空中乌迹耳。

证道歌曰、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宏德禅师注曰、宗通者、即悟诸佛之心宗也。乃达磨大师单传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唯在当人自证自悟、到无证无悟之地。所以从上诸老递相出兴、向千圣顶□上提持者一著子、俾学者尽得单传直指之妙。方谓宗通也。然后命掌藏钥、按阅一代圣教、备知顿渐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别圆之味。方谓说通也。宗说既通、定慧均等。方谓圆明不滞空也。案此条可作般若品末说通及心通之注。心通即宗通也。

问北宗之提倡看心看净、如何解释。答曰、宋邹志完云、于十二时中、看自家一念、从何处起、即检点不放过、便见工夫。此即看心之说也。神秀偈、时时勤拂拭、此句属于看心。不使惹尘埃、此句属于看净。问除坐禅品外尚有看心看净见于别品中否。答曰、见于定慧品、有人教坐、看心观静。观之与看、静之与净、皆通借字。又见于顿渐品、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看心则心有所住。观净即看净。又付嘱品、汝等慎勿观静。凡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