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依据唐代道宣《行事钞》,忏悔分为律忏、事忏与理忏三类:(1)律忏,对象是犯戒的出家人,必须在每半月举行的诵戒仪式前忏悔自己的过错,悔过自新,获得僧团清净。(2)事忏,对象是迷心的僧、俗二众,通过礼拜、赞叹诸佛菩萨、诵经持咒、观想圣容等行为,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获得身、口、意三业清净。(3)理忏,对象是上等根机的人,通过观“诸法(万物)实相,万法皆空”之理,发现罪恶乃为妄心所造。而妄心无体,罪恶是空,远离空有之执着,心无所缚,从而从根本上灭除众罪,获得自性清净。

在以上三类忏悔中,“律忏”和“事忏”属于“有相”的佛前忏悔,而第三种“理忏”则属于“无形无相”的自我内心忏悔,可理解为“无相”之“忏悔”。在本品中,六祖惠能称之为“无相忏悔”,其特点并非否定传统的循序渐进的修道原则,而是否定将修行公式化的形式主义。事实上,六祖惠能要求弟子们在受“无相戒”之前,先要进行“无相忏悔”、发“自心四弘誓愿”、受“无相三皈依戒”。以上修行步骤与传统佛教并无多大分别,其不同点是惠能在每一个步骤中引进了“无相”的概念,其目的是提醒人们,具体的受戒、忏悔方式只不过是修道的工具,应“用”而不“执”,于相离相,见到诸法性空,实相无相,即见佛性。而清净无染的佛性中含藏一切善法,包括一切清净戒法。若能明心见性,“无相”之“忏悔”便大功告成,清净戒法随之而显现,这才是“无相忏悔”与“无相戒”之本义,以此来论述顿教法门佛性清净的主张。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

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译文

当时,六祖惠能看到广州、韶关(即曲江)以及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士人、老百姓,都云集在曹溪山中请法,于是便登上法座,向众人说道:来,各位善知识!明心见性这等解脱大事,必须要从自性的觉悟中做起。在任何时候,念念若能自净其意,修正自己的言、行,直到照见自性法身,见到自己心中的真佛。这就是从自性入手自己救度自己、自己守持戒律的修行法门。这样才不辜负各位千里迢迢,来到此山。

大家既然都是远道而来,聚会于此,说明我们都很有缘。现在请各位就地一膝着地一膝曲起(胡跪),我要先为你们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接着再传授“无相忏悔”。大众依言,各自胡跪。

赏析与点评

六祖惠能在本品一开头便提醒大众,相信自己本具佛性,人与佛在根本上并无差别,从而确立起信心。不应心外觅佛,应从自性中起修,念念无着,远离一切相,见到诸法毕竟空,即见众生本身清净的佛性。六祖在本品为大众讲述无相忏悔与无相戒,进一步说明“识心见性,顿悟成佛”这一《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忏悔对修行很重要,不忏悔,就无法灭罪,也不能净除障碍,更难与法相应,这是所有法门都难例外的。六祖在此传五分法身香,并传授无相忏悔,是一个创举。这一创举超越事相,直指法身自性,与禅的宗旨吻合,也直契心性本来,堪称直接究竟。

师曰: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译文

六祖惠能说:

第一是戒香:自己心中没有人我是非,没有他恶我善,没有嫉贤妒能的心理,没有贪念嗔忿的念头,没有劫掠杀害的意图,这就叫作戒香。

第二是定香:目睹各种善、恶现象,自心不乱,这叫作定香。

第三是慧香:通达空性,心无挂碍,时常用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恶业,虽修种种善行,但心中不执着所作的善行。敬重长辈,体恤晚辈,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叫作慧香。

第四是解脱香:心不攀缘外境,不去思量分别善恶,身心自在,无所挂碍,这就叫作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译文

第五是解脱知见香:自心对善、恶等概念虽然没有攀缘,但并不意味着把自己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而应广学多闻,以认识自己的本心,通达诸佛开示的真理;待人接物和光同尘,不妄自分别人我,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时,真如自性毫不变易,这就叫作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这“自性五分法身香”,主要是用来引导大家各自向内心熏修,不要向外寻觅。

赏析与点评

华香不逆风,芙蓉旃檀香,

德香逆风熏,德人遍闻香。

——《出曜经

一天傍晚,阿难在定中观想:世间以檀香、茉莉香和根香为香之上品,然以上每一种香只能随风而飘散,世上是否有能逆风飘溢、弥漫八方之妙香?

佛陀答道:“修道持戒之人所发出的戒德馨香,既能顺风又能逆风飘溢。”(《法句经》),换而言之,持戒守法之人,其高尚品德不仅能庄严自己,而且能感化他人,美名远播,香飘溢四方。

六祖惠能发扬光大传统佛教的戒香:在形式上由守持具体的戒条扩充戒定慧三学以及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在内涵上由持戒的外在行为转化为对内心净化的五种无相正念心香,以戒香去除是非、善恶、嫉妒、贪、嗔等妄心,以定香去除散乱心,以慧香去除执着心,以解脱香去除攀缘,以解脱知见香去除邪知邪见心。五香并熏,自净其意,通达诸法空性,见性成佛。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

译文

现在我给你们传授无相忏悔,以除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罪业,使身口意三业得到究竟清净。

善知识!大家都各自跟随我念诵:弟子等,从前念、现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愚迷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恶业以及愚迷等罪,现在完全以诚心忏悔,誓愿都能同时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

弟子等,从前念、现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骄狂所污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恶业以及骄狂等罪,现在完全以诚心忏悔,誓愿都能同时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

弟子等,从前念、现念,一直到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污染,以前所造作一切恶业以及嫉妒等罪,现在完全以诚心忏悔,誓愿都能同时消除灭尽,今后永远不再生起。

赏析与点评

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灭;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古德

僧璨身患风疾,疼痛难忍,自以为业障深重,请二祖慧可为他忏悔。二祖爽快地答应了:“将罪来,与汝忏。”僧璨找了很久都拿不出他的罪障,不得不说:“觅罪不可得。”二祖意味深长地说:“既然如此,我已经把你的罪障忏悔净尽了。”僧璨恍然大悟。

慧可启发僧璨领悟,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罪性本空,由心所造。不论戒罪或性罪,一旦悟入一切诸法的本性皆空,实相无相,真性无性,便顿时消灭,称为理忏。惠能的无相忏悔,正是理忏的进一步承袭和延续,要求忏悔从自心入手,从当下一念开始,对心中生起的愚迷、骄诳、嫉妒等进行忏悔,使之不再生起,回归本来清净的心,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这体现了禅宗尚一心的宗旨,也将忏悔落实到了念念之间。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译文

善知识!以上就是无相忏悔。什么叫作忏?什么叫作悔?所谓忏,就是坦白承认自己以前所造下的罪业。对以前所有的恶业:愚昧迷惑、骄狂傲妄、嫉妒等等罪过,全部都坦白承认,永远都不再重犯,这叫作忏。所谓悔,反思悔改以断除今后会造的罪业。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昧迷惑、骄狂傲妄、嫉妒等等罪过,现在都已觉知开悟,将全部永远断绝,更不会再次造作,这就叫作悔,所以称为忏悔。

凡夫俗子愚昧迷惑,只知道忏说坦白他以前所造罪业,而不知道反思悔改以绝除他今后会造的罪业。由于不懂悔改,前面的罪业还未灭尽,后面的罪过又重新生起;前面的罪业既然不能灭尽,后面的罪过又重新生起,这叫什么忏悔呢?

赏析与点评

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一个百万富翁家庭,从小养成了游手好闲、挥金如土的习气,被人们视为花花公子。二十一岁那年,他在一次宴会上对一位年轻美貌的巴黎女郎一见钟情,没料到这位女郎却冷冰冰地说道:“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花花公子挡住视线。”格林尼亚羞愧难当,遂隐姓埋名,发奋求学。在菲利普·巴尔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他发现了“格氏试剂”,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一九一二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忏悔是知错能改的转折点。“忏”就是对以前所犯的错误来一个彻底的反思,正如惠能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维克多·格林尼亚遭到心仪女郎的鄙视后,痛定思痛,意识到沦为花花公子的严重后果,深为后悔,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了一股改过自新的强大动力,今后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悔”的力量与功能,“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由此观之,忏悔是人生向上的转折点。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译文

善知识!既然已经忏悔得清净,现在再与大家一起发四弘誓愿,大家各自需要正心诚意,用心听取:自心的众生无边,我誓愿度尽;自心的烦恼无边,我誓愿断尽;自性里的法门无量,我誓愿修学;自性的佛道无上,我誓愿成就。

善知识!大家不是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这样说,并不是惠能我来度你们各位,而是自性自度。

善知识!心中的众生,就是我们所说的邪迷之心、诳妄之心、不善之心、嫉妒之心、恶毒之心等等,如是种种不善之心,都是心中的众生,大家应该自性自度,这才叫作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译文

什么叫作自性自度呢?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众生”,用正见来度。既然有了正见,就能运用般若智慧来打破愚痴迷妄的众生,各个自性自度。邪见来时用正见度,执迷来时用觉悟度,愚痴来时用智慧度,恶念来时用善念度,这样来度心中的众生,就叫作真度。

另外,烦恼无边誓愿断,就是运用自性般若智慧除去虚妄思想之心。法门无尽誓愿学,必须自己照见本性,常常实践正法,这就叫作真学。无上佛道誓愿成,就是要经常深入到心中,在心中按真正的佛法修心,不执着于愚迷也不执着于觉悟,常常生起般若智慧,不落于真实也不落于虚妄,就能见到自己的佛性,也就能在一言之下悟道成佛。能够时时念念修行这四弘誓愿,这就是发心立愿的法门!

赏析与点评

如果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坚定的信念就是决定人生方向的舵,愿力则是驱使船前进的动力。愿力是心甘情愿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愿力越大,推动人生之舟的动力越大,可帮助我们战胜激流险滩、暗礁漩涡,直至彼岸。至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佛教徒特别重视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一般人认为心外真有众生可度,有烦恼可断,有法门可学,有佛道可成,惠能却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如果心外有众生可度、有烦恼可断、有法门可学、有佛道可成,那是二法。执着攀缘随之而起,不可能解脱自在。他在四弘誓愿的每一愿之前加上“自心”、“自性”,便将四弘誓愿改成“自性自度”的利器:发愿以正见救度心中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众生,以自性般若智除去虚妄分别烦恼,以觉悟自见性为修学佛法的最上法门,以明心见性成就佛道。六祖惠能告诫人们,只有觉悟自己的自性,才能自性自度,这才是成就佛道唯一可行的法门。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

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

译文

善知识!现在我们发过四弘誓愿了,再给各位善知识传授无相三皈依戒。

善知识!皈依觉,就是皈依福德、智慧两者圆满的尊;皈依正,就是皈依远离尘欲的尊;皈依净,就是皈依众生敬重的尊。从今以后,应当称觉者为本师,再也不去皈依其他邪魔外道,常常以自性中的佛法僧三宝来印证自己的修为。奉劝各位善知识,要皈依自性三宝。

赏析与点评

对在茫茫大海上飘荡的人来说,船便是最好的皈依;对长年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家是最好的皈依;对嗷嗷待哺、娇小柔弱的婴儿来说,母亲是最好的皈依。同样,对在生死大海中挣扎的人来说,三宝是最可靠的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是步入佛门的第一步,极为重要。传统的做法是:皈依者在大殿佛像前,依止某位僧人,完成三皈仪式。这通常被称为皈依住持三宝,只是入道的方便。由“皈依”二字的组成来看,“白”与“反”二字组成“皈”,取反染成净之意。修行到一定的阶段,必须从皈依三宝过渡到皈依自心三宝,即皈依自性中的觉、正、净三宝,才能真正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这是惠能传授无相三皈依的最大特色。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

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夜受三归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译文

所谓佛,就是觉者;所谓法,就是正见;所谓僧,就是清净。

自心皈依觉,则邪迷之念不生,少欲知足而能远离财色,所以叫作福慧具足的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都无邪见,因为没有邪见,就没有人我、高傲、贪爱等执着,所以叫作远离尘欲的尊。

自心皈依净,在一切尘劳爱欲的境界中,自性都不被“染着”,所以叫作众生敬重的尊。

如果能如此修行,就是自性皈依。一般凡夫不能理解无相皈依,所以从早到晚求受形式上的三皈依戒;如果说皈依佛,佛在哪里呢?如果见不到佛,凭借什么来作为自己皈依的对象呢?所以说皈依佛反成为妄语。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译文

善知识!各自观察,不要错用了心,佛经上明明白白地讲到“自皈依佛”,没有讲到“皈依他佛”。自我本心的佛不去皈依,就没有可以皈依的地方了。

今天既然自我开悟,各自须要皈依自我本心中的三宝。对内调适心性,对外尊重他人,这就是自我皈依了。

赏析与点评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在郊外散步时,看到一尊观音像手持念珠,作合掌念佛状,佛印见观音就下拜,而苏东坡却不解地说:“我们需要念佛拜观音,观音手持念珠又在念谁呢?”“观音念的是自己。”佛印淡淡地说。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惠能一贯主张,初学者须借助于大殿上的佛像、三藏十二部经和僧团(住持三宝)步入正道;一旦入门,心外求法了不可得,必须“自性自度”,从心入手转迷成悟(佛),转邪见为正见(法),转染成净(僧),才是悟道的正途。这就是惠能无相三皈的主要内容。这种见解并非惠能自创,而是早已隐含在三皈依文中,“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文中明确指出,皈依三宝之人是自己皈依三宝,从心灵深处领悟无上成佛大道,发心救度正在受苦的人。惠能把“自皈依”进一步解释为皈依自心三宝,即皈依自性佛、内心的正见和清净。由此,明心见性,悟道成佛。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1,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1 一体三身自性佛:指皈依自性本来具足之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佛。

译文

善知识!既然皈依自性三宝完毕,现在请各位再专心谛听!我给你们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使你们都能够见到自性三身,明白地觉悟自己的真如自性。请大家跟随我念:“就在自己的色身中皈依清净法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皈依圆满报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皈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犹如我们自己的住宅一般,不能说是我们最终的皈依处所。刚才所说的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佛,都在我们的自性之中,世间每个人都具有。只因自己的心性被无明所迷惑,不能见到内在的自性,而总是向外去寻觅三身佛,却看不见自性身中本来就具有的三身佛。你们听我说法,能使你们见到自性所具有的三身佛。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出生,并不是从外面可以寻得的。

赏析与点评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着底。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即浑即澄澈,个是涅盘门。

——宋·黄庭坚

宋代黄庭坚在《澄心亭颂》中以月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法身、报身、化身“一体三身自性佛”,并非存在于人身之外,而存在于人自性中。天上的月亮如同我们的法身,高高挂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修禅行之前,烦恼的心如同浑浊的湖水,难以映出佛性、明月;禅修如同净化水的过程,水净心明,湖水映月,如同清净的心显示千万亿化身。月之光华,如同我们的报身,所以惠能说:“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译文

什么是清净法身佛呢?世人的心性本来清净无染,一切万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恶事,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会产生善的行为。由此可见,善、恶诸法都在自性中,就好像天空本来常清、日月本来常明,只因为被浮云遮蔽而上明下暗。忽然一阵风吹来,把浮云吹散,天空自然上下全部光明透彻,世间万物皆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世人心性,常常是飘忽不定,妄想纷飞,就好像那天空的浮云。

善知识!智就像太阳,慧就像月亮,智慧就像日月光明朗照。自心一旦执着于外境,就被妄念一般的浮云遮盖罩覆了自我本性,自性的智慧之光无法显现出来。如果遇到善知识,听闻了真正的佛法,自我除却愚迷痴妄,内外通明透彻,在自我本性中,世间万法自然一一显现。见性的人也是如此。这就叫清净法身佛。

赏析与点评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终究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文殊菩萨化身比丘之侍者均提童子

唐朝无着禅师朝礼五台,在金刚窟参礼文殊菩萨化身之比丘,彼此对答,禅机盎然。无着离开时,文殊菩萨化身比丘之侍者均提童子唱此偈道别。

佛在心中,修从性作,这是佛法的核心义理,但修行人往往忘却核心与根本,终日奔波,四处求道,心外求法,身心疲惫,妄念有增无减,离正道越来越远。若能受大善知识的指点,领悟无须心外觅道,应从自心上下功夫,去除贪嗔痴等妄念,“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译文

善知识!自我本心归于自我本性,就是皈依了真正的佛。自我皈依的人,除去自我本性中的不善之心、嫉妒之心、谄曲之心、固执己见之心、诳妄心、轻慢他人之心、对人傲慢心、邪见心、妄自尊大的贡高心,以及时时刻刻的不善的行为;常常识见自己的罪过,不议论他人的好坏善恶,就是自我皈依。常常立下决心,一切都奉行恭敬,就是识见本性,通达无碍,更无滞塞,就是自我皈依。

赏析与点评

纸画木雕泥塑成,现成真佛甚分明。

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

——古德

楚国有一个猎人以猴肉招待邻居,邻居误以为是狗肉,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饭后闲聊,猎人得意地问邻居:“猴肉味道如何?下次我再请你吃。”邻居听后呕吐不止,抱怨猎人未有告诉他实情,害得他现在受这么大的罪。

这则故事令人反思,吃猴肉时心中还美滋滋的邻居,听说吃的是猴肉,反应反而很大,这说明“心”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六祖惠能在给弟子们授皈依时,要求大家皈依自我本性,从学会谦恭忍让、不议论他人是非入手,以参禅悟道去除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内调心性,外敬他人”,一念清净,见性通达,成就佛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皈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己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1恶尽。直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1 恒沙:比喻数量无穷多。

译文

什么叫作圆满报身呢?譬如一灯能破除千年的黑暗,一智能灭除万年的愚痴。不要经常回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事不可能重新来一遍,要常思量以后的行为,念念圆明,自然能见到自心本性。

善与恶虽然不同,但是从本体上讲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这无二之性,就叫作实性。在实性中,不会有善恶分别之执着心,这就叫作圆满报身佛。

自性若起一念之恶,便能断灭万劫所修善因;自性若起一念之善,就能使得恒河沙一样多的恶业消失灭尽。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念念之间自见本性,不失正念,这就叫作报身。

赏析与点评

一位盲者拜访朋友,相谈甚欢。入夜天黑,盲者临走时,向朋友要一只灯笼照亮回家的路。朋友感到很奇怪:“你要灯笼做什么,白天黑夜,应该对你没有太大的影响啊?”“我虽然无须灯笼照路,但有了灯笼,别人就可以看到我啊!这样大家就不会撞到一块儿了。”盲者解释道。

灯笼就如同人们心中追求真理的明灯,“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一念悟,点燃心灯,驱走心中的阴霾,自性中的一念善心起,“得恒沙恶尽,直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译文

什么叫作千百亿化身呢?如果不思量万法,自性本来就如虚空;如果对万法有了一念的思量,就叫作变化。思量恶事时,自心就能变化为地狱的境界;思量善事时,自心就能变化为天堂的境界;生起毒害之念时,自心就能变化为龙蛇的境界;生起慈悲之念时,自心就能变化为菩萨的境界;自性流露智慧时,自心就能变化为上界诸天的境界;自性执迷愚痴时,自心就能变化为下方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境界。

自我本性变化是非常多的,愚迷之人不能够内省觉悟。念念生起恶念,常常践行恶道;当一个善念回转,智慧则又立刻生起。这叫作自性化身佛。

赏析与点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据说,达·芬奇在绘制《最后的晚餐》时,曾在米兰大教堂找来一位眼睛明亮、温柔善良的唱诗班男童,以他为模特儿画耶稣像。因达·芬奇一直没有找到诡诈、狡猾的犹大模特儿,《最后的晚餐》一直被搁置,无法完成。很多年后的一天,达·芬奇路过贫民区的一家小酒吧门口,发现一个一脸贪婪、邪恶的男人,十足是犹大的翻版,但有些面善,便好奇地问:“我们是否曾见过面?”一阵沉默后,那人扭捏地说:“是的,几年前我就是你画耶稣时的模特儿……”

岁月逼人,心在变,脸在变,人性也在变,同样的人已变成另外一个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而人念念思量,念念在变化中。一念善心起,人便向上变化。念念向善,智慧便日日增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性化身佛”。化身佛并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而是随心变化,而有千百亿化身。正如《楞伽经参订疏》云:“如月印千江,月非多体。然而千江月影,不可云无,有亦无实。”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译文

善知识!法身本来人人具足,念念得见自性,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上思量万法,发智起用,就是化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性功德,就是真皈依。皮肉就是色身,色身如同住宅,不可能是皈依之处。只要能悟到自我本性中存在三身佛,就是认识自性佛。

赏析与点评

泥塑木雕兼彩画,堆青抹绿更装金。

若言此是如来相,笑杀南无观世音。

——古德

一个寒冷的冬夜,丹霞禅师到一个寺院里挂单,在大殿中觉得很冷,就随手从佛座上请下几尊木像,燃烧取暖。寺中僧人很快就发现了,高声斥责:“佛像是用来拜的,你怎能拿来燃烧取暖?!”丹霞禅师说:“我烧佛像是为了取舍利。”这下更让寺僧迷糊:“木佛焉有舍利?”丹霞禅师说:“既然木佛烧不出舍利,多烧几尊又何妨?!”

丹霞禅师烧佛像的公案表明,佛像不等于如来的丈六应化身,而应化身不等于佛的真身(法身)。一个人若执着于佛像,应化身为真佛,便是心外求佛;只有彻底破除对偶像、佛的应化身乃诸法名相的执着,才能照见诸法的本质实相无相,悟无所得,即是解脱成佛。“实相”在法为“法性”,在佛为“法身”,在众生即是“佛性”。从这种意义上讲,法身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而非皮肉色身、泥塑木雕之像!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销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译文

我有一首无相颂,如果能读诵受持,就能使你们累劫多生以来因迷惑所造的罪业在言下顿时消灭。颂说:

迷人只知修福不知修道,因此误认修福就是修道;

布施供养虽能得无边福,原来是由心中三恶造作。

如果想以修福来灭罪业,来世即使有福罪业还在;

只有向自心中根除罪缘,各自在自性中行真忏悔。

倘能顿悟大乘真忏悔法,去邪迷行正道就能无罪;

学道能够经常观照自性,就和十方诸佛等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译文

我的祖师只传顿教法门,普愿大家见性同证佛体;

如果想要未来获得法身,必须离诸法相心中如洗。

努力自见性不要空蹉跎,否则后念忽断此生休矣;

若想觉悟大乘见自本性,虔诚恭敬合掌心祈求。

六祖惠能说:善知识!全部都要念诵记取,依照这个颂去修行。当下识见本性,你们即使离我有千里之遥,也好像时时都未离开我身边。如果当下不能开悟,即使我们面对面,也好似远隔千里,更何苦辛勤远道而来呢?好好自我珍重!都回去吧。

大家听闻了佛法,没有不开悟的,都内心欢喜,信奉修行。

赏析与点评

以上《无相颂》是对本品的总结。传统的受戒、忏悔仪规仅仅是借以修心的一种方便。六祖惠能通过般若空观引导弟子见诸法如实相,于相离相,于当下这一念悟诸法毕竟空之理,便能直指人心,返本归元,人人本具的清净佛性便能显现出来。与此同时,六祖惠能又以《涅盘经》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理论开导弟子,人人本具的佛性中含一切善法,包括清净戒。清净的佛性,就是戒的本源所在;顿悟清净本性,才是受无相戒、行无相忏悔的精髓所在,这与《梵网经》中“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之大乘戒法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