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等观杂录卷六目录

与郑陶斋(官应)书(附来书)    与夏穗卿(曾佑)书(附来书)    与桂伯华(念祖)书一(附来书)    与桂伯华(念祖)书二    与李澹缘(息)书一(附来书)    与李澹缘(息)书二(附来书)    与李澹缘(息)书三(附来书)    与李澹缘(息)书四(附来书)    与黎端甫(养正)书(附来书)    与梅撷芸(光羲)书(附来书)    与吕勉夫(佩璜)书    与王雷夏(宗炎)书    与陈(大镫心来)书(附来书)    与李质卿(□□)书    与郭月楼(道直)书    与廖迪心(世臧)书    与某君书    与陈栖莲(汝湜)书一    与陈栖莲(汝湜)书二    代陈栖莲答黄掇焦书一    代陈栖莲答黄掇焦书二

等不等观杂录卷六

清石埭杨文会仁山着

与郑陶斋(官应)书(附来书)

伏处海隅。耳盛名久矣。人事牵扰。道远莫由瞻奉。引领松鹤。我劳如何。下走岭南下士。碌碌因人。船算滥司。愧无建树。值此国步艰难。翠华远狩。中原蒿目。痛哭新亭。此海内忠义之士。心所同具者也。窃思兼善之机既阻。独善之道可为。下走虽混俗趋尘。然好道之心。童而习之。至衰朽犹如一日。只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仰视青霄。每增浩叹。侧听先生。抱道在躬。和光养性。生平心得。定有不凡。问途必於已经。自是求道者第一要义。其秘密藏固不敢妄请赐教。至若授受之陈迹。初终之大旨。正邪之分界。天人之节次。敢乞不弃颛蒙。有以教之。幸甚祷甚。拙作诗草二册。聊用伴函。

顷奉赐函。并大着二册。展诵之余。莫名钦佩。去圣时遥。人情浇漓。诚心向道。迥出尘凡。非夙具大善根力。曷克臻此。承示时务多艰。此皆众生业力所感。正是菩萨悲愿度生之境。修行人常以兼善为怀。若存独善之心。则违大乘道矣。鄙人学佛以来近四十年。始则释道兼学。冀得长生而修佛法。方免退堕之虞。两家名宿参访多人。证以古书。互有出入。遂舍道而专学佛。如是有年。始知佛法之深妙。统摄诸教而无遗也。盖道家首重命功。佛家直须命根断。命根断。则当下无生。岂有死耶。生死既不可得。而假生死以行大愿。是以华严经中。善财所参善知识。比丘居士。仙人天神。错杂间出。皆是一真法。界所流露也。若认定金円秘诀修成之仙。或为仙官。或为散仙。总不出上帝所统之界。不过高於人界一等耳。虽寿至千万岁。亦有尽时也。鄙人常以大乘起信论为师。仅万余言。徧能贯通三藏圣教。凡习此论者。皆马鸣大士之徒。奉赠一册。以备流览。又拙作阴符发隐十宗略说各一册。呈请教正。起信论末提出净土一门。为超脱轮回之捷径。昔昙鸾法师舍陶宏景所传之仙诀。专修十六观法。往生净土。岂非人杰也哉。愿与同志者效之。

与夏穗卿(曾佑)书(附来书)

夏间得手书。并起信义记。欢喜无量。观书目。方知有地论暨识论述记之刻。知仁者弘法度人。本誓无尽。何幸末法。有此智灯。当与六道众生。同作踊跃。弟子十年以来。深观宗教。流略而外。金头五顶之书。基督天方之学。近岁麤能通其大义。辨其径途矣。惟有佛法。法中之王。此语不诬。至斯益信。而此道之衰。则实由禅宗而起。明末。唯识宗稍有述者。未及百年。寻复废绝。然衰於支那。而盛於日本。近年来书册之东返者不少。若能集众力刻之。移士夫治经学小学之心以治此事。则於世道人心。当有大益。知此理者。其居士乎。述记刻成几何。其原书论记别行。古书皆尔。然学者颇不便。新刻似可相合。地论文广理赜。此时读者恐稀。不如以因明论先之。尊处所刻大疏。尚恐其简。前见日本人所开现存因明学各家有七十余种。直当广行十数种。使人衍熟其法。则以後可读慈恩各种书矣。近来国家之祸。实由全国民人太不明宗教之理之故所致。非宗教之理大明。必不足以图治也。至於出世。更不待言矣。又佛教源出婆罗门。而诸经论言之不详。即七十论十句义。亦只取其一支。非其全体。而婆罗门家亦自秘其经。不传别教。前年英人穆勒。始将四韦驮之第一种译作英文。近已买得一分。分四册。二梵二英。若能译之以行於世。则当为一绝大因缘。又英人所译印度教派。与中土奘师所传者不异。惟若提子为一大宗。我邦言之不详。不及数论胜论之夥。又言波商羯罗(非商羯罗主也)源出於雨众。将佛教尽灭之。而为今日现存婆罗门各派之祖。此事则支那所绝不知者。附上以广异闻。

顷接手函。得知公务之暇。备研各教。甚为希有。金头五顶之书。未知说何道理。便中祈示一二。基督天方之学。皆以事天为本。其源出於婆罗门。而变其规模也。婆罗门教最古。以大梵天为主。或有宗大自在天者。皆从人道而修天道。不出六凡之表。佛教兴。而婆罗门之明哲者。多从佛教。利根上智。现证阿罗汉果。即出六凡而为四圣之初门。可见佛教非出於婆罗门也。西人在印度考求各教。但求形迹可据者载之。谓佛教後出。遂以婆罗门为其源。信有声闻法。而不信有菩萨法。以菩萨法系文殊阿难在铁围山结集。诸大菩萨以神通力流传世间。凡夫始得见闻。西人不明其理。往往疑而不信也。唯识古书。亡於元末。明季诸师。深以不见为恨。近从日本得来者有十余种。已将述记合论付梓。现已刻至四分之三。来岁五六月间。可出书矣。因明大疏之外。尚有义断前後记等。皆唐人所作。有款当续刻之。地论百卷。因无巨款。久久未成。尊示云。佛教之衰。实由禅宗。支那固然而日本则衰於净土真宗。近阅真宗之书。与经意大相违背。层层辩駮。冀得改正。接得复函。知彼决不能改。亦无可如何耳。

与桂伯华(念祖)书一(附来书)

违教数月渴想良殷。前者普陀之游。本可旬日间即返金陵。讵行至宁波舍戚处。得江西家信。言家中用度缺乏。亟须早归。遂急往普陀。草草游历。仅住四日而返。归途金尽。遂径溯江而上。不及更诣金陵。趋聆教诲矣。在普陀时。晤後寺法师名印光者。系陕西人。道行深浅。非某下愚所能窥测。然其人亦素知夫子。不知夫子亦知其人。且悉其所造否。日後出家。拟即求其剃度。师谓何如。自赣返省。见与李澹缘第一书。欢喜无量。自九江还。又见与澹缘第二书。又大欢喜。澹缘勇猛。同辈中实罕其匹。又得吾夫子指示途径。其造诣宁可限量。今又有黎君端甫者。系丰城人。同辈中闻佛法者。以彼为最早。气质亦以彼为最纯。惟入门之始。乃读邓厚庵书者。厚庵之学。吾师曾议其穿凿。故前自普陀回。曾将此意函告。往赣後。彼曾以一书寄某代呈。因亟为呈览。此人诚笃异常。若不弃而辱教之。当能荷担大法。非仅仅作自了汉者。或即将所赐澹缘二书钞寄示之。未识可否。江西僻处蛮荒。闻法较晚。然发心向道者。时时有之。近时浮慕佛名。且以己意或世间法附会经义者。亦不乏人。惟李澹缘。与其叔澄字靖澜。及黎端甫。又九江城内一少年徐子鸿者。宿根最深。若有大善知识如夫子者。时时开示之。策励之。绍隆三宝。未尝不在是人。惜缘分浅薄。罣碍辄多。即赐函中言澹缘若来金陵。可畅谈一切者。此事亦大非易。缘其尊人邪见甚深。彼家近在城中。而书疏往返。必由某处转达者。亦以其父子异性。多所妨碍故也。今若无故专以求法而来金陵。其父必大诧。以为怪事。欲求如愿。势必假借一事。乃可起身。此非旦夕所能。须缓缓谋之。娑婆浊世。生此者。皆障深业重。信然。即如某者。识扬神飞。非出家离俗。断难一心。而家贫亲老。又不得不勉强从俗以博取升斗。然既已从俗。则目所见。耳所闻。身所接。罔非退道之缘。进退两难。无计可设。普陀一比丘名真达者。曾劝某一意出家。谓家中诸事。皆有夙因。决不因某之出家而有损益。某知其有理。而未深知可否。敬求吾师为某决之。何去何从。总以易得一心。而不至增造恶因为至美。某实愚痴。深恐堕落。惟吾师哀愍而教导之。幸甚。

前接正月二十三日手函。备悉一是。普陀印光法师。未曾晤面。不能知其造诣浅深。出家一事。须父母听许方可。否则违佛制。仆但劝人学佛。而不劝人出家。因出家者虽多。而学佛者甚少也。且投师最难。曾有相识者。为师所拘。反不如在家之得自由也。近时僧中有负盛名而未达佛意。竟作人天师表。受徒千百。供养礼拜。敬之如佛。而所开导於人者。实未能施对证之药也。足下嫌俗事为累。难得一心。鄙见当以四弘愿为本。时时研究佛法深义。彻见六尘境界当体空寂。一切烦杂世务。无非菩萨行门。念念回向净土。信口称佛一句。孤孤另另。无依无傍。即是往生之捷径也。若必待屏除万缘。方能修行。则佛法不普。恐千万人中难得一二矣。黎端甫从邓氏书入手。未合大道。今将駮斥邓氏之言。详答黎君函内。烦转寄为荷。黎君若能亲到金陵。罄其胸中所欲言。自当为之决择精麤。指引归元之正路也。复澹缘二书。可钞示之。澹缘之父。不信三宝。可劝澹缘持大悲呪以转之。往者先母亦不喜学佛。曾以呪力冥熏。数月之间。释然无事。故以此勉澹缘也。端甫欲得莲池尺木着述。并拙作。现有云栖法汇。系功德主施送之书。寄上一部。以备同人观览。尺木有一行居集专谈出世法。板在常熟。难得其书。拙作仅有阴符发隐十宗略说二种。各赠五本。以饷同志。欲作论语老庄列四种发隐。尚未脱稿。拟将前人未曾发明者。表而出之。以新人耳目。然不免俗儒之唾骂也。若将孟子评论一番。更为世所诟厉。故只与人谈论。而未曾形诸楮墨耳。九江徐子鸿志趋若何。出世法门能知路否。便中示悉为盼。

与桂伯华(念祖)书二

前接澹缘信。知台从仍在兴国。拙函想已入览矣。兹有友人深愿学佛者精通唯识一门。以续千年之坠绪。闻足下向道情殷。愿助赡养之资。每月六元。俾得前来金陵。久住敝宅。专心研究因明唯识二部。期於彻底通达。为学佛者之楷模。不至颟顸儱侗。走入外道而不自觉。实振兴佛法之要门。且於净土道理深为有益。盖庄严净土。总不离唯识变现也。助资者。有校书之事相烦。每日不过三点钟耳。如合雅意。请即附轮东下此系世出世法两全之道。较之舍亲入山。不尤心安理得乎。

与李澹缘(息)书一(附来书)

屡闻桂伯华言及先生理解圆融。导引恳切。为当代昌明佛法第一导师。不胜倾慕。每以不得随侍左右为恨。然闻桂伯华所述先生指点之方。已不啻耳提面命。只患自身不能精进专一。以解自缠缚。致有负先生护念一切之怀耳。息自闻先生诲人之旨。又得桂伯华鞭策。遂发一念归西之心。迩日更觉净土一门。为世尊方便度世之苦心。众生归宗离浊之捷径。其他诸宗教虽善。然当此时世。有不暇为者矣。想先生诲人心切。净课之暇。可否诲息数言。使归西之心。益加警策。得以归於净土。将来诸佛转娑婆为净土之际。得以预於其间。稍助微力曷胜幸甚。

顷接手函。领悉种种。发心向道。已属甚难。专修净土。更属难中之难。阁下笃信不疑。非宿根深厚。曷克臻此。虽未能觌面倾谈。而志同道合。已不啻同堂晤对矣。念佛法门。普摄三根。中人以上。宜以三经一论为津梁。无量寿经。十六观经。阿弥陀经。往生论。更以大乘起信论为入道之门。通达此论。则楞严楞伽华严法华等经。自易明了。盖弥陀因地修行。不外此道。往生西方之人。在彼土修行。亦不外此道。是谓师资道合。生品必高也。或疑其为杂修。不若专修之切。盖不知净土一门。括尽一切法门。一切法门。皆趋净土一门。此是纯杂无碍。利根上智所行之道也。若不如是。恐年久生疲。不见昇进。必至退转。修净业者。不可不知。尊函内有将来诸佛转娑婆为净土之际等语。此是见道未深。故作此想。当知娑婆是众生妄业所感。犹如空华。本无实体。净法界中。极乐娑婆皆不可得。而弥陀以大愿力显现极乐国土。如镜花水月。摄受众生。入不退地。若以质碍心求之。去道远矣。娑婆世界。释迦佛大悲心所化之境。一切菩萨。修种种难行苦行。均於此土修之。菩萨入空三昧。则世界了不可得。入如幻三昧。则世界宛然。是谓空有无碍。一念全收。不待将来转移也。

与李澹缘(息)书二(附来书)

辱赐手书。曲为开示。先生之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於此益可见矣。所云息前言转娑婆为极乐之语。为见道未深。故有此想。诚然如是。当时盖尚未达平等一法界之理。而厌苦欣乐之心过胜也。近遵来谕。读起信论。渐知真如生灭麤迹。於一切惟妄想造能明了无疑。但其中真如生灭二门。义极弘深。难遽尽解。窃拟自今以後。凡读起信论一徧後。读大乘经一部。读大乘经一部後。复读起信论一徧。如是循环读之。似方可尽其义。大乘诸经论。来示但云楞严楞伽华严法华四部。此外尚有几部当看者。即此四部中。不知何家之注。为最精要当看。其余如各家撰集。不知亦有当看者否。净土法门。读诵大乘之外。尚有严持戒律。袁氏纪梦亦云乘急生最高。戒急生最稳。少戒者生边地。甚至堕天龙八部。是戒亦净业最要之事。但如息辈。尚系在家人。出家之具足戒。势难尽守。不知当受何等戒律。方为允当。律部诸书。不知有几部当看可看者。受戒之时。不知须请当代大师为授戒师否。抑可於佛前自受之。伏乞明示。

岁杪接手函。得悉种种。居士向道之切。为近时所罕见。应答各事条列於後。

起信论既能深究。必得通达其注疏。先阅纂注。直解。後阅义记。海东。此四家以贤首义记为主。别记亦大有妙处。阅之数过。其义自显也。尊意将此论与大乘经循环读之。其法甚妙。

大乘经论。前函所提四种内。楞严阅正脉。华严阅疏钞。法华阅会义。楞伽须阅憨山笔记。现无书购。即阅宗泐注亦可。此外尚有圆觉略疏。金刚宗通。心经五家注。维摩注。十二门论。法界无差别论。均可次第阅之。各家撰集。先阅莲池憨山二家。为近代之正法眼也。

戒律一门。受持不易。一受便不能犯。在家人虽未受戒。亦可学戒。戒律多种。当以梵网经内十重四十八轻为主。有贤首疏可为准绳。在家五戒即在十重之内。至於比丘律仪。专为出家人而设。在家人不宜阅。佛有定制。他如菩萨戒本经。最宜读诵。不但学道人宜遵。即世俗人学之。亦可渐入圣贤之域矣。至於受戒一层。必从师受。若千里内无师。许在佛前自受。须要见相好。否则不得戒。以鄙意揆之与其受而不能持。不如学而能遵也。

与李澹缘(息)书三(附来书)

息不获如伯华之亲侍杖履。日聆训诲。深自悲痛。道力浅薄。每为世务所障。虚度时日。不能精进。唯愿吾师哀我念我。一策进之幸甚。一近读起信论。於心真如已无疑义。於心生灭无明起处。仍未能彻见其根。终有窒滞。未知此义何经论中曾发明之。乞一开示。以便参究。一无明起处极细微根。虽非凡夫所能明了。然其根之大端。若不彻见。觉一切功夫皆无着落矣。不知以为何如。一近拟读起信论毕後。将楞伽经细观一徧。使心体用益能明彻。庶断惑之功易於着力。一近以为固执之心实不可无。初学之人。愈固执则愈坚忍。愈坚忍则愈精进。固执久久。自无所执而执。其所以有泥着之弊者。盖执之而不固耳。不知以为然否。并乞开示。

接阅手函。情辞恳切。虽隔千里。志同道合。夙世法缘。非偶然也。所问之事条答於左。

读起信论既於真如无疑。当知无明依真如起。欲求起处不可得。即是无明无始起之相也。若无明有始。则涅盘有终。便违教意。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即显示无明本无也。其用功处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以色为首。色蕴空。则余蕴自迎刃而解矣。法界观前十门专明此义。

无明有根本。有枝末。根本者。住地无明也。须至金刚後心。才能断之。非凡夫所能了。枝末者。一切烦恼妄想也。道业精纯。渐伏渐断。古人观念头起处一法。亦可用之。念头起时。才一观照。即不可得。便知无根。若求着落直须前後际断。彻见本来面目。宗门所谓脚跟点地也。

读起信论後。研究楞伽经。经论互相发明。解悟最速。

固执之心。在善用与不善用耳。善用之。则为坚忍。为精进。不善用之则拘泥不化。难超情见也。

与李澹缘(息)书四(附来书)

正月中奉到复函。示以读诵大乘次序。庆幸无量。自今正月以来。愤自责修。於净业誓不退堕。读经念佛亦略有所会。但恨根钝障深。不能直入佛之知见。证我本来圆妙法身。殊深自痛。然以无始无明故。兢兢业业。唯有精进自励而已。谨将近所自课者。条达於左。伏愿哀诲为祷。一自遵前示。读起信论楞严正脉圆觉近释华严疏钞後。少知毘卢法界体相。然後於前示所谓空有无碍一念全收者豁然无疑矣。近尚在读华严兼阅弥陀疏钞。唯资质钝甚。每一义现前。不能即斩然明了。必数过後始能略详端倪也。一净业修行。现专以持名为主。窃谓此事必先由念念相续。心心相应。杂念不起。事一心後。乃能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孤孤另另无能无所。信口称佛一句。皆是全体法身之理一心也。未审以为何如。一示伯华函中有云。必待屏除万缘。方能修行。则佛法不普。此理极是。息近日始见得。息以为能否屏除万缘。亦有因缘。前因既种安能无果。果视其因。不可易也。行者但当慎现在因。安受前果而已。且万缘皆是前孽。前孽尽。而後万缘可除。息以此故。以四事自誓曰。不得耽乐静寂。遇一切难事苦事。但至心忆念於佛。不得生畏避心。遇一切难事苦事。当念法界众生所遇事。更有甚於我者。念毕。即为自他忏悔。遇一切福田。更当勇猛为之。但须忆念於佛。至心代自他回向。以此四事。为世间屏缘助行未审可否。某功德主所施之云栖法汇。如散未罄尽。请再寄下一部。息意欲存於抚州正觉寺。以备是处净业人阅也。

前接手函。领悉种种。略答数条以供法喜。

华严疏钞既能全阅。必得超越常情。彻见一乘妙谛。贤首所作一乘教义分齐章。亦宜连类阅之。经中深义。未能当下明了者。当於佛前至诚顶礼。心念佛光灌顶。久之自能豁然通达。若以思惟心推究去道转远矣。

念佛法门。欲得心心相续。先事一心而後入理一心。非屏除万缘不可。然在俗者。此境难得。前此复端甫信内有无後心无间心一段。用当念一句为主。截断前後际。是烦杂中念佛之捷径。请检彼函阅之。自知事一心理一心之妙境也。

来函所云。前孽尽而後万缘可除。不知孽性本空。但随妄念而起。若能观心无念则罪福皆不可得。傥心存孽尽缘除之见。虽经无量劫。亦无除尽之日也。所发四誓。皆作助道因缘。但不可执。执之则妨道。

云栖法汇。向功德主乞得两部。一施抚州正觉寺。一施丰城同德书舍。附寄起信正文十本。分赠同人。以资读诵。又流转章。十世章。合订十本。系贤首之作。在尘劳中。用此法门。最为巧妙。行之既久。冥契华严法界而不自觉。古德法施之力有如是耶。

与黎端甫(养正)书(附来书)

顷闻同参兄桂公。述吾师悲愿弘深。净功圆满。不胜渴慕养正久发出世心。奈俗缘牵绊。有名无实。舍己芸人处极多。加以宿业深重。当应事之时。心易走作。诚恐颓隳日下。光景易移。不早办前程。自误误人。伊於胡底。常欲访求名宿。一问初津今遇吾师实为三生有幸。吾师向来念佛得力。果从何处下手。幸详示焉。

顷由伯华递到手函。得知足下向道情殷。欢喜无量。大凡此事入手切须纯正。闻君向阅邓厚庵之书。恐非学道正轨。今略指数端请详察焉。

邓氏全书。刘华轩军门刻於金陵。共百余万言。其首卷性学语录第一篇。立论近俗。於第一关明言之。第二关则隐言之。使人不能晓。而令其求真师。外道作用。大抵如斯也。次章论性。乃云心思总在性上用功。是以六识缘八识见分以为真性也。又云道中之法。是於非道中强执为道。并於非法中强执为法也。孟子搏而跃之激而行之一章。最不合性理。邓君奉为准绳。可见其不知性矣。

邓君每以孔孟并称。而未尝称孔颜。是不知圣贤之阶差也。孟子未入孔圣堂奥书中历历可指宋儒以四子书并行。俗士遂不能辨。邓君坐在宋儒窠臼中。何足与论大道耶。

观音阁语录第一百八十四叶云。上帝为太极之总纲。包羲为次总纲。儒释道为分见之总纲。此等语言。为西教之先导。他日必有因此而舍三教。专崇基督教者。其害可胜言哉。按儒家所说上帝。即佛经帝释。道家所说元始天尊即佛经大梵天王。佛未现身。大梵天王自以天地万物由我一念而生。故亦名为大我慢天。佛现身时。梵王帝释。请佛说法。恭敬供养。是佛为十法界之尊。帝释但为欲界三十三天之尊。梵王但为色界初禅之尊。有世间出世间之别也。

性中天遗训後集卷一第十三叶。以儒为阳教。以佛为阴教。且云聚大地真阴之灵。生一阿弥陀佛。此种语言。不知用何等心捏造而成也。又第九十六叶释家本旨一章。言佛法如珠光从幽洞中引出。儒教如日光。出洞见日则不用珠光矣。此章借牟尼宣说。较之他人谤佛。过百千倍。十方泥犂不知何时得出也。皖北有鲍老翁者。盛称邓氏之道。云邓氏不假乩坛但心念某神。神则附体。信笔疾书。皆神之所为。以楞严证之。即天魔飞精附人之类也。信之者众。亦魔力所摄。将好心学道之人。牵入魔网而不自觉。可不悲哉。

承问念佛下手处。昙鸾法师有无後心无间心之语。信内光景易移。早办前程等语。是有後心也。人命在呼吸间。何能存此後心。无论千念万念。只用当念一句以为往生正因。前句已过。後句正出。亦在当念。如是。则心不缘过去。不缘未来。专注当念一句是谓事一心。无论何时。可以往生。久久纯熟。当念亦脱。便入理一心。生品必高。其无间心。即是无後心之纯一境界也。欲明佛法深义。须研究起信论。并将净土三经。及往生论。时时阅之。於出世法门。自能通达矣。

与梅撷芸(光义)书(附来书)

去岁蒙教获闻妙法。亿劫颠倒。今始知归。此德此恩。粉骨碎身未足报也。自叩别尊颜。倏忽逾月。尘劳碌碌。无得暂停。浊世浮沈必将退堕。茫茫後顾。实为可危。惟有仰求我师慈悲哀悯耳。此间诸人。宗旨各异。妄想分别。无量无穷。弟子窃不自量。颇欲为之讲演。而智慧辩才。又不足以任之奈何奈何。窃念今日娑婆世界。现身人世。破邪说。立正义。普救羣生者。惟我师一人而已。虽复众生业重。佛法当前。不觉不知。然以我师大慈大悲。度必有哀其沈沦而为之垂救者。弟子用是敢至心恳请。转大法轮。於无说中。方便开示。窃闻相宗各书。以成唯识论。及瑜伽师地论为最要。成唯识论。已有窥基大师之述记。而瑜伽师地论尚未见有注释。我师达一切法。具一切智。可否将此瑜伽师地论详加注释。俾诸众生有所仰赖。此固我师之慈悲亦即弟子之所请求者也。弟子拟於二月中旬乘轮入都。承命查询各种古逸佛书。俟到京後。当为详询。如有所得再当报命。桂君穆仲已抵金陵否。现寓何处。暇时尚乞致意。

前接二月十一日手书。情词恳切溢於墨楮。世衰道微。非具此等心肠。焉能自他俱利。所云防退之法。无如念佛生西。不论何等根器。信入此门。便能直超三界。但智愚不等。各有障阂。欲破其障。甚不容易。惟以大悲愿力。随机化导。不以法缘通塞易其心也。瑜伽师地论。有唐僧遁伦作记八十万言。已从日本传来。可以发明论义。若有刻资。即当镌板。唯识述记。顷已出书。俟足下京寓来函。再当邮寄。穆仲於二月初旬到宁。现居敝寓。研究起信。十二门论法界观。十玄。六相。渐通门径。现阅楞严正脉。颇知经义之妙。知注附及。

与吕勉夫(佩璜)书

顷接手函。领悉种种。身居学舍。而能专心向道。诚为希有。楞严维摩二经。初学难得头绪。文约义丰者。无过於大乘起信论。熟读深思。必能贯通佛教原委。承问堂课与读经。外操与坐禅。有无妨碍云云。堂课之暇。研究内典。毫无障碍。惟坐禅一法。只能专修。与劳动之事。两相违背。纵修亦不得力。念佛法门。则时时可行。其得力甚速也。入门方法。以研究内典为本。须将大乘起信论读诵纯熟。再看纂注。直解。义记。三种注解。由浅而深。次第研究。此论一通。则一切经皆有门径矣。坐禅之法。只能专修。若有他事间杂。决不得力。唯有念佛一门。无论作何事业。皆可兼修。且收效最速。一生净土。即登不退地也。腊月放假时。若能到金陵度岁。即在敝处下榻。专心看经。每日可抽一小时讲解。一月之内。必能通达佛教大旨矣。

与王雷夏(宗炎)书

接十七日手函。领悉种种。释迦谱一书。久欲刊板。而无来款。贵友欲刻此书。可喜之至。但敝处所拟刻者。是藏经内十卷之本。与现在流通之本。绘图二百余幅者。迥不相同。此本原名释迦如来应化事蹟。世俗呼为释迦谱也。十卷之本。弟有明刻。二十年前交卓如兄。至今未还。若欲发刻。须将原书索回。否则无可借也。刻赀约在二百数十元。阁下时阅坛经梦游二书。居尘劳扰攘之中欲求证入。诚非易事。且坛经所接之机。惟在上根利智。数十年来。未见其人。学者但贪其一超直入。求之终身。而不免於轮转。反不如专修净土之为得也弟眼昏手颤。复书甚难。顷得代笔者。始能作答。前由郭小艇寄新作四经发隐二册。一赠令兄道农。一请公余流览想已达到。

与陈(大镫心来)书(附来书)

先生现白衣身。为如来使。宣说法要。捞摝人龙。镫等获与同时。幸甚幸甚。镫等闻灵峰大师言。众生无始而有终。诸佛有始而无终。审如是。则未来九法界。当成一佛界矣。云何经说佛界不增。生界不减耶。若云三界外别有众生始起者。则是天魔外道之语。若依台宗四不可说之例释之又。近乎颟顸佛性。儱侗真如。镫等旁考深思。终未得灵峰之意。傥先生悯镫等日罥疑网。挥智刃以断之。则镫等之所深愿。而不敢期矣。

接读手函。得悉二君向道情殷。殊深钦佩。灵峰之言。就生灭门说。其义出於三藏教典。非臆说也。经中所言佛界不增生界不减等义。就真如门说。盖实际理地。无佛可成无生可度。而言有增减者。皆众生心中虚妄计度也。贤首云。非有灭度。令有终尽。非无终尽。有不灭度。台宗四不可说之例。深契教义。不可疑为颟顸儱侗。此是甚深道理。非法身大士不能说也。盖释氏书中。时而说有。时而说无。时而说权。时而说实。初学之时。最难融会及至用力既久。豁然贯通。则语语印心。毫无疑义。岂非大快事哉。大乘起信论一卷。为学佛之纲宗。先将正文读诵纯熟。再将义记。别记。悉心研究。於出世之道。思过半矣。鄙人年老手颤。复书甚难。若能於年假时。到敝处面谈。亦出世法中之胜缘也。

与李质卿(□□)书

江程千里。一苇可杭。弘经三十载。消息未通。小儿从公贵治。始得法流相接。因缘会合。迟速有时。瞻望楚云。曷胜神往。顷接手函。过承奖誉。临风展诵。感愧殊深。贵处同志集款请经。以为公共清修之所。此等胜举。非夙具超世善根何能兴办。三界轮回中。肯信出世妙法。是为难中之难。弟学佛以来。将近四十载。苦心孤诣。流通经典。为烦恼海中设一慈航。普度含灵。无如信之者寡。纵有信心。能虚心用功。经久不退者。更属寥寥。今知贵处信士众多。同心向道。不禁欢喜踊跃。赞叹不置。将来研究内典。深入佛海。各抒所见。以慰鄙怀。则幸甚矣奉赠起信论正文十本。请分赠同志。学道之初。首先熟读。再阅注解。通达此论。则一切经典易於入门矣。

与郭月楼(道直)书

接奉手函。敬悉一是。细阅经本。未能深信。请为长者陈之俗间所传高王观音经。古人已辩其伪谓高齐时。诵观音经而脱苦者。应是普门品。後人求观音经而不可得。因伪撰一本以实之。而文理全不类经意也。今来西域经册。全是梵语八字成句。系梵本中之偈颂。不知番僧何所据而指为高王观音经也。且译经之例。惟呪语不翻文义。其余长行偈颂。均须翻作中国语言。使人通晓。今一律照梵音书之。亦不合传经之法。是以未便承刻。敝处创办之始。公议条例。凡有疑伪者不刻。文义浅俗者不刻。乩坛之书不刻。谨将原册奉还。方命之愆。伏祈原宥。

与廖迪心(世臧)书

顷接来信。得悉种种。前与李提摩太所译大乘起信论英文。函询数次。未曾刷印。足下为尘劳所扰。不能专修。盖由前生不求生西。遂致投胎转世。无自主之权。惟有顶礼观世音菩萨。求哀忏悔。持诵大悲神呪。消除宿障。自能稍遂本愿。此时学佛法。不能求证道。若求证道。反遭魔障。但须专念弥陀。求生净土。舍报之後。不受轮回。若欲断绝世务。方能学佛。则举世之人。得出轮回者尠矣。我於二十六岁学佛。二十七岁丧父。担任家务十余口衣食之资。全仗办公而得。日日办公。日日学佛。未尝懈退。至五十三岁。始能专求出世之道。然不能求现证。只在弘法利生上用心。以为往生净土资粮。此是超出三界之捷径也。若必欲参禅悟道。心如止水。亦不能免於转世。足下偶得玄解。皆是宿习发现证知前□学禅不求净土。以致转世之後。□□自由也。

函中所云收效於数十年之後。非也。一日念佛。一日往生。日日念佛。日日往生。无论何时。命根一断。即生净土矣。何须数十年之後即。迩来艰於运笔。远方来函。皆不作答。并以附闻。

与某君书

鄙人初学佛法。私淑莲池憨山。推而上之。宗贤首清凉。再溯其源。则宗马鸣龙树。此二菩萨。释迦遗教中之大导师也。西天东土。教律禅净。莫不宗之。遵其轨则。教授学徒。决不误人。近年自远方来就学於敝处者。颇不乏人。住时长短。各听其便。有九江桂姓者。相依最久。用心恳切。将来造诣。未可量也。贵处如有愿就学者。无论僧俗。均可前来。但须聪颖之姿。若禀性鲁钝者。不能受益。鄙人所期於後学者。将来可作人天师表。开阐如来正教。不入歧途。不落权小。则末法衰颓之象。或可振兴乎。

与陈栖莲(汝湜)书一

经云。无我相。无人相。君之烦恼。人我相害之也。又云。度尽众生。离众生相。虽名为妻。只是法界中一众生耳。教妻如教外人。则毫无障碍矣。行菩萨道者。与世俗心路。迥然不同。所以慈悲喜舍。人莫能测。愿君超脱俗情。勿以凡夫自居。则回翔自在。何碍之有。日本有冠注八宗纲要颇详。可以购阅。

与陈栖莲(汝湜)书二

昨晚接来信。阅知种种。公衡病重。居士为之护持正念。亦多生善根。方有此胜缘也。无量寿经云。至心称阿弥陀佛十声。即得往生。何况平时向道心切。临终又仗他力。必能往生无疑矣。寄上唵字大宝楼阁呪各一张。考经文以大宝楼阁为最宜。若世寿未尽。或转危为安亦未可知。

代陈栖莲答黄掇焦书一

接读尊示。崇禅宗而轻净土。大凡学佛者往往有此见解。仁山长者发心之初。亦复如是。直至用心既久。阅历较深。始知旧日之非。翻然改悔。盖净土法门。非大乘根器。不能领会。故华严经末。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五十三参之极致也。至於观经。在净土经典中。尤为超妙。从凡夫地。修至第九观。即蒙佛授记。已入初住位矣。若禅宗在唐时出现诸大宗师。皆是菩萨应身。非浅机所能企及。近代自命大彻大悟。为人天师者。命终之後。难免隔阴之迷随业流转。较之往生净土。直登不退者。相去奚啻霄壤哉。初学课本内三十页之前半。及四十二页之後半。详论此义祈阅之。

代陈栖莲答黄掇焦书二

道家之阳神。乃佛经之业识也。所证果位。在欲界以下。必须超出三界。永脱轮回。方称大丈夫事业。若论三教。儒道之高者。始能与佛理相通。皆是菩萨影现。行权方便耳。至於吕祖全集。无意求观。恐妨阅经功课也。金刚五十三家注。仁老言其駮杂。劝人勿阅。十六观经法。与禅定迥不相同。盖观成得生极乐上品。入正定聚。修禅定者。欲入初禅。已属难之又难。况历二三四禅。以至灭尽定。而得声闻果。但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所以阁下二十年之功。尚未脱落根尘。方诸祖师禅。远之又远也。以弟愚见。单就净土一门用功。一生净土。无法不通。岂非出世大英雄哉。

等不等观杂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