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听了佛陀赞叹阿兰若行后,又进一步地请示说:“世尊!您由于什么因缘,这样殷勤称赞住阿兰若中,修菩萨行,而不鼓励安住他处修菩萨行?记得有一次,如来在灵鹫山上,为诸菩萨广说法要时,曾经这样说过:‘菩萨有时止于淫女之家,或亲近屠夫,示教利喜,以无数方便,饶益众生,为他们演说妙法,令入佛道。’世尊!您现在为初发心的菩萨所说的妙法却不是这样。我们虽在佛前,亲自恭聆深法,对这样说法,不会有所疑惑,但后世众生,就难免生疑,唯愿如来,为未来世的求佛道者,演说甚深的微妙真理,令菩萨行者,不再退转。”
佛陀当即为弥勒菩萨解释说:“善男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的,有二种菩萨,一是在家,一是出家。在家的菩萨,为了化导众生,不论是淫室、屠肆等处,都可以亲近、同事或同居。出家的菩萨就不然,不过无论在家菩萨或出家菩萨,各自都分上、中、下三等九品。上根的三品,不论在家、出家,都住阿兰若处,从无休歇地精进,利益众生。中、下二根的诸菩萨等,就随遇而安,没有一定的处所,或住阿兰若处,或住村落城市,随缘利益安稳众生。这样行门,你应当观察明白。
“其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修习佛道,已得无漏的法体,亲证诸法实相,具备无漏大智,道心坚贞,能化烦恼为菩提,不受一切烦恼所左右,可以随缘利乐一切众生,不必定要住于阿兰若处。若有佛子,在没有得真实智慧以前,未曾亲证诸法实相之理,便应当住于阿兰若处,常亲近诸佛、菩萨。若是值遇真正的善知识,对于菩萨的行持,就必然不会退转;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诸佛子等,应当以至诚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善男子!这就名为出世法要,你们都应当一心修学,依教奉持。
“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厌离世间,住于阿兰若处,可省用功力,而得圆满八万四千波罗蜜行,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呢?若是能舍弃名利,住于山林者,对于生命财物,必然不再吝惜,永远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他,自然就易于圆满三种波罗蜜多。”
弥勒菩萨又问:“世尊!住阿兰若的出家菩萨,既不积聚金银财宝,怎么能够圆满布施波罗蜜呢?”
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说:“善男子!住阿兰若的出家菩萨,虽无财物可以布施,但到城市、村庄乞来的食物,先以少部分施给众生,又以余分施给所需要者,就可名为布施波罗蜜。以自己的身命,供养三宝,以头目脑髓,施与来求者,就可名亲近波罗蜜。为求法的众生,说出世的妙法,能令发无上菩提心的缘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的菩萨,成就布施波罗蜜多。
“再其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以住阿兰若的缘故,修十二种头陀苦行,若步行的时候,眼只看足前二肘地,举足下足,不伤害众生,即得名为持戒波罗蜜。坚持禁戒,不惜躯体性命,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为求出世道的,说法教化,令发无上菩提道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持戒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处,能灭除嗔恚,得证慈心三昧,亦不毁辱一切众生,即得名为忍辱波罗蜜。(原文缺“亲近波罗蜜”一段)若为人说一句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忍辱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为了使众生皆得成佛,所以精进修行。自未成佛以前,福德智慧,两皆羸弱,然不贪求安乐,不造众罪,于昔菩萨行的苦行中,深生欢喜,倾诚尊敬,钦仰效法,常无休息,因此即得名为精进波罗蜜。弃舍身命,如弃涕唾,一切时中,从不懈怠,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遇有缘者,为说最上道法,令趣向无上正等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由于精进心,遍通十波罗蜜,为成就十波罗蜜行的原动力,过去不曾退转,现在坚固不移,将来必速圆满波罗蜜行。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摩诃萨,成就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处,修习三昧,使心念专注一境,不令散乱而乱攀缘,于是入诸解脱,永断邪见而生正见,证得六种神通,化导众生,使得正智,断烦恼业障根本,亲证一真法界的理体,彻悟真如实道,当趣向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禅定波罗蜜。欲使众生和自己一般,也都能得禅波罗蜜,并皆得满足,不惜辛劳,调伏有情,使不舍离三昧,不惜身命,修此三昧,这样即得名亲近波罗蜜。为诸众生,说深妙法,皆令趣向于无上菩提圣道,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这就叫作出家菩萨成就禅定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安居于清幽之处,常亲近诸佛、菩萨或一切善知识,常常喜欢讲甚深妙法,渴望闻法的心,从不感到厌倦和满足;又善能观察真伪二谛的真理,断除烦恼、所知二障,通达了声明、医药、工巧、因明、内明五明,能为众生说诸法要,决疑解惑,这样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为求半偈,甘愿舍弃身命,不畏任何艰苦,只求达到大菩提道果,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于大会中,为人说法,对于高深的义理,知无不言,无所隐秘,能令闻法的人,都发起大菩提心,在菩萨行持上,得不退转,常能观察自身、兰若、菩提、真实法身四法,平等不二,没有任何差别,因为能这样地观察妙理,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这就是出家的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于清幽之处,常能修习方便胜智波罗蜜多,以他心智,能了解众生的喜乐或烦恼,心理的动态差别,然后对症下药,皆令乐意信受;自由自在地游戏于神通三昧,发大悲愿,成熟众生,对诸佛所说法要,完全通达等等,这样即得名为方便善巧波罗蜜。为了要有益于一切众生,对于自己的生命、财物,一切都不顾惜,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对一切众生,不分怨亲,平等一视,为说微妙大法,令入佛智,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入居山林之中,常能修习愿波罗蜜。以大悲心常观察诸法的真实性相,深深契合非空非有的中道妙理,于世间俗事,皆能分别通达,为了化导众生,常修慈悲观,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愿波罗蜜。以四弘誓愿,摄受众生,乃至宁舍身命,也不放弃已立的悲愿,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说微妙法,辩才无碍,若有听闻的,毕竟不会再退转,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愿波罗蜜多。
“再其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处,由于正智的观照力用,最善于了解众生的心理状态、善恶行为,所以能随机说法,适宜引导,令领会大乘法的甚深微妙义理,也就能使安住究竟涅槃的妙果,这样即得名为力波罗蜜。以正智的慧眼,以根本的无分别智,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本来空寂、生佛平等、物我一如的至理,所以能发起大悲智力,不惜舍身亡命,但求有益于众生,这样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若再以妙智方便之力,化导邪见众生,破除他们的迷惘,令生正见,断绝他们轮回生死的恶业,使迈向常乐究竟的涅槃圣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这就名为出家的菩萨成就力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对于一切善恶诸法的真理,皆能通达,对于众生心性,无不明了,远离邪见,摄受正法,不厌生死,不乐涅槃,这样即得名为智波罗蜜。进而不惜牺牲性命,怀怜悯心,以求利益众生,对于自己的生命财产,都可毫无吝惜,大施大舍,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复以微妙的智慧,为诸众生说一乘法,使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这就名为出家菩萨成就智波罗蜜多。
“善男子!以上所说各种波罗蜜多,是什么道理,说有八万四千种差别呢?你们应当知道,因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之多,所以对治的方法也有八万四千之多。对贪心特别重一类的众生,分别演说二千一百种波罗蜜多。为嗔恨心特别重一类的众生,也分别演说二千一百种波罗蜜多。为愚痴特甚一类的众生,也分别演说二千一百种波罗蜜多。为贪、嗔、痴等,没有偏重的一类,也分别演说二千一百种波罗蜜多。善男子!以这样的各别二千一百种波罗蜜多为根本,辗转倍增,于是就成为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如是等法,都是利他行。
“善男子!若有众生,心性顽劣,难于调顺,听了这样的波罗蜜法,仍不能调伏其心,任运自在而修行,就为他们说八万四千种三昧门,先使摄心入定。这等妙法,都是自利行。
“若有众生,其性难调,听了以上二种法门,仍不能安心修习,就为他宣说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这样的妙法,都是利他行。
“善男子!我为了调伏一切众生,说这样教法,以各种方便善巧,用种种言辞、文句譬喻,教化众生。善男子!基于这个理由,所以一切人天,普遍尊称如来名为导师。
“善男子!未来以及现在的诸佛世尊,都曾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门、八万四千种三昧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永远断除八万四千微细烦恼、八万四千微细的知障,也都是在兰若处的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上,入金刚定,降伏一切天魔怨敌后,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时世尊为了重申上说的义理,又以偈颂说:
超过三界大法王,出现世间化群品;
恒河沙等诸菩萨,入佛甘露智慧门。
历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启问;
善哉无垢法王子,智慧能开真佛乘。
我以师子无畏辩,说大乘中趣觉路;
汝等一心善谛听,转授未来所应授。
十方世界可使空,无令断尽出世道;
将求解脱出世道,不过三根九品类。
上根三品居兰若,中下随缘化世间,
所求道果等无差,同说真如佛性海。
已获无漏真大士,随宜应现济群生;
开示有空不二门,自利利他无间断。
未得无漏诸佛子,应正勤修三种学;
善根回向施众生,一心专念佛菩萨。
愿我常睹佛菩萨,无边庄严功德身;
若使恒闻法雨音,普得同沾心不退。
以身常处于地狱,非不亲近大慈尊;
以身常处于轮回,非不亲闻微妙法;
以是因缘诸佛子,系心常念天人师。
若有佛子修圣道,发起无上菩提心,
厌世住于兰若中,亦得名修三种度。
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将法宝施众生,
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
当知证获波罗蜜,唯由心净不由财,
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净心施少分。
财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罗蜜非二三;
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亲近度。
若有求法善男女,为说一切大乘经;
令发无上菩提心,乃名真实波罗蜜。
慈悲净信具惭愧,摄受众生离于贪,
愿成如来无上智,财法二施名初度。
坚持菩萨三聚戒,开发菩提离生死,
拥护佛法住世间,能悔误犯真持戒。
伏嗔恚心慈悲观,当念宿因对怨害,
不惜躯命救众生,是名忍辱波罗蜜。
能行难行不暂舍,三僧祇劫常增进,
不共染污恒炼心,为度有情求解脱。
出入三昧得自在,变化神通游十方,
为断众生烦恼因,三摩地门求解脱。
若欲成就真智慧,亲近菩萨及如来,
乐闻出世妙理门,修达三明断二障。
能知众生心差别,随病与药令服行,
慈悲善巧应根宜,方便利生度群有。
观一切法真句义,不着中边离有无,
净智无间会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
智力能了众生性,为说相应种种法;
智力能入众生心,令断轮回生死本;
智力能分黑白法,随应取舍各了知;
生死涅槃本平等,成就有情离分别。
如是十种殊胜行,摄入八万四千中,
随其品类胜法门,乃名菩萨波罗蜜。
八万四千三摩地,能灭众生散乱心;
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
大圣法王方便力,三种法要化众生;
教网垂于生死海,置彼人天安乐处。
世尊说偈之后,当即有八万四千忉利天的天子,断除了三界的障碍,证入欢喜地。无数百千六欲天天子,悟无生忍,得陀罗尼。十六大国王,得闻持陀罗尼。无量四众,闻说这菩萨行,有得不退地的,有得三昧门的,有得陀罗尼的,有得大神通的,并有菩萨证得三地乃至十地不等,个个欢喜踊跃。还有无量百千诸人天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另有八千人天,远离尘垢,得法眼清净。
住阿兰若的必具功德
佛陀说完前偈之后,弥勒菩萨再启请说:“世尊!如佛所说,住阿兰若的功德成就,当得做佛。那么菩萨应当怎样修诸功德,才能住这样的阿兰若中?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当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说:“你善男子!应当修学的,只要具备一德,此人就能安住阿兰若中,修诸功德而求无上菩提大道。是哪一德呢?就是观察一切烦恼的根源,只在自心。能够了解这观心之法,就可以安住于阿兰若处了。为什么呢?譬如有一只恶狗,被人追打,狗只狠狠地追咬掷击它的瓦石,却不知去咬掷瓦石的人,以为是瓦石打它,于是随瓦石打转。将来世中,住阿兰若的新发菩提心者也是如此。若见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他的心就染着于尘境,致迷失本性,这种人就是不知烦恼的根本所在,不知五尘外境,从自心生,这样就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因为这样乐住寂静之处,是想逃避尘境的干扰,不明了外境乃从心现,避有逃空,皆是昧却自心,何能求无上佛道?
“一切菩萨摩诃萨,若五欲尘境现前的时候,当观察自心,应这样地思维:‘我从无始以来,直到今日,总在六道轮回辗转,没有超越生死苦海的时限,这都是由于妄心作祟,迷失了本性,颠倒行事,对五欲尘境,贪爱执着。’这样的菩萨行者,名为堪住阿兰若处。假若有人问,什么样的人,于未来世,当得做佛?就应当告诉他,上说这样的人,于将来之世,当超越三界苦海,破烦恼魔、五阴魔、死魔、自在天魔四魔,速成菩提圣果,入佛智慧,一切世间天龙八部、阿修罗等,皆应恭敬供养。若有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净心,供养这样住阿兰若的真佛子,所获得的福德,无量无边。若复有人,以各种珍宝,供养悲母,所获得的功德,亦无量无边,与前者所得功德,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这人当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演说正法,度人天众,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当为众生的皈依处。
“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法系缚行者,使他不能安住于阿兰若。一是爱好断见邪法。二是贪恋世俗财宝玩乐之具。
“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能安住阿兰若。一是骄狂傲慢者,这种人自恃学问功德,不肯虚心谦下。二是厌恶大乘佛法者,这种人只求自利及自己解脱,不敬有德,不顾悲苦众生,与大乘法,背道而驰。
“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一是邪见而不相信佛语的人。二是自己破戒而不惭愧,反认为持戒的是浅薄凡夫,应该受他的役使驱策。像这样的人,就不应当住阿兰若,妄求无上佛道。
“复次,善男子!具四种德者,应当住阿兰若处。是哪四德呢?一、名闻:对于听受的教法,不会忘记。二、分明:能明了所闻的义理。三、正念:依理行持,从不放逸。四、随顺:如教奉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了这四种胜德,就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求证无上佛道。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复有四德以庄严自身,住阿兰若,以求证佛的智慧。是哪四种呢?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善男子!这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能产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乐无量众生,是速证无上大菩提法。
“再次,善男子!另有四德,持戒清净,能至菩提。是哪四种呢?第一是恒安住于前面曾说的四无垢性。第二是常行十二种头陀行。第三是远离俗家而出家。第四是永离谄、诳、嫉妒等心念。善男子!一切菩萨,能依四法,当能永离生死苦海,得证大菩提道。(原经本尚有‘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一段,如非衍文,即有缺漏,仍附录以备参考。)
“复次,善男子!另有四法,能概括一切善。即一、净持禁戒,且又博学多闻。二、入诸三昧,能具备智慧。三、得六种神通,兼修种智。四、能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这样四法,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菩萨,共同所修学的,你们佛弟子,也应当修习,以求疾证广大无上菩提道果。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具备了四种行持方法,对于菩萨行,当得不退转。是哪四种呢?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善男子!这四种行持,是迈向菩提路和利益众生的根本,一切菩萨都应该修学。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复具备四种德,住于阿兰若处,持戒清净,庄严自身。是哪四种呢?一是因观察自身,没有真实的本性,所以伏断二种执着,得证无我。二是观察他身,也没有真实的本性,所以能怨亲一视,没有爱憎的差别。三是心与心所法,平等一如,没有分别,所以身心快乐。四是证得平等智,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善男子!这样四法,一切菩萨都应该修习的,你们佛子,也应当修习,以迈向无上正等菩提觉道。
“复次,善男子!一切菩萨,复有四大愿行,能够成熟众生,住持佛、法、僧三宝,经大劫海,终不会退转。是哪四大愿呢?即:一、誓度一切众生;二、誓断一切烦恼;三、誓学一切法门;四、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这四大愿,大小菩萨都应该修学,因为这是三世菩萨所学之处。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复有四法,故能安住阿兰若,持戒清净。这四法就是:一、爱乐空性。因依法空所显之理而修行的缘故。二、得无恐怖。因证诸法法性的正定,了知生佛平等的缘故。三、对一切众生,起大悲愿。因观自他平等,物我一体,所以发大悲愿,普度众生。四、于二无我,无厌背心。因空理所显,明了平等不二之理,通达缘生性空的缘故。善男子!这四法是一切菩萨入圣道的要门,因为依这四法而行,可以断除烦恼、所知二障的缘故。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另有四法,使能安住阿兰若,善持禁戒,庄严其身。这四法就是:一、永远舍弃我见,深知一切因缘所生,根本没有实在自主永存的自我。二、舍弃我所见的一切,我尚没有不变的实体,哪里会有我所见的一切,却是真实的呢?三、脱离了断见与常见的拘缚。四、深深地领悟了从无明起乃至老死的十二因缘法则,由惑、业、苦,与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相交织,构成三世两重因果,以至生死相续,永远无穷无尽。善男子!以上四法,能使人不至毁犯禁制,守护净戒以庄严自身。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中,又观察四法,也能护持禁戒,使增修妙行,趣向求证佛智。观察哪四法呢?即:一、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刹那刹那的生灭变易,皆没有真实的体性可得。二、观察十二处,如空聚落。这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所合成的十二处,也都是从因缘所生,缘生就没有自性,实在是空无所有的。三、观察十八界,各皆互遍互融,体性等同法界。四、观察世俗法,如幻如化,似有实无,自是无所谓舍弃,也不会有所执着而刻意追求。善男子!这样的四法,一切菩萨都应该修学,所以佛子住阿兰若,都应一心修习以求无上佛道。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中,具备四观而持戒清净,庄严自身。是哪四观呢?即:一、成就了不见身观。也就是观身是幻,舍弃了身见的执着,通达平等真如的法性。二、成就了不见语观。观一切语言,本自性空,并没有实在的本质,由是不见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四恶业及四善业等差别的执着。三、成就了不见意观。也就是观心及心所法,都是众缘和合而起,空无自性,没有可见可取的实在本质,故没有心及心所法的分别执着。四、远离六十二种邪见,善能成就一切智观。因舍弃了前说非正见的身、口、意三业,故能成就一切智观。善男子!若有佛子,能成就这样四种清净观,现身就可获证真如实性,远离生灭无常之相,乃至速证无上菩提道果。由于这种因缘,你们佛子,若能观这样的四种法门,就可断绝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恶道,证自性、有余、无余、无住四涅槃,尽未来际,普度各类众生,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具备了八种三昧清净,庄严自身。是哪八种呢?一、独坐阿兰若三昧清净。因为独居静处,少有外境的干扰,身心易于清净,能专志修习三昧。二、远离绮语三昧清净。因为阿兰若处,没有闲谈、嬉笑等喧嚣。三、远离五欲三昧清净。因为阿兰若处,没有五欲乐境的诱惑。四、调伏身心三昧清净。既没有诸外缘的干扰,自然容易调伏身心。五、饮食知足三昧清净。六、远离恶求三昧清净。七、远离因声起爱三昧清净。八、为众说法不求利养三昧清净。善男子!以上八法,应当修习,以求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还具有八种清净智慧。有哪八种呢?即:一、明察五蕴的善巧智慧清净。二、通达十二处的善巧智慧清净。三、明了十八界的善巧智慧清净。四、了达眼、意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乐等五受根,信、勤等五善根,及三无漏根等二十二根的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五、明白三解脱门的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六、能灭一切烦恼的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七、能灭除随烦恼的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八、能灭除六十二种邪见的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善男子!这八种清净智慧,你们菩萨当勤加修习,以求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还有八种神通清净,以庄严自身。即一、于一切色法,无所障碍,得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二、对一切音声,远近皆闻,无所障碍,得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三、对一切众生心及心所法,无所不知,得无碍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四、能记忆过去世生处死处,无所障碍,得宿命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五、能随意往来十方佛刹,无所障碍,得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六、能知众生漏尽或未漏尽,无所障碍,得漏尽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七、能灭除一切烦恼,无所障碍,得无漏智的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八、现生即见自身一切善根,回向众生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善男子!这样八种神通清净,是十方菩萨共同所修学的,你们菩萨,也应当修习,以求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住阿兰若中,当生就可获得八种清净。有哪八种清净呢?一是身业清净。二是语业清净。三是意业清净。四是正性清净。也就是能安住于真如法性,随顺法性而真实修行。五是正念清净。六是头陀行清净。七是离谄曲心清净。八是一念不忘菩提心清净。也就是念念以菩萨心为前导,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菩萨的根本所在。善男子!若有佛弟子,住阿兰若,具备了这八种清净,现身已成就无边的善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必一往直前不会再退转的。
“复次,善男子!出家的菩萨,还有八种多闻清净,庄严自身而修证佛果,也就是说,凡尚没有证得圣位的菩萨或初发心的菩萨,常依诸佛、菩萨清净无染心中流出的圣言教量,依文思义,依理起修。是哪八种多闻呢?即:一、尊敬亲教师,多闻清净。二、远离骄慢,以谦虚心,多闻清净。三、精进勇猛,多闻清净。四、安住于正念,多闻清净。五、为求法者,说甚深的义理,多闻清净。六、不爱自护己短而毁谤他人,多闻清净。七、常能观察一切善法,多闻清净。八、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多闻清净。善男子!这样八种多闻清净,你们菩萨,都应当修习,以求速证无上菩提佛果。”
当时佛陀说了以上的菩萨修行法以后,又再告诉弥勒菩萨说:“善男子!我入涅槃以后,到末法时代的后五百年,佛法将灭之前,无量的众生,厌离这苦难的世间,渴仰如来,因而发菩提心,入阿兰若。为了求无上觉道,修习如上所说的菩萨愿行,于大菩提,得不退转,这样发心的无量众生,命终之后,必上生睹史天宫,得亲见你无边福智庄严的身相,超越生死苦海,证不退转,于将来世的大宝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时世尊说这样法要的时候,有二万五千新发意的菩萨,对于菩提行,原已有退转之意,但听了佛陀这样的教示以后,当即发坚固心,立刻超越十信位,进而至十住的第六不退位。另有三万八千修净行的婆罗门,永远断除邪见,得大法忍及陀罗尼。还有七万六千人,都发了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