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读
就在佛陀讲说《无量寿经》的同时,阿弥陀佛正在极乐世界关注讲经盛况。在阿难的请求下,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会大众都亲眼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证实佛陀所言不虚。佛陀特别提到有一类众生,他们在念佛的过程中仍心存疑虑,甚至中途后悔退转。这类人只能往生到边地疑城,“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佛陀以此提醒世人,专心念佛,才能往生极乐国土。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着无碍。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说是语已,实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1、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2,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1 须弥山王:须弥山高出众山,故称须弥山王。
2 滉漾(huànɡ yǎnɡ)浩汗:汪洋浩瀚,形容水势浩大。
译文
这时,佛陀告诉阿难:你赶快起来,将衣服整理好,恭敬合掌,礼拜无量寿佛。十方世界诸佛如来,常常共同赞扬无量寿佛没有执着、没有牵挂和障碍。
于是阿难尊者站起身来,整理好衣服,正面朝西,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拜无量寿佛,并对佛陀说:世尊!我想看到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以及那里的菩萨、声闻。
话刚说完,无量寿佛立即身放光明,光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以及其它大小山陵,一切万物,都被映成金色,世界一片金黄,就像水灾劫时大水淹没整个世界,万物都沉没不见,唯有洪水浩瀚无边。无量寿佛无边无际的光明也是这样,其它所有的光明,声闻之光、菩萨之光全部隐没,唯见无量寿佛光明赫然照耀。
这时阿难看到,无量寿佛高大魁伟,巍然屹立,就像须弥山一样,高出一切世界之上。而且,佛之容貌美好,全身放大光明,照耀世间一切万物。所有这些,在座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悉皆见到;而极乐世界一切众生,也同样看到这里的一切。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1,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否?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2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否?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1 净居天:指五净居天,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诸天。
2 大音:佛说法的音声,普及十方,无处不闻。
译文
这时,佛陀问阿难尊者及弥勒菩萨:极乐国从地面起,上至净居天,其间一切万物,穷微极妙,严净光丽,你们都亲眼见到了吗?
阿难答道:是的,世尊!我们都亲眼看见了,一切皆如佛陀所说。
佛陀又问:无量寿佛说法教化众生的声音,遍布十方一切世界,你们都亲耳听到了吗?
阿难答道:是的,都已听到了。
赏析与点评
佛陀讲完净土法门后,仍担心世人狐疑不信,让阿难礼请阿弥陀佛现身,“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此会四众,一时悉见”。与会大众见到无量寿佛和极乐世界的种种胜景实况,与佛陀所说的一样。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地球上的人真能看到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吗?”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然而,它确实存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放出电磁波。阿弥陀佛身上放出的光明犹如电磁波,普通人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借助于仪器,我们可以听到、看到或感觉到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不可见之“物”。同理,我们也可以借助圣者的加持力,感知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六祖惠能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在讲法时以神通力使众人“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否?
对曰:已见。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否?
对曰:已见。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译文
佛陀接着又问:极乐世界的人民,乘着高百千由旬的七宝宫殿,毫无阻碍地畅游十方世界,供养十方诸佛,这些你们也见到了吗?
阿难回答:见到了。
世尊又问:极乐世界的人民,也有胎胞而生,你们见到了吗?
阿难答道:见到了。
佛陀告诉阿难:这些胎胞而生的人,他们所住的宫殿,有的上百由旬,有的五百由旬。这些人住在宫殿中,各于其中享受种种快乐,有如忉利天人一样自然。
〔胎生之因〕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1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2、不可称智3、大乘广智4、无等无伦最上胜智5,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1 疑惑心:心存怀疑和迷惑。
2 不思议智:佛智深妙,不可思议。
3 不可称智:佛智甚多,不是言语所能尽述。
4 大乘广智:佛智深广,能够穷尽一切法门。
5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佛智至高无上,究竟圆满,无与伦比。
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向佛陀请教说:世尊!极乐世界的人民,有的胎生、有的化生,这是为什么呢?佛告诉弥勒菩萨道:众生愚痴,以疑惑的心来念佛,修诸功德,愿生极乐,但不能了解佛圆满的智慧、不可思议的智慧、无量无边不可称说的智慧、大乘广大圆满的智慧、无与伦比的最高最殊胜的智慧。对于这些大智慧,他们因无法了解而疑惑不信,但仍相信善恶因果,行善积德,所以修持念佛,积集善根,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类众生临终时就会往生到上面所说的七宝宫殿中,五百岁间见不到诸佛,听不到佛说的法,也见不到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这类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叫作胎生。
赏析与点评
不少宣扬净土法门的人为了强调以至诚心念佛的重要性,主张心存疑虑的念佛人会往生到“边地疑城”中去。该城虽是七宝宫殿,但胎生到这里的众生,五百年间不得见佛闻法,十分可惜。值得一提的是,经中明确提到往生到“边地疑城”的条件是,“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换而言之,除了念佛信心不坚定外,对佛法了解的程度不深也是往生到该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生因果〕若有众生,明信1佛智,乃至胜智2,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3。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1 明信:明白和深信。
2 胜智:指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3 跏趺而坐:盘腿而坐。
译文
如果有人能够明白和深信佛的智慧,乃至对上述所说的四种殊胜的智慧没有丝毫的疑惑,并能诚心念佛,修行十善,作诸功德,回向众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类众生,命终之后,便能于极乐世界的七宝莲花中,跏趺而坐,自然化生,不需要经过五百岁,就在须臾之间面觐弥陀,闻法授记,具足如佛之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每一相好又具足无量光明。总之,他们跟其他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所成就的智能功德一模一样。
〔化生胜于胎生〕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译文
另外,弥勒啊!他方世界诸大菩萨,如果发心想要得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无量寿佛以及极乐世界菩萨、声闻等众,只要他们一心念佛,发愿求生,命终便能得生于极乐世界之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
弥勒啊!你应当知道,这些大菩萨之所以能够自然化生,那是因为他们有福有慧,对于佛智,心开意解,没有半点的疑惑之故。而那些胎生之人,因为他们障深慧浅,没有智慧,对于佛智,心有疑惑,所以胎生到边地之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如前所说,不见弥陀,不闻经法,不见圣众,无法供养佛菩萨,不知菩萨之行,不得修习功德。为什么会这样呢?皆因胎生的众生前世没有智慧,对佛所说的真理,疑多信少,所以得此恶果。
赏析与点评
自古以来念佛的人多而往生极乐者少。佛陀在此进一步说明其原因:“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由此可见,过去世缺少智慧,对佛法心要无法正确把握,因而才会往生到“边地疑城”。有无智慧因而成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中的关键因素,“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
〔疑惑之过〕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给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
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1,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
1 求诸大力:这里是指求助于大善知识。
译文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譬如转轮圣王有一座由七宝造成的牢狱,装饰得十分漂亮,并在里面铺床设帐,悬挂丝织宝盖。如果有一些小王子犯罪,就囚禁其中,用金锁把门锁起来,但他们的衣服、饮食、花香、伎乐等等一切生活上的享受,完全与转轮圣王一样,你感觉如何?这些小王子会喜欢住在里面吗?
弥勒回答道:不会的,世尊!他们会想方设法,请求那些力量大的人救他们逃出这个七宝狱。佛告诉弥勒菩萨:往生到边地疑城的众生,就好像这些小王子一样,以疑惑心,不了佛智,不信佛愿和佛力,而生到极乐边地之七宝宫殿中,有如小王子被关在七宝牢狱里,虽然没有刑罚的苦报,甚至没有一念恶念,或做任何恶事,可是在五百年中见不到佛、法、僧三宝,不能供养诸佛增长善根,这才是真正的苦。所以他们虽有其它的种种物质享受,但却不能乐在其中。
赏析与点评
有个人死后,在去地狱的路上经过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他留下来居住。宫殿中的生活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需要工作,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这个人高兴极了,以为自己身处天堂。可年复一年,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令他感到无聊与空虚,于是恳请宫殿主人给他找一份工作。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又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实在忍不住了,向宫殿的主人哀求说:“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下地狱!”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你认为这里是天堂吗?”
住在七宝宫殿的胎生众生也一样,衣食无缺,百般享受,却无法听闻正法,百般无聊又无奈,“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
〔断惑见佛〕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
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译文
这些往生到边地的众生,如果知道自己生在边地是因为对佛的智慧疑惑不信的缘故,进而深深地忏悔和自责,至诚发愿请求弥陀、圣众慈悲哀悯,帮助他们及早离开这里,他们便能往生极乐国土,在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见到无量寿佛,恭敬供养无量寿佛,也能前往十方世界,供养无量无数诸佛,修行种种功德。
弥勒啊!你应当知道,凡是发愿求生净土的菩萨,如果对佛智产生疑惑的话,那就失掉了在此生中不退成佛的绝大利益。因此,你们应当坚信诸佛所具有的智慧和能力啊!
赏析与点评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
信心不坚者,智慧不成就。
——南传《法句经》
本偈颂说明信心与智慧的关系。没有智慧的人烦恼多,心自然不安,难以了解法正;对正法不了解,信心又怎能生起?!若信心不足,就不可能专心修行,怎能有智慧?!佛陀因而提醒世人,修净土法门应从忏悔业障入手,广修供养,听闻正法,产生智慧,对极乐净土产生信心,才可往生到极乐净土。
〔菩萨往生〕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1,及修习少功德者2,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1 小行菩萨:指十圣位的菩萨,或更低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
2 修习少功德者:指十信位及凡夫菩萨。
译文
弥勒菩萨请教世尊:世尊!我们这个世界会有多少不退转菩萨往生极乐国?
佛告诉弥勒菩萨: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往生极乐世界。他们都曾供养过无数诸佛,福德智慧与你弥勒不相上下。至于那些修行功德较小的菩萨以及修习少功德的人都可以往生,其数多到不可计量。
〔十三佛国菩萨往生〕佛告弥勒:不但我,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1。斯等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1 坚固之法:大菩萨所修的离相度生、无住生心的无漏功德法。
译文
佛告诉弥勒菩萨:不仅娑婆世界的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他方佛国也一样有很多菩萨发愿往生极乐国:
第一远照佛,其国将有一百八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二宝藏佛,其国将有九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三无量音佛,其国将有二百二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四甘露味佛,其国将有二百五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五龙胜佛,其国将有十四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六胜力佛,其国将有一万四千菩萨往生极乐;
第七师子佛,其国将有五百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八离垢光佛,其国将有八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九德首佛,其国将有六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十妙德山佛,其国将有六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十一人王佛,其国将有十亿菩萨往生极乐;
第十二无上华佛,其国有无量无数不退转菩萨,智慧广大,修行勇猛精进,他们都曾供养过无量诸佛,能在七日之中,摄取其他菩萨需要百千亿劫时间才能修得的坚固功德法,这些菩萨也将往生极乐;
第十三无畏佛,其国将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以及无量无数的小菩萨和比丘往生极乐。
〔十方无量菩萨往生〕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译文
佛还告诉弥勒菩萨:不仅上述十四国的菩萨将会往生极乐国,十方世界无量佛国也是这样,往生者不计其数。我仅列举十方诸佛以及那些往生的菩萨和比丘的名号,夜以继日,说上一劫的时间,也不能说完。我今天只是为你等略说而已。
〔叮咛劝修〕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勿复生疑〕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毋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译文
佛嘱咐弥勒菩萨及与会大众:凡是听到无量寿佛名号的人,无不欢喜雀跃,立刻就念佛,乃至只是一念,此人将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具足无与伦比之功德。所以,弥勒啊!即使三千大千世界到处烈火熊熊,你等也要赴汤蹈火,为法忘躯去听闻这部弥足珍贵的《无量寿经》,并要以欢喜、深信、乐意的心来受持读诵它,并且依照这部经法去修行。为什么呢?因为十方世界有很多菩萨很想听闻此经,无奈因缘不足而不可得。如果有人听到《无量寿经》,听到无量寿佛名号,只要一入耳便永为道种,于最高无上的佛道上永不退转。因此,你们应当一心一意相信、接受此经,持诵宣说此经,修行此经。
我今天为一切众生宣说这部《无量寿经》,阐扬无比微妙之念佛法门,也令大家都亲眼见到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庄严。此后你们应当做的就是一心念佛,发愿求生西方,绝对不可以因为我灭度了又对本经产生疑惑。
赏析与点评
佛陀在讲经结束之前再一次强调,《无量寿经》义理深远,功德巨大,有幸听闻此经者,不应有疑惑之心,宜专心念佛求生极乐。同时,佛陀嘱咐弥勒作大守护,令正法久住。
当来之世1,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1 当来之世:佛陀灭度以后,共有三个时期:一是正法时期,有一千年;二是像法时期,亦有一千年;三是末法时期,有一万年。三个时期共有一万两千年,此后即进入无佛法时期。
译文
将来末法时期过去,佛所说的一切经教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到时,我因慈悲怜悯苦恼众生,特留此经多住世百年不灭,以度有缘之人。到那时,谁若有缘遇到此经,又肯依教修行的话,就可以随他意愿往生到极乐国去。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如来出现于世,难遇难见;诸佛经法,难得听闻;菩萨殊胜修行法门、六度万行,也难得听到;要在此世间遇到善知识并依教奉行,那就更难了;如果听到这部经及其所说的念佛法门,能够立刻深信和欢喜受持,那是难上加难。有以上五难的缘故,我特地为世人说《无量寿经》,教世人修行念佛之法。人人要如是作诸功德(念佛的功德最大),如是依佛所说(佛说念佛应与断恶行善并重),如是依佛所教(佛教人要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并当随顺佛特地为末世众生指出的修行大方向(即念佛求生西方)。若能如此依法修行,必生极乐,见佛成佛。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1。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2。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3。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纷纷而降。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1 清净法眼:小乘初果须陀洹人,断尽见惑,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名“得清净法眼”。
2 阿那含果:阿那含,华译“不来”,小乘第三果位名,断尽见惑及欲界思惑,不再来欲界受生,故名“阿那含”。
3 漏尽意解:指小乘四果阿罗汉,华译“无生”,以其断尽三界一切见思惑,故曰“漏尽”,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脱,故曰“意解”。
译文
世尊讲完《无量寿经》,无数闻法众生皆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成佛之大愿。天上与人间有一万二千亿人得获清净法眼;二十二亿天神和世人证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断尽见思惑,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果;四十亿菩萨证得不退转位。他们誓以自度度他的功德来庄严自己的法身慧命,于未来世,必定成佛。
这时,三千大千世界发出六种震动,巨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与此同时,在虚空中有百千乐曲自然响起,无量无数的天花从天而降。
佛陀说完《无量寿经》,弥勒菩萨、阿难长老以及十方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及一切与会听众,无不欢喜赞叹,心甘情愿地奉行。
赏析与点评
据说迦叶佛出世时,人寿二万岁,世界进入劫浊阶段。随着众生贪嗔痴等烦恼的增加,人的寿命每一百年减一岁,到佛陀时代,人的寿命已经减至一百岁。佛陀去世后,人的寿命每百年减一岁,减至五十二岁时,《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开始消失;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疾疫、刀兵劫三灾次第出现,众生的苦难日益加剧,佛教经法逐渐消失。然而,佛陀慈悲,“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当一切经教消失后,《无量寿经》仍会在世间传播一百年。众生只要听到“阿弥陀佛”四字,就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