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菩萨问明品第十(之二)
○第三业果甚深。初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宝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乐。端正丑陋。内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後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
【疏】文中亦二。初标能所问人。以事中显理是可贵。故问宝首也。二佛子一切下。正显问端中三。初举法案定。谓诸众生身.但四大假名。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安有我所。彼此同许.以为案定。二云何下。正设疑难。能造能受.是谓为我。所造所受.即是我所。以无我故.无能造受.谁令苦乐。无我所故.无所造受.何以现见而有苦等。十事五对。一苦乐者。约粗相说。三涂为苦。人天为乐。二就苦中.各有妍媸。三於其乐中。有内身外境。四通於苦乐受中.若时若事.皆有多少。此上皆约生报。前生作故。五现作现受.名现报。隔一生去受.名为後报。三然法界下。结难。谓二无我理.即真法界中。定无善恶。未知苦乐.从何而生。此问所以也。为无我故。无我所耶。为有所受。亦有我耶。此致疑也。以圣言量.及正理量.违於现量。如何可通。结成难也。(【钞】此问所以者。此中取前缘起甚深三重问意。以释今文。)第二答意云。达体业亡。迷真业起。报因业起.何须我耶。业报揽缘。虚无自体。故无我所。由法无我.非断灭故。业果不亡。斯乃正理。圣教所明。不违现事。(由法无我下。上明二我俱空。此下明不坏业果之相。空有无碍.二谛双存。是正理量。圣教所明.即圣言量。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中论云。虽空而不断。虽有而不常。罪福亦不失。是名佛所说。言不违现事者。即是现量。以现见苦乐等报。举体即空。不坏事也。)法若定有。不可造受。便违正理.
○二答。
时宝首菩萨以颂答曰。
随其所行业 如是果报生
作者无所有 诸佛之所说
【疏】在文分二。初一法说。余九喻况。今初。上半约俗谛缘生。即业报相属。答前现见。次句胜义即空。印其案定。此二不二.故不相违。无所有言.该上业果。则亦无我所。後句是圣教量。智论第二云。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诸佛所说。
譬如净明镜 随其所对质
现像各不同 业性亦如是
【疏】下九喻显。通相而明。喻於业果从缘无性.不坏事相。别彰喻意。喻各不同。初三颂。喻业报无性。不坏虚相。次一偈。喻无造受者。三一偈。喻性一相殊。後四喻体无来处。初中初偈。双喻业果皆真心现。虽无实体。而相不同。次偈喻能生因缘相虚。後偈喻所生业果无实。今初。若法相宗。唯以本识为镜。今依法性宗。亦以如来藏性而为明镜。(【钞】亦以藏性为镜者。初辨定镜体。言亦以者。非拣本识。识亦喻镜。故楞伽云。譬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但法相宗不用如来藏为镜。今双用二义。故致亦言。言如来藏为镜者。起信论释本觉内体相合明中云。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於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徧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释曰。四镜之名者。一空镜。谓离一切外物之体。二不空镜。谓体不无。能现万像故。三净镜。谓已磨治。离尘垢故。四受用镜。置之高台。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後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後二就果显时说。又前二约空不空为二。後二约体用为二。又前二体。後二相。故云觉体相者。今约众生.即前二镜.合而用之。以第二为能现。以第一显本净故。後之二镜.既在果位。约佛为镜。故於福田甚深中用。)然有二义。一随境界质.现业缘影。故合云。业性亦如是。二随业缘质.现果影像。故前偈云。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二文影略。共显业果.似有无体。(然有二义下。第二显喻相。喻有三事。一镜。二本质。三影像。以喻就法。镜则无二。质影各二。谓一是因影。境界为质。故合云业性。二是果影。业缘为质。故法说云果报生也。净名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故结云。二文影略。下引中论重化之义.正显因果.俱从缘空。)合云业者。谓善恶等三。性者。通性及相。谓此业体.以无性之法而为其性。不失业果之相而为其性。(合云业者下。第三出业体。等取无记。及等不动。各成三类。言不失业果者。上是理性。此即事性。如火热性等。)由无性故.能成业果。由不坏相.方显真空。故中论云。虽空亦不断。虽有而不常。业果亦不失。是名佛所说。不失业果.方显中道。又如镜现秽像。非直不污镜净。亦乃由此.显镜愈净。如来藏现生死业果亦然。非直不损真性平等。亦乃由此.知如来藏自性恒净也。
亦如田种子 各各不相知
自然能出生 业性亦如是
【疏】二田种生芽。喻能生者。田喻业。缘也。种子喻於识种。因也。此二相待无性。故不相知。由不相知.方能生於後有苦芽。故云自然能出生也。亦本识为田。名言为种。(【钞】田喻业缘者。即六地经云。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所覆。爱水为润。见网增长。我慢溉灌。生名色芽。谓若不造业。识不成种。如谷不入田。终不生故。亦本识为田者。上约因缘合辨。故以业为田。今约本识含於种子.能起现行。故以本识为田。若初地中亦云。於三界田中.复生苦芽。则约当果生处.亦得名田。显义无方也。成不相知.类前可解。)
又如巧幻师 在彼四衢道
示现众色相 业性亦如是
【疏】三幻师现幻喻。喻所生者。若幻色喻报。则幻师喻业。若幻色喻业。则幻师喻业因。以业亦缘生.同报无体。而幻相不亡。故中论内.以化复现化.喻业果俱空。若幻唯喻报.业则不空。四衢.以喻四识住。造业处故。(【钞】幻师现幻者。所生通因果。若幻色喻报下。别释。先明果为所生。後若幻色喻业下。辨业为所生。业亦缘生者。如受五戒为人业。必假戒师言教.三业之具。方成业故。业亦缘生。故中论下。义引论文。证业果俱空。彼论偈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所作。则名为业果。既业果皆幻。故知并空。若幻喻报下。反成上义。四衢喻四识住者。瑜伽八十四云。谓色受想行。此之四蕴.是识蕴所住。)
如机关木人 能出种种声
彼无我非我 业性亦如是
【疏】二机关出声。喻无造受者。机关缘造。体虚无人。喻业从缘。故无造者。从机出声。尤更非实。喻报因业起。安有受人。夫无我者。因对我无。既无有我.何有非我。着无我者。亦是倒故。
亦如众鸟类 从[谷-禾+卵]而得出
音声各不同 业性亦如是
【疏】三出[谷-禾+卵]音别。喻性一相殊者。如鸟在[谷-禾+卵]。含声未吐。喻业同一性。出[谷-禾+卵]声别.犹感报无差.然鷄子之中。终无凤响。业虽无性。善恶冥熏。(【钞】如鸟在[谷-禾+卵]者。[谷-禾+卵]谓鸟卵。为母所附者。)
譬如胎脏中 诸根悉成就
体相无来处 业性亦如是
【疏】四有四偈。喻体无来处。皆从缘来.即无来故。然亦不同。初一喻因含於果无来处。
又如在地狱 种种诸苦事
彼悉无所从 业性亦如是
【疏】次偈果酬於因。故无所从。此二喻内异熟业果也。
譬如转轮王 成就胜七宝
来处不可得 业性亦如是
【疏】次偈转轮王七宝。喻外增上业果也。(【钞】轮王七宝者。非在身内故。言无来处者。轮王登位。从空忽来。言七宝者。一轮宝。大如一由旬。或云四俱卢舍。三轮各减一俱卢舍。二珠宝。其状八楞。大如人髀。三象宝。即金脇山八千象中之最下者。四马宝。即帝释廐中者。五兵宝。即是夜叉。六主藏臣宝。即是地神。七女宝。上者帝释赐。下者人间或犍闼婆女。轮即北方天王令四夜叉持之。归则在门之上.一由旬住。帝释所赐。若依此说。则有来处。多是约教有殊故。小乘中说。轮王没後。收在铁围山间。又有相似七宝。谓一剑宝.二皮宝。三殿宝。四牀宝。五林宝。六衣宝。七履宝。如智论及萨遮尼犍经第三说。)
又如诸世界 大火所烧然
此火无来处 业性亦如是
【疏】後偈喻无漏业果。无漏智火.焚荡有漏。智因漏发。故亦无来。业果寂然。方依幻住。
【论】第三尔时已下四行半经。是文殊师利问宝首菩萨。先总举众生同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已下。有十问业因果法。已下有十行颂。是宝首菩萨答前十问。初明举体无分别。二明受业之好丑.由行所生。具如经说。大意达体业亡。迷真业起故。於此十行颂中。义分为三。一科颂意。二释菩萨名。三配随位因果。一科颂意者。初两句.是叹果报由行生。次两句.叹业体本真.本无所有。是诸佛所说。已下九行。一行一颂。举喻显法。达法无业。法业无二.由行不同。如文可知。二释菩萨名者。明此信位.达业即法体。不复有业。名之法宝。以此法宝益生.为信首故.故名宝首。明此是北方。是师位。以威仪轨则利众生.故佛号威仪智。世界名薝卜华者。此华黄色。明是利众生之福德色也。黄者。福庆之气。内应白净。外现黄相。故如来为人天之师。衣缁衣。像北方坎故。内应白净无染之理。外现黄相。即明以利生白净无染之福相。以为世界之名。以利众生.德行庠序.佛号威仪智佛。常以法宝利生.达业性真.名为宝首菩萨。总是第四信心.自所得法因果理智之号。三配随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始信心之因。进修得威仪智佛。为第四精进波罗蜜中之果也。
○第四说法甚深。亦可名应现甚深。问及答中。通三业故。以说法化胜故。从此立名。先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德首菩萨言。佛子。如来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量众。演无量音。示无量身。知无量心。现无量神通。普能震动无量世界。示现无量殊胜庄严。显示无边种种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别相.皆不可得。
【疏】初总标告。问德首者。显佛德故。二正显问端中三。初举法案定。谓佛证一味法界。彼此共许。二云何下。正设疑难。谓证悟既一。说现乃多。为一耶。多耶。偏取互妨。并立相违。就法.即体用相违。约佛.是证教相违。下辨十种违相。前九是别。後一总结。三而法性下。释成前难。谓非唯佛悟於一。我观法界.亦不有多。能证所证.既并不殊。以何因缘而现多种。将无如来乖法界耶。(【钞】能证所证等者。能证即前案定。所证即释成中法性。)答有二意。一云所证虽一.随机现多。多在物情.佛常无念。二者所悟一法.即无碍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现乃即理之事。全居一内。以即多之一是所悟。即一之多是所说。既无障碍。何有相违。(二者所悟等者。上之一意.以法就机.许其有一有多。出多所以。是答直尔问意也。此下唯就法体常一常多。遣其第二怀疑。及第三难。上疑意云。为是一耶。为是多耶。今云。亦一亦多。上第三难云。并立相违。今云。相即故不相违。又不坏相。故有一多。)岂唯不违。亦由得一.方能广现。由多现故.方令悟一。(岂唯不违下。重成第三答难之意。尚能相成。岂相违耶。)
○二答。
时德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所问义 甚深难可了
智者能知此 常乐佛功德
【疏】偈中分二。初一叹问利益。上半叹深。但言一理.深而非甚。今即多是一.故曰甚深。即一之多.尤更难了。不可但以一多知故。下半知益。知此甚深.方知爱乐。後九喻答。皆三句喻况。下句法合。喻中皆上二句.即体之用。二三两句.即用之寂。又初二句.以一成多。次句不碍常一。故不相违。然此九喻。别答九种无量。总显境界无量。(【钞】然此九喻等下。上总显偈意。此下别释偈文。古但直释。今将配问.总答境界者。下之九事.皆佛分齐之境故。境界为总句故。)
譬如地性一 众生各别住 地无一异念 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 能烧一切物 火焰无分别 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 波涛千万异 水无种种殊 诸佛法如是
亦如风性一 能吹一切物 风无一异念 诸佛法如是
亦如大云雷 普雨一切地 雨滴无差别 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 能生种种芽 非地有殊异 诸佛法如是
如日无云曀 普照於十方 光明无异性 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 世间靡不见 非月往其处 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 应现满三千 其身无别异 诸佛法如是
【疏】刹依住胜劣。地无异故。
二火一烧多。答化无量众。物从火化.不择薪故。
三海一波异。答说无量法。义海波涛.无穷尽故。
四风一吹异。答震无量界。随物轻重。动有异故。
五云雷普雨。答无量音。圆音普震.法雨无差故。
六地一芽异。答无量庄严。芽茎华实为藻饰故。
七廓日普照。答知无量心。无私.普照.穷皁白故。
八净月徧见。答无量神通。不往而至。随器现故。
九梵王普应。答现无量身。不分而徧。弥法界故。(【钞】不分而徧等者。即出现品意。彼身业中云。譬如梵王住自宫。普现三千诸梵处。一切人天咸得见。实不分身向於彼。诸佛现身亦如是。一切十方无不徧。其身无数不可称。亦不分身不分别。略引一文。余可例取。故将颂文.别对前问。文理分明。)
【论】第四尔时已下六行经。是文殊问德首菩萨。如来所悟是一法。云何已下。有十问。如文具明。已下有十行颂。是德首菩萨答。於此说颂中。义分为三。一科颂之意。二释菩萨名。三配随位因果。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一行叹所问之义甚深。唯智所知。次下九行颂.一行一颂.如文具明。大意明不异一法界。修行无量法门。无量法门.祗是一法界性。不可滞一不作多。不可滞多不是一。如十玄义思之。以无依住智照之。可见。二释菩萨名者。名德首者。为明此位.不离一法界性。以消痴爱。及一切烦恼。而常修习一切诸功德。名为德首。世界名青莲华者。明此第五信心.是禅波罗蜜。心净无染。无贪爱痴故。此是东北方。佛号明相智。明此位进修之果。得法心净故。如艮位.寅丑两间。明相现故。故佛号明相智。用此方隅.以表禅定法故。以东北方是艮。艮为山。山表安静不动义。是禅定义故。三配随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根本不动智佛为所信之因。进修得明相智佛为果也。
○第五福田甚深。先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目首菩萨言。佛子。如来福田.等一无异。云何而见众生布施果报不同。所谓种种色。种种形。种种家。种种根。种种财。种种主。种种眷属。种种官位。种种功德。种种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无异思惟。
【疏】初标告。以福田是照导引生。又施为诸度之前导。故问目首。二显问端。分三。初举法案定。佛为生福之田。名为福田。田德无二.名为等一。此理共许。云何下。正显疑难。谓田既是一。植福应齐。施报有差。由何而起。前等此异.即缘果相违。别报十事。文并可知。三释成前难云。田虽齐等。心有高下。容可有殊。既心无异思。报云何异。答有数意。一约众生。由器有大小。心有轻重。故得报有差。非如来咎。二约佛。徧称差别之机.方称平等。即一之多.差不乖等。即多之一.等不碍差。由心平等无私.方能随现多果。终令解脱一昧。曾何异哉。
○二答。
时目首菩萨以颂答曰。
譬如大地一 随种各生芽 於彼无怨亲 佛福田亦然
【疏】十颂举十喻。喻上诸义。初一总喻印成。後九别显所以。前中初句.等是缘等。彼此共许。次句.异乃因异。答别之由。次句无异思惟。诚如所见。下句总合。
又如水一味 因器有差别 佛福田亦然 众生心故异
【疏】後九别中。皆上半喻。下半合。一水喻。器有大小。方圆任器故。
亦如巧幻师 能令众欢喜 佛福田如是 令众生敬悦
【疏】二幻喻。体外方便。贵且悦心。(【钞】体外方便者。无而假设。如无三说三等。)
如有才智王 能令大众喜 佛福田如是 令众悉安乐
【疏】三王喻。体内方便。终得实乐。上二喻佛巧称物机。(【钞】体内方便者。即佛权智。鉴事差别。即体上大用。为体内方便。)
譬如净明镜 随色而现像 佛福田如是 随心获众报
【疏】四镜喻。约众生。谓随妍媸而影殊。心高下而报别。与前镜喻因缘不同。余义无异。後五皆约佛明。(【钞】与前镜喻者。前业果中喻如来藏。约其自心。故是因也。今将喻佛。是喻缘故。起信论云。真如内熏为因。善友外熏为缘。约四镜中。即後二镜。已出缠故。正取缘熏习镜。义兼法出离镜。以法出离是缘熏习镜之体故。义如前引。余义无别者。亦有一异染净等义。则以佛为净。以生为染。自他相望而论一异。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如阿揭陀药 能疗一切毒 佛福田如是 灭诸烦恼患
【疏】五药喻。即多之一.具百味故。普去一切烦恼毒故。(【钞】普去一切者。阿伽陀。此云普去故。)
亦如日出时 照耀於世间 佛福田如是 灭除诸黑暗
【疏】六日喻。即一之多.无幽不烛。大小之暗并除。
亦如净满月 普照於大地 佛福田亦然 一切处平等
【疏】七月光普照。喻佛平等。拂上诸迹。虽随机现.要且无私。
譬如毗蓝风 普震於大地 佛福田如是 动三有众生
【疏】八大风普震。喻徧动羣机。
譬如大火起 能烧一切物 佛福田如是 烧一切有为
【疏】九大火普烧。喻终归寂灭。又此五喻。喻灭惑智二障。至平等智地。普动诸有.皆证无为。前四即善巧随机。此五则终令造极。岂不等耶。(【钞】又此五喻下。覆蹑重释。於中有二。先正释五偈。阿伽陀喻。喻灭惑障。日破暗喻。喻灭智障。月光普照喻。喻至平等智地。平等智地。即法华意。故彼经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风喻普动诸有。火喻皆证无为。至於智地.即是菩提。是灭智障果。证无为.是证涅盘。是灭惑障果。二因无碍.二果亦融。普动诸有者。即所化生。普令众生.灭二障之病。证菩提涅盘之果。是此意也。前四已下。总彰答意。)
【论】第五尔时已下。五行半经。是文殊问目首菩萨。如来福田.等一无异。所谓已下。有十问。具如经说。已下有十行颂。是目首所答。三门如前。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一行一颂。其颂意。答前所问佛福田是一。云何布施果报不同。其义有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二明众生所施福田不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者。明如来身。目发绀青。身真金色。丹唇素齿。一身之上.色各不同。华藏世界.庄严万异。总明法性理智中具有。以法性理智中.本具无量功德故。有随行报得庄严者。如如来身。有九十七种大人之相。是法身智体自具故。如来有无量随好功德庄严。是随行报得故。如外边依正报中。金刚地.是法性身报得。是正报。宝树庄严世界.是法性随行报得。是依报。宫殿楼阁.是法性大智.随大慈悲含育众生业上报得。师子座.是法性随智转法轮报得。莲华藏世界.是法性随行.教化众生无染性报得。香水海.是法性随大悲心谦下饶益行报得。香河右漩是随顺法性进修教化众生报得。总不离法性大智随行报殊。一一行中.皆有无量行门.互为主伴。以此庄严依报正报。一一境界中.有无量同异。此是观因知果。以此准知。总是一性中随用不同故。二众生布施福田果报不同者。此乃由心轻重.有智无智.谦下高心.所求有异。总是一心中随用不同。二释菩萨名者。名为目首。明此位是东南方辰巳之间。像此信心进修。智日渐高。善知福田因果等报。名为目首。是故如来常取辰巳。以为斋戒之法则。如前名号品已释。准彼知之。三配因果者。还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因。此位究竟智佛.为进修之果。
○第六正教甚深。先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
佛子。佛教是一。
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
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别。
是则佛教.於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
【疏】初标问人。以破懈怠。故问勤首。二正显问端中四。初佛教是一者。举法案定。一有二义。一谓断烦恼集。证出离灭。此义不殊。彼此共许。二谓多人同见.所见不异。二众生下。正设疑难。难亦有二。一对初义。见教之後.何以久而不脱。故云.云何不即断惑出离。(【钞】一对初义者。谓约一人竖论。教能断惑。一见即合断惑。何以久而不断。)二对後义。多人同见。何以有脱不脱。故言。云何不悉断惑而出。(二对後义。约多人横说。同见断惑之教。何以一断一不断耶。悉者。俱合断故。)三然其下。释成前难。正释後义。多人苦集皆不殊故。五蕴是正。三界通依。此苦果也。痴爱发润。为集因也。兼显初义。前後苦集亦不殊故。四是则下。结成相违。出者有益。不出无益。佛教是一.其义安在。答意云。修有勤惰。障有浅深。机有生熟。缘有具阙。智有明昧。功有厚薄。故成有迟速。答初难也。修与不修故。见同益异。答後难也。上之别义.不出勤惰二门故。
○二答。
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 我今如实答 或有速解脱 或有难出离
【疏】十颂分二。初一开章许说。谓上半许称实而说。下半开二章门。
若欲求除灭 无量诸过恶 当於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
【疏】余九别释。初一释速解脱。後八释难出离。今初。上半牒疑。下半为释。勤则通策万行.离身心相。故能速出。然有五相。一有势力。由被甲精进故。谓於佛法中.发大誓愿。二勇扞。谓於广大法中.无怯劣精进故。三坚猛。由寒热蚊虻等所不能动精进故。四常不舍善轭。由於无下劣无喜足精进故。五精进。由加行精进故。由斯五相.发勤精进。速证通慧.灭障解脱。下八以喻释难出障。总相翻前。皆名懈怠。(【钞】然有五相等者。即瑜伽论八十五说。彼云。又有五相。发勤精进。速证通慧。谓有势力者。由被甲精进故。有精进者。由加行精进故。有勇扞者。由广大法中.无怯劣精进故。有坚猛者。有寒热蚤虻等所不能动精进故。有不舍善轭者。由於无下劣无喜足精进故。今但次不同耳。)
譬如微少火 樵湿速令灭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疏】一火微樵湿喻。喻善根生。及三障重。暂闻教。才少修行。而业惑内侵。令所闻速失。所有速废。故成懈怠。难出离也。
如钻燧求火 未热而数息 火势随止灭 懈怠者亦然
【疏】二钻火数息喻。喻修有懈退。然此下喻。多通三慧以辨懈怠。此喻约闻。即听习数息。明解不生。约思。即决择数息。真智不生。约修。即定慧数息。圣道不生。圣道如火.能烧惑薪。煖顶已前.皆名未热。已热而息。火尚不生。未热数息。虽经年劫.终无得理。故遗教对此.明水长流.则能穿石。禅宗六祖.共传斯喻。愿诸学者.铭心书绅。若直就修行以释。当以智慧钻.注於一境。以方便绳.善巧回转。心智无住。四仪无间。则圣道可生。瞥尔起心。暂时亡照。皆名息也。(【钞】若直就下。四示不息相。以智慧钻注於一境等者。心一境性.名之为定。一境之言.通於事理。故遗教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下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等。如了法无生.名为般若。无生即境。此理一境。了即智慧。无住住故。名注一境。则能入理。言方便绳者。带空涉有。照事照理。喻之以绳。有动用故。善巧回转者。若了无生而入理者。或观生法。求生不得。或忘能了。入无念门。或起大悲。方能入理。如是种种.若事若理.名巧回转。言心智无住者。亦通事理。且约理者。若以心知如.是心住境。若以智了心.是智住心。若内若外.皆名为住。若住无住.亦名为住。故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谓生无所住心。则非有无住可生。不生於心。则无住心生。即此契理.亦名方便。故大品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若不住事理生死涅盘。则事理无碍之方便也。四仪无间者。设尔有断。亦须知断。若不断时。亦知无断。常无念知。则无间矣。瞥然起心.即失止也。又违北宗。暂时忘照.即失观也。亦违南宗。寂照双流。即无斯过。)
如人持日珠 不以物承影 火终不可得 懈怠者亦然
【疏】三阙缘求火喻。物者。艾等也。教诠圣道。等彼火珠。要持向智日。以行承之。则圣道火生。空持文字。不能决择。心行乖越。道何由生。
譬如赫日照 孩稚闭其目 怪言何不覩 懈怠者亦然
【疏】四闭目求见喻。智微识劣。喻彼孩稚。约闻慧者。虽对明师。不肯咨决。约思修者。虽对教日。心眼不开。责圣道之不生。何其惑矣。
如人无手足 欲以芒草箭 徧射破大地 懈怠者亦然
【疏】五阙缘心广喻。喻愚人无净信手以持定弓。复无戒足以距惑地。以劣闻慧箭。欲徧射破业惑厚地。空欲难遂。
如以一毛端 而取大海水 欲令尽乾竭 懈怠者亦然
【疏】六毛滴大海喻。谓以少闻思。欲测法海。妄生希欲。懈怠尤深。
又如劫火起 欲以少水灭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疏】七水少灭火喻。劫火徧炽。喻触境惑增。少分三慧。安能都灭。
如有见虚空 端居不摇动 而言普腾蹑 懈怠者亦然
【疏】八不动徧空喻。喻虽知性空。智未游履。而言徧证。亦增上慢人也。
【论】第六尔时文殊师利已下五行半经。是文殊问勤首。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有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同等。然其十问。已下有十行颂。是勤首菩萨所答。於中三门如前。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初一行劝听。次一行颂。劝闻法勤修。已下八行。责其懈怠。如文具明。二释菩萨名者。名为勤首。为明前目首善示福田因果。佛号究竟智。此位当须勤而行之。故名勤首。佛号最胜智。为明勤修胜进。即得最胜智为果故。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本不动智佛为因。最胜智佛为进修之果。
○第七正行甚深。先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於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疏】问法首者。以行法故。二正显问端中三。初出圣教。受.谓心领义理。持谓忆而不忘。二何故下。申其所疑。佛言能断。今有不断。即教行相违。先标相违。随贪已下。出所不断。势力已下。结成不断。谓有持法。非唯不灭旧惑。亦乃随解新增十一种惑。势力所转。前四根本。後七随惑。皆言随者。杂集第七说诸烦恼皆随烦恼。有随烦恼而非烦恼。由此即显根本烦恼。亦得名随。随他生故。通释贪等。如九地中。今约依法新起者说。即贪求名利。瞋所不解。迷其自行。恃法自高。覆藏己短。论难生忿。结恨拟酬。嫉彼胜己。悭自所知。不解言解。废法逐情。(【钞】杂集第七等者。解妨。既分根本随惑。何皆名随。故为此通。故彼论云。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是烦恼。释曰。非烦恼者。所谓忿等。但随大惑。名随烦恼。而非根本。名非烦恼。而贪瞋痴名随烦恼者。心法由此随烦恼故。随恼於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释曰。谓诸行人.心随贪等。通释贪者。指广在余。然九地中.释其别相。)三能受持下。结成难也。佛言受法能断烦恼。今受还起。其故何耶。答意云。法是法药。要在服行。服与不服。有断不断。非医咎也。故十行品云。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智论云。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故如说行.方得佛法。不以口言.而可清净。(法是法药等者。净名云。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服与不服等者。即遗教经八大人觉後云。汝等比丘。於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於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净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此皆劝行。)
○二答。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 所问如实义 非但以多闻 能入如来法
【疏】十颂分二。初一劝赞略说。初句劝听。远离贡高轻慢怯弱三种杂染。方名善听。求悟解故。专一趣心。聆音属耳。扫涤其心。摄一切心。方名谛听。次句赞问。显行称理。故名如实。下半略说。言非但者。要兼修行。独用多闻.不能证入。故下诸偈。皆云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此明不行之失。非毁多闻。若无多闻.行无依故。是以不行为失。如调达善星。行之为得。如阿难身子。故自利利他之行。并须明达。誓穷法海.为种智因。但应善义.勿着言说。(【钞】言非但等下。此下牒经广释一句。显一章大意。此明不行等下。以人多言。此章毁於多闻。令人守愚。不习教理。故为此拣。初正拣。非毁多闻。但责闻而不行。不令行而不闻。次若无多闻者。反立。无闻无解。依何而行。後是以不行为失下。三结成上义。多闻不行.调达等是。是经所诃。多闻而行.身子等是。经所不责。善星是佛之子。调达是佛之弟。并解十二部经。不依修行。生身陷入阿鼻地狱。阿难身子.多闻行故。亲得授记。故自利下。结要多闻。但应下。通伏难。谓有难言。一切经论.皆说无言。商主天子经云。无有不毁语言而得道者。涅盘二十六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者。又涅盘二十六云。宁愿少闻。多解义理。不愿多闻。於义不了。故为此通。涅盘但令解义。不毁多闻。商主等经。但令莫着。岂当不许众生闻教。)婆沙四十二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盘。净名云。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下经推度生之方便。乃至不离善巧多闻。上单显闻。涅盘四事.为近因缘。即双美闻行故。智论云。多闻广智美言语。巧说诸法转人心。行法心正无所依。如大云雷霔洪雨。如是教理.无量无边。恐繁且止。(上单显闻下。二双引闻行。先引涅盘。即第二十五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七功德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盘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盘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盘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盘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法得涅盘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智论者。然彼论第六。总有四偈。此第一偈。次偈云。多闻辨慧巧言语。美说诸法转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云雷而不雨。博学多闻有智慧。讷口拙言无巧便。不能显发法宝藏。譬如有云无雷雨。不广学问无智慧。不能说法无好行。是弊法师无惭愧。譬如不云无雷雨。此上以行为雨。以辩为云。以闻智为雷。合是以辩为雷。初偈总具。故今引之。次一阙行。次偈阙辩。後偈三俱阙。故云弊法师。恐繁且止者。即智论次前云。有智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暗夜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中牛。及余诸经。其文甚广。)
如人水所漂 惧溺而渴死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九颂喻明。皆上半喻况。下半法合。初惧溺渴死喻。喻贪随文义失。谓义门波涛。漂荡其心。虑溺溺他。无暇修行。自绝慧命。故名渴死。
如人设美饍 自饿而不食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二设食自饿喻。喻随说废思失。说法施人。多求名利。不思法味。损减法身。
如人善方药 自疾不能救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三医不自救喻。喻善知对治。而不自治。
如人数他宝 自无半钱分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四贫数他宝喻。喻说佛菩萨功德。不能求诸身心。故无分也。
如有生王宫 而受馁与寒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五王子饥寒喻。谓王子违王法教。於内起过。故受饥寒。学人亦尔。生在法王教法宫中。行违佛教。起恶惑业。故无惭愧忍辱之衣。宁餐法喜禅悦之昧。故饥寒也。
如聋奏音乐 悦彼不自闻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六聋乐悦彼喻。喻不解自说失。谓夫真说闻者。必忘说闻。逐语而说。为自不闻。
如盲缋众像 示彼不自见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七盲画示彼喻。喻不见自义失。
譬如海船师 而於海中死 於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疏】八船师溺海喻。谓将导众人.游佛法海。倚自所解。不慎身行。为法所沦。
如在四衢道 广说众好事 内自无实德 不行亦如是
【疏】九巧言无德喻。谓亦说修行。或谈己德。内无实德.但有虚言。独此一偈.三句是喻。合文但云.不行亦如是。弥显不毁多闻。又此九偈。亦可别对随贪等义。如理应思。(【钞】又此九偈者。一溺水。喻随贪。爱水故。二喻随悭。不自食故。三喻随嫉。是内病故。四喻随谄。数他德故。五喻随瞋.及忿。违王之法.受饥寒故。六喻随覆。若掩耳盗铃。欲人不闻故。七喻随痴。盲无见故。八喻随慢。恃己惯故。九喻随诳。无德说德故。)
【论】第七尔时已下六行经。是文殊问法首。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於中有十一问。如文具明。於中有十行颂。是法首所答。三门义如前。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一句劝听。次一句叹能问。次两句责多闻者不修行。已下九行颂。一行一颂。责多闻而心不精专。不能断烦恼。如文具明。二释菩萨名者。名为法首。为明此是西北方。戌亥两间。明愚迷长夜中.能以正法自利利他。专求无懈。名为法首。世界名金刚者。以坚精无怠。是自世界。托西北方乾卦。乾为坚刚。佛号自在智者。以自精勤观照。达理业亡。名为自在智佛。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因。进修得自在智佛为果。
○第八助道甚深。先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於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疏】问智首者。以显智为正道之体。统其助故。二正显问端中三。初举法案定。谓断惑证理。导行得果。唯是大智。彼此同许。(【钞】谓断惑等者。谓以智慧剑.杀烦恼贼故。无分别智.方证如故。言导行者。智论云。五度如盲人。般若为有目。故能明见夷途。开导万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故。余行得智.皆成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果。)二如来下。正设疑难。谓既智为上首。应唯赞智。那亦赞余。此是正助相违难。三而终下。结成前难。前难云。智为上首。已应不合赞余。况非以一法成佛。固当不合偏赞。(结成前难者。此下亦有三重问意。初言前难云。智为上首。及今非唯一法成佛。不合偏赞。今有偏赞。其故何耶。此直问所以也。)为要假多。为唯用智。为随一行.皆得佛耶。(二为要假多下。带疑问也。)若随一得成。亦违智为上首。进退皆妨。(三若随一得成者。结成相违难也。)下答意中。印其初後。释其中间。谓智为上首。诚如所言。智如明王。众之御故。大品云。般若如目。五度如盲故。印後义云。终无唯以一法。实如来所叹。三世诸佛.皆具说故。以余万行.资於智故。释其中间。别赞乃有多意。谓随心令喜故。随时生善故。所治蔽殊故。入门不同故。众生不能尽受故。下当属文。又智论云。般若必具一切行。是故赞一即是赞余。赞余即是赞智。(释其中间下。释中间总有五意。前四即四随。後一统摄。今初。随心令喜。即下随乐。亦世界悉檀。二随时生善。即下随宜。亦为人悉檀。三所治蔽殊故。即下随治。亦名对治悉檀。四入门不同。即下随义。亦名第一义悉檀。悉檀.此云义宗。即智论中意。诸佛说法.不离此四故。又智论下。即第五意。般若统摄诸行。今赞一般若.即是赞余。余是般若中余。故但赞余.已赞般若。)
○二答。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 能知众生心 如仁所问义 谛听我今说
【疏】十颂分二。初一叹问许说。
过去未来世 现在诸导师 无有说一法 而得於道者
佛知众生心 性分各不同 随其所应度 如是而说法
【疏】余九正答所难。略分为二。先二颂开二章门。後七双释二章。今初。初偈标众行成果章。谓正助相假。必万行齐修。故诸佛同说。言无有说一者。必具说也。後偈标随机别赞章。文具禅经四随。谓初句即随乐也。将护彼意。称悦其心故。性不同者。即随宜也。附先世习.令易受行.习以成性故。分不同者。即随治也。观病轻重.设药多少。谓贪分多者.教不净等。随其所应度者。即随义也。道机时熟。闻即悟故。(【钞】称悦其心者。谓前人乐行布施.即劝布施。乐行持戒.即劝持戒等。随顺世界.顺意乐故。附先世习者。心未必乐。但宿世曾作。劝则易成。如昔曾坐禅。今劝修禅。则易得定。乐约现欲。宜约有根。亦犹锻金之子.宜令数息等。随治可知。随义.谓随以何法得入第一义故。有人因禅悟道。有人因慧悟道。六度万行.皆为入理之门户故。)
悭者为赞施 毁禁者赞戒 多瞋为赞忍 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
愚痴赞智慧 不仁赞慈愍 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 曲心赞叹舍
【疏】下别释中二。初三释随器别赞章。後四释众行成果章。前中二。初两偈半。别释随治。後两句。结前生後。今初。然六度成其行。四等旷其心。四等多约利他。六度多明自利。六度如初会。四等如下说。然并通四随。略举一治耳。涅盘云。悭者之前.不赞布施者。即随乐意也。(【钞】然并通四随者。会经文也。标章具四。释但有一者。盖是略耳。故引涅盘.以证有四之义。谓如一布施。有乐施者劝之。即随乐也。昔曾修行。能生度善。即随宜也。因施见理。解财如梦。心事俱舍。即随义也。涅盘云。悭者等。即三十四经.迦叶菩萨品。佛告迦叶。我於余经中说。五种众生.不应还为说五种法。为不信者.不赞正信。为毁禁者.不赞持戒。为悭贪者.不赞布施。为懈怠者.不赞多闻。为愚痴者.不赞智慧。何以故。智者若为是五种人.说是五事。当知说者.不得名为具足知诸根力。不得名为怜愍众生。何以故。是五种人.闻是事已。生不信心.恶心.瞋心。以是因缘.於无量劫.受苦果报。今疏引之。以成今文.应具四义。言是随乐者。彼不乐故。亦是不宜赞故。)
如是次第修 渐具诸佛法
【疏】二结前生後中。上句结前。下句生後。
後四偈释众行成果中。各上半喻。下半合。然有二义。一仍前渐具之义。便得释成智为上首。二正明所用不同。故须兼具。然摄论第九。明立六度。通有三意。一为除惑故。二为生起佛法故。三为成熟众生故。前段具初意。此段通具三。谓二二合者.对治别故。先基後室等。即渐具故。皆为利他.即成熟故。(【钞】一仍前等者。即前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由仍此言.显智得为上首。二正明等者。行本防护。与乐别故。故须兼具。前意释印初义。此意释印後义。然摄论下。引论成经。通於前後。)
如先立基堵 而後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 菩萨众行本
【疏】文中初偈二度。为治不发行因。故合云行本。谓着财不发施。着家不发戒故。基堵有二义。一基即是堵。即施为进善之首。戒为防恶之初。并称基也。二堵为环墙。即檀为万行首。基也。戒防未非。堵也。宫室者。解脱。
譬如建城郭 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 防护诸菩萨
【疏】次偈二度。已发修行心。为治退弱心因故。谓不能忍生死苦事。长时修助善品。有疲怠故。今忍城.防外恼之敌。进郭.长内行之众。通说.则此二皆能防外养内。(【钞】通说则此二皆能防外养内者.谛察法理.养内德也。进防懈怠。众魔不入。防外敌也。)
譬如大力王 率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 菩萨所依赖
【疏】次偈二度.治坏失心因故。谓散乱坏静虑.邪智坏正解故。今菩萨定静惑乱。慧监万法。动寂自在。故菩萨依之以发通慧。赖之以证理果。其犹有力之王.澄清四海。明鉴万机。故率土戴恩。天下仰则。
亦如转轮王 能与一切乐 四等亦如是 与诸菩萨乐
【疏】後一偈四等为因。自他安乐.招果无尽故。(【钞】招果无尽.如慈一定。得十五果。三地当明。)
【论】第八尔时已下。有五行经。是文殊问智首。如来唯一法而得出离。又於佛法中以智为首。何故赞叹布施等。总有十问。大意明十波罗蜜.四无量心.毕竟无体。何须用为。已下有十行颂。是智首菩萨答。如文具明。於中三门如前。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一行颂。叹能问.及劝听。已下九行。一行一颂.如文具明。智首答意。明诸助道法.随根遣病。若不修学。无性菩提不成。如颂中分明。举喻况说。可知。但须依法。有病即治之。如除堆阜。道自无碍。自病已除。还与人服。故药之与方.终无舍离。二释菩萨名者。名为智首。以明智能知根。权施法药。四摄.四无量.十波罗蜜.三十七助菩提分。随病生起增多之处.而令服之。显发菩提无作之性。渐令依本。名为智首。此是下方世界。明以施戒忍进定等十波罗蜜门如地。能生发一切白净之法故。世界名颇梨。此是白色。如水精宝色。佛号梵智者。明心如大地。荷负万有。常安净故。梵者。净也。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因。进修得心智寂静为果。表地体安静故。
○第九一道甚深。亦名一乘。先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仪。法住。各有差别。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疏】问中标问贤首者。至道柔顺故。又贤犹直善。佛佛皆同一直道故。二正显问端中三。初标宗案定。谓佛佛所乘.同观心性。万行齐修。自始至终.更无异径。故云一道。此理共许。二云何下。正设疑难。先总後别。前中谓因道既一。果应不别。云何现见佛刹等殊。为果异故.因非一耶。为因一故.无异果耶。若双存者.即因果相违。下别辨十事。一界有染净等殊。二居人善恶等异。(【钞】二居人者。等取或唯地上。或有地前。或通此二。或三乘一乘等也。)三诸乘等别.广略等殊。(三诸乘等别。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无有量。或广略者。如释迦如来广制戒学。迦叶即略。乃至有佛梦中说法。)四或三学调伏。或强软折伏。(四或三学调摄。即用前乘教等调摄众生。或戒调练。或定以柔伏。或慧以摄御。言强软者。即胜鬘意。已如上引。净名亦云。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等。譬如象马。[怡-台+龙]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後调伏。)五寿有修短。(五或寿有修短者。如佛名经第七说。梵声佛。寿十亿岁。月面佛。寿一日一夜。智度论说。须扇多佛.朝现暮寂。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只劫。释迦寿命.不满百年等。)六光明。或色相不同。或常放具阙。或照有远近。七随染净土.居人异故。现通亦殊。八众会异者。此有三种。一多少。二会数。三凡圣大小。(一多少者。或菩萨多。声闻少。或反此。或俱多俱少。故世界成就品明佛出云。或化多众生.或调伏少众生等。佛名经说。弥留胜王佛。初会声闻八十亿百千那由他等。斯即多也。二会数者。如佛名经第七云。弥留胜王佛.四会说法。华胜佛一会说法。声德佛三会说法。放焰佛十会说法。或一经多会说。如华严.般若。或一会说多经。如无量义.法华。弥勒世尊龙华三会。七佛说法.会数不同。三凡圣大小。或集声闻等。或唯菩萨。或三乘同会等。)九教仪者。如此土以音声为教。香积以众香教化等。十法住者。有久近故。各有差别者。通上十位。(十法住久近者。如法华说。华光佛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若光明佛.正像各二十小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寿无量千万亿阿僧只劫。正法住世。复倍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则正法二无量千万亿阿僧只劫。像法亦尔。)然若约一佛十事各不同者。德首已明。今问诸佛十事.互望不同耳。(然若约一佛下。二拣滥也。恐人误谓一佛一因而有多果。故为此拣。明此是多佛同修一因。何以见果种种差别。一佛证一而果异者。如前已明。谓文殊问德首云。如来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量众等。故云德首已明。)第三无有下。结成前难。谓若诸佛於因行法.有具不具。可有刹等不同。今皆同具。刹等那别。同具即是一道。第二答中意云。非唯因同。果德亦同。而见异者。随机感耳。非佛自位而有差别。何者。诸佛因果具同异故。谓同满行海.是同因也。将此同因.随所调伏种种回向应机之果。是异因也。由此异因.感差别果。由上同因.同感真应身土等果。是则约佛.即同能随异。约机.同处而见异。以生就佛.虽异而常同。以佛就生.虽同而见异。以佛望佛.能异之必同。其犹锦窠.常同常异。
○二答。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 法王唯一法 一切无碍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无畏亦然
【疏】偈中义理多含。故文势非一。且分为二。初二偈。印其立宗。明真身无二。余偈答其疑难。辨应有异同。今初。初句总印。先标文殊者。警其听受。法常尔者。明因果无异。法尔常规。余显一相。略明四一。初句法一。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次句人一。次句因一。後偈果一。略举其五。一者身一。此有二义。谓若约所证法界为身。则体同为一。若兼能证无罣碍智为身。即相似名一。下既别明心智。则正当初意。然体同义异。二心一。八识心王.俱不可知故。三智慧一。四智.三智.二智.一智.皆无别故。四十力一。五无畏一。此五亦略摄诸德。(【钞】略明四一者。上以因一.难於果异。今此且明因果一相。然体同义异者。通妨。恐有难云。既取初义.体同为一。则一佛证时.一切皆证。若约出现.实如所难。佛见众生.皆已证竟。今约现事.故为此通。以体就能.有证未证。千灯一室.所照同空。以灯就空.空体无二。以空就灯.有照未照。随灯各取.各属本灯。佛义亦尔。八识心王等者。以非佛无心。但深妙玄奥.难知相耳。故出现品云。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既云知如来心。则非无心矣。彼有十相。一一皆云。是为如来心第一相等。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今取佛佛之心。皆不可知。故名一耳。)
如本趣菩提 所有回向心 得如是刹土 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 庄严悉圆满 随众生行异 如是见不同
【疏】二答疑难中。分二。初二偈总明随机见异。於中前偈约佛。後偈约机。前中即随本异因.为物回向.各得差别。故云如是。如是.即差别之义也。略举十中三事耳。即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後偈约机者。约佛.则刹等皆圆。约机.随行见别。如直心为行。则见不谄之国。故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佛刹与佛身 众会及言说 如是诸佛法 众生莫能见
【疏】余六偈展转释疑。分四。初一偈有疑云。若皆圆满。何以不见。答意云。众生不见。岂得云无。然有三义。一约他受用。则地前凡小众生不见。二约自受用。则等觉众生亦皆不见。若约即应同真。权教菩萨不见。(【钞】答意云。众生不见者。即同净名经云。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行菩萨道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是。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即其义也。)
其心已清净 诸愿皆具足 如是明达人 於此乃能覩
【疏】次偈有疑云。若皆不见。何以知有。释云。有见者故。亦有三义。初则净意乐地已去。由愿自在力故.见他受用。二净无尘习。普贤愿满。方见自受用。三圆解之人.则名心净.即应见真。意在初後。义兼中间。
随众生心乐 及以业果力 如是见差别 此佛威神故
【疏】三有一偈。疑云。若应由物见.何名佛土。释云。佛威神故。则知生佛共成。既揽同成异。亦称体成益。(【钞】既揽同成异等者。既是如来。将其同因.以取异果。故令圆机.即应见真。故云称体成益。)
佛刹无分别 无憎无有爱 但随众生心 如是见有殊 以是於世界 所见各差别
非一切如来 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 所应受化者 常见人中雄 诸佛法如是
【疏】四有三偈。释疑云。上云。众生不见净刹。又云。佛(【校】佛.纂要版阙而空一格。据嘉兴藏南藏疏本续藏及金陵会本补入。)神力令异。为刹体处别。佛有分别耶。故释云。刹实同处。佛亦无心。物自见异耳。於中初半显实云。刹无分别。佛无憎爱。分别即差别义。故晋经云。佛刹无异相。如来无憎爱。若顺今经。亦可此二.通佛及刹。次半偈明异自在物。次半偈明正见刹异。次半偈彰非佛咎。次三句释佛无憎爱。有感便现。非佛有爱。无感不见。非佛有憎。末後一句总结。一切诸佛.法皆如是。随机隐显。真体常存。亦通结一段。
【论】第九尔时已下。是文殊问贤首.一切诸佛.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种种不同。所谓已下。有十问。下有十行颂。是贤首答。於中三门如前。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两行。叹法王唯一法.一身.一智。已下八行颂。於中大意有四。一叹差别佛土。因本回向心所成。为明回向心.就根益物。身土教仪.悉皆就根。二明诸佛自报之境。非是行因所见。三明众差别之事。皆由众生之心行异故.随自心见别。非佛之异。四明佛神力.能就根现法。二释菩萨名者。名为贤首。为明得此十种信心。信佛果德.与自心体一。善谙疑滞通塞。入其贤位。故名贤首。此是上方位也。意明此信位.心智及境.悉如虚空.无所不含。皆无妨碍。是贤仁之德。故名贤首。又世界名平等色。为明既是上方。明身心与空合。故世界名平等色。佛号观察智。明以其自心空智慧门。善能观察。诸法皆空。无所染着。是故名观察智佛。三配随位因果者。还以自心根本性空无分别不动智佛为因。以进修至此法空观察智佛为果。明不动智是体。观察智佛是用。至此明体用圆满。因果一性。以是义故。还说如来一身一心一智慧法门。明契果会因.始末无二。总以一为根本故。问曰。何故颂初云。文殊法常尔。答曰。为文殊是诸佛之慧。不动智是体。文殊是用。以将此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根本智之体用门。与一切信心者作因果体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满。与因不异。无二性故。方名初发心.毕竟心.二种不别。明此十信心.难发。难信。难入。闻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故说少分信者。即赞神通道力。是故当知。且须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见.法力加行。如法进修。分分无明薄。解脱智慧明。依自得法浅深。渐当神通德用。随自己得。信犹未得。何索神通。说言渐渐者。不移一时.一法性.一智慧.无依住无所得中渐渐故。以十玄六相义圆之。法性理中.无有渐顿。但为无始无明惯习习熟。卒令契理纯熟难故。而有渐渐。其渐渐者。毕竟无始终延促长短等量。故名为渐渐。
○第十佛境界甚深。十信观圆.便造佛境。於中亦先问。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疏】问中分二。初标能所问人。大众同问者。摄别归总故。总别无碍。六相圆融。问文殊者。佛境甚深。除般若妙德。无能达故。始信终智。皆托佛境故。无案定结难者。表尊敬故。若人若法.难致诘故。(【钞】十信观圆等者。此明来意。亦辨在後之义。始信终智等者。文殊主二法门。一主信故。善财初见.便发信心。二主智故.善财後见.便见普贤。始入之信.亦信佛境。能度之智.亦证佛境。故文殊说。)二佛子我等下。正申请问。分为二。初结前标後。赞妙辩者。敬上首故。二何等下。别显问端。句有十一。初总余别。初境界有二。一分齐境界。谓从十地因後果位之法。是佛所有。二所缘境界。谓佛所知之境。并非余测。总为佛境。二请问佛境以何为因。三请佛境度生仪式。四应机普入世间。五能知之智。六所知之法。七圆音起说。八明知体相。九内证平等。十显现何法。十一量之大小。并非因位作用所及。亦非下位能知。故云佛境。若约能知能度等.即是分齐。约所知等.名曰所缘。能所双融。异即非异。言思道断。是佛境也。
○二答。
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疏】答中。十颂次第而答。唯广一义.独在於初。与总合辨。欲显分量.徧於总故。即深而广故。
如来深境界 其量等虚空 一切众生入 而实无所入
【疏】初句总标体深。次句分量广大。故佛地论引经释云。诸佛境界。唯除虚空.无能为喻。次句释上广。後句释上深。然有三义。一约一切众生即如来藏。更何所入。翻迷之悟.故云证入。二约理非即非异.故云入无所入。三约心境。心冥真境.故说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岂得称入。实无所入.方名真如。即广之深.本超言念。即深之广.安测其涯。(【校】真如.嘉兴藏南藏疏本作真入。)
如来深境界 所有胜妙因 亿劫常宣说 亦复不能尽
【疏】二答因问。谓此因无限。略示三义。一殊胜。以行超绝.无等等故。二微妙。以证理深玄.尽法源故。二广大。以多劫说少。亦不尽故。
随其心智慧 诱进咸令益 如是度众生 诸佛之境界
【疏】三答度问。谓随其心器.意乐不同。随其智力.解悟差别。诱引进修。令各获益。以徧法界.委悉无谬。差别难知。故云佛境。
世间诸国土 一切皆随入 智身无有色 非彼所能见
【疏】四答入问。谓世间.即是众生世间。国土.即器世间。一切者徧法界故。入有二义。一以智身潜入。密益众生故。二以色身现入.显益众生。智身难知。文中偏显。
诸佛智自在 三世无所碍 如是慧境界 平等如虚空
【疏】五答智问。上半权智。横无不知。故云自在。竖达三际。故无所碍。下半实智。故云慧境。平等如空。无若干也。虚空之言。亦兼喻上无罣碍也。权实无碍.方为佛境。
法界众生界 究竟无差别 一切悉了知 此是如来境
【疏】六答法问。法界是理。生界是事。揽理成事。理彻事表。故云无别。是故事则不待坏而恒真。理则不待隐而恒俗。非直广大无限。亦乃甚深无际。究尽了知。故称佛境。又法界是所证。生界是所化。了知是能证能化。究寻其本.亦无差别。是难知之佛境也。
一切世界中 所有诸音声 佛智皆随了 亦无有分别
【疏】七答说问。一切言音.随性随相。皆悉了知。未曾起念。故无分别。以一切差别言音.即是如来法轮声摄故。以斯答说。音声实相。即法轮故。(【钞】以一切下。通妨。谓有问云。上问说法。今答智了。岂得同耶。故今答云。所了之声。是佛法轮声摄故。随其类音。为说法故。出现品云。音声实相.即法轮故。贤首品亦云。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故上疏云。随性随相。皆悉了知。了相差别.随宜之用。了性体融.一摄一切。【校】上问说法.纂要误作上间说法。)
非识所能识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净 开示诸羣生
【疏】八答知即心体。(【钞】知即心体者。此句标示。上智.即对所证之法.明能证之智。今直语灵知真心.异乎木石者.通能所证也。)了别即非真知。故非识所识。(了别下。双会南北宗禅。以通经意。此句即遣南宗病也。谓识以了别为义。了见心性。亦非真知。净名云。依智不依识。谓分别名识。无分别名智。今有了别之识。故非真知。真知唯无念方见。)瞥起亦非真知。故非心境界。(瞥起亦非者。此释第二句。遣北宗之病。北宗以不起心为玄妙故.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心。是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忘心遗照。言思道断。故胜天王般若问云。云何菩萨修学甚深般若。通达法界。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实。世尊。云何如实。大王。即不变异。世尊。云何不变异。大王。所谓如如。世尊。云何如如。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说。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观境。是谓菩萨修行甚深般若。了达甚深法界。释曰。但以无念心.称此而知。即同佛知见。经云。如实即无念。是用无念心.见闻觉知一切事法。心常寂静。即如来藏。)心体离念。即非有念可无。故云性本清净。(心体离念者。双会二宗。释第三句。以北宗宗於离念。南宗破云。离念则有念可离。无念则本自无之。离念如拂镜。无念如本净。今为会之。起信既云。心体离念。亦本自离。非有念可离。亦同无念可无。即性净也。非看竟方净。若无看之看。亦犹无念念者.则念真如。)众生等有。惑翳不知。故佛开示。皆令悟入。(众生等有下。释第四句。即用法华开示悟入佛知见意。谓开除惑障。显示真理。令悟体空。证入心体也。)即体之用.故问之以知。即用之体.故答以性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若能虚己而会。便契佛境。(即体之用下。会违。谓前问问知。今答性净。都无知言。何以会通。故为此会。故水南知识云。即体之用名知。即用之体为寂。如即灯之时即是光。即光之时即是灯。灯为体。光为用。无二而二也。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亦是水南之言。若能虚己下。劝修。即可以神会。难以事求也。能如是会。非唯空识而已。於我有分也。)
非业非烦恼 无物无住处 无照无所行 平等行世间
【疏】九答证问。即证大涅盘。三德圆也。非业系故.解脱也。非烦恼者。转烦恼即菩提。是般若也。无物者。虚相尽故。法身显也。无住处者。成上法身.无所在也。无照者。成上般若.能证相寂也。无所行者。成上解脱.无业行之用也。由无用故.用弥法界。由无照故.无所不知。由无在故.无所不在。故结句云。平等行世间也。是谓三德秘藏。佛之境也。
一切众生心 普在三世中 如来於一念 一切悉明达
【疏】十答现问。上半所现。初句横尽十方。次句竖穷三际。下半能现。并於如来圆镜智中.无念顿现。故出现品云。菩萨普现诸心行。即斯义也。上来辨十甚深.即问答竟。
【论】第十尔时已下。明诸菩萨共问文殊师利十一种佛境界。已下十行颂。是文殊师利答。於中三门如前。一科颂意。此十行颂。一行一颂。其颂文答前所问。颂文自具.不烦更释。二释菩萨名者。名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妙慧善拣.正邪自在。故云妙德。此是东方卯位也。明卯主东方震卦。震为雷动。启蛰发生之始。明此妙慧。是震动发生信心之始。是故亦云妙生菩萨。为明一切诸佛从此慧生十信解故。乃至满足菩提一切愿行海故。世界名金色者。明因举果体白净无染法故。又明金胎二月.表十信为圣胎故。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文殊师利。明无性净慧徧故。佛号不动智。为无明本空。无体可动。名不动智故。但有应境知法。应器知根。如响应声。无有处所形体可得。名之为智。无可取舍.故名为不动。三配当位因果者。妙慧为因。不动智为果。亦互为因果。若以妙慧善拣择法显智故。即以妙慧为因。不动智为果。若以慧由智起。即不动智为因。妙慧文殊以为果故。或智之与慧.总因总果。明体用一真.无二法故。亦智之与慧.总非因非果。为体无本末依住所得故。是性法界自在知见。非如世间因果比对可得故。此文殊师利不动智佛。初起信心。亦从此起。乃至信终。亦不离之故。迄至自行圆满示成正觉。亦不离之故。此明以佛智慧。示悟众生。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佛知见者。文殊师利妙慧.不动智佛是。此是凡圣等共有之。佛示凡夫。使令悟入。
○自下第二现事结通。於中二。先现事。後结通。今初。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
【疏】因何而现。上来十首法光.开晓众生身心。故佛力暂现.示相而答。令其自验而欣厌故。所现有十。第一法。即所行之法。谓三学等殊。二业。谓正行漏无漏等。三集因苦果。四身类不同。五根机差别。六四生非一。七持戒.则人生胜劣。八犯戒.则三涂重轻。九国土.则依处染净。十说法.则近报净居。聪明利智。速具佛法。此经文阙。晋本具之。(【钞】七持戒者。如第二地中。说法者。皆智论文。论第十三。引育王经云。育王常供养众僧。有一比丘。口内馨香。育王怀疑。试而验之。方知本有。问其所因。比丘答云。迦叶佛时。说法之果。复问。说法果唯尔耶。答。此是华报。问云。果报云何。因说偈云。大名闻端正。得乐及恭敬。威光如日月。为一切所爱。辩才有大名。能尽一切结。苦灭得涅盘。如是名为十。)又此亦可配十甚深。以是示相答故。一法首.正教甚深。二宝首.业果。三勤首.懈怠难出。四财首.观内身等。五德首.佛法一味。随根异说等。六觉首.往善恶趣。七智首.六度顺行.通为持戒之果。八目首.佛田平等.但犯戒布施.得果差别。九贤首.随心世界.有差别等。十晋经既有说法。即是说佛境界法也。(又此亦可者。重会前文。不为此释。则现事无由。理必合尔。但文影略。故致亦可之言。)
○第二结通广徧。
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
【疏】於中二。初结东方。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疏】後南西下。类余九方。亦现十事。以此处说法.则现事通於十方。余处说法.亦应类此。总为一法界大会。思之。问明品辨信中解竟。
【论】第十一尔时已下。有八行经。是都举娑婆九种差别。并都举十方一切差别。悉皆以佛神力。无不明现。如文可知。已上但随文殊师利所问。随位菩萨答。依所说颂。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及以世界.佛号.菩萨名号。即知进修因果。总是前庄严法性清净佛刹。四种佛刹中。金色世界.及不动智佛.是佛住佛刹。余九世界.及九个智佛.是庄严法性佛刹。及十地已来总是。如来出现品.是示成正觉佛刹。清净佛刹.四谛品是。此之一品.大意有六。一菩萨以名表行。二以世界之色.表所得之理。三以佛名号.表所得之智。四以方隅。表所得之法。五成其十信所行之行。六明十信进修同异。如上已述。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