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讲解瑜伽。(1)

他抛弃原始形象,以多种方式施恩世界,自己承受剧毒,

而消除大量痛苦;他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有美丽的顶冠,

缠腰的众蛇永远讨他喜欢;他有许多脸,身躯洁白无瑕,

实施瑜伽,赐予瑜伽,愿这位天神,众蛇之主,保护你们!注4

现在,讲解瑜伽。“现在”表示开始从事。“讲解瑜伽”表示应该知道这部权威经典。“瑜伽”注5是入定注6。它是心法,涉及所有状态。这些心的状态是迷乱、愚痴、散乱、专注和抑止。

其中,在散乱的心中,入定依附散乱,不支持瑜伽。而在专注的心中,它照亮真实存在的对象,消除烦恼注7,解开业的束缚,趋向抑止。这称为有智瑜伽。它伴随有思考注8,伴随有观察注9,伴随有欢喜,伴随自我性注10。我们在后面会讲述这些注11。一旦抑止一切活动,则是无智入定。

瑜伽是抑止心的活动。(2)

这句经文旨在说明瑜伽的特征。瑜伽是抑止心的活动。这里没有使用“一切”这个词,因此,有智入定也称为瑜伽注12。心有三种性质,依据明亮性、活动性和停滞性。心的善性注13具有明亮形态,与动性注14和惰性注15结合注16,而喜爱权力注17和感官对象。它与惰性结合,而趋向无正法、无知识、无离欲和无权力。它清除愚痴的障碍,通体明亮,只与动性结合,而趋向正法、知识、离欲和权力。而它摆脱甚至最轻微的动性污染,处于自己的原本状态,只显示善性注18和原人的区别,则趋向法云禅注19。修禅者将这称为最高沉思注20。

智力注21不变化,不活动,呈现对象,纯洁,无限。而明辨注22以善性为本质,与它不同。因此,心舍弃这种明辨,抑止这种明辨。心处于这种状态,则趋向潜印象注23。这是无种子入定注24。在这里,不认知任何东西,故而是无智入定。因此,抑止心的活动的瑜伽分为两种注25。

这时,见者处在自己的原本状态。(3)

心处于这种状态,没有对象,这时以觉知为本质的原人有什么特征?这时,见者注26处在自己的原本状态中。这时,智力处在自己的原本状态中,犹如处在独存注27中。但在心展现时,智力即使依然这样,而又不是这样。

在别处,与活动一致。(4)

那么,这是怎样的情形?由于对象被呈现,在别处注28,与活动一致。在心展现时,原人的活动与那些心的活动没有区别。有这样的经文:“只有一种见,这种见是明辨。”注29心如同磁石,仅仅凭借邻近起辅助作用注30。由于可见性注31,成为主人原人的所有物。因此,这种无始的联系是原人觉知心的活动的原因。

活动有五种,痛苦的和不痛苦的。(5)

这些应该受到抑止的心的活动具有多样性。它们有五种,痛苦的和不痛苦的。痛苦的是那些形成痛苦原因的积聚业注32的领域。不痛苦的是那些处在抑止三性注33起支配作用的明辨领域。不痛苦的即使陷入痛苦之流中,它们也不痛苦。即使处在痛苦的缝隙中,它们也不痛苦。而痛苦的即使处在不痛苦的缝隙中,它们也痛苦。活动造成相应的潜印象。潜印象也造成活动。这样,活动和潜印象之轮不停转动。因此,这样的心一旦完成任务,如同自我保持安定,或者走向寂灭注34。

量、颠倒、妄想、睡眠和记忆。(6)

量有现量、比量和圣教量。(7)

那些痛苦和不痛苦的五种活动是量注35、颠倒、妄想、睡眠和记忆。

现量注36是心受外界事物影响,以其为对象,通过感官渠道的活动,主要把握具有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对象的特殊性。结果是原人的觉知与心的活动的觉知没有区别。我们会在后面说明原人是知觉的觉知者。

比量注37是依据与推理对象同类者,排除与推理对象不同类者,以这种关系为领域的活动,主要把握共同性。例如,依据移动到另一地点,推断月亮和星星像吉多罗注38那样有行走,而依据没有移动,推断文底耶山没有行走。

值得信任者用语言说明看到的或推理出的对象,将自己的觉知传达给别人。这种凭借语言、以语言对象为领域的活动,对于听者是圣教量注39。不依据说者看到或推理出的对象是不可信任的对象。这种圣教量不可靠,而原创说者看到或推理出的对象则是可靠的。

颠倒是不依据原本形态的虚假认识。(8)

颠倒是不依据原本形态的虚假认识。为什么它不是真实认识(“量”)?因为它被真实认识否定。因为真实认识以存在的对象为领域。在这里,看到不真实认识(“非量”)被真实认识(“量”)否定。例如,看到两个月亮被看到一个月亮这个真实对象否定。颠倒是无知,有五个关节:无知、自我性、贪欲、憎恨和执著这些烦恼。它们各自的称号是昏暗、愚痴、大愚痴、黑暗和盲目的黑暗。这些会在论述心的污垢时加以说明注40。

妄想是依据语言知识,而缺乏事实。(9)

妄想是依据语言知识,而缺乏事实。它既不立足真实认识(“量”),也不立足颠倒。即使缺乏实体性,依然看到它依靠语言知识的力量言说。例如,说意识是原人自己的性质。而如果智能本身就是原人注41,那么,由什么指称什么?因为(语言的)方式在于指称。例如,吉多罗的母牛。同样,原人不作为,没有实体的性质。波那注42站住,就要站住,已经站住,只是依据词根意义,理解为停止行走。同样,原人没有出生性,只能理解为不存在出生性,而没有属于原人的性质。因此,这是妄想的性质,而依据它言说。

睡眠是依据对非实体的认知活动。(10)

睡眠是对非实体注43的认知活动。它在醒来时,通过思索,成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怎么样?我睡得舒服,我的思想安定,它让我的智慧清晰。我睡得不舒服,我的思想迟钝,恍惚迷离。我睡得昏昏沉沉,我的肢体沉重,我的心疲倦,懒散,仿佛失去知觉。如果没有对这种认知的体验,就不会有醒来时的这种思索,也就不会有依靠它们、以它们为对象的这些记忆。因此,睡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它应该像其他认知一样,在入定中受到抑止。

记忆是没有忘却体验过的对象。(11)

记忆是没有忘却体验过的对象。心是记忆认知,还是记忆对象?认知受所把握对象的感染,显现所把握对象和把握者两者的形态,形成与它们同类的潜印象。潜印象展现自己的展现能力,产生那样形态的、具有所把握对象和把握者两者性质的记忆。其中,知觉以把握者的形态为主,记忆以所把握对象的形态为主。记忆有两种:想象的和非想象的。在梦中,应该是想象的记忆。在清醒时,应该是非想象的记忆。

所有这些都产生自对量(真实认知)、颠倒、妄想、睡眠和记忆的体验。所有这些活动具有快乐、痛苦和愚痴的性质。快乐、痛苦和愚痴都被称为污染。贪欲追随快乐,憎恨追随痛苦,无知追随愚痴。所有这些活动都应该受到抑止。对它们的抑止,或有智入定,或无智入定。

依靠修行和离欲抑止它们。(12)

那么,用什么方法抑止它们?依靠修行和离欲抑止它们。心河有两个流向,或流向善,或流向恶。倾向于独存,趋向分辨的领域,流向善。倾向于轮回,趋向不分辨的领域,流向恶。其中,离欲堵住对象水流。修习分辨力开启分辨水流。这样,抑止心的活动依靠这两者。

其中,修行是努力保持稳定。(13)

其中,修行是努力保持稳定。保持稳定是心摆脱活动,平静流淌。努力是为此目的,勇猛精进。修行是为了达到稳定而采取方法。

但要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和真诚的修习,它才牢固确立。(14)

但要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和真诚的修习,它注44才牢固确立。长期地修习,不间断地修习,真诚地修习,依靠苦行,依靠梵行注45,依靠知识,依靠信念,它才达到真诚,牢固确立。换言之,它的领域不会突然被潜印象压倒。

离欲是控制的意识,不贪求可见的和闻听的对象。(15)

离欲是控制的意识,不贪求可见的和闻听的对象。不贪求可见的对象,诸如女人、食物、饮料和权力。不贪求听闻的对象,诸如达到天国、摆脱肉体和化为原初物质注46。即使与神圣或世俗对象接触,依靠沉思的力量,心也能发现对象的弊端。控制的意识是无感受性,摆脱取舍。这是离欲。

最高的离欲是明了原人而不贪求性质。(16)

最高的离欲是明了原人而不贪求性质注47。洞悉可见的和听闻的对象的弊端而不贪求。修习原人观注48,知觉满足于辨别原人的纯洁,不贪求显现的或不显现性的性质。

这是两种离欲。其中,后一种注49唯独是知识的清净。它出现时,瑜伽行者清楚明白,会认为应该获得的已获得,应该消除的烦恼已消除,连接紧密的生死循环已被斩断。若不斩断,生而又死,死而又生。

离欲是知识的最高境界,因为独存与它紧密相连。

伴随有思考、观察、欢喜和自我性的形态,则是有智入定。(17)

现在,有两种抑止心的活动的方法。我们怎样称述有智入定?伴随有思考、观察、欢喜和自我性的形态则是有智入定。思考是心对于所缘注50的粗糙感受。观察是精细感受。欢喜是喜悦。自我性是唯我感知注51。其中,第一种入定与所有四种相连,是有思考。第二种减去思考,是有观察。第三种减去观察,是有欢喜。第四种减去欢喜,唯有自我性。所有这四种入定都有所缘。

以修习停止认知为前提,只剩下潜印象,是另一种。(18)

现在,无智入定是什么方法?什么性质?以修习停止认知为前提,只剩下潜印象,是另一种。心已抑止,停止一切活动,只剩下潜印象,这是无智入定。最高的离欲是它的方法。有所缘的修习不能实现它。停止认知,没有事物成为它的所缘。这是空无所有。以这样的修习为前提,心无所缘,仿佛变得不存在。这是无种子的无智入定。

摆脱肉体者和化为原初物质者依靠存在。(19)

这注52有两种:依靠方法和依靠存在注53。其中,瑜伽行者依靠方法。摆脱肉体者和化为原初物质者依靠存在。摆脱肉体的天神依靠存在。因为他们凭借唯独感受自己的潜印象的心注54,仿佛体验到独存的境界,经受与自己的潜印象相应的果报注55。同样,化为原初物质者注56在心具有职责注57时,化为原初物质,仿佛体验到独存的境界,而心受职责的控制,又返回注58。

另一些以信念、精勤、忆念、入定和智慧为前提。(20)

另一些以信念、精勤、忆念、入定和智慧为前提。这些瑜伽行者依靠方法。信念是思想清净,如同慈爱的母亲保护瑜伽行者。怀有信念而追求分辨者产生精勤。忆念注59协助精勤者。有忆念协助,心入定,不混乱。入定的心出现智慧的分辨。由此,如实知道事物。通过这样的修习和摆脱种种对象,形成无智入定。

强力者接近。(21)

确实,有九种瑜伽行者。有柔弱、中等和强烈三种方法,也就是柔弱方法、中等方法和强烈方法。其中,柔弱方法又分三种:弱力、中力和强力。中等方法和强烈方法也同样。其中,强烈方法中的强力者接近获得入定和入定果。

依据柔弱性、中等性和强烈性,也有程度区别。(22)

依据柔弱性、中等性和强烈性,也有程度区别。这是说有柔弱的强力、中等的强力和强烈的强力。据此也有区别。按照这种区别,柔弱的强力接近,中等的强力更接近,强烈的强力最接近获得入定和入定果。

或者,依靠敬仰自在天。(23)

依据这种方法,更接近达到入定吗?有没有其他方法达到入定?或者,依靠敬仰自在天注60。依靠敬仰,依靠特殊的虔诚,仅仅凭借沉思,自在天受吸引,施恩于他。仅仅通过沉思他,瑜伽行者更接近获得入定和入定果。

自在天是特殊的原人,不受烦恼、业和果报积聚的影响。(24)

现在,谁是这个不同于原初物质和原人而名为自在天者?自在天是特殊的原人,不受烦恼、业和果报积聚的影响。无知等是烦恼。善行和恶行是业。它们的结果是果报。与它们相应的熏习注61是积聚。它们出现在思想中,归在原人名下。因为他是这些果实的感受者。犹如士兵们的胜败归在主人名下。因为不受这种感受的影响,自在天是特殊的原人。

有许多独存者达到独存。确实,他们斩断三种束缚注62而达到独存。而自在天过去和现在都没有这些束缚。可以知道解脱者以前有哪些束缚,而自在天不是这样。或者,化为原初物质者此后显现那些束缚,而自在天不是这样。他始终是解脱者,始终是自在天。

由于获得殊胜的本性,自在天永远杰出。这有没有理由?它的理由是经典。经典的理由是什么?理由是殊胜的本性注63。经典和杰出这两者无始的联系出现在自在天的本性中。由此,他始终是自在天,始终是解脱者。

他的权威摆脱相同者和超越者。这样,没有其他的权威超越他。如果有超越者,也就是这个权威。因此,达到权威极点者就是自在天。没有与他相同的权威。为什么?两个相同者同时追求一个目标:“让这个成为新的!让这个成为旧的!”其中一个获得成功,另一个愿望受挫,而位居其下。两个相同者不可能同时达到愿望的目标,因为两者的目标互相对立。

因此,正是自在天,他的权威摆脱相同者和超越者。他是特殊的原人。

在他那里,全知的种子不可超越。(25)

还有,在他那里,全知的种子注64不可超越。这种或小或大对于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以及单个或集体的超感觉把握,是全知种子。它在他那里增长,不可超越。他是全知者。全知的种子达到极点,因为卓越超绝,如同量度本身。在他那里,知识达到极点。他是全知者。他是特殊的原人。推理只能用于确立共同性,已耗尽能力,而不能确立特殊性。他的特殊名称注65等知识,可以从经典中寻找。虽然他没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但他一心饶益众生:“在每劫毁灭和大毁灭时,我要教导知识和正法,拯救世间众人。”有这样的说法:“这位原初智者,可尊敬的至高仙人,出于慈悲,依靠创造的心,向渴望知识的阿修利注66宣说要义。”

由于不受时间限制,他也是古人的老师。(26)

由于不受时间限制,他也是古人的老师。古代的那些老师都受时间限制,而在他那里,时间不是为了限制而出现。因此,他也是古人的老师。应该知道正如他在这个创世之初确立殊胜地位,在往古那些创世之初也是如此。

唵音是他的表示者。(27)

唵注67音是他的表示者。自在天是唵音的所表示者。这种能表示性和所表示性是约定而成的,或像灯和光那样是固有的?这个所表示者和能表示者的关系是固有的。这个约定用词表示自在天的固有意义。如同父子关系是固有的,通过约定用词表明这是他的父亲,这是他的儿子。在其他的创世中,同样也是依靠这种能表示和所表示的能力,运用约定用词。

念诵它,领悟它的意义。(28)

依据约定的永恒性,通晓经典者知道音和义注68的关系是永恒的。瑜伽行者明白所表示性和能表示性,念诵它,领悟它的意义。念诵唵音,领悟唵音所表示的自在天。瑜伽行者念诵唵音,领悟它的意义,专心致志。有这样的说法:

通过诵习修习瑜伽,

通过瑜伽进行诵习,

依靠诵习和瑜伽达到

完美,至高自我显现。

由此,获知内在意识,也无障碍。(29)

对于他,还会有什么?由此,获知内在意识,也无障碍。依靠敬仰自在天,疾病等障碍消除。他也看见自己的原本状态。如同自在天是原人,纯洁,清净,独存,无附属物,他也获知这位感知知觉的原人。注69

疾病、昏沉、怀疑、懈怠、懒散、欲求、谬见、不进入状态和不稳定,这些心的散乱是障碍。(30)

现在,成为障碍的心的散乱有哪些?或者有多少种?疾病、昏沉、怀疑、懈怠、懒散、欲求、谬见、不进入状态和不稳定,这些心的散乱是障碍。这些是心的散乱造成的九种障碍。它们伴随心的活动出现。没有它们,也就没有障碍。心的活动已在前面讲述。这里,疾病是元素、液汁和感官失调。昏沉是心无能为力。怀疑是知识游移两端,或是这样,或不是这样。懈怠是不能实现入定。懒散是身心沉重,不能启动。欲求是内心贪求感官对象。谬见是识见颠倒。不进入状态是不达到入定状态。不稳定是达到入定状态而心不坚持。因为只有处在入定状态,心才稳定。这些心的散乱称为九种瑜伽污垢、瑜伽敌人和瑜伽障碍。

痛苦、沮丧、肢体摇晃、吸气和呼气伴随心的散乱。(31)

痛苦、沮丧、肢体摇晃、吸气和呼气伴随心的散乱。痛苦来自自身、生物或天界注70。痛苦是人们受其侵害而努力加以消除者。沮丧是愿望受挫而心中烦躁。肢体摇晃是肢体摇动或颤抖。吸气是吸入外面的气。呼气是呼出体内的气。这些伴随散乱。心散乱者产生这些,而心入定者不产生这些。

为了克服它们,修习固定于一个实体。(32)

现在,这些散乱,入定的敌人,应该依靠修习和离欲加以抑止。其中,他注71在总结修习这个论题时说:“为了克服它们,修习固定于一个实体。”为了克服散乱,应该进行修习,让心依靠一个实体。

但有人认为心刹那变化,仅仅是意念注72,固定于每种对象。而整个心集中于一处,也就没有散乱注73。

然而,如果心从各处收回,集中于一个对象,也就是集中于一处,而不固定于每种对象。

或者,认为心依靠相似意念的流动,集中于一处。如果集中于一处是流动的心的特质,那么,由于刹那变化,也就没有单一的流动的心。

还有,如果作为流动的一部分,是意念的性质。那么,无论是相似的意念流动,还是不相似的意念流动,由于固定于每种对象,它们都是集中于一处,也就不存在散乱的心。

因此,心是一种,固定不变,而有多种对象。

还有,如果那些意念生性相异,不与一种心相连,那么,一个意念者怎么能记忆另一个意念体验的对象?一个意念者怎么能感受另一个的意念积聚的业?无论怎样考虑,这只能说明“牛粪和牛奶”这个格言注74。

还有,依据心的相异性,造成否定一个人自己的体验。如果一切意念相异,那么,“我接触我所看见者”,或者,“我看见我所接触者”,怎么能确立“我”这个概念与意念者不相异?“我”这个概念具有不相异的性质,属于一个意念者。如果种种心永远相异,意念怎么能依附同一个意念者。“我”这个概念具有不相异的性质,靠自己的感受把握。其他的认知手段都不能挫败这种感受的力量。而且,其他的认知手段依靠这种感受的力量起作用。因此,心是一种,固定不变,而有多种对象。

心的清净来自于培养对苦乐善恶的慈悲喜舍。(33)

这部经怎样教导修炼稳定的心?心的清净来自于培养对苦乐善恶的慈悲喜舍。其中,应该对一切享受快乐的众生表示慈爱,对遭受痛苦的众生表示悲悯,对具有善性的众生表示欢喜,对具有恶习的众生表示舍弃。这样修炼,便会产生纯洁的性质。由此,心获得清净。心清净而专一,达到安定的境界。

或者,通过呼气和控制呼吸。(34)

或者,通过呼气和控制呼吸。呼气是用特殊方式努力用鼻孔呼出体内的气。控制呼吸是调息注75。通过这两者,达到心的安定。

或者,感觉对象的活动出现,引起心的安定。(35)

或者,感觉对象的活动出现,引起心的安定。专注于鼻尖,感觉到天香,这是香的活动出现。专注于舌尖,感觉到味。专注于上颚,感觉到色。专注于舌中,感觉到触。专注于舌根,感觉到声。这些活动出现,引起心的安定,消除怀疑,成为进入入定智慧之门。

据此,应该知道,专注于月光、阳光、星光、摩尼珠光和灯光等,也感知到这种感觉对象的活动出现。

虽然依靠种种经典、推理和老师的教导,得知事物的真实性确实存在,因为他们有能力如实确定事物,但是,只要没有亲身体验,甚至只是体验事物一部分,那么,整个事物就仿佛是不可捉摸的。这样,对于解脱等微妙的事物,也就不可能产生坚定的信念。因此,为了巩固经典、推理和老师的教导,必须亲身体验某种特殊的事物。如果能亲身体验他们所教导的事物的一部分,也就能确信包括解脱在内的一切微妙的对象。为此,这部经教导心的修炼。心的活动不受限制,而控制它的对象的意识出现注76,也就能亲身体验种种事物。这样,他的信念、精勤、忆念和入定就会无障碍。

或者,无忧愁而明亮的。(36)

或者,无忧愁而明亮的活动出现,引起心的安定。专注于心莲花,感觉到知觉。这种知觉的本性明亮如同天空。由于善于保持安定,这种活动呈现阳光、月光、星光和摩尼珠光的形态。同样,专注于自我性,心变得如同无波浪的大海,平静,无限,唯有自我性。对此,有这种说法:“知道自我仅仅是微小的原子注77,他也就会这样认知‘我是’的含义注78。”

这两种无忧愁的活动,有感觉对象和唯有自我性,称为明亮的。依靠它们,瑜伽行者的心达到安定的境界。

或者,心以离欲为对象。(37)

或者,心以离欲为对象。或者,离欲成为心的所缘,瑜伽行者的心受感染,达到安定的境界。

或者,依靠对梦和睡眠的认识。(38)

或者,依靠对梦和睡眠的认识。或者依靠对梦的认识,或者依靠对睡眠的认识,呈现那种状态,瑜伽行者的心达到安定的境界。

或者,通过沉思符合自己心愿的对象。(39)

或者,通过沉思符合自己心愿的对象。可以沉思符合自己心愿的那种对象。心在这里达到安定,在别处也会达到安定的境界。

他的控制力达到最小和最大的极点。(40)

他的控制力达到最小和最大的极点。心进入微小者,达到最小极点的安定境界。心进入粗大者,达到最大极点的安定境界。这样,达到这两种极点,他的至高的控制力不受阻碍。由于这种控制力,瑜伽行者的心达到圆满,不再需要反复修炼。

活动消失,达到等至,如同摩尼宝珠,染有所缘的认知者、认知手段和所认知者的色彩。(41)

那么,心获得安定而达到等至注79有什么特征?以什么为对象?于是,这样说:活动消失,达到等至,如同摩尼宝珠,染有所缘的认知者、认知手段和所认知者的色彩。活动消失是意念停息。如同摩尼宝珠是举例说明。如同水晶伴随种种所缘物,染有种种色彩,呈现所缘物的形态。同样,心染有所缘的所认知者的色彩,与所认知者同一,呈现所认知者的形态。同样,染有微小事物的色彩,与微小事物同一,呈现微小事物的形态。同样,染有粗大事物的色彩,与粗大事物同一,呈现粗大事物的形态。同样,染有世界各部分的色彩,与世界各部分同一,呈现世界各部分的形态。

也可以这样观察认知手段感官。染有所缘的认知手段的色彩,与认知手段同一,呈现认知手段的形态。同样,染有所缘的认知者原人的色彩,与认知者原人同一,呈现认知者原人的形态。同样,染有解脱者原人的色彩,与解脱者原人同一,呈现解脱者原人的形态。这样,如同摩尼宝珠,心染有所缘的认知者、认知手段和所认知者即原人、感官和事物的色彩,在它们中保持安定,与它们的形态同一,这称为等至。

混杂有词音、词义和认知的分别,这是有思考等至。(42)

其中,混杂有词音、词义和认知的分别,这是有思考等至注80。例如,牛作为词音,牛作为词义,牛作为认知,即使互相不同,也不加区分,看作认知手段。一旦加以区分,这些是词音的性质,这些是词义的性质,这些是认知的性质。这是它们的区分方式注81。

其中,牛等对象进入达到等至的瑜伽行者的入定智慧中,如果夹杂词音、词义和认知的分别,这是混杂的等至,称为有思考。

如果在入定智慧中,关于语言习惯的记忆完全净化,没有所闻和推理认知的分别,对象只依照自己的特征,呈现自己的形态,这是无思考等至,至高的亲证。这也是所闻和推理的种子。所闻和推理从中产生。而这种感知不伴随所闻和推理认知。因此,瑜伽行者的感知产生于无思考入定,不混杂其他的认知手段。

记忆完全净化,只呈现对象,甚至没有自己的特征,这是无思考。(43)

这条经文说明无思考等至的特征:记忆完全净化,只呈现对象,甚至没有自己的特征,这是无思考。关于语言习惯、所闻和推理认知种种分别的记忆完全净化,智慧染有所认知者的色彩,仿佛抛弃自己具有认知手段性质的智慧的特征,只有对象的特征。与所认知者的特征同一,这便是无思考等至。这样作出了说明。

这是它的唯一的知觉通道。因为牛等、罐等或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对象,以原子聚合为特征。这种特殊的聚合是微小元素的共同性。这成为本质,能通过显现的结果推断。它呈现自己能呈现的形式。一旦其他的特征出现,它便消失。

这种特征称为整体。它是唯一,或大,或小,或可接触,或有作用,或无常。种种行为依靠这种整体起作用。若认为这种特殊聚合并不真实,微妙的原因不可获知,那么,对于他,不存在整体,不能确定对象的形态,而成为虚妄的知识。这样,通常所获知的一切都成为虚妄的知识。因为不存在对象,怎么能产生正确的知识?注82

无论获知什么,都与整体性相关。因此,存在整体,产生大等的说法注83,成为无思考等至的对象。

据此,微小对象的有观察和无观察也得到说明。(44)

据此注84,微小对象的有观察和无观察注85也得到说明。这里,微小的元素显现特征,依靠对地点、时间和原因的感受区分。这种等至称为有观察。还有,微小的元素呈现活动的特征,由一种知觉感知,成为所缘,出现在入定智慧中。

而在任何情况下,面对这样的微小对象,它们不分静止的、活动的或不可名状的性质,而依随一切性质,实际是一切性质的本质注86,这种等至称为无观察。因为微小的元素确实是这样的特征。依靠这种特征,成为所缘,影响入定智慧的特征。一旦智慧仿佛没有自己的特征,唯有对象,便称为无观察。

这里,以粗大事物为对象的有思考和无思考,以微小事物为对象的有观察和无观察。这样,通过无思考说明这两者毋庸置疑。

微小对象的性质以无相为终极。(45)

微小对象的性质以无相注87为终极。地原子的微小对象是香唯。水原子的微小对象是味唯。光原子的微小对象是色唯。风原子的微小对象是触唯。空原子的微小对象是声唯注88。所有这些这些原子的微小对象是自我意识注89。自我意识的微小对象是相唯注90。相唯的微小对象是无相注91。没有超越无相的微小者。原人难道不是微小者?是的。无相的微小超越相,而原人不是这样的微小者。原人不是相的直接原因,但也是相的助因。由此,原初物质的至高微小得到说明。

这些只是有种子入定。(46)

这些只是有种子入定。这四种入定以外在事物为种子,是有种子入定。其中,依据粗大对象的有思考和无思考,依据微小对象的有观察和无观察。这四种入定得到说明。

在清澈的无观察中,内心清净。(47)

在清澈的无观察中,内心清净。以光明为本质的知觉本性注92摆脱污垢的遮蔽,稳定的光流不被动性和惰性压倒,这是清澈。一旦无观察入定产生这种清澈,瑜伽行者内心清净,明亮的智慧光芒以事物为对象,无关乎步骤注93。有这样的说法:

智者登上智慧的宫殿,

无忧无虑,犹如站在

高山之巅,俯瞰世间

充满忧虑的一切众生。注94

这里,智慧充满真理。(48)

这里,智慧充满真理。这里,心入定者的智慧产生,称为“充满真理”。这个名称名副其实,它确实充满真理。其中,甚至嗅不到虚妄知识的气味。有这样的说法:

瑜伽行者通过经典、推理和品味修禅,

以这三种方式培养智慧,获得至高瑜伽。

还有不同于所闻和推理智慧的领域,因为涉及特殊的对象。(49)

还有不同于所闻和推理智慧的领域,因为涉及特殊的对象。所闻是经典知识,属于一般的领域。依靠经典不能表达特殊。为什么?因为没有表达特殊的词语。

同样,推理属于一般的领域。“抵达则有通道,不抵达则无通道。”这种说法便是依据一般得出的结论。因此,所闻和推理的领域没有任何特殊。而这种微小、间隔和远离的事物也不能依据世俗的感觉获知。但这种不可认知的特殊并非不存在。这种特殊能由入定智慧把握。它属于微小元素,或属于原人。因此,还有不同于所闻和推理智慧的领域,因为涉及特殊的对象。

由此产生的潜印象阻止其他的潜印象。(50)

瑜伽行者获得入定智慧,由智慧造成的潜印象不断更新。由此产生的潜印象阻止其他的潜印象。由入定智慧产生的潜印象遏制涌起的潜印象。抑止了涌起的潜印象,由此产生的意念便不产生。抑止了意念,入定出现。然后,入定产生智慧。然后,智慧造成潜印象。这样,潜印象不断更新。

然后,智慧,然后,潜印象。为何这种潜印象不让心担负任务?

这些由智慧造成的潜印象是消除烦恼的原因,它们不让心担负这种特殊的任务。它们让心摆脱自己的任务。因为心的活动以明辨为终极。

在它得到抑止时,由于抑止了一切,成为无种子入定。(51)

然后,怎么样?在它注95得到抑止时,由于抑止了一切,成为无种子入定。它注96不仅抑止入定智慧,也抑止由智慧造成的潜印象。为什么?这种抑止产生的潜印象抑止入定产生的潜印象。这种抑止心造成的潜印象,可以凭对于抑止而安定的时间顺序的感知推断。抑止涌起的潜印象的入定产生与独存者联系的潜印象。与这些潜印象一起,心沉入自己原本所处的原初物质中。因此,这些潜印象抑止心的任务,不成为安定的原因。一旦心停止任务,与属于独存者的潜印象一起停息。心停息,原人完全保持自己的原本形态,而称为纯洁者、独存者和解脱者。

以上是钵颠阇利依据数论的《瑜伽论》中名为《入定》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