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读

法藏比丘发下四十八大愿后,若不能依愿修行,西方极乐世界也只能是乌托邦。法藏比丘从自利、利他两方面依愿修行,致力于庄严妙土的建设。最终有愿必成,成就了西方极乐净土,自己也成了光明无量的阿弥陀佛。

(佛语阿难:)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1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1 诸天、魔、梵:‌“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魔”指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天,‌“梵”指色界之大梵天。

译文

阿难!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向诸天、魔(欲界主)、梵(色界主)、龙神等八部大众宣说自己弘大深广的四十八大愿后,义无反顾地依愿修行,以此修行功德来庄严佛国净土。法藏比丘所修成的佛国世界,大地宽阔广大精妙,殊胜超越一切佛国。佛国建立后,永恒常在,不会衰败变化。这都是法藏比丘于不可思议的无量劫中,修菩萨无量德行累积的结果啊!

赏析与点评

本段明确指出,西方极乐世界唯心所造,‌“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那么,心是如何造出极乐净土的呢?下文指出,从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起,心净则国土净。正如《维摩经》云:‌“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意业清净〕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1。三昧常寂,智慧无碍。

〔三业清净〕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2,以惠利群生。

〔身业清净〕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口业清净〕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1 无染恚痴:染,贪染;恚,嗔恚;痴,愚痴。无染恚痴,就是没有贪、嗔、痴。

2 清白之法:指善法。白,善;黑,恶。

译文

经过累劫的修行,法藏比丘的内心已不会生起财色的欲觉、恼他的嗔觉和加害他人的害觉;也没有欲想、嗔想、害想,更不会贪恋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法藏比丘已成就了六波罗蜜中之忍辱波罗蜜。他在逆境中不计较众苦,难忍能忍;在顺境中少欲知足,因而不会被贪、嗔、痴等烦恼污染,恒常安住于三昧寂静中,由定而发慧,于一切法无有障碍。

法藏比丘已远离虚伪谄佞邪曲之心,对一切人和颜悦色,言语亲切。他预先了知众生的心意,主动问讯,予以及时的帮助。为了实现成佛大愿,勇猛精进,无厌无倦。他专求大乘清白之法,用以布施利益一切众生,让众生受惠。

法藏比丘恭敬佛法僧三宝,尊重、侍奉师长,以万行圆满来庄严其佛国,将福慧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令其功德成就。他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之法中,观一切法,本来寂灭,无作无起,看世间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空,不生不灭。

法藏比丘远离虚妄不实的妄语、挑拨离间的两舌、伤害人的恶口、低级趣味的绮语等粗言,因这些话害己害人,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修学诚实善语,自利利人,他人和自己都得到善利。

赏析与点评

佛教业力缘起的理论告诉人们: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产生相应的行为;重复进行的行为,会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惯性之后,便造就出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换而言之,作意的行为感召果报。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业力”。改变业力,可改变人们的命运。法藏比丘因而把修意业放在首位。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善积福,重在自利。

〔财施利他〕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

〔法施化众〕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译文

法藏比丘转世为国王时,捐弃国王之位,示现离俗出家相,拒绝财富与女色的诱惑。法藏比丘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又能教导别人履行精进六度波罗蜜,经过无数劫的时间,广行众善,积累了无量无数的功德。不论法藏比丘生在何处,都能随心所欲地得到无量无数的宝藏。

无量劫以来,法藏比丘教化众生无量无数,使他们安住于无上至真的佛道。他有时为德高望重的长者居士、豪门贵族;有时为利国君或者一统天下的转轮圣王;有时为四天王以及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等欲界六天的天主;有时为色界初禅天的天主大梵天王。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什么身份,都常常用饮食、衣服、卧具和药品等物品,恭敬地供养诸佛,所积累的功德无量无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赏析与点评

除灭一切诸心毒,思惟修习最上智。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华严经

要想成就无上佛道,仅仅自利还不够,还须做利他的事业。布施是利他最直接的形式。布施有两种:财布施和法布施。为了更有效地行法施,法藏比丘依据众生的需要而现出家、长者居士、豪门尊贵、转轮圣王甚至诸天相,以六度行菩萨道,随缘度化众生,积累无量功德,庄严西方极乐净土。

〔相好殊妙〕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以来,为经几时?

佛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译文

他口气清香洁净,就像青莲花一样;身上的毛孔,散发出旃檀香的香味,充满无量世界;容貌端正美妙,手中常常生出无穷无尽的珍宝——绫罗绸缎、美味佳肴、鲜艳香花、宝盖幢幡等各种庄严之物,应有尽有。这些物品,精美绝伦,天上人间绝无仅有,皆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

阿难问佛陀:法藏菩萨是已经灭度的过去佛,还是尚未成佛的未来佛,或者是还未灭度的现在佛呢?

佛陀告诉阿难:法藏菩萨已经成佛,现在西方,与此相隔十万亿个佛国,他的世界名叫‌“安乐”。

阿难又问:那他成佛已经多久了?

佛陀告诉说:法藏成佛以来,至今已经历十劫。

赏析与点评

慎语而制意,不以身作恶。

净此三业道,得圣所示道。

——南传《法句经

法藏比丘通过修身、口、意三业清净之行,修得正报庄严:口气香洁,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寿命无量,令人羡慕不已。佛陀以此激励世人,若能以法藏比丘为典范,发愿往生极乐国中,也能修得相好光明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