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二离垢地。初大意。

【疏】所以来者。论云。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言正位者。即初地见道。是出世间。依此修於三学。戒最在初。故先来也。前地虽证真有戒。未能无误。又以十度明义。前施此戒。故次明之。下之八地。依十度次以辨来意。准此可知。

○言离垢者。慈氏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唯识亦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十住毗婆沙。虽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亦不异戒。瑜伽亦名增上戒住故。此地中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皆约戒明

○言邪行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业。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

○言最胜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於一切法。最为胜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为无边德。(【钞】此亦由下。是疏释意。弥显戒胜。故智度论第十五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愚暗中。戒为明灯。於恶道中。戒为猛将。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故云最胜。余如戒经。)是以成於戒行。得於最胜无等菩提之果。并寄於戒。显地相别。虽经论文异。大旨不殊。

【论】何故名为离垢地。为此位治上上十善戒。上上十善戒。即法身性戒。能自体无垢故。故名离垢地也。

○次正释文。文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今初。

诸菩萨闻此 最胜微妙地 其心尽清净 一切皆欢喜 皆从於座起 踊住虚空中

普散上妙华 同时共称赞 善哉金刚藏 大智无畏者 善说於此地 菩萨所行法

【疏】五颂分二。初三庆闻初地。後二请说二地。今初。前二经家叙其三业庆喜。後一发言申赞。然此庆闻。亦属前地。以领前请後故。皆判属後。

解脱月菩萨 知众心清净 乐闻第二地 所有诸行相

即请金刚藏 大慧愿演说 佛子皆乐闻 所住第二地

【疏】後二中。亦初序後请。

○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相。後彰地果。前中分二。一发起净。即是入地心。二自体净。即住地心。三聚无误。地中正行。名自体净。直心起彼。名发起净。今初发起中三。初结前标後。次徵列十名。後结行入位。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

【疏】标云深心者。深契理事故。论经云直心。而下列中总句。同名直心。明知深直。义一名异。(【钞】而下列者。谓今经标云深心。下列中总句即名直心。论经标云直心。总句亦云直心。则知义一。而疏释深心。云深契事理者。若以深心同论直心。直心即是正念真如。故深契理。若顺起信深心乐.修一切善行。即是契事。显义包含。双存事理。)

○二徵列十心。

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

【疏】列中有十句。初总。余别。总云直心者。瑜伽云。於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此约随相别释。今论主为顺一乘缘起义故。分为总别。别皆成总。则令总中具於别义。故不别释总句。别中初四律仪。次三摄善。後二饶益。一者柔软直心。共喜乐意持戒故。故瑜伽云。於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钞】柔软直心者。引瑜伽意。於他柔软。直就论意。是自柔软。柔软即喜乐。则持戒之人。心无恼悔。故生喜乐。)二堪能者。有自在力。性善持戒。烦恼魔事不能动转。难持能持故。所以鹅珠草系。尽命无违。(鹅珠。即阿閦佛经。大庄严论第十。广有其缘。今当略示。谓有一比丘。至金师家。其师正为王家穿珠。由比丘着赤色衣。映珠似肉。有鹅吞之。金师失珠。傍更无人。决谓比丘。盗其宝珠。询问言无。遂加拷楚。比丘了知珠为鹅吞。为惜鹅命。甘苦而默。殴击血流。鹅来唼血。杖误杀鹅。比丘见已.便言珠在。金师问言。何不早陈。受斯楚毒。比丘答言。我为持戒。惜鹅命故。默受斯苦。鹅若不死。设断我命。我亦不言。金师白王。具陈上事。王加敬重。言草系者。亦此论第三。有诸比丘。行於旷野。为贼剥掠衣服罄尽。羣盗共议。恐报王知。咸欲杀之。中有一贼。语同伴言。不须杀之。比丘之法。不伤草木。可以草系。必不驰告。羣贼从之。既无衣服。风吹日炙。蚊蛭虻蝇之所唼食。夜闻恶兽恶鸟之声。长老比丘。劝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无常。要必当死。今莫毁戒。说偈劝之。中有偈云。伊罗鉢龙王。以其毁禁戒。伤盗於树叶。命终堕龙中。诸佛悉不记。彼得出龙时。能坚持禁戒。斯事为甚难。时诸比丘。既闻偈已。自相劝诫。引昔作恶。为他杀害。丧身无数。今护圣戒。分舍微躯。至於明旦。国王出猎。初疑禽兽。复谓尼乾。及至询问。具说护戒。王心欢喜。解缚称赞。)三守护根门不误犯戒。如良慧马。性自调伏。以於诸行深见过故。四寂静者。论云。调伏柔软。不生高心故。则似不恃前三所持。是事寂静。瑜伽云。於大涅盘。深见胜利者。斯即称理寂静。(不见能持所持戒等。了戒如空。顺涅盘矣。)五纯善者。谓纯修妙善菩提分法。能忍诸恼。如真金故。六不杂者。论云。所得功德。不生厌足。依清净戒。更求胜戒。乐寂静故。谓虽得前句妙善而不厌。则不杂懈怠。乐於寂静。则不杂事乱。身心俱寂。即是胜戒。七诸有势力。弃而不顾。不似难陀。为欲持戒。八大悲为物。不断有愿为广。九大智。随有而无染故。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校】七诸有势力。力.纂要误作九。)

○第三结行入位。

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疏】由上十心。成於上品极圆满故.入斯戒住。

○第二自体净中。明三聚净戒。即分为三。初律仪。论云。离净。谓净离杀等故。此约随戒。亦名正受净。此约初受。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此三聚戒.摄前三位。初摄治地住。次摄饶益行。思彼众生堕恶等故。後摄不坏回向。谓有智愿等。於法宝等。皆不坏故。律仪通於止作。摄善唯约善行。前二通於自利。後一唯约益物。又初律仪中。虽有善行。而施忍等不行非过。故摄善中。无所不行。若尔。今经前二.同离杀等。二相宁分。古释有二义。一同体义分。约离过义边说为律仪。顺理能益.判为摄善。二者隐显相成。律仪中有止作。因离果离。是其止行。对治离者。是其作行。举作助止。说为律仪。摄善戒中。亦有止作。以止助作。说为摄善。(【钞】谓有问言。律仪之中。既有止作。止即恶止。作即善行。作同摄善。何言律仪.但明恶止。故有此答。皆百论意。谓论初外道问云。佛说何法。答云。恶止善行法。释曰。杀等诸恶。止息不作。名为恶止。三业正行。信受修习。名为善行。外道便为立後重过云。外曰。已说恶止不应复说善行。内曰。布施等是善行故。谓布施是善。非恶止故。复次大菩萨。恶已先止。行四无量。怜愍众生。复止何恶。外曰。布施是止悭法。是故布施。应是恶止。内曰不然。若布施便是恶止者。诸不布施。悉应有罪。释曰。此是反难。明施非恶止。今翻顺用。明不施忍而无有罪。又律仪中。作谓持衣说净等。不作有罪。非施忍等。故不同也。若尔下。展转通难。释成前义。先难。亦是百论中意。外曰。已说善行。不应复说恶止。内曰。止相息。行相作。二相违故。是故说善行。不摄恶止。外曰。是事实尔。我不言恶止善行是一相。但应恶止。则是善行。故言善行。不应复说恶止。释曰。此正同今经。杀即是恶。离杀名善(【校】善.纂要作说。)故律仪中.亦离杀等。摄善戒中.亦不杀等。故二(【校】二.纂要作三。)难分。古释有二下。答。先叙昔解。其第二解。亦是百论中意。前所引布施是止悭法。答中後决云(【校】云。纂要作子。)复次诸漏尽人.悭贪已尽。布(【校】布。纂要作带。)施之时。复止何恶。或有人虽行布施。悭心不止。纵复能止。然以善行为本。是故布施是善行。释曰。此论意明布施虽有止恶。以善行为宗。律仪虽有作持。以止恶为宗。斯就正助。分成二聚。)今更一释。此中唯约自修正行。下摄善中.亦令他修。则摄二利之善。及悲智之善。又此唯己分之善。下摄善中.上修佛善。岂得同耶。今初律仪分三。初标所依。谓离垢地。戒增上故。二正显戒相。三结成增上。今初。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

○二正显戒相中。有十善业道。即为十段.今初离杀。

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於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

【疏】分二。初总明。後不畜下别显。今初。性自远离。文属杀生。义该下九。谓自性成就十善业道。即自性戒。然离有三种。一要期离.谓诸凡夫。二方便离。所谓二乘。三自体离。谓诸菩萨。契穷实性.自体无染。然诸菩萨同修自体而复有四。一离现行。所谓地前。二除种子。即是初地。三除误犯。四显性净。此二当於此地。然性净难彰。寄除杀等以显彼净。此通余教。若依此经。地体悬绝。寄显地胜。岂可地前位位皆深。今居地上。方行十善。(【钞】先离杀者。然小乘四重。淫戒最初。初有三义。一者。此戒人之喜犯。二者劫初起过。此最为先。余之三戒。亦皆次第。三者淫爱惑业。招润生死。二乘厌离。故制在先。今十善。十恶。菩萨十重。皆杀在初。杀罪过重。善恶皆初。菩萨大慈。居十重首。又智度论十五中说。杀有十恶。一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众生见者。如见蛇虎。五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常为恶梦。七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种短命恶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堕泥犂中。十若得为人.常短寿命。释曰。今但离杀。十恶顿亡。故大论云。远离一切杀生者。示现远离利益胜故。)二别显中。有三种离。一因离。谓离杀因缘。二於一切下。对治离。谓离杀法。三是菩萨下。果行离。即离杀业。今初因离。复有二种。一离受畜因。谓不畜刀杖。此虽是缘。从通名因。略举此二。余呪药等。皆是此因。二不怀下。明离起因。此正是因。因即三毒。不怀怨恨。明离瞋因。杀父害母。亦不加报。次有惭下。明离贪因。贪有二种。一为财利故。造诸恶业。乃至没命。心无耻悔。今有惭愧。故能离之。二为贪众生。捕养笼系。令生苦恼。今有愍伤之仁.恕己为喻。便能离之。然起杀之痴.必是邪见。邪见难遣。非对治不离。是故论主就对治中。明离於痴。此略不说。(俗典云。愍伤不杀曰仁。释经仁字。恕己为喻此释恕字。即涅盘经第十云。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二对治离中。亦有二种。一生利益心。是与众生世出世间二种乐因。二生慈念心。谓令众生得人天涅盘之果。既於如是因果.不颠倒求。则离愚痴心.起於杀因.杀生祭祠等。此中慈益。约能对治.即名为离。不同前後杀因杀果而为所离。若尔。前有仁恕故.离起贪因。仁恕之心.岂非能治。前约本有仁等.不起贪等。非是发起仁恕之心。今约於物发生慈益之心以为能治。故不同也。三果行离者。揽因成杀.名业为果。今不正杀。故名果离。於中亦二。一微细。谓心念害。二粗重。谓身行害。今经以细况粗。粗中成杀。有五因缘。一身。谓於他故。他是所杀之体。故名为身。此拣自身。二事。谓众生故。此拣非情。三想。谓起众生想。拣作瓦木等想。四行。谓故以重意。重意是思。故名为行。此拣错误。五体。谓身行加害。断命落究竟。正是杀业。故名为体。则拣前四以为方便。(五体。谓身行加害者。然诸众生揽五阴成。假名众生.念念生灭。前灭後续。非断非常。假立命根。令其色心。而得相续。亦刹那灭。前念既灭。後念当生。断令不续。名为杀生.亦名断命。对前未断。名落究竟。故次疏云。即拣前四以为方便。)

○第二离盗。

性不偷盗。菩萨於自资财.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於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疏】亦初句总。非理损财不与而取。故名为盗。别中亦三。一因离。二於他下。对治离。三若物下。果行离。因中。止谓少欲。足谓知足。自之所有。尚生止足。故无盗因。然止足有二义。一内心止足。即离起因。若廉贞之士。渴死不饮盗泉。二此地具无尽财故。离受畜因。然杀中杀具。畜则为因。淫盗妻财。以不足为因。(【钞】此地具无尽财者.从初地来。檀度满故。即具无尽财故。此地亦具。)二对治离中。由发起慈心。恕己为喻。则於自资财。尚舍而安彼。岂侵损他。然他有二。一他人。二他世。不盗。则不损当来资生。三果行离中。亦有粗细。不取草叶为细。余资生为粗。而文通为五缘。一者身。谓若物属他。此拣於自。是他物体。故名为身。二事。经阙此句。论经云。他所用事。三想。谓起他物想。四行。谓翻终不盗心。五体。谓举离本处。乃至下。是以细况粗。(言翻终不盗心者。应言盗心取也。若无盗心。虽知他物或暂用取。或同意取。或拟令他知。皆非盗也。五体谓举离本处者。此是盗业究竟。则显前四方便.亦是成业时分。杀要断命不续。淫与境合。盗要举离。如於牀上。手执其物。虽与境合。未名为盗。要须举离才离於牀。纵更不取。亦已成盗。)杀淫於他正报成业。故以身心而分粗细。盗戒虽通依正。但约损财。故唯就外物以论粗细。又杀有多类。唯人成重。故就粗中。方说具缘。盗易成犯。故总明具缘。若粗若细。皆成盗体。

○第三离邪淫。

性不邪淫。菩萨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於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於非道。

【疏】乖礼曰邪。深爱曰淫。别中亦三.一因离。谓自妻知足。此亦二意。一内心知足。离於起因。二自足妻色。离受畜因。故晋译。论经.皆云。自足妻色。足妻。乃由寄报轮王。相同世间。故得示有。知足约心亦不妨梵行。(【钞】一内心知足者。起因即贪。贪心难满。故行邪淫。二自足妻色者。不足於妻。方有邪故。自足故无。则足字两用。一唯取知足属心。二连上自妻足故。离受畜因。晋译论经下。通会三经。自足乃由等者。成彼二经。明登地已上无非梵行。但由寄报示有而已。无有从事。则显自妻知足之言。似不惬当。但拣淫伙过度。故云知足。不妨从事.知足约心者。显今经意。以有知足之言。则有离起因义。无贪心故。但云自足。唯离受畜因耳。亦不妨梵行者。但明心中知足。非於事上知足。正同净名。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则知足之言妙矣。翻显自足之言。未有梵行之相。)二对治离。谓不求他妻。现在梵行净故。不求未来妻色。他人之妻盖不在言。(现在梵行净故者。经说之天五欲。修梵行者。名污梵行故。)三於他妻下。明果行离。亦有粗细。细约起心。粗约从事.而文分二。初举邪境。後尚不下。以细况粗。初中邪境有三。一不正。二非时。三非处。非处一种.在後况中.初不正中。他守护女。此为总句。护有二种。一不共护。谓他妻妾。唯夫护故。二者共护。谓亲族媒定。亲谓父母。族谓宗族。谓二亲亡殁。六亲所护。夫亡。子等所护。媒定谓已受礼聘。二非时者。即为法所护。然法有二.一王法。二佛法。佛法谓修梵行时。此复有二。一分。谓八戒。二全。谓具足等。然此非时。准智论十五。及诸论中。广有其相。今之所列.意在不起染心。故於自妻不委其事。二以细况粗中。有二重况。一以染心。况於正道从事。二以染心及正道。以况非道。非道即前非处.亦应以人况於余类。以後後粗鄙於前前故。

○第四离妄语。

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疏】违想背心。名之为妄。别中分二。初对治离。後乃至下。果行离.今初对治.即是因离。不别明因.何者。有二义故。一无外事故。谓无刀杖妻财之外事故。无受畜因。二无异因故谓但用诳他思心。即妄语因。无别贪等以为异因。异因即起因故。离彼诳心。即诚实语.实语即是诳心对治。故对治离.即是因离。不同身三。故身三各具三离。口四唯二。意三唯一。文中言实语者.随心想故。谓纵实不见而心谓见。而言见者。亦名实语。真语者。审善思量。如事真故。谓由心思与事相似。称此而言。若唯称事而不称心。亦名妄语。故加善思量言。时语者。论云。知时语。不起自身他身衰恼事故。谓心事虽实。而回改见时。或令自他而有衰恼。今菩萨朝见言朝。暮见言暮。故曰知时。晋经名随。亦顺时义。二果行离中。亦以细况粗。梦中是细。故犯是粗。此言覆藏之语者。论经云。不起覆见忍见。婆沙云。覆相妄语。名为覆见。覆心妄语.名为忍见。谓实见事。心谓见言不见。此为覆己所见事相。此翻真语。若实不见。心生见想。诳言不见。於事虽实。於见有违。名为忍见。忍却己所见故。此翻实语。梦中眼见。但是智见。(【钞】亦以细况粗者。细属於心。声闻不制。今菩萨无心。梦亦不妄。此言覆藏之语者。细寻可知。)

○第五言不乖离.名离两舌。

性不两舌。菩萨於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

【疏】两舌事成.能令离间。别中亦二。初对治离。後未破下。果行离。对治离者.即不破坏行。此唯约心。果行离者。通心及事。即是差别。今初心者。谓传说者。必於心中忆持恶言。欲将破坏.方成离间。故文云。无离间心。论经云。无破坏心。及为破彼故等。而论云。二种朋(【校】朋.纂要及嘉兴藏疏本金陵会本作明。兹据南藏续藏改正。与论及探玄记释合。)心受忆持者。谓诈现亲朋。如野干诈亲师子等。又狎密成疎曰离间。亲旧成怨曰恼害。(【钞】即不坏行者。谓若有离间之心。发言则成离间。今无此心。故无离间之过。无离间心。即是离间对治。如野干等者。即四分律。有善膊虎。与善牙师子为友。为野干所破。广如彼说。)二果行离。差别有三。谓身心业各有二义。身坏二义者。谓已破未破。是离间体。故名为身。二不喜下。明心坏二义。一随喜他。二自心乐。三不作下。业坏二义。谓若细若粗。细则实有恶言。粗则不实虚构。正传离间之言。故名为业。今菩萨并离。故皆云不。

○第六言不粗鄙。名离恶口。

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瞋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

【疏】别中分二。初果行离。後常作下。对治离。前後诸业。治望果行.非全次第。故先显治。後能离果。今此历别相对。先举果行。一时彰离。後说能治。次第翻前。文义便故。先明果行。今果行中。先列所离。後明能离。今初有十七语。句各一义。而其论意。展转相释。於中有二。前四一重。总显恶言体用。後十三语。重显前四。今初四语。次第相释。初一总明语体。次云何毒害。以粗恶犷戾故。云何粗犷。苦他故。如何苦他。令他瞋恨故。此之四语。义一名异。後重显中。初有四语。总释前四。於中初二明其语时。谓前四有对面不对面故。後二明前语体。不出二类。一鄙恶。谓不逊故。二庸贱。常无教训故。後九别释上苦他令瞋为损之相。於中复二。初二明说前粗鄙之言。自违於戒。何以违戒。以能苦他。令他瞋故。云何苦他。不喜闻故。云何令瞋。闻不悦故。余七语。明自瞋忿心中发言。令他违戒起瞋生苦。初瞋忿语。是自瞋语体。下能令他瞋。他瞋有二无饶益事。一初五语。翻喜生瞋。谓闻时不爱.如火烧心。忆时不乐故生怨结热恼。热恼者。令心胸闭塞。二末後句.违乐致苦。谓己有同意乐事。自身失坏。令他失坏。失坏相知之乐故。後如是下。明能离。可知。(【钞】自违於戒者。既能苦他。又令瞋恚。恼彼深故。违恶口戒。亦违自赞毁他之戒。令他违戒者令犯瞋戒。以忆持不乐。遂生怨结。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便犯重戒。)第二对治中。有十种语。翻前诸语而小不次。谓润泽。翻苦他令瞋二语。柔软.翻毒害粗犷。其现前不现前.无别体故不翻。悦意语。翻上瞋忿。谓和悦意中而发言故。乐闻喜悦.翻不乐不悦。上说粗鄙。故不悦乐。今说顺人天.故生悦乐。又悦意下三语。展转相释。善入人心。翻如火烧心热恼怨结。上以忿心发言。故如火烧等。今以言顺涅盘。故令善入人心。风雅典则。却翻上鄙恶庸贱。前则街巷陋音。今则言含经史故。爱乐悦乐.翻不可爱乐。生三昧故。身心踊悦。翻坏自身他身。生亲善故。(谓润泽者。语必益他。名为润泽故。翻苦他令瞋二语。谓柔软者。柔谓柔和。软谓善软。言为戒摄故为柔软。柔和即无毒害。善软即无粗犷。犷谓犷戾。易伤折故。害谓损害。如剑戟故。今柔软故。无损无害。论释不犷云。受行不断。远公云。常说非暂。故云不犷。故上释犷。云易伤折。是故菩萨言必顺道。尽未来际。常行善言。斯亦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也。谓和悦意者。易系辞云。安其身而後动。易其心而後言。注释云。易。和易也。翻上瞋忿。理必然也。今说顺人天者。世报适情。故云悦乐。又悦意下三语。展转相释者。重释此三。上各别配故。故令(【校】令。嘉兴藏钞本作今。)展转。谓云何悦意可乐闻故。云何乐闻。闻者喜悦故。善入人心者。此以一语。翻於三语。言今说顺涅盘。故令善入人心等者。等取余二。谓说涅盘。则如甘露。入於身心。岂如火烧。闻清凉乐。岂当热恼。内外冥寂。怨结岂生。生三昧故者。总出所以。前则闻时不喜。忆时不乐。今闻顺三昧。法喜适神。忆其正受。轻安怡畅。而言多人爱乐者。论云。怨亲中人。无不爱乐。以言顺三昧。何厚何薄。论又云。此语能作二种利益。一他未生瞋恨。令其不生。故闻爱乐。复生三昧。即是悦乐。二者未生亲友令生故。即下身心踊悦。由自身心。欢喜敬信。亦令他闻欢喜敬信。欢喜敬信。即是踊悦。故疏云。自身他身。生亲善故。翻前失於相知之乐。)

○第七言辞不正。故云绮语。其犹绮文。

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疏】总离可知。别中亦二。先对治。後果行。前中八语。初一为总。故下结云。戏笑尚恒思审。是以菩萨常乐三思而後言。则无散乱矣。下七语别。时之一字。亦总亦别。总者。上言思审者。谓思合其时。语默得中也。云何为时。谓彼此无损。自他成益时故。论云。善知言说时。依彼此语故。时语有几。略说有三。一教化时语。谓见非善众生。劝发生信。令舍恶就善。即时字别义。次三教授时语。令其忆念。实语者。不颠倒故。谓学承有本。转相教诲。後二释上。云何不倒。以言含於义故。称行法故。後三教诫时语。令其修行。地持教诫差别有五。一制。二听。三举。四折伏。五令喜。今三句摄之。一谓有罪者制。无罪者听。为顺道理。二於制听有缺。如法举之。数数毁犯。折伏与念。云巧调伏。三有实德者。称扬令喜。故云决定。又此一句。总结上四。谓若制若听。若举若折。皆须适时。(【钞】略说有三者。一教化生信。二教授生解。二教诫成行。即时字别义者。时即教化体也。以言含於义者。即经义语。义即义理。亦云义利。一谓有罪者制。如杀盗等。无罪者听。如畜长等。举者。律云不见不忏。恶邪不舍。举弃众外者。为除恶人。今此举者。为除其罪。此是彰举。非摈举也。如法举者。具举德故。谓一慈心。不以瞋恚。二利益。不以损减。三柔和。不以粗犷。四真实。不以虚妄。五知时。不以非时。具此五德。名为如法。此云巧调伏。论云毗尼。释以灭诤。毗尼云灭。亦调伏义。又此一句下。上释文决定。下释随时筹量。一则筹量有罪无罪。故律云。知有罪无罪。是名律师。二则通皆筹量制听举折等。故疏总举。皆须筹量得所。)二是菩萨下。果行离中。亦以轻况重。

○第八离贪。

性不贪欲。菩萨於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

【疏】此下意三。但有对治者。以贪等是业有之本。更无所依。故非果行。以非果故。不可对之。更立异因。故但有其一。今初离贪。谓离求欲心。(【钞】以贪是业等者。有即是业。亦是三有。故十二缘中。过去名业。现在名有而贪若未决。但名烦恼。决即名业。故为业本耳。不似杀等。依贪等心。方显身口行杀等事。故云更无所依。所依既非揽因。所成杀等。故无果行。既无因果。安有二离。)别中有三。一事。二体。三差别。於他财物是事。他所摄故。此拣於己。他摄有二。一己现摄用。二己虽不在.作摄护想。二他所资用是体。谓所贪物体。然用含二义。一所用事。谓金等。二资用事。谓饮食等。三不生贪下。明差别。正显能治。一始欲名求。即他物想。二希得属己为愿。即是乐欲。三终起夺想为贪。此即方便。及究竟。并前他物。即是五缘。故意三中。要具五缘。若阙究竟。但名烦恼。今皆性离。故以不不之。(故意三中下。拣业异惑。即瑜伽意。本论亦云。前二为细。後一为粗。粗即成业。显今菩萨。细亦不起。故并不之。)

○第九离於忿怒含毒。故名离瞋。

性离瞋恚。菩萨於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佑益。

【疏】别中有三。一别显能治。二永舍下。总显所治。三常思下。类通治益。今初。为六种众生。起六种治。论摄为五。一於怨生慈。治於怨者。欲加苦故。二於恶行者生利益心。治当危苦故。三於贫及苦。生哀愍欢喜二心。以此二心。有通有别。通则可知。故论合此。别则贫穷者愍之。忧苦者令其喜乐。四於乐众生生和润心。论名利润。治彼染着。无利润故。五於发菩提心人起摄受心。摄令成故。(【钞】治彼染着者。以善法益。令离放逸。则名利润。五於发菩提心等者。论云。於发菩提心众生。恐於无量利益行中。勤劳疲懈。今摄令起造。治彼疲懈。令不退转。)二总离障中。亦有六障。通障前六。非一一别对。故云总也。於此六中。摄为三对。初二以己对他。用辨怨亲。生怨故瞋。败亲故恨。怨则未生已生。令其生长。亲则未生已生。令不生长。次二唯约於己善不善法。以明生长。障善名怨。增恶名害。皆有已生未生。後二唯就於他爱不爱事明其生长。忌胜名热。谓见他爱事。苦他名恼。谓见他不爱事。皆有已生未生等。瑜伽云。瞋恚方便究竟者。谓於损害事。期心决定。正能成业。今并不行。故上云永离。(若依论中具委说者。自身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灭。即障善法名怨。自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令增长。即增恶名害。後二於他亦然。於他身中不爱事。未生令生。已生者令增长。即苦他名恼他身爱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随顺。即是忌胜名热。)三类通治益者。谓前所不说者。亦常思慈佑。(谓前所不说者。上来略说六类之人。起慈等六心。实则无生不化。无益不起。)

○第十离於乖理推求。故云邪见。不言性离者。盖文略耳。

又离邪见。菩萨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於佛法僧起决定信。

【疏】别中。治七种邪见。一住正道者。治异乘见。小乘对大。非正道故。二不行占卜。治虚妄分别见。即是邪见。夫吉凶悔吝。由爱恶生。故云虚妄。三不取恶戒。治於戒取。四心见正直。治於见取。五无诳者。治覆藏见。六无谄。治诈现不实见。七於佛下。治非清净见。此所治七见。释有二门。一约行。二约人。约行中。初一愿邪。愿小乘故。次三解邪。颠倒见故。然邪见恶戒.唯是外邪。见取一种.通於内邪。谓学大乘者.执语成见故。次二行邪。藏非诈善故。後一信邪。信世间故。又於三宝决不信故。故瑜伽邪见方便究竟者。诽谤决定故。二约人者。初四是邪梵行求众生。於中初一同法小乘。後三外道。次二是欲求。後一有求。今性不求。名离邪见。

○第三结成增上。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疏】增上者。此有三义。一徧护十善.即不阙义。二常无间即清净义。误犯之垢.不起间故。三常无断.即常护义。具斯三义.得增上戒名。

○第二摄善法戒。谓非唯律仪.不阙不断。常摄善法。亦无断阙。文中分三。初略观不善.起摄善行。次佛子下。广观障治.起摄善行。三如是方便下总结劝修。今初。

复作是念。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於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校】若.纂要误作者。)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疏】分二。先明观智。後是故下。明起愿行。今初堕恶道者。有三种义。一者乘恶行往故。此即集因。经云。皆以十不善业。二者依止自身.能生苦恼。此即能堕一切众生。三常堕种种苦相处。斯即所堕恶趣。上二皆苦果。业者因义。道者通到义。既要用不善。方堕恶道。则非无因。所用唯是不善。故非邪因。後起愿行者。由念众生恶因果故.便起大悲。要心二利。於中先正修二利。後何以下。徵以反释。

○第二广观障治。明摄善法中。谓观五重善法。於上上清净佛善.起增上心。求学修行摄善法戒清净行故。且分为二。先观不善.唯是所治。後十善业下。观於善法.通能所治。今初具有苦集。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

【疏】此中为明摄善。故略示其恶。既果举三涂。则显因亦三品。如後摄众生戒。经文自具。

○後摄观十善。具诸法门。然通相而辨。善皆能治。以顺理益物.正反恶故。若随相分。人天之善.犹为所治。是苦集故。文分五重。今初人天十善。

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

【疏】以人天是世间之善。故不分之。实则亦具三品。谓人善为下。欲天为中。色无色界为上。言三品者。或由三时之心。或约境有胜劣。或心有轻重。或自作教他等。细论其义.多品不同。略言三五耳。为不善者反此可知。瑜伽六十。广显差别。(【钞】或由三时等者。略举四重。一约时。如欲行善时。正行善时。行善已时。三时俱重.名为上善。随一二轻为中。俱轻为下。二约境者.如一不杀。不杀蚊蚋为上。不杀畜生为中。不杀人为下。杀即反此。三约心轻重者。随於一境。如杀一畜。猛利重心。处中心。不获已而杀。为上中下三品之恶。三种不杀。即三品之善。四约自作教他者。具自他为上。唯自非他为中。自虽不作而教他作为下。细论其义者。将上四事。交络相望。则成多品。如约杀境。境是一重。更以重心.则为二重。复三时重.即为三重。更教人杀。为其四重。余可例思。)

○第二辨声闻善。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

【疏】下三乘中。各有三段。初标所修善同。次显所用功异。後结成自乘。(【钞】次显所用者。此语即借庄子第一逍遥篇言也。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其药令人手不龟拆。故常漂絮於水中也。)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蓬非直达者也。此章言物各有宜。苟得其宜。安往而不逍遥哉。)今借此言。一种十善。犹不龟手之药也。凡夫用之处乎生死。二乘用之。才能自免。则犹漂絮也。菩萨用之。兼济无外。则裂地而封矣。)今声闻中以智慧下。明所用异。於中初句对前彰胜。以实相智修。不同人天无智善故。通观上来善恶因果。皆是苦集所观境故。次心狭劣下。对後显劣。有五种相。一因集。由集小因。故心狭劣。狭谓修行少善。劣谓但能自利。二畏苦。即怖三界故。三舍心。即阙大悲舍众生故。上三唯劣菩萨。下二兼劣缘觉。四依止。即经从他。谓必藉师教故。五观。即闻声解了。谓闻人无我法声。心通达故。三成声闻乘。结成自乘。然能治十善。及与智慧。即是道谛。恶因果灭。善因果中使灭.名为灭谛。成声闻乘。义含道灭。(然能治下。结成四谛。为声闻乘。恶因恶果.二体俱亡。善体不亡。故上为道。迷胜义愚等起於十善。此便顺灭。灭此异於人天。成声闻乘者。道即因乘。灭即果乘。)

○第三缘觉善。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

【疏】所用异中。初句总明。以能修习。名修清净。未能圆修。不名具足。(【钞】第三缘觉善者。然缘觉声闻。各有二类。总相而说。声闻观谛。缘觉观缘。声闻依声。缘觉依现事。而各成二者.一声闻声闻。谓本求声闻。亦观四谛。於最後身。值佛成果。二缘觉声闻。谓昔求缘觉。观十二缘。於最後身。值佛为说十二因缘教。依声悟故。名缘觉声闻。言缘觉二者。一缘觉缘觉。谓本求缘觉。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自藉现事因缘得道。二声闻缘觉。谓先求声闻。悟得初果。未现涅盘。人天七返。七返满已。值无佛世。藉现事缘而得道果。今此就其缘觉以明善法。此人胜故。)次不从下。别显。有三种相。一自觉。谓异声闻。不从他闻。显依止胜。二大悲下。不能说法。大悲不具.无心起说。方便不具。力不堪说。若有利物。多但现通。此劣菩萨。(方便不具者。缘觉出世。无九部经故。此无所依。故不能说。非是智慧劣於声闻。余可准知。)三悟解已下。即观少境界。少有二义。一对前显胜。以是利根。但观苦集。便悟甚深之观胜於声闻。二对後彰劣。但观人无我法。不同菩萨求佛大智等故。上之二乘。广如瑜伽本地中说。(广如瑜伽者。有十七地。声闻地。当第十三。从二十一论至三十四。即此卷中。明缘觉地。此卷建立缘觉。有五种相。一种性。二道。三习。四住。五行。言种性者。谓由三相。应正了知。一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性。由此不乐愦闹。深乐寂静。二有薄悲性。於利生事不乐。三有中根性。是慢行。希愿无师无敌而证。二道。亦有三。一百劫亲承佛。修蕴善巧等。二值佛世。近善士闻法。未得煖等。三已得沙门果未究竟。三习者。依其三种习菩提分。四住者。初名麟角。乐寂静处。後二名部行亦乐部众等。五行。谓依村落等。守根正念。神通化物。不言说法。又云。一切本来。一向趣寂。释曰。今经论中。通三种性。总句修习。显己有习。亦有道。初自觉者。即是麟角。二不能说。即是彼行。亦是前明薄悲种性。三观少境界。有二意。前意由有道故。後意通相而明。余多大同。)

○第四菩萨十善。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

【疏】所用异中。有四种相。一因集。二用。三彼力。四地。四中初一行因。次二行相。後一行位。因集者。宿习善根。依之起行。此又三义。一依一切善根起行故。即修治清净具足。具足即一切善义。今经阙此二字。则不能异上辟支。此明自利。二心广者。即利他心。三无量者。即大乘心。是二利行体。二具足悲愍是菩萨用。三方便所摄。即以四摄摄生。是彼悲力。四发生下。皆显地义。地虽有十。就三只满处。略举三地以摄余七。一发生大愿。即净深心初地。二不舍众生。即不退转地。虽得寂灭。不舍众生。即八地。三希求佛智等。即受大位地。是第十地。此有三句。一观求行证智度满故。二尽净诸地障故。三尽净诸度蔽故。三成菩萨广大行结成自乘。

○第五佛善。

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疏】上上是总。一切下别。有四种义。显上上事。前三属佛。後一菩萨思齐。一者灭。谓不善业道共习气灭故。种智清净。二者舍。谓乃至证十力无畏不共之法。舍二乘故。三者方便。谓於菩萨乘一切佛法。皆善巧成就故。四菩萨求无厌足。故云是故我今等行十善。上虽列五重十善。凡小但将化物。非己所行。菩萨十善。先已安住。故唯要心等行佛善。佛善望己。是余残未修。一切智中自在纯熟。方为具足。亦灭习气。故云清净。结劝可知。

【论】上上十善者。明依智发心。自余三品。虽皆离三界业。得出三界果。皆依空发心。渐求佛智。方入普贤愿行。为三乘中菩萨愿行虽广。为未至佛智故。皆有限量。如立三千大千国土为佛报境者是。以是义故。与佛智中行普贤行者全别。三乘以观空及五位行门.欣理至理。方欣如来种智之门。然更须入普贤愿行。即佛果在十信五位後。云满三只方至。若不回心者。元且在门外草庵。上上十善一乘之门。即以如来一切处不动智佛以为信心。十住位中。即入如来智慧之果。十信五位。皆以佛果大智以成行门。即以如来普光明智。以成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为体。即佛果与普贤行同资。以智体圆明。出情见故。非三世摄。是以法华经为回三乘。令归智海。即以龙女表之。此经顿示佛门即如善财所表。善财虽徧巡诸友。然不动足於觉母之前。慈氏虽授一生成佛之功。然不离一念。无前後无生智海。此是乘一切智乘。古今见尽。若情存前後。不入佛智之门。且住草庵。止於门外。论主颂曰。一切众生金色界。白净无垢智无坏。智珠自在内衣中。只欲长贫住门外。广大宝乘住四衢。文殊引导普贤扶。肥壮白牛甚多力。一念徧游无卷舒。如是宝乘不能入。但乐勤苦门前立。不觉自身常住中。遣上恒言我不及。

○第三利益众生戒。文分为二。初广明摄生。後佛子菩萨如是护持於戒下。结成益生之戒。前中显此戒增上。有五种义。一者智。二者愿。三行。四集。五集果。今初。谓善知众生苦因果故。文分为三。初总明知因。二别显知果。三结成苦因。今初。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疏】初总中。果有三涂不同。因有三时阶降。论名时差别。三时复二。一者约心。谓如杀生。欲杀。正杀。杀已。三时俱重。名为上者。随一时轻为中者。三时俱轻为下者。二约时。谓少时。多时。尽寿作等。余有三品。如上十善中说。复应於一一涂中。各有三(【校】三.纂要误作二。)品等。然依正法念经。三涂各有边正。正者为重。边者为轻。正鬼望边畜。则饿鬼罪重。故杂集等。鬼次於狱。若正畜望边鬼。则畜生罪重。故今云。下者饿鬼因。

○二别显知果中。十不善中。各有二果差别。一报果差别。所谓三涂异熟。二习气果差别。即人中残报。是正报之余。经中若生人中。得二种是。然杂集瑜伽等论。开习气果以之为二。一约内报。名等流果。即如经辨。二约外报。感增上果。今经阙此。下依彼显。异熟报果。十恶攸同。今但解释等流增上。然二等流。多是前重後轻。轻即方便等流。重即正恶等流。

於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疏】十恶即分为十。初杀生中。杀令夭折。不终天年。故得短命。即正恶等流。二未死受苦。故获多病。即方便等流。怖无精光。感外增上。资具等物。乏少光泽。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

【疏】二盗损彼财。故获贫穷。令其不得。称意受用。故共财不得自在。感外田苗。霜雹损耗。

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疏】三淫中。令其妻不贞故。方便詃诱故。淫之秽污。感外臭恶尘坌。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

【疏】四妄语等流。又诽谤约违境。被诳约违心。言无实故。外感农作事业。多不谐偶。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

【疏】五两舌中。令他离间故。亲友成怨故。由出不平之言。外多险阻。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疏】六恶口中。语体恶故。语用恶故。言恒有诤。违恼他人。外感荆棘砂卤等事。

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疏】七绮语。言无人受。机不领故。语不明了。自绮错故。以言绮故。外感果物。不应其时。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

【疏】八贪欲中。已得不足故。未得欲求故。贪则念念欲多。感外增上。日日减少。

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恼害。

【疏】九瞋恚中.二种等流似前轻後重。见其不可意故。求彼长短。二恼害彼故。瞋不顺物之情。外感增上。其味辛苦。又多恶兽毒虫。

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疏】十邪见。还生邪见之家。若水之流湿.心见不正。故多谄曲。总由不正故。外感上妙华果.悉皆隐没。似净不净。似安不安。是以观果知因。应当除断。

○三结成苦因。

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

【疏】无边苦聚。由此生故。

○第二明愿。

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

【疏】依智起愿。愿为众生自修善故。但离恶因。恶果自亡。愿修善因。善果自至。问。恶名杀等。离即不杀。不杀即善。离恶住善。二相宁分。答。此有二意。一离杀。谓离作犯。住善。谓住止持。体则不殊。约持犯分二。作持止犯。反此可知。二离恶但是恶止。住善兼於善行。具有止作二持。止如前释。作义云何。前三聚初。已略指陈。今当重释。谓非唯不杀。护众生命如护己命。是第一善。守他财物。如自己有。他妻亦然。实语。软语。和合。饶益。是语四善。非直无贪。更能惠施。非唯不瞋。慈悲和悦。何但无於邪见。乃成就正见。智慧深广。斯即作也。

○第三明行。

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疏】依愿起行。如誓修故。於中初依前愿以起自行。後亦劝下。依於自行。正摄众生。

○第四明集。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於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

【疏】明集者。依增上悲。念众生故。生十种心。此十亦可俱通一切。论就别相。为八种众生。一於恶行众生。令住善行。故名利益。二为苦众生。令得安乐。三於怨憎众生。慈不加报。四於贫苦者。悲欲拔之。五於乐众生。愍其放逸。六於外道。摄令正信。七於同行者。护令不退。八於摄一切菩提愿众生。取如自己。以愿同故。(【钞】八者。後三通为菩提。有下中上。下劣於己者。摄如己心。等於己者。推如师心。胜於己者。同於佛也。)後之二心。亦约此类。但後胜於前。九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之者。敬之如师。十观集具足功德者。敬如大师。

○第五集果。依前悲心。起胜上欲。欲拔济故。文中救摄十类众生。皆言又作。文各有二。先观所化。後我当下。兴济拔心。前即所治。後即能治。前集之中。欲显差别。以其十心。对八众生。今十类中。一一生所。容有如前十心救拔。十中初一解邪。故论云。依增上颠倒为首。余九行邪。论开为三。初五化欲求众生。求外五欲故。次二化有求众生。求三有中正报之果故。後二化梵行求众生。求出道故。通上为四。然此所化。但摄集中前六。而阙後二者。以集者。益物之心。起心义宽。乃至缘於具德。生师仰故。今此正论救拔故。後二并非所救。纵其同行退转须化。亦无大乘之外。别有安处。可云拔出。今第一化颠倒众生。

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於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於正见。行真实道。

【疏】先所化中。邪见为总。谓四颠倒。理外推求。故名邪见。次恶慧。恶欲。此二是别。常乐二倒。名为恶慧。专心(【校】心.嘉兴藏南藏疏本续藏会本作念。)分别.方得行故。我净二倒.名为恶欲。不假专念.即能行故。以性成故。由计我净。便欲名等。如涅盘说。後恶道稠林者。结其邪见。为诸过因。恶道者。非正道故。显前颠倒为现行烦恼行处。稠林者。亦为随眠之因。(【钞】次恶慧者。论云。恶意。恶心。梵云末那。此翻为意。梵云末底。此云慧也。声势相近。译者之误。今经为正。我净等者。然其四倒。因计五阴。依法计我.谓想行蕴。依身计净.谓於色蕴。取像思虑.任运计我。薄皮所覆。任运计净。故不假专念。若计心为当.多由思度。计受为乐.要对境妄念。则我净如俱生。常乐如分别。故有难易。由计等者。计我多欲名。计净多欲色。如涅盘者。发心品已引。【校】妄念.嘉兴藏南藏钞本续藏及金陵会本作忘念。)後结能治中。住於正见.通翻上邪。行於实道.翻恶道稠林。(行於实道者。论释正念。正念即四念。治四倒故。)

【论】如是身边二见。见取戒取。总依邪见起。故标在其首。六道三界无明。总依名色邪见恶慧恶欲生。生死稠林。故标之为首。若明此诸见无体。诸见即是法界缘生。起唯法起。见唯法见。随智而转。所缘三界六道诸不善道。总由此五种生。若了即是入佛知见。已後诸烦恼。总无有生。

○余九行邪三中。初五化欲求。五段分二。初三化现得五欲受用生过。後二化未得五欲追求时过。今初。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鬬诤瞋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於无上大慈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於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盘之处。

【疏】前中即分为三。一受不共财。二受无厌足财。三受贮积财。今初。已得之物。不与他共。於费用时生瞋过也。先明所治。互相破坏以为总句。破坏有二。一鬬诤於言中。二对怨於心中。即分别彼我。瞋恨已下。结其增长。由瞋恨故。思念作报。身心恶行。炽然不息。能治之中。慈能治瞋。如来之慈。乃名无上。

二又作下。化受无厌财众生。求时无厌以生贪过。初所治中有二。一贪取无厌。明内心难满。二唯求财利者。形於身口。邪命自活。结上三业。(【钞】结上三业者。邪语邪业。皆属邪命故。)後三业正命以为能治。

三又作下。化受贮积财。积而不散。顺生三毒。增烦恼过。初所治中。染着生贪。散用生瞋。若积而能散。何有贪瞋。痴迷上二。言种种烦恼因之炽然者。直观经意。因上三毒。更生烦恼。若准论意。因贮积财。积财即是烦恼因体。云何炽然。谓宝翫受用。数为烦恼之所烧故。然痴有二过。一迷前二。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云何为失。二无求出意。故云不解出要。谓既迷火宅之为乐。宁有出心。後能治中。涅盘清凉。烦恼火灭故。上三即起烦恼众生。

○第二有二愿。化未得五欲追求时过。即造业众生。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暗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阴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

【疏】分二。初一明追求现报。造诸恶行。後一明追求後报。造有漏善业。今初。先所治中有四种过。一愚痴覆心过。於中愚痴是痴体。重暗是痴相。亦是痴过。余皆痴过。一重暗者。迷现在苦。不知是苦。二妄见者。於现下苦。妄见乐故。如见空华。三厚膜者。不见未来当受苦报。如厚眼膜。都无所见也。二入阴翳下。增恶远善过。初句增恶。由迷异熟愚顺不善行。增长结使.名入阴翳稠林。後失智慧光明者。此明远善也。痴为善行障故。三行旷野险道。明受苦报过。生死长广.逈无所依。喻之旷野。多难障碍.复名险道。流转称行。四起诸恶见者。即无正对治过。论云。谓多作罪因。於临终时。见恶报相。心生悔见者。或悔先所修。或起恶见。故名悔见。而不能集正对治。所以名过。(【钞】或悔先所修者。谓解追悔。不能修习观行对治。但生追悔以扰於心。故净名令慰喻有疾菩萨云。说悔先罪。而不说入於过去。二或起恶见者。谓或平生曾修少善。造罪至多。临终恶报。拨善无益。名为恶见。)後能治中。先得净慧眼是体。此眼有二能。一见如实相。二由见实相。即不随他。具斯二义。名真慧眼。以此二句.总翻前过。见前皆实故。(一见如实相者。通於事理。事实明信因果。理实不取诸相。)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於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

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

【疏】二住追求後报习善行者。随顺险道过。谓以迷出世胜义愚。造福不动业。求未来报。则常在险道。前所治中。十句分三。初句自体。谓即生死故。二将坠下。障碍。在之难出故。三随顺下。明失。谓住之失於出离善故。今初自体。谓由世间少善为根本故。则人天报危。故名险道。二障碍者。皆险道中事。文有八句。迷於苦集道灭。如次各二。一明有苦。谓心虽求出。而行顺三涂。如临深渊。故云将坠。二入恶见网中。此明迷苦。於苦果中。妄生乐想。为恶见网萦。如世险道。葛藟交加。三为愚下。迷於集因。谓为愚痴所覆。不知烦恼。不觉业空。若加深林。不见危险。四随逐下。明其造集。世寡正道。学即随邪。复起邪业。为行颠倒行。如险路多歧。动入豺狼之径。虽疲行不已。欲进反回。五譬如盲人.显无道体。无正慧眼。但得果贪着。爱欲所盲。故法华云。着乐痴所盲。即斯义也。如无目涉险.茫无所之。六无有导师者。明阙道缘。导师者。谓佛菩萨。既离明导。有二种失。一当生恶道。二今世後世.虽处人天.放逸障见。故佛虽出世。有不见闻。如盲无导师。若不陷深坑。则坐而不进。七非出要道。谓为出要者。正迷於灭。希求涅盘而趣异处。谓於梵天.乃至自在依正(【校】正。纂要及金陵会本误作止。)之所.以为涅盘。推斯邪解。以为正见。如在险道。以塞为通。八入魔等者。显有灭障。五种妙欲。是魔境界。贪着为入。六尘劫善。谓之恶贼。被牵为摄。三随顺下二句。明失。初句依止怨故.失离恶法。後句远善友故.失进善法。人法俱失。後能治中。拔出险道.总离前恶。住无畏城.是离之处。若旷野遇城.众难何畏。近对上文。若无知动念.则顺魔心而远佛意。寂照双运.即出险难而入智城。(上来化欲求竟。)

○第二有两段化有求众生.文二。初一道差别。谓五趣流转。後一界差别。三界系闭。今初。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身见罗刹於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於所贪爱深生染着。住我慢原阜。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我当於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於一切智慧宝洲。

【疏】先过後治。过中初句为总。入欲下别。总即没在大河过。六道漂溺。如彼大河。求有没中。所以是过。然总中含下别义。亦是赖耶瀑流。七识波浪。(【钞】初一道差别者。然道约轮转。故喻河流。界约难出。故比牢狱。皆增苦过。)别中。彼大瀑水波浪。有三种相。一自体漂流。谓五趣因果。二为因起难。谓处之多害。三便成大失。失出离道。今初自体有五种相.一深。二流。三名。四漂。五广。但有其一.已为难度。况具斯五.漂没何疑。一深者。即具足四流无量水故。为烦恼河。二生死洄澓者。流也。上总四流。烦恼因深。故此苦果.常流无竭。上二即漂溺处。於此生死而漂溺故。三爱河漂转者。名也。前明四流。虽无惑不摄。爱润生死.由此漂溺.偏受河名。如愚堕河。爱即难出。四湍驰等者。漂也。此有二义。一显河急。故云湍驰奔激。谓虽宝爱身.欲令长久。而念念不住。是漂溺时。二由急故。不能如实知其过失。亦复不见涅盘彼岸。故云不暇观察。是为如此漂溺。五为欲觉等随逐者。广也。谓随欲等觉.徧觉五尘.故名为广。依此漂溺。涅盘则以欲等以为毒虫。(随欲等者。五尘之境.皆有顺违。故生三觉。亦兼八觉。如发心品。此即约因。故云依此漂溺。若无恶觉。即无漂故。即瑜伽论五中第二。涅盘则以欲等者。即第二经。纯陀反教文殊。令显佛无为。喻云。譬如贫女。止他客舍。寄生一子。是客舍主。驱逐令去。携抱是儿。欲至他国。於其中路。遇恶风雨。寒苦并至。为诸蚊蝱蜂螫毒虫之所唼食。僧宗曰。为其邪学之所抗折。譬之风雨。未免烦恼。吞噬善根。譬如毒蛇虫。今疏意云。经以六道喻河流等。即是果河。应以欲等。譬於毒虫。例如宗释。论无别释。故引异释耳。)第二身见下。起难有四。一者执。执着我我所窟宅不能动发。故云身见罗刹.於中执取。言於中者。於阴窟之中。执取之言.亦含戒取。(第二起难有四者。初一见。次二爱。後一慢。由身见执者。亦即俱舍。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释曰。此即五顺下分结。由二不超欲者。即欲贪及瞋。由三复还下者。即身见.戒禁取.疑。经唯身见。故前行疏云。执取之言。亦含戒取。是同还欲界之惑。略无疑耳。故贪瞋二.如守狱卒。身见等三.如防逻人。)二转还。谓先舍欲已。得生上界。由身见执。还生下界欲念之中。若准涅盘。爱见皆为罗刹。三於所贪下。中着。谓於受用时。求欲等乐着故。四住我慢原阜者。增慢。谓於受用事时中。我慢。大慢。憍慢。自高轻彼故慢。令心高故。喻原阜。上不停法雨。下不见性水。广平曰原。原自是高。原上加阜.则慢上过慢。对涅盘岸。以水为患。对佛性水.则原阜为非。贤首云。四中初一见。次二爱。後一慢。爱中一种子不灭故还来。二现行深着故泥溺。如人在河.四事难出。一被执住。二被回流。三为泥溺。四滞枯洲。不到彼岸。合喻思之。(四滞枯洲者。论经云。我慢陆地之所焦枯。论云。一执。二转还。三中着。四者洲。)三安六处下。明失中有三。一善道无出意失。安六处聚落故。此无善因。二恶道无救失。此无救缘。三无能度者异处去失。谓离自善行.生诸难处。不值佛故。此双阙因缘。通善恶道。後我当下。能治中。初起化心。後以诸下。成化行。化行有六。一与善因。谓六度万行以为船筏。二作救缘。三令无苦患。四令离集染。五证涅盘寂静。六令得菩提大智。皆翻上三段。思之。云何能得此益。论云。以如实法。云何如实。了生死实性本如。即苦患而证涅盘。见烦恼本原性离.即集染而成大智。如斯教者。真与善因。真能救也。(皆翻上三段者。谓一自体。二起难。三明失。六中如一与善因。即离自体。既无自体。即无难及失。余五亦然。故云皆翻也。)

○第二明界差别。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於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盘中。

【疏】先过後治。过中初句为总。三界系缚.犹如牢狱。求有处之.所以为过。次多诸下。别。别明世狱.有五过随逐。一苦事。二财尽。三爱离。四有缚。五障碍。三界之狱亦然。此五示五种难差别。一无病难。无病是乐。病则有苦。与彼为难。下难义准之。苦.谓身诸病苦。恼.谓心病愁恼。二常怀爱憎是资生难。爱彼资生。求而不得。憎彼贫穷.远之强会。三亲难。亲爱别离。故生忧怖。四戒难。虽生上界.暂离犯戒。不免戒行相违。还为贪械所缚。谓报尽起於欲恶。明上二界.非欲永灭。故此贪欲.通系三界。五见难。虽得世间八禅定智。亦为无明所覆。与正见相违。(【钞】一苦事等者。一鞭杖楚挞故。二费用资财。三亲属分张。四枷锁着体。五垣墙防逻。法说五中.前三苦者.一病苦。二求不得苦。三爱别离苦。四戒难者。谓後二是业。一犯戒业。上二界离无惭愧故。不起犯戒。五见难。当邪见业。痴为本故。)後能治中。若如实了知.三界之相无有生死.非实非虚。则自无障碍。果证圆寂。

○後二化梵行求众生分二。初段化邪梵行求。令舍邪归正。後段化同法小乘。令舍权归实。今初。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着於我。

於诸蕴窟宅。不求出离。

依六处空聚。

起四颠倒行。

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

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

我当令彼住於最胜无所着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盘。

【疏】先明过中。初句为总。谓执着於我过。然诸外道.执见虽多。以我为本。断常等见.皆因此生。次於诸蕴下。别。别有六句。前三失道故.远第一义乐。後三失灭故.具足诸苦。今初。一於诸蕴窟宅不求出离者。无始发方便。谓彼外道众生欲趣涅盘。以有我故。於五阴舍.不能动发。二所趣不真。内入无我.故名空聚。我想妄计.徧於六根。故名为依。三造行不正。既求涅盘。应行八正。翻行邪道四颠倒行。以彼计蕴.身受心法为净等故。後三中。一四大乖违苦。谓老病死苦.人皆欲远。由计我故.四毒常侵。二五阴随逐苦。五蕴具诸结过。常能害人善法。故云怨贼。三受无量苦者。上不说者。皆在其中。亦总结前五也。(【钞】无始发方便者。则显二是中间.所趣不真。三是终造。即行不真。此三失道.翻有妄集。後三失灭.翻有妄苦。前二内苦。一四大.即老病苦。後五盛阴苦。三总余五苦。人皆厌苦由着我故。不能得出。)後能治中。上由计我.处处生着。唯大涅盘.是无着处。云何能得。谓如实法。如实法者。略有三义。一上怨贼等。外道不知。计我处之。今菩萨教之观过。了无有人。二假以世喻。喻所不及。则五阴等。过於怨等。三知其实性。人法俱空。皆是最胜无所着处。余如涅盘二十一说。(唯大涅盘者.翻前失灭。得如实法。翻前失道。三种如实。前二事实。後一理实。余如涅盘者。即南经也。北经当二十三。皆高贵德王品。经中广说三恶觉过。令起六念善觉。後有此喻。经云。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瞻养餧饲。起卧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尔时其人.闻王切令。心生惶怖。舍箧逃走。王时复遣五旃陀罗。拔刀随後。其人回顾。见後五人。遂疾舍去。是时五人。以恶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诈为亲善。而语之言。汝可还来。其人不住。投一聚落。欲自隐匿。既至聚中。观看诸舍。都不见人。执捉坯器。悉空无物。既不见人。求物不得。而便坐地。闻空中声。咄哉男子。此聚空旷。无有居人。今夜当有六大贼来。汝设遇者。命将不全。汝当云何而得免之。尔时其人。恐怖遂增。复舍而去。路值一河。其河漂急。无有船筏。以怖畏故。即取种种草木为筏.复更思惟。我设住此。当为四大毒蛇。五旃陀罗。一诈亲者。及六大贼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依。当投水死。宁投水死。终不为彼蛇贼所害。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手把脚蹋。截流而去。即达彼岸。安隐无患。心意泰然。恐怖消除。释曰。上具引经。在文可知。下合文广。今当撮略。云菩萨受大涅盘经。观身如箧。四大如蛇。蛇有四毒。见毒。触毒。气毒。啮毒。常思人便。性各别异。敬养无益。四大亦尔。又蛇以呪药可治。四大亦尔。应远离之。趣八圣道。五旃陀罗。即是五阴。彼旃陀罗。令人恩爱别离怨憎集会。又严器仗则能害人。常有害意。徧害一切。人无手足。刀仗侍从。则为其害。五阴亦尔。令人远善。近恶烦恼。自严器仗。常害一切。若无戒足慧刀。善知识侍。则为其害。阴又过彼。彼害不能令堕地狱。但害有罪。亦不自害。财货可脱。不必常害。唯在一处。杀已不堕。五阴反此。有智之人应当远离。依八正道。六度万行。令心如虚空。身如金刚。一诈亲善以喻於爱。常伺人便。令人轮转。但见身口。不见其心。爱但虚妄。无有真实。爱又过彼。无始终故。难知故。难远故。若有智慧。不为其害。空聚落者。即是六入。无人人空。器等空者。以明法空。凡夫远望。生不空想。菩萨知空。六大贼者。即是六尘。劫人善法。不择好恶。令贫孤露。作一阐提。无善防卫。则为其劫。又遇大贼。贼劫见在。唯劫欲界。尘劫三世。亦劫三界。唯菩萨勇健。有善仆从。不为其劫。直去不回。河喻烦恼。犹如驶流。深难得底。堕未至底。即便命终。众生亦尔。未至空底。即便轮回二十五有。河唯没身。不没善法。烦恼反此。故应勤修。六度万行以为船筏。至涅盘岸。余如彼经。【校】北经。纂要南藏续藏金陵本误作此经。)

○第二化同法小乘。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

【疏】初起过(【校】过。纂要误作通。)中有三。初不求大因过。利生懈怠为狭。佛法无量。退没不证为劣。二不行下。不愿大果过。三虽欲下。明修行过。不定聚众生。实有大乘出离之法。而修行小乘。(【钞】不定聚者。然三聚皆有。且约长时。入正定聚。动经多劫。故唯不定。则可回也。)後能治中。广大佛法。即诸度万行。登地已上。名为广大。皆佛因法。广大智慧。通於因果。翻前狭劣。总名广大。(广大佛法者。亦是教道。智慧即是证道。)(上来广明摄众生竟。)

○第二结成摄生之戒。

佛子菩萨如是护持於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疏】护持於戒。即前律仪。及摄善法。善(【校】善。嘉兴藏南藏疏本续藏及金陵会本作故。)能增长慈悲之心。即益生戒。

○第二位果。唯无发趣。三果同前。故论云。有同者无者。亦名果校量胜者。三果皆胜初地故。初调柔中三。一调柔相。二佛子此菩萨下。别地行相。三佛子是名下。总结地名。今初文三。谓法。喻。合。初法。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於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

是菩萨於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

【疏】法中三。初见诸佛为练行缘。二於诸佛下。明能练行。於中先供养。後於诸佛下。受法。更受十善。即学佛善也。是戒地故。三是菩萨下。所练净中。对前胜者。以离悭嫉破戒二种垢故。

○二喻三合。

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链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

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於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

【疏】喻中。初地菩萨。戒未净故。施亦未净。前就初地。说檀度满。令更转净。以离二垢。说名离垢故。故喻初地金。但火链以除外垢。今此置矾石中。兼内净体明。云一切净。三菩萨住此下。法合可知。

○二别地行。三总结地名。

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

【疏】地行中。以离语四过。说爱语偏多。结名可知。

○二摄报果。

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是菩萨若欲舍家.於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於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乃至能示现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

【疏】先明在家中二。先上胜身。即金轮王。後能除下。明上胜果。二若欲下。出家。显摄报果。

○三愿智果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於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疏】并如初地。

○第三重颂。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质直柔软及堪能 调伏寂静与纯善 速出生死广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疏】有十五颂。分三。初十颂位行。於中有四。初一颂。颂十种直心。

住此成就戒功德 远离杀生不恼害 亦离偷盗及邪淫 妄恶乖离无义语

不贪财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无谄伪 离险舍慢极调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疏】二有二颂。颂律仪戒。

地狱畜生受众苦 饿鬼烧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当离彼住实法 人中随意得受生

乃至顶天禅定乐 独觉声闻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净戒教他护

【疏】三二颂半。颂摄善戒。

复见羣生受众苦 转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怀忿恨多诤讼 贪求境界无足期 我应令彼除三毒

愚痴大暗所缠覆 入大险道邪见网 生死笼槛怨所拘 我应令彼摧魔贼 四流漂荡心没溺 三界焚如苦无量

计蕴为宅我在中 为欲度彼勤行道 设求出离心下劣 舍於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发勤精进无厌足

【疏】四有四颂半。颂摄众生戒。

菩萨住此集功德 见无量佛咸供养 亿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药链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 普化众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习 为成十力救於世

欲舍王位及财宝 即弃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 此地菩萨皆能现 愿力所作复过此 无量自在度羣生

【疏】二有四颂.颂位果。

一切世间利益者 所修菩萨最胜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为诸佛子已开演

【疏】三有一颂.结叹所说。(二地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