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州开元寺讲俱舍论赐紫明教大师义楚

厚载灵源部第三十五

○地(一)

地内外别

显宗论云:大风鼓击成山地,以成劫初,大千有情共业所感,有风轮生,渐次四方团击,旋转如轮,安立世界,故此为始。又感蜜云雨,滴如车轴,注风轮上,亦不流散。大风团击此水,成一金轮,上有地轮,共五轮成世界也。一空,二风,三水,四金,五地。其地乃厚八万踰善郍,此中安诸地狱,上下重之。又周易云:地者,浊气也,亦名黄舆。地轴,厚土大地也。

地通二种

中阿含云:一有情地界,为身、骨、皮、毛、肺、肝三十六物等。地以坚为性,即身界也;外地为非情也。论云:地为显形色,随世相立名。显为青、黄、赤、白,形即长、短也。

名亦不同。

智论云:地亦名净水,亦曰闍蓝,又云波尼蓝。

见还有异。

维摩经云:我见释迦牟尼佛土,若干百千珍宝严饰,等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荆棘沙砾,高下不平等。佛即以足指案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乃如一切宝庄严佛国。故慈恩云:身子心有高下,於宝地而见丘陵;梵王以彼我俱亡,於石田而观宝砾。

圣地之灵

法显传云:西域有王,施地与罗汉造寺,以水灌掌,水一滴在地,至今上湿,扫除不灭。又辟支佛有晒衣之地,衣纹不灭,草木不生。

地主造寺

杂阿含云:地主大王为灯光佛造寺,供养七万岁,八十万众皆造寺塔施地,园林池沼。

地现宝座

大方等大集经云:佛现微笑,不空见菩萨问佛:何故笑也?佛言:此宽博处,过去佛已曾居此而现宝座等,今亦现也。

穰佉地广

生经云:当来人寿八万岁时,海水减三千由旬,阎浮世界地长十千由旬,广八千由旬,平坦如镜,名花软草,遍覆其地,田如涂油,行人往来,无有疲倦,尘不着身。

坛地无欠

不空云:当起坛地,方广十六肘,深五尺,其土除去一切砖石骨木,然後重填,不令少欠,即是堪矣。

布金买地

中阿舍云:给孤长者买只陀太子园,布黄金高五寸,遍地买之,为佛造寺。

弘法不起。

正理论云:梁武帝花林园重云殿讲般若,傅大士独踞一榻,见帝不起,王辇昇殿。宪司讥举,但云:法地若动,一切不安也。

弥罗乞地

庄严论云:有比丘名须弥罗,善能谈笑,与王相善,从王乞地立房。王曰:汝今远走,尽汝走处相与。比丘前走,倒伏又走,乃至疲极,将一杖远掷,总言属我,王大笑与之也。

未田化龙

西域记云:未田地比丘未出世时,佛因往鸟杖国降恶龙,回当一龙池上过,谓阿难曰:吾灭度後,当有罗汉名未田地,在此建国安寺。未田闻佛悬记,乃运通入定,从龙主乞地,龙缩水施地,即迦湿弥罗国是也。此云恶名国,旧曰罽宾国,五百圣众居之。

妙地有四。

俱舍云:三十三天有杂饰地,柔软四苑,四面各有一地,是诸天捔胜欢娱之所,如此球场也。

化河金地

付法传云:阿难入灭,化恒河水为金地,有五百仙人於地上得道,便名金地。又法苑云:香水洒地,黄金为地。

地有厚薄。

楼炭经云:此地深二十亿万里,下有金粟亦二十亿万里,下有金刚亦二十亿万里,下有水际八十亿万里。此虽六重,前四是地轮,第五是水轮,第六是风轮。

地动因由

般若论云:动有四因:一、大龙,二、金翅鸟,三、天王,四、圣人。入灭,其地震动矣。

动有八种

增一经云:一、水,二、火,三、风,四、菩萨下天,五、生佛时,六、成佛时,七、入灭时,八、天福时。如诸人王等,感其动也。

六种震动

般泥洹经云:阿难问佛曰:地何缘动?佛言:为下依风水空,有沙门成道入灭之所感动,或佛菩萨罗汉运大神通作十八变,所为动、遍动、普遍动、遍大倾动,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等。

地亦随转。

大般若云:若佛行时,不左右背视,如看左右,合身而转,不倾不侧。若不尔者,和地而转,行时足又去地四指而现印文,而不思议也。

地为之震。

林公引梁记云:武帝在位四十九年,每以庭廕早倾,常怀悲感,叹曰:朕有四海之尊,无申罔极,故留心释教,三度舍身。每舍身时,地大震动矣。

地皆震裂。

法华经云:地皆震裂,有无量菩萨从地踊出也。

地裂受之。

下生经云弥勒出世,人有不净,地裂受之,受以还合等。

地陷为坑

西域记云:善星比丘、天受战、遮女,皆生身陷入地狱,当於陷处为其大坑,至今在焉,洪雨不满也。

毁谤大乘

俱舍云:无垢有论师,迦湿弥罗国人,学业五天,穷究诸论,党辅小教,毁谤大乘,五舌重出,热血流涌,大地为震,当於死处,地陷为坑也。

地踊伏藏。

下生经云:有四大藏,从地踊出,各在一国。又文殊生时,地踊伏藏;轮王出时,亦地踊宝珠矣。

地味出现

婆沙云:成劫将未,有地味生,在地犹如熔饧,其味极美,其香郁馥。彼时人嗅香取食,次有地皮饼生焉。

地踊宝塔

法华经云:多宝佛塔从地踊出,又无量菩萨。又金光明经云:萨埵王子舍身饲虎,舍利塔亦从地踊出,又入地如水等也。

地不许掘

律制比丘不许掘地,恐坏生也;兼佛远意,先遮後世恶王,役令掘地,又不得画地如蚊子脚也。

约地结界

律制僧居共住,有大界地,僧众唱相共结,方成说戒羯磨法事,亦小界地旋草等。

入地安坛

不空云:若欲入地者,安其坛场,诵疏意齐洁,诵此母心真言,即得如意。

扫地之仪

增一经云:有其五种:一、不逆风,二、不知顺,三、不作聚,四、不除粪,五、扫不净。俱不合仪。又沙弥威仪经云:一、不背人,二、不逆风,三、以水洒,四、须令净,五、除去粪秽,取花供养。又目连扫地求福也。

大有胜利

成实论一云:如人扫僧房如一阎浮,不如扫佛塔地如一手掌,以因果别故也。

死得生天。

维宝藏经云:南天竺国,法令童女扫地,时有一女扫地见佛,心生欢喜,乃得生天上矣。

得金之报

异相云:有人至贫,与佛扫地。後有长者,野泽中见有宝舍,有人守之。问曰:何人所有?因何得之?曰:与佛扫地者得之。长者知已,金五百两赎之。扫地者不从,因果别也。

持地菩萨

楞严经云:我於普光佛时作比丘,常为人持地,於其要路、津济、口岸、田地险隘不平处削除,故以名焉。

扫迹之嫌

因果经云:佛姑之子善星比丘,端正无比,嫌佛常扫迹也。或以死虫安迹,谤佛踏杀也。

不满东南。

孟子云:地不满东南百川,水潦归之不溢也。又周穆王二年四月,齐地暴长丈余,高一尺五寸,春夏为吉等。

○山(二)(川谷石沙附之)

妙高山王。

俱舍云:梵语须弥卢,此云妙高。四宝所成为妙,出余众山名高。其山出水八万踰善那,入水亦然。上有三十三天所居,下有四层级,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四天王居止。四面周有七金山,持双马耳,持轴檐木铁围山。

宝山毒龙

异相三十七云:东海之中有琉璃山,高二十由旬,具种种宝。其山有窟,名种种色,有毒龙毒蛇猛兽居之。

知足宝围

正法念经云:知足天上有山,宝所成,处处皆有莲花、林池、园苑等。

山普周旋。

迦叶经云:尊者所居山也,去舍卫国二万五千里,多出七宝,三种旃檀:一香,二治病,三染五色等。

山有磁石。

正法念经云:有慈石山,纵广三千由旬。此山四面一千由旬,有少铁过,如风速赴矣。

圣众所居

经律异相三云:崑仑山有五百罗汉居之,皆住金窟之中。有大池,出四河等。更有十山:雪山、罗山、仙圣、乾陀斫、迦罗宿、惠须弥、香醉山。

证觉之所

西域记云:伽那山,此云证觉,诸佛报土常在此山,属中印土摩伽陀国也。

遁形鷄足

付法传云:迦叶波尊者在鷄足山入定,持佛所嘱金毡袈裟待慈氏如来。其山如仰鷄足,尊者在中,三峯敛合,至今三脊隆起,佛出重开也。

宝陀落山

西域记云:观自在菩萨所居之山,在南海中,众宝宫殿,与大菩萨而为眷属。此云孤绝山矣。

山有四面

俱舍云:迦湿弥罗山有四面城,唯一门。又山极峭峻,灵仙所居,圣贤游止,出郁金、龙马、大卵矣。

大山有九

显宗论云:一、妙高,二、持双,三、持轴,四、檐山,五、善见,六、马耳,七、象鼻,八、尼民,九、铁围。前七金所成,有九黑山、雪山、香醉山等。

出象马宝

法苑云:有月明山,出轮王象马宝处。

五山之中。

孟子云:一代舆,一员峤,三方壶,四瀛州,五蓬莱。其山高三万里,顶平九千里,相去七万里。五山之间,凡二十八万里,随波潮往来,上下不停矣。

五岳三山

泰山、衮州、华山、华州、衡山、衡州、恒山、定州、嵩山、洛州、三山、太白、终南、剑积等。

移山随身

摩竭经云:佛於尼乾现大神通,方能化度。宾头罗汉纳衣次,忽忆佛勑,以针刺石,运通之时,山随身来,惊他孕妇,勑不入灭应供也。

力士移山

移山经云:俱夷国门外有山,方六十丈,高百三十丈。王令五百力士欲共移之,曰:不能动。佛因至彼,以足趯之,掷至梵天,以手接弄,化为灰粉也。

移山入地

中心经云:有边国山在其侧,王命外道移之不得。佛令目连到诸外道处,何以不去其山?曰:无能为也。目连以手接以按之,令其入地也。

牵山至洛

高僧那勒常为人曰:南山稍远,令人取索极难,拟牵至洛阳,又恐惑人也。

愚叟移山

列子云:有愚叟面王屋山太行而居,其出入迃,又苦之塞,欲移去山矣,妻责不从。隣有孀妇,令稚子助之。其叟九十,与子孙举石,可一回至海。经一年,隣叟止之曰:汝不如孀妇稚子乎?其山有尽也,我子孙无尽。神惧而告之帝,天帝令移之冀南无山。

鬬胜担山

异相云:舍利弗与劳度,又外道鬬胜,外道现一大山,舍利弗现一力士,杵碎担之无余矣。

为弟修山

阿育王传云:王弟出家得道,欲居深山,王惜其弟,乃命鬼神勑令各賷石为座,於是共於後苑郁为大山,兼一石室石像等,举高丈六在也。

徐偃王山

感通云:东海不远,岛上有居止处,是昔沙门修道之所。昔周穆王西巡,乘八骏登崑仑山,偃王乃登位焉。穆王闻之,驰马而迥,日行万里,偃王遂逃至此岛上居之。上有石人、育王塔等。石人袈裟纹

崑仑铜柱

本起经云:崑仑者,即须弥也。又神异经云:崑仑山有铜柱,高三千里,南二万二千里有无外山。又释迦谱云:西王母告周穆云:咸阳三十六万里,去地亦三万六千里也。

推山压佛

报恩经云:天受上只闍山,排山石下压佛,伤佛足指,生身入地狱。

四方山合

问:谏王经云:譬如四山,四面合之,其中物类,如何能免?王如人,四大俱坏,有情命可免,不在须臾间,不可保也。

喻山有四

别译阿含云:一、老山,能坏少壮;二、病山,能坏色力;三、死山,能坏寿命;四、衰耗山,能坏一切荣华富贵。喻如四山也。

神仙所处

山海经云:天下名正大山,有五千三百七十五所,五万四千五十六里。崑仑最高,上有玄圃,神仙所居。有金城石郭,琼林玉树,宝叶金花,日月三光,列於其下。有云车羽斾,凤驾龙轩,玉女仙童,不可称次。即海中三山:蓬莱、方丈、瀛州。更有四明、赤城、不周山。

川流不息。

释迦谱云:乾川不息,当有终竭;三界无常,会当归灭。

川流泉源

净名经也。又云:通神甸之八川。

川会於海。

圣教序云:百川异流,同会於海;万途分义,总归乎实矣。

东有三川。

一、秦川,在京州,大历元年置。二、洛川,在河南。三、蜀川,在益州。更有八川,即八水。

谷名喜美。

感通云:在雍州,姚秦时王嘉所居。

或名倒狗。

法苑云:雍州渭南悬南山有倒狗谷,崖有悬石,状似倒狗,因以为名,亦号佛面谷,谷异香不绝。

青溪。鬼谷。

别传云:琳公於清溪、鬼谷回构岩庐,蔽亏日月,造清溪记四千余言矣。

无底之谷。

孟子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万里,有大壑,名无底之谷。又大荒经三云:九弦九野之外,水注天汉之流,注皆不满。

孟顗石坎。

宋会稽内史孟顗住山,有石坎在[郧-口+(夕*匕)]县古城句章,方可二尺,水味清淳,冬温夏清。出感通录也。

龙钟石

洞冥记:故阳关之外花牛津,时得异石,长三丈,高三丈,立於仙宫,因名龙锺石。武帝末,此石自陷,唯见其尾。龙尾墩入冰谷,出素叶瓜,龙肝之瓜也。

石出金银

智论云:黄石出金,白石出银,黑石出铁,绿石出铜矣。

石汁之灵

般若论云:有石汁一斤,变铜千片为金,此无。

石大当路

增一云:王舍城边,当路有一大石,长百二十步,广六十步。王令五百力士移之,不能。佛以一手去之,吹为灰粉令尽。

色似凝脂。

杂阿含云:有石似凝脂,飞禽欲食,竟不得其味,损觜还去,悟非石。

浮水之异

本行经云:罗睺初生,以为非的。王不乐耶输与爱道,因游後苑,见一大石,耶输曰:罗睺是的不虚。令人以石在水若浮,以验虚实,石在水上,其石自浮矣。

夜放光明。

立世论云:时有沙弥兴师,俱往东胜身洲回,将一石子来,拟磨针刀,夜放光明。师令送往本处,遂至河中,光现不止,乃入水取,送至本处也。

石室盈筹。

育王传云:球多化人夫妻,得第四果者,乃下一筹,长四寸,在一石室。其室广二丈四尺,长三丈六尺,其筹满中,号为无相好。佛入灭,以筹焚也。

化石欲落

异相云:那律化老母,现通石在老母顶上,欲落怖故,受化施饼,手着其鉢。

手纹不泯

立世论云:长胫梵志取阎浮果奉佛,佛手分之,汁赤污佛手,佛於石上净手印纹不泯,至今在焉。又阿含云:有青葱石,柔软如绵。

石名聚鸟

感通云:育王与诸人下塔,至海东[郧-口+(夕*匕)]县,化石为人,或如鸟形。太守褚君云:海上有聚石如人,及有衣纹等。

吞石松柏

感通云:沙门单道开,炖煌人,出家山居,食松柏三十年,後吞小石子,日行七百,遇石虎相重也。

龙鬬天落

法苑云:唐贞观十八年十月,汾州、并州文水县两界,天大雨雷震,云中一石如碓觜,脊高腹平。县丞张孝静奉帝问长年师曰:何?师曰:二龙食鬬,落为石也。又宋时星落为石,又云天河中落矣。

瑠璃,大石。

摩耶经云:迦叶在除山,有方石,纵广一百二十里,正平,色如琉璃。迦叶座上,前後化千人,成无学果。有五色树,冬夏无异。

投石水中。

高僧法进入水界定,弟子见水,投石在中,出定觉背痛,入定令取。

推石大小

法华疏云:天受推者,石高丈四五,横三十步也。

沙平如镜

续高僧传:灌顶禅师爱慕南岭地,曰安州碧树,清溪泉流,人迳不通,留连爱翫而誓曰:若使此地来往坦平,常在此讲经,曾未浃旬,白沙遍满,平如玉镜,顶以感相,不违前愿,讲法华经不绝。

沙以为塔。

异相云:五百童子江岸聚沙为佛塔,江深瀑长,一齐溺死,生知足天。父母思念见佛,佛令父母皆见童子生天。

沙绳百肘

杂事律二十七云:重兴王欲试大药智量,令索沙绳百肘。童子白王曰:请样千丈可为。

沙施於佛。

杂阿含云:无忧王因中逢佛时,为小儿戏,以沙为面施佛,佛记为轮王。当无忧王身涩如沙。

沙城可弃

道地经云:如小儿聚沙为城,日暮即弃,如观老病身自厌。

沙不成馔

大佛顶万行经云:犹如煑沙,经百千劫,终不能成其饮食。

沙雨如火。

正法念经云:海中有二种龙:一法,二非。法者,常欲坏世界,常雨沙;有在宫殿,烧以复生。

离火沙怖

孔雀王经云:菩萨龙王离火沙怖业,龙为诸虫食,在火沙中烧烂身也。

恒河沙数

金刚经云: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比持经功德多少不同。恒河者,此河深而复大,如此方黄河,其沙与水浑流,故以为喻。

金沙布地

无量寿经云: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又沙拥琉璃地等。

埋在金沙。

报恩经云:善友与盲导师至海,过银沙,至金沙中死,埋在中也。

○海(三)

山间八海

俱舍云:安立器世间,九山之中皆有一海,内七海具八功德水,第八是大咸海,四大洲、八中洲在其内。水咸者,业感大身之有情,在中居秽污,故咸矣。

海有八德

要集云:一、深广,二、潮不过期,三、不宿死屍,四、含众宝,五、能纳百川,六、无增减,七、能受大身众生,八、一味同等。

咸有三因

起世经云:有三因故咸:一、为雨洗诸天,山味在海;二、为大身众生在海中住,所有屎尿;三、诸古仙咒令咸苦也。

所纳无息

四海经云:文殊献盖,七宝所成,广十由旬。又说四海喻如大海,深广无有涯际,无有盈满。

七尺为深。

智论云:七尺人以海为深,若修罗入海中,水才至膝,以两手按须弥山顶,下观忉利天,看善见城。

清海周千

西域云始黑国有清海,周千余里,味苦,鱼龙交集,无敢取者。其国行人不得赭衣高声,灾祸立至,行旅咸知。

蒲昌约万

释迦谱云:娄兰地,东鄯善国,入蒲昌海,北去玉门关一千三百里也。

普施乾海。

异相云:普施比丘入海,到银、金、琉璃三城,得珠三颗,龙王悔却夺之。普施比丘以其神力,去其海水,十分去八,龙怖而还,却得珠也。

善友抒海

生经云:佛为菩萨时,精进为贫有情入海求珠,得已龙夺,立誓抒海,以志愿力感天神助之,龙怖而与。

海有二种。

瑜伽云:一、水大海,二、生死大海。此之二海有种别:一、性别水行不同,即水生死行;二、沦没不同水,即水族生死一切有情;三、趣渡不同水,即舡生死海,用六度般若。

海有生死

十住论云:六趣四生在此海内,以泪血乳汁为海诸病,罗刹鬼愁忧为水娆,啼哭悲号为波浪之声,苦受沷燋死为涯岸,无能越者,业风鼓扇,四倒倾危。

海神问法

贤愚经二云:有贤人入海,神化夜叉向贤人相怖。贤者怖,乃问其法曰:何为怖?贤答曰:地狱。问瘦,答鬼,问端正,答修行。问掬水海水何多?答曰:施多。乃至神问师是谁?曰:佛。神乃寄宝上佛。

海名黑水。

正法念经云:黑水海,广一万由旬,其水如黑云,修罗龙宫在其中,次有青赤水海等。

海咸众宝

瑜伽云:一切众生福增上力,二陆地众生非福增上,故不能得是宝也。

海水缩波

下生经云:四大海水,以渐减少,三千由旬,广地容众。

滴水寄海

金藏经云:一切有情,归依三宝,以清净信心,造一念善,佛悉知之,经无量劫,亦不忘失,亦不杂乱。如人以一滴水,寄大海中,佛悉知之,不错不乱。

海有七难

譬喻经云:昔有人入海采宝,逢其七难:一、大风四起,吹舡颠倒;二、舡欲坏漏;三、人欲坠水;四、上岸有龙欲噉;五、得平地有三毒蛇;六、有热沙在地,行烧人脚;七、不见日月光,常冥不知东西等譬喻也。

海具四生

般若论云:大海水族,四生俱备,如陆地物类等,无不有者也。

马口火海

众生心地观经云:有商主入海,遇风飘入南海,过金色水、银色水、青色水,渐至牝马口火海,一切海水中皆烧。若不尔者,一日一夜,水风漂世界,众生皆尽。

溟海天地

庄子云:北有溟海,名曰天池。有鱼广数千里,长亦称焉,其名为鲲。有鸟名鹏,翼若垂云,鲲化之也。又四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皇都名陆海,无物不备也。潦海、火海。

○江(四)

四洲有江。

如来兴显经云:南阎浮提五百江人于大海,东弗于代四千江,西拘耶尼五百江,北郁单越万江,入于大海。

江名猕猴

中阿含二十一云:佛在猕猴江说无刺经,彼江边有高楼台观精舍也。

渡江权道

弘明集云:齐人子父乘舡渡江,父坠水死,期欲至,其子攘臂捽头颠倒,令水从其口出,全其命,亦名孝也。捽头倒父,亦权道也。

江边诸行

外道在江边杀诸众生,或救众生,或自投江以为修行,出处胎经悉化。

江喻对治

瑜伽经云:一炎光江,二艰险江,三江河江,四枯竭江,五身劳江。

无缘不渡。

文殊问:经云:江不见岸,无缘不许渡,渡须有因缘,佛制戒。

江有十口。

寄归传云:南路乘船往西印土,有千江口,波浪险恶可知。又云:江河沙喻矣。

只域渡江。

感通云:只域高僧西来渡江,舡人不肯见,衣破弊。及舟至岸,见只域先过,有二虎相随,日行万里,大有圣迹。广如感通三宝录载。

履江没踝。

法句经云:舍卫国东南有大江,水既深且广,有五百余家依岸而居,不闻佛化。佛为化彼,就至其所,说法不信,乃化一人渡江而来。水才没踝,众见皆惊:吾等先人居此已来,未曾见人行水上者,有何术也?曰:我在南岸,闻佛在北说法,欲渡无舟,问傍人言水可没踝,吾信而渡之,此佛力也。众人闻佛不思议,皆受法化,应时得度。

五江会海

洹水喻经云:天下有五江:东沙禄,南珂夷,西恒,北默,中徘徊。此五皆入其海矣。

湖万千里。

神异记云:北方大荒之外,有湖一万二千里,平满也。其中有鱼,长七八尺,如鳢,白赤,夜化为人,刺煑不死也。以乌梅七七煑之,即熟,食之愈邪病也。

江海为王

老子曰:江海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众流归之,若民归王。又净名云: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又四渎:从本至海曰渎,江出污池,河崑仑,淮桐柏,济王屋。三江:一荆江,荆州;二松江,苏州;三浙江,杭州。五湖:大湖,苏州;青草湖,岳州;丹阳湖,宣州;谢阳湖,楚州;中彭蠡湖,洪州也。

○河(五)

四河为大

婆沙论云:无热恼池,出四大河:东金象口,出殑伽河;南银牛口,出信度河;西吐琉璃口,出缚菖河马口也;北玻胝师子口,出信度河。此四大河,各与五百小河而为眷属,各依方面,绕池一匝,而入四海也。

泪出成河。

杂事二十七云:翳罗龙王见佛现身,长一驿七头,问佛何时免苦?佛言:候慈氏下生,人寿八万岁时,方得离此苦也。龙王闻之大哭,诸眼泪下,成十四河。佛令止之,更恼他有情,不益物也,乃止矣。

河水咸苦

十诵律云:有河咸苦,目连问曰:河出无热池,水具八德,今何如是?佛言:为经地狱故,又有情业异。

油河灵异

释迦谱云:太子初生,龙化泉水,先润成河,拟其洗浴,以除风病。今变水河尚腻,俗号油河也。

四州各别

华严经云: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河,西州五千,东州七千五百,北州一万,皆入大海。

有河无水

七佛咒经云:为渴爱河之所漂溺生死大海。又云:以大乘河灭结使火,又印土有黑暗河。

福河悞人

西域记四云:殑伽河,诸外道为之福河,为观见溺死者生天,遂劝人自投河死,言得生天。提婆菩萨至彼河,入水逆击其水。众人曰:异哉斯人!曰:我父母在远国,今欲济之。众曰:何愚如此?曰:幽夜上天,岂能及乎?众屈信善请教意,破执河水,岂能及幽夜生死?自是善恶感也。

五河在空。

僧伽吒经云:空中有五百道河,各与千河而为眷属,常雨清净之水,增长苗稼,利益有情。三兽渡河见上。

河是佛化。

涅盘经云:居士妇女,恋慕於佛,不肯归家,恐佛入灭。佛以化缘将毕,往拘尸郍路,化一河,隔诸人众。

断河生尘

因果经:佛化迦叶过河,令水两断,为路生尘,方受佛化。

河名乳流。

正法念经云:普清净河、欲水欢喜河、酒流河、蒲桃河、庆乐乳流河等。又云:夜摩天中有乳河,诸天饮者,即知宿命来处等。

游增之一

俱舍云:地狱门外,各有四增:一、列河增,其水咸热,罪人入烂。

事佛投河

异相三十一云:有梵志妇,欲归依佛,与佛作婢。夫亦不从,私造一幡及花供养。夫知打之,妇投河死。以花投河,河乾花久不萎。夫见心悔,信归佛也。

法顺渡河

续高僧法顺过黄渠河,河深岸滑,而溢涨水急。顺才入河,水忽断流,上岸如故,门人莫测也。

河水从来

超世经云:以何因缘,有清河水流於世间?佛告比丘:以日热故,炙诸山汗故,龙所变故。

车正渡河

阿含经云:佛曾因渴,令阿难取河水。阿难曰:河有五百乘车过,水浊未堪。今拘留孙河不远,可浴及饮。时有鬼王在雪山居,知渴,以鉢盛八功德水施佛,佛为受之也。

尼连河浴

般若经云:此名无垢也。

河伯天署

抱朴子云:河伯是华阴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补署为河伯,故今庚辰日不治舡渡河。

○水(六)

水最为大

智论云:水最大故,能持大地,乃至成山宝等,亦因水也。又中阿含云:水有内外,内有情界,所为泪、洟、唾、小便、汗、血等;外者,江、河、淮等水,以湿为自性。

服水万岁

涅盘经云:有七宝山,其中有水,服者万岁。有二人俱往,然路悬嶮远,多诸贼故。及与山险猛兽,去者千万,达者一二,喻佛果位。

不兰投水

音悦经云:六师外道不兰之类谤佛,被国逐出,自曰:我道终不及佛。以瓶盛沙,投江而死矣。

水须日进

百喻经云:有美水去王城五由旬,王令村人日供其水,人倦欲移,王遂封地为三由旬,闻皆欢喜,如一乘道分别说三也。

水中无污

律云:萍沙王宫眷欲入园池游观,六羣比丘知先入,以大小便用叶裹在水中及地。宫人争取,见其不净,知是六羣生人谤。佛知制戒,不得水中大小便等。

水坛四肘

陀罗尼云:先作坛,加持诵咒,一切皆成坛,法在经也。

费功之悲

异相云:有一女人而生二子,滨河而居,一解水,一不解水。不解者过河溺杀,母不悲;後解水者又溺,母悲。或问曰:何?曰:枉费泅水功也。

内院遶梁

上生经云:其水上涌,游梁栋间,水出花中也。

福及族类

大悲经云:持咒者,在河水泉池,浴其水族等,并获功德无量,何况受持。

水出珠中

大佛顶经云:如月爱珠,欲得水者,对月执珠,其水即出也。

中说

般若论云:牛呞比丘上於忉利园现通流水,水中说偈云:憍梵波提头面礼,妙泉第一大德僧,象王既去,象子随等。

禁水有毒。

法苑云:汉时永昌郡不违县有禁水,水有毒气,唯十一、十二月可渡,余月不可。有鬼杀人,有鬼弹等。

施水之报

百缘经云:百缘比丘出家,不能精勤,後得重病。医令服苏,乃渴求水。河水见枯,恐生饿鬼中,乃白其师。师曰:取瓶水,僧中行之。行毕命终,生大长者家。口齿之间,出八功德水,不食其乳。乃至今者,遭值於佛,出家得道。其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八功德水

称赞净土经云:有八功德:一澄清,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过患,八饮已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胜喜,多福有情,常乐受用。

饮洗刀水

四分律云:长寿王被怨王夺国,与第一夫人走,诈为长发梵志,居瓦窗师家。後夫人有妊,垂产,欲洗刀剑水饮,须见平坦地内。日初出明,四部兵众鬬饮其水。长寿王以夫人故,告梵志:施怨王大臣,是我昔日亲情。其臣解相,至见妊子是俱睒弥王,乃为奏王:有灾星现,须具修穰须具,四部兵鬬於野。王许夫人得水见兵,即诞其子,後为王也。

水利万物

老子云:上善若水,在天为雾露甘雨,在地为泉源矣。

天下柔弱,

老子曰:莫过於水,方圆任器,壅之即流住,决之即流散,攻其坚,灭其火,柔在刚亡矣。

甜水。虞泉。

洞冥云:有甜溪水,味如蜜。东方朔得数斛献帝,投水於井,井水恒甘而寒,洗浴则肌理柔滑。

○泉(七)

泉名无箭

释迦谱云:菩萨捔力,放箭堕地为泉,名为箭泉。病者饮水皆愈,痛者涂泥即止。又有车轴泉,因商侣热渴,佛指此有泉,乃以车轴筑之,泉涌如箭,因名车轴泉。

千泉避暑

西域记云:雪山北有千泉,周二百里,水土沃润,杂花若绮。泉有千所,突厥可汗避暑之处。泉傍有鹿,多饰铃环,驯狎於人,不甚惊走。王不许,杀之。

孔雀出泉

西域记云:帝释化为大蟒,救病有情。孔雀王羣至此,无水,热渴既甚,以啄崖石,涌泉流出,令人与兽俱得饮也。兼能愈疾。

因名野马。

慈恩传云:五峯西北流沙中,有三藏遇之,天王指处,得水西行也。

阿父师泉

西域记云:离高昌路次也。昔商侣至此热渴,有僧同行,求曰:我等热渴欲死。僧曰:我当为汝等置水。即上山崖,令诸商主高声唱言:呼我名字。僧上众呼,其泉石中涌出,僧更不复见,遂名阿父师泉也。

鹤起泉飞

灵岩寺记云:有法定禅师至齐州灵岩山,欲构禅室,患其无水,山神指曰:二鹤之下有泉。师至,二鹤起飞,当时泉涌二眼,号白鹤泉。今一眼枯,以因妇人照面也。

山顶泉涌

续高僧传云:潞州梵境寺无水,因道端,隋帝令送舍利,感山顶泉涌,人饮者除病,食酒肉者即却发。

竈下泉流。

高僧道丰临终,谓弟子曰:居山水远,竈边去,石下有泉。如言去之,泉涌。师徒欢喜,自此无竭劳也。

醴泉如井。

法苑云:太山东有醴泉,其形如井,本以上下是石,欲取饮者,皆须洗心致跪而挹之,则泉出如流,多少随意,若或污慢,泉遂缩焉,神之至性急矣。

涸泉重涌。

高僧传云:稠禅师住嵩岳寺,有百僧泉水才足,忽见妇人弊衣挟箒,却坐阶上,听僧诵经。众不测是神,便呵遣之也。妇人有愠色,以脚踏泉,其水便涸,身亦不现。稠闻至泉,呼优婆夷三遍,其神乃现,谓曰:众僧所居,悉仗此泉讲诵,合相护助。言讫而隐,泉流矣。

○池(八)

说文曰:方曰池,曲曰沼。

池出四河。

僧伽吒经云:阿耨达池,此云无热恼。此池中龙,十地菩萨示生居之,离其五怖热恼。从龙为名,出四河,周给一切也。其池纵广五十由旬,金沙布底,四宝为岸,所为金、银、琉璃、玛瑙,出诸名花,非得通人不到。

浣衣之化

律云:满才长者女,不拜外道父母家属,说佛神德曰:佛有最小弟子均头沙弥,得其故衣,至无热池洗,神鬼相助。有外道至彼,欲饮其水,被鬼神逐之。知佛胜也,父母受化也。

池名列士。

西域记云:有一仙士,修习仙法,未得成就。案其仙法,须结坛求一列士,执剑至明,不语而立。得一人相许,乃依法立坛池边。其列士恩义居怀,执剑而立。至夜三更,忽言莫杀,仙法不就。仙人问曰:何以言莫杀,令我有失?曰:我梦身死,生於异国,年已二十。思其君托,犹故不言。乃至娶妻生子,亦不言。妻怒,欲杀於子。我思多年,乃言莫杀。仙曰:我无分矣。言讫,列士入池而死。

池忽自生。

杂阿含云:佛欲降,迦叶示拟浣衣,天帝化一泉池及树。又天王移一大石与佛曝衣,其石衣文犹在受化也。

指地为名

瑞应经云:佛降迦叶,食後欲澡浴,天帝指地为池。佛谓迦叶:今此应名指地池矣。

池影迷人

大威德经云:有人诣池,见影在池,乃高声唤:倒悬杀我!求诸人救。见诸人到影,转告村人。智者曰:汝何不离池在陆?影即不倒,迷悟也。

善见可喜。

长阿含十八云:北州有池,名为善见,可喜见故。出四河:东善道,南妙体,西妙味,北光影。其四河两岸,有衣服乐器饮食等树,行列要者自取矣。

池出其火。

释迦谱云:尼波国有池常沸,火出周二十步,旱涝常等,煑其食立待。人传池中有金,後贪王知之,以铁为网,令人取之,得一金匮,上有神执剑拟之,人惧而退。王问神曰:今此是何池?又何热?曰:此中慈氏所戴天冠,下生时即献也。池中大龙所护,是以常热,其匮不可得取。因是止焉。

止饥愈病。

续高僧传云:叉德凿地於九峻山南,为阿耨达池,食者愈病止饥等。

池沸如汤

四分律云:目连言:此汤池本出无热,经炎热地狱上过,所以如汤。又善见律婆沙十三云:有河从北婆罗山出,去一由旬,龙王宫殿在此河下,纵广一由旬,城郭如忉利天宫,其水清冷香美,莲花大如车轮,水经二镬汤地狱上过,故热成汤。故俱舍云:世别人业,共感如是。

指地为池

宝林传云:摩拏尊者入灭时,指地为池,偈曰:心地清净泉,能润於一切,从地而踊出,遍满十方际。

池石三种

宝林传云:婆舍斯多尊者至中印土,王问:我後园中有一池自热,有一石夜有光明,非师不别。曰:池有三种:一、神业;二、鬼业;三者、下有石如金,其石如火,以因感故亦热,此名药泉,亦号自然汤;二者、人在世作恶,令还债,然汤名曰业水,又神不守自业作恶,天罚之,石夜有光者,此即鬼火附之矣。

池名截手。

本行云:留离杀释女处,有猕猴池、白鹭池。又增一经:占波波罗国,有雷声池。

旦露池

洞冥云:旦露池西有昆灵池,方四步,有连钱荇、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沈波底,实细皮薄,甘香,其叶半青半白,霜後美也,亦名夌冰芰。又影娥池、穿影

○井(九)

将喻生身。

忧陀延王经云:如人大野中,被象奔逐,入一枯井,手执树根,被二鼠啮,火烧树身。下有大龙,傍有四虵,上有蜜巢窠,时滴在口,忘其诸怖。喻人生身,乐少苦多。苦者,浮名经云: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井喻身,树根如命,二鼠、日月、三龙、四蛇、四大。故梁武诗云:丘井多危难,愚夫戏溺沈。四虵恒共怒,一象镇奔临。箧内三龙逼,藤间二鼠侵。欲知贪不止,蜂蜜败人心。

穿凿高原

法华经云:如人渴须水,穿凿於高原,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意取持此经,去佛果近也。

不能致井。

三摩竭经云:佛至难提国,与外道尼乾论义,不知者致其井中,尼乾不如。被弟子等欲致尼乾在井,佛言:受化。即止。尼乾死急,乃归依於佛而得度。

大出珍宝

贤愚经云:有贫夫妇见佛,夫泣,妻曰:何泣?曰:贫无物施,前不施也,今又不施,後当云何?妻遂舍镜及一金钱净水,後感金色光明,及有一井,大出珍宝,要者随意出焉。

金六随生

异相云:有一长者生一子,名为金六。有一井随子而生,水味极美,食者所愿皆满,是子之福,名如意井。

忽生金宝

感通云:江东有井,深三尺,有池鳗鱼,俗号菩萨鱼。人至井礼拜,即见忽然井中而生金宝。後有一贼,刀伤鱼尾,更不复见。傍有舍利塔,常有圣僧现。

须达多井

法显传云:显至王舍城,须达长者古井犹在。

井出其锦。

感通云:南齐时,荆州有天子井,在於城东。忽出其锦,如人中之锦,不别矣。经月乃歇,士女争取。事出南均齐春秋、萧子城荆南记。

死者无罪

智论云:如人好心造井,有人堕井而死者,无罪。又如人施食,食者伤,而死亦然。佛说法戒,不依者过。

用之不竭。

续高僧传云:齐州南有神通寺,朗公造。有井深五尺,千万人用不竭。曾因女人照面,乃枯。後僧朗禅师烧香求之,乃得依旧。

为井所诳

报恩经云:有人渴逼,遇井便入,深一箭地,无水有虵,甚可怖畏。如人无德,空有人名。又有长者,小儿时养三毒虵,後长大,已置之於井,其水亦毒。後因施食,取水用之,遂杀人,多填井烧虵。

道嵩井吼

续高僧传云:道嵩,隋帝令送舍利苏州,感中有井,吼三日矣。

幻术移井

法苑云:有幻术之人,倏忽之间,能移於井也。

井自天成。

临海记云:其井深四十丈,石成天生,非人工所作,其水香美。又易云:改邑不改井,本行有箭井。又天帝因中曾造义井於要路,周给一切。又陶侣造寒溪寺及义井,今有陶太尉井。又菩萨四处生井,井有菩萨鱼也。

罗汉井在

大圣行状云:大师至淮阴,云後有信士来斯教化。至开元五年,张居士至,指其山脚,令去磐石,有井澄清,至今在矣。

玉井之灵。

唯识钞序云:崑仑山下有井,以玉拦,名为玉井。又云:西方古昔圣人,以箭射地,遂成其井。井中之水,色白如玉,故名玉井。又三藏将往西天,井水忽变。婆罗门占之,东土有菩萨僧,发意欲来。奘三藏到,亲闻其说,果不虚耳。

○坑(十)

深不见底。

释迦氏谱云:给孤园东现有坑,深不见底,是天受生身陷入地狱处。又南八百步有大坑,是战遮女人生身入地狱处。善星比丘亦然,天雨大水不满,至今在焉。

火坑毒食

智论云:德护长者致火坑毒食,欲害於佛,化为花池。

火坑成池

随求佛顶云:罗睺子母诵念随求,火坑变为莲花,不能烧害。又观音经: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又法华云:有增上慢比丘,将坠於大火坑。

名为象坑。

本行经云:太子出城捔胜将回,父王令牵大象取太子至城门。天受见之,以手拽鼻,拳击而死。当其城门阻绝往来,太子後至,以手抛象出七重城外地,越二里而下,地陷,大坑在矣。

生死深坑

育王传云:有比丘多睡,球多化之,令居深坑之傍。比丘乃白师,大怖。师曰:此坑可出生死,深坑不可出也。乃悟道。

坑不坏界

五百问事经云:界地为坑,坏不?曰:不坏,乃至由旬,况小坑矣。

火慢堕坑

慈恩传云:南印土大慢婆罗门,谤毁大乘,生身入地狱,现有坑也。

○尘(十一)

尘目致杀

月灯三昧经:净眼比丘对王而坐,忽为轻尘入眼,两目连动,王见令杀。目动惑我宫人,悞也。

轻尘足岳。

大唐高祖圣教序云:轻尘足岳,坠露添流也。

尘沾罪灭

不空,若人身沾坛上尘者,罪亦灭也,得无量福,为菩萨之种。

由旬之始。

俱舍云: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蝨,麦指节後,後增七倍,乃至肘里,拘庐舍由旬。

经尘勿吹

五百问事经云:如经上有尘,不得口吹,口气恶也。

尽末为尘。

法华云:三千土也,一尘一劫等。又华严经云:一尘含法界,六识刹那空。又尘沙世界等。

和光同尘。

老子云:和其光,同其尘,处羣聚而不自异也。

○泥(十二)

布发淹泥

般若论云:摩纳仙人见定光佛上七茎莲华供养,佛威德力变成花盖,路次有泥,以自所着鹿皮衣覆之不遍,乃以首发布其泥上,佛为踏之,得受记起劫等。

泥涂坛地

不空云:用牛粪泥涂坛地,然後加持,以紫檀橛钉,以绳界之。又咒火,以香泥炉加持,咒之有灵。

香泥塑像

法华经云:铁木及与泥也。又塑像经云:以香泥塑也。

泥地若镜

寄归传云:那烂陀寺房内地面,用麻滓、粘泥、砖石屑、石灰泥相和,埿其地面,涂饰如镜。又云:婆罗林侧,泪下成泥,哭者身边,血如花树。

尸粪泥满

俱舍云:尸粪,地狱尸粪泥满,中有娘柜吒虫,身白头黑,觜利如针,破肉伤皮骨,食其髓。

○土(十三)

土坌道人

杂宝藏经云:有一女人,其夫端正。余女问曰:何也?曰:我因以土坌道人头。时道人头有疮,得土而愈。余女不善其意,见道人皆将土坌其头,欲其夫好,遂一城斅之。後迦旃延至外道林下入定,人皆将土坌之,乃至成塚。後感雨土满城,一城填死也。

水土多难

苏悉地经云:水土有神多难者,是毗那夜迦云障碍神也。先持真言发遣,然後用之,永无灾难也。

迦多被坌。

根本律云:迦多衍那尊者到一城,有佞臣曰:此人不祥,宜以土坌。人共坌之。後感雨,土满城,唯一人免。

土块掷口

十诵云:六羣张口待食,比坐比丘掷土块入口,大众皆大笑,因事喧杂。佛知,集僧制戒,不得张口待饭,不得物入他口。

能除头痛。

法显传云:鷄足山大穴前有土,是迦叶洗手作净土也。至今合聚会,有人患头痛,取土涂之即愈也。

土净洗法

童子问经云:如大小便,後土五聚,三後一前,一独後一;又十聚,洗手、左右背掌等,及二瓶触净,二用一在外,随己也。

土无别用

五百问事经云:佛塔土,扫得只填塔地,不得别用,佛物重故。若有余物守护人,亦不得与人出利,除令守护。

咒土沾骨

尊胜序云:咒土沾骨往西方,当来成佛定无疑也。

土人欺魄

列子曰:南郭子与列子隣二十年,相见不曾语,门人等为有敌焉。有自楚来者,问之,曰:彼无心如欺魄,即似土人也。

○灰(十四)

灰涂无障。

陀罗尼云:持真言障力,持其灰涂身,点额及腋或眼,所向无障也。

灰狂风止。

陀罗尼云:欲止其狂风,将灰加持,往风撒之,作嗔喝声,其风即止。

护摩灰力

不空云:加持香木而成灰,散一切物皆得利益。

涂灰之流

俱舍云:西域有一类外道,计灰能净衣垢,若涂身者,能灭身中烦恼垢也。

劫尽之灰

续高僧传云:汉武帝凿昆明池,至水到灰得灰,问方朔曰:泉下何有灰耶?方朔曰:问西域僧知也。摩腾法兰至,帝问曰:此劫尽之灰也。

以覆其门。

龙树传云:菩萨本学隐身法,三人同师,意欲入王宫作乱也。後宫人有孕,王问智臣,臣曰:若是鬼,禁咒可治;若人,请於宫门罗灰覆之,认其迹也。果见三人迹焉。令持刀乱挥,二人被杀。龙树多智,乃常近王免也。

以灰洗面。

续高僧法通,本龙泉人。彼石楼界未染王法时,僧以为不吉,须尽以灰洗面,後因通而止。

○火(十五)(薪炭附之)

火山四起

十善戒经云:提婆女人有子,端正无比。见佛,为其法曰:我爱此子,逾身百千万倍。佛化火山,四面俱来,远以衣遮,近以子障。佛化令悟道。

取珠出火。

大佛顶万行经云:有阳燧珠,对日出火,对月出水,名月爱。

不烧之喻

不退经云:如人投火,愿不能烧,还可得不?不得,喻闻此经,不退生死。

羊累猴象

菩萨本经云:须达妇人作面,羊来犯食,妇以火杖打羊,羊身戴火,遂然象廐,次及猕猴悉皆烧杀,因斯断夜然灯火也。

狱光似火

本行经云:王既因烧象廐,断夜然火。须达夜烧灯坐禅,被收在禁。夜有天王、帝释、梵王相次来看,须达光明如火,王怪谓狱中然火,知天王等来,乃放达。

火宅之喻

法华经二云:三毒之火,炽然不息。又歘然火起,焚烧舍宅,四面一时,其焰俱炽。又大火猛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矣。

然顶归依。

不空云:火可畏笑,药又三昧,火然其顶,然可归依,不为一切道人障碍。

色形声香

童子问经云:诵真言者,加持其火,有红紫碧绿等色,幡幢蠡具,日月等形,万字锺铃,乐音香也。

火天奉药

不空云:持真言加持米团,心母咒之,既志诚以即得药,神现奉药也。

火热不定

智论云:入火不烧身,中火不烧人,云中火不能灭五藏业力,云中龙力矣。

城中火满

庄严论云:亿耳入海失伴,至饿鬼城求水。鬼曰:此城鬼趣,不闻水名已无量劫,唯有满城火业感。

斩水求火

长阿含七云:有婆罗门事火,火不曾令灭,令一小儿看之自出。小儿灭火,闻木有之,斩斫求之,何火之有?无智。

生在火中。

根本律云:佛记火生童子,外道诳父母,此腹中是女,佛记是儿,外恐自言非,以药杀母,死以燌烧难辩,佛知欲烧,令只域火中取儿,佛使事未究竟,故无死理,其子因名火生矣。

火相忌水

百喻经云:有人须火冷水,以水瓶致火上,火死水热,总失前事。如出家人贪利,内外俱失。

火不烧[叠*毛]

异相云:佛在时大热,僧众烦恼,迦多比丘为众化凉风细雨。有长者曰:此事希奇,愿更现相。令积薪置验,安[叠*毛]在上,定火之。不然,薪尽[叠*毛]存矣。

向火七损

恶集经云:一、损眼,二、色,三、身羸,四、衣垢,五、卧具坏,六、生犯戒缘,七、增世俗话论也。

如救头然。

上生经抄云:慈氏菩萨在知足天,欲下化众生,如救头然,心非不切也。

远救火灾

高僧传云:僧实在京行化。一朝日正午,僧寝,自上楼打锺,令众速备香花。以梁国讲堂欲坏,恐损大众。时杨都讲堂中四众,闻香气与音乐众竞出堂,其堂便坏。圣莫测焉,人无损者也。

口吐猛火

集异记云:三国时,有人口吐猛火,先以药在器中,取一片木与黍糠含之,再三吹吁,而张口火出,因就熟处取以爨之,则便火炽。又书纸投火,不然。

五色烟火

搜神记云:甯封子,黄帝时人,为其掌火职,能出五色火烟,久则以教封。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也,葬之封焉。

火有十名

婆沙七十二云:名火焰顶炽然,生明受记,祀能热路,钻息烟幢,金相千名。存十也。

火相可瞻。

婆沙云:火赤多疾死,黄色起万兵,红炎有饥馑,杂色宜五谷,青色丰欢乐,白色国兴盛,黑色境减损。此名火十色相。

可污事火。

慈恩传云:可污事火,不坐木床,以生火故。三藏至彼,令坐铁交床。又康居国事火不重,佛见僧,以火逐而烧之。因三藏之,彼二沙弥入寺看,被以火烧逐。王知,捉令断臂。因事改法,重佛三藏力。

宝积经云:如人将炭欲磨洗,令白人身不净;欲澡浴令净,不可得也。

薪炭

本生六地观六云:是身不净,如人洗炭令白,白终无有。又俱舍:嗔毒如炭火。又法华云:拾薪设食。又孔雀云:为众破薪也。

○灯(十六)

供佛生天

百缘经云:频婆罗王夫人,日日供佛。後年老,请佛发爪,起塔在内供养。後阿闍世王立,不曾供养塔也。有一宫人,名功德意,以灯供佛塔,王即杀之,即得生天。

其光不灭。

闍王经云:时有老母,见王供佛,私自念言:我大贫苦,後世云何生值佛,不能供养?遂行乞,日得二钱沽油。油主曰:作何?曰:供养佛。油主愍而益之,将至佛所,然之不灭,止之益明。佛记之,得大善利。

其福无量。

施灯经云:若四众施一灯照佛像者,声闻小圣不能知其功德多少也。

诸油各异

法华经:抹香、涂香、苏灯、油灯、诸香油、苏摩那花、瞻卜花油、婆师迦花油、忧鉢罗花油等灯供养也。

慈利剜身

本行经一云:慈利王为求法故,不惜身命,四方共知。天帝化作老婆罗门,试其心也。乃白王曰:我能说法,须剜其身,作其千灯供养,为王说法。王遂作千灯供养,身疮如故。

小灯吹灭。

璎珞经云:闻小道至劣,如小灯,吹之即灭;菩萨如劫火,大海不能灭也。

定光因地。

受记经云:定光佛,因地曾为童子,为供佛故,然身为灯,後得佛时,顶有光明,号定先佛。

其身火然。

杂阿含云:有王第一夫人与王争,将灯油洒王,遂感恶报,大身常有火然。

那律天眼。

本行经云:昔有长者子,名曰大财,将百斛油然灯供佛,愿得天眼第一。又云:曾为盗,夜入佛塔盗其物,见佛前灯暗,以箭挑之,见佛相好,思自悔曰:他人施我欲盗,罪大矣。遂发善愿,今遇佛出家也。

灯花供养

花聚陀罗尼云:若人於塔庙,以花灯香或一团泥补寺塔,一称佛名,若堕恶道,终无是处。无有此理也。

指有光明。

灯指经云:有长者生一子,指有光明,名为灯指,其家大富。後因父丧大贫,为人担尸,至林不落,至家为金。因中曾以手挑佛前灯,感指光明也。

神移其灯。

五百弟子问事经云:佛前灯,不得私取灯及作自事。施者得福,作者盗佛光明,得罪非轻也。又傅大士见梁运将衰,然臂为灯,穰祸也。

七层之灯

药师经云:若遭厄难,劝然七层之灯,灯如车轮,四十九戋,名续命幡灯。

蜡烛自然

高僧传云:隋文赐蜡烛供养,至寺未及,然自发光焰。闻帝,遂改寺为光明寺。

紫金之灯

洞冥记云:灯,紫芳茨灯,光色,有白凤紫冠,凭足来戏[山*旁]。嵻细枣膏灯,又有青樝之灯。青樝木有膏如淳漆,削置器中,以腊和之,涂布灯然之,照其数里。又有明茎金灯。天汉二年,武帝昇苍龙阁,思仙思方士,令修异术。方朔操笔进曰:臣游北极,至锺火山日月不照处,有青衔烛火以照山。四面亦有园囿池沼,皆植异果。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照,见鬼物形。仙人甯封常服此草,夜冥辄见腹中光明,亦曰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壁云明之馆,夜坐如昼,亦名照魅草。采之,藉足履水不沈。

草木果实部第三十六

○园(一)

欢喜四花

庄严论云:三十三天有欢喜园,是三十三天捔力欢娱之所。中有园生树,池亭可爱。又有四苑亦然,及四妙地。

画暗三月

处胎经云:佛在昼暗园,尸利长者请佛与阿难同去,在长者园过夏,九十日不去,缘值长者,贪欢忘却,夏满辞之,长者方忆大惭。亦由佛因中自作也。

给孤独园

孛经云:其园四十顷,须达布金遍满而乃得之,为佛造寺等。

仙人所住。

智论云:迦毗罗城外五十里,是释迦所游乐处,佛住彼园,为众说法,王因施之。

毗蓝园

本行经云:维卫城有毗蓝园,中有无忧树,摩耶游彼,佛於树下生,地神捧足处。

灌园施浴

杂宝藏经云:有客灌园,人见舍利弗时,遇大热,即来树下坐,施水洗之,不妨灌园。舍利受之,园人因此少善,而得生天矣。

庵罗树园

维摩经云:佛在彼园精舍说此经,庵罗女因树而生,後将此园施佛。

善友看园

报恩经云:善友被恶友签目夺珠,利师跋王放牛人将归供养。後园监雇令看园,树上悬铃,以绳系之,下弹琴,自有飞鸟引绳去之。

萍沙竹园

四分律云:萍沙王施佛竹园,佛谓咒愿种植诸园树,并作桥梁、园果、诸浴池,及施人居止。如是诸人等,昼夜福增长,持戒顺正法,彼人得生天。又黄竹园经也。

锻作园

毗奈那云:只园扃内有六精舍,此为一焉,因事名也。

令进园浴

杂事律云:重兴王令大药父进园池花林来,大药曰:未知大小,请示一样。王叹希奇。

安隐园

念佛三昧经云:胜密大王有园,名为安隐明相,佛常住其中也。

逍遥园

高僧传云:罗什,後秦姚兴请於逍遥园草堂寺译经也。又施鹿园,昔王放五百鹿处,佛在彼初转法轮,度陈如五人。又园,植果木处。圃,种莱也。囿,蓄鱼鼈处。苑,在东,养物类处也。

鸣禽苑

洞冥云:影娥池中作鸣禽苑,有青金树,皮间有黄,皮下有青金屑也。

○林(二)

施鹿林苑

异相云:昔佛与天受共为鹿王,各领羣鹿悞入王围。时劫初时畜同人语,菩萨鹿王乃白王曰:若[打-丁+忽]杀我等,其肉即臭。我欲与王次第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等延朝夕之命。王许之。後天授羣中一雌鹿有孕,告王:子未合死。天授不从,曰:谁当代汝?菩萨鹿王悲及未形,乃自往代之。王闻曰:我人中畜也。彼畜中人遂悉放之,因名施鹿林也。

林宝殊胜

正觉念经云:轮王出时,有林宝如天帝之园,一切可爱适意。又天上有无比林,其中花木果实,非世所有,名为无比。

娑罗牛角

中阿含云:诸比丘可诣牛角林,即娑罗林也,其林别号因形也。

林果生酒

正法念经云:诸天北州,有欲游献酒者,入酒林上,有摩偷果,果中出酒,饮而能醉,不乱性也。

宝林濯莹

无量寿经云:有七宝行树,故曰七珍林错落,八德水汪洋。

西域寒林

阿含经云:人死致之寒林,不封埋,不树葬,或水火葬,亦名尸陀林也。

士林如林。

高僧传云:梁武重云殿开士林学。又姚兴帝长安逍遥草堂寺,洪儒硕德,毕萃如林矣。

林名堕处

法苑云:有五百仙人至此而堕,亦名住处,亦名羯兰陀,或名羯铎迦,禽名也。其形似鹊,栖集此林,因以名也。或因仙堕。

尺蠖林

婆沙八十三:佛欲入灭,游历邑波波村尺蠖林。力士闻已共集,如不往者,罚五百古大金钱。兖邑家有一力士,名曰卢遮,不惜用金,恐违亲友,虽诣佛所,心不敬信,为现火粪方信。

分分林

根本杂事律云:歌罗大子,王怒,令断手足,送至寒林。佛知观之,已酬往业。今又根熟思佛,佛乃化之,手足如故,度令出家。王知自悔,以所住林赐之,名分分林,即誓多林也。

舍夷林

释迦谱云:渡婆只河,雪山北有舍夷林,是释迦得生之所。杖林山,见上山部及慈恩传。昔有菩萨,或云梵王,以丈六杖量佛,上至梵天,终不见顶,以杖投地,今为大林。胜军论师在彼林也。三藏至彼受因明论处。又俱舍云:地狱有剑业林、铁刺林也。

蹂腹林

杂事云:其林有神,善[木*霍]税。有长者不税,人马不能行也。

汤林邓林

列子曰: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际,日所入池,渴欲得饮,赴饮河渭,虑不足,走北大泽,未至,死於路,弃其杖,杖後生,弥数千里,为邓林焉。

○树(三)(树有万种)

大药无根

大哀经云:下方而生大树,号无根大药树。以根通地下,过金刚轮,立於水界,无能拔者。其根分布遍阎浮提土,万物萌牙。一切草木,地上者近枝生,枝、叶、花、果、根、节、实近者同生,一切树木因之有。

阎浮提树

俱舍云:此名上金,在中国无对,所以不翻其树。此州南边有无热池,边亦有此州,因树为名。果如一硕瓮许大,其味甘美,其香馥郁等。

四边依止。

智论云:佛蓝毗园无忧树下生,摩竭陀国菩提树下成道,波罗奈国鹿野林中说法,俱尸那城娑罗林中入灭,皆有因意也。

一树随生

茶毗经云:恒河岸北一旃檀树,佛生时同日而出,树神常将香供佛,佛入灭时,树皮裂枝枯而死矣。

慈氏龙花

成佛经云:慈氏,当於龙花树下成佛。此花如龙首,或树自龙宫来。其树高五十里,花果鲜香,氛馥远腾,见者欢喜。自余诸树,高四十果,花果光鲜,随时凋易。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大力龙王,常於夜半,降微细雨。

俱猎婆树

六度经云:俱猎国王有一大树,高五百六十里,根深八百二十里,围二十里。树有五面,各生其果,大如二斛瓶。其味甘美如蜜,花色鲜明,枝叶荣茂。夫人、太子、羣臣各食一面菓也。

生便成就。

般若经云:有树名好坚,在地中百岁,一日出生,高百丈。其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树神曰:无余,高大相荫。

延命之灵。

数珠经云:菩提树,亦名延命树。有外道小儿被贼打杀,外道言:此树若圣,令我子活。寻念佛名,经七日活也。

其果甚大。

观佛三昧经一云:殃伽陀树,本香山中来,风吹种至雪山,其果大小如一硕瓮,食者得仙圣,复得病者,除病也。

七宝宫殿

处胎经一云:佛於东方化七宝树遍满其中,於树枝叶上化七宝宫殿,各有化佛及化菩萨而自庄严。

欢喜园生

观佛三昧云:帝释欢喜园中,有树名曰园生,见者心喜。其果金色,叶有十色,出诸音乐。又云:有旃檀树,根、茎、枝、叶、花、果,一切皆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等。

普智福树

道树经云:五种:五根、五枝、五茎、五花、五叶、五果,有七菩提分等。

树有三种

广百论云:无忧树,有女人触时,花菓齐发;二乐音树,闻乐音时,枝叶条荡,应节而舞;好鸟吟树,闻鸟吟,枝叶动而不止。如此,方不奈痒树也。

树因迦叶

正法念经云:昔迦叶如来为化诸天,留此影树。树有其门,中有园林花木,悉是七宝。中有镜殿,长五由旬。佛留影光在壁,若诸天放逸时,帝释令入中现诸宿业,息其贪也。

药合宫殿

正法念经云:夜摩天有药合树,其中有宫殿光明等。又有空行树,一念须行百千由旬,随念而去。音乐衣服等树。

鬬胜生树

贤愚经云:佛与六师鬬胜,当以齿木投地为树,枝叶花果便生。其果如五升瓶大,其味甘美,香气四塞,食者无厌,见者欢喜,外道之徒,见者信伏。

树出饮食

贤愚经云:有善求恶求。太子入海采宝,粮尽,遇见一树,有神言折之,令求即得,饮食衣服珍宝皆足。恶求取根,即被食也。感夜叉怒,被害也。

大安小动。

异相云:有阎浮树,高四千里,大鸟栖而不动。有小鸟,形如鹑,止树便动,曰:以小鸟海底食金刚粪,坠物上,无不坏者。怖而动之。

普覆如盖。

华严经云:善财求法於善尼,在一树下。其树形如楼阁,名为满日。光照一由旬,普覆如盖。又有花茂树,甘露树,天衣树,妙音、妙香、妙果、乐音、饮食树等。

知足天树

上生经云:有七宝行树,一一树叶有五百亿宝色,有五百亿诸天宝女住立树下。

千光法音

异相云:有千光明树出法音,师子吼佛国树常出苦空之音。又如阿弥陀佛国树亦然。故云:玉树珊瑚果,金花琥珀枝,皆演法音等。

女树生儿

正法念经云:海中有银山生树,名为女树,天欲明时,皆生婴儿,日出能行,至食时皆成少年,日中盛年,日晚老年,任校日没即死,日出复然等。

树名多罗

西域记云:其树形如此方椶榈,树极高者七八十尺,枝叶繁茂,果熟即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土界树中之上也。

荆南娑罗

荆南记云:晋永康年,僧房下生一树,随剪随生,僧乃移房,树长便迟,叶花稍迟,夏中方有,叶落时节,与众木同。後有西域僧来,识此娑罗树也。又经音义云:形如此方槲树,而皮青白,叶甚光润。

四方各二。

茶毗云:佛入灭於娑罗林,其树四面各二,佛於其下入灭,背东足南,树皆变白,皮裂而死。

树极高大

异相云:雪山顶有药王树,名非从根,非从根生,广六百八十万由旬,下极金轮,枝能生茎,茎能生根,除一地狱中,下有地狱不生也。枝、叶、花、果、根、茎,皆能愈病也。

树名蕈触

续高僧传云:顗禅师住玉泉寺,有蕈慈荏反触树,供僧常菜,随取随生。师若他行,采即不生。是禅定力,化洽万里。造寺三十五所,度僧四千余人,书经一十五藏,金檀佛像十万躯,五十州受菩萨戒人矣。

树影不移

中阿含云:佛在阎浮树下坐,其影不移,廕覆佛身,显希有事矣。

大椿之寿

广弘明云:洞玄经说东方青帝颂曰:九五不常居,天地有颀危,大劫终一椿,百六乘运回还浩素等。

栴檀胜用

高王法门经云:其树枝叶花果,能治人病,为屋宇入中,不饥不寒不热,离贫穷襄老,出一切高门大富宝物等。又有金顶树亦然,能愈毒消病等。

树名端正

续高僧传云:盩厔县城西二里有端正树,是道哲和尚燌身起塔处。

千秋树皮

高僧传云:帝赐千秋树皮袈裟,不知来处也。

药树有神

异相云:药树能消万毒,有虵长百丈余,遇黑头虫五寸,与虵相遇,虵闻药气而走,遇树身断头走,尾半已烂坏,药树有神所护矣。

毒复生出

异相云:舍卫国生一毒树,人触便死,长斧杀之,旬日如故,触者即死。有智者曰:令取其根,即不复生也。

树亦可畏

称扬诸佛功德经云:女人譬如毒树,增长诸毒,触者致死,入於地狱。

铁树高大

处胎经云:须弥山北有大铁树,高十六万里,金翅鸟巢於上,是食龙之所。

剑树之苦

俱舍论云:地狱有剑树,罪人入中,风吹叶落,皆是利剑斫刺罪人也。

伐树闭门

涅盘经云:南天竺国有一大城,名首波罗。於是城中有大长者,名曰卢至,为众导主。佛欲化彼,彼修异道。外道教令伐树污泉,闭门立敌,言佛至处为不吉祥。佛为化彼说吉,备足受化。

伐树取果

百喻云:王有果树高大,上生美果,愚人欲食,伐而取之,喻破戒求道果也。

枯树再荣。

陀罗尼集云:佛在祗树给孤独园内,有庵罗枯死,外道与佛鬬,圣德以药水令活。又外道化一花树,佛即令枯死矣。

伊兰臭树

观佛三昧经一云:伊兰臭树,与旃檀同生也。然馨各别,臭薰四十里,犹如死尸。其花红,极可爱乐,闻臭而死,甚可恶。

栴檀虵绕

西域记云:南印土有山滨海,有白檀,无能别者。惟於夏中登高而望,有虵绕者,於是知之。射箭记之,冬即取也。凉,故虵绕。

远与什书

高僧传云:远公与罗什书曰:旃檀移植,则异物同薰;摩尼吐耀,则众珍自积。法轮不停轸於八正之路,三宝不辍音於将尽之期等。

出自牛头。

旃檀,出自牛头山。乾闼婆王居此山,爱其香;轮王出时,鬼神取来上王,其价贵。

为炭之喻

百喻经云:有人入海求宝,得旃檀木,经历多年,方可得之。市卖无人买者,见人卖炭,买者极众,遂烧以为炭。喻求佛果者,退为二乘也。

种桐免恶

黑梵志经云:其梵志命将欲终,阎王化之曰:汝当入我地狱。梵志曰:我得四禅,优游三界。曰:汝死有恶对也。梵志遂取合欢梧桐花,执至佛前,种之供养,得免堕恶道也。

木类多名

童子问经云:有善人之木,龙木、天木、无忧木,为跋折罗杵。

能照藏腹。

只域经云:见小儿负薪卖之,见小儿五藏,遂买其薪,中有药王树枝一茎,在人身上,见其五藏,遂得无病不治。

多根旃檀。

金顶轮王经云:有多根木,此方广州亦有。又经音义云:摩利之山或海,此岸有,去一切毒,或无价等。

耶子人食。

法苑:稽罗州人长三尺,鸟啄食耶子,兼出浆也。

伐树盖房

僧祗律云:阐陀比丘伐萨罗林树,欲造其房。时有树神曰:莫伐,令我男女暴露风雨无所依。比丘曰:但去,莫住此中,谁喜见汝?便即伐之。神来见佛,佛集僧众,因之制戒不许。

五、树不伐

律云:一、菩提树,二、鬼神树,三、阎浮树,四、阿私陀树,五、尸林树,不得伐也。若比丘为三宝种树:一、果树,二、花树,三、叶树,此但有福无过。

五、树可伐

律云:一、火烧,二、龙损,三、自乾,四、风吹,五、水漂。

齿木之树

四分律云:佛十五日降诸外道,以齿木植之为树,一日而成,二日花开,三日结子,四众皆食等。林树者,村人所依也。又未呵子树,其子生不满日,在拘那舍佛塔前,子中出油涂足,日行三千里,以叶拭即止。

多罗树

犬婆沙一十八云:高逾百肘,上有叶少实,其形如盖,质干虽长,果甚少,如素酌迦草也。

移菩提树

善见律云:师子国天,受王请菩提树。阿育王问:诸大德可往不?目连弟子。佛在悬记五事:一、勑南枝去,不用力,斧自断,入金盆;二、昇室入云;三、七日方下,即便入盆茂盛,布叶结实,叶色黄玄,种示现;四、勑至师子国,作大神变;五、勑舍利一升,致现如佛相,光明倍於日明。王即以紫磨金作盆,围九肘,高肘,厚八寸,口如象鼻,乘舡而往。王自入水,至颈接之,现大神变,而乃植焉在耳。

道门琪树

正理云:玫瑰兽魄之树,不日舒光;琉璃玛瑙之枝,无风自向。

合抱之树

老子云:生於毫末,从小成大。又庄子云: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橘柚地异

吴越之国,有树名橘柚,碧树冬青,实丹味酸。江北为枳地,异矣。

树似人形

汉时,汝南平阳遂乡有树生如人不异,身青黄色而白头,须稍长六寸一分。京房曰:王德衰,下将立。果然。莽纂立。

伐树复立

汉建昭五年,兖州刺史浩赏禁民社,移立山阳橐乡。有大槐树,吏伐倒,夜复立。表废而复兴,世祖立也。

宿昔暴长

汉灵帝嘉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高尺余,其一宿昔暴长,一丈麤大,一园作胡人状,头目须发备足。又长安西北六七里有树,中生人面,生须发等。

伐树出血

吴先主时,陆敬叔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树,下斧,忽有血出,树断,一物人头狗身走出。叔曰:此名彭仗。烹食,其味如狗肉矣。

乘树、蚕、因。

昔有人家,有马一匹,及儿女,身远征役。女後思父,语马曰:汝能取我父,与汝为妻。马後失之,至军前,其人识马,乘之而归。至家,马索其女,嘶鸣不食。父耻杀之,以皮在庭,女因戏上,裹女飞空,至树而止,乃为蚕食其叶。树名桑,桑者,丧也,亦名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天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或谓蚕为女儿。

白杨合欢

崔豹古今注:白杨叶圆,青杨叶长,柳叶细长。栘杨圆叶弱蔕,微风大摇,一名高飞,一名独摇。蒲柳生水边,叶似青杨,亦曰蒲栘。合欢树似梧桐,枝叶枝弱叶繁,并相交结,每风来辄自解,不相牵,缀树阶庭,使人不忘。嵇康乃种之舍前。杜仲皮有丝,折之即见。紫檀出扶南国,色紫,亦名紫檀。

木蜜如饧

生自南方,合体而甜。嫩枝及叶皆可噉,味甘如蜜,解闷止渴。其老枝根干坚不可食,细破煑之,如蜜饧无异,倍甜浓也。

苏方。黳木

出扶南外国,取煎为染,色黳。木出交州,色黑而有文,亦名乌文木。

漆树似樗。

取其竹筒盛汁为漆,食人生疮。又琼树,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莫愁、琼树、夜来、陈尚衣、巧笑皆曰:夜在琼树侧。又洞冥有女香树,细枝叶,妇人带之,其香终身不绝。又有声木,太初二年,东方朔从西郍汗国执归,得声木十枝,长九尺,大如指,赐臣执,凶者汗,死者折。其树五千年一湿,万岁一枯。方朔曰:见三枯矣。有发日之树,出池寒国,言日从云来掩日,风吹树枝拂云。开日亦名开日树,树有汁滴松脂。又青金树,皮开有屑如金也。

○花(四)

水陆各异

长阿含云:水花,忧鉢罗花、鉢头摩、拘物头、分陀利、须乾头花等,皆水中所生,柔软香洁。陆生花,解脱、瞻卜、婆罗陀、须曼那、婆师迦,皆西域陆生之花也。

卖得大富

庄严论云:有近事筵客,广散众花。有一贫客得花,安在头上。众曰:欲卖耶?曰:我欲卖与佛,当得大富。

箧中自满

采花违王经云:时波波罗奈国王性严急,勑一人常采花供王。其采花人逢於佛,即以其花散佛大众,空箧而归。与亲属相别,又违王,恨杀不可免。家属泣别,为开其箧,异花满中,香鲜越常。知是佛力,将以上王。王怪异问,具陈如末。王喜,大与赏赐。

人花是佛

萍沙王五愿经云:王有五愿,少年为王国中请佛,闻说法悟道,与隣国王为友。隣王有寄金色花与萍沙王,萍沙王曰:我国有人花、法花。乃勑画工写佛像,与十二因缘经寄往也。

天雨四花

法华经云: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此云适意花,大小不同。

花散着身。

维摩经云:舍利弗从文殊入室,一天女散花供养。至诸菩萨,花悉落之;诸声闻,花着衣不落。舍利弗去之。天女曰:何为去花?曰:不如法。曰:自生分别。

忧昙有实

五苦经云:此有花无实,有实无花,遇佛出即放也。

花宝随生

贤愚经云:有长者子,有天花自落,雨宝盈庭。前生曾以花宝供佛,所感如是。

问花之报

报恩经云:有一天女,常在一花所,欲花中自出,白目连尊者曰:何因?曰:汝前生曾於迦叶佛塔内,以自首饰花,用供养佛。报

花能续寿

异相云:海济婆罗门发愿,有死者筋骨去离,薰之令活,如游戏园花,令续其寿,返魂香也。

采花亡身

增一经云:忉利天有一天子,与诸玉女上树采花,致枝叶死在人中,不久命终。又生龙中,被金翅鸟食,因贪花也。

射雀之报

法句经云:有一长者,生子年二十,与聚妻。七日之後,与妻後园中游戏,见一枝花好,令夫上取,又无人力,夫自上树,失手堕地而死。以因中曾射一雀之报也。

羯尼迦花。

慈恩传云:其树叶如金色,发萼开叶,四时无闲。

青庭树

高僧惠约,忽感野媪賷书数卷,致经案上,兼賷异树,自植於庭,曰青庭树也。此树叶绿,花茎扶疎。

青莲生鉢

续高僧传云:佛图澄化石勒,不可理悟。澄鉢盛水咒,生青莲花,光色曜目,因是生信。澄曰:王者化洽宇内,则四灵表瑞;正弊道消,则彗星现於上等。

譬之白莲。

法华经云:以妙法能离生死淤泥,喻似莲花出水。白者,众色之本,故法喻为名。

四时开异

释迦方志云:西土有四色莲花,常於四时开发,随时异也。又有莲花太子。

八万四千

法华经七云: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七宝莲花,黄金为茎,白银为叶,甄叔迦宝以为其台矣。

目湛青莲

俱舍云:自青莲罢笑,白毫掩色,佛目似青莲花之叶也。故净名经云:目净修广如青莲等。

此最胜故。

般若论云:莲花供养,最胜余故。各叶亦有所表:人中十叶,天中百叶,菩萨千叶也。

莲花随步

报恩经云:鹿母夫人因中守园,母送食迟,发恶言:我母不如鹿也。母送食至,有辟支佛空中过,请下以食供养。後生鹿腹中,感莲花承足,步步而生。

远公莲社

高僧传云:远公在卢山,与晋朝诸名贤结安养社。殁者池中生莲,远公迁化,花皆变白,至今在。

七日乃萎。

感通三宝录云:昙延弟子道逊,讲涅盘经一百遍。贞观四年,虞乡令崔义直请讲。後讲经罢,行於讲所,生莲花百茎,七日乃萎矣。

莲花五色

宝林传云:六祖住曹溪、法泉两寺,法泉寺有师子国王五色莲花数株。

莲花九品

无量寿经云:西方八功德池中,有四色莲花,大如车,青色,青光等。九品者,随忍界人行,有九品等,各於中生,时亦不等。

藕如人臂。

十诵律云:比丘执病,许食藕池水中物及木果。时有比丘患,目连为至曼陀尼池中,取藕如人髀,或如臂者,汁如香乳,味甘如蜜也。

麄似车轴。

起世经云:北州有藕,与此无熟池诸金山内藕同,麄如车轴,其白如雪,味甘如蜜。

寺名施藕。

立世论云:金山边有象王居,食其池藕。舍利弗病,医师言须得其藕,令目连往取。象王知象载负飞空而至,施与舍利弗,便名施藕寺也。

荷芡乌莲

古今注云:芡音俭,南人呼也。亦名鴈头,亦名鷄头,形状似也。亦名[花-匕+殳],叶似荷文,蹙衂如沸,实亦有芒刺,其里如珠,可食,子愈饥。乌连,叶似鸟翅,一名乌羽,一名凤翼。花钿六叶,色多绿,红者紫点,绿者绀点,俗呼人中仙人花,一曰莲缬花。又酒盃藤,出西域,藤大如臂,叶似菖花,实如梧桐子,花坚可以酌酒,自有文章,映彻可爱,广大如指,味如荳蔻,香美消酒,士人提酒来至藤下,摘花酌酒,以醉复醒,国人保也。其实不传外国,张骞入大宛得之,事在张骞传也。

苔藓荼藜

苔藓,空室无人行处即生,或青或紫,一曰绿藓,一名绿钱。荼藜者,荼紫色,藜青色,其味辛苦,食之明目。或紫色者名之紫藜,青名青藜,其长苦者名为马藜。又卯苏俗为小胡国,有蔴十许子,共为一株二箨,里名胡蔴,尤於小蔴,俗呼大蔴。又扬州人谓荺为班杖,不知食之,即南人谓菹为蕺。又蘘荷似藕。苴,色紫,花生根中,花未散时可食,久留则消烂不为实也。叶似姜,宜廕翳之地,当依阴而生。又燕支花,其叶似蒯,西方染石为燕支,中国为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血色。今以重绦为胭脂,非燕支所染。红者,赤白之间为之红苦。葴者,亦名酒浆草,一名蘵,子在里,形如皮弁,初生青,熟即赤,里有实,正圆如珠,亦随里青赤,长安小儿呼为洛神珠,一曰王母珠,一曰皮弁草。

羊踯躅花

黄羊见之踯躅,食之即死,不敢前进,因以名焉。荆葵,一名茙葵,一名芘芣,花似木槿而光色夺目,有红、紫、白、赤,叶茎不殊,但花中花色有异,亦名蜀葵。又芙蓉,一名荷花,生池泽中,实曰莲子,最秀异者名为水芝,一名水花,色有赤、白、红、紫、青、黄,红、白二色者多也,大者百叶。又牛享问曰:物有什类乎?曰:类也。有识乎?曰:无也。何为生乎?曰:有生有识虫类,有生无识木类,不生有识鬼神类,不生无识水土类也。

花雨五缘

慈恩疏云:一、香不其臭,表消障恼;二、严国土,表身净;三、敷荣,表将说法;四、结得果;五、见者欢喜等。

忧昙鉢花

此云瑞应轮王出世,即有出法华经疏也。

○果(五)

树生五果

中阿含第十云:昔轮王时,有一树生五枝,果亦各别。王太子臣沙门庶人所食各别,有天护之。後因取果折枝,天嗔令果不生。王告天帝,天帝复怒令颠倒。轮王泣之,天帝息怒。乃今仍旧,五果复生矣。

食果留种

庄严论云:有二女人得庵罗果,一女食时,留子种之,一女和子食尽。如人业报不种,见他种者,复得果生疾,他生恼,不自修种。

种果相似

处胎经种苦种苦果,种甘种甘果,为善善果,为恶恶果,种果必不颠倒也。

取之倍增。

十住云:阎浮取一生二,取二生四,如是倍增,其果极大,其味极美,福业感

果味失身

般若论云:有王太子,着味园中。有鸟巢於香山中,取好果饲子,悞随地。园人得之,上王太子,见而索食。後常令供之,无即杀汝。园人伺鸟衔来,夺之飞。鸟母怒,後衔毒果来,王子被药杀矣。

果有六味。

正法念经云:天帝喜园有六味果,一一各别,有无厌味,食与香皆饱。

果大如瓮。

立世论云:有二比丘得通,至阎浮树下见实,以手捉蔕,尽臂不至。其子香气馥郁甘美,与世不同,果中之上。

果如人相。

立世论云:有人果树,其果初生如男女,才十五六;其熟如盛年欲嫁,庄严可爱。未离欲者,见皆生染,熟落树下,犹如尸林。

果生铁丸

杂阿含云:有沙弥守寺果园,私盗七枚,与自和种,乃感铁丸从空而下,入口出腹烧烂。

谈梅止渴

大佛顶万行经云: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险,足心悛[怡-台+(止/(止*止))]。修善止恶如此。

大如冬瓜。

西域记云:鉢那国有果,大如冬瓜,内数十如鹅卵,其味甘美,其色黄白,或生於根,或生於枝。根者,茯苓类也。

延寿三百

述异记云:有人采松子,上见一果,形甚可爱,其香异常,疑是神仙之物,因摘而服之,延寿三百岁矣。

柰女之果。

只域经云:王园有柰,甘而且美,状亦丈。除王园有,余处无之。後因王与梵志食,被将其子藏而种之,以乳灌溉。後生大树,树生一女,端正异常。乃诸王竞娶,萍沙得之,生只域。

奈出池中。

贤愚经云:有王园子,池中忽得一柰,异常鲜洁,乃上於王。王令常供此果,园子无处更得,乃池边哭。龙为现身与果,令於王处求其斋法等。

枸椽似橘。

俱舍三十云:椽果似橘,於花时涂紫矿汁,後果熟时,其穰即赤色,能愈众病,稍大於橘。枸音鈎,亦音矩。

甘实陆駮

甘实,形如石榴,名壶甘。又陆駮,叶如豫章,皮多癣駮。又[木*耎],叶似柿,实小,味甘。枳椇,一名树蜜,又云木饧,实小而尖,其形拳曲。棘实曰枣,杼实曰橡,杼,暑、祚二音。枣实曰椹,柘实曰水注,[木*号]、耻、斯二音。实曰佳。匏,瓠也。壶芦无柄。瓠有柄曰悬瓠,可为笙,曲沃尤善,秋乃可用膝其里。又西域记云:迦胒色迦王威伏诸国,乃至汉太子入质,因将桃梨种有之,至今彼国号汉王子桃梨也。

青田变酒

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色形,其子大如六升瓶瓠,以水在中,斯须如酒。汉刘璋曾得两核,集宾客二十人设之,一昼一熟,人皆醉也。不可久置,其味即苦,号青田酒,亦名青壶酒。又汉郑弘,文帝时为乡啬夫,行官京洛,至夜宿一埭,埭名沈酿。於埭逢故人,四顾荒郊,村落绝远,沽酒绝远,怀抱不申,乃以钱投水中,依萍其饮,尽夕酎畅,人皆大醉,因名沈酿川。明旦乃各分首焉。埭音大,叠土也。

物有五种

律云:一、节种,芦竹之类;二、枝种,石榴、杨柳;三、子种,下子之类;四、根种,移植者;五、空种,灵芝之类。又云:树有四千五百种,木有一千种,草有八千种,药有七百四十,香有一百二十。

紫轻梨

洞冥云:涂山之比梨,大如升。又云:斗紫色,千年一花。又玉叶李,色如碧玉,数十年一熟,味酸甘,韩终常食,因以为名。有紫柰,大如斗,甜如蜜,核紫花青,研有汁,可染物,其煎之亦名闇衣柰。又阎浮果,取一生二,取二生四,倍倍

○枣(六)

波斯枣

百一羯摩四云:西土之树,形如此方,椶榈独生。其将至此方,番禺有果如乾柿,号波斯枣也。

枣不知熟

法炬经云:二人入山,一智一愚。愚者见枣,取而食之。智者云:此枣未熟,愚者食之无味。复得熟者,亦不肯食,谓无味也。又本行经云:有千年枣树。

蠕蠕算枣

续高僧传云:那勒尊者,西域人,与一蕃客蠕蠕而准友相善。有前信州刺史綦母怀文,慕那勒道德,终不深与之言。文让之,那勒曰:此人有艺善算,时庭前有枣树,此人能知其数。文不信,唤之共赌马一匹,仍须知多少虫食者。蠕蠕取线量之,知数不差,被赌却马也。又举一枣叶。

枣以充饥

法苑云:天上有薄福天子,下於人间,摘枣而食。人见形异,乃恠而问之,曰:我非是人,是忉利天子,虽有宫殿,福薄无食也。又正理论云:王文之枣,金色之梨,出自仙都也。

细枣有膏

洞冥记云:崂嵻山临碧海上,万年一实,如今软枣。咋之有膏,膏可然灯。西王母献帝。又有王文枣,大如瓜。又忉利天子贫无食,下界摘酸枣食之。又安期异枣,大如瓜瓠。

○草(七)(芭蕉附之)

草有八万种。

宝性功德草柔软,曰右旋,身触生诸乐。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身触生乐,冬夏亦不衰矣。

吉祥施草

本行经云:佛将成道,诣菩提树,天帝化为刈草人。菩萨问曰:何草名何?曰:名吉祥,草亦然。曰:事吉祥成,何不施也?吉祥施草。菩萨受诣道树,敷金刚座上,而成等证觉。

草木为人

处胎经云:山河石壁草木,皆变化为人,形名无异,与众不殊也。

草不得履

万行首楞严经云:比丘路行,不得踏践草及大小便,与四分律同,佛勑不许。又法华经云:草木并茂。

污草生嫌。

律云:萍沙王宫属欲出游园,预令洒扫。六羣知已,先入园内大小便,涕唾污他宫内侍女衣等,白佛制戒不许。

如菅之喻。

出曜经云:如执菅草,缓即伤手,急即无损,如持戒者。

草木犹赤。

西域记三云:萨埵舍身救虎之处,草木皆赤。人贵其处,立塔在基,至者悲怆。及闍提太子为父母舍身割肉处亦然。又檀特山须达拏舍儿女处,草木路边亦赤也。又草系比丘护戒,不伤草命等。

商诺迦草。

宝林云:西土此草生一茎,有圣人得道,分为九枝,表九条,故云九枝秀草。

闻雷而长

涅盘经云:芭蕉故无心耳,何以闻雷而长,如葵向日?橘宜死尸,石榴宜砖石骨粪造化力。又净名云: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处,花生即死。又寄归传云:西域以业藉食也。洞冥有照魅草、明茎草、梦草。以蒲亦名怀梦草,色红。帝思李夫人,朔与帝一枝,夜即梦也。

草如人形。

汉光和七年,陈留、济阴、东都草生作人状,操持弓弩、牛马、龙虵、鸟兽之形,白黑各如其色,表黄巾草贼先兆也。

龙髯草

孙兴公曰:世称黄帝链丹於凿岘山,得仙,乘龙上天,羣臣援引,龙髯而落,生草,故曰龙须。非也,自有龙须草。今江东有虎须草,亦可为蓆。又曰:王母蓆,可是王母骑而堕其须乎?

碧草如麦

洞冥云:琨瑶出碧草,去玉门九万里。其草如麦,割之酿酒,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取甘泉水随饮即醒。又吉云泽有吉云草,二千年花,秣马不饥。有五色云露,方朔得之上帝,食者愈病不老。

○甘蔗(八)

甘蔗之种

本行经云:佛是为甘蔗种,本大茅草,王亦有此种。後求仙,悞被猎人射杀,血堕於地,生二茎甘蔗,生童子童女。

生浆不绝

出曜经云:萍沙王感甘蔗生浆不绝,王食太肥。佛曰:王之福感过肥,节食即减。

恃世作福

百喻云:如二人种甘蔗,好赏恶罚。一人云:我用甘蔗汁浇之,必好。乃俱死也。如人恃世作,其福业不可得。

用以施僧。

杂宝藏云:有罗汉持鉢,次第到压甘蔗师家。儿妇以甘蔗施罗汉,姑以杖打,因是命终,生忉利天。又法华经云:譬如甘蔗、稻、麻、竹、苇等。

赤节皆倒

杂事律云:甘蔗节赤,病生即皆倒死,如女人於佛法中出家,法众消溺也。

○竹(九)

竹生童子

宝楼阁经云:有三仙人,山中修道,至求大果。於其住处,醍醐消没,生三宝竹,七宝为根,黄金作枝叶,叶上皆有真珠。十月後,各生一童子,端正异常也。

竹园回施

释迦谱云:迦兰长者有大竹园,先与外道,後见佛。僧悔之,欲却施佛。林神知意,驱出外道。长者大喜,为佛造寺。如人入者,皆息欲心矣。

三竹祥集

善见律云:师子国帝须王国,有山名车多迦,竹林中生三竹,大如车辕:一名藤杖,二华杖,三鸟杖,银青碧色。藤杖花遶,华杖众花罗网,鸟杖众鸟集,皆是吉祥之类。又般若论云:竹生子即死,如骡有胎,如人有菩提心,苦身自灭。

竹王庙

法苑云:汉夜郎[月*逐]水竺王祠,昔有女子浣衣小滨,有大竹流入女足间,推之不去。有小儿啼声,破之,得一儿,长有才智。後为王立庙,乃至击石出水。

○葡萄(十)

有心得福

譬喻云:昔有一贫家,葡萄欲熟,拟施道人君王所取。一月,道人不来。後见施之,道人曰:君一月有心,得福多矣。

葡萄为酒

俱舍云:西方俗有葡萄浆如酒,亦微有惛醉也。道人许饮酒,非也。

葡萄手

大悲经云:若为菓瓜谷稼者,求葡萄手。赞曰:甘蔗葡萄及果瓜,载春迎夏尽开花。驱驰舞蝶争攒蘂,招引童儿忘聚沙。惠泽既能资稼穑,恩光的是满人家。再三友嘱杨枝手,借与香风长道芽。

○萝卜(十一)

因为姓氏。

异相云:上古有相,好食萝卜,後有子孙,因是好食立姓。

咒死犯戒

优婆塞戒经云:有人从园主乞萝卜,主曰:有价不?曰:无。主曰:朝夕之资如何?客便怒,以咒咒之,其园内萝卜一时枯死。佛言:此人计直犯盗,令他失财同贼也。又佛记:一外道食萝卜而致死。

○瓜菜(十二)

瓜菜

龙肝瓜素叶瓜

盗瓜嫌月

杂阿含云:有人盗瓜,见月欲出,而说偈云:明月汝莫出,我待盗其瓜,我持瓜去已,任汝现不现。喻不可得也。

瓜是人头

法苑云:唐洛州都督酇公窦轨,性好杀戮。初为益州行台仆射,多杀将士。後至冬,病甚困,忽有一人将瓜一盘来,再看,并是人头索命,因是卒矣。

求瓜施种

法苑三云:三国时,吴有余光,常行幻术。花市,市人乞不得,求子便种,续生引蔓,熟摘之。其卖瓜者觉少,枣果同也。

瓜形名异

说文云:瓜者,华也,谓治择也。广雅云:龙啼、兽掌、龙肝、素叶、羊[骨*犬]、兔头、桂髓、蜜筩、小青、大班,皆瓜名也。又种瓜移井等。

菜,乞不从。

十诵云:六羣比丘从园圃求菜不得,即咒死,或大小便令死,佛因制戒不许。

树衣可食。

南中记云:金华山有树衣菜,僧采食之也。

胡菱不食

不空云:持念者不许食也。本秽草:西域亦名香菱。博物志云:张骞西域得种种之。又江南呼葫[卄/畿]。

韮悉耕之。

高僧灵裕讲经将半,见近韮园,裕欲去之。主人留耕韮种稻,道俗俱伏,施袈裟千领等。

葱韮不食

楞伽经云:佛言:大惠,葱韮蒜薤,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世间净处,何况佛土?勿食矣。

五辛不许

杂阿含云:何者为五辛?一、大葱,二、草葱,三、蒜,四、兴渠,五、兰葱。涅盘经亦不许食。

治病权开

律云:若为治病涂疮,须在别房七日後,澡嗽令气尽,方得入众也。

蒜尽拔去。

四分律云:偷罗难陀比丘尼诣蒜园,其主不在,令沙弥尽拔去,被俗讥诃,乃至白佛。佛言:往昔园主曾为婆罗门,死作金鹅,日来遗妻女金毛。後妻女贪金,伺而捉之,总取其毛。如今被他取蒜,或作鴈同。又经云:肉为毛莱矣。

○芥剌(十三)

芥剌

掌中芥,其子在掌,吹之长三尺,然後植之。

芥子体灭

增一云:舍利弗欲入灭,诸圣弟子随逐恋慕。舍利弗曰:何况我芥子之体不灭尽乎?生者皆归死,佛亦入灭。

芥纳须弥

维摩经云:以须弥高广,内芥子中。故云:须弥本不有,芥子体元空。将空纳不有,何处不相融。又央掘经云:三千世界芥子中,四海须弥归一毛孔。

芥子之空。

月上女经云:芥子有空,不及大空,能受山海。大地喻大乘,芥子空喻小圣。又不空罥索咒,白芥子打修罗窟,所愿皆成也。

芥子之喻

譬喻经云:芥子满城,百年一等。又法华经:我观三千界内无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

因刺悟道。

楞严经云:毕陵伽因乞食,毒刺伤足,遂观身苦无常因缘而悟道也。

喻贪嗔痴

元经云:灭此毒刺。

为不饶益。

中阿含二十云:静以乱为刺,善以恶,戒以破戒,禅定以散乱,皆为刺也。

因言入脚。

十诵律云:有鬬牛力大者赌,金主曰:黑曲角,与我用力。牛惭之,输。牛曰:人前赞我言好,即胜。主又索赌,曰:妙角,即胜。或曰:前何力少?因曰:言如刺入脚。

蒺藜难论

杂阿含云:有外道作论,名曰蒺藜,来问难。何以表难?答:难佛,佛言:汝难施者贫。佛言:未损也,业通三世。

刺伤佛脚

本起经云:佛被刺,随上至梵世,终不能避,乃伤佛足。以因中曾商主入海,竞伤他人报。

○杂草(十四)

凤葵丹色。

洞冥经云:凤葵叶长四寸,色丹,久食令人身轻肌滑。赤松子饵之三千岁,乘黄虵入水,得黄珠一枚,如真金色。或云是黄虵卵,故曰虵珠,亦曰消疾珠。时人语曰:宁失千里驹,不失黄珠。

五味却睡

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时醋食之,使人不睡,因名不睡草。末国多献。人长四寸,织龙鳞毛布,以文石为床。人形虽小,屋宇崇广,织凤毛为锦,以饰为锦帐幕。

龙爪薤

长九尺,色如玉,煎之有膏,以和紫芝为丸,服一粒,千岁不饥,故曰薤和膏,身久生毛矣。

掌中芥

叶如松子,取其子於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长三尺而止,终後移之於地上,若不经掌中吹者不生。服之能空中孤立,足不摄地,亦名蹑空草。

指方草

帝见彗星,东方朔折指方草以授帝,帝指星,随手即灭。出三夜,野兽皆鸣,别谓兽鸣星。指佞草,萱荚草,生尧阶。

龙肝瓜

长一尺,花红叶素。冰谷出仙,瑕丘仲卖药得食之,千岁不渴,爪上常如霜雪,刮尝如蜜。帝封太山,从者皆赐冰谷素叶之爪。

碧菱草

玄翠水中有碧菱,状如鷄,飞翔鹞芝。仙人毫伯子常游翠水之岸,采菱而食,令人骨轻,身生绿毛羽也。

云菹,玄草。

云:菹以玄草、蕨、金蒲、甜蓼,菓以青楼、龙爪、白芋、紫茎、寒蕨、地花。气葛,於地下生花,或入十丈,及得屯葛,乃根倒出,亦名金虔发草,因名紫叶须葛也。

不老芝草

武帝暮年,弥好仙术,与方朔狎。▆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可得乎?朔曰:臣能使少者不老。帝曰:服何药?朔曰:东北有地曰芝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乌下,不听食此草。义和以手掩乌月,不听食此草。鸟兽食者,则美闷不能动。帝曰:子何以知之?朔曰:臣小年掘井,陷落地下,数十年无托寄。有人引臣数往此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只履与臣,臣泛红泉,得至此草之处,臣采而食之。其国人皆织珠玉为业,邀臣入云歂之,设玄琱枕,刻黑玉铜镂,为日月云雷之状,亦曰镂云枕。又荐蛟毫之白褥也。蛟毫,织也。此毫柔而冷,常以夏日舒之,因名柔毫。又有水藻之屏,臣举手拭之,恐水流湿,言光如此矣。

释氏六帖卷十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