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之一)
○四门中初来意。
【疏】来意者。总有五义。一为答前第二会初十藏问故。二前明正位。今依位起行故。同梵行品。三前约位别行。今辨始终通行故。四前明成位行。今辨净治彼行故。同十地中信等十行。五前自分究竟。今辨胜进趣後。同上明法。准问。应在十回向後。今此辨者。略有二义。一云藏有二义。约蕴摄义。在十行後。约出生义。在十地前。义通二处。问答互显。一云回向无别自体。但以能回前行为其自体。今十藏既为十行胜进。亦为回向胜进。故回向後.无别胜进。此即前後互举.显义方备。然明法品.及第五回向.皆有十藏。随三贤异.故不相滥。又前是胜进所成。後是一位之果。今通为胜进。故意旨不同。(【钞】准问下。释上问前却妨。二义通之。然明法下。会差别。有二义释。初以位拣。前明法即胜进所成者。是胜进家果故。故经云。菩萨满足如是愿时。即得十种无尽藏。所谓普见诸佛无尽藏。二总持不忘无尽藏。三决了诸法。四大悲救护。五种种三昧。六满众生心广大福德。七演一切法甚深智慧。八报得神通。九住无量劫。十入无边世界无尽藏。後是一位之果者。以是第五回向之果故。经云。菩萨住此回向。得十种无尽藏。所谓见佛无尽藏。於一毛孔见阿僧只诸佛出兴於世故等。其中有同名者。亦复优劣有异。)
○二释名。
【疏】释名者。藏是出生蕴积之义。谓一藏内体含法界。故摄德出用。二无尽。寄圆显十。即带数释也。
○三宗趣。
【疏】宗趣者。十藏为宗。摄前生後.得果为趣。
【论】将释此品.三门如前。一释品名目者。为此说十种藏。依法立名。可知。第二释品来意者。此位已说十种行。以此十无尽藏.成前十行之法.使令无尽。成後十回向之法。使令进向。令使行门不滞。是故此品须来。第三长科经意者。分为二门。一长科经意。二随文释义。一长科经意者。於此一品经中。大段随十藏名目。总有十一段经。其文如下。
○四释文中。大分四别。第一唱数显同。二徵名列异。三依名广释。四总叹胜能。今初。
尔时功德林菩萨。复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
【疏】三世同说。显胜令遵。
○二徵名列异。
何等为十。所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是为十。
【疏】藏如前解。信等对藏.皆持业释。心净名信。制止名戒。崇重贤善为惭。轻拒暴恶为愧。餐教广博为闻。辍己惠人为施。决择诸法名慧。令心明记为念。任持所记为持。巧宣所持为辩。各有业用。(【钞】各有业用者。如信以能除不信浊为业。戒以遮防破戒蔽为业。惭以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愧以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闻以能破无知为业。施以止悭为业。慧以破痴为业。念以治忘念为业。持以治忘失为业。辩以治於謇讷为业。)然念慧及戒惭愧等五。皆当体为性。余五行用立名。此约随相。若就融通。皆顺法界之行。良以法界。性自清净。离过等故。随义说十。然约随相。前九自利。後一利他。通皆具二。信为行本.故首明之。依信离过。惭愧庄严。戒行光洁。上三离过之行。余皆进善。进善之首。必藉多闻。如闻而行.唯福与慧。念使增明。持令经久。辩以利他故。前七即七圣财。慧为正导。故终辨之。次二守护。後一积而能散。
○第三依名广释。十藏即为十段。今初信藏。信中有四。谓徵名。释相。结名。辨益。辨益一种。唯初七十。余之七段.文但有三。今初段中。初徵。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信藏。
○释中分三。初明信相。次若菩萨下。明信力。三此菩萨入佛下。总结信成。今初。
此菩萨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无相。信一切法无愿。信一切法无作。信一切法无分别。信一切法无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无有上。信一切法难超越。信一切法无生。
【疏】十句为四。初三三空。信所执无相。谓情有理无名空。空亦无相。空无相故.无所愿求。次三.信依他无生。一缘起无作。二不实故.无能所分别。三无体故.无所依。次三.信圆成无性。一广无边量。二胜故无上。三深不可越。(【钞】初三三空等者。意以前九别约三性。後一总融。前中即依三性。信无三性。此初信所执徧计。所执性云无相者。即相无自性性。二依他无生。无生.即生无自性性。三圆成无性。无性.即胜义无自性性。)後一总信三性无生。如初会辨。则十皆无生。并通三性。如一无生观。但信依他。无徧计人法自然之生性。则是无性圆成。余例此知。(後一总信三性。总融前九。文中有三。一指前。即第二经。清净功德眼自在天王.得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功用行解脱门。广如前说。则十皆无生者。一空是无生义。二无相是无生义。三无愿是无生义。四无作是无生义等。并通三性者。此有二义。一空等通三。谓徧计空。依他空。圆成空等。乃至三性难超越。二无相无生无性。亦通三性。下疏依後义作一重云。如一无生。若作无相。应云。但信依他无徧计之相。是则圆成之相。若信依他无自然之性。则悟圆成之性。是故结云。余例此知。)
○第二明信力中二。先正显业用。後徵释所由。今初。
若菩萨能如是随顺一切法生净信已。闻诸佛法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一切佛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众生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法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虚空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涅盘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过去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未来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现在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入一切劫不可思议.心不怯弱。
【疏】文有十句.徧从前十。前十并成此十。若类例辨。初二於胜上法不怯。次四广多法不怯。一所化众生。二即化法。三是化处。四化之所归。後四宽远法不怯。若尅文取义。以後十句.逆配前十。谓由信法无生。故於佛法不怯。佛法以无生为体故。佛难超故。众生无尽故。法界无边故。虚空无依故。涅盘无分别故。过去之因不作果故。未来之法无可愿故。现在之法即无相故。入劫无障碍.以即空故。此十皆深广难思。(【钞】若尅文取义者。上但当文通释。今对前别释经。)
○二徵释中。先徵意云。何以深广难思。菩萨闻而不怯。释意云。以於深广.皆坚信故。文分为二。初总。後别。
何以故。此菩萨於诸佛所.一向坚信。知佛智慧无边无尽。
【疏】总云一向信者。无犹豫故。坚者.异说不坏故。所信谓何。即佛智慧。智慧何相.无边无尽。然通二义。一广无边涯.竖不可尽。二无二边之偏.同真性之无尽。
○二别释。
十方无量诸世界中。一一各有无量诸佛。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已出世。今出世。当出世。已入涅盘。今入涅盘。当入涅盘。
彼诸佛智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进不退。不近不远。无知无舍。
【疏】初释前意。十方无量.是无边义。已现当入.是无尽义。言得菩提.是自证义。出世入灭.是应现义。法无边故.佛智无边。一佛之智.尚不可尽。况横徧十方。竖该三际。菩萨於斯广远。坚信不移。宁有怯耶。二彼诸下。释第二意。闻深不怯。谓已得今得菩提而不增。当得未得而不减。已出今出而不生。已入今入而不灭。当出而不进。当入而不退。现得出入而不近。在於已当而不远。照穷万法而无知。顿寂诸相而不舍。以寂照之体如如。超戏论故。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菩提涅盘有去来今。菩萨既坚信於此。宁闻深而怯耶。
○第三总结信成。
此菩萨入佛智慧。成就无边无尽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转。心不杂乱。不可破坏。无所染着。常有根本。随顺圣人。住如来家。护持一切诸佛种性。增长一切菩萨信解。随顺一切如来善根。出生一切诸佛方便。
【疏】於中二。初一句总牒信成。谓由明达佛智无边无尽故.称此成信。二得此信下。显成信之益。亦是正显成相。有十一句。前七行体坚牢。初句为总。二内心不杂故不退。三外缘不沮故。四不染相故。五有正慧故。无慧之信.长无明故。静法云。梵云阿慕罗匿陀。此云不从根生。谓无生之信.无根生故。今本云常有根本者。译人不审阿字没在句。翻无为有。於理背也。此或应尔。今以理通。二义无违。无根语慧之体。根本约慧之用。亦犹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故。无本者。即是根本。六顺同古圣故。七安住菩提心故。後四摄德无尽。一护已成性。二复长新解。三顺如生善。四不滞有无。(【校】今本云.应从嘉兴藏南藏续藏金陵本作经本云。阿字没在句.应从嘉兴藏作阿字没在上句。)
○三结。四益。
是名菩萨摩诃萨信藏。菩萨住此信藏。则能闻持一切佛法。为众生说.皆令开悟。
【疏】是名下。结。菩萨住此下。辨益。易知。
○第二戒藏。释相中二。初列十名。後随牒释。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戒藏。此菩萨成就普饶益戒。不受戒。不住戒。无悔恨戒。无违诤戒。不损恼戒。无杂秽戒。无贪求戒。无过失戒。无毁犯戒。
【疏】初中十戒皆通三聚。取其相显。初但饶益有情。後一律仪。中八通三。约遮过罪.皆菩萨律仪。但为救护等.即是饶益摄善可知。为显此十。皆通三聚。故释後一.复显三聚。
○二牒释。
云何为普饶益戒。此菩萨受持净戒。本为利益一切众生。
【疏】牒释中。十戒为十。皆先牒後释。初饶益者。菩萨本意。故首明之。
云何为不受戒。此菩萨不受行外道诸所有戒。但性自精进。奉持三世诸佛如来平等净戒。
【疏】二不受中。文有二意。一不受邪戒。谓鷄狗等。二三聚宿成.动不踰矩。(【钞】谓鷄狗等者。涅盘二十四云。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不为生天。不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鷄戒。牛戒。雉戒。乃至是名菩萨修大涅盘。是第三戒。又十住毗婆沙论第三。明秽土中多诸外道。有持牛戒者。鹿戒者。狗戒者。鸟戒者。象戒者。释曰。此皆外道所持恶禁戒。通由二因。生此妄计。一由天眼。见有众生从鷄狗等即生天上故。二由非理寻思。妄生此计。婆沙一百一十四。有二外道。一名布剌拏憍雉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剃剌罗栖你迦。受持狗戒。二人异时往佛所。种种爱语相慰问已。时布剌拏。先为他问。此栖你迦受持狗戒。修道已满。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汝止莫问。复再三请。佛以慈心。告言谛听。受持狗戒.若无缺犯。当生狗中。若有缺犯。当堕地狱。闻佛语已。悲泣哽咽.不能自胜。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须问。今果怀恨。时布剌拏白言。世尊不以此人当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长夜受持牛戒。或恐将来。亦当尔耶。唯愿大慈。为我宣说。世尊告曰。准前狗戒。此等皆由不了真道。婆沙又问云。云何受猪戒.牛戒.狗戒。名无缺犯。答。一如牛法.狗法。名无缺犯。)
云何为不住戒。此菩萨受持戒时。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
【疏】三中。唯为菩提及众生故。非如难陀之类。(【钞】非如难陀。难陀之缘甚长。而人多闻。正明其性多欲。染着孙陀罗。佛方便诱之。至於天上。见诸天女。端正姝丽。过其本妻。见诸天男。皆有天女。独於一处。见有天女。逈异姝丽。而无天男。问佛。佛令自问。彼女答言。我夫主。即佛弟难陀。难陀答言。我身即是。女言。难陀为僧。身披袈裟。闻已。便求剃落持戒。本为贪着天女而持禁戒。故阿难讥之。如羝羊相触。将前而更却。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身虽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意云。如羊本拟向前。如汝欲生天上受欲。而更却後。如汝持戒。故业不清净。)
云何为无悔恨戒。此菩萨恒得安住无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戒故。
【疏】四中。涅盘云。何故持戒.为不悔故。何故不悔。为欢喜故。乃至为得大涅盘故。(【钞】涅盘等者。即第二十七。师子吼言。何因缘故。受持禁戒。佛言。为心不悔。何故不悔。为受乐故。何故受乐。为远离故。何故远离。为安隐故。何故安隐。为禅定故。何故禅定。为实知见故。何为实知见。为见生死过患故。何为见生死过患。为心不贪着故。何为心不贪着。为得解脱故。何为得解脱故。为得无上大涅盘故。何为得无上大涅盘。为得常乐我净故。何为得常乐我净。为得不生不灭故。何为得不生不灭。为见佛性故。是故菩萨。性自能持究竟净戒。疏家但至涅盘。已为究竟。故略後三。後三即涅盘中事故。)
云何为无违诤戒。此菩萨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随顺.向涅盘戒。具足受持.无所毁犯。不以持戒.恼他众生.令其生苦。但愿一切.心常欢喜.而持於戒。
【疏】五中有四。非者违也。一不违制立.不同调达。二不违涅盘.不取相故。三不违律仪.具足持故。四不违利物.不恼他故。(【钞】不同调达者。佛说四依.为除比丘四恶欲故。调达比丘.加一为五。谓加不食酥盐鱼肉。复皆尽形寿。况虽有同。本意不善。不违涅盘者。非(【校】非.纂要讹脱。)涅盘经。以无相持.顺寂灭故。)
云何为不恼害戒。此菩萨不因於戒.学诸呪术.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众生而持於戒。
【疏】六有二意。一非为欲恼众生.先须持戒。二非为欲成净戒.逼恼众生。如杀马祀等。(【钞】一非为欲恼众生者。如欲禁龙。曾闻罗汉持戒而能遣龙。遂即持戒是也。如马祀等者。即百论中。外道计杀马祀天.得生梵天。即逼恼於马。谓为戒等。)
云何为不杂戒。此菩萨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持出离戒。
【疏】七中。戒正见邪。故名为杂。定有定无.为断常杂。观缘性离。非有非无.则名为持。又无烦恼之杂。真出离矣。(【钞】定有定无者。今律学者。多计为有。禅学之者。说戒如空。定有着常。定无着断。此为邪见。杂於正戒。观缘性离者。观缘之相.不坏坚持。缘成性空.故不起迷倒。)
云何为无贪求戒。此菩萨不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法故而持於戒。
【疏】八中。不现异相.彰己有德。五邪之一。已见净行。又如十住论说。一者矫异。二者自亲。三者激动。四者抑扬。五者因利求利。大同前引智度论说。今文即矫异也。(【钞】又如十住婆沙论说。一矫异者。谓有贪利养故行十二头陀。作如是念。他作是行.当得敬养。我作是行.亦或得之。为利养故。改易威仪。二自亲者。为有贪利养故。至檀越家而语之言。汝等如我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无有异也。若有所须。我能相与。若有所作。我能作之。不计远近。来相问讯。我住此者。正相为耳。为求利养。贪着檀越。能以巧辩。牵引人心。三激动者。谓有不计贪罪。欲得财物。现於贪相。语檀越言。此衣鉢尼师坛好。若我得之。则能受用。若人能随意施者。此人难得。又有谓檀越言。汝家羹饭饼肉香美。衣服又好。若常供养我。我以亲眷。必当相与。四抑扬者。谓贪利养故。语檀越言。汝极悭惜。尚不能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戚。更有谁能得汝物者。檀越愧耻。俛仰施与。又至余家。语彼人言。汝有福德。受人身不空。阿罗汉等。常入汝家。与汝坐起语言。欲令檀越。必谓我是大阿罗汉。五因利求利者。谓以衣鉢及僧伽梨尼师檀等资生之物。持示人言。此是国王及施主并余贵人将来与我。令其檀越.心中生念。王及贵人.尚供养彼。况我不与。因以此利。更求余利。故以名也。)
云何为无过失戒。此菩萨不自贡高.言我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但一其心而持於戒。
【疏】九中不轻毁者。无行经云。见破戒人.不说其过恶。应念彼人.久久亦当得道。问。涅盘云。见破戒人.应当摈黜.诃责举处。当知是人.得福无量。岂不违於无行此经。答。略有三义。一此经约自行。涅盘据摄众。二此经约根未熟。护恐增恶。故且摄受。涅盘约根熟者。慈心拔济。故应折伏。三彼约慈心。此约轻毁。故不同也。
云何为无毁犯戒。此菩萨永断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及无义语。贪。瞋。邪见。具足受持十种善业。菩萨持此无犯戒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毁犯净戒。皆由颠倒。唯佛世尊。能知众生以何因缘而生颠倒.毁犯净戒。我当成就无上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令离颠倒。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戒藏。
【疏】十中。释内分二。初明律仪。十善众戒之本。故偏明之。当如二地。二菩萨持此下。双明二聚。摄菩提善。益众生故。
○第三惭藏。释相中二。先标章。二谓彼下别释。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惭藏。此菩萨忆念过去所作诸恶而生於惭。
【疏】然惭愧相别.诸说不同。涅盘云。惭者羞天。愧者羞人。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瑜伽四十四亦云。内生羞耻为惭。外生羞耻为愧。大同涅盘後解。成唯识云。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惭。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愧。俱舍亦同。若无惭愧.但翻上惭愧。谓不羞天.则是无惭。余可例知。若说羞耻为惭愧者。是二通相。今经多同唯识。而以不相恭敬为二通相。
○二别释中。分二。先释过去作恶。即无惭行。二自惟下。释而生於惭。今初。
谓彼菩萨心自念言。我无始世来。与诸众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具贪瞋痴。憍慢谄诳。及余一切诸烦恼故。更相恼害。递相陵夺。奸淫伤杀。无恶不造。一切众生悉亦如是。以诸烦恼备造众恶。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顺。不相谦下。不相启导。不相护惜。更相杀害。互为怨雠。
【疏】文中初自念无惭。後一切下。悲他亦尔。
○第二正显惭相。
自惟我身。及诸众生。去来现在行无惭法。三世诸佛无不知见。今若不断此无惭行。三世诸佛亦当见我。我当云何犹行不止。甚为不可。是故我应专心断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惭藏。
【疏】显惭相中。初自念昔非。耻佛知见。现修惭相。自惟。即是内自羞耻。(【钞】自惟即是内自羞耻者。正同涅盘。兼得唯识依自法力。)二是故已下。决志断证。文言去来现在行无惭者。言总意别。菩萨自惟昔过。愍物三世常行。故专心断除。防已伏之再起。为众生说。则物我之兼亡。
○第四愧藏。释相中三。初自念无愧而修愧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愧藏。此菩萨自愧昔来。於五欲中。种种贪求无有厌足。因此增长贪恚痴等一切烦恼。我今不应复行是事。
【疏】云我今不应复行是事。即愧行也。
○二伤物无愧。
又作是念。众生无智。起诸烦恼。具行恶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转互为怨雠。如是等恶无不备造。造已欢喜追求称叹。盲无慧眼无所知见。
【疏】不觉苦集。故云无知无见。
○三依顾世间而修愧行。
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秽身。毕竟至於发白面皱。有智慧者。观此但是从淫慾生不净之法。三世诸佛皆悉知见。若我於今犹行是事。则为欺诳三世诸佛。是故我当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愧藏。
【疏】依顾世间而修愧行。誓益自他。於中初所愧境。有智慧下。顾他生愧。即外羞也。初因人。後诸佛。是故已下。决志断证。言不净之法者。从淫慾生。即种子不净。母人腹中。即住处不净。成垢秽身。即自相。自性。究竟发白。意含究竟不净。(【钞】从淫慾生者。疏中先说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三自性不净。四自相不净。五究竟不净。即智论二十一说。梵行品已广其相。但自性不净。即三十六物。今当更说。即涅盘十二圣行品云。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一。毛二。爪三。齿四。不净五。垢秽六。皮七。肉八。筋九。骨十。脾十一。肾十二。心十三。肺十四。肝十五。胆十六。肠十七。胃十八。生藏十九。熟藏二十。大便二十一。小便二十二。涕二十三。唾二十四。目泪二十五。脂二十六。膏二十七。脑二十八。膜二十九。骨三十。髓三十一。脓三十二。血三十三。膀三十四。胱三十五。诸脉三十六。释曰。远公不分。其中骨有二。脑有二。脑连膜。除二欠二。肠有大小。亦欠其一。余处有胞。则具三十六。直就经文今具者。复有分垢为一。汗为一。则秽字属汗。亦具三十六。)言诳三世佛者。违本四弘誓断惑故。余文易知。
○第五闻藏。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闻藏。
○释相中二。初明所知之法。後菩萨摩诃萨下。显多闻之意。今初标称闻藏。释云知者。闻为本故。实则多知耳。文亦分二。先标章。後牒释。今初。
此菩萨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灭故。是事灭。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有为法。是无为法。是有记法。是无记法。
【疏】句虽有十。义束为七。初之四句。但是缘生故。谓一缘生。二有漏五蕴。三无漏五蕴。四有为。五无为。六有记。七无记。
○二牒释。即为七段。初缘起。
何等为是事有故是事有。谓无明有故行有。何等为是事无故是事无。谓识无故名色无。何等为是事起故是事起。谓爱起故苦起。何等为是事灭故是事灭。谓有灭故生灭。
【疏】缘起中。依生引二门。开为四重徵释。谓十二支。初二能引。次五所引。次三能生。後二所生。故为四也。前七许同因位。故名能引所引。後五要因果相望。云能生所生。由此能所引中。但云此有彼有。後文则云此起彼起。起即生也。故集论云。谓於因时有能引所引。於果时有能生所生。然文有染净二观。初於能引中明染观。故云无明有故行有。第二约所引。亦通能所相对。以明净观。故云识无故名色无。以识通能引。有二种业。一持诸有情所有业缚。谓与行所引习气俱生灭故。二与名色作缘。谓由识入母胎。名色得增长。今言识无者。即不为业熏。不持业缚。故不入胎增长名色。故云识无故名色无。第三能生所生相对以明染观。故云爱起故苦起。苦即当果。爱即能生。能生有三。举初摄末。下明净观。举末摄初。盖巧辨影略耳。第四亦能所生相对。以明净观。谓因亡果丧耳。(【钞】第三下能生所生相对。上爱取有是能生。生老死为所生。)
【论】初从十二缘说。无明有故行有。识无故名色无。爱起故苦起。有灭故生灭。此上四事。识之与爱。皆从无明妄计.诸有从生。今达有本无.即十二缘灭。十二缘灭。非智有生。非智有灭。但除其病。其智无依无形无为.而灵通万有。无思而现。无作而成。学之者。以止观两门.功终方会。此之一辨。後之十法总终。圣教具陈识相。对治异解。已下如文具明。
○第二有漏五蕴。
何等为世间法。所谓色受想行识。
【疏】蕴者。积聚义。杂集第一云。藏果.重担义。而标名世间者。世即隐覆义。隐覆胜义故。又可破坏义.三世所迁故。间者。堕虚伪中故。隐覆之法.即堕虚伪.故世即是间。然色等蕴.通於无漏出世之义。欲诃毁故.略举一分。(【钞】二有漏下文五。一释总名。已见光明觉。杂集藏果等者。即第二论。其藏果义。与蕴义大同。重担与阴覆义大同。然彼论云。蕴义云何。答。诸所有色。乃至若近若远。彼一切略说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蕴。如是乃至识蕴。释曰。此即藏果义。蕴藏色等果法耳。言重担者。论云。荷杂染担.故名为蕴。如肩荷担。荷杂染担者。谓烦恼等诸杂染法。皆依色等故。譬如世间身之一分。能荷於担。即此一分。名肩名蕴。色等亦尔。能荷杂染。故名之为蕴。而标名下。二释世间。世有三义。隐覆名世。通为无为。如世界成就品。下二唯有为世间。世即是间。持业释也。然色等下。三料拣。言通无漏者。谓佛五蕴。况因灭无常色。获常色等。兼通无为。今但取有漏有为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留於无漏。在後段说。)云何知之。应知三种。一知其相。谓色以变碍为相。受以领纳为义。想者取像。行谓迁流。识者了别。二知其生灭。谓生无所从来。灭无所至。三知其不生不灭。谓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故力林菩萨云。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况知一切法趣蕴。蕴即法界无碍。方名真实多闻。然诸蕴性.性皆迁流。随胜立名。行之一种.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又摄法多故。(然诸蕴性下。第五解妨。此即以通为别妨。释有二义。初一可知。又摄法多者。第二释也。因此略明五蕴。摄法多少。且依大乘百法。识蕴唯摄八识心王。色蕴唯摄十一种色。想受二蕴.但摄心所徧行中二数。四蕴但摄二十一法。除六无为.蕴所不摄。余七十三.皆行蕴摄。故云多也。百法己见第一疏抄。)
○第三无漏五蕴。
何等为出世间法。为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疏】亦名无取五蕴。然无漏蕴。亦有二类。一仍本名.亦名色等。不与漏相应故.名为无漏。二从已转立名.即五分法身。如今文是。欲显戒等.德是可欣。故从极果.标以出世。理实亦有世间戒等。(【钞】理实亦有者。上五蕴。亦有出世间。然世间戒等。自有二义。一者外道共有十善等戒。四禅等定。世智之慧。脱下地惑。於中知见。二者正教之中。亦说十善五戒。四禅八定。无见慢修欣厌之慧。脱下界缚。了见分明。而是有漏。故名世间。)戒定慧三。上来频释。解脱即是离系为名。解脱知见。由离系缚。於境自在。观求觉了。智论八十八云。戒众者。摄一切戒。和合成众。众即蕴也。余皆准之。然即转前五蕴。成此五分。谓转色蕴成於戒身。表无表戒.皆色蕴故。转受蕴而成定名。定名正受。入四静虑。出四受故。转想成慧。凡所有想。皆是虚妄。见相非相.见法身故。转行为解脱.无贪等行.名心解脱。永断无智慧解脱故。转识成解脱知见。若与邪受妄想相应。谓识依根.了别诸境。若与正受智慧相应。即是现量。如实知故。仁王观空品云。观色识受想行。得戒忍。知见忍。定忍。慧忍。解脱忍。即斯义也。然此五分法身.不覆胜义.不为相迁.不堕虚伪.故名出世。杂集云。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故.是出世间义。问。无取五蕴.即有为无漏。何以言不为相迁。答。约教异故。前是权小所明。若实教定说。非为无为.同真性故。但似蕴相现。立以蕴名。故涅盘纯陀云。善覆如来有为之相。应言如来同於无为。况二融摄。若如是知。名为多闻。
○第四有为。
何等为有为法。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
有为者。瑜伽一百云。有生灭.系属因缘。是名有为。智论云。有所得故.是名有为。二论心境为异。今略举四事。三界即所依处。众生即能依之者。然所依处.随心成异。故论云。欲所属界。名欲界等。(【钞】论云者。即俱舍第八。等字.等余二界。云色所属界名为色界。无色所属界名为无色界。略所属二字。但名欲界等。)
○第五无为。
何等为无为法。所谓虚空。涅盘。数缘灭。非数缘灭。缘起。法性住。
【疏】为者。作也。即前生灭。今虚空等。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彼造作.故名无为。瑜伽云。无生灭.不系属因缘。是名无为。智论云。无所得故.名为无为。净名云。不堕数故。然诸论总名。大旨无别。言虚空者。离诸障碍.无物所显故。(【钞】唯识有六无为。即为六段。初虚空。释语全是百法疏意。即唯识依性假施设有义。彼论先释法性云。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非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虚空。释曰。彼论明法性空。但言离诸障碍。百法兼取外空。云无物所显。故俱舍云。此中空无碍。)二涅盘者。古有二释。一云性寂灭故。此即性净涅盘。涅盘三十四。亦同此说。三数缘灭者。数谓慧数。由慧为缘。拣择诸惑。能显灭理。故唐三藏译为择灭。谓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然此灭言。有其二义。一理性寂灭。此从所显得名。二因灭惑显。名理为灭。则从能显得名。四非数缘灭者。非由慧数灭惑所得。但以性净。及於缘阙之所显故。(四非数缘灭者。故唯识云。不由择力。本性清净。及缘阙所显。名非择灭。释曰。论存二义。初义异小。故上疏文.取为楷定。言缘阙者。俱舍论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下释中云。言当生者。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於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灭。但由缘阙.名非择灭。)五缘起者。有别有通。别谓十二因缘故。分别论者。大众。一说。鸡胤。化地。说出世部。皆立十二缘起以为无为。彼意以其次第作缘。恒无杂乱。故说为常。有佛无佛。此法自尔。名曰无为。故智论三十二云。声闻法中。亦说法性实际故。杂阿含中说。有一比丘问佛。十二因缘。为是佛作。为是余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缘。亦非余人作。有佛无佛。诸法如法相。法位常有。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等。涅盘亦说。即是无为。远公云。就人论法。三世流转.是其有为。废人谈法。法相常定.故曰无为。望今经意。缘起无性.故曰无为。大品云。菩萨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涅盘云。十二因缘即是佛性。虽举十二因缘。即已摄阴界诸法。六法性住者。即真如也。谓非妄倒.故名真如。又真实如常。拣妄拣事。於一切位.恒如其性。而云住者。离迁变故。与法为性。是随缘义。复云住者。是不变义。即妄即真。事皆如矣。若准智论.法性法住.各是一义。云云。即为七法。(若准智论下。别释。取上法字。及下住字。自为一义。成七无为。则法字两用。)然小乘说三虚空。则就外空。复计三皆实有。若大乘说。非唯数增。义亦有异。唯识论中.二义建立。一唯心变故。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此诸义。但一真如.随义假设。一无相义。二所证义。三惑尽义。四性净义。五随缘义。六随缘即不变义。(然小乘下。对拣权实。初举小乘。若大乘下。举大斥小。)此中法性即是真如。然法性真如。亦假施设。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为法之性.名为法性。非离色心.别有实体。今多闻之人.不唯知名而已。应如是知。
○第六有记法。
何等为有记法。谓四圣谛。四沙门果。四辩。四无所畏。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疏】有记法者。有释云。谓能招爱非爱果。故名有记。此乃通说。余处辨记.即是善恶。今唯举善。应云顺理善法.可记录故。下出所记法体。句有十一。义摄唯五。四圣谛.如前本品已辨。四沙门果.如梵行品。四辩.如第九地。三十七品.如第四地。四无所畏.今当略明。谓外难无怯.故名无畏。瑜伽云。如来於此谤难。都不见有如实因相。由是因缘。能自了知.坦然无畏。无畏为四。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者障道。四出苦道。此四各有难答。初外难云。若佛是一切智者。有诸比丘。从他方来。何须问言。安乐住不。言一切智.无所不知。今问於他.一何相反。佛自唱言。我是一切智人。但为摄受来者。随顺世间师弟人事故。(【钞】此之四段下。二辨相。初一切智无畏难。有二。初牒举所难。二有诸比丘下正难。於中先出难所因。谓诸部律中。多有此言。时诸比丘。至如来所。头面礼足。佛便问言。比丘。住止安乐不。乞求易得不。不以饮食为苦耶等。今云何故问者。即是难也。言一切下。结成难也。佛自唱言下。答也。於中先按定所难。明不失一切智义。若具。皆云。我於此难。正见无由。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是大仙尊位。但为摄受下。出是一切智之所以。示现问耳。非己不知。言摄受者。令发胜心。闻佛慰问。发道心故。随顺世间师弟人事者。此有二意。一者成上示现之相。二者亦令余人审谛於事。佛知尚问。况余不知。亦为後人作轨则故。见来发心。应为引摄。故云随顺世间。)二有难云。若佛自言漏永尽者。何以爱语罗睺。诃骂调达。佛於此难。正见无由。安隐无怯。自唱德号。我实漏尽。但为随根而调伏故。(二有难云下。第二无畏。先难中。文但有二。先牒举所难。谓经中说言。我诸漏已尽。何以爱下正难。难之所因.含在其中。谓罗睺罗。被僧驱出。在於厕上。佛语诸比丘言。云何野干。驱师子子。即爱语罗睺。调达频为恶行。佛时骂言痴人。或云食唾小儿等耶。佛於此难下。亦先按定所难。不失漏尽之义。但为随根而调伏故。即出爱恚所以。谓罗睺譬之慧象。随逐人心。软言即调。调达喻之恶马。楚毒方调。非是如来有爱罗睺。有恚调达。漏未尽也。)三有难云。若佛说欲能障道者。何故预流一来.尚有妻子之爱。佛於此难。心无怯惧。谓自唱德号。我说欲能障道。但障不还罗汉。非初二果。(佛於此下答中亦二。先按所难。不失欲为障道。若具亦应云。我於此难。正见无由。安隐无怯。处大仙位。故云。自唱德号。我所说下。出不障所以。若说邪行.障诸圣道。若说畜妻.障离欲道。初二果人。性戒久成。故断邪行。既未离欲。不断妻子。斯有何失。故诸染法。非不障也。)四有难云。若佛说诸圣道能尽苦者。何故罗汉受疮溃蛇螫之苦。佛於此难。心无怯惧。自唱德号。我说圣道。实能尽苦边际。但说未来。非现在故。(我说圣道下。通前难。然有二意。一者由於前世故业感身。於此身上得阿罗汉。苦依身在。故有此苦。非得罗汉。後有此苦。即今疏意。更有意云。无学实无苦果。为现恶因。必有苦报。由此圣者。示相受苦。起後教故。亦犹世尊受金枪等。示义非实。故疏略无。)四中。初一离所知障。次离烦恼障。三是出离道障。四即出离之道。初二自利。後二利他。所以自叹此四者。初一为菩萨。第二为声闻。後二通为。智论二十五。瑜伽五十。对法十四。广辨其相。
○第七无记中分二。先徵名。後谓世间下。辨相。今初。
何等为无记法。
【疏】无记二义。一非善非恶。不能招感爱非爱果.名为无记。可释余文。今此正谓虚妄推度.非理问难.不可记录.故名无记。非对善恶故。俱舍第十九云。诸契经说十四无记。即其义也。亦名置记。记即答也。不应答故。所以不答者何。谓此乃无义语也。知之不免生死。不知不障涅盘。前说有记。则反於此。智论第三云。所以不答十四难者。此事无实故。诸法有常.无此理故。言断亦尔。如有人问。[谷-(一/禾)+牛]於牛角.得几升乳。岂曰问耶。第十七云。有一比丘。思唯十四难不能解。辞佛不为弟子。佛言。我为老病死人.说法济度。此是鬬诤法。如中毒箭。不应推寻。楞伽亦云。皆是世论。非我所说。(【钞】第十七下。引昔例今。其文稍略。具云。有一比丘。於十四难。思惟观察。不能通达。心不能忍。持衣鉢至佛所。白佛言。佛能为我解此十四难。使我了者。当作弟子。若不能解。我当更求余道。佛言。痴人。汝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难。汝作弟子耶。比丘言。不也。佛言。汝痴人。今何以言。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为老病死人.说法济度。此十四难。是鬬诤法。於法无益。但是戏论。何用问为。若为汝答。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脱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身被毒箭。亲属呼医。欲为出箭涂药。便言。未可出箭。我先当知汝姓字亲里父母年岁。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羽。作箭镞者。为是何人。是何等铁。复欲知弓何山木。何虫角。复欲知药是何处生。是何种名。如是等事。尽了知之。然後听汝出箭涂药。佛问比丘。此人可得知此众事。然後出箭不。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尽知。此则已死。佛言。汝亦如是。为邪见箭。爱毒所涂。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子。为不欲拔箭。而欲求尽世间常无常边无边等。求之未得。即失慧命。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比丘惭愧。深识佛语。即得阿罗汉道。复次菩萨。欲作一切智人。推求一切法。知其实相。十四难中。不滞不碍。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法忍。)言十四者。即此中前四四句。其第四四句。但合为二。谓身与神一。身与神异。然诸经论。多说十四难。而相或同异。不繁会释。今经委论。不出我法二执。
○二辨相中。文分五段。第一有四四句。就我明无记。第二过去下。就三世横论凡圣数之多少。三何等下。约凡圣竖论初後。四世间从何下。徵三世间所从。五何者下。约生死际畔以辨无记。今初。
谓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亦有常亦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
如来灭後有。如来灭後无。如来灭後亦有亦无。如来灭後非有非无。
我及众生有。我及众生无。我及众生亦有亦无。我及众生非有非无。
【疏】句虽十六。其过不出断常。言世间者。准大品中。通三世间。谓众生世间。五蕴世间。及器世间。今此文意。正显众生世间。兼明五蕴世间。以众生是总主假者。外道计以为我。故有边等诸见。初有边四句。约未来世。常等四句。约过去世。如来有无。依涅盘起故。中论邪见品云。我於过去世。为有为是无。世间常等见。皆依过去世。我於未来世。为作为无作。有边等诸见。皆依未来世。涅盘品云。如来灭後有无等.依涅盘起。我及众生有无四句.约现在说。既知起见之本。次随文别释。即为四段。第一四句。言有边者。即断见外道。计我於後世.更不复作。则与此身俱尽。无边者。谓我於後世。更有所作。三俱句者。身尽故有边。我不异故无边。四俱非句者。亦以我存身尽。见上有过。故立此句。谓身尽故.非无边。我存故.非有边。既皆邪见。故不答之。若欲破者。初之二句。堕无後世过。谓有边。则与阴同尽。无边则是今身。故皆无後世。无後世者。修道苦行.为何益耶。第三句亦有边无边者。若身尽我存。身我为一为异。一则不应有尽不尽。异则离蕴。何相知有我耶。若谓舍人生天。人分犹在。天分更增。则半天半人。故皆不可。第四句。非有边未免於无。非无边未免於有。云何於此强分别耶。二常等四句。约过去者。过去世我.即是今我.名之为常。若常。即有大过。破坏因果涅盘等故。若谓我今始生.名为无常。若尔。我是作法。亦堕无因。无因则亦无涅盘等。第三见上二过。便谓我常身无常。离身何处有我。又成上二过。第四谓我不异故非无常。身有异故非常。破同第三句。又中论云。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及常等见。余义广如彼论。三如来灭後四句。依中论。附涅盘起四句。如来即佛也。顺此经文。亦是外道自立己师而为如来。有谓如来灭後定有不变。或谓入无余依。同於太虚。或谓法有应无。或谓约应非有。约法非无。以其四句。皆成戏论。不见如来寂灭相故。亦为邪见。此则权小之徒。未能免也。瑜伽八十七云。依二道理.如实随观。俱不可记.如来灭後若有若无。所以者何。且依胜义。彼不可得。况其灭後.或有或无。若依世俗。为於诸行.假立如来。为於涅盘。若於诸行.如来灭後.无有一行流转可得。尔时何处假立如来。既无如来.何有无等。若於涅盘。涅盘唯是无行所显.绝诸戏论。自内所证。绝戏论故。施设为有.不应道理。亦复不应施设非有。勿当损毁.施设妙有寂静涅盘。又此涅盘。极难知故。最微细故。说名甚深。种种非一.诸行烦恼断所显故.说名广大。现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说名无量。四我及众生有无等四句。此并双立。众生即是五蕴。非约总主。有即定有.定有着常。无即定无。定无着断。三远上二过双立有无。即堕相违。四避此相违.立俱非句.又成戏论。
○第二门明三乘凡圣数之多少。
过去有几如来般涅盘.几声闻辟支佛般涅盘。未来有几如来.几声闻辟支佛.几众生。现在有几佛住.几声闻辟支佛住.几众生住。
【疏】凡圣数之多少者。以横无边故.不可记也。
○第三门竖无际故.不可记也。
何等如来最先出.何等声闻辟支佛最先出.何等众生最先出。何等如来最後出.何等声闻辟支佛最後出.何等众生最後出。何法最在初.何法最在後。
【疏】有人答问.云有初佛。言自然悟.引獭祭天。亦为应机.宁加置记。若有初佛。如来应知。则可说名。言何法者。染净等一切法也。(【钞】第三门竖明中。言有人答问者。即水南善知识。答燕国公张说。问云。法在前。佛在前。答云。法在前。诸佛所师。所谓法故。便被难云。若尔。最初成佛。前无佛说。何由悟法。答云。自然而悟。如月令中。獭乃祭天。岂有人教。燕公大伏。亦为应机者。叹其善对。宁加置记者。为顺经文。从若有初佛下。出不加置记所以。既有初佛。悉数难穷。如来具足一切种智。直举初佛.则可示矣。故虽善对。未息难源。言何法者。染净一切法者。即如真妄前後之难也。初会略明。初地当广。)
○第四门徵世间所从。
世间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有几世界成。有几世界坏。世界从何处来。去至何所。
【疏】有六句。初二句问众生及蕴世间。次四句约器世间。以外道计众生有最初生故。或谓从冥谛中来。还至冥故。或谓世界皆微尘成。谓至妙之色。常恒不变。聚则为身器。散则成微尘故。此皆邪见之源。故不应答。
○第五约生死初後际。
何者为生死最初际。何者为生死最後际。
【疏】生死初後际。唯有二句。问。初际无始。圣教所明。生死有终。岂非正理。答。略有三义。一约一人.则可云终。通望一切.则无终极。二以彼定执.长邪见故.亦不应答。谓若许有终.必有始故。常法无始。亦无终故。三约法性.皆不可说。故中论云。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无。既言本际不可得。亦不应定谓无始无终。况有始终之见耶。又有偈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是故则生死。非有边无边。上诸邪见。多是外道。亦参小乘。菩萨善知.则问答无滞。便举破者。令自他造中故也。(【钞】上诸邪见下。总结上意。言菩萨善知问答者。具四种答。一正是置答。二如说生死无有始终。是一向答。三如云众生器界五种不同。是分别答。四若有问云。世尊约何法说我。何法说众生。应答言。约假名说我。约因缘说众生。是名随问答。若通前七以辨多闻。问答居然可知。余可思准。)
是名无记法。
【疏】结名可知。
○大科第二显多闻之意。
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众生。於生死中。无有多闻。不能了知此一切法。我当发意持多闻藏。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多闻藏。
【疏】谓悲物无闻.长沦生死。故誓持闻藏。自证利他。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