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注

  门人比丘 开诇 记

△二示法三

一道行。二禅教。三结劝。

△一道行六

一立行。二惩诫。三求道。四择友。五结诲。六潜修。

○一立行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

初句标宗。次句超尘。三句入圣。四句继圣。五句降魔。六句报德。七句利生。以德备故能摧恶而安善也。夫出家者。出家有二。一出世俗家。足离尘俗。远参知识。二出烦恼家。断妄证真。顿超三有。发足超方者。谓从初发心。即当履践大方。勿滞时流小径。以阶级不循。乃曰超方。心形异俗者。外则圆顶方袍相同如来。内则背尘合觉。心齐佛慧。绍隆圣种者。续佛慧命。继踵如来。宣扬正教。三宝由是兴崇。震慑魔军者。德高慧广。则群邪惊慑。说法弘道。则魔胆震落。用报四恩者。立身行道。以报亲恩。德盈道大。自然福被四恩。一国王恩。二父母恩。三师友恩。四檀越恩。拔济三有者。一切众生耽荒五欲。沉溺爱河。说法教化。令出苦津。超登彼岸。

记曰。慑者怖也。伏也。大方者。道经云。大方无隅。今借况真理无际。以初出家。须践实际之大理。勿滞时俗。及小乘之蹊径也。国王是水土之恩。以一切水土。皆属国王故。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凌逼之忧。而得安修道业。恩岂小哉。父母是生成养育之恩。如昊天之罔极。复听出家修道。恩莫大焉。师友恩者。师有生长戒身慧命教诲之恩。友有善成讲明开发之德。斯出世之恩德。孰可比哉。檀越有供给之恩。令得身安办道。恩非小也。或有以佛。替师友为四恩。菩萨以三宝众生。替师友檀越为四恩。

○二惩诫

若不如此。滥厕僧伦。

上句违修。下句混法。谓不如上修履。混入法众。非僧非俗。罪若弥天。如驴混入牛中。皮毛虽似。头角不同。而鸣声亦异也。

记曰。滥谓泛滥。厕谓混杂也。有五尺之身。而无智慧。佛谓之痴僧。有三寸之舌。而不能说法。佛谓之哑羊僧。非俗非僧。佛谓之鸟鼠僧。亦曰秃居士。佛言。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此正所谓滥厕者也。

言行荒疏。虚沾信施。

上句解行失。下句信施失。言行不淳。是曰荒疎。无德以报施者之恩。故曰虚沾。古哲云。道德不修。衣食斯费。此之谓焉。

记曰。言是言说。即解也。行即修履。荒是荒芜。疎谓疎散。亦略也。既无行解之德。施不获福。是曰信施失。

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

上二句旧习不忘。下二句无善可记。昔年是旧时。行处是心之所履诸惑习染。此有二种。一是过去无始之无明。二是日前之熏习。寸步不移者。谓於诸习曾未一念舍过自新。恍惚一生等者。谓无潜神玄默之照。终日心逐尘境。不觉月往年来。无善可凭。无功可恃。大智律师云。追远报恩。弃儒从释。刮磨旧习。洗涤世缘。截断众流。壁立千仞。文章笔砚。尽把焚除。雪月风花。无劳嘲咏。酒色财气。更莫回头。声利荣华。岂须着眼。末流狂妄。正法浇漓。但欲变形。何尝涉道。虽云舍俗。俗习不除。尽说出尘。尘缘不断。才亲讲肆。拟作阇梨。未入丛林。望为长老。避溺投火。岂觉盲痴。却步求前。实为颠倒。

记曰。恍惚。昏懵也。

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

上二句是现在果。下二句明果由因至。况乃者。发语之词。堂堂僧相者。堂容也。明也。谓具佛容仪。超尘独步。人天师匠。巍巍僧宝也。容貌可观者。六情收摄。五官无妄。威仪具足。不预常流。见者欣仰。故曰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者。盖由宿世种植良因。今生感得如斯超尘越俗之奇报。岂不异乎哉。

记曰。五官。谓口鼻耳目形也。

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

上二句坐丧光阴。下二句因无果失。便拟端然拱手等者。古人重寸阴。而轻尺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等何人。端然拱手。而不修福慧者乎。事业不勤者。事业即戒定慧诸善行也。不勤。谓无胜进也。行既不勤。功无能就。而福智之果。失其因矣。

记曰。云峰禅师云。今时后生。才入众来。菜不摘一茎。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怀。虽则一期快乐。争奈三途累身。光阴可惜。时不待人。一朝眼光落地。缁田无一篑之功。铁围有陷百刑之痛。称法师云。端拱无为。安闲不役。徐行金地。高坐华堂。身上衣而口中食。岂易消乎。圆却顶而方却袍。为何事也。袈裟下失却人身。实为苦也。泥犁里受诸异报。可谓屈焉。

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无裨。

上句因失。下句果失。不修福慧。是为空过。岂惟今生空过无有所得。然亦将来。行业无所补益也。

记曰。将来者后来也。

○三求道

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

初句彰本。次句征问。后二句思本慕道。辞亲决志披缁者。发勇猛心而辞双亲立决定志而入大道也。意欲者。心所希望也。等超何所者。为超何阶级。等何佛祖也。晓夕思忖等者心地未明。生死呼吸静地里思量。宁不着忙。而可迁延过时。虚度光阴者哉。

记曰。顿悟即超阶。情忘即等佛。宝林传云。杨衒之问达磨云。西国相承称祖者何义。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为祖师。缁音支。是黑绀色。即坏色衣乃沙门所着之服。非五大色也。绀者。青含赤也。

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

上二句立愿垂范。三句志愿恒存。四句行解未备。又三句是纵。四句是夺。心期佛法栋梁者。发心立愿荷持如来正法。用作后来龟镜者。垂范来学。龟镜。即师范义。以龟能卜知去来之事。镜能鉴照现前美恶。常以如此者。志愿不忘也。未能少分相应者。虽具志愿。而行解未备。必须行解相称。愿始不虚。若有行无愿。其行即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双全。始曰相应。

记曰。屋脊柱曰栋。负栋曰梁。皆能荷负堂屋之谓。今借言师匠能为法门栋梁。以佛法二宝。皆藉僧弘。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也。

出言须涉於典章。谭说乃傍於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

上二句言说有本。下二句身心超卓。谓言须合典。谭要宗古。不可臆见。如同魔说。然解备则言说无谬。行充乃挺特高闲。又内蕴般若。心闲一境名利声色。莫能动其志。恒以道自处。故曰意气高闲。外具德相。不预凡流。超群拔萃。是为形仪挺特。

记曰。高僧法安是其人也。安身长八尺。有三绝。一风仪挺特。二解义穷深。三精进洁己。景德云法师曰。游三藏之教海。玩六经之词林。言不妄谈。语有典据。此之谓焉。典谓典籍。即诸经律也。章谓章注即解释经律之语也。傍谓近傍。稽谓稽考。古谓古德之言句也。

○四择友

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於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於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上二句行藉友益。次二句居须伴利。后二句生成之德。谓行要良朋。数以利益之言。清於耳目。居须善伴。时以未所闻法。而令闻之。耳目清则见地正。闻未闻则胜解生。解生则悟入无生。见正则不受渠瞒。是故父母有生身之恩。师友有成立之德。所以闻思悟入。成长法身。实由师友之力也。

记曰。假者。藉也。良朋者。义友也。又同门曰朋。同志相交曰友。择伴者。家语云。君子居必择众。游必择方。文中礼乐云。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多怨。若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而思齐之。是为善择益友。如舍缘铭云。邪师恶友。畏若狼虎。善导良朋。亲如父母。低心似地。缄口如愚。摧挫我人。消停意气。永嘉云。博问先知。决择之次。如履轻水。必须侧耳目而奉玄音。肃情尘而赏幽致。忘言晏旨。濯虑餐微。夕惕朝询。不滥丝发。如是则乃可潜形山谷。寂累绝群哉。

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上句是亲善。下三句喻善益。亲附。犹亲近也。善者乃善知识诸良朋也。雾露喻善友。行喻亲附。不湿衣。喻未证。有润喻善益。谓亲近善者。虽不立证无生。而朝闻夕益。足以润泽心田。如本行经佛说偈曰。若有手执沉水香。及以麝香藿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若人亲近善知识。随顺彼等所业行。虽不现证世间利。未来当得尽苦因。又与善师相值者。得免众苦。与恶师相值者。则习恶事。不离众祸。示语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记曰。朋友相资曰丽泽。谓彼此交润。犹雨泽也。宗镜云。虽有世智。若无胜友。常迷道故。未能自悟。要须良友也。善知识者。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恶师者。如河北空人。无禁捉蛇。阿梨咤比丘等是也。

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上句近恶。下六句明恶过失。又第二句是恶见。第三句是恶因。第四句是现报。第五句是生报。第七句是后报。狎习者。亲近熏习也。恶者即恶知识不善之友也。长恶知见者。由被熏故。增长恶觉。不正之见。故经云。无知无善识。恶友损正行。蜘蛛落乳中。是乳转成毒。晓夕造恶者。见既不正。终日惟造不善之业。即目交报者。业因已积。恶果斯至。因果不亡。故即目前交报。殁后沉沦者。死堕三途也。如佛所说。若人亲近恶知识。现世不得好名称。必以恶友相亲近。当来亦堕阿鼻狱。一失人身者。从此失却人道也。万劫不复者。恶因非一。恶果难尽。故得人身如爪上土。堕落三途犹大地坭。得人身者。如龟值穴。可不艰哉。

记曰。现报者。今生作善作恶即今生现受其报。生报者。今生所作善恶。来生方报。后报者。今生所作善恶。来生未报。於后后生。乃至百劫千生方报。业因即三毒十恶。犹此因故。便感当来地狱饿鬼畜生恶果也。地狱日长。寿命难尽。罪若未毕。此界坏时。复寄他方。地狱罪报若尽。更生饿鬼。寿亦无穷。复生畜生。牛马禽兽鱼鳖等形。受身非一。故云万劫难复值穴者。经譬人身难得。如巨海内。有一楂穴。随风东西。海中有一盲龟。过一百年。一举头。欲穿楂穴。海既无涯。木随风漂。龟复无目。百年一出。而欲值之。岂可得哉。楂音茶。水中浮木也。

○五结诲

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

上句示诲。下句劝持。古云。苦口正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大师如此婆心激切。铁石人也汗流。其有血性者。可不大生惭愧。铭刻心腑。为终身龟鉴哉。

○六潜修

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

上二句内濯外晦。下二句内蕴外绝。夫欲净心培德。必须遁迹灰名。蕴洁澄神。非喧嚣止绝莫能。澡心则惑习便除。育德而道自高。精神蕴。则六根澹然。喧嚣绝。则寂虑宁神。名迹晦。而人神莫测。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斯之谓欤。

记曰。澡育蕴习。是内因自力。晦韬止绝。是外缘助力。然真如体性。本自虚净。而为无量烦恼垢之所染。若不假内因外缘交熏。种种淘汰。则无由得净。复本真明。故起信论云。行者为折伏烦恼。故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头陀等行。沩山云。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矣。蕴素精神者。心之最灵曰情。灵而难测曰神。心弥静而行弥广。与太虚而合其德。精神蕴而心愈明。寂而常照。故永嘉云。调古神清风自高。神清虑净。细而研之。此之谓焉。喧嚣止绝者。谓内蕴般若以洁精神。外绝声色以净六根。由纳忠言。便能如是也。晦迹。犹隐迹也。韬音叨。藏也。嚣音鸮。喧闹也。澹谓澹泊。恬静无为也。

△二禅教二

一禅学。二教理。

○一禅学二

一示法。二赞勉。

○一示法

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

初二句标宗。第三句得旨。第四五句穷理。第六句达源。又第三句见道。第四五句是操履。即寻流也。第六句悟本。是达源也。参谓参直指之禅。学谓学无上之道。顿超方便之门者。泯绝权乘。不落阶级。心契玄津者。一念相应。便与道合。研几精要者。研核也。几心也。幽微也。谓研核自心至理之幽微。故曰精要。决择深奥者。以无漏智慧。决断拣择。去其粗浅。择取幽玄。启悟真源者。穷源极底也。

记曰。方便者。权方宜便。即权乘之教。教有权寔。权则蹑事。寔乃穷理。故云穷源。若历三阿僧祇劫。广修六度万行。而证三贤十圣。皆是权乘。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一地。故曰不落阶级。言一念相应便与道合者。谓若得称真。则无惑可断。无理可证。无行可修。无位可得。故曰便与道合。心虽契道。力不自由。见有幻相未除。空尘未脱。应以如幻之智。断幻惑。证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研核自心至理。择取幽玄。直须断至无断。证至无证。方曰穷源极底。圭峰云。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行万德。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於求生净土。亦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也。又真性。即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门。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若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若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磨未到。古来高僧。皆依前四禅八定修之。并得功用。天台南岳。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玄最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获证三贤十圣之阶梯。唯达磨所传者。顿同佛体。逈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成佛。疾证菩提。失则成邪。速入途炭。亦随人之根器。禅名虽同。而门不一。深入一门。皆证道果。如石膏一物。性分冷热。南石性冷。北石性热其热病者。应服南石。其冷病者。应服北石。以愈病为最。出世为要。学者思之。自取决焉。三止者。一体真止。谓体达无明妄想。即实相之真。二方便随缘止。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三离二边分别止。谓不分别生死涅盘有无之相。三观者。一空观。二假观。三中观。三谛者。一真谛。二俗谛。三中谛。谓观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非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是也。又三一无碍。即是圆融三谛。广如别释。

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须子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

初二句参请师友。次二句宗幽理致。后二句悟本惑除。谓此直指之宗。乃心地法门。非粗心浅学者能得其妙。故须参问知识。请益善友。得悟真源。为心地之正因。惑淘业解。尘劳渐出。所谓理虽顿悟。事要渐除是也。

记曰。先知善友。是正缘。欲得正因。必得正缘相助。玄之又玄曰妙。凡圣路绝曰宗幽。言思所不能及曰理致。无穷幽之智曰粗心。非广参博问曰浅学。永嘉云。应当博问先知。伏膺诚恳。执掌屈膝。整意端容。晓夜忘疲。始终虔仰。折挫身口。蠲矜怠慢。不顾形骸。专精至道者。可谓澄神方寸欤。

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

上句总标。下句别出。斯明众生依正二报。约依报则分三界二十五处。论正报则具四生十二类有。此则者。举上彰下之词。以顿悟出尘。故破界有。原界因心建。心悟则界破。有从妄立。妄息则有空。故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人发真归源。十方世界。尽成消殒。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斯则一念顿悟自心。而三界二十五有。了不可得。是为破矣。三界者。欲色。无色。界也。二十五有者。略言三有。广言九有。二十五有。以破邪遣执。故分而言之。欲界则四洲。四恶趣。及六欲天。色界则四禅。及梵王。无想五净居天。无色界则四空天。共为二十五有也。然梵王无想。及五净居。俱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为常。是生万物之主。计无想以无心故。妄谓涅盘。计五净居。为真解脱。故经论别出此三天。为对破外道之邪计也。

记曰。有云五净居天中。有大自在天王处。外道之人。计彼天王。能为造化之本。归之则得解脱。如来为破此见。故别标之。四洲者。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恶趣者。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欲天者。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四空天者。一空处天。二识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非想处天。四禅者。初禅有三天。谓梵众天。梵辅天。梵王天。二禅有三天。谓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有三天。谓少净天。无量净天。徧净天。四禅有九天。谓无云天。无想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后五。名五净居天。乃三果圣人所居。亦云五那含天。梵王天。居初禅二禅中间。无想在第四禅中。言九有者。即九地。以欲界人天鬼畜地狱。总为一地。色界四禅为四地。无色界四空为四地。共为九也。

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

上二句总相。下二句别相。内则身心。外则器界。又内是四蕴。外是色蕴。四蕴是心。色蕴是身。身即四大所成。心乃六尘缘影。器界是众生所依之境。即三千大千世界界。数虽多。而不出三界。有情虽众。而不出二十五有。如此身心器界。悉从妄念而有。妄心无体。分别始生。了此心境元虚。是知不实。则五蕴身心器界。当下不可得矣。从心变起悉是假名者。谓诸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四大假合。无我我所。毕竟是空。而凡夫迷自法身。故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是境。识体是心。心对根尘。即有缘虑相起。六尘是所缘。妄识是能缘。六尘无实。犹如影像。从识所变。举体即空。故此缘心本无有实。乃至妄起凡圣见等。故曰悉是假名。如是了达。即知本来心性空净。具足圆明。惑不能染。智无所净。虚寂澄湛。真觉灵明。本非缘虑。而众生久迷此心。妄认攀缘六尘影像。乍起乍灭虚妄之念。以为自心。念念随之。是故轮回三界二十五有也。

记曰。本来心性既非染净。云何而为根尘识等所惑。良由众生。最初不觉心起。与生灭合成阿赖耶识。复由执此为我法。故转起余七。成八种识。各由识体。起能见分。由能见故。似外境现。执取此现为定实。故造种种别业共业。故内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诸法。既由识起。故尽知不实。凡圣见等者。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也。本文四句。不出色心二法。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故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毗婆沙云。心能为一切法作名字。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当知世出世间名字。悉从心起。

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上句诫拟心卜度。次句敕心离境。下句境不妨心。元至理虚玄。拟之已差。心境本空。将之即错。情忘执谢。其境自寂。至理现前。何物碍人。所谓但自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三祖云。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有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记曰。既是变起假名。何用将之凑泊。然情物。即妄心境。心源若止。法界同寂。何物碍人。

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

上句得性。下句契理。既不碍人。故任使周流。法性即是物境。心不起妄。法法全真。在有情中名曰佛性。住无情中则曰法性。法性本自如如。体常寂灭。犹若虚空。廓周沙界。取之则迷舍之则丧。若断若续。即堕断常。不取不舍。方为妙契。苟能得诸法正性者。则横卧法界。任使周流。逍遥无碍矣。

记曰。断即灭。续即常。常即有。灭即空。生灭断常空有。名异而义同。取即续。舍即断。故堕二边。舍二边故契中道之理也。若妄心取相。即随境生灭。故若断若续。真心无着故任之周流。周流故无住。无住故廓周沙界。清凉国师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作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於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於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启。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

闻声见色。盖是寻常。

上句根尘相对。下句了达心境。情忘执谢。如镜对像。无取舍心。故曰寻常。兜率悦颂曰。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沩山云。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目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祇说浊边过患。若无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渟无碍。唤作道人。亦名无事人也。

记曰。闻见是根。声色是尘。尘即境也。觉知是心。知心离念。了境元空。耳闻目睹。不起真妄之见。是曰寻常。庞居士曰。但自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花鸟逢人亦不惊。木人体本自无情。心境如如只这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这边那边。应用不阙。

上句得体。下句得用。前举见闻声色之根尘。已该尽一切诸法。法法圆融。事理交彻。通身应物。体用全彰。折旋俯仰。纵横自在。触目皆真。遇缘受用。所谓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何亲何疎。拈头作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途。了非逆顺。不犯工夫。故大珠云。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四祖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善。不作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皆是佛之妙用。所谓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分别现文殊之智。动用运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出甘露。味味而尽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长处华藏之海。晃晃而无尘不透。朝朝而游日腾辉。岂劳妙辩以宣扬。何假神通而显示。斯乃无事道人。大自在用。非凡境界识心所知。得者即如如佛矣。

记曰。谓真如法界性全体而起一切世出世间诸法。是则诸法全是性起。起无别起。全体而起。故全体即用。全用是体。体用全彰。事理交彻。故得任运腾腾。体周用遍。是以通身应物。上来了达事理体用。向下正明用德。以大用无方。化被一切。上酬四恩。下资三有。故曰往来三界为他作则。

○二赞勉

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

上二句明自益。下二句明益他。谓如上修履。诚为不徒在缁门。既而德行备。充四恩自然被益。传唱敷扬。三界尽沾利乐。

记曰。法服。即袈裟。梵语袈裟。此云坏色。谓以青黑木兰三如法色染之。三世如来同着此衣。故云法服。披之能断烦恼。复名离尘服。龙得一缕。则免金翅鸟食。故名救龙衣。亦名忍辱铠。亦名莲华服。亦名解脱服。亦名福田衣。有如是种种功能。故佛制之。常与近身。不得离宿。事钞云。律制谨护三衣。如身薄皮。钵如眼睛。敬之如塔。常须随身。如鸟二翼。飞走相随。诸部律文。并制随身。今时但护离宿。不应教也。记云。今时希有护宿。何况常随。多有毕生。身无法服。是则末世护宿犹为胜矣。良由自无净信。慢法轻衣。现前袈裟离体。当来铁鍱缠身。真出家儿。愿遵圣训无自轻也。

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

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谓虽顿悟自心。而尘沙烦恼。无始习气。非一日可淘。故须澡心育德。蕴素精神。始不被隔阴之昏。乃能生生不退。习尽德圆。法身显露。而佛果自证。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以悲智而相辅翼。运无缘慈。度有情界。随类分身。入廛垂手。和光同尘。周旋六趣。与众生作不请之友。为人天三乘之轨则者也。

记曰。前启悟真源。是契自心真如因地佛。此中言佛阶者。乃证究竟果位佛也。欲要不被隔阴之昏。须得此心常不昧。方能往来自由。出没任己。或曰。既证佛阶。是得无生。何有出没。答曰。诸佛证得无住处涅盘。非同二乘所证灰身断智无余涅盘。故不住生死及与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若住涅盘。无度生用。若住生死。无断障用。以能断障。及能度生。故名无住。虽穷未来际。具无量利生大用。而体永寂。故名涅盘。又教有权实真俗两门。真谛门中。则圣凡有无之心俱泯。俗谛门中。则圣凡缘生之心不无。故有感随应。为他作则也。言和光同尘者。和是浑杂。光是智用。尘谓三界六道尘污之境。而圣人浑和其间。以教智光。而开导之。周旋者。即往来出没也。

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上二句叹道。下二句劝进。言此教外一宗。离文字相。绝心路学。不落阶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为最妙最玄。惟恐当人信之不及。若也无疑。肯心决志向前。必无赚悞者也。

○二教理二

一示教。二诫勉。

○一示教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於教法留心。温寻贝叶。

上二句明机。下二句明教。以如来随机设教。观根授法。故有三乘十二之分。教外别传之异。倘或未能顿超方便之门。必须留心熟研教典。文熟则理彰。因指自见月。所谓寻流达源者矣。

记曰。此不言下士者。谓中人可以语上。下士闻道则笑。故此不录。且於教法留心者。恐非狮子儿。不能从空翻身。且令沿溪傍径。免有丧身失命之患。故使温寻。令从理悟入也。贝叶。即三藏经典。梵语贝多罗。此云岸影。其树如此方棕榈。直而且高。叶长广。色光润。西国书写。皆取用焉。

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

初句自行。次二句化他。末句报德。欲报佛恩。必须传扬接引。故偈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徧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夫欲传扬正法。先须温寻贝叶。探赜幽玄。研究性相。穷尽义理。不滞筌罤。宗趣爰启。开发初机。使之悟入。方为报佛恩德也。

记曰。上令熟究其文。此令推穷义理。义者教之所显。理者义之所归。筌罤者。筌为得鱼。罤为得兔。指为月标。得意忘言。始不滞於筌罤。故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如是知者。方能因教悟心。不迷经旨。自利利他。报佛恩德。诚为国之宝也。

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

初句赞德。次句瞩荷。下二句行称。具如上解行报德。诚为光阴不虚丧矣。去圣时遥。法音久寂。若不勉力扶持。法灭在迩。终非报德。必须坚志荷持正法。自行化他。觉行渐圆。名真报恩。既尔德充行盈。内外合辙。俨然僧宝。人天师匠即如来使。行如来事矣。故长芦云。上上之机。一生取办。中流之士。长养圣胎。至如未悟心源。时中亦不虚弃。近为末法之津梁。毕证二严之极果。

记曰。如来使者。颁传佛旨。故名为使。使即所使。宣佛因果。名如来事。德充行盈。内外合辙。是为住止威仪也。俨然僧宝人天师匠。是曰僧中法器也华严经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盖由佛法二宝。并藉僧弘。僧宝所存。非戒不立。故云顺则三宝任持。违则覆灭正法。是知威仪。不可不具持也。

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

上二句设喻。下二句示法。松喻胜因。葛喻附托。千寻喻广益。胜因即教理。附托即观智。以智观理。悟入无生。见齐佛地。辩慧无穷。敷扬利物。诚真法器。

记曰。松喻理。葛喻智。以智观理。得见法身第一义谛。纵未亲证。而法眼已明。不受声色所惑。方能传唱敷扬。利济群品。广益有二。一自广益。见齐佛地。二广益他。敷扬利物。言第一义谛者。最上甚深之理。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真俗不二。空有双非。显中道义。故曰第一义。又不堕诸数量。故言第一。如经云。虽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

恳修斋戒。莫谩亏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

上二句戒因。下二句戒果。恳谓恳切。修谓修持。斋之为言齐也。以食齐日中。仿同诸佛。履践中道之谓也。又佛欲制断六趣因。故令同三世佛食。如经云。诸天早起食。诸佛日中食。畜生日西食。鬼神日暮食。僧随佛学。故从中食。然中前得食者。以表前方便。得有证义。中后不得食者。表法界外。更无别法。或曰中士护戒可尔。上士应不在论。答曰。大士护戒犹急於声闻。畏小罪如怖大愆。历代祖师。亦未闻有破斋犯戒之者。如清凉国师。乃华严菩萨。自以十律严身。永嘉不食锄头下菜。中峰不离水囊。迦叶尊者。首传心印。行头陀自至终身。日中一食。午前不餐。中后不饮果浆。正为断除三界之习因。不着二边之过失。亦表顿超方便。不由门户而证入者也。或曰。教中有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乘戒俱急。乘戒俱缓之语。此则戒似可缓。乘宜可急。答曰。乘理也。戒事也。事由理立。理因事生。事理圆融。方名上士。如鸟二翼。缺一即失万里之翥。犹人两目。毁一则无互用之照。故其乘急戒缓。乃堕修罗鬼畜而闻法。由乘戒俱急。遂生人天而悟道其缓急优劣。斯可见矣。戒者防非止恶。灭除三毒之谓也。亏踰者。亏谓亏缺。乃违犯也。踰谓踰越。而弗学也。殊妙因果者。以戒净故。现则身心皎洁。当来生生报以端严之体。乃至三十二相。万德庄严之躯。莫不以戒为因。由其因殊。故其果妙。若不持戒。尚不得人身。况得功德之体。又戒不净。且无正信纵有悬河之辩。而行解全违。岂能传唱敷扬。报佛恩德。今之禅学。慢佛毗尼。复违祖诫。尚非信人。焉名上士。奚能敷扬利物。传佛心印者哉。

记曰。果浆者。谓以诸果压浆。滤滓澄清。滴净饮之。三世如来。食不过中者。以诸佛性恒处中道。是故如来自诞王宫。乃至涅盘。於其中间。曾未有非时之食。故论云。如来性离非时食故。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得身安隐。亦不作病。言谩者。欺也。又与慢同。怠也。忽也。不敬也。起信云。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於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罪过。斯诚自利利他。荷持正法。敷扬利物。报佛恩德者也。

○二诫勉

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

上二句诫无虚度。下二句慨无上进。日既闲过。时复虚度。不谋上向。坐丧光阴。实为可惜。

记曰。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况为生死出家者。如救头然。而可虚度哉。兀兀是不动貌。乃悠悠度日。无所用心。不求升进。如窳者焉。

徒消十方信施。亦乃孤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

初二句无德报恩。次二句罪深障重。后二句由障成失。若无升进。不但无功以消信施。亦乃无德以报四恩。功既不施。德无从立。积罪日深。惑壅心源。无大人之见。失圣人之明。背觉合尘。故乃触途成滞。慧解既封。焉能开发后来。纵使年高腊长。亦何免人所轻欺。

记曰。障即烦恼惑也。以贪嗔痴垢。壅蔽胸中。岂能心光透漏。既无自利。复缺利他。故为后学之所轻欺。又此心从无始来。恶习种子缘深。今复熏之。岂不易壅乎哉。触谓遇对。途谓道路。即事理也。滞谓滞碍。是不通之义。以心尘壅塞。故遇事不通。对理不达也。

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上句令效先哲。下句劝自勉进。先圣后贤。人人有分。彼既如是。我何不然。岂可自轻而退屈己志。故佛诫罗睺罗云。十方世界诸菩萨。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涅盘经云。若人不知佛性者。则无丈夫相。皆名女人。

记曰。亦尔者。亦然也。丈夫者。智人也。彼既丈夫。我亦智人。不可高推在彼。而自负己灵。一切众生本亦成佛。是故六凡四圣。同一心源。迷则为凡。悟即成圣。一念相应。便同诸佛。若也未能。当以身戒心慧。内外熏修。则步步离凡。念念阶圣。一生取办。亦何让他哉。善逝者。谓第一上升。永不复还也。亦云好去。谓於种种诸三昧无量智慧中去。此乃如来十号之一也。圣贤者。三乘人。未见道已前名贤。修习福智。具贤德故也。见道已后名圣。圣者正也。以无漏智。正合理故也。

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

上二句违教。下二句失利。若不如上修行。实乃枉披法服。混滥一生。无功可记。无德可录。故曰殊无所益。

记曰。徒者空也。缁门者。以服色而称法门也。

△三结劝五

一启发。二示教。三劝勉。四显示因果。五自行化他。

○一启发

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於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

初二句博达意气。次二句宗贤杜愚。后二句悟不由他。伏望乃恳祷之词。兴决烈志者。发勇猛心。秉丈夫之气。开特达怀者。恢扩胸襟。立向上智。举措看他上流者。动静履践。须宗上德。莫擅随於庸鄙者。不可自专随习庸流时辈。故范蜀公。送圆悟禅师行脚云。观水莫观污池水。污池之水鱼鳖卑。登山莫登迤逦山。迤逦之山草木稀。观水须观沧溟广。登山须登泰山上。所得不浅。所见亦高。斯之谓也。今生便须决断者。一刀两段。当下决了。今若不了。更待何时。不由别人者。自心还自决。自修还自悟。非关於别人。纵饶父子。亦难相代。所谓借人鼻管出气不得。是也。

记曰。庸鄙。即庸愚鄙陋之人也。决谓决了。又果决。无犹豫之词。断乃判决之谓也。迤音驼。逦音里。山之卑小。而连接。人所常行者也。

○二示教

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

上二句遣妄。下二句原真。息意忘缘者。意乃六根之主。主若止息。而攀缘之心自忘矣。不与诸尘作对者。凡夫不了自心。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境界。若一念无生。离诸分别。则意息缘忘。六尘谁与作对。是则根不缘尘。而尘境自寂矣。心空境寂者。真心本空。尘境元寂。良由迷真执妄。故有诸境纷然。心若无执。则终日对境。而境恒寂。亦非泯绝心境。荡除万物。然后为寂。但不迷真。其境自寂。故经云。尽见诸法。而无所见。是也。久滞不通者。从无始际。不觉一念心起。则万劫情生不达本空。执之为有。拥蔽真心。滞而不通。致使本觉圆明变为能见之妄见。无相真体。变为所见之妄境。妄为真碍。故曰不通。若不返照破彼根尘。则无能复其本矣。

记曰。遣妄者。谓离妄根境。妄心元无自体。揽尘成体。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既因境而起。则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则全心是境。而各无自性。唯是缘生。若心离念。则根境寂然。原真者。谓推原其始。唯一真心。性净明体。逈绝根尘。灵知寂照。湛然无际。周徧法界。铁围不能遮其辉。穹苍不能覆其体。万法不能隐其真。尘劳不能易其性。由其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妄起。而有其念随染净缘。心境互生。障本灵明。至今未曾返省故曰久滞不通。尽见诸法者。心境历然也。而无所见者。真心无知。真境无相。无知故空。无相故寂。无知者。非同木石之无知。乃心不起分别。寂而常照。无相者。非荡尽万物之无相。乃即相无相。照而常寂故也。扳缘心者。即妄想心也。此心分别有三。谓心意识。而初心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之为心。次心筹量。名之为意。了了别知。名之为识。妄想若息。三皆都忘。境界亦灭。唯一真心。虚通无碍。无所不遍。而更有何物之可滞哉。

○三劝勉

熟览斯文。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狥人情。

上二句依法自警。下二句勉志上趋。熟览等者。谓须熟读其文。蕴之胸中。时时自警。深思其义。策励进修。不可一经耳目。便置之高阁。强作主宰等智。凡夫为无明所熏。久习成性。触境即便随缘。苟不自勉。立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秉智慧弓。执坚固箭。暂尔随流。则必为群邪所诱。四魔所害也。

记曰。四魔者。一五阴魔。二烦恼魔。三死魔。四天魔。

○四显示因果

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

上二句业报。次二句设喻。第五句不昧。第六句勔慎。业果所牵等者。业即所作不善之因。果由因至。因移果熟。牵报难逃。如法句经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俱得五通。各知七日后。命必当终。共相谓曰。我等神通自在。岂不能避此难耶。其兄曰。吾入大海。正处其中。上不出水。下不至底。无常杀鬼。焉知我处。二弟曰。吾擘须弥山开。入中还合。无常杀鬼。焉知我处。三弟曰。吾处虚空。隐形无迹。无常杀鬼安知我处。四弟曰。吾隐居大市。众人猥闹之中。各不相识。无常杀鬼若至。随得一人。何必取我。四人议讫。各适所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此正所谓难逃者也。声和形直。喻善因。响顺影端。喻善果。若其声暴。则其响烈。其形曲。则其影呙。理之必然。非有声而无响。亦非形影而有相乖。声响不异。形影无差。因果不亡。故曰历然。业报靡爽。岂容不信。交报目前。宁无忧惧哉。

记曰。如来尚受马麦金枪。罗汉不免蛇螫饿亡。况我凡辈。可不惧哉。

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上二句明因时。下二句明果时。经云者。引如来言。假使者。设况之词。百千劫者。举其大数。以该无始也。又举其近以况其远。知其远以晓其近也。所作业者。谓身口意所造不善之行。不亡者。毫厘无失。因缘会遇时者。业果相牵。时至即会遇。果报还自受者果以酬因。交报无谬。自作还自受。别人替不得。

记曰。百千属远时。所作属远因。会遇是近时。自受是近果。举百千以知无始。故曰举近况远。举百千以知现前。故曰知远晓近。

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

上二句令识苦境。下二句令知修断。谓令知苦境而勤修出离道也。以三界众生。生不免老病死诸苦。故曰刑罚。诸惑结使缠缚众生。轮转三界。不得出离。是为萦绊。烦恼怨贼。能断慧命。故曰杀人。努力勤修者。无上妙道。非懈怠者能得。莫空过日者。不可坐丧光阴。须求升进。日有其益。

记曰。苦境者。即三界六道众生受报之处。然此果报。由积恶因而有。欲免苦果。须断恶因。欲得涅盘寂灭之乐。当修无上出离之道。苦果是世间恶报。涅盘是出世间妙果。修断者。谓断恶而修善也。日有其益者。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则道业踰高。益之则学功踰远。损益即断修之异名也。

○五自行化他

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

上二句自觉觉他。下二句誓同法界。深知者。自觉彻见也。过患者。五欲迷人。如蜜中藏毒。非智者莫知。三界火宅。惟长者乃识。相劝者。觉他也。令识毒而悟火宅也。行持者。依教奉行也。愿百劫千生等者。此乃沩山冥古今。析长劫。达生死本空。涅盘如梦。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器界即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誓曰。百劫千生。同为法侣。

记曰。百劫千生者。举其大数也。以达生死本空。涅盘如梦。不离三界。常处华藏。共为菩提法属。作他不请之友。故曰同为法侣。

△次重颂三

一标颂题。二颂教诫。三颂示法。

○一标颂题

乃为铭曰。

此铭乃依前长行中文。重宣其义。结之为颂。使学者。记取终身不忘也。然其中文句次第。稍异长行。不必逐文穿凿。但以意会。则理无不周矣。

记曰。铭者。警戒之辞。所谓刻骨铭心。如镌石不忘也。今举其大纲。摄其之要。结之为颂。俾学者而易持诵焉。

△二颂教诫十一

一幻色。二时节。三生灭。四流转。五爱取有。六虚生空老。七无明惑。八慨时命速。九现因后果。十因果所由。十一循还不息。

○一幻色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

梦宅物色。俱喻幻身。然梦宅。因寐而有。物色。由翳而生。业系本虚。四大妄有。故名为幻。如世幻术之人。以草木巾等。幻作人物禽兽。往来动止。色相宛然。幻法一收。人畜了不可得。此身无实。亦复如是。空中既无物色。梦里岂有华堂。良由迷真执妄。故长夜寐而不觉。为爱见病之所翳。故见空中有诸花相。及第二月。

记曰。第二月者。月本惟一。以目病故。见有重轮。似有二月。空及本月。喻法身。花及第二月。喻幻质。众生惟一法身。元无幻质。由迷色心。故认五蕴四大幻躯为自所有。如梦所见。长夜轮回。而不醒觉。

○二时节

前际无穷。后际宁克。

前际谓无始。后际谓未来。前既无始。故曰无穷。后亦无终。故曰宁克。谓诸众生前之生死受身舍身。不能穷其边量。后之生死宁定其边际。惟有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矣。

○三生灭

出此没彼。升沉疲极。

出是生。没是灭。即生此死彼也。升则人天修罗。沉则地狱鬼畜。疲极者。心神为业驱使。流转不息。宁不劳倦疲极哉。

○四流转

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三轮者。三界轮回也。何时休息者。由因感果。果复造因。舍身受身。如牛坏轭。生死无际。何有休息。惟破三界二十五有者能之。

○五爱取有

贪恋世间。阴缘成质。

贪恋是爱取。阴缘成质。是有。世间。谓情器世间。阴即五阴。缘即十二因缘。以众生贪爱恋着。情器世间。故禀父母遗体。此身本无。由假阴缘而有。故曰成质。

记曰。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众生安住其中。即此三千大千世界也。情世间者。谓五阴和合而成者是也。楞严云。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间。不能超越。是也。缠缚。即贪恋也。世以隔别为义。亦三世也。间是间差。谓种种差别。而不相谬乱也。然此情器世间。本来无有。以妄想故而建立之。故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天台释云。若迷无住。则三界六道纷然而有。因立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若解无住。即是无始无明。返本还源。发真成圣。楞严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世界尽成消殒。此则情器世间俱破。而质不可得矣。

○六虚生空老

从生至老。一无所得。

此言生老二支。生无所益。是名虚生。老无所得。是名空老。

记曰。一无所得者。於戒定慧门。出世诸法。无一安足处也。

○七无明惑

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一切众生。本具真如实相。妙净明心。良由最初一念。不如实知。不觉心动。忽然念起。妄见境界。名为无明。斯即无明最初生相。为生死苦本。染法之因。由此因故。熏习真如心体。增长而成六法。一贪。(此以染着为性)二嗔。(此以憎恚为性)三慢。(此以自恃陵他为性)四无明。(此乃於诸事理迷暗为性)五疑。(此乃於诸谛理犹豫不决为性)六不正见。(此乃於诸谛理颠倒推度为性。此见有五。一身。二边。三邪。四见取。五戒禁取)此之六法。能生随等诸烦恼。以能生故曰根本。由此根故迷本圆明。覆蔽真心。於诸世出世间等法。不能明了。故曰无明。一切众生因斯无明。迷惑真性。不能见道。惟造有漏之因。故曰被惑。若能一念返照。则此无明。内被真如所熏。发起正信修行。成於净业。由此净因。反熏真如。了明自心。顿同诸佛。所谓一念净心成正觉也。

记曰。由不了真如实相。妄念忽兴。名为无明。既迷真实。故称为惑。迷惑既深。三业炽然。故造善恶。由善恶业。牵向六道。妄受生死。所以一切众生迷真逐妄。故於不迁境上。空受轮回。向无脱法中。妄生缠缚。如春蚕之作茧。似秋蛾之赴灯。以二见之丝。缠无明之茧。以无明贪爱之翅。扑生死之火轮。从生至生。念念相续。故受生死轮回。无有休息。苟能离念。则一切烦恼生死悉皆尽矣。

○八慨时命速

光阴可惜。剎那不测。

一生空过。是为可惜。无常忽至。非人可测。所谓一剎那间。转息即是来生是也。

○九现因后果

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今若不植明慧之因。岂招当来通达之果。

记曰。窒塞是壅蔽之。义即不通之谓也。

○十因果所由

从迷至迷。皆因六贼。

从迷是空过。至迷即窒塞。此亦三世互举也。由昔不悟。至今昏迷。今若不了。迷更转深。此迷无有别法。皆因六贼所致。虽曰六贼难防。意为其主。主若被获。五都亡矣。

记曰。不了即迷也。转深即来生。以至后后生也。贼者。劫害之义。谓此六根数取六尘境界。染污真心。丧失智慧。劫功德财。功德财者。略有七。一信。二戒。三闻。四舍。五慧。六惭。七愧。乃至无漏根力禅定等。

○十一循环不息

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因果展转相感不息。故曰往还。升沉疲极。故曰匍匐。总由被贼驱使。流转六道。升沉三界。无有休息故也。

记曰。匍匐。乃匍上匐下。即升沉之谓。又急遽貌。会意可知。

△三颂示法七

一依师。二择法。三了妄。四归真。五相忘。六寂照。七双泯。

○一依师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

明师能令法眼明正。高德能使戒德清高。早访言不可蹉跎延时。亲近谓须久久依止。

记曰。明师能令慧光朗发。故得法眼明正。高德能使尸罗皎洁。故得戒德清高。是以古人千里参寻知识。得遇作家手眼。即高挂蒲团。折却柱杖。如南岳径山等。若无善知识所护。则为邪师惑乱。内发邪因。外行邪业。何能决择去其荆棘者乎。永明寿禅师云。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益非小也。

○二择法

决择身心。去其荆棘。

决之在心。择之以慧。行者当以无漏慧。拣择身心。去其不善。择其善者而修之。如鹅王之择乳也。荆棘。乃无明妄想五盖十习。诸不善法也。

记曰。水乳相和。鹅王入口。则水乳自分。而饮其乳。弃其水也。凡夫善恶二法相参。浑於八识田中。行者修行。须具慧目。择取善者。弃其不善。使身心皎洁。则去道不远。斯即七觉意中之择法觉也。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盖。十习者。一淫。二贪。三慢。四嗔。五诈。六诳。七怨。八见。即邪见也。九枉。谓逼压良善也。十讼。谓相论得失也。

○三了妄

世自浮虚。众缘岂逼。

世间一切有为诸法。犹如梦幻游云。皆从妄而生。了无实性。众缘即世间诸法。既自浮虚。岂能逼人。然世诸缘事法。悉从真性随缘而成。如水随器方圆。遇风波生。凡夫由妄想风。激於本源。波涛涌沸。见波忘源。故执事迷真。而为种种事缘所逼。如不迷真。即不受其瞒也。

记曰。水喻真性。器波喻众缘。事法即境也。风喻妄想。知波全水。即了妄归真。是曰不受其瞒。

○四归真

研穷法理。以悟为则。

要得无疑田地。直须行到水穷山尽始方休。

记曰。法乃自心之法。法之所显曰理。研穷如除镜垢。垢尽光生。故曰以悟为则。然法是轨持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也。任持自性者。一切众生。皆有本觉妙明真性。虽流转六道。受种种形。而此觉性不曾失灭。生解者。众生悟入知见。虽因知识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等芽。而芽从种生。不从水土生故也。

○五相忘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

心即人。境即法。莫记莫忆。即人法两忘矣。四祖云。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记曰。心是能。境是所。若知能所无体。顿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无依。始信境寂心空。无知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即本觉心体也。本觉真心。心性寂灭。本无知觉。故能知能见。如镜无像。故能鉴物。虽曰能鉴。然鉴而无鉴。灵知本寂。故终日知。而未尝知。有知即无明。有见即妄想。智体本无无明。及於妄想。以无知故。故曰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六寂照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心境俱捐。二障解脱。照体独立。绝知会。忘能所。得於内。应於外。是故六根自若。脱洒洒地。岂不怡然。行住坐卧。动静皆如。故曰寂默。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是也。

记曰。目对千山。心闲一境。是以六根自若。优游三界。脱洒四生。不为声色尘劳所累其神。逍遥物外。故曰怡然。永嘉云。妙悟玄宗。虚心冥契。动静常矩。语默恒规。恬澹息於内。萧散扬於外。华严论云。唯寂唯默。心造如来之样。不着不恋。入道合法之辙。是也。言寂照者。寂是体。照是用。道之所极。极於此也。

○七双泯

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不与万法为侣者。则前后际断。是曰俱息。

记曰万法者。是指其总数。而实该於一切也。今举前后。则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事理内外诸法尽矣。万法虽众。不出心境。心空境寂。独露堂堂一丝不挂。是曰不与万法为侣。一心者。本觉妙明真心也。起信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体离念。故曰不生。楞伽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谓心异则千差兢起。心灭则万法坦然。心染则六道四生。心空则一道清净。宗镜云。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此无二处之法。实不同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一心之体。来去寂灭。不可以有无处所。穷其幽迹。不可以识智诠量。谈其妙体。唯证入者。只在心知。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犹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此心本自圆明。元清净体。无起无生。自体不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盘所净。问曰。心既唯一。妄从何生。答曰。盖由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妄起。而有其念。如睛劳有空花现。睡熟有梦寐生。即此名为妄心。此之妄心。元无自体。但因前尘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是心是境。各无自性。唯从因缘而生。如镜里像。水中月。愚夫认此为真。二祖於此心不安。而求安心法。於一言下。便了此心不生。故云。觅心了不可得。即知真心虚灵明妙。遍一切处。含十方界。既心因境起。若此妄心不生。则尘境顿灭。故云俱息。前云寂照。犹存境智两立。今智境交彻而两亡。故曰双泯。境智既泯。唯一本觉真心。寂灭无相。体同诸佛。故永嘉云。境智冥一。万累都泯。妙旨存焉。问曰。智泯何以应机接物。境亡则奚能感彼来应。答曰。般若无知论云。智弥昧。照逾明。神弥静。应逾动。境弥寂。应逾感别行钞云。由理智冥合。故得一切诸法无非法身。十方众生。有发菩提心。心识净者。无不应现。而为说法。故此真如体性。犹若摩尼。随色所现。何无感应之谓哉。

沩山警策句释记卷下(终)

音释

称古称字。

窳音与隋也。

勔音免劝勉也。

呙快字平声不正也俗作歪非。

萦绊上音。荣系也。下音半系足也。

轭音厄驾牛领木。

二障烦恼障所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