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孫文川伯澂葺述

江甯陳作霖伯雨編纂

吳。

建初寺。大市寺(法性尼寺,石佛院)。

建初寺,在古宮城南七里(當今花盝岡之南)。吳大帝赤烏十年,天竺康僧會初達建業,營立茅茨,設像行道。大帝為會建塔於此,以金陵始有佛寺,故號建初,並名其地為佛陀里。寺前立大市,又稱大市寺焉。晉咸和中,蘇峻亂,塔焚,司空何充復為修造。平西將軍趙誘又於寺東立小塔。宋元嘉中,有鳳翔集此山,因建鳳皇臺於寺側。南朝高僧如支曇籥、帛尸黎、密道儒、僧佑皆居此寺。又有瓊法師護持像法,汲引人倫。既卒,陳江總為之作碑。逮唐貞觀初,嬾融和尚亦卒於是(案:高僧傳歷載晉、宋、齊、梁諸僧止建初寺者,是此寺在六朝從未改名。而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皆謂晉、宋改名為祗園,大誤。祗園別自為寺,與建初無涉也。又金陵新志注謂晉改建甯,尤與晉、宋改名祗園之言自相矛盾。据建康實錄云:懷德縣城在今建初寺東。可見此寺歴隋至唐猶存其名,並未嘗改也)。後不知何時為尼寺,宋改名法性。建炎火,寺廢,法性舊額僅存。及寺復建,析為三:在東日石佛院,在西日前法性寺。後法性寺元末猶在,至明遂無傳(案:建初寺再改法性,變為尼寺,即無建炎之火,已非赤烏舊制。況又折而為三,則已淪為小刹,宜其入明之後遂泯滅無存也)。

攷證:

唐許嵩建康實錄,懷德縣城在宮城南七里,今建初寺前路東。

梁釋慧皎高僧傳、吳建業建初寺康僧會傳(高僧傳,書名也。每篇有題,如吳建業九字,即其題也。以後凡引是書,但標題名,不復舉高僧傳,以歸簡要):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天文圖讖,多所綜涉。辯於樞機,頗屬文翰。時孫權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先有支謙,字恭明,月支人。遍學異書,通六國語。漢末避地於吳,權悅之,拜為博士。謙以經多梵文,未盡翻譯。乃收集眾本,譯為漢語。吳地初染大法,風化未全。僧會欲使道振江左,興立圖寺。乃杖錫東遊,以赤烏十年初達建業。營立茅茨,設像行道。權召詰問,會曰:如來遷迹,忽逾千載。遺骨舍利,神耀無方。昔阿育王起塔八萬四千。夫塔之興,以表遺化也。權以為誕,乃謂會曰:若能得舍利,當為造塔。會以銅瓶禮請,果得舍利,五色光燄。權大嗟服,即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號建初寺。因名其地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興。會於建初寺譯出眾經,又傳泥洹唄聲。至吳天紀四年,皓降晉。九月,會遘疾而終。晉咸和中,蘇峻作亂,焚會所建塔。司空何充,復更修造。平西將軍趙誘,世不奉法,夢塔放光。由此敬信,於寺更立小塔。

元張鉉至正金陵新志?宮苑記:吳大帝立大市,在建初寺前,其寺亦名大市寺。(今聚寶門外西街有大市橋,其地正與城內建初寺址相對,孫吳時本無城也。)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吳大帝赤烏十年,為西竺康僧會建寺,名建初。宋有鳳翔集此山,因建鳳皇臺於寺側。

晉京師建初寺支曇籥傳:孝武帝敕請出都,止建初寺。帝從受五戒,敬以師禮。(傳所謂出都、下都,皆至京師建康也。此六朝人語。)

晉建康建初寺。帛尸黎密傳:永嘉中,始到中國。值亂,仍過江,止建初寺。(六朝祚短,一人每歴數朝,傳標目以晉、宋、齊、梁,皆據其卒時言也。)

宋興福寺釋道儒傳:元嘉末出都,止建初寺,長沙王請為戒師。

齊京師建初寺釋僧佑傳:佑年數歲,入建初寺禮拜,因踊躍入道。及永明中,敕入吳。後於梁天監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卒於建初寺。

陳江總集有建初寺瓊法師碑。

至正金陵新志:融禪師姓韋,本潤州延陵大族。落髮出家,入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之石室修道,虎鹿馴伏。後寺僧日多,自往南丹陽住建初寺,卒葬雞籠山。

又新志:法性尼寺在報恩光孝觀東南,本吳建初寺也。戚光慶元志云:寺析為三,近歲寺南酒務中陶竈下掘出大石佛像,歸寺東院,遂呼石佛院云。今前法性、後法性二寺隸正西隅,大石佛在前寺正殿內。

晉。

長干寺,阿育王寺(天禧寺,慈恩旌忠寺,大報恩寺)。

長干寺,在古秣陵縣東大長干(江東謂山隴之閒曰干,今聚寶門外有長干里,即大長干所在)。寺先有塔,不知所始,相傳為周敬王時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之一(案:是說誕不足信,或是漢末笮融所造,遺留於此)。吳代有尼居其地,構小精舍,孫綝毁除之,塔亦同盡。晉初,諸道人復於舊處立寺,元帝渡江,更修飾之。簡文帝就造三層塔,每夕放光。甯康中,有僧竺慧達上越城望見,知其有異,掘出藏函,乃即舊塔西更豎一刹。太元十六年,孝武帝加為三層焉。先是咸和中,丹陽尹高悝於張侯橋掘得金像,供此寺中,後有人復得蓮趺圓光,以施是像,孔穴悉合。歴代居是寺者,如晉竺法曠、宋曇賴、慧觀、齊法穎、元暢及外國道人佉吒等,皆高僧也。更有慧邃模像跋摩,譯經於此。梁武初基,大加興建,號為阿育王寺。大同三年,改造浮圖,分為二刹,躬親禮拜,屢設法會,奉施齋錢,敕邵陵王綸製大功德碑以表揚之。逮陳至德三年,後主亦臨幸是寺,徐陵有長干眾食碑文。隋唐無所營造,宋名天禧寺,號塔為聖感,元名慈恩旌忠寺。明永樂十年,敕工部重建,至宣德六年始成,賜額大報恩寺。規模宏敞,增塔為九級八面,金碧琉璃,千奇萬麗,霖少時猶及見之。咸豐中,燬於兵火,今雖稍葺門殿,比於曩時不過百分之一,塔頂上葢似大鐵釡,猶在製造洋礮局門外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建康南五里有山岡,其閒平地,庶民雜居,有大長干、小長干、東長干,並是地名。

南史扶南等國傳,梁大同三年八月,武帝改造阿育王寺佛塔。阿育王即鐵輪王,閻浮提一天下。佛滅度後,一旦夜役鬼神造八萬四千塔,此即其一。吳時有尼居其地,為小精舍。孫綝尋毁除之,塔亦同泯。吳平後,諸道人復於舊處建立焉。晉元帝初渡江,更修飾之。至簡文咸安中,使沙門安法師程造小塔,未及成而亡。弟子僧顯繼而修立。至孝武太元九年,上金相輪及承露。其後有西河離石胡人劉薩阿,登越城,望見長干里有異氣,因就禮拜,果是阿育王塔,屢放光明。掘得碑函,即遷舍利近北,對簡文所造塔西造一層塔。十六年,孝武又使沙門僧尚加為三層,即梁武帝所開者也。初穿土四尺,得龍窟及昔人所捨金銀環釧釵鑷諸雜寶物,可深九尺許。至石磉,磉下有石函,函內有鐵壺,盛銀坩,坩內有金鏤甖,盛三舍利,如粟粒大,圓正光潔。函內有琉璃椀,椀內得四舍利及髮爪,爪有四枚,並為沈香色。至其月二十七日,武帝又到寺禮拜,設無礙大會,大赦天下。是日以金鉢盛水汎舍利,其最小者隱不出,帝禮數十拜,舍利乃於鉢內放光,旋回久之,乃當中而止。帝請於僧正慧念曰:弟子欲請一舍利還臺供養。至九月五日,又於寺設無礙大會,遣皇太子王侯朝貴等奉迎。是日風景明和,京師傾屬,觀者百數十萬人。所設金銀供具等物,留寺供養,并施錢一千萬,為寺基業。至四年九月十五日,帝又至寺設無礙大會,豎二刹,各以金甖,次玉甖,重盛舍利及爪髮,內七寶塔中。又以石函盛寶塔,分入兩刹下,及王侯妃主百姓富室所捨金銀環釧等珍寶充積。十一月二日,寺僧又請帝於寺發般若經題,爾夕二塔俱放光明。敕鎮東將軍邵陵王綸製寺大功德碑文。

晉并州竺慧達傳。本姓劉,名薩阿,西河離石人。少好畋獵,年三十一,忽如暫死,經日還蘇,備見地獄苦報。見一道人,云是其前世師,為之說法訓誨,令出家往丹陽、會稽、吳郡覓阿育王塔像,禮拜悔過,以懺先罪。既醒,即出家學道,改名慧達。精勤福業,於晉甯康中至京師。先是簡文帝於長干寺造三層塔,塔成之後,每夕放光。達上越城顧望,見此塔杪獨有異色,便往拜敬,晨夕懇到。夜見塔下時有光出,乃告人其掘。掘入丈許,得三尺碑,中央碑覆中有一鐵函,函中又有銀函,銀函裏金函,金函裏有三舍利。又有一爪甲及一髮,髮伸長數尺,卷則成螺,光色炫耀。乃周敬王時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此其一也。既道俗嘆異,乃於舊塔之西更豎一刹,施安舍利。太元十六年,孝武更加為三層。又昔咸和中,丹陽尹高悝於張侯橋浦裏(案丹陽記云:大長干寺道西有張子布宅,即張侯橋所在也)掘得一金像,無有光趺,而製作甚工。前有梵書,云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悝載像還至長干巷口,牛不復行,非人力所御,乃任牛所之,徑趣長干寺。爾後一年許,有臨海漁人張係世於海口得銅蓮花趺,浮在水上,即收送縣。縣表上臺,敕使安像足下,契然相應。後有西域五僧詣悝云:昔於天竺得阿育王像,至鄴遭亂,藏置河邊。王路既通,尋覓失所。近得夢云:像已出江東,為高悝所得,故遠涉山海,欲一見禮拜耳。悝即引至長干。五人見像,欷歔流涕,像即放光,照於堂內。五人云:本有圓光,今在遠處,亦尋當至。迨咸安元年,交州合浦縣采珠人董宗之於海底得一佛光,剌史表上,簡文帝敕施此像。孔穴懸同光色一種,凡四十餘年,東西禪感,光趺方具。達以刹像靈異,倍加翹勵。後東遊,不知所終。

晉於濳青山寺。竺法曠傳:晉孝武要請出京,止於長干寺。

宋長干寺釋曇賴傳:止長干寺。

宋京師奉誠寺僧伽跋摩傳。慧觀等以跋摩妙解雜心,諷誦通利。先三藏雖譯,未及繕寫。即以其年九月,於長干寺招集學士,更請出焉。(出者,謂譯出之。)

齊京師多寶寺法穎傳。穎以從來信施,造經像及藥藏,鎮於長干。

齊上定林釋法獻傳:永明中,被敕與長干元暢同為寺主,分住南北兩岸。

宋京師僧杯度傳:時有外國名僧佉吒,寄都下長干寺。有客僧僧悟與同房,冥於窗隙中見取寺刹,捧之入雲,然後將下。悟不敢言,但深加敬仰。

晉瓦官寺僧慧邃傳:邃欲模寫長干寺佛像,主僧釋尚慮損金色,謂曰:若能令像回身西向,乃可相許。邃懇請於像,夜果轉坐,旦即模之。

梁武帝集有出古阿育王塔下佛舍利詔。

梁簡文帝集有奉阿育王寺錢啟。

陳書後主紀,至德四年十一月辛巳,輿駕幸長干寺。

陳徐陵集有長干寺眾食碑。

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大報恩寺即古長干寺,在府城南門外。宋天禧二年改天禧寺,寺有阿育王塔,祥符中賜號聖感,元名慈恩旌忠寺。明永樂十年敕工部重建,至宣德六年始成,賜今額,增塔為九級八面,金碧琉璃,千奇萬麗。

高座寺。甘露寺。尸黎密寺(永甯寺)

高座寺,晉咸康中造。本名尸黎密寺,以地有甘露井(當即今之永甯泉),故亦名甘露寺。永嘉之末,有西域沙門尸黎密者,渡江而南,止建初寺。不通漢語,為丞相王導等所敬,時人呼為高座。常在石子岡東(即今聚寶門外雨花山崗)行頭陀,卒葬於此。成帝懷其風素,於冢樹刹。後有關右沙門來游建康,就剎起寺。陳郡謝混追旌往事,遂名其寺為高座。或曰晉竺道生所居,爰名高座,不足據也。齊釋慧進、梁釋僧成,遞相住持。寶誌復與五百大士俱,雲光則坐山巔說法,天花飛墜,因名其處為雨花臺。寺內有銅鐘碑,張僧繇畫壁,寶誌二印,雲光手植松,皆古蹟也。唐李白族子中孚,披緇止此,造塔名中孚塔。宋改為永甯寺,泉即以永甯名。明分寺為二,西曰高座,東曰永甯。國朝以來,兩寺並峙,而高座尤宏敞,廊列五百鐵羅漢像(案寶誌時五百大士化身即此)。庭中卉木蓊蔚,五穀樹、娑羅樹,皆海外異種。每當叢桂盛開,游屐咸萃,煮茗剝栗,作登高之會。霖亦嘗往來其閒焉。咸豐兵火,蕩為邱墟。今雖稍稍修葺,而雨花一泓,土人僅構屋置鐺,以為茶寮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高座寺一名永甯寺,在城南門外,晉咸康中造。注引劉岑記略云:考此山得名於晉永嘉中,名甘露寺。尸黎密多為王茂弘所敬,故留竺道生繼,號所居為高座。

晉建康建初寺帛尸黎密傳帛尸黎密多羅,西域人,時人呼為高座。傳云:國王之子,以國讓弟,遂為沙門。中國值亂,仍過江,止建初寺。初,江東未有呪法,密譯出孔雀王經、明神諸呪,又授弟子覓歴,高聲梵唄。丞相王導見之,以為吾之徒也,由是名顯。太尉庾元規、光祿周伯仁、太常謝幼輿、廷尉桓茂倫,皆一代名士,見之終日累歎。咸康中卒,春秋八十餘。密常在石于岡東行頭陀,既卒,因葬於此。成帝懷其風,為樹刹冢所。後有關右沙門來游京師,乃於冢處起寺。陳郡謝混贊成其業,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高座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省應對之煩。

宋釋曇宗京師塔寺記:尸黎密寺在石子岡,亦號高座。(案高僧傳,釋曇宗姓虢,秣陵人,出家止靈味寺,少而好學,博通墳典,著京師塔寺記二卷。宗以金陵禪僧目覩吳晉遺制,言必詳碻可據,惜其書不傳,僅見景定建康志所引而已。又案釋清徹亦有塔寺記三十卷,見崇文書目,其書今亦未見。)。

齊京師高座寺。釋慧遠傳:止京師高座寺,蔬食素衣,誓誦法華。

梁京師靈味寺釋寶亮傳:時高座寺僧成,亦齊代宗匠。

至正金陵新志:高座寺在南門外,梁初寶誌公主其寺,與五百大士俱,有雲光師坐山顛說法,天花墜焉,今號雨花臺,則故唐給事中名襄字贊元者所命也。

景定志:高座寺有銅鐘碑。

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高座寺在江甯,有張僧繇畫。

宋陳軒金陵集載蔣穎叔和王和甫雨中登高座寺詩注云:寺即雲光講經之地,有誌公二印,雲光手植松猶存。

唐李白集有贈高座寺僧族姪中孚詩。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五穀樹實生如穀,每生一種,則其種此年必大熟。

國朝甘熙白下瑣言:娑羅樹直幹叢生,其葉必七、四月閒開白花,高出枝上,結實如荔支,云係番種,高座、靈谷諸寺皆有之。

白馬寺。

白馬寺,未詳其所始。晉高僧支道林居之,與馮懷、劉系之為友。宋釋法平、僧饒,齊釋法安,俱出家於此。曇籥、慧光、曇憑、慧芬、智靖,亦住持之傑出者也。寺有般若臺、丈八無量壽佛像。陳賀德基嘗遇婦人於寺前,以白綸巾贈之。今無從考其所在矣。

攷證:

世說新語: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懷其話。

晉剡沃洲山支遁傳:支遁,字道林,嘗在白馬寺與劉系之談莊子逍遙篇,於是退而注之。

宋祗洹寺釋法平傳:與弟法起等俱出家,止白馬寺,為曇籥弟子。

宋京師白馬寺釋僧饒傳:饒,建康人,出家止白馬寺。寺有般若臺,饒嘗臺外梵轉,以擬供養行者。聞者莫不息駕躊躇,彈指稱佛。

齊中寺釋法安傳:安七歲出家,事白馬寺慧光為師。

齊白馬寺。釋曇憑傳:少游京師學,轉讀止白馬寺。

齊興福寺釋慧芬,傳至都,止白馬寺。

梁京師正覺寺釋法悅傳:悅與白馬寺沙門智靖,造丈八無量壽佛。

南史鄭灼傳,賀德基少游學都下,盛冬止衣裌襦袴。嘗於白馬寺前逢一婦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門,脫白綸巾以贈之。

延興寺。

延興寺晉康帝褚皇后所建,在運瀆西岸(今北乾道橋一帶)。隋時廢。

建福寺

建福寺,晉中書令何充建。充素佞佛,好造塔,此寺亦康帝時所創,隋初廢。

攷證:

建康實錄引京師塔寺記:晉康帝時置兩寺,褚皇后立建興寺,在今縣東南二里運瀆西岸;中書令何充立建福寺,今廢也。(今謂許嵩作實錄時也。)

隋煬帝答智顗蔣州事書。弟子總持和南(案:煬帝為晉王時,從智顗受菩薩戒。顗曰:大王紆遵聖禁,可名總持云云)。爰逮高旨騰蔣,州僧所及。竊以僧居望刹,食惟分衞,所立精舍,本依聚落。近年奉詔專征,弔民伐罪,江東混一,海內乂甯,塔安其堵,市不易業,亦智者備所明見。而亡殷頑民,不慙懷土,有苗恃險,敢恣螳螂。橫使寺塔焚燒,比屋流散,鐘梵輟響,雞犬不聞。廢寺同於火宅,持鉢略成空返,僧眾無依,實可傷歎。波地福盡,齊成邱墟,所餘堂塔,本不壞毁,其有現僧,亦許房住。惟虛廊檐宇,會當倒壓,所以移來,還充寺館。其外椽板,權借築城,若空寺步廊有完全者,亦貸為府廨。須一二年閒,民力展息,即於上江結筏,以新酬故。本敕所司具條,孔目無慮零落,恐遠僧未能曲見,頓用仰誣。必願言提,冥諸其掌,猥延滿軋,戀惻良深。謹和南(案:是書則隋滅陳而諸寺埽地盡矣。玩其文義,初滅陳時,尚未焚燬,遺民為寇,平定之後,始蕩盡耳)。

莊嚴寺。塔寺。謝鎮西寺。興嚴寺。

莊嚴寺,晉穆帝永和四年,鎮西將軍謝尚捨宅所造也,亦號塔寺。其地南直竹格港,臨秦淮(即今之竹竿巷。格竿、港巷,音之轉耳)。逮宋大明中,路太后置莊嚴寺,嫌其同名,改此寺為謝鎮西寺,或稱謝寺。歷代高僧有曇無讖、慧次、僧寶、僧智、智宗,皆止於此。陳宣帝太建元年,寺焚。後五年,豫州剌史程文秀修復,敕改名曰興嚴。有寺塔記、石刻及井檻銘。至宋紹興中猶存,徙其寺於真武廟北也。

攷證:

建康實錄引塔寺記:今興嚴寺,即謝尚宅也。南直竹格港,臨秦淮,在今縣城東南一里二百步。尚嘗夢其父告之曰:西南有氣至,衝人必死。當其鋒,家無一全。汝宜修福建塔,可以禳之。若未暇立寺,可杖頭刻作塔形,見有氣來,則擬之。尚悟,懼,遂刻小塔於杖頭,恆置左右。果有異氣遙見西南,從天而下,始如車輪,漸彌大,直衝尚家。尚以杖頭指之,氣便回散,闔門獲全。氣所經處,數里無復子遺。遂於永和四年,捨宅造寺,名莊嚴寺。宋大明中,路太后於宣陽門外太社西藥圃造莊嚴寺,改此為謝鎮西寺。至陳太建元年,寺為延火所燒。後五年,豫州剌史程文秀更加修復,孝宣帝敕改興嚴寺,至今也。

景定建康志:今宮城西北興嚴寺前有溝,迤邐至閃駕橋(今鴿子橋)清化市東,乃古運瀆。

宋河西曇無讖傳:常遊止塔寺,以居士自卑。初出彌勒、觀音二經,丹陽尹孟顗見而異之。

齊京師謝寺釋慧次傳:次於大明中出都,止謝寺。每講席一鋪,即道俗奔赴。時謝寺又有僧寶、僧智,並一代英哲,為時論所宗。

梁謝寺釋智宗傳:宗姓周,建康人,出家止謝寺。博學多聞,尤長轉讀。

景定志石刻有興嚴寺塔記,又辱井記云:江甯興嚴寺井石檻銘,均莫知誰作也。

至正金陵新志:興嚴寺於宋紹興中徙真武廟北。

棲禪寺。

棲禪寺,晉征北將軍蔡謨之所立也。逮梁時,沈約有棲禪精舍銘。

攷證:

梁沈約集有棲禪精舍銘,序云:此寺征北蔡公所立。

何皇后寺

晉穆帝何皇后,性耽釋氏,造尼寺一所,在西州橋側,南臨大道(當今倉巷橋左近),後人呼為何皇后寺。女尼居之者,戒行不盡嚴。齊蔡興宗嘗納寺尼智妃為妾也。寺有陸整畫壁云:

攷證:

建康實錄:晉穆帝時置僧尼寺三所,彭城寺、謝鎮西寺外有何皇后寺,在縣東一里,南臨大道。

南史蔡興宗傳:興宗納何后寺尼智妃為妾,容貌甚美,而顏師伯遣人誘之,濳往截取,興宗迎人不得。

貞觀公私畫史:何后寺在江甯,有陸整畫。

建興寺。

建興寺在何皇后寺南,運瀆高曄橋西渚,地名建興里,有南苑處其中。梁劉孝綽詩所謂古寺隱迴塘者,風景蓋如繪云。

攷證:

建康實錄:運瀆舊有六橋,孝義本名甓子橋,次南有揚烈橋,次南有西州橋,路東出何皇后寺門,次南有高曄橋,今建興寺北路東渡此橋,次南運瀆臨淮有一新橋,對禪靈渚。

景定建康志:古南苑在瓦官寺東北,梁改名建興苑,在秣陵建興里。

梁劉孝綽集有發建興渚示到陸二黃門詩。

彭城寺

彭城寺,晉穆帝升平五年,彭城敬王純之所造,在秣陵縣東南門,臨御街(當今高井一帶)。歷代高僧有釋道淵、僧弻、僧覆、道遠、道盛、慧開、寶興、僧令等,皆止於是寺。先有丈六金像,後移置湘宮寺焉。

攷證:

建康實錄,彭城敬王造。彭城寺在今縣東南三里,西大門臨古御街。

至正金陵新志:晉穆帝升平五年,彭城王造寺一所。

宋京師彭城寺。釋道淵傳:淵出家東安寺,後移止彭城寺,宋文帝敕居寺任。

宋京師彭城寺僧弻傳:弻下都,止彭城寺。文皇器重,每延講說。

宋京師彭城寺僧覆傳,宋明帝深加器重,敕為彭城寺主。

齊上定林寺釋道遠傳:宋大明中渡江,止彭城寺。

齊京師天保寺釋道盛傳:宋明帝敕令下都,止彭城寺。謝超宗一遇,即敬以師禮。

齊琅邪攝山釋法度傳:時有彭城寺慧開,幼而神氣開朗,早彰令譽,立年便講。

齊齊隆寺法鏡傳:其後彭城寺寶興等皆祖述宣唱。沈約集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狀上(稱尼為上,猶今稱僧為上也):以天監五年六月十七日得病,苦心悶,不下飲。彭城寺令法師以六月十九日夜得夢見一處,謂是兜率天上,住止嚴麗,非世間比,云此是上住處。

宋京師釋僧亮傳,取湘州銅鑄丈六金像,唯燄光未備。宋文帝為造金薄圓光,安置彭城寺。至宋泰始中,明帝移湘宮寺。

東安寺。

東安寺,未詳所始。晉名僧支道林,因哀帝徵請出都,住東安寺,三載而寺以興。由是慧持、慧嚴、道淵、道猛、跋摩、法恭、曇智等,或譯梵經,或止講席,學術精整,道俗共推。都下為之語曰:鬬場禪師窟,東安談義林。(案:鬬場亦寺名,見下。)又范伯倫踞食表云:東安眾集,果不偏食。飛錫所住,盛可知也。逮齊建武初,始安王遙光治廟,欲毁寺屋,截梁,水出如淚,眾稱靈異焉。

攷證:

晉沅洲山支遁傳:遁還吳後,哀帝頻遣兩使徵請出都,止東安寺,講道行般若,淹留三載。

晉蜀龍淵寺慧持傳。持,慧遠弟也。至都,止東安寺。

宋東安寺。慧嚴傳:嚴還京,止東安寺,高祖素所知重。

宋彭城寺釋道淵傳:幼出家東安寺。

宋東安寺釋道猛傳:元嘉二十六年,止東安寺,開講席。

宋中興寺求那跋摩傳。跋摩於東安寺譯法鼓經。

宋中興寺釋法恭傳:恭住東安寺。

齊中興寺釋曇智傳:智,建康人,止東安寺,能談老莊。

宋書天竺諸國傳又有慧嚴、慧議道人,並住東安寺,學行精整,為道俗所推。時鬬場寺多禪僧,都下為之語曰:鬬場禪師窟,東安談義林。

宏明集:范伯倫踞食表云:東安眾集,果不偏食。此先朝舊事,臣所親見者也。

齊書五行志,齊建武初,始安王遙光治廟,徹東安寺屋以直廟坘,截梁水出如淚。

祗洹寺,白塔寺(長慶寺,保甯寺)。

祗洹寺,在鳳凰樓之西(當今新橋之西),建初寺之分剎也。晉支遁嘗升寺中高座講義,與劉惔、王濛相酬答,其名始著。宋武帝永初元年,車騎將軍范泰於其宅西建立精舍,因與寺近,遂襲其名,延高僧慧義為之經始,併而合之。時人以義方身子,泰比須達焉。其時西域異僧求那跋陀羅、曇摩蜜多皆住此寺,而沙門僧苞、道照、法平、曇遷、僧志、惠基、僧濬等亦時來棲止。寺中有皁莢樹,泰豫元年枯死,昇明末更生枝葉,為齊興之瑞。逮求那跋摩圓寂後,即於南林戒壇前依外國闍毘之,就其處起立白塔,改名白塔寺(案:天禧寺前亦有白塔寺,與此不同)。其地與石子岡相望,故陳魯廣達屯兵於寺側,以禦隋師。及唐開元中,更額曰長慶。南唐保大中,曰奉先。宋太平興國中,曰保甯。至明而廢為驍騎倉也。

攷證:

世說新語引沙門高逸傳:王劉恆尋支遁,遇祗洹寺中講,(案高僧傳,祇洹寺凡數十見,皆稱祗洹,乃景定、至正二志譌為祗園,大誤。)正在高座上,每舉麈尾,常領數百言,而性理俱暢。

宋書范泰傳,暮年事佛甚精,於宅西立祗洹精舍。

宋京師祗洹寺釋慧義傳:永初元年,車騎范泰立祗洹寺,以義德為物宗,因請經始。時人以義方身子,泰比須達,故祗洹之稱,厥號存焉。其後京城名僧多投此寺,義勸泰以果竹園六十畝施,以為幽冥之佑,泰從之。時祗洹寺又有釋僧濬,善三論,為宋文所重。

宋祗洹寺求那跋摩傳:跋摩以元嘉八年正月達於建業,文帝勞問殷勤,敕住祗洹寺,供給隆厚。俄而於寺開講法華及十地。既終之後,趺坐䋲牀,似若入定。即於南林戒壇前,依外國闍毘之,仍於其處起立白塔。(案祗洹改名白塔,即由於此。又至正新志云:永明二年,齊太祖為此邱法願造寺,於地得外國磚為白塔,又名白塔寺。考高僧法願傳,並無齊太祖為造寺之事,且祗洹尚在,又焉得於其地造寺?新志似誤。)

宋中興寺求那跋陀羅傳:陀羅初住祗洹寺,眾僧共請出經,集義學諸生譯之。後於秣陵鳳凰樓西起寺,今陶後渚白塔寺即其處。(案:此但云白塔寺即其處,並未言所起之寺即名白塔。葢求那跋陀羅常住祗洹寺,寺本與鳳凰樓相近,其樓西起寺,乃是增廓寺域。後寺更名白塔,所起之屋仍在白塔寺中,故曰白塔寺即其處也。)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傳。蜜多晚憩祗洹寺,即於祗洹譯出禪經法要。

宋祗洹寺。釋僧苞傳:苞東下京師,正值祗洹寺發講,乃致問數番,皆先達思力所不逮。王弘、范泰請與交言,仍居住祗洹寺,開講眾經,德化相續。

宋祗洹寺。釋道照傳:照止京師祗洹寺,披覽羣典,以宣唱為業。

宋祗洹寺。釋法平傳:平與弟法等出家,止白馬寺,後移祗洹。

齊烏衣寺釋曇遷傳:遷巧於轉讀,有無窮聲韻。初止祗洹寺。

齊上定林寺釋超辨傳:時有靈根法明、祗洹僧志,並誦經十餘萬言,蔬食苦行,有至德焉。

齊山陰法華寺釋惠基傳:初隨慧義法師,義嘉其神采,為啟宋文帝,求度出家。即敕於祗洹寺設會。(案高僧傳所載,高僧止祗洹寺者,皆在宋時。齊代以下,遂無聞焉。葢寺已更名故也。)

齊書五行志,宋泰豫元年,京師祗洹寺皁莢樹枯死。昇明末,更生枝葉。

南史?陳孔範傳:魯廣達屯於白塔寺。(案:此見白塔之名,至陳末如故也。)

景定建康志:吳建寺日建初,晉、宋更名曰祗園,齊更名曰白塔(案:祗洹自為一寺,本與建初無涉。然地既相鄰,晉支遁已居之,亦非始於范泰。志言如此,或者建初之分剎乎)。唐初復名曰建初,開元更名曰長慶。南唐保大中,齊王景達為先主造寺,因名奉先。宋太平興國中,賜額曰保甯。

瓦官寺(吳興寺,昇元寺,崇勝戒壇寺,鳳游寺)。

瓦官寺,本河內山玩墓也。在小長干,地名三井岡(當今之花盝岡)。張昭、陸機諸宅,皆環繞其側。晉元帝時,王導以為陶處。哀帝興甯中,沙門慧力啟乞為寺,始建堂塔。簡文帝敬禮釋法汰,於寺講放光經,車駕臨幸,遂拓房宇。汝南世子綜欲侵寺基,尋自感悟。至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塔燬於火,旋修復之。寺有戴安道所製金像,師子國所貢玉像,顧長康所畫維摩圖,謂之三絕。而戴顒、釋洪造像,及張僧繇畫壁不與焉。晉恭帝步迎佛像,過為卑諂。而齊東昏侯毀玉像為潘妃釵釧,瀆佛甚矣。梁時出寺塔舍利,敕市數百家宅地,造諸臺殿並瑞像,就建瓦官閣,高三百四十尺。陳太建中,雷震毁寺重門,無多壞損。歷代高僧,如僧敷、道壹、道祖、慧璩、法和、慧果、僧導、寶意、道𤥎、道宗、超度、慧重、道親、慧邃輩,住持此寺,踵相接也。名士則何充、劉惔、王濛、戴逵、孫盛、王胡之、王斌、伏曼容等,時相過從。或曰:瓦官實名瓦棺。西晉時,地產青蓮二朵,掘得瓦棺,為誦法華經老僧葬處。其說甚誕,不足信也。寺歷唐代,常為名勝。楊吳改寺為吳興,南唐改寺為昇元,閣名皆隨之而變。宋師下江南,吳越兵舉火焚閣,避難婦女數千人,一旦同燼。嗚呼,慘巳!太平興國五年,復建為崇勝戒壇院。明初,奪寺基為驍騎倉,半入徐中山王園。厥後有僧圓梓,募贖其地,復創剎宇。寺旁有集慶菴,嘉靖中,詔毁私剎,僧以瓦官扁其廬,得免。土人因其在山下,謂之下瓦官,而以本寺為上瓦官。殿左有鳳凰臺,焦竑更名曰鳳游寺,以在中山王西園中,遂為徐氏家菴。洎入國朝,供養猶盛。咸豐兵火之後,僅葺破屋數椽而已。

攷證:

建康實錄:小長干在瓦官寺南巷西頭出江。(案:今洲渚淤漲,去江甚遠,僻在西南,又有城隔之,非復舊時形勢矣。)

景定建康志:越城在三井岡東南一里,今瓦官寺在岡東偏。(案:今越城亦隔在城外。)又志:張昭宅在淮水南,對瓦官寺張侯橋所,橋因宅而名。(張侯橋即今下浮橋之老虎橋。老虎,婁侯之轉音也。)

又志陸機宅在今越城西,秦淮水南。又志晉哀帝興甯二年,詔移陶官於淮水北,遂以南岸陶地施僧慧力為寺。

晉京師瓦官寺釋慧力傳釋慧力,未知何許人。晉永和中,來遊京師,嘗乞蔬食苦行頭陀修福。至興甯中,啟乞陶處,以為瓦官寺。初標塔基,是今塔之西。每夕標塔基,輒東移十餘步。旦取還,巳復隨徙。濳共伺之,見一人著朱衣武冠,拔標置東。力仍於其處起塔,今之塔處也。記者云:立寺後三十年,當為火所燒。至孝武太元二十一年七月夜,自然火起,寺僧數十人,都無知者。明日,見塔巳成灰聚。帝曰:此國不祥之相也。即敕楊法尚、李緒等,速令修復。至九月,帝崩。有戴安道所製五像,及戴顒所冶丈六金像,又有師子國四尺二寸玉像,並皆在焉。

晉京師瓦官寺僧竺法汰傳:法汰下都,止瓦官寺。晉簡文帝深相敬重,講放光經。開題:瓦官寺本河內山玩墓,王公為陶處。興甯中,沙門慧力啟乞為寺,止有堂塔而巳。及汰居之,更拓房宇,又啟重門。汝南王世子綜第去寺近,遂侵掘寺側,重門淪陷,汰不介懷。綜乃感悟,躬往悔謝。汰臥與相見,旁若無人。

京師寺記:興甯中,瓦官初置,僧眾設會,請朝賢鳴剎注疏。顧長康注一百萬,時以為大言。後寺成,僧請勾疏,長康曰:宜修一壁。遂閉戶,往來一百餘日,畫維摩一軀。工畢,將欲點眸子,謂寺僧曰:第一日開,見者責施十萬;第二日開,可五萬;第三日可任例責施。乃開戶,光明照寺,施者填塞,俄而果百萬也。

宋書戴顒傳,宋世子鑄丈八銅像於瓦官寺,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顒看之。顒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及減臂胛,瘦患遂除。

南史師子國傳,晉義熙中,始遣使獻玉像,十載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潤潔,形制殊特,殆非人工。此像歷晉宋在瓦官寺,先有徵士戴安道手製佛像五軀,及顧長康維摩畫圖,世人謂為三絕。至齊東昏遂毁玉像,前截臂,次取身,為嬖妾潘貴妃作釵釧。

晉書?恭帝紀:其後復深信浮屠道,鑄貨千萬,造丈六金像,親於瓦官寺迎之,步從十餘里。(此像即下條僧洪所造。)

宋豫州釋僧洪傳:洪,豫州人,止於京師瓦官寺。造丈六金像,鎔鑄始畢,未及開模。時晉末銅禁甚嚴,犯者必死。宋武帝時為相國,洪坐罪繫於相府,唯誦觀世音經,一心歸命佛像。夜夢所鑄像來,手摩洪頭,問怖不?洪言:自念必死。像曰:無憂。見像胸有尺許銅色燋沸。會當行刑,府參軍監殺,而牛奔車壞,因更刻日。續有從彭城來云:未殺僧洪者可原。遂獲免。還開模,見像胸前果有燋沸。洪後以苦行卒。

貞觀公私畫史:瓦官寺在江甯,有張僧繇畫壁。

景定建康志:梁時出瓦官寺塔舍利,敕市寺側數百家宅地,造諸臺殿及瑞像。又引京師寺記:瓦棺寺有瓦棺閣,乃梁朝所建,高三百四十尺,即昇元閣也。

陳書宣帝紀,太建九年秋七月己丑,震瓦官寺重門。

至正金陵新志:西晉時,地產青蓮二朵,掘之得瓦棺,內見一老僧花從舌底出,詢及父老,曰:昔有僧誦法華經,卒葬此地。

晉京師瓦官寺。竺僧敷傳:西晉末亂,移居江左,止瓦官寺,盛開講席。

晉虎邱東山竺道壹傳。晉太和中出都,止瓦官寺。

晉吳臺寺釋道祖傳:後還瓦官寺講說。

宋瓦官寺。釋慧璩傳:璩,丹陽人,出家止瓦官寺。

宋京師祗洹寺釋僧苞傳,時瓦官寺有釋法和者,為宋高祖所重。

宋京師瓦官寺。釋慧果傳:宋初遊京師,止瓦官寺,開講維摩。

宋京師中興寺求那跋陀羅傳:時又有沙門寶意,以宋孝武孝建中來止京師瓦官禪房,恒於寺中樹下坐禪。

齊烏衣寺釋曇遷傳:時有瓦官寺釋道𤥎,巧於轉讀,富聲哀婉。

齊京師中寺釋法安傳:時有瓦官寺道宗,亦當時名流,為學者所重。

齊鍾山靈曜寺釋志道傳:時京師瓦官寺有超度者,亦善十誦及四分,著律例七卷云。

齊瓦官寺慧重傳:大明六年,敕於新安寺出家,後移止瓦官禪房。時瓦官復有慧覺,敦慧重之業。

齊齊隆寺釋法饒傳後瓦官寺僧道親祖述宣唱。

南史扶南國傳:瓦官寺,慧邃模寫長干寺佛像。

世說新語:何次道往瓦官寺禮拜甚勤,阮思曠曰:我圖數千戶郡尚不得,何卿乃圖作佛志,不亦大乎。又劉丹陽、王長史在瓦官寺集,桓護軍亦在坐,共商畧西朝及江左人物。又戴安道在瓦官寺畫,王長史見之曰:此童非徒能畫,亦終當致身,恨吾老不及見其盛耳。又時有北來道人好才理,與林公相遇於瓦官寺,講小品,竺法深、孫興公悉共聽焉。又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來與共語,使其唱理。

南史陸厥傳,時有王斌者,嘗弊衣於瓦官寺,聽雲法師講成實論,無復坐處。又伏曼容傳,曼容宅在瓦官寺東,施高坐於聽事,有賓客輒升為講說。

同治、上江二縣志:崇勝戒壇院,即古瓦官寺,又為昇元寺。明初寺廢,半為魏公園,半入驍騎倉。萬厤十九年,僧圓梓募贖其地,復剏剎。寺有老桂,古幹槎枒,因名叢桂。焦竑改曰鳳游寺。寺南有集慶菴。焦氏筆乘:

嘉靖時,詔毁私菴,集慶僧妄以瓦官名其處,得幸免,然實非瓦官故址矣。故梵剎志謂瓦官有二山,上為上瓦官,平地為下瓦官云。

波提寺。

晉室自偏安江左,帝主妃后,皆溺情內典,塔寺日盛。簡文帝為會稽王時,即好玄言,踐阼以來,彌殷崇奉。咸安二年,造波提寺於京師,隋時廢。

攷證:

建康實錄:晉簡文帝即位,自立僧寺,一名波提寺,今廢。

至正金陵新志:晉簡文帝咸安二年,帝立波提寺。

臨秦寺。

晉侍中中書令王坦之信奉釋氏,於秦淮水北造一寺,名臨秦,以門臨淮水為義云。

安樂寺。

安樂寺在臨秦寺旁,亦王坦之所造也。先是有僧慧受,安樂人,嘗夢於坦之園中立寺,因以為請。坦之即捨園為寺,以受本鄉為名,號曰安樂。東有丹楊尹王雅宅,西有東燕太守劉鬬宅,南有豫章太守范甯宅,並施以成寺。厥後沙門道靖、道敬等更加修飾,主講席者為慧令、法仙、法最、慧始、道慧、僧辯諸名僧。宋周續之嘗館於是,齊薛淵從車駕亦至焉。寺有張僧繇畫龍壁,相傳點睛而飛者,即其處也。其智稱法師碑,葢裴子野所撰云。

攷證:

建康實錄:晉廢帝時,侍中中書令王坦之造臨秦、安樂二寺,在今縣南二里半,南門臨淮水也。

晉京師安樂寺釋慧受傳:慧受,安樂人。晉興甯中,來游京師,蔬食苦行,常修福業。嘗行過王坦之園,夜輒夢於園中立寺,如此數過。受欲就王乞立一閒屋處,未敢發言,且向守園客私期說之。期云:王家之園,恐非所圖也。受曰:若令誠感,何憂不得。即詣王陳之,王大喜,即以許焉。初立一小屋,每夕夢見一青龍自南方來,受將沙彌試至新亭江尋覓,乃見一長木隨流來下。受曰:必是吾所夢見者也。於是僱人牽上,豎立為剎,架以一層,道俗競集,咸歎神異。坦之即捨園為寺,以受本鄉為名,號曰安樂寺。東有丹楊尹王雅宅,西有東燕太守劉鬬宅,南有豫章太守范甯宅,並施以成寺。後有沙門道靖、道敬等,更加修飾,於今崇麗焉。

齊京師太昌寺釋僧宗傳:時有安樂寺慧令、法仙、法最,並善敷論,名振上國。

齊京師安樂寺釋智稱傳:朱方沙門慧始請稱講說,還京憩安樂寺。齊永元二年卒,弟子僧弼等樹碑焉。

宋安樂寺釋道慧傳:出都止安樂寺,轉讀之,名大盛京邑。

齊安樂寺。釋僧辯傳:辯,建康人,出家止安樂寺。少好讀經,受業於宣、暢二師。

南史周續之傳,宋武帝北討,世子居守,迎續之館於安樂寺。

齊書薛淵傳,車駕幸安樂寺,淵從駕乘虜橋。先是,敕虜橋不得入仗,為有司所奏,免官。

景定建康志引名畫錄梁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壁畫四龍,不點睛,每云點之則飛。人以為妄誕,因請點之。須臾破壁,二龍乘雲上天,未點睛者見在。

金陵梵剎志:裴子野有安樂寺智稱法師碑。

新亭寺。中興寺。天安寺。

晉孝武太元五年,高僧竺法義卒,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岡為基,起塔三級。義弟子曇爽於墓所立寺,名新亭精舍。逮宋孝武討元凶劭,止於此寺。即位後,幸禪堂,因為開拓,改曰中興。先是元嘉末,童謠云:錢唐出天子。錢唐與禪堂同音,故中興禪房有龍飛殿焉。孝武既改治此寺,文帝諱日,於寺內設八關齋,以寺僧釋法穎為都邑僧正。前廢帝毁之。明帝定亂,下令修復。歴朝高僧如求那跋摩、曇蜜多、僧導、僧璩、慧覽、道温、僧印、寶亮輩,咸止於是。曾因設齋見異僧,易名天安寺。齊永明中,魏使李道固來聘,與僧鍾會於中興寺中,是仍兼稱其本號也。唯梁武帝及庾肩吾有天安寺疏圃堂詩,狀寺中勝景。未幾,侯景作亂,柳仲禮進次新亭,景帥眾於中興寺後渚挑戰,韋粲堅壁不出。既而敗於青塘,其從弟昂亦死,寄殯於中興寺。則入京要道,干戈所不能免矣。

攷證:

晉始甯山竺法義傳:法義憩於始甯之保山。甯康二年,孝武皇帝遣使徵請下都講說。太元五年卒,春秋七十四。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岡為墓,起塔三級。義弟子曇爽於墓所立寺,因名新亭精舍。後宋孝武南下伐凶,鑾斾至止,式宮此寺。及登祚後,幸禪堂,因為開拓,改曰中興。元嘉末,童謠云:錢唐出天子,乃禪堂之謂。故中興禪房猶有龍飛殿焉,今之天安寺是也。(案高僧傳言:今皆為梁武帝時。)

齊京師多寶寺。釋頴傳:元嘉末出都,止新亭寺。孝武南下,改治此寺,以穎學業兼明,敕為都邑僧正。

南史,宋文帝諱日,羣臣並於中興寺八關齋,以食魚肉,免侍中袁愍孫等官。

又天竺國傳:宋前廢帝毁中興諸寺,明帝定亂,下令復修。

宋中興寺求那跋摩傳:中興寺成,敕令移住,為開三閒房。

宋壽春石礀寺僧導傳:孝武即位,遣使徵請,翻然應詔,止於京師中興寺。鑾輿降蹕,躬出候迎。

宋京師莊嚴寺僧璩傳:孝武欽其風聞,敕出京師為僧正,止於中興寺。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傳:初至京師,止中興寺。

宋中興寺。釋慧覽傳:宋孝武起中興寺,敕令居住。

宋中興寺。釋道温傳:孝建初,被敕下都,止中興寺。大明中,敕為都邑僧正。

齊中興寺釋僧印傳:東適京師,止中興寺,復陶思涅槃及其餘經典。

梁靈味寺釋寶亮,傳至京師,居中興寺,袁粲一見而異之。

宋書天竺迦毗黎等國傳,宋孝武大明四年,於中興寺設齋,有一異僧,眾莫之識。問名,答言,明慧從天安寺來。忽然不見。天下無此寺名,乃改中興寺為天安寺。

齊中興寺。釋僧鍾傳:南遊京邑,止中興寺。永明中,魏使李道固來聘,會於寺內。帝以鍾有德聲,敕令酬對。

梁武帝集有天安寺蔬圃堂詩,其起句云:乘和蕩游豫,此焉聊止息。連山去無垠,長洲望不極。

瘐肩吾集有蔬圃堂詩,其警句云:疏林不礙日,涸浦暫通潮。

南史柳仲禮傳,仲禮為大都督,進次新亭,緣淮樹柵,景亦柵北岸以應之。旋帥步騎萬餘人於中興寺後渚挑戰,仲禮欲擊之,韋粲曰,日晚我勞,未可擊也。乃堅壁不出。

又韋粲傳:韋鼎負兄昂尸出,寄中興寺,求棺未得,忽江中浮一新棺至,因以充斂,時謂鼎精誠所感。

中寺

中寺在旗亭、璧水之閒(案:晉太學在秦淮水南,旗亭在大道側,當今南門鎮淮橋左近)。晉太元五年,會稽王道子之所造也。宋曇光、齊法安皆圓寂於是寺。梁天監十五年,上座僧慈重加修飾,王僧孺製碑以紀其事。又有僧懷者,詣棲霞寺朗法師諮受三論大義,為是寺之禪宗焉。

攷證:

藝文類聚梁王僧孺中寺碑畧云:中寺者,晉太元十年,會稽王司馬道子之所立也。斜出旗亭,事非湫隘;傍超璧水,望異狹斜。天監十五年,上座僧慈等,更揆日締架,赫然霞立。

宋中寺。釋曇光傳:宋明帝聞光唱導,敕賜三衣瓶鉢,後卒於中寺。

齊中寺僧法安傳:永明中還都,止中寺,講涅槃、維摩、十地、成實論,相繼不絕。永泰元年,卒於中寺。

梁江總攝山寺碑畧云:梁武皇帝以朗法師累降徵書,確乎不拔。天監十一年,乃遣中寺僧懷等詣山,諮受三論大義。

冶城寺

冶城寺,在城西北,本吳冶鑄之地。晉徙冶於石頭城外,遂為王導西園。太元十五年,丞相會稽王司馬道子為竺僧法建寺於此,因以冶城名之。(案建康實錄云:孝武為沙門法新立寺。高僧傳云:竺僧法善神咒,會稽王道子為起冶城寺。實則沙門法、竺僧法止一人也。新連下讀,非僧名。其謂孝武帝置者,以太元乃孝武年號耳。)逮桓玄竊國,廢寺為苑,廣起樓榭,飛閣複道,延屬宮城,玄敗而復舊。宋興以後,寺中高僧有慧琳、慧靜、僧瑾、釋道、智順、智秀、僧若、道乘等,或與文人周旋,或為君相加禮,葢禪林之星聚者也。第其地當衝要,梁季徐度禦徐嗣徽叛眾,築壘於寺側。陳高祖送臨川王蒨西討,亦幸寺餞飲,殆與南朝相終始云。

攷證:

建康實錄,冶城本吳冶鑄之地,王導疾作,因徙冶出石頭城,而以地為西園。又太元十五年,孝武帝為江陵沙門法新立寺,以冶城為名。

晉越城寺釋法相傳,時有竺僧法善神咒,晉丞相會稽王道子為起冶城寺焉。

景定建康志:晉安帝元興三年,桓玄築別苑於冶城,廣起樓榭,飛閣複道,延屬宮城。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太元十五年,建冶城寺。桓玄入建康,廢寺為苑,尋復故。

南史天竺國傳,慧琳,秦郡人,姓劉氏。少出家,住冶城寺。有文章,兼內外之學,為廬陵王義真所知。

宋山陰天柱山釋慧靜傳:靜初住冶城寺,顏延之、何尚之並欽崇風德。

宋京師靈根寺。釋僧瑾傳:瑾初憩冶城寺,宋孝武敕為湘東王師。

宋冶城寺。釋通傳:通止於冶城寺,每麈尾一握,輒軒葢盈衢。

梁山陰雲門寺。釋智順傳:齊竟陵宣王特深禮異,為修冶城寺以居之。

梁冶城寺。釋智秀傳:天監中,卒於冶城寺。時冶城又有僧若道乘,並當時令聞。

陳書徐度傳,時賊巳據石頭,市廛居民並在南路,去臺遙遠,恐為賊乘,乃使度將兵鎮於冶城寺,築壘以斷之。又陳高祖紀,永定二年八月辛未,詔臨川王蒨西討,以舟師五萬發自京師,輿駕幸冶城餞送焉。

太后寺

太后寺,不知其所起,疑晉褚、何二后創之,距冶城寺不遠,故桓玄廢寺為苑,即移寺僧居於太后寺焉。

攷證:

建康實錄,桓玄築別苑於冶城。先是太元十五年,孝武為沙門立寺,至是盡移僧眾於太后寺,而以寺為苑。

法王寺(案:與梁新林法王寺名同實異。)。

法王寺,晉隆安三年為龜茲沙門鳩摩羅什而建也。安帝自姚秦迎致,施地造寺,額曰法王,賜以譯經三藏國師之號,未幾寺廢。逮元至順閒,天禧主僧演即其舊址而新之,遂為天禧寺下院,葢今之大報恩寺三藏殿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法王寺注:東晉末,龜茲國沙門鳩摩羅什以道聞於時。隆安三年,遣使往姚秦迎致,秦以尊為三藏國師,留不遣。晉使再三徵請,既至,帝躬出朱雀門迎之,歴試神驗,待之加禮,施地建寺,賜法王之額,請什居焉,遂尊為譯經三藏國師。歴年既久,寺亦燬。慶元、至順閒,天禧主僧演與其屬法嵩、德賓,仍其遺址,構寺一新。寺之恆產,不滿百石,歲時所用,悉屬天禧,今為天禧寺下院。

白塔寺。

白塔寺在法王寺西,即葬三藏國師鳩摩羅什舍利頂骨之所。至正新志以為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玄奘者,誤也。(案:金陵白塔寺有四:祗洹寺改名之白塔,已見上;天禧寺東之白塔,即此葬三藏國師舍利頂骨之所;永慶寺亦有白塔,是為梁所建;若烏衣巷之白塔,則明迴光寺塔今猶名白塔巷,與六朝之三白塔寺皆無涉也。)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天禧寺注:白塔在寺東,即葬元奘頂骨之所。(案:此因三藏二字而誤。)

枳園寺。

枳園寺,晉車騎將軍琅邪王邵所造,在其祖文獻公導廟之北,都城之東郊。(當今明故宮之東南。)房殿既集,樹枳為籬,故曰枳園。隆安中,始興公王恢從劉裕西伐長安,遇釋智嚴,啟請還都。初住始興寺,(案高僧傳所謂住始興寺巷,即文獻公廟也。文獻為始興公,謂廟為寺,六廟往往有之。)後以嚴厭喧囂,乃更居是寺。至邵玄孫齊尚書僕射奐,復於永明六年建塔五層,沈約為撰剎下銘。而高僧傳則謂寺僧法楷弟子法匱,方為沙彌,每聚齋會,所得直造旃檀像。像成,自設大會於大市、定林及本寺三處,幻形來食,是晚還臥,遂卒。尸香軟,手屈二指,眾咸謂其得果。齊武帝聞之,親臨幸,會僧設供。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並到房頂禮,為營斂葬。百姓雲赴,䞋施重疊。仍以所得利養,更起枳園寺塔,亦在永明七年。意者法匱建塔,適當奐為尚書僕射時,寺為王氏家剎,故以興造歸之與?

攷證:

沈約枳園寺剎下石記:晉故車騎將軍瑯邪王邵,玄悟獨曉,信解淵微。於太祖文獻公清廟之北,造枳園精舍。其始則芳枳樹籬,故名因事立。雖房殿嚴整,而瓊剎未構。邵玄孫尚書僕射南徐州大中正奐,深達法相,洞了宗誠。自乘傳衡皋,辭簪瓜渚,誓於舊寺,光樹五層,捐割藩俸,十遺其一。凡厥所收,三十有六萬。齊武帝之永明六年六月三日,葢木運將啟之令辰,上帝步天之嘉日,乃抗崇表於蒼生,植重扄於玄壤焉。

宋京師枳園寺。釋智嚴傳:嚴憩於山東精舍,宋武西伐長安,始興公王恢即啟宋武,延請還都。恢道懷素篤,禮事甚殷,即住始興寺。嚴性虛靜,志避塵囂,恢乃於東郊之際,更起精舍,即枳園寺也。

齊京師枳園寺釋法匱傳:少出家,為枳園寺法楷弟子。每齋會所得,直聚以造旃檀像。像成,自設大會。其本家僑居京師大市,是旦還家,又至定林寺,復還枳園。後三處考覆,皆見匱來中食,實是一時而三處赴焉。爾日晚,還房臥,奄然而卒。尸甚香軟,手屈二指,眾咸謂其得果。時猶為沙彌,而靈迹殊異,遂聞於武帝。帝親臨幸,為會僧設供。文惠、文宣並到房頂禮,為營理斂葬。百姓雲赴,䞋施重疊。仍以所得利養,起枳園寺塔。是歲,齊永明七年也。

越城寺

越城寺,不知其所始。昔范蠡築城江上,在小長干之東,謂之越城,今以地名其寺也。有釋法相居之。晉鎮北將軍司馬恬惡其不節,鴆之不死,至元興末年始卒。厥後此寺亦湮沒不傳。

攷證:

建康實錄注,越王築城江上鎮,今淮水南一里半廢越城是也。案越絕書,其城越范蠡所築。

晉越城寺。釋法相傳:相後度江南,止越城寺。鎮北將軍司馬恬惡其不節,招而鴆之。頻傾三鍾,神氣清夷,淡然無擾,恬大異之。晉元興末年卒,春秋八十。

開福寺,景福尼寺(永福尼寺)。

開福寺在冶城東南,晉時之所建也。宋元嘉八年,有尼慧果、淨音共請求那跋摩受戒,遂改為景福尼寺。南唐避諱,又改景福為永福云。

攷證:

宋祗洹寺求那跋摩傳:宋元嘉八年,達於建康。時景福寺尼慧果、淨音等,共受跋摩戒。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永福尼寺在廣濟倉東,舊在冶城南,東本晉開福寺,後徙此,改景福寺,南唐避諱改今額。

歸善寺。

歸善寺在雞籠山東上林苑前,晉時之所建也。宋永初中,置北市於寺側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宮苑記:上林苑在雞籠山歸善寺後。又宋永初中立北市,在大夏門外歸善寺前。

鬬場寺。道場寺。明安寺。

鬬場寺,在秣陵縣三橋籬門外鬬場里,因以里名寺。(當在今聚寶門外赤石磯左近。)高僧傳皆云道場寺,殆慧皎以鬬非佛旨,遂以道字音近而呼與?寺前有市,亦名鬬場市。晉末劉裕為太尉,南討劉毅於江陵,有天竺僧佛馱跋陀羅為裕所敬,與其弟子慧觀隨裕至都,安止此寺。義熙十四年,孟顗、褚叔度請其譯華嚴經,故有華嚴堂也。宋釋法顯就佛馱跋陀羅譯摩訶僧祗律及各經論,釋寶雲隨慧遠來譯無量壽經,僧馥注勝鬘經,皆在此寺。厥後釋慧觀、釋法瑗、釋慧詢、釋法莊、釋法暢均於是傳衣鉢,都下為之語曰鬬場禪師窟,非溢美也。齊永明九年,僧伐鬬場明安寺中樹木,理自然有法大德三字,時以為瑞,知寺又號明安矣。宋元時尚呼其地為鬬場村,而寺巳久廢矣。(案慧皎高僧傳屢言道場寺,他書則但言鬬場寺,知鬬場即道場也。寺以鬬場里得名,猶之阿育王寺在長干里,即呼長干寺,建初寺在大市,即呼大市寺也。況南朝寺前往往有市,如建初、耆闍、莊嚴皆是,尤可為鬬場寺前鬬場市之證。至鬬場寺實名明安,惟齊書?符瑞志一見耳。)

攷證:

景定建康志,宋立南市,在三橋籬門外鬬場村內。又引丹楊記,秣陵有鬬場市。

宋京師道場寺佛馱跋陀羅傳。佛馱跋陀羅,此云覺賢,甘露飯王之苗裔也。陳郡袁豹為宋武帝太尉長史,宋武帝南討劉毅,豹隨府屆於江陵。賢將弟子慧觀詣豹乞食,豹問慧觀曰:此沙門何如人?觀曰:德量高遠,非凡所測。豹以啟太尉,太尉請與相見,甚崇敬之。還都,請與俱歸,安止道場寺。先是沙門支法領於于闐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至義熙十四年,孟覬、褚叔度即請賢為譯匠,乃手執梵文,共沙門慧義、慧嚴、法業等百餘人於道場譯出,詮定文旨,故道場寺猶有華嚴堂焉。

宋江陵帝寺釋法顯傳:法顯南造京師,就佛馱跋陀羅於道場寺,譯出摩訶僧祗律及各經論百餘萬言。

宋六合山釋寶雲傳。晉隆安初,遠適西域,遍學梵書。後隨廬山釋慧遠共歸京師,安止道場寺,譯出無量壽諸經。性好幽居,遂適六合山寺道場。慧觀臨亡,請雲還都,總理寺任。

宋京師道場寺慧觀傳:觀還京,止道場寺。元嘉初上巳,車駕臨曲水讌會,命觀與諸朝士賦詩。時道場寺又有僧馥者,專精義學,注勝鬘經。

齊京師靈根寺釋法瑗傳:元嘉十年,適建業,依道場寺慧觀為師。

宋京師長樂寺釋慧詢傳:元嘉中,至京師,止道場寺。慧觀以詢德為物範。

宋京師道場寺。釋法莊傳:元嘉初出都,止道場寺。性靜素,止一巾而巳。

齊烏衣寺釋曇遷傳:時有道場寺釋法暢,富聲哀婉,雖不競遷等,抑亦次之。

宋書天竺國傳,都下為之語曰,鬬場禪師窟。詳見東安寺。

齊書祥瑞志,永明九年,秣陵縣鬬場里明安寺有古樹,眾僧架屋宇,伐以為薪。剖樹裏,自然有法大德三字。

崇明寺

崇明寺。晉義熙中,釋僧慧與長安人徐長生所造也。在破塢村中(當今之靖安鎮),以燈表瑞,故曰崇明寺。有石像一軀,高五尺,製作粗惡,甚著靈蹟。

攷證:

宋京師崇明寺僧慧傳:慧自少好修福業,晉義熙中,共長安人徐長生立寺於破塢村中。始遷域其處,起草屋數閒,便集僧設齋。至中夜,堂內兩燈忽然自行,進前步十數,油篹如故,無所傾覆。大眾驚嗟,訪諸耆老,悉言燈所移處,是昔時外國道人起塔之基。於是就共修立,以燈移表瑞,因號崇明寺焉。

建康實錄:靖安鎮崇明寺有石像一軀,高五尺,製作粗惡,甚有靈驗,傳云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也。其女貌醜,常自慨恨,多作佛像,及成,皆類如此千數。乃至誠祈禱,忽感佛見形,更造諸像,相好方具。其父使鬼神遍散諸像於天下,此石像是其一也。

延賢寺。

延賢寺,晉義熙中之所立也,在鍾山側。先是孫恩黨竄居此山,分其地少許與釋法意為寺,號曰延賢。時杯度和尚往來此寺,意以別房待之,俄為野火所燒。有齊諧、張寅等偕意共行山地,更欲修造,而無水不可住,乃竭誠禮懺,水忽大涌,於是寺乃復立。意所起五十三寺,是為其一。厥後居是寺者,智敞、法冏、智度、智順等,皆禪林宿德,而文人到溉所得祿奉,亦往往施於寺中云。

攷證:

宋京師延賢寺釋法意傳:意,江左人,好營福業,起五十三寺。晉義熙中,為鍾山祭酒。先是孫恩建義之黨,竄居此山,分其地少許,與意為寺,號曰延賢寺。後杯度去來此寺,云:此處當有諸變,後時當好,地對天堂,易為福業。俄為野火所燒。後齊諧與張寅等,與意共行山地,更欲修立,而無水不可住。意推杯度之言,乃竭誠禮懺,乞西方池水。經於三日,懇惻彌至。忽聞空中有聲,撲然著地。意疑是金帛,試令人掘,入三尺許,泫然清流,遂成澗不絕。於是立寺焉。

宋京師杯度傳:乍往延賢寺法意道人處,意以別房待之。

宋靈曜寺釋僧盛傳:時有延賢寺智敞、法冏,比德同譽。

梁山陰雲門寺釋智順傳。順姓徐,瑯邪臨沂人。年十五出家,事鍾山延賢寺智度為師。

南史到溉傳,初與弟洽恒共居一齋,洽卒後,便捨為寺。蔣山有延賢寺,溉家世所立。溉得祿奉,首先二寺。

青園寺,龍光寺(月燈禪院)。

青園寺,在覆舟山下,晉恭思皇后褚氏所立。本種青處,因以為名。宋元嘉中,高僧竺道生來止此寺,文帝深加歎重,旋以忤眾被擯。其年夏,雷震寺中佛殿,龍昇於天,光照西壁,遂改名為龍光。時人歎曰:龍既已去,生必行矣。或曰:元嘉五年,有黑龍見覆舟山之陽,帝捨果園,東建青園寺,西置龍光殿云。逮景平元年,佛馱什於此寺譯經,閱歲始竟。而寶林、惠生、普知、僧果諸僧亦遞居之,名乃愈重。先是,晉司徒王謐掘地得金像,宋高祖迎入臺供養,復送瓦官寺。梁時亦移入龍光寺。釋寶誌飛錫偶來,特著靈蹟。唐會昌中,寺廢。咸通初,建為月燈禪院。南唐昇元中重修,後遂無所聞矣。(案:青園寺有二:一為僧寺,一為尼寺,必不可合為一。宋、元諸志均失之。今考高僧傳及塔寺記,皆梁代高僧所著,聞見必碻。其載寺創立,各執一說,益信為兩寺無疑。高僧傳謂為晉褚皇后立者,僧寺也,故竺道生得居之。改名龍光之後,佛馱什等皆栖止於是。唐後廢而復建,皆此寺也。塔寺記謂為宋王駙馬立者,尼寺也,故尼業首得居之,而淨秀尼亦落髮於此。宋廢帝又嘗乘露車往青園尼寺。若為僧寺,則是時已改名龍光,何以復稱青園,特書之曰尼寺乎?葢兩寺皆在覆舟山下,均以地為寺名,是以僧寺因龍見而名改,以示別於尼寺。乾道志謂龍光寺在城西龍光門外,大誤。至今覆舟山東有小山,仍名龍光,葢以此寺得名耳。)

攷證:

宋京師龍光寺竺道生傳:還都,止青園寺。寺是晉恭思皇后褚氏所立,本種青處,因以為名。生既當時法匠,請以居焉。宋太祖深加禮重。生剖析經理,洞入幽微,乃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於時大本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於是舊學以為邪說,擯而遣之。其年夏,雷震青園佛殿,龍昇於天,光影西壁,因改寺名號曰龍光。時人歎曰:龍既已去,生必行矣。後龍光寺又有沙門寶林,祖述諸義。近代又有釋惠生者,亦止龍光寺。齊竟陵王集:有龍光寺僧普知。

梁慧皎高僧傳跋,有龍光寺僧果。

景定建康志引宋嘉祐三年佛殿記云:宋元嘉五年,有龍見覆舟山之陽。帝捨果園,東建青園寺,西置龍光殿。今沼沚見存。舊志以為在龍光門者,非也。

宋建康龍光寺佛馱什傳。先沙門法顯,於師子國得彌沙塞律梵本,未及翻譯,而法顯遷化。京邑諸僧,聞什善此學,於是請令出焉。以宋景平元年冬十月,集龍光寺,譯為三十四卷,稱為五分律。什執梵文,于闐沙門智勝為譯,龍光道生、東安慧嚴共執筆參正,至明年四月方竟。

晉瓦官寺。僧釋慧力傳:晉司徒王謐嘗入臺,見東掖門外有寺人擲摴,所著處輒有光出。怪令掘之,得一金像,合光趺長七尺二寸。謐即奏聞,宋高祖迎入臺供養。景平末,送出瓦官寺,今移龍光寺。

梁釋寶誌傳:寶誌多來往古寺,僧正獻欲以衣遺之,遣使於龍光、罽賓二寺求之,並云昨宿旦去。還以告獻,方知其分身宿焉。

至正金陵新志:龍光寺至唐會昌中廢,咸通二年重興,號月燈禪院,南唐昇元二年重修。

禪眾寺。

禪眾寺。在古察戰巷後(今評事街旁有佳兆巷。佳兆,察戰之轉音也)。晉有聖火巷,直南出小街,即其處也。

攷證:

建康實錄注察戰,吳時官號,舊揚都有察戰巷,在今縣城南三里禪眾寺前。又注王離妻者,洛陽人,將舊火南渡,為人治疾,人號所居為聖火巷,在今縣東南三里禪眾寺,直南出小街。

護身寺。

護身寺在御街東,以晉太子宮地為之。

攷證:

建康實錄:晉烈宗新於宮城東南左衛營作太子宮。義熙中,討盧循、劉毅,壞其材作舟艦,地在今縣東五里護身寺西直街東也。

耆闍寺(一作祗闍寺,普緣寺。)。

耆闍寺,東晉時所建也,在雞籠山西。前有紗市,市中有蠶室,為六朝皇后躬桑之所。齊、梁以來,有高僧道登、安廩迭居此寺。陳張正見陪衡陽王登覽,於此賦詩。至隋師渡江,後主命樊毅屯兵寺前,國亡寺廢。明重建,名普緣寺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引慶元志,祗闍山在雞籠山西,有祗闍寺,今廢。又志,蠶室在縣北七里耆闍寺前紗市中。

齊齊隆寺釋法鏡傳。其後耆闍寺道登祖述宣唱。

續高僧耆闍寺安廩傳:太清元年,始屆揚都,武帝敬供相接。陳永定初,請入內殿,長承戒範,敕住耆闍寺。馮訥古詩記:陳張正見有陪衡陽王遊耆闍寺詩,其警句云:兔苑移飛葢,春城列玳簪。階荒猶累玉,地古尚填金。龍橋丹桂偃,鷲嶺白雲深。秋窻被旅葛,夏戶響山禽。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南史,陳後主禎明三年,遣樊毅屯耆闍寺。

金陵梵剎志:普緣寺在都城西北神策門內北城地,晉名耆闍寺。

招提寺。

招提寺在石頭城北,不知建於何時。而晉宋之交,謝康樂有招提精舍詩,則必造於典午末也。梁有僧𤥎、慧集居之。蕭子範貧無居宅,亦寄住於是。逮侯景據臺城,王僧辯入討,進軍寺北,佛國又變為戰場矣。

攷證: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招提寺在石頭城北。

謝靈運集有石壁立招提精舍詩,其警句云:敬擬靈鷲山,尚想祗洹軌。絕溜飛庭前,高林瞻窗裏。

梁元帝金樓子聚書篇:又得招提𤥎法師眾義疏及眾經序。

梁京師招提寺釋慧集傳:出京止招提寺,復遍歷眾師,融冶異說。

南史齊高帝諸子傳,子範無宅,卒於招提寺僧房。

景定建康志:梁元帝承聖元年三月丁亥,王僧辯進軍招提寺北,景帥眾萬餘人,鐵騎八百餘,陣於西州之西。

簡靖寺。

簡靖寺,不詳其所在,葢尼寺也。有晉釋安慧則手自細書黃縑寫大品一部,藏於寺尼靖首處云。

攷證:

晉洛陽大市寺安慧則傳,則手自細書黃縑,寫大品一部,合為一卷,字如小豆,凡十餘本,以一本與汝南周仲智妻胡母氏供養。胡母過江,賫經自隨,今在京師簡靖寺靖首尼處。

天寶寺(天保寺,均慶院。)。

天寶寺,晉時所置,不能碻指其歲月。在古潮溝前,葢玄武湖之南也。宋廢帝子業毁之。明帝定亂,下令興復。梁太清二年,邵陵王綸與侯景戰於玄武湖側,敗入此寺。景縱火焚之,而寺再毁。唐開元中,改為天保寺。宋開寶八年終毀。(案:此與宋孝武天保寺同名,既非一寺,又不同時並立。)

攷證:

景定建康志:潮溝舊跡在天寶寺後。注:天寶寺故基在今城東北角,更西一里長壽寺前。

宋書天竺等國傳,前廢帝毁中興、天寶諸寺,明帝定亂,下令修復。

讀史方輿紀要:梁太清二年,邵陵王綸赴援臺城,營於蔣山,因山巔寒雪,乃引眾下愛敬寺。既而戰於玄武湖側,軍敗,走入天寶寺。景追之,縱火焚寺,綸奔朱方。

至正金陵新志均慶院注:舊在金陵坊,晉天寶寺,唐開元十年改為天保寺,宋開寶八年毁。

長壽寺。

長壽寺在潮溝後,與天寶寺隔水相望也。唐時釋元素居之,俗謂之馬祖云。

攷證:

建康實錄:潮溝,吳大帝所開,以引江潮,在天寶寺後,長壽寺前。

宋僧贊甯高僧傳:唐潤州幽棲寺釋元素,字道清,俗姓馬氏,以如意元年隸名於江甯長壽寺。

祈澤寺(治平寺)。

祈澤寺。在祈澤山,距城二十里(今高橋門外)。宋少帝景平元年建。梁置龍堂,有初法師者,誦法華經。龍女獻泉,在寺之右。唐會昌中廢。南唐祈雨有驗,復修。宋治平中,改名祈澤治平寺。歴元迄明,常為祈禱雨澤之所焉。

攷證:

宋張敦頤六朝事蹟編類:祈澤寺,宋少帝景平元年建,去府城二十里,梁朝置龍堂。有初法師者,結茅山下,誦法華經,有東海龍女來聽,師曰:此山乏水,為我開一泉可乎?後數日,風雷,良久,有清泉涌座下。

金陵梵剎志:祈澤寺在郭城高橋門外祈澤山,宋景平元年建,唐會昌中廢,南唐昇元閒復,宋治平閒改名祈澤治平寺。至嘉靖十二年,常為祈禱雨澤之所。

平陸寺。奉誠寺。

平陸寺,不詳其所在。宋少帝景平元年,平陸令許桑捨宅建剎,因以官名其寺焉。逮文帝元嘉十年,天竺僧伽跋摩至京,道場寺慧觀以其道行純備,請住是寺。跋摩共觀加塔三層,改名奉誠寺。厥後遂無聞也。

攷證:

宋京師奉誠寺僧伽跋摩傳。跋摩,天竺人也。以宋元嘉十年,步自流沙,至於京邑。道俗敬異,號曰三藏法師。初景平元年,平陸令許桑捨宅建剎,因名平陸寺。後道場慧觀,以跋摩道行純備,請住此寺。跋摩共觀,加塔三層,今之奉誠是也。

高臺寺。

高公,不知何許人也。有臺在秣陵城南八十里(當今之朱門鄉)。宋景平元年,置高公臺院,後復改為高臺寺焉。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高公臺院在秣陵城南八十里,宋景平元年置,古臺猶存。

罽賓寺。

佛馱什,罽賓人,善譯經。以宋景平元年至京師,諸檀越築寺以處之,名之以其鄉曰罽賓。逮梁釋寶誌來往於此,特示靈蹟焉。

攷證:

宋建康龍光寺佛馱什傳。佛馱什,罽賓人。以宋景平元年屆於揚州,京邑諸僧請其翻譯彌沙塞律梵本,宋侍中王練為檀越(案:罽賓寺必立於此時)。

梁釋寶誌傳:時僧正獻欲以衣遺誌,遣使於龍光、罽賓二寺求之,皆云:昨宿旦去。

道林寺。蔣山寺。

道林寺在鍾阜之陽,亦號蔣山寺。宋元嘉初,有西域僧畺良耶舍來建業,築精舍以棲禪,即是寺也。至梁釋寶誌崇其義法,師事沙門僧儉,而道林之名遂以大顯焉。

攷證:

宋京師道林寺畺良耶舍傳。耶舍以元嘉之初,遠冐沙河,萃於京邑,初止鍾山道林精舍。

梁釋寶誌傳:寶誌本姓朱,金城人。少出家,止京師道林寺,師事沙門僧儉。

讀史方輿紀要引金陵記:蔣山寺舊在山南,本名道林寺。

竹林寺

竹林寺在華林園側(當今雞籠山旁)。宋元嘉元年,外國僧毗舍闍所造也。至孝建初,有高僧慧益居之。永光中,廢帝射鬼於竹林堂,葢不出是寺中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元年,置竹林寺。案寺記,外國僧毗舍闍造。

宋京師竹林寺慧益傳:宋孝建中出都,憩竹林寺,精勤苦行。

南史宋廢帝紀,永光元年十二月戊午夕,帝出華林園,悉屏侍衛,與巫覡及綵女數百人射鬼於竹林堂。

迦毗羅寺(真際寺,寶戒寺)。

迦毗羅寺,亦外國僧所建也。南唐改真際寺,宋名寶戒寺,在元龍翔寺之後云(當今之北門橋一帶)。

攷證:

景定建康志:寶戒寺在轉運街西,本迦毗羅寺,南唐改真際寺,宋開寶二年改今額。

至正金陵新志:寶戒寺在龍翔寺後。

定林寺

定林寺在鍾山下,其地名蔣陵里。宋元嘉元年,為僧慧覽而造也。越十二年,曇摩蜜多別建上定林寺於山西,人遂呼此為下寺。其時高僧有求那跋摩、僧鏡、曇無讖等,皆居於此。而梁天監中,以寺前獨龍阜為寶誌造塔,又窆釋僧祐於寺之舊基,蓋寺自齊後巳久廢矣。逮趙宋,復就舊址創定林菴,為王安石讀書處云。

攷證:

建康實錄:元嘉元年,置定林寺,僧覽造,在蔣陵里。

宋京師定林寺僧慧覽傳:宋文帝請覽下都,止定林寺。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傳:元嘉十年還都,止鍾山定林下寺。曇多天性凝靜,雅愛山水。以為鍾山鎮岳,埓美嵩華。常歎下寺基構,臨澗低側。於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勢。以元嘉十二年,斬木刊石,營建上寺。

宋祗洹求那跋摩傳: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時有信者采花布席,跋摩所坐,華彩更鮮。

宋定林寺。僧鏡傳:宋世祖籍甚風采,敕出京師,止定林下寺。

宋河西曇無讖傳。又於鍾山定林寺,譯出佛母泥洹經一卷。

景定建康志:梁天監五年,以定林寺前獨龍阜葬。寶誌:永定公主以湯沐之資,造浮圖五級於其上。

梁京師建初寺釋僧祐傳:天監十七年卒,因窆於開善路西,定林之舊基也。

至正金陵新志下:定林寺在蔣山寶公塔西北,宋元嘉元年置,後廢。趙宋創為定林菴,王安石舊讀書處。

嚴林寺。

嚴林寺,宋元嘉二年,僧招賢二法師所造也,在秣陵縣東南四十五里。

攷證:

建康實錄:元嘉二年,置嚴林寺,西北去縣四十五里,僧招賢二法師造。

宋興寺。興教寺。

宋興寺,一名興教寺,在長干里之南,就宋武帝故居而造也,故以宋興為號。或曰寺在蔣山寶誌塔西二里,有誌公洗鉢池,此葢因宋熙而誤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宋興寺一名興教寺,今在南門外,基即劉裕故居。

至正金陵新志引慶元志:興教院即宋興寺故基,在蔣山寶誌塔西二里。乾道閒徙長干里南,亦名宋興。(案:在蔣山者為宋熙,在南門外者為宋興,非乾道時始徙也。景定志較確。)

報恩寺(奉先寺,報慈院,能仁寺,此非明之大報恩寺也。)。

報恩寺在天竺山東南,距秦淮數百步。宋元嘉二年,文帝為高祖剏建也。唐會昌中廢。楊吳太和中,改造曰奉先。南唐昇元中,改報慈。至宋,遂名能仁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能仁寺南距秦淮數百步,其地古青溪之濆也。初名報恩,宋元嘉二年,文帝為高祖剏建,唐會昌中廢。偽吳太和改造曰奉先,南唐昇元改報慈,有別院。宋崇甯賜名承天,政和七年改能仁。

金陵梵剎志:能仁寺,在天竺山東。

青園尼寺。

青園尼寺,在覆舟山下。宋元嘉二年,駙馬王景琛為母范氏以王坦之祠堂地與尼業,首為精舍。十五年,潘淑儀施西營地以足之。內有七佛殿二閒,泥塑精絕。後廢帝昱嘗乘露車以至此寺焉。又有比邱尼淨秀,宋都亭侯梁粲之女也,亦落髮於寺中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二年,置青園寺,東北去縣二里。案塔寺記:駙馬王景琛為母范氏以王坦之祠堂地與比邱尼業,首為精舍。十五年,潘淑儀施西營地以足之,起殿。又有七佛殿二閒,泥塑精絕,後代希有及者。南史宋後廢帝紀:帝又於蠻岡賭跳,因乘露車,無復鹵簿,往青園尼寺。

沈約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狀比邱尼釋淨秀,本姓梁氏,安定烏氏人也。文粲之仕宋征虜府參軍,封龍川縣都亭侯。尼年十九,方獲如志,落髮青園,服膺事主。

南園寺。

南園寺,未詳所在。有穎法師,持律精嚴,淨秀尼嘗於是受戒。於是青園諸尼及餘寺尼,無不受戒者。

攷證:

沈約尼淨秀行狀:又於南園就穎律師受戒。即受戒日,淨甖香水,還復如前。由是青園諸尼及餘寺尼,無不更受戒者。

龍華寺。

龍華寺,不詳其始末。宋元嘉中,釋曇超居之,後有僧念避世於此。

攷證:

齊錢唐釋曇超傳:初止都龍華寺,元嘉末,南遊始興。

齊京師高座寺釋慧進傳:時京師龍華僧,念誦法華金光明經,蔬食避世。

南林寺

南林寺在中興里。司馬梁王妃捨宅,為宋晉陵公主造也。有僧法業居之。後求那跋摩終於寺之戒壇前,仍就其處起立白塔,可見其與祗洹寺相近矣。陳亡,寺廢。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四年,置南林寺,在中興里。司馬梁王妃捨宅,為晉陵公主造。陳亡,廢。

宋京師道場寺。釋慧觀傳:時道場寺又有法業,晉陵公主為起南林寺,後遂居焉。

宋京師祗洹寺求那跋摩傳:於南林戒壇前茶毘之。詳見上祗洹寺攷證。

永豐寺。長安寺。

永豐寺,宋元嘉四年,謝方明所造也。本名長安,為延陵有此寺,遂改今名。

攷證:

景定建康志:宋元嘉四年置永豐寺,去縣七十里。案塔寺記,謝方明造,本名長安,為同郡延陵有之,改焉。

崇福寺

崇福寺在南門外。宋元嘉十年,因高僧楚雲所居,賜以院名。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崇福院在南門外,宋元嘉十年,因僧楚雲所居,號崇福,至太平興國八年重修。

宋熙寺

宋熙寺,天竺僧伽羅多哆所建也。多哆以宋景平末至京師,元嘉十年卜居鍾山之陽,翦棘開榛,造立此寺。十九年,同域僧曇摩蜜多卒,葬於寺前。厥後釋曇瑤、法願、慧念均止是寺。東有水名東澗,處士劉紆與族兄歊聽講寺中,因共卜居澗上。散騎常侍王規辭疾隱退,亦來寺築室以居。左側有泉曰宋熙泉,入陳以後,勝蹟無考,唯泉獨存。至趙宋建太平興國寺於寺基之東,寺中猶日用此泉云。

攷證:

宋道林寺畺良耶舍傳:天竺僧伽羅多哆,以宋景平之末,來至京師,乞食人間,宴坐林下。元嘉十年,卜居鍾山之陽,翦棘開榛,造立精舍,即宋熙是也。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傳。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春秋八十有七,仍葬於鍾山宋熙寺前。

宋吳興小山釋法瑤傳:時宋熙寺有曇瑤者,善淨名、十住及莊、老,又工草隸。

梁京師靈曜寺釋僧盛傳:時有宋熙寺法願,建元寺僧護、僧韶,皆比德齊譽。

昭明太子集有二諦義,并宋熙寺釋慧念問答。

梁簡文帝集有宋熙寺慧念法師墓志銘。

梁書劉訏傳:訏善玄言,尤精釋典,曾與族兄歊聽講諸寺,因共卜築宋熙寺東澗,有終焉之志。

又王規傳:規常以門宗貴盛,恆思減退,後為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辭疾不拜,遂於鍾山宋熙寺築室以居以居:

景定建康志:宋熙泉近宋熙寺側,今蔣山興國寺日用皆此泉也。

善居寺下。雲居寺。

善居寺在鍾山之右。宋元嘉中置,後改為下雲居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下:雲居院在上雲居之右,宋元嘉中置,初為善居寺,後改今額。

竹園寺。

竹園寺在蔣陵里檀橋。宋元嘉十一年臨川公主所造,葢尼寺也。時有尼慧濬請高僧曇無讖譯禪經於寺中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十一年,置竹園寺,西北去縣一里。在今建康東尉蔣陵里。檀橋,案寺記,宋臨川公主造。宋河西曇無讖傳:安陽侯者,沮渠蒙遜從弟,銳意內典,逮魏滅涼,乃南奔宋。竹園寺尼慧濬請安陽出經,安陽通習巳久,臨筆無滯,旬有七日,出為五卷。

鐵索羅寺,翠靈寺,妙果寺(瑞相院)。

鐵索羅寺本晉時尼寺,在城南門外。宋元嘉十一年,有西域尼鐵索羅居此,因以其名稱寺焉。宋、齊以來,或為翠靈寺,或為妙果寺。趙宋時燬而復修,改名瑞相院云。

攷證:

六朝事迹編類:鐵索羅寺,本東晉尼寺也。尚書仲杲女見釋書有比邱尼,問講師,師曰:女子削髮出家為比邱尼,後因鐵索羅國尼至,遂就此建寺,以鐵索羅為名。中國有尼自此始。

至正金陵新志:瑞相院,亦名鐵索寺,在城南門外。注引乾道志云:本晉時尼寺,宋元嘉七年,西域梵尼七人至,建業十一年,尼鐵索羅三人又至,因號鐵索羅寺。宋、齊以來,或為翠靈寺,或為妙果寺,開寶八年燬。太平興國二年,有僧請其地重興瑞相禪師塔,因改今額。

上定林寺

上定林寺,宋元嘉十二年高僧曇摩蜜多所移建也,在下寺西山上(詳見前定林寺考證)。或曰元嘉十六年竺法秀所造,殆共為修飾與?蜜多旋卒於此寺。後有僧祐,凡獲信施,悉以營繕。傅弘並建經綸藏,而寺乃大盛。自宋暨梁,高僧如僧遠、僧柔、法通、智稱、道嵩、超辯、慧彌、法願輩,無慮數十人,皆居於是。處士明僧紹欽、僧遠夙德,來寺候問。而何胤、劉勰諸名流,或聽內典,或撰經證,亦時相往還焉。寺有佛牙,乃元徽中法獻自于闐國賫來,密自禮事。越十五載,始為人知。獻卒之後,為豪家所劫。齊永明九年八月,甘露降寺佛堂庭中,時以為瑞。東昏侯至寺,射病沙門,則又僧之劫運矣。寺有應潮井,後為北高峯。峯上有梁昭明太子讀書臺,下有一人泉。王褒所詠定林寺桂花詩,葢即寺後桂巖也。寺壁又有梁解蒨畫六朝高僧墓,多在山之左。鬱蔥哉,誠佳城巳(案:曇摩蜜多葬宋熙寺前,僧祐葬定林下寺舊基,僧遠、僧柔、慧彌、超辯、法獻、法通悉葬山南。僧遠墓,王儉撰文;僧祐、僧柔、超辯碑,劉勰撰文;法獻碑,沈約撰文;法通碑,謝舉、蕭子雲竝撰文,刻於兩面。其地皆距寺不遠也)。逮宋乾道中,僧善鑑因寺久廢,請其額移建於方山,實非鍾山之舊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十六年,置上定林寺,西南去縣十八里。案寺記,禪師竺法秀所造,在下定林之後。法秀初止祗洹寺,移居於此也。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傳:元嘉十九年,卒於上寺,春秋八十有七。

又實錄:傅弘居鍾山定林寺,建經輪藏。

齊京師建初寺釋僧祐傳:年十四,家人密為訪婚,祐知而避至定林,投法達法師,師奉竭誠。永明中,奉勅入吳,試簡五眾,并宣講十誦,更伸受戒之法。凡獲信施,悉以治定林、建初諸寺。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傳:宋大明六年,謝病隱上定林寺。明帝踐位,請遠為師,竟不能致。以齊永明二年,卒於上寺。竟陵文宣王為營墳於山南,立碑頌德,太尉王儉製文。時定林上寺,又有法令、慧泰,並善經論,繼迹於遠焉。

齊上定林寺釋僧柔傳:柔姓陶,丹陽人,入剡白山靈鷲寺。徵書歲及,乃更出京師,止於定林寺。躬為玄匠,四遠欣服。卒於延興元年,即葬於山南。沙門僧祐為立碑墓所,東莞劉勰製文。

梁定林寺釋法通傳:踐迹京師,憩定林上寺。天監十一年卒,葬於寺南。弟子靜深等立碑墓側,陳郡謝舉、蘭陵蕭子雲並為製文,刻於兩面。時定林上寺復有沙彌智進,清信苦節,修頭陀行。

齊京師安樂寺釋智稱,傳定林寺法獻,於講席相值,聞其往復清玄,仍攜止山寺。

齊上定林寺。釋道嵩傳:宋元徽中來京師,止鍾山定林寺。

齊上定林寺釋超辯傳:還都止寺,閒居養志,畢命山門。永明十年卒,葬於寺南,劉勰為製墓文。

梁上定林寺釋慧彌傳。止於京師定林寺,以天監十七年卒,葬於寺南。時定林又有沙門法仙,誦經有素行。

齊正勝寺釋法願傳:少時啟求出家,三啟方遂,為定林寺遠公弟子。

南史明僧紹傳,聞沙門釋僧遠夙德,往候定林寺。齊高帝欲出寺見之,遁還攝山。

又何胤傳:入鍾山定林寺聽內典,其業皆通。

又劉勰傳:勰為文長於佛理,都下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請勰製文。有勅與慧震沙門於定林寺撰經證,功畢,啟求出家,遂變服改名慧地云。(以上數條,只言定林,未分上下,知其為定林上寺者,以齊梁時下寺巳久廢也。)

齊上定林寺釋法獻傳:宋元嘉十六年,方下京師,止定林上寺。元徽三年,西遊于闐,獲佛牙一枚、舍利十五粒、觀世音滅罪咒及調達品,又得龜茲國金鎚鍱像,於是而還。十有五載,密自禮事,餘無知者。至文宣感夢,方傳道俗。以建武末年卒,窆於鍾山之陽。獻弟子僧祐為造碑墓所,丹楊尹沈約製文。獻於西域所得佛牙及像,皆在上定林寺。牙以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數人執仗,初夜扣門,稱臨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牙閣上,請開閣檢視。寺司即隨請開閣。主帥至佛牙座前,開函取牙,作禮三拜,以錦手巾盛牙,繞山東而去。至今竟不測所在。(案:此牙作高僧傳時,尚不知何人賺去。今讀陳書?高祖本紀,乃知取佛牙者,即陳武帝。其曰慶雲寺慧興者,託辭也。詳見下慶雲寺條。咸豐未經兵燹之前,牙在香林寺中,予猶及見之。)

齊書武帝紀,永明九年八月,甘露降定林寺佛堂庭中。

又東昏侯紀:至定林寺,有老病沙門不能去,命左右射之。

貞觀公私畫史:定林寺在江甯,有梁解蒨畫。

景定建康志:梁昭明太子書臺,在蔣山定林寺後山北高峯上。又一人泉,在北高峯絕頂定林寺後。

至正金陵新志上:定林寺舊在蔣山應潮井後,宋乾道閒,僧善鑑請其額於方山重建。

王褒集有詠定林寺桂花詩。

靈鷲寺。

靈鷲寺,未詳其所在。宋杯度道人自南州移居之。至齊時,名僧慧高請其師僧審還寺,為別立禪房焉。

攷證:

宋京師杯度傳,自南州移靈鷲寺,至元嘉中卒,葬建業之覆舟山。

齊京師靈鷲寺釋僧審傳:靈鷲寺慧高從受禪業,乃請審還寺,別立禪房。

王國寺。

王國寺,葢比邱尼所居也。宋元嘉二十二年,孔熙先等謀逆,有王國寺尼法靜出入彭城王義康家,則交結豪貴而不守戒律云。

攷證:

建康實錄:員外散騎常侍孔熙,先與太子詹事范蔚宗謀奉彭城王義康為逆。時有王國寺尼法靜出人義康家,尼妹夫許曜領隊在臺,宿衛宮省,許為內應。

延壽寺(延熙寺)。

延壽寺,宋元嘉二十二年,義陽王昶母謝太妃所造也,至唐改名延熙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二十二年,置延壽寺,西北去縣八十里。案寺記:義陽王昶母謝太妃造,隋末廢,唐上元二年重置,名延熙寺。

烏衣寺。

烏衣寺在烏衣巷。宋元嘉時,釋慧叡與慧義同居之,講說諸經,思徹言表。厥後曇遷、曇憑皆以轉讀名於時焉。

攷證:

宋京師烏衣寺僧慧叡傳:適京師,止於烏衣寺,講說諸經,皆思徹言表。

宋京師祗洹寺。釋慧義傳:義勸范泰以果竹園六十畝施祗洹寺,泰從之。及泰薨,泰第三子晏遂奪而不與,義乃移止烏衣寺,與慧叡同住。宋元嘉二十一年,終於烏衣寺。

齊烏衣寺釋曇遷傳:遷長於轉讀,有無窮聲韻。初止祗洹寺,後移烏衣寺。

齊烏衣寺釋曇憑傳:少游京師學,轉讀止烏衣寺。

齊福寺。

齊福寺宋元嘉末年造。福曰齊福,葢蕭氏將興之兆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元嘉三十年,置齊福寺。

天竺寺

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宋元嘉中,文帝遣使迎至都。初住祗洹寺,後於丹楊郡譯經,立天竺寺以居之(當在今之銅井鎮)。至齊時,有僧賢居此寺,善於敷論,名振上國焉。

攷證:

宋中興寺求那跋陀羅傳。陀羅,中天竺人。元嘉十二年至廣州,宋太祖遣使迎接。既至京都,初住祗洹寺,集義學諸生譯出維阿含經。後於丹楊郡譯出勝鬘、楞伽經。世祖嘉其純謹,益加禮遇。(案:天竺寺當立於是時,名曰天竺,以其本天竺人也。)

齊京師太昌寺釋僧宗傳:時有中興寺僧敬道文、天竺寺僧賢,並善敷論,名振上國云。

禪岡寺。

禪岡寺,宋孝建二年,蕭惠開為父思話而造也。惠開家世奉佛,凡為父造四寺,在京都南岡下者名禪岡,是為其一(當在今之赤石磯)。齊有高僧法開、僧紹等居之。梁何遜詩所謂拱樹捎雲密,重樓霧中出者,真能狀此寺之景云。

攷證:

宋書蕭惠開傳,惠開,思話之子。丁父艱,居喪多孝性。家素奉佛,凡為父造四寺於南岡下,名曰禪岡寺。於曲阿故宅,名曰禪鄉寺。於京口墓亭,名曰禪亭寺。於所封邑封陽縣,名曰禪封寺。

齊琅邪攝山釋法度傳。餘杭縣法開者,清爽雋發,善為德論。出京止禪岡寺,與同寺僧紹有聞於時。

梁何遜集有登禪岡寺望和虞記室詩,其警句云:南望南郭門,拱樹梢雲密。北窗北溱道,重樓霧中出。

司徒寺

司徒寺,宋司徒何尚之所造,故以官名其寺焉。何氏自晉司空充至宋司徒尚之,世奉佛法,並建立塔寺,此為其一。陳徐陵有宋司徒寺碑,葢為寺僧而作云。

攷證:

梁書何敬容傳,何氏自晉司空充、宋司徒尚之,世奉佛法,並建立塔寺。

徐陵集有齊國宋司徒寺碑。(案:南朝稱某寺某僧,必先稱其國。時國祚皆短,几僧卒於何代,即稱何代僧。高僧傳歴歴不爽。此言齊國,係言其僧為齊代人。集中此碑誤刪僧名,令人不解。如云齊國宋司徒寺某法師碑,則了然矣。)

法輪寺。

法輪寺在覆舟山下,亦何尚之所造也。寺成,請釋志道居之。至齊時,何點以其為家寺,常居於是,竟陵文宣王就見之。後崔慧景反,圍宮城,頓兵寺前,以其精通佛理,逼與談義,真六朝人戎服談玄之結習焉。

攷證:

齊鍾山靈曜寺釋志道傳:何尚之欽德致禮,請居所造法輪寺。

南史何點傳,在法輪寺,竟陵王子良就見之,角巾登席,子良欣悅無巳。

齊書崔慧景傳,性好談義,兼解佛理。頓法輪寺,對客高談。

讀史方輿紀要:法輪寺在城北覆舟山下,齊崔慧景圍宮城,頓法輪寺,對客高談處也。

南澗寺。

南澗寺,在何尚之宅畔。尚之宅臨南澗,又謂之落馬澗(當今南門外西街澗子橋)。寺居其閒,即以南澗為名焉。居是寺者,有高僧道冏、顯亮、智稱。而何求仍世居舊宅,不肯就徵。張景真則捨身設齋於此寺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何尚之宅在南澗寺側。

至正金陵新志引戚氏光云:南史有南澗寺。慶元志云:南澗即今落馬澗,比年始題其榜曰躍馬澗。

宋京師南澗寺。釋道冏傳:冏止南澗寺,世以般舟為業。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傳:宋新安孝敬王子鸞,為亡所生母殷貴妃造新安寺。勅選三州,招延英哲。遠與小山法瑤、南澗顯亮,俱被徵召。

齊京師安樂寺釋智稱傳。乃投南澗禪房宗公,請受五戒。

南齊書何求傳,除司空從事中郎,不就,乃除永嘉太守。求時住南澗寺,不肯詣臺,乞於寺拜受,見許。未幾,遁歸吳。又荀伯玉傳,世祖在東宮,左右張景真於南澗寺捨身,齎有元徽紫皮袴褶,他物稱是。

大莊嚴寺。

宋孝武大明三年,路太后於宣陽門外太社西藥園造寺,名莊嚴寺,建塔七層,寺前有市(當今之笡橋西,今笡橋亦有市)。後因梁有小莊嚴寺,故稱此為大以別之。歴朝高僧,如曇斌、曇濟、曇宗、慧亮、道慧、元趣、法道、僧璩等輩,無慮十餘人,皆止寺。其最著者,僧達講維摩經,敕坐近張緒,俾聞其言。寶誌與王筠交,而筠後為作墓碑。僧旻深通禪理,梁昭明嘗與諮論,簡文作成實論義疏序,元帝為製碑文。江總亦有大莊嚴寺碑。是皆文人之慧業也。至於遭逢世變,興替相仍,則宋元徽二年,張敬兒敗賊於寺前小市,賀琛被賊創舉,送此寺療治之。齊東昏侯取寺中九子玉鈴,為潘妃殿飾。侯景亂梁,宿莊嚴寺,即南郊祭天。陳永定二年,高祖屢幸寺,捨身發金光明經題,并設無碍大會。顏晃因甘露降寺中,遂獻甘露頌。宣帝太建十年,雷震莊嚴寺露盤。逮隋時漸圮,唐天寶中乃重修云。

攷證:

建康實錄:宋大明中,路太后造莊嚴寺(詳見上謝寺)。梁天監中,置小莊嚴寺(詳見下)。

南史?虞愿傳:宋明帝起湘宮寺,以孝武莊嚴剎七層,欲起十層。(案:此知莊嚴寺有七層塔,路太后造寺在孝武時,故謂孝武莊嚴剎也。)

宋京師莊嚴寺釋曇斌傳:宋元徽中,卒於莊嚴寺。時莊嚴寺復有曇濟、曇宗等,並以學業才力見重一時。

宋京師何園寺釋慧亮傳:泰始之初,莊嚴大集,簡閱義士,上首千人,敕亮與斌遞為法主。

宋京師莊嚴寺釋道慧傳:慧以母老,欲存資奉,乃移憩莊嚴寺。時莊嚴寺復有元趣、僧達,並以學解見稱。

梁上定林寺釋法通傳:踐迹京師,初止莊嚴,後憩定林。

宋京師莊嚴寺釋僧璩傳:後移止莊嚴寺,卒於所任。

南史張緒傳,齊高帝重緒文學,嘗幸莊嚴寺,聽僧達道人講維摩經。坐遠,緒不聞其言,乃遷僧達以近之。

又釋寶誌傳:先是,王筠至莊嚴寺,寶誌與之交言歡飲。至亡,武帝命筠為碑,葢先覺云。

昭明太子集有解二諦義、解法身義,并載僧旻問答。

梁簡文帝集有僧旻成實論義疏序。

梁元帝集有僧旻法師碑。

陳江總集有大莊嚴寺碑,其警句云:前望則紅塵四合,見三市之盈虛;後睇則紫閣九重,連雙闕之聳峭。

南史宋後廢帝紀,元徽二年,張敬兒破賊宣陽門莊嚴寺小市。

又賀琛傳:琛被創未至死,賊舉送莊嚴寺療治之。

又齊東昏侯紀:莊嚴寺有玉九子鈴,剝取以為潘妃殿飾。

又侯景傳:先夕,景宿大莊嚴寺,即南郊柴燎於天。

陳書高祖本紀,永定二年五月辛酉,輿駕幸大莊嚴寺捨身。壬戌,羣臣表請還宮。十月乙亥,輿駕幸大莊嚴寺。發金光明經題,十二月甲子,輿駕幸大莊嚴寺,設無碍大會。

又顏晃傳:永定二年,高祖幸大莊嚴寺,其夜甘露降,晃獻甘露頌。

建康實錄:陳宣帝太建十年夏六月,大雨,雷震莊嚴寺露盤。

宋僧贊甯續高僧傳:釋惠忠,俗姓王氏,上元人也。唐天寶初,出止莊嚴寺,興懷修葺。

幽棲寺(祖堂寺,延壽院)。

牛頭山周迴四十里,其南峯密削如芙蓉。宋大明三年,建幽棲寺於上,因名是山曰幽棲山。逮唐初,懶融道人說法住此,為南宗第一祖師,乃改為祖堂寺。光啟四年廢。楊吳太和二年重置,改名延壽院,今仍稱幽棲寺焉。

攷證:

景定建康志:牛頭山,宋大明三年於山南建幽棲寺,因名幽棲山。

至正金陵新志:融禪師姓韋氏,年十九落髮出家,入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之石室修道。唐貞觀中,四祖信禪師傳達摩心印,知融可以傳道,遂來山中授以法要。後融卒,葬雞籠山,號一代祖師,其寺與山遂號祖堂云。

又延壽院,乾道志:本幽棲寺,在城南四十里祖堂山南,光啟四年廢。吳太和二年重置,改今額。

何園寺。

何園寺,未詳其所在。宋、齊以來,高僧慧亮、慧隆、僧辯、僧賢、道慧、法度等並居之。

攷證:

宋京師何園寺。釋慧亮傳:渡江止何園寺,顏延之、張緒眷德流連,每歎曰:安、汰吐珠玉於前,斌、亮振金聲於後。

齊京師何園寺。釋慧隆傳:宋泰始中出都,止何園寺。思徹詮表,善於清論。時何園寺復有僧辯、僧賢、道慧、法度,並研精經論,功業可稱。

靈曜寺。

靈曜寺,在蔣山西。宋大明六年,甘露降於寺庭。歷代高僧,如道營、僧審、道慧、志道、智秀、僧盛,皆止於是。而江總嘗從則法師受菩薩戒焉。

攷證:

景定建康志:道光泉在蔣山西靈曜寺前。

南史:宋孝武大明六年,甘露降靈曜寺。

宋閑心寺釋道營傳。始住靈曜寺習禪,晚依觀、詢二律師諮受毗尼。

齊京師靈鷲寺釋僧審,傳聞曇蜜摩多道王京邑,乃拂衣過江,止於靈曜寺。

齊京師莊嚴寺釋道慧傳:出家為僧慧弟子,止靈曜寺。

齊鍾山靈曜寺釋志道傳,出家止靈曜寺。蔬素少欲,學通三藏,尤長律品。

梁冶城寺僧智秀傳:秀,京兆人,幼有出眾之心。將冠娶日,走投靈曜寺出家。

梁京師靈曜寺僧盛傳。本姓何,建業人。大明數論,並善眾經。梁天監中,卒於靈曜寺。

南史江總傳,年二十餘,入鍾山靈曜寺,從則法師受菩薩戒。

多寶寺。

多寶寺,未詳其所在。宋釋法穎、慧隆靜、林宏光諸名僧居之。梁任孝恭有多寶寺碑銘。

攷證:

齊京師多寶寺。釋法穎傳:宋元嘉末,止新亭寺。孝武南下,改治此寺。以穎學業兼明,敕為都邑僧正。後辭任還多寶寺。時多寶寺復有僧靜林、慧隆。

齊京師湘宮寺。釋宏光傳:大明末過江,初止多寶寺。每講法華十地,聽者盈堂。

梁任孝恭集有多寶寺碑銘,其警句云:上當星紀,下接蓮峯。還瞻朱閣,卻背青松。又云:藏韜仙說,臺含佛影。葉下秋林,烟生春嶺。

北:多寶寺。

北多寶寺,別乎在南者言之也。宋釋慧亮、慧整、齊慧忍等並居之。

攷證:

宋京師北多寶寺。釋慧亮傳:住京師北多寶寺,神悟超絕,容止可觀。

宋京師新安寺釋道猷傳。北多寶寺慧整,特精三論。

齊北多寶寺釋慧忍傳。俗姓簣,建康人。少出家,住北多寶寺。

長樂寺。

長樂寺在臺城之南,宋釋慧詢、覺世,齊釋法珍、僧響、僧猛、法寶、慧淵等並居之,惟地當衝要。梁末,齊兵內犯,陳霸先統帥羽林禁兵出頓寺前,防護宮省,則與都城為存亡也。隋時寺廢。

攷證:

宋京師長樂寺釋慧詢傳:至京師,止道場寺。寺僧慧觀以詢德為物範,乃令更振他寺,於是移止長樂寺。

齊新安寺釋道猷傳:時北多寶慧整、長樂覺世,並齊名比德。

齊謝寺釋慧次傳:時長樂寺又有法珍、僧響、僧猛、法寶、慧淵,並一代英哲,為時論所宗。

讀史方輿紀要:長樂寺在臺城南。梁紹泰二年,齊兵至倪塘,遊騎至臺城門外,陳霸先總禁兵出頓長樂寺,是也。今廢。

藥王寺。

宋孝武大明七年四月八日,有竹林寺釋慧益,焚身禮佛。帝於所茶毗之處,起藥王寺,設會度人,以紀徵祥焉。

攷證:

宋京師竹林寺僧慧益傳:宋孝建中出都,憩竹林寺,精勤苦行,誓欲燒身。大明七年四月八日,益乃手自執燭以然帽,帽然巳,乃棄燭合掌,誦藥王品。火至眉,誦聲猶分明,及眼乃昧。明日,帝為設會度人,令齋主唱白,具序徵祥。燒身之處,起藥王寺,以擬本寺焉。

棲元寺。

棲元寺,在雞籠山東北。宋建平王宏嘗置第於此,後捨為寺。其子景素請僧遠駐錫,不出,慧曜乃居之。至齊有高僧僧審,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並加敬禮。又有雲法師者,王僧孺為製碑住持,既多宿德,復極山水之美。王融聽講巳畢,乃有遊邸園詩,葢應竟陵王教而作也。今潮溝畔尚存遺址云。

攷證:

南史宋建平王宏傳:宏少而閑素,篤好文集,置第於雞籠山,盡山水之美。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傳:宋建平王景素謂棲元寺是先王經始,既寺是人外,欲請遠居之。殷勤再三,終不下山。

宋彭城寺釋道儼傳:時棲元寺又有釋慧曜者,善於十誦。

齊靈鷲寺。釋僧審傳:審還靈鷲寺,別立禪房。清河張振又請居棲元寺,文惠、文宣並加敬事。

王僧孺集有棲元寺聽講畢遊邸園應司徒教詩。

建康實錄云:潮溝,其北又開一瀆,經棲元寺門至後湖,以引湖水。原注:棲元寺在覆舟山西南,雞籠山東北。至正金陵新志引寰宇記云:雞籠山西接落星澗,北接棲元塘。

新安寺

宋大明六年,孝武帝寵姬殷貴妃薨,為之立寺於青溪雞鳴橋北。因貴妃子子鸞封新安王,故以新安為寺名,延名僧道猷、曇斌、法瑤、僧遠、慧重等以主之。落成之日,百官多施錢帛,張融獨䞋百錢以託諷焉。及廢帝子業殺子鸞,毁新安寺,驅斥僧徒。明帝踐阼,敕令修復,而曇度繼為寺主。後廢帝昱偷狗就與飲酒,則非戒律僧矣。齊有僧道興,為竟陵王子良所禮。至陳韓子高移官出居新安寺,則其寺猶為寄寓之所云。

攷證:

建康實錄:青溪七橋,次南雞鳴橋。原注:即輿地志所謂今新安寺,南出開善寺路度此橋。

南史天竺國傳,孝武寵姬殷貴妃薨,為之立寺。貴妃子子鸞封新安王,故以新安為寺號。前廢帝殺子鸞,乃毁廢新安寺及天寶中興諸寺,驅斥僧徒。明帝踐阼,敕令修復。

又張融傳:宋孝武起新安寺,僚佐多䞋錢帛,融獨䞋百錢。

宋京師新安寺釋道猷傳:宋文帝敕臨川郡發遣出京。既至,即延入宮內,大集義僧,命猷伸述頓悟。及孝武時,敕住新安,為鎮寺法主。

宋吳興小山釋法瑤傳:大明六年,敕吳興郡禮致上京,與道猷同止新安寺,使頓漸二悟,義各有宗。

宋京師莊嚴寺釋曇斌傳,初止新安寺,講小品十地,并申頓漸二悟之旨。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傳:宋新安孝敬王子鸞,為亡所生母殷貴妃造新安寺,敕選三州,招延英哲。遠與小山法瑤等,俱被徵召,皆推遠為玄舉之首。

齊瓦官寺釋僧重傳,宋大明六年,敕於新安寺出家。宋京師靈根寺釋僧瑾傳,後有沙門曇度,續為僧主,止於新安寺。

宋書後廢帝紀,七月七日晚,至新安寺偷狗,就曇度道人煮之飲酒。

齊京師安樂寺僧辯傳,司徒竟陵文宣王,令龍光普知新安道興及辯等,集第作聲。

陳書韓子高傳,廢帝即位,遷散騎常侍,右衛如故,移頓於新安寺。

外國寺。

宋孝武時,有外國沙門摩訶至都下,建外國寺以居之。及齊東昏無道,剝外國寺佛面光相,以施潘妃殿飾焉。

攷證:

建康實錄:宋孝武時,有外國沙門摩訶衍出新經、勝鬘經於都下,尤為釋學所重(案外國寺必建於是時)。

南史齊東昏侯紀,莊嚴寺玉九子鈴,外國寺佛面光相,悉剝以施潘妃殿飾。

禪林寺。

宋大明中,有尼淨秀,戒行精嚴,黃修儀及南昌公主為置精舍以居之。逮泰始三年,明帝賜號曰禪林。或曰:王修儀立精舍,新蔡公主為佛殿。泰始三年,明帝助修,齊文惠太子更為起房焉。隋末廢,唐初復建,名之為惠日云(此與梁之惠日寺同名,非一寺也)。

攷證:

沈約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狀: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黃修儀及南昌公主,深崇三寶,敬仰德行,初置精舍。泰始三年,明帝賜號曰禪林。

建康實錄惠日寺注:今在縣東三里(與梁惠日寺在西者不同)。王修儀為尼淨秀立精舍,新蔡公主為佛殿。泰始三年,明帝助修,號曰禪林。齊文惠起房,隋末亂離,並從毁壞。皇?初,杜伏威與輔公祏共修殿內丈六金像,並左右夾侍。始武德四年,止六年,正月十五日畢工。寺西廢,禪林寺亦並入。其年,公祏畔。七年,李孝恭來討,為軍火所及。貞觀七年,始移惠日之名於此焉。

湘宮寺。

湘宮寺在青溪中橋之北(案:中橋即今之四象橋,葢中橋以在寺前,人呼為湘宮寺橋,後倒轉為寺湘,故今譌為四象橋也)。寺門北對都城清明門,西南即古草市,實宋明帝為湘東王時故宅也。踐阼以後,即造此寺以莊嚴。寺剎七層,欲起十層以勝之而不能,乃各立五層。又將彭城寺銅像及文帝所造金薄圓光移入此寺,請釋宏充為綱領,大開講肆,選法瑗、慧隆主其事,而以三衣瓶鉢賜曇光,自以為莫大功德矣。後有高僧曇準、法身、法真、法鮮、慧興、智倩、法願等,皆居於是。惟南臨淮水,齊高帝故宅在其旁。又地當衝要,始安王遙光構逆時,蕭坦之屯軍寺前,不免樵蘇之擾,而寺側遭焚,梵宇獨安然無恙,則佛力之所護持焉。梁簡文帝有重修湘宮寺碑及智倩法師墓碑。趙宋徙寺清化市,元以後遂無聞云。

攷證:

建康實錄注引丹楊記:次南有青溪中橋。今湘宮寺門前巷東出,度溪東,有桃花園,是齊太祖舊宅。

景定建康志引實錄,都城清明門對今湘宮寺巷,東出青溪橋。又引宮苑記,南尉在草市北,湘宮寺前。

南史虞愿傳,帝以故宅起湘宮寺,備極奢麗。以孝武莊嚴寺剎七層,欲起十層浮圖而不能,乃各立五層。新安太守巢尚之入見,帝問曰,卿至湘宮寺未?此是我大功德。愿侍側曰,此皆百姓賣兒貼婦錢所為,罪高浮圖,何功德之有?帝大怒。

宋京師釋僧亮傳,鑄像既成,唯燄光未備。宋文帝為造金薄圓光,安置彭城寺。至泰始中,明帝移湘宮寺。

齊京師湘宮寺。釋宏充傳:明帝踐阼,起湘宮寺,請充為綱領,於是移居焉。時湘宮寺又有法鮮比邱,與充齊名。

齊京師靈根寺釋法瑗傳:明帝造湘宮新成,大開講肆,敕請瑗當法主。

齊京師何園寺釋慧隆傳:宋明帝請於湘宮寺開講成實論,負帙問道八百餘人。

齊京師太昌寺釋僧宗傳:曇凖後居湘宮寺,與同寺法身、法真並為當時匠者。

宋中寺釋曇光傳:宋明帝於湘宮設會,聞光唱導,帝稱善,即敕賜三衣瓶鉢。

梁昭明太子集立二諦義,湘宮寺僧慧興有諮論。

梁簡文帝集有湘宮寺碑,又有湘宮寺智倩法師墓碑。

南齊書蕭坦之傳,始安王遙光以東府反,坦之假節督眾軍討之,屯湘宮寺。

齊正勝寺釋法願傳:願後憩在湘宮,鑾駕自幸,降寺省慰。俄而寢疾,值寺側遭燒,寺在下風,烟焰將及。弟子欲與願去,願曰:佛若被燒,我何用活?即苦心歸命。於是三面遭焚,寺獨不燼。

至正金陵新志引慶元志云:近有人於上元縣治後軍營中掘出斷石,上有湘宮寺三字,以此知舊寺所在。又寺後徙於清化市。

興業寺。

興業寺,不知何時所建,近青溪菰首橋,與宋湘宮寺相望也。逮梁簡文帝有水照柳初碧,烟合桃半紅之句,實足狀興業寺之景云。

攷證:

建康實錄:都城最南清明門,門三道,對湘宮寺巷。門東出青溪港,橋正東面建陽門,門三道,直東,今興業寺後。東度青溪菰首橋。

梁簡文帝集有旦出興業寺講詩,其警句云:水照柳初碧,烟合桃半紅。見鶴徒知謬,察象理難同。

永安寺(歸寂塔院)。

永安寺宋泰始二年建。南唐起塔於此,遂號歸寂塔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歸寂塔院,宋泰始二年建,初號永安寺,南唐保大二年起塔,號歸寂,因名院。

天保寺

宋泰始中,京師民為孝武帝立寺,疑其名,巢尚之曰:宜名天保。詩云:天保,下報上也。於是寺名乃定。齊時居是寺者,為道盛、法瑗、慧文、超勝等。沈文季嘗於寺設會,高帝及竟陵王子良、王奐於諸僧皆加敬禮焉。

攷證:

宋書戴法興傳,時百姓欲為孝武立寺,疑其名。巢尚之應聲曰,宜名天保。詩云,天保,下報上也。時服其機速。

齊京師天保寺。釋僧盛傳:下京憩天保寺,齊高帝敕代曇度為僧主。後沈文季於天保寺設會,令陸靜修與盛論議。盛既理有所長,言無暫屈,靜修意不獲申,恧焉而退。

齊靈根寺釋法瑗傳:後天保改構,請瑗居之。

齊多寶寺釋法穎傳:時天保寺又有慧文律師,亦善諸部毗尼,為琅邪王奐所重。

齊京師安樂寺僧辯傳:司徒文宣王令多寶、慧度、天保、超勝等集第作聲。

正勝寺。

宋泰始六年,建康人校長生捨宅為寺,名曰正勝,請上定林寺,釋法願居之。

攷證:

齊正勝寺。釋法願傳:少時出家,為上定林遠公弟子。泰始六年,校長生,捨宅為寺,名曰正勝,請願居之。

興皇寺。

宋明帝泰始之初,創寺於建陽門外,敕釋道猛為綱領,名寺曰興皇。創造工畢,即令於寺開講。自宋暨梁,道堅、惠鸞、惠敷、僧訓、道明、智藏皆住止此寺,釋智稱、寶誌亦時相往來,諸名士劉歊、孫瑒、傅縡、張融則與寺中名德結世外之契,昭明二諦義、法宣並有諮問焉。惟地近都城,齊崔慧景反,崔興祖軍興皇寺,時有掠奪,猶不免塵劫之擾云。

攷證:

宋京師興皇寺釋道猛傳:泰始之初,帝創寺於建陽門外,敕猛為綱領。帝曰:夫人能宏道,道藉人宏。今得法師,非直道益蒼生,亦有光世望,可目為興皇。由是成號。及創造工畢,敕猛於寺開講。後有道堅、慧鸞、慧敷、僧訓、道明,並止興皇寺。

齊京師安樂寺釋智稱傳:遇穎公於興皇講律,發言中詣。

梁京師釋寶誌傳:誌多來去興皇、淨名兩寺。

古詩記梁釋智藏小傳:住興皇寺,梁武授戒,時時咨稟。

梁書劉歊傳,始沙門寶誌遇歊於興皇寺,驚起曰,隱居學道,清淨登仙。

陳書孫瑒傳,時興皇寺朗法師該通釋典,瑒每造講,時有抗論,法侶莫不傾心。

南史傅縡傳:縡篤信佛教,從興皇寺惠朗法師受三論,盡通其學。

張融集與周顒論釋法寵書注:法寵寓海鹽,納妻半年,捨家住興皇寺,從道猛學。融與顒書稱之。

梁昭明太子集解二諦義,有興皇寺法宣咨答。

南齊書崔慧景傳,崔恭祖軍興皇寺,於東宮掠得女妓,為崔覺逼奪,由是忿恨。

靈根寺。

靈根寺在鍾山之側,宋泰始中,釋僧瑾所造也。高僧法瑗、法常、智興、元暢、慧豫、法明等皆居之。又有僧遷、慧令,受梁昭明太子諮義焉。

靈基寺。

靈基寺,亦釋僧瑾所造也。高僧智林、敬遺、光贊、慧韜等居之。

攷證:

宋京師靈根寺。釋僧瑾傳:初止冶城寺,孝武敕為湘王師。湘東踐阼,是為明帝,仍敕瑾為天下僧正。瑾性不蓄金,四方奉獻,皆充福業。起靈根、靈基二寺,以為禪慧棲止。

齊靈根寺。釋法瑗傳:後齊文惠請居靈根,因移彼寺。時靈根寺又有法常、智興,並博通經論。

齊蜀后山釋元暢傳:至京止住靈根,少時而卒,即窆於鍾阜獨龍山前。臨川獻王立碑,汝南周顒製文。(案:據此傳,知寺必在鍾山側也。)

齊京師靈根寺釋慧豫傳:來游京師,止靈根寺。

齊上定林寺超辯傳:時有靈根寺法明,蔬食苦行,誦經十餘萬言。

梁昭明太子集解二諦義、法身義,靈根寺僧遷、慧令並有諮答。

齊高昌郡釋智林傳:宋明之初,敕在所資給,發遣至京,止靈基寺,講說相續。

齊京師中寺釋法安傳:時有靈基寺敬遺、光贊、慧韜,皆當時名流,為學者所重。

延祚寺(正覺寺,鐵塔寺)。

延祚寺在冶城後岡上。宋泰始中,邦人捨地建精舍,以延祚為寺名。寺有高閣,梁何遜嘗登之以賦詩。逮侯景之亂,王僧辯入討,景使其黨宋長貴守延祚寺,葢其地實據山川之形勝焉。南唐改正覺寺,又名鐵塔寺。塔至國朝,始為雷震所壞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正覺禪寺(此南唐以後之正覺寺,非六朝之正覺寺也),一名鐵塔寺,在城內西北冶城後岡上。宋泰始中,邦人捨地建精舍,號延祚寺。南唐始改今額。

何遜集有登延祚寺閣詩。

南史侯景傳,王僧辯入討,景使其黨宋長貴守延祚寺。

閑心寺

閑心寺在婁湖苑(案:今之門東老虎頭。老虎者,婁湖之譌也),宋張永所造也。既成,請釋道營居之,開設講席,門徒甚盛。逮齊有釋慧佑,厲身苦節,竟陵王子良迎至寺中,以為法主焉。

攷證:

宋京師閑心寺釋道營傳:道營始住靈曜寺習禪,晚依觀詢二律師咨受毗尼。及張永於婁湖苑立閑心寺,請營還居講席,學徒甚盛。後有釋慧佑者,苦身厲行,精尋律教。齊竟陵王子良遣迎出都,俾止閑心寺焉。

正覺寺。

正覺寺在新亭。宋昇明二年,領軍蕭道成築壘於此,防衛都城。及沈攸之既敗,乃以軍幕之地置寺。齊興,尚書令王儉為碑,徐希秀書之,并敕釋法悅為寺主焉。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正覺寺有三:其一禪寺(詳見前注),其一在正西隅。其巷呼正覺寺巷。乾道志云:本在城南新亭壘側。宋昇明二年,蕭道成頓兵新亭。及沈攸之敗後,乃以軍幕之地置正覺寺。尚書令王儉為碑。寺久廢。今寺傳自紹興十二年請新亭額來建。其一,乾道志云:在城內炳靈公廟西蔬圃中。屬今正西隅。(案:東花園亦有正覺寺,葢嘉慶時水月菴所改。今並廢。)

南史徐爰傳:爰子希秀,甚有學解,亦閑篆隸。正覺寺碑,希秀書也。

齊京師正覺寺。釋法悅傳:齊末敕為僧主,止京師正覺寺,敦修福業,四部所歸。

龍淵寺。

龍淵寺在小丹陽牛落山,宋昇明中僧遠所築之精舍也。遠後遍歷京師諸寺,而龍淵實為發迹之始焉。

攷證: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傳:宋大明中渡江,住彭城寺。昇明中,於小丹陽牛落山立精舍,名曰龍淵。後歷止眾造寺、新安寺,而卒於上定林寺。

靈味寺。

靈味寺在鍾山之側,宋釋曇宗嘗居之,即著京師寺塔記者也。後有僧意、曇光、寶亮、靜安,皆為靈味之禪宿焉。

攷證:

宋靈味寺釋曇宗傳。曇宗姓虢,秣陵人,出家止靈味寺。少而好學,博通內典,著京師寺塔記二卷。時靈味寺復有釋僧意者,亦善唱說,製談經新聲。

宋中寺釋曇光傳:後還都,止靈味寺。

梁京師靈味僧釋寶亮傳:後憩靈味寺,續講眾經,盛於京邑。以天監八年卒,葬鍾山之南。陳郡周興嗣、廣陵高爽並為製文,刻於兩面。弟子法雲又立碑寺內。

梁昭明太子集解二諦義,有靈味寺靜安諮答。

天王寺(奉先寺,寶光塔院,普光寺,寶光寺)。

天王寺。在梅嶺岡(今之雨花山也)。劉宋時置,梁為昭明太子果園。梅聖俞詩所記:宋日天王寺,梁時太子園也。南唐改奉先禪院,內起寶光塔。趙宋為普光寺,明為寶光寺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宋置天王寺,梁為昭明太子果園,吳為徐景通園。南唐保大四年,更置奉先禪院,葬曇禪師,起塔,因名寶光塔院,今為普光寺。

宋梅堯臣集有送峙師移居普光寺詩云:宋日天王寺,梁時太子園。

明金陵梵剎志:寶光寺在都門外南城梅岡,劉宋時為天王寺。

曠野寺(禪居院,崇果院,崇因寺,邱厰寺)。

曠野寺在新亭,劉宋之所造也。齊廢,梁復,湘東王繹為製碑文,有釋僧寶居之。唐改禪居院,楊吳改崇果院,宋為崇因寺,明呼邱廠寺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崇因寺在城南十三里,舊圖經云:本宋曠野寺,齊廢,梁大同中復,唐開元中改禪居院,吳太和二年改崇果院,宋改今額。

梁元帝集有曠野寺碑,其銘中警句云:圓璫旦暉,方諸夜朗。金盤曜色,寶鈴成響。

梁京師靈味寺釋寶亮傳:時高座寺僧成、曠野寺僧寶,並齊代宗匠。

明金陵梵剎志:崇因寺在古新亭,今呼邱廠寺。

隱靜寺。

隱靜寺,劉宋之所建也。有黃楊樹,高丈許,葢建寺時之舊植,至國初猶存。

攷證:

國朝朱胤昌洗影樓集注:隱靜寺黃楊樹,高丈許,大可數圍,僧云建寺時所植。寺創自劉宋時,殿前碑碣猶存,在滄波門外。

南朝佛寺志卷上

孫毅威陳貽祓同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