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品余

善男子同体下。第三明三身用。有二。一明外用。利他。二若了此义下明内用。自利(隋云。就外用亦有内性语。为成外。就内亦有外用语。为成于内也)。二中各八。初八者。一明同不同。二是初佛身明一不一(隋云。以释第一二)。三明本非本(以释第二二身是末。有一二。法身是本故无一二也)。四明常无常(释第三明二身有一二。是定常定无常。法身一二。是非常非无常)。五离无分别智下明离下离(离法身外无更有法身故。二身无常。法身常也)。六分别有四种下明摄不摄(据别明常无常。示三身各异)。七是法身者二无所有下明境非境(明无常法是下地境界。常法非彼般若所知也。此据能化为宗)。八是身因缘下明因非因(示有如如理故。有生死涅槃也)。此即初也。此据能化为宗。一同以解脱作化身利二乘。二乘曰众生。二同以般若作应身利大士。曰弟子。三同以四德成法身以自利也。故十五中第八三同门。问。文既说同。统略是顺梁。何以加不同言耶。答。举三种同。即三不同互自显故。晓云。于第二身不言体同。诸佛净识非一体故。于第一身不言意同。于化身门无实意故。由是道理别立三同(沼云。大品云化佛无心)。准此可知。就文有二。初一切诸佛者总举三身后于第一下别举三身。此初明化身。言同事者。化身同有化二乘之事。次同意者。应身同有化菩萨之意。后同体者。同有净我乐常四德之体。净为凡夫乐生死。我为外道生诸见。乐为二乘贪涅槃。常为大士识本有。并如别释。后义下六法身与应化身同体(略云。同事者利物。同意者明一味。法化菩萨如如智与如如境一体。故云同体)。

善男至说多下。第二明一不一。此据所化为宗。二乘心不一。大士心一。佛心非一不二故。十五中第九三意门。就文有三。初明化身。随二乘意不一故见不一之(隋云。种种形也。庄严晓义。犹不可者。被对知之)。

第二佛身下。次明应身。随大士心一现一应身(恒见一切智及丈六身。依此沼云。言一相者。但现佛相无六道别)。

第三至不二。第三明佛心无一无二故。不一不二法身也。隋云。过一切相者如智。非执相境界者如如境也。

善男子至处故。第三明本非本。第十依无依门。化依应。应为本。应依法。法为本。法身无依故本(统略同故)。此即表解脱是般若果。般若是法身果。法身但因非果。解脱但果非因。般若亦因亦果也。晓云。化身诸相。应身智悲之所显故。应身众德。法身性德之所显故。法身境智本来湛然。非虚假法。不依因缘。故言真有无依处故。以此文证。当知修生无分别智等诸功德皆属应身。不可揽取妄置法身也。

善男至无常下。第四明常无常。即第十一常无常门。释义文显有二。一总标章门。二释之。初也。又二。初常章门。后无常章门(晓云。初通三身。以有义故。说无常者唯在二身。庄兴取之。沼有二说。初即取之。后自执也)。义名所以。有所以故明常无常也。

化身至法轮下。第二释。释三身即为三。初就化身有二。一常。二无常。中又二。一释。二结。释中有二。一转法轮恒化二乘。二说随缘方便恒化大士。化大士明如如理。化二乘转十二轮(兴即取之)。初也。

处处至绝故。第二化菩萨(隋云。前明应身化菩萨。就正宗为论。此言化身。化菩萨。就傍义作语。晓云。处处者十方六道处)。本云如如方便。此即随缘方便。义亦同故。晓云。如如者不违诸机根。巧顺物宜。故曰方便(庄即取之。故云。随其有感如是应机。故言如如)。以有义者有三义。一恒有应身自在为本。二恒有众生所化为境。三恒有化现利他之事。具此因常也。

是故下。结也。

非是本故下。第二释无常章有二。如前。此初释也。又二。此初明化身始有。具足至现故。第二明化身是俗。具足用是真。若菩萨见俗即真。则俗具用显。二乘见俗异真。俗用不彰也(隋加云。又释。前明非本显其有生。此言用不显。显其有一途。化讫则有灭也)。

说为下。结也。

应身至不断下。第二明应身。以修得智慧为体。就文又二。一常。二无常。常又二。一释。二结。释有三义。一明体。二明用。三众生下明事。一体者。应身本同生死。生死既不尽故此体不尽。二用者。此身本示现诸佛不共等法(晓云。一百八十不共佛法。庄即取之)。诸佛不尽故此即不尽。三事者。此身本化众生。众生事无尽此身亦不尽(晓云。佛性论云。常住用缘有其十种。具如彼引。庄即取之)。三藏又释。体中言从无始。生死不断故。如如法身不尽。法身是应体。体既不尽应身亦不尽(沼即依之。故云。乃至摄大乘云。所依常故。应化亦常)。初也。

一切至持故。第二明用也。

众生至无尽。第三明事也。

结文显也。

非是本故。第二释无常亦二。一释。二结。释又二。一非本故。修得始有也(隋加云。始有故有生。生故无常)。二用不显。是俗也(又释。用不显者。明其有灭。终故有灭也)。

结文显也。

法身至虚空下。第三法身亦二。一释。二结。释有四句。一非行过三世。二无异过因果。三根本过始终。四如空过生灭也。由空有风。由风有云。云如化身。风如应身。空如法身。风静云灭。唯有空在。二身既罢。法身在也。晓云。四句。宗因喻也。初以二义以立常宗。非行法者。明非生灭无常。非如二身众缘所生。行于三世。如言诸行无常有生灭法。法身不尔故非行法。无异相显非及异无常。非如二身横有彼此之异纵有前后异。法身无有如是二异。故无异相。一无生无灭。二及异。以此二义立常宗也。根本故者是辨因。言虚空者是同喻。言如世虚空。为风轮等作所依本。故是常住。其风轮等是能依末。故为无常。如是法身为所依本。故是常住。不如应化非是本故为无常也(沼云。唯就如如名为法身。云非行法。无生灭相。又释。非行法者。非烦恼有漏行法。能证之智亦法身故。兴依此意。故云非行。无异相者。如如法身本如空。智法身。庄严佛地。由不断常亦说为常。涅槃依此获常色等。若言如来身无常者。舌根堕落)。极说三身即在此教。故特称王。既以理智俱为法身。云非行等。何为自树改真文耶。又论述经。庄严三常。自性常。不断常。相续常。如次能显此经三身。而自违文非本常者。舌根堕落更在谁矣。事如鼓公。又非烦恼有漏行者。若依此义。何唯智身。化应亦同。何至比非云非行等。广如别也。问。若尔以常为至极耶。答。统略云。凡有三重体用。一法身常为体。应化无常为用。二常无常皆用。中道为体。三句四皆用。不四为体。问。何以知耶。答。楞伽第七云。离于常无常。若见如是佛。不堕恶道中。具如彼也。

是故下。结也。

善男子至境界下。第五明离不离有四。一明不离法身有一切境智。二明不离法身有如如。三明不离法身有常住。四不离法身有清净。身外无别境智。故是如如。此如如无生灭。故是常住。常住无生死不净即是净。此初有二。一明如如智外更无有智。即示无修得应身智慧真境。二明如如境外更无境。即示无化身俗境也。

是法至如如。第二文(隋云明境智即如如。明上境智无有别异如如也)。明四如如理。一无二我之理。无人法。二无语言之理。理绝言名。三无一二理。无定真之一二。四一味理。理同无生无灭。一如如味(有五义。一无真俗。二无异无因果。三语言断。四无觉觉观。五一味万同。一不有无不无生无灭。一如之味也)。是法如如者。法如如之境。如上四种如理是慧如如者如如智。即四种如理也是。

是二如如。第三明法身常住。是二者上如如境及如如智也。如如者明上二种四如理。无生者前际不有。无灭者后际不无故常也。

如如不一至清净故。第四明道前后法身不离清净(明三点清净)变此有二。初释。后结。就释有三。一如如不异故。明道前后二清净不异。此明法身无染(庄云。或有经本。直不异也。梁就此本。故释不异。隋就今本。故云如如明法身也。不一者。道前后二种清净不一也。不异者。同无染也。如如者。释前无染如道后。道后无染如道前也。沼云。智如二种不异。智是有为故不一。如是智性故不异。如若异智不是彼性。如破胜论。地性应非地性。以异地故。如水火等故。此亦然。故唯识云。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今谓。此量岂无自语相违。若许无者。例应言无性有情等非无性等。异石等故。如大乘者。二是故下明般若无碍(隋云。既无有染无法碍。此如如也)。三灭清净下明解脱无垢(以无染无碍故无垢也。法身是体。与烦恼俱。宜曰无染般若是能见能妄。而惑不能碍。解脱离患。宜言无垢。此三明性得具足也)。

是二清净不。第二结法身具三清净。有二。一结无二障。云是二者。是上般若解脱二障。言清净者。二障净也。二是故下。结法身具三净(结有二。初别。后总。如文显也)。由无二障故有三净。此三身即三点清净。并出十七地论。自作此释(问。既言二鄣。云何有三净耶。答。若论性得三点。本来清净。并无有鄣。今修得般若与修得解脱。然三鄣无别是法身故不立三鄣。而法身本有净故。净有三义。以惑亡故。别有修得解脱。别有修得般若也)。

复次至四种异下。第六明摄不摄义。欲明三身之外更有第四身。又欲明三身相有三体相有别。此即十五门中第十五料简门。有四句料简之。问。文次如梁。统略何故置最后耶。答。十五之中。此门正显三身体相宽狭差别。经意置中欲贯前后。统略居后摄前诸门。义望有由。故不相违。问。本云分别有四种身。既有四身何说三耶。答。此是随时开合废立。言开合者。法华疏第十一云。开合门者。经论之中说佛开合不定。或合为一。谓三宝中一佛宝也(庄云。谓佛法身。三身以是法身摄故。沼云。就总应化亦名法身。故唯识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或开二身。故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既有一本一迹(如智度云法身生身。或三。如此经及庄严论。或四。如此四句中辨。或九。如大乘同性经)。乃至十佛。依华严经。一无著佛。乃至十如意佛(庄即取之)。如是开合不出四句。一本迹俱合。乃至四开迹合本。具如彼也。言废立者。如为缘门。三身化物。义无不周。故废增减唯立三身。据此化物具在五义。如初门述(晓云。又有别义。建立三身。为对三相三心三障三德三道理等也。)就文有三。一标。二列。三释。初也。

有化至非应身。列也。

何者至非应身释也。已灭佛示现化非应者。无本故(隋云。无复智慧力本。法花疏云。谓佛入涅槃已。龙鬼等之身。故名为化。不示佛身。故名非应。略云。此是理现种种身。兴即取之。晓云。月支窟中留身。庄沼取之。然沼云及遗形骨。故旧本云以愿自在故遗身)。地前身者。十行以下至外凡。有三界果报与业烦恼相应曰应身。十回以上出三界修。一切智果报不复与业烦恼相应也。似也。皮肉已尽。罗汉果满。补回心作大士。出决定藏论(十行四心以下。乃至曰应身。若第五心乃至十回以上。已出三界。乃至藏法华疏云。地前菩萨所见佛身。乃从三昧法门中现。名之为应。非六趣摄。所以非化。略云但作佛身。沼兴取之。然俱加云。四善根中菩萨所见。如梵网经千释迦也。晓云。地前果报烦恼相应故名应者。未近文也)。既云相应。是相似也。彼引之故名应身。同非旨耶。亦应亦化者。化就色应标智。此合证色智皆是应。但证色是应复是化(法华疏云。声闻所见佛身。彼见如来相好形。修之成佛。故名为应。见佛在人中受。同人类故名为化。略云。现如来身具作二身。沼兴取之。然沼加云。于王宫身现成佛故。名住有余涅槃之身。兴云。即经中百亿释迦也)。问。十地所见应身。何地所见应身何摄。答。晓云。是第三句。庄即依之。又义如彼。沼云。据地上见他受用身。亦名应身非化。今略不论。兴即同之。故云。总言乃至十地他受用身。理定是应身非化。既说四善根所见佛身应非化。以此例彼他受用身。故不说之。主在起化易。主无即难知。故初句中唯说如来灭后所现。令依彼说。后句可见也。

善男至现故下。第七明境界非境界。法身非下地境界。第十四二无所有门。连承料简门明义故。回为次第。释文义显故。又有三。一明如如境无五相。二明如如智无五执。三合结智境二种清净。就境又二。一略明。二广说。初也。有三。初是法身者标。次二无所有遣。三显现故释。二无有者。下文明五种二无所有。法身无此五种二。故言二无所有也。显现故者。法身出过五种二境之外曰显现。于五种二是无所有也(沼取此也)。

何者至所有下。第二广释又二。此初标也。

于此至是无下。第二释。有五种二无所有。一破身见(隋云。破身见凡夫)。身见染污法身起二见。一见我。二见我所。若言一阴是我。四阴是我所。若言五阴皆是我。身外为我所。言于此法身者。二义于法身也。相者我也。及相处者我所也。二皆是无者。我我所于法身是无。法身不同此二有故非身。身见凡夫境界也(统略释此初无所有。故云。二无所有。谓相及相处。即摄论云相识见识。相识是前尘。见是能识。法身无此二)。

二非有下破阐提。有二。一执有者。言生死有乐涅槃有苦。二执无者。涅槃无乐生死无苦。言非有者。例上义。五文皆应言于此法身也。非有者。佛上非有。佛上非阐提所计之有苦。非无者。非所计之无乐故。法身非阐提境界也。

三非一下破声闻执。有二义。一执涅槃。怖畏生死。法身无相不如彼见。故非有无一二。非声闻境界也。

四非数下破缘觉存他我故。但自利我不利他也。数者他我二体。非数者无二也。法身非彼我二数故。非缘觉境。非非数者非定一也。

五非明非闇破大士(隋云。始行菩萨)。言道前未发心是闇。道后已上成就为明。今道前无暗。道后非明。唯佛能知。非大士境也。

如是至非闇第二明如如智无上五种二执。即五别。皆应言是如如智。在文可见。

是故至事业。第三合结智境二种清净。有五。一境智清净。二境智无分别。三无有下明境智非定因果。四为灭下明境智功用满。五于此下明境智体相。此五次第相生显现。境界清净等者。别结法如如智无上五执二。不可分者。合结如如如智。法如如则过上五相。如如智则过五执。中间者明法如如无有十地金刚与佛三处中间。如如智亦不见有此间也。为灭道本者。法如如为灭本。智如如为道本。以道前后如如皆无染是解脱。解脱为修得之灭本。如如智为道本者。修得般若从如如智有(晓云。灭之本。道谛之原。兴即取之)。于此法身显现如来者。有灭故如如如如智体现也。此法身者。即上法如如如如智。显者即上二义至道后故显现。显现即是来。来故无复五种如。离五执故曰来。又如结道前本无五执。来结道后始得显现也(隋加云。若三宗大乘义。如此境。来是智。故言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

善男至议故下。第八明因缘非因缘。上明法身显现如来由五义而有也(隋云。文中二。一释。二结。此初也)。一是身因缘。乃至五依本。是身因缘者法身因缘也(晓云。乘前统终。说于是法身因缘者。兴即取之)。若无法身。众生不能厌生死求涅槃。以有法身故能修道取灭(隋云。能发三菩提心。能修出世胜道)。法身是修道之因。得灭之缘(故言是身因缘)。二境界者。若无法身无有修道真实境界。依法身理故道境成就。三处所者。若无法身。四种涅槃不得成就。故呼法身为大士修道处所。四果者。若无道前法身为因。不得道后果。五依本者。若无法身。生死不成就。为生死虚妄作依本故。故法身是生死二依本也。烦恼依法身。业依烦恼。果依业。次第相依。故得成就。五中。初一通为出生死灭道二义作因缘。恒厌生死求涅槃。必由于道故一。第二偏明为道境界。既有道则有灭故。第三偏明为灭处所。道圆灭满则四德果备故。第四明果。法身不但为前四义。亦由有法身故。生死心神不断故。第五明为生死依本。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晓为六义。庄取。兴七。莫不依本。沼配五果。异熟果等)。义通可尔。法身因果无二体故。若寄诠者。因果意别。酬因曰果。广如义章第三五果义。今明法身一用能生万法故。下既云依此法身难思三昧得显现等。难思议故(此即第二结叹)。法身有五事难思量。若存法身有五事。则法身非复无相。若五事不由法身。复无生死涅槃二种道理。故不可思量。而可思量者。以法身与生死不一不二故。可得为因果。若定不一则不遍(理则不遍。以理通故。不可定言不一)。若定不二。则生死只是法身(法身实不生死。故知不定是一)。由有不一不二之理故。可修因得果也(以不二故法身之理为万法之本体。则不失于通相。以不一故因果双存违顺两立者也)。

若了至大乘下。第二明内性(隋云。明法身内自利)。又八。一明大乘。二明如来性如来藏。三依于此身下三种因。四依此法身下明二种事。五如此法身下明四德果。六依大三昧下明二种依。七譬如下明不倾动(隋云常)。八善男子下明四难动。此初也。若了此义者。本云若了义说。准下知之(晓云。然先五章不显其义。今欲了释前隐义。故言若了义说。故知沼云总劝信者。未延文也)。问。诸师皆云先五总标。此下别释。此顺文义。何别段耶。答。既言明法身内自利。故无妨也。大乘者义有三。一能显(隋云。能显为义)。大乘。十二部经亦能显出境智等法(大乘正说能显六度等理故。有教为显大乘能显万行)。二能行(能行能策为义)。四乘六度等行。进趣前理(六度等行。从因至果)。三能至(能至为义)。四乘道前法身。出至道后佛果(道前法身乘行。至于道后佛果)。故言若了此义是身即大乘。正是后一(此三乘以运出为义。又乘是载义。初一载文慧。次一载思慧。谓五波罗蜜载思慧。般若载修慧。法身能载出生死至涅槃。故言若了义说即大乘也)。又乘义有六。一乘体。体是出离(隋云。出离为义)。出离四谤。以法如如及如如智为乘体。二乘摄。众生即是乘用(无有一法出法性者)。三乘因。因是慈悲智慧。智慧不着生死。慈悲不着涅槃。故能出(慈慧能得于乘。是乘家正因也)。四乘障。是皮肉心。五乘方便。二乘及凡夫善也(凡夫二乘四谛等行。皆是入乘之由藉。登地之引道也)。六乘果。无上菩提(由性得般若。能显此大慧。即是乘家正果也。故云若了此义身即大乘也。晓云。大乘。起信三大。如来性者佛性三性。如来藏者同论三藏及宝性等。具如彼也。庄即取之)。

是如至藏。第二明如来性如来藏。隋云。说性缘起。乃至离五邪执得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令诸众生入平等心。性义有三。一不执人我曰无著性。若着人我则有着(若是凡夫着人我。此则贪爱过甚。称之为着。染着前境。若能于无我中不取我相者。则无染着。故言无著性)。二不执法曰无碍性。执诸法则有碍(若二乘及始行。执于法我。则于二空性本来有障碍。不能究竟通达也)。三无离性。不离万法有此二无我理(性是万法家本体。体通净秽中无染净。隋于无随于有。故言不离性也。菩萨有三行能对治前三惑。一如理行。无人我是其境。无著是其果也。二无余行。修无我是其境。无碍是其果也。三相摄行。无数量法是其境。不相离是其果也)。此三位通十地三十心皆有之(通在后三十心中有也)。又道前曰自性住佛性。道内曰发起佛性。道后曰果地佛性。言如来性者。法身是上诸佛性体。此佛性有五位。一外凡如乳。二十信如酪。三十住十行如生苏。四十回十地如熟苏。五佛如醍醐。故言是如来性。次如来藏。义亦有三种。一道前。法身在生死内。生死在法身外。法身为生死所藏。此是众生界。二道后。法身过生死外。生死为法身所藏。此明如来界。三道内。法身遍通内外。互为能藏所藏。此明菩萨界。初一取所藏(隋云。烦恼覆法身坠在生生死之内。如贪女宅内而有宝藏者藏也。即生死坠法身所藏。是众生界即如如。如如即法身也)。次一取能藏(法身为能藏。生死是所藏。已以法身显现为藏也)。后一合取能所。而皆法身为体(望下是能藏。形上犹有隐处故所藏。合取能所藏为藏也)。

依于至显现下。第三明三种曰义。一生因。道前法身能生未有之道。二满足因。已生之道复能相资使道满之。三显现因。道已满足。道后法身能自显现也。文有二。一别释。二合结。就初有三。言依于此身得初心者即生因。修行乃至金刚心者是满足因。如来心显现者是显现因。此文备有六位(合辨则为三因。若开即成六位)。一发初心是十信。二修行中心。十解十行。三不退心。十回讫十地。四一生补处心。就第十地自有十法。如华严所明。前七法犹更经生。后三法一生得佛。是其法(第十地有三相。谓人。起。于后。分得成佛。名为一生补处心。晓同。而依起信三种之心释初发心。庄兴即取。然兴加云。初心者。即善法欲初发大菩提心故。乃至晓云。因果经言。善慧菩萨。功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延一切种生兜率天。名圣善白。案云。除成道生及今受生。余在一生。一生受已次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菩萨。庄云。今释。除此今生更受一生成正觉。名一生补处。如瑜伽四十六云。已成就中复有二种。一一生所系。谓此生无间当得无上菩提。二住最后有。谓即住此生当证无上菩提。若依此说。慈氏生天名一生所系。此系此无间生得成菩提)。重述前说。何称今释。见文可知。兴云。理实应言三生补处。故智论云。三生菩萨生兜率天。以入住满即三生故。而言一生者。即三生中之后一。后一生生后报利处而成大觉。大觉妙果以补因处故名补处。即隋意也。广如序品疏中述之。六如来心是果。又义。地地各有五心。初分名(八分初)。初发心。地中未定名修行中心。地中决定名不退心。第八心至第十心是一生补处。两地之间名金刚心也。

无量至显现。第二总结也。

依此至显现下。第四明二种事。一因事。因法身起定悲法用(因法身生修得闻思修慧。大定起慈悲。慈悲生般若。般若契法身。法身有能生之力。故名因事)。二用事。定慧诸用还显法身性得定慧(即以三慧修得慈悲般若尊。还显性得法身如如般若慈悲及禅定等。故名用事)。文即为二。初也。又二。初明法身定生修得定。后明法身慧生修得慧。初也。依此法身者能生之本。言不思三昧者所生定也。后文亦尔。但定中是外国语。慧中是此土音也(兴云。梵云摩诃三摩地。此云大等持。能持心慧命平等故。言三昧者谬略也)。若尔还谤今师庄等之说皆不成也。

是故至显现。第二明事(隋云。亦名果事)。道中定慧还显法身上二用。即是用事。言是故是上法身生定慧故。二身显现者。显法身上性得二用也(晓云。依定现化者。以定自在力现种种相故。依智现应者。由大智慧力现正觉相故。兴即取之)。

如此至清净下。第五明四德果。有二。一明法身生四德。二是故下明四德成如来。如来是果。宜言四德成如来。法身是因。宜言法身生四德也。道前法身自为道后四德作果。一净。二我。三乐。四常。言依于自体者。依谓因也。因自体法身有身体四德(兴即取之)。说常者。有故可说三(由我体自有常可得)。说我者。本云说实。由我有真实之体。对无我无实体也(虚妄无实)。由有法身之理故有常住。有常住体者实。自在曰我(晓云。真实自在。俱是我德。然对法我说真实义。若对人我说自在义也)。亦可由实故常。常能通住万德故。宜言由之。四德皆应言依于法身。而不尔者。一欲示诸德有传相生义(兴即取之)。二法身是有体之名。与常我相符也。依大三昧。是法身性得定。得定故有乐。对散乱有苦也。依大智慧。是法如如。由智无惑。无惑故有净也。故常我宜依法身。乐净宜依定慧也。问。宝性论及摄大乘等。说信为净德因。此何说智。答。沼一解云。彼别因故。此约通故。

是故至清净。第二明四德成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言法身常住。自在者。由道前法身之如理故。来至道后方明四德故(隋云。但由道前法身之理来至道后方名如来。法身非内。得说为内。二身不可作内名。故前说三身并因。并是得本有者。同僧佉自性义。自性名因义难识。若定本有自性。非得法义。方说四德故。兴即取之)。四德有三种次第。一为化物净我乐常。二相生次第常我乐净。三相对次第。对生死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具上三故不净。佛果翻此。故说有常乐我净也(隋。常置后。即云。生死凡夫无常故苦。苦恶家果。众生不喜。今出世乐翻生死苦故无我。此不自在系属魔家。以出世乐无坏自在故即是我。翻彼无我。既苦无我此可厌患。即是不净。故出世净以翻对之。生死既由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具此三法是厌恶。若为能得除此无常。若能出世。则得乐我净常也)。

依大至出现下。第六明二依不离。有二。一明修得定依性得定生。生已而不相离。二依此大智下。明修得智依性得智起。起亦不相离。此与上第四异者。一上明由性出修修还显性。此中但明由性出修。二上略明出定慧。此明定慧有于多种用。三上直明修性更互相出。此明修性不离。四上明因中。此论果地。初也。有三。一标。二列十事。三结(沼即取之)。初也。依大三昧者。此呼法身性得定为三昧。此三昧能生佛上修得三昧。又能通在诸三昧中。此三昧以无碍为体。

一切禅定下。第二列所生有十。一一切禅定。即佛上修得别功用有中定。二首楞严。应言首摩伽那。此云勇健。即是空定。并以无颠倒心为体(晓云。此云健行。如大品百八三昧中说。举一例余。故名为等。庄沼及兴。梵音略取本说。此反依晓。庄云。定别有八如彼。兴云。健行广如智论百八三昧中解。亦取前之也)。三一切念处。四大法念等。明佛无遗忘。于舍境界。同以无忘失为体。一切是别念。大法是通念。别念别知诸定生。大法念通知诸定(晓云。中道实相。离一切边甚深广大名为大法。念此法故名大法念。如萨阇尼健子经云。观法念处不着断常行中道故。乃至广说。庄沼及兴取之)。五大慈。六大悲。是摄众生定。即有中定(隋云。亦是修得)若在佛果无见无不见。若在因中见有众生(沼云。萨遮尼经第六有三十六种在慈观。思益第二有三十六种大悲。皆广如彼)。七一切陀罗尼。即此翻总持。陀罗尼品具说。此能持一切空有诸定。八一切神通。利他用也(隋云。六神通。空有二解其体。沼云。六通广如萨遮尼第七)。九一切自在。十自在定。通利自他(自利利他二行皆得住放之功)。如下文释。十一切法平等摄受。自利空空(广如晓疏。沼有三说。第二取之)。

如是下第三结。上十法悉是应身修得佛法也。

依此至显现。第二明摄亦三。如上。标也。大智者是性得如如智也。

十力下列。有四法。一十力。二四无畏。三四辩。四一百八十不共法。先三法门。广如大论及义章等。第四不共。晓云。然诸建立不共佛法有其三品。一十八不共。二一百四十。三一百八十。言十八者亦有二门。一者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处。是为十八不共佛法。二者身口意无过失。乃至去来。今边通达。第二百四十不共者。菩萨地云。三十相。八十隋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寂习气。及一切种妙智。如是两科。广如义章第二十。十八不共及百四十不共法义。然四一切种如下述。又如义章第十八。三不护义。三念处义。四一切种净义。四无量义。第三百八十者。无上依经下云。佛告阿难。有一百八十不共之法。此是如来殊胜功德。一三十二相。二八十种好。三六十八法。案云。合此三门为百八十。六十八法者。如前两重十八不共为三十六。又有三十二独得法。足前合为六十八法。三十二种独得法者。如彼经说。如来独得如意自在捷疾通。一也。如来独得无有边际变化神通。二也。无量无尽望神通处。三也。如来独得心自在法。四也。自在无边智他心通。五也。自在无碍天耳神通。六也。智无色界众生种别。七也。通达圣众般涅槃位。八也。智慧明了有不定答。九也。六波罗蜜善能答问。十也。分别说法无有过失。十一也。开化众生无有空过。十二也。如来独得第一导首。十三也。如来独法不可寂灭。十四也。如来独得金刚三昧。十五也。一切诸法非色非心心不相应如来至智。十六也。无碍解脱。十七也。三不护法。十八也。断灭习气。十九也。一切种智。二十也。如来独得金刚聚身。二十一也。未曾作意一切事成。二十二也。一切诸相与处相应明净具足。二十三也。所授记别无有不定。二十四也。于胜负心佛不详不得见佛。二十五也。转一切胜妙法轮。二十六也。荷负众生能舍重担。二十七也。入般涅槃后更起心。二十八也。如来独得修因圆满无解二十九也。如来独得生果圆满无解。三十也。如来独得利益他事圆满无余。三十一也。如来独得辩才无尽。三十二也。如来独得一切法悉皆如理。三十三也。案云。独得之数虽三十三。若取果德唯三十二。以修因满非果得故。但因果相对相承举耳。所以不过一百八十。又诸句中皆有如来独得之言。但今刊繁略抄之耳。又经文中无一二数。今为分别明。故加数也(庄沼及兴皆述此义)。

一切有下结也。希有四。十七地偈言(隋云。如补彼决定藏论偈言)。一者一时净不净。二初无垢后净。三无离无有异。四无动无思惟。一句但道前。明法身一时中净。此是希有不可思议。烦恼不染是净。而为烦恼所覆亦是不净。二句道前本无垢。而道后复言清净亦不可思议。为自性明本无垢。为修得故后言清净。三句明凡夫中一切佛法虽在生死中而万德不相离。乃至道后体亦无异。故名希有(凡夫地中一切佛法万德功德。与性得法身不相离。如如性得外别无有虚妄。故名无离。无异者。与道后所得万德无异。故名希有)。四句明道后如来恒有应化说法等。而恒寂静不动。无有作意思惟(道后如来恒起应化救济众生。说法逗机无时暂辍。而体恒寂不动。未曾作意思惟。此为希有。此四通明修得与性得也。晓云。不思议法名希法。如信力入印经。庄兴取之。庄加云。又三密也。如密迹力士经。兴云十住断结经)。

譬如至得现下。第七无倾动。明法身无心于照虑。如珠无心而出宝。文有二。一譬二合。珠体有三。一如意珠。自能出一切宝及种种用。譬于佛宝(庄云。若依观佛三昧海经。是金翅鸟王心。轮王出世以为珠宝。大智论云。如来舍利。劫末之时变成如意珠利益众生。沼即取之)。二清水珠譬法宝能净众生信心之水。三吐宝珠。一两金投之。能吐百两报他譬僧宝为福田用施小而果多故(兴即取之)。三宝欲取一宝为譬也。此宝不作意而生一切宝。即譬法身不作意而能生一切法也。宝有六义。一难得。譬凡夫反劫在生死。未修道不能至见法身。是故难得。二清净。譬法身在生死。烦恼不能染污。三能生众宝。譬法身能生行人六度。及一切六神通等一切诸用。四此珠能庄严人身。譬法身能庄严众生五分法身。为慈悲智慧之端首。五此珠诸色中上。譬法身于世出世法为无上。六此珠色不为殊缘所改。譬法身不为八风所动。问。此中明无倾动。与前四希有中无动有何异耶。答。前文明无动故希有。今明希有之无动也。

如是至妙法。第二合也。

善男子至中道下。第八明四种难。一难思。二难说。三难行。四难得。即为四阶。此初也。有三。初三句标。一法身。二三昧。三智慧也。

过一切下。第二释亦三。一过一切相释法身。法身出名相也(隋云。出五种二相之外。体离四谤。百非洞亡。出名相之外也。沼云。离十相。谓六尘男女生灭)。二不著于相释三昧。三昧不贪著于乐也(不贫著于五尘。离我我所。禅定不于无乐处许有乐也)。三不可分别释智慧。智慧无分别心也(无分别之心。见境智之异。境离五二之有。智无五二之执。境智之体俱无相也。故言不可分别)。

非常下。第三结(结叹难思之义)。计定有者。双林佛常。计定无者。言法花以还佛断也。应具举非苦非乐。非净非不净。非我非无我。存略故但言一耳。足名中道。中道法身非断常故难思也。

虽有至不减下。第二难说有三。一法。二譬。三合。初也。有三。一虽有分别明名不可说。二虽有三数明体不可说。三不增不减明用不可说。不可说不增。不可说不减(说亦不增。不说亦不减。晓有二说。一云。虽有定慧不增于体。虽无三体不减于德。故言不增不减。后说如彼)。又若言定无无增。若言定有无减(若言有亦不增。若言无亦不减也)。上言无三体。无法身三昧般若三体之别也。

犹如至能执。第二譬说有四。一梦譬明无相空。二幻譬明无生空。三无能执明梦心不真譬人空。四无所执事譬法空。

法体如如。第三合譬。言法体者。总举上法身定慧三法。云如如者。上四如如也(无相无生无人无法也)。是解脱至死暗。第三难行三句。一是解脱处。过皮伏曰脱。二过死生过肉。明出三界。三过死闇过心(阴心穷至金刚)。明法身过此三外。故难行也(隋有二义。此即初义。又义。初是法身体真解脱。次出无明住地。过元品念。一有自在力胜出于死生。后是智慧。智慧体无烦恼故言过生死闇。经言能无于闇惑也。前义以难破故难行。后义以难至故难行。一切众生不能行符前意。所不能至符后义也)。

一切至住处。第四明难得有二。一凡夫不得至。二圣人能至能二得。言之所者。明佛至法身之处也。之者至也。所者处也。对凡夫不至圣至也。次住处者。明大士住中道法法身之处。对凡夫不行也。法身有三。一道前众生所依非至非至非住。二道中菩萨所住而未至。三道后诸佛至而无住。住者心着也。至者无复修得与性得之殊也(湎然无相耳。谓因真如等法性也。一切乃至住处。此结果位。具四德岂非果哉。只非果为果耳)。

善男子。至精者下。广说五中。第四修因有二。一譬说。二求胜解脱下法说。初有三。初明外凡夫。二炉中销下明四十心。三作诸下明十地(意谓三喻。晓开为六。庄后名云。一愿欲得金喻。二处处求金喻。三得见全非喻。四破非取金喻。五销炼净金喻。六随意回转。如次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十地及佛地也。又解。初喻显善德欲。始发大愿在十信也)。初中有四。初明发心求佛。言有人者。总举凡夫及二乘也。金者法身也。声闻久舍生死。今欲作佛如欲求金。凡夫未舍生死。始知舍之如愿觅金也。二处处下明推觅处所也。处处者。一处是生死内。一处是生死外。凡夫于生死内觅法身。二乘于生死外求法身也。三遂得见前理。言得金者。本云即见金矿也。见是三慧。金矿者二谛理也。摧折二谛于中求取第三谛法身之理。譬如破矿取金也。四既得矿下。明作观行可解居心也。

炉中至回转。第二明四十心亦四句。一炉中者。本云以内炉中。明十信心成受。受法身之理。二销炼者。本云加以销治。譬十解。以种种行修治显出法身。除皮惑也。三得净金者。明十行。皮肉既尽。信见法身显现。无复二惑。如净金也。四随意回者。十回。回心向于佛地(除皮肉气)。

作诸至不改。第三明十地亦四。一作诸镮钏者。十如如地体也。二种种下种修得之解。地上用也。地体无相圆满无际。如镮如钏。地用浅深福慧差别。如诸严具也。诸者。十地等不一也。种种者福慧二行。前两证教也。三虽有诸用。今举上两也。四金性不改者。道后前体无异也(沼云。古释。此喻属下修行。修行文下自有譬喻。故不依古)。彼法喻广释。此单喻略标。故晓庄兴皆顺此义。可别知之。又即尔遇次段自既云修证次第。此喻岂谓非明修证之渐次耶。默似伏龙言即蟷螂。盖谓之矣。

复次至善世下。第二法说亦三。初明外凡。二灭一切罪下(此文起譬应言发心修行下也。下文并隋疏既显故)。明内凡。三息掉悔心下明十地。初有三。初内有福慧。二得见下明外感诸佛。三彼既闻下明增长行解。此初也。亦三。一善男子女人。标上二人也。二求胜解脱。即是上愿欲得金。此性得慧(隋云。此是外凡。由佛性理。今众生自能有此生得智慧也)。胜解脱有三义。一除心得解脱。皮肉解脱。二大乘解脱。胜小乘解脱。三修得解脱。胜性得解脱。性得解脱通凡圣故。三修行世善者。明福德戒定施等外凡之善(晓庄兴依)。

得见至众。第二外感诸佛。即见应化二身。由有法身使生福慧。福慧生故感于应化身也。就此有二。一明众生感圣。二明圣化众生。初有三。一感见。感见二身。得见如来者见于应。及弟子众者见于地中菩萨等化身。

二得亲近已。听闻。听闻正法。

三白佛至净行。请问。请问三身之因。就此有二。一问世间。二问出世。世间又二。一善。二不善。不善欲舍。善法欲修也。出世有二。初何者正修行。总问。欲求三身云何正修行。二得清净行。释发问意又二。一求涅槃。二离生死。成上求解脱义。果上不生疑佛有无也。因中不起四倒也(隋云。文言正者。因无颠倒果无疑惑也。修者学之。行者解也)。

诸佛至思惟下。第二明圣人有见机之智。二见众生感圣之机。三应机说教。初也。如是思惟者。佛及弟子将欲答问有五种净行思惟。一护净行思惟。二无过失净行思惟。三决定净行思惟。四意欲净行思惟。五相应净行思惟。初有四种。一随前人智浅深为说理浅深。二随能忆少多为说少多。三若静心时为说。散乱时不说。四过去有堪闻因为说。无不为说。第二有四。一不颠倒说。二无轻心说。三无厌足心说。四无疲倦心说二第三决定净行。即是四无碍。第四意欲净行有四。一不为利养。二不为名闻。三不为胜他。四不谓我解他不知。第五有四。一时节不相应。二欲乐相应。三行法相应。四处所相应也。

是善男子至正法。第二见众生有感圣之机。言欲求清净者叹上求果。欲听正法者叹下修因。又为欲除果疑谓求清净。欲除因倒谓听正法。

即便至开悟。第三应机说。言即便为说者。本云即说正法也。即说者不过时不逆时。正法者三种。一但世。二世出世。三但出世。初一外道。次一二乘。后一菩萨(盖恐小乘三乘一乘欤)。又一增益法。二损减法。三无增无减法。后为正也。又法有三。一为多闻胜。如四韦陀等多语言。二为斗诤。如僧佉等多诤论。三正行。是佛法。后一名正法。又一无义。即四陀等。二颠倒。如僧佉等三实义。佛法也。

彼既至忆持下。第三明增长行解。有二。一解。二行。初有三。一闻已者明无散乱。二正念明无放逸。三忆持者无颠倒(初是闻慧。于文字上而作理解。次即思慧。承文取理。后一得明理忘文。即是修慧无颠倒也。一闻慧以文言为境。二思慧以文理合为境。后修慧但理为境。是般若真慧无文无理。以如如为境。兴即取之。即以可故)。又已闻语言境界法。闻十二部经也。正念者。解十二部经文下理也。忆持者。解理家之果也。

发心至除懒惰障下。第二明内凡四十心。即是明行。此初明十信也。有三。一发心修行。舍阐提心。二得精进力。学四正勤。三除懒惰障者伏皮。阐提不求佛法心也。

灭一切罪。第二入十解断皮伏肉。肉是业故曰罪。舍身见心也。

于诸至尊重。第三十行断肉伏心。声闻不回向求之习气。于法如如不生尊重。今至十行始尊重如如也。于诸学处者。如如理也。

息掉悔心。第四明十回。十回断缘觉不回向习。见我异他曰掉。悔昔不求如如曰悔也(十回舍二谛境入。除二乘散乱之心。住如如寂灭之理。但皮肉有正习有习气。习气有四。二凡二圣也。十信至十行中。前五行断正习而伏习气。后五行始永断四家气。后五行是不退故。兴即取之。晓云。初地二愚。二如次掉悔。庄云。异生性障。沼即取之。诸地准之)。

入于初地下。第三明十地。地义有六。一地体。是出离如如。出四谤之外。二地因。是慈悲智慧为了因。三地障。即三心惑。四地用。摄众生。五地果。是四德。六地相。如如相智也。就地中有修性二得。即慈是化身因。智慈是地相。地相属应身属道谛。是修起法。地体属法身属灭谛。非谛非修起。故此二因一时俱缘二境。由前方便中先习二行故。后能并用之而言见如如相。是慈悲由。即是定慧见如如相。此三皆属道也。

明十地为十段(晓云。皆有二句。先下位伏障。后断障入地。庄沼取之)。本文分明。今总略故。初除障。后入地。此明初地。余皆显也。今略辨之。初地相者。如来先为菩萨说自他皆空。依说学之。遂见如如遍满他我皆空。能行布施不拔不能利益他障。后去地体及相。亦皆有定慧二用并照。定见地相。慧见地体故。初地施成就除悭。利益者布施利他(兴意作之)。入二地者。既他我皆利。故入二地见如如理。第一最胜。胜二乘道。唯见一菩萨道。不见有二乘也。言除不逼恼障者。本云破不逼恼因苦障。不逼恼他不苦自身也。又不恼他眷属。谓他逼恼恼他自身。谓困苦。二地除恼困自他故。能持戒清净入三地。见法界流出般若。般若出慈悲。慈悲出智。智出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出三慧。三慧出般若。般若得佛果。言破心软净障。三地能从三千世界大遇听法。及舍身供养法师。曰软净心。软净心障除入四地也(兴即依之)。四地相者。不见能修所修异。破善方便障者。善方便有二。一知见。二厌离。厌离者为舍过失。知见者为修功德。以四地修道品为方便。明无我我所。不见能修所修境智殊也(兴即依之)。入五地相者。见真俗平等无有异相。破见真俗障者。声闻观别相。菩萨观通相。声闻见俗异真。四地菩萨见生死俗谛异如如第一义谛。五地菩萨观生死与法身因一如如。故言破见二谛障也(沼即取之)。六地相者。观十二缘。不见其有不见其无。无净无不净。即是法界自性清净。破见行相者。行有二种。一十二有。是不净行。二十二灭。是净行。不见此二曰破见行相障入七地。七地相者。学八解脱违逆虚妄。解脱违逆虚妄虚妄灭。随烦恼虚妄生。而不能见其不灭。未能见随顺虚妄不生也。今得不生不灭解。能破不见真灭相障入八地(沼意取之)。八地不见随顺法生。直见如如也。又见无增减。无增故无生。无减故无灭。故从八地去恒在如如。故言学如如满也。恒在如如以不复出入。不更见如如有异相。亦不复见有应身。又前七相亦是如来愿力令见之。使其企慕法身。从下次第修习以后遗前。又七地已下空有未并照。八地已上但见如如。慈悲不须缘现。而本愿力故自然有应化之用。如道后不异也。又十七地论明七地具见无生无灭。八地见无增减。此中文就成不成为论。以七地见无灭成见无生未成。八地见无生成。彼文就通为论。七地正学无生灭。八地正学无增减。又八地有二种自在。一者无分别自在。不见法界生灭增减。亦不见法界一异(兴影依之)。二净土自在。合一切处所无五浊等。九地智慧自在。十地业自在也。九地相者。四无碍辩也。去但有行表如如用。如如力令有六通等用。除自利行。自利行者住如如理不化众生。八地自学如如体已究竟。故学化他。修四辩六通。智自在满之也。又但举六通者二义。一者四辩是化他本。六通是化他末故。举末本可知。二者四辩除烦恼。即是漏尽。漏尽通摄四辩也。十地相者。以业自在为体。随意成就种种化众生。化众生业由如如力故尔。而心寂静也。破一切所知障者。一切所知是十如如。十地断元品。第二分得如如。所知理穷。除十种所知障尽。故言破一切所知障。广如义章第十四。正玄十地等义也。

问。例上应言破一切所知障。已入金刚心。金刚心拔除本心。何故不尔。答尔。此位时节从也。依仁王经。明十地后有三分。是金刚道。中分是金刚心体。上分是佛。又三分者。下分是方便。中分是金刚正体。上分是佛。除本心者。金刚心断无明尽。若配二十二愚释此诸障。具如晓疏。金刚心义。广如义章第十。及八科章。金刚三昧义也。

如来地至清净下。广说五中。第五明三身果。有二。一明法身果。二然诸如来无分别心下明应身果。不明化身。由应身无有别修因得果故。化身佛色声为体。不别明也。就初有二。初正明法身果。二若说于如来是我大师下明众生惑解。解得此果。惑失此果。初有三。一略明。二广释。三此三清净下重结(隋云。一明体。二明用。三合结)。初有二。此初标。如来有三种净。

云何至相净。第二释。即为三。一明三界位。二明四有位。三明二觉位。烦恼净者。十住至十回断皮肉二烦恼。免系缚三界。二苦净者。初地至十地四种生死苦。一因缘。二方便。三有有。四无有。如九识释。三相净者。在二觉位。一等觉。金刚道中四谤已尽。二妙觉。佛地虚妄永息。又烦恼是皮。苦净是肉是业能得苦果。相净者。心烦恼能生四谤之执。具上三净法身圆满。故言得极清净。

譬如至尘垢下。第二广明法身。有二。一广明体。二复次至能现应身下明用。初中一种四譬。譬佛有四种四义。出十七地论。初四者。一法身无改如金。二如来清净如水。三第一义谛遍满如空。四大般涅槃明了如觉。第二四者。一神通转变如金成种种器。二慈悲润滑如水。三自性无异不舍众生如空。四智慧朗然如觉。第三四者。一因本清净无染如金。二道洗除清净如水。三解脱清净无缚如空。四果清净如觉舍睡心明了。第四四者。一乐如金种种利益。二净如水。三常如空无灭。四我如觉。觉即六识明了四大通畅如我。初四次第者。以有法身故从道前而未来。由见第一义谛。有第一义谛故至涅槃。初二并明上烦恼净位能现化身。次空譬明上苦净位能现应身。后睡觉譬明相净位显法身(庄取此。彼明三净义。然作名云。一金体本净喻。二水界清净喻。三虚空本净喻。四梦见度水喻也)。此初譬也。有二。一譬。二结。初有五位。一真金者。本云有金。此本好也。未练金故。即况上四种性得。一如道前法身。二如道前神通。三如道前乐。四如道前因。二镕销者。况四十心(隋云。镕是伏义。十众。十信伏皮。销是除义。十解。除皮十行)。三冶练者。譬十地四义(练是初地至七地。冶是八地至十地。兴即取之。具述如彼)。四既烧打已。金刚心中间地四义(沼依。故云。金喻道前。如镕等道中。既烧已道后)。五无复度尘垢。况佛究竟地四义(隋云。后三譬亦应具约诸位。例前可知。不具明之)。

为显至无金。第二结有三。一为显体本净者。道前法身。二金体净者。结道后也。三非谓无金。合结道前不异道后也。问。此金喻与上何异。答。晓云。上金通喻三净。此但一净(庄即取之)。

譬如至清净下。第二譬。亦有四义。一譬如来。二况慈悲。三况道。四譬净。就文有二。一譬。二合。初又二。一释。二结。初有五。一浊水。本云水界(隋云。界是性也)。通况道前道后四义。一澄者。上净下浊共处而不相染。通譬道前后。无五相如义。离五执曰来(道后对浊。浊是前前。生死并法身。法身在内。生死在外。如浊体在外清水性在内。内不可见。则在下。浊则在上。清如道后。法身在外。生死在内但见法身不见生死。昔浊譬如。清净譬来。兴取故云。澄者下浊上净之义)。二渟者。通譬道前后慈悲之定润泽众生也(慈悲禅定润泽众生。无有作意动转缘。兴云。渟者水止之名)。三清者。通合前般若。般若彻照曰清。即是道义。四净者。况于净德。

无复至水。第二有三。一结道后。二为显下结道前。三非谓下合结前后。

如是至余习下。第二通合有二。一通合前文。如是法身者。通合水澄渟清净也。烦恼者皮肉。苦集除者。本云本起。是心也。无余习者。本云悉皆清净。应言悉皆澄渟清净也。

为显至无体。第二别合。言佛性者。本云法身。合道后义。非谓无体。合道前也。

譬如至屏已下。第三四义。一明第一义谛遍满如空。二明自性不舍众生。三明解脱如空无系缚。四常法如空。文有二。一譬。二合。初有二。一释。二结。初有四事。一烟者譬阐提。二云者譬我见。三尘者譬声闻。四雾者譬缘觉。如烟者因火起烟满足覆天。况阐提无厌足起惑障于法身之理。我见况云凌高亦如此也。从火性起火。烧物无厌足。如阐提贪乐生死无有厌足不求涅槃。云者将动高举。譬邪思惟起我见自高。尘者干燥无沾润用。譬声闻不生慈悲。雾者由水而起。湿力微薄。如缘觉从性得慈悲出修得慈悲。慈悲用浅不能利他。若除屏已。本云皆悉已净者道尽也(兴云。屏者亦除)。

是空至无空。第二结。初结道后。非谓下结道前。

如是至无体。第二合譬。如是法身者合道前后也。一切苦皆尽者上四事悉皆灭。说为清净者道后。非谓无体者道前也。

譬如至岸别下。第四事。一涅槃。二智慧。三果。四我。文有二。一譬。二合。初也。言有人者十信前人。于睡梦中者初发心无明中心(隋云。于八识无明中也)。见大河水者十信厌生死过。梦者无而见有。如妄想见有而实无之。梦有三种。一眠不梦。是凡夫。二亦眠梦。是道内圣人。三不眠不梦。是佛也。凡夫眠有时不梦。在梨耶识中故。在意识中小强方得梦也。漂流身者。十信见自身随生死流。运手动足者十解也(运手即行善。动足即止善。亦四正勤。运手即勤行二善。动足勤离二恶。十解造始而进也)。截度者。十行除三界二惑尽出三界也(运手除皮。动足伏肉。截流度者十行除肉也)。得至彼岸者十回向(一舍二乘。二舍三界。三舍二谛)。由彼身心等者。入十地稍稍修进也(入十地三十僧祇劫勤苦修进也)。从梦觉己者金刚心也。不见有水者。佛不见十地中四种生死。此岸者生死。彼岸者佛。不自见涅槃也。

非谓至无觉下。第二合有二。一明生死尽(虚妄尽)。二明涅槃现(真实见)。初也。生死是八种生死(兴即取之)。妄想是三乘人也。是觉净者道后。非谓无觉者道前也。

如是至实体。第二明涅槃现。言法界者即涅槃。妄相不生。不生于妄想也。说清净者道后。非是等者道前也(八识之惑如眠。随顺之解如梦。若无眠则不梦。梦不眠不有。水及彼此之岸。如无惑故无解。无解无惑不见惑可灭。不见解可生。无生死此可舍。无涅槃彼可求。本来自性清净)。

复次至身下。第二明法身用十五门中。是第十二治三障门。义即如文。此明前断四住。断四住故业坏更进断智障也。意谓。智障断无明住。问。二无所有门后。至此广说法身五义八性。及与三身因果妙门。理须别门。何故起立治三障耶。答。义乘前门说。故摄即二无所有。故不别立。问。何以得知承前说耶。答。既言善男子是身因缘等。是身者即法身。具检如文。文有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结。就法说有三用。一神通(隋云。出化身)。二智慧(出应身)。三法身。言苦集清净者。前呼皮为烦恼肉为业。此中皮重呼为业。轻呼为烦恼。皮尽得神通清净。现化身是定力(十信伏皮尽。得神通清净。能现化身。是定力故)。次惑障清净。本云烦恼清净者是肉尽。智慧清净。现应身(十解以上肉尽)。次智障清净者。心尽故现法身也(初地已上心尽故现身)。经与统略随所断惑阶级列之。梁隋依三身次第释。故不相违。

譬如至出光。第二譬。空者法身。电者应身。光者化身。此中光劣电胜。

如是至化身。第三合可见。

由性净至化身。第四结。十五门中。即第十三三净门也。义即始文。言由性净现法身者。本云是故性极清净摄受法身。性净者道前性法如如也。摄受法身者。道前为摄道后之果。摄者感也。智慧清净者道前如如智。摄应身者道后修得智慧。三昧净者道前性得大三昧。摄化身者由道前大三昧现道后化身也。但四文中。第一第四同明法身出法身(同从法身出三身)。第二第三传明法身法身出应身。应身出化身。各示一义也。

此三清净下。正明法身果有三中。第三重结。(合结体用)有三。一牒上三清净。二明同是五如如。三是故下结共是一体。初也。此三净者。皮肉心尽也。

是法至如第二五句明五如如。一法如如。十信十行。自是骨肉败坏无常中。而有实体不破坏故。曰法如如。二不异如如。十回至三地。不见三乘异。三一味如如。四地至七地不见生灭。六地不见垢净。五地不见真俗。四地不见坏境智。四解脱如如。八地至十地永不出入。不见俗有。五究竟如如。佛地也。又法如如曰自性净藏。次过出世上上净藏。次法界净藏。次法身净藏。第五如来净藏。一自性净藏者。道前烦恼在外。法身在内。烦恼虽藏法身。恒善恒净(故言自性清净藏也)。二过世出者显最真实也。世者三世破坏异也。出者三乘位。三乘位有三异。三世有三异。佛过此二种异。故言不异如如。三法界清净藏者。法界即是境界因也。(此有旧气未得唯识意)。此因是第一义谛。能生一切圣智。谓之为因。因理是一。故言一味如如。四法身净藏者。八地已上至金刚心。照与佛等。称曰法身净藏。五如来净藏者。过一切众生所如。为如来所摄故。称如来藏。究竟者道满也。初一断皮肉。次一除伴。伴是心初品。第三断羸弱。是心之中品。第四断微细。是心家下品。伴者皮肉伴心。心婫皮肉也。以心生皮肉。今重皮肉资心使坚。更互相利益。故曰伴也。断心初品曰除伴惑者。心伴是皮肉。皮肉已被除。唯心独在。故言除伴惑也。

是故至有异。结。是上五位皆是如如故。佛体一也(沼即取之。晓云。诸佛者三世三身一切诸佛)。

善男子。至别异下。第二明惑解。有解故见法身。生惑故失法身。文有二。一总。二别。释意明双林佛常而是有见。法花佛无常而是无。并是边见也(有见是常见。无见即断见。见常见断即是边见。不会中道也)。初也。有二。一明口说如心。二若作如是下明心解如口。言说于如来者。法如如之如来也。深心解了者。本云悉见。梁隋牒云悉知悉见。悉知者。凡始发心共知有如如理也。悉见者。十信已上信见。十回已上比见。八地已上证见。今当解了也。言无有别异。本云无有别身。三义。一见无别应化异法身。二见无我法身异他法身。三见无有道前法异道后也。

善男子至分别下。第二别释有三。一明地内。三明地后。初有二。一明十信至十行。二明十回。初也。有三。此初明断皮肉两部尽。本云是故乃至不正思惟悉除灭故。二即知下明离二边之境。三亦无分别。明无断常之见也。

圣所修行下。第二明十回有二。一标位。二释。初也。圣修行者。十回皮肉妄想尽。始修行法身如理也(圣义有二。一免三界故。二为众生正主。十回向已上始具此二也)。

如如至修行故。第二释。本云于如如无一二相法中以修行故。上如是初地。下如后九地。无二相法中者。于地地法身如如中皆无断常二相也(隋云。于地地乃至无断常二相中也。晓庄兴意皆依此义。位别证修如如。故知沼云能于彼彼见无二相故云如如于彼者。疏此文也)。正修行故者。十回于法身无二相中而修行也。

如是至除灭下。第二明地内有二。一释。二结。初有二。初如是如是标地地也(总标诸地之解。庄云。十地行渐次修习。如是如是障渐次而灭。诸师意同之)。后一切障下。明地地之惑(明无诸地之惑)。

如如。一切障灭。第二结亦二。一如如结上地地解。二一切障灭结上无惑。言一切障者。即十地中心烦恼三十障也。

如是至智清净下。第三明道后有三。一明解脱。二明法身。三明般若。初也。有二。一如是等者。正明佛解脱十地诸障。言最清净者道后也。二如如法界下结。言如如法界者。结地地中如如境解脱也。正智清净者。结地地中如如智解脱。具语应言如如清净如如智界清净也(隋加云。互举一义耳)。

如是至除灭。第二明法身有二。一标。具十自在故是法身。二摄受下释。由除烦恼故有自在(兴即取之)。言摄受皆得成等者。本云摄受故得一切自在者一切障皆除灭故。一切自在者。重提上十自在也。摄受者。道前法身。至初地摄受初地自在。乃至十地及道后。具足摄得一切自在也。一切障灭等者。由除十自在障故有十自在也。

一切诸障至见佛下。第三明般若有二。一略标。二广释。初也。有三。一明。是波若智相。本云一切种清净故是如如智相(明但见如如名如如智)。二如是见下明如如智。见者是圣智(明但见如如是名圣见。沼云。圣者正也。见者解也。兴即依之。今谓晓云。大圣之见。庄即取之。准次是也)。三是则下。明但见如如是真见佛也。

何以至如来下。第三广释。何以故。如如智见如如。方是真实见佛也。文有三。一但佛能见二二乘未了。三凡夫不知此初有二。一释。二结。初如实见法真如者。本云如如得见如如故。应言如如智但见如如境。但欲明能所皆是如如。故言如如见如如。二是故下。结上如实见如如也。诸佛见一切如来者有三义。一明唯佛能见佛(晓即取之。故云。应身如来圆满之智。方见一切三身如来。当知唯佛与佛乃能相见。如智论云。智者及知智。如阇知阇足。庄即取之。沼兴影同)。二明境智一体还自相见。三明他我如如不异。故言诸佛见一切如来也。

何以至知见下。第二二乘未了。文有三。一明出三界。过皮二惑故(晓即取之)。二求真实下。明未见如如。三如是圣下。结非二乘人三慧境界。

一切凡至得度下。第三明凡夫不知。有三。一法。二譬。三合。初也。生疑惑者。疑此理是不有不无也。颠倒者。计此理定有无也。又因中曰倒。果上曰惑。分别者。有疑有惑二种分别也。

如兔至劣故。第二喻也。

凡夫至如故。第三合也(晓云。佛性论说。凡夫犹于生盲之人不见日光。二乘同于新生婴儿不见日轮等。兴述此也)。譬合显故。三藏略之。今依新经文势释之。沼兴依此。若准本经。所以者下是法合也。庄依此释。凡此德多依本释故。

然诸至别心下。大段第二明应身曰诸如来(晓意同也)。兴云。此说非必。今即总显理智法身。勿守指矣。本意正对应身而显法身。故云四无分别。是道前后之法身等。若但法身。何故次云故诸如来无量劫中难行苦行方得此身。岂理智身自苦行耶。又云具深智慧。若智身者何云具智。就文有四。一明应体。二最上下明应身德。三善男子如是知下明应身名。四诸佛所说下明应身用。就初有二。一正明应身体。二是故诸佛下举四因障果(隋云。举因叹果)。初中有四。一明四无分别。二明十大自在。三明四种无碍。四二种不共。初也。言四无分别者。一不分别净不净。二不分别非净非不净。三不分别合散。四不分别应化。初一道前。道前法身与烦恼俱。故不分别定净。而不为惑染。故不分别定不净也。第二道后。道后法身为道净之。而法身非始无染故非净。而实由道除惑故非不净也。第三通道前后。后则不见万德合。前则不见万德散。第四亦通道前后有三义。一八地以上至道后。修得慈悲及智慧皆无见不见。二道内修得智慧亦无见无不见。若慈悲见有众生。三道前慈悲智慧二由皆见众生也。

于一切得自在。第二明大自在有十。一寿命自在。赊促随意。二心自在有三。一即静能散。二欲令众生不知佛心便不能知。欲令知佛心即能知。三缘于一切境经无量劫心不移动。三财物自在有二。一外财。如七珍等随意无尽(入破虚空定出七宝等随意无尽)。二内财。四如意神足为众行之本(入无量门定出一切法施他无尽)。四生自在有三。一欲生即生。此为下种。二位自在。此为成就奢促随意。三灭自在。欲去便去。已成就竟舍之。又有三义。一除灾生。除地狱。二随顺生。受五趣等身。三增上生。梵释等王。如别释。此三并化身。净名玄等具有五生。如彼辨之。五业自在有三义。一于三报业自在。或以现业为生业。以后业于现受等。佛乃无后业而有此力。二四不护。不护业业之过失。口业自在。三种种化物之事亦曰业自在。六势力自在有五义。一一切天魔外道不能降伏。二随至一切苦恼处能令受乐。如入热地狱令冷等。三以四摄法利益众生。五说一句法能令众生调伏随顺佛意。七大愿自在。从十住佛三身化物无穷尽。八神通自在。即六神通。九法身自在有二。一德摄一功德。如常皆常我皆我等。二说自在。如一音说法随类各得解也。十智慧自在。十力无畏(如法集经等广说也)。

具足清净下。第三明四无碍智清净。本云无碍清净。一依处清净。道前法身为生死解脱二处依也。二境界清净。十地十度(十如如也)。三智清净。金坚(金刚心)惑尽也。四心清净。道后佛心(晓云。此四唯在一百三十不共法内。庄兴取之)。初一照道前法如如无碍。次一照十地如如无碍。次一照穷学如如无碍。后一照佛果阿摩罗识如如无碍也。深智慧故者。本云智慧见故。总释上四。以四种无碍智照此四处清净无碍也。

是自境界不共他故。第四明二不共。一境。二智。非二乘凡夫所知(一智。不见生死涅槃异故。不贪涅槃。不畏生死。二境。无生死涅槃殊故。又境无生死涅槃殊。故知不在生死不在涅槃。不与凡夫二乘共也)。上四即是应身四德。一无分别。为生诸德合有。二十自在。为护诸德不退。三清净无碍。为具足安乐。四不与下共。为最胜化他。此四次第相生也。

是故至此身。第二明因有四句。一示久长修习。三十三僧祇行。而无量者令明三性时。(晓云。本业经云。如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成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至尽。名一大阿僧祇劫。案云。如是三大阿僧祇劫长远难量。故言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也。自余差别如上述之。庄兴依之。然庄加云。若依日月等劫要过无数。若依大劫但经三大便证大觉)。二不惜身命者。示殷重修习。不惜身命有三种希有不思议。一无怖畏故不惜身。无吝故不惜命舍身肉等受苦。无怖畏义显。舍命失天人报。不吝惜义显。二为慈悲欲利他无厌足故不惜身。为智慧见空无所有故不贪着生死。故不惜命。三于自他平等故不惜身命(无怨亲故不惜身。无彼我故不惜命)。见自身命与他不异故能舍之(庄云。由四因缘不惜身命。一为求法故。如昔轮王割身千灯而求半偈。二为报恩故。如忍辱太子须眼精等治父王病。三救贫苦故。如修多拏太子舍妻等与婆罗门。四救命难故。如尸毗王救鸽命等。沼即复之)。三难行。为明无休修习有六。一内身。自见有生死种种苦所逼而难忍能忍。二外境。所化众生违逆菩萨有种种损害难忍能忍。三为利众生常受生死之苦。四自他不受邪教。邪教有二。一不为邪难所屈。故令众生不受邪法。二我自舍邪入正。五自他能受正教亦二。一能为众生说正教。二能咨受上位之人正教。六乐听广大正法难忍。萨陀伦为法三身等事。听大法者。一切诸佛所说无量。而能听之不生怖畏也。四方得此身者。明无余修习。但为求无上四身也(晓云。如来独得修因圆满无余。独得至果圆满无余。此二唯在一百八十不共法门)。

最上至怖畏。第二明应身德。上四种应身出一切德。依本有二。一如此身者。总指上四种应身。二最上下。别上应身出四德。今略初文。唯有后故。一最上无比。从上第一四无分别心生。言最上者十力。十力穷照曰最上。无比者。此十力是智慧。不见诸佛有无故。从无分别心生。二不思议今略。本云是处最胜不可思议。从上第二十自在生。佛果别有一法。名曰不退胜。使十回以上诸法不退也。此一法是诸德不退之处。故言是处。最胜者即是所生诸德。大有六义。一上欲。谓如来常欲度众生。二精进谓有堪度之无休。三忆。谓不作心。常不忘一切境也。四慧。谓三世知常现前也。五解脱道后常清净。六解脱如见。谓道后如如穷照自体也。不思议者。总结上是处及最胜二种悉过思议。例上文皆应言是处无比。最胜无比。例下应言最上不思议。互举一边。三言说境。从上第三四无碍生。以清净无碍安乐自在不作有无故。非言说觉观境界也。言语境有三种。一觉观智。谓六识初造缘。二决了智。谓从六识后分别境界。三忆念智。久久不忘也。心有四。一初发即识。二思名即想。三了别即受。四分判即行也。前忌并是觉观。后一心是决了。忆念非此四限。别是心数也。语言有三。本觉观。是念欲语言。对佛无觉观念也。决了是口出语言。对佛无执着故决了也。忆念语言。对佛遍知故无忘失不劳忆念也。过言说境者。明佛有三种过语言法。不着上三种语言故过于毁赞。过毁故不忧。过赞故不喜。常行舍心安乐无也。四是妙等者。从上第四不与共生。本云是方寂静。此有二义。方是四方。以况四谛。寂静者。声闻别见四谛。如来通观四谛。是一如如。无有苦集生死异灭道。故言寂静也。离诸怖畏。此有二种。一声闻怖畏生死。二凡夫怖畏涅槃。如来不执两异故二处无畏。不与下共也。二为显无住处涅槃。慈悲故不住涅槃。智慧故不住生死。二处无住故曰寂静。寂静无定方处。故言寂静。寂静无二乘凡夫二怖畏。今摄此意言妙寂也。

善男子至如者下。第三明应身名。应身与法身相似。相似即是相应义曰应身。文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得失。初也。如是知见者。知见应身与法身相似。法真如者。命知应身如。法身如如理。凡夫知。圣人见也(有四位。如上释)。

无生至无限下。第二别释有二。一难离生死果。二无生死因初有三句。一不生非前际。二不老非中际。三不死非后际。非三际故无限。又三句。即是三相。不生者。过七地已下意生身。不老者过八地已上变易。不死过界内分段也。寿命无限者。众生尽此身不尽(随云四句。初三因也。此为第四。过三际故无限也)。

无有至散动。第二生死因。有三句。一无烦恼因。二无业行缘三无散乱想。初也。言无睡眠也。若凡夫为论。色界不复眠。若圣人为论。除欲地皮烦恼竟。故无之。亦无饥下。第二也。四食中。前两能生。后二能长。能生者。一思食。是业。能生罗耶识令入六道。二识食。梨耶识。能生六识等也。能长有二。一者触支。能增长受爱等四阴诸心也。二揣食。能长五入等诸色。此四食至金刚。唯佛能过(庄意依之)。三心常在定下。明无散果有二。一常在修性二得大三昧中也(兴云。如智论云。罗汉身业虽复无失非恒无失。非恒无失者唯如来有。名不共法。又论云。罗汉若入等至即名为定。若出等至即不名定。如来遍于一切位中无不定心故。此即晓说。庄亦依之。加云。杂集十四)。二无散动者有三。一专心听法如理修行。二散心不听不正修行。三起诽谤不信不受佛语。于此三等无有异。故云心无散动。即三念处也。

若于如来下。第三结是非。若于法身如来之上言有生灭异法身者。是诤讼心。不能得见应身如来也。故知执家非但舌落。亦断见佛。又云。故诸如来无量劫行方得此身。乃至是妙寂静离诸怖畏。沼云。大涅槃故云妙寂静。离五畏故云离怖畏。既无数行诸至所感之身。何唯离粗之生灭患而不能免细生灭耶。子得言佛佛离变易生死者矣。

诸佛至解脱下。第四明应身用。有十事为三。一有三事明外用。二有五事明内用。三有二事合明内外用。初三。一明无畏用。二诸恶禽下明慈悲明。三由闻法下明威仪用(隋加云。通善恶)。初即四无畏。此有二种。初四种者。一得一切智。二一切漏尽。此二自利(初智。后断)。三能说障道。四能说尽苦道。此是利他。前一令避。后一令修。后有一种。四无畏者但自利。一无不通达。二无动。三无比。四无障。初令具一切智。次胜也(他不能动)。第三证见。第四过无明住地也。诸佛所说等者。具前二无畏故。得一切智。一切漏尽。所以皆能利益。有听闻者等。具后二义故。能说障及说道。明令他得解脱(兴即取之)。

诸恶至逢值。第二明佛远离诸横。即慈悲用。如手现五师子等。

由闻至无尽。第三明威德用。本云于佛起业果报无边。于佛造善作恶果报无穷。六义故尔。一见无上。二闻无上。三供养无上。四学无上。五忆念无上。六利养无上。见者。若见如如行。能离生死得解脱也。为见余境则不如此。故云见佛是无上见。闻无上者。若闻如如理。胜闻一切法也供养无上者。诸外道等事日事火供养诸天。是生死行。供养如如得真解脱。故最上也。学无上者。学四韦陀等非解脱因。学六度及如如理能得解脱。故言最上。五忆念无上者。一切境界念法身为最第一也。利养无上者。信一切法。不及信如如理果报最胜。故言利养无上。然前五亦得利养。但信为根本偏受其名上故。今言由闻法故。行此六事是无量善业。反此六事是无边恶业。故本云作佛起业果报无尽。意谓。既闻胜法即佛起业能行六事。故报无尽。

然诸如来至异想。第二明内用。五事为二。一有三事明无恶(无忌)二有二事明有好事。初也。有三。一无无记。谓习气既尽。一切所依皆悉是善。乃至出息入息等亦无无记。二一切境下无忆念。谓不忘诸法也。三生死下无分别。谓不见生死涅槃异相也。

如来所记至智摄。第二明有好事有二。此初明具三达。谓三世智圆故也。诸佛下第二明诸佛如来四仪三业皆随智慧行。此显四不护。三业及命也(隋云。罗汉有虚声。不利众生。佛一切声皆为利益物人。罗汉有虚身。如见前户闭从后户入。佛无此事。随所处一切山河石壁直过无碍。乃至动身转体举足下步皆为利物)。

一切至众生者。第三合结内外用。有二事。一结内有慈悲。二结外有慈悲行。此即慈悲有二种。一心净慈悲。此初也。若小乘为论。如来一日三过观诸众生可度。昼夜六时(若小乘佛。虽有一切智。不作心不能见境。如来外道钗妇诸佛等事)。大乘为论。念念中恒观众生也(无有作心)。

二无有不为下。结外有慈悲行。即行净慈悲也。为有可度之者。即现应化二身而度之也(兴征晓云。有说前十智应身不共德。此慈悲是化身共德。非也。应化二佛无实智故。今即寄应化之于。以法身之德。慈悲皆真实故。重述前义。既自释云寄应化显法身。即疏具显三身德故。应如彼也)。

善男子至听闻下。品第二段中之第三劝赞明经力用。劝人修行明信解。经有八种功德。此初闻深广法舍小学大。此是自性成就。智有自性之理也。听者是思。闻是闻持也(沼依此意)。

二信解。信解者。明无秽浊。信乐成就。舍二乘凡夫也。信舍阐提。解近诸佛(解除我见。由听闻信解之力故不堕八难。不堕八难故得生天人。生天人故亲近诸佛)。近诸佛者。明亲近善人。近善人故精进勇猛。精进勇猛故随愿往生也。

不堕至下贱。第三明无障碍。发心成就。未入十信。此是外凡。准隋前释。此离八难(沼取此意)。

恒得至正法第四清净勇猛。正行成就入十信也(兴云。此不然。十信以前如轻毛故。必不可言不堕恶趣常处人天。今即上上三十心利益。此地上益。但十信人净信坚牢。恶缘不坏)。言不定者引练之说。如有经云。十信菩萨设杀一阎浮尘数众生而不堕恶道故。执一谤一愚之甚也。又如子者。经王名杇。八相成佛十信尚不能离八难。况斯下类。听闻信解其利最少。非但谤先师。亦抑毁胜经。当知三藏犹举最下。况就胜者。沼后释云。或举最胜。但因闻慧能信解者尚获斯福。何况胜行。即此意也。

常生佛土第五随受生。入位成就入十解也。

所以至菩提。第六明不可动转。即受记成就入十行也。如来已知。本云已见。见初发心。问。知见何异。答。沼云。准天新般若论云。佛非见果知。以显知现见。但言知者。谓佛见果比知其因。故今言见。见者显知。举心能了。若尔但见。何须言见。谓见色。今亦能知四蕴身故。已记者。十行堪受记也。

若善男至圣众。第七明有最胜事。成就众生入十回向。明化行也。不谤三宝者。十人始识真实一体之三也。

一切众生至六波罗蜜。第八最清净行。成就地上也。合此八为三。初三明外凡。次四明内凡。后一明真圣。此有三句。一明未下种。此菩萨能令登十信。二已下种。此菩萨能令入三十心。三一切世界下。明此菩萨能令他登初地已上(兴云。不然。下种即入十信者。违经中说至十千劫修习十心得信成就故)。亦准前破。又自既云进退不定。此由随缘理经万劫方成者。遇胜经力得有何妨。故沼云。当得不退。乃至随其何位当证四不退。谓信住证行四种不退。信不退十信第六心。信不退十住第七心。证不退初地。行不退入八地。即嘉祥义。如序品述。

尔时至众等下。品大段第三明大众信解。脱文有二。初信受弘通。二如来述可。初有四。一引名。二致敬。三弘通。四获利。初也。尔时有五义。一佛说三身罢时。二大众听闻竟时。三自证得解之时。四传教化他佛令供养时。五显佛正师正教正学之时。以佛说法音弟子得信。正解始解。显佛是正师。法是正教。弟子是正学。异外道邪师虽复邪说终无利益(隋云。梵是色界诸天。释提因四王即四天。诸天众即所余天也。等即除净众龙鬼等故也。文为二。此初列信解人。二白佛下明人信解)。

即从至佛足。第二。致敬也。

白佛至经典。第三弘通也。言微妙者有三。一明佛性。摄花严等。具如上也。经典者。摄一切经。诸二经母故称典也。即地持经明摩得勒伽藏。此言法母也。金光明者表三种也。一三点。二三身。三三位。因缘果也。微者道前性得。妙者道后修得。典者经中之王。典领众经也。

于其至利益下。第四获利。依本有三。一明能灭四种怨敌。此是救众生也。二如此思惟下。能令四正法久住。此是弘正法也。三我等下总结上义。今检八及十卷二本。略第二文而有前后。然准隋疏。初有三。中第三。如是四种下结以为第二。梁隋二德总科虽然。而别明中连理释之。对文可知。初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初也。

何者至兴显下。第二释有四。一无外怨敌。二明无内怨敌。三明无不善怨敌。四无诸天灾祸(兴即取之)。若依本。第二弘法中有四。一宣说。二受持。三自行。四化他。此中大意明说品竟有三种功德。一现在安乐住。二来世安乐住。三寂静安乐住。此初明无外怨敌也。有七事。一和合乐。二无诤乐。三无身心苦故乐。四久住乐。五爱重乐。六赞叹乐。七来世乐。军众初乐。无怨敌者即无诤乐。无疾病者无身心苦乐(无疾者无身苦。无恼者无心苦)。寿命长者久住故乐。吉祥者爱重乐。谓至一切爱为他信爱敬遗事若祥也。安乐者赞叹乐。得好名闻为他赞美自心喜乐。正法兴显者来世安乐。以弘法故后世具一切乐事。前六是现世安乐。后一是来世安乐也(真即加云。表净信七圣财之元故得佛果离七生死之净德也)。

二者至爱重。第二无内怨敌有三。一五欲乐。二财。三弘法乐。和悦者五尘乐。无诤者财物乐。爱敬者。弘法之人无内违诤王信重之。故寂静安乐也。

三者至修立。第三无不善怨敌乐。有五。一自利。二利他。三自利因。四利他因。五自利利他因。言沙门修行正法者即自利也。本云多所利益。今略是利他。举初摄之。无横死者。本云年命长远。是自利因。寿长自得乐也。无病安乐者。本云富逸安乐。利他因。因富故能以财物利他也。于诸等者。自利利他因因我。我施他有乐。他施我亦然也(兴即取之)。

四者至之行。第四无诸天怨敌。三时者。春分雨相。夏分热相。冬分寒相。言之中者。三相各尚其时不乖时节也(不乖节候也。晓兴取之。显意云。谓春夏冬阴阳之气各不失时。无不中尚。故曰常中。兴加云。广如婆沙)。就此中有五种平等。一时节平等。二因缘平等。三摄持平等。四意欲平等。五正行平等。三时之中即时节平等也。四大下因缘平等。四大有二。一内四大平等无有疾病。二外四大平等五谷丰熟。由此二故安乐因缘也。常为下摄持平等。人作功德令诸天欢喜。谓人摄天。天摄人者。天降雨泽以持人也。慈悲下思欲平等(无伤者不夺其业。无实者不与其在)。令诸众生下正行平等也(即寂静乐也。兴即取之。沼引本经以成今文。当引应引。今文亦明。更引无用)。

是为四种利益之事。第三结也。隋意。此文即为第二弘正法也。然本先正行平等中。具言诚心归仰。此后结云利益功德。准今归敬影摄诚心。后功德者转云之事。即功德事。如是前后四文连环。而总科云。第二弘法亦四。一诚心是宣说。二归仰是受持。三利益即自利。四功德是化他。此梁总释。隋别取之。故知此文即有三义。一结前四益。二成后四行也。

世尊。我等至利益。第三总结上两种四义。言住处者。本云处处。一安置前四事(则无内外不善及诸无四种怨)。是利益众生因缘。二安置后四事(宣说。受持。自行。化他)。即正法久住因缘也。

佛言至于世。第二如来赞述有三。初赞。二述。三劝。初也。善哉善哉。一善哉上四种利益救众生。后善哉赞后四种弘正法也。善男子下亦述上二事如是也(救众生弘正法故。重言如是如是也)。汝等下劝亦二。一弘经。二则令获利。获利有二。合但言后一也(上获利中有三。今略第三但述第二。故言后一也)。

梦见忏悔品第四

略开三门。一来意。二释名。三决疑。初中有三。一上来二品既显因果。今明妙因。一切因行不出二门。谓功德智慧。前即方便道。后是般若道。功德门中即有二种。止善行善。今辨止善。故嘉祥言。果不自得。要因修道。故次明之。具如彼也(沼有四义。初影故云。将希胜果必先修行。行有二。一断恶。二修善。今明初故。具如彼也)。二总摄明行不过三学。故梁隋云。略为福慧。广不过三。即戒定慧。三法收罗无行不尽。忏悔是戒学之始。今广明之(沼二正取。三四影依。故即结云。依真谛释有八因缘)。此忏悔义。广如忍律师记也。三为利时机。谓妙幢梦福利广多。故下云。如汝所梦乃至闻者获福甚多。广利有情灭除罪障。故此品来。

二释名者。外国云忏摩毗。此言知厌离。亦云改悔(祥述意云。胡汉具在。故云忏悔。晓庄沼兴取此述云。三藏说言。乃至此品正明行者知罪厌离改诸过恶。故言忏悔品也。庄云。梵音具言阿钵底。此云罪。提舍耶此云说。若人犯罪对他陈说。名为说罪。义当发露。而言忏悔者不顺梵本。梵音忏摩。准此间语或愿容怒。或言愧谢。西方若人共相触误。及有怨恶欲求谢者。即就彼言忏摩。若尔忏即梵音。悔此方言。东西两语名为忏悔。然不当说罪。今顺旧译仍存忏悔。梵音飒拏此云梦。达舍利拏此云见。沼全取之)。忍律师云。提舍那此翻开罪。亦言发露。罪开以显现为义。谓舒心历瞻曝抱至诚。上简圣凡归诉三宝。广如彼也。既开罪岂不说罪耶(兴云。梵云悉法二合那散达梨舍那。梦现。提舍那悔过。故此方云梦现悔过品。恶所作罪以追悔。故云悔过。即不定中之恶作。忏者知罪可毁之过以生厌离。即无贪俱慧。悔即此言。忏乃梵音。以周合梵。故云忏悔。具如彼也)。准此及前等义应知沼独云忏悔者音讹略者非也。

三决疑者。问。就所闻者非止忏悔。亦闻赞叹发愿等。何偏称耶。答。祥云。于此品中。具明五法。但忏悔在初。故从初为目(律师记云。欲示此品忏悔为宗。沼即取之)。问。白日可开。何故梦中见闻耶。答。此有三义。故嘉祥言。欲明菩萨之道觉梦无异。又显佛事不在昼夜。又由信相愿力故也。

尔时妙幢至本处下。第三七品明道。大有三藏。即戒定慧。已如上释。就戒中两品有八义。一此品明夜中梦见闻。后品明昼日修行。二此品略明。后品广说。三此品明忏悔。后品明罪灭。四此品暂伏。后品永降。五此品明经能灭罪。后品明弘经灭罪。六此品法身示现。后品化身为说。七此品信相独闻。后品大众共感。八此品正明妙幢愿。后品由大众机。就此品有两释。一长行是序说。从偈去是正说。今言。入四行偈已还犹是序说。以前长行是阿难语。后四行偈是妙幢语。理非正说。故最后言于其鼓声内说此妙伽他(本云其鼓音中说如是偈)。故知是妙幢之语也。金光明鼓妙声下方是正说。是梦中之音故。今文加二。佛述。众解。故合为四。序正如先。三如来赞成。四大众奉行(沼即同之)。就初有二。一明夜得梦。二从妙幢下。辨四行偈。明昼如实说(祥云。初长行是经家辞。后是信相自陈。具如彼辨。沼即依之)。初中又三。一出得梦之人。二明得梦之时。三明所梦之事。此初也。先明应后论感者(隋云。先明三身之应。后论忏人感者)。探前为语。释迦因时若有感誓度为本。若无此愿有感无益。由有本誓感则应故。举始为论先应后感也(祥云。一见如来应。二见有一人下明见众生感。今即准之)。

于夜梦中下。明梦时节(虽云说寿量品竟之夜也。晓加即依文晓。以义通上决疑中梦觉也)。

见大金鼓下。明所梦事。犹带心惑。而前理况如梦也。见事有二。一见诸佛应。二见众生感(晓兴取之)。初有二。一见法身之本。二见应化之末。初有二。一见如如境。二见如如智。初也。此中应言见大金鼓其形殊大。本云梦见金鼓其形殊大。今下颂云其形极姝妙。故知略也。法身自体如金。殊相应用如鼓。姝者出妙众相。大者遍即万境(祥云。遍含万德故名为大)。此是法身之相也(晓庄兴取之)。

光明至日轮。第二见如如智也。至见自体。况如日光也(明即是光。非是光中之明。故犹应身。非是喻化身。意谓。此云应即内应。依此庄云前解为胜)。

于此光至说法。第二明见应化。如如境至自利。如如智主利他。由如如智有应化身。故云于此光中(此即光中之明。斯则明见法报二身但喻无法。明化身中有喻无法)。就文有三。一见诸佛。二见树下坐。三见说法。诸佛应身。世尊化身。即八相成道。具三轮化物。此中略举说法一轮也(庄兴取之)。

见一至悔法。第二见众生感。三感为体。一见感人。二见感体。三见感应用(庄即取之)。初也。一者。本云见有一人。今颂言一。言一人者有三义故。一同一佛化。二同有大机。三同一佛性。

婆罗门者。第二见感体。本云似婆罗门(如如之体。似婆罗门)。此云净行。譬十回人(祥云。地前未得真解。故言似也)。若真净行。譬于初地(沼有二释。初云表能感教机。以善根杖感击世尊能诠鼓也。影此义。兴即依之。后云表见佛。故俱舍云。善根杖感所说沙门性亦名婆罗门。亦名为梵轮。真梵所说故。准知佛亦名婆罗门。真净故。以大悲杖击后得智鼓。此即初云如如体似婆罗门义。何以故)。妙幢已登初地。而见闻忏悔者。在昔不信法如如等。于三宝有诽谤业。乃已灭尽。但起追悔之心助进众行休心烦恼。取十如如。昔于十如如不知信乐。今悉悔之。二者以此示于众生。从于外凡乃至十回。未知信乐法如如理。皆令悔(兴即取之。庄云。信相已发初地之见。若尔妙幢应是所见。似即彼故。而非见。何婆罗门显彼菩萨云云)。所不释。又许入地譬婆罗门。义有何妨。准沼等知。问。妙幢闻上二品已入初地方闻此品。岂是十回之感。而言似净行耶。答。当五佛未现之时。妙幢位十回。有机感于部经。今文总述始终之意也。(故今真言婆罗门也)。

桴击至悔法第三明应用有二。一明感用。本一之善能召于佛(祥显意云。住信相机桴击说忏悔等法。故言以桴击乃至颂。故知沼初说即依此感用)。二出大音下明应有二。一明能诠之教。二声中下出所诠之理(隋加云即化身)。大音声者即大乘之理。就化身有三用。一神通轮。令生信下种。二说法轮。令修自利成熟。三授记轮。令坚固解脱。令但说法者。正示持戒灭罪方法。举中间一兼先后二也。

妙幢至而住。第二尽如实说有三。一明至心忆持。二明住如来所。三明向佛述梦。初也。有二。初能忆之心。后所忆之法。言闻已者。本云从梦悟已。谓从十回至初地也。系念者。本云至心。谓诸恶永息也。

至天晓已下。第二文。本二。今四。一时节。二徒众。三持供。四处所。初也。本云过夜至旦。过夜者除心初品也。至旦者得初地忍。修得之智(兴即取之)合此义云至天晓已也。

与无量至围绕。明徒众也。本云亦是无量众生与菩萨俱。有无量者有中万行也。与菩萨俱者空慧为首也。

持诸供至王城。第三明持供也。本略持供但有出城。言出王舍城者。舍十回向也。

诣鹫山者。第四处所有三。一见佛。二致敬。三自陈初也。诸鹫山者走向初地。法身见如体也。至尊所者登初忍。应身入分也。

礼佛足至尊颜下。第二致敬。本五。略供。今六如文。礼佛足者修初地住分。布香花者。仁王疏云。菩提心花大乘戒香(五分香七净花欤)。右绕者得出分。退坐者初地圆满消息。敬心者真修胜行。瞻仰者仰慕所见也。

白佛言。至持忆。第三自陈有三。一陈梦所见。二请许所陈。三向佛正陈。初也。金鼓者如如境也。向他佛说者用此二行以自律(隋云。以自法下)。能向上地也。

唯愿下。第二请许也。

即于佛下。第三正陈有二。初以长行经家序也。

我于昨夜中下。第二以颂妙幢正陈。问。长行既了。何重颂耶。答。法华疏第二云。长行与偈略明十体五例。十住婆沙云。一随国法不同。如震旦序铭之文。天竺有散花贯花之说。二好乐不同。或有乐长行。或有乐偈颂。或有乐杂说庄严章句者。所好各不同。我随而不舍。具如彼辨。四行有二。初有一句说能忆之心。后有三行说所忆之事。初也。本云昨夜所梦至心忆持。今意含耳。

梦见至姝妙下。第二说所忆事有二。初二行三句说见应。二有一行说上见感。就初有二。一一行半见法身。二一行一句见应化。法身有三。半行见如如。半行见智照境。初也。其形极姝妙者。即本上云其状殊妙。明法身相。问。妙幢已登初地。此中忏悔正为何位之人。答。通为十回已下外凡已下五位入之人(隋云四位)。但文中正据十回为端。至初地忏悔位满。二地持戒即成也。通为是外凡为修得之本。如金也周遍至日轮。见如如智也。

光明至十方界。见智照境。境是如。摄一切尽。故言十方。

咸见至围绕下。第二明见应化有三。如上。而下别释。文云。次应身有二。初二句明体次二句明用(隋云。初一句明体。后一句明用)。应身异本。如色上之光。次化身有四。一见如来。二见坐树。三见大众。四见说法(初二即合有应。身文。颂文进故。据取句虽有进退而意无异。是故总科及长行释合以释文。今准可述)。谓化五句。就应二者。初一明体。后四明用。然初句头置感言者。即是本云又因此光得见诸佛。既云应身异本如色上之光也。今意兼此。故云感也。后见说法。今略。本云围绕说法。次上长行理必然也。

有一伽陀下。第二说上见感有三。如上。有一人者是见感人。婆罗门者是见感体。以杖击下见感应用。准上虽然。今转为二。上半见感。下半见应。既云其鼓音中。故知还序说。

金光至千界下。品中第二正说。本有一百六十行偈(隋云。一百五十七行半偈。检文如隋。祥晓依之)。皆以四字为句。收四句为一偈。今有九十五偈。于中前后五十七偈七字成句。中三十八行偈五字成句。颂法同前。故有九十五偈。此则二种偈中结句偈也。恶以四句足为偈故。亦路伽偈。颂长行故。五例之中。长行略而偈广。为解义故。广如法花疏也(庄云。颂法若长若短四句成颂。句有五位。谓处中。初句。后句。短句。长句。若八字生名处中句。不长不短故。三十四字生于一句。是四句成字。路迦颂。经论文字多依此数。若六字生名短句。二十六字以上生名长句。此经梵本或有十七字为一句。或有十五字乃至三字为一句。旧大德不依梵本。四字为句。乃至显义未了。今三藏顺梵本。若长句处勒为七言。短句处五言为句。文有次第义乃显了。沼全写文。加云。处中句者梵云案多掣多。室虑迦有三十二字)。若尔何故子释今文多依本耶。如十度文。况此品疏终自结云。庄顺述晓记。旧经无文。末悟合有常不嗤笑(已上)依此对检。未必然也。具寿量中说舍利偈。本文分明。今言总密。今此现在十方界颂。本义成阶。今文挍次略示三异。一说法显密异。二行阶有无异。三说事粗细异。初即如前舍利偈等。又如此中戏乐。及净地云首冠名花。授记中地神等。本显云五欲及散多那花并等增益故。阶有无者。如前现在十方界等。彼彼行之次须先发心。今先外缘。至文知之。又如转持照。粗细异。法轮等。及净地品心行事等者。如忏难中说罪之文。愿与乐诸众生事。如灭业障劝请等中。此例不少。披对见之。体先不求。声韵之美。今多好之。令教自然且对一执。不取三藏。是故不得偏谤赞也。

九十五颂大分为四。一有五十三颂灭恶。二我今归依诸善逝下三十八颂生善。三所有礼赞佛功德下三颂。合劝修前二事。四非于一佛下一颂。总叹此法难闻。初中二。初十一颂叹忏悔用。二有四十二颂出忏悔体。第二又二。初十一颂赞叹诸佛。后有二十七颂发愿庄严。庄严善体。第三又二。初一颂劝行因。后二颂赞得果。第四又二。初半明修行浅者不闻此法。后半明修福深者方值今教。就初灭恶为三。一四颂半拔苦与乐。二有四颂半灭恶生善。三有二颂总结(晓兴依之)。初又二。初二颂拔生死苦。后二颂半能与佛地乐(晓兴取之)。就初有三。初半颂标能灭之法。二半颂出所灭之事。三一颂合结能所。初也。

能灭至苦厄下。第二所灭。本三。初明灭三世苦。故即文云悉能灭三世诸苦。二灭三途苦。三灭贫穷苦。今有后二。举灭三途以摄三世故。上一句灭三途苦。下句灭贫穷苦也。本云贫穷困厄及诸苦(祥云。初句人中苦。后句天上苦。是三界苦。晓即取之。加云。天通三界故言诸有。故祥摄云。拔三种苦与三世乐。一三世苦。二三途苦。三三界苦。始下但作名云无畏乐菩提乐寂灭乐。庄即依之)。

由此至尼尊下。第三合结能所有二。初半颂灭诸苦。还指上三处苦。后半断怖畏。断怖畏由无苦也。

佛于至梵响下。第二明与佛乐有二。初一颂半自利乐。后一颂利他乐(晓即取之)。初有三。初半法身乐。次半应身乐。后半化身乐。应身乐中。觉品具者。本云定及助道(祥云。定谓四空。助道三十七品等。超波罗蜜等诸行而举助道。故言及也。亦定者证道。助道者教道。超不住道故言及也)。故知沼云若菩提相应一切善等。非的意乎。一切之善岂非通兼别。疏文故。化身乐中。获梵响者。本云梵音(有五德。一深如雷。二清彻远闻。三谛了易解。四众生爱敬。五听者无厌。有此五德名为梵音。晓取加云。梵音钵罗摩。此云净。今存略故为梵音。如长阿含第五云有五净德。庄兴述。云云)。

证得至群生下。第二利他有二。初一句举上自利。后三句正明利他有三。初一句智慧轮。化菩萨。次一句神通轮。化缘觉。后一句说法轮。化声闻。初也。转清净妙轮者。本云转无上轮微妙清净。无上轮者。以无相智慧示导菩萨。行中之最也。微者令识道前之因。妙者使见道后之果。清净者不存有无。不见常断也。次住寿延促等事是神通。后随机下说法。初一化十方世界。次一化百亿世界。后一化三千界(隋因后二。何别可求)。

能断至遍身下。第二四颂半。明鼓音能灭恶生善。生善成上与乐。灭恶成拔苦。有二。初一颂灭恶。后三颂半生善。思恶灭故次生善也。就初有二。初一句开章门有二。能断烦恼开因。众苦流者开果。后三句释章门亦二。初一句释因。后二句释果。果中文少。应云皆云除灭。望前可知。又去后文延。不别明之(祥意偏举极苦况显小灾。故云地狱尚得生信礼佛。何况人天不蒙利益。故偏举地狱人也)。此中本明灭恶。而举除苦二者。众生为苦。故灭恶趣。

若得至依佛下。第二生善有二。初半标能生之因。后三颂出所生之果。初也。

皆得至深教下。第二出果又二。初二颂令行成。后一颂使愿满。就初又二。初一颂明得解。后一颂明修行。初又二。半解三世(令知宿世善恶因果。亦令正念分别邪正也)。半信三宝也。

由闻至善品下。第二明修行又二。半值修行之缘(令值诸佛修道之缘离恶业也)。半得修行之体。

一切至满足下。第二明使愿满为二。初半牒众生所愿之体。后明经力能使其遂也(令随其思愿无不具信解。行愿既以具足。不信等恶自然灭尽。故言灭恶生善)。

众生至解脱下。二颂第三总结。有二。初一颂结重苦。后一颂结轻苦。二中各二。初半举所灭。后半举能灭。识法身为归本之地。识应身之依栖也(就初能灭无有救等。祥云流转长苦。准本是也。故云无有救护。流转诸难后所灭者。总举三途重苦及三有中深苦。是即本意。准上知之)。

现在至念我下。第二明忏悔体。四十二颂。大分为二。初六行颂略悔三障。后有三十六颂广悔三障(兴即取之)。就初有三。初一颂请佛为外缘。二一颂发愿是内缘(兴即取之)。三有四颂正悔过(晓皆取之)。问。本先内缘。今何殊耶。答。修行次第先自发心。后求外缘。故祥释言。菩萨修行必以菩提心为依止故。所修诸行莫同二乘凡夫。故摄论云。菩萨波罗蜜依止无等也。是故此中为诸众生无依护者起作归处愿。虽有灭罪内因无外胜缘。其罪难治。故次须请诸佛作化悔主。如世间人对首悔主。因缘既具。故明惭愧。相生如是。准今下云我十方界等重说五法之文。即如本次。当文知之。初也。有二。上半别请。下半总请。初中。初请现在佛。后请十方尊。本云在在处处十方诸佛现在世雄两足之尊。上半请十方。下半请现在(今翻准之)。后中。初句释。后句请。本云是诸世尊今当证知。久已为我生大悲心。上半请。下半释。(今准同上)理应如本先请。故非先者必无用也。若菩萨五法有二义。一为悔罪过灭破戒罪。二请佛灭谤法罪。三随喜灭嫉妒罪。四回向灭三有为相罪。五发愿灭懈怠罪。二者五法为五义。即如五事。菩萨一日六时不发心起轻垢罪(祥云。明离过行不过五种。对五种心。乃至菩萨忏悔以惭愧心为体。故对翻无惭愧三品。如上述之。劝请以乐佛求法心为体。故对翻不乐佛法心。随喜心四等中善心为体。故对翻嫉妒心。回向以向菩提心为体。故对翻有取着心。发愿以愿乐利益自他心为体。故对翻懈怠心。故释论云。菩萨六时行五法也。具如彼辨。兴影取之)。

众生至归依下。第二发愿内因。本云无依无归无有救护。我为是等作归依处。有二。上半所化下半能化。法身为归。应身为依。化身救护自恶。救除苦也(兴云。非也。违涅槃序闻佛唱灭大众悲叹无有归依救护。故今即始无所归故。中无救护故)。唯欲征方不顾前言。先品末云诸佛如来无非智摄等者。梁隋晓意。应化德也。子云此必不然。应化二佛必无真实智。故今即寄应化相以显法身德。故若悲皆真实也。准此化身岂有实归依救护耶。当知三身即如依空出于电光。能救众生。今显此义妙契经旨。问。此中言我。是谁我耶。答。晓云。当梦而言婆罗门我。表于信相当得此中所愿众善。及灭此中所悔恶法。又令一切诸修行者。皆效此言发愿悔过。故作如是妙轨则也。即本如上(兴即取之。故疾前言何婆罗门显妙幢者。违此义也)。

我前至忏悔下。第三正悔有三。初一颂总标。二两颂别悔。三有一行重结。初也。言十力者。如义章第二十十力义也。

我不至恶业下。第二别悔有二。初一颂于外缘生。后一颂于内具起。初有三恶。一诸佛作。二父母起。三善法生。内具亦三。一种姓起。二财物起。三盛年起。此中可具三障。故本云自恃种姓及诸财宝盛年放逸作诸恶行(故尊高者即是种姓。谓高姓也。多财之位。非财与位庄即依之。加云。种姓于下。财于贫穷。年少于老生慢作恶。沼开此云由五缘作罪者)。即违此文。又考后文例皆有三缘作罪。检文知之。于三缘中。祥意皆具内因外缘。初中。内因不别愚痴。外缘胜思善业作恶。意谓。前二内因。后一外缘。

心恒至恶业下。第三重结。此中内因憍慢放逸。外缘种性财年。下皆例然。具如文辨。即结三业作上六事生之。上半意口二业。如文。下半明身。本云随心所作不见其过。随心作恶即身业也。

恒作至恶下。第二三十六颂广悔为三。初十颂悔烦恼障。二有二十二颂悔业障。三有四颂悔报障(晓兴即取。沼影取之)。初有二。初九颂正悔。后一颂重结。初有三。初四颂别悔愚痴。二有二颂别悔三毒。后三颂别悔憍慢。初也。四颂为四。一一颂因痴近恶友起烦恼(庄云。有三。一作愚夫行。谓异类业等。二无知覆心。谓不了知三世业果及四谛。三亲近恶友。谓受其教。具如彼也)。二一颂因痴迷五欲起烦恼。本云五欲因缘。心生忿恚。不知厌足。故作众恶故。诸戏乐者即五欲也(兴即依之)。三一颂因痴信外道起烦恼。不善人者。本云亲近非圣。即是外道。非圣为圣故云不善。四一颂因痴生怖畏起烦恼。犹因三缘。一不意起罪。如依王命起因田猎等。后二显也。故本云系属于他。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诸恶。今有及言。本今互显(庄云。由怖畏者。如见恶兽怖畏故杀。又他所心心生性怖畏而作杀等。不自在者。奴婢等类。沼即述也)。

或为至诸恶下。第二别悔三毒。本有三颂。具明诸缘。初一颂举三毒体用。本云贪欲恚痴扰动其心。渴爱所逼造作众罪。贪欲恚痴即三毒体。次一颂举三毒外缘。衣食即是外缘也。后一颂举三毒内具。即三业也。故云身口意恶。所集三业。如是众罪。今悉忏悔。今有初二。其后略之。若以义摄者。外缘中烦恼所烧。即三业故(兴取加云。如智论中。贪痴三毒通色无色。瞋唯欲界。此经三毒皆是欲界。发恶业故)。

于佛至忏悔下。第三别悔憍慢有二。初一颂总于三宝起慢。后二颂别起有三。初一行于僧起。二一句于正法起。后三句于佛起。不孝于父母尊长者。父是法身。母是应身。尊长化身。而事中兼世间父母。或以业烦恼为父母。如言罗汉杀父母。父母是业烦恼。或以法身为父。般若为母。禅定为处胎。慈悲为乳母。

由愚至忏悔下。第二一颂结之。有二。上半结有罪。下半结悔法。初有三。初愚痴者结上第一愚痴。次憍慢。后一句结上第二明三毒。三毒遍三受。我慢常恼心。无明最通慢故。略举此三也。后结可知。

我于至数佛下。第二二十二颂悔业。本四。以随喜摄回向故(晓庄及兴皆依此释)。今开为五。对前菩萨五法故。一九颂先发愿。二五颂请佛。三有五颂正悔。四有一颂随喜。五有二颂回向。生起可见。初有五愿。初半愿上供诸佛。二四颂半愿下化众生。三一颂愿除恶业。四一颂半愿修圣道。五一颂半愿得佛果。此初也。供无数佛者。显无齐限也。本云供养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诸佛。三千已有百亿如来。无量三千大千诸佛者。此心实是无齐限也。

当愿至苦难下。第二下化为二。初二颂半令离苦有乐。后二颂半令息恶行善。初有三。一半离苦。二一颂与乐。三一颂重结也。

愿一至群迷下。与乐又二。上半得十地乐。下半得佛果乐。

我为至苦海下。第三结也。

我为至消除下。第二息恶行善。又三。一半令生善。二半令灭恶。三一颂结也。

依此至苦乐下。第三一颂愿除恶业有三。初一句举外缘。次一句举内因(本此在初)。后二句愿业灭也。

胜定至无倦下。第四一颂半愿修圣道有三。初一颂常修众德。二一句安住十地。三一句诸度为处。初也。依本在果。今属因者。准道品者。众德皆有因之与果。本今互显。故下疏云。助道本在因中。而明佛有者有因果。果上三十七佛有之。今翻准之。故不相违。文三。一句愿修胜定。一句愿修总持。一句愿修道品。言胜定者。本入道品。故云百千禅定根力觉道。次道品中。禅定即四如意等(隋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等)。今别列故。如大论说百千三昧。故可二义。本今互举。总持有四。一闻。二法。三义。四咒。如义章释。后道品者。四如意等。准前知之。根谓五根。力即五力。觉是七觉。道八圣道。大乘先觉八道。后修七觉也。

我当至十地。第二住十地(祥云。谓十种法界体)。

具足珍宝处。第三诸度为处。本云十种珍宝以为脚足。是十波罗蜜。六度是圣所践之行为脚足(祥显意云。十种珍宝者。谓十波罗蜜行。此十度摄十法界名为脚足。亦可十度为因足。建立佛果故名脚足。晓庄取加云。以修十度足履行十种法界之地。而至无上菩提果)。

圆满至生死流下。第五一颂半愿佛果有二。初半颂略标。后一颂广释。初也。有二。初一句愿自利。后一句愿化他也。

我于至具足下。第二广释。本具有六。一愿得法藏。二愿得众德。三愿得智慧。四愿得道品。五愿得总持。六愿得十力。今有前三。道品。总持。如前入因。十力略故。初有二句。愿得法藏。本云诸佛所有甚深法藏。法藏有五。一如来藏。二法界藏。三法身藏。四出世藏。五自性净藏。如寿量品释。二妙智者愿得智慧。本云一切种智。有二。一一切是有智。二种是空智。为万法之本曰种(非下位境。故今云妙)。后难思者愿得众德。本云不可思议无量功德。功德有五。一意德。发愿。二行德。修行。三智德。照境。四灭德。除障。五恩德。化他。前二因。后二果地。彼十力德是果。非上因位之力。故必应明。本云十力世尊我当成就。今摄第三智德照境。亦无妨也。

唯愿至忏悔下。第二五颂请佛有三。初一颂标请。二三颂释请。三一颂结请(晓兴取之)。初中。本云诸佛世尊有大慈悲当证微诚·哀受我悔·上半明佛有慈悲之德。下半正请佛受悔。今相交故。上半请以智照机。下半请以悲受悔也。

我于至消除下。第二释请有二。初二颂明我有恶故请。后一颂明佛有慈悲故请。初又二。一颂总明此恶能得诸苦。一颂别出诸苦之名。初也。

我造至乐想下。第二出诸苦之名。本云贫穷困乏。愁热惊惧。怖畏恶业。心常怯劣。在在处处。暂无欢乐。为三。半得苦恼。半生怖畏。半无安乐。今初苦恼摄第二中而举后二。上半生怖畏。下半无安乐。

诸佛至忧苦下。第二一颂明佛有大悲故请为二。上半明佛能灭。下半诸佛为除。

我有至清净下。第三结请三。一结所请除之罪。二结所请之人。故云唯愿现在诸佛世尊。三结所请之法。今举前后摄所请人。既言愿故。上半结所除法。下半结所请。言烦恼者缘也业者因也。报者心垢。本云烦恼业垢。障如如境智不清净也(兴云。违论说皮肉骨二障摄故。今即烦恼者业因。报者业果)。如是三障岂离二障。又业因果即心垢故。

我先至覆藏下。第三五颂正悔有二。初二颂就三世。后三颂就三业(晓即取之)。初也。有二。初一句悔前身。后一颂三句悔现身。此又三。初三句正作。次二句未作。后二句已作。发露。本云已作之罪不敢覆藏。应知。

身三至相续下。第二三颂就三业也。本四。一举十恶正体。二明十恶方便。三明离十恶行成。四结能所。今以第三入后回向中。故有三。此初一颂举十恶体。

由斯至忏悔下。第二十恶方便。此三业即过去诸恶也(兴即取之)。问。此与十住同异何耶。答。沼云。即同十住婆沙第四明忏悔云三三合九种。从三烦恼起。合九种者。即前三业及三世。并三报业。此经据总。彼论约受有别。故俱成九。各不相违。背从三毒起。故云从三烦恼。又彼论问。三顺受中有定不定。云何忏除。答。亦非皆灭。若定报者。愿得今身偿故。此亦据报定时不定说。若时报俱。彼即不论。彼约中容忏悔者说。若能增上忏。罪皆除故。涅槃云。若入我法即不决定。具如彼也。

我造至忏悔下。第三结能所也。

于此至随喜下。第四一颂随喜。本入后文故云回向。举十方世界处处所作善随喜回向也。

愿离至方佛下。第五二颂回向有二。初一颂明离十恶行成。后一颂明三业善回向。初也。今以此文回向中。义互虽通。本文顺也。既别举下恶体用已。即次总明离及得故。

我以至上慧下。第二的举三业所作回向。随行所在不出三业皆回向也。又初一颂回与众生(本据随喜。今亦通故)。后一颂愿向佛果也(兴取此也)。问。如是具明五法。何故祥云又五法中随喜略耶。答。约本唯文悲据义者。故次即云随义为言。下化众生愿中摄故。问。对今见本摄回向中。何故违耶。答。夫随喜者不嫉为义。若嫉胜类岂愿众生令住胜地。仍摄彼中义亦无违。

我今至难事下。第三四颂悔报障(晓沼兴取)。就文为三。本今相交转势说故。且依今文。初半总悔。二三颂别悔。三半合结。初也。一句将悔对佛。一句正悔众难。

凡愚至业难下。第二别悔。凡有三双六对。即十二难。言三双者。初半颂举业因忏悔重报。二半举烦恼以忏轻果。三两颂举报障以忏悔遍用。三中各二。当文知之。初也。二者一句举果。本云若在诸有六趣险难(晓云。四恶趣中其难最重。人趣聋盲等。天趣有着乐放逸等不能修道。故云险难)。一句举业。故云恶业。

我所至转难。第二又二。一句举因。本云种种淫欲愚烦恼难。今欲邪者即淫欲故。即是体也。一句举果。本云世间所有生死险难。今流转者即生死故。即是用也。又如本文先果后因。义亦无妨。

于此至友难下。第三举报悔用又二。初一颂明报障伏使其为恶。后一颂明报障妨其修道。二中各二。初也。二者。初半据时法。后半据自他。初中一句明时。本云值好时难。即是佛前佛后。正像法灭。恶时恶事(故祥云。八难之中佛前佛后)。据摄此。今云于此世等。意谓。勤人早值好时即得解脱。愚夫耽着恶世难出。对彼觉世故云于此。一句法。本云遇无难难。即是多病短命诸根不具等法现前。五根具。长短等。端正难有(故云八中根不具足)。又如释。如是二难有无。本今互存(兴云。流转者胎卵二生。贪欲增故。愚夫者湿生。痴多故。烦恼者化之。曰随一增故)。此求异也。何必然。犹如余师兼摄释之。后中一句约自。一句约他。本云心轻躁难近恶友难。谓自心轻动缘。引他令有苦报。言轻躁者。无志造易。为恶人引动(八中。初是世智辨。后即无想天等外道。兴即取之。述后意云。必闻邪师教修彼定故)。

于生至德难。第二明妨修道也。二者初半就因果。后半就内外。初中。一句显因果。即三界因则三毒。本云三有险难及三毒难。故知上句云贪染者应着下句。下句避前因果可本末。三毒即三界本故。欲界苦生瞋。有苦报。色界乐生贪贪生苦报。无色舍生痴。痴致苦报。又欲界有恶道难。色界有无想难。无色有非想难。故皆云难(八中。即北洲无求出世意故者。举一兼余。晓皆取之)。今生死者。晓云。生时受于胎中寒热生门逼迮等苦。死时受于四大崩散五相现等。不能平过名生死难。三毒难者。准前应知(八中即是三涂。多痴生畜生。多贪入饿鬼。多瞋堕地狱。晓兴取之)。后中。一句叙外。一句叙内。内谓贫穷短阙等。不能修功德。外者。本云值佛亦难。如九亿家闻佛不见及不闻等。

问。今既八难故。晓云。此别为十二难门。不应以八难门强相摄。何得摄耶。答。晓约不如数。祥约简持摄。故不相违。言八难者。三途为三。四北郁单。五长寿天。六世智辨聪。七佛前。八佛后。进不及释迦。退不见弥勒(庄云。如增一阿含说。三恶及长寿天因上。五生边地。长阿含三生边无佛法处。六六情不具。不能分别好恶。七心识邪见。八非梵所修行。谓佛前佛后二。如彼述晓说也)。发三愿除此八。一愿生善处除五。谓前五也。二愿值善人除二。值释迦弥勒前后。三愿得正见除世智辨。无见辨定故也(沼云。依成实论。四轮摧八难。前二同是。四云。宿植善根诸根不具)。此八难义五门分别。广如义章第八八难义。结束应言因果对。体用对。时法对。自他对。本末对。内外对。此六对中举次第顺。今少似强。见文知之。

我今下半第三合结(庄云。此即说罪发露异名。二难中应皆说罪。而恣繁故唯初后说)。本既中有忏悔之言。故莫偏执而抑扬也。

我今至摄受下。正说第二大段生善。三十八颂为二。初十一颂赞佛。后我之所有下有二十七颂发愿(庄沼取之)初又二。初一颂归依。后十颂赞叹(沼即取之)。初有二。一半颂依应身。二半颂依化身。不明法身为符请意。正应化也(兴云。化者非也。随六道形非如金山故。今皆应身)。虽不足言而为引劣。非可不谓。谁言取余形如金山。今就化身佛相喻之。次云牟尼月照极清净。何唯应耶。嘉祥言。赞叹文中不过二身。若叹色文即叹化身。若叹大智大悲等即叹应身。诸善逝者。本云诸佛世尊。诸佛智慧。世尊慈悲。今摄此云诸善逝也。德海者是智海。无上尊者。本云最胜即色也。

身色至称尊下。第二赞叹有三。初五颂叹化身。次四颂叹应身。后一颂愿于众生得所叹法。初中本三。一叹色身。二叹相好。三合结也。今有初二。初二颂叹色身。后三颂叹相好。初又二。初三句叹体。后一颂一句叹用。初也。有三。一句叹色形。一句叹面目。一句叹威神也。

大悲至恼热下。第二叹用有二。初三句照世间。后二句灭烦恼。初有三。初一句除幽闇。二一句作光明。三一句灭尘垢。后有二。初一句举能灭后一句举所灭也。

三十至圆满下。第二三颂叹相好有二。初二颂叹相好之体。后一颂叹相好之用(兴即取之)。初中又三。初半总叹。二一颂一句别叹。三一句结叹初也。

福德至金躯下。第二别汉有三。一半叹威德高远。二半叹威德广大。本云犹如流离净无瑕秽。乃至其色红赤如日初出。此即净喻琉璃色喻初日。言显义顺。今文虽美而义总密故。三一句叹相好分明。八十种亦各明故。本上云明网显现。言明网者。百重千重不相碍也。下云颇梨白银校饰光网。今兼此云妙颇梨网映金躯也(兴云。波梨白红色也)。

种种下半。第三结也。

于生至永竭下。第二叹相好用有二。初三句举所灭。后一句举能灭。就初有三。并见如来身相灭恶。一一句举三界。本云三有之中生死大河。二一句举三相。三一句举三苦。后佛日下举能灭也。

第三合结理必应有。本云妙身端严相好殊特。金色光明遍照一切。上半结上身相之体。下半结身相之用。二中各二。具如疏也。今即略之。

我今至希有尊下。第二四颂叹应身有二。初半颂叹智慧。后三颂半叹诸德。初也。有二。初作礼。后一切下赞叹。本云智慧大海弥满三界。是故我今稽首敬礼。上半赞叹。下半作礼。今即准之(兴云。稽者至也)。

光明至严饰下。第二叹诸德有二。初半颂叹圆色相。此本略也。

后三颂叹绝际限有二。初一颂一句明无有边际。后一颂三句明不可限量。初也。又二。初一颂举外譬。有四譬况四德。如寿量偈中说(庄沼及兴皆取。庄云。水地山空。如次即显净乐我常。沼加云。依宝云经。菩萨有十法喻大海。如彼。又云。德深如海。德众如尘。德高如山。德广如空兴即述之)。后一句就内合。

一切至海岸下。第二不可限量有二。初三句明佛德难知。后一颂示难知之相。初也。有二。初一句横明有识不知。后二句竖时穷劫难测。

尽此至能数下。第二示难知相有二。初三句明外事易识。后一句明佛德难知。

一切至分齐下。第三愿众生得应化二身之果。本云相好庄严。名称赞叹。如是功德令众皆得。总科如上。有二。上半称所叹之境。下半结能叹之心(准今初句结能叹心。后有三句称所叹境也。本今进退。义意无违)。

我之至上尊下。生善中第二发愿。二十七颂有三。初有二十五颂发愿。二有一颂随喜。三有一颂发上随喜回向。生起可见。就初有三。初五颂为自发愿。二十八颂为他发愿。三二颂双结自他。生起可见(晓兴皆取。庄沼取初二也)。就初有二。初有二颂愿求佛果。后有三颂欲修佛因(晓沼兴取)。就初又二。初半颂得佛果。后一颂半得佛已化众生。初也。

广说至露味下。第二化生有二。初三句总。后三句别。二各有三。初中三者。一说正法(兴云。无上正法轮者。如智论中。四念处为毂。五根五力为辐。四如意足为坚牢辋。四正勤为密合轮。三解脱为榍。禅定智慧为调适。无漏戒为涂轮香。七觉分为杂花璎珞。正见为随右转。信心清净为可爱喜。正精进为疾去。无畏师子吼为妙声。能怖魔轮。破十二因缘烦恼业苦轮。能令行者欢喜天人敬慕。无能转者。唯佛所演。故名法轮)。二除苦果。三伏邪迷。后有三者。一智慧利菩萨。二神通利辟支。三说法利声闻(在文可知)。

犹如至深法下。第二欲修佛因有二。一别。二总。初也。有四。一半颂愿行六波罗蜜。二半颂愿离六弊烦恼。三半颂愿得六种神通。四半颂愿修六种念处(沼即取之。加云此且举二)。

愿我至妙法下。第二一颂总也。初半外值善境。后半内修善法也。

一切至安乐下。第二有十八颂为他发愿。有二。初十三颂愿现在益物。后五颂愿未来益物。初有二。初七颂愿大悲拔苦。后一切人天下六颂愿大慈与乐(庄沼兴取)。现在乃得好。未来又不具足故。复愿未来令得具足也初有三。一半颂总标。二六颂别释。三皆令得受下总结(沼兴取之)。初也。

所有诸至所乏下。第二别释有十种喜。在文可见(一半颂诸根圆满喜。二一颂诸病消除。三一颂王难解脱。本云若犯王法临当刑戮。乃至悉令解脱。然今终有总免之词。本文先后具有。应知。又本每事皆有愿诸众生之词。故庄自云。一一喜中应皆着愿诸众生之言。而略不说。四二颂鞭杖等免有二。初一颂半免鞭杖。后半免前刑戮苦等。五半颂饥得胜味。六盲者得视。七聋者得闻。八跛者能行。九哑者能语。此上四喜摄为半颂。十半颂贫获宝藏喜也)。

结文可知。

一切至端严下。第二大慈与乐有四。一有一颂愿正报具足。二有二颂半依果圆满。三有半颂还结正报。四有二颂还结依果(兴即取之)。初有二。初半外形端正。后半内心纯善。初也。有二。初句颜貌和穆。后句形相端严。端严故和穆也。

悉皆至德具下。第二内心纯善又二。初句外念善因。后名内招乐果。果念善事也。本云心常思念他人善事。饮食饱满功德具足。上半外念善因。下半内招乐果。今总摄之。

随彼至伎乐下。第二依果圆满有三。初一句标。二一颂三句释。三半颂结。初也。本云随诸众生之所思念。皆愿令得种种伎乐(准此释之)。

众妙至具足下。第二释有四事。一伎乐。本云箜篌筝笛琴瑟鼓吹。如是种种微妙音声(准此知之)。二花池。三衣仞。四珍宝也。

勿令至相违下。第三。

所受至爱乐下。第三半结正报有二。初句结前之后句亦不见相违。后句结前之初句令闻恶声。

世间至众生下。第四二颂还结依果有二。一总结。二别。初也。有二。初半资生具足。后半所欲随意。

烧香至欢喜下。第二别结又二。初三句结上资生具足。后一句结所欲随心也。

普愿至闻众下。第二五颂发未来愿有三。初二颂愿离八难苦。二一颂半愿得人天乐。三一颂半愿修出世行。生起可见。初有三。一一颂恒正信除世智一难。二半颂愿生善处除五难。三半颂值善人除二难(兴即取之)。初也。有三。即三宝也。后二显也。

愿得至智慧下。第二愿人天乐有七。一愿尊贵。二愿富饶。三愿色像。四长寿(本代名称。今合为一。更问长寿)。五愿男形。六愿精进。七愿智慧。前五报果。后二习果。具此七方圆也。

一切至法轮下。第三愿修出世行有二。一半颂明内修善行。二一颂明外值善缘。初有二。初句愿学大乘。后句愿修万行。后本有四。一见诸佛。二见坐树。文云坐宝树下琉璃座上。三见入定。文云安住禅定自在快乐。四见说法。文云演说正法众所乐见。今略住定有前后三。又释。处妙坐摄住定。如金刚般若而坐中含入定也(初一见言贯通后句。准古知之)。

若于至提处下。二颂第三双结自他两愿有二。初一颂结自。后一颂结他(兴即取之)。二中各两。一结所愿。二结能愿(容愿字下结能愿也。庄云。输回三有等者。如杂阿含第十五说。譬如大地皆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常遇此孔不。阿难白不能。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望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人义不行法。不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凌所造无量恶故)。

众生至随喜。有二。初三句举喜境。后一句举喜心。

以此至菩提。第三一颂回向有二。初半颂举所回善。半颂起能回心。

所有至十劫下。正说四中。第三三颂合劝修前二事。有二。初一颂劝行因。后二颂赞得果。初也。有二。初半颂劝上第二生善。后半颂劝上第一息恶。问。故要超六十劫耶。答。诸疏不释。今谓。盖表六趣。又机宜之说。何假疑矣。

若有至叹佛下。第二谓得果有二。初有三句标行因人。后一颂一句赞得果。初也。有二。初半颂举人。后一句举行。言赞佛者。本云称叹如来并赞此偈。今含有之。

生生至瞻仰下。第二赞佛果有四(庄即取之)。一一句神通。二一句相好。三一句福德。四半颂尊贵(此为王也)。故本云在在处处。常为国王辅相大臣之所恭敬。

非于至忏悔法。第四总叹此法难闻二。初半明修因浅者不值此经。后半明习善深者乃闻今法也。

尔时至罪障下。品中第三大段世尊赞成有二。初赞成。后示缘。初也。

汝今至为汝说。第二示梦所因。

时诸大众下。第四段时众奉行又二。初闻法。后喜行。如文。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五

宝历二(壬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写得了(始笔于九十十六日)同三(癸酉)十二月十五日再校了。宝生闲人成庆(六十八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