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 驴马问

此驴马问.也当在大隧道本生因缘〔第五四六〕中叙述。

一一二 不死皇后问

此不死皇后问.也当在上述本生因缘中叙述。

一一三 豺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就提婆达多说的。那时.比丘众会集法堂.坐着谈论提婆达多的不德道.『各位法友.提婆达多率领五百比丘.到了迦耶西沙地方.说是「沙门瞿昙所为的不是法.我所为的才是法.」把比丘引入自己的异端邪说.并谎言已被委任.破坏僧团的和合.在一期中举行二次布萨。』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现在会集於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道.『谈着如此这般的话。』佛道.『比丘们啊.提婆达多的撒谎.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他也曾撒过谎的。』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墓地林的树神。某时.波罗奈举行祭典.人们打算『对夜叉供祭品.』在广场或街道上徧撒鱼肉.又在鉢中盛了多量的酒放置着。有一只豺於夜半从阴沟钻入城内.吃了鱼、肉.饮了酒.爬进蓬奈格草丛中.一直睡到天亮。一觉醒来.见了阳光.心想.『现在已逃不出了.』遂走到路旁隐匿起来.以免被人看见。他见了别的人们.沈默着一声也不响.及见一个婆罗门僧走近来洗面.便这样忖道.『婆罗门是利令智昏的。我撒个谎.用金来诱惑他.叫他让我入他怀中.匿在外衣下端.带出城外去吧。』於是作人语呼唤道.『婆罗门啊。』婆罗门道.『叫我的是谁。』豺道.『是我.婆罗门。』婆罗门道.『有甚麽事。』豺道.『婆罗门啊.我有二百金.如果你能把我放在怀中.用外衣遮隐起来.带出城外.不给任何人看见.那我就把那二百金送给你。』婆罗门因贪金故.答应说『好.』就依所说的样子把豺带出城外。行不多远.豺就向他问道.『婆罗门啊.此地是甚麽地方。』婆罗门道.『是某地。』豺道.『请再往前些.』如斯再三央请.及行到了大墓地.他道.『就请在这里让我下来。』婆罗门把他放下。豺道.『婆罗门啊.请把你的外衣摊开。』婆罗门因贪金故.便把外衣摊开了。豺又道.『请向这树根掘下去。』婆罗门专心致志去掘穴。豺就蹲在婆罗门的外衣上.在四隅与中央五处撒粪撒尿.把外衣弄污之後.跑入墓地林去了。

这时.菩萨站在树木繁茂之处.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婆罗门.你居然会相信        那偷饮酒的豺.

他连一百个贝壳也没有.  何处会有二百金呢。

菩萨唱此偈毕.说道.『婆罗门啊.你去把你的外衣洗涤一下.洗个澡去作自己的业务吧。』说完就不见了。婆罗门道.『我确实上了当了.』怏怏而去。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豺是提婆达多.树神则就是我。』

一一四 中思鱼本生因缘 (〔菩萨=鱼〕)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两个年老的长老说的。他们在乡村的森林中过了雨期.说是『要去会佛.』预备好了旅行的食粮.可是在说着『今天动身吧、明天动身吧』的中间.一个月过去了於是重复准备食粮.在同样的情形下.一个月又过去.两个月也过去了。因了他们的懈惰与对於住处的依恋.遂虚度了三个月的时日。好容易才从那里出发.来到祇园精舍.入公用之室.放好了衣鉢.来参见佛。这时比丘众问道.『法友啊.你们两位已好久不来见佛了.怎麽这样迟延呢。』两人就将原由说明。於是这两人的懈怠嬾惰的情形.在比丘僧团中已无人不知了.大家正在法堂上谈论着。这时佛出来了.问道.『比丘们.你们现在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的事。』佛唤那两人来.问道.『比丘们.听说你们因懈惰而来得迟慢.真的吗。』两人答道.『世尊.真的。』佛道.『比丘们啊.他们懈惰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懈惰过.有过对於住所恋恋的事。』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波罗奈河中有三条鱼.一条名叫过多思.一条名叫过少思.还有一条名叫中思。他们从森林中出来到了人境.中思对其他两条鱼道.『这人境多危险.实在可怕。渔夫投各种网或鱼笼来捕鱼.所以我们还是到森林里去吧。』然而其他两条因了懈惰与对於食物的爱着.只是说着『明天去吧.明天去吧.』因循复因循.终於三个月过去了。那时渔夫在河中投下网来了.过多思与过少思先去求饵.因眼睛迟钝.不见有网.便钻入网内去了。中思随後到来.见有网.知其同伴二鱼已入网内.想『救那懈惰而眼光迟钝的二鱼性命.』遂从外边绕行到网内.作出破网从前面逃出的模样给他们看.搅乱着水.行至网的前面.再向网内游去.作出破网从後方逃出的模样给他们看.搅混了水.躲在後方。这时渔夫觉得『鱼破网逃去了.』遂执住网的一端拉将起来。那两条鱼也从网的破洞里漏脱.落在水中了。如是.他们因中思鱼的救助.保全了性命。

结分

等正觉者的佛述此过去之事毕.唱出了下面的偈语。

过多思与过少思两鱼.  已被捕在网中。

因中思鱼的拯救.      再在彼处相会。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二长老即证得预流果。佛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过多思与过少思即现在的二长老.中思鱼则就是我。』

一一五 警告者本生因缘 (菩萨=鸟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发警告的比丘尼说的。她原是舍卫城良家之女.出家得具足戒後.蔑视沙门之法.贪嗜食物。入城乞食时.选择别的比丘尼所不到的一角.受精美的供养。她为味觉之欲所囚.心想.『假若别的比丘尼也到那里去乞食.我将得不到甚麽了吧.我必得想法使她们不到那里去。』於是来到比丘尼的居所.对比丘尼警告道.『长老尼啊.在如此如此的地方.有可怕的象.可怕的马、可怕的犬徘徊着.是非常危险的所在。不要到那边去乞食吧。』比丘尼众听了她的话.没有一人到那方去探看。一日.她在那里行乞.正欲急忙跑入一家人家去.忽然一只可怕的羊袭来.把她的脚骨折断了。人们急忙过来.把她折断的脚骨裹紮好.载在牀上.扛到比丘尼的居所去。比丘尼众嘲笑她道.『她对别人发警告.自己却在那方行走.折断了脚骨回来了。』这事不久就徧传於比丘僧团之间.无人不知。一日.比丘众在法堂上谈论她的不德道.『法友们.听说那个发警告的比丘尼.对别人发出了警告.而自己却在那方巡行.因可怕的羊而折断了脚骨哩。』那时佛进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现在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这般的事。』佛道『她的发警告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发过警告.但自己却并不实行.以致常常受苦。』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在森林中投生在鸟的胎里.成年後为鸟的首领.率领数十万只鸟赴雪山。他们滞留在那里时.有一只暴乱的雌鸟向大路出发去寻食.得到车上落下来的米、豆、果物之类.心想.『现在不要让别的鸟到这方面来.』於是警告鸟羣道.『大路实在是危险之处.有象、有马、还有可畏的牛拉着车等在通行。我们不能急速起飞.所以不可到那边去。』因此鸟羣给那雌鸟取名叫『警告者。』一日.雌鸟向大路出发时.听到从大路疾驰而来的车声.回头一看.以为『相离很远.』依然四处走着.车以风也似的速度.驶近雌鸟.她来不及飞起.车轮在她身上碾过了。鸟王呼集羣鸟时.见雌鸟不在.说道.『警告者呢.去把她找来。』搜寻者见雌鸟在大路上已被裂成两段.即来报告鸟王.鸟王道.『雌鸟禁止他鸟到那里去.而自己却在那里走.以致裂成两段。』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那鸟警告他鸟.  自己却为欲所动.

被车碾轹.      失了羽毛而倒毙。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警告者即今发警告的比丘尼.鸟的首领则就是我。』

一一六 背教者本生因缘 (〔菩萨=演艺者〕)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不受教的比丘说的。关於那比丘的事蹟.当於第九编鹰本生因缘〔第四二七〕中详述。佛唤那比丘来.说道.『比丘啊.你这样地不听教言.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有过不受教的事。那时他因不听贤者之教而行.遂至触枪而死。』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在演艺者的家里.成年时既有智慧.艺亦高超。他从一个演艺者学跳枪的技艺.与师父一同在四处巡行献技。这位师父有跳过四支枪的本领.却不能跳越五支枪。一时.他在某村演艺时.因为喝醉了酒.竟将五支枪排成一列.说是『要跳过去给人看。』菩萨对他说道.『师父.你没有跳五支枪的技艺。请将一支枪取去。假使跳过去.第五支枪会刺着你.使你丧命的啊。』但师父已完全醉了.说道.『你怎知道我的本领。』不听劝告去跳.四支枪都跳过.但跳到第五支枪时.被枪刺穿.发出惨叫.倒在那里了。菩萨向他说道.『你不听贤者之言.致招不幸。』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师父.你做了极难之事.  这是连我也不敢希望的。

虽跳过了四支枪.          却被第五支枪所刺穿。

这样唱毕.他从师父的身上拔去了枪.执行了应该执行之事。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为师父的即今之背教者.弟子则就是我。』

一一七 鹧鸪本生因缘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拘迦利说的。关於他的事情.当在第十三编中达迦利耶青年本生因缘〔第四八一〕中详述。佛道.『比丘们啊.拘迦利因自己的言语而丧命.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因此丧命。』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於西北婆罗门的家里.成年後在得叉尸罗城修习一切学艺.舍离诸欲.出家度仙人生活.获得五智八果。雪山地方的仙人之羣.齐来奉他为师.他遂做了五百仙人之师.享受着禅定之乐.住在雪山地方。某时.一个患黄疸病的苦行者.正在持斧劈柴.另有一饶舌的苦行者来到那里.坐在他的旁边.说『这样劈啊.那样劈啊.』弄得那个苦行者不快起来.发怒说道.『你又不是教我劈柴术的先生.』便挥起锐利的斧头.向他一击.结果了他的性命。菩萨收拾了他的屍体。那时在离仙居不远的蚁塔之下.有一只鹧鸪栖着.不问朝夕.老是立在蚁塔之顶.大声鸣啭。一个猎师听到了鸣声.知道必有鹧鸪栖着无疑.遂循声而往.把他杀了.持之而归。菩萨不再听见鹧鸪的声音了.因问苦行者们道.『这里向来有鹧鸪.为何近来不听见他的叫声呢。』他们以事由告知。菩萨把这两件事联结起来.在仙人之羣的中间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所说的话过於高声.  或过於强烈、过於宂长。

愚者因此被杀。        太会叫的鹧鸪亦如此。

菩萨修习四梵住.後来生於梵天界。

结分

佛又道.『比丘们.拘迦利因自己的言语而丧命.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如此。』作此法话毕.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背教的苦行者即拘迦利.仙人之羣是佛的僧众.仙人之师则就是我。』

一一八 鹑本生因缘 (〔菩萨=鹑〕)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优多罗舍蒂的儿子说的。优多罗舍蒂是舍卫城的大富豪.有一个智者离了梵天界.投生在他妻子的胎里.达成年後.面目端正.具有梵天的风貌。一日.舍卫城举行迦底加祭的夜祭.全城的人都热中於祭典。他的朋友〔别的豪商之子〕都已有了妻子.只有他因居住梵天界已久.不曾纷心於烦恼。因此他的朋友商议道.『给优多罗舍蒂的儿子带一个女人来.一同参与祭典吧。』於是来到他的旁边.对他说道.『朋友.城中有迦底加祭的夜祭.你也带一个女人来.一同举行庆祝吧。』虽然那小豪商说.『我不要女人.』他们却再三强迫他答应.给一个妓女全身装扮了.带她到他家里来.说『到这位哥儿身边去.』领那女人入了寝室.他们便回去了。然而小豪商对那走进寝室来的女人不瞧一眼.也不说一句话。那女人心里想道.『我虽有这样美好的姿容.引人的魅力.而这位男人却不愿见我.也不愿对我说话。好.那麽向他现得意的娇态.使他瞧我吧。』於是显出女人的娇态.装出不胜愉快的样子.露着皓齿微笑。小豪商见了.就领悟了齿骨之相〔观念.〕心中起骨锁想.又悟知她的全身如一骨锁.便给了她一点钱.说声『出去吧.』把她送了出去。她从他屋中出来.路上为一个贵族所见.拿钱给她.把她带到自己的邸宅去了。七日以後.祭礼完毕了。妓女的母亲因女儿不曾回来.便到豪商们的地方去.问道.『我的女儿在何处。』他们同到优多罗舍蒂的儿子家里去.问道.『那女人在甚麽地方。』小豪商道.『那时我就给了她一点钱打发她回去了。』妓女的母亲道.『女儿失踪了。请给我去找来。』说着就拉了小豪商到国王面前来申诉.王便开始审理这桩案件。王问.『那些豪商的儿子们把她女儿带到了你的地方以後就回去的吗。』小豪商道.『大王.是的。』王道.『现在在甚麽地方呢。』小豪商道.『我不知道。当晚我就马上叫她回去了的。』王道.『现在不能把她带来吗。』小豪商道.『大王.这是办不到的。』王道.『假如不能把她带来.给我用王刑处治他。』警吏就把他反绑起来.捉去.将执行王刑了。於是『某豪商的儿子因寻不到妓女.将受王刑』的风声.传遍了全城。大众都将手按在胸部.站住了说.『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你蒙了冤罪。』悲叹着跟随着小豪商而去。那时小豪商想道.『我所以受此种苦.是由於度在家生活的缘故。倘从此得到允许.我还不如去到大瞿昙、等正觉者那里出了家吧。』却说.那妓女听到了这风声.就问.『究竟为何如此嘈杂.』及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後.便火急地奔入羣众之间.叫道.『诸位请让路、请让路.使国王的警吏得看见我。』说着就把自己指点给他们看。警吏见到了她.就将她交给她母亲.然後解了小豪商的缚.把他释放了。他由朋友围绕着到河边洗了头.回到家中.朝餐毕.从父母处得到了出家的许可.携带衣类.由众人围绕着来参见佛.致了敬礼.请求出家.蒙佛许可出家入团。他由不倦的业处.增长智见.不久就达到了阿罗汉位。一日.比丘众会集法堂.谈论他的德行道.『法友们啊.优多罗舍蒂的儿子於发生死的恐怖时.觉悟佛教的功德.决心於脱离此苦後即出家。一被释放.他就照这见解立时出家.终於得到最上果。』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此刻会集於此.谈论何事。』他们答道.『在谈论如此之事。』佛道.『比丘们啊.於发生死的恐怖时.想「靠此方便以脱此苦」而脱离死的恐怖者.不止优多罗舍蒂的儿子一人。古时的贤者.也曾於发生死的恐怖时.想「靠此方便以脱此苦.」而得脱离死的恐怖之苦。』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死流转.投生於鹑的胎中。当时有一个捕鹑者到森林中来.捕了许多鹑.放在家里饲养.卖给拿金来买者以营生计。一日.他又捕了许多鹑.菩萨也给捕去了。菩萨〔鹑〕想道.『如果饮食这给与我的饵食.他会将我捉住.交给来买的人吧。若是不食而瘦弱.则人们见我如此瘦弱.便不会把我带走吧。这样我就可以幸福.所以我还是用这方法吧。』他依计实行.瘦得只剩皮与骨了。人们见了.便不将他买走。当别的鹑都没有了的时候.猎师把菩萨从笼中取出.放在门口.又把他放在手掌上.查验『这鹑究竟怎样了。』那时菩萨乘他不备.就振翼飞回森林去了。众鹑见了问道.『为何好久不见你.你到何处去来。』菩萨答道.『我被猎师捕去了。』众鹑道.『你怎麽逃回来的。』菩萨道.『我想出一计.不吃所喂的饵.也不喝饮料.遂得逃出。』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无思虑的人.                不会有好结果。

请看思虑深远者的结果啊.  我得免於死与束缚。

菩萨如是把自己所行之事的原由告诉他们。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得免於死的鹑就是我。』

一一九 非时叫唤者本生因缘 (〔菩萨=阿闍棃〕)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非时叫唤的比丘说的。据说.那比丘本是舍卫城良家之子.後来归依佛教.遂出了家。但他不曾学习出家人的义务与学问。关於『何时应该尽义务、何时应该出席、何时应该暗诵经典』等规则.一点也不知道。无论在初夜在中夜或在後夜.一醒转来就发出大声.弄得别的比丘众连想微睡都不成。比丘众集合法堂.谈论他的不德道.『法友啊.这比丘因这尊贵的教出了家.而於义务、学习、时或非时却都不晓。』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你们此刻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之事。』佛道.『比丘们啊.他非时发出叫声.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非时发出叫声。因不知时与非时之故.结果被扭断头颈而丧生。』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在西北婆罗门的家里。成长以後.穷究一切学艺的蕴奥.成了名闻全城的阿闍棃.以学艺教五百年青弟子。那些年青的婆罗门们.养着一只报时的雄鸡.每晚一听到啼声.就起身修习学艺。後来这雄鸡死了.他们出去寻求别的雄鸡。一日.有一个婆罗门在墓地林中拾薪.发见一只雄鸡.遂带回关入笼中饲养。但那雄鸡因生长於墓地之故.不知应该啼叫的时刻.或在夜半啼叫.或在黎明啼叫。当在夜半啼叫时.他们起身修习学艺.及太阳昇起.已不能再用功.疲倦欲睡.竟至对於自己的工作连看也不能看了。在白昼啼叫时.他们连暗诵的余暇也得不到。因此他们说.『这家伙在夜半或白昼啼叫.因了此故.我们不能成就学艺.』将其捕住.扭其颈.结果了他的性命.然後告诉阿闍棃说.『我们把非时啼叫的雄鸡杀死了。』阿闍棃作教诫道.『他因未受教育而死.』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此鸡未受父母的养育.  亦未曾住过师傅家里.  时与非时. 俱不知道。

说此事後.菩萨终了天年.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非时啼叫的雄鸡就是这个比丘.门弟子是佛的侍众.阿闍棃则就是我。』

一二〇 解缚本生因缘 (〔菩萨=司祭官〕)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年青的婆罗门女栴闍说的。关於她的事情.当在第十二编大莲华王子本生因缘〔第四七二〕以下详述。此时佛道.『年青的婆罗门女栴闍以毫无根据之事谤我.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谤毁过我。』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於祭司之家.成年时遭父丧.自为司祭官。那时.王为满足妃的愿望。说道.『妃子啊.你愿望甚麽.不论何事都无妨.试说看。』妃答道.『我的愿望是极难达到的.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请你今後不要见了别的女人而起烦恼。』王最初不允.经她再三强他答应.没奈何只好答应下来.嗣後在一万六千个舞妓之中.不对任何一人送秋波了。那时王国的边境发生叛乱。边境的警备军与盗贼交战了二三回.终於送信来说.『今後我们无法镇压了。』王集合大军准备亲自出征.唤妃过来道.『妃子.我要到边境去.在边境当有各种战事。胜败之数未定。在这种地方要保护妇人很不容易.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吧。』妃道.『大王.我不能留在这里.』经王拒绝再三.乃请求道.『那麽你每行一由旬.为知道我安否起见.务请差一人来。』王答应说『好.』叫菩萨留守城中.自己统率了大军出发。每行一由旬.必差一人到妃那里来.命他『报告我平安无恙.问了王妃安否回来.』妃向差来的使者问道.『王差你来此为了何事。』使者答以『为欲知道王妃是否安好。』妃道.『那麽你到这里来.』就与他邪淫。王前进了三十二由旬的路程.差了三十二个使者来.妃与他们都作了同样的勾当。王镇抚边境、激励住民毕.便上了归途.又同样地差了三十二个使者来.她又与他们作了与前同样的勾当。王回来後.留在凯旋军的阵营中.送信给菩萨.叫他『全城作准备。』菩萨令全城作了准备.把王的休息之所也准备好.然後到妃的地方来。妃见菩萨容姿俊美.情不自禁.便道.『婆罗门.请上牀来。』菩萨道.『请别说这样的话。国王有尊严.我也怕为不端之事.所以这种事在我到底是办不到的。』妃道.『六十四个臣下都不敬重王.也不怕作不端之事。只有你尊敬王.只有你怕做不端之事吗。』菩萨道.『王妃啊.要是他们也这样想.那就不会做那样的事了吧。然而我知道这是做不得的.所以不作此种乱行。』妃道.『你罗罗苏苏地讲甚麽。假使不听从我的话.斩你的头。』菩萨道.『请便。即使此生被斩首.百千生亦被斩首.我也不能干此种勾当。』於是妃威吓菩萨道.『好.你记着。』便走入自己的卧室.身上造出爪痕.手脚上涂了油.穿着污浊的衣服.装出卧病的样子.唤了婢女来.吩咐道.『如国王问起妃在何处.只说「有病」好了。』菩萨出去迎接国王去了。王整了行列入城.进宫不见王妃.便问.『妃子在何处。』婢女答道.『大王.王妃有病。』王立即赶至寝殿.抚摩着妃的背部.问道.『妃子.你的病况如何。』妃最初默然不语.後来三次注视国王.说道.『大王啊.你实际上并没有死。不知像我这样的女人是否尚算有丈夫的呢。』王道.『妃子.这话是甚麽意思呢。』妃道.『奉大王之命留着守城的司祭.因巡阅居室来到这里.我不从他.就殴打我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而去。』这时王怒火中烧.嘴里咄咄作声.出了寝殿.命令门卫与侍从道.『快去把司祭反绑起来.当作死刑犯拖出城外.赴刑场斩首。』於是他们急忙去把菩萨反绑起来。行刑的鼓响了.菩萨心想.『国王确被那狠毒的妃下了先手了。我今日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的性命吧.』乃对那些人们道.『你们杀我也好.但请让我见过了大王再杀。』人们道.『为甚麽。』菩萨道.『我是大王的侍者.做过许多事.因而晓得许多大宝物的所在。大王的财产是我管理的.所以倘使我不能与王一见.许多财富就将丧失了。待我将财产交代国王以後.再尽你们的职务吧。』於是他们使他与王相会.王看见了他.就道.『喂.婆罗门.你在我面前不觉得羞耻吗。你为甚麽干那样的恶事呢。』菩萨道.『大王.我生於婆罗门族.未尝杀害一小虫.虽一片草叶.不与亦决不取.未尝因爱欲之故张眼看他人之妻.在戏笑时亦未尝说过谎语.亦未尝喝过一滴的酒。在你们之中我才是个无罪的人。那愚昧的女人因爱欲而拉我的手.经我拒绝.就恫吓我.发表了自己所作的恶事.归罪於我.然後入室去。我是无罪的。那带信来的六十四人倒都有罪。请大王唤他们来问.「你们曾否依从妃的话吧。」』国王将他们六十四个人捕获了.唤妃出来.然後问道.『这女人与你们干过恶事吗。』及听到了『大王.干过』的口供.王就下令把妃反绑起来.命『将六十四人斩首。』这时菩萨对王说道.『大王.他们是无罪的。这是妃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叫他们干的.所以他们是无罪的.请饶恕他们吧。又.妃也是无罪的.女人这东西.对於淫欲原不知厌足。这是一种天性.必然地附着她们.无法摆脱.所以也请饶恕了她。』菩萨用种种理由向王为他们说项.将六十四人与愚昧的女人释放.并各给以相当的住处。如是把他们释放安顿好了以後.复走近国王身旁说道.『大王.因盲目的愚者的谣言.本无受缚之理的贤者竟被反缚起来.因贤者的合乎真理之言.已被缚者得到解放。如是.愚者使不应受缚者受缚.贤者则使被缚者得解放。』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愚者一言.      不应缚者也会被缚。

贤人开口时.  连被缚者也得到解放。

大萨埵〔菩萨〕既如是用偈为王说法.又道.『我受此苦.是因我过着在家生活之故。从今以後不再作家事了。大王.请许我出家吧。』他得了出家的许可.将许多资产送给了眼中含着泪的亲戚们.出家去度仙人生活.住於雪山.证得神通与解脱的圣果.生於梵天界。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品性不良的王妃是年青的婆罗门女栴闍.王是阿难.司祭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