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译文
这时候,须菩提向佛陀请示道: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他们的心念该如何安住?应如何降伏他们的迷妄心呢?
赏析与点评
《金刚经》第一部分开头,针对执有迷空的众生,须菩提的提问是“应云何住?”重点在于相离相,以降伏执相的虚妄心;而本处则是“云何应住?”字数一样,但词序不同,重在对已降伏其心的人如何实践“无所住而生其心”,普度众生。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译文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善男子、善女人中凡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志。“我应该度化一切众生,如此度化了一切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众生被度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执着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这样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
赏析与点评
《金刚经》第一部分开头发心的重点是为了我想成佛而发心普度众生,因仍有我想而发心。本段多了“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一句,其含义是外观所度化的众生不可得,更能反观自身,通晓能发心能度化众生的菩萨──我也不可得,能所双亡,悟入诸法毕竟空寂的境界,物我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生起。正如《维摩诘经》说:“以众生病,故我有病。”如同母亲看到爱子生病一样,菩萨看到他人受苦,心有不忍,大悲心生起,发愿救度一切受苦的人。这种从毕竟空中,生起无缘大悲心,发心为一切苦难众生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这才是真发菩提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1,『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 授记:诸佛对发大心的众生预先记名,某世证果,及其国土、名号,而予以记别。最著名的例子有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法藏比丘得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
译文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一种法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
须菩提回答道:没有的,世尊!依据我对佛陀所讲的教义的理解,佛陀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佛答复说:是这样,是这样。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如果有佛法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燃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你在未来世必当成佛,名释迦牟尼。”正因为并没有佛法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燃灯佛才会为我授记,并这样说:“你在未来世必当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即是诸法如如的本义,一切诸法体性空寂。如果有人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果位。”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佛法使佛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于彼中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所以,如来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一切法,所以才叫作一切假名的法。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讲述得法不住。韩愈在《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一下子把标志着本科毕业的知识打包灌入学生的大脑中。这需要学生自己一步步努力,逐步积累本科毕业所需的知识,才能通过考试,获得毕业文凭。同理,释迦牟尼跟随燃灯佛学习时,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传授给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法。如果燃灯佛果真有这个本领这么做了,就不需要再为他授记了,因为他已经是佛了。正因为燃灯佛看到释迦牟尼已觉悟“我法性空”,不见有能得、所得,离一切相,燃灯佛印证了他的境界可以成佛,这才为他授记,预言他将来一定能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证佛果。所以说,只有了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能说是实有,也不能说是虚妄,才是真正觉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译文
须菩提!譬如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形高大,实际上不是真实的身形高大,只是假名的高大身形。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讲述得果不住。譬如一个人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学术上获得了很大的成果。如果此人因此而自命不凡,贡高我慢,学术上难以再有新的成果。这都是执着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产生的负面作用。同理,菩萨修行,悟法性空,以清净的功德愿力为缘,成就此庄严的“大身”果报。若以法性毕竟空而观之,是从缘幻化而成,实没有大身的真实性,假名如幻,所以说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译文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量的众生”,就不能叫作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个法名为菩萨。所以佛陀说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讲述度化众生而不住。帮人是行善,但若有“我”在帮人的想法,便有求回报之心;一旦得不到我们所期盼的“回报”,帮人有时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烦恼。这都是有“我”带来的苦恼。同样,发心度众生,是菩萨的本分事。若有“我”在行菩萨道的想法,便有“我执”,不能算是真正的“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1』,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1 佛土:佛所住之国土,或佛教化之国土。不仅指净土,亦有可能是秽土、报土、法性土等。庄严佛土,就是化秽土而成净土。
译文
须菩提!如果菩萨这么说,“我应当清净庄严佛土”,就不能叫作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清净庄严佛土,就不是清净庄严,只是假名的清净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能够通达无我的真理,如来就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赏析与点评
本段讲述不住依报。《阿弥陀经》中说,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国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化现的净土,并随其愿力的变化而变化,当然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怎可执着它为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