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显意述。

顿教一乘海者。问(如本)一。

难云。彼皆决了三一权实。今经未然。何得比例。

难云。若尔此辈发三心时。亦信无相不相佛性常住之深理耶。若不然者。不足例同。若言然经释无文。又言实道小乘者出何经论乎。

难云。集文直言求生净土非是小乘。未云发三心故是一乘教。玄义引文未全相应。然就此文更加一难。纵求生净土未欣佛果。那忽定判是大乘心。且如有人欲生彼土成彼声闻。岂言此人求净土故即大乘也。

难云。经文但明闻小取悟。未有知小即大之文。疑端只论文相是非。判教须依其说相。故所述但是推义而已。岂得以是遮外难乎。又就推义自有参差。前说具三心者即非小乘。今何还言生彼以后知小即大也。

难云。此义云何为言三心菩提心故知彼所修趣菩提耶。若言然者发心已趣何俟生后方说趣也。又上辈因别说菩提心。下辈到彼方发无上心。如是违文若为会之。将又为言三心非菩提心。然发此心生彼以后知小即大故。知其行趣菩提耶。若言然者其义未定。经无知小即大文。故设有其文此义成者只言生彼于义可足。何用发得三心因为又此三心非菩提心者云何得入大义门耶。

难云。此义未然。群疑论中约不定定性回心生者。虽作还依本习之释会通义趣异今释。故不云改习。不云转向。云何异者。今释不许生前回心。故约果后。作转向释。彼许生前已回心。故生彼虽可双除二执。还依本习。先断入执。断已有何改习义也。后断法执。由先回心。后更有何转向义也。故论直言还依本习先断入执名须陀洹及阿罗汉。虽有此名只是菩萨。岂同今释就小果后明转向也。

难云。记中三义皆异论意。同释此趣斯言不定。况彼二文未许定性得生。岂得依彼成顿教一乘义乎。

难云。若尔今经二途不摄。未论皆成永不成。故至下虽出皆成之证。非明证故。如下难之。

难云。举彼宗论欲合今义。甚不相应。彼且三一权实诤也。今乃教部判摄论也。然彼诸师泛诤三一。虽分二宗。至判诸经训别千差。且如天台虽宗一实。今经判属带权时教。此例非一不可备举。疑端正为决择此义。巧答全未辨此巨细矣。

难云。大师自是弥陀法王和光之身。其释义则三昧正受证定之宗。本迹圆智独达性海之源。何看他面欲使有本宗乎。

难云。只见今偈知依一乘。何更外求徒劳言论乎。

难云。以彼宗来判此经为一乘者。天台何故判属三乘教部摄耶。

难云。虽不说有永不成佛者。亦未言无永不成佛者。又未开佛智见性。那忽定判一乘教也。

难云。五逆罪人不必无性。世善行者亦非定性。约此机法成一乘义。抑彼宝公等宗旨耶。

难云。一切凡夫似简小圣。当座道场未说诸经。将如是文证皆成者。何经非是一乘教耶。

难云。若尔者何故自计诸行各得往生。不许同一念佛义耶。所习不可出斯见者。改流归本今正时也。

难云。家中伏藏未知所在。徒数他宝更有何益。

难云。问端只疑似非一乘。良由经无四一文故。何以似简别义耶。

难云。此义云何为存经有四一义耶。若言然者何不一一出其文耶。若言非谓经有四一文。但是愚意存四义者。疑端问经不问愚意。问答乖角何足言也。

难云。此亦准前征诘可知。又出四义。有何所由论傍正耶。

难云。此义不可纵。有多义随许一义。随应摄其一渐故也。欲成立今经中辈虽从小入非渐义者。须非诸师所判渐顿之义。例如天台成立法华圆顿之义。不许他人约回入机判渐教也。若言今虽许诸师义。中辈非实转向机故。非彼所立渐教摄者。但可依此道理会通。何用义门非一因为。况言非实转向非极成理。前已难竟。

难云。此何反难。他宗释义自有相违者。彼学者自须会通。何开疑端致此难乎。若言拙疑由执一义招此难者。反问功答如何会通彼相违耶。若言彼释名据一义非相违者。其义不然。一师判教并存二义。彼此互夺成鉾楯。故且如观经疏中一义。非直此经自有渐义。法华亦成渐教摄故。

难云。若习彼义弥增前疑。今经即彼渐教摄故。尔前教故。劝令习学有何益耶。

难云。此义不可全非文意。且此一文何以得知。次文为证其由未显。又设此文同诸师义。既许和尚存此一义。今经随应有其一渐。自许中辈从小入。故何但判为顿教摄也。

难云。此文承前。全非别义。前文总标一代渐顿。此下别举其中两经。故璎珞经正明空有双除二执。但以万劫证不退故名渐教也。此渐即前所标渐。在渐既然。在顿亦尔。圣道净土难易虽异。速证名顿义同欤。

难云。此亦不然门门不同。名渐教者还指璎珞万劫所修度行也。利剑即是弥陀号者指观经一日七日所称名号也。故此赞文始终一贯。分为三义全非文意。文意但约行证迟速。于中自有与夺而已。

难云。赞有三文而唯一义。偈唯一句焉有二义。又于赞中若有三义。偈中何故阙初一义。言有言无皆无所据。无文无义谁人用之。

难云。此事不然。其人从来若未曾习实小行者。容作此解。既许愚小凡夫今发大心何得有非渐入机也。凡论回入不必果后。如缘觉人多从因入。然如巧答此中辈人因中回心。是一渐也。果后改习。是二渐也。此乃渐中最渐也。何由言是顿入机乎。

难云。若欲依彼大经疏云正为凡夫遮前难者。还可依此观经疏云三果回心受前责也。

难云。若尔亦应有初一渐。何不言通二教摄也。

难云。证小果已即转向大。解释明文可及论其学者共许不共许焉。

难云。龙树虽名一乘清净土。而自还言有声闻僧。天亲虽赞大乘善根界。而未会有小圣文。诸师异见职而由此。何出所疑之文。欲遮能难之情也。

难云。如所答者诸祖译释义。各自精巧。宗家所判。失言乖理。实无证果而言证。实无转向而言转故。

难云。诸祖会通妙行各别。若依论注可言仍本立名。若依疑论可谓断位同故。今依宗家自说先证小果。斯乃各据一义。悉为妙说而分取彼两释行许。雷同今释欲成一义。三释相夺一义难成。未审巧答有何深意。

难云。先用疑论依本习义故。云改习名为转向。今依论注可云仍本。转向会通如何同前。凡今学者论诸义门。宜依宗家释义为本。诸余异释随应决了。然如巧答事事皆依诸师为宗。还欲纠正一家宗义。自昧祖宗辄诠宗祖。未审此心有忠考否。

难云。此注论意与中辈义有何差别。会中辈处依群疑论。通此经论而依注释。凡看巧答前后始末。但知杂集许言相似之文。未思简择毫耄千里之异。拙疑不敏所不欲也。

难云。此难差过。败种还生难说难闻。何将入灭。况向大乎。依彼诸经。欲设难者。可言改说有入灭者未见说有向大人也。

难云。经文不言泥洹。玄义引文皆不相应。

难云。若尔复说有得阿惟越致者等。若为消之。若言阿惟不必八地亦通地前故无违者。经文先说有得须陀洹者。有得阿罗汉者。后说有得阿惟越致者。从浅至深文义历然。岂是初地名须陀洹。乃至八地名阿罗汉。还说初住名阿惟乎。

难云。前后似乖必有深意。所设会通未为尽理。何为经文难见之故。将不正义为其义也。

难云。悲华经中愿无声闻。所设会通犹有前难。余二经愿声闻无数。何由得免如前责也。

难云。疑端所责只在答释。何愁未辨其新旧等。但如是疑未曾措心。自谓为新亦无所诤。余皆准之。

难云。所闻既非疑者所传。其义是非不足纠正。反问反难自乖道理。非直此中。下去皆然。疑端只由释义难见。何必为显如是等义。若不欲显如是等义。如是等问不可来者。且此顿教一乘海句。古今学者曾无一念疑滞心耶。若言然者论中二乘种不生义。诸师尚为一个大事。末学谁无疑问意乎。故知反问自随情来。非疑端中有私曲也。

难云。呓语ア、(音空曰アアハ刀刀ナリ出于安乐集)言不称实。百盲摩象。谁得全体。谗闻传说。为勿谤本义。本义未闻。别须一决。且止傍论。消前诸难。

难云。湛然释疑于签下。源信求决于海外。古贤所好今愚效之。幸有知音将为得意。设被谤难亦未为伤。百解笑一醒。醒者岂为辱。本心既无私。何更须斟酌。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等者。问(如本)二。

难云。此义参差。若言十九所愿来迎为体者。何为不言十八所愿往生为体。二十所愿果遂为体耶。若言十八所愿称名为体。二十所愿诸行为体者。何为不云十九所愿亦诸行为体耶。只由此错显义非竟。其余是非不足论欤。

难云。若所言大愿业力者。但取愿心名愿业力耶。若言然者。愿欲业思心所依别。二因感果。方可名力。岂得言唯一愿心也。

难云。立空所愿意者云何。如所述诸行念佛为一要门。摄此定散二善行人名为弘愿。此愿与彼诸佛发愿有何所异名别意乎。

难云。此亦参差。十八愿中乃至十念对二十愿殖诸德本。句不相应。义似不类。尚取一要门业因。十九愿中修德功德。对二十愿殖诸德本。文句相当义可类同。何故不取为要门摄。

难云。此亦参差。十八·二十能愿为缘。所愿为因。因缘和合摄生义成。今此一愿能所皆缘。与何因作增上缘乎。

难云。此亦参差。十九所愿非要门故。业因故。是强缘故。异义滥觞专在此事。此言诚矣。抑先标云且就三愿分别能所简因缘者。余皆准知。然至释中但简二愿能所因缘。尚不能简十九愿中因缘差异。况余愿乎。且就所愿云何准知其因缘耶。可定无三恶趣是其因耶。余亦准之。

难云。上来所立要门弘愿因缘之义。有多参差招前众难。依如是义。所设答释必亦参差更有多难。请且默坐自思择之。

难云。此亦参差。善恶凡夫修定散因自语相违。故凝心修善名善凡夫。无善造恶名恶凡夫。解释始末文义历然。故善凡夫不可始言修定散因。由有二善得善名。故其恶凡夫亦不可言修定散因。由无二善得受恶名。故若言平生未有二善。虽受恶名。临终非无念佛之善。故名恶凡夫修散善者。翻倒平生。修二善时虽得善名。尔前亦是无善之人。何名善凡夫修定散也。故知若以二善为因。乘愿为缘者。或可直言一切善凡夫莫不皆乘。或可但言一切恶凡夫修二善者莫不皆乘。何言一切善恶凡夫。修定散者莫不皆乘也。

难云。前言十九所愿增上缘摄。为此大愿业力摄耶。为当云何。若言摄者自宗相违。自计愿力唯能愿故。若不摄者理亦不可。佛自来迎接无能碍者。正是愿力为缘相故。凡言愿力。愿因。力果。如论注云。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故知所愿来迎等事成辨之位。方有大愿业力之名。非唯愿因为强缘也。

难云。此亦参差。先言今经善恶凡夫乘彼愿力故合两经作此释也。今何还依愿文许除五逆等耶。又如先说者。今经善恶凡夫修定散因。莫不皆乘彼经愿力。而今就彼十八愿文显此善恶凡夫机者。为言今经善恶凡夫修定散因得生之者莫不皆乘彼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力耶。若不然者自语相违。自言彼愿显此善恶凡夫机。故若不然者自宗相违。自计念佛散善随一下辈因故。

难云。此亦参差。如先解者今释一切善恶凡夫就彼十八愿文显竟。余处若有众生等文何言总出四十八愿能愿心也。又如巧答余处引文总别虽异。莫非愿文。何故别举十八愿处的言愿云。总出四十八愿心处而言此经上卷云耶。又十八愿别发愿故。先别举者下文别举十九·二十·三十五愿。各有何由。彼亦各各别发愿故各别举耶。

难云。集中所载亦似非是取愿文意。若其直取愿文意者。何言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然。以知。先取下文之意明此义竟。依上所说四十八愿证成此义。故云若不如是等也。注论准之。

难云。此何反诘。谁言愿文唯第十八。余处引文凡有六句。引愿四文的言愿云。引余二文。言上卷云。下卷云。故设此难势。而今反难问答乖角。无记无利无益语也。

难云。传说是非准上可知。反问反难自显不可也。

难云。名字依声是法自性。何必待修行时方假立乎。然名句文非唯依声。通依六尘心不相应行蕴所摄。定色法者何宗义耶。

难云。此义云何为由所愿言非缘耶。若言然者十九所愿既许缘摄。十八所愿何必非乎。为由称名言非缘耶。若言然者所称佛名愿力所成。正是往生增上缘体。纵未能解十愿十行之玄旨。何其不见在缘之明文。又先自依利剑即是弥陀号文。欲成顿义。而未了其顿速之功在佛名耶。鸣呼夺其情哉。

难云。虽说定散意在专称非其证乎。如法华云。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佛乘岂属种种道也。

难云。称名念佛既名三昧。纵属定善勿谓散善。若以散善门中说故名散善者。亦以定善门中说故名定善耶。若不然者许义不齐。自显不可。若言然者理亦不然。真身观中念佛众生与下三品。有何差别。彼为散善。此为定善。又彼念佛属散善者。佛名是一。摄散住心。不同杂散之业等文。若为消之。

难云。谁言彼犹非弘愿耶。弘愿行故不属散善。故云不同杂散之业。明文在斯勿共诤矣。

难云。先所立义唯属散善。今所引文俱许通定。立义引文未全相应。然此二文许通定散。可谓还显非定散义。以双是法多双非故。例如中道双遮双照思之。

难云。总别举者其义云何。若如下云。总对定善念佛诸行皆名散善。别除念佛。自余诸善名散善者。此是散名之通别也。其义不可。如下难之。今依集意就念佛行论通别者可谓。此法一往诵文别被下辈无善之机。再往窥理通为定散二善机。就别义中亦有一往摄散善义。由是集云。若准三福第三福中第乘意也。若言所标一往明矣。然如所见总摄散善为再往义。别立一行为一往义。义若如是废立一义有名无实。何言随他之前暂开二门。随自之后还闭二门。一开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唯言所显即废立义。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即此义也。故集上文依此废立付属之文证九品之业唯在念佛。明知集意专存念佛非定非散而摄二善无善机义。全非证据。此言虚诳。止之止之。

难云。一乘妙旨。超绝之叹。如来在世犹多怨嫉。末俗疑谤何足怪乎。

难云。法门废立与夺多途。决择尽理。嘲哢非难。释迦要门虽说是行望佛本愿属机。何妨。故言善恶凡夫为机。其善得非此定散乎。

圣众庄严现在彼众法界同生者(如本)三。

难云。若尔正报有加增耶。若言然者甚为不可。般舟赞云。十方众生未曾减。弥陀佛国亦无增。云何解之。

难云。所言趣生处程为属何地。为彼界耶。为他方耶。为当不属彼此界耶。若属彼界还同彼众生未免疑难。若属他方何入净土圣众庄严。若当不属二界分者二界中间有何处所。为其程耶。设有其处但观其*程不观前后。有何由耶。

难云。此义其非。诸佛境界非凡所测。大圣开示尚难注想。何况如来不可说尽境。谁能师心得自观乎。虽然此难非者请垂慈诲示其观义。佛祖已往生经释未得说。自非巧答超佛超祖。谁当开示其广观者。

难云。此义参差。先言众多不可说尽。此似难说故并不论。今言可同二菩萨观。此似易知故略不说。然彼众生趣生处。经一刹那顷。若须臾间。或坐金台。或处华胎观音摄持未授法衣。尔时身色相好威仪同二菩萨文理如何。

难云。既许可观身色相好。何由不观品位阶降。设使但观其身相者三辈身相同耶。若言同者理不可然。所坐台等优劣既殊。能坐身相岂不然乎。若言异者义则不成。若观身相明昧等异即知品位阶降故也。

难云。此义云何。为言普观杂想观境非是圣众庄严摄耶。若言然者。此中所明依正庄严不尽十三观门境耶。

难云。既为劣机观修杂想。次观散机九品往生。尤得便宜。谁言不可。

难云。此不必然。如观佛经观佛相好威仪等事。或有入观观成等文。或有不说。非一准。故又以不说灭罪多少。为散善者。下辈念佛具说灭罪。何自判言是散善也。

难云。传说人情是非难知。一向不信未得其意。起信生西经有明文。作得生想。释义炳然。变相所图或当此类。谁言依彼方证此义。若是同生善知识者。闻此胜益应共欣庆。不信受更加非毁佛记损益。诚可察之矣。

出在何文者有通有别等者。问(如本)四。

难云。若尔问端标未审言。不冠何机得受义耶。

难云。此义难依。解释直言定散二善出在何文。只是一问。次言今既教备不虚何机得受。复是一问。是故答中标有二义。先答何机得受之问。后答出在何文之问。然如所解于初一问。添意加言。开为二问。将谓不然。定散二善出在何文。语势相接不可分。故又就前答定韦提请散佛自说。审问其义出在何文。似有来由。出此问前先问未审云何定散二善有何由耶。若言前答中云定善一门散善一门。由此言故此问来者。前问自举定散二善问其能请。尔时何故无此不审后方生此不审耶。

难云。先言问初未审之辞。未审前答定韦提请散佛自说之义出在何文。来意可知。义若如是何机得受之问似不由前答来。更有何由起此问端。言易知者云何易知。

难云。若尔此释应有二失。通别所求放光现国非请定文。引来无用。太过失也。而不引其散善一门佛自说文。应答不答太减失也。

难云。若尔此中未尽自义。那忽简言向来解者不同诸师。然其散善自开之文。此中并引有何所妨让后料简而略之乎。若言此中并引虽无所妨。至下料简引通别请证韦提请唯在定善。次引散善自开之证得其便故今且略者。通别二请此中虽引至下更引。何为散善自开之证不再引乎。凡如所见出在何文之问谓问文证。甚不可也。且如思惟正受之请指为定善差别之义出在之文。岂亦彼义文证也。若指彼文为文证者指所论文。即为证文仪可然乎。第七门云韦提得忍出在第七观初亦尔。第七观初若即何时得忍证者何自征问何以得知引下利益分文方为证也。故知三处出在何文问答别有深意。请寻思之。

难云。此义难依。如前已难。若言上问卒尔读文虽似二问。细寻义意初问含有二问意。故成三问者。出在何文随亦应然。语势相接不可分。故何由初句许含二问而次句执不问二义出在文耶。又于问中文言虽略答初若标解有二义。至此可言文段隔故问惊上问。问似问二义。答亦标二义随问随答其事已讫。何言文段隔故等也又今问答实如解者应有二失。于上问中未审。云何定散二善之问依所见。即其义似显。而今答中更问惊者语似繁重。学者可厌太过失也。定韦提请散佛自说之问虽依所见其意既隐。而前答初亦不牒显上问意。故末学难解。太减失也。又如所见于上两重问中具问三事。何故于能请义先问其义后问其文。于所说义及所为义但问其义不问其文。若言于此三事能请一义有异论。故问其文证余二不尔。故不问者甚不可也。解释自言向来解者与诸师不同。何唯能请之一义乎。且如所说两门之义虽自判言十三定善三辈散善。若无文证难可依定。十六观文容异论故。又如所为得受之义虽亦自简四种非机而言此外一心信乐乃至十念等。若无文证亦难依定。所简非机似下辈。故是机所受似念佛。故以知。问意非问文证。只问二善出在文也。故上标章云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若如所见上文唯标料简所说之义能请之文耶。若言然者义即不可。一章总标不冠三义不应理故。若言不然义亦不成。标章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总标三义者问中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乃至答云有通有别亦应然。故标释相映义意可见。秦镜高悬勿自昧矣。

难云。若尔此中亦有二失。定韦提请引文解义向来已竟。今更料简。对所引文太过失也。散善自开若义若文向来未答。至此虽言立义引文而无料简太减失也。又如先说就初答立定韦提请散佛自说之义。次向其文然至答中且答定韦请提之文未答散佛自说之文。若尔此中但可引文。何为更须言立义也。

难云。疑端泛举诸方异义。随加一难。巧答自当其中一义。何及言无他义难乎。然如巧答虽自欲脱问答乖角之难。还使解释问有文言不直之非。答多太过太减之失。祖训言旨岂若斯乎。

难云。传说是非亦可准前。然以两门为宗大纲。释义炳然。谁生异见。三十六义末学口辨。三重六义本文自录。但此疑端只就文来。随问随答有何乖角。且止戏论消前重难。

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异名者。问(如本)五。

难云。此文似是而未明证。未分明说观方便。故更有明文。说观方便与地观文说相全同。何不出彼略此文耶。

难云。论释云何遮疑难耶。论文直言难沉掉。定入定观法等。此定为言诸观方便耶。

难云。若尔何言玄义彼此经论文意等也。

难云。若尔者何故还依诸师所依诸教证今思惟不通散善。诸师若还依彼经中三昧业外说思惟业。证今思惟非三昧者。岂得复言不通散善。又诸师意以请二句对说二善。然后纵容许通定善。可谓能顺今经文义。而不卒越诸教通旨。此难且载在疑端中。何却不遮如是异见。妄言不领今经所说等也。

难云。若尔但可依地观证。勿引华严招前众难。由引彼经有此诸难。而言何况。况意不可。

难云。三惠般若体是加行。道前三惠何宗义耶。

难云。如是配当非尽理说。故慈恩云从多增修非理实尔。理实大小内外凡位皆有三惠。但有事理浅深而已。然如巧答虽言且依一义。寻文始末但依此义欲成今义。岂当古今楷定宗义。

难云。立义引文未心相应。未言十信闻惠忍。故十信非无思修定。故见国思惟正受位。故又此经文未标得处。那忽定判依报忍也。

难云。十信当位非无思修。何自定执唯闻惠位待后位修论与夺义。

难云。佛力三昧理通思修。如地观文可为明证。何唯闻惠与定名乎。

难云。三福散善唯生得惠者谁所定耶。如菩提心体是加行。故大乘戒亦非生得。又如上辈慈心不杀虽名世善性是加行也。大心大行人位定故。

难云。上能兼下下难兼上。何以上位有劣品心必例下位有胜品心。虽然三惠实通上下七地散心体非修惠。十信定心非唯闻惠。若例七地散心间起可言十信非无修惠。何以地上闻惠散心翻例信位闻惠定名。

难云。此义不可。界地定散局而非通。何论傍正。位地定散虽有傍正通而非局。何同界地位地定散。俱欲论其傍正通局。欲界闻惠亦名定者且是与名。与虽名定夺则散心。何言是为傍通定也。凡言与夺一法二义傍正通局异法相望。必如巧答界位定散混二门义。傍正通局滥与夺名。虽自谓是诸论法相。但是自所分别义耳。

难云。此皆闻惠与立定名何证欲界傍通定也。

难云。生得善心通定散地。方便三惠自分定散。诸论法相楷定可依。所说但是自所分别。何称祖师之所判也。

难云。言凡位者常没位耶。若言然者常没三惠差别云何。纵有差别如是三惠何宗义耶。

难云。生得道心世禅修惠前已难竟。又此下句与前下句有何差异为别义耶。

难云。此亦随增非与夺名。引例不可。

难云。虽知思修语通三惠然得其名。各有所主。故四胜行十方行中思惟修习名思修惠。此既诸论常途法相。谁诤非是共许义也。

难云。疑端本意欲立思惟不通散善义。故以此句配当思惠。然如巧答虽拒思惟配思惠义。既许通散。随疑难竟(云云)。

难云。若尔何故引同今观方便思惟。自许今观十信位中闻惠定故。

难云。纵许三惠通浅深何必思惟配思惠。不三惠通浅深何妨思惟配思惠。又许通浅深者其义如何。

难云。巧答自成今经思惟通散善义。生得思惟许散善故。三福三观生得惠故。何推诸师为彼错也。若言自许三福三观是生得惠。不许夫人所请思惟是生得惠。故异诸师之错解者。许与不许各有何由。无因横许宗岂立乎。何况今论思惟一句配思惠。中许凡夫思惟成得十信闻惠。何得还言夫人所请不通生得思惟也。

难云。传说准前。反难不可问意深。又见者可知随问随答有何乖角。

虽有二请唯是定善者。问(如本)六。

难云。此义云何。为言诸师依诸论意四惠等持通为定善。故立十六定善之义。今师自依此经说相。四惠等持分为定散。故许三观散善义耶。若言然者其义不然。诸师的言十六正受。正受修惠非生得故。后义若当今释定散两门义是今宗骨。泛论不遮语参差故由斯。若言答意不然诸师虽依四惠等持为定散义。思惟正受判为定散。而不遮通名定之义。故云存之。今师虽依通名定义思惟正受总为定善。而不遮分为定散义。故云存之。答如是所难非者此更不可。巧答文言成不了。故然就此义非无难故。诸师虽言思惟散善未云三福生得观。故今师虽言九品散善未云三观生得惠。故更有多难。恐繁略之。

难云。如解释者以上唯请观行证下思惟非散。如巧答者自定思惟唯定证上观不通散。义既参差。理亦不可。依所论文证所论义不应理。故又言所求虽异去行不改。未可共许。或可如所求异去行亦改转故也。

难云。此亦不可。以所论义证所论事故。

难云。此亦不可。首题名字不冠一部不应理故。余处释云十六观经。违此义故。

难云。此义云何。为言十三闻惠观故亦定亦散非唯散。故名定善耶。若言然者三观亦尔。自行许亦有名定义。故何不亦属定善门也。若言彼虽有名定义生得惠故属散善者。非唯散言。便为无用。但可言非生得故名定善也。然定散义亦不如是。纵是生得纵是加行定自是定。散自是散。生得为散加行为定何宗义耶。又纵生得故为散者。十三若有生得惠分。不应三观独得散名。若言十三唯闻惠观非生得者其义不可。常没凡夫始受此法所生闇劣。觉惠善心必生得故。若言十三定善之机虽生得惠必至闻惠。故简三辈散善之机唯散生得名定善者义则参差。先言泛论观通四惠可分定散。但韦提请意不然。故若彼所请许通生得。思惟应通三福业。故自许三福生得惠故。

难云。此中诸义皆非极成。于中先言序正相当。未可共许。诸师分文非无一义。疑难本从彼宗来故次言三辈说相异十三观。此下多义上已难竟。取要言之纵有多义分十六观为两门者。何以请观证不通散。疑端本自责此自教相违之失。何不救无相违之难。还欲成此相违宗乎。

难云。若尔解释破立未尽。巧答已伏此一难竟。楷定玄七日岂可然乎。

难云。诸义是非是非今可论。所推一义恐不然也。如所推者三辈一门亦定亦散。何故偏名散善门也。若言虽是亦定亦散非唯定。故名散善者义亦不可。先言十三非唯散观名定善门。今言三辈非唯定观名散善门。而实两门互通定散定散二门有名无实故。若言虽互通定通散生得加行分两门者如前已难。又如所推上中两辈平生修善约修行时可得名散。下辈三人初无修时。临终一念见佛便去。何可名定何名散也。更有多难。繁故略之。

难云。若尔此辈见佛之前欠无一心之内因耶。若言终时一心犹散心故未名三昧。亦未名观。见佛一心是定心故。乃名三昧。及名观者。十三观中终时见佛亦应如是。何总名观名三昧也。若言修福修观异故得名别者观名且尔。定名不然。又三福业自许名惠。何妨亦后得与观名也。又此三辈修时都无修三昧义。但由修福见佛来迎者近缘增上缘既通诸行。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也。

难云。此三辈人修生得惠三福散善临终见佛。所得一心生得惠定彼经名之无壅三昧者。有经文耶。有释义耶。若不尔者难信用之。

难云。观念法门引合上下经文总名见佛三昧。如文可言平生临终时节虽异见佛三昧其体无二。上若加行下亦应然。下若生得上应然。何自分取引九品文独证生得惠三昧也。

难云。定散二善名其行体。何关临终平生时也。

难云。此若观瞩非观行者想字如何。

难云。若离心眼但见者想观之名三昧之义复当云何。

难云。若尔何言非观行观非心眼见。纵生得善惠是心故亦观行故。

难云。纵有此差想观名同。何得以是辨定散也。

难云。众生见佛皆是影像。悉是本身。如镜中像即本质也。今约闻惠生得惠见分别本影。何宗义耶。

难云。此义云何。初言虽有此异似欲成立同名定义。后言故非例难似欲消遮观名同难。中间诸句或似成定。或似消观名。语既矫乱。义亦参差。若欲成立同名定者故非。例难会通难成。应随十六定善义。故虽不同彼十六正受他生观义。生得等持佛力三昧体既定故。例如假观真观思惟正受浅深虽异通名定善门也。若欲消遮观名同者虽有此异语似无用。然以他力一念言非定观者十三观成闻惠见佛非他力耶。示观一缘示此三辈生得惠观不示十三定善观耶。又引称赞经文证此义者彼经唯为三辈散善不十三定善机耶。示佛力观今经所宗。阁此明文引彼为证是非用舍有何由耶。又言此一心非自力者前后参差。先许生得惠俱等持自名定。又言此一心邻闻惠故得名定者。更复参差。若依他力成一心何用邻近闻惠义为。若由邻闻立定名者何用他力一心义为一义始末。转用三义三义互夺一义难成。

难云。此亦参差。上已责竟。

难云。此似重言。若言先约三福修时名散。今约三观修时名散。非重言。修时散心成时一心十三正观其理同然今既自许观是定类何不类例名定善门自许定类属散善者岂既免自语相违责乎。

难云。此亦准前。且止傍论消前诸难。

久来通论之家不会论意等者。问(如本)七。

难云。何毗达磨依法相说。自是依法不依人也。若不依彼四依论判。自称依法谁许了义。

难云。疑端若但募传译功应须此答。依论法相助设此难。但可消通所依论文。勿事多言费纸笔矣。

难云。有师所引真谛疏文曾未见耶。

难云。百有余年通论诸德二师为首有何所违。

难云。彼二师释总许念佛定散诸行皆不得生。今文且言十声称佛。以后二末学展转增见解也。但今释中虽不举彼二释。而有遮彼二见之意。且如愿行差别问答岂非遮彼初师见乎。又先自言通论之言非真谛等。今何还言当前师哉。今释所破通论除真谛等。疑端所破通论取真谛等欲遮疑难其意如何。

难云。别时意当章所通在下问者抑何文耶。设有其文会彼义者即成所破。当门所举非其人者理亦如何。

难云。疑端就今释义兴。今释专定是报土故。何容他义遮此难乎。若依彼释会论意者还是润色疑难者也。

难云。依彼本文义既参差。集略抄更有何益。古人所谓有文无义若此类欤。

难云。寻论宗旨助设此难。论家宗计理在绝言。新译法相例皆然。故又纵论家未存义。依论来难何不通之。若不能通此一难者一家宗义不应立故。

难云。只依前云真谛译人今乃得言不退等也。所引论文不由唯诵之不字者正不即不退堕故也。若依此下云得菩提。知是成佛别时意者。先依本论得不退言应定不退别时意也。

难云。虽出此释疑执难除。疑难本自难此释故。

难云。虽无破文有会通意故言虽是一行乃至永不退没故名不堕。文势显著。何不察之。以无破文即知通论同此义者。群疑论中约不退解而无破文。应知。亦是通论义。彼此俱知通论义者为言通论兼存二义两释互出其一义耶。若不然者许义不齐显义不正。成佛不退互无破文。一行两义。一许彼义。一不许者。义既偏向不应理故。若言然者所保自破通论。纵使兼存二义立一义时必遮一义。不尔两义互不立故。于中今释既言成佛。必有遮彼不退义意。故知。虽一行等解正为遮彼不退见也。

难云。于七部中无性释论既许不退。无著本论必有此义。新释既尔。旧释亦尔。故群疑论正会旧论。约不退解者不云成佛。乍依真谛作不退解不得其意。当同感师。若言彼且依无性论。天亲释论意不然者。纵有多义随许一义未免疑难。况天亲论其义未定也。如前料简似不退。故世亲释论亦同然故。巧答随许可依料简。而今法相诸师正依世亲。未有一人约成佛解可依料简。依谁料简。若言应依今师料简今师见七部可同。岂许无性言不退乎。

难云。此何反难。论藏异说不关疑端。若彼相违由疑端者复问巧答如何会之。然后二论部异见别且置不论。七部摄论同宗同本。若如所见实有异说。此为大失。先须会之。然若会彼无性释论同余本者义则不可。自许彼释见约不退。无容曲会成佛义故。若复会此天亲释等同彼文者亦更不可于今释义成违害。故自许此释约成佛。故进退二途一无可通。巧答于斯复开口耶。

难云。此亦未遮难。难意且依通论宗许。见二所求分齐等故谓能求因可类同。设言唯愿设言念佛懒堕善根浅行摄故由斯义。故群疑论中望生报土同许别时。彼释亦不会论意乎。

难云。此释只是广今释可何得以是遮疑难乎。况彼下文望生报土还许别时。若依彼论成今义者今释亦应望生报土许别时耶。

难云。此义不然。摄论偈云。披阅决定藏以释摄大乘。感师依之定彼支论。当宗学者谁异论之。又纵摄论非彼支论慈尊无著面授师资别时意即密意趣摄。谁许二论法相异乎。

难言。此全非义。前已责竟。

难云。传说准前。反难何意。为许楞伽密意了义瑜伽密意例同彼耶。若言然者自乖论意。论意自定不了义故。为许瑜伽密意不了楞伽密意例同彼耶。若言然者已堕疑难难意欲令不了义故。

闻他说言等者。问(如本)八。

难云。若无魏论及无性论容设此答。既有彼论的指经名。费此巧言实为无用。

难云。论既指经必有其文。何自不见言无其说。且如大经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是为其文有何不可。

难云。论指无量寿经之名。虽有发愿往生之文彼所校合可谓指掌。何有不可。非尽理耶。徒有虚言。未显义实。此言还成理不尽矣。

难云。若尔巧答已堕疑难。难意欲令有其文。故纵是阙本。若有其文三部净教非纯了义。岂免论家之所判乎。

难云。若尔其愿未引行时未可即生。若欲其愿即得生者亦应别意。如慈恩云愿行前后故说别时。何但更不相续愿耶。

难云。此答乖问。问云颇有一愿一行而不相续为别时否。不云颇有愿虽相续行不相续。为别时否。现见世人虽称佛名有不相续。准今释者可谓一愿一行具足而不相续。若说此人即得生者。论意可判别时意否进退疑难如载问端。巧答何都如不见也。若言一称不相续者即是愿不相续故名一愿者。自堕愿行相滥之失。何能对破论家错。

难云。传说准前。反难无由。且止傍论消前重难。

又无量寿经云等者。问(如本)九。

难云。若尔自受用身应非因圆果满之身。不具别愿之因果故。他受用身应非酬因成果之身。唯愿无行无成理故。

难云。身土性相随宗不同。何必依彼成今宗义。且如下文无生灭义。岂言亦同彼无常宗。况所引文虽言自利利他未云总愿别愿。总别各有上求下化。何得依彼成己义乎。

难云。此义甚乖释义。今释为成是报非化之义。引酬因证。若其报化同许酬因立义引证应乖角故。

难云。言诸论者何等论耶。且如摄论瑜伽论等以净秽土对报化身与同性经未见异处。又无约对地前地上分别别愿差异。其余论判所所见者管见未及请为示之。

难云。彼经直言净土成佛悉是报身秽土成佛悉是应身。未见二土俱说酬别愿因。若有其文请亦示之。

难云。若尔今释可言净土愿所成身故报身也。何为直言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难云。若尔以彼五百愿文可证释迦身土是化非报之义。亦言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耶。若言然者其义不可。酬因报义非化义故。若言不然义亦不成。虽言化身有酬因义不似酬因证化义者。酬因之名今通报化之义不待他难自破败故。

难云。先谄基公。今附藏师。自家宗彻闭而后塞。然彼两宗性相水火。在中迟回梵漂难救。且置此事。就所引文。全无酬因名通报化之义。通别二门皆以酬因成报义。故通别二门就本迹开不就报化论通别。故拙疑虽拙尝听彼宗。巧答虽巧未悉皆旨。请更思择自改非焉。

难云。如先说者自受用身应万行因非弥陀身。他受用身酬别愿因。是弥陀身。而下文云。应万行因为弥陀身。于所立义甚为相违。序分义中相违亦然。然言无违可思合者云何。无违云何。可思虚有此言。未显其义。今当尽理分明答也。

难云。传说准前且就反难。若言今家未谈无始无终义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义云何知之。乃至赞云。无生宝国永无常元来是我法王家等若为解之。又如上说自许和尚一乘佛性宗师。今以真常法界之理还推他宗。有何意也。若有真心实无偏执努力翻迷还本家矣。

未审何时得忍等者。问(如本)十。

难云。问意若尔何故答中不言非是说已时得而言非是光台等耶。

难云。若尔不如彼科文放光现国属正说耶。况彼疏中无所引文。有何所见依此解耶。

难云。若尔何亦不许所说定散出在彼文。论说不说定散说何法耶。纵说何法非定散者应非说是语之佛说。何摄闻佛正说之说。故欲不许正说佛语出在彼文。亦勿许此身说之义。一许。一不许。有此自语相违之失故也。

难云。所言序正所得益者何等益耶。经家所结正宗得忍。在文可见。言以序益置经末者指何文耶。

难云。此义进退有难。若许所说住至经末得益何由必在现时。若定得益必在现时所现久住更有何用。若诸师意初现为作请发之由久住为作得益缘。如是消文。有义无难。谁言诵文不窥理乎。

难云。此亦参差。先言问意为遮经末得益之执。今言于序正中决此何时得忍之疑。纵有此疑又有何由定判第七观初。无由。定判似难依定。若言其由释自征释其理未尽。初问本就下文起。故以所疑文证所疑事。理似不尽。巧答云何通此难耶。

难云。言此趣者是何趣耶。上来所述理趣未显。但言加言诵文而已。如照公自以韦提独见大众同见消文起尽。似得一义。可言知趣。何都不遮异见之趣。猥出不足指南之言。

难云。应答不答欲破他义。何殊鹢羽之竞凤翼也。若自定执序中无益。何先自言以序正中所得之益置经末乎。又先自许放光现国是身轮说。何由定执无得益耶。若言序故无得益者其义不然。若许身轮即应正说。经言闻佛所说。释言闻佛正说。故又纵序说何必无益。例如维摩序中宝盖现土宝积等众证无生也。若言见国故无益者此亦不可。上章自许依报忍故也。又如宝积虽言见国亦得忍故。若言彼经虽言现土亦现佛者今经例然。见彼国土广长之相何必定执不见佛也。

我今乐生弥陀等者。问(如本)十一。

难云。此义未了。前科纵为成比挍义引当科文。当科牒文若无别意。何由略其中间一句而言我今乐生弥陀。既分依正置于两段。先且比挍庄严之精。今乃选择本愿之胜。何自侧目不别此趣。朦胧虚言无别意乎。

难云。此亦不了。夫人自唱我今乐生。谁言非是自选之语故上文释云随心自选。玄义亦云自选所求。巧答违文。为失。兹甚。然言如来密遣等者即是上文意密密也。密言虽似非他所知何妨意密加力令知。若不尔者未闻广说。何由自知所求名体。既以佛力令见果体。令知果名。何必不令识其本国而自选也。

难云。传说准上。且就反难。若依凡夫定执不知本愿因者净土因果俱超凡境。何许见果不许知因。许义不齐显义非竟。而今佛力大定力。大威德定自备六通三明之力。故其定力加被之时令他亦有通明之用。即如今经佛力观成非但得见依正净色。亦说得闻说法等声乃至得知佛心所缘。何独不识宿命事也。此中更有种种深义。诸有知者自思察之(云云)。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等者。问(如本)十二。

难云。添意释文显义不正。曲会明文堕违法科。然诸经论章疏文义有了不了。直说略言虽有不了。广施问答必了其义。而今此释问中虽举诸行念佛往生摄取通局不同以为疑端。答中先明三缘之义正答唯摄念佛之由。后依三经广显专念无余之宗。更决两益通局之疑。两益唯在专念宗。故若无摄取无生理故。增上缘中成生益。故故此一章问答料简可谓一家释义精要。若于此文有不了语。待人助释方可了者一部文义尽为不了。何称古今楷定义也。且置此事。若如所见四十八愿中亦有诸行往生愿者酬因身光亦应摄取。何唯摄取念佛人耶。因中摄取。果上不摄。因非果因。果非因果故。如所见解愿文者。不应依彼四十八愿成今唯摄念佛之义。然既依彼释成今义。以知。所见非愿意也。若言愿中虽摄诸行不为要行故。酬因光唯摄念佛要行人者此亦不可。愿中既摄要不要行。酬因光益亦应然。故由斯若言光益亦通诸行人者亦更不可。违经释。故又通因果所摄行门若许念佛为宗要者。即成愿愿唯明专念往生之义。凡言宗要必尊主故。若离念佛往生宗体别有诸行往生门者宗要尊主义不成故。故知四十八愿中者总叙四十八愿宗要。非但十八愿中义也。抑言四十八愿第十八愿中简去余行等者义意云何。为言于彼两愿之中总摄万行念佛有中而不简持不言唯明。今此一愿简彼余行持彼念佛。以简持故名唯明耶。若言然者所立自破。念佛要行通在别发总发愿中自成愿愿唯明专念得生义故。然言两愿不论简持此义不可。先愿已显唯明专念为往生要。彼愿必与此宗相应摄众机故。若不尔者宗要尊主义不成故。临终现前应非念佛增上缘。故闻我名号标诸行首成无用。故作愿回向应非念佛五门摄。故三辈通修一向专念应非两愿所摄机。故故知。两愿虽摄诸行亦有唯明专念之义。念佛是主。诸行是伴。主胜。伴劣。劣依胜故。例如五会唯识之中隐劣显胜之唯识也。尝闻例彼显胜之义通此唯明专念之文。事实者此义神妙。勿改转矣。

难云。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唯明专念得生。即是愿愿唯明专念得生义也。故玄义云一一愿言乃至十念等。法事赞云。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等乃至五会序云四十八愿名号为佛事等。凡知念佛为本愿宗勿事守株生局见矣。

难云。谁言愿中总无诸行。虽有诸行非生因愿。先愿唯明专念生。故发愿回向现前果遂皆依念佛往生宗体有故。若得此意第二十愿异译虽言若不生者亦无违害。然而欲取文理分明不如今本。所以祖师专依此文楷定宗义。例如法华虽有多本专以妙本为定量也。又此答中自有先后相违之失。如上不取修诸功德为要门业。今何还许亦是诸行往生之愿耶。又若愿文有诸行句即为诸行往生之愿。遮今唯明专念之释言是十八愿中义者。如彼不受女身愿亦应愿其菩提心益。何故余处为名愿力依十八愿成其义耶。准知二十愿意亦然。初标闻名同彼愿。故若言闻名不如称名释义且约称名解者劝进要行一往义者。文云一切女人。若不由弥陀名愿力者乃至不得转女身等。若为消之。若言此皆劝进释者一家尽为不了。然后五缘与今三缘开合虽异因缘义一。三缘既成唯摄念佛之义。五缘岂通诸行往生门乎。

难云。传说是非已显前难。然自门他门元是一门。人我自覆泾渭分流。若言人知诸事皆尔。卒尔难显。此亦无谓。人闻一言贤愚可察。何必多言辨是非。若能消遮如前难者两义得失不略显乎。

定散文中唯标专念等者。问(如本)十三。

难云。奇哉怪哉。此何义哉。且今此释非是正释定善文中佛光唯摄念佛众生义耶。然下三品念佛往生在文分明。巧答偏取下下品者又何义哉。

难云。释自通云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一向专称。勿责拙疑。云何会之。

难云。释家自言虽说定散意在专称。岂非依义判文意乎。

难云。此义不可。依义之义若即了义何更诫令依了义经。又所依义纵即了义依义判文。文是不了也。何以所依之了义即谓其语亦了教也。

难云。传说是非上来已显。反难无由。不足言之。

三辈散善一门等者。问(如本)十四。

难云。此等论义上已难竟。又言无观灭罪者十三定观何观观灭罪耶。又言无观往生者生想之名若为消之。若言生想非生为境三辈生人所修想观。故名三辈想观者。三辈生人观何境耶。若言此观见佛三昧。见佛来迎。即其境者。自往生。亦应其境。何言非生为观境乎。

难云。若尔上辈赞云五门相续助三因观佛行人上品往生等。乃至要集选择集等观念浅深以许分九品。皆违文耶。又如自许三辈生想生得惠观纵是生得观自是观。然如上说此观亦通平生所修。何得一向言无福观双修义也。

难云。疑端自举此义难云。玄义非不引念佛文。而言无善。如何会之。巧答何都不通此难。若言彼即约平生说临终还同行福机者。会通二乘种不生中以彼无善名不定机。若为消之。又彼念佛散善摄者十一门之中应定判为第六门业。然以造恶为第六门。或以念佛置第九门。如是释义云何解之。

难云。今文总标一门之义。下文随标应释其义。所望不同有何由乎。

难云。若尔今经所说念佛唯散非定。通定念佛出在何教。纵出何教在余教者违前所引群疑论等。彼就今经十六观门念佛三昧自作通定通散释。故又如彼释观念俱许通定通散。巧答何意乍依彼文观佛三昧偏为定善。念佛三昧偏属散善耶。

难云。此义云何。为言念佛非经大乘且取下辈相应要行。约本愿中十八愿十六观中第十六观立宗名耶。若不然者义自不成。若言然者理亦不然。立一经宗局有一章。不通一部不应理故于诸经宗无此例。故若如所见大经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念佛为宗。余愿各以何法为宗。今经十六观中第十六观念佛为宗。余观各以何法为宗。又如所许观佛三昧为今经宗。亦就定善第九观文不通前后十二观门。亦非三辈观门宗耶。又言别发愿者其意云何。为言别为下辈散机念佛为宗。所发愿故名别发愿耶。若不然者义自不成。若言然者理亦不然(乃至)。十念乃至言中摄彼上中尽形念。故三辈通说一向专念。即其义故。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专称。依彼愿文及三辈文释成今经付属意故。

难云。念佛三昧克体是定。依名释义。道理显然。由斯复定善摄者此亦不可。佛力三昧功能超绝全非随缘二善类故。

难云。既非所存。不足言之。然彼闻经名杂散业。释义明镜。谁言非也。

难云。此义不可。凡言标释。若经。若释。自标。自释。是常例也。然此三福标在经文序文之中释在解释正宗之内不应理故。又言释正宗文借序辞者义意云何。若言正宗之内有三福文。而无其名。故借序辞释其文者其文云何。疑端本自难无其文。若有其文请为示之。

难云。此亦不可准余处释。正因即因。义当直因。直因名通善恶二业。如说十恶地狱正因对邪名正有何明证。又纵对邪名正宜就善业辨之。例如观行辨知邪正对生死因辨此邪正。于义不便。自思择之。

难云。传说准前。且就反难真宗性相理事俱融。何必定执如迷情事。又如赞云。诸佛大悲心无二方便化门等无殊等彼皆理耶。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等者。问(如本)十五。

难云。人法分别于义不便。若言所修行体能修行相。岂不宜乎。

难云。此义违文。如今释者专心所修名为正行。故云专依往生经行。行者名为正行等。又由正行成专修业。故云修前正助二业心常亲近忆念不断等。专修正行正行专修相成如是。杂修杂行杂行杂修。翻之可知。是故二行二修虽由行体修相各异。二修只是二行得失。二行只是二修所依。正行杂修杂行专修名义自乖亦违教理。然言念佛不具三心四修是为正行杂修者其义不然。念佛不具三心四修正由杂修杂行故也。何关念佛正行失乎。又言杂行具足三心四修是为杂行专修者此亦不可。尚令念佛行人难成三心四修之业。况自能成专修得乎。若言专修不必专念。诸行各各一心专精。即是具足三心四修者此亦不然。如是专修若*于诸教他宗行门纵有其义。于今教宗不合有。故今教既以念佛为宗。于此安心起行作业无外杂缘得正念者名为专修。亦名正行。杂缘乱动失正念者名为杂行。亦名杂修。故此二行约自修辨。不必一切念佛诸行总名正杂。然彼诸行于今教行是杂行故必堕杂修。若于诸教不必如是。依彼彼教修彼彼行。各随其宗正念专注。应名正行亦名专修。所以亦非杂行专修。且如依彼弥勒三部修兜率业。若欲分别二行二修。准今净业思之可知。然则所言杂行专修正行杂修于自他宗都无其义。若更执言今此净教虽宗念佛非无诸行往生之门。其诸行人各专已业。岂非杂行专修相者此既不可。今言虽可回向得生即彼诸行。然既判言心常间断名疏杂行。何由言是专修业也。但有行者安住正念专修业成。虽涉诸行正念不乱非无总名专修之业。如说念佛专持戒等。此专修名义在念佛故亦非是杂行专修。如是念佛令诸行随顺专修。岂有正行杂修义乎。

难云。如今释者亲疏近远有间无间皆是得失。如所述者亲疏近远似非得失。有何意也。

难云。此何文意。若言今释二行安心中辨。礼赞二修起行中明。故作此解者。其义未然。今释二行即辨二修判得失故。礼赞二修亦对二行结得失故。

难云。此亦不然。且如今释具明专修正行正行专修。如前料简准知礼赞其意亦然。寻文可见。

难云。向者亲近疏远不为得失。相违如何。

难云。翻倒应知。正行亲近成专修得。杂行疏远生杂修失。二行只由二修得失。何得互通成四句也。

难云。能所相从已成同义。置虽然言似无用矣。抑此巧答初标同异。后辨异同。然辨异中。能所分别二判得失。同中亦尔。有何差别为两义耶。若言异中能所分别为义。同中能所相从为义。是为差别者。但可一口云能所异而相从故亦同亦异。何劳两段判得失耶。若言异中开三四句为义。同中不立四句为义。是为差别者。二行得失四句不成。但可存此同一义欤。又此义中自有亦同亦异之义。能所不滥。而相从故。若欲并存同异义者何不依此一义立也。

难云。所闻所推皆乖同意。准前知之。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等者。问(如本)十六。

难云。此事虽然。经言复有三种众生似对三心明二机行。依之诸师分别四因。修心修业开为其二。如是文义云何消之。

难云。当品三心后有受法。纵作此解中下下中间已寻生。何时有引其报行也。纵有其行经无其文。义者若如言应非了义教欤。

难云。若尔已是别时意也。佛意虽存后当说行。此文既许且约发愿显其益。故知。此解非释义意。释意正为遮此见也。

难云。若尔彼文有三节。中初二方便。后一真实。然彼三节初依经说。次节依论。经论互叹唯愿唯行而言即生。俱非了义。后乃释家自显实义方了经所不了之义。始尽论所不尽之理。此是释义之显实也。谁许经论无权说乎。如是解者为遮难耶。为增疑耶。为兴宗耶。为废教耶。拙疑于斯迷是非竟。

难云。二类往生他门一义。若以此为异义滥觞非今所论。不足言之。

已上十六条就巧答之精释袭封拙之迷难。更回指南。排此蒙雾。凡疑端之兴不事执论。不欲胜他。遇有明训必可服膺。爰于出答释之人渐得两三矣。厥中了阿略答。道感弹疑尝未闻作者之号。展转见其文而已。然问答多乖角。决择或失义也。世有聪明人应自察其非。何费翰墨劳须研核。不及再见返传者毕。唯兹巧答曲示一义。仍重拙疑。实扣幽关。若有披详开其玄幙。犹恨看斯标结之词所述似有隔心。所忆非无疑贻。然而縡兹枝叶不足审决。且此文也。去年首夏虽令传来。先师遗迹经营繁多不遑卷舒。未及钻仰。近日疑端请主屡来劝进重难。欲罢不能。整染秃笔。僻见过难定多参差欤。惟愿以此因缘俱会彼界。互助佛化普利有缘。然则粗言软语皆归第一义。正见邪执同入不二门。时也弘安丙戌之岁春阳庚寅之日记之。

西郊清凉寺中院隐士释显意记。

观经义拙疑巧答研核钞(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