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1 象王听闻佛法
原典
佛在舍卫国①祇树给孤独园②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③、优婆夷④、诸天、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凡万余人,日于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众去,至闲避处,坐思念道。佛即舍人众去。入山,至藂树⑤间,其树大有神。佛坐其下,思念道。
去树不远,有群象五六百头。中有象王贤善,知善恶之事,譬如人状。象辈众,多周匝⑥象王边。诸小象走居前水中,走戏,捞⑦水,令浊恶。诸小象复走居前食。啖美草⑧,走戏蹈践其上。我众大多患是⑨。
诸象及小象子捞水,令浊恶,令草不净,而反常饥饮浊恶水,食足践之草。象王自念:我欲弃是诸象,去至一避处快⑩耶。象王即弃诸象而去,转行入山,到头罗⑪藂树间。象王见佛坐树下,心大欢喜,即前到佛所,仾头屈⑫,为佛作礼,却在一面住。佛自念:我弃众人,来在是树间;象王亦弃众象,来到是树间;其义这同!
佛为象王说经,言佛于人中最尊,象王于象中最尊。佛言:我心与象王心这相中⑬,今我与象王俱乐是⑭树间。象王听经,心意即开,解知佛意。象王即视佛所,仿佯⑮经行处,以鼻取水洒地,以鼻捞草扫地,以足蹈地⑯令平好。象王日⑰朝暮承事⑱佛如是。
注释
①舍卫国:地名,舍卫城,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
②祇树给孤独园:又称“祇园精舍”。给孤独相传是舍卫城里的一个富商,因好施舍孤独之人而得此名。他皈依释迦之后,购买了祇陀太子的花园赠送给释迦。但祇陀太子只卖地面不卖园中之树,而树赠送给释迦,故称“祇树给孤独园”。后泛指佛教圣地。
③优婆塞:在家奉持佛法的男子。
④优婆夷:在家奉持佛法的女子。
⑤藂树:丛树。藂,音cóng,丛的异体字。
⑥周匝:在周围环绕成一圈。
⑦捞:别本《那先比丘经》作“挠捞”,搅动之意。按:别本《那先比丘经》后缩“别本”。
⑧啖美草:依“别本”,此句前后有漏译之处,且语次颇杂。
⑨患是:有此缺陷。指人像众小象一样,既吃被搅浊的水而不知可恶,又以被践踏过的脏草为美食。这里是借群象生活喻人世间饮食不干净。
⑩快:轻松愉快。
⑪头罗:“别本”译作“校罗”。不知何树。
⑫仾头屈:低头屈膝。仾,低之异体字;,膝之异体字。
⑬这相中:这么合拍之意。这,按文意应写着“适”,恰恰之意。中,符合、合拍之意。
⑭是:这也,指示代词。
⑮仿佯:彷徉,原意游荡、徘徊貌。此处作从容来回走动之意。
⑯蹈地:踏地、踩地。
⑰日:每天,名词作副词用。
⑱承事:侍奉。
译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诸多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大臣、长者、一般人民以及九十六种外道的人,总共有一万多人,都在佛座面前听佛讲经。佛心想:众人聚在我处听法,成分越来越复杂,大多数的人既欢喜讲话,身心又难以安住。佛便想要舍离众人而去,到闲僻安静处所,静坐沉思,参悟大道。佛生此念后,便立刻舍离众人而去。走到山中,来到丛树林中,这些树颇有神异之气。佛坐在树下沉思,参悟大道。
离树不远之处,有一群大象约五六百头之多。其中有一位象王,看上去颇为贤德和善,能知晓何为善事何为恶事,如人一般。大象很多,大多数都围绕在象王身边。诸位小象则走到所居之地前面的水塘之中,嬉戏打闹,使水变得混浊恶臭。诸位小象又走到前面水塘里去喝水。一些在吃肥美之草,另一些在草地上奔跑践踏。我们众生的所作所为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缺点(先把东西弄脏,然后自己又去吃)。
诸大象及小象搅动塘水,使之混浊恶臭,也使草地之草变脏,然而常常又在饥渴之时,去饮用浊臭之水,啃吃被践踏过后之草。象王心想:我要抛开众象,走到一个僻静之处愉快一些。象王立刻抛开众象而去,转入山中,来到了头罗丛树之间。当时,象王看见佛陀也坐在树下,心中大为欢喜,立刻走到佛陀之处,低头屈膝,向佛施礼,然后又退到一边而立。佛心想:我抛开众人,来到这些树丛中间,没想到象王也抛开众象,来到这些树丛之中,其中蕴含的意义如此这般相同!
佛陀于是为象王阐说经义,说佛是人间最尊贵的圣人,象王是象群中最尊贵的代表。佛说道:我心中所思与象王心中所想如此合拍,现在我就与象王一起在这片树林里快乐地生活。象王倾听了经典之后,心意立刻开通,理解了佛之微妙之意。象王环视佛所住之处,随即来回从容地走动,所到之处,用鼻喷水洒地,用鼻子卷住野草扫地,又用脚踩地,以使地面平整。象王朝暮侍候佛陀,天天如此。
2 象王听阿罗汉诵经
原典
佛久后般泥洹去。象王不知佛所在,为周旋行。求索佛不得,便啼垂泪,愁忧不乐,不能食饮。时国中有佛寺舍在山上,名迦罗洹寺。中有五百沙门常止其中,皆以①得阿罗汉道②。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常以是日诵经,至明。
时象王亦在山上,止于寺中。象王知有六日诵经。至其日,当行入寺中,听经。诸沙门知象王意听经,欲诵经时,须象王来,乃诵经。象王听经至明,不睡不卧,不动不摇。
注释
①以:通“已”。
②阿罗汉道:小乘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消灭了一切烦恼而进入了涅槃境界,是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之第四果。
译文
过了很久之后,佛陀涅槃了。象王却不知佛陀到何处去了,仍然每天来到头罗树林,为之周旋而走。到处寻找佛陀不得,便啼哭流泪,忧愁不乐,以致不能饮食。当时,国中正好有座佛寺庙舍建在山上,其寺名叫迦罗洹寺。寺中有五百名沙门常常居住其中,这些沙门都证得了阿罗汉道。他们经常在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斋日时,诵读经书,直到天亮。
当时,象王也在山上,正好住在某寺之中。象王知道有六天时间诵读经书。等到诵经之日,必定走到寺中,倾听众僧诵经。众位沙门知道象王想听经,每次诵读经书之时,一定等候象王来到,然才开始诵读经文。象王倾听经文直至天亮,既不瞌睡也不卧下,不动不摇。
3 象王转生人道
原典
象王数闻①经、承事佛故,后象王以寿命尽死,死后便化为人,作子生婆罗门家。
以后,年长大,不闻佛经,亦不见沙门,便弃家去,入深山,学异道②,在山上止。近比③亦有一婆罗门道人,俱在山上,相与往来,共为知识④。其一人自念言:我不能于世间悬⑤忧苦、老、病,死后当入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中。用⑥是故,我欲剃头须,披袈裟,欲求罗汉泥洹⑦道。其有一人自念言:我愿欲求作国王得自在⑧,令天下人民随我教令。
如是,久后,二人各命尽,俱生世间作人。其一人前求作国王者,生于海边,为国王太子,字弥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门、求罗汉泥洹者,生于天竺,字陁猎,与肉袈裟俱生其家,有一大象同日生。天竺名象为“那”,父母便字⑨为那先。
注释
①数闻:多次听到。
②异道:佛教以外的其他教派。
③近比:紧邻、紧挨着。比,靠近之意。
④知识:知心朋友。
⑤悬:吊起来,此处引申为了结。
⑥用:通“因”。
⑦泥洹:“涅槃”。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已完成悟智(指菩提)之境地。
⑧自在:自由自在,无人管束。
⑨字:命名、取名。
译文
由于象王多次倾听佛经、侍奉佛陀的缘故,后来象王因为年寿已高,命尽而死,死后便转生人道,作为某人之子而生于一个婆罗门的家中。
后来,年龄渐渐长大,没有倾听过佛经,也没有看过一个沙门,便抛开家人而走,来到深山之中,学习异道,在山上住了下来。靠近他住的地方也有一个婆罗门的道人,与他一同住在山上,互相往来,结为知心的朋友。他们俩之中有一人心想:我若不能断绝世间忧苦、衰老、疾病,死后必然堕入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之中。因为这个缘故,我要剃掉头发,身披袈裟,追求进入罗汉涅槃的境界。另一个人心想:我宁愿求做一国之王,获得自由自在,并且使天下人民都要听随我的教化命令。
像这样的发誓之后,两人分别因年寿已尽而死,后又都转生世间再次为人。其中一个先前想要做国王的人,出生在海边,成为国王的太子,名字叫作弥兰;另一个生前想剃发做沙门、寻求罗汉涅槃之道的人,出生在天竺(印度),名字叫陁猎,出生时皮肤有纹,状似福田,仿佛肉披袈裟,有一头大象与之同日而生。天竺称象为“那”,父母便称其子为那先。
4 学道证果的那先
原典
年十五六,那先有舅父,字楼汉,学道作沙门,大高才,世间无比。已得阿罗汉道,能出无间,入无孔,自在变化,无所不作。天上天下人民及蠕动之类,心所念,皆豫知①之,生所从来,死趣何道。那先至舅父所,自说言:“我喜佛道,欲作沙门,为舅父作弟子,宁可持我作沙门?”楼汉哀②之,即听③作沙弥,受十戒。日诵经,思维经戒,便得四禅④,悉知诸经要⑤。
时国中有佛寺舍,名和战。寺中有五百沙门,皆得罗汉道。其中有第一罗汉,名波曰,能知天上、天下,去来现在之事。
那先年至二十,便受大沙门经戒,便到和战寺中,至波曰所。时五百罗汉这⑥以十五日说大沙门戒经,在讲堂上坐。大沙门皆入,那先亦在其中。诸沙门悉坐,波曰悉视坐中诸沙门,心⑦皆是罗汉,独那先未得罗汉。
頞波曰言:“譬若锡米⑧,米正白,中有黑米,即剔,为不好。今我坐中,皆白清净,独那先黑,未得罗汉耳!”那先闻波曰说如是,大忧愁!起,为五百沙门作礼。出去自念:我不宜在是座中坐,譬若众师子⑨中有狐狗。我从今以后,不得道,不入中坐。波曰知那先意,以手摩那先头言:“汝得罗汉道不久,莫愁忧。”便止留那先。
那先复有一师,年八九十,字迦维曰。其中有一优婆塞,大贤善,日饭迦维曰。那先主⑩为师持钵,行取飰食具,师今⑪那先口含水行,到优婆塞家,取飰食具。优婆塞见那先年少端正,与人绝异!有名字、智慧⑫,广远有志,能说经道。优婆塞见那先前⑬,为作礼,叉手言:“飰⑭诸沙门日久,未曾为我说经者。今我从那先求哀⑮,愿与我说经,解我心意。”
那先自念:我受师教戒,令我口含水,不得语。我今吐水者,为犯师要,如是当云何⑯?那先知优婆塞亦高才有志,我为其说经,想即当得道。
那先便吐水却坐⑰,为说经言:“人当布施作福善,奉行佛经戒,死后生世间,得富贵。人不犯经戒者,后不复入地狱、饿鬼、畜生中,贫穷中,得生天上。”优婆塞闻那先说经,心大欢喜。那先知优婆塞心欢喜,便复为说经:世间万物皆当过去,无有常。诸所作皆勤苦,万物皆不得自在。泥洹道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愁不恼,诸恶勤苦皆消灭。
那先说经竟,优婆塞得第一须陁洹道⑱,那先亦得须陁洹道。优婆塞大欢喜,便极与那先作美飰具⑲。那先语优婆塞先取飰具置师钵中。那先飰竟,澡漱讫毕,持飰具还与师。师见言:“汝今日持好飰具来,以犯⑳众人,要当逐出汝㉑。”那先大愁忧,不乐。师教言:“会㉒比丘僧。”悉㉓会,皆坐。师言:“那先犯我曹㉔众人要,来当㉕逐出,无令在众中止。”波曰说经言:“譬若人持一箭,射中两准㉖;那先自得道,亦复令优婆塞得道,不应逐出。”师迦维曰:“政使㉗一箭射中百准,会为㉘犯众人要,不得止。余人持戒,不能如那先得道,如效那先,当用绝后㉙。”众坐中皆默然。师教即逐出那先。
那先便以头面㉚礼师足。起,遍为比丘僧作礼。讫竟,便出去。入深山,坐树下,昼夜精进,思维道不,自成㉛,得罗汉道,能飞行,彻视彻听,知他人心所念善恶,自知前世所更从、来生㉜。得罗汉道已,便来还入和战寺中,诣㉝诸比丘所前,头面悔过,求和解。诸比丘僧即听之。
注释
①豫知:预知。
②哀:怜悯。
③听:任凭、随某人之意。
④四禅:第四禅天的境界,已脱离八灾患(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等八种能动乱禅定之灾患),故也称为不动地。
⑤要:精义、核心之义。
⑥这:“别本”译作“适”。适,恰好、正逢。“别本”更准确。
⑦心:心中以为,用“心”观照。名词动用。
⑧锡米:丽刻本作“扬米”,“别本”译作“折米”。当以丽刻本为准。或“别本”折米应写作“择米”,则亦可。
⑨师子:狮子。
⑩主:丽刻本作“旦”。依丽刻本。
⑪今:丽刻本作“令”。依丽刻本。
⑫有名字、智慧:此句颇为不通,无法断句。“别本”译作“宿知有慧,预闻有明志之名”。依上下文,“别本”更为准确。此句下“广远有志”大约为“预闻有明志之名”意的误译。
⑬前:前来、走近。
⑭飰:“饭”字。为某人供饭。名词动用。
⑮求哀:哀求、苦苦请求之意。
⑯当云何:怎么说、怎么交代。
⑰却坐:“别本”作“而坐”。依“别本”。
⑱须陁洹道:指断尽三界之见惑,意为开始进入圣道,可以译“入流”,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四种道果之一,声闻四果的“初果”。
⑲飰具:饭菜。
⑳以犯:“以之犯”之省略语。“之”代指美味饭菜。
㉑汝:你。
㉒会:集合、召集。
㉓悉:全部、都。
㉔曹:辈。
㉕来当:理应。
㉖准:目标、靶子。
㉗政使:即使、纵使。
㉘会为:总之都是。
㉙当用绝后:应该因此行为而断绝日后修行。由此见迦维曰尤重教之戒律。
㉚头面:完全弯下腰,跪下以头脸触挨,意为极虔诚。
㉛自成:自我修炼,证成正果。
㉜能飞行……更从、来生:此句为证得阿罗汉的六种神通:
(一)神足通:能飞行自在,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
(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做之事。
(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㉝诣:来到。
译文
等到长成十五六岁时,那先有一个舅父,名字叫作楼汉,出家学道成为沙门,其人是旷世高才,世间无人能与之相比。并且已经证得阿罗汉道,能够从密封无间之中出来,也能钻进没有孔穴的器物之中,自由自在地变化,没有什么不能做到。天上天下的人民以及蠕动之类的东西,只要他心中有所思念,都能预先知晓他们从何处而来,死后又趋向何处。那先走到舅父的住处,自己申说道:“我喜欢佛所阐述的大道,要求成为沙门,做舅父的弟子,能否同意让我做沙门?”楼汉十分同情他的要求,立刻就让他出家做小沙弥,先受十戒。然后每天诵读经文,思维佛经戒律,不久便证得四禅,全部知晓各部经典的精义。
当时,国中有座佛教寺院,名字叫作和战寺。寺中有五百名沙门,都已证得阿罗汉道。其中有第一阿罗汉,名字叫波曰,能够知道天上、天下,过去、未来、现在的事情。
那先年满二十之时,便已接受了大沙门的经戒,来到和战寺之中,到波曰住的地方了。一日,正值十五,是僧团的布萨日,五百阿罗汉齐聚于讲堂听戒。大沙门都进去了,那先也夹杂在其中。诸沙门都坐下之后,波曰环视座中诸沙门,知道他们皆是阿罗汉,唯独那先还没有证得阿罗汉道。
頞波曰为刺激那先便说道:“譬如人们择米,所有的米都是正等白米,其中有一粒黑米,人们就会立刻剔去这粒黑米,因为它是粒坏米。现在我的座位之中,都是清净白米,唯独那先是粒黑米,尚未证得阿罗汉道啊!”那先听到波曰这般地说法,心中大为忧愁!赶紧站起来,向五百沙门施礼。出去后心中想道:我不应该坐在众人之中,所有在座比丘,都已证得解脱,成就阿罗汉道,唯独我例外。这仿佛是座中众位皆是狮子,忽而其中夹杂着一条狐狸、野狗一般。我从此以后,若不能证得解脱道,决不进入众人之中而坐。波曰早已知晓那先心意,用手慈悲地摩弄那先头顶说道:“不久的将来,只要你努力,就可以证得阿罗汉道,不要忧愁。”于是便挽留那先住下。
那先还有一位师父,年届八九十岁了,名字叫迦维曰。众人之中有一位优婆塞,十分贤德和善,每天为迦维曰大师提供斋饭。那先要为师父持钵取饭的时候,师父命令那先口中含水,走到优婆塞家,去取回饭食。优婆塞看见那先年少端正,与一般人大为不同!很早就听说他的名声和智慧,胸襟广阔辽远,颇有大志,能够阐发经中的大道。优婆塞看到那先前来,赶紧向他施礼,并合掌说道:“供养诸位沙门斋饭已有很长时间了,不曾有一个沙门向我阐说经中大道。现在我向那先请求,但愿能向我阐述佛经,解开我心中的迷惑愚暗。”
那先心中想道:我已接受了师父的教诫,他命令我口中含水,不许说话。我现在若是吐出口中之水,便是违背了师命,这又该怎么说呢?那先知道优婆塞也是高才有志之士,我若向他阐说经意,想必他立刻便可得道。
于是那先便吐出口中之水并坐下,替优婆塞阐述经意道:“人应当布施做一些福善之事,奉行佛的经律教戒,死后再转生人间,便能得到富贵之福。人若不违犯经律戒律,死后就不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中,或贫苦穷困之中,就可以生于天上享乐。”优婆塞听到那先所说之经,心中大为欢喜。那先也知道优婆塞心中欢喜,便又为他阐述较深的经义:世间万事万物都必然会流逝灭亡,没有一事是常住不变的。各种所作所为都很辛勤劳苦,万物都不能自由自在。唯有证入涅槃之道,就意谓着不再转世而生,也不衰老,没有疾病,也不会死亡,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唯有灭除各种恶念和招致苦的原因,才能脱离无尽的轮回,获得真如的快乐。
那先说完经义之后,优婆塞即证得了第一须陁洹道,那先也因此而证得了须陁洹道。优婆塞十分欢喜,便极力给那先做出美好的饭菜。那先对优婆塞说先取饭菜放在师父的钵中。那先吃完饭,洗脸漱口完毕,便手持饭菜而回交给师父。师父看到那先说道:“你今天虽拿回美好饭菜,可是你已违犯僧团的规定,以之冒犯众人,应该把你驱逐出去。”那先大为忧愁,心中不乐。师父命令道:“集合大众比丘。”大众都集合起来了,全部坐定了。师父说道:“那先不禀师教冒犯了我辈众人之约法,理应将他驱逐出去,不要再让他在众人中住下。”波曰借经文替那先求情说道:“譬如人用一支箭,射中两个目标物;那先自己得道,又使优婆塞也得道,这是十分难得之事,不应该逐出那先。”师父迦维曰说道:“即使一箭射中一百个目标物,总而言之都是违犯了众人之约,就得接受处罚,不能再住在此处。其他各人务必持戒,不能像那先一样,如果有人敢效法那先,为维持法纪的尊严应该如那先一样立即将之逐出僧团,不予共住。”座中众人,都沉默不语。师父命令立即逐出那先。
那先便虔诚地弯下腰,以头顶礼师父之脚以示忏悔。起身之后,又遍向诸位比丘僧作礼。之后便走出和战寺。进入深山之中,坐在树下,昼夜努力精进向道,不敢懈怠,最后终于证得阿罗汉道,能够飞行,自由无碍,得到了天眼通、天耳通及能遍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的他心通,也证得了宿命通和断尽三界的见思惑,不受生死的漏尽通。证得阿罗汉道之后,便又回到和战寺中,到诸位比丘居住之处虔诚地忏悔往昔之过,以期求得他们的理解。诸位比丘当即表示欢迎,并听随他本人之便。
5 那先游化人间
原典
那先作礼讫竟,便出去。转行入诸郡县,街曲、里巷,为人说经戒,教人为善。中有受五戒者,得须陁洹道者;中有得斯陁含道①者;中有得阿那含道②者;中有作沙门,得罗汉道者。第二忉利天③帝释,第七天王梵,第四天王,皆来到那先所,作礼,以头面着足、却坐④。那先便为诸天说经,名字闻四远。那先所行处,诸天、人民、鬼神、龙,见那先,无不欢喜者,皆得其福。
那先便转到天竺舍竭国⑤,止泄坘迦寺中。
注释
①斯陁含道: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的第二果。其从人间生于天界,又从天界生于人间。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
②阿那含道: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的第三果。其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后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
③忉利天:又作三十三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
④却坐:此处意为退到一边坐下。
⑤舍竭国:印度古国名。《大唐西域记》中作“奢羯罗”。属磔迦国旧城。东据毗播奢河,西临信度河,盖为迦湿弥罗(罽宾)东南境内的大国。依梁启超释,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四。
译文
那先行礼完毕之后,便又辞别了和战寺。转而走到各郡县,在街曲、里巷之中,为一般人阐说佛经戒律,教导人们一心向善。在所教的人当中,有接受五戒的人,有的证得了须陁洹道;也有证得斯陁含道的人;也有证得阿那含道的人;甚至还有出家做沙门,而证得阿罗汉道的人。第二忉利天的天帝释,第七天的梵天王,还有第四天的天王等,都来到那先的住所,向他施礼,虔诚地以头顶礼那先之足,然后退到一边坐下。那先便为诸天王阐说佛经要义,从此那先的声名传播四方。那先所到之处,诸天、人民、鬼神、龙等,见到那先,无不欢喜,都获得福报。
那先便又转到天竺的舍竭国,住在泄坘迦寺之中。
6 弥兰王论破野惒罗
原典
有前世故知识①一人,在海边作国王子,名弥兰。弥兰少小好读经,学异道,悉知异道经法。异道人无能者②。弥兰父王寿尽,弥兰立为王。王问左右边臣言③:“国中道人及人民,谁能与我共难④经道者?”边臣白言:“有学佛道者,人呼为沙门。其人智慧妙达,能与王共难经道。北方大臣国⑤,名沙竭⑥,古王之宫。其国中外安隐⑦,人民皆善;其城四方皆复道⑧行,诸城门皆刻镂⑨;及余小国,皆多高明。人民被服,五色焜煌⑩;国土高燥,珍宝⑪众多;四方贾客卖买,皆以金钱⑫;五谷丰贱⑬,家有余畜,乐不可言。”
其王弥兰,以正法治国,高才有智谋,明于官事;战斗之术,无不通达;能知九十六种道,所问不穷,人适发言,便豫知其所趣⑭。王语傍臣言:“是间宁有⑮明经沙门,能与我共难经说道者不?”王傍臣,名沾弥利望群,白王言:“然。有沙门,字野惒罗,明⑯经道,能与王难经道。”
王便敕沾弥利望群即行,往请野惒罗,言大王欲见大师。野惒罗言:“王欲相见者,大善。王当自来耳!我不往。”沾弥利望群即还,白王如是。
王即乘车,与五百伎⑰共行到寺中,与野惒罗相见。前相问讯⑱,就坐。五百骑从皆坐。
王问野惒罗:“卿用何等故,弃家捐妻子,剃头须,被袈裟,作沙门?卿所求何等道?”
野惒罗言:“我曹学佛道,行中正,于今世得其福,于后世亦得其福。用是故,我剃头须,被袈裟,作沙门。”
王问野惒罗:“若有白衣居家,有妻子,行中正,于今世得其福,于后世亦得其福不?”野惒罗言:“白衣⑲居家,有妻子,行中正,于今世得其福,于后世亦得其福。”
王言:“卿空弃家,捐妻子,剃头须,被袈裟,作沙门为?”野惒罗默然,无以报王。
王傍臣白言:“是沙门大明达,有智者,迫促不及言耳。”王傍臣皆举手言:“王得胜!”野惒罗默然受负⑳。王左右顾视㉑,优婆塞面亦不惭。王自念:是诸优婆塞面不惭者,复有明健㉒沙门能与我共相难者耳?王语傍臣沾弥利:“宁复有明智沙门能与我共难经道者无㉓?”
那先者,诸沙门师。知诸经要难,巧说十二品经,种种别异章、断句,解知泥洹之道。无有能穷者,无能胜者。智如江海,能伏九十六种道,为佛弟子所敬爱,以经道教授㉔。那先来到舍竭国,其所相随第子㉕,皆复高明。那先如猛师子㉖。
沾弥利白㉗王:“有沙门,字那先。智慧微妙,诸经道要,能解人所疑,无所不通,能与王难经说道。”王问沾弥利:“审㉘能与我共难经道不?”沾弥利言:“唯然㉙。常与第七梵天共难经说道,何况于人?”王即敕沾弥利,便行请那先来。沾弥利即到那先所,白言大王欲相见。那先言:“大善!”即与弟子相随行,到王所。
王虽未尝见,那先在众人中披服行步,与人有绝异!王遥见,隐知㉚那先。王自说言:“我前后所更见众大多,入大坐中大多,未尝自觉恐怖,如今日见那先。今日那先定胜我。我心惶惶不安。”
沾弥利居前㉛,白王言:“那先以发,旦到。”王即问沾弥利,何所㉜是那先者?沾弥利白,因指示王㉝。王即大欢喜:“正我所隐意是。”
注释
①故知识:旧相识、老朋友。
②无能者:“别本”作“无能胜者”。丽刻本“者”亦作“胜者”。
③言:道。
④难:互相辩论。
⑤北方大臣国:“别本”作“今在北方大秦国”。依“别本”。
⑥名沙竭:“别本”作“国名舍竭”。依上文意,沙竭应作“舍竭”,正与那先行程相符。
⑦安隐:以隐居(实际为出家)为安。此乃中国人以自己文化中“隐士”来理解、翻译印度的出家人。
⑧复道:指楼阁之间上下两重通道而最上层者,称之为“复道”。此处主要是用来说明该国繁荣与发达。
⑨刻镂:雕刻。
⑩人民被服,五色焜煌:形容人民穿着,特别光彩灿烂。焜煌,灿烂耀眼。此句亦是汉译的习惯。中国人总以为野蛮的少数民族,不穿衣或穿兽皮。人民被服,乃是高度文明的象征。
⑪珍宝:珍贵的宝物。
⑫皆以金钱:皆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形容该国经济发达。金,此处为铜。钱,作为钱,动词。
⑬丰贱:丰收而价贱之意。
⑭所趣:所趋,意为想什么、要到达何处、有何目的等。
⑮是间宁有:是间,指弥兰王国中之国舍竭国中。宁有,岂有、有没有。
⑯明:通晓。
⑰五百伎:“别本”作“五百骑”。依“别本”。
⑱问讯:问讯、寒暄之意。
⑲白衣:一般的人。印度人在家均穿白衣。
⑳受负:承受失败。
㉑顾视:回头看。
㉒明健:“别本”作“明经健沙门”。意为通达善于辩论的和尚。
㉓无:语助词,相当于“吗”。
㉔以经道教授:“别本”作“以经道教授人”,语义更完整,依“别本”。
㉕第子:应作“弟子”。
㉖猛师子:猛狮子。
㉗白:告诉。
㉘审:的的确确、真的。“审能……不”句式意为“真的能……吗”。
㉙唯然:的确是这样。
㉚隐知:暗中就知道了。
㉛居前:先走了。
㉜何所:哪一位。
㉝指示王:指给王看。指示,指某(人或物)以给某(人)看。
译文
此时,有前世的旧相识一人,在海边做国王的太子,名字叫作弥兰。弥兰从小就爱好读经,学习外道道术,通晓全部外道道术的经典及其纲要。外道道人没有一人能够战胜他。弥兰的父亲寿终正寝之后,弥兰便立为国王。弥兰王向左右两旁的大臣问道:“我国之中得道之人以及其他的人民,有谁能够与我共同辩驳论说经义吗?”旁边大臣回答道:“有学习佛道的人,人们称他们为沙门。这些人颇具智慧,高妙通达,能够与大王共同辩驳论说经义。他们在北方大秦国,名字叫舍竭,它乃是古代帝王之宫。该国内外都安于隐居,人民都十分和善;它的城池四周都有复道相通,各边城门都有雕梁画栋;及至其国中其他小国,也都有许多高明人士。人民穿着的衣服,色彩光辉灿烂;国土因地势高处而干燥,珍宝十分众多;四方商人做生意,在此地都用铜钱作为流通货币;五谷丰收而粮价低贱,家家都有积余,人民生活乐不可言。”
这里所说的弥兰王,他以正法治理国家,才华横溢且有智谋,对于政府管理之事明察通达;各种战斗之韬略,没有一样不精通;能够知晓九十六种外道道术之精义,所有疑问不能难倒他,人只要从他身边经过说些话,他便能预知此人的意思及其目的。王对身边的大臣说道:“这其中有明白经典要义的沙门,能与我共同驳难论说经义的吗?”王的旁臣,名字叫沾弥利望群的人,向王进言道:“肯定有。有一位沙门,名字叫野惒罗,明晓通达经义,能够与王共同驳难论说经义。”
弥兰王立刻便下诏命沾弥利望群动身,去请野惒罗,说大王要见大师。野惒罗说道:“大王要想相互见面的话,很好。但王应当自己来啊!我可是不去的。”沾弥利望群立即回来,如实地把这番话告诉了大王。
弥兰王立刻乘车,与五百随从一道走到寺中,与野惒罗会见。上前相互寒暄问讯,然后各自就座。五百随从也都坐下。
王便问野惒罗道:“卿因何缘故,抛开家庭舍弃妻子儿女,剃掉头发,身披袈裟,做起沙门来?卿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一种人生境界?”
野惒罗说道:“我辈学习佛道,以中道作为行为准则,在现世可以获得此一做法的好处,在后世也可以获得此一做法的福泽。因为这些缘故,我剃掉头发,身披袈裟,成为沙门。”
王向野惒罗问道:“假若有在家学佛的居士居于家中,虽有妻子儿女,也能持守中道,在现世能获得好处,在后世也能获得福泽吗?”野惒罗回答道:“在家学佛的居士居于家中,勤修佛法,虽有妻子儿女,在现世能获得好处,在后世也能得其福泽。”
王又问道:“既然如此,卿为何又白白地抛开家庭,捐弃妻子儿女,剃掉头发,披上袈裟,出家做沙门呢?”野惒罗沉默不语了,不知如何回答王的提问。
弥兰王的旁臣向王说道:“这位沙门乃是十分明达有智慧之人,因为一时紧迫仓促回答不上来罢了。”但是王的其他旁臣都举起手说道:“大王得胜啰!”野惒罗沉默无语承认失败。弥兰王左右前后巡视,在座的优婆塞脸上并没有惭愧的颜色。王心中想道:这些优婆塞面颜没有惭愧之色,难道还有明慧机智的沙门能和我共相诘难论道的吗?王对旁臣沾弥利望群说道:“是不是还有明达智慧的沙门能与我共同诘难论道呢?”
那先,现在是诸沙门的老师了。他通晓各经要点与难点,能巧妙地阐述十二部经,以及对种种别本异本的篇章、各种句子,理解知晓涅槃之道的奥秘。没有一个人能穷尽他的知识,没有一个人能战胜他。他的智慧如江河海洋一般宽广深奥,能够制伏九十六种外道,被佛弟子所敬爱,凭借对经道的圆融知识而成为教授。那先来到舍竭国之时,其所跟随而来的弟子,个个都是高明之人。那先常常讲经弘法,教人善法,辩才勇猛,能做狮子吼。
沾弥利望群回答王道:“有位沙门,名字叫那先。他智慧精微绝妙,通晓各部经典的核心思想,能够解答人们心中所疑,无所不通,能够与王辩论经义。”弥兰王问沾弥利望群道:“真的能与我共同辩论经义吗?”沾弥利望群说道:“的确如此!他常常与第七梵天一起辩论经义,更何况是与人间之王呢?”王立即下诏命沾弥利望群去请那先前来。沾弥利望群迅速来到那先之处,向那先说道大王想要见他。那先说道:“很好!”即刻便与弟子一道,来到弥兰王的住处。
王虽然未曾见过那先模样,但那先在众人中所着之装,所走之步履,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王远远地看着,心中已猜测到了谁是那先。王自言自语地说道:“我前前后后所见的人很多,大多数都属于平庸之辈,大多数都未曾使我感到恐怖,如今日遥见那先这般。今天那先一定会战胜我。我心中感到惶惶不安。”
这时沾弥利望群走上前来,向王报告道:“那先已经出发,立刻便到。”王立即问沾弥利望群,哪一位是那先?沾弥利望群立即回答,因之指出那先让王看到。王立即大为欢喜,说道:“正是我心中所猜的那位!”
7 王初见那先,问卿尊姓大名
原典
那先即到。王因前,相问讯语言,王便大欢喜。因共对坐。
那先语王言①:“佛经说言:‘人安隐,最大利;人知足,最为大富;人有所信,最为大厚;泥洹道,最为大快。’”王便问那先:“卿字何等②?”那先言:“父母字我为那先,人呼我为那先,有时父母呼我为首罗先③,有时父母呼我为维迦先。用是故,人皆识知④我,世间人皆有是⑤耳。”
王问那先:“谁为那先者?”王复问言:“头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耳、鼻、口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项⑥、肩臂、手足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䏶脚⑦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颜色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苦乐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善恶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身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肝肺、心脾、肠⑧为那先耶?”“不为那先。”王复言:“颜色为那先耶?”“不为那先。”“苦乐、善恶、身心合是事⑨,宁为那先耶?”言:“不为那先。”王复言:“无有苦乐,无有颜色,无有善恶,无有身心,无是五事,宁为那先耶?”那先言:“不为那先。”王复言:“声向、喘息,宁为那先耶?”言:“不为那先。”“何等为那先者?”
那先问王:“何所为车者?轴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䡰⑩为车耶?”王言:“䡰不为车。”那先言:“辐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⑪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⑫为车耶?”“不为车。”“轭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轝⑬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盖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合聚是材木着一面,宁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音声为车耶?”“不为车。”那先言:“何等为车耶?”王默然不语。
那先言:“佛经说:‘合聚是诸材木用作车,因得车。’人亦如是,合聚头、面、目、耳、鼻、口、颈项、肩臂、骨肉、手足、肺、肝、心、脾、肾、肠、颜色、声向、喘息、苦乐、善恶,合为一人。”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语王言:对王说道。
②何等:是什么。
③首罗先:丽刻本作“首那先”。罗、那,音近。
④识知:认识。
⑤是:此处指代“名字”。意为像我那先这样,有一个名字,别人可以称呼。
⑥项:应作“颈项”。
⑦䏶脚:䏶,音bì,股也,大腿。腿脚是也。
⑧肠:今应写作“肠胃”。
⑨是事:这些部分、物事。
⑩䡰:应是“辇”字。
⑪:应作“辋”字。
⑫:应是“辕”字。
⑬轝:应是“舆”字。
译文
那先即刻便来到跟前。王因之立即迎上前去,相互寒暄问讯作礼,王便感到大为欢喜。因此共同相向而坐。
那先对王说道:“佛经上说道:‘人心安稳,是为最大好处;人若知道满足,是为最大的富贵;人若有所诚信,便是最大的厚道;人证涅槃,是最大的快乐。’”王便问那先:“卿尊姓大名如何称呼?”那先说道:“父母给我取名为那先,人们叫我为那先,有时候父母也叫我为首那先,有时候又称我为维迦先。因为这一缘故,人们都能够认识我,世人都像我这样,有个名字,那不过是方便称呼的假名罢了。”
王问那先:“那先是指什么呀?”王又问道:“是头叫那先吗?”(那先回答道:)“头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耳、鼻、口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颈项、肩臂、手足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腿脚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善恶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身躯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肝肺、心脾、肠胃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此语为衍文,上已问过)”“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善恶、身心,共同合起诸件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又说道:“没有苦乐,没有颜面容貌,没有善恶,没有身心,没有这五种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声响、喘息,是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问道:“那么究竟什么东西是那先呢?”
那先问王道:“什么是车呢?车轴就是车吗?”王回答道:“不是车。”那先说道:“辇是车吗?”王说道:“辇不是车。”那先说道:“辐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辋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辕是车吗?”“不是车。”“轭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舆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盖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共同将这些材木的某一方面特点加起来,岂就是车了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轮子滚动所发出的音声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那么什么才是车呢?”弥兰王一时语塞,沉默不言了。
那先接着说道:“佛经上说道:‘综合这些材质的功能因而成为车之功能,因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完整之车。’人也是这样,必须综合头、面、目、耳、鼻、口、颈项、肩臂、骨肉、手足、肺、肝、心、脾、肾、肠胃、颜色、声响、喘息、苦乐、善恶,然后才合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8 以智者提问便与王对答
原典
王复问言:“那先能与我难经说道不?”那先言:“如使王作智者问,能相答;王作王者问、愚者问,不能相答。”①王言:“智者问、王者问、愚者问,何等类?”那先言:“智者语,对相诘,相上语,相下语。语有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王者语,自放恣②,敢有违戾③不如王言者,王即强诛罚④之,是为王者语;愚者语,语长不能自知,语短不能自知,戾⑤自用,得胜而已,是为愚者语。”王言:“愿用智者言,不用王者、愚者言。莫持王者意与我语,当如与诸沙门语,当如与诸弟子语,如与优婆塞语,当如与给使者语,当以相开悟。”那先言:“大善!”
王言:“我欲有所问。”那先言:“王便问。”王言:“我已问。”那先言:“我已答。”王言:“答我何等语?”那先言:“王问我何等语?”王言:“我无所问。”那先言:“我亦无所答。”
王即知那先大明慧。王言:“我甫始⑥当多所问,日反欲冥⑦,当云何?明日当请那先于宫中善相难问。”沾弥利望群即白那先言:“日暮,王当还宫。明日,王当请那先。”那先言:“大善!”王即为那先作礼,骑还归宫。于马上续念那先至。
明日⑧,沾弥利望群及傍臣白王言:“当请那先不?”王言:“当请。”沾弥利望群言:“请者,当使与几⑨沙门俱来?”王言:“自在那先与几沙门俱来。”主藏者,名悭,悭白王言:“令那先与十沙门共来可。”如是至三。王嗔恚⑩,言:“何故齐⑪令那先与十沙门共来?”王言:“汝字悭,不妄⑫。强⑬惜王物。自汝物,当云何?汝逆我意,当有诛罚之罪。可⑭。言可哀,赦汝过。今我作国王,不堪⑮飰沙门耶?”悭大恐怖,不敢复语。
沾弥利望群到那先所,为作礼,白言大王请。那先言:“王当令我几沙门共行?”沾弥利望群言:“自在⑯那先与几沙门共行。”那先便与野惒罗八十沙门共行。沾弥利望群旦欲入城时,于道中,并问那先:“往日对王言‘无有那先’何以⑰?”那先问沾弥利望群:“卿意何所为那先者?”沾弥利望群言:“我以为喘息、出入、命气为那先。”那先问言:“人气一出,不复还入;其人宁复生不?”沾弥利望群言:“气出不复还入者,定为死。”那先言:“如人吹笳⑱,气出不复还入。如人持鍜金䇶⑲吹火,气一出时,宁得复还入不?”沾弥利望群言:“不复还。”那先言:“同气出不复入,人何故犹不死?”沾弥利望群言:“喘息之间,我不知。愿那先为我曹解之。”那先言:“喘息之气,皆身中事,如人心有所念者。舌为之言,是为舌事;意有所疑,心念之,是为心事。各有所主,视之虚空无有那先⑳。”沾弥利望群心即开解,便作优婆塞,受五戒。
那先便前入宫,到王所,上殿。王即前,为那先作礼而却㉑。那先即坐,八十沙门皆共坐。王手㉒自持美飰食,着㉓那先前。飰食已竟,澡手(水㉔)毕讫。王即赐诸沙门,人一张叠袈裟,草屣各一量㉕;赐那先、野惒罗各三领袈裟,各一量草屣。王语那先、野惒罗言:“留十人共止,遣㉖余人,皆令去。”那先即遣余沙门去,与十人共止留。王敕:“后宫诸贵人、伎女㉗悉出,于殿上帐中听我与那先共难经道。”时贵人、伎女悉出,于殿上帐中听那先说经。
时王持座㉘坐于那先前。王问那先言:“当道说何等?”那先言:“王欲听要言者,当说要言。”
注释
①此段显示了那先过人的智慧。智者能以智护其身,不遭王权的迫害。
②放恣:恣意妄为。
③违戾:违拗、违背、不顺从。
④诛罚:杀戮惩罚。
⑤戾:暴戾之意。
⑥甫始:开始、刚开始、起初。
⑦日反欲冥:反,通“返”。
⑧明日:第二天。
⑨几:多少。
⑩嗔恚:圆睁双眼而发怒。恚,音huì,愤怒。
⑪齐:总是。
⑫不妄:的确不错。
⑬强:固执地。
⑭可:此处译文似有漏译之嫌。“别本”作“可去”。意畅通。
⑮不堪:不能承受。
⑯自在:随便。
⑰何以:为什么用……,此乃倒装句,原句语序应为:“何以‘无有那些’对王言?”
⑱笳:一种乐器,与笛子类似。
⑲鍜金䇶:䇶,音wò,竹筒。鍜金䇶,盖为金属做的吹火筒。
⑳此句“别本”译作“分别视之,皆虚空,无有那先也”。意思通畅,当依“别本”。
㉑却:离开。
㉒手:亲手、亲自。
㉓着:放。
㉔水:此“水”当为衍字。
㉕一量:丽刻本写作“一”,一双之意。后“一量”同此。
㉖遣:遣散、遣回。
㉗伎女:“别本”作“妓女”,歌伎是也,非今人商业化之妓女也。类似中国古代的嫔妃。
㉘持座:搬个座凳。此句极写弥兰王对那先的尊敬,由于前番折服了他。
译文
王又问道:“那先还能与我共同辩难经义阐述大道吗?”那先说道:“假如大王能作为一个智者来提问,我就能够与你对答;大王若是以王者的身份来提问、以愚者的身份来提问,我就不能与你对答了。”王说道:“聪明人之问、帝王之问、愚蠢人之问,各是什么意思?”那先说:“智者之间对话,相互诘难,语有上等,语有下等之分。对谈中有了胜负结果,则双方自己知道,这便是智者的对话;王者的对话,是自我放纵恣肆,若有敢于违拗,不听从王者之言的人,王便强行诛杀勿论,这便是王者的说话方式;愚蠢之人的对话,其话语太长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其语句很短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暴戾自大,仅仅是追求胜利的结果而已,这便是愚蠢之人的说话方式。”王说道:“愿以智者的方式对话,不会用王者、愚者的方式对话。你不要用对待王者的心态与我说话,应该像与诸沙门在说话,应该像与诸弟子在说话,就像与优婆塞在说话,应该像与使者在说话,最终目的是应当相互启发开悟。”那先说:“太好了!”
王说道:“我有个问题要问。”那先说:“王便问罢了。”王说道:“我已经问过了。”那先说:“我已回答了。”王说道:“用什么语言回答了我?”那先说:“王又问了我什么问题?”王说道:“我没有什么可问的。”那先说:“我也没有什么可回答的。”
王因此立刻明白那先是特别明达智慧之人。王说道:“我刚才本有许多问题要问的,日落天暗,怎么办呢?明天应该请那先到宫中好好地相互驳难辩论一番。”沾弥利望群立即告诉那先道:“日已傍晚,大王应当回到宫中。明天,王定当请那先去宫中。”那先说:“那太好了!”王立即向那先施礼,骑马回宫而去。王在马上继续考虑第二天那先来到的时候如何提问。
第二天,沾弥利望群以及旁臣们都向王启奏道:“请还是不请那先呢?”王说道:“理应当去请。”沾弥利望群说道:“如果请的话,应当请多少沙门一起来到呢?”王说道:“由那先自己决定与多少沙门一同来。”这时,旁边有另一主藏大臣。立于主藏地位的这个人,名字叫悭。他向王启奏道:“让那先与十位沙门一起来就行了。”像这样启奏了三遍。弥兰王生气地说道:“为什么老是说让那先与十位沙门一起来呢?”王又说道:“你名字叫悭,的确不错。固执地悭惜皇家的财物。要是你自家的财物,那还不知如何得了?你触犯我的意志,该有杀头之罪。你可以走开了。愍念你悭吝无知,特赦免你的罪过算了。现在我身为一国之王,难道不能承受供养沙门的饭食吗?”悭十分恐惧害怕,不敢再说一句话了。
沾弥利望群来到那先住的地方,向那先施礼,并告诉了大王请那先去的话。那先说:“王要求我与几位沙门同去?”沾弥利望群说道:“随便那先与多少沙门一道前往。”那先便与野惒罗等八十位沙门一起前往。沾弥利望群在即将进城时,于道途之中,便问起那先昨日回答王说“没有那先”一语的意思。那先便问沾弥利望群道:“您的意思那先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沾弥利望群说道:“我认为喘息、出入,生命之气便是那先。”那先问道:“人的气(流)一旦呼出,就不再回到本身,那么这个人还是活的吗?”沾弥利望群说道:“呼气出而不再有气进入的人,必然就会死去。”那先又说道:“像有人吹奏笳乐,气出就不再回来了。像那些手持鍜金䇶吹火的人,气流一旦吹出时,岂还能回去否?”沾弥利望群说道:“不再回去。”那先说道:“同样是气流涌出而不再回去,这些人为什么还不死呢?”沾弥利望群说道:“喘息之间的深奥道理,我不知晓。但愿那先替我辈解说清楚。”那先说:“喘息的气流,都是身中的固有物事,就像人心总会有所思念一样。舌头将心念说出,是舌头的特殊功能;意有怀疑的对象,心中对此对象加以考虑,这便是心的特殊功能。每一部位都各自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分开来看它们,都是四大皆空的而并没有那先在其中。”沾弥利望群当下心意立刻就开通领悟了,便成为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并受了五戒。
那先便走进宫中,来到了王的居处,走到宫殿之上。弥兰王立即迎上前来,向那先施礼然后便退回原位。那先便就座,八十位沙门也都坐下了。王亲手捧着精美的饭菜,放到了那先面前。吃完饭以后,漱口洗手完毕。王便供养众沙门,每人一件双层袈裟,皮革制鞋一双;供养那先、野惒罗每人三件袈裟,一双皮革制鞋。王又对那先、野惒罗说道:“留下十个人共同在一起就座,其余的人让他们回去。”那先立刻遣回其余的沙门让他们回去,与十位沙门一同留在王宫。王又下诏:“后宫诸贵妃、乐伎都出来,在殿上帐中倾听我与那先论说经义。”当时,后宫的贵妃、乐伎都出来,在殿上帐中听那先论说经义。
这时,王亲自搬着座位坐在那先面前。王问那先道:“应该辩论什么呢?”那先说道:“王若想倾听核心之言,就当说核心言语。”
第一问因何缘故做沙门呢?
原典
王言:“卿曹道何等最为善者,用何故作沙门?”那先言:“我曹辈欲弃世间苦恼,不复更后世苦恼,故作沙门。”王言:“沙门者,悉尔①不?”那先言:“不悉用是故作沙门。中有负债作沙门者,中有畏县官作沙门者,中有贫穷作沙门者。”那先言:“我但说欲脱爱欲、苦恼,灭今世勤苦,至心求道作沙门者耳。”②王言:“今卿用是故作沙门耶?”那先言:“少少③作沙门。有佛经道是故:‘欲弃今世、后世苦恼,作沙门。’”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尔:代词,“这样”之义。
②我但说……沙门者耳,此一长句,意思与上文颇为不贯。依“别本”,译作“我本至心求道,故作沙门耳”。语义晓畅,与上下文贯通,当依此。
③少少:“别本”写作“少小”,当是。
译文
王说道:“你们佛道之中什么是最上等之善呢?你们又因什么缘故做沙门呢?”那先说:“我们为了想要抛开世间的种种苦恼,不再经受后世苦恼,所以做沙门。”王说道:“沙门之中,都是这样的吗?”那先说道:“并不都是因为这一追求而做沙门。其中,有的因为负债无力偿还,为逃避债务而做了沙门的;有的因为畏惧官府的追捕做了沙门;有的因为贫穷做了沙门。”那先又说道:“我仅仅说出了为要脱离爱欲、苦恼,灭除今世的辛勤痛苦的一种情况,至于心念没有入道做沙门的,我未说罢了。”王说道:“现在您是因为什么做沙门的呢?”那先说道:“从小就做了沙门。有佛教经典阐述了其中的道理:‘要想解脱今世、后世的苦恼,就去做沙门。’”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问人死还受后有之身?
原典
王问言:“宁有人死后复生不?”那先言:“人有恩爱、贪欲者,后世便复生为人。无恩爱、贪欲者,后世便不复生。”
译文
王问道:“难道人死后还要轮回再生吗?”那先说:“人如若有恩爱、贪欲的话,后世便会再次投胎为人。没有恩爱、贪欲的话,后世便不再投胎轮回再生。”
第三问一心念正法,不受后有之身?
原典
王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后世不复生耶?”那先言:“人一心念正法,智慧及余善事,后世不复生。”
译文
王说道:“人若一心一意以正法为念,后世便不再轮回了吗?”那先说道:“人若一心一意以正法为念,并能念及智慧及其他善事,依此功德之力,后世便不再轮回了。”
第四问善心念正法与智慧本质相同吗?
原典
王言:“人以善心念正法,与黠慧①者,是二事,其义宁同不?”那先言:“其义各异不同。”王言:“牛马六畜各自有智谋,其心不同?”那先言:“王曾见获麦者不?左手持麦,右手刈之②。”那先言:“黠慧之人,断绝爱欲,譬如获麦者。”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黠慧:狡黠的智慧,非正智。
②刈之:割之。“之”,指代麦苗。
译文
王说道:“人以善良之心努力地按照正法去思维,与以狡黠之智慧去按正法思维,是二种不同行为呢,还是本质意义是相同的呢?”那先说道:“这二者的本质意义是不同的。”王说道:“牛马等六畜各自有其自己的思维,它们的心念不同吗?”(按:此处疑原典文有漏失,如依“别本”,则续译:那先说:“牛马等六畜各自有思维,而心念也各自不同。”)那先说:“王曾经看过割麦的情形没有?左手抓住麦苗,右手用刀割之。”那先说道:“有黠慧之人,一心系念正念,令不散乱,以智慧之剑断绝爱欲,就像割麦的人一样。正念与智慧二者同时运作,才能解脱生死。”王说道:“说得太妙了!说得太妙了!”
第五问什么是余善事呢?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余善事者?”那先言:“诚信、孝顺、精进、念善、一心、智慧,是为善事。”
王言:“何等为诚信者?”那先言:“诚信,解人疑。信有佛,信经法,信有比丘僧,信有罗汉道;信有今世,信有后世;信孝父母,信作善得善,信作恶得恶;信有是,以后心便清净,去离五恶①。”
“何等五?”“一者淫妷②,二者嗔怒,三者嗜卧,四者歌乐,五者疑人。不去是五恶,心意不定;去是五恶,心便清净。”那先言:“譬如遮迦越王③,车马人从濿度④,令水浊恶。过度以去,王渴,欲得水饮。王有清水珠置水中,水即为清,王便得清水饮之。”那先言:“人心有五恶,如浊水。佛诸弟子度脱生死之道,人心清净,如珠清水。人却诸恶,诚信清净,如明月珠。”王言:“善哉!善哉!”
王复问那先:“精进诚信者,云何?”那先言:“佛诸弟子自相见辈中说⑤诸清净,中有得须陁洹道者,中有得斯陁含道者,中有得阿那含道者,中有得阿罗汉道者。因欲相效⑥行诚信,便得度世道。”那先言:“譬如山上大雨,其水下流广大。两边人俱不知水浅深,畏不敢前。若有远方人来视水,隐知⑦水广狭、深浅,自知力势能入水,便得过度去。两边人众便随后度去。佛诸弟子如是。人心清净,便为须陁洹道,得斯陁含道,得阿那含道,得阿罗汉道,善心精进,得道如是。佛经说言:‘人有诚信之心,可自得度世。’人能自制,止却⑧五所欲。人自知身苦恼,能自度脱。人皆以智慧成其道德。”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去离五恶:远离五恶。
②淫妷:意为放荡、不检点、过分纵欲。
③遮迦越王:意为转轮王。
④濿度:快速渡河。
⑤说:通“悦”。
⑥相效:互相效法、模仿。
⑦隐知:凭心中意念猜想而知,直觉。
⑧止却:控制住并能摒弃。
译文
王又问那先:“什么是其余的善事呢?”那先说:“所谓诚信正法、孝顺慈悲、不断地努力向上、以善为念、使心思专一、具有智慧等,这便是善事。”
王说道:“什么是诚信正法呢?”那先说道:“诚信正法,即是对三宝没有猜疑。相信有佛,相信有佛法,相信有清净的比丘僧,相信有阿罗汉道的境界存在;相信有今世、后世的轮回报应;相信孝敬父母之道,相信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相信以上这些观点之后,日后必能心得清净,远离五恶。”
“什么叫作五恶呢?”那先言:“第一恶是贪淫妷,第二是嗔怒,第三是懒惰嗜睡,第四是放纵歌舞音乐,第五是怀疑他人。不远离这五恶,心意就不得安定;远离了这些五恶,心意便能清净。”那先又说:“譬如遮迦越王,率领他的车马随从人员一起渡河,使得河水浊恶不堪。渡过河水以后,遮迦越王口渴了,想要喝水。但水已混浊不能喝,王把随身带的使水变清的珠子放入水中,水立刻就变得澄明清净了,王便能够有清净水喝了。”那先说道:“人心中有五恶干扰,就如浊水一般。佛的众弟子证得了超脱生死的大道,这些人的心获得了清净,就像有清水珠使水变清了一般。同样,人若能退却诸恶,诚信清净,人心就会像明月之珠一般,清明光耀。”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王又问那先道:“所谓精进诚信,又是怎么解释呢?”那先说道:“佛的诸弟子见同辈中有人修行而心得清净、解脱,其中有得须陁洹道的人,有得斯陁含道的人,有得阿那含道的人,也有得阿罗汉道的人。因之便想相互效仿践行诚信,善为修持,毕竟证果,以便可以超度世间之苦。”那先说:“譬如山上下大雨,山洪下泻其水势浩大。站在山洪两边待渡的人因为不知水流的浅深,个个畏惧不敢向前渡水。此时,假若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善知识察视该水流,凭直觉知晓该水流的宽广度及深浅度,并且自知自己的力量可以入水,而且能够渡过去。两边众多人群便跟随他渡水的路线渡过水流。有诚信的佛弟子也是这样引导人们度脱世间苦难。人心一旦清净,便是须陁洹道,进而得斯陁含道,再进而得阿那含道,最后得阿罗汉道,善心精进,得道的过程便是这样。所以佛经上说道:‘人若有了诚信之心,可以自己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人若能自我控制,便能制止住五种欲望。人若能自知身躯是苦恼之根源,便能自我超度解脱。人都是凭借智慧而最终圆满成就道德。”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六问什么叫作慈悲?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孝顺者?”那先言:“诸善者皆为孝顺。”那先言:“有四善事,心意所止①。”言:“何等四心意所止者?”那先言:“一者自观其身中外内,二者知意苦乐,三者知心善恶,四者知正法,是②为四。”
那先言:“复有四事。”“何等四?”“一者制其意;二者诸有恶事不听入心中;三者心中有恶事即出③之,索诸④善;四者其心中有善,制持不放;是为四。”那先言:“复有四事,自在欲所作。”“何等为四?”“一者却欲,二者精进,三者制心,四者思惟⑤,是为四。”
那先言:“复有五效事⑥。”“何等为五?”“一者诚信,二者孝顺,三者精进,四者尽心念善,五者智慧,是为五。”
那先言:“复有七事,弃除诸恶,名为七善,亦名七觉意。复有八种道行,亦名为阿姤者。是凡三十七品经,皆是孝顺为本⑦。”
那先言:“凡人负金⑧致远,有所成立,皆由地成;世间五谷、树木,仰天之中,皆由地生。”⑨那先言:“譬若师匠,⑩作大城,先度量作基趾⑪巳,乃起城。”那先言:“譬若倡伎⑫欲作先净,扫地乃作。佛弟子求道,先行经戒,作善因,知勤苦,弃诸爱欲,便思念八种道行⑬。”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止:停留、栖息。
②是:指示代词,“这些”之意。
③出:驱逐出去。
④诸:“之于”的合音词。
⑤思惟: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惟,唯一。
⑥五效事:五件可以效法的事情。
⑦孝顺为本:此“孝顺”当与中国儒家的伦理孝道观不尽相同。它是把做各种善事看作“孝顺”,实际上乃“慈悲”之意。本义为服从。
⑧负金:“别本”作“负重”。
⑨此段称赞“地”之重要,实乃称“孝顺”的重要。后来佛教皆称“出家人以慈悲为怀”,由此可知,此处“孝顺”当“慈悲”解。
⑩:“图”字,设计之意。:“图”字,设计之意。
⑪基趾:“别本”作“基址”。当依“别本”。
⑫倡伎:“别本”译作“伎人”。约为行走卖唱、杂耍之类的民间艺人,在公共场合表演时,先清扫出一块场地。故“别本”说“除地平,乃作”。
⑬八种道行:概指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译文
王又问那先:“什么叫孝顺慈悲呢?”那先说道:“各种善事都是孝顺慈悲。”那先说:“有四种善事,心意可以依止。”王说道:“什么是心意可以依止的四种善事?”那先说道:“第一是能够看清自身中外内的东西为不净(观身不净);第二是知道欣求乐受中反生苦的原因(观受是苦);第三是知道心的善恶之念是生灭无常(观心无常);第四是知道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观法无我)。这些便是四种善事。”
那先说道:“还有四件事情。”“什么样的四件事情呢?”“第一是制伏其意念(未生之恶令不生);第二是各种带有恶意的事情即使知道了也不要存放在心中(已生之恶令断);第三是心中如若有恶事立即驱逐出去,寻求各种善事来正心意(已生之恶令断,未生之善令生起);第四是有了善端,便紧紧握住而不放逸出去(已生之善令增长)。这便是四事。”那先说:“还有四件事情,是自由意志所引起的。”王说道:“这四件事又是指什么呢?”那先说:“第一是除却欲望,第二是精进,第三是制伏心意,第四是思维专一。这便是我所说的四件事。”
那先说道:“还有五件应该效法之事。”“什么才是五件应该效法的事情呢?”“第一是诚信正法,第二是孝顺慈悲,第三是精进,第四是尽心以善为念,第五是要有智慧。这便是五件应该效法之事。”
那先说道:“还有七件事,弃除各种恶念,又叫作七善事,又叫作七觉意。又还有八种道行,也叫作阿姤。总之所有三十七品经,都是以孝顺慈悲作为根本。”
那先说道:“大凡人身负重任走向远大目标,最终有所成就,都是由于大地的负托而促成的;而世间五谷、树木,虽仰天之中成长,但都是从地中生长出来的。”那先说道:“譬如建筑师,他要设计建筑一座巨大的城池,必然首先度量做城的地基。这些工作完毕之后,方才建造大城。”那先说道:“譬如倡伎,想要在某地表演必然先将场地打扫干净,扫出一片干净场地然后开始演唱。佛家弟子追求人生至道,首先学习经文戒律,种下善因,知道世间的辛勤痛苦本质,抛弃各种尘世的恩爱欲求,这样一心系念并努力实践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乃至圆满成就佛果。”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七问什么叫作精进?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精进者?”那先言:“助善是为精进。”那先言:“譬若垣墙欲倒,从傍柱①之;舍欲倾坏,亦复柱之。”那先言:“譬若国王遣兵,有所攻击。兵少弱,欲不如②。王复遣兵往助之,便得胜。人有诸恶,如兵弱;人持善心,消恶心,譬如国王增兵得胜;人持五戒,譬如战斗得胜。是为精进,助善如是。”
那先说:“经言:‘精进所助,致人善道;所致善者,无有逮斯③。’”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柱:名词动用,以柱撑之。
②不如:不去、不出动。
③逮斯:逮,赶得上;斯,代词,指代“精进”。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什么才叫作精进呢?”那先说道:“所谓精进,即是积极地以善心以及行动,去支持增长、成就善好的功德。”那先说:“譬如说墙垣将要倾倒了,从旁边以柱撑之;房屋将要倾倒了,也这样地以柱撑之。如此墙垣、房子就不会倒塌,此一支持善法,使善心不退减损坏,即助善,也就是精进。”那先说道:“就像国王派遣部队,要攻击某个地方。由于兵力太少显得战斗力薄弱,因而士兵便不想去攻击。王又调遣兵力前去支援他们,便得胜回朝。人有了各种恶念不能克服,就像大王派兵的兵力弱小一样;人坚持善心,消除恶之心念,就像国王增兵得胜一样。人坚守五戒,就像战斗得胜的道理一样。这便是精进,支援善之心念亦即这个意思。”
那先说道:“佛经上说:‘精进给予人帮助,其目的是使人进入善道;所有使人进入善道的方法,没有一个能赶得上精进这一方法。’”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八问什么是系念诸善事?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意当念诸善事?”那先言:“譬若取香华①,以缕合连系,风不能吹散。”那先复言:“譬王守藏者,知中金银、珠玉、琉璃珍宝有几所。”那先言:“道人欲得道,时念三十七品经。佛道:‘意念当如是正,所谓脱人。’道人有意,因知善恶,知当所行,别知白黑;思惟②以后,便弃恶就善。”
那先言:“譬如王有守门者,知王有所敬者,有所不敬者,知有不利王者。所敬利王者,便内③之。王所不敬者,不利王者,即不内。人持意若是,诸善者当内之,诸不善者不内。意制人善恶如是。”那先说:“经言:‘人当自坚守其意及身六爱欲。持意甚坚,自当有度世时。’”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香华:华香是也。
②思惟:思念专一。
③内:通“纳”,接纳。
译文
王又问那先:“什么才是系念诸善呢?”那先说:“譬如要择取花之香味,用丝袋子缝合起来,风就吹不散了。”那先又说道:“譬如替王守财库的人,就能知道其库中金银、珠玉、琉璃珍宝有多少。”那先说道:“修道之人想要证悟佛道,应当按时念诵三十七品经文。佛陀曾说道:‘意念应该像这样端正,这便是我所说的使人解脱。’修道之人忆念诸善,就有道意,有道意则知道何为善恶,知道什么该当践行,知道什么不可行,知道区分黑白;思念专一之后,便能抛弃恶念而依善法修持。”
那先说:“譬如王有守门之人,知道王有自己所尊敬的人,有所不尊敬的人,知道有对王不利的人。所有被王尊敬,并对王有好处的人,便允许他们进来。看到王所不敬之人,以及于王不利之人,则拒之门外。修道的人持守意念亦像这样,各种善事便自然地允许进入心中,各种不善之事便拒之心念之外。意念控制人的善恶行为便是这样。”那先说:“佛经上说:‘人应当自己坚守并保护其意念及不要任由六根追逐六尘,而招感爱欲烦恼。人若能坚守意念十分牢固的话,自然会有超度世间之苦的时候。’”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九问什么叫作专一其心?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一其心者?”那先言:“诸善独有‘一心’,最第一。一其心者,诸善皆随之。”那先言:“譬若楼陛①,当有所倚。诸善道者,皆着‘一心’。”
那先言:“譬若王持四种兵,行战斗,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王行出,诸兵皆随引前后。佛经善事,皆随‘一心’,如是。”那先说:“经言:‘诸善一心为主,学道人众多,皆当归一心。’人身②死生过去,如流水前后相从。”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楼陛:楼梯是也。陛,台阶。
②人身:人的有形身躯。
译文
王又问那先:“什么才叫作专一其心呢?”那先说道:“各种致善的行为唯独‘一心’的做法,才为第一要法。只要使心念专一,所有的善行都将随之而来。”那先说:“譬如楼梯,应该有所倚靠。各种致善的途径,都将倚靠‘一心’的基点上。”
那先说:“譬如大王率领四种部队,展开战斗,所有象兵、马兵、车兵和步兵,都以大王为领袖中心。大王开始行动,各种部队都将前后跟随。佛经上所说各种善事,都跟随‘一心’,其道理也与诸兵种跟随大王一样。”那先说:“佛经上说:‘各种善行以一心为主,学道之人应学的东西很多,最终都以一心为归宿。’人的身躯死亡、再生以及前生,就像流水一样前后相续不断。”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问什么叫作智慧?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智?”那先言:“前已对王说是。人智断诸疑,明诸善。”那先言:“譬如持灯火入冥中,室便亡①其冥。自明人智,如是。”那先言:“譬若人持利刀截木,人以智截②诸恶,如是。”那先言:“人于世间,智最为第一度脱人生死之道。”王言:“善哉!善哉!前后所说经种种,智善也!”
注释
①亡:通“无”。动词。
②截:斩断。
译文
王又问那先:“什么叫作智慧呢?”那先说:“前面已经对王论述过这一问题。人的智慧主要是斩断疑虑,明了各种善的事情。”那先说:“譬如手持灯火进入昏暗的房中,房间里的昏暗便会消亡。人有智慧,就像暗室有灯明一样。所以使人变得有明达的智慧,也是这样。”那先说:“就像人手拿锋利的钢刀斩截木头一样,人用智慧的锋利钢刀砍截各种恶念,也是如此。”那先说:“人在世间,智慧是第一等的,使人超脱人生死苦海。”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前后所论述的经义及种种看法,都是智慧善德的表现啊!”
第十一问佛经只为除却欲望恶念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佛经但为趣欲却诸恶事耶?”①那先言:“然。是所说种种诸善者,但欲却一切恶。”那先言:“譬若王发四种兵:象、马、车、步兵,行战斗。初发行时,意但②欲攻敌耳。佛经说种种诸善,如是,但欲共攻去诸恶耳。”王言:“善哉!善哉!说经甚快③也。”
注释
①此句“别本”译作“但欲趣却一恶耶”,较之“佛经但为趣欲却诸恶事耶”更通顺。“趣欲却诸恶事”一语颇为不通。依下句亦可知。
②但:只也。
③快:令人畅快。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佛经仅仅是为了除却欲望诸种恶念这种事吗?”那先说:“是这样的。所阐发的种种行善的言论,都只是为了断尽一切恶。”那先说:“这就像王指挥四种部队: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进行战斗。开始出发的时候,一心一意只想攻击敌人罢了。佛经上所说的种种善事,如同王攻击敌人一样,只是为了断除各种恶事罢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如此这般譬喻解说经义非常痛快。”
第十二问人之投生是持续旧或新神识?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人心趣善恶道,续持身故神①行生乎,更贸②他神行生耶?”那先言:“亦非故身神,亦不离故身神。”那先问王:“王小时哺乳时,身至长大时,续故身非③?”王言:“小时身异。”
那先言:“人在母腹中,始为精时,至浊。时,故精耶?异?坚为肌骨,时,故精耶?异?初生时,至年数岁时,故精耶?异?如人学书,傍人宁代其工④不?”王言:“不能代其工。”那先言:“如人法有罪,语王。”王不能解知。王言:“如人问那先解之云何?”⑤
那先言:“我故小时,从小儿至大,续故身耳。大与小时合为一身,是命所养。”那先问王:“如人然⑥灯,火至天晓时不?”王言:“人然灯,火油至晓时⑦。”那先言:“灯中炷⑧一夜时,续故炷火光不?至夜半,至明时,故火光不?”王言:“非故火光。”那先言:“然灯火从一夜至半夜,须更然灯火耶?向⑨晨时复更然灯火耶?”王言:“不中夜⑩,更然火,续故一炷火,至明。”那先言:“人精神展转⑪相续,如是。一者去,二者来⑫。从精神⑬至老死后,精神趣所生,展转相续,是非故精神,亦不离故精神。人死以后,精神乃有所趣向⑭生。”
那先言:“譬如乳湩⑮作酪,取上肥作醍醐⑯与酪苏。上肥还复名作乳湩,其人宁可用不?”王言:“其人语不可用。”那先言:“人神如乳湩。从乳湩成酪,从酪成肥,从肥成醍醐。人如是,从精沫⑰至生,至中年,从中年至老至死,死后精神更受身生。人身死,当复更生⑱受一身,譬若两炷更相然。”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故神:旧有的神识。
②贸:“别本”写作“”,疑即贸也。贸,更替、交换之意也。
③非:不也。
④工:完善。
⑤那先言:“如人……那先解之云何?”此一大段,译者颇有漏译,语义甚不通。依“别本”,此段为:那先言:“如人犯法有罪,宁可取无罪之人代不?”王言:“不可。”那先以精神罪法语王,王意不解。王因言:“如人问那先,那先解之云何?”
⑥然:通“燃”。
⑦此句意亦颇费解。“别本”译作:“然灯油至明。”依上文意,应译为:“油能至晓,则灯火至明时。”意思是说,只要灯油够了,灯火就会持续到天亮。
⑧炷:灯芯是也。
⑨向:靠近。
⑩中夜:半夜。
⑪展转:辗转。
⑫二者来:“别本”译作“一者来”。
⑬从精神:后脱一“生”字。依“别本”补。
⑭趣向:趋向。
⑮乳湩:乳汁。湩,音zhòng,乳汁也。
⑯醍醐:此处指酥上加油的乳制食品,味甘美,可入药。《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云:“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⑰精沫:“别本”译作“精神”,依下句,当是。
⑱更生:再次生,再次复活。佛教认为神识不灭。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人投生善恶道之中,是持续不断地运用旧有神识,还是新的神识呢?”那先说道:“既不是旧有的神识,也不完全脱离旧有的神识。”那先说道:“王小时吃奶时,直到长大时,其身躯续接旧有身躯吗?”王说道:“小时身躯与后来的不同。”
那先说:“人在母腹之中,刚开始作为受精卵之时,是一种最混沌的状态。当时,是原来的受精卵呢,还是不同的呢?长成有坚硬的骨头完整的肌肉,这时,是原来的受精卵呢,还是不是?初生下地之时,直到长成几岁之后,是原来的受精卵呢,还是不是?就像人们学习练字一样,其他的人能够代替他达到完善的境界吗?”王说道:“不能代替他达到完善的境界。”那先说道:“如果有人犯罪,能够让无罪之人代他受罚吗?”王说:“不行。”那先举出种种事例,说明轮回再生前后神识不同,来对王进行论述。王不能理解其中之意,便说道:“若有人要求那先解释其中的为什么呢?”
那先说道:“我从小时候,再至少儿时期到长大之时,都是延续原来的身躯罢了。大的时候与小的时候共同是一个身躯(统一体),这一生命体是由小而逐渐成长的。”那先问王道:“假如一人点灯,其灯火能够持续到天亮吗?”王说道:“人点燃灯之后,灯火的油若能保证到天亮时不干则火至天亮。”那先说:“灯芯燃烧一夜,是持续旧有的火光吗?至半夜之时,至天亮之时,还是原来的火光吗?”王说道:“不是原来的火光。”那先说:“然而灯火从一开始到半夜里,必须再一次地点燃吗?靠近早晨又再点燃一次灯火吗?”王说道:“无须半夜再点燃灯火,延续原来一根灯芯的火,直到天亮。”那先说:“人的神识辗转相续,就像灯火一样。前面的逝去,后面的紧跟而来。从神识而获得生命,直到衰老死亡之后,神识又趋向另一处而获得生命,辗转相续,因此说转胎再生的神识既不是旧有的神识,也不完全脱离旧有的神识。人死亡之后,神识便又有新的趋向而再次转生。”
那先说:“就像奶汁一样,先制成奶酪,择取奶酪上层的肥脂制成醍醐和酪酥。上层肥脂还把它叫作奶汁,这种称呼还是正确的吗?”王说道:“这个人的叫法不合适了。”那先说:“人的神识就像奶汁。从奶汁制成酪,从奶酪制作过程中获得肥脂,因肥脂而制成醍醐。人也是这样,从精沫到生命开始,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直至死亡,死后神识再接受新的身躯而获得生命。人的身躯死亡,必然会再次拥有生命,接受另一身躯,就像两根灯芯更相燃烧一样。”王说道:“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十三问人能预知不再生于后世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不复生后世,其人宁能自知不复生不?”那先言:“然。有能自知不复于后世生。”王言:“何用知之?”那先言:“其人自知。无有恩爱,无有贪欲,无有诸恶,用是自知不复生后世。”
那先问王:“譬若田家种谷,大得收敛①,盛箪簟②中,至于后年,不复耕种,宁复望得谷不?”王言:“不复望得谷。”那先言:“道人亦如是。弃捐③苦乐、恩爱,无所复贪,是故自知后世不复生。”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收敛:收获是也。
②箪簟:一种用竹制的东西,可以卷起,围成一圈,中可以贮放粮食。箪簟,音dān diàn。箪,本意为竹筒;簟,竹席。此处为合成词,即指竹席。
③弃捐:抛弃。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不再生于后世,这个人难道自己预知不再生于后世吗?”那先说:“肯定的。有人能预知自己不再生于后世了。”王反问道:“凭着什么知道的?”那先说:“其人自己知道的。没有世俗恩爱,没有了世俗贪欲,没有各种恶行,因此便自我知晓不再生于后世了。”
那先问王:“譬如农民种稻谷,收成极好,装满箪簟之中,以至于后来几年,不再去耕种了,难道他还想得到稻谷吗?”王说道:“不再希望得到稻谷了。”那先说:“修道之人也是这样。抛弃了苦乐、恩爱,不再有任何贪欲,因为这个缘故便自知后世不会再次投胎转生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四问明达与智慧有何不同?
原典
王复问:“其人于后世不复生者,于今宁有智异于人不?”那先言:“然。异于人。”王言:“明与智为同不?”那先言:“明与智等①耳。”王言:“人有明智,宁能悉知众事,作一事,成五事耶?”那先言:“作众事,所成非一。譬若一地种谷,当其生时,各各自生种类。人身五事,皆用众事,各有所成。”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等:相同。
译文
王又问道:“那种证得解脱在后世不再投胎的人,在今世其智慧有与人不同的地方吗?”那先说道:“的确如此。有异于他人之处。”王说道:“明达与智慧有什么不同?”那先说道:“明达与智慧是同义词。”王说道:“人有明达的智慧,能够全部知晓各种事情,做成一件事,成就五件善事吗?”那先说:“可以做各种事,其成就不限于一种。就像某一块土地种上谷物,当其生成之时,各自按照其种类之性生长。人身五种善事,都是因为不同的事情,而各自成就其功德的。”王说道:“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十五问世间人为何生而有所不同?
原典
王复问那先:“世间人头、面目、身体、四支皆完具①,何故有长命者,有短命者?有多病少病者?有贫者富者?有长者有卑②者?有端正者,有丑恶者?有为人所信者,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暗③者?何以故不同?”
那先言:“譬若众树木生果,有酢④者,有苦者,有辛者,有甜者。”那先问王:“此等树木,何故不同?”王言:“不同者,本栽各异。”那先言:“人所作,各各异不同。故有长命,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富,有贫;有贵,有贱;有端正,有丑恶;有语用者,有语不用者;有明者,有暗者。”那先言:“佛经说豪贵、贫穷、好丑,皆自宿命⑤。所作善恶,自随行⑥得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完具:完备、完好。
②卑:卑贱也。
③暗:愚昧、不聪明。
④酢:音zuò,酸也。大酸曰酢。是醋之本字。
⑤宿命:以前的命运。
⑥行:各种意志活动。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世间之人头、面目、身体、四肢都是完好的,为什么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寿命短?有的人多病,有的人少病?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出身尊贵的,有出身卑贱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丑陋的?有的人得到他人相信,有的人被他人所疑?有明达者,有愚暗之人?因为什么缘故而不同?”
那先说道:“就像众多树木所生的果子一样,有酸的,有苦的,有辛辣的,有甘甜的。”那先问王说:“这些树木,为什么不同呢?”王说道:“不同的原因,在于其所栽的树种及其土壤不同罢了。”那先说道:“人们因宿世所作的业种,各各并不相同。所以有长命的人,有短命的人;有多病的,有少病的;有富贵的,有贫穷的;有尊贵的,有卑贱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丑陋的;有言语他人信用的,有言语他人不信的;有明达的人,有愚暗者。”那先说道:“佛经上说,这些都是以前的造作决定的。人所做的善恶之事,自然跟随自己的神识而在不同的时候得到报应。”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六问为善应预先做或事后做呢?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人欲作善,当前作之,须后作之?”那先言:“当居前作之,在后作者不益①人。”那先言:“王渴时乃掘地作井,能趣渴②不?”王言:“不能趣渴。当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以是故,所作当居前。”那先问:“王饥时乃使人耕种,须谷熟乃食耶?”王言:“不。当先储偫③。”那先言:“人如是,当先作善。有急乃作善者,无益于身。”
那先问王:“譬若王有怨,当临时出战斗具④?”王言:“不。当宿有储偫。”那先言:“佛说经言:‘人当先自念作善,于后作善无益。莫弃大道就邪道,勿效愚人弃善作恶,后坐啼哭无益。’人弃捐中正,就于不正,临死时乃悔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不益:不能给人带来好处。
②趣渴:当作“去渴”,解决渴之意。
③储偫:储藏、储备。偫,音zhì,具备之意也。
④战斗具:武器。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人要想做好事,是该预先做呢,还是事后做呢?”那先说:“应当预先做,在事后做就没有益处了。”那先说:“王在口渴时才挖地打井,能够解决口渴吗?”王说道:“不能解决口渴。应当事先打井才是。”那先说:“因此,做善事应当预先做。”那先问:“王到饥饿时才使人耕种,一直等到谷熟时才吃吗?”王说道:“不。应当先储备好谷子。”那先说:“人也是这样,应当先做善事。遇到急事再去做善事,对自身没有益处。”
那先问王道:“假如王有仇敌,是临时制作战斗工具吗?”王说道:“不是。应当在以往就储备着。”那先说道:“佛阐述经义时说道:‘人应当事先自己考虑到做善事,在事后做善事没有好处。不要离弃大道而靠邪恶之道,不要效法愚喑之人抛弃善德而做恶事,后来因果报来临而啼哭是没有用的。’人们若捐弃中道,靠近邪佞之道,临死的时候便会只有后悔的份儿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七问地狱中人经万年为何不消亡?
原典
王复问那先:“卿曹诸沙门说言,世间火不如泥犁①中火热。复言,持小石着②世间火中,至暮不消。取大石着泥犁火中,即消。是故,我不信。复言,人作恶,死在泥犁中,数千万岁,其人不消死。是故,我重③不信是语。”
那先问:“王宁闻见水中大蟒、蛟龙、鱼鳖以沙石为食不?”王言:“然,实以此为食。”那先问王:“沙石宁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怀子宁复消不?”王言:“不消。”那先问王:“何故不消?”王言:“相禄独当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数千万岁,不消死者何?所作过恶未尽,故不消死。”
那先问王言:“师子、虎狼皆肉食、啖骨,入腹中时宁消尽不?”王言:“消。”那先问王:“其腹中怀子宁复消不?”王言:“不消。”那先言:“用何故不消?”王言:“独相禄④,故不消死。”那先问王言:“牛马、麋鹿皆以草⑤为食不?”王言:“然。”那先言:“其草宁于腹中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怀子宁消不?”王言:“不消。”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独以相禄当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过恶未尽,故不消死。”
那先问王言:“世间女人,饮食皆美,恣意食,食于腹中,宁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腹中怀子,宁消不?”王言:“子不消。”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独相禄当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所以数千万岁不消死者,用先作恶未解⑥,故不消死。”那先言:“人在泥犁中生,在泥犁中长,在泥犁中老,过尽乃当死。”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泥犁:地狱。
②着:放。
③重:又。
④独相禄:各以前世宿业相报,互不干扰。
⑤草:疑为“苢草”之误,或为“苕草”之误。
⑥未解:没有消除干净。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你们这些沙门之辈都说,世间的火不如地狱中的火温度高。又说道,拿一颗小石子放在世间火中,从早到晚都烧不了。拿一块大石头放到地狱的火中,顷刻即被烧掉。因此,我不相信这些话。你们又说,人作恶后,死后堕在地狱之中,几千万年,这个人都死不了。因此,我更不相信这些话了。”
那先问:“王是否听说或见过水中大蟒蛇、蛟龙、鱼鳖以沙石为粮食吗?”王说:“的确有这回事,它们确实以沙石为食粮。”那先问王:“这些沙石是消化了还是不消化?”王说道:“都消化了。”那先说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消化了还是不消化?”王说道:“不消化。”那先问王:“这为什么又不消化?”王说道:“它们各有宿因,所以能使胎儿不消化。”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为什么几千万年都不消亡?是因为他们所作的罪恶没有消除的缘故,所以不消亡(死去)。”
那先问王道:“狮子、虎狼都以肉为食,吃骨头,这些东西吞到肚里能不能消化?”王说道:“消化。”那先问王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吗?”王说道:“不消化。”那先说道:“因为什么缘故不消化?”王说道:“它们之间每一位都各有宿因,所以不消化死去。”那先问王道:“牛马、麋鹿都以苢草作为食料吗?”王说道:“是的。”那先说道:“它们吃下的苢草在腹中能消化吗?”王说道:“都消化了。”那先说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了吗?”王说道:“不消化。”那先说道:“为什么不消化掉呢?”王说道:“它们之间每一位都各有宿因,所以能使它不被消化掉。”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也是这样,罪过与罪恶没有消除干净,所以不消亡(死去)。”
那先问王道:“世间的女人,饮食都精美,恣意放纵地去吃,吃到肚中,都能消化吗?”王说道:“都能消化。”那先说:“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了吗?”王说道:“胎儿不会被消化。”那先说:“为什么不被消化呢?”王说道:“每一部分各有宿因,之所以不致使胎儿被消化。”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也是这样。所以几千万岁不消失死亡,是因为先前所作的罪恶还没有消除,所以地狱中人也不消失死去。”那先说:“人在地狱中生出来,在地狱中长大,在地狱中老死,直到罪过消尽才会死去。”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十八问地在哪里?
原典
王复问那先:“卿曹诸沙门言,天下地皆在水上,水在风上,风在空上,我不信是。”那先前,取王书水,适以指撮之。问王言:“风持水,若此。”王言:“善哉!”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你们这些沙门之辈说,天下所有的陆地都在水上,水又在风上,风又在空中之上,我不相信这些话。”那先走上前,拿取王书写的水钵,恰好以手指撮取水钵加以旋转。问王道:“风承住水,就像我刚才所做一样。清楚了吗?”王说道:“好啊!好啊!”
第十九问涅槃后还有境界?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泥洹道皆过去,无所复有耶?”那先言:“泥洹道无所复有。”那先言:“愚痴之人,贪身爱惜,坐①是故,不能得度脱生、老、病、死者。”那先言:“智者学道,内外身不爱惜,便无有恩爱;无有恩爱者,无贪欲;无贪欲者,无胞胎②;无胞胎者,不生;不生者,不老;不老者,不病;不病者,不死;不死者,不忧;不忧者,不哭;不哭者,不痛;便得泥洹道。”
注释
①坐:因为。
②胞胎:投胎、轮回转世。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达到涅槃境界之后,就没有任何其他的境界了吗?”那先说:“涅槃道之外,再没有什么了。”那先说道:“愚暗痴执之人,贪念身躯爱惜所得,因为这一缘故,不能够超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与折磨。”那先说:“有智慧的人学道,身内之爱意与身体之躯壳都不贪爱怜惜,因此便没有恩爱之意;没有恩爱之意,就没有贪欲之念;没有贪欲的人,就不再投胎转生;不再投胎转生,就不生了;不生,则此身就不老了;不衰老,就没有疾病缠身了;没有疾病缠身,就不会死;不会死去,就不会有忧愁了;没有了忧愁,就不会哭泣;无须哭泣,就不会有痛苦。这样便证得涅槃境界了。”
第二十问修行者都能证涅槃?
原典
王复问那先:“诸学道者,悉能得泥洹道不?”那先言:“不能悉得泥洹道,正①向善道者。学知正事②,当所奉行者,奉行之;不当奉行者,弃远③之;当所念者,念;不当所念,弃之;如是,能得泥洹道。”
注释
①正:端正、纠正。
②正事:端正之事、中正之事。与邪道相区别。
③弃远:抛弃远离。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诸位修行的人,都能证得涅槃吗?”那先回答道:“不能全都证得涅槃,只是以此来端正向善道方向努力的人的目标。学习知道何为端正之事,应当去努力践行的,就努力地去实践;不应该去践行的,就应抛弃、远离它;应该思念的,则可以思念之;不应该思念的,应该舍弃这些念头。能够做到这样,便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第二十一问未证涅槃者能知涅槃之乐否?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其不得泥洹道者,宁知泥洹道为快不?”那先言:“然。虽①未得泥洹道,由知②泥洹道为快。”王言:“人未得泥洹道何以故知快耶?”那先问王言:“人生未尝截手足,宁知截手足为痛剧③不?”王言:“虽未曾更截手足,犹知为痛。”那先言:“何用知为痛?”王言:“见其人截手足呻呼④,用是故,知为痛。”那先言:“人前有得泥洹道者,转相语泥洹道快,用是故,信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虽:即使。
②由知:通过其他人知之,即间接地知道。
③痛剧:剧烈的疼痛。
④呻呼:呻吟呼叫。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那些没有进入涅槃的人,难道能知晓涅槃境界是快乐的吗?”那先说:“是的。即使没有进入涅槃境界,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知道涅槃境界的快乐。”王说道:“人又没有进入涅槃境界,又是怎么知道该境界是快乐的呢?”那先问王道:“人们又未尝截断手脚,能否知道截断手脚的疼痛是剧烈的呢?”王说道:“即使未曾经历截断手脚的痛苦,但还是能知道这一做法是痛苦的。”那先问道:“凭什么知道这是痛苦的呢?”王说道:“看见他人截断手脚时呻吟呼号,因为这一经验而知道是痛苦的。”那先说道:“前人有证得涅槃,相互传言涅槃境界是快乐的,因为这一缘故,所以相信涅槃境界是快乐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二问实际有佛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宁曾见佛不?”那先言:“未曾见。”王言那先:“诸师宁见佛不?”那先言:“诸师亦未曾见佛。”王言:“如使那先及诸师不见佛者,定为无有①佛。”
那先言:“王宁见五百溪水所合聚处不?”王言:“我不见。”“王父及太父②皆见水不?”王言:“皆不见。”那先言:“王父及太父皆不见此水,天下定为无此五百溪水所聚处不?”王言:“虽我不见,父及太父皆不见此水者,实有③此水。”那先言:“虽我及诸师不见佛者,其实有佛。”
注释
①无有:没有。
②太父:祖父。
③实有:实际上存有。
译文
王又问那先:“曾经是否见过佛陀呢?”那先回答道:“不曾见过佛。”王对那先说道:“诸位师父曾经见过佛没有呢?”那先回答说:“诸位师父也没有见过佛。”王说道:“如果那先及诸位师父都没有见过佛,一定是没有佛!”
那先说道:“王是否见过五百条溪水汇合之处呢?”王说道:“我没有见过。”那先说道:“王的父亲以及王的祖父都见过这样的水面吗?”王说道:“都不曾看见。”那先说道:“王的父亲及祖父都不曾见过这样的水域,天下就一定没有这样一处由五百条溪水汇聚之处吗?”王说道:“即使我没有见过,父亲以及祖父都没有见过这样广大的水域,但实际上是有这样的水域的。”那先说道:“即使我以及诸位师父不曾见过佛,但实际上是有佛的。”
第二十三问有无超过佛的人呢?
原典
王复问言:“无有复胜①佛者耶?”那先言:“然,无有胜佛者。”王复问:“何以为无能胜佛者?”那先问王言:“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宁知海水为大②不?”“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河一者名恒③,二名信他④,三名私他,四名慱叉,五名施披夷尔⑤。五河水昼夜流入海,海水亦不增减。”那先言:“王宁能闻知不?”王言:“实知。”“那先语以得道人共道说无有能胜佛者,是故,我信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胜:超过。
②大:浩荡无边。
③恒:今恒河。
④信他:今印度河。
⑤以上三条河流,不知今日确指哪些河。
译文
王又问道:“有没有超过佛的人呢?”那先说道:“的确,没有超过佛的人了。”王又问道:“凭什么知道没有超过佛的人呢?”那先问王道:“就像人没有到过大海中畅游,又是怎么知道海水是大还是不大呢?”那先说:“有五条河,河之上游又有五百条小河,流入大河。五条大河的其中之一名字叫恒河,第二条名字叫印度河,第三条河名字叫私他河,第四条名字叫慱叉河,第五条名字叫施披夷尔河。五条河之水昼夜向海流去,海水并不因此而看到增加。”那先说:“王是不是知道这回事呢?”王说道:“的确知道有此事。”那先说:“我那先因诸位得道之人都说没有能超过佛的人,因此,我便相信没有超过佛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四问因何知无有胜佛者?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当何用知无有胜佛者?”那先问王:“造书师①者为谁?”王言:“造书师者,名质②。”那先言:“王宁曾见质不?”王言:“质已死。久远,未曾见。”那先言:“王未见质,何用知质为造书师?”王言:“持古时书字,转相教告,用是故,我知名为质。”那先言:“用是故,我曹见佛经戒,如见佛无异。佛所说经道甚深,快人,知佛经戒以后便相效,用是效,我知为有不能胜佛者。”
注释
①造书师:造字的老师、开创者。
②质:不知何人。约为古代印度历史传说中人。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没有超过佛的人呢?”那先问王:“造字的老师是谁呢?”王说道:“造字的老师,名字叫质。”那先说道:“王难道见过质吗?”王说道:“质已死了。其时代已很久远,不曾见过。”那先说道:“王不曾见过质,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质是造字的老师呢?”王说道:“通过古代时候的书籍及文字记载,相互流转教导,因为这种间接的方式,我知道其造字的人名字叫作质。”那先说道:“也是因为这一缘故,我辈看到佛的经文戒律,与见到佛本身没有两样。佛所阐发的经义及戒律十分深奥,令人愉快,因而在知道佛的经文戒律之后便相互效法,因为这一效法的具体活动,我便知道没有一个再能超过佛的人。”
第二十五问可长久践行佛法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自觉佛经道可久行之?”那先言:“佛所施教禁戒经,甚快!当奉行之,至老。”王言:“善哉!善哉!”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自从见佛教经典及其戒法之后,可以长时间地去践行它吗?”那先说:“佛所设的教义禁戒条律经典,十分地使人感到法喜,应该认真践行直至到老。”王说道:“很好啊!很好啊!”
第二十六问人死旧身不随神识再生后世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死已后,身①不随后世生耶?”那先言:“人死已后,更受新身,故身不随。”那先言:“譬若灯中炷,更相然故炷,续在新炷更然。人身如是,故身不行②,更受新身。”
那先问王:“王小时从师学书、读经不?”王言:“然。我续念之。”那先问王:“王所从师受经书,师宁知本经书③耶?王悉④
得其本经书?”王言:“不也。师续自知⑤本经书耳。”那先言:“人身若此,置故身,更受新身。”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身:躯壳、躯体。
②不行:不随神识而走。
③本经书:原来的经书。
④:“夺”之异体字。此处指“学到”“获得”之意。
⑤续自知:从他人而知。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死以后,其旧有身躯不再随着神识在后世再生吗?”那先说道:“人死以后,将再接受新的身躯,原来的身躯并不相随。”那先说道:“这就好像灯中的灯芯,相继燃烧掉原来的灯芯,继续在新的灯芯上再次燃烧。人身就像这灯芯一样,原来的身躯不随神识一起离开,而是再接受新的身躯。”
那先问王道:“王小时跟从老师学习认字、读经没有?”王说道:“做过。我跟着老师后面学。”那先问王:“王跟从老师所学习的那些经书,老师难道就知道本来的经书吗?王都是从原来的经书上学到知识的吗?”王说:“不是这样的。老师也是从他人处知道原来的经书意思的。”那先说:“人的身躯也像这样,抛开原来身躯,再接受新的身躯。”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七问那先真的是有智慧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审为有智无?”那先言:“无有智。”“譬若人盗他人果苽①,盗者宁有过无?”王言:“有过。”那先言:“初种树栽时,上无有果,何缘盗者当有过?”王言:“设不种栽,何缘有果?是故盗者无状②。”
那先言:“人亦如是。用今世身作善恶,生于后世,更受新身。”王言:“人用是故身行,作善恶所在。”那先言:“人诸所作,善恶随人,如影随身。人死但亡其身,不亡其行。譬如然火夜书③,火灭其字续在,火至复更成之。今世所作,行后世成,如受之,如是。”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果苽:果蓏。(此譬与上文意不相属。)
②无状:无理。亦指偷盗者有罪。
③书:此处作动词,写字、作书之意。
译文
王又问:“那先真的是有智慧,还是没有呢?”那先说道:“没有智慧。”(按:疑此处原译有脱或有误。姑照译)。那先言:“譬如有人盗取他人果实瓜类,偷盗的人是有罪,还是无罪?”王说道:“有罪。”那先说:“当初栽种树木时,树上无果,何从盗起?为何现在偷盗之人应该有罪呢?”王说:“假若当初不栽种,哪里有什么果子呢?因此偷盗的就有罪了。”
那先说:“人生也是这样。因为今世之身躯做下了善恶之事,在后世就再轮回再生,又接受新的身躯。”王说道:“人原来是因为旧有身躯所为,是种下善恶之种的宿因所在。”那先说:“人的各种所作所为,其善恶之果随人而走,如同影子随同身躯一样。人死之后仅仅消失身躯,并不因此而失去其所作的善恶业力。这就像点灯在夜里写字一样,火光熄灭了其字仍然存在,灯来的时候又呈现出字来。今世所做善恶之事,持续到后世而变成结果,就像从某人手中原封不动地接过来的,这便是如此。”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八问善恶之业果处在何地?
原典
王言:“那先宁能分别指视①善恶所在不耶?”那先言:“不可得知善恶所在。”那先问王:“树木未有果时,王宁能分别指视言,某枝间有某果,某枝间无有果,宁可豫知之不耶?”王言:“不可知。”那先言:“人未得道,不能豫知善恶所在。”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指视:丽刻本作“指示”,即指出某物给某人看。
译文
王说道:“那先能不能分别把善恶所处之地指出来让我瞧瞧呢?”那先说:“不知道善恶究竟处在何地。”那先问王:“树木还没有长果子之时,王能不能分别指点着说,某一树枝间有果,某一树枝间没有果,而能够预先知道呢?”王回答道:“不能知道。”那先说:“人还没有得道之时,不能预先知道善果或恶果在何处。”王说:“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二十九问人能预知将投生于来世吗?
原典
王复问:“人当于后世生者,宁能自知不?”那先言:“其当生者自知。”王言:“何用知之?”那先言:“譬如田家耕种,天雨时节,其人宁豫知当得谷不?”王言:“然。知①知田当得谷多。”那先言:“人如是,人当于后世生豫自知。”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知:此“知”字当为衍字。“别本”此句译为“犹知当得谷多”。按:此处譬喻,正本与“别本”之意,均颇为费解。
译文
王又问:“人将在后世重新投生的人,能不能在生前知道呢?”那先说:“那些将要再次新生的人自己知道。”王说:“凭什么知道的呢?”那先说:“譬如农民耕种,天降大雨时节,这些人能不能预知将会有好收成呢?”王说:“知道。他们会根据下雨的情况判断将会知道收成很好。”那先说:“人也一样,根据自己所培植的福田和善恶种子,每个将要在后世再生的人会预先知道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问佛究竟在哪里?
原典
王复问那先:“审有泥洹无?”那先言:“审有。”王言:“那先宁能指示我佛在某处不?”那先言:“不能指示佛处。佛已泥曰却①不可得指示见处。”那先言:“譬若人然大火,已即灭②,其火焱宁可复指示,知光所在不?”王言:“不可知处。”那先言:“佛已泥曰去,不可复知处。”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佛已泥曰却:此句“却”字,丽刻本作“去”字。当是。“别本”此句译为:“佛已泥洹去。”当是。
②已即灭:“别本”作“以即灭”。依文意当是“已寂灭”。
译文
王又问那先:“的确有涅槃的境界还是没有此境界?”那先说:“的确有。”王说道:“那先能否把佛所处的位置指出来让我看看呢?”那先说道:“不能指出佛在何处。佛已经涅槃,不能指出佛之所在给人看。”那先说:“譬如人点燃大火,大火已经熄灭了,这堆大火的火焰还可以指出来让人看吗?”王说道:“不能够再知道火焰在何处了。”那先说:“佛已经涅槃离开了我们,不能够再知道他处在何处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一问沙门爱惜自己的身体吗?
原典
王又问那先:“沙门宁能自爱其身不?”那先言:“沙门不自爱其身。”王言:“如令沙门不自爱其身者,何以故自消息①?卧欲得安温濡②,饮食欲得美善,自护视③,何以故?”
那先言:“王宁曾入战斗中不?”王言:“然。曾入战斗中。”那先言:“在战斗中时,曾为刀刃、④箭疮所中⑤不?”王言:“我颇为刀刃所中。”那先问王:“奈刀刃、箭疮何?”王言:“我以膏药绵裹⑥耳。”那先问王言:“为爱疮故,以膏药绵絮裹耶?”王言:“我不爱疮。”那先言:“殊⑦不爱疮者,何以持膏药绵絮裹而护之?”王言:“我欲使疮早愈。”
那先言:“沙门亦如是,不爱其身。虽饮食,心不乐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⑧,欲支身体,奉行佛经戒耳。佛经说言:‘人有九孔,为九弓疮⑨。诸孔皆臭处不净。’”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消息:休息。
②温濡:温暖柔和。
③自护视:自我照顾调理。
④:不知何字。疑为“矢”字,或为“矛”。
⑤中:击中。此句“别本”译为:“曾为刀刃、箭所中不?”意尤简明。
⑥裹:包扎。
⑦殊:特别、十分地。
⑧趣:追求、趣味。
⑨九弓疮:“别本”作“九矛疮”。此处佛教把人身九窍看成讨厌之所在,由厌世到鄙身。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沙门难道也会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吗?”那先说:“沙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王说道:“假使沙门不爱自己的身躯的话,为什么还要自我休息呢?睡觉还要安稳温软的床铺,饮食还想得到好吃的食物,自己保护照料自己,这是为了什么呢?”
那先说:“王是否亲自参加过战斗呢?”王说道:“参加过。曾经亲自参加了战斗。”那先说:“在战斗的过程之中,曾经被刀刃、矛箭伤过没有呢?”王说道:“我曾经狠狠地被刀刃所击中。”那先问王道:“对刀刃、矛箭的疮伤怎么办呢?”王说道:“我用膏药棉絮包扎起来了。”那先问王道:“难道这是为了爱护疮伤本身,用膏药棉絮包扎起来吗?”王说道:“我当然不是爱护疮疤本身了。”那先说:“若不是十分地爱惜疮疤的话,为什么用膏药棉絮包扎而保护起来呢?”王说道:“我是想让疮伤早日痊愈罢了。”
那先说道:“沙门也是这样,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即使吃饭喝水,心里并不以美食而乐,不把它们看作是好食物,也不把它们当作是为了追求光洁姣好的肌肤的必需品,只是要借此来滋养色身,借假修真,践行佛教的经典与戒律,成就道业罢了。佛经上说道:‘人身上有九个孔穴,是人身上九个被弓箭射伤的疮孔。每个孔穴都是泄漏臭气的地方而并不干净。’”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二问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佛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皆金色有光影耶?”那先言:“佛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皆有金色光影。”王言:“佛父母宁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皆有金色有光影耶?”那先言:“佛父母无是相。”王言:“如是相、好,是父母无是相,佛亦无是相。”王复言:“人生子,像其种类①。父母无是相者,佛定无是相。”那先言:“佛父母虽无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金光色者,佛审有是相。”
那先言:“王曾见莲花不?”王言:“我见之。”那先言:“此莲花生于地,长于泥水,其色甚好,宁复类泥水色不?”王言:“不类地泥水色。”那先言:“虽佛父母无是相者,佛审有是相。佛生于世间,长于世间,而不像世间之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种类:种,此处即指父母。类,模样。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佛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通身都有金色的光环影子吗?”那先说道:“佛的确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通身都是金色光环笼罩。”王说道:“佛的父母难道也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通身都有金色光环影子吗?”那先说道:“佛的父母没有这些殊妙相。”王说道:“像这些大人相、随形好,他的父母都没有这些相好,佛也就没有这些相好。”王又说道:“人生下孩子,都与其父母相像。父母没有这些相好,佛也一定没有这些相好。”那先说:“佛陀的父母即使没有这些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也不是通身都有金色光环笼罩着,但佛的确有这些相好。”
那先说道:“王曾经看见莲花没有?”王说道:“我看见过莲花呀!”那先说:“这莲花生于地下,长于泥水之中,其颜色十分娇美,是不是还像泥水一样的颜色呢?”王说道:“不像泥水之色了。”那先说:“虽然佛的父母没有以上那些殊妙相,而佛的确是有这些殊妙相的。佛虽生于世间,长于世间,但又不像世间的物事。这是他累劫的修证成果,并不是用世间的常识可以量知的。”王说道:“说得太妙了!说得太妙了!”
第三十三问佛像第七梵天不与妇女交会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佛审如第七天王梵所行,不与妇女交会①不?”那先言:“然。审离于女人,净洁无瑕秽。”王言:“假令佛如第七天王所行者,佛为第七天王梵弟子。”那先问王:“第七天王者,有念无念?”王言:“第七天王梵有念。”那先言:“是故,第七天王梵及上诸天,皆为佛弟子。”那先问:“王言象鸣声何等类②?”王言:“象鸣声如雁声。”那先言:“如是,象为是③雁弟子?各自异类,佛亦如是,非第七天王梵弟子。”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交会:性交,过性生活。
②类:相类似。
③为是:因为此,因为这一声音。是,指代声音。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佛的确像第七天王梵修清净梵行,不与妇人在一起过性生活吗?”那先说:“的确如此!的确远离了女人,净洁而毫无瑕秽之事。”王说道:“假如佛像第七天王修清净梵行一样,佛就是第七天王的弟子了。”那先问王道:“第七天王是有心念,还是无心念呢?”王说道:“第七天王梵有心念。”那先说:“因此,第七天王梵以及上界诸天王,都是佛的弟子。”那先问:“王说象的叫声与什么东西的叫声相似?”王说:“象的叫声像雁的叫声。”那先说:“像这样说来,象便是雁的弟子了?但事实上是各自属不同的种类,佛的情况也是这样,并不是第七天王梵的弟子。”王说道:“说得太妙了!说得太妙了!”
第三十四问佛从谁学习经戒?
原典
王复问那先:“佛宁悉学知经戒不?”那先言:“佛悉学知,奉行经戒。”王言:“佛从谁师①受经戒?”那先言:“佛无师。佛得道时,便悉自知诸经道。佛不如②诸弟子学知。佛所教诸弟子,皆当奉行至老。”
注释
①谁师:哪一个老师。
②不如:不像。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佛难道都是通过学习而知道经典和戒律的吗?”那先说:“佛都是学习而知道的,然后践履经典教义及戒律。”王说道:“佛从哪位老师接受经戒的呢?”那先说:“佛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老师。佛自己证得道果时,便都知道各种经典及其中法则了。佛不像我们这些弟子们是从其他老师那里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佛所教导诸位弟子的经义戒律,都应当坚决践行直到年老。”
第三十五问父母死哭、闻法哭有何不同?
原典
王又问那先:“人父母死时,悲啼哭泪出;人有闻佛经,亦复悲啼泪出。俱尔①宁别异不?”那先言:“人为父母啼泣,皆感恩爱、恩念,愁忧苦痛。此曹②忧者,愚痴忧。其有闻③佛经道泪出者,皆有慈哀之心,念世间勤苦④,是故泪出。其得福甚大。”王言:“善哉!”
注释
①俱尔:意思是“相同呢”。
②此曹:此辈、这些人。
③闻:听人宣听。
④勤苦:痛苦、辛苦。此段乃讲佛教慈悲情怀的来由。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人们在父母死亡之时,悲啼而哭以至泪流;有些人倾听佛经之时,也悲啼而哭以至泪流。这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那先说道:“人们为父母死亡而哭泣,都是因为感激父母的恩爱,因恩爱而产生情执思念,由此而导致愁忧痛苦。这些人的忧愁,是愚痴者的愁忧。那些倾听佛教经典之后而感动泪流满面者,都是因佛的经教引发他的慈悲哀悯之心,他们体悟到世间的辛勤劳苦,所以泪流满面。这些人的流泪啼哭所得到的福报将是很大的。”王说:“说得好哇!”
第三十六问已度未度者有何差别?
原典
王又问那先:“以得度脱者,有何等别异?”那先言:“人未得脱者,有贪欲心;人得脱者,无有贪欲之心。但欲趣得飰食支命①耳。”王言:“我见世间人,皆欲快身,欲得美食,无有猒足②。”那先言:“人未得度脱,饮食者,用作荣乐好美;得度脱者,虽饮食,不以为乐,不以为甘③趣,欲支命。”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支命:维持生命。
②猒足:厌足。满足之意也。
③甘:甜美。
译文
王又问那先:“那些已经得度的人,与没有得度的人有些什么差别?”那先说:“人在没有得度之时,有贪婪欲望之心;人在得度之后,便没有了贪欲之心。只仅仅是想成就道业而获得饭食以维持生命罢了。”王说道:“我看世间之人,都想使身体愉快,想要获得美好的饭菜,从没有满足的时候。”那先说:“人在没有达到得度的境界时,饮食的行为,是被当作一种快乐爱好;已经达到了超脱的境界者,即使同样在吃饭喝水,但不再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快乐,也不再去追求甘美的饮食趣味,只是要维持生命的延续罢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七问人会忆念久远以前之事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家有所作,能念①久远之事②不?”那先言:“人愁忧时,皆念久远之事。”王:“用何等念之?用志念耶?用念念耶?”那先问王言:“宁曾有所学知,以后念之不?”王言:“然我曾有所学知,以后忽忘之。”那先言:“王是时无志耶,而忘之乎?”王言:“我时忘念③。”那先言:“可。差王为有象。”
注释
①念:意念、心念,此乃为佛教主要概念之一。它是指一种意识活动。
②久远之事:过去之事。
③忘念:“别本”作“妄念”,当是。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人们在有所作为的时候,能够思考很久远以前的事吗?”那先说:“人在愁苦忧伤的时候,都会回忆很久很远的事情的。”王说(原文脱“说”字)道:“用什么来忆念呢?用心志去忆念吗?用忆念去忆念吗?”那先问王道:“是否曾经学习知识,以后又回忆这些知识还是没有回忆呢?”王说道:“的确,我曾经学习过一些知识,以后忽然又忘了这些知识。”那先说:“王这个时候没有了心志,而忘记了所学的吗?”王说:“我时常忘记要忆念的东西。”那先说:“行了。王这种现象差不多可以归于某一种类型了(属于对久远之事的忆念)。”
第三十八问人有所作皆会忆念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有作,皆念耶?若甫①始有所作,念见在②所作,皆用念知耶?”那先言:“已去之事,皆用念知之;念见在之事,亦用念知之。”王言:“如是,人但念去事③,不能复念新事。”那先言:“假新者有所作不可念者,亦如是。”王言:“人新学书伎巧为唐捐④耶?”那先言:“人新学书画者,有念,故令弟子学者;有知,是故有念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甫:刚刚、正开始。
②见在:现在。
③去事:过去之事。
④唐捐:虚掷、落空。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有所作为,都会忆念吗?假使开始有所作为,再考虑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用忆念知道的吗?”那先说:“已经过去的事情,都是通过忆念知道的;忆念现在的事情,也是用忆念知道的。”王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人们就只会忆念过去之事,不再能够忆念新生的事物了。”那先说道:“假如新的有所作为而不能忆念,也是这样通过忆念而知道的。”王说道:“人们新学的书写技巧是白白地付出的代价吗?”那先说:“人们新学的书画技巧,因为有忆念,所以要求弟子们学习;有所知,因此才有忆念的可能。”王说:“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九问人因何事而产生忆念?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用几事生念念耶?”那先言:“人凡有十六事生念:一者,久远所作,生念;二者,新有所学,生念;三者,若有大事,生念;四者,思善,生念;五者,曾所更苦①,生念;六者,自思维,生念;七者,曾杂所作②,生念;八者,教人,生念;九者,象③,生念;十者,曾有所忘,生念;十一者,因识,生念;十二者,教计④,生念;十三者,负债,生念;十四者,一心,生念;十五者,读书,生念;十六者,曾有所寄更见⑤,生念;是为十六事生念。”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念久者?”那先言:“佛弟子阿难女弟子优婆夷鸠仇单罢,念十亿世宿命之事;及余道人,皆能念去世⑥之事;如阿难女弟子辈甚众多,念此,已便⑦生念。”
王又问:“何等新所学生念者?”那先言:“如人曾学知挍计⑧,后复忘之,见人挍计,便更生念。”
王又问那先:“何等为大事生念?”那先言:“譬若太子立为王,自念为豪贵,是大事生念。”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思善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为人所请呼,极善意宾延⑨遇待之。其人自念言:昔日为某所请呼,善意待人。是为思善生念。”
王又问那先:“何等为更苦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曾为人所挝捶⑩,閇系⑪牢狱,是为更苦生念。”
王复问那先言:“何等为自惟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曾有所见家室、宗亲及畜生,是为自惟生念。”
王又问那先言:“何等为曾杂所作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万物字颜色、香臭、酢苦,念此诸事,是为曾杂生念。”
王复问那先言:“何等为教人生念者?”那先言:“人自喜,忘边人,或有念者,或有忘者,是教人生念。”
王又问那先言:“何等为象生念者?”那先言:“人、牛、马各自有象类,是为象生念。”
王又问那先言:“何等为曾所忘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卆⑫有所忘数数⑬独念得之,是为曾所忘生念。”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因识生念者?”那先言:“学书者,能次其字,是为因识生念。”
王复问那先:“何等为挍计生念者?”那先言:“如人共挍计成就,悉知策术分明,是为挍计生念。”
王又问那先:“何者为负债生念者?”那先言:“如人所当债,所当归⑭,是为负债生念。”
王又问那先:“何等为一心生念者?”那先言:“沙门一其心,自念所从来,生千亿世时事,是我为一其心生念。”
王又问那先:“何等为读书生念者?”那先言:“帝有久古之书,念言某帝、某吏时⑮书也,是为读书生念。”“何等为曾有所寄,更见生念者?”那先言:“若人有所寄,更眼见之,便生念,是为‘所寄’生念。”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更苦:经历之苦。
②杂所作:所作不专一。
③象:物之具体形象,寻求同类、归宿。
④教计:“别本”作“校计”。即术数技艺。
⑤更见:经历过的见闻,亲眼见过。
⑥去世:过去的世代。
⑦已便:“别本”作“以便”。
⑧挍计:前面作“教计”。计算之意也。
⑨宾延:延请。
⑩挝捶:遭到棍棒的棰楚。
⑪閇系:关系。
⑫卆:卒也。通猝也。仓促之间。
⑬数数:汲汲,一心一意地在寻求。
⑭归:偿还。
⑮吏时:“别本”作“时”,当是。或“吏”为“史”之误。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因为哪些事情引起忆念呢?”那先说:“人一共有十六件事可以引起忆念:第一,很久以前的所作所为,引起忆念;第二,新近的所学,引起忆念;第三,如果有重大的事情,将引起忆念;第四,向往善的境界,将引起忆念;第五,曾经所经历的苦难,引起忆念;第六,思维同宗或同类命运,将引起忆念;第七,曾经对各种不同之事有所涉猎,也引起忆念;第八,教导别人,将会引起忆念;第九,寻求类的归属,引起忆念;第十,曾经有所遗忘的事情,引起忆念;第十一,因为获得知识,引起忆念;第十二,术数活动,引起忆念;第十三,因为负债,引起忆念;第十四,心志专一于生命的缘起及未来,将会引起忆念;第十五,读书活动,引起忆念;第十六,曾经有所寄托,并亲眼见过这种理想,引起忆念。这便是引起忆念的十六种事情。”
王又问那先道:“忆念久远是指什么呢?”那先说道:“如佛的弟子阿难,有一位在家女弟子优婆夷名叫鸠仇单罢,能忆念千亿世前的宿命事情;及其他一些得道之人,都能忆念过去世的事情。像阿难的女弟子等的得道之人很多,都能忆念久远之事,此是为因忆念过去久远生中之事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因为新学的东西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就像人们曾经学习过术数技艺,后来又忘记了,看到别人所作,便又再次地产生了忆念。”
王又问那先:“为大事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譬如太子被册立为王,自己心想这是豪贵之事,这便是指因为大事而忆念。”
王又问那先道:“忆念善之境界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假如某个人被另一个人所延请,并且极其友善地招待这个人。嗣后这个被请的人心里想到:在过去曾经被某人所延请,应该以友善的心意来对他人。这便是因为回忆而向往善德境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道:“为所经历之苦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譬如一个人曾经被人用棍棒毒打过,或曾被关闭在牢狱之中,这便是为经历之苦而引起忆念的意思。”
王又问那先道:“同类相怜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譬如人曾经见过家里亲人、同宗亲属以及家里的畜生引起悲悯心情,这便是同类怜悯引起的忆念。”
王又问那先:“曾经对各种事物有所涉猎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譬如人类为万物起名,对各种颜色、香臭之气、酢苦之味加以标识分别,忆念这些众多表象,便是被曾经所涉猎的诸事物引起忆念之意。”
王又问那先道:“教导他人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人们自己欣赏自己,忘记了身边还有其他人存在,这些人有的还有记忆,有的已经忘记了,于是好为人师,这便是教导他人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为寻找类的归属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人、牛、马等各自都有其类的归属,这便是寻找类的归属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道:“曾经记得而突然间忘了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譬如一个人仓促之间忘记了曾经所记的东西,一心一意地急于找回记忆而对此东西耿耿记在心中,这便是因为忘记曾经所记忆的东西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因为学习知识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学习写字的人,能够安排各个字的位置,为此而动脑筋便是因为学习知识而引起忆念之意。”
王又问那先道:“因为校量分析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譬如人们一起学习校量分析成功的原因,全部都明白了其中的方法,这便是因为校量分析而产生忆念的意思。”
王又问那先:“因为负债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譬如某人正在欠着他人之债,又值该还债的时候,这便是因为负债而产生忆念。”
王又问那先:“专心于生命的源起及未来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沙门辈使心志专一,自己思考生命从何处而来,以及千亿世之前的事情,这便是我所说的心志专一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因为读书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帝王有年代久远的古书,心中想到这是哪一代帝王、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书呢?这便是因为读书而引起忆念。”
(王问道:)“因为曾经有所寄托并在某处又亲自见过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假如某人有所寄托,又亲眼在某处见过此理想之境,因而引起忆念,这便是因为‘所寄’而产生忆念。”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问佛知三世一切事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佛宁悉知去事甫始①,当来事耶?”那先言:“然,佛悉知之。”王言:“假令佛悉知诸事者,何故不一时教弟子?何故稍稍教之?”那先问王:“国中宁有医师无?”王言:“有医师。”那先言:“其医师宁能悉知天下诸药不?”王言:“能悉知诸药。”
那先问王:“其药师治人病,为一时与②药,为稍稍与之?”王言:“未病,不可豫与药;应病③,乃与药耳。”那先言:“佛虽悉知去、来、现在之事,亦不可一时教天下人。当稍稍授经戒,令奉行之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甫始:开始。
②与:给。
③应病:根据病情。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佛难道都能知道过去之事的初始状态,以及未来将发生的事吗?”那先说:“是的,佛都知道这些事情。”王说道:“假如佛都知道这些事情,为什么不集中于一时全都教给他的弟子们呢?为什么慢慢地教给他们呢?”那先问王道:“您国中有医师没有?”王说道:“有医师。”那先说:“这些医师能否知道天下的各种药物呢?”王说道:“能够都知道天下各种药物。”
那先问王:“这些医师治人病时,是集中时间把所有的药都给病人呢,还是慢慢地给药呢?”王说道:“没有生病的时候,不能预先给药;针对具体的病症时,才配给药剂。”那先说道:“同样,佛即使知道过去、未来、现在的事情,也不可能一时全部教给天下之人。将依弟子的根机慢慢授予经文戒律,使他们践行。”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一问人死念佛能生天吗?
原典
王又问那先:“卿曹沙门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欲死时念佛,死后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语。复言:‘煞①一生,死即入泥犁中。’我不信是也。”那先问王:“如人持小石置水上,石浮耶,没耶?”王言:“其石没。”那先言:“如令持百牧②大石置船上,其船宁没不?”王言:“不没。”
那先言:“船中百牧大石,因船故,不得没;人虽有本恶③,一时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其小石没者,如人作恶,不知佛经,死后便入泥犁。”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煞:杀也。
②百牧:百枚、百颗。
③本恶:一贯之恶。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你们这些沙门说:‘人在世间作恶直至百岁,到临死时候虔心发愿念佛,死后能仗念佛之功德都能生于天上。’我不相信这些话。你们又说:‘杀死一个生命,死后便会堕入地狱之中。’我不相信这种说法。”那先问王道:“假如有人拿一颗小石子放到水上,石子是漂浮的,还是沉下去呢?”王说道:“这颗石子沉下去。”那先说:“如果抬百块大石头放到船上,这艘船难道会沉下去吗?”王说道:“船不沉下去。”
那先说道:“船中百块大石头,因为船的缘故,不沉下去;人即使曾经作的恶行,因为有一个短时间明白善恶因果,生大忏悔,专心地念佛,因为这一念佛功德而不沉沦到地狱之中,而且还会生在天上。那颗小石子沉到水中,就像人作恶之后,不知道听闻佛经,不知忏悔,死后便堕入地狱之中。”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二问汝辈为何出家做沙门?
原典
王复问那先:“卿曹用何等故,行学道,作沙门?”那先言:“我今以过去苦、现在苦、当来苦,欲弃是诸苦,不欲复受更①,故行学道作沙门。”王复问那先:“苦乃在后世,可为豫学道,作沙门?”
那先问王:“王宁有敌国、怨家,欲相攻击不?”王言:“然,有敌国、怨家,常欲相攻击也。”那先问王:“敌主②临来时,王乃作斗具,备守、掘壍耶?当豫作之乎?”王言:“当豫有储偫。”那先问王:“何等故先作储偫?”王言:“备③敌来,无时故。”那先问王:“敌尚未来,何故豫备之?”那先又问王:“饥乃田种,渴④何故豫作备度?”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更:经历、经受。
②敌主:敌国的首领,此处代指敌国军队。
③备:临近、等到。
④渴:此字下漏译。依“别本”是“渴乃掘井耶”。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你们这些人因为什么缘故,去学道做沙门呢?”那先说:“我们深深认为过去世是苦,现在世是苦,未来世还是苦,想要抛弃这些苦痛,不想再去经历这些苦,所以来学道做沙门。”王又问那先:“苦乃是在后世,可以预先学道做沙门而能免除吗?”
那先问王:“王是不是有敌国、怨家,想要攻击你吗?”王说道:“是的,有敌国、怨家,常常想要攻击我国呀!”那先问王道:“敌国主帅来临之时,王才去做战斗的准备、防守、挖战壕吗?还是先预备好这一切呢?”王说道:“当然预先有所准备。”那先问王道:“为什么先做准备呢?”王说道:“敌人来了的时候,没有时间的缘故呀!”那先问王:“敌人还没有来,为什么要预先准备呢?”那先又问:“肚子饿了的时候才种田,口渴才掘井吗?为什么要做预备呢?”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四十三问第七梵天距娑婆世间多远?
原典
王又问那先:“第七梵天去是①几所?”那先言:“甚远。令大如王殿石从第七梵天上堕之,六日乃堕此间地耳。”王言:“卿曹诸沙门言:‘得罗汉道,如人屈申②臂,顷以飞上第七梵天上。’”王言:“我不信是。行数千万亿里,何以疾③乃尔?”
那先问王:“王本生何国?”王言:“我本生大秦国④,国名阿荔散⑤。”那先问王:“阿荔散去是间几里?”王言:“去是二千由旬⑥,合八万里。”那先问王:“曾颇⑦于此遥念本国中事不?”王言:“然,恒念本国中事耳。”那先言:“王试复更念本国中事,曾有所作为者。”王言:“我即念已。”那先言:“王行八万里反覆⑧何以疾?”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去是:距离这里。
②屈申:通“屈伸”。
③疾:飞快。
④大秦国:古罗马国。
⑤阿荔散:依梁启超释,即为亚历山大之旧译。
⑥由旬:古代印度计量长度的单位。按此处折算,每由旬四十里。
⑦颇:是否。
⑧反覆:来回。
译文
王又问那先:“第七梵天距离我们这儿有多远?”那先说:“十分远。假如有一块大如王之殿堂的石块从第七梵天上坠落下来,六天才能坠到我们这块地上。”王说:“你们这些沙门说:‘得阿罗汉道之人,就像人弯曲伸直手臂一样,须臾之间便飞到第七梵天之上。’”王说道:“我不相信这一说法。行走数千万亿里的道路,凭借什么能走这么快呢?”
那先问王:“王本来生于哪个国家呢?”王说道:“我本来生于罗马国,其国名叫亚历山大帝国。”那先问:“亚历山大帝国距离这儿有多少里路程?”王说道:“距离这儿有二千由旬,合计共八万里。”那先问王:“曾经在这遥遥想念本国之中的事情没有?”王说道:“当然啰,常常遥遥思念本国之中的事情呀!”那先说:“王现在试作再来思念一下本国中的事情,就像你曾经所作过的遥念一样。”王说道:“我现在已经遥念结束了。”那先说:“王行八万里来回的路程,为什么这么迅速呀?”王说道:“你这个例子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四十四问两人同死何者先投胎?
原典
王复问那先:“若有两人于此俱死①,一人上生第七梵天,一人生罽宾②。罽宾去七百二十里,谁为先到者?”那先言:“试念阿荔国③。”王言:“我已念之。”那先复言:“王试复念罽宾。”王言:“我已念之。”那先问王:“念是两国,何所疾者?”王言:“俱等耳。”那先言:“两人俱死,一人生第七梵天上,一人生罽宾,亦等耳。”
那先问王:“若有一双飞鸟,一于一高树上止,一鸟于树④上止,两鸟俱飞,谁影先在地者?”王言:“其影俱倒⑤地耳。”那先言:“两人俱死,一人生第七天上,一人生罽宾,亦俱时至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俱死:一同死去。
②罽宾:汉代西域的国名。在今喀布尔河下游流域克什米尔一带地区。罽,音jì。
③阿荔国:阿荔散国。
④树:应写作“卑树”,即矮树。
⑤俱倒:俱到、同时到。
译文
王又问那先:“假若有两个人现在一同死去,一个人上生于第七梵天,一个人生于罽宾。而罽宾距离这里七百二十里,那么哪一个首先到达他们各自的地方呢?”那先说:“请王试作遥念亚历山大帝国。”王说:“我已经遥念了。”那先又说道:“王再试作遥念罽宾。”王说道:“我也已经遥念罽宾了。”那先问王:“遥念这两个国家,哪一个更快到达呢?”王说道:“都是一样地快。”那先说:“两个人一道死去,一人生于第七梵天之上,一个人生罽宾国,也是同等时间到达。”
那先又问王:“假如有一双飞鸟,一只在一棵高树上栖止,一只在一棵矮树上栖息,两鸟同时起飞,哪只鸟的影子首先到达地面?”王说道:“两个影子同时到达地面呀!”那先说道:“两个人一道死去,有一个人生于第七梵天上,有一个人生于罽宾之国,也是同时到达呀!”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五问通过何种方式学习可知道法?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用几事,学知道?”那先言:“用七事,学知道。”“何等为七?”“一者,念善恶之事;二者,精进;三者,乐道;四者,伏意为善;五者,念道;六者,一心;七者,适无所憎爱。”
王又问那先:“人用此七事,学知道耶?”那先言:“不悉①用七事,学知道。知者持知善恶,用是一事,别②知耳。”王又问那先:“假令用一事知者,何为说七言③?”那先问王:“如人持刀着鞘中,倚④壁,刀宁能自有所割截不?”王言:“不能有所割截。”那先言:“人心虽明,会当得是六事,共成智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悉:尽、都、全部。
②别:其他。
③言:此或为衍字,或为笔误。当作“耶”。
④倚:挂在。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要通过几种方式学习然后知晓大道?”那先说:“通过七件事,可以知晓大道。”“是指哪七件事呢?”“第一,要忆念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之事;第二,要精进修道;第三,要以道为乐;第四,要制伏诸恶念使之向善;第五,要以道为思念的准则;第六,要专心致志;第七,要达到没有什么可以憎恨可以喜爱的境界。”
王又问那先:“人通过这七件事,能够学习而知晓大道?”那先说:“并不全部都要用上七件事,学习之后然后才知晓大道。有智慧之人紧紧抓住判别善恶这一点,凭借持智以分别善恶这一件事,其他的都知道了。”王又问那先:“假如只要通过一件事而就能知道大道,为什么又说是七事呢?”那先问王:“如果人手持钢刀放于刀鞘之中,并且挂在墙壁之上,这把刀难道能够自己去割截什么东西吗?”王说道:“不能割截什么东西。”那先说:“人心即使是具有明智之端,虽有分别善恶的智慧,但也应当通过其余六件事的开启协助,然后合成智慧。”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六问人行善得福大或作恶得殃大?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家作善,得福大耶?作恶,得殃大耶?”那先言:“人作善,得福大;作恶,得殃小。人家作恶,日日自悔过,是故其过日小。人家作善,日夜自念欢喜,是故得福大。”
那先言:“昔者,佛在时,其国中有人,掘无①手足而取莲花持上②佛。佛即告诸比丘言:‘此掘足手儿,却后③九十一劫④,不复入泥犁中,畜生、劈荔道⑤中,得生天上。天上寿终,复还作人。’是故,我知人作小善,得福大。作其恶,人自悔过,日消灭而尽。是故,我知人作过,其殃小。”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掘无:“别本”译作“杌无”。杌,树无枝的样子。此处指没有手足的人。
②上:献给。
③却后:往后。
④劫:佛教记时之单位。天地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劫。
⑤劈荔道:饿鬼道。以其长劫不闻浆水之名,常为饥饿所逼。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们行善,得福就大吗?作恶,遭殃就大吗?”那先说:“人行善,其获得的福一定是大的;作恶,其遭到的祸殃可能是小的。因为人作恶之后,天天自我悔过,所以他的罪过就一天比一天小。别人行善,每日每夜都在心中充满着欢喜之情,所以他获得的福也就大。”
那先说:“过去的时候,佛还在世,他所处的国中有一个人,手和脚都没有了但还取得一枝莲花,拿着这朵莲花献给了佛。佛当时就告诉各位比丘,说道:‘这一位没有手脚的孩子,往后经历九十一劫的轮回,也不会再坠入地狱中,进入畜生道、饿鬼道中,而可以生于天上。天上的寿命终结之后,又还重新做人。’因此,我知道人们行小善,其获得的福很大。那些作过恶的人自己忏悔自新,一天一天地将消灭罪孽以至干净。所以,我知道人们作恶之后,只要忏悔自新其祸殃可能很小。”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七问智愚者作恶,何人得殃大?
原典
王复问那先:“智者作恶,愚人作恶,此两人殃咎,谁得多者?”那先言:“愚人作恶,得殃大;智人作恶,得殃小。”王言:“不知那先言。”王言:“我国治法,大臣有过,则罪之重;小民有过,罪之轻。是故,我知智者作过恶,得殃大;愚者作恶,得殃小。”
那先问王:“譬如烧铁①在地,一人知为烧铁,一人不知,两人俱前取烧铁,谁烂手②大者耶?”王言:“不知者手烂大。”那先言:“愚者作恶,不能自悔,故其殃大;智者作恶,知不当所为,日自悔过,故其殃少。”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烧铁:滚烫的、炽热的铁。
②烂手:烫伤手。
译文
王又问那先:“智慧之人作恶,愚蠢之人作恶,这两个人的罪过,哪一个人得到的多些呢?”那先说:“愚蠢之人作恶,其所得的祸殃大些;智慧之人作恶,他们得到的祸殃小些。”王说道:“不知那先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王说道:“我国中治理人的法律规定:大臣有了过错,则重重治罪;小民有了过错,则罪行从轻发落。因此,我只知道智慧之人作恶,得到的祸殃更大些;愚昧之人作恶,获得的罪责还轻些。”
那先问王:“假如有烧热铁丸在地上,一个人知道是烧热的铁丸,一个人不知道,两个人都上前去取这一烧热的铁丸,哪一个烫烂手的程度大些?”王说:“不知是热铁丸的人手烫烂的程度大些。”那先说:“愚昧之人作恶,不能够自我悔悟,所以他们得到的祸殃就大些;智慧之人作恶,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应该,每天都在忏悔过错,所以他们的祸殃就小些。”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八问此身能飞行到第七梵天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有能持此身,飞行上至第七梵天上及至郁单曰地①,及所欲至处者不耶?”那先言:“能。”王言:“奈何持此身,上第七梵天及郁单曰地及所欲至处乎?”那先问王:“王宁自念少小时跳戏②一丈地不?”王言:“我年少时意念欲跳,便跳一丈余地。”那先言:“得道之人,意欲跳至第七天上及至郁单曰地者,亦尔。”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郁单曰地,“别本”作“郁单越地”。
②跳戏:戏跳、玩耍蹦跳。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们之中有一些能携带身躯,飞行到第七梵天,上到郁单曰地以及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吗?”那先说:“能。”王说:“如何携带这一身躯,上到第七梵天及郁单曰地,以及心中想要到的地方呢?”那先问王:“王是否还记得少年时游戏跳高,一跳就是一丈多高的事吗?”王说道:“我少年时意念之中想跳,便跳了一丈多高。”那先说:“得道之人,心中想跳到第七天上以及到郁单曰地,也就像你小时游戏一跳那样。”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九问何物骨长四千里?
原典
王复问那先:“卿曹诸沙门言:‘有骨长四千里。’何等身,骨长四千里?”那先问王:“曾闻大海中有大鱼,名质,身长二万八千里者不?”①王言:“然,有是,我曹闻之。”那先言:“如是二万八千里鱼,其胁骨长四千里,王怪之为?”王复问那先:“卿曹诸沙门说言:‘我能断②喘息③之事。’”王言:“奈何可断喘息气耶?”
那先问王:“宁曾闻志不?”王言:“我闻之。”那先言:“王以为志在人身中耶?”王言:“我以为志在人身中。”那先言:“王以为愚人不能制其身口者,不能持经戒,如此曹人,亦不乐其身?”那先言:“其学道人者能制其身,能制口,能持经戒,能一其心,得四禅,便能不复喘息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此处描写,颇类庄子所描述的寓言故事。
②断:斩断、中断。
③喘息:呼吸。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你们这些沙门辈说:‘有一个东西骨架之长有四千里。’什么东西的身躯,它的骨架之长有四千里呢?”那先问王:“曾经听说过大海中有种大鱼,名字叫作质,身长二万八千里的这种鱼吗?”王说道:“的确,有这一传说,我曾听说过。”那先说:“像这种二万八千里长的鱼,它的胁骨长四千里,还值得奇怪吗?”王又问那先:“你们这些沙门说道:‘我能够中断呼吸。’”王说道:“人怎么能够中断呼吸之气呢?”
那先问王:“曾经听说过心志没有?”王说:“我曾经听说过。”那先说:“王认为心志在人身躯之中吗?”王说道:“我认为心志在人身躯之中。”那先说:“王认为愚昧之人不能控制他们的身躯嘴巴,不能够持守经典戒律,像这些人,也不以他们的身躯为快乐吗?”那先说:“那些修道的人能够控制他们的身躯,能够控制他们的嘴巴,能够持守经典戒律,能使自己的心志专一,证得四禅,便能够不再呼吸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五十问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原典
王复问那先:“为呼言①海?海为是②水名为海耶,用他事故③言海?”那先言:“人所以呼为海者,水与④参各半,是故为海耳。”王复问那先:“何以故海悉醎如味?”那先言:“所以海水醎者,啖畜以来久远,及鱼鳖虫多共清⑤水中,是故令醎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为呼言:为什么称之为。
②为是:因为这种。
③事故:原因。
④:“盐”之俗字。
⑤清:丽刻本写作“渍”。“别本”译作“清便”。依文意,从“别本”。古人以此解释海水咸淡,是因为知识有限。
译文
王又问那先:“为什么称为海呢?海因为这些水而名字叫作海?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叫作海呢?”那先说:“人之所以称之为海,是因为水与盐各占一半的缘故,因此叫作海。”王又问那先:“是什么缘故海水都咸得像盐一样呢?”那先说:“海水之所以是咸的,是因为蓄积的时间久远,以及鱼鳖虫类不断地向水中排泄大小便,因此是咸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五十一问得道者能忆念深奥之事吗?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得道已,宁能悉思维深奥众事不?”那先言:“然。人得道已,能悉思维深奥之事。佛经最深奥,知众事,不可称量①,众事皆以智评之②。”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称量:估量、探测。
②智评之:“别本”译作“智评断之”。意为众事都以佛经作为评判标准。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们得道之后,难道能够思考各种深奥的事情吗?”那先说:“是的。人得道之后,能思考深奥的事情。佛经最深奥,佛知晓众多事情,无法用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众多事情都能运用智慧来评判它们做到恰如其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五十二问神识、智慧、自然,是同是异?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神①、智②、自然,此三事,宁同不?各异?”那先言:“人神者,生觉;智者,晓道;自然者,虚空,无有人③也。”王又问那先:“人言得人④。何等为得人者?今眼视色,耳听声,鼻闻香臭,口知味,身知软粗,志知善恶之事。何所为得人者?”
那先问王;“如今合解⑤,用目视,脱瞳子,去之,视宁广远不?裂大其耳,听声宁广远不?决鼻令大,其闻香宁多不?刎⑥口令大,知味宁多不?剥割肌肤,宁令信知粗软不?拔去其意,盛念宁多不?”王言:“不也。”
注释
①人神:人拥有的不死之神识。
②智:认识能力。
③虚空,无有人:虚空,没有精神,徒有躯壳;无有人,没有人的知觉、感情等。
④得人:找到灵魂。人,抽象的有生命的灵魂。
⑤合解:分析分开来看。
⑥刎:丽刻本作“吻”,亲自尝一尝。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的神识、智慧、自然,这三种事情,是同还是不同?各各相异吗?”那先说:“人的神识这个东西啊,是产生觉悟的本体;智慧呢,是知晓大道之能力;自然呢,是虚空的,没有人的主体意识的躯壳。”王又问那先道:“人们都谈论获得灵魂。怎么样才能称之为获得灵魂呢?用眼睛来观看颜色,用耳朵来倾听声音,用鼻子闻香臭之气,用口去体知味道,用身躯去感受软硬与粗细,用心志去辨别善恶。那么对于人而言,什么叫作获得灵魂呢?”
那先问王:“现在可以分析来看,用眼睛看东西,撇开瞳子,不要瞳子,视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摧裂某人的耳朵,听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撕开鼻(孔)让它变得更大,那么它闻到的香气是多还是不多?割开嘴巴使它变得更大,看其分辨的味道,是不是能够更加地多样化些?如果我们要剥去割下某人的肌肤,看他是否还知道粗细软硬的区别不?清除某人的意志,看其载承的心念是不是会更多?”王说道:“那就不会如此了。”
第五十三问佛所作所知甚难甚妙吗?
原典
那先言:“佛所作甚难,佛所知甚妙。”王复问那先:“所作何等甚难?何等甚妙?”那先言:“佛能知人腹中,目所不见事,悉能解①之。能解目事,能解耳事,能解鼻事,能解口事,能解身事,能解贩事,能解所念事,能解神事。”
那先言:“人取海水含之,宁能别知②口中水是某泉水,是某流水,是某河水不?”王言:“众水皆合为一,难各别知。”那先言:“佛所作为甚难,皆能别知。今人神不见人身中有六事不可见。”那先言:“是故,佛解之。从心念至目所见,从心念至耳所听,从心念至鼻所齅③,从心念至口知味,从心念至身知苦乐、寒温、粗坚,从心念有所向,佛悉知分别解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①解:理解、剖分。
②别知:区分出来。
③齅:“嗅”之异体字。
译文
那先说:“佛所做的事情非常困难,佛所知道的东西很微妙。”王又问那先:“佛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难法?又是什么样的微妙法?”那先说:“佛能够知道人心中的事情,一般人眼睛看不到的事,都能剖解它的微妙。能够剖解眼睛所见之事,能够剖解耳朵听到的事情,能够剖解鼻子闻的东西,能够剖解口舌辨别的东西,能够剖解身躯感受的东西,能够剖解一切败坏的事,能够剖解疑虑之事,能够剖解所想念的事,能够剖解神识体悟之事。”
那先说:“人取海水含在口中,能不能分辨出口中所含之水是哪条泉源之水,是哪条溪流之水,是哪一条大河之水?”王说道:“众多之水合而为一,难以分别知晓区分。”那先说:“之所以说佛所做的事很困难,就是因为他对任何事物皆能一一分别了知。人身中之眼等六识皆不可见,但佛却能了知。”那先说:“因为佛所作甚难的缘故,因此能剖解出来。从心念以至于眼睛所看见的,从心念以至于耳朵所听见的,从心念以至于鼻所闻到的,从心念以至于口中所辨别的滋味,从心念以至于身体所感知的苦和乐、寒冷与温暖、粗糙与坚硬,从心念以至于思考趋向,佛都知道并能析出各种感觉的特征。”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原典
那先言:“夜已半,我欲去。”王即敕傍臣:“取四端叠布,揾①置油麻中,持以为炬②,当送那先归。恭事③那先,如事我身。”傍臣皆言:“受教。”王言:“得师如那先,作弟子,如我,可得道疾。”王诸所问,那先辄④事事答之,王大欢喜。王即出中藏好衣,直十万以上那先。王语那先:“从今以去,愿那先日与八百沙门,共于宫中饮食⑤,及所欲,皆从王取之。”
那先报王:“我为道人,略无⑥所欲。”王言:“那先当自护⑦,亦当护我身。”那先言:“何等当自护,护王身?”王报言:“恐人论议,呼王为悭,那先为解诸狐疑而不能赐与。或恐人言:‘那先不能解王疑,故王不赏赐。’”王言:“那先受者,令我得其福;那先亦当护其名。”王言:“譬若师子在金槛中,由⑧为拘閇,常有欲望去心。今我虽为国宫省中⑨,其意不乐,欲弃国去而行学道。”王语竟,那先便归佛寺。
那先这去,王⑩自念:我问那先为何等事?那先为我解何等事?王自念:我所问,那先莫不解我意者。那先归佛寺,亦自念:王问我何等事?我亦报王何等事?那先自念:王所问者,我亦悉解之。念此事至天明。
明日,那先被⑪袈裟,持钵,直入宫,上殿坐。王前为那先作礼已,乃却坐。王白那先:“那先这⑫去,我自念:问那先何等语?那先报我何等语?我又自念:所问那先,那先莫⑬不解我意者。念是语,欢喜安卧,至明。”那先言:“我行归舍,亦自念:王为问我何等事?我亦为王解何等事?我复自念:王所问,我辄为解之。用是故,欢喜至明。”语竟,那先欲去,王便起,为那先作礼。
注释
①揾:揩也。
②炬:火把。
③恭事:恭敬地侍奉。
④辄:立刻。
⑤饮食:丽刻本作“饭食”。意同。
⑥略无:一点也没有。
⑦护:维护、保护。
⑧由:“别本”写作“犹”。
⑨为国宫省中:“别本”译作“国王在宫省中”。语意顺畅。宫省中,即宫廷中。
⑩:“窃”字,私下里。
⑪被:通“披”。
⑫这:丽刻本作“适”。刚才之意。
⑬莫:没有哪一个。
译文
那先说:“夜已经很深了,我要回去了。”王立即敕令旁边大臣:“拿出四匹折叠布匹,浸渍在麻油之中,拿住作为火炬,去送那先回去。恭敬侍奉那先,就像侍奉在我的身旁。”旁臣都齐声说:“受教了。”王说道:“能够得到像那先这样的人做老师,成为他的弟子,像我这样的人得道就快了。”王各种所问,那先立即就每件事给予了回答,王十分地欢喜。王立刻拿出宫中贮藏的精品衣服,价值十万以上给予那先。王对那先说道:“从今以后,但愿那先每天与八百沙门,共同在宫中就餐,及其他所需之物,都可以从王宫中拿取。”
那先说:“我是修道之人,没有一点额外的欲望。”王劝说那先道:“您应当爱护自己的名声,也应当保护我的身名。”那先说:“什么叫作应当自我保护,也保护王之身名呢?”王回答道:“恐怕他人议论,称呼王是悭吝之人,那先替王解答了各种狐疑而不能够获得赐予。或者又恐怕其他人说:‘那先不能解释王的疑问,所以得不到赏赐。’”王说:“那先接受了这些,使我得到其接受行为中的福报;那先也应当保护自己的名声。”王说道:“我现在就像狮子在金笼子之中,就好像被拘禁一般,经常有想逃出去的想法。现在我即使是处在国家的宫廷之中,但我的情怀并不快乐,想要抛弃国家而去学道。”王说完了,那先便归佛寺去了。
那先这样一走,王私下思念道:我问了那先些什么事呢?那先为我解答什么?王自己想道:我所问的问题,那先没有一个不能理解的,并且都给予了解答。那先回到佛寺之中,也自己想道:王问了我些什么事情呢?我又是如何回答王的呢?那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问,我也都予以解答了。思念这些事情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那先身披袈裟,手持钵盂,直接走入宫殿,到正殿里坐下。王走上前来向那先施礼完毕,便退回到自己座中。王告诉那先:“那先您昨晚一离去,我便自己想道:我问了那先什么话?那先又回答了我些什些话?我又自己想道:我所有向那先提问的,那先没有一个不替我解答了的。想着这些话,心中欢喜睡觉安稳,一直到天亮。”那先说:“我走回佛寺的寮舍之中,也自己思念道:王向我问了些什么事情?我又替王解答了什么事情?我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问,我则立刻替他解答了。因为思念这些的缘故,一直欢喜直到天亮。”说完了这些话,那先便要走了,王便站了起来,向那先施礼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