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菩提达摩以《楞伽经》印心(《景德传灯录》),该经中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思想一直是禅宗的核心元素。然而,自三祖僧璨起,禅宗逐渐传三论宗盛行的南方地区,般若性空的思想越来越受到禅门的重视。到了五祖弘忍时期,《金刚经》成为禅修者必学之佛经。在本品中,六祖惠能以当下这一念,巧妙地将《楞伽经》的“自性清净”思想与般若经典中的空、有不二的“中道实相”结合在一起,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等教法,阐释禅修的关键是当下一念的转迷成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切佛法都在人自心之中,“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以此来展示顿教法门的宗旨:在自心之中当下顿见真如本性。

次日,韦使君请益1。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1 请益:本为《礼记》、《论语》中的用语,即学人请示老师教诲的意思。在佛教中,多指弟子受教后,就尚未透彻明白的地方,再进一步向老师请教,称之为请益。

译文

第二天,韦刺史请六祖惠能继续讲法,大师于讲坛上就座,对大家说: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又说:善知识!菩提般若智慧,世人本来都有,只是由于自性蒙昧迷惑,而不能自我开悟,必须借助极富有智能的大善知识开示引导,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大家应该知道,不论愚人还是智人,大家的佛性本来没有差别,只是因为迷、悟之不同,所以才有了愚人和智人之分。

我现在为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让大家各自得以开发智慧,用心仔细倾听,我来为你们讲。

赏析与点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东坡

苏东坡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忽有省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以上偈颂描述的是参禅前的境界,人在连绵起伏的深山中,醉心于青山绿水,怎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同样,人在红尘、官场中,被名、利所包围,沉迷于滚滚红尘中的财色名食睡,怎能看透人生真相?!“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的感受是,人站在山的最高峰,浮云遮不住我们一睹全山风貌的目光;同样,一个人在名师的指点下,境界到达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宇宙人生的本质,即“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1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1 万劫:世界经历成、住、坏、空一万次所需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译文

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口说般若,却没有意识到自我本性中本有的般若智慧。就如同饥饿的人,口中论述各种美食,却不能解决饥饿问题。同理,如果整天只是口说般若空理,而没有实践,虽历经万劫,也永远不能明心见性,终究无法受益。

赏析与点评

一天,苏格拉底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时,都会停下来晃动手中的苹果,并提醒学生集中精力观察,专注空气中有何气味。学生一一嗅过苹果后,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举起手中的苹果问:“苹果是何味道?”学生一一举手,有的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有的说,甜甜的,是苹果的味道。只有一个学生一脸迷茫,怀疑自己的嗅觉出了问题。苏格拉底一脸严肃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对真如、自性、般若、实相、涅盘、菩提、法身、本性等名相,不少人越学习越有兴趣,越研究越着迷,觉得佛法义理博大精深,妙不可言。其实,佛教的名相如同苏格拉底手中的假苹果,一个人无论如何研读,也无法体会其中之味。见不到万法空之本性,又如何能从中受益?因此,惠能说:“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译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是用大智慧度到彼岸。这必须要从内心去悟证,而不是口头上说就行了。如果只是口说而心不行,一切将如同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空说般若而无所得。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心口一致,相互契合,就能觉悟到人人本具的清净自性就是佛,离开自性无别佛。

赏析与点评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

看菜谱单不等于会炒菜,看“游泳大全”并不等于会游泳,谈经论道不等于悟道。了知般若智慧,并不等于拥有它。“知”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知(学)的目的在于行(习),行是知的归宿和落脚点,知行同一方近于道。只有做到了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拥有般若智慧。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1,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1 虚空: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佛教中往往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

译文

什么叫“摩诃”呢?“摩诃”意译为“大”,指菩提心量广大无边,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嗔怒喜乐、是非善恶、头尾等对待分别。一切诸佛国土,都如同虚空一样。世人的灵妙真如本来也是空无自性,并无一法可得。推而广之,我们的自性真如,也是如此,广大无边,无形无相,真空妙有。

赏析与点评

有一天,宋太宗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他们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觉得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广的是胸怀。胸怀有多宽广,取决于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宋太宗对臣下有深刻的了解,认为他们的话是酒后狂言,心中自然无事,宽恕臣下也是自然的事。同理,一个人若能悟入空性,了知喜怒哀乐、是非善恶皆无固定不变的自性,何事放不下?!心胸自然会像虚空一样宽广。惠能因而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1。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2,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1 无记空:如同土木金石一般对善、不善皆不辨不知,空无一物。

2 须弥诸山:佛教的宇宙观主张,三千世界为一佛的化境,以须弥山为中心。

译文

善知识!不要听我谈论空,便又执着于空。修禅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要执着于对空的追求;如果一味什么也不想,虽无善恶分别,但又落入虚妄的无记空了!

善知识!世界虚空,却能包含万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所有的大海、须弥山及其周围的山,都全部含纳于虚空之中。世人的妙性真空、含藏万法也是如此。

赏析与点评

为了尽快成佛,一休和尚独自一人“空心静坐”,对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人和事都毫无兴趣。他的师父对此十分担忧,便领他出寺散心,天快黑的时候才一起回寺院。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一休关在了寺外。一休只能独坐在门外,苦思冥想师父的用意。天色愈来愈暗,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岗,树林、小溪、野花、小鸟慢慢地消失在夜幕中。

这时,寺门打开了,师父开口问:“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

一休回答道:“全黑了,什么也没有。”师父坚定地说:“不,外面的清风、树林、野花、小草、小溪,都还在,一样不少。”一休忽然领悟了师父的苦心。

一休苦修静坐,是“空心静坐”,已“着无记空”。其师及时点醒他,通过禅修生般若空慧,其目的不是刻意让心完全“空”掉,去追求空无一物的虚无主义,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而是“空”去我们对身外之物、名相等的执着,进而远离空有、断常二边之见,领悟“真空不碍妙有”的道理,契入中道实相。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译文

善知识!自性能含藏一切万法,这就是大。万法就在个人的自性之中。如果看到一切人的善与恶,都能够不生取舍之心,也不被沾染,不起执着,此时心境朗照如同虚空一样,就名之为大,所以称为“摩诃”。

赏析与点评

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还是有点不明白,请孔子解释得详细一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六祖惠能有高招,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不取不舍,不等于说我们没有看见,更不是不去辨别善与恶,而以般若之智参透是非、善恶,了无自性,实无一物让人们去执着。这样,我们的心胸就如同虚空一样宽广。这就是摩诃之本意。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1故。

1 邪见:因不信因果,认为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

译文

善知识!执迷不悟的人终日只会口头说“空”,觉悟的智者则用心体悟“空”义。还有一种迷而未悟的人,弃绝思考,死心静坐,不思一物,自以为这就是“大”。这一种人,不能与之讲说摩诃般若之法,因为他们已经落入了邪见的谬误。

赏析与点评

六只蜜蜂和同样数目的苍蝇被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瓶子平放,瓶底朝向窗户。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直到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结果无论如何努力,也逃不出悲剧的命运。同样,有些修道人如同蜜蜂一样,认定通过“空心静坐”,断绝一切念头(百无所思),是通往成佛的光明大道。岂不知这种思维早已落入空见中,越努力越苦,越苦他越坚持,且带有几分悲壮。这都是邪见引起的恶果。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1。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1 法界:法泛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各守其不同的界限,因而能成为人们意识所缘之境。

译文

善知识!心量就像虚空一样,周遍整个法界,宽广无比。禅修时必须明明白白地观照每一个念头,运用它时能清清楚楚地了知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皆含藏于一心中,而一心能衍生万法。若能领悟这一点道理,你就能够来去自由,心体无滞,没有障碍了。这就是般若智慧。

赏析与点评

商纣王在刚开始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的时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担忧: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做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必然会换成用犀牛角、玉石打磨出来的精美器皿,而且山珍美味才有资格放入这样昂贵的器皿。紧接着,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必然会换上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雄伟的楼阁之中。如此,奢靡之风没有休止。

事实上,纣王因当初一念虚荣,只用了五年光景就一步步演变到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地步,最后终于被周武王剿灭。这就是惠能所说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为一心,分妄心和净心两种。妄心演化出一个人千差万别的行为,招来相应的感受果报;而觉悟般若性空的清净心则会善用世间一切法而不执着,衍生出种种善法,引导人通往成佛之路。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1,不行小道2。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3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1 心量大事:开发真如心量,是转迷开悟的大事。

2 小道:指空心静坐等。

3 唐言:中国话。六祖是唐朝人,唐时人所译语,故称唐言。

译文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自性中生出来的,而不是从身外得来的。千万不要错用了心思!这就叫作真性自用。自性清净了(一真),万法皆真如(一切真)。开发真如心量,是转迷开悟的大事,不要在空心静坐等小道上白费功夫,更不要整天口中说空,而心中不修真空之行!这就好像一个平民百姓,自称自己是国王,终究不是真的。这种人不是我的弟子。

善知识!什么叫作般若?“般若”是梵语,汉译为“智慧”。在日常的一切处、一切时中,念念都不痴迷愚昧,而能常以智慧观照我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般若行。一念无明愚痴生起,就尽失般若;一念转迷成悟,就能生出般若。世人愚迷不悟,无法见到般若智慧。虽然嘴上谈论般若,心中却时时愚迷不悟;虽然常常自称自己在修行般若,念念说空,却不认识真空的道理。般若智慧没有形相可说,智慧心就是无形无相而又不落断灭的般若实相。若能作如是理解,就称为般若智。

赏析与点评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无尽藏比丘尼翻山越岭,参访名师,期盼获得般若智慧(寻春),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回到住处,无意间看到窗前梅花盛开,春意盎然,当下领悟到,只要留心观察,春天无处不在,哪里需要跋山涉水寻求?同理,明心见性这等大事,根本无法通过“空心静坐”追寻得,而应从内心去觉悟。因为般若空慧如同溶解于水中的盐,它无形无相,眼睛看不到它,嘴巴讲不出它,但它无处不在,用心就可以感知它。正如六祖惠能说:“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译文

什么是波罗蜜?这是印度语,汉译为“到彼岸”,其义为“断绝生灭”。心若执着身外之物(着境),生灭的心念就会产生,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就叫作“此岸”;心若不攀缘外境,好比流水畅通无碍,生灭便无由现起,就叫作“彼岸”,所以叫“波罗蜜多”。

赏析与点评

有个老人用心栽种了许多精美盆景,人见人爱。一天,他要出远门,走前交待儿子细心照顾这些盆景。儿子在浇水时一不小心碰倒了花架,不少盆景被打碎,儿子非常害怕,准备等父亲回来后接受处罚。可老人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说:栽盆景是用来欣赏和美化家里环境的,不是为了生气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心爱之物受到损坏,“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恼怒之心随之而起。结果是损坏东西的人受到责罚,自己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烦恼的“此岸”;对于智者,了知事物本来生灭无常的本性,心爱之物受到损坏时,正确对待生命中的得失,“离境无生灭”,了无牵挂,绝不会去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解脱的“彼岸”。由此观之,“此岸”与“彼岸”并非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是同一个地方,两者的区别取决于你“着境”还是“离境”。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1。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2即佛,烦恼3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1 真性:不妄叫真,不变叫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人本具之心体。

2 凡夫:未见四谛之理而平庸浅识之平常人。

3 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贪、嗔、痴等不健康的思维能扰乱有情的心智,使有情的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

译文

善知识!迷而不悟的人只知道口念,即使正在口念时,心中都会产生妄念和是非之心。念念心行,才是真实不虚的真如法性。觉悟此法,就是般若法;如此修行,就是般若行。不能如是修行,就是凡夫;若能一念悟修,自身即与佛平等无异。

善知识!众生是未觉的佛,烦恼与菩提,并非绝对对立。前念心迷而心随境转,就是凡夫;后念心悟境随心转,当下就是佛。前一念执着于外境,就是烦恼;后一念不被身外之物所左右,当下就是菩提。

赏析与点评

有个失恋的人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位路过的哲人不但没有安慰她,反而笑道:“你不过是丢弃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却损失了一个爱他的人,他的损失要比你大得多,你还有什么可恨的呢?不甘心的人应该是他才对。”

世间的爱与恨、苦与乐、得与失、是与非、正与邪、好与坏、烦恼与菩提、地狱与天堂、凡夫与圣贤绝对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转化的时间很短,短到一念之间;转化的关键是转迷成悟:一念迷,万念俱灰,凄凄惨惨,苦海无边,而成为苦恼众生;一念悟,海阔天空,快快乐乐,欢喜自在,而成为解脱的觉者。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1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1 无住:万物随缘而生,无自性,心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自由无碍。

译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上、最第一位佛法。它随缘而起,无住无往也无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从般若法中生出的,大家应当运用这个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这样来修行,一定能成就佛道,将贪、嗔、痴三毒转化为戒、定、慧三学。

赏析与点评

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

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

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

——《大智度论

《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苦”是指人内心负面情绪的煎熬,而“厄”是来自身外困境的逼迫。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但根源是同一个,因我执而产生的贪嗔痴等不健康的思维。如何通过修摩诃般若波罗蜜化解人生的苦厄呢?惠能以“五蕴皆空”的理论作诠释:所谓的“我”只不过是物质元素(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识)的组合体,并无永恒不变的实体。以智慧如此观照,便能在遇到让人烦心的人与事时不贪不嗔,“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清净的真如本性便显现出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都是觉悟般若空性而成佛作主的。六祖惠能因而说,“三世诸佛从中出”。从这种意义上讲,般若是佛真正的母亲,诸佛般若生!

善知识!我此法门1,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2。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3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4成佛道。

1 法门:修行者治学方法、做事风格与入道的门径。

2 无念:无妄念。

3 真如:真,真实不虚妄;如,不变其性。遍布于宇宙中真实的本体,如如不变。

4 见性:见自本性。

译文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能由这个无上般若智慧生出八万四千智慧。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针对由于世上的人原本有八万四千烦恼。如果没有烦恼覆盖我们清净的本性,智慧便能时常显现,念念不离菩提自性。悟到了这个法门的人,自然没有妄念,没有思量、执着,不起诳妄颠倒,随缘应用真如自性,以般若智能来观照事物,对一切诸法不执着也不舍离,这就是见性成佛。

赏析与点评

病症有多少种,医生便会对症研制出相应数量的药方;计算机病毒有多少种,专业人员便会依此开发出相应数量的杀毒软件。同理,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种,佛陀对其施教,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这些法门看起来繁多,其实皆从般若心智中流出。所以惠能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1,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2,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1 阎浮提:盛产阎浮树之国土,专指印度,泛指人世间。

2 有情无情: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统称为“有情”,而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

译文

善知识!如果要想契入甚深法界穷究底源及契证般若三昧,必须实践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能明白本心,见到本性。大家应当知道,这部《金刚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经中有对此赞叹的内容,说得明明白白,这里不再一一细说。

这个法门是最上乘的,是专为有大智慧的人说的,是为上等根器的人说的。小根性小智慧的人听闻此法,心里会生起疑惑不信。为什么呢?比如龙王降大雨,落在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阎浮提),城市村落都顺水漂流,小根性的人就如同漂流的树叶一样。而大雨如果落在大海之中,则大海不会有丝毫增减损益。像最上乘根器的人,听到《金刚经》就能领悟理解,知道本性里面自有般若智慧,这是经常运用智慧观照所得,而不是假借语言文字而成。好比雨水,并不是天上本有才下落于世,而是龙能兴云致雨,使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和无情,都蒙受润泽。一切河流,都归大海,合为一个整体。众生本性的般若智慧,也是这样。

赏析与点评

一个富翁害怕家道中落,就在爱子的衣服里缝了一颗明珠,估量着就算将来家产没有了,也可以变卖这颗明珠维持生活,万万想不到儿子后来竟沦为乞丐,不知道衣服里藏有价值连城的明珠,后经亲友告知,才取出宝珠,置田买房,过上富裕生活。

这是《法华经》七喻中的“衣珠喻”,以乞儿比喻小根之人,以明珠比喻佛性,小、中根机的人与大根机的人一样,本来都有相同的般若之智,无二无别。佛陀对所有根机的人都是说同样法,明心见性的般若大法,众生随其领悟能力之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利益。正如《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1重、烦恼根2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1 障:烦恼防碍人们证得涅盘、菩提之果。

2 烦恼根:人们造业产生的业障,在心底扎下了根,形成了藏识种子,稍被触动,马上和当前的根尘结合,生出种种妄念,令人烦恼不堪,这就是烦恼的根。

译文

善知识!小根性的人听闻此顿教法门,如同根浅枝弱的草木,一旦被大雨冲刷,全部自己倒伏在地,不能再生长了。小根器的人也是如此,原本具有般若智慧,与大根器大智慧的人没有两样,为什么听说佛法却不能自己开悟呢?因为他们执着邪见,所知障重,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好像厚重的乌云遮蔽了太阳,又得不到风的吹动,阳光无法显现出来。

般若智慧,人人本来具足,没有大小、多少之分,只因为一切众生自心有迷悟的不同所致。心有迷惑,向外求法,离心觅佛,不能悟见自性,这就是小根性的人。如果领悟顿教法门,不向心外执着修行,只在自己心中生起正见,一切烦恼尘劳自然不能染着,这就是见到自性。

善知识!对内、外境都不执着,来去自由,能去除执着之心,就能通达无我而无阻碍。能如此修行,便和般若经所说的没有差别。

赏析与点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道性深厚的人(上士)闻道后,深信不疑,勤奋用功;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中士)闻道后半信半疑,似懂非懂;道性薄弱的人(下士)闻道会予以嘲笑。当然,若不被这种人嘲笑,那还叫道吗?类似的说法在《法华经》中也有记载:佛陀应舍利弗的要求,在法华盛会上宣讲甚深微妙难解的般若大法时,当场就有五千人离开会场。佛陀解释说,只因小、中根机的人被贪、嗔、痴、邪见等烦恼尘劳所染,如同乌云蔽日,尘封了我们心中本来清净的自性,人便心外求法,追名逐利,烦恼不断,一旦风吹云散,万里无云,则阳光遍照;同理,贪、嗔、痴等烦恼尘劳一旦清除,原本清净的般若自性便显现出来,通达无碍。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1,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1 十二部经:佛陀所说教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

译文

善知识!一切经典和文字、大乘小乘经典、十二部经,都是因人施设的,因为人本自具有智慧之性,所以佛法能够建立。如果没有世人,一切事物和现象原本也都不能呈现。由此可知,一切万物原本是由人所兴设,一切经文佛典,也是因人讲说而存在。由于世人之中有愚有智,愚迷的人称为小根器,智慧的人称为大根器。愚迷的人向有智慧的人请教,智者给迷人说法,迷人忽然开解得悟,他的境界就与有智慧的人没有差别了。

赏析与点评

针对不同的病情,良医对症下药,医治百病;同样,佛陀悟道后,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四处云游,随机说法,化解众生的种种烦恼。换而言之,佛法是为化解众生的烦恼而施设的,正如惠能所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人。若无一切人,何用一切法?”后人将之收集、整理成三藏十二部经。如同以灯点灯,薪火相传,就光明而言,后点亮的灯与先点亮的灯一样光明。同理,先觉悟的人教化愚人,尽管觉悟有先后,但愚人如果忽然开悟,智慧与前人并无差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实时豁然,还得本心。』

译文

善知识!没有开悟时,佛就是众生;一念得悟时,众生都是佛。由此可知,一切都存在自我本心之中,为什么不从自我本心中当下得悟识见真如本心呢?

《菩萨戒经》中说:“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清净的,如果识见本心,明见心性,都能成就佛道。”《净名经》说:“当下豁然开悟,就能够识见本心。”

赏析与点评

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宋·白云守端

苍蝇往光亮的地方飞去,却被窗户纸挡住了去路。它花尽全身的力气东撞西钻,也无法飞出房间,万分辛苦!正在失望之际,一不小心撞着来时的小洞,一下子就飞出去了。同理,不少人终日诵经念佛,修行十分尽力,只因在心外求法,如同乱飞的苍蝇,始终无法找到悟道之门。惠能提醒修道人,若能从心入手,在转迷成悟上下功夫,一念之间,便会进入智慧大海,“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译文

善知识!我在弘忍大和尚那里,一听闻他说法,言下即便开悟,顿时见到真如本性,所以将此顿教法门流传广布,让学道的人顿悟菩提,各自观照自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必须寻访大善知识、能理解最上乘禅法的人,直接指示正确的开悟之路。作为善知识,他们都与佛法有很大的因缘,通过所谓的教化和引导,令人得见自心本性。因为一切善法都因受善知识启发而流传。在人的本性中,本来就具足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一切诸佛、十二部经。如果一个人因愚迷而不能自悟,必须求助于善知识,通过他们的指导开示识见本心。

赏析与点评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宋·张无尽

一天,有人向唐朝赵州从谂禅师请教:“末劫时,还有没有‘这个人’?我们的肉身是否会随世界的坏、空而毁灭?”赵州禅师回答:“会坏。”

那人又问:“那么,我们的业识又去何处?”

“随他去!”赵州回答后,内心也产生了困惑,觉得不妥,无法安心修道。于是,八十岁高龄的赵州禅师跋山涉水,参访善知识,寻找答案。

古往今来,禅门修道人心有疑问,参访善知识,化解心中疑虑,这种做法极为普遍,是佛门的优良传统。当初六祖惠能也是因为听闻《金刚经》,心有所悟,不远千里,去黄梅参访五祖弘忍这位大善知识:“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无形无相,普通根性的人难以一下子参透,也是可以理解的。六祖惠能提醒大众:“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这是参禅悟道的关键。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佛地。

译文

对于能自悟见性的人,是不需要求助于外力的。如果一味执着必须靠善知识,才能解脱,那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众生自心内原有般若智慧可以自悟。如果另起邪见,迷自本心,颠倒妄想,心外的善知识虽然给予教导,也是无法得救的。如果能够生起真正的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即能完全熄灭;如果能识得自性,这一悟便可以直入佛地。

赏析与点评

有一佛教信徒问赵州禅师:“你能加持我,使我尽快悟道吗?”

赵州禅师被他一问,不好意思地说:“我先去一下茅厕,好吗?”

赵州禅师边往洗手间走边无奈地说:“你看!连如厕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都没有人能帮得上忙。”

这则公案说明,修禅之初,明师的指点至关重要。然而,一旦入门,修道的实践却必须靠自己,连上洗手间这样的小事别人都无法代替,更何况是悟解禅法呢!所以六祖惠能说:“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悟的重点是一念之间转迷成悟,“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佛地位。

译文

善知识!运用智慧返观自照,就能心内心外光明透彻,识见自己本来的真心;如果认识了自己本来的真心,即是得到本来无碍的自在解脱;若得解脱自在,即是入于般若正定。即是无念。

什么叫作无念?对于所知所见的一切诸法,“心不染着”,就叫作无念。“无念”的心,运用时能遍及一切处,又不执着于任何一处。只要使本心清净无染,六识通过感觉器官(六门)接触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如实观照不起丝毫分别、妄念,出入来去自由自在,随意使用,无滞无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即无念修行。如果一味执着什么都不去思考,使心念断绝,这就是法缚,也叫作偏执于空无一物的边见。

善知识!悟入无念法门的人,就通达了一切法;领悟了无念法门的人,即已亲见诸佛的境界;悟得无念法的人,已到达佛的果位。

赏析与点评

盲人、聋人和五根俱全的人结伴而行。三人来到铁索桥头。桥下是千丈绝崖,万丈深渊,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十分凶险。三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是:盲人、聋子过了桥,五根俱全的人反而跌入深渊而丧命。

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因看到万丈深渊,听到怒吼的激流声,心生恐惧而丧命。普通人如同这位五根俱全的人,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又称六门)与外界接触时,容易受到名、利等身外之物所污染,产生种种分别、执着,烦恼由此而生。与此同时,盲人因看不见而不知山高桥险,聋子因听不见脚下激流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遂顺利过了铁索桥。同理,修行修到一定程度时,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不会被身外之物所左右。由此观之,无念不是百物不思,当令念绝,而是心存正念,专注当下这一念。正如惠能所说,“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译文

善知识!后代得到我所授法门的,能将这顿教法门,与见解相同、心行相同的人共同发愿信受奉持,如同事奉佛陀,终生精进而不退转的人,必定能达到断见惑之初果境地。但是,传此法门必须传授历代祖师以心传心的咐嘱,不可隐匿宗门正法。如果不是同一见地、同一心行,而在其他宗派法门中修行的人,不得妄传,以免有损他原修宗派的传承,究竟是没有益处的,尤其更怕有些愚痴的人不能了解,诽谤这个法门,而使百劫千生断绝佛性,永远不能成佛。

赏析与点评

佛法如药方,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治愈众生的心病。惠能遵循这一原则,提醒弟子,顿教法门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应在“同见同行”者当中传授,堪称如法而能利众,否则就会有害。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译文

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每个人都必须读诵、牢记。无论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只要依照这首无相颂去修行就好了。如果自己不依此修行,仅仅记住我的话,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赏析与点评

佛陀说法时,先以散文(长行)的形式广说种种甚深的法义,最后以韵文(重颂)的形式总结所说要义,便于人们记忆。惠能仿效佛陀说法的形式,以偈颂总结他所讲的见性成佛之大意。

听吾颂曰:

说通1及心通2,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3。

邪来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1 说通:能以善巧方便,随顺众生根机而说法无碍。

2 心通: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引导众生心悟自己的本性。

3 慧日:以日喻佛陀的智慧,能普照众生,照破无明生死痴暗。

译文

诸位听我说偈:

说法通及自心通,犹如大日处虚空;唯有传授见性法,出世度众破邪宗。

法本不分顿与渐,转迷成悟有快慢;只此见性妙法门,庸愚之人不能知。

说法即使万般异,合则理体仍归一;烦恼黑暗住宅中,时常须生起慧日照。

邪念来时烦恼至,正念来时烦恼除;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净极至无余境。

赏析与点评

文中的“说通”指惠能借语言文字和经典,用各种办法化解大众心中对顿教法门的疑虑,其目的只有一个,引导人们超越语言文字的束缚,直指人心,通达自性般若性空之理,见性成佛。这就是“心通”。换言之,“说通”指通达教理,“宗通”指实际证悟心法,说通、宗通亦即教、证。修行之初,首先要意识到心外求法这一邪见,对顿、渐之别争执不休,成为烦恼生起的根本,应用正知正见去除邪见。然后用观照般若超越正、邪二相,一法不执,令慧日生起,明心见性,方能获得清净自在的佛果。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1。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2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1 三障:妨碍圣道、善根的烦恼障、业障、报障。

2 色类:有各种物质形体的众生。

译文

菩提本是自性觉,若起心念就是妄;净心处在妄心中,但正心念无三障。

世人若要修佛道,一切法门都不妨;常见己过勤反省,就能与道相应当。

众生各自有其道,彼此无妨亦无恼;自离其道别求道,终身无法得见道。

风尘仆仆度一生,到头还是自懊恼;想要得见真实道,行正心直就是道。

赏析与点评

本段进一步阐述自性的特征:菩提本来就是人人具足的清净本性,只因动了心外求法的念头,成了妄念。妄心与净心之间,就是一念之差。只要正见生起,以何种方法修道都无妨。譬如说,在日常生活中,“道”无处不在。以人人都会犯错为例,各人的业障因缘不同,修行的着眼点要放在修正自己的过失上,使行为正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译文

自己如果无道心,暗行不能得见道;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之过非。

如果只见他人过,自己有过就是错;他人有过我无过,我责怪人自有过。

只要自止责人心,就能破除烦恼障;憎怒喜爱不关心,长伸两脚自在卧。

想要教导感化人,自己须有方便法;不使他人生疑惑,就是自性之显现。

赏析与点评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

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宋·慈受怀深

一天,苏东坡在金山寺与佛印和尚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苏东坡只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苏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佛印随后又问东坡:“那你看我坐姿如何?”那天佛印穿的是土黄色的僧袍,苏东坡开玩笑说:“真像一堆牛粪。”苏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和尚。”小妹不以为然,告诉哥哥:“其实输的是你!佛印心中清净,所以看你才像佛;你心不净,所以视禅师如粪。”苏东坡听后十分惭愧。

真修道人不是对他人的过失没有反应,不辨是非曲直,而是以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如实观照世间万物,包括自认他人的过失是虚妄不实的,无从生起憎爱之心,自性清净了,便会用正面的思维去看他人之不足、看事件、看世界,则有缺点的人也有可爱之处,事件变得可喜,世界也变得更美好,自己便成了“长伸两脚卧”的无心道人,进而生起救度众生的大悲心,以种种善巧方便,启发人觉悟自己的本性,令众生离苦得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译文

佛法本就在世间,觉悟不离开世间;离开世间寻菩提,正如费心求兔角。

正见名为出世智,邪见名为世间惑;邪正二见尽扫净,菩提自性分明现。

此颂即顿教法,也称作是大法船;迷人闻法历多劫,顿悟只在刹那间。

大师又说:今天在大梵寺所说的这个顿教法门,普愿天下众生听闻之后都能当下见性成佛。

当时,韦刺史与官僚、僧俗弟子听了六祖所说的法后,都有所省悟,于是大家同时向六祖大师顶礼,并且赞叹道:太好了!谁料到岭南这个地方有真佛出世!

赏析与点评

1895年,虚云老和尚在江苏高旻寺参加“禅七”(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更无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七日为一期)。一天晚上,六炷香之后的吃茶时间,倒茶僧不小心把开水溅到虚云的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声令虚云如梦初醒,大彻大悟之下说出悟道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随后,虚云又说了一首偈子:“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虚云开悟后,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走上弘法之路,随缘度众。

虚云开悟的经过充分说明,邪见不除,就是世间,烦恼无尽;一念觉悟生正见,就是出世,出名利红尘之世,入欢喜自在的世界。世间、出世间是同一个空间,其区别只在一念之间的迷与悟,离言说相,去除世间、出世的分别相,离开一切是非、善恶等种种分别,开佛知见,悟入空、有不二法门,证得实相般若。惠能说完自见菩提本性的顿教大法,大众各有所悟,欢喜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