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明第五翻译不同异分义已毕。自下明第六判释本文分别分也。

文云。此经总通有五分章者。所谓一者人法总通分。二者分别诸乘分。三者行人得益分。四者总归持明分。五者秘藏真言分也。谓第一人法总通分者。是诸能修行人与所观诸法境。相双总收通摄而成能观般若义。而举示之以为此人法总通分之义意也。人者是总合而摄取诸大乘修行中诸得自在文修业大菩萨众也。法者约所观法境者。总摄取五蕴等诸法及真如无为法也。于五蕴中等取诸法也。谓三科·十二因缘·四谛·六度·及真如无为等诸法是也。故玄奘所译心经本云照见五蕴等皆空者是义也。若约迷位不觉时故云五蕴横指迷境也。若约觉悟位即观五蕴等法皆空性也。如仁王经云。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者此义也。问。如此义等文证云何耶。答。可准知上说文也。问。于能观人摄取大乘行中诸菩萨文证何。答。上文云观在萨埵则举诸乘之行人者此意也。问。此观行之所观法者。言即为五蕴等。及真如为无言云何耶。答。今经文云照见五蕴皆空等者。是义意也。是即以五蕴等与真如正为所观之境界义也。空者是以空性总略但言空也。似五蕴等诸有为法之性空理体总云空故也。此义如成唯识论基疏第九云。此圆成实依他起上无遍计所执。二我既空。依此空门所显真如为其自性。梵云瞬若。此说为空。云瞬若多。此名空性。如名空性不名为空故。空门而显此性。即圆成实是空所显。此即约表诠显圆成实(云云)具虽应言空性。而今略云空也。谓是具可云五蕴皆空性也。问。于五蕴即摄入真如无为耶。答。依小乘俱舍论等意者。是不许于五蕴法中摄入无为义也。故俱舍论颂云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等者。此义也。若依大乘义者。于五蕴内者。谓摄入真如无为。是许于五蕴法上即该摄真如无为义也。则如此心经云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云云)又如密严经云。一切法空性。与法常同体。乃至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一切法亦然。空性与之一者。此义意也。问。若尔者。以何义言人法总通分耶。答。人者是总通而集一切大乘经中得自在菩萨也。法者是亦总通而摄取一切有为无为法也。则于如是人法。而依总集通摄义。即为今人法总通义。而成般若妙行云也。重解云。此中人者是于观得自在菩萨是也。法者所观之自性空寂之五蕴等法是也。是即人法互相待。即境智共相通涉也。依和合力而成般若波罗蜜多之妙行也。故云人法总通分也。若是虽能观智是有。假令所观法若无者。般若妙行不成也。若是虽所观境是有。若假令能观人无者。又般若妙行不成也。而今能观人所观境俱是圆满而成般若妙行云也。故智度论云。智及智处。名为般若者。此义也。复次秘释意云。人法总通者。人与法互融通该摄义也。人即法也。法即人也。智即境。境即智也。无二无别义也。是说理为智。说智为理也。此义意如宝钥明一道无为心云。寂光如来融境智而知见心性。乃至云。寂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之能鉴。如莹金之影像。湿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即知境即般若。般若即境。故云无境界。即此如实知自心名为菩提(云云)

文云。观自在能行人者。是先初指示第一人义也。

文云。即此人本觉菩提为因者。是明上所列五法之中第一因义是也。此因者是性得佛性也。即成佛之正因是也。是成佛之种子义也。如密严经云。如是之藏识。是清净佛性。凡位恒杂染。佛果常持宝(云云)又菩提心论云。佛能证无上菩提。法尔应住普贤大菩提心。一切众生本有萨埵。为贪嗔痴之所缚故。诸佛以善巧智说此甚深秘密瑜伽。令修行者于内心中观日月轮。由作是观照见本心等(云云)又云。一切有情于心之质中有一分净性。众行皆备。其体极最妙皎然明白。乃至轮回六种亦不变易(云云)”

文云。深般若能所观法即是行者。是明修得佛性也。是则能观智与所观法和合。正成般若之妙行云也。

文云。照空则能证智者。是释般若义也。能观智即观照五蕴性空之义。说为深般若妙行者也。即是为自证菩提果德也。

文云。度苦则所得果果即入也者。是示证得大般涅槃义也。此证大涅槃名为果果义。如涅槃经二十七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是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是无上大般涅槃(云云)意云。世间十二因缘法即以为佛因也。其所以者。于此十二因缘即观其空性故。令显佛果也。故以十二因缘为第一句有因佛性也。是名为境界佛性也。故以此境界名为有因佛性也。第二句有因因者是因位智慧行也。是前因之家因故。名为有因之义也。此因望前境界之因时。以是为此其第二因因句也。于是虽有果义。今望后有果有果果二法时。以此智慧行名为正了知之因义也。第三有果句者。是无上大菩提果也。望前第二句智慧因时。以此第三句菩提名为有果义也。第四有果果句者。是当大般涅槃果也。前第句菩提果之上重果故名为果果义也。即入也。入者般涅槃义也。此义意如大日经疏曰。所言阿(短声)阿(长声)暗(短声)恶(入声短声)四字如次配因·行·证·入四法也。问。其大疏所言因行证入义意云何。答。如菩提心论云。准毗卢遮那经疏。释阿字具有五义。一者阿字(短声)是菩提心。二阿字(引声短声)菩提行。三暗字(短声)是证菩提。四恶字(短声)是般涅槃之义。五恶字(引声)是具足方便智义(云云)已上四句义如是也。

文云。依彼教人智无量差别时亦多者。是释时节差别义也。是约所化度众生机根不同。所以而辩教法有差别义也。三生者是正示极无自性心之行者修行时分所得果义也。问。其极无自性住心行者之三生得果义意何。答。华严宗五教章中卷云。何故十信终心即辨作佛得果义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从见闻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终心因位穷满者。于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圆融果矣(云云)。依此义故。云三生者。是正示极无自性心等意也。兼又示一道无为心速疾成佛义也。问。若尔者。一道无为心佛可言其三生数义耶。答。于一道无为心修行位次成佛时顷有二义。一者顿悟行者之速疾成佛义。是以龙女为其证据。二者渐悟人声闻经多劫成佛义。是用三根之声闻成佛义也。其渐悟成佛之文证。是法花二云。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乃至云。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花等(云云)又第三云。我以佛眼见迦叶。于未来世。过无数劫。当得作佛等(云云)又于自余得授记诸声闻等。皆有经无数劫成佛之文说也。但于此渐悟入经无数劫成佛义者。义可摄何句。所明三劫行义也。可知一道心行人有二义。谓以顿悟人摄三生句。以渐悟人可摄三劫行也。又龙女成道文证者。同经第五云。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云云)故可知于一道无为心。有三生所摄成佛与三无数劫所摄成佛此二义也。于天台宗建立速疾成道义故。于此三生处摄一道无为心故无失也。问。其意何。答。彼宗以龙女成佛为速疾成道之证据也。龙女之成佛是可有三生义也。女身者是第二生。变成男子是第三生也。此女身以前之生为是种善根之生也。以是总可为第一生也。故可知于一道无为心行人亦有三生义也。所以言三生者。是终权佛处密容入一道极无两心。而含说二住心之三生义也。具于龙女之前生种善根文之证据。方寻之处。法花第四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花经乃至一偈。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等(云云)以此文可知龙女亦于曾世必值若干佛种无量善根也。问。此龙女三生成佛之文证云何。答。五教章云。此龙女及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都率天子等。于三生中即克彼果义等(云云)以此文证可知此义也”文。三劫者。是总标他缘大乘心觉心不生心所有所经三无数劫义(三僧祇劫义如常说也)问。若言三生者言声闻乘中三者有何咎耶。答。可有杂乱说义咎也。问。其有咎意云何。答。先明声闻人三生者。此次可明缘觉所经多少劫生也。而此三生次直明三劫。故可知此次第示极无自性心等之权佛之因位所经三生义也。此次亦更明他缘大乘心觉心不生也。因有此次第。明声闻人所经六十劫与缘觉人所经百劫者。则有其理而无杂乱说义咎也。故云尔也。

文云。六十百妄执差别者。是明声闻人与缘觉人各各期得果时。其修行之间所经时顷义也。十住心论四云。声闻速即三生。迟六十劫也。缘觉有二类。一者部行。二者麟喻也。部行类四生等及六十劫也。麟喻一向百劫行也。问。如何立其义耶。答。是如于此中建立之。十住心论五云。瑜伽论第三十四云。云何独觉习。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善根。过百劫已于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云云)问。此中何故不明缘觉乘中极速所经时顷耶。答。麟喻人必经百劫修行也。部行人从声闻乘转成缘觉果也。故其行所经时顷同声闻三生等而无差别义也。是人经四生五生等。最不定也。问。于此三生六十劫修行。是于何人何位中成修习独觉菩提之因行耶。答。十住心论云。若已声闻六十劫修习解脱分回心入独觉时成众出。若至独觉解脱分等善根位等中。更四十劫练者成麟角(云云)以此文可知。于自乘他乘之种解脱分位与自乘顺决择位中。依修习因行事各别不同。而成麟喻·部行二种独觉果位也。问。如是劫数言何劫耶。答。智法花摄释曰。明增减劫中修此行也(云云)文云妄执差别者。是示一切行者必是皆悉于断妄执之中。而经历多少劫数而修行之本意起也。谓二乘人本意是而为断烦恼障遣除人我执故。修习三生六十劫百劫行。而证二乘菩提涅槃果云也。又菩萨是本意即为断尽烦恼·所知二障遣除我法二执故。修三阿僧祇善行。而遂证菩提涅槃二果云也。依如是断染差别故。云妄执差别也。三劫者是示三僧祇劫也。是即示他缘大乘心行与觉心不生心行也。若于一道无为心·极无自性心所经劫数者。虽心处不明之。而以此三劫之义亦含摄一道极无两心。而表各有三起数量义也。问。以何大疏二云。越世间三妄执出世间心生者。若以净菩提心为出世间心。则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梵言劫跛有二义。一者时分。二者妄执。若依常途解释。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觉。若秘密释。超一劫瑜伽行。即是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执。名一阿僧祇劫。二劫瑜伽祇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细妄执。名二阿僧祇劫。真言门行者。复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极细妄执。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执。则一生成佛。何论时分耶。今私云。准此疏文。总亦说极无自性与一道心等中所经三劫中断是妄执之义也。又依此义意故。可知辨断除妄执差别者即此意明白也。

文云。是名时者。是总结也。

又颂曰观人修智慧至离烦一心通者。是以颂文辨上第一人法总通分义也。如此颂是有音韵调连。下颂皆尔也。准可知其所由也。上第一句颂示能行人也。颂文云深照五众空者。是示所修得之其空行之法也。第三句曰历劫修念者者。示上时分不同义也。次颂第四句云离烦一心通者。示上证与入二种义也。

文云。第二分别至二一是也者。自下于第二分别诸乘分。标其章数别名也。建者义举建立如来之境界也。是普贤之如来号也。即极无自性心之义也。于此佛乘中。正明建立诸法缘起义也。故名为建立如来也。如释大乘论第三云。证说经云。我从具缚凡。具经一切地。圆满行因海。庄严大觉果。我从清净地。具经一切地。将一切万行。得第一信位。入无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时非前后(云云)此文是明缘起诸法是从如来藏建立。而圆满融相摄之由来义也。又如十住心论九及宝钥云。华严大意。原始要终明真如法界不守自性随缘之义(云云)文云绝者。是示觉心不生心义也。诸法相绝绝。而示立八不中道义意也。文云相者。是示他缘大乘心法相唯识义也。文云二者。是示声闻缘觉二乘人所行法义也。如次为唯蕴无我心拔业因种心也。又云一是示一道无为一乘心义也。问。明此六种住心义者。于此六重住心即次第杂乱。而何有前后不次咎耶。答。虽云似次第杂乱。而更表有除所以故。今有此建立次第义而非杂乱也。问。其所以云何。答。于极无自性心。是始明染净义之缘起法。是初际由诸义故。初前明建立如来三摩地门义也。故菩提心论云。又深知一切法无自性。云何无自性。前以相说。今以旨陈。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乃至展转成无量无边烦恼回六趣。若觉悟已。妄想止除。种种法灭。故无自性。复次佛慈悲从真起用救摄众生。应病与药施诸法门。随其烦恼对治迷津。遇筏达于彼岸。法已应舍(云云。如十住心论等。以此文被用极无自性心之证文也。)次所以明觉心不生他缘大乘拔业因种唯蕴无我心之次第。是示始从深住心渐次出浅住心次第也。从本趣向末次第也。次最后所以明一道无为心者。是示摄末归本义也。此一切诸法遂还归一乘一道法故云尔也。法花第三云。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云云)又如华严经探玄记一云。唐吉藏法师立三种教为三法轮。一根本。即华严。最初所说。二支末法轮。即小乘等于后所说。三摄末归本法轮。即法花经。四十年后说回三入一三教。今准此说可知。于诸教所说示之生起由来义也。若依此说者。所以最初明极无自性心者。是表最初说华严教义也。其中间所说大小乘教当余住心也。

文云。初建立者所谓至地门是也者。释建立如来名也。

文云。色不异空亦复如是者。明极无自性心中之圆融事无碍义也。是即真俗相融事理该摄义也。是即华严宗三种圆融之中事理圆融义意也。

文云。建立如来至菩萨秘号者。是约极无自性心。是明普贤之异名也。具辩如理趣经释也。

文云。普贤圆因至故以名之者。释建立名义。谓约此住心即以立三种圆融妙义故。名云建立也。三种圆融义者。勘华严宗章疏文处云。理理圆融·理事圆融·事事圆融。是名曰三种圆融义也。如十住心论九云三种圆融优游二门境者。此义意也。十住心论亦云。虽三种世间互相融说无尽无尽义迹遥此域(云云)三世间。一者智正觉世间。二者众生世间。三者器界世间是也。又文云。又是一切至行愿之身者。是指普贤名云一切如来菩提心行愿之身也。如大疏一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行愿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以为名(云云)。

文云。颂云色空本不二至含水喻其宗者。是作颂示说前经文云色不异空义也。初第一句。且约色法明有空不二义。次第二句约余四蕴法明事理不二义也。第三句约一切法明三种世间圆融无碍义。第四句约喻示其圆融无碍相摄义也。于喻者是有二种。一者金器不隔喻。二者水波不别喻也。金器不隔喻者。如密严经颂曰。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云云)水波不别喻者。如入楞伽经颂云。八九种之识。如水中诸波(云云)。

文云。二绝者所谓至地门是也者。是标第三觉心不生心之文殊之三昧门也。

文云。是诸法空至不减是者。举本文配当释意也。此是诸法空相等者。是明真如相也。是明真如自相也。是如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云云)。

文云。言无戏论至菩萨密号者。是举文殊异名也。

文云。文殊利剑至执之心平等者。是叹文殊断惑断德也。

文云。是故名者。总结立名也。

文云。颂曰八不绝诸戏至义用最幽真者。初一句显示上所明八不真如法离绝义也次第二句是配当文殊所证境也。次第三句却释上离绝义也。第四句是赞其甚深最妙德也。

文云。三相者至地门是者。明第三他缘大乘心之法相宗之义也。此摩诃梅多罗者。此云大慈氏也。冒地萨坦缚。此云觉士也。又云觉有情也。慈代者弥勒菩萨本心性也。又种姓也。是以慈立为姓名也。觉士者是一切大菩萨之通相德行也。三摩地门者。是弥勒菩萨所证大慈心三昧也。

文云。是故空中至识界是也者。是以经本文配初释意也。是故者。是同用上觉心不生心章中所言是诸法空性等义故。至于此章中云是故也。是故空中者。于真空性真理中。凡都遣除一切有为相法之三科·十二支·四谛等法相云也。

文云。大慈三昧以与乐为宗者。是示此他缘大乘心之利他行本意义也。

文云。示因果为识者。是示由慈氏尊名。是因位果位并依持不杀生戒故。因位果位俱立弥勒名义也。此义如心地观经第三云。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处于第四都率天(云云)。

文云。相性别论唯识遮境心只在此乎者。此义意云。相性别论者。是真如理与依他相者。彼是虽云不即不离义。而此真性与他劫相不无其差别义云也。如成唯识论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相故。与此依他非一非不一。如无常性等。非不见此彼云。此颂意。示依他起识相与圆成实之识性非一非异义也。是即性相别论门义也。唯识遮境者。是遣所执心外实有之都无境界。而存唯心所作境义也。如旧译华严经云。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云云)又新译华严经云。了达于三界。但从贪心有。知十二因缘。在于一心中。如是即生死。但从心而喜。心若则灭者。生死则亦尽(云云)又成唯识论云。文诸愚夫迷执外境起烦恼业沉沦生死。不缘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说唯识言(云云)此性相别论唯识遮境者。意云。若真性胜义门意者。唯有真如理性。而虽除遣遍计所执之都无体用。及以存依他如幻之虚伪之假成法体。而今若约于俗谛依他门者。由唯有内心内境。而发菩提心修因向果义成也。但为毕竟都无是心外境界之实我实法体云也。

文云。颂云二我何时断至幻影即名宾者。是一颂中第一句。问断我执法执相应烦恼障所知障惑之义也。第二句已下答也。三祇证法身者。菩萨于三无数劫间。修行六度四摄行。而断尽二障遣二执证二空无我法身理云也。阿施者是阿陀那识也。此云执持识也。第八阿赖耶识之执持一切诸种子五根器界等故。名云执持也。如阿毗达摩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云云)幻影即名宾者。是幻喻示此执持之虚假非实义。尚如幻如影像等也。于此阿陀那识。即亦因缘所成法故。即说为如幻如影云也。是为假名非实法义也。如金刚般若经颂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云云)。

文云。四二者唯至三摩地门也者。是第四人明声闻独觉二乘三昧门义也。

文云。无明至无老至佛之三昧者。且先明以空于十二因缘义本经文。配属拔业因种心之缘觉之三昧门也。

颂云风叶知因缘至羊鹿号相连者。此颂初一句。是明觉道之外因缘也。谓待秋风而红叶零落。依东风而春花纷散故焉。见四季无常相即缘觉人发道心。即厌生死无常咎。知世间苦患也。十住心论五云。见彼花叶觉四相之无常。住此林落证三昧于无言(云云)第二句云轮回觉几年者。是示觉悟从无始以来轮回生死受苦也。几者于是示有于无始生死受苦之间。不可数劫数量义也。又云露花除种子者。是示依悟如露虚假伪义而断惑拔罪义也。如三教论云。持草上露忘朝日至。凭枝端叶忘风霜至者。盖此义也文云羊鹿号相连者。示二乘义也。

文云。无苦集灭道至道之三昧者。即明知苦断集灭修道法也。如法花二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云云)若灭贪欲。名第三谛。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为解脱(云云)是先上文所明二乘之中唯蕴无我心之三昧行是也。是又释声闻人得名也。

文。颂曰白骨我何在至罗汉亦何虞者。是第一句示依骨琐想之不净观而遣我爱执义也。次第二句明依青瘀想不净观而遣人我执义也。依已上二想观。遂舍贪爱结缚。而证得生空无我理也。文云吾师是四念者。示诸圣人以法为师。即是四念处。四念者。是念身·受·心·法而成不净·苦·无我之观念也。以此四处观行而可为诸行者师依云也。第四句文云罗汉亦何虞者。无学人既观达四念处故。于此处佛有常乐我净之四颠倒妄念耶也。虞者娱乐义也。

文云。五一者至三摩地门也者。是明第五举一道无为心之能证智人以属所证法也。是三摩地为观世音菩萨之三昧法门也。一者是一乘法也。故法花第一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又云。十方佛世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者。此义也。又云。阿里也(圣义也)缚路枳帝(观自在义也)冒地(觉义也)萨坦缚(有情义也。具文此义如意病秘释也)。

文云。无智至无所得故是也者。是牒本经文配当释意也。问。以何义故。以此无智亦无得文偏属一道无为义耶。答。大日经云。大日尊告秘密主言。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乃至彼法少分无有可得等(云云)亦法花第五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云云)依此等本经文。大师作此释给也。宝钥云会三归一赞佛智之深多者此义也。

文云。此得自性至拔其苦厄者。是指此住心之中能证佛。而示其佛利他之化用也。

文云。举能达得名者。释经本所言之无智之下智义。谓通达所证之无所得之空理。总名双智义也。

文云。所证既泯者。是明此能证智之即称会所证空理义也。

文云。理智强以一名者。意云。能证智与所证理既成就一体无别义故。或时说智即名理。或时说理即名智。无过失也。故金光明经云法如如者此义也。又智度论云智及智处名为般若者此义也。是说理为智说智为理也。是以理智无别义故有此说也。故云理智强以一名也。又如宝钥明一道无为心。

文云。寂光如来融境智而知见心性。乃至云。寂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之能鉴。如莹金之影像。湿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即知境即般若。般若即境故。云无境界。即此如实知自心名为菩提(云云)又云。一如本净境智俱融(云云)以如此说文可知此义也。

文云。法花涅槃等摄末归本教者。是指示所依本教之经名也。

文。唯含此十字者。是别结此第二分也。谓始从无智至无所得故之十字是也。此般若无得义者。是示始觉般若之无所得义也。如成唯识论十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云云。是明十地菩萨所得无摄行也)。本经云以无所得故者。以上来所明诸乘始觉之般若行。今即令归入本觉故。云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也。问。始觉般若是依正本觉般若者。示何等义。答。如起信论云。所云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相。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云云)。

文云。诸乘差别智者察之者。总结分别诸乘分也。

文云。颂云观莲知自净至三车即归默者。以颂重显示此住心大意也。第一第二两句示约喻而悟解本觉自心之本净性义。见果者。是约始觉义。亦示莲果之不染淤泥义也。第三句释是一道无为之无智亦无得义也。第四句三车即归默者。示三乘即还归本一乘时。未三乘遮心而归入本一乘。而本一乘显现也。如宝钥云会三归一赞佛智之深多者此意也。问。于分别诸乘分中。以何义故不安异生羝羊心等三个住心耶。答。非无所以不安其三心。谓异生羝羊等三心。是遂虽云成出世远因缘。如是今者。不取住流转生死之因果我执相应之境界也。其所行之作业是不相称于出世深般若波罗蜜多之空惠义故。即今除之而不摄取分别诸乘分中。最有此处也。问。其异生羝羊等三心之我执相应义意云何。答。秘藏宝钥云。第一异生羝羊心(凡夫狂醉不知吾非。但念淫食犹如羝羊。)第二愚童持斋心(内外因缘忽思节食。发心萌动如谷遇缘。)又云。举名显光之妙术。保国安身之美风。外号五常。内名五戒。名异义融。行同益别(云云)第三婴童无畏心(外道生天暂得苏息。如彼婴儿犊子随母)又如菩提心论云。又诸外道等。恋其身命。或助以药物得仙宫住寿。或复生天以为究竟。真言行人应观。彼等业力若尽。未离三界。烦恼尚存宿殃等(云云)今私云。如是文等明前三个住心有我执相应之过失也。又彼菩提心论之所云于前之等言。是双即显示第二愚童心第三婴童心之过失义也。问。若尔者愚法二乘既有法执过失也。故菩提心论云。当观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等(云云)若然者则是人既不相应于深般若法空之智惠行人也。而何故以此人为分别诸乘所分摄义耶。答。其二乘人虽有法执。各而有生空观之一分智惠德故。即以此人为分别诸乘分所摄无咎也。是既为相顺深般若之空惠之一分妙行故也。但如彼前三个住心者。今无如是生空观智惠行故除之也。故菩提心论云。又二乘之人知四大五阴毕竟磨灭。深起厌离破众执。勤修本法克证其果。趣本涅槃已为究竟(云云)问。若依本经文建立诸乘者。下经文云无无明乃至无苦集道(云云)而疏主依此经文则于分别诸乘分中是建立唯蕴拔业两乘义也。若尔者。于上经文云照见五蕴皆空句下。何故可不被开意异生羝羊等三个住心耶。彼无无明等句与此五蕴皆空等句。彼是破有执病。其义斋等。最令无差别意故也。谓于深般若理自本无凡夫之众生。亦无二乘之圣者也。而何故于照见五蕴皆空文下者。虽不可建立他缘大乘心等四乘义。而强建立他缘乘等四乘人。若强建立诸乘人者。何故同不被开意异生羝羊等三心人耶。而于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句下。既被建立唯蕴拔业两心矣。是更似有爱增偏颇咎也。此难何可通释耶。答。此例难尤然也。今尝可通释之。谓上经文所言照见五蕴皆空文。是修证此深般若行而境智冥合双照真俗二谛人。已得自在证得妙观察智菩萨。以此人为人法总通别义也。唯蕴无我已下五重住心。既阙无如是胜用也。故于于此五种住心者而不摄取人法总通分中也。但于分别诸乘分之末。而摄取唯蕴无我拔业因种二住心义者。更有深意趣故。于分别诸乘分中建立此二住心也。问。其深意趣何。答。此意趣者约回少入大二乘人。以此唯蕴拔业两心者。于小乘人即有为趣入大乘教成亲因缘义故。于此所言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文。则为建立唯蕴拔业二心之说文也。问。以何所以知尔耶。答。于此经所说。以当机人。舍利子是为回小向大人也。谓如舍利子等者。于二乘菩提道中。既洗垢浊烦恼障。而依净小乘中菩提分之心故。方堪能发生大菩提心故也。所以以此人回小入大之观前因缘故。则以唯蕴拔业两心。方于摄取分别诸乘分中。而方为显示此意。则有此处也。但经所言照见五蕴皆空者。是总合示破众生之实有执义意也。而下文所言无无明等乃至无苦集灭道等者。是亦虽示破二乘之圣者之所观境界实有义。而取彼二乘人即依觉悟此十二因缘四圣谛等之空寂旨。是以示为真实之二乘圣者今入大乘近因义也。此义如法花第二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于诸世间天人魔梵。普于其中应受供养。是故以是二乘为诸乘成摄入义也。故知于无无明等句乃至无苦集灭道句者。虽建立唯蕴拔业两乘。而于五蕴皆空句者。今不建立其异生羝羊等三心也。是令为破除一切所执之实有我法咎故此句来也。所以上文云五蕴皆空之句下。遣与我执相应人我法我义故。不建立异生羝羊心等所存之有情之有执义也。如下文所云无无等乃至苦集等句者。是为存所解悟三空观智惠义故尚存子。而建立唯蕴拔业两乘义无咎也。故彼上文此下文。其意颇有差别所以也。所以无相遣咎也。问。于其二乘人成万法皆空解者。其意云何。答。法花第二者。尔时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而白佛言。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等(云云)问。其迦叶等是广惠大声闻也。所以悟三解脱门而成就法空观也。如彼愚法小乘中二乘人。云何可成三空观耶。答。如菩提心论云。二乘之人知四大五阴毕竟磨灭等(云云)故知凡一切二乘了知诸法毕竟空义。于愚法二乘尚有折法空观故云尔也。加之唯神咒意者。此心经建立二乘行果。所谓揭谛揭谛等是也。所以可知上下两文所望意异也。又会释云。若约大乘教中广惠二乘深觉悟四谛十二因缘等之无生无作深妙理故。以无无明等义而建立拔业因种心·唯蕴无我心。方无上所言例难咎也。问。其大乘教中广惠二乘深觉悟四谛十二因缘等无生义文证何耶。答。如法花第二云。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摄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文)又云。我等今者真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等。此文且是示大乘教中不愚法之广惠声闻觉悟无生四谛等诸法义也。缘觉乘广惠人准之可知也。故如守护国界经云为求辟支佛者说应甚深十二因缘法等者。此义也。问。其守护经文何。答。经云。复有二种因缘。微细观察无生理故。近解脱故(云云)上来辩分别诸乘分讫。自下明第三行人得益分也。

文云。第三行人得益分有二人法者。是标此第三章中更有别门义也。

文云。初人七前六后一至有异故者。是释约人是有七种义也。谓前六者。第一者极无自性心之行人。第二者觉心不生心之行人。第三者他缘大乘心之行人。第四者拔业因种心之行人。第五者唯蕴无我心之行人。第六者一道无为心之行人是也。后一者。是秘密庄严心之行人是也。以此七人义故。云初人有七也。七种人皆由能乘所乘差别故分七人也。

文云。愚识金智是也者。本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是名般若行人依般若之胜行而得其利益义也。此四种萨埵义如大疏第一云。就瑜伽宗者。萨埵略有三种。一者愚童萨埵。谓六道凡夫不知实谛因果。心行邪道修习苦因。恋着三界坚执不舍。故以为名。二者有识萨埵。即二乘也。才觉知生死过患。自求出离至涅槃。着保化城作灭度想。于如来功德未生愿乐之心。故以为名。三者菩提萨埵。无上菩提出过一切臆度戏论种种过失。是一向纯善白净微妙。不可譬类之义。是众生之本性不思议心也。能思如是成道事。显示修习坚固不动故。名菩提索多(云云)于此秘键。所列四种萨埵中。除遣前二种萨埵。而持取后二种萨埵也。于后二萨埵中。金者是真言门位菩提萨埵也。智者非名真言门菩萨也。是显教中一乘之三贤十地等菩提萨埵是摄也。又解云。持取第二有识萨埵义有也。

次法又四至行证入也者。是标所行法有多种名数也。

文云。般若即能因者。是释其因义也。此般若者是以本觉即为般若也。于此本觉显有般若义故也。密严经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者是义也。是清净本觉名为无垢智。此即般若义意也。上文等云此人本觉菩提为因者。是同此下文所言因义也。

文云。能行无碍离障者。是释经本所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之句也。谓依般若等者。是示以本觉般若即为始觉般若之所依义也。心无挂者。是于此始觉般若行。即示无烦恼障义也。心无碍者。是示于此始觉般若行亦无所知障义也。挂名云烦恼障也。碍名云智碍也。无挂碍故者。即无有二障染因故。即亦无二种生死之果报义也。经云无有恐怖者。依烦恼亦无二种生死之果报义也。经云无有恐怖者。依烦恼因故即有分段生死果报。依所知障因故有变易生死果报也。以此二生死果名为恐怖也。二乘人以分段生死为所厌法故。望二乘人即为恐义。望佛菩萨以变易生死为所厌法故。以变易生死为怖法也。经云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者。是于始觉菩提示离妄识妄想义也。如无量义经云。智恬情怕虑凝静。意灭识亡心亦静。永断梦妄心想念。无复诸大阴入界(云云)颠倒者。是示我执法执等四颠倒心也。梦想者。妄虑分别心也。离如是过时。成是妙行也。经云究竟涅槃者。是示得大般若涅槃利益义也。是即得果益是即入义也。经云依般若波罗蜜多等者。是示得始觉无上菩提义也。是即证果义也。

文云。颂云行人数七至正依何事乏者。以颂重显示前义也。初一句明能行数。次第二句明所行法数也。重二者是成四数义也。次第三句明入与证二果义也。第四句明其二果上依报国土与正报身心等。广大无边际甚深微妙义也。

文云。第四总归持明分者。是标第四分章也。此总归持明分者。是示以一切显教所说教理行果。皆悉遂令归入真言宝处曼荼罗究竟果海法也。故宝钥云。显药拂尘。真言开库。秘宝忽陈。万德即证(云云)又云。九种心药拂外尘而遮迷。金刚一宫排内库而授宝者。即此义也。

文云。又三名体用者。是大神咒。是大咒。是无上咒。是无上等等咒之四种名字是名也。秘藏记云。诸经中说。陀罗尼。或明。或咒。或密语。或耳唐。如是五其义如何。陀罗尼者。佛放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不异。咒者佛法未来汉地前。有世间咒禁能发神验除灾患。今持此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与咒禁相似。是故云咒。

文曰。真实不虚指体者。示此真言体是三世不变异法义也。悉昙字母释云。若依大毗卢舍那经云。此是文字者。自然道理之所作也。非如来所作。亦非梵天诸天之所作。虽有能作者如来所作不随喜者。此义也。

文云。能除诸苦显用者。义易知也。

文云。举名中等者。是约横义者。于此四名以一往义如次即配四乘法义也。

文云。若义等者。约竖义者。以此四种名字一一各可悉皆兼通四种法义也。

文云。略示一隅至即反之者。是劝学举略说而可括摄广义云也。是以示一隅而可比知余残三隅云也。

文云。颂云总持至实相具此名者。上二句明举四种法为陀罗尼义也。下二句举其四种体相而以之立陀罗尼名义也。悉昙字母释云。所谓陀罗尼者梵语也。唐翻云总持者。总摄持者任持言。于一字中总摄无量教文。于一法中任持一切法。于一义中摄持一切法。于一声中摄藏无量功德。故名无尽藏。又云。若据密藏义。更有约法四种之释。一者此一字法能与诸法自作轨持。于一字中任持一切诸法。是名法陀罗尼。二者于此一字义中摄持一切教中义趣。是名义陀罗尼。三者诵此一字之时。能除内外诸灾患。乃至得究竟于示菩提之果。是名咒陀罗尼。四者若在家若出家善男善女。于日夜分中。若一时二时乃至四时。观念诵习此一字时。能灭一切妄想烦恼业障等。顿证得本有菩提之智。是名得忍陀罗尼。如一字者自余一切字义皆含如是义理(云云)。

文云。颂云总持至实相具此名者。以颂重显示前义也。上二句明以四种差别总摄而悉可受持义也。下二句是示以声字等五种法皆为总持义也。谓声者是所生从口咽喉。有所诠表音声是也。字者天竺所用梵语文字是也。人者上所举七种人类是也。法者上文所言因行证入是也。实相者真言所诠字相理是也。皆以如是法为总持义也。问。何以为总义也。答。如悉昙字母释云。第一法陀罗尼者。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惠力持。由此力持闻未尝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所摄录无量曲。经无量时能不忘。以由此义故。以为总持义也。上来辩第四章毕。自下明第五章也。

文云。第五秘藏真言分有五者。是标此第五分中更亦有五分章义也。就中有二文。初明秘藏真言义。后问答决疑也。是其初文也。宝钥颂云。九种住心无自性。转深转妙皆是因。真言密教法身说。秘密金刚最胜真(云云)又二教论云。自性自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说三密门。谓之密教(云云)。

文云。初揭谛至句义如是者。以此四句真言如次配四乘差别也。揭谛者此云行也。是即示四种乘人之修行作业之义也。秘藏记云。揭谛揭谛(行也义谓菩萨行佛行)波罗揭谛(圆满最胜也)波罗僧揭谛(和合)菩提娑婆诃(究竟义。圆满义。惊觉义。成就散去义)问。彼此二说句义相违云何。答。异说不同难和会。今尝将会之。彼秘藏记明从本垂迹义。今秘键是明从因向果义。故无相违也。意谓。于第三波罗揭谛者。总摄入他缘大乘乃至极无自性心也。于第四波罗僧揭谛句。是句者是一向唯属真言密教之行果也。于第五菩提娑婆诃句者。以上所明六种住心人之皆悉遂令归入真言曼荼心之果海义也。故上所说诸乘究竟于真言之菩提令证入义也。

文云。句义如是者。是总结之辞也。

文云。若约字相至历劫难尽者。是赞此梵字真言之总持之作用无穷尽德也。问。以何义名字相又名字义耶。答。如字母释云。音阿(上声呼)训无也不也非也。音阿(去声长呼)乃至迦(上声呼)一切法离作业等(云云。私云是云字相也)又云。音伊(上声呼)一切诸法灾祸不可得(云云。此言不可者以是为字义也)今私案云。梵字之字训是为字相也。以此字之不可得义即为字义也。此不可得者含胜义谛甚深最妙义故云字义也文云。若要闻者依法更问者。是总结示劝学意也。

文云。颂云真言至一心是本居者。以颂重明上义也。真言不思议者。是总叹德也。如大日经云。真言三昧门圆满一切愿。谓如来不可思议果等(云云)。

文云。总诵者无明除者。示断惑德也。

文云。一字含千理者。是示一字摄多门德也。

文云。即身证法如者。是赞即身成佛妙法也。菩提心论云。若人求佛惠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

文云。行行至圆寂者。亦以显密二行遂到法身如来大涅槃处也。

文云。去去入原初者。示弃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遂归入本初真实处义也。

文云。三界如客舍者。是示欲·色·无色之三界暂住义也。

文云。一心是本居者。是示以本觉一心处为遂可住常住本处义也。上来明秘藏真言分中正宗义讫。自下文中是第二问答决疑分也。此中所有问答易可了知故。强变委不可解释云也。

文云。问陀罗尼以下文。是问答。问答有二重。

文云。问陀罗尼至深背圣者。是初重问答说也(此问答文义最易了知故不释之也)。

文云。问显密二教至说秘义不可者。是第二重问难也。

文云。医王之目至深重重耳者。是第二重答说也。此中问答有深旨。是义意如二教论云。问。应化身说法诸宗共许。如彼法身无色无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说无示。诸经共说斯义。诸论亦如是谈。如今何谈法身说法。其证安在乎。答。诸经论中往往有斯义。虽然文随执见阴。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问。若如汝说。诸教中有斯义。若如是者。何故前来传法者不谈此义也。答。如来说法应病投药。根器万差针灸千殊。随机而说权多实少。菩萨造论随经演义。不敢违越。是故天亲十地驰因分可说之谈。龙猛释论挟圆海不谈之说。斯则随经兴词。非究竟觉唱。虽然传显法将会深义而从浅。遗秘旨而未思。师师伏膺随口蕴心。第第积习随宗成谈。争募益我锋未遑访损已之釼。加以释教渐东夏。自微至着。汉明为始。周天为后。其中间所翻传皆是显教。玄宗代宗之时。金智广智之曰。密教郁起盛谈秘趣。杂药日浅旧痾未除。至如楞伽法佛说之文智度性身妙色之句。驰胸臆而会文。验自宗而取义。惜哉古贤不尝醍醐(云云)。

文云。然显中之秘秘中之秘秘中极秘等者。如二教论云。显密之义重重无数。若以浅望深。则秘密浅略则显也。所以外道经书亦有秘藏名。如来所说中显密重重。若以佛说小教望外人说。即有深密之名。以大比小亦有显密。一乘以简三立秘名。总持释多名得密号。法身说深奥。应化教浅略。所以名秘。所谓秘密且有二义。一众生秘密。二如来秘密。众生以无明妄想覆藏本性真觉故。云众生自秘。应化说法逗机施药。言不虚故。所以他受用身秘内证而不说其境也。则等觉希夷十地离绝。是名如来秘密。如是秘名重重无数。今谓秘密者究竟最极法身自境以为密藏。又应化等说陀罗尼门。虽是同名秘藏。然比法身说权而不实。秘有权实。随应而已。余文义易了故不释之也。上来第六判释本文分讫。自下第七明流通赞叹分也。

文云我依秘密下有二行颂也。初二句总结上来所明五分章也。

文曰。一字一文一句者。赞斯所作之能诠文句最甚深广大义也。

次文云。无终无始我心者。是赞斯所诠实相实义之常住不灭之心性最义也。我心分者。是示一切众生等遍在第九净心处处佛性之本觉心分义也。

次句云医眼众生下。是示文殊垂利生教本意也。谓盲冥众生依不觉悟上文所明我内心所有本觉净心分故。文殊发极大慈悲心。而示说此文殊之本法般若波罗蜜多之三摩地门法也。如大日经疏五云。言除障者。如来见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法身。但由一念无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觉知。是故发诚实言也。我今要当设种种方便。普为一切众生决除眼瞙。若我誓愿必当成就者。令诸众生随我方便。说此诚实言时。乃至于一生中。获无垢眼。障盖都尽。故名三昧耶也。

次文云洒斯甘露下。是示普悉回向一切众生而令断惑障亦除四种魔军义也。

般若心经开门决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