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

○四门中.初来意。

【疏】来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次来也。

○二释名

【疏】释名者。随缘顺理造修名行。数越尘沙。寄圆辨十。仁王名为十止。就三学中.定心增故。梵网名为长养。长道五根故。若具梵本。应云功德华聚菩萨说十行品。则兼能说人。今文略耳。

○三宗趣。

【疏】宗趣可知。

【论】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第一释品名目者。此品正说十种行门.名为十行品。第二释品来意者。此夜摩天宫.本意说十行品。为表此天莲华开为昼。合为夜。为此天.光自相照.无有日月。但看莲华开合而辨昼夜.名为时分天。夜摩者。梵语也。如此位菩萨.知众生心欲开发时。应时引接。未应度者。与作得度因缘。以此处而表之。故於此处说十种行门。前之两品.且明至此天处而称叹之。此一品.正说十行门故。此品须来。明前之十住.犹依须弥之顶。此之十行.依空所行。表行无着也。第三随文解释中。如经自有分剂。不烦科文。

○四释文。品有七分。第一三昧分。

尔时功德林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思惟三昧。

【疏】功德林入者。为众上首故。表说十行.众德建立故。承佛下。是入定因。入菩萨下。显定别名。拣因异果。故名菩萨。巧顺事理.拣择无碍。无心成事。名善思惟。

○第二加分。文中三。一总辨作加因缘。

入是三昧已。

十方各过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号功德林.而现其前。

告功德林菩萨言。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

善男子。此是十方各万佛刹微尘数同名诸佛共加於汝。亦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威神之力。及诸菩萨众善根力。

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

【疏】文中四。一入是下。总标加因。二十方下。加缘显现。三告功德下。赞有加因。四善男子下。双显加定因缘。文中二。一别显所因。二结因所属。今初亦有四因。一伴佛同加。十住文云。悉以神力。共加於汝。二主佛宿愿。三主佛现威。四大众机感。略无助化善根。或是诸字中摄。余义具於前会。二令汝下。结因所属。(【钞】略无助化者。十住却有。经云。亦是汝胜智力。故云略无。)

○二辨加所为。

为增长佛智故。深入法界故。了知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无障故。得无量方便故。摄取一切智性故。觉悟一切诸法故。知一切诸根故。能持说一切法故。所谓发起诸菩萨十种行。

【疏】有十一句。前十别明。後所谓下.一句总结。乃至起分。皆同前会。但住行之殊。

○三正辨加相。

善男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是时诸佛.即与功德林菩萨无碍智.无着智.无断智.无师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无懈智.无夺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尔时诸佛.各申右手摩功德林菩萨顶。

【疏】文中三。一语业加。二意业加。三身业加。今初语业加。命其说。二是时下。意业加。与智慧。初总余别。捷辩故。无断辩故。前後二会.并无此智。即是本觉之智。了因自得。悟不由师.假佛缘显。故得云与。与无师智。并是迅辩故。应辩故。无谬错辩故。丰义味辩故。一切世间最上妙辩故。总策前七故。此七无胜故。上皆别显。次下徵释。三尔时下。身业加。增威力故。(【钞】捷辩等者。七辩之义.前文已有。十地更广。)

○第三起分。

时功德林菩萨.即从定起。

○第四本分。文二。初行体。

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界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

【疏】行体者。若约所依.即前善思惟三昧为体。若约所观.即二谛双融。若约能观.悲智无碍。今从教相.下四行为体。若约十行别体.即以十波罗蜜为体。义见初会。今就教相中。若直就经文.文分为二。一标显。二徵释。今初标行体难思。行即深心所修行海也。与法界虚空下。显难思之相。深等法界。广齐虚空。故心言罔及也。又超下位.名不思议。又即理之事行.同事法界之无量。等虚空之无边。即事之理行.同理法界之寂寥。等虚空之绝相。此二俱非言之表诠.心之显诠.(【校】诠.纂要误作论。)故难思议。况二交彻。能令一行摄一切行。一位摄一切位。纯杂无碍。故第十行云。入因陀罗网法界。成就如来无碍解脱。人中雄猛大师子吼。乃至到一切法实相源底故。又若唯遮者.则凡圣绝分故。非但遮常心言。亦应融常心言。是则於中思议不可尽也。遮融无二.则思与非思.体俱寂灭。方曰真不思议。(【钞】又若唯遮者下。融拂。恐滞绝思议故。绝但是遮绝心言故。融者。即言无言故。故云。於中思议不可尽。即用第八真如相回向偈文云。菩萨住是不思议。於中思议不可尽。入是不可思议处。思与非思俱寂灭。上即前半意。从遮融无二下。即後半意也。)二何以下。徵释。何以因人之行.便叵思耶。菩萨摩诃萨下。释云。同佛果故。佛穷事行之边。极理行之际。断一切障。证一切理。因圆果满。融无障碍。菩萨同彼。宁可思议。

○第二正辨行相。

佛子。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三世诸佛之所宣说。何等为十。一者欢喜行。二者饶益行。三者无违逆行。四者无屈挠行。五者无痴乱行。六者善见行。七者无着行。八者难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实行。是为十。

【疏】文中三。一总徵其名。二标数显胜。三徵数列名。初可知。二佛子下。标数。三世佛下。显胜也。三何等为下。徵数列名。上徵下列。然与本业.名虽小异。而义意大同。一施悦自他。故名欢喜。约三施说。在因皆悦。故下经云。为令众生生欢喜故。若就果说。财获富饶。无畏。身心安泰。法施当获法喜。皆欢喜义。此约随相。本业云。始入法空.不为外道邪论所倒。入正位故.名欢喜行。此约离相。二三聚净戒.亦益自他。故名饶益。或以後摄前。本业云。得常化一切众生法。皆利众生故。此唯据利他。三忍顺物理.名无违逆。彼云。得实法忍。无我我所.名无瞋恨。此约以後摄初。晋云无恚恨。亦是以初摄後。而实二忍顺物。法忍顺理。以後导前。皆顺事理。四勤无怠退。名无屈挠。亦通三勤。彼云。常住功德.现化众生.故名无尽。谓若有怠退。斯则有尽。而摄论三精进中三名.无弱无退无喜足.则是以後摄初。五以慧资定.离沈掉故.名无痴乱。彼云。命终之时。无明鬼不乱。不浊正念。故名离痴乱。此但从一义。故下经云。於死此生彼。心无痴乱。六慧能显发三谛之理。般若现前。故名善现。彼云。生生常在佛国中生。此但据得报。谓即空照有而能现生。七不滞事理。故名无着。彼云。於我无我.乃至一切法空故。此即涉有不迷於空。谓於我而无有我也。若於我无我皆不着者。则双不滞也。以有不舍不受方便智故。八大愿可尊故。又成大行愿.乃能得故。故名难得。彼云。三世佛法中常敬顺故.名尊重行。彼约修心。此约难胜。九善巧说法.名善法行。彼经云。说法授人。动成物则故。同於九地法师位故。十言行不虚。故名真实。又称二谛故。故彼经云。二谛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真实。然上约十度释名。度各有三。并见初会。

【论】第一尔时已下。至是为十。有二十五行经。明同号功德林佛。共加持功德林菩萨正说十行分。於此分中。约作四门分别。一明三昧名。二明同号佛数。三明诸佛所以共入定菩萨同号。四明同号诸佛来加。第一明三昧名者。何以名善思惟三昧。三昧者。云离沈掉。定之异名。且约禅定中。有四种禅。一愚夫所行禅。二观察义禅。三念真如禅。四如来禅。今云善思惟三昧者。是观察义禅。为审定其法。善须观察。正念思惟。安立法门。为後学者而作法则故。第二明同号佛数者。举万佛刹微尘数佛。皆号功德林。明若迷其心境.无明与无限刹尘不殊。若了达心源.智慧功德等十方而无尽。第三明所以与入定菩萨而同号者。以自一心洞晓。与法界福智无差。今此菩萨入此定门。以与一切诸佛.契同福慧。遂得同号佛来加持。明与十方诸佛智慧解行同故。福德功德同故。第四明同号佛来加者。有六种加。一言叹加。以言叹誉故。二毗卢遮那愿力加。乘往愿故。三毗卢遮那神力加。契佛神力故。四诸菩萨众善根加。同善根故。五诸佛与智加。得十种无碍智故。六诸佛以手摩顶加.安慰许说法故。已下明功德林菩萨.即从定起。正说十种行门。如下十种行中。以十波罗蜜为体。

○第五说分。十行则为十段。今初欢喜行。皆有三。一徵名。二释相。三结名。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欢喜行。

【疏】初名。已如前释。

○第二释相。分二。先略辨体相。後修此行时下。广显名相。今初。瑜伽菩萨地。菩萨六度.各有九门。一自性。谓出行体。二者一切。谓能具行。三者难行。谓就中别显。四一切门。谓行差别。五者善士。谓作饶益。六一切种。谓徧摄圣教。七者遂求。谓随所须。八者与二世乐。谓於现在作大饶益。令得未来广大安乐。九者清净。谓胜离相.成波罗蜜。今文分三.以摄於九。一总标施主。二其心下。离所不应。三但为下。彰其意乐。今初。(【钞】瑜伽等者。即三十九为首。明法品已略引之。今更具引。疏但通释六度九门之相。其列名.即论。谓字已下。即是疏释。今先具出布施九门。论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一自性者。谓诸菩萨.乃至身财.无所顾惜。能施一切所应施物。无贪俱生思。及因此所发能施一切施物。身语二业安住律仪阿笈摩见。定有果见。随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当知是名菩萨自性施。二一切施。略有二法。谓内物外物。又一切施物。谓财。法。无畏。三难行施有三。一财物尠少。而自贫苦施。二可爱惜物。甚爱着物施。三艰辛所获财物施。四一切门有四。一自财物。二劝他得物。三施父母妻子奴婢作使等。四施与诸来求者。五善士施有五。一净信施。二恭敬施。三自手施。四应时施。五不恼乱他施。六一切种有六。有七。故有十三。言六者。一无依施。二广大施。三欢喜施。四数数施。五因器施。六非因器施。言有七者。一一切物施。二一切处施。三一切时施。四无罪施。五有情物施。六方土物施。七财谷物施。七遂求施有八。一匮乏饮食.施以饮食。二乏车乘。三衣服。四严具。五资生什物。六种种涂饰香鬘。七舍宅。八光明。皆如第一句。八此世他世乐施有九。谓财无畏法各有三故。财有三者。一清净如法物。二调伏悭吝垢。三调伏藏积垢。(二即舍财物执着。三即舍受用执着。)无畏三者。一济拔师子虎狼鬼魅等畏。二王贼等畏。三水火等畏。法施三者。一无倒说法。二称理说法。三劝修学处。九清净施有十。一不留滞施。二不执取施。三不积聚施。四不高举施。五无所依施。六不退转施。七不下劣施。八无向背施。九不望报施。十不希异熟施。余广如彼论。然九门.自性皆一。一切皆二皆三。难行皆三。一切门皆四。善士皆五。一切种皆或六或七。共有十三。遂求皆八。二世乐皆九。清净皆十。而相随度异。然下文中.九门之内.或多或少。不必具全。若一一配。乃成繁碎。随显配之。知法包含。)

佛子。此菩萨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

【疏】今初含摄前四。及与六七。谓一者施主惠施.显施自性。惠有二义。一惠即是施。二谓巧惠筹量可不。凡所有物悉能施者。摄余五门。谓一若内若外。二若难若易。三财法无畏。四一切种门。五随求与故。(【钞】含摄前者。即示此经包含之相。下别配之。一者施主。即九门中初一也。杂集第八云。云何施圆满。谓数数施故。无偏党施故。随其所愿圆满施故。依此义故.经作是说。为大施主者。此显数数施及由惯习成性数数能故。谓一若内若外。即九门一切施中前二义也。二若难若易.即难行。三财法无畏.即一切施中後义。四摄第四一切门.第六一切种。五即遂求。故摄五门。)

○二离所不应。

其心平等。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不贪利养。

【疏】离所不应。即清净施。文有五句.以摄十义。心平等者。略有四义。一无执取。离妄见故。二不积聚施。观渐与顿.皆平等故。三不高举。但行谦下。不与他竞。离憍慢故。四无向背。不朋党故。言无有悔吝者。此有三义。一不退弱。施已无悔故。二不下劣。胜物无吝故。三不留滞。速与无吝故。言不望果报者。不求异熟果故。不求名称者。无所依故。不贪利养者。不望报恩故。

○三彰其意乐。

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为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爱乐诸佛本所修行。清净诸佛本所修行。增长诸佛本所修行。住持诸佛本所修行。显现诸佛本所修行。演说诸佛本所修行。令诸众生离苦得乐。

【疏】彰其意乐中。有十二句。摄上二门。谓前十一句。明善士施。此有五相。一但为救护者不损恼故。二摄受者。自手授与故。三饶益者。应其时故。上三下益。次有八句.明其上攀。不出二意。一净信故。二恭敬故。八中一创起习学。二忆持不忘。三爱乐不舍。四净治其障。五更修增广。六住持不断。七令不隐没。八演以示人。後令诸众生离苦得乐。结归慈悲。即二世乐。上但为之言.流下诸句。又上救护。是无畏施。摄受是财。饶益是法。

○第二广显名相中。广前一切施也。亦具诸施。恐繁不配。文中二。先现行财施。後愿行法施。财中复二。一随相。二离相。前中亦二。一明施行。二回向行。前中亦二。初愿受胜生行施。二示异类身行施。今初。(【钞】先现行财施等者。即九门中一切施中之三相也。前六度章.虽皆略示。今更依摄论释之。本论云。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无性释云。言法施者。谓无染心.如实宣说契经等法。言财施者。谓无染心.施资生具。无畏施者。谓心无损害。济拔惊怖。)

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此行时。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随诸方土有贫乏处。以愿力故.往生於彼。豪贵大富财宝无尽。

假使於念念中。有无量无数众生诣菩萨所。白言。仁者。我等贫乏.靡所资赡。饥羸困苦.命将不全。惟愿慈哀.施我身肉。令我得食.以活其命。

尔时菩萨即便施之。令其欢喜.心得满足。如是无量百千众生而来乞求。菩萨於彼曾无退怯。但更增长慈悲之心。以是众生咸来乞求。菩萨见之.倍复欢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众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请.而来教我入佛法中。我今应当如是修学。不违一切众生之心。

【疏】於中文四。一愿具施缘。即方便意乐。先作意故。亦即广前为大施主。二假使下。难求能求.三尔时菩萨下。明难舍能舍。举难况易。即便施者。无留滞也。四如是下。明一切无违。有三意乐。初即广大意乐。能广行故。二但更下。即欢喜意乐也。三作如是念下。恩德意乐也。我今应下。是随顺心。

○第二示异类身而行布施。

又作是念。愿我已作现作当作所有善根。令我未来.於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中受广大身。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饥苦众生。乃至若有一小众生未得饱足.愿不舍命。所割身肉.亦无有尽。

【疏】回现施善。未来受身。以悲深故。亦广大心也。

○第二回向行。

以此善根.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大涅盘。愿诸众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平等智。具诸佛法广作佛事。乃至入於无余涅盘。若一众生心不满足.我终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初自期大果。亦广大意乐也。後愿施田。亦得二果。是善好意乐。

○第二明离相施.即清净意乐也。随相离相.行必同时。言不并彰。故分前後。应将离相.别别贯前。如大般若。不欲繁文.故并居一处。前後体势.类此可知。(【钞】随相等者。即总示仪式。如大般若者。如般若清净。徧历八十余科。递为其首。成百余卷。如清净既尔。若以无生为首。亦徧历诸法。无性.无得.无相等。一一皆然。故贤首云。若历事备陈。言过二十万颂。今并随相.居於一处。并诸离相.居於一处。犹般若目故。束乃数纸。展则成多。)文分为三。初人空观。次法空观。後二观之益。即成彼岸智。今初。

菩萨如是利益众生。而无我想。众生想。有想。命想。种种想。补伽罗想。人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

【疏】如是利益众生者。牒前事行。欲显正利益时.即无我想等故。所无之法.略有十句。我谓主宰。诸蕴假者也。故智论三十五云。於五蕴中.我我所心起故。瑜伽大同此说。此句为总。但是一我。随事立下别名。然由迷缘生实性。计有即蕴异蕴之我。既了性空。迷想斯寂。故云无也。若别别观无之所以。如十定品第二定辨。二众生者。智论云。五蕴和合中生故。瑜伽名为有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钞】智度论云。五阴和合中生。故名为众生。瑜伽等者。论有二解。今是其一。言唯有此法者。有此有情法。有情即识。言无余者。无彼识外余我体也。)三有想者。智论瑜伽.俱名生者。谓计有我人.能起众事。如父生子故。有即所起诸趣生也。四命者。谓命根成就故。瑜伽云。寿命和合。现存活故。五种种者。智论名为众数。谓阴界入等诸因缘。是众数法故。新译名异生。能受异趣生故。(智论云。从我人.有阴界等众数之法。又取我人为阴界入诸法之数故。众多之法.是种种义。)六补伽罗者。此云数取趣。瑜伽云。计有我人.数数往取诸趣无厌故。此名依一声中呼一人。若依多声中呼多人.即云补特伽罗。七人者。有灵於土木之称。智论云。行人法故。大般若名士夫。瑜伽释云。能作一切士夫用故。八摩纳婆。此云儒童。谓计有我人为少年有学之者。此名依一声中但呼一人。若呼多人.多声中呼。应云摩纳婆嚩迦也。九作者者。作诸业故。智论云。手足能有所作故。十受者者。智论云。计後世受罪福果报故。大般若第三四。大品第二。及金刚般若中说。数有增减。名或小异。大意不殊。回向十定.准斯会释。

○二明法空观。

但观法界。众生界。无边际法。空法。无所有法。无相法。无体法。无处法。无依法。无作法。

【疏】菩萨既了法空。安有我耶。故上云。人空。非如二乘人空法有。故此直云。但观法界空等。法界众生界.总举所观法体。不出此二。菩萨了知。究竟无差。横则无边。等虚空故。竖则无际。离始终故。空法者。此二皆空也。空亦总句。何以知空。但有名字。无实所有故。无何所有。一外无自共之相状。二内无有为无为之体性。三无所住之处所。谓不在内外中间有中住故。四无二法之相依。有去不留空故。五无造作之功用.故无所有。无所有故空。空故众生界即法界也。(【钞】一外无自共之相状者。自相者。谓色碍相。受领纳等。各别所属。共相者。谓五蕴等。同无常苦空无我。此二皆外相也。二为无为诸法之体。诸法不出此二。有去不留空者。明空有无二故。有即是空。若去於有。即已去空。若有去存空。则空有为二故。)

○第三观益。

作是观时。不见自身。不见施物。不见受者。不见福田。不见业。不见报。不见果。不见大果。不见小果。

【疏】九句皆云不见者。穷於法性.到彼岸故。初三即是三轮。福田者。施所生也。业约成因招果。克获为果。酬因曰报。习因习续於前。习果克获於後。习因习果。通名为因。能牵後报。此报酬因。此则果通现得。又报谓有漏。果谓无漏。同是当果。漏无漏殊。小施小果。大施大果。(【钞】克获为果者。此释果报有二义。一果通现在。报唯未来。如修初禅为习因。证得初禅为习果。故云习因习续於前。习果克获於後.上一重因果。望其当报。总名为因。生於初禅梵众等天.方名感报。故上云。酬因为报。此则下结示。二又报谓有漏下。则果之与报.俱在未来。大施大果等者。此等有三。一以一物施等为小。多物施为大。二小心施为小。大心施为大。自利无常等为小心。利他空观等为大。二近果为小。究竟果为大。)

○第二愿行法施。

尔时菩萨。观去来今一切众生所受之身.寻即坏灭。便作是念。奇哉众生.愚痴无智。於生死内.受无数身。危脆不停.速归坏灭。若已坏灭。若今坏灭。若当坏灭。而不能以不坚固身.求坚固身。

我当尽学诸佛所学。证一切智。知一切法。为诸众生说三世平等。随顺寂静不坏法性。令其永得安隐快乐。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欢喜行。

【疏】文分为二。初观悲境为起愿由。二我当尽学下。起愿利益。不坏法性.是坚固因。安隐快乐.是坚固果。

【论】第一欢喜行中。檀波罗蜜为体。有四十三行经。分为五段。一佛子何等为欢喜行已下。至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有九行半经。明行檀波罗蜜.学佛所修行分。二随诸方土有贫乏处已下。至不违一切众生之心。有十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见贫乏之处。誓愿生彼富贵家。悉舍资财及以身命饶益分。三又作如是念已下。至三藐三菩提.有八行半经。明菩萨於饥饿劫中。作广大身舍之济乏。四菩萨如是已下。至不见大果不见小果.有六行半经。明知真无想分。补特伽罗.此曰数数取趣。摩纳婆想者。此曰少年。亦曰儒童意云。不分别善恶老少。悉皆施与。五从尔时菩萨观去来今已下。至第一欢喜行。有七行半经。明观众生不坚。自求坚固身令永安隐分

○第二饶益行。释相之中。先略。後广。皆显三聚。含於九戒。今初略中。文三。初明持相。次彰离过。後显持意。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此菩萨护持净戒。於色声香味触.心无所着。亦为众生如是宣说。

【疏】初句为总。总该三聚。即戒自性。於色声下。别释净义。意地无着。是真律仪。亦为生说。即饶益有情戒也。

○二彰其离过。

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富饶。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无所着。

【疏】亦是於果无依。显清净义。(【钞】亦是於果无依。即第九清净戒之一也。)

○三显持戒意。

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必当舍离一切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毁谤乱浊。得佛所赞平等正法。

【疏】初句为总。尽寿坚持。作如是下。以誓自要。成上坚相。谓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不能伏故。一切恶止。得佛正法。是真善行。(【钞】谓一切利养等者。出坚相也。四分戒云。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若希此三。非真坚持。本随烦恼者。下经自出。彼又具明。缠即随惑。缚即根本。言一切恶止者。即是律仪。善行.即是摄善。)缠谓八缠。即无惭.无愧.掉举.恶作.惛.睡.悭.嫉。初二障戒。正障律仪。次二障止。次二障观。後二障舍。即障善法饶益。於相修中.缠绕身心。所以偏说。或说十缠。谓加忿覆。於被举时为重障故。此即随惑。缚谓四缚。即贪欲.瞋恚.戒取.我见。贪利不遂。热恼生瞋。梵行命难.则生毁谤。谤则戒取。我则浊乱。不毁不持。方为平等。(贪利已下。会经四相。初贪利.即经贪求为一。二熟恼即瞋。三诸难逼迫毁谤。即是戒取。四浊乱。即是我见。正於持戒而说四故。然其戒取.由痴而生。不了诸难而生毁谤。亦是邪见。同三业故。故亦不出三毒.及见。我见特为诸见之主。不毁不持。释经得佛所赞平等正法。故净名第三见阿閦佛品云。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今取此势。但用一戒中义耳。不犯故.事相无违。不持故.了戒空寂。)

○第二广显三聚.即分为三。初摄律仪。二摄众生。三摄善法。(【钞】初摄律仪等者。梁摄论云。一摄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今初。

佛子。菩萨如是持净戒时。於一日中。假使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大恶魔诣菩萨所。一一各将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天女。皆於五欲善行方便。端正姝丽倾惑人心。执持种种珍玩之具。欲来惑乱菩萨道意。尔时菩萨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至障碍无上菩提。是故不生一念欲想。心净如佛。

【疏】初即坚持不犯。为第一难持。文中亦二。先显难持之境。谓多而且丽。加以惑心。日日长时。故为难他。(【钞】今初

即坚持不犯者。即难行戒。准瑜伽论第四十二。有其三种。一者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具受菩萨净戒律仪。是名第一难行戒。二者菩萨若遭急难。乃至失命。於所受戒。尚无缺减。何况全犯。三者如是徧於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乃至命终。於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释曰。今即第一。次二疏中具之。)後尔时菩萨下。起观对治。即能持於难持也。言乃至者。准大品云。贪着五欲。障碍生天。况复菩提。胜事皆障。故云乃至。

○第二摄众生戒。

唯除方便教化众生。而不舍於一切智心。

佛子。菩萨不以欲因缘故。恼一众生。宁舍身命。而终不作恼众生事。

菩萨自得见佛已来。未曾心生一念欲想。何况从事。若或从事。无有是处。

尔时菩萨但作是念。一切众生於长夜中。想念五欲。趣向五欲。贪着五欲。其心决定。耽染沈溺。随其流转。不得自在。我今应当令此诸魔及诸天女一切众生。住无上戒。住净戒已。於一切智.心无退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入於无余涅盘。何以故。此是我等所应作业。应随诸佛。如是修学。

【疏】於中四。初明忘犯济物。如只陀末利。唯酒唯戒。唯除教化。即行於非道。不舍智心。即通达佛道。(【钞】只陀末利者。末利夫人。为救厨子。饮酒涂饰等。只陀太子。为顺国人。亦和饮酒。而不忘戒。并如别说。)二佛子下。轻身益物。为第二难持。乃至舍命。亦无缺故。三菩萨自得下。彰持分齐。是第三难持。谓恒住正念。无误失故。即以难况易。以误况故。本性惯习故。分齐者。初发心住。了见心性。成正觉故。解法无生。常见佛故。触境皆佛。岂容佛所生欲想耶。四尔时菩萨下。明深起大悲。是善士相。在文分三。初悲物着欲。二生劝持心。三徵释所以。今初七句。初二为总。无时不起。是长夜中。想念下别。一想念未得。二趣向可得。三贪着已得。四决谓为净。五躭染无厌。六迷醉沈溺。七随境流转。八欲罢不能。(深起大悲者。论云。云何菩萨善士戒。略有五种。谓诸菩萨自具尸罗。一。劝他受戒。二。赞成功德。三。见闻法者。深心欢喜。四。设有毁犯。如法悔除。五。释曰。今正当中三。疏文自配。自具尸罗前文已有。已毁令悔。文中略无。)二我今下。生劝持心。初劝他持戒。次住净戒下。兼赞戒功德。三徵释者。大悲益他。菩萨家业故。

○第三明摄善法戒。文分为二。初明自分现摄。後辨胜进当摄。今初。善法虽多.不出悲智故。文中略举。於中分三。初双标悲智。二然知已下。双释二相。三如是解者已下。双明二果。今初。

作是学已。离诸恶行。计我无知。以智入於一切佛法。为众生说。令除颠倒。

【疏】先智後悲。智中先明离过。谓离恶行无明。後以智下。明其成德。为众生下。即是摄悲。

○二双释二相中。悲智双运。文分为二。先以智导悲。自成正观。二一切诸法下。通明入法.显彼倒因。今初。

然知不离众生有颠倒。不离颠倒有众生。

【疏】文有四对。前三二互相望。後一当体以辨。前三对中。前二不离。後一不即。即显生之与倒.非即离也。众生即能起颠倒之人。乃染分依他。颠倒.即所起之妄。是徧计所执。初对明不离者。谓依似执实故.离生无倒。依执似起.离倒无生。(【钞】谓依似执实者。众生是依他似有故。颠倒.谓执似为实。如依绳之依他。执为蛇实。依执似起者。即唯识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谓依徧计之执.起依之似。似即众生。)

不(【校】不.纂要讹脱。)於颠倒内有众生。不於众生内有颠倒。

【疏】第二对明不相在。重释前义。言不离者。明因果相待缘成。非先有体。二物相在。因中无果故.倒内无生。若必有者。则应徧计是依他起。果中无因故生内无倒。若要令有者。则应无有不倒众生。(【钞】初云因中无果故倒内无生者。顺说正义也。次若必下。反释拣非。非先有故。徧计是因.因中有果故.徧计中有依他起。果中无因故生内无倒者。顺说正义也若要令有下。反释拣非也。若果有因。有众生等即有颠倒。今有不倒众生。故知果中无有因也。)

亦非颠倒是众生。亦非众生是颠倒。

【疏】第三对明不即。不坏因果能所徧计之二相故。由前二对.则知生倒.非一非异。非即非离。(【钞】第三对者。因即能徧计。果即所徧计。所徧计即依他也。由前已下。结归中道。)

颠倒非内法。颠倒非外法。众生非内法。众生非外法。

【疏】第四对当体以辨。倒心托境方生。故非内法。若是内者。无境应有。境由情计。故非外法。若是外者。智者於境不应不染。既非内外。宁在中间。则当体自虚。将何对他以明即离。众生亦尔。即蕴求无。故非内法。离蕴亦无。故非外法。既非内外。亦绝中间。本性自空。何能起倒。将何对他明非即离。既如是知。则自无倒。为物说此。倒惑自除。

○二通明入法。

一切诸法虚妄不实。速起速灭无有坚固。如梦。如影。如幻。如化。诳惑愚夫。

【疏】显彼倒因。谓由不达缘成不坚。妄生徧计。故云诳惑愚夫。实则愚夫自诳。若猕猴执月。(【钞】实则愚夫自诳者。如猕猴执月。月岂有心诳猕猴耶。愚夫执虚为实。明是自诳。经云。诳愚夫者。是愚夫不了之境。义似诳耳。)

○三双明二果。即前悲智所成之果也。亦九戒中二世乐戒也。(【钞】即前悲智者。如是解者.觉了一切等。即智果也。通达生死及与涅盘.具二果也。有大悲故.通达生死。有大智故.通达涅盘。又自度等.即智果也。令他得度.即悲果也。二利皆即悲智果耳。亦九戒中者。论云。当知此戒.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为诸有情.於应遮处而正遮止。一。於应开处而正开许。二。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三。应调伏者正调伏之。四。菩萨於中身语二业常清净转。是则名为四种净戒。复有所余施.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俱行净戒.则为五种。总说名为九种净戒。能令自他现法後法.皆得安乐。释曰。今但通说悲智之果。智果了一切行.即般若相应。故云亦是。若别配者。令他解脱离垢.即是遮止开许。斯即制听二戒。可以离垢解脱。其令他安隐.即是摄受。令他调伏.其名全同。皆令他得二世乐也。五度助戒.含在其中.有摄善故。)

如是解者。即能觉了一切诸行。通达生死及与涅盘。证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脱令他解脱。自调伏令他调伏。自寂静令他寂静。自安隐令他安隐。自离垢令他离垢。自清净令他清净。自涅盘令他涅盘。自快乐令他快乐。

【疏】先总後别。总中由解诸法不实幻化。是觉了诸行。了行相虚.名达生死。知行体寂.是了涅盘。了之究竟.即得菩提。自得度下。别有九对。一度苦。二脱集。以了生死故。三调之以道。四寂之以灭。以了涅盘故。次四即证四谛之德。如次配上。谓由断苦.故得安隐等。九即证佛菩提之乐。

○第二胜进当摄。

佛子。此菩萨复作是念。我当随顺一切如来。离一切世间行。具一切诸佛法。住无上平等处。等观众生。明达境界。离诸过失。断诸分别。舍诸执着。善巧出离。心恒安住无上.无说.无依.无动.无量.无边.无尽.无色.甚深智慧。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饶益行。

【疏】於中有二十句。前十具胜德。一顺佛。二离世。三行胜法。四住等理。五等慈。六明智。七离过。八忘缘。九舍执。十不断烦恼而入涅盘。後十住深智。末句为总。即是佛智。余别显深广之义。一上无过。二言不及。三离依着。四无变动。五超数量。六无边畔。七无终尽。八绝色相。由上故深。

【论】第二饶益行中。以戒波罗蜜为体。有四十二行经。分为五段。一佛子何等为菩萨饶益行已下。至得佛所赞平等正法.有六行半经。明於五尘境界不着分。二佛子菩萨如是持净戒时已下。至一切智心。有八行经。明魔将天女不能惑乱分。三佛子已下。至无余涅盘.有八行半经。明菩萨不以五欲恼众生分。四何以故已下。至令他快乐.有十三行半经。明善自调伏.方能说法令他得乐分。五佛子已下。至饶益行。有六行经。明得离世间行.入甚深智慧分。

○第三无违逆行。即是忍度。於释相中。文分二别。初略辨行相。後对境正修。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违逆行。此菩萨常修忍法。谦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不自着。不他着。不两着。

亦不贪求名闻利养。

但作是念。我当常为众生说法。令离一切恶。断贪瞋痴憍慢覆藏悭嫉谄诳。令恒安住忍辱柔和。

【疏】分三。一修忍行。二离忍过。三修忍意。今初。常修忍法.即标行所属。谦下等言.彰忍之相。文有十句。初总显自性。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若海之下。百川归焉。恭敬崇彼。安敢不忍。不自害下九句。别明通有三释。一约三毒。二就三业。三据三忍。初云前三治瞋行忍。瞋必害故。一无如前境而自刑害。二力及害他。三以死相敌。无论先後一时。但取两害。次三治贪成忍。故梁摄论云。取是贪爱别名。一自贪名利。二使彼令取。或随喜彼取。三兼行上二。後三治痴修忍。痴故执着。一着己德能.云何毁我。二彼人若是.云何辱我。三俱染可知。此九皆过。菩萨正观。以不不之。能治之观.下文自辨。(【钞】一无如前境者。天宫云。自害略由五缘。谓贪。瞋。邪见。愚痴。不善心。)二约三业者。害必加身。着必由意。自他赞举。名为取也。苟心赞他。尚为谄媚。况自称举。故并安忍之。(苟心赞他者。智论五十三说。舍利弗赞须菩提。善说法。好人相。不自赞。不自毁。於他外人.亦不赞毁。若自赞.非大人相。不为人赞而便自美。若自毁者。是妖谄人。若毁他者。是谗贼人。若赞他者。是谄媚人。须菩提了无生法故。舍利弗虽赞而不谄。以称实赞故。又以断法爱故。心不高。亦不爱着。但益无障碍因。所谓一切法无所依止。故无障碍。又言。取即是着。)三约三忍者。害即怨害。取即不能安受饥寒等苦。妄受取故。着则不见谛理。由见谛理.三忍皆成。故思益云。诸法念念灭。其性常不住。於中无骂辱。亦无有恭敬。若节节解身。其心常不动等。又上三即约违顺中容之境。故成三毒。余可准思。二亦不下。离忍过也。名引中人。利诱下士。菩萨上士。故不贪求。三但作下。修忍之意也。所以修者。先自忍已。後为生说。令修忍行.离恶断惑。是内安忍。惑亡智现.则住法忍。既去烦恼鑛秽。则身心柔和.堪任法器。如彼链金。上来皆是清净忍也。

○第二对境修忍。广显行相。文中分二。先明修忍行。後明修忍意。前中有三。初耐怨害。次安受苦。三谛察法。(【钞】初耐怨害等者。三忍之义.略见初会。今更重依摄论释之。无性论云。耐怨害者。是诸有情成熟转因。世亲释云。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饶益有情事时。由此忍力。化生虽苦。而不退转。言安受苦忍者。是成佛因。寒热饥渴种种苦事。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言谛察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世亲释云。堪能审谛观察诸法。或由谛察为前二依者。世亲释云。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说二忍。梁摄论云。由观察法忍。菩萨能入诸法真理。此忍即是前二依处。以能除人法二执故。)今初分二。先彰难忍之境。後明能忍之行。此亦难行忍也。(此亦难行忍下。难行有三。一忍羸劣有情所不饶益。二忍自臣隶所不饶益。三忍种性卑贱所不饶益。今同第三。)今初。(【校】上疏钞中怨害.纂要皆作冤害。下同。)

佛子。菩萨成就如是忍法。假使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只众生来至其所。一一众生.化作百千亿那由他阿僧只口。一一口.出百千亿那由他阿僧只语。所谓不可喜语。非善法语。不悦意语。不可爱语。非仁贤语。非圣智语。非圣相应语。非圣亲近语。深可厌恶语。不堪听闻语。以是言辞.毁辱菩萨。又此众生.一一各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只手.一一手。各执百千亿那由他阿僧只器仗。逼害菩萨。如是经於阿僧只劫.曾无休息。

【疏】分三。初明口加毁辱故。梁摄论.以耐怨害。亦名他毁辱忍。略显十种。一触忌讳故。二恶轨则故。三令忧戚故。四无风雅故。五极庸贱故。六诠邪恶故。七不入人心故。八诠猥杂故。九极鄙恶故。十极粗犷故。以是言下。总结所作。多人多口.各多恶言。

二又此下。身加逼害。上二事广。

三如是经下。总辨长时。是谓难忍之境也。

○二明能忍之行。

菩萨遭此极大楚毒。身毛皆竖。命将欲断。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动乱。则自不调伏。自不守护。自不明了。自不修习。自不正定。自不寂静。自不爱惜。自生执着。何能令他心得清净。

【疏】先结前生後。谓遭前极苦。二作是念下。正显忍相。以失自要。文有十句。初一假设不忍。失念易志。故云动乱。余九明失。一则不调瞋恚。二则不护根门。三迷忍法门。四不修忍行。五随风外转。六动乱内生。七不惜善根。八未忘彼此。上八自损。由此不能利他。今能忍故。以不不之。便成八行。自他俱利。自他俱调。若说此胜利.成善士行。

○二安受苦忍。

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於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惟。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

【疏】虽仍前文.义当安受。故引往所受苦.以况今苦。而欲安受。所以引者。无始.显昔苦时长。诸苦.明其事广。虽事广时长.而空无二利。今时促苦少。能成忍度。自利利他。安不忍哉。故链磨颂云。汝已恶道经多劫。无益受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由斯重自劝勉诫励。令净而无乱。喜不忧戚。调其瞋蔽。摄护根门。是自住忍法。令物同忍。(【钞】故链磨颂者。唯识论第九.明资粮位。释於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链磨其心。於所证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况己(【校】况己.唯识论作已。)证大菩提者。链磨自心。勇猛不退。释曰。即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链。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由斯故退。引他链之。摄论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唯识论云。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链磨自心.勇猛不退。释曰。即第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链。颂云。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唯识论云。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善因。链磨自心.勇猛不退。释曰。即第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链。颂云。博地一切诸凡夫。尚拟远证菩提果。汝已勤苦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沈沦。唯识论云。由斯三事.链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释曰。今是十行.正是其位。故疏引之。)

○第三谛察法忍。

复更思惟。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无有真实。性空无二。若苦若乐。皆无所有。

诸法空故。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

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

【疏】亦仍前起。故云复更。斯则一忍之中.便具三忍。表非全异故。一境具明。文分三别。一自成法忍。文有五句。初句总标。无我已下。释成空义。以苦.空.无常.无我.四行释之。倒为其次。又约大乘。故苦乐等双遣。一人我法我两亡。二常与无常非实。相待有故。三空有俱寂。故云无二。四苦乐皆遣。云无所有。二诸法空下。令他成忍。众生迷空。故应为说。皆清净忍也。三是故下。结行应修。然庄严论中。由三思五想.则能忍受。一思他毁辱我。是我自业。二思彼我俱是行苦。三思声闻自利.尚不以苦加人。此三文在安受忍中。思昔诸苦。自他调摄故。言五想者。一本亲想。众生无始。无非亲属故。二修法想。打骂不可得故。三修无常想。四修苦想。五修摄取想。即此文摄。对前可思。

○第二明修忍意。

为慈念众生故。饶益众生故。安乐众生故。怜愍众生故。摄受众生故。不舍众生故。自得觉悟故。念他觉悟故。心不退转故。趣向佛道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违逆行。

【疏】文有十句。义兼通别。通则三忍皆为此十。在义可知。别则为初五故。修耐怨害。慈念为总。次但欲饶益於他。不惧他不饶益。本欲安人。岂当加报。愍彼沦倒.宁怀恨心。以忍调行.摄诸恚怒。次一安受苦忍。随逐众生.无疲苦故。次二句。为觉自他。修谛察法。後二通於前三。上一为言.下流至此。斯即九中二世乐也。(【钞】愍彼沦倒者。准智论云。罗睺罗被外道打.悲泣。人问其故。答曰。我苦少时尔。奈渠长苦何。即愍其沦溺。而言倒者。亦愍其因。但由颠倒。如提婆菩萨被外道开腹。弟子欲追。菩萨广说法空。诫诸弟子云。此等颠倒.妄见我人。故生此恶。不了性空。无有真实等。斯即九中二世乐者。论云。二世乐忍有九。谓菩萨住不放逸。(一。)於诸善法.悉能堪忍。(二。)於诸寒(【校】寒.纂要南藏续藏金陵本误作业。)热.悉能堪忍。(三。)於诸饥渴。(四。)於蚊虻触。(五。)於诸风日。六。於蛇蠍触。七。於诸劬劳所生种种若身若心疲倦忧恼。八。於堕生老病死苦等有情现前哀愍。而修忍行。九。上七皆有悉能堪忍之言。论云。如是顺忍.得二世乐。斯亦总相。愍念众生.令得二世乐也。)

【论】第三无违逆行。以忍波罗蜜为体。有三十行经。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忍辱柔和。有五行半经。明不害自他。忍辱柔和分。二佛子已下。至令他心得清净。有十三行半经。明菩萨身语加害堪忍分。三菩萨尔时已下。至无违逆行。有十行半经。明菩萨观空成忍分。

○第四无屈挠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屈挠行。

【疏】挠者。曲也。弱也。即牢强精进也。

○释相中二。先总显其相。後随难别释。前中文三。初正显精进。二性无下。明离过失。三但为下。辨进所为。此之三段.初即总举。次是释精。谓无杂.故。三是释进。趣所为故。今初。

此菩萨修诸精进。所谓第一精进。大精进。胜精进。殊胜精进。最胜精进。最妙精进。上精进。无上精进。无等精进。普徧精进。

【疏】正显中。初句标行所属。所谓已下。显胜列名。精进多名。望业用故。初第一者。亦是首义。此义有三。一大故第一。谓为大菩提故。二胜故第一。光明功德故。三殊胜故第一。谓超出故。第二大亦三义。一最胜故大。胜中极故。如世大王。二最妙故大。事理融通故。如世大德。三上故大。行体高上。如世尊长。第三胜者亦有三义。一无上故胜。不可加故。二无等故胜。不可匹故。三普徧故胜。体周法界.无可胜故。(【钞】此义有三者。此十地势。十句相释。以二三四释於初句。以五六七释第二大字。以八九十释第三胜字。文并可知。)

○二离过。

性无三毒。性无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悭嫉。性无谄诳。性自惭愧。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精进。

【疏】离过中。即难行精进。性无间杂。最为难故。先离自恼之过。谓本随烦恼.任运不起.故曰性无。圆融教中。地前得尔。後终不为下。明离恼他。

○三辨进所为中。有二十句。具含三种精进。但为.是被甲。四弘愿故。而行.即是方便加行。所为之法.是所摄善。(【钞】具含三种者。唯识说三。一被甲。二摄善。三利乐。)文分为四。初三断惑。次七度生。次四知法。後六求佛。即四弘也。今初。

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进。但为除一切习气故.而行精进。

【疏】初断现行。次断种子。後断余习。

○次七度众生。

但为知一切众生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心乐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境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诸根胜劣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心行故。而行精进。

【疏】度众生中。为成十力智故。烦恼是漏。意令其尽。境界.即徧趣行。心行.义兼於业。生死.义兼宿住。处非处力.总故不明。

○三有四句知法。

但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进。

【疏】知法中。初总余别。别中一事法界。若自入法。则以净信为根本。若约利他。则以慈悲为根本等。二即理法界。云平等性。三事理无碍法界。三世之事.即平等理性也。事随理融。义含事事无碍。

○四有六句求佛。

但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故.而行精进。但为证一切佛法智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一实相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无边际故.而行精进。但为得一切佛法广大决定善巧智故.而行精进。但为得分别演说一切佛法句义智故.而行精进。

【疏】求佛中。初二即智。初句教智光明。後句证智。次二知境。先真後俗。後二皆权智。前句知机识药。後句四辩宣陈。分别演说。即是乐说。说於法义。句即是辞。上之四弘。初二知苦断集。後二修道证灭。即无作四谛之境也。

○第二随难别释。於中二。先明被甲精进。後明利乐精进。今初。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精进行已。设有人言。汝颇能为无数世界所有众生。以一一众生故。於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备受众苦。令彼众生一一得值无数诸佛出兴於世。以见佛故具受众乐。乃至入於无余涅盘。汝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尔不耶。答言我能。设复有人作如是言。有无量阿僧只大海。汝当以一毛端滴之令尽。有无量阿僧只世界。尽末为尘。彼滴及尘。一一数之。悉知其数。为众生故。经尔许劫。於念念中。受苦不断。菩萨不以闻此语故。而生一念悔恨之心。但更增上欢喜踊跃。深自庆幸。得大善利。以我力故.令彼众生永脱诸苦。

【疏】今初全同瑜伽之文。但论以被甲为初。约先心自誓故。本业三进之中。初名大誓。今居摄善之後。就假设遇缘耳。文有两番问答。初番可知。(【钞】今初全同瑜伽者。四十二云。一擐誓甲。若我脱一有情苦。以千大劫为一日夜。处於地狱。经尔所时。证大菩提。乃至过此千俱胝倍。无懈怠心。况短时苦薄耶。有能於此生少净信已。长养无量勇猛大菩提性。况成就耶。故云约先心自誓。)後设复有下。第二番中。更难於前。得大善利者。我本发心。愿代物苦。但虑不容相代。今闻苦身能遂。顺本悲心。不虑时长。但增喜庆。长劫不懈。况尽寿耶。一念不悔。即忘身无间。自庆得利。即平等通达。有深功德。为难行也。(有深功德者。瑜伽难行精进有三。若诸菩萨。无间远离诸衣服想。诸饮食想。诸卧具想。及己身想。於诸善法。无间修习。曾无懈怠。是名第一难行精进。若诸菩萨。如是精进。尽众同分。於一切时.曾无懈废。是名第二难行精进。若诸菩萨。平等通达。功德相应。不缓不急。无有颠倒。能引义利。精进成就。是名第三难行精进。今文具三。长劫不懈。况尽寿耶。即是第二。一念不悔。即亡身无间。即是第一。自庆已下。即第三。前行初离过。亦此第一。)

○第二利乐精进。

菩萨以此所行方便。於一切世界中。令一切众生乃至究竟无余涅盘。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无屈挠行。

【疏】即用前加行摄善。以利众生。令彼涅盘。真安乐也。

【论】第四无屈挠行。以精进波罗蜜为体。有三十七行半经。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一切佛法句义故而行精进。有二十二行半经。明菩萨不求世利。为求佛一切智故行精进分。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下。至答言我能。有六行经。明菩萨为众生入地狱受苦无辞劳分。三设复有人已下。至无屈挠行。有八行半经。明菩萨为饶益众生故。多劫受苦不辞劳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