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第三出现语业。长行有标.释.结。释中三。初就法略说。二约喻广说。三以法通结。今初。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音声。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音声徧至。普徧无量诸音声故。应知如来音声随其心乐.皆令欢喜。说法明了故。应知如来音声随其信解.皆令欢喜。心得清凉故。应知如来音声化不失时。所应闻者无不闻故。应知如来音声无生灭。如呼响故。应知如来音声无主。修习一切业所起故。应知如来音声甚深。难可度量故。应知如来音声无邪曲。法界所生故。应知如来音声无断绝。普入法界故。应知如来音声无变易。至於究竟故。
【疏】文有十音以显无尽。各上句标。下句释。一普徧者。即随类音。然有二义。一约体广。无声不至。故云普徧无量音声。斯则人天等异.万类齐闻。上云众生随类各得解。二者随前一一之音.皆能独徧。如目连不究其边。二随乐欲音。谓趣举一一类音.能随乐欲.说种种法。上经云。如来於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又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徧。通证前之二义。三随根解音。谓即上说中.随说一法.大小各闻。故云随其信解。宝积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四随时音。谓即上大小之法。令闻不闻.皆自在故。云不失时。亦兼随闻一法.欣忧不同。宝积云。或有恐畏或欢喜。上四多约即体之用.是圆音义。後六多约即用之体.显一音义。谓五外随缘叩.我无生灭。六内集缘成.何有主宰。七甚深者。欲言其一.则万类殊应。欲言其异.一体无生。又欲言其一.随一音中能具多音。故上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欲言其异.即上多音.唯令闻一。故下喻云。譬如天鼓.发种种声。懈怠诸天.唯闻无常觉悟之音。故甚深也。八纯称法界。九横入无断。十竖归一极。此十圆融一味。是如来圆音。
○第二约喻广说中二。初结前生後。次徵释。今初。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音声。非量非无量。非主非无主。非示非无示。
【疏】收上十声.要不出三。约相.则广无量。约体.则无主宰。约用.则有显示。今并双非.以显中道。谓莫穷其边.故非量。随机随时.有闻不闻。故非无量。多缘集.故非有主。纯一法界生.故非无主。当体无生.故无能示。巧显义理.故非无示。更以四句.明体用无碍。谓一以用从体。由体无不在故。能令上十类.皆徧一切。非唯徧声。亦徧一切时处众生如来法界等。虽复於色等皆徧。恒不杂乱。若不等徧.则音非圆。若由等徧失其音曲.则圆非音。今不坏曲而等徧。不动徧而差韵。方成圆音。二以体从用。其一一音.皆具含真性。三用即体故。上十类声.皆不可得。唯第一义。永离所执故。法螺恒震。妙音常寂。名寂静音。如空谷响。有而即虚。若不即虚。非但失於一音。亦不得圆融自在。四体即用故.寂而恒宣。若天鼓无心.而应一切。长风随窍.万吹不同。若不徧同。非但失於能圆。亦非真一梵音。随缘自在.名为如来圆音妙音。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第二徵。意云。前言无量等。今何双非。第三举喻广释。其大意云。性相无碍。体用相即故。约法难显。寄喻以明。十喻即为十段。段各有三。谓喻.合.结。今第一劫尽唱声喻。
何以故。
佛子。譬如世界将欲坏时。无主无作。法尔而出四种音声。其四者何。一曰。汝等当知.初禅安乐.离诸欲恶超过欲界。众生闻已。自然而得成就初禅。舍欲界身.生於梵天。二曰。汝等当知.二禅安乐.无觉无观.超於梵天。众生闻已。自然而得成就二禅。舍梵天身.生光音天。三曰。汝等当知.三禅安乐.无有过失.超光音天。众生闻已。自然而得成就三禅。舍光音身.生徧净天。四曰。汝等当知.四禅寂静.超徧净天。众生闻已。自然而得成就四禅。舍徧净身.生广果天。是为四。佛子。此诸音声.无主无作。但从众生诸善业力之所出生。
佛子。如来音声。亦复如是。无主无作。无有分别.非入非出。但从如来功德法力。出於四种广大音声。其四者何。一曰。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是苦。所谓地狱苦。畜生苦。饿鬼苦。无福德苦。着我我所苦。作诸恶行苦。欲生人天.当种善根。生人天中.离诸难处。众生闻已。舍离颠倒.修诸善行。离诸难处。生人天中。二曰。汝等当知。一切诸行.众苦炽然.如热铁丸。诸行无常。是磨灭法。涅盘寂静.无为安乐.远离炽然.消诸热恼。众生闻已。勤修善法。於声闻乘.得随顺音声忍。三曰。汝等当知。声闻乘者.随他语解.智慧狭劣。更有上乘.名独觉乘。悟不由师.汝等应学。乐胜道者.闻此音已。舍声闻道.修独觉乘。四曰。汝等当知。过二乘位.更有胜道.名为大乘。菩萨所行.顺六波罗蜜。不断菩萨行。不舍菩提心。处无量生死而不疲厌。过於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若有众生信解广大。诸根猛利。宿种善根。为诸如来神力所加。有胜乐欲。希求佛果。闻此音已。发菩提心。佛子。如来音声.不从身出。不从心出。而能利益无量众生。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一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劫尽唱声喻。喻前第六无主。喻中言法尔者。俱舍第二云。生无色界。有二种因。一因力。谓近习及数习故。二业力。谓上界後报业果欲至故。若生色界。则有三因。谓加法尔力。但器坏时。法尔有声故。然四种音。非是一时。初二火劫。将坏欲界及初禅时。三即水灾。坏二禅时。四即风灾。欲坏三禅时。四声各别。故非无主。但从缘生。故非有主。合中明佛欲坏生死世间。亦有四声。说五乘法。
○第二响声随缘喻。
复次佛子。譬如呼响。因於山谷。及音声起。无有形状。不可覩见。亦无分别。而能随逐一切语言。如来音声亦复如是。无有形状.不可覩见。非有方所。非无方所。但随众生欲解缘出。其性究竟。无言无示。不可宣说。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二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响声随缘喻。喻上第五无生。
○第三天鼓开觉喻。
复次佛子。譬如诸天有大法鼓。名为觉悟。若诸天子行放逸时。於虚空中出声告言。汝等当知。一切欲乐.皆悉无常.虚妄颠倒.须臾变坏。但诳愚夫令其恋着。汝莫放逸。若放逸者。堕诸恶趣.後悔无及。
放逸诸天.闻此音已。生大忧怖。舍自宫中所有欲乐。诣天王所.求法行道。佛子。彼天鼓音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而能利益无量众生。
当知如来亦复如是。为欲觉悟放逸众生。出於无量妙法音声。所谓无着声。不放逸声。无常声。苦声。无我声。不净声。寂灭声。涅盘声。无有量自然智声。不可坏菩萨行声。至一切处如来无功用智地声。以此音声。徧法界中而开悟之。
无数众生闻是音已。皆生欢喜。勤修善法。各於自乘而求出离。所谓或修声闻乘。或修独觉乘。或习菩萨无上大乘。
而如来音。不住方所。无有言说。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三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天鼓开觉喻。喻第九无断绝声。徧入法界。化无断故。喻合各三。一能开觉。二开觉益。三结用归体。二当知下。合中三者。初合能开觉。别有十一声。义分四节。而有二意。一初二通五乘。次六通三乘。次一通第一第二乘。後二唯大乘。二者。初一节人天。余三节配三乘。次无数下。合开觉益。後而如来下。合结归体。由不住方等。故上能普徧。是以庄严论云。若佛音声。是有法。非非法者。不能徧至十方。反此故能。(【钞】若佛音声下。释曰。此非法言。即是真理为非法耳。)
○第四天女妙声喻。
复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一一乐中.复有百千差别音声。佛子。彼善口女从口一声。出於如是无量音声。当知如来亦复如是。於一音中出无量声。随诸众生心乐差别。皆悉徧至。悉令得解。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四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天女妙声喻。喻第三随信解声。多音随乐故。
○第五梵声及众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於梵宫出梵音声。一切梵众靡不皆闻。而彼音声.不出众外。诸梵天众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独与我语。如来妙音。亦复如是。道场众会靡不皆闻。而其音声不出众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应闻故。其闻音者皆作是念。如来世尊。独为我说。佛子。如来音声无出无住。而能成就一切事业。是为如来音声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梵声及众喻。喻化不失时。熟者必闻。即以根熟为众。
○第六众水一味喻。
复次佛子。譬如众水。皆同一味。随器异故.水有差别。水无念虑。亦无分别。如来言音。亦复如是。唯是一味。谓解脱味。随诸众生心器异故.无量差别。而无念虑。亦无分别。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六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众水一味喻。喻无邪曲声。从法界生。一体性故。
○第七降雨滋荣喻。
复次佛子。譬如阿那婆达多龙王。兴大密云。徧阎浮提。普霔甘雨。百谷苗稼皆得生长。江河泉池一切盈满。此大雨水.不从龙王身心中出。而能种种饶益众生。佛子。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兴大悲云.徧十方界。普雨无上甘露法雨。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增长善法。满足诸乘。佛子。如来音声不从外来。不从内出。而能饶益一切众生。是为如来音声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降雨滋荣喻。喻欢喜声.称根增长故。离佛无声.不从外来。离机无声。不从内出。
○第八渐降成熟喻。
复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龙王。将欲降雨。未便即降。先起大云。弥覆虚空。凝停七日。待诸众生作务究竟。何以故。彼大龙王有慈悲心。不欲恼乱诸众生故。过七日已。降微细雨普润大地。佛子。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将降法雨。未便即降。先兴法云成熟众生。为欲令其心无惊怖。待其熟已。然後普降甘露法雨。演说甚深微妙善法。渐次令其满足如来一切智智无上法味。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八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渐降成熟喻。喻无变声。以皆至究竟故。上先照高山.以显顿圆。此先小後大.即是渐圆。将降法雨者。思欲说一也。未便即降者。恐破法堕恶道故。先兴法云。是说方便。方便含实。如云含水。
○第九降霔难思喻。
复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龙王名大庄严。於大海中降雨之时。或降十种庄严雨。或百或千。或百千种庄严雨。佛子。水无分别。但以龙王不思议力令其庄严。乃至百千无量差别。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为诸众生说法之时。或以十种差别音说。或百或千。或以百千。或以八万四千音声说八万四千行。乃至或以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音声各别说法。令其闻者皆生欢喜。如来音声无所分别。但以诸佛於甚深法界圆满清净。能随众生根之所宜。出种种言音皆令欢喜。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九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降霔难思喻。喻上甚深声。虽多差别。皆於甚深法界之所流故。
○第十徧降种种喻。
复次佛子。譬如娑竭罗龙王。欲现龙王大自在力。饶益众生咸令欢喜。从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处。兴大云网.周帀弥覆。其云色相.无量差别。或阎浮檀金光明色。或毗瑠璃光明色。或白银光明色。或玻瓈光明色。或牟萨罗光明色。或码碯光明色。或胜藏光明色。或赤真珠光明色。或无量香光明色。或无垢衣光明色。或清净水光明色。或种种庄严具光明色。如是云网周帀弥布。
既弥布已。出种种色电光。所谓阎浮檀金色云出瑠璃色电光。瑠璃色云出金色电光。银色云出玻瓈色电光。玻瓈色云出银色电光。牟萨罗色云出码碯色电光。码碯色云出牟萨罗色电光。胜藏宝色云出赤真珠色电光。赤真珠色云出胜藏宝色电光。无量香色云出无垢衣色电光。无垢衣色云出无量香色电光。清净水色云出种种庄严具色电光。种种庄严具色云出清净水色电光。乃至种种色云出一色电光。一色云出种种色电光。复於彼云中出种种雷声。随众生心皆令欢喜。所谓或如天女歌咏音。或如诸天伎乐音。或如龙女歌咏音。或如乾闼婆女歌咏音。或如紧那罗女歌咏音。或如大地震动声。或如海水波潮声。或如兽王哮吼声。或如好鸟鸣啭声。及余无量种种音声。既震雷已。复起凉风。令诸众生心生悦乐。然後乃降种种诸雨。利益安乐无量众生。从他化天至於地上。於一切处所雨不同。所谓於大海中雨清泠水名无断绝。於他化自在天雨箫笛等种种乐音名为美妙。於化乐天雨大摩尼宝。名放大光明。於兜率天雨大庄严具。名为垂髻。於夜摩天雨大妙华。名种种庄严具。於三十三天雨众妙香。名为悦意。於四天王天雨天宝衣。名为覆盖。於龙王宫雨赤真珠。名涌出光明。於阿修罗宫雨诸兵仗。名降伏怨敌。於北郁单越雨种种华。名曰开敷。余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随其处所雨不同。虽彼龙王。其心平等无有彼此。但以众生善根异故.雨有差别。
【疏】徧降种种喻。喻普徧声。非唯普徧四洲。亦徧出多雷音。喻中有总.别.结。从四天下。别中有五。一云.二电.三雷.四风.五雨。此与贤首品。文有影略。思之。後虽彼下。结。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法王.亦复如是。欲以正法教化众生。先布身云弥覆法界。随其乐欲为现不同。所谓或为众生现生身云。或为众生现化身云。或为众生现力持身云。或为众生现色身云。或为众生现相好身云。或为众生现福德身云。或为众生现智慧身云。或为众生现诸力不可坏身云。或为众生现无畏身云。或为众生现法界身云。
【疏】合中亦有总.别.结。别中亦有五。前四各有佛子。一以身合云。有覆阴等故。即菩提等十身。中有四身。名异义同。一即愿身。愿生兜率故。第四即意生身。随意所生.同世色故。八即菩提身。具佛十力.成菩提故。九即威势。具四无畏.能伏外故。亦可十力降魔为威势。无畏为正觉。有正觉义故。余六名义俱同。
佛子。如来以如是等无量身云。普覆十方一切世界。随诸众生所乐各别。示现种种光明电光。所谓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无所不至。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无边光明。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入佛秘密法。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影现光明。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光明照曜。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入无尽陀罗尼门。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正念不乱。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究竟不坏。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顺入诸趣。或为众生现光明电光.名满一切愿皆令欢喜。
【疏】第二合电光。不出通明无畏。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现如是等无量光明电光已。复随众生心之所乐。出生无量三昧雷声。所谓善觉智三昧雷声。炽然离垢海三昧雷声。一切法自在三昧雷声。金刚轮三昧雷声。须弥山幢三昧雷声。海印三昧雷声。日灯三昧雷声。无尽藏三昧雷声。不坏解脱力三昧雷声。
【疏】第三以三昧合雷声者。略有三义。一若秋之雷。蛰虫藏匿。若入三昧。诸恶不行。二若春之雷。则发蛰开萌。犹彼三昧。发生功德。三雷是雨之先相。三昧是说之先兆。十名思而释之。
佛子。如来身云中。出如是等无量差别三昧雷声已。将降法雨。先现瑞相.开悟众生。所谓从无障碍大慈悲心.现於如来大智风轮。名能令一切众生生不思议欢喜适悦。
【疏】第四以大智合风者。以後得智观机。警觉加被.令成法器故。
此相现已。一切菩萨及诸众生.身之与心.皆得清凉。然後从如来大法身云.大慈悲云.大不思议云。雨不思议广大法雨。令一切众生身心清净。所谓为坐菩提场菩萨雨大法雨。名法界无差别。为最後身菩萨雨大法雨。名菩萨游戏如来秘密教。为一生所系菩萨雨大法雨。名清净普光明。为灌顶菩萨雨大法雨。名如来庄严具所庄严。为得忍菩萨雨大法雨。名功德宝智慧华开敷不断菩萨大悲行。为住向行菩萨雨大法雨。名入现前变化甚深门.而行菩萨行.无休息无疲厌。为初发心菩萨雨大法雨。名出生如来大慈悲行救护众生。为求独觉乘众生雨大法雨。名深知缘起法.远离二边.得不坏解脱果。为求声闻乘众生雨大法雨。名以大智慧剑断一切烦恼怨。为积集善根决定不决定众生雨大法雨。名能令成就种种法门生大欢喜。
【疏】第五以说法合雨。於中初结前标後。所谓下。别有十法者。一将成正觉。念相欲尽。闻斯法雨。便细念都忘。得见心性。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始本无二。契同诸佛平等法身。故云说法界无差别。二出胎已後。坐道场前。後更无身。故名最後。法雨名游戏等者。此有二义。一开为二。为游戏是神通大用。秘教即心智所契。二合为一。令於秘教出没自在。故云游戏。言秘教者。即诠如来三德涅盘。故涅盘经云。秘密藏。安住於此。能建大事。神通作用。故名游戏。在法华经。以体从用.名如来知见。深固幽远。名为秘密。虽初心同禀。而穷究在斯。故亦为说。三一生所系者。谓如弥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细无明。能障所知。故今为说。令净彼细惑。成种智普照。上三皆等觉位。四灌顶菩萨。即十地受职位。十方诸佛.法水灌顶。堕在佛数。能受如来大法云雨。令具佛功德智慧。广作佛事为庄严故。五得忍菩萨。若取忍净。八地已上。将止此忍。劝满福智。不断悲故。若取初得。有说初地即得。为说信等功德。後後圆净。十地地智.一一开发。不断二利故。六住.向.行三.即三贤位。令其入证。真如现前。依此变化。为甚深门。而胜进不息。七初发心者。通信初发心。及信满发心。既发上求下化之心。令依愿行故。上皆已得本位。故并为说胜进上位之法。八缘觉者。此下二门.通有二意。一约初求显说。说其自乘。二约已住密说。密授大乘。如缘觉中约自乘说。则因谢非常。果续非断。逆观非有。顺观非无。为离二边。虽离二边。而不坏自乘之果。约密。十二因缘即是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故曰甚深缘起。是为上上智观故。得不坏佛解脱果故。九声闻中二者。一显说。由彼厌患苦集。故说人空。智剑断之。二约密说应以法空。断一切惑。故名大剑。十为二聚众生。故云集善根者。其邪定聚.未堪法雨。未定令得.名为成熟。已定.令增种种法门。
佛子。诸佛如来随众生心。雨如是等广大法雨。充满一切无边世界。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其心平等。於法无吝。但以众生根欲不同。所雨法雨示有差别。是为如来音声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三合上结中。有二佛子。初合结数。後合心等以释外疑。
○第三通结十喻皆无分量。
复次佛子。应知如来音声有十种无量。何等为十。所谓如虚空界无量。至一切处故。如法界无量。无所不徧故。如众生界无量。令一切心喜故。如诸业无量。说其果报故。如烦恼无量。悉令除灭故。如众生言音无量。随解令闻故。如众生欲解无量。普观救度故。如三世无量。无有边际故。如智慧无量。分别一切故。如佛境界无量。入佛法界故。佛子。如来应正等觉音声。成就如是等阿僧只无量。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文显可知。
○第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三千世界将坏时 众生福力声告言 四禅寂静无诸苦 令其闻已悉离欲 十力世尊亦如是
出妙音声徧法界 为说诸行苦无常 令其永度生死海 譬如深山大谷中 随有音声皆响应
虽能随逐他言语 而响毕竟无分别 十力言音亦复然 随其根熟为示现 令其调伏生欢喜
不念我今能演说 如天有鼓名能觉 常於空中震法音 诫彼放逸诸天子 令其闻已得离着
十力法鼓亦如是 出於种种妙音声 觉悟一切诸羣生 令其悉证菩提果 自在天王有宝女
口中善奏诸音乐 一声能出百千音 一一音中复百千 善逝音声亦如是 一声而出一切音
随其性欲有差别 各令闻已断烦恼 譬如梵王吐一音 能令梵众皆欢喜 音唯及梵不出外
一一皆言己独闻 十力梵王亦复然 演一言音充法界 唯沾众会不远出 以无信故未能受
譬如众水同一性 八功德味无差别 因地在器各不同 是故令其种种异 一切智音亦如是
法性一味无分别 随诸众生行不同 故使听闻种种异 譬如无热大龙王 降雨普洽阎浮地
能令草树皆生长 而不从身及心出 诸佛妙音亦如是 普雨法界悉充洽 能令生善灭诸恶
不从内外而得有 譬如摩那斯龙王 兴云七日未先雨 待诸众生作务竟 然後始降成利益
十力演义亦如是 先化众生使成熟 然後为说甚深法 令其闻者不惊怖 大庄严龙於海中
霔於十种庄严雨 或百或千百千种 水虽一味庄严别 究竟辩才亦如是 说十二十诸法门
或百或千至无量 不生心念有殊别 最胜龙王娑竭罗 兴云普覆四天下 於一切处雨各别
而彼龙心无二念 诸佛法王亦如是 大悲身云徧十方 为诸修行雨各异 而於一切无分别
【疏】颂上十喻。喻各二偈。(第三答如来出现语业竟。)
○第四出现意业。先身。次语。後意。义次第故。长行中二。先徵起。後正释。释中三。初约法总辨。二寄喻别显。三总结劝知。今初。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佛子。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
【疏】言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者。约体遮诠也。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者。寄用表诠。然此一文。古有多说。一云。识等有二。一染。二净。佛地无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净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强识劣。故於王上.以显染无。约彼智所以明无量。若必无王。所依何立。故成唯识第二。引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则有王明矣。言转识者。智依识转。非转识体。一云。以无积集思量等义。故说心等叵得。就无分别智以显无量。非无心体。故摄论第八云。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识有。一云。佛果实无心意意识.及余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无量故.知如来心。故金光明经。及梁摄论。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佛地论中。五法摄大觉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余法。上之二宗.偏取皆妨。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又此净分.此何不说。彼无垢识而得说耶。经何不言染不可得。若依後义.未免损减。亦不能通知佛心言。既云以智无量知如来心。不言无心可知。明非无心矣。又心既是无。智何独立。非唯违上二论。亦违涅盘灭无常识.获常识义。若二义双取。未免相违。若互泯双非.宁逃戏论。若尔。何以指南。今释此义。先会前二宗。後消经意。今初。若後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曰如智。岂离心外而智别有。如是。则唯如不乖於有。前宗以纯如之体.故有净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与即有之真.二义相成.有无无碍。後消经意者。言不可得者。以心义深玄.言不及故。寄遮显深。言但以智知如来心者。托以心所.寄表显深。故晋经云。但知如来智无量故.知心无量。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绝相。欲言其无.幽灵不竭。欲言其染.万累斯亡。欲言其净.不断性恶。欲言其一.包含无外。欲言其异.一味难分。欲谓有情.无殊色性。欲谓无情.无幽不彻。口欲辩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亦犹果分.不可说故。是知佛心.即有即无。即事即理。即王即数。即一即多。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王中非有数。亦非不有数。数非依於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尔.圆融无碍。则令上诸义.各随一理.不爽玄宗。言寄表显深者。既心不可以智知。且托智以称叹。智是心所.尚以十喻明玄。则所依之心.玄又玄矣。故十喻之末.皆结为心之相。然佛尚不说。凡何敢思。有因缘故.辄凭教理.以示玄宗。望无咎其繁而不要也。(【校】成唯识第二。二.应从嘉兴藏疏作三。)
○第二寄喻别显。举十大喻。以喻如来十种大智。十智体用.非一非异。亦文各有三。谓喻.合.结。今初虚空无依为依喻。
譬如虚空。为一切物所依。而虚空无所依。如来智慧亦复如是。为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所依.而如来智无所依。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一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虚空无依为依喻。喻佛无依成事智。合中。谓诸乘之智。依佛智生。如十地云。此十地智。皆因佛智而有差别。离佛智外.无所依学。而佛智果满。更不依他。岂不依心及依理耶。岂不向言王所无二耶。良以佛智照极.无有智外如为智所依故。智体全如。若有所依。不名如智。(【钞】岂不依心者。次设难也。依心约法相宗。依理约法性宗。良以佛智下。释依理义。於中有四。初正释。即回向经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於如。今但通上岂不依理难。故但引前句。谓彼难云。上言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则智依如矣。何言无依。故今释云。智外无如。故无所依。然彼回向经文。自有三意。一约如体性空。故智外无如。智体性空。故如外无智。二如智一味。同一真体。安得智外更有如耶。三约事事无碍。举一全收。今但用前二意。以酬难竟。後意即第四举况之中。)亦犹净名云。法随於如。无所随故。(言无所随故者。经自释随如之义。由法即如.法外无如。故云无所随故。若有所随。能所未泯。岂得随如。又法外有如。法非如矣。故无所随。方曰随如。此中亦尔。若有所依.智外有法。能所未亡.不名如智。如外有智。智亦不如。故得引例。)文殊般若云。若无境界。则无所依。况佛智外无法可得。以一切法即佛智故。
○第二法界湛然喻。
复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声闻独觉菩萨解脱。而法界无增减。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恒出一切世间出世间种种智慧。而如来智无增减。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二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法界湛然喻。喻佛体无增减智。即转释前依。依者。依此出故。虽出诸智。亦不减少。菩萨解脱成佛智时。亦不增足。以同体均故。如上海中板喻。(【钞】即转释者。谓疏意明初喻为总。含下九喻。故下喻中。节节指初。今以第一喻云。虚空为一切法所依。喻佛智为一切世出世智所依。故今释之。云得为依。依彼出故。虽出诸智者。如山出云。山亦不减。菩萨下。如谷纳云。谷亦不增。海中板喻。即十行品。)
○第三大海潜益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亿诸小洲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别。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观察境界。修习法门。则得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但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三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大海潜益喻。喻佛体均益生智。即双释前依。及出生义。谓与众生心同体故。义曰潜流。穿凿自心得智慧时.即是见他佛智。是曰依之出生。又由体同。令外佛加持。资其念力。亦是流入。
○第四大宝出生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宝珠。具无量德。能生海内一切珍宝。若大海中无此宝珠。乃至一宝亦不可得。
何等为四。一名积集宝。二名无尽藏。三名远离炽然。四名具足庄严。
佛子。此四宝珠。一切凡夫诸龙神等悉不得见。何以故。娑竭龙王.以此宝珠端严方正。置於宫中深密处故。
【疏】大宝出生喻。喻佛用兴体密智。释上能生。以何义故而能生耶。具四宝故。喻中有三。初总明出处体用。次徵列宝名。後结其深胜。合三同喻。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复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宝珠。具足无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闻.独觉.学无学位.及诸菩萨智慧之宝。
何等为四。所谓无染着巧方便大智慧宝。善分别有为无为法大智慧宝。分别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大智慧宝。知时非时未曾误失大智慧宝。
【疏】列名中。一大圆镜智。以离诸分别.名无染着。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名巧方便。二即平等性智。观一切法若为无为。自他平等。名善分别。三即妙观察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故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无量法者。即摄观无量总持定门等。而言说者。雨大法雨。断一切疑故。四即成所作智。知机知时。作所应作故。
若诸如来大智海中无此四宝。有一众生得入大乘终无是处。此四智宝。薄福众生所不能见。何以故。置於如来深密藏故。
【疏】三合前深胜。於中先明用胜体深。此中用胜。喻在总中。此中体深。同法华髻中明珠。不妄与人。然约下智不及。故称密藏。不全同喻。故涅盘中明有密语。而无密藏。
此四智宝。平均正直.端洁妙好。普能利益诸菩萨众。令其悉得智慧光明。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四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後明体胜用深。平均正直.即平等性智。大慈悲等共相应故。故曰平均。一味相续.名为正直。二端洁.即大圆镜智。端者。纯净圆德。现种依持故。洁者。性相清净。离诸杂染故。三妙好.即妙观察智。四普能利益.即成所作智。此约别配。今以四智圆融故。四德亦该四宝。况四智乃十中之一。则永异余宗。(【钞】今以四智下。二解妨。妨云。何以将法相宗释法性义。故为此通。谓彼四智。迢然不同。今一具四。岂得同耶。先将四宝以况四智。此即别义。於一宝上复具四德。即圆融义。况四圆融。十中之一.岂得言同。欲显包融.故用之释。)
○第五珠消海水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炽然光明大宝布在其底。性极猛热。常能饮缩百川所注无量大水。是故大海无有增减。何等为四。一名日藏。二名离润。三名火焰光。四名尽无余。佛子。若大海中无此四宝。从四天下。乃至有顶。其中所有。悉被漂没。佛子。此日藏大宝光明.照触海水.悉变为乳。离润大宝光明.照触其乳.悉变为酪。火焰光大宝光明.照触其酪.悉变为酥。尽无余大宝光明.照触其酥.变成醍醐。如火炽然。悉尽无余。
【疏】珠消海水喻。喻佛灭惑成德智。由有前智.无智不生。由有此智.无惑不断。又前则横具四智。此则竖具四智。皆是释前为依之义。喻中二。先总明体用。後佛子此日藏下。别显用相。此为极教了说。而起世婆沙等说。阿毗地狱在下。火气上吞。销铄海水。盖此少分方便之说。而俗典云。以沃焦石消海水者。或测度而知。或见宝不辨。谓之石耳。又云。注尾庐壑者。但见其消.以名之耳。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复如是。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此智宝光。触诸菩萨。乃至令得如来大智。何等为四。所谓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慧光普照大智慧宝。与如来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
【疏】合中亦二。先合总明体用。
佛子。诸菩萨修习一切助道法时。起无量散善波浪。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不能坏。如来以灭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一切散善波浪。持心一境。住於三昧。又以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离三昧味着。起广大神通。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所起广大神通.住大明功用行。又以与如来平等无边无功用大智慧宝光明触彼菩萨。令舍所起大明功用行。乃至得如来平等地。息一切功用。令无有余。佛子。若无如来此四智宝大光照触。乃至有一菩萨得如来地无有是处。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後合别显用相。然此四智。古德有配四三昧。初是大乘光明三昧智。二是集福德王。三是贤护。四是首楞严。此释配定可尔。按次乖理。以第三名智光普照故。若将初为三。以三为初。乃顺文理。今更一解。标其所成。即是四定。约能成智.应别立名。又将竖配诸位。尤异昔解。谓一佛以即事而真智.治於地前。成初四地。令得贤守定。以此三昧.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前三地为世。四地为出世。既了即事而真。则即散而定。二以即体之用智.治四地未能起用。令得五地入俗。成集福德王定。三以平等无相智.治五地虽能随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地般若大光功用後边。成光明定。四以平等无功用智.治七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严定。所作究竟故。果既具四。因亦通修。且约相显。为此竖配。不可偏局。
○第六虚空含受喻。
复次佛子。如从水际。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千国土。欲色无色众生之处。莫不皆依虚空而起.虚空而住。何以故。虚空普徧故。虽彼虚空普容三界而无分别。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若声闻智。若独觉智。若菩萨智。若有为行智。若无为行智。一切皆依如来智起。如来智住。何以故。如来智慧徧.一切故。虽复普容无量智慧。而无分别。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六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虚空含受喻。喻佛依持无碍智。亦释前依义。上但云依。犹通外依他力。今明体徧普容。是则五乘等智.皆是如来大智中物。肇公亦云。夫圣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於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於方寸。其神常虚。即斯义也。(【钞】肇公亦云下。即涅盘无名论第七妙存中文云.然则玄道在乎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有无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於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何则。夫至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於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於方寸。而其神常虚等。)
○第七药王生长喻。
复次佛子。如雪山顶.有药王树。名无尽根。彼药树根从十六万八千由旬。下尽金刚地水轮际生。彼药王树若生根时。令阎浮提一切树根生。若生茎时。令阎浮提一切树茎生。枝叶华果悉皆如是。此药王树。根能生茎。茎能生根。根无有尽。名无尽根。佛子。彼药王树於一切处皆令生长。唯於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地狱深坑。及水轮中。然亦於彼初无厌舍。
【疏】药王生长喻。喻佛穷劫利乐智。喻中四。初显体用。二彼药王(【钞】王.纂要续藏金陵本误作树根。准下合中疏释.应从嘉兴藏南藏作王。)下。别显用相。三此药王下。得名所由。四佛子下。拣其非处。先拣後收。收者。亦不厌故。晋经云。不舍生性。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亦复如是。以过去所发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诸众生界.除灭一切诸恶道苦.广大悲愿.而为其根。於一切如来真实智慧种性中生.坚固不动.善巧方便.以为其茎。徧法界智.诸波罗蜜.以为其枝。禅定解脱.诸大三昧.以为其叶。总持辩才.菩提分法.以为其华。究竟无变诸佛解脱.以为其果。
【疏】合亦四段。而文不次。初合总显体用有六。一以悲愿菩提合根。此为诸佛之本。深难拔故。文有四弘。二依实智所生方便为茎。能干事故。菩提体故。三依前二智分为诸度。旁阴为枝。四戒定息热。别受叶名。五辩才道品等。亲生菩提。开发为华。六果可知。上六亦可竖配地位。而下别显用相。既云一切菩萨。故但从通释。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何故得名为无尽根。以究竟无休息故。不断菩萨行故。菩萨行即如来性。如来性即菩萨行。是故得名为无尽根。
【疏】二一佛子。越次合得名所由。穷未来际。故云究竟无休。得果不舍因。故云不断菩萨行。由此故得因果交彻。展转相生。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其根生时。令一切菩萨.生不舍众生大慈悲根。其茎生时。令一切菩萨.增长坚固精进深心茎。其枝生时。令一切菩萨.增长一切诸波罗蜜枝。其叶生时。令一切菩萨.生长净戒头陀功德少欲知足叶。其华生时。令一切菩萨.具诸善根相好庄严华。其果生时。令一切菩萨.得无生忍。乃至一切佛灌顶忍果。
【疏】三一佛子。却合前别显用相。深心乐修善行.即前方便。净戒亦能息热。相好如华为严。文多影略者。为分能所成故。(【钞】文多影略者。能成.即如来悲等。所成.即菩萨悲等。如在佛为方便。在菩萨为深心。在佛禅定为叶。在菩萨净戒头陀为叶。在佛即是菩提为果。在菩萨即无生忍等。)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於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於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於彼曾无厌舍。佛子。如来智慧无有增减。以根善安住。生无休息故。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四一佛子。合拣非器。亦先拣後收。无为正位.一堕难出。故喻深坑。又无悲水.取灰断故。如彼地狱。邪见拨无。贪爱浸烂。皆喻於水。不容善根。又阙土缘。非生处故。後收言无无厌舍者。上据现恶阙缘。令生厌怖。直进一乘。故除二处。而同有佛性。久久当成。故不厌舍。是知现恶明无。则无恶必有。(【钞】是知现恶等者。即生公意。生公忍死。待得大经。以证大义。如何至今。犹不信耶。广如玄中。今当重释。言现恶明无者。正作阐提。拨无因果故。无恶必有者。由拨无因果之恶故无。今无此恶。是则有矣。故应问言。颇有新作一阐提不。复有阐提後生信不。若有新作。未作之时.有佛性不。若未作时有.作时无者。佛性可断。若先无者。则不由於阐提无也。本自无故。後生信心。亦复如是。若有佛性。佛性是可生之法。前则本有今无。此则本无今有。若发信心亦无性者。此亦不干阐提故无。故知但是约於长时。未成果善。抑言无耳。谓抑令恐怖.使发大心。未作阐提.令其莫作。故皆诱物。何定言无。)故涅盘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若能发心。非阐提也。法华云。决了声闻法。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结云。根善安住者。常住大悲故。有引向所拣。证无佛性。及定性义。不观次後不舍之言。况第十喻。平等共有.减损佛性。恐毁谤一乘。愿诸後学。当诫慎之。无滞权说。(唐三藏。创自西回。荐福寺有一人大德。不肯修敬。後因见曰。三藏远涉流沙。广取经论。诚曰劬劳.然减损佛性。增足烦恼。未知与圣意相应不。言减损佛性者。以五性之中。唯一性半有佛性耳。谓菩萨性。及不定性之半。以不定性容有无故。余三性半.一向言无。谓一无种性人。二定性声闻。三定性缘觉。言一半者。即不定性中或无是也。恐谤一乘者。以罪怖之。然法华经特称妙者。以佛者昔说三乘五性。今法华云一乘一性。谓一切众生。有如来知见。更无余性。故唯一乘。涅盘亦云。佛性者。名为一乘。以凡是有心。定当作佛。故唯一乘。法华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於众生。又第四云。平等大慧。彼疏自立一乘为宗。而其立义。定有五性。却以一乘而为方便。此岂不是谤一乘耶。谤一乘罪。法华具明。事不可轻。如增上慢不信不轻皆作佛言。即为谤耳。)
○第八劫火烧尽喻。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劫火起时。焚烧一切草木丛林。乃至铁围大铁围山。皆悉炽然.无有遗余。佛子。假使有人.手执乾草.投彼火中。於意云何。得不烧不。答言。不也。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烧。如来智慧。分别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无不知者。若言不知。无有是处。何以故。智慧平等。悉明达故。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八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劫火烧尽喻。喻佛智无不尽知。由此佛智。更无所依。
○第九劫风持坏喻。
复次佛子。譬如风灾坏世界时。有大风起。名曰散坏。能坏三千大千世界铁围山等。皆成碎末。复有大风名为能障。周帀三千大千世界。障散坏风。不令得至余方世界。佛子。若令无此能障大风。十方世界无不坏尽。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有大智风.名为能灭。能灭一切诸大菩萨烦恼习气。有大智风.名为巧持。巧持其根未熟菩萨。不令能灭大智风轮。断其一切烦恼习气。佛子。若无如来巧持智风。无量菩萨皆堕声闻辟支佛地。由此智故。令诸菩萨超二乘地。安住如来究竟之位。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九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劫风持坏喻。喻佛巧令留惑智。非但能断。亦复能留。谓佛有斯巧。授与根未熟。未具万行菩萨。令留润生之惑。由此留惑。惑方至尽。得一切智。不同二乘。不为菩提。心期速出。广明留惑润生。具如别章。
○第十尘含经卷喻。
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
【疏】尘含经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文中四。谓法.喻.合.结。今初。所以知佛智徧者。无一众生不有本觉。与佛体无殊故。以上言潜流。则似佛智徧他众生。今显众生自有。故云徧耳。此有三意。一明无一众生不有。则知无性者.非众生数.谓草木等。已过五性之见。(【钞】则知无性下。反成上义。即涅盘经云。除墙壁瓦石。皆有佛性。故无佛性。则非众生。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则无一不有。以一切人皆有心故。即知言无佛性者。则无心也。无心宁异瓦砾。此是涅盘一性之宗。故云已过五性。)二者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之果法。故云有如来智慧。非但有性。後方当成。亦非理先智後。是知涅盘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後学尚谓谈有藏无。况闻等有果智。谁当信者。(後学尚谓者。即大乘法师法华疏意。彼云。涅盘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总谈皆有.欲奖众生。实而明之.亦有无者.藏在一切总有之中。言通别类异者。通相皆有。别拣有无。无有不同。不应一类。况闻众生者。即具今宗.结成难信。劝令信耳。)三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圆教宗.自他因果.无二体故。不尔。此说众生有果。何名说佛智耶。斯则玄又玄矣。非华严宗。无有斯理。(【校】上钞即具今宗。具应从嘉兴藏作举。)
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疏】次释疑。疑云。涅盘云。佛性者。名为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今得佛智。那作众生。释中先顺答前义。谓倒故不证。岂得言无。如壮士迷於额珠。岂谓肤中无宝。(【钞】如壮士者。即涅盘第八如来性品。北经第七。佛告迦叶。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捔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觉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寻问力士。汝额上珠。为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无去耶。是珠今者。为何所在。将非幻化。忧愁啼哭。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恼。汝因鬬时。瞋恚毒盛。珠陷入体。故不自知。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於我。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想。上具经文。下合文广。以意引之。谓以良医。喻之善友。烦恼为皮肤。佛性为宝珠。不知为失。惑尽乃得证知了了。如彼力士於明镜中。见其宝珠。)後若离下。反以理成。谓若先无。离倒宁有。既离倒则现。明本不无。如贫得珠。非今授与。是以涅盘恐不修行。故云。言定有者。则为执着。恐不信有。故云。若言定无。则为妄语。乍可执着。不可妄语。自然智.自觉圣智也。无碍智者。始本无二。绝二碍也。(如贫得珠者。即法华第四.五百弟子授记品。说系珠喻。领解得记。是以涅盘下。以涅盘经.结成上义。执着过轻.乍可言有。妄语过重。不可言无。况无着而知。更须有矣。始本无二者。此有二意。一则众生本有佛智。是则本觉不碍始觉。如是而证。名无碍智。二者断障显了。则无烦恼所知二碍。)
佛子。譬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所谓书写大铁围山中事。量等大铁围山。书写大地中事。量等大地。书写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千世界。书写小千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界。如是若四天下。若大海。若须弥山。若地天宫殿。若欲界空居天宫殿。若色界宫殿。若无色界宫殿。一一书写。其量悉等。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智慧明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於诸众生无少利益。即作是念。我当以精进力。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得饶益一切众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如於一尘。一切微尘。应知悉然。
【疏】第二喻中二。先明大经潜尘。以喻上文妄缠佛智。大经卷者。佛智无涯。性德圆满也。书各称境者。智如理故。潜一尘者。略有三义。一妄覆真故。二小含大故。三一具多故。一切尘者。无一众生不具佛智故。後时有一人下。出经益物。喻上离妄现前。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於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於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教彼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离妄想已。证得如来无量智慧。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疏】第三合中亦二。先合大经潜尘。无量无碍普能利益.合上书写多事。众生身及妄想.俱合上尘。後尔时如来下。合出经益物。如来合上一人。智眼合上天眼。是知不信众生等有佛智。智眼未开。复何可怪。然如来藏等经。说有九喻。喻如来藏。谓如青莲华在泥水中。未出泥水。人无贵者。又如贫女而怀圣胎。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摩尼珠.落在深厕。如真金像.弊衣所覆。如庵罗树.华实未成。亦如稻米在糠糩中。如金在鑛。如像在模。皆是尘中有佛身义。与此大同也。
○大文第三总结上来十喻。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等无量无碍不可思议广大相。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疏】初总明无依为依。二能出生。三能潜徧。四横具四智。五竖具四能。六体广包含。七用无终竟。八知无不尽。九巧能摄持。十处处具足。前九直语佛智。後一乃融自他。此十圆融。略显佛智之相。寄显如来之心。未尽佛心一毫。故应更以无量无碍等知也。(【钞】後总结者。疏文有二。先结上十门。以成未尽。故应更下。正释经文。由经云。如是等无量相知。如是指前。等即等後。更明别义。此结有四。一无量。二无碍。三不可思。四广大。并徧上十。及所不说。)
○第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欲知诸佛心 当观佛智慧
【疏】二十二偈分二。初两句。约法总显。
佛智无依处 如空无所依 众生种种乐 及诸方便智 皆依佛智慧 佛智无依止
【疏】余颂上喻。於中初喻.一偈半。後一四偈。余八各二偈。并显可知。
声闻与独觉 及诸佛解脱 皆依於法界 法界无增减
佛智亦如是 出生一切智 无增亦无减 无生亦无尽
如水潜流地 求之无不得 无念亦无尽 功力徧十方
佛智亦如是 普在众生心 若有勤修行 疾得智光明
如龙有四珠 出生一切宝 置之深密处 凡人莫能见
佛四智亦然 出生一切智 余人莫能见 唯除大菩萨
如海有四宝 能饮一切水 令海不流溢 亦复无增减
如来智亦尔 息浪除法爱 广大无有边 能生佛菩萨
下方至有顶 欲色无色界 一切依虚空 虚空不分别
声闻与独觉 菩萨众智慧 皆依於佛智 佛智无分别
雪山有药王 名为无尽根 能生一切树 根茎叶华实
佛智亦如是 如来种中生 既得菩提已 复生菩萨行
如人把乾草 置之於劫烧 金刚犹洞然 此无不烧理
三世劫与刹 及其中众生 彼草容不烧 此佛无不知
有风名散坏 能坏於大千 若无别风止 坏及无量界
大智风亦尔 灭诸菩萨惑 别有善巧风 令住如来地
如有大经卷 量等三千界 在於一尘内 一切尘悉然
有一聪慧人 净眼悉明见 破尘出经卷 普饶益众生
佛智亦如是 徧在众生心 妄想之所缠 不觉亦不知
诸佛大慈悲 令其除妄想 如是乃出现 饶益诸菩萨
(第四答如来出现意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