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阿育王山续志第十一卷目录

宋太宗皇帝御赞舍利   ●宋英宗皇帝赐怀琏手诏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王安石)   ●与育王大觉琏禅师 (苏轼)   ●戏赠育王虚白长老 (王安石)   ●与大觉禅师琏公书 (苏轼)   ●寄大觉禅师(二首) (王安石)   ●舍利塔记畧 (苏轼)   ●与大觉禅师琏公 (苏轼)   ●大觉鼎铭 (苏轼)   ●与赵得麟书 (苏轼)   ●祭大觉禅师 (苏轼)   ●游育王寺(二首) (楼异)   ●和楼试可游育王(二首) (舒亶)   ●次韵知郡学士钱公游育王山 (胡宗愈)   ●呈妙喜 (吴潜)   ●夏日游玉几山 (谢翱)   ●寄育王贤上人 (谢翱)   ●题鄮岭接待 (释德光)   ●景德灵隐禅寺佛照禅师札   ●佛照光禅师塔铭 (周必大)   ●《西湖志余》云   ●育王祭无极和尚 (无文灿)   ●笑翁禅师行状 (物初观)   ●上壑翁相国启 (物初观)   ●寄育王东堂 (释文益)   ●跋此庵师祖手帖 (释清欲)   ●游育王寺(二首) (高翥)   ●横川和尚住持育王疏 (释道贯)   ●陪阮使君游玉几山 (戴表元)   ●育王长老见惠茶瓜,次韵奉答(三首) (袁桷)   ●育王珙禅师示寂二纪,屿上人回山中,因寄塔主 (袁桷)   ●偕刘、胡二友游育王寺 (朱右)   ●前题 (刘鼎)   ●前题 (胡琏)   ●赠育王肇藏主 (释无愠)   ●谢天童平石砥问疾(二首) (石室瑛)   ●阿育王古蹟诗(六首) (无名氏)   ●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见遗报以诗 (苏洵)   ●和育王十二题 (杨屯田)

明州阿育王山续志卷第十一

住山释畹荃(嵩来)辑集

宋太宗皇帝御赞舍利

功成积刦印文端 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覩数重金色润 手攀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 藏处千年莹彩完 定果熏修真秘密 正心莫作等闲看

宋英宗皇帝赐怀琏手诏

大觉禅师怀琏,受先帝圣眷,累赐宸章。屡贡诚恳,乞归林下。今从所请,俾遂闲心。凡经过小可庵院,任性住持;或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王安石

道人少贾海上游 海舶破散身波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 吹簸偶得还中州

嬴身归来不受报 秪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 脱弃妻子藏岩幽

苍烟寥寥池水漫 白玉菡蓞吹高秋 夜然柏子煮山药 忆此东望无时休

塞垣春枯积雪溜 沙砾盛怒黄云愁 五更疋马随雁起 想见郊郭花稠稠

百年夸夺终一邱 世间满眼真悠悠 寄声万里心绸缪 莫道异趣无相求

与育王大觉琏禅师

苏轼

奉别一十五年,几一世矣!会见无时,此怀可知。到此,日欲奉书,因循至今。辱书具审,起居安稳。南方耆旧雕落,惟明有老师,杭有辩才,道俗所共依仰,葢一时盛事。此来得从辩才游,老病昏塞,颇有所警发;恨不得见老师,更与钻磨也。岁莫山中寒苦,千万为众自重!

戏赠育王虚白长老

王安石

白云山顶病禅师 昔日公卿各赠诗 行尽四方年八十 却归荒寺有谁知

与大觉禅师琏公书

苏轼

要作〈宸奎阁碑〉,谨以撰成。衰朽废学,不知堪上石否?见参寥说,禅师出京日,英庙赐手诏,其畧云「任性住持」者,不知果有否?如有,切请录示全文,欲添入此一节。切望子细,录到即便添入。仍大字写一本,付侍者賫归上石也,惟速为妙。碑上别作一碑首,如唐以前制度,刻寺额十五字。仍刻二龙夹之碑身。上更不写题目,自古制如此。最後方写年月、撰衔姓名,更不用着立石人及在任人名衔。此乃近世俗气,极不典也。下为龟趺承之,请令知事僧依此。

寄大觉禅师(二首)

王安石

山木悲鸣水怒流 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 想复长吟拟惠休

单已安那示入禅 草堂难望故依然 山今岁莫终岑寂 人更天寒最静便

隐迹亦知甘自足 平心岂吝慰相怜 所闻不到荆门耳 人老采新又一年

舍利塔记畧

苏轼

大雄氏真身舍利,乃戒定慧熏修所成。其灭後百年,周厉王时,东天竺国有阿育王造宝塔八万四千,贮释迦文佛真身舍利,请邪舍尊者放光遣神,光所止处布于天下。禹贡荒服之内凡十九所,四明鄮山当其一,自晋迨今歴千九十七年,为阿育王寺。太康中,猎人刘萨诃病死,见梵僧指往会稽舍利塔处懴悔乃苏,因与僧惠连至会稽,竭诚徧祷。一夕闻钟声隐隐响地中,又二宿,声渐近。迟明,宝塔涌出地上,诸天花雨,万姓懽欣。塔高尺有四寸,广七寸,体质殊异,莫辨其何物。中悬小金磬,覆如葢,径可寸许。舍利缀于磬之中,圜转不定。初见如水晶珠,大如芡实,已如弹丸,已加大如瓜、如车轮。五色变幻,光彩射目,不可迫视。或见如大桐子白色,或见如椒荳大青色,或无所见。由晋、梁、唐、宋皆有名刻,姑摭其畧云。

与大觉禅师琏公

苏轼

人至,辱书,伏承法候安裕,倾向!倾向!昨奉闻欲舍禅月〈罗汉〉,非有他也。先君爱此畵,私心以为,舍施莫如舍所甚爱,而先君所与厚善者莫如公。又此畵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不欲俗家收藏,意只如此。而来书乃见疑欲换金小罗汉,开书不觉失笑。近世士风薄恶,动有可疑,不谓世外之人犹复尔也。请勿复谈此!某此乏人可令賫去,兵卒之类又不足分付。告吾师差一谨干小师,齎笼仗来迎取,并古佛一轴亦同舍也。钱塘景物,乐之忘归。舍弟今自陈州得替,当授东南幕官。冬初恐到此,亦未甚的。诗笔计益老强,或借得数首一观,良幸!到此,亦有拙恶百十首,闲暇当录寄也。

大觉鼎铭

苏轼

乐全先生遗我鼎罏,我复以饷大觉老禅。在昔宋、鲁,取之以兵,书曰「郜鼎」,以器从名。乐全、东坡与之以义,书曰「大觉之鼎」,以名从器。挹山之泉,烹以其薪;以苦以甘,咨尔学人。

与赵得麟书

苏轼

明守一书,托为致之。育王大觉禅师,仁庙旧所礼遇。尝见御笔赐偈颂,其畧云「伏覩大觉禅师」,其敬之如此。今闻其困于小人之言,几不安其居,可叹!可叹!太守聪明老成,必能安全之。愿公因语款曲一言,正使凡僧,犹当以仁庙之故加礼,而况其人道德文彩雅重一时?此老今年八十二,若不安全,当使何往?恐朝廷闻之,亦未必喜也。轼方与撰〈宸奎阁记〉,旦夕附去。公若见此老,且为致意。

祭大觉禅师

苏轼

维年月日,具位苏轼,谨以香茶蔬菓,致奠故大觉禅师器之之灵。於穆仁祖,威神在天;山陵之藏,二十九年。当时遗老,存者几人?矧如禅师,方外之臣。颂诗往来,月璧星珠;昭[同-(一/口)+巳]之光,下烛海隅。昔本无生,今亦无灭;人怀昭陵,涕泗哽咽。我在壮岁,屡亲法筵;馈奠示别,岂免凄然?尚飨!

游育王寺(二首)

楼异

余倾年同舒公中丞出东城,驭小舟至宝幢。市中以蓝舆至。行未数里,入阿育王山,谒大觉禅师,留蒙堂十有五日。琏时已年老,不复作诗,但夜坐禅。谈诗皆余倡而舒公和也。

涧底无尘猿捉月 云间有路客吹箫 诗禅可但双能妙 人境须知两已超

尘世光阴自若川 鄮山遗塔故依然 平生有意莲花社 此地相逢柏子禅

百[糸*氐]云烟瞻御墨 一奁氷玉翫灵泉 无端尚省来时路 忽似溪翁转钓船

和楼试可游育王(二首)

舒亶

参天松栢绿阴阴 古佛岩前一路深 猿鸟不惊如有旧 云山相对自无心

数泓寒水云藏雨 十里轻沙地布金 杖屦更知非世境 上方日日海潮音

由来去住不相关 嬴得随缘到处闲 笑出海云飞一锡 行分江月过千山

微言定许谁人叩 胜事偏于俗士悭 咫尺蒙堂隔霄壤 城东搔首只空还

(凡赓酬五十余首,集中往往有不录者。迨至三十四年,余守乡邦,遵承御笔,赐镇水神符於定川之宝山。海洋有巨鱼出迎,高数丈,其大如船,鳞角照日,观者千余人,事闻朝廷。日游广利宫,谒渊灵祠,躬礼三井,遍歴山川栋宇,一一如昨,追叹三贤之不见。欲之天童,以雨作,下山。宣和庚子仲春四日,鄮山楼异试可题于明月堂)

次韵知郡学士钱公游育王山

胡宗愈

使节行春入鄮山 老农扶杖倚山看 长松偃地蛟龙卧 古殿摩空星斗寒

醉里云烟生酒靣 吟余风月动毫端 病来不得陪觞豆 一览新诗意思宽

佛迹盘纡三四里 绿萝缘石树交阴 老僧踞坐形容古 野雉驯飞岁月深

名利不休空白日 尘埃无路到幽林 拟投簮绂栖禅去 [同-(一/口)+巳]首难忘济物心

(伯父资政简修公,嘉佑戊戌乡荐第一。明年礼部奏名天子,临轩皆擢第二。调奉国军节度推官。和知郡学士游育王山诗,即紫微舍人钱公君倚也。後五十六年,慎修权领郡事,刊刻于石。政和四年冬至前三日,侄.朝请郎.通判台州.权管勾.明州军州事慎修书)

呈妙喜

(学士 履斋)吴潜

不是心兮不是佛 通身一串金锁骨 赵州叅见老南泉 解道镇州出萝卜

夏日游玉几山

谢翱

曳舟来山中 出郭税吾驾 独慕欣众腾 晨发乃及夜  岂无城中山 爱此是幽野

横陈玉几峰 隐护碧殿瓦 并州古男子 礼塔于兹舍 而我饮冰人 犹为内热者

拟携桃枝笙 舒卷得饷暇 明席织海草 因之一枕藉 冷风吹雪空 相与坐其下

寄育王贤上人

谢翱

余今秪老身 从昔少埃尘 失蜀年为客 居山石作隣

南游宗竺法 西路问巴人 开户藤花落 多浮茗椀春

题鄮岭接待

(佛照禅师)德光

玉几峯高难措足 行人多向半途休 无栖泊处开门户 个个教伊到地头

景德灵隐禅寺住持佛照禅师德光札子奏

(臣)一介坏衲,尸素丛林,幸际明时,重沾恩渥。顷从台州光孝●奉圣旨,令洒扫灵隐道塲,飘忽已及五年。屡对龙光欵亲圣训,自惟人才卑陋,识见单微;徼冐遭逢一至於此,举今并古实所罕闻。惟仁宗朝大觉禅师怀琏,道契宸衷,曲蒙异睠。续以年老,丐还东州佳处,以安晚节。庆遇一时,辉映千载。仰惟陛下,天资頴悟,圣德同明。其厚德深仁,足以比踪仁祖,而神机道妙,窃拟过焉。(臣)之孱琐不材,不及大觉远甚。况今侵寻衰老,岂宜久居辇寺?深欲乞归林下,力行此道,以报鸿私。窃覩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见缺住持。本寺乃奉安释迦舍利宝塔区处,邱壑幽邃,可与衲子安禅办道。(臣)愚敢望圣慈矜怜草芥,特与前去补处,庶几与怀琏遭遇仁庙时事,异世同辙。(臣)敢不益励操修,精廑香火,祈永天算,以效蝼蚁之诚?冐犯雷霆,屏息候命,(臣)无任战栗震惧之至!进止。

四月二十九日,三省同奉圣旨,依所乞右札,付佛照禅师德光。淳熙七年五月,立石于阿育王山

佛照光禅师塔铭

(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益国公周必大撰)

法不孤起,道不虚行,续佛慧命,必有其人。其人为谁?佛照禅师是已。师讳德光,姓彭氏,临江军新喻县人。曾祖厶、祖尧训、父术,皆乐施,喜释氏,尝籍乡里贫户,计口给钱。宣和辛丑岁,母袁氏梦异僧入室,有孕生师。骨相奇庞,伏犀贯顶。袁州木平山有妙应大师伯华者善相,谓此子他时空门梁栋也。初入小学,诵书十行俱下。父母既亡,依伯父循以居。一日延僧追修,师视佛书若素习然。绍兴辛酉,大慧禅师宗杲南迁过邑,师年二十一,望见曰:「此古佛也,吾安得事之?」自是有意出家。後二年,入光化禅院,受业於足庵普吉,研究宗旨,日以精进。吉还闽,命从月庵善果於东禅,服勤三年。是时,妙湛、佛心、圆觉、乾元、越山诸禅刹名僧相望,师一一咨叩。闻江西百丈道震严冷、宝峯择明峭拔,具入其室。一日,见饶州天宁应庵昙华送化主颂,叹曰:「此真临济种草!」亟往依之。虽箭锋相直,然碍膺未决。复从果老於沩山。果入寂,还江西谒典牛天游於云岩,见卍庵道颜於圆通。会昙华移庐山之东林、婺州之双林,师皆从之。丙子岁,闻大慧住四明阿育王山,喜曰:「缘法在兹矣。」已而果大彻。慧示以赞,畧曰:「有德必有光,其光无间隔;名实要相称,非青黄赤白。」归径山明月堂,奉事益虔。遇其说法,座下争执笔抄录。师一歴耳根,终身不忘。有问輙举,其慧解葢天资也。慧入寂,分座仰山。乾道丁亥,台守李侍郎浩延住鸿福。阅五年,徙光孝,郡城大火,寺亦焚荡。师念灾余,财施必艰。航海过泉州,人兢喜舍,厚载而归,殿宇一新。

师号拙庵,曰:「吾平生多得拙力。」孝宗皇帝雅闻其名,淳熙三年春诏开堂灵隐寺,遗中使赐香。是冬,召出观堂,留五昼夜,数问佛法大意。师数奏直截,上大悦,赐佛照禅师之号,赠御颂。明年再对,进〈宗门直指〉。以都下劳应接,丐闲山林。七年夏,上用仁宗待大觉禅师怀琏故事,亦以育王处之。逮移御重华,趣令入觐,漏下十刻乃退。绍熙四年,改涖径山,师力辞。上曰:「欲时相见耳。」庆元元年,许还育王,归老东庵。尽鬻赐赉物,直数万缗之钱。置田,岁增谷五千石以助常住费(详见陆待制游记中)。师常曰:「佛经有大报恩七篇,谓释子当由孝以极其业。」乃即水陆堂东偏设位,岁时祀其祖祢云。嘉泰三年仲春,忽语曰:「吾将行矣。」三月十七日,手写遗表及贻书常所厚者。二十日晨兴,集众叙别。敛衣收足,说偈而逝。三日入龛,容貌如生。塔全身於东庵之後。请諡於朝,勅特赐普慧宗觉大禅师,塔名圜鉴。僧腊六十夏,嗣法遍满四方,得度者一百二十余人。名公贵卿多从师游,东海国人往往望风敀敬。

初琏六十岁,自汴京来育王,寿八十三,师始终适同,兹其异也。八月,侍者正玸持遗书来,谓:「先师与公幸接乡隣,同受阜陵异知,以塔铭见属,其行实则同里兵部章侍郎頴为之。」余闻时节因缘,针芥啐啄,从上诸圣不能强为;喻筏刻舟,徒增我慢。又况对御法语,世已流布;得道原流,接物机要,丛林门弟,各存语录。姑叙住世,大畧如此。铭曰:

我闻万生 各具物性 人有未见 见或未尽 伟哉光公 宿习戒定 顿入悟门 遂传心印 福慧两足 行解兼进 巍巍孝宗 见圣由圣 与师晤言 谓发深省 晚归东庵 不倦接引 八十三年 报缘已竟 勿云镜明 昔现今隐 一物本无 何用照映 勿云谷虚 有叩随应 十方皆空 何论销殒 摘叶拈花 击风捕影 持问塔中 解颜微哂

《西湖志余》云

庆元府阿育王寺有舍利塔殿,宋嘉熙中頺圮,非得万缗不可修。有一行童发愿募缘修造,曰:「今惟八大王荣邸最有力。」持疏劝缘。大王止题一千缗,行童归,不能成,乃断臂,流血不止而死,其事莫有言者。度宗于庚子岁八大王府中降生,日夜啼哭不止。一乳母抱之行廊庑下,入小阁,见粘一塔影,忽然而笑,去而复顾。揭塔影置其手中,遂不复啼哭。乳母以告大王,王忽悟题疏事,下本寺访之。言行童以某年月日死,正度宗生之日也。大王因捐赀以成其塔殿。度宗取入宫时,理宗梦有告之者曰:「此十年太平天子也。」遂立为太子云云。

育王祭无极和尚

无文灿

嘉泰开禧间,先空叟唱江西之学于玉几,师是时年盛气锐,振励其间,如文远之在赵州,躭源之在南阳也。嗟夫!空叟墓田,桂松参天矣。国中大刹,布武而昇,方行吴越,发挥家学,属意于师者,极不浅也。烂遗墨之鲜明,羞众香之芳烈,塔中有灵,几何不怆然动色也哉?伤今怀古,忧心如焚,谁其似之?经东暮云。

笑翁禅师行状

(住山)物初观

师名妙堪,号笑翁,四明慈溪毛氏子。生有道韵,顶相平满,额广伏犀。甫冠,锐欲超俗,父兄不夺其志,乃从邑之芦山院野庵道钦薙发受具戒。钦使徧参,歴依金山息庵观、净慈肯堂充、灵隐松源岳诸大老之门,未泮所疑。时天童无用全禅师以妙喜竹篦勘验来者,特卷祴东还,造丈室,用得之眉睫间,问曰:「汝游山僧耶?」师曰:「行脚僧。」用曰:「作麽生是行脚事?」师以坐具一摵,用笑曰:「此僧敢来捋虎须,且令参堂去!」职师侍香,激扬锥劄,尽无用之用。嘉定甲戌,妙胜虚席,制使程公覃帖请出世,一香为无用拈。三年移金文。又三年,移报恩、宝庆。乙酉移虎邱。明年,闽帅方岩王侍郎请主雪峯。绍定己丑有诏主灵隐,三年迁明之大慈,开山移翠岩。淳佑壬寅有诏主净慈。育王久虚席,朝论念迦文真身所在,思能振起者。精择得师,表辞一再,不许。淳佑癸卯领寺,夙弊尽洗,气象一新。法堂最圮,会其费夥,上出内帑以赐,师倾鉢幐。荆湖制帅孟无庵拱又以数万缗助,乃撤旧图新。其余腐桡漫漶,乃葺乃涂。师以寺昔被遇昭陵,而下三朝皆有奎画之笔,今上独未有,乃奏请焉。金榜玉画,交映岩谷。京兆大资赵公与筹奏以师再莅灵隐。党僧辈惮其严,借势沮之。师亦以痼疾恳辞曰:「既老且病,不能应世矣!」通守永嘉曹公邰拉同寮徐公献子入山问疾,且谋与制使颜侍郎请于朝,用佛照故事,以东堂佚老。师笑曰:「吾今日行矣,复何言?」乃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一槌击碎,大道坦然。」掷笔而逝,当淳佑戊申三月廿七日也。寿七十二,腊五十七,度弟子二百余人。嗣法黄龙道详、翠岩宗古、明因寿岳、连云惟枋、报恩德云、荐福道粲等。当育王命下之日,师在翠岩。知事往白涓刚礼仪,师曰:「汝姑去,俟吾报。」一夕叶舟,从一行一力。昧爽,行松径,小休于亭,遣报寺曰:「老僧已至,但设堂供,表礼足矣。」时太守有不悦於师,一日驺从入山,守绝不与师语。偕至舍利殿,忽问曰:「舍利在何处现?」师以手指松曰:「在此。」俄绀珠金光发自所指处,一众欣悦,守改敬焉。初,育王有僧名超者,厚於财。死因致讼,财没军资库。至师已廿余年,方营舍利殿轩,得旨以此充其费;而亡僧之名,始脱官籍矣。平居制行冰檗,长物亦不轻用。惟於补常住、资众缘,倾倒无靳色。如斵石屋以覆明教嵩之窣堵,尊先哲也;市田归里之宝严院以助修,期报怙恃也。至於重锓《妙喜语要》,补刊〈大觉塔铭〉,皆表章正宗而开导後学之事。其涉世如川行,寓缘如云凝;不低颜以趋时,不屈法以顺人。其为人行事,皆无用之用。又以语录一编并刊以传。

上壑翁相国启

物初观

夏用孟琯,槐布繁阴,恭惟钧候,一柱擎天,三灵叶吉。(某)藐尔缁褐,幸际明时。于去冬侥迁玉几,进寺倐五阅月,惕弗遑宁。赊籴以兴役,估衣盂以率檀资。外山门暨库堂之大权菩萨阁已有成効;方将再新宸奎、淳熙二阁等慈堂,及抽换翻盖舍利殿等处。斧斤斵削间而事力全缺。租额素鲜,岁又薄收。无以济之则中辍矣。伏惟光范清峻,相国尊严,敢易以此事千载思兴建之缘,自非大际遇则罔克有成。淳熙间,妙智廓之建舍利殿,遭遇孝庙,则魏丞相之力也。嘉定间,无凖范之建东西两阁,则史卫王之力也。笑翁堪之建法堂及舍利殿轩,则孟保相之力也。兹欲起废植僵,以接大觉琏遭遇仁祖时所建二百年旧规,将凭谁之力欤?伏惟大勳德、大力量,天子之所倚,民社之所恃;灵山付嘱,根於一念之微,而发於宏护之间。佛法赖以全盛也,舍大丞相,其谁求哉?夫释迦乃住世之佛,玉几所藏真身舍利,则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也。皇宋累朝敬信,宣请入内供养,恩霈宠锡,御墨绚烂,载诸金石刻辞,歴歴可考。绍兴间,兀术入山取塔,塔为僧所藏,怒欲火其寺。忽壁间瑞像发光,出水轮藏,不拨自转。兀术惧,再拜而去。舍利宝塔之现于世,镇中国、佑生灵,其为益也多矣!拟望钧慈垂释迦真身之所在,特为斯刹作大主张。则起此一方之废,俾复见全盛,特一反掌间耳。化机密运之及,敷奏荐扬之力,又何啻廓之遇魏相?范之遇卫王?沈沈壮丽,绳绳禅侣;香煖生祠,像严钧榘。凝眸梵帙,拥帔深禅。福源不拒於涓流,寿址不厌於增培。埜人所当効忱者,敢不自効也哉?干冐钧严,不胜惶惧。恳请俯伏,俟命之至!

寄育王东堂

(栯堂禅师)文益

灵源大士居照默 横川老师居山寮 高风相去三百载 人世南朝自北朝

跋此庵师祖手帖

(南堂禅师)清欲

育王师祖,老腕有回天之力,一洗浇漓,顿还淳古。所与妙胜长老小帖,虽寻常数语,无一点俗气;而况笔意精妙不可及。启侍者既入保福一庵之室,宝之宜矣。

游育王寺(二首)

(菊磵居士)高翥

晓策乌藤上育王 入山随处得徜徉 碑头龙护先皇字 塔上鱼悬外国香

徧谒僧房尝苦茗 闲听社媪说毫光 山深日短行难尽 僧遣头陀办客牀

精蓝游歴地 景物自情亲 鹤引登山客 僧迎礼塔人

名花千佛供 乔木万夫身 碑刻东坡作 重来为拂尘

横川和尚住持育王疏

释道贯

鄮岭,东震之鹫峯;鹫峯,西天之鄮岭。真身塔涌,即佛现前;弹压山川,贵得人物,相称能仁。东堂横川禅师,宗旨续临济、杨岐、应庵之脉,说法无琢雕绘藻入时之辞,真摧邪魔山之金刚王宝杵也。燕京、雁宕,相距数千里之遥,总摄除檄,专僧敦请,尊其道也如此。虽则闲居宜老,应物非时;当念祖道靡委渝胥,来作中流砥柱。

陪阮使君游玉几山

(剡川)戴表元

花满车茵酒满船 乱云堆里访枯禅 林深何处无芳草 人静有时闻杜鹃

神屋尽飞青[石*韱]磹 灵潭阴罩赤蛇蜒 居然悟得松风梦 [同-(一/口)+巳]首庐山三十年

育王长老见惠茶瓜,次韵奉答(三首)

(学士 清容)袁桷

玉几峯迎宝塔前 弥天消息是真传 蒲团禅板都忘却 似笑当年手指天

迸石春芽宝所藏 枯松手拾许深烹 能令星斗珠玑绽 要使江山锦绣张

道人种玉光千顷 深陋长安亩一金 只恐冰霜难下齿 特将妙语助清音

育王珙禅师示寂二纪,屿上人[同-(一/口)+巳]山中,因寄塔主

袁桷

石塔累荒土 月落冰棱棱 永怀跏趺叟 松风吹不譍

山房旧净供 素壁一枝藤 语默绝禅观 机深超祖乘

击石迸新火 诸天化为灯 上有白玉峯 丹梯杳难登

黄流钜野涨 虎啸悬厓崩 斯道倘未冺 微言足搜徵

偕刘、胡二友游育王寺

朱右

鄮峯山下育王寺 舍利宸奎世所传 词翰久推坡老笔 塔幢犹记太康年

天开玉几平如掌 地涌金沙细出泉 况是同游得良伴 仲秋风日正清妍

前题

刘鼎

宝幢山色削芙蓉 舍利相传记佛踪 野鹤循檐窥晓鉢 渊灵听法候晨钟

文光尚映宸奎阁 云气长连玉几峯 出郭已无尘俗虑 来朝杖屦更从容

前题

胡琏

明月堂前玉几青 上方歴歴记曾经 浮图舍利原多幻 高阁宸奎旧有铭

隔水松声来鹤背 满山雨气带龙腥 相逢恰是中秋夕 共话三生坐翠屏

赠育王肇藏主

(恕中禅师)无愠

大藏小藏 八靣玲珑 一拨便转 岂较西东 玉几峯前 振铎须弥 顶上撞钟

着着随机   利物头头   开发盲聋   大千一掷三十反   风从虎也云从龙

谢天童平石砥问疾(二首)

(住山)石室瑛

是身无我病根深 ▆愧文殊远访临 自有岩花谈不二 青灯相对笑▆▆

法身徧在一切处 ▆▆▆空得自由 太白鄮峯烟雨里 笋舆来往亦▆▆

阿育王古蹟

无名氏

陶隐君戒室(梁天监十五年,陶贞白先生宏景诣阿育王塔前受五大戒。)

勾曲华阳天 松风爱谡谡 处静上层楼 梁武何由黩 脱尘契育王 受戒了缘夙

璘公供奉泉(肃宗朝内供奉范子璘,为母懴雪,入阿育王礼塔,有供奉泉。)

密密石丛盘 涓涓云窦出 孝思格山灵 甘泉随杖溢 旴江拈韵歌 事与慈湖一

琏公辞鉢亭(仁宗赐大觉琏禅师龙脑鉢,琏辞鉢谢恩曰:「吾法以铁瓦为之,此鉢非法。」对使者焚之。)

赐诗建阁藏 仁皇即是佛 龙脑鉢坚辞 物原无有物 心清松下风 玉几凭崪屹

坦长老还金坊(坦公少同人商贾,海舶破,千金受人寄托,冐重险还其家。)

受人寄金托 险阻冐万里 完璧归主还 非为名利起 一片信行坚 表里玉壼氷

杲公归祴阁(径山宗杲禅师与侍郎张九成忤秦相国,窜梅阳十七年。绍兴丙子,有旨住持阿育王寺。)

毘耶杜口人 谈玄莫逆契 缪丑嫉恶深 焚牒居瘴疠 归放赤堇山 般若田普济

王文公祠(文公,令鄞,多惠政。建祠,近阿育王寺。)

半山执政偏 惠独施鄞土 斗门东谷间 利泽沾▆普 漠漠茂草区 谁还问祠宇

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见遗,报以诗

苏洵

水官骑苍龙 龙行欲上天 手攀时且住 浩若乘风船 不知几何长 足尾犹在渊 下有二从臣 左右乘鱼鼋 矍铄相顾视 风举衣袂翻 女子侍君侧 白颊垂双鬟 手执雉尾扇 容如未开莲 从者八九人 非鬼非戎蛮 出水未成列 先登扬旗旜 长刀拥旁牌 白羽注强拳 虽服甲与裳 状貌犹鲸鱣 水兽不得从 仰靣以手攀 空处走雷霆 雨雹晦九川 风师黑虎囊 靣目昏尘烟 翼从三神人 万里朝天关 我从大觉师 得此诡怪篇 画者古阎子 于今三百年 见者谁不爱 予者诚以难 在我犹在子 此理宁非禅 报之以好词 何必画在前(诗见《声画集》)

和育王十二题

(筠州)杨屯田

遥闻金在沙 知是虚名号 世人方竞贪 何兹有遗宝(金沙池)

佛迹空在兹 佛心无处所 寻迹以求之 似学邯郸步(佛迹峯)

万物虽散殊 孰非道之体 何必石岩岩 方疑金色臂(七佛石)

梵教一来东 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 也作披缁怏(袈娑衣)

月色固无改 台基亦不坏 嗟哉翫月人 古来谁复在(明月台)

形模皆自然 树立岂人力 松影与秋光 扫成真水墨(石屏峯)

田苗自枯稿 井鳗人所祷 若教龙有灵 此鱼何足道(灵鳗井)

璘师凿此泉 晨夕奉亲老 因知达者心 岂尝离孝道(供奉泉)

尝闻有为法 佛说如梦幻 胡然窣堵波 香花耀凡眼(育王塔)

晋後千百年 兹殿俨如昔 梵宇若皆然 应须省民力(八角殿)

典干既凌夷 羣材共论谢 惟有青青松 於今被王化(晋年札)

长疑佛界中 天女来行乐 为怕山风寒 仙衣尽(津忍)重着(重台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