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量品余

尔时至颂曰下。大段第二。王子就本明法身无相以答陈如后请有二。一标能答之人(即经家序也)。二明所答之事(即王子说)初也。

恒河至莲华下。经二明所答事。本有十七行半之偈。文义分明。今十四颂。有十四譬。意犹隐故。诸师皆依本意释之。大分为三。初六行颂六譬。明境界有无。双答上请(隋云。上问)。二有八颂八譬。明众生惑解。以成第一有无之义。三是如如来下一行。总结上两。准今有二。第三略故(晓云。此中大意。述三藏解。但刊烦补阙。斟酌之耳。庄兴即取。沼宜皆依。更不对之)。初中有六。一明法身无生。二明法身无老。三明法身无灭。四明法身真实。五明法身寂静。六明法身解脱。此六次第相生可知。如是六事合为二意。前三事明无过患(即前三过)。后三事明有胜德(即前三德)。就前本经譬法双说。今转势二。初两行别举譬。后一行总法合就譬有三。初半行明道前法身无生。次半行明道内法身无老。后一行明道后法身无灭。此初法身无生喻也(隋云。驶流事明法身无生。法身于前际离意生身。二乘及十回向以上无复界内业烦恼因。但用无漏业。由菩萨虚妄心有之乎。此虚妄心曰意生。意生无漏业生。无于老等法。佛无此业。故无生也)。

恒河譬如如境深广也。流者譬如如智照。驶者譬自性三义。一无垢。是自性解脱。不为惑染。二清净。是禅定。无有贪爱。三光明。是自性智慧。无有惑闇。有此三种自性。故无有生。如河流之驶。驶疾于箭。莲华不得生也。白莲华者。本云𤘽物华。是芬莲华。此华形短。譬妄有不遍。体弱易正。譬虚妄不实(庄云。梵言𤘽牟头。此云白莲花。形短体弱。于驶流中必无生理。然花与水俱是有为。可有相生。故曰可生。法身无为。必无舍利。义取晓说。兴即取之。但名取梁也。沼云。白莲花者。梵云奔荼利迦。故新旧经皆云。优钵罗华。𤘽物头华。婆头摩华。芬陀利华。如次四色青黄赤白。然旧本云𤘽物。此云白莲花。以驶水中俱不生故。随举于一。取文言便。见水应生物。驶流尚不得生。无为非生无漏。非染与染法违。故无舍利)。

黄鸟下。第二半行法身无老喻也。老是色法变异。故以色为譬。言黄鸟者。本云拘枳罗。形少譬外老衰灭。鸟形大。譬内老增长。二鸟同是黑色。乌变为赤者。譬内老壮时。𤘽枳白色。如外老衰灭(晓云。乌赤色者喻增长少。谓从始生至壮年故。𤘽枳罗者是鸲鸽也。犹是黑色。言白形者喻年衰劣老。谓从壮年至耄讫故。二鸟有为。其色可变。法身无为。良无变异。庄云。梵音孤梧罗。此云黄鸟。似鸲鸽而大。西方有。此间无。沼有二释。后即取之。初云。应是此间黄戾娄鸟。据释大小。沼兴依本。两三藏说。故知庄云黄鸟形大。黑乌小者。为未可)。初地至七地有老死。八地至十有老无死。佛无老无死。除化老死。若以发白面皱为老。诸大菩萨及小乘佛皆无之。又凡夫至回向死亦舍身。登地死不复舍身。又初地至四地见生。五地至七见老。八地至十见灭。金刚心见生灭。最分明故能舍之。法身真实无复生灭。故无舍利。

假使至叶。第三一行法身无灭喻。故本云如来身无灭也。此二树不可灭。自果转生他果而生灭法。设生他果。事亦可信。法身不可灭。其自体而生舍利故非灭也。赡部树大。譬三界内死。竭树罗小。譬界外死。法身无此二死。故云如来身无灭。隋云。界外死有四种。一自性灭死。念念无常。二方便死。如报尽。三时至死。果终。四不思议识死。界外圣人。法身于后际中过不思议死故无灭。具如彼也(晓云。长阿含云。须弥山南地有大树。名阎浮提树。高四千里。枝荫二千里。影现月中。喻分段死。其形大故。佉受罗者。此云桂衣。喻变易死。其形小故。庵罗者。此云酢味。与桃相似。宜云。赡部树者。此云岁树。多罗果者。多罗树果。似双芦非。竭树枝者。若梨类耳。庵罗果者。似桃果非。庄释。瞻部即取晓说。多罗似宜。竭树罗者。此地无。旧翻杜衣。净三藏云。有子大。如汉菰。内有小子。大如枣。食之甘味。摩揭提国着子。余处多不着。庵罗此云甘子。子小以为合药。沼即以之。兴云。加云。无热池南有瞻部树。此洲从彼得名。然法师云。此树果汁。色赤如面。然立世云。汁随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密者。盖各言其一矣。赡部树者。此云岁树。竟树罗者。此云装。树义皆本。具如彼也)。能出庵罗叶者。本云转生庵罗实。实谓果实。此义胜也。

此等至不可得一行。第二总法合也。驶流生莲。黑鸟变白。树生他果。世间所无。故云。希物而生灭法设可转生。法身真实竟无虚妄。故云毕竟不可得。本云世尊身舍利。毕竟不可有。世尊身者是法身也。无舍利者无妄有身也。有为有五义。一生。二老。三住。四灭。五成就。隋云。生者今有有异。若无日老。老未无是住。住为后作因是灭。四相同是善曰成就。恶无记等亦尔。此五各有能相相所相相。有大小相小相相。一法大相相。九法如大生生。五小相及生四大相。唯不生大生者。灭成就等亦尔。数人明大生法不明成就。一义亦有生十法。如识为法体。法体有大小相。一大生生九相。变识体故有十。此小乘义。中论破言。若大生已有。不用小生生之。大生若未有。从谁生小生。小生若已有不用大生生。小生若未有。从谁生大生。此就一时中明五也。又先后明之。先生。次老。后住灭等。识如人有罪。内老有二。一内老。从生送至住。如送人至狱。二外老。住送至灭。如送人至杀处。从生至住名增长内老。从住至灭名衰灭外老。生最在初日内。住为中。灭在彼为外也。意谓。法身无为。终无五义。故无舍利。

假使至舍利下。第二三行三譬明有胜德。一真实无虚妄。二无虚妄故寂静。三寂静故解脱。此初法身真实喻。故本云佛身非虚妄。虚妄有三。一凡夫以人法我为十相。虚妄作本(隋云。凡夫四谤为十相。虚妄作本。四倒为末。具如彼也)。二二乘以法我为虚妄作本。故生道品道果等。三菩萨亡人法我。但道力劣。未免虚妄。故见如如遍满等相。龟譬法身。毛譬虚妄本。织服等者譬虚妄末。方求佛舍利者。举龟毛衣。翻显终无舍利。故本云终无有舍利。下皆准之。问。凡夫人我亦依法我起。与二乘存法我何别。答。凡夫以梨耶识生人我(隋云。生四谤)。是有漏不自觉其缘境。二乘存法我谓有。道品道果等。是无漏果报。意识自觉其缘境。广如隋述。

假使至舍利。第二法身寂静喻。故本云如来寂静身。无有舍利事。此譬明非处得作是处。是处不得作非处。蚊脚不作城楼曰非处。而可设作之曰是处。法身寂静曰是处。无有作不寂静之非处也。处非处以依他性为体有七。一不善依他。二善法依他。三清净依他。四生依他。五增上依他。六至得依他。七起作依他。言不善者。如作恶行。虽不乐恶道不得自在。必入恶道。善法依者翻前知之。清净者。谓舍五盖。由舍五盖修行七觉得清净故。生依他者。一国无二主。二佛二转轮不得一处共生。昔因最胜不与他等。得作王故。增上者。如女人不作轮王等。不作轮王者。女人必有夫主。不得自在。不作缘觉者。彼不依他。入道独思。女必须依他人住故。不作佛者。佛是世中之尊。能伏万物。女人卑弱。不可降伏男子。女既依他。他是增上故。不得作转轮等也。至得者。三乘异故。菩萨不得作缘觉等。余乎如是。各依所至果故。起作者。凡夫见不成就。名不成见。须陀洹以上。正见成就故。成见众生。此不能作杀等诸业。于十恶中。身三都无害他法故。口四有二。一恶口。二绮语。无妄语者。根本此从邪见生故。意三有二。一贪。二嗔。无邪见者。邪见不识因果起故。得饮酒者。轮行四摄。为他献奉。不得不饮。圣人依道力不起作恶法。故言起作依他。蚊脚作楼。于是处属第七依他。舍利事者有五种。一遍一切无过失。如现杀等皆是佛事。二遍摄一世不断三宝常性。三一切世界现诸色身。不失法身虚空之性。四如来寂静。本无语言。而现一切言说。不失无言之理。五不取众生作境界。而通达一切众心行。佛舍此五种事。故言无舍利事。取五寂静。一舍一切佛事取无过失。二舍三世取常住性。三舍现色身取法身空。四舍语言取无言理。五舍取众生心行取不取众生境界道理。故言寂静身。问。诸譬皆明非处为是处是处不为非处何独此中明之。答。实尔。但虚妄通故。就此明之耳。

假使至舍利。第三法身解脱喻。本云如来解脱身。解脱有三义。一决定生死。即三界内皮肉有漏业。及烦恼所生果报。二不决定生死解脱。如二乘道果。无复界内有漏业烦恼即解脱。有界外无漏业烦恼即是生死。三决定解脱。如来道果。有漏无漏二种业烦恼不生故。决定解脱(随别出三解脱。即如此疏下说)。水蛭譬解脱无骨齿。齿是骨之余。既无骨岂当有齿。利如鉾白者分明之相(隋云。分明无齿之相也)。此虫唯有皮肉柔软。譬法身无为(隋云无相)。骨则坚强生齿。能害万物譬虚妄。欲明法身。无有虚妄即是解脱。有虚妄即是系缚。系缚有三。一皮。二肉。三心。有系缚则闇无明。又舍利是系缚之色。佛无舍利。无此色故。本云终无系缚色。二乘解脱如化城。如来解脱有四种德。曰真解脱。一最极清净。二具一切功德。三无量恩力。四二不思议。清净者。从初地至七地。嫉妒等障悉尽。一切德者。八地中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谓如如智。二无漏。不为惑动。三无间。无出入观。四自然。不作意万行自长。陀罗尼品具释。具此四义。自行一切功德皆具。无量恩者有二。一无量三昧门。二无量陀罗尼门。此二门大开出诸方便。成就一切众生。如陀罗尼品释。二不思者。十地乃至如来自行他化一切秘密佛法悉至见不可思惟。故经云。如来出世所说如爪上沙。一切秘密不说者如恒河沙。具此四德名真解脱。即名如来。系缚有十一种。如业障灭品。此三亦得对三。一真实对不生。生是妄有不实。二寂静对不老。老则变异不寂静。三解脱对不灭。灭是有为非解脱。又无灭是道后。解脱亦道后也。

假使至舍利下。第二八颂八譬明众生惑解。解是正思惟。得法身理。惑是邪思惟。失法身义。就之有二。初四事明能修四人。后四事明所修四法。就初本二。一别明四人。二凡二圣。二总结。今略总结。故直为二。初二行譬明二圣。后二行譬明二凡。初又二。一升天。合明二乘因。二食月。合明二乘果。此初㝹角升天喻也。㝹譬法身常住。角譬无常。法身常住决无死。如㝹决无角。梯橙譬无常想以修诸行。㝹可有角角以为梯梯得上天。若依无常邪思惟求五功德。终无灭义。今略地字。本云从地得升天。地譬凡夫。天譬菩萨二乘。从凡见舍利有。而修行成菩萨无是处。五功德者。一富饶功德。即布施。二善道。即持戒。三安乐。即八禅。四自利。即二乘。五二利功德。即菩萨。虽大布施不持戒法终入恶道。如诸龙等。就菩萨功德又有四。一愿乐大乘。二修行波若。三修破空定。四修大慈悲。初除阐提得大净。二除身见得大我。三除无安声闻心得大乐。四除自爱缘觉心得大常。于法身上起四颠倒不净无我苦无常。㝹譬法身。角譬法身上起不净等。四颠倒即念对法身四德。言方求佛舍利。本云邪思惟舍利功德无是处也。思有舍利是邪思惟。凡夫思惟四德在生死是四倒。二乘思惟四失在法身是四倒。为邪思惟。言功德者是四德道。作此四邪思惟而四德道无有是处(隋云。广明功德有三十种。是十菩萨心道。此三十道。三道得一果。合有十果。十果各有三障。合三十障。如义中释)。总显此义故云方求佛舍利。前六譬皆有各的意。准此。具如旧经应知。

鼠缘至舍利。第二鼠登食月喻。本云鼠登㝹角梯。食月除修罗。依舍利尽惑。解脱无是处。合明二乘果。鼠譬二乘。㝹譬法身。角譬舍利。如如中无舍利。如㝹无角。梯譬二乘道。修罗譬皮肉心三烦恼。月譬三德。一月譬法身。二光譬波若。三明譬解脱。食譬得此三德以自须也。依此释。云鼠为食月。除去修罗障空中月。又障月者义同食月故(兴云。障者捉也。获也。鼠虽不能上㝹角梯。犹可捉月。声闻观佛身苦之行。断所知障。获解脱乐。定无是处)。又道内出世无分别智。能破三惑之闇如光。道后无分别智。能照一切。诸法具足相譬明。此二智依处。自性无垢譬月。法界一体三德无异。如月一体有三德。假令鼠食月。有可信义。若依舍利生闻思修尽惑解脱。无有是处。解脱有三。一道前。无染解脱。二道中。无覆解脱。三道后。尽惑解脱(隋云清净解脱)。今譬不得尽惑清净解脱。总含此义。故云方求佛舍利也。

若蝇至舍利下。第二二行明二凡。此初蝇醉造巢喻。本云如蝇大醉酒不能造窠穴。于佛无正行。不能至三乘。蝇譬阐提。此即如醉有见无无见有。譬四倒。于生死见常乐(于生死见常乐酒。晓云。醉酒者。饮其邪师之教。不悟正教之旨)。行村邑者。准本正行。故兴云。四圣谛境如村邑也(沼云。择灭如村邑)。造舍宅者。造巢穴也譬三乘困果。不求解脱。故云不至三乘(晓云。造者趣也。如醉酒蝇不能趣穴。故至岁寒必受死苦。彼况外道。今喻阐提。如是不趣解脱。由不信故受生死苦。沼云造诸。兴云。造者进也。皆是意也)。含此故云方求舍利。问。晓庄沼兴。蝇喻外道。此有所依。故沼云。智论引。有一外道。为舍利子说一颂云。我饮粳米酒。窃持一瓶来。山地诸草木。视之如金色。今何违耶。答。阐提外道。义相通故。又显饮酒不喻蝇也。

若使至舍利。第二一行驴无伎能喻。本云。如驴但饱食。终无有伎能歌舞令他乐。凡夫二乘等。能说及能行。自他无是。驴譬外道。但饱食者。譬但有着我邪三慧。今云唇色赤如频婆。愚闇着我如唇色黑。以我邪慧不得如来真我。如黑唇色不似频婆。无伎能譬自利利他。歌譬说法化他(兴加云。口业)。舞譬修行自利。(身业)乐譬得出世果。今即准之。本意为二。初自㝹角至歌舞乐。三行三句别明四人。后凡夫下三句总结四譬。凡夫则后二譬。阐提外道。二乘即前二譬。等者。始行菩萨。能说说如如为他。能行行如如为自。阐提无明皮覆如如。外道诸见内倒如如。二乘有二。一不信如如属阐提。一虽信生无常想等属外道。新行菩萨有信乐心。不计无常。未至初地未能得之。仍晓述云。次言凡等通举四喻。所况四人就其别门。虽如前释。通而言之。如是四人皆不能说法身之义。亦不能行法身之境。故不能得自利利他。故言能说及能行。自他无是处(庄征此云。有说。通举四喻。所说四人。此不应理。今举一喻。如何合前三人。应言此喻正显阐提无出离行。兼显三乘无利他业)。既有总别。不可混杂。又有广略。本广。今略。而不别知守略征广。深为可呵。故如沼云。准此经文。似总喻第四。据真谛本。即善作下通结前四。故彼经云。凡夫及二乘。能说及能行。自他无是处故。总不能说如来四德及修四因。具如彼也。得意虽善。取之未可。善作之句既属前别。文意必然。何为今文略总结句。以别属总。今谓。方求舍利之中。兼总结也。

乌与至舍利下。第四譬明法身四德。对上四人。净乐我常如次阐提乃至缘觉。就文本二。一别明四德。二总结。今略总结故直为四。此初乌鸱同栖喻明净。乌鸱二鸟。一譬真实清净。一譬虚妄不净(晓显意云。乌是昼显。喻于如来法身为波若之所显。鸱是夜起。喻彼所计色身为无明之所起)。言同共者。譬道前中后有三时中。净不净同一处者。则上三位处处中有。染净同一体曰一处游(二鸟同游。喻波若所显法身与此无明所起色身。同在道后涅槃之时。共栖无上菩提之树)。彼此相顺者。净不净性同为一也(隋云。明集灭同体)。法身有二义。一被覆为生(为生死依)。曰集。是不净。二惑尽显曰灭。是净(晓云。和合念者。喻于清净法身不遣不净色身。不净色身不障法身净德。如彼无是处。此亦无是处。庄显意云。法身色身互不遣者。如是之事定无。谓清净法身。舍利卢妄身。一时俱有。无有是处)。此即旧释故。如来真实体。舍利虚妄身。俱有无是处。此约虚妄带惑为论(意谓。约俗个妄既别。犹如二鸟不一处游)。若理论之。唯一如如。无灭异集。无集异灭。无舍利异法身。无不净异净。故真妄无二。岂得色身不净法异法身乎。如乌鸱不可共也。若不见法身净。生死不净。得大净也。

假使至舍利。第二波罗奢叶喻明乐。此叶三片。不遮风雨。三片者譬三道。一世俗有漏戒施(隋云。世间禅定等道)。二声闻。三缘觉。风譬烦恼。雨况业(世间道及二乘见。有取舍二法。不依道理生故。不能断生死及业也。)。方求等者。本云。于佛起虚妄。生死终无灭。于佛等者。见法身有舍利也。二乘见人无我。除皮内生死之初。不见法无我。不能除界外因缘等四生死。(四种生死。是生死之终故)。故曰生死终不灭(此譬乐者见法身如如。苦则灭得大乐也)。总此云方求佛舍利。

假使至舍利。第三大船陆行喻显我。本云如海大般舶。具足诸财宝。新生女人力。执持无是处。法身无边际。不净地烦恼。不能摄如来。其义亦如是。船譬如如。是大乘之体。能载一切众生。故言大也。财譬三昧。宝譬智慧。智慧能资法身也。米谷金银诸物。能资人曰财。陆地行者。本云新生女等。女譬我见。此我见无实境。当心烦恼中最劣弱如新生女。不入三乘位云新生。若入则如壮。起思惟烦恼重力强如男。见谛轻力经如女也。所言强者。一通利钝。二能退道。三有境界。弱者。一唯利根。外道能起我见。二不退道。三无境界。执譬见位。持譬修位。此我见人能见能修如如大我无有是处。如满财船令新生女陆地行也。方求等者法身等也。无边有二义。一离断常二边。二离有我无我二边。今明无我无不我故是大我。无际明不断不常(无三除生住灭前中后也)。不净地者。凡至七地(晓云。以有功用有间隙故。俱生我见有时现行。故说此为不净地惑)。八地已上曰净。今据初论。不摄等堵。不净地之初人。不能修得大我。摄此等云方求舍利也。

假使至舍利第四雀衔香山喻显常。此去譬八地已上净地烦恼。鸟雀譬八地已上烦恼力用微弱(隋云。八地已上无有生死。烦恼力用微弱。兴云。鹪者桃雀。鹩者似雀。又名芦虎)。香山譬八地已上。乃至介地法身常住不动。舍利譬昔日有四谤。今八地已上唯有不有不无一谤故。如雀口之少不能含大山。起诸惑不复能遍谤法身。此是义立四谤也。二生死鄣已亡余一言少也。方求等者。本云烦恼依法身。不为烦恼动。烦恼等有净地烦恼。从八地至金刚。依法身不为等者。二义。一法身自然。成就一切事。不如七地为烦恼令出入观。以不动故。显常德也。二但一不有不无谤。不能具四谤动如如理也。故净显除阐提障。因缘生死尽立净。我显除外道鄣。方便生死尽立我。乐显除声闻鄣。有有生死尽立乐。常显除缘觉鄣。无有生死尽立常。此义如九识中。是故法身终无舍利。摄如是义。总言方求佛舍利也。

第三总结上义。今略应存。本云如是如来身。甚深难思量。若不如法观。所愿不成就。略明法身有三义最胜。一境最胜。二道最胜。三果最胜。言甚深者即法身。境最胜。甚深有三。一难见。二难行。三难得。次难思者即波若。是道最胜。后难量者即四德。果最胜。一因即法身。二缘即波若。三果即解脱。法身通道前故甚深。般若功用妙故难思。四德道理广故难量。一切执相观。是不如法观。见舍利也。般若无相。即如法观。不见有舍利也。所愿者愿得四果。又所愿者自利利他也(故沼依此总结成云。既真法身不无常苦无我不净。明知舍利决不可得。故求舍利依供养故为安乐成本愿者必不可得故。应观佛离三相成三德。除四障修四因。定得愿满)。故子应舍生灭之见早得愿满也。

尔时至童子曰下。大分第三。陈如拂迹自申己解为他故问。有二。此初经家序又二。初领前。后重答。如文。

善哉至佛记下。第二正申己解(晓庄及兴皆依此释。然沼异云正陈领解)。此释未可。如下述之。故如本义。本广有十三行半偈。今七行偈略说。为二。初一行半出能解人。后五行半明所解法。初又二。初一行叹王子能说。后半行明陈如能解。初也。又二。初两字总叹。后十八字别叹(晓庄又沼即取之)。初也。本云善哉善哉。言善哉者最胜微妙义有二义。一善哉叹王子自解。二善哉叹王子化他(隋又释云。又一善哉叹四佛说四性。一善哉叹王子说法身)。今即摄之。大童子下。第二别叹中有五句。两义释之。一开为五意。一叹真佛子。二叹吉祥。三叹善巧。四叹不动。五叹正得授记。初也。本云真佛子也。(沼即取云。真佛子义)。佛子有五义。一种子。二母。三处所。四乳母。五父也。种子者。愿乐大乘性。破一阐提惑。母者般若。能生一切佛法。除身见。处所者破虚空定。是安乐处。除声闻。乳母者慈悲长养。破缘觉心。长养万行。父者法身。能生四德。为众行之本。能成前四故在后明也。(沼取一二及第四义。加胎藏胜。以禅定为胎藏。为四胜也)。具此五法。是四德道。故名佛子。初一净道。二我道。三乐道。四常道。父通道道果也(测深密疏第一云。佛子有三义。一唯约声闻以释佛子。如此经佛地等。二唯约菩萨以释佛子。如梁摄论第八云有五义。三通约菩萨以释佛子。如智论七十二云佛子有五。具如彼辨。又云。瑜伽八十四。佛性论第二。庄严论第一。十住婆沙第十三。智论四十一。皆释佛子。恐烦不述)。二此众下。叹吉祥也。叹王子能生他六识之乐。眼识乐者。彼恒在观。能现自在色。他见欢喜也。耳乐者。此人能说法界清净微妙胜法。他闻乐。鼻乐者。此人善持戒行香普薰。令鼻欢喜。舌乐者。能以甘露法味施一切众生。令舌欢喜。身乐者。能以大禅定喜绮等触。施一切众生。令身欢喜。意乐者。微密甚深之法。令他意分别欢喜。此六识通是般若。六尘通是法界。具此六义。故曰吉祥。此明观六尘空名见六尘。见六尘空生般若名曰六识。三善巧方便者。善明度他。巧明自度。自度易曰巧。度他难曰善。故陀罗尼中有善人。戒定等是利他法也。方便有五。一智慧用。不着生死。以凡夫不知生死而入。二乘知生死而舍。菩萨知生死过而不舍异二乘。入生死而不着异凡夫。故言方便(庄沼取之)。二慈悲用。已见生死无常苦等(隋云。菩萨已依十六行。无常相等)。生厌离而不速入涅槃。此二破二乘。三菩萨见涅槃无相。不生怖畏心。具足修涅槃行。此破身见。身见。执我是有。畏涅槃是无。不修行涅槃之道。菩萨舍我故能修涅槃道。此明行涅槃。四菩萨已见涅槃无量功德。不生深着贪乐渴仰之心。此明不着大乘之果。五菩萨已至涅槃更起心。以二身化物。示八相等。此明入生死。具此诸义。故曰善巧方便。八相者。一下生。或乘白象金龙宝殿等下生者。随众生机缘不同。示现不一。二入胎。摩耶昼寝。因日之精入胎。三住胎。十月未满。不妨胎中广说法。四出胎。各行七步。二十八天贵极敬之。五出家。往诣树下。天神奉剃刀等。六成道。过初夜分中证断德。七转法轮。八双树现灭。四心者。叹不动也。应言心于理不动。颂诈故略故。本云于理不动。理有四种。一因果道理。二相显道理。三语言道理。回如如道理。因果者。如十二因缘道理而解。相显者。如长显短。离长无别物能使有短。大小等皆然。如此理而知。三如理语言成就道理者。如立义有五分语言。一立义。二立因。三立譬。四合譬。五决定。即是结也。立义者。如言佛常。立因者。无生故。若佛无生。知佛无灭。是故常也。立譬者。譬如虚空。虚空无生故无灭。无灭即常。佛亦如是。即是合譬。是故佛常。即是决定结义定也。四如如理者。有三义。一名相无自性(隋但云相无自性)。谓一切法无实相貌。与语相应。如言火无火。名相应语。二生起无自性(又云生无自性)。有为依缘。依缘得生。三真实无自性。诸法不有不无。是如如道理。具如彼也。具四种义名四中道理。五子于此四理心解不动。无人能破。五得佛下叹正得记也。记义有三四种。如上(依此晓云。初上弘佛道德。以能绍佛种当登佛位故。二下化群生德。美貌众喜见每生义利故。三沤和辞辩德。善说譬法。别巧显诸法。四般若寂照德。终日起巧说未尝有言故。五当果决定德。由得正行定受佛记别。故是人位在八地已上)。第二五句为二。一大童子者立佛子义。下四句证其义。此又两位。一方便中。言吉祥者。为求无上菩提。破阐提心。是大净道。即伏皮也。二除二见。一除阐提有见。二除二乘空见。离于二边故云善巧也。方便者即大般若。此为大我道。三心于理不动。舍声闻怖畏心。理者大虚空定。恒在定中故不动。此为大乐道。四得记者舍缘觉心地。有三。一十解是不定地。二十行是定地。三十回是授记地。今舍缘觉心入十回向。故言得佛记。此为大常道。初一十信。次一十解。次一十持。第四十回。二就登地亦有四名。一大吉祥。在因缘生死。二善巧。在方便生死。三不动。在有有生死。四佛记。在无有生死。位受无生法忍记也。

如来至世间。第二半行明陈如能解。有二。初句明大智自利德。后句明大悲利他德(沼即取之。庄兴意同也)。

仁可至说下。第二五行半明所解法。有二。一五行明所解之法。二半行明能解之心。初又二。初总标。后广释。此初也。梁意。此文属前段。义兼通故。今且属后。又二。初句劝听。后句许说。次第说者。次第说佛八种功德。及五分法身也。

诸佛至体皆同下。第二四行半广释。有二。初一行半明八种功德。后诸佛无作者下三行明五分法身。八德五身即二科义。初中又二。初一行一句别列八种。后一句总结。初也。八德者。一因德。二果。三事。四理。五性。六道。七常。八无分别德。今转势说。故次异本(晓云。通言有十种分。是义出于无上依。言无上菩提与十种分相应。一自性。乃至十不可思惟。今此文中除二明八。今显果德。二三非果德故除之。具如彼也。诸师皆依。有同异者。义门非一。各随释故)。诸佛境者初因德也。本云如来境界无能知者(晓云。是行处义。如彼经云三种道理。文言似殊。而意同也)。无天人能知法身理。有二义。一本有因。自性。如如智。至见如如境。无境异智。二始有因。有二种。一无分别前智。谓十信至回向(隋云。灭解脱障)。二无分别后智。初地至金刚(灭一切智障)。菩萨具此二智。不能知如来境界。无分别者。十地波若照如如也(如来习因满故。过三慧境界故。非闻慧境。微细故。非思慧境。真实故。非修慧境。如如道理甚深故)。一切凡夫所不能见。犹如生盲不见众色。一切二乘菩萨不能见。如新生少儿不见日轮。唯佛能见。因圆满故。一切众生因不具足故。故不见也(显一切人二因不具足故。是名因德)。难思者第二果德。本云佛德难思。有三义。一四德。二三点。三二利。此三科义不出三身。广如疏也。如是三身。不可言故。不可思故。真实故。难通达故。无譬类故。最上故。利益故。无处所故。具此八义。故云难思。不可言者离言说也。如三身解。乃至无处所者不分别生死解脱故。佛有六十四不共法。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合三十二。此法藏身。三十二相是色藏身。依第八德无处所故。佛色藏身不可思惟。谓于生死解脱二处是不定故。为凡夫二乘所见故不定解脱。为菩萨所见故不定生死。依前五德。佛法藏身不可思惟。通依第六七德。二身皆不思惟。故总言佛果德难思。广如彼也。世间无与等者。第三事德。本云一切诸佛不与他共(晓云。不共德)。大有二种。一色藏。二法藏。合六十四。不与共。出别经论。隋云。事德有九。不与凡夫及菩萨共。一引道事。依相好有。一切众生若见佛时生五种心。一生信。二清净。三爱念。四尊重。五恭敬。以此五种引道众生令入道故曰引道事。二一切利益事有二。一能除一切众生疑惑。二能生一切众生道果。此由十力。三有二一破伏一切邪说。二能显一切正说。此二依四无畏得成。四如来正法正教中弟子有二。一摄心住理。二散心失理。佛于二人生平等心。由三念有。五如是说。如是修行。二种相应。此事依四不护生。六以佛眼。恒观众生种诸事。此事依大悲生。七不舍一切众生事。一时于一切处。一切道事。一切语言。一切相。一切入道门。此因不忘念有。八佛正如理随顺无过失。无有一意一威仪而不如理者。此依除习气生。言正行者。一切习气不失威仪。九一味说法有三种。一决定障碍。如邪见断善人。二有障碍。如世间施戒定等。现世无碍。未来还堕。三决定无障碍。如无漏法二世永安。故佛所说唯为解脱舍置前二。此事依一切智生。此九事通前色法藏六十四种。皆是如来不与他共也。故言世间无与等也。

法身者第四理德。本云一切诸佛本来寂静。(晓云。相摄义)前际无生故无增。后际无灭无减。中际无变故无老。隋云。有十二种。一前际乃至无惑故无生。后际无惑故无灭。二无转变故寂静。无中间老相故。三法体寂静。如如理无三相常住故。四最妙寂静。本来是灭谛故。五遍满寂静。通一切故。六无分别寂静。无生死解脱异故。七无著寂静。皮肉不染故。八一切处无碍寂静。一切智障不染故。九解脱寂静。最坚最濡故。最坚者。内外法所不能坏。最濡者慈悲。不为贪嗔所覆。坚者智慧。不为迷惑所坏。十非粗寂静。不可见非色故。十一微妙寂静。不可执无相故。十二清净。自性善故。又广如晓。故言法身本来寂静。

性者第五自性德。本云度世依处。世者。内外各四生死。界内三生死。一恶生死。合四生死。界外如上(故隋述云。八种生死)依者。是生住二相(未生令生。已生令不灭)。此二相是能依。依必有处。处者。三种烦恼(一禅定障。二解脱障。三一切智障)。有三惑故有生住。有生住故有世。三烦恼是生住及世之依处也。不明灭相者。烦恼有二能。一能生。二能长。不能灭。灭则由道故不明灭也。世与依是果。处是因。即是生死因果。度者免离义。即明如来自性转依本义。昔在道前。为生死涅槃二处作依作本。今日道后。但为净法作依本。不复为不净作依本。故云转依本。即是如来自性德。以一法最净为体。最净有二。一自性净。是自性解脱。未离诸惑。即是道前自德。二无垢净。已远离惑。即是道后。前是自性如如智果。后是修得如如智果。此二种净即是度世依处之体。此一德显佛自性。得自性得作修得故言度世依处。总此义故今云性也(故晓述云。如彼经言。何者名为菩提自性。十地十度如理如量。修出离道所得转依。乃至今言度世依处者。总显彼说转依之相。故此言含其四义。一出世果体名为度世。圣道所依名为依处。乃至四者清净法界离世间相。故言度世。依此灭彼。故言依处。如彼经言。何者名为法果体。灭诸相结。最净法界所显现故。以此四义明转依相。此中度世即转依义。处者依义用此相转依为菩提。广如彼也)。依此等教及理。故知庄云旧有度世依处而勘梵本无度依言者。非也。凡翻经者。众人共会。上古三藏岂自作乎。若许尔者。后诸释者亦应自述。岂有尔理。复可审耳。

常住者第六常住德。常义通色法二身。色身有七种因故常。一因缘无穷故。谓无量劫中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尽故令身常(隋云。此有二义。一舍身命财。是有为因。二得正法果。是无为因)。二众生无尽故(从初发心乃至佛果。不舍本愿。为度众生。众生无尽。本愿亦不尽)。三慈悲恒现(如来地中。最清净慈悲恒起。即是性得慈悲恒用)。四神通圆满(佛是四神足师。能令他依四神足。何况自耶。是故色身常住)。五无分别智成就(佛依此智。过生死解脱二种执故。凡夫执生死。二乘执涅槃故无常)。六恒不出观(最快乐故无无常)。七于正法得大自在(十种自在)。法身有三因故常。一在世。未出世。不为世法染。谓虚妄法不能染故。即非行法。二已得甘露法过死五行处。金刚后心八种生死已尽无虚妄故。三一切众生无依持处。本来为作依持。谓若无法身违逆之理不成生死。随顺不生道果。依此法身而得成就。是故法身一切依持建立也。

修行无差别者。第七道德(晓云。明作事义)略说有四种。一波罗蜜行。二道品行。三神通行。四成就他行。一切诸菩萨不出此四行也。

诸佛体皆同者。第八无分别德(隋云无差别德。晓云明同体义)。即如来藏。如摄大乘偈云。无初后法界。一切法依处。若有此道理。生死涅槃成。言诸佛者。过现二世已成佛也。未来成是众生故。体皆同者。三世佛无异法身(庄云。诸佛法身无差别故)。若约应化二身。可言不同。佛有二德。一灭德。即是法身。二智德。应身。三恩德。化身。今言同者灭德同也。无畏中。一切智无畏即智德。尽是灭德。后两无畏并是恩德。恩德利他。灭德自利。智德通二。道内即自利。道后即利他也。偈言无初后者。过三世。即是出世藏。释余论文有二纸半。广如疏也。义法界者。即法界藏义。一法身理。种种名说如五义藏。

所说法亦尔者。第二总结。本云如是等义是如来法。上八德等者。八德之外所未说者曰等。如来者如别释。法者自性不破坏法身之法也。既是说同。故知庄云旧无说法同者。非也。又准此知。先言梵本无度依者。其虚构也。今举已未所说诸法。而总结同。故言所说法亦尔也。

诸佛至无生下。第二有三行。明五分法身(晓沼及兴。取此意也)。此五身是因。前八德是果。摄大乘明五分法身。一非行法身。以广大不可量是其德。二不相离法身。以不可思不可数是其德。三独法法身。以无等无杂是其德。四无二边法身。以难觉自境界是其德。五最清净法身。以无染无垢是其德。此即初也。本云如来真身非所造作。言无作非行法身者。无有为起作故有三义。一无漏(隋名无漏有二体。一满足。谓解脱身。十地如如圆满。二清净。十地十法身。隋顺解脱种增烦恼微惑。法身转净。无分别智有两用。一令解脱圆满。二令法身显净。具此二义曰无漏。翻此二义名有漏也)。二广大法身。遍于生死涅槃故言广大也(遍满。谓一切法自性一切行非行法。不离人法。此二无我自性理而有。故曰遍满。其用有三。一最深微细。唯佛能知故。二大威德。具十自在故。三大巧。巧度一切凡夫故)。三不可量。凡夫违逆不能造于圣道。随顺不能作。无造无作故无生。无生故广大。若是生有增有灭非无量(无灭即是灭谛。无有破坏等。灭是自性灭。此体有三。一自性灭。即分别性。依名觅体。体无所有。故云自性灭。灭者无之异名。二能所执灭。即依他性。如尘生识。识是果。果是能执。尘是因。因是所执。识对根亦尔。根是因。即所执。议是果。为能执。乃至谷子生芽。芽是果。果是能执。谷子是因。为所执。执者依义。依谷生芽也。一切诸法皆尔。此等因果以理为推。举体不有故名能所执灭。三无生灭。真实性也。具如彼也)。故无作者非行法也。言无生者。即向前际不生等也(隋意释上。故经云所以者何诸佛无生也)。

世尊至芥子许。第二一行不相离法身。有四。一明凡圣一体。二明三宝一体。三明三谛一体。四明三德一体。凡圣一者。若见俗即见真(二无所有)。曰圣。若人见俗不通真(见于人法二种有)。曰凡。由惑见有凡圣。如如一体无异。

三宝一者。有二义。一约三位明之。道前法身曰法。道中法身曰僧。道后法身曰佛。道前法者。是自性不破坏义。道前本有自性义显故称法。道中僧者。修学此法未满。故称为僧。道后称佛者。修行满足故为佛也。二通三位中各有三宝一体。道前一体者。一如如慈悲是佛体。二如如智慧是僧体。三如如境界是法体。慈悲是佛者。佛本自利。照境满足。但正欲慈悲化他也。如如智僧者。始欲自利学慧。未登果地。不明慈悲化他也。如如境是法。义如前释。慈悲智慧不出如如。故言一体。次道中后二位例皆然也。

次三谛同体有三义。一未通达如如称俗谛。二通达未满称真谛。三通达竟称第一义谛。二者一切凡夫人曰俗谛。一切圣弟子曰真谛。一切师位曰第一义谛。三者世间智所知道理曰俗。灭烦恼智所知理曰真。灭一切智障智所知理曰第一义谛。初一在十信。次一十解至十回。第三登地已上所见也。理无有三。约能见之说有三理。故言三谛一体。

四明三点一体者有二义。一三位。道前法身。道内般若。道后解脱。有法身之因修般若之缘。缘满惑亡。方后解脱。又四十心为解脱。解脱三界。十地为般若。般若如真。成佛地为法身。法身是佛体也。次三位通明者。自性如如境是法身。自性如如智是般若。自性无染无净解脱。不相离德有二。一不可思。二不可数。不可思有四。一者一时净不净不可思道前。二初地垢后无净通道后。三于凡夫地具一切诸佛功德无少多。即是无离。无有异此道前。四道后一切如来事不作意得德成。即是无思惟。具如陀罗尼品释。二不可数者。明四德不可数。一因德。即如如正因过数量故。二智德。无分别如如智。三灭德。即灭道谛(即灭皮肉心烦恼也)。道前三惑不染。道后不为智慧所净。而是大净故不可数。四恩德。即是应化二身。安置一切众生于三乘及善道。一切恶道安善道中。一切善道安三乘中。因德不可数者。体无边际。无一二故。无始终故。智德不可数者。至见。无境异故。灭德不可数者。道前道后。清净无异故。恩德不可数者。生死未尽二身不息故。准今为三。谓标释结。初句标法身坚利。本云金刚不毁。即法身。能破一切烦恼及道理也。破烦恼者。依如如破三惑。破道理者。依第三谛破前二谛。但能破他故利。他不能破故坚。坚是如如境。利是如如智。次句释义。本云内外无碍示现身相随化众生。此有三义。一在内诸德不灭。在外诸德不增。二释上句也。内者三谛道理之智。即随顺。外者三种烦恼。即违逆。违逆随顺并不能毁坏如如。故曰无碍。三外者水火贼毒等。内者生老病死。并不能侵毁。故曰无碍。初句即不相离义。具众德故。内外无碍即不可思义。非凡圣测故。示现等者即不可显义。众生无量。示现无数故。今举示现摄难思义。故云权现于化身也。下半结无舍利也。

佛非至众生一行。第三明独法法身。此义有三。一境界独法。谓如如境。二方便独法。谓入如如方便。三事独法。谓十力等。初境独者。一切法皆虚妄。唯如如真实无比。二方便者有三种。一能作。二所作。三作事。初三乘人能作。二所作者即二利。自利有五。一欲施舍物除贪。二怜爱前人除瞋。三为敬人除慢。四为与乐除嫉妒。五为修因得果除邪见。利他有二。一为增益他四大故施。如四事等。二为喜悦彼心故施。如香花赞叹等。一作事者。慈悲劝三业。正以物等施与他也。若见有此三相。即是如如方便家障。此曰有相方便(隋云。直称波罗蜜)。若当施时不见此三。施无见之。此曰无相方便(方便波罗蜜)。若当时及施后皆不见三。唯缘一如如理。此曰无作方便。是独法波罗蜜。方便能入如如。唯有此一。故言独法。三事独法者。一百四十法。亦有一百八十。亦有十八。不与下地共。故言独法。

此三种独法显四义。一显依处。显者如如境。二远离三障。求如如可得。三既得此理。具诸功德。四功德既具。能利益他也。无等无杂是独法者。无等有四义。一无畏无等。一切智故。于诸说中不生怖畏。二无疑无等(因圆果满。最胜他故。于下地贤圣中不生等意)。如来既居无学之上。不复自疑我之胜劣。定胜他故。三坚固无等。明佛恒观真俗不动。四精进无等。无明住地难度。自他能度。初是智德。第二断德。第三因德。由坚固不动。能成就一切功德。故称为因。第四恩德。济度一切世。无杂有三义。一从初发心乃至金刚。但一心为他。无自为杂之。二见他见自。恒无分别杂之。三事未究竟不入无余。谓八相成道。此事至生死尽究竟不舍。即是无杂。此三在三位中。一见位中法身。但为他不为自。二若初地已上。是修位中法身。不见自他。三究竟位中法身。但作八相化他。若槃豆(天亲)解。见位者。地前三十心。是见方便。对小乘暖等法。初地见家正体。如须陀洹。二地以上是修立。如二果已上。就文有三。初言佛者明独法体。本云如来大仙无有色像。仙者妙通为义。有二种。一世间仙。即五通。二出世仙。即二乘菩萨佛。仙者为明道。道果妙通。通达一切法也。无色像者显独法义。明无十一色。比例相进不与他同。又色者色阴。像者四阴。四阴曰像者。像谓相也。如了别是识相。起作是行相。法身无此相。故言无像。今总二义。故称为佛。依维摩等。佛义非一。如前述也。次非血肉等者明无等。若谓血皮舍利是佛。转轮圣王亦应是佛。即成有等也后半明无杂。恒现八相。如上三义无杂也。

法身是下一句。第四法身无二边。本云一切正觉真法为身。此有六种。如义中释。今且明一义。一邪分别。二正分别。初一道前虚妄见。后一道内真实见。信比证也。无此二见曰无二边佛说(为除此二边。佛说二木截火譬)。譬如二木相揩生火。火生还烧二木。木即上二见(二木譬前道前中二种分别)。火即如来至见(至见真智)。此见不见邪分别可灭正分别可生。不生不灭无二边也。六种无二边者。隋云。一可灭灭为二边。二怖畏虚妄为二边。三能执所执二边。四邪正分别二边。五有事无事二边。六无生同生二边。初可灭者。一切行非行法也。灭者法灭尽。若人可灭是有。灭者是空。谓有可修。空不可习。失其所得。故生怖畏。如二乘人。已证道果。若此果空。谓失所证空无所得。故生怖畏。为遣此执说虚空譬。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捶胸悲惧唤伴除空。空可除不。答不可除。何以故。空是一切法自性故。诸沙门等于空生怖。如来说此为狂癫人。一切诸法是空方便。显于空故。有法无有相即是空。无法无无相亦是空。空遍一切处。何用畏无而不畏有。空有三义。一有空。明有物不成就。如人法二我。体非有故。二无空。人法二我为有。此无即成有。非谓为无。若无于何谓无也。若无此无。此无无自性。又不成无。若是有。有复非无性。亦不成无。故言无空。三非有非无空。二处一味故。一有空。明有非有。二无空。欲显无非无。既无定有定无。是显非有非无。初二乘道。次菩萨道。第三通会一切三乘入于中道。又前一遣有。以无破有。明有法是空。次遣无。以有破无。明无无自体。后不由遣得故。双破前二空也。非有破有。非无破无。若有若无。平等无二。故称一味。此三空。初一譬姜普入诸药。能除一切二乘惑病。次一如日能显一切辨色。此明能除菩萨惑病。后一譬醍醐除一切众生病。此空能令三乘同入如如。乃至第三能执者八识。所执者六尘。于此二边思惟分别生二身见。一人我。二法我。乃至唯识智亦不生。第四如前此譬。譬一切诸佛智。离上二边。故曰无二边法身。释此六种无二边义即有五纸。具如彼也。法身者至见无上。无二边体。以难觉自境界是其德。有五义。过境智位。初地至金刚有境智异。法身过此位。至见无境智异。故不可觉。故云难觉(五义未出。盖是五相)。不可分别境智位。故云自境界也。正觉者。至见之如如智也。

法界即如来一句。第五最清净法身。本云法界清净。是名如来。以无染无净是其德也。最清净有三义。一烦恼不能染。谓凡位中。二烦恼不能缚。谓道中。三烦恼不能碍。谓道后清净。故言最清净。无垢无染为德。有三。一种类净。是应得持。在烦恼中。不失清净之性。故云无染。言应得者。有此道理。应得道后佛果。持者摄持。持加行圆满二种。二加行净。即加行持。持圆满一种。道中。依此清净之理。一切不被缚。能度三惑故。三圆满净。道后法身。即是圆满。不复为因。应得果故(隋云。显此三种清净。故云九种。所覆能覆。譬明隐显有二。一略解。二广解。一略解者。开三身通曰九种法身。今立九种烦恼覆之。一如来在莲花中。二蜜在蜂中。三白米在糠中。四真金在不净中。五宝藏在地中。六大树身中子中。七宝殊在币帛中。八轮王在弊女胎中。九真金瓶在石函中。此九譬贪欲等覆于法身。出如来藏经。是义何耶。疏有八纸广释此义。具如彼也)。不明自持以无染无垢是其德。无染者。凡二。圣四。烦恼不能染。具如九识中四德障也。无垢者亦有四种。一为正道作因故。若无法身即无正道。正道能除烦恼之垢。正道是末。既无垢。法身是本。本理无垢。二为正灭作本。灭三烦恼以法身为本。若无法身即无有道。无有道不灭三惑。灭三惑由道。道由法身。故言法身是灭三惑之本。三是思释通达所知藏。究竟清净之果。故言无垢。四除一切诸相。法界最净。无相为法身相。故言无垢。初一明因。二明处。三明果。四明相。总显此义。故云法界即如来也。

此是佛下半行。第二陈如自明能解之心。心中已解。为他故问。欲明五种无倒。一说无倒。显正师德。即上八德五身。二义无倒。显正法教。三受无倒。显弟子正受德。四用无倒。显如来恩德。五方便无倒。显恩德方便内。此五次第生起可知。本云五子当知。佛身如是(明初无倒)。如如来说。如是之义(第二)我已闻知(第三)为请如来。广开分别其实之义(第四)故求舍利。开方便门(明第五也)。今初一句显初无倒。后一句明后四义也(兴正依之)。依此及初。标云仁可至心听。我今次第说。故知此段正申自解。非领解也。

尔时长远下。第四时众领解。本即有三。一诸天。二信相。三大众。今唯初也。后二说涅槃已有故。就文为四。一明闻法。二发心。三欢喜。四赞叹。此初也。

皆发阿下。第二发心。即得益也。阿耨等者。如金刚仙论。大义章云。菩提幡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略有三种。一相发。二息相发。三真发。今是第二天众深悟诸法平等。知于生死涅槃本性寂灭。息前相归心正道故。广如第九发菩提心义也。

欢喜下。第三欢喜。明清净流也。

异口下。第四赞叹有二。此初标能说人。得身各别。故言异品。共得一果。故同音也。

佛不至灭尽下。第二出所说理。理即五种法身。本有四偈。今二。为二。初一行明二身。后一行明三身。此初。又三。初一句明了义法身。次一句明不了义法身。后两句合释之。又前半明二身之体。后半明二身之德。初句明事无灭有四。一除执惑。二断恶道(隋云。断一切众生恶道)。三伏二乘。四降天魔。此四用无尽。故言佛不般涅槃。若涅槃无四事。此四用即是经说大乘法身。如来在世不在世。四用无废。故言不般涅槃。次名第二明不了义法身。本云一切诸佛身无破坏。即小乘诸经等粗说身也。无灭者根本不坏故。根本是大乘细说常在故。小乘粗说不灭。如龙在池水不竭。后半释之。为利等者。为令众生下种成熟解脱。示灭尽者。是涅槃果故。本云方便胜智示现涅槃。如来若不入涅槃。众生不信修因得果。今示行前大小二乘之教得两种涅槃。此明二身德。故云示现有灭尽也。

世尊至庄严第二一行明三身。言世尊者。总三身故。一前际如来不可思议。即今世尊不思议。是见位法身。凡夫至初地。四不思议。初无垢。后无净无杂无分别等。如前具释。二后际如来常无破坏。即今妙体无异相。明道后具四德。三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即今现种种庄严。明二地已上修位中二种庄严。智慧庄严佛法。即十种如如。慈悲庄严众生。即内四生死。为利众生故者。本云皆为利他。二种庄严并不自为。初自性法身。次得果法身。后引出法身。又上五身(依隋述云。前二身后三身合为五身)。又释。初行初句显无生。此明无别涅槃果。如来不别入涅槃故。涅槃无生。此破贪着生。生是贪着处故。次一句明无灭。既无生即无灭。灭是生怖畏处。涅槃无灭故无怖畏。非善恶故非贪着处。非厌离处。非贪着处破二乘贪着涅槃。非厌离处破凡夫怖畏涅槃。欲令凡夫怖畏涅槃。舍生死愿乐涅槃。欲令二乘舍贪着涅槃愿乐利他故。后两句示涅槃非生非灭非垢净等不可贪着怖畏若凡夫舍涅槃乐生死。若二乘舍生死着涅槃。菩萨不尔。故能具得三身。三身即后偈所明是。一得法身。谓世尊不思议。二得化身。谓次句也。慈悲恒观化身不息故常。故言无异相。三得应身。谓现种种庄严为利众生故。利众生故者即三身之用也。

尔时至事已下。第三说涅槃相。结明本迹一身常宗。对文为三。初问。次第。后信解。初又二。初领前义。后正起问。初也。

复从舍利者下。第二正问有三。一叙先闻。二举今疑。二请为决。初也。又二。初仪轨。人法既尊。故复起也。后叙闻。谓上所闻。

云何至无边下。第二举疑又二。初举违。后结疑。初也。先举现教。后引古说。如文。

今复至惑。第二结疑。先说有。今言无。有无相违。故生疑也。

唯愿至分别。第三请释也。

尔时至当知下。第二佛答。准前亦三。一略叙涅槃密义。二广开涅槃实相。三汝等当知下总结劝修(宜□同也)。初有三。此初对机诫知也。

云般至密意说。第二牒疑显意也。言密意者有三意。一实无涅槃亦无舍利。犹如化人。为度众生故言涅槃令见舍利。二涅槃为灭因果两患。见舍利者令生福智二庄严故。三涅槃欲显所断烦恼之无。舍利欲表能断明慧之有。既无所断之病。岂有能断明慧之药。故以名言而举涅槃。但有言而无实。以形相而表舍利是有假相而无真理。故大品云。三千界满舍利不如四句般若。是舍利者波若所熏。故为福田。若无波若即无舍利故。无舍利者即叹此经也。

如是至听。第三指义劝听也。

善男至应知下。第二广明涅槃实相。宜云。四番十法。即为四十法门。本略。今有。意谓。四番如次四句门释涅槃。谓得门。离门。亦得亦离。非得非离。义互虽有。据增说故。若合为二。初三番释涅槃体性。后一番明涅槃行相。人谓尽灭为涅槃矣。今明不死常乐为涅槃体。以遣凡夫迷执。智悲二行为涅槃相。以异二乘灰断。故顿双说(沼云。法集经第一有三复次。各十法知佛常实。涅槃有二复次。十法知如来行。正与此同)。此初依证得门释涅槃也。就文为三。一标。二释。三结。初中有三。此初简机劝知。唯菩萨知。非二乘故。次有其十法等者。开章示实。后说有等者指法显胜。并可见也。

涅槃之义。是经正宗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彰灭分齐。三定体。四开令辨相。五杂义分别。今略依三。释名。定体。决疑。初释名者。先出异说后显正义。言异说者(沼云。泥洹。泥曰。皆梵语讹。正云波利抳缚南。唐言圆寂。亦云波利涅婆南。又亦云灭度。亦云清凉。亦云彼岸。涅槃经中无生乃至转依等多名。即取庄说。如此及三身疏辨也)。则自正云。今此三藏。天藏龙宫备皆探颐。寻诸梵本考辍无遗。庄云。妙契西音巧符东语。既用涅槃。又唐三藏大般若第五百六十一云涅槃不言波利抳缚南等。皆应非正。又庄三身疏云。梵音婆利涅槃南。若示沼初说即非也。仍百论序疏云。肇公云。泥洹泥曰涅槃。盖是梵音不同。涅槃为正。故知讹者即为自破。今谓。涅槃圆寂等义皆是本说。故义章云。其涅槃者即是诸佛圆寂妙果。体穷真性。义该法界。体穷真性故妙绝于名相。义该法界故德备于尘算。具足应言摩诃般涅槃那。摩诃翻大。般者翻入。涅槃云灭。那者云息。此文云究竟大般涅槃。大经云大般涅槃。梵汉兼存。小乘涅槃其未究竟。犹如化城。大乘圆满。即如宝所。为简此云究竟大也。大有六义。一常义故。经云。譬如有人寿命无量名大丈夫。故名为大。乃至入有三义。一息妄归真故名为入。乃至灭有四义。一灭烦恼故名为灭(宜云。今依肇公。灭二死因患度二死果患故名灭)。乃至四究竟解脱永苏息故名。息有三义。一息烦恼故(庄意依此云圆寂也)。乃至三息一切所行事故。涅槃云。虽得禅定智慧解脱不名毕竟。若能断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方名毕竟。

二定体者(沼云。真谛三藏等云。涅槃有四。乃至无分别智为体。此但是相。此为能证。非正涅槃。涅槃既云了因所得。若智为体。即应生因得故)。为智无常致此迷耳。近违今文理智合为非行法身往复说之。违害涅槃三点圆成名大涅槃。岂以有为无为二法名非行法成三点义。若至悟者理智无二。设见二者说为愚者。又生了因既有三番不同执情。今谓。既言三点圆成体性。应知。广如义章第十九涅槃义。中论疏。涅槃游意。及五种佛性抄。

三决疑者。问。涅槃有四。今说何耶。答。庄意俱说。俱如彼辨(沼云。今文多约无住名大涅槃。兴云。唯说无住)。准之可悉。

云何至涅槃下。第二别释十法。即为十段。宜云。二障。二障体同。但起生死即烦恼障。理令不照是所知障。意谓。断尽此二所显理即涅槃。二有情无性等者。由解二空即了佛性。故佛性云。二空所显如是佛性故名涅槃(庄云。梵音你利狎诺。此云无性。而旧云法无我者不然。于法无主宰义。如何名无我)。若尔何故。百法论云一切法无我。故知非先是后之者还显愚也。三身依烦恼。法依是心。摄大乘师云。地前终脱分段身依。登地受变易报。至佛果脱二生死报罗耶以为根本法依从罗耶而起陀那。死报罗耶以为根本法依。从罗耶而起陀那等身依。如是二依转至佛果。又曰。今生死时。罗耶为法依。五法为身依。是陀那起惑凡有四。使谓无明我见我爱我慢。不了生死涅槃故为无明。令起我心恣意员之。始自我见而起我慢。即起即阴离阴我也(沼兴同云身依者阿赖耶识。法依者真如。是心转依。即述庄说)。三论师云。生死时是如幻心。而计实有故成烦恼。菩萨初六心断正使。出分段受变易报。四任运等者。息迹归本故(庄沼及兴意皆同之)。五谓所证理同。若佛体一。故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意谓。诸佛理智法身一体平等。六生死即涅槃等。意谓。由达世间涅槃一味平等。七一切法者不出三谛。乃至论云。因缘生法即是中道。意即有空了中道故。八谓所说二谛表不二故。非但表理自能证故。意谓。三谛能修证故。九真如者是相应于理义。法界者是如来明慧以照之界。实际者诸佛所证之极际。以无际为际。是三名异体同。故曰平等。得正智故。意显三事法身等也。十诸法性者。有为诸法之性。是实相理。涅槃性者。是佛所证大般涅槃(此据二中。谓性净及方便净也)。是谓等者第三总结也。

第二番据离执门释涅槃。此中十法即是十不。佛性即涅槃故以十不释之。文段如前。一断乐欲者。不贪欲也。宜云。一切生死之法。贪欲为本。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金刚不断此欲。所谓无上菩提心欲。于佛地中方断此欲。故名涅槃(沼言。如涅槃经。染净等法皆欲为本。如入善法欲为根本。起诸染法亦同净说。应检彼文。以佛能断证所显理名为涅槃。与今同)。二不所取。谓佛地证圆寂理无反去涅槃。无归来生死之相故。三不生灭。佛证无生灭之理毕竟空故。四不言语。竖超百非横绝四句。旷荡无碍。寂言形故。此二句通是一切诸法实相。五不我法。正约人法二空耳。既无我人何法生灭者有二义。一心是所依。正倚于心故。二身是能依。亦不离心。既脱生死假身。唯心生灭耳。是心依何生灭。既无所依生灭故。反成妙觉心耳。六不去来。是即客尘烦恼为清净心。故无去来。七不动性。谓法身如来初无去来。终无生灭。体穷真如不动性故。八不戏论。谓是涅槃言穷虑绝。极实际故。九不虚妄。谓佛悟妄即实故永脱生死。凡愚迷真见妄故漂流苦海。十不缘起真实理者。欲表不虚故曰真实。是真实法为物作轨。是法有体称为法身。是体归本名为涅槃。

第三番十法就亦得亦离门释涅槃。三轮净假十度为得。能灭十不正见为离。文段如前。一施等者。大论及金刚波若论云。施中具有六度。乃至波若亦尔。施者受者及所施。是三不可得(沼云。见能所施谓我执。见有施物即我所。我法执名不正分别。此等永除所显之理。或即六度涅槃之相。并名涅槃。余准此释)。二谓此戒中无犯不犯相故。三谓此忍中无憎爱故。四谓精进懈怠无二心故。五于此定中动静无二心故。六于此慧中愚智不二相故。七但有如来之性余无定性法。八诸法无踪迹犹如虚空无追求故。九有为等者三有为法。谓色心非色非心也。无为等者三无为法。谓择灭法非择法及虚空无为。佛证无为无数量故。是大乘义。十有情是众生数。及法性者意识所缘法尘之一切法也。离空等者疏略。今谓。第一义空中道法身也。

第四番十法约非得非离门释涅槃。此十不出大智大悲二利行也。且初行云。不处流转大智自利故。不住涅槃大悲利他故。余准此释。此即得而非得。离而非离。非得非离中道妙行。故云希有。文段如前。标中有二。初结前。后生后。

云何至如来行下。第二释。十行为十。庄沼作名。兴起对例。彼此无碍。今且类初。此初离着证谛行。就文为三。一叙不着。二明不离。三总结也。意显中道。下皆准之。初又三。一生死等者明俗谛。由于等者显真谛。不处等者说第三谛。即是即空即中。义如常释。第二于诸等者明不离(沼云。若二乘人。见生死过失见涅槃寂静。便有厌舍入于涅槃)。此即本义。如前屡述。意显菩萨具智悲故异彼而行。不住生死成就佛法故。不住涅槃成就众生故。第三是如来行。结也。

二离着度生行。烦恼解脱体平等故。说法度人不用作意。慈善根力任运起之。文三如前。叙不着中。佛于等标。此诸等释。然由等者。第二明不离也。随其根性等者。依法花疏第三。五乘欲乐不同。故言意乐习。五乘欲深云胜解习。欲既深则便成性。性不可改。随而说之。故云随其根性。根性者五乘根性也。又配十力无有妨也。示教利喜者。同疏云。大论五十四云。示者示其善恶也。教令舍恶从善也。利者。未得法味者心生退没。为说胜果使修善因。令其心见利益为利也。喜者。随其所行而称叹之令其欢喜。若乐布施者即叹布施。以此四事庄严说之。疏准释经。准彼释今。初示短寿舍利是权。常不灭实。名之为示。次令舍权入实云教。次说胜果使修胜因令其心见利益为利。观其根缘或说三身或十度等。应机说法令生欢喜。故言喜也。结文可知。

三离着说法行。所说法中证缘平等故是教门。四离着乞食行。文段如前。乃至者穷到之辞。准前应云随其根性意乐胜解不起分别任运济度示教利喜尽未来际。今摄此故云乃至也。

谓佛已离世间往来。为诸众生示有福田相耳(庄云。婆罗门此云净行。刹帝利此云田主。薜舍此云奥易。戍达罗此云耕种。如来乞食有十义。如彼辨)。文段如前。

五离着现食行。谓佛已离资产利养。为众生故示受用相耳。

六无著应机行。证无能化所化平等之理。故净名也。

七无著平等行。谓佛证恭敬呵啧平等无二故。

八无著头陀行。佛证无憎爱静諠平等无二故。

九无著引出行。境智现前证无著差别也。

十无著慈悲行。须菩提常行富家而乞食。来世相继富贵福故。迦叶常行贫舍而乞。来世令得富贵福故。今佛离贫富二心平等乞食也。

善男至正行下。第三结也。

汝等至之相。第三总结劝修有三。此初结。涅槃真实相。即结说无死灭涅槃及舍利。

或时至根力下。第二释现有涅槃及舍利所以。有二。初牒现有灭及舍利。后释现有所以。如文。

若供至缠缚下。第三举益结劝。初举益中。先离八难。兴云。逢事诸佛故离佛前后难。遇善知识故离三涂边地北洲无想天等。不失善心故离世智辨聪。福报无边故离盲聋等(已上)后成二果。速当出离者成菩提。不为等者证涅槃也。

如是下第二结劝修也。

尔时至深行下。第三妙幢领解。本文有二。一闻法。二得益。今加领解故总为三。此初也。

合掌至众生。第二领解也。

身心至有。第三得益有四。一智慧功德二严圆满。二依此二德惑障除灭。三依惑障灭故清净法恒流。四依此清净恒流利他行具足。本云得满所愿心无疑惑踊跃欢喜身心快乐内外遍满。初句明初。次句除障。次句法流。后身心下明利他故。今文总略而逆明之。言身心者明第四行。身者外利他。心者内自利。妙幢若不疑佛寿命。不能得自利利他。因其为有疑自他皆解。故言身心快乐。又身心者通自他快乐。内者我也。外者化他。今即摄之。言踊悦者明第三事。净法流故生踊悦也。叹未曾有总明初二。具如本也。

说是至菩提心下。品第三大段时众领解。有三。一大众得益。二四佛不现。四佛归本结显本迹一身常义遣无常执。故为得益。三妙幢还室。初也。有二。一闻法。二得益。无等等者。宜云。至理无与等故。能证是无等理。故曰无等等。

时四至不现。第二四佛不现也。

妙幢至本处。第三妙幢还室也。今文但说妙幢还本不明主在。本经不明妙幢还事但言主在。故云时四如来忽然不现。是大会中准释迦在。理应双存。新旧互说。故梁释云。说常有三。初为妙幢说应化身迹常。次为陈如明法身本常。今此四佛不现等者。第三结本迹一身常。四佛不现结迹不离本。唯释迦在结本无别迹。问。四佛去者。此经五佛共说不成。答。既结本迹一身不离。故知不去。问。四佛不现以此何显本迹一耶。答。嘉祥释言。虽有四归。处无异故也。

分别三身品第三

略开三门。一来意。二释名。三决疑。初中有三。一为成诸佛出世本意。谓诸佛意。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三身故出现世间。合广明之。二欲令众生勤求妙身。谓诸有情唯爱身命。故先总显佛之常命。今则别明佛之常身。故梁释云。开经体中。上明四德之果。第二此品正明三身之因。欲示上寿量中二种常义。兼示得三身之果。先据能化。今就所化。故先品后此章起也。三利益时机。谓见闻者必得解脱。及虚空藏并诸天众。得解广利。弘经国土。故下云。如是知见法真如者无生老死。有听闻者无不解脱。乃至广说。

二释名者。应言身品。而言三身品者。法身上有三身因(隋云。应言法身品。法身为因故)。一性得大空是化身因。二性得如如智应身因。三如如境是法身因。此品正明一法身上有性得三身因。及修得法身果。广上信相中意。广前陈如中意。故言分别三身品也。隋加云。自性真实不破坏故名法身。乃至身者依义。法身为应依。应为化依。化为众生所依。具如下也(晓云。三是数名。增二为义。身者积聚义。真实义。依止义。初在应化。次唯法身。依止义者通收三身。此品之中开诸义门分明简别三身道理。故言三身分别品也。庄沼及兴多取此说。然兴加云。梵云怛利云三。迦耶云身。迦罗毗致云分别。故真谛经云三身分别品。今从此方故云分别三身品)。若就三点四德等分三身。已如上说。若分三身体者。性得三身及修得如如境智并属法身。修十力等断惑应身。神通相好等是化身。如下具说。

三决疑者。问。此品广明三身果相。何故梁总料简中。云此品正明三身之因。对寿量说四德果耶。答。兴云。寿量之因皆含其果故。即因中说果三身之相故。正显理行因之三身。而谓此品显果三身者。所谓如言执义以迷释尊之旨也。又释。三身因果一体。隐显为异。故或称因。或名为果。义无相违。

尔时至众中下。第二此一品明三身因也。大文有三。初菩萨请问。二如来解释。三尔时虚空藏下。大众信解。初二。一出请人。二明请事。初又二。一标内德。二叹外仪。初中有五。一时节。二名字。三智德。四慈悲。五处所。

初尔时者是时节也。大有五义。一说寿量竟之时。二众坐于此三身下种成就解脱之时。三心不高下堪闻法时。四如来欲说时。五大众欲闻时(隋云。时有二义。一别论。是说寿量品竟之时。二通论。即梁前序品中五种三义是也。今通三时。具如疏也)。

二虚空藏者出名字也。七地之下将入八地。始欲现前证见法身之理。从理为名曰虚空藏。隋云。虚空大有三义。一容受。二无边。三遍满法界。具三义故曰虚空也。藏亦三义。一道前生死藏涅槃是所藏。二道后涅槃藏生死。涅槃是能藏。三道内望上是所藏。形下曰能藏。此人是七地之顶将入八地。乃至故曰虚空藏也。十信十解十行信见如如。十回向至七地比见如如。八地已上证见如如。佛地至见如如。今依论释。初地见如如遍满非安立谛(晓云。位阶十地。如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云。乃至尔时众父灌顶圣王今虚空藏是。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住于初地。次入二地乃至十地。于一一地中过无量劫为诸众生现作佛事。而恒不舍菩萨所行。故知法云。虚空藏名略有二义。一依事。如彼品说。为回父王使得正见。从虚空中能雨珍宝。尔时地神乃至阿迦尼吒天皆欢喜唱言。此大菩萨可名虚空藏。时佛印可名虚空藏。二就理。如虚空藏菩萨经言。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印所印。案云。此菩萨文登十地。法性虚空以为自身。即以自身虚空为藏于福智之宝。封以虚空之印。依是义故名虚空藏。具如彼也。庄沼衣兴皆取此释)。问。此菩萨今在何耶。答。晓云。如大集言。佛告舍利弗。东方去此八佛世界微尘数等佛土有世界名大庄严。彼土有佛号一宝庄严。宣说无上大乘之宝。有一菩萨名虚空藏。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乃至广说。

三菩萨者明智德也。如上解。应言菩提萨埵。菩提此言觉。觉即地。地自修行。隋云。觉即智慧。有四觉义。一应觉。二觉悟。三觉分。四令觉。初是所照。法身之境。二能照。般若之用。三道品。等资般若。四慈悲。说十二部化众生。又初一初无畏。次两第二无畏。后一后二无畏。又初断德。次两智德。后一恩德。具此三故名佛陀。佛陀是觉。萨埵云士。义有二。一训事。二训治八道事治化(此中记文可脱落故)。

隋云。四摩诃者此言大士。即是慈悲(兴即取之)。有两住。一十行已下是觉士。十回已上是大士。二八地以上是大士。七地以下是觉士。十回向决舍二乘曰大士。八地自行已满正觉化他曰大士。今文正明此人是八地也。

五在大众中者明处所也。有二义。一示正师。师于大众中说故可尊。二示正学。明此人本妙幢室内大众之中说故可信。隋云。有三义。一示正学。明此人本在信相室内大众之中已闻四德之果。次请三身之因。已如前注。三身非定是因。亦非定果。若义说。法身为因。应化二身为果。二即同也。三示正教。于大众中说故可信也。

从座至供养。第二叹外仪。有六句为三。初句尊重正师。三句尊重正法。二句尊重正行。有师有法故行之。初句有二义。一明不着乐。二明不迟缓。初义有三。一不着睡乐。二不着倚乐。三不着卧乐。后不迟缓亦三。一不失时节即不迟缓。二勤求请法故不迟缓。三究竟修行故不迟缓(隋加结云。为此三故即从座起以请法)。

二尊重正法有三句。一偏袒(示执持之相)。除不信受。不信受如漏器。此有思慧。二着地(安信)。除不正行。不正行如秽器。此有修慧。三合掌(静心)。除不听闻。不听闻如覆器。此有闻慧。又前四句明四种应证。一正行应证故。从座起不放逸。未来应得正行。二清净应证故。偏袒除无著惭。未来应得清净。三道果应证故。着地除颠倒。未来应得道果。四利地应证。除散乱故。合掌恭敬他。此四次第可见。又偏袒右肩有二义。一外惭他。二内羞自。羞自有三。一菩萨上羞羞自。二缘觉中羞羞法。三声闻下羞羞人。自羞者未出家时不作恶。羞法者出家后有戒法。名不作恶。羞他者见人时持戒。不见人时使作恶也。渐亦有三品。如上也。俗法谢罪。内袒两肩以表敬前人。佛法异俗。故袒一肩。示内羞自外渐他。故知庄云此中应言膝轮着地西域必无右膝着地者非也。又违多例。且此三藏岂传无哉。诸教皆准。破戒人名为劫食。持戒人名负食。无有禅定诸行故。应上遍故。罗汉为惭愧食。乃有禅定等戒行无慈悲智慧润益他故。菩萨名为许食。具有慈悲智慧润益诸生故。右膝着地有二义。一除散乱之心。谓着地安静(无有散动)久住听法。二除不信受。谓胡跪着地(内心寂静)屈曲受行。右边者种种便易也。恭敬合有二义。一明自无憍慢谓隐我有德显他有德。二明自无贡高。谓显我无德不隐他有德。

三顶礼下二句明正行。一句恭敬(隋云。顶礼)。一句供养。初有两义。一尊重禁戒。二乐沙门道。身口顶礼尊重禁戒。禁戒防七支故。心顶礼者表有定慧。即是乐沙门道。沙门道是定慧(兴即取之)。但三业作礼有三义。一前人有耳无眼。我口礼之。二有眼无耳我身礼之。三无眼无耳心礼之。第二有三句。一得天眼者身礼之。二得天耳者口礼之。三得他心者心礼之。欲明三业生善故。说三种礼也(又三义。一明我身清净身礼他。二明我口清净口礼他。三我意清净故意礼他。三业清净故。我三业礼之。具如隋述)。后供养亦成三种正行。一明自修行断放逸。二明福田行断无明。三如理行断诸见。初即内心能自信因信果故。今行于布施。福田行者知有好田故。外能供养正师正法正众。后有二义。一不为贪。二不为见。谓为智慧求解脱也(不如外道供养曰奉事火等解脱也)。不为贪者。为慈悲度他。不同二乘但为自乐(兴总依之)。此六句得六种果。如别说也。隋云。金花表法身。宝幢表应身。幡盖表化身。化身有慈悲。下覆如幡盖。应身胜出生死降伏四魔如幢。法身无宝为万法之本。如金花也(沼兴取之)。

白佛至修行。第二出请事有四。此初明可请之地。地即佛与世尊。世尊是慈悲佛是智慧。智慧通达。慈悲平等。故可请也。

二云何下。标能学之人。正是菩萨(隋加云非二乘)。

三于诸如来下。举所学之境。是三身也。隋云。三身不一故言诸也。即此三身总言如来。前序疏云。法身有六义。一离四谤曰如。登至见曰来(隋彼加云。登道后至见曰来)。二无五相曰如。离五执曰来。三道前无双异曰如。道后体显现曰来(祥即取之)。四无境异智曰如。智能照境曰来。五从因至果曰来。果不异因曰如。六十号经言。在果他即是他曰如。他在因中不异我曰来。五相者。一无净不净相。除阐提执修十信。二无我不我相。除身见执修十解。三无苦乐相。除声闻执修十行。四非常无常相。除缘觉执修十回。五非明非闇相。除始行菩萨执修十地。二应身有二义。一照法身曰如。登应身曰来(随彼举此。祥云。乘如实道曰如。来成正觉曰来。)。二境无相曰如。智称会曰来。三化身不过时不待时曰如。八相趣果曰来(随彼略也。祥即依之。隋今皆。取具如彼也)。故三身佛俱称如来。隋云。世尊有八义。一无为过三世。二寂静示作心。三自然无师悟。四智慧无一不知。五大悲化他无尽。六神力具十自在。七自利具足。结前六。八利他具足。结后三也。佛有十义。今略举也。一佛有四种觉胜天鼓。天鼓有四义。一贼欲来自然鸣令诸天觉。欲去亦尔。二天鼓若鸣除诸天怖修罗之心。佛名除生死怖。三天鼓鸣令诸天受生安乐。佛名涅槃乐。四天鼓鸣令诸天贪乐生死。佛名令舍生死。二众生有三。一睡而不梦。如小乘无觉。二亦梦。如中乘亦觉不觉。三不睡不觉。是觉如菩萨。佛过此三故名大觉。三佛有三。一假名佛是化身。有世俗之觉。二寂静佛应身。觉如如寂静之理。三真实佛法身。性照之觉。具此三觉故名佛也。如是三身非三慧境故曰甚深。众圣爱惜名之为秘。四见难见故言密也。具如上述。

四如法修者。正请学行。本云如法正修行。如法者。如理事二法。修行者。修是学也。行是解也。具语应言云何如法听闻如法思惟如法修行耶。初一闻慧。次一思慧。后一修慧。此明入修慧位未识修之方法。故但举修慧为问也。善识三身之相除放逸无明诸见曰正修行。故此品以因为宗义耳。

佛言至解脱下。第二佛答有二。一诫许。二正答。三若此金光明听闻下劝勤(庄即依之)。初有三。一赞。二诫。三许。善男子者赞也。有四义故。一因于如不颠倒。颠倒谓因中五阴有真我倒于佛果。非善男子。二疑惑。疑惑果地如如之理为有为无(常言无常)。非善男子。三起大悲。欲化众生是善男子。四愿乐菩提。欲求如如法身是善男子。今此大士具彼四义曰善男子。善女人亦然。

谛听下第二诫。言谛听者即闻慧。善思即思慧。念之即修慧。此三即器无有三过。义如上释(沼云。功德施菩萨金刚波若论解。谤听者心专一境。善者于如理义生信无疑。思念者敬持不忘。真谛释云。谛听者即生闻慧。闻慧离散乱过。如仰器。善思者生思慧。思慧能尊重离放逸。如完器。念之者生修慧。修慧能摄念离颠倒故。如净器。述庄意也。兴同依之)。隋有二释。初即取之。后云。又问中不问闻慧。答中举者。通化下位也。但三慧有二途。一小乘如常释。二大乘出地持经。明十位闻慧。十行思慧。十回修慧。次登地位。初二两地是闻。三地至七地是思。八地至十地是修。闻慧以十二部经为境。于文作理解。思慧以十二部及文下义为境。承文取义文下义为境。修慧但以义为境(悲文取理)。般若不见闻义。如如为境(般若见仪为境缘。如如不有不无也)。三地方是思者。初地依教布施。二地依教持戒。并是于闻。三地方思十二门禅。四地思道品。五地思四谛。六地思因缘。七地思八解脱。此皆思慧也。此中有两意。八地任运修行。非作意修行。九地修四无碍。十地位登初处。故与法王子名也。八地修无生无灭。即是法身不有不无。九地修四无碍。十地修法王位。八地以上无复作意。故皆曰修(隋取后义)。言谛听谛听者有三义。一初一诫除散。后一诫生静。二初一生闻思。次一生闻持(初一生闻思三慧。后一生闻持波若)。闻持通十地。闻思如前。三表如来见物堪闻正法喜悦无已。故诫之。如善哉善哉也。八地无作意而言。以修慧名义因八地耳。不言八地实有修慧用也(就此隋说三种好器。与此少异。如彼)。

吾当下。第三许说。有三义。一果其请意。二合其意勇。三使其领听。此三次第相生。分别者分别三身也(又初吾当明正师。二为汝明正学。三分别明正教。非吾不能答。非汝不能受。非分别不可解也。兴即取之)。

善男子下。第二正答有二。一略答。二依此二身说有余下广释。初有四。一列名。二释义。三前二种身下出体。四利益自他下明用。生起可见。初也。此三身义是经正宗。故统略云。今依金光明经略以十五门释三身义。一列次第。二为缘门。三权实门。四感应门。五涅槃门。六三相门。七灭三心门。八三同门。九三意门。十依无依门。十一常无常门。十二治三障门。十三三净门。十四二无所有门。十五料简门(如是诸门总摄为三。初二释名。次一出体。后十二是诸门分别。意即可见。然此诸门与梁同异。而义无乖。当文知之)。此即初门。就文有四。一赞能请之人。二出所请之理。三列三身之名。四叹三身之体(隋云结也)。初也。四义如上。故云善男子。

一切至三种身。第二出所请理。

云何为至法身。第三列名。今述二义。一次第不同。二立名差别。言次异者。略云。此经及法华论。从末至本以明次第。从本至末其义易解。庄显意云。若依此经说化应法。依无上依法应化身。次第有二。一观行次第。谓从浅入深。如求根茎先寻枝叶。二本末。谓从本流末。如依树根枝茎及荣。如下依空出电等。如是依法身出应等(兴云。三身次第经论不定。或法终化。即唯议论本末次第。或化至法。即此经证入次第故)。问。既有二义须本至末。何故此经从浅起耶。答。化物次第故。疏第一云。三身化物又有五义。一化身为说。应身令行。法身后得。二化身为听闻。应身为思惟。法身为解脱。三化身是俗。应身明真。法身明第一义。四化身生俗谛智。应身生真谛智。法身生第一义智。五化身化二乘。应身化菩萨。法身显如来也(兴云。诸修行者。先闻化身所说正法。如说修行渐入圣地。亦闻应身所说妙法。转达法界断微细障而证佛地。五法所成圆法身故。妙幢闻佛八十年命而疑常寿。故四佛说报寿无尽。陈如亦闻供舍利福而求一愿故。如喜见广说法身。以是义故。今遂前品化妙幢等。从粗至细令悟之意。故以证入次第而标三身)。此五义中初之意也。

立名别者。法花玄第九云。经论列名不同。或名法身舍那身释迦身。又名法身报身化身。又名法身应身化身。又名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晓云。化身亦名应身。应身亦名报身。法身亦名自性身(沼云。化身略有五名。一化身。二父母生身。三随世间身。四生身。五假名身。应身略有六名。一应身。二受用身。三报身。四智慧佛。五功德佛。六法性生身。法身略有五名。一法身。二自性身。三真实身。四如如佛。五法佛也)。今总摄释。化身九名。谓前后八加变化身。夫生身者父母生身之略名也。既立别名。此亦准之。应身八名。准上知之。法身七名。前六加毗卢遮那也。问。既各多名。何故此说化等名耶。答。诸佛本意。总为利生。化名是显。余称隐故。余准之知。

如是至出生死。第四叹三身体有二。初指身叹体。后对众劝知。此初也。言摄受者。举此三身摄佛土德尽也。问。无上依经云。无上菩提摄三身尽。是故名为菩提行处。今何翻耶。答。晓云。建立三身有三种义。一依三道理建立三身。甚深道理。广大道理。万德道理。如次建立法应化身。乃至此义出于无上依经。二依缘不同建立三身。一差别缘。二平等缘。三与此二作所依缘。乃至此义出于起信。三依相不同三身。一多相。二一相。三其本离一异相。乃至此义出于此品。若如初门。所立三身不摄此中所说化身。故彼三身不摄菩提。但说菩提摄受三身。今此三身。菩提功德无不尽摄。故言三身摄受菩提。广如彼也。阿耨等者。隋有二说。初云。此言无上正遍知道(宜云阿曰无。耨曰上。多罗曰正。三藐曰遍。三曰知。菩提曰道)。亦言正遍知见。一体三名。又约三身为三。法身觉。应身道。化身见今谓。菩提既有五种。简前四故。金刚仙论第二云。超出三乘十地之表。故言无上。永离断常恒照中道正理。故云正遍知道。具如义章第十二。正玄第八。及五性抄。

若正下。第二对众劝知。若者汝也。举虚空藏劝诸菩萨故。本云菩萨摩诃萨皆应当知。准此故知庄云后胜利者非正意也。然在列名之前异今。而义同故。言菩萨者七地以下。摩诃萨者八地已上。具如上辨。列此等众劝知三身。故云皆应当知。今即准之。

云何至化身下。第二释义。此为缘门。又二。初总据诸教。后别依此经。就初晓云。为化众生权现是身。故名化身。应机而现亦名应身。离一切障与理相应。故名应身。酬于万行现胜报相亦名报身。诸功德法所依之体。故名法身。自体本有终无改变亦名自性身。此余诸名如常说也。依梵网花严等名释迦身。二乘等所见身。此等名义思准可知。梁摄论云。由佛本愿自在力故。似彼众生变异显现名变化身(庄云。改本令异名之为变。无而忽有说之为化。沼取故云。变谓转换本形。化即同也。取隋如下)。智论云。佛有二身。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准下生身故名父母生身。又云。佛有二身。一随世间身。二法性生身。明佛悲愿示同世间入住出胎名随世间。涅槃云。佛有二种。一法身。二生身。亦望父母所生故名生身。梁摄论云。假名身者即是化身。示现此身分别所作非真实名假名身。就应身名。舍那身等亦准前也。梁摄论云。若离法身应身不成。或赴菩萨机如应说法。故名应身。或应昔因故。次唯识分自他受用。自受用者自受用广大法乐。他受用者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十地论法花论名报身。波若论云受乐报佛。以果酬因义如晓释。楞伽说功德佛智慧佛。如文知之。智论云法性生身者。依法性起名法性生。据法身中佛所见者义亦显也。摄大乘云。此身与功德法相应。故名法身。唯识等同。梁摄论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皆自然得。名自性身。意如晓也。又云。身有二种。一真实身。二假名身。宝性论中名实佛。楞伽云如如佛。义并可见。后法佛者。沼略。今谓。出法花论。义同法身。普贤观云。释迦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此显遍法界故。如是总是法花疏意。具如彼也。

别依此经释名义者。隋云。化者变改为义。殊形异色变动多方。应者相应义。十力无畏不共法等。此是应身。法身为本。与本相应故曰应也。法者自性义。自性真实为体名之为法。略云。为三缘故立于三身。杂为众生说种种法现种种身。名为化身。但为菩萨说一味法现于一身。谓奇特相好以为应身。唯以如如及如如智为法身也。法花疏第十一云。本有义为法身。酬因义名报。应物义名应(宜云。无而忽有曰化。应是醉答义。法是轨则义。具如彼辨。沼同。故云以能引导无而忽有。目之为化)。隋云。此三通名身者。是体之异名(宜取故云。身是已体义)。身者依义本义因义。依者依法身故有应身。依应身故有化身。依化身故有出世善根功德也因义者。法身出应身。因应身因应出化。因化身生众生善根功德智慧。亦得因道前法身生十信化身。因十信化生十解等应身。因地前应身生登地法身。本义者。法身为本应身为末。应身为本化身为末。化身为本众生善根为末也(晓即取之。加积聚义。如前应知)。

今文次第释此名义。即有三段。此初化身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初也。言菩萨者标能学人(沼云。二问。一云何菩萨。二云何了知)。若尔。答中何在释此云何菩萨之问耶。子疏下都无答此。故知此中正问所修法。不问能修人。但可先总问中兼在此意。故晓下云。如是见者是名见佛等者。此段正答云何菩萨为法正修行之问也。然此兼义。故上疏云。菩萨摩诃萨者举能修人。于诸如来下问所修法。检佛答文此正意也。

释有三。一明修因。二明得果。三明化物。初也。有三句。一明修行。始在凡夫。二为一切下明修行体。体是万行。三如是下明修行位。位穷金刚。

修行至自在。第二明得佛果有二。一句举因。一句明果。大自在者十自在也。下具明之。

自在力至了别。第三明化众生。有三。一知机。二识法。三行化。初也。有五句为三。初一句标(隋云。标。十自在为本)。次三句。初句知欲乐。次句知行。后句知利钝(兴即取之)。后悉皆了别一句结也。

不待时至行相。二识法。五句为二。初二句标。一不待时者叹智慧。智慧知时不逆化。二不过时者叹慈悲。慈悲恒欲化人。岂过时也。后三句释为三。一处相应者释知处。二时相应释知时。三行相应释知性。

说法至身。第三行化。二句为二。一句说教教化轮。一句现身化轮。一句现身化即神通轮。不明智慧。智慧是应身(不明记心轮。记心轮是应身。亦名与念轮。亦名智慧轮。圣人化物不出三轮。有两释。一三藏言。一神通轮令伏。记心轮记彼心中所缘所念念事令生信乐。后为说法令解也。达禅释通相生。次说法令入。后智慧轮令解。令解亦名与念。此三轮亦曰三田。生化福慧等也。兴即取此。三轮释之)。

是名化身。第三结也。

善男子至应身下。释应身有三。如先。此标也。

谓诸至真谛下。第二释有二。初明体用。后无边下释名义。有三一明为化菩萨。二明为化二乘。三明为化凡夫。初也。言谓诸如来者。即应身非一。曰诸如来也。为诸菩萨等者明应身。欲令一切大士通达自识法身及为他说故。现此应身说真谛是我通达法。菩萨亦如是通达故。说于真谛化菩萨。真谛者法身也。具语应云我通达真谛说于真谛之二义。先句所化菩萨得理。后句明能化应身说教也(宜云。说真说者。即是四重二谛。义如常说)。

为令至一味故。第二明化二乘。二乘见生死与涅槃异。见三乘涅槃殊。今令三乘见此等皆是一如如味也。

为除至欢喜故。第三明为化凡夫怖畏涅槃之无喜乐生死之有。佛今为令喜乐涅槃之真实怖畏生死之虚妄故现应身(晓兴即依。庄云。为解一味者。十地菩萨未得法界相清净故。于生死涅槃未达一味。为身见等者。三地已下未能永除俱生身见)。三机文明。二乘虽隐准先后显。况又云初地菩萨双照二谛平等道耶。又此等圣岂称身见怖欢喜。故如本释。

为无边至相应下。第二释应身名义。有二。一明末应本。二明本出末。初也。言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者。二义释之。一应身无边利益化物皆是佛法。此悉以应身为本。二应身显示无边佛法故为本(宜云。应身为重垂迹说法化人。二乘怖畏生死乐于涅槃。菩萨不着生死不乐涅槃。远离二边故曰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者。本云如来相应。此应身与法身如来相应也(隋云。谓与性净万德相应。相应有二义。一法身是觉了。即无分别。应身亦尔。末似本故曰相应。二法身是本。本能出末。末应此本曰相应。具此二义。明相似者。如化身以应身为本。亦以法身为本而示曰应。以不似故而应身有色有虚妄等。此亦示似本而是应者。谓随顺于本而有者曰应。逆于本而有者不曰应也。取此沼云相似义也)。又义。无边佛法者法身(隋云应身者)。作本者。法身是应身之本也。如来相应者。应身如来无边佛法。与法身之本相应也(晓兴依之)。

如如至得现。第二明本出末(隋云。有二。一举本。二举末。此初也)。本义有两。一如如及如如智。此是中修得法身为本。二愿力。是因中修得慈悲为本(举本有二。一如如智为因。二本愿为缘)。由此二本有应身也。应言如如如如智力故。慈悲愿力故。言如如者。一道前如道后。道后如道前。二生死如涅槃。涅槃如生死。三人无我如法无我。法无我如人无我。四境如智。智如境。具如先品释。如如是境所知。如如智是解是能知。二义论之无两体。欲示万德唯一如如。又如如明断。如如智明智。智无分别。断无结累(宜云。本愿者四弘誓。具如彼)。是身得现者。由本有末也(此即举末有二。一现身。二现相好。此初也。晓云。初言如如如如智者。是举如来所依性得解脱若。体是如如非所修得名如如智。真谛三藏作如是说。有余师说。是修生智。而不近文意故述先说也。言愿力者。是依法身所起愿力。次言故者。欲明依本法身真如真智。复依昔起大愿之力。依此二本故现是身)。

具三十至圆光下。结。但应化二身有二义。一但取智为应身。色皆属化身。二三十二相卢舍那及千百亿八相成佛是应身。种种殊形是化身(此第二现相好。相好智慧闻内是应身之通义。若别论。智是应身。色是化身。晓依。故云。梵网说三重佛通摄应身。以法示现正觉相故。乃至是举八相成道所现之相。为简化身六道之相。故举秽土最粗之相。况显净土无量相好。总而言之。为三大故能与佛法之本相应。如来内德依二本故。所现相好具足外相。内外和合名为应身)。问。庄征晓云。若依彼说。此言应身者。取树下成道非他受用。隋形六道身名化身。若尔他受用身是何身摄。又言法身与应身本者何关应身。又彼为字应成无用。答。如是三难虽不足言。而为幼识。既云是举最粗况显无量。审见此旨。又据应身有其二种。何起虚言。又先为者是明为人。今言为者即明为法。是其用耳。问。梵网舍那摄应身者。应身有二。何身摄耶。答。庄云自受。今谓。他受用也。问。若尔何故宜云。是卢舍那遍满法界无处不在。故华严云。或现卢舍那。充满世界海。众生罪所障。虽近而不见。答。彼经合说二受用名卢舍那。盖依自受。彼经亦说卢舍那佛所坐莲花有分量故。问。若他受者。何地能化。答。沼云。二地说戒度故。问。楞伽言。报佛如是一时成就诸众生界。置究竟天净妙宫殿。十地论云。后报利益。摩醯修罗智处生。是何佛耶。答。经论同处。如千释迦通应身摄。具如彼也(宜同。故云。摩醯天宫成道。此大释迦。即千释迦之一佛也)。问。经云百亿四王乃非非想天。岂非百亿摩醯首罗。又百亿释迦俱成道故。亦应有伽耶百亿耶。答云。宜云。虽有百亿天宫而有千释迦。非是每百亿而有千释迦。又百亿伽耶成道故云百亿释迦。具如彼也。问。此中正举谁所见耶。答。庄云。此说他受用身。而言三十二相等者。依共所见粗显相说。理实他受用有无量相好。又据最少说三十二。又释。总说自受用等(沼云他受用身有二种。一四善根位所见之身。二地上所见之身。今此但说四善根位所见之身。非三乘同见故。下云应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又梵网云。我今卢舍那等。若非四善根所见。更有何身云千释迦等)。今谓。共见据义胜也。故晓公云。为解一味及除身见。由此文证。此品应身通化外道及二乘等(依此兴云。法身如来平等性智。以利他善为增上缘。为地前三乘及十地所见细相五蕴名为应身)。然云是地前身等者。此中一身。故不相违。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大般若三百八十一广说(沼云。瑜伽四十九。十住婆沙第六。萨遮尼乾子经第六广说也)。项背光者。宜云。纵广一寻也。是名应身第三结也。

善男至法身。第三释法身。有三。如前。初也。

为除至障下。第二释有二。此初释如如义明离四谤。即是上明境及断二义也。

为具善法故。此后释如如智。即上明能解及智二义也。具诸善者。是一切善本等。具修性得也。

唯具至法身。第三结。明如如如如智之外无别法也(晓云。唯有含二义。一除遣义。二单独义。除遣义者。离如如境无别境故。离如如智无异智故。单独义者。虽境非智亦非境。而境不异智智不异境。同为一味。故言唯有。如是一味无所不无。故曰如如。如净名言众贤圣亦如等。故如如即智名如如智。然此离障非今始离。从本以来是如如理与诸染法不相应故。具一切善。亦非始具。无始以来是如如智恒沙性德恒相应故。故此理智是自性得。性得之法即是法身。以之故言是名法身。如佛性论云。如来性者自清净故。能染容者自性。故言无一法可损。过恒沙数等不舍。不可思惟诸佛功德恒相应故。言无一法可增。又摄大乘云。此中自性者。是诸如来法身。释曰。此三身中若以自性为法身。自性有二种。定以何自性为法身。一切障灭故。一切白法圆满故。唯有真如及真智独存。说名法身。以此等文证知。此经说如如智为法身者。是自性得非人功得。人功得者属余二身故)。故知。沼后解。应身者通摄自他二受用身。法身唯是自性真如。言如如智者如实相般若等者。违此等教。又复自语前后相违。下四句分别门既云。然佛三身诸说不定。如佛地唯及唯识论。佛四身区分无杂。余即通说。如摄大乘自受自性合名自性法身。他受用身名为应身。说有人天菩萨声闻间杂见故。乃至问。何以得知自受用身亦自性法身摄。彼论第九云。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解脱胜处等。第十又云。诸佛法界即是法身。应知恒时能作五业。一救济灾横业。令见佛者。盲者得眼聋者得耳。如是等。论自问云。如说法身非六根境。云何今说盲得眼为法身业。答。由昔大愿成法身已起化身用。今得眼等。以末归本言见法身。实唯见化。庄通摄论即有二释。后同沼也。初云。此举能证意取所证者(兴依同论返破此云。不应难言后所得智既非真智。非法身者不离真智故)。今谓。既云自性有二种。岂可迷哉。又彼及为字如所执者甚为无用。凡如是抑动久义者。皆为佛智无常之执。罪如经说。

前二至实有下。第三明体。即权实门。又明二义。初明体相。后辨权实。初又二。初辨因体。后明果体。就因亦二。谓通与别。故无量寿经疏云。能化因果有通别门。通门以正法因得正法果。以缘得妙觉果。以三十二相业得化身果。亦可三种因共得一果。别门正因正果非二体故无因果相。而以悟义为因果义。不得正因得正果。但以缘自显正法果。修成佛化亦无别因义。但在因时以慈悲愿为化含识故。得成佛时。由此本愿力乘无方身遍济众生。广如五种佛性抄。后三身果体者亦二。言通体者即法身也。是真。二身是俗。又法身是本。二身为末。若别体者。疏第一云。化身以神通相好为体(隋云。相好形色)。应身以修得福慧为体。法身以不有不无如如为体(晓云。六道差别所现诸相为化身体。若劣若胜现等觉相并诸内德为应身体。本有虽智。性得相应离障圆显为法身体。宜云。化身以慈悲为体。应身以万德为体。法身以中道正法为体。并具如彼)。问。三身云何。答。大意如前佛住中述。又法花疏云。一法身栖实相土。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乃至名常寂光。故仁王云。唯佛一人居净土。璎珞经亦以中道第一义名法身土。然诸法寂灭不可言宣。但为众生假名相说。故明身土。虽开身土实未曾二。约义不同故分为两。能栖之义说之为身。所栖之义因之为土。如七卷金光明具有如如智及如如境。就义而望境则土也。二报身即应身。此有二种。一内与法身相应名曰应身。犹属法身与法身同土。法花论云。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摄。二外应之义名为报身。化大菩萨于净土成佛。此以宝玉为净土。三化土不定。或净或秽。具如彼也(宜取加云。如卢舍那即以自报变易净土。若释迦以方便秽土为土)。

后权实者。略云。二身是愿力起。假名非实。法身是实。唯有如如及如如智故。虽合用如如及如如智为法身。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正与法花佛眼见六道相应。谓如如智见六道。见无所见即如如。无所见而见谓如如智。问。二利。诸师以为别门。统略何故入权实耶。答。因乘言便而略标也。非谓此门之正义者。次感应门。既广说故。又二利者是三身之用。众德欲示体用之别。今显体用不离之义。故摄此门。下感应等是用之末。今据用本显不相离。故不违也。就文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初也。

为前至根本下。第二释有二。此初略释也。

何以至别法下。第二广释有二。一明法身之外无别二身。二明二身寂灭方是法身。初也。何以故者。何以故法身是本二身为末耶。法如如者如如境也。无分别智者如如智也。此二是法身。法身二义之外无有别应化等诸佛法也(故法身实。应化为假)。一切诸佛者。一切本地法身诸佛。离上境智二如无有别法。岂有二身出法身之外。

一切至佛地。第二明二身寂灭方是法身。言一切诸佛者法身佛也(兴即取之)。智慧具足如如智(晓兴即取。加云。无德不圆)。至见方具足。无别应身智也。烦恼灭者。即是法如如境(无障不尽)。出四谤也(隋云。即是十如如境。至道后时离也)。得清净佛地者。具上二义方得佛地。法身也(晓兴依之)。

是故至佛法。第三结。是上法身之外无二身。二身寂灭方是法身故。法如如境智摄二身一切佛法也。摄义有二。一本摄末。二实摄假。法身本有而言得之有三义。一修得得于得。二性得始显现。三生死虚妄始得尽也。

复次至究竟下。第四明三身用。即感应门。如如智与如如无有分别。而能现应化身。喻如日月水镜及日月光。三事皆无分别而有影现。一如如。二如如智。三愿自在。因众生感故得有应化两身影。问。文说二利有六种譬(庄云。一妄相业果喻。二尽空难思喻。三如来涅槃喻。四入灭尽定喻。五水镜现像喻。六空现异相喻)。何唯举此。答。略故举终而摄初也。就文有三。初正明法身有自利利他之用。二从依法如如下出众生疑。疑法身无分别不应有二身之能。三善男子云何下佛释。不明二身用者有三义。一前已明竟。二末即本。三二身是有。有用信故不重明之。初有三。一法。二譬。三合(晓兴取之)。初又三。一标。二释。三结(晓庄沼兴皆取此也)。初又二。一总标自他。云至究竟者。自他皆至佛也(隋有二义。一即取之。二众生未尽他未究竟。自不异他亦未究竟。即明尽未来际。究竟他即自究竟也)。一切诸者。法身佛也。

自利至如如智。第二别标法如如。谓体清净也。无四谤故是自利。如如智论智境故(隋云。出应化故)。是利他。又自利明成就境界。境界即法如如。利他明成就智慧。智慧即众生法如如智也。问。说二利有几处。答。晓云。然此二利诸文不同。若依无上依宝性论等说。法身是自利余二身为利他。大庄严论对法论等。受用身是自利。变化身为利他。法身为本即具二利。今此品意明法身是二利本体。余二身是其末用故。庄显意云。有此异者。且如法身有其二义。一内证义。二二利依。应身亦有二。一自受用。是自利摄。二他受用及变化身。是利他摄。又自受用亦有二义。一内证如如境。二外起大悲。各据一义互不相违(沼即复之)。

能于至自在。第二释亦二。一总释。二别释。初也。以得自在力故。能有自利利他之用。

成就至用故。第二别释。言种种者释如如智。种种是自利利他二种用。应言种种用故。无边用故释法如如。无自他二边异曰无边用也。问。法身绝事。何以言有无边用耶。答。晓云。即是法身自在之用。如摄大乘智差别云。此法身在几自在。若略说有五自在。一净土显示自身相好无边言音不可见自在。由转色阴依故。二无失无量大安乐位自在。由转受阴依故。三具足一切名字文句聚等中正说自在。由转想阴执相差别依故。四变化改易引摄大集牵白净法自在。由转识阴依故(庄兴取之。兴加第五义云。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蕴依故)。此中总略说其五种。于一一中各有众多自在差别。故言种种。如是一一法身为量。周十方界遍三世际故言无边。

是故至无边下。第三结亦二。此初别结上法如如无有自他二边及限量。应言无量无边用故。

种种下第二结上如如智有自他二种用。亦应言是故分别佛法种种用故。今言差别是用义也(沼云。大品云。出三界故无量。越十方故无边。义用众多云种种差别)。

善男至果报下。第二举譬。妄想为本如法身。由妄想有烦恼如应身。由烦恼有业如化身(晓庄沼兴影皆取之)。具由前三有果报。如由三身有世出世果也。

如是至声闻法下。第三合之有二。一依法如如如如智合妄想譬。二说种种下合果报譬。不合中两。中间两是应化二身。合本兼末。又此中本明法身用耳。就合果具有三乘果。佛法即大乘也。佛云种种者大小乘佛。缘觉言种种者有伴无伴。声闻言种种现灭不现灭等也。

依法如至思议下。第二出众生疑有三。初法。二譬。三合。初也。疑云。法如如及如智。皆是无分别。云何现应化之有(晓云。初言虚空藏者。扣机之辞。兴述意云。准旧经本。虚空藏言或有或无。有者应胜。此人申时众之疑故)。

譬如至思议。第二譬。如空不可画。设能画之此不可信。法如如如如智无分别。而能现应化不可信也(晓云。法身如虚空。无相无分别。应化如严具。有相有分别)。

如是至思议。第三合也。

善男子至成就下。第三佛答有二。一还牒上疑事。二正解释(晓庄沼兴皆取之)。初也。

善男至成就下。第二释有二。一举出世事譬。通为凡圣利钝二人说。二举世间事。别为凡夫钝根人说(晓庄沼兴即皆取之)。初有二。一举应佛已入无余。明佛如如及如如智无分别而应。二举入灭定。明大士如如及如如智无分别而应。此初有二。一譬。二合。初也(晓云。犹如过去须扇多佛。入涅槃后化事如本。愿力熏习犹随逐故。庄云。月氏留影。又现双足等事。沼且取之)。

法如如至如是。第二合也。

复次至事业下。第二譬又二。初譬(晓意准前入涅槃事。庄等意云。依前要期出定而作诸事等)。今谓。准前入涅槃喻。此亦正取在定而能作诸事业。犹如净名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故晓胜也。灭尽之义。广如义章第九。

如是至事成。合也。

善男子至影生下。第二譬亦二。一举有。二举无(得此。沼云有体喻无体喻。准此前二亦是有体。入涅槃后是无体。入灭定作是有体)。并明法身无分别而有应化之身。此初有二。一譬。二合。此譬也。日月喻法如如。光明譬如如智。日月是本。光是末。水镜譬修得慈悲(沼加云。真谛三藏云。乃至影喻应化身。隋有二释。初即是也。后云。日月譬法身。水譬众生机。光明譬本愿也。晓庄及兴取此后释。沼即双取。即云。然准经云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即前释胜。准下合文云以愿自在力众生有感。即后释胜。任意取舍)。如是下合也。

复次至无相下。第二譬又二。此譬也。空譬法如如境。光譬如如智。水譬因中修得慈悲。镜譬修得智慧。慧见慈念故作二身度之。而言空有影者。如无云雾时见于青天。天现空影在水镜中也(晓沼取云。种种异相者。喻应化身诸相差别。空即无相者。喻于法身无诸色像。具如彼也)。

善男下合也。言如是受化者略也。本云如是受化之众故(沼云。准真谛翻。应云如是受化之众。是能感机)。凡夫二乘。化身化之。诸弟子等者是大士。应身应之(沼即取之)。于二身者。从本出末也。又通论二身皆为众生。若别论一化也(宜云。于二身者。从应现化。现种种相者。是他心等三种轮也)。于法身地等者。法身唯一。逐机说三耳。问。谷声水月等定有不。答。婆沙有无具二释。天亲解。无之藉缘倒见闻耳。如指案目见于二月。并于第一上作第二知。如空非青倒作青见。因水光等转见青影。亦皆是倒。如见第二月亦见第二影也(庄依此义)。问。眼病见空花。亦见花影不。答。花月虚实不同。影亦有无之异也。

善男子至涅槃下。答中第二广释三身。有五。一明三身体。二明三身位。三明三身用。四明三身因。五是法身惑障下(此文超指。应言实如来地者由三净故下也。下并隋疏既分明故)。明三身果。此即初也。十五门中。是第五约涅槃论三身门。此涅槃义大略如前。涅槃此言大成就乐(隋云。即是三义。一大。二成就。三乐)。乐对凡夫苦。成就对二乘无苦而未成就。大对菩萨。菩萨成就而未大也。合论为二。开有四种(晓云。涅槃之体无二无四。转依所显真如为体。但依义立二立四)。一性净。二方便净。法花论疏下云。本性清净名为性净。修方便断烦恼得净名方便净(晓云。性净且名同相涅槃。即此如如凡圣一味。是故亦名同相涅槃。不同凡小。故名不同相涅槃。如十地论)。言四种者。一本来寂灭。乃至四无住处。中论疏第十云。本来自性清净名为本来寂灭。因患灭尽名为有余。果累尽灭名为无余。法应化身生死涅槃无所住处。或二无我三无性理名无住处(此约法体释之)。今此疏云。一道前曰自性寂灭。是本有。二十信至十行曰有余。余有界外烦恼。而界内无患。三十向十地曰无住。不贪生死不乐涅槃。二处无住自在安乐。四无余是佛果。究竟具足。如此四约行人阶位次第有之(晓云。如摄论广说。故知前约法体辨之。)。此中但以三种涅槃为义异。上正明二身是俗。法身是真。俗曰有余。真曰无余。三身无定处所。故曰无住(意谓。摄论约修证阶位而因果合论。故立四种。此经欲明果位涅槃。故但说三。庄意同之。沼云。四中除自性净不由断证一切得有故。不约明)。初中有二。一明余无余。二明住无住(此初中者。前疏意。三种涅槃为初。四种为后。今就初中)。初中有二。一标。二释。初也。

言二身者应化二身。一切佛者应化诸佛。说有余涅槃者说二身是有余。依身说无余者有四义。一二身也俗故是有余。法身真实故是无余。二二身化众生入有余。法身示众生得无余。三八相入灭是有余(隋云。八相亦言十相。一下生。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法轮。亦言说法。八入灭。九上生。十化物。十相出华严。八相出十地论也)。本性清净是无余。四应身望法身是余。余有法身故。法身望应身是无余。法身之外更无涅槃故。

何以故至尽故。第二释也。一切究竟尽故。无余章既明法身之理。此外无复余法。亦应释二身有余义。一切未究竟尽故。例上知耳(统略依此。故更不引。此并前四应言五义)。此就大乘。若具辨之即有五种。故宝窟下云。一小乘余无余。二大乘余无余。三佛菩萨相对说。四三身相对说。五大小相对说。晓公四门即此义也。具如五种佛性抄辨。

依此至涅槃。第二明无住涅槃。此意明三身究竟是第一义谛。皆不有不无无定处所也。文有三。一总标。二别释。三合结。初也。依三身不有不无之理说一切三身诸佛是无住。二身是俗。不可住法身。法身是真。不可住二身。一身不可自住二身。二身外更无二身故。法身亦不可自住法身。法身外更无第二故。是故依此三身明无有住义。

为二身至别佛下。第二别释有二。一略。二广。就略有二。一为二身等者。释为二身是俗不住涅槃之真。二离法身等者。释法身无住法身之外更无有法身。不可自住法也。二身亦应言离于二身更无别二身。法身中亦应言为于法身不住二身。互举一义。今义。为二身不住涅槃者。二身是慈悲化物。入生死不住涅槃。为法身故住生死。生死妄想尽。法身真实出生死之外。

何故至涅槃下。第二广释亦二。一释二身。二释法身。初有三。谓标释结。初也。

二身假下涅槃也(晓云。三义。一假名不实故。二念念不住故。三数数不定故。庄沼即取)。法身不尔者。不念念灭也(异前三义故)。

是故下结也。

法身至涅槃。第二释法身亦三。初法身二字标。次不二二字释。无更第二故无所住也(法身涅槃名虽有二。其体唯一。故言不二)。三是故下结。是故不住于涅槃者。不住二身入灭也(隋云。涅槃者不可自住涅槃。晓云。既无能住所住之异。是故不住于涅槃。沼云。法身与应现不二。故亦不住)。此有倒难。故如本也。

故依至涅槃。第三总结。依上三身之理故明无住也。法身中既言不二故不自住法身者。二身中亦应言不二故二身不自住二身。互举一义耳。

善男子至三身下。第二明三身位。十五中第六三相门。三相如文。略云。此意应是摄论三无性理。是法身也。就文有三。初说不得至于三身。此明道前。二说具三身。此明道后。三诸凡夫下明道内。初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初有三句。有缚是皮缚。十信。有障是内障。十解十行远离三身是心障。十回十地。具如如而不至三身。至三身极处是道后有此心。或令不至也(庄云。梵音毕栗托。此云异。缮那云生。谓起异类见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异类异故名异生。具如娑沙。而此言凡夫者。翻家须语便故置凡夫言。相者体相也。兴取。故云相者体性)。何者成就相下。第二释有二。一有三障。二无三身。初有三句。一遍计所执相者。本云思惟分别相。是皮。分别五尘名字句众等。障化身(隋云。分别五尘名字句味及十相等。是皮烦恼障化身。晓云。遍计所执从能计立名云思惟分别。分别所执名之为相)。二依他起相是肉。依梨耶识生我见等。障应身。三成就相是心。障法身(晓云。圆成实性不可坏故。名成就相)。成义有三。一皮肉已亡。断道位成。位成后犹起此惑曰成相。二断皮肉竟断道满。此心令胜道不成。故曰成相。三有此心相令法身不成。此心若尽。法身即成。曰成相也(隋云。此即真实性。是净品。即智障。此明三性。具如大论)。

如是至不能净故。第二无三身。亦有三句。一不伏皮曰不解。二不断肉曰不灭。三不除心曰不净故不至也(晓云。不能解者谓分别相。但应遍知非断非证。故名为解。不能灭者是依他相。应永断故。不能净者是成就相。应证净故)。

是故下结也。

如是至净故下。第二明道后有二。一明三惑亡。二明三身满。初有三句。一能解是皮。十信伏皮。有化身。二能灭是肉。十解十行断肉。有应身(隋云。三十心)。三能净是心。十回十地断心或。有法身(隋云。十地除心法界净。晓云。能解。分解所执诸相。故得普现化身相。能灭。染分依他起相。故得应身诸净功德。离染显净圆成实性。故能证得最净法身)。此文对前二明道前无三身。此明道后有三身(隋云。诸佛者法身也)。

善男至得至下。第三明道内修三身。有三道如次文。十五之中第七灭三心门。就文有三。谓标释结。初也。远离等者不能至于远离等者不能至远离三心之道处。晓云。诸识名心意识。心名之训有其二种。一中实义。二缘虑义。中实义者集聚所显。如树中心能茂枝叶。为诸枝叶之所集聚。此心亦尔。能茂习气。故言集聚一切种子。缘虑义者。此心缘虑无暂息时。非如余识有时不缘。故言于一切时缘二种境。意思量义。识了别义。广如彼也(沼云。凡言心者有四义。一真实名心。如般若心。即真如理亦名心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彼名干栗心。二缘虑心。即通八识。彼名实多。三积集义名心。亦通八识。通能所积集故。四积聚故最胜名心。即唯第八。今此缘虑积集二义名心)。

何者至根本心。第二释有三。一明所断惑。二是能断道。三明所得果。三中各三。在文可见。初也。起事心是六识曰皮。依根本心是肉。曰阿陀那。第七识。根本心是阿梨耶。第八识(统略依之。晓庄即取。晓云。六识外缘。能起烦恼业果事。故云起事心。末那内缘。亲依本识计为内我。故云依根本心。阿赖耶识能持种子起诸末识。故云根本。庄云润之。沼有三释。初即本也)。此八识义广如义章第三八识义也。若转八识得大圆镜等四种智。如宜述之。

依诸至根本心尽。第二明能断道。言伏道者十信。法断道者十住至十回。最胜道者。本云胜拔道。拔者拔出六识也。初地至金刚。

起事心灭至法身。第三明所得果。十信能作神通化身利物。十解已上有智慧能作佛应身。十回至金刚见法身。但三身有二义。一教道。佛以三身教化众生。二证道。众生受教证得此三。初又三。一以如如示众生法身。二以智慧示众生应身。三以解脱示众生化身(隋云。以如如解脱大定及色藏等现众生化身)。就众生证此法亦三。一除心见法身。二除肉能以智慧作应身。三伏皮能以解脱神通现化身。此文中明众生证道三身。后明三身用。即是如来教道之三也(教道之三。宜曰用。证道之三。宜曰体)。问。准大庄严及唯识等。佛地方起三身。今何十信作化身等。答。沼云。此约圆满得。若据分得及相似得。位有前后。在十信位分得化身。许彼菩萨八相成故。初地已去得应法身。胜天王般若说有十法身。十地之中各得一故。上位菩萨化下位故分得二身。

是故下第三结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四

宝历二年(壬申)九月十六日此卷写得了直备太神宫之法乐。始笔于七月四日。宝生院成庆(六十八龄)。同三年十二月四日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