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 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二示返妄归真便成圣位(三)一总明渐次三位(二)一结前开后。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此正通结前来约无明熏真如而成染用。为颠倒十二类生。因复开后约真如熏无明而成净用。为单复十二圣位也。意谓。阿难。如是上来各类众生。汝应当知。一一类中。亦且各各互相具足一十二类颠倒乱想。至如胎生一类。但就人中而论。或有悖逆犯分杀父害母者。岂非枭獍乱想杀害之颠倒乎。或有弃本蒸尝。承他宗祀者。岂非蒲卢乱想诬罔之颠倒乎。或有书符捏诀咒诅呼召者。岂非厌生乱想性邪之颠倒乎。或有假他聪明成己知见者。岂非水母乱想虚伪之颠倒乎。或有愚而且钝不明正理者。岂非木石乱想痴顽之颠倒乎。或有乩仙巫觋幽明相结者。岂非鬼精乱想认影之颠倒乎。或有厌有取空灭色归无者。岂非销沉乱想迷惑之颠倒乎。或有求日月精尊事星斗者。岂非精明乱想自障之颠倒乎。或有喜新厌故触物变情者。岂非转蜕乱想假托之颠倒乎。或有趋炎附势翻覆不常者。岂非蠢蠕乱想趣附之颠倒乎。或有高下不定或飞或潜者。岂非龟鸟乱想妄动之颠倒乎。人类既尔。余类亦然。一念颠倒。即具十二种现。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此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者也。然虽各各具足十二乱想。若欲究其生发之源。无非心性失真。自成颠倒。从其本有妙圆真性清净明心。全体大用。一念妄动。遂成无明。由斯具足如是虚妄十二乱想。阿难。汝今意欲返妄归真。转凡成圣。要求真修。实证五十五位。以至妙觉究竟成佛首楞严王妙三摩地者。此甚容易。不过于是本来因之起惑造业颠倒之心。翻转虚妄。即是真常。然此真常。元不离于颠倒乱想所起之处。苟能就此。如法建立三种渐次。方得乱想扫除。而颠倒自灭。则诸圣位亦从此立。正如净器。除毒洗涤。后贮甘露者。是也。盖净器者。喻根中所具不生不灭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全体大用也。除去毒蜜者。喻除助因刳正性违现业也。灰汤洗涤者。喻耳根圆通闻熏闻修也。甘露者。即诸天以药置诸海中。用宝山摩之。名不死药。后贮甘露者。喻安立单复十二圣位也。故知迷时则名颠倒世界。而成十二类生。悟时则曰正觉世界。而成十二圣位。所以若迷若悟。若圣若凡。皆不离于现前一心也。

△二总标别详(二)一总标。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至)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此则总标三种渐次。正明修习三摩地者。当以是法为入道之前锋也。若夫第一意欲修习楞严定者。必须先要除其助因。以五辛菜。助淫发恚。因之引鬼招魔。故当除而去之。第二意欲真实修行者。务须先要刳其正性。以淫杀盗妄。正为性业。故当刳而空之。第三意欲增进圣位者。是必先要违其现业。以根摩相染。为现在惑业。又感将来生死苦报。故当违而背之。然此三者。前二惟戒。均属助行。后一定慧。乃为正修。所以自浅而深。从因至果。莫不皆依正助熏修。则知此三渐次为能增进。五十五位为所增进。故后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是也。

△二别详(三)一除助因。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至)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此别详助因也。意谓。云何名为助成恶业之因耶。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咸皆不能自全躯命。必要依此四种之食。方能久住。此由佛成道后。为除外道自饿苦行。故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此为正觉正说。余不能知。外道𠷣曰。愚者亦知。何言正觉正知。佛返问云。食有几种。外不能对。因说此四。所谓段食者。变坏为相。谓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不说色者。以变坏时。色无用故。触食者。触境为相。谓有漏触。裁取境时。能为食事。如眼以睡为食。耳以声为食。乃至身以温凉诸触为食。皆有滋养义故。思食者。希望为相。谓有漏思。希可爱境。能为食事。如色界禅思。乃至小儿悬视灰囊。将谓饭食。得不死等。识食者。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能为食事。此识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能有故。由此定知。异诸转识。有异熟识一类。恒遍执持身命。令不断坏。若依三界而论者。欲界人天及畜生等。具足四食。段食为首。鬼及色天。无有段食。只具三食。触食为首。以鬼神飨祀。但触气故。色界诸禅。具八触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均无触食。唯有思识二食。思食为首。非非想处及无想定无想天等。并无思食。唯有识食。无间地狱亦唯识食。是故佛言。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但凡诸味利益于身心者。皆名为甘。损害于身心者。总名为毒。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正明食为助生之因。则其甘毒不可不择也。而有非毒。实甚于毒者。五辛是也。故求耳根圆通修正定者。应当断除五种辛菜。所谓一大蒜。二茖䓗。即薤也。三慈䓗。乃䓗之正名也。四兰䓗。即韭也。五兴蕖伪也。正云兴宜。或云。少出乌荼婆他那国。慈愍三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冬到彼土。不见其苗。此方无故。所以不翻。是五种辛。能生五失。所谓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销。五魔集。以故熟食则壮相火。助发淫念。若是生啖。则动肝气。增长嗔恚。由此生过。所以生熟皆不宜也。此下四失。文显易知。故不烦释。下结之曰。阿难若欲决定修习正定。求入圣位。证菩提者。必须永断此五种辛。是则名为最初第一除去助因增进圣位修行渐次也。

△二刳正性。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至)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此别详正性也。盖正性者。以大小乘律余皆枝叶。悉属遮罪。惟淫杀盗妄。此为根本。正属性业。乃生死相续正业之性也。以故阿难。正性之害。是为如是。所以欲修三摩地者。务要预先刳而空之。然刳空之法。无非精严受持清净戒律。而戒虽多。淫杀为最。必须永断。不惟执身不行。亦且要心不起。方为真断。而断淫杀者。寻常不得饮酒餐肉。以酒能乱性。恐成助淫之阶。而肉必伤生。实为杀害之本。不可不深刳而永断也。即虽素食。然而但有生气之物。如果蔬之属。非以火净不可啖食。此正护生防微杜渐之深意也。且果蔬有生气者。尚不忍啖。况杀生害命。忍取血肉。而饱餐大嚼者乎。准十诵律。净食之法。凡有五种。一火净。二刀净。三爪净。四鹦鹉嘴净。五子不生净。此名火净。必须净人以火触之然后用者。此不忍食生之意也。阿难。如是修行正定之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而能销除惑业。得出生死。以离三界者。万无是理也。当观淫欲如遭毒蛇。如见怨贼。且蛇贼之害。虽丧身失命。然唯一生一身而已。若淫欲之害。则法身慧命。永劫沉沦。而修行人。岂可狎而近耶。此于四重中。偏说淫者。则知刳性之义。斯其正也。故法华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者。是也。声闻四弃者。谓淫杀盗妄。四波罗夷也。八弃者。谓尼众于此。更加触八覆随。以防淫习也。执身不动者。即总禁七支。俱不许犯。执心不起者。乃是一念皆不可生。以淫心断。则不相生。杀心断。则不相杀。而偷心妄语。盗心劫窃。二者若断。则无负累。不还宿债。此四不犯。是则名为清净人焉。方可修习三摩地矣。以此清净之人。不唯戒根清净。而且六根皆得清净。所以不离肉眼。便见十方而睹佛者。即眼根清净也。闻法奉旨者。耳根清净也。得通游界者。鼻舌身根清净也。宿命无艰者。意根清净也。即法华云。现身所得六根清净。故名清净人也。然神通游界者。随心自在。无所隔碍也。得无艰险者。任意逍遥。无有冤债也。故修禅定欲入圣位求菩提者。必须永断四波罗夷。是则名为次当第二刳空正性增进圣位修行渐次也。

△三违现业。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至)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此别详现业也。盖现业者。即现前六根。现缘六尘。起惑造业也。而言违者。即旋根脱尘之义也。然此三渐。初二蹑前道场方法而为助行。今此第三亦是蹑前圆通本根。以成正修。由其正助兼具。故能安立下之诸位也。此中违现业者。即前第二决定义中。所谓逆彼无始织妄业流者。是也。如是清净持禁戒人者。正蹑前文第二渐次。成此第三渐次。是藉助行。以成正修也。故知前二为因戒生定。此则正明因定发慧耳。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者。谓此清净持戒之人。内既无有淫杀盗妄四种贪心。故能外于六尘情境。亦不多有随流放逸。然言不多。弗许绝无者。以初心学者。根中虚习。未能尽除。而尘影犹在。则其现业尚未尽违。但以无漏而熏有漏。非全无漏也。因不流逸者。即前所谓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也。旋元自归者。即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之正修也。尘既不缘。至六用不行者。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乃至闻所闻尽也。十方国土至皆现其中者。即觉所觉空。乃至寂灭现前也。是人即获无生法忍者。即忽然超越获二殊胜也。以尘寂则根无所偶。而根拔则六用不行。由其尘寂故。国土皎然。犹琉璃之界。因其根拔故。身心清净。如明月之珠。所以若身若心莫不快然者。以能悟得身界不二唯一妙圆。故知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本自一心。更无他物。所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总成真法界。岂非获大安隐无上涅槃者乎。自此之后。一切如来自证之境。如密者法身之理。圆者般若之智。净者解脱之行。妙者三德秘藏不可思议之境也。皆现其中者。即前寂灭现前也。无生法忍者。谓此一心本无生灭。但由虚妄分别。幻见有生有灭。今证此心无生无灭本有之法安住忍可。故名无生法忍也。即当从是无生无灭。以为因心。渐次深入。圆成果地。幻修幻证。自此已往。但随其心所发何行。即能安立何等圣位。即如发渐次正助。则能安立干慧相似觉位。如发三贤四加十地等觉。如是正助。则能安立五十五种随分觉位。如发必定成佛之正助。则能安立妙觉究竟觉位。此则总依一心。开为渐次正助。为能立之因心。此下诸位皆所立之果觉也。以下圣位。然在古注。有依璎珞仁王诸经诸论而判释者。虽各有据。亦无不可。但诸经义理。互有差殊。且而本经纯谈性定如幻修证。乃佛自证不可思议那伽大定也。设欲强配。未免支离。故下略约起信三觉。以摄诸位。庶使初心学者。识路还家。以免穷途之泣耳。

△二别示贤圣诸位(九)一干慧位。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至)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此合三渐次为干慧地也。若准起信。约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者。此当相似觉位也。阿难。如是上来依三渐次精勤修习之善男子。因其正性刳空。淫心永断。至是故得欲爱干枯。因其现业违背。六用不行。至是则能根境不偶。盖淫欲为续生之本。既能永断。则知现前虽有残质。将来一定。不复续生。由其根尘不偶。能以定力。执持此心。故得虚而无碍。明而无障。所以外无尘障。内无根碍。既无根尘之障碍。纯是智慧之光明。由是慧性真明。内洞外彻。故名曰圆。不唯一身一心。且而蓥彻十方世界。以蓥界则智圆矣。而欲干则慧生焉。由此立名。故曰干慧。依之住持。故名曰地。盖诸佛之道。悲智双流。此人虽能淫欲习气初得干枯。然则未能与夫如来法性真流萨婆若海大水相接。所谓干有智慧。以故目之。为干慧地也。

△二十信位。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至)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此明圆信十种位次。若准起信。自此已往。直至等觉。皆随分觉位也。意谓。即须以此相似觉心干慧中智。契中道理。勤勇无间。不滞二边。故云中中流入。然此流入。尚涉功用。非无功用。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此但较前。更增一番智断功能。故得密圆净妙如来藏心。忽然了明。透彻透悟。犹如莲华开舒敷放者。正心开意解之相也。且此妙圆。非如前位。似妙似圆。斯乃随分觉中。真妙真圆也。应即从此心开之际。益加增进。任运熏修。务使真妙者重增其真妙。真圆者更进于真圆。由是增进妙圆真性。更须重发妙圆净信。方为从性起信。则全信是性。故能遍历圣位。无往不由妙圆净信。无位不属常住真性。所以一切世间虚妄想相。如阴处界大。尽皆灭除而无余者。以信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也。依如是心。发如是信。不着二边。方为中道之信。由如是信。信如是心。了无虚妄。乃名纯真之心。得此心信。安住不动。故其第一名信心住也。既然获此真心妙信。则于谛理。无不明白。莫不了然。故一切根尘识法。莫不互圆而互通矣。所以阴不能覆。处不能局。界不能隔。三俱无碍。因此遂能远忆过去无数劫中舍身之事。又能悬忆未来劫中受身之事者。何耶。以其过现未来一切染净诸业所熏种子习气。如毕陵之慢。身子之嗔。顿皆发现。如在目前故也。是人所以于三世事皆能忆念。得无遗忘。以其忆念无忘。故名第二为念心住也。妙圆纯真者。蹑前第一从真妙圆中道纯真之二句也。无始习气者。即蹑第二无始习气皆现在前之二句也。然在第一。虽云妙圆纯真。未得真精而发化。即在第二。虽云习气在前。未能通一以精明。此言发化精明者。正见功夫增进之相也。故此唯以真精真明之妙性。而进趣熏发真清真净之妙信。所以惟精惟明。惟进惟趣。故名第三为精进心也。心精现前者。即蹑精进心也。纯以智慧者。乃功夫增进之相也。以前虽精进。而功犹未到。虽云发化。而慧尚未纯。至此则精进信心。现在前矣。权实智慧。纯以用焉。故名第四为慧心住也。以犹用也。盖前干慧位中。有云纯是智慧者。正明初得相似。犹带是在。则惑与智。尚未融化。至此则曰纯以智慧者。乃精真发化。一切惑习无非智慧。此则随分所获真智真慧得体得用者也。执持智明者。蹑上慧心住也。周遍寂湛等。正功夫增进之相也。意谓。前虽智慧精明。若无定力以执持之。则妄念起。而寂湛者不能周遍。正念失。而寂妙者不能常凝。盖无寂之照。如风里之灯。无照之寂。犹暗中之目。今以定力。执持智明。故寂湛者得以周遍。而寂妙者获其常凝。斯则即寂而照。即照而寂。乃为正定体用之相。故名第五为定心住也。定光发明者。蹑上定心住也。明性深入等。正功夫增进之相也。盖定光发明者。因定发慧也。明性深入。用慧资定也。此正定慧均平。互发互资。愈入愈深。唯有进趣。而无退转。故名第六为不退心也。心进安然者。蹑上不退心也。保持不失等。乃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不退勤勇无间。尚涉功夫。至此虽精进。而不见有勤劳之相。故曰安然。良由定慧均等。故得安然。保护执持而不散失。然所保护者。是何法耶。即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乃十方如来法身慧命也。以能保护如是之法。则与诸佛。同其气分。相交相接。故名第七为护法心也。觉明保持者。蹑上获法心也。能以妙力等。此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与佛气分交接。蒙其慈心光明摄受。然而生佛之心。犹居两地。尚未浑融。至此能以心光妙力。返回佛心之慈光。而自己心光。转向佛心以安住。由是己心佛心。己光佛光。互回互向。犹如双镜。彼此光明。互相对照。以故光内现光。影中含影。重重涉入。互互无穷。此正自心即佛。佛即自心。浑融无二也。以其回佛光而向佛心。故名第八为回向心也。心光密回者。蹑上回向心也。获佛常凝等。明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心光佛光密相回互。尚恐未久。此则方获佛光心光。不动常凝。而与无上妙净戒体。一同安住。无作无为。从今得去。尽未来劫永无遗失。此正所谓心地大戒。故名第九为戒心住也。住戒自在者。蹑上戒心住也。能游十方等。明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住戒。尚为止作所局。惟持无作之体。至此则发自在之用。所谓不戒而戒。无往非戒。由律仪戒。摄善法戒。以至饶益有情戒。莫不具足。故能游化十方国土。正谓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以戒根清净故。所去之处。莫不随心。无不满愿者也。故名第十为愿心住也。此上十种信位。古解有谓初住开出者。以圆家住前。具不取证。故不立位。且以渐次干慧。总摄十信。若然则经文四加之前。佛不应说尽是清净四十一心。于后总结。又不应说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矣。设十信果在三渐次中。佛亦不应明列其位。备详其数。若谓圆家住前。俱不取证。即在住后。又何尝取证耶。今遵本经。仍开为十。但圆家信位。虽与诸经十信名同。而义实迥异。余故判入随分觉也。

△三十住位。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至)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此明十住位也。盖住者。谓亲住佛家。分破五住。分证三德。依秘密藏。无住而住。故名为住。阿难。如是上来十信圆具。此善男子。皆是以真方便。发此十心。所谓从真妙圆。重发真妙。乃是从性起信。称性而发十种信心。以为入道真实方便。非同三渐以及干慧之相似方便也。然能发此十种信心。乃是心精真体之所发晖。故此十种。从性发信。体用相即。互涉互入。求其所以。无非圆成实性一心之所发也。故名初住。为发心住也。即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者。此也。心中发明等者。蹑前发心住中心精发晖也。以前心精妙信。虽属性修功用。然未浑融。意谓。前来虽能发心。然于心信。尚未一如。故能发之心如净琉璃。所发之信如精金也。至此则以从前已往能发所发妙心妙性。镕为一体。打成一片。一切诸行由斯践履。以为基地。此如建重楼者。先平基地。故名第二为治地住。治即平也。心地涉知者。蹑前治地住也。盖心即智也。地即理也。涉知者。是以智照于理。理照于智。若智若理。互相鉴照。以故理智俱得明了。从是而往。依理依智。游履十方。自利利他。一切皆无遮留障碍。所以广修妙行。大作佛事。故名第三为修行住也。行与佛同者。蹑前修行住也。谓己妙行同与佛行。故能领受诸佛气分。所谓发心究竟。二无有别。将生佛家。作法王子。此如中阴身。自求父母之义也。必要三者业同。然后中阴心相体信。冥然相通。始揽赤白二滴而入胎者。此喻行人始觉合本。揽权实二智。入如来藏。为成佛种也。犹太子处胎。贵压群臣。故名第四为生贵住也。以上皆明初入圣胎。此下皆明长养圣胎。既游道胎者。蹑上生贵住也。意谓。既游诸佛正道之胎。亲揽诸佛权实二智。此则已奉大觉之遗体。得为法王之真胤矣。此如胎中五位。已成人之生相。而不缺少。然未出胎。故名第五为方便具足住也。容貌如佛。蹑前亲奉觉胤方便具足也。意谓。外之容貌。既然如佛。则内之心相。亦应同佛。乃表理一如。内外俱正。故名第六为正心住也。身心合成者。蹑前容貌心相也。意谓。既已身心肖佛。自合渐渐长成。则于道胎。日益月增。时刻无间。唯长无缩。故名第七为不退住也。十身灵相者。蹑上身心合成也。意谓。前来虽是身心增长。但是方便具足。至此则十身灵相。一时具足。盖十身者。卢舍那也。谓声闻及缘觉。菩萨如来身。法智空业报。众生及国土。又如来身自具十种。谓菩提愿化力庄严威势意生福法智。然此菩萨虽获是身。具体而微。故名第八为童真住也。形成者。蹑上十身具足也。意谓。前来虽然具足。犹在胎中。此则形已成矣。胎已出矣。亲得为佛嫡骨子矣。所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名第九为法王子住也。表以成人者。蹑前法王子也。意谓。前来虽得为子。尚犹幼小。今则陈列灌顶。表以成人可当大任。如国大王。以国事而分委太子也。盖大王者。即是金轮。为天下之主。刹利者。即是散粟。乃一国之君。故金轮生者。即称太子。而刹利生者。则曰世子。若据金轮灌顶者。华严经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罗缦。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大智职菩萨。问彼明十地。方是受职。今明十住。亦名灌顶者。何耶。答此正约下刹利世子。陈列灌顶。表以成人之道。亦分得此名。在王之数耳。非谓即同彼经十地之灌顶也。故名第十为灌顶住也。

△四十行位。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至)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此明十行位也。盖行者。乃是菩萨道全德备。广行佛事。摄物利生。所谓念念具足诸波罗蜜也。然行虽多。约而言之。不出于十。阿难如是上来修习十住之善男子。既已灌顶受职。得成诸佛之真子矣。且而具足如来藏中无量无边称性功德。自应广行檀度。与十方界随顺众生。或资生施。或无畏施。或以法施。随有所需。悉令如意。斯则自他俱利。机应皆喜。故名第一为欢喜行。此檀波罗蜜之力也。既是三檀备足。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亦宜令其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生。此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果能如是。方名第二为饶益行。此戒波罗蜜之力也。自觉觉他者。以前第一具足妙德。乃为自觉。等二能利一切众生。正属觉他。虽然如是。柰自他不泯。恐生彼此相违互拒。不无嗔恨。设依无生法忍。则无人无我。无能无所。三轮尽扫。四相全空。方得无违无拒。无嗔无恨。斯名第三无嗔恨行。此忍波罗蜜之力也。以能忍辱饶益众生。虽使世间十二种类。俱能出生十二圣位。设无精进。亦不常久。岂能自今穷未来际而皆饶益耶。由其精进故。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皆能平等普利。通达无遮。是以第四名无尽行。此精进波罗蜜之力也。由是上来施戒忍进。十方三世自利利他所有之法。至此一切悉皆会合。同为一体。然而此等种种法门。设非禅定相持。则不能得无差无误。离痴离乱也。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以虑能离痴。静能离乱。故名第五离痴乱行。此禅波罗蜜之力也。既依禅定。自能发慧。决择事理。了然无惑。以理能显事。则同中现异。乃理不碍事也。而事能显理。故异相见同。正事不碍理也。此皆慧度成就。是以理事无碍。同异互现。故名第六为善现行。此慧波罗蜜之力也。不惟善现事理。是为如是。乃至十方世界所有虚空。满足微尘。亦能互现。然非方便则不可耳。盖方便者。以权为事也。所以大小相容。一多无碍。故尘中现界而界不小者。是小不碍大也。界中现尘而尘不大者。是大不碍小也。由是界中现尘。尘中现界。互不相留。亦不相碍者。皆因方便无著。以成事事无碍之故耳。设有执着。则大自大而小自小。一自一而多自多。何能相容而无碍耶。故此第七名无著行。此方便波罗蜜之力也。然则上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种种法界。虽得现前。设无愿度。难称第一。亦不尊重。故须发起种种大愿。如四弘十愿之类。以不发则已。设一发之。犹如频伽在㲉。声愈众鸟。又如王子处胎。贵压群臣。以故能发大愿者。则从前所修诸波罗蜜。皆如众流入海。至此咸是第一波罗蜜也。故名第八为尊重行。此愿波罗蜜之力也。如是上来虽得愿行相资事理圆融。然非身体力行。亦不能成十方诸佛清净轨则。故须力行方能仿法。是以第九名善法行。此力波罗蜜之力也。纵其善能仿法。一一皆是十方如来清净轨则。全无遗漏。若无智度。则难契证一真如心无作无为如来藏性清净本然之体。由是义故。必须真实之智。方能证此真实之体。以故第十名真实行。此智波罗蜜之力也。

△五十向位。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至)名法界无量回向。

此明十向位也。盖前信住行三。出俗心多。大悲行劣。故此以愿济悲。处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是名十回向。亦名十愿也。阿难。如是上来修习十行之善男子。自初行以至八行。显同显异。现界现尘。则其神通已满足矣。次于第九成佛轨则。是其佛事已成就矣。乃至第十一一清净。皆获本然者。则此藏性之体。已细洁矣。而藏性之用。亦精真矣。从此遮留障碍。一切诸患。自今而远离矣。然于此时。当度众生。设不度生。则成自了汉矣。而度生之法。须识即相离相。中道妙义。不落二边。方为可耳。由其即相。故当度生。以其离相。须除度相。以其回无为心。则不着离而落空。故能救护众生。以其向涅槃路。则不着即而滞有。故能离众生相。此则第一即相离相。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次明有为无为中道妙义。盖可坏者。乃生死有为也。诸离者。即涅槃无为也。由能坏其可坏。故不耽著于生死。由能远离诸离。故不滞守于涅槃。所谓涅槃不安。生死不立。善获中道。是不见有能坏之智。及所坏之境。故名不坏。此则第二即有为无为。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俱舍论云。涅槃名离。以离诸惑染及生死故。三明本觉始觉中道妙义。盖湛然者。即本觉也。齐佛觉者。乃始觉也。今则始本不二。与佛平等。故等一切佛。此则第三约本觉始觉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四明因地果地中道妙义。盖真精者。因地心也。佛地者。果地觉也。了明心地。故曰发明。名目相应。故曰如佛。此则因心果觉。无二无别。故佛心所至之处。则因心亦尔。此则第四约因心果觉。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五明依正二报中道妙义。盖世界者。依报也。如来者。此报也。而依正二报互相涉入者。如依入正。则毛端现刹。如正入依。则尘内转轮。故得一多小大。均无挂碍。犹如帝网孔光交映。故其功德。无有尽藏。此则第五约依正二报。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六明一多理事中道妙义。盖同佛地者。明理一也。各生净因者。明事多也。依因发挥取涅槃道者。由多事以契一理也。一多虽殊。归理无二。故曰平等。意谓。于始本相同佛之理地。从此诸地之中。各各发生清净真因。依此真因。发越挥散六度万行。周遍法界。以取究竟涅槃之道行。从理起名。随顺平等。能生道果。名为善根。此则第六约一多理事。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七明众生自他中道妙义。意谓。真实善根既已成就。则十方众生皆我本性者。此回他向自也。以我本性圆融成就不失众生者。此回自向他也。了得若自若他二而不二。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也。此则第七约众生自他。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八名真如变与不变中道妙义。盖此真如不变随缘。故即一切法随缘不变故。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者。此明变与不变二俱不立。以显真如中道之相。此则第八约真如变不变。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九明无缚无脱中道妙义。意谓。既是真实悟得所有真如。则竖穷三世。横遍十方。一切无碍。更无有缚。亦无解脱。以生死即涅槃。故无有缚。涅槃即生死。故无有脱。此则第九约真如缚脱。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十明法界有量无量中道妙义。意谓。初证性德。以为齐佛。以为如佛。以为至一切处等。皆存觉见。则法界性未离有量。及乎至此。性德圆成。始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方知无量之量矣。正通拂从前一切诸位限量情见也。此则第十约法界量无量。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

△六加行位。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至)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此明加行位也。谓依此四加功用行。为入地之胜进也。阿难。如是上来修习正定之善男子。自从干慧。以至信住行向。既能尽历如是清净四十一心。次则应成暖顶忍世四加行矣。然加行而曰妙圆者。以余乘教中皆有四加。但非妙圆。故佛特标以简异之。盖此四种。乃入道要门。始终地位。皆由增进。如渐次位中。非此加行。莫入干慧。相似位中。非此加行。莫入信住行向。乃至等觉。亦由加行。方入妙觉。然今独于十向之后。列四加者。以显地法尊胜。非此加行。不能入也。即以初地欢喜心中所具佛觉。用为十向末后始觉之己心也。盖初地觉性。全在十向无明心中。譬如火在木中。今以十向之始觉。钻于障地之无明。求出初地本觉智火。以此智火欲出。而未出无明之木。将然而未然。加功至此。喻如钻火。欲然其木。暖相先现。名暖地也。顶地者。又即以十向位中。始觉己心。成其初地佛觉所履。盖初地所证涅槃之理。犹如虚空。迥起十向变易生死之山。今下有微碍。故云若依。身入虚空。故云非依。此明十向位中一分变易生死。将脱而未脱。初地位中一分真如涅槃。欲证而未证。然功夫至此。已为至极。故名顶地也。初以佛觉。用为己心。是佛与心同。次以己心。成佛所履。是心与佛同。所以心佛二俱相同。则已善得中道至理。𮌎中了明。无复疑惑。然独自知。难以吐露。此如忍事之人。若欲怀之于心。而且非能怀者。设欲出之于口。又非可以话会者也。故于所忍之事。非怀非出。名忍地也。世第一者。初暖地中。用佛觉为己心。尚存己心数量。二顶地中。虽以己心成佛所履。尚存佛履数量。此二皆是迷中道之数量也。三忍地中。心佛二同。尚存二同数量。乃是觉中道之数量也。今则不但无迷。亦且无觉。下无己心。上无佛觉。故得若心若佛二无所目。则数量俱销。迷觉皆泯。所以高超世表。故名世第一地也。然此性修。虽极圆顿。一念便能该因彻果。而于一念之中。法尔亦具此四加行。然此四行。说虽次第。行在一时。所以名之为妙圆也。

△七登地位。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至)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此明十种登地位次也。盖地之为义。总有二种。一者成实。谓能成就一切诸法。以坚实为体也。二者发生。谓能发育一切诸物。以生长为因也。良以非信不能立德。非住不能成德。然而德本虽能成立。设非其行。则不能自利利人。二利既备。设无回向。而亦不能善合中道。既获中道。设非加行。扫去二边。拂除中道。使情量以潜销。令心佛而互泯。亦难登地。故温陵曰。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依此发生。故谓之地也。阿难。是善男子。既从加行世第一心。善能成就。则障初地一分无明。豁然顿破。故于圣果位中。大菩提性。善得通达。以能觉菩提之智德。全与佛同。故名觉通如来。所觉之涅槃断德。全与佛同。故名尽佛境界。如三世诸佛所应得者。我已得之。如一切众生所本具者。我已证之。是故庆己庆人。名欢喜地也。以前来诸位虽断无明。犹是贤圣。未是圣贤。名异生性。今登初地。真见圣道。亲证真如。与佛同体。名同生性。然而对异说同。异固是垢。同亦是垢。今则同异一并销灭。故名离垢地也。既能离垢。则成清净。而清净至极。则光明焕发。故名发光地也。光明至极。则慧觉圆满。故名𦦨慧地也。既有𦦨慧。则能彻照不思议理。亦能彻照不思议事。由照理而又照事。成一切同性出世之智。所不能至。由照事而又照理故。一切异性世间之智。所不能至。至即及也。以离垢地。但能泯绝同异。此乃会融同异。由世出世智皆不能及。故名难胜地也。若事若理。当体皆是无为。真如性本清净。今已照明而显露矣。故名现前地也。了得法法。既皆真如。则已穷深究远。极尽真如自体边际。故名远行地也。行既深远。则竖穷横遍。惟一真如性净明心。自非生灭而能动摇。故名不动地也。既证真如不动全体。必发真如随缘大用。故名善慧地。谓此菩萨善用权实二种智慧也。盖自信住行向。以至于此。虽则皆是从性起修。非同事相。然而称性所起修习之功。则不无耳。至是称性之功亦毕。而大智大悲所有功德。俱已圆满。故亦目此九地为修习位也。若至十地。则无功用行。任运利生矣。所以慈心普阴妙现身云。覆于本有涅槃性海。而二利之道。自此具足。且说法如雨。现身如云。故名第十为法云地也。

△八等觉位。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此明等觉位。以始觉等与妙觉也。盖如来已证法性真流。复从法性之中。逆流而出。同流九界。以度众生。如是菩萨逆生死流。顺法性流。行至本觉法流源中。一则从用归体。一则从体起用。譬如二人。一方入门。一方出门。适于此际。出入相交。各以一足在内。一足在外。出入虽异。事相均等。故名等觉。所以如来权智。下应机感。名为寂照。菩萨实智。上合觉心。名为照寂。自佛视之。尚名菩萨。自生观之。已等正觉。故名等觉菩萨也。然自信位以至于此。皆属随分觉也。

△九妙觉位。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至)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此明妙觉究竟位也。意谓。阿难自从干慧初心。以至等觉后心。而信住行向四加十地位次始终。是为如是而已。由是等觉金刚心中。始能获得最初所发欲断生死永破烦恼之干慧心也。然首曰心次曰地者。谓是心至此。始落实地也。所谓头正尾正。发心究竟二不别矣。此经始终二干慧名。古来诸注。议论纷纭。全无定准。致令后学亦无可据。良由未悉本经之的旨耳。盖九界众生。咸因三种业流。致有五住烦恼。以感二种生死。五住者。所谓欲爱住。色爱住。无色爱住。见一切住。无明住也。三种流者。即欲流。有流。无明流也。以前四住为欲流有流。感分段生死。此在初信已断。后一无明住地。即无明流。感变易生死。至佛果乃断。以此论之。则前干慧。乃是金刚初心。先断欲有二流。出分段生死者也。以故经云。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自初信之后。即志断无明。但其积习深厚。故历五十四位。直至等觉金刚后心。生相无明才干。以此无明。喻定心中方始永断。故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此则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乃入妙觉。出变易生死。所谓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此本经的旨也。虽则圣位固有始终。而金刚定心元无先后。故始终唯一金刚干慧心也。由依如是始终无异金刚慧心。故能安立单七重复五重十二圣位。方能尽断生相无明。而入于微妙清净究竟觉位。以成无上佛果之道也。单七者。谓一名一位为单。如干暖顶忍世等妙之七者。是也。复五者。谓一名多位为复。如信住行向地之五者。是也。以其单有七重复有五重。故曰重重。又单复前后。互相间叠。如干慧之单。次复信住行向之复。而复次以加行之单。仍又次以十地之复。而更又次以等妙之单。此因单而又复。复而又单。亦曰重重。

△三通结修证行位。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正如来通结从前所谈位次。皆依微密观照大定始终之所立也。意谓。如是上来一往所谈。自三渐次。以至等妙。中间所历信住行向四加十圣。种种诸地。皆以金刚藏心。观察妙慧。所建立也。盖金刚观察者。体用兼举也。以金刚即藏性之体。观察乃藏性之用。此正藏性全体大用。亦即首楞严定之体用也。所以为奢摩他三摩禅那之总相法门者。此也。斯正如来普为当机大众。举扬性定。始终发挥金刚妙慧。以明诸位通修。皆不出于此也。如幻者。至如三渐次中。观察根尘如幻。便入干慧相似觉中。若能观察干慧如幻。便入十信随分觉中。乃至观察等觉如幻。便入妙觉究竟觉中。所谓毫无沾滞清净修证渐次深入之法也。此即观音自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亦即文殊所谓。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故此如来总结之曰。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三昧也。则知始终五十五位。通前彻后。惟一金刚藏心如幻观察而已。十种喻者。一幻人。二阳𦦨。三水月。四空华。五谷响。六干城。七梦。八影。九像。十化也。言深者。不唯观察有为之法如幻如化等。即是观察无为之法。亦如幻化等。以故云深。古德有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得梦中佛果者。此也。奢摩他云止。毗婆舍那云观。然此止观禅那。皆属首楞大定之别相也。若克体而论。统惟一首楞严定耳。此正通结前来佛初许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公案也。故下总结之曰。阿难如是上来种种位次。莫不皆以三种渐次正助熏修。以是之故。自始之终。善能成就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十地。以及等觉之五十五位也。真菩提路者。即上诸位归菩提家之真实路也。以干慧属相似觉。未发真信。犹未起程。故非是路。是以除之。妙觉属究竟觉。如已到家。亦非是路。故亦除之。则知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即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也。以故行人果能依此不生灭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初从耳根下手。终入楞严大定。与夫中间五十五位无修而修。不妨幻修。无证而证。不妨幻证。于本无渐次深入之中。不妨幻立渐次而深入之。审有能作如是观者。方名正观。设若不尔。或谓心有甚么生灭。修有甚么位次。随意卜度。妄配名目。执六识为真因。以事行为真修者。斯皆他观。非自心之大定。名为邪观。非自性之大定也。故仁王经云。若言越此而成佛者。则同魔说。即斯之谓欤。以上一正谈大定始终竟。

△二通示全经名目(三)一文殊请名奉持。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此请安经名。以便遵奉受持也。良以经文至此。生信开解。发行证入。一期周毕。此之法门。当流后代。须立经名。设无其名。何以召体而遵奉受持以流布耶。然斯一经。始以阿难发起者。表非权智不能启教。终以文殊请名者。表非实智莫克入理。此显首楞严定流传末世。而初心学者。必用权实二智。正助熏修。方能事理圆融。彻证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之义也。

△二如来示名教持。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至)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此立经名。以教奉持之法也。此下五名。先释第一。谓大佛顶者。如来无见顶相放大智光之所说也。悉怛多般怛啰云白伞盖。喻如来藏心本来无染遍覆一切也。法王实相。楷定众圣。故名宝印。清净妙体。照用无涯。故名海眼。此约理智以立名也。第二救护亲因者。总标也。度脱下别显也。亲因者。谓因亲及亲如亲阿难因及性尼者。是也。以显若亲若因。莫不救之护之而度脱之也。得菩提心。发大乘意也。入遍知海。证圆常理也。此约功用以立名焉。第三密因者。三世果人。入秘密藏。皆以藏性。为秘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权小之所能知。以故名之为密因也。三世如来。以此法门。为究竟说。故名了义。此约人法以立名也。第四旷兼无际。故曰大。正法自持。故曰方。称体而周。故曰广。即三大义也。妙名不可思议。莲华喻藏心。总含因果诸法也。又能为大定理体能统摄一切三昧。故名为王。能出生一切诸佛。故名为母。持善遮恶。总摄功德。名陀罗尼。咒即愿也。此约显密以立名也。第五此经从天竺灌顶部中流出。乃约密言。名灌顶章句。有能诵持者。则如来智水。灌其顶心。亦犹刹刹之受职也。菩萨万行。以首楞严为本。又修此定者。于一心中。具足万行。故涅槃云。首楞者。一切事竟。严名坚固。以一切事必定而得究竟坚固者也。此约教行以立名耳。以上立名。答初问也。汝当奉持者。答次问也。意谓。汝但依前五目。顾名思义。如说而行。传流后代。令众开悟。即是依教奉持也。问此经既有五名。何故唯取一十九字。答以总该别。用略摄广也。如大佛顶。即是大方广妙莲华王等。余皆易了。故不别列。

△三阿难闻经获益。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至)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此明闻经及名以获益也。然斯领益其来甚远。一则得蒙开示般怛啰义。即是前文重宣神咒。述功劝持。二则悬示进修五十五位。三则兼闻本经之名目也。禅那云静虑。即止观通称。乃首楞王定一体三名之一也。正前所谓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者。是也。以虑无沉滞故虚。静无散乱故凝。此明闻经之力资其正定之相也。盖三界修心所断烦恼。共有八十一品。今言六品者。若准小乘。修道位中。有三界九地。各分九品。然约四果地地别断。故初果身中。断欲界一地九品中前六品惑。证第二果。二果身中。断下三品。证第三果。三果身中。断上二界七十二品。证罗汉果。今证二果。故断六品。以是思惑。故云微细烦恼也。须知自从开会。以至于此。则信解行证。从因至果。圣位经名。事理体用无不备悉。至此应结礼退之文。然不结者。以其当机重有请益。时虽或异。意似相联。故集经者。约义为类。合成一部。故不结者。此也。以上正请正说竟。此下即第二会。重请重说也。以阿难所问。即现前事。时年差别。俱如悬谈教迹中说。斯故不赘。需者检之。

△二重请重说(二)一当机即事重请(二)一述益谢前。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此欲重请后说。而先谢前益也。大威德者。谓佛有折伏之威摄受之德。故能诃斥劝诫。令人欣仰而受诲也。慈音无遮者。谓教无亲疏。机不简择也。善开者。谓善巧开示也。以其思惑修道所断行相难了。故曰微细。无始俱生。故曰沈惑。消除结使。故得快然。增进圣位。故云饶益。此皆谢前所获之益也。

△二重疑请后(三)一疑真何有妄。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至)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此疑若谓佛体既真。何以有七趣之妄耶。世尊。若此众生所有藏性。其为体也。本来自妙而自明。本来真实而清净。所谓微妙真心本来周遍而圆满者。既然如是。则四大五蕴。根尘识法。乃至虚空大地。草木昆虫。莫不本来元是一真如性。然则此性即是十方如来成佛真体。无二无别。既是佛体自应真实而无虚妄。云何佛体之中。复有七趣之虚妄耶。世尊。此等诸道。何因而出。为复真如体中从本已来自有之耶。为是众生心中虚妄习气自生之耶。问此与满慈之疑。有何异乎。答前疑理本清净。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则约依报为首。此疑性本真实。云何复有人天等道。乃约正报为首。是知前疑为显真谛。今疑为明俗谛。正欲真俗不二。以归中道第一义谛。有注。从文殊问名处。即判入流通分者。盖未详本经之旨耳。以佛自开会。即云二种根本。一涅槃根本。二生死根本。故自初卷。以至于此。虽真妄互明。然正意唯在涅槃根本元清净体。不生灭性。为本修因。以证不生不灭无上菩提之果也。此下乃明生死根本。所谓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以生灭为因。故感七趣生灭之果也。即初所谓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者。所以此下有详趣辩魔之事也。是知此后诸文。仍系正宗。非流通分。等道者。等于仙道也。

△二疑地狱同别。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至)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此举现事。以问地狱之报也。意谓。如宝莲香者。既持菩萨大戒。而又私行淫欲。既已犯戒。且以妄言谤戒。谓行淫无妨。非比杀生害命。非比偷劫窃盗。而有冤对。以受罪报。此但行淫。彼此交欢。非有冤对。以是故知。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火。后于骨节烧然。堕无间狱。盖私淫是破戒。言无报则破见。戒见既破。直堕何疑。然报有二。一现报。谓身火自烧。二生报。谓堕狱受苦。而琉璃王。废父自立。诛瞿昙族姓。以报一言之辱。既非有戒可破。亦非拨无因果。但以瞋恚增胜。杀戮太过。而堕地狱耳。故琉璃王经云。初迦罗卫国。有舍夷贵姓五百长者。为佛造谦堂。誓曰。沙门梵志乃至群黎。不得先佛妄升此堂。舍卫太子琉璃。与梵志子好苦。定省外氏。见堂高广。顿止其上。贵姓骂曰。此婢生物。敢于中坐。催逐令出。太子语好苦。释种辱我。至此我绍位时。汝当告我。其后自立。好苦来告。集兵报耻。杀舍夷人三亿有余。佛记七日之后。当入地狱。王惧乘舟。入海水中。自然出火烧灭。佛言。往昔罗阅城中。有池多鱼。城有多人。向池捕鱼。池有二鱼。一名麸。二名多舌。各怀报怨。有一小儿。见其鱼跳。以杖击头。尔时捕鱼人。今释种是。麸鱼。琉璃王是。多舌鱼。好苦是。小儿即我身是。善星说空者。即涅槃经云。善星比丘。虽读众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之义。亲近恶友。遂失禅定。而生邪见。以故妄说。无佛无法。无有涅槃。如来虽复为我说法。而我真实谓无因果。于泥连河。遥见佛来。因起恶念。以故生身陷入地狱。据翻译云。梵名苏气怛啰。此云善星。乃佛堂弟之庶儿也。然此三人。以淫杀妄语。俱属生身入地狱矣。敢问世尊。此诸地狱。为是本来自有一定。虽造业不同。而皆归此处。同受报耶。为复各自其然。而彼彼有异。发业差殊。各因其私别受报耶。此谓地狱之报。不知是别业同受。是别业别受。所以不明而疑之也。

△三恳慈悲开示。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至)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此求开示也。幼小曰童。情昧曰蒙。乃当机自鄙。无大智慧。恳求开发之意也。意谓。诸持戒者。设闻因果虚妄。犹若空华。则将自谓持有何益。不持何害。未免懈退。若是示之决定义门。心则欢喜。身则顶戴。若身心谨慎。则戒体洁白。自无违犯之事矣。观此重疑。请后之意。正在扶律谈常也。

△二如来因请重说(二)一重详七趣以励精修(二)一赞许。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此佛赞叹许说也。以其所问正合佛意。故曰快哉。如上贪淫恚杀。妄说法空。皆是邪见。悉非正因。今以此问。而得发明。普令众生皆归正道。不入邪见。岂不快哉。故许之曰。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真何有妄地狱同别之义也。

△二说示(三)一总明二分(四)一通明真妄。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至)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此通明真如妄习。以除当机佛体真实何有七趣之疑也。实本真净者。谓彼七趣众生所具藏体。实是本来元具真如佛性清净妙心无诸杂染者也。因彼一念迷失真性。遂成妄见。因有妄见。故有妄习。所以七趣由是而生。盖妄见即无明现行。妄习即杂染种子。由无明种习为因。故有虚妄情想之果。汝疑真实何以有妄。良由是耳。此下乃欲广释虚妄发明情想。因此开为内外二分。虽情想升坠胜劣不同。然总不出一虚妄习气而已。

△二双示内外(二)一内分。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至)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此释内分也。阿难。如何谓之为内分耶。即是众生日用寻常。随情任爱。安于本类。不求增进。而以情欲贪爱。为分内事者。是也。因诸爱染之心。此正生死根本业识种子。由是对境取着。发起现行。依恋不舍。谓之妄情。以妄情积久而不休。则能发生贪染之爱水。以是之故。所以众生心忆美味。则口中水出。心忆前人。则目中泪盈。心爱财宝。则举体光润。心着淫欲。则根中流液。此皆情爱之所致也。以故阿难如是诸事所爱之物。虽各有别。然而能爱之心。固结莫解。流逸是同。夫虚妄之情。既能发生贪爱之水。则水之为害。始而浸润。既而透湿。终而下沉。不能上升。乃自然之理。从下坠而不从上升者也。此则名为众生内分。故知自本类而坠堕者。皆情爱之因也。

△二外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方分外(至)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此释外分也。阿难。如何谓之为外分耶。即是众生日用寻常。存诸虚妄想心。不安本类。志求出离。而以渴想胜地。为分外事者。是也。因诸渴想仰慕之心。此正轻举根本业识种子。由是对境希慕。发起现行。妄记筹度。谓之虚想。以虚想积久而不休。则能发生殊胜之心。浩然之气。以是之故。所以众生心持禁戒。而身轻清。心持咒印。而视雄毅。心欲生天。而梦轻举。心存佛国。而圣境冥现。心事知识。而身命自轻者。是皆想心之所使也。以故阿难。如是诸事所想之境。虽有差别。然而能想之心。清而不浊。轻举是同。夫虚妄之想。既能发生浩然之气。则气之为象。乃飞腾举动。至刚且大。塞乎天地。自属上升而不下沉。乃自然之理。必超越本类。而不坠堕者也。此则名为众生外分。故知自本类而超越者。皆虚想之因也。以上二分虽有升沉之异。然皆不出一情想之心也。

△三总示升沉。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至)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此总示情想所招之果也。意谓。诸趣虽别。不出情想二因。但由内外轻重。故有升沉差别也。阿难。一切有情。正报世间。生来死去。相续不断者。以其莫不贪生而恶死也。是故生则从其所欲。遂于心志。以贪染爱恋之事。皆顺其习气故也。所以死则不从所欲。逆于心志。以改形易报之事。皆变其流类故也。所以临命将终之时。气息虽断。然于身根暖触之相。尚未尽舍。此正现阴欲谢。中阴未生。当此之际。一生所作。若善若恶。俱于此时。顿现在前。故华严云。譬如有人将欲命终。见随具业所受报相。行恶业者。即现地狱饿鬼畜生所有一切众苦境界。作善业者。即现诸天宫殿天众彩女种种衣服具足庄严。尽皆妙好。身虽未死。而由业力。见如是事。故知地狱天堂。本无定处。身虽未往。已现自心。境未现前。唯心妄见。以故当此现阴临死之末。中阴欲生之初。而死之逆习。生之顺习。此之二习。新故相接交代之间。唯凭情想。若轻若重。而分升坠。故纯想无情者。即便飞升。必不坠落。而生天上。可见三界诸天。皆想心善业之所感也。设若飞升心中。平日或有兼修福德。兼修智慧。广行六度。发四弘愿。欲见诸佛。亲蒙授记者。及与欲求往生。一心念佛。而发净土之愿者。而愿见佛者。则自能了然。心地开通。彻见。十方一切诸佛欲往生者。则一切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所有净土。随愿往生。可见此等亦属纯想。但兼福慧以及愿力。所以超胜诸天耳。次则情少想多者。谓胜想不纯。少有微情之所杂也。轻举非远者。谓虽轻举而非远也。以其竖不越于四天。横不出乎轮围故耳。设于此等类而分之。则一情九想。即为飞仙。二情八想。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为飞行夜叉。四情六想。为地行罗刹。是等皆能飞腾。游于一四天下。其所来去。俱无阻碍。所谓江湖河海而莫阻。山川墙壁而不碍者。是也。然其此等四类之中。若有能发善愿。及存善心。愿护我法。而拥护三宝者。或护戒法而随持戒人者。或护神咒而随持咒人者。或护禅定而保护抚绥修无生法忍者。是等则能常住如来法座之下。此明虽带邪情而有善愿者也。故八部之众。皆以鬼神之身。而得近佛蒙授记者。此也。情想均等者。五情五想也。不飞不坠者。则上不在天仙鬼神。故曰不飞。下不在地狱三涂。故曰不坠。以故参于天地之间。得生人趣者矣。由具五想。想属于明故聪。以具五情。情属于幽故钝。须知人道上智下愚。皆由情想。以分聪钝。故有想明益进而日新者。则聪而愈聪。遂成上智。若情幽暧昧而日进者。则钝之又钝。自为下愚。然其智愚元无一定。俱可转换。设幽者习明。则转顽愚而为睿智。若明者习幽。则换睿智以作顽愚。是以上智下愚。唯在吾人自取之耳。故情爱多而胜想少者。则沉坠于三涂也。所以六情四想。便为横生。其中情稍重者。则为毛群走兽之类。故足不离乎地矣。情稍轻者。则为羽族飞禽之类。故身仍飞于空焉。七情三想。则沉于水轮之下。生于火轮之际。在水火相交之处。受此二者之气。以成其身。为饿鬼趣。以受火气。故业性炽然。常被烧炙。以受水气。故业力障碍饮之成火。能害己身。无食无饮。经百千劫者。据瑜伽论。谓饿鬼趣略有三种。一者由外障。不得饮食。谓彼有情。习上品悭。故生此趣。皮骨血脉。皆悉枯槁。犹如火炭。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䑛略口面。饥渴慞惶。处处驰走。所到泉池。为余有情。手执刀杖。及以罥索。行列守护。令不得趣。或强趣之。便见其泉。变成脓血。自不欲饮。是名外障不得饮食。二者由内障。不得饮食。谓彼有情口或如针。或如火炬。或复颈瘿。其腹宽大。纵得饮食。自然不能若啖若饮是名内障不得饮食。三者饮食无有障碍。谓彼饿鬼名猛𦦨鬘。随所饮啖。皆被烧然。是名饮食无有障碍。本经既曰无食无饮者。即前二种也。八情二想。生有间狱。九情一想。生无间狱。二交过地者。即风火二轮交过之地也。而身居此。则其苦恼自可知矣。此以轻者为八情。故生有间。即七热地狱。重者为九情。故生八无间狱。然斯无间。对前有问。以立其名。非同下文之阿鼻也。即长阿含云。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亦名二铁围山。二山中间。𥥆𥥆冥冥。日月威光所不能照。彼有八大地狱。每一地狱。有十六狱。以为眷属。第一大狱名想。二名黑绳。三名堆压。四名叫唤。五名大叫唤。六名烧炙。七名大烧炙。八名无间。此言有间无间者。乃彼第七第八二种地狱也。若纯是邪情全无正想者。即时沉入阿鼻地狱。梵语阿鼻。此云无间。以造此业。即受其报。更无余业余生能间隔也。然无间之义有五。一身量。二劫数。三寿命。四苦具。五受罪。皆无有间故。斯皆唯情无想者。坠落之处也。直至劫坏。始有出期。若是下沉心中。仍有非谤大乘。如大慢婆罗门等。毁犯禁戒。如宝莲香等。诳妄说法。如善星等。以至无实行。而虚贪信施之资财。无实德而滥膺四众之恭敬。甚而五逆十重。无业不造者。如斯之类。则永无出期。纵使劫坏。此地狱没而又更生。十方世界阿鼻地狱。须知纯情无间。亦有二种。一不谤大乘等。至劫坏时。则能得出此可尽之无间也。二谤大乘等。纵虽劫坏。亦不能出。而复更生十方阿鼻。此不可尽之无间也。五逆者。俱舍颂云。约处唯除北。约人除扇榹。四身。一语业。三杀。一虚妄者。是也。十重者。准密藏经。迦叶问佛。十恶何者最重。佛言。父得缘觉。子断其命。名杀中重。夺三宝物。名盗中重。母罗汉果。共行不净。名淫中重。以不实语。谤毁诸佛。名妄语中重。若以言语。破和合僧。是两舌中重。辱骂圣人。是恶口中重。语言坏乱求法人心。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嗔恚中重。劫持戒人物。是贪心中重。身边邪见。是十恶中重。此皆五无间狱不可尽之罪也。

△四结答同别。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此正结答前问。谓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各私受。故此答云。一切众生各循自性所造恶业。以招同分地狱之苦。虽则恶业。由各自造。然而俱在众人共感。同分狱中。以受其报。至与轻重。则人各兼有本元因地。故其造业不无浅深。所以受报自有差别。故俱舍说。有差别同分无差别同分。以同业共感众多苦具。同受此苦。名无差别同分。若随轻重。受报不同。名有差别同分。今云元地。即本元因地。乃差别之义也。此正结答别业同报。以明受报各有轻重也。

△二别详七趣(七)一地狱趣(三)一总标习因交报。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至)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此总结前以标后也。盖前以情想为因。故感七趣升沉之果。此明十习为因。致招三涂罪业之报。意谓。阿难上来此等七趣所具天堂地狱。非是天造地设。亦非人与。乃其自业之所招感。亦非无因而妄致也。十习者。谓淫贪慢嗔诈诳怨见枉讼也。六交者。谓眼耳鼻舌身意。如一根造业。而余为助者。至受报时。虽分首从。然亦互相交受而不免也。

△二别示习因交报(二)一明十习因(十)一淫习。

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至)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此明淫习业报也。盖淫为众恶之薮。乃贪染情惑之源。生死轮回之本。以故前后皆首明之。意谓。云何谓之为十习因耶。此总徴之词。下方别释。阿难。一者世间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然此淫习。造业之因。必须内根外境。互相偶构。彼此交接。方才成业。由于染心会合。彼此发动。互相交磨。以求触乐。所以彼贪此爱。似水如鱼。研之不已。磨之不休。则其精血由是耗散。而水竭火生。自然之理。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二根中。炽然发动。所以在生时尚有消渴内热等疾。则其死时招引业火。可想而知。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有人。以其二手。无故自己互相摩触。由是故有暖相现前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淫习。犹之干薪遇火。互相炽然。故有所感铁床铜柱诸事之报。据观佛三昧经云。铜柱地狱者。有一铜柱。状如火山。高六百由旬。下有猛火。火上铁床。上有刀轮。间有铁嘴虫鸟。有灭伦伤化。非时非处犯不净行者。命终则生铜柱之顶。猛火𦦨炽。焚烧其身。惊怖下视。见铁床上。有端正女。若是女人。见端正男。心生爱着。从铜柱下。至铁床上。男女二根俱时火起。有铁嘴虫。从男女眼入。自男女根出。一日一夜。九百亿生。九百亿死者。是也。观此则知淫报之苦。可甚言哉。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行淫一事。同名欲火。谓欲之为害。胜于猛火。故遭之者。莫不焦头烂额。而菩萨见此淫欲之境。远之又远。如避火坑。言不堕则已。堕则必至丧身失命。以故诸佛同诃。审宜刻骨。菩萨共避。宁不寒心。呜呼欲之为火。其毒若此。惟愿有智士女。幸勿自效扑灯蛾也。

△二贪习。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至)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此明贪习业报也。盖贪即是爱。乃根本烦恼。六中之一。准唯识云。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是以众生由此习气。互相交计。彼此筹算。方成其业。由于贪得无厌。彼此追求。发于爱力。所以互相吸取。以济己私。正谓吸他物为自物。取人有为我有也。由是相吸无休。互揽不止。则其爱涎愈垂愈多。故贪吸属水。水积寒生。自然之理如是。故有积寒坚冰冻冽之事。已具自心。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有人。以口空张。无缘无故。吸风缩气。由是故有冷触生起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贪习。互相侵凌。故有所感吒波罗声青赤白色寒冰等事之报。此吒波罗。乃地狱中忍寒之痛声也。青赤白莲。是地狱中冻冽之形色也。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贪吸多求。同名贪水。谓贪之为害。胜于毒水。故饮之者。莫不腐肠溃腹。而菩萨见此贪爱之境。离而又离。如避瘴海。言不吸则已。吸则必至发疟伤生。瘴者疠气也。凡山海热处即有之。人设不知。误吸其气。便成疟疫。遂至于毙。此明贪吸之毒亦若此也。

△三慢习。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至)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此明慢习业报也。盖慢者。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有慢者。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以慢之为习。凌人傲物。尊己卑他。所以互相不伏。彼此争高。然必有恃。如倚名位势力道学文章之类。故云发于相恃。以恃必凌物。其性高举。如水腾波。奔驰流逸。各不相下。以成其业。由是奔腾莫止。湍流不息。则其痴慢之波。愈积愈多。积之不已。遂为大水。乃自然之理如是。故有上腾之逸浪。直奔之狂波。此于自心之中。已成积波之水矣。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有人。以口中舌。抵于上腭。自相绞𠻳。味着不已。因而遂有口水发生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习相鼓。如风之鼓物。唯上腾而不下坠。如是故有所感血河等事之报。血河者。谓众合地狱。受罪众生。畏其狱卒。无量百千。走入山间。前后自然生两大山。自合如磨。血流成河。骨内烂尽。灰河等者。经律异相云。灰河地狱。纵广深浅。各五百由旬。灰汤涌沸。恶气熢㶿。洄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横。其河岸上。有剑树林。枝叶花实皆是刀剑。罪人入河。随波上下。洄澓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脓血流出。痛苦万端。故令不死。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复有豺𧳓。求啮罪人。生食其肉。走上剑树。剑刃下向。下剑树时。剑刃上向。手攀手绝。足蹑足断。皮肉堕落。惟有白骨筋脉相连。时剑树上。有铁嘴鸟。啄头食脑。苦毒号叫。故使不死。还入灰河。铁刺刺身。皮肉烂坏。惟有白骨。浮浮于外。冷风来吹。寻便起立。宿业所牵。不觉忽至黑沙地狱。热风暴起。吹热黑砂。来着其身。烧皮彻骨。身中𦦨起。回旋环身。遍体焦烂。其罪未毕。故使不死。出黑沙狱。到沸屎狱。即毒海也。乃饿鬼道中最苦之处。所谓饥餐热铁丸。渴饮镕铜汁。故有灌铜吞铁之诸事也。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我慢一事。名饮痴水。谓慢之为害。胜于痴水。故饮之者。莫不昏迷失性。而菩萨见此痴慢之境。远之又远。如避巨溺。以溺者乃泥水深处也。言不溺则已。溺则易陷而难出也。痴水者。西土有水。饮之则痴。犹岭海贪泉滇黔哑泉之类也。

△四瞋习。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至)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此明瞋习业报也。盖瞋者。于苦苦具。增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有瞋者。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以瞋之为习。必因互相抵揬。彼此欺凌。故云发于相忤。以忤必冲撞。其性热恼。如火之铸金。遂如刀枪剑戟。互相交斗。以成其业。由是欺忤莫止。结恚不息。则其瞋心之火。愈发愈炽。怒气之金。愈动愈刚。此则因心作气。反动其心。加之冲撞。则心火转盛。气金转刚。故曰心热发火。铸气为金。乃自然之理如是。故有刀山等类之事。已具自心之中。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有人。衔恨在心。怀冤莫报。陡起杀仇之心。其气飞动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习相击。以击者。犹剑戟之击刺也。如是故有宫等诸事所感之报。宫谓去势。割乃劓鼻。此秦五刑之二也。斩谓断首。斫即截臂。剉乃碎骨。皆新之死刑也。刺即古之墨刑也。今逃盗发配者有之。捶击即鞭扑。乃今笞杖之类也。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瞋恚一事。名利刀剑。谓触之即死。犯之即伤。而菩萨见此瞋恚之境。远之不暇。犹如逃避天诛大戮。设不避之。则性命莫保。而身首难全也。

△五诈习。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至)菩萨见诈如畏豺𧳓。

此明诈习业报也。盖诈即小随之謟。为罔他故。矫设异仪。謟曲为性。能障不謟教诲为业。谓謟曲者。为罔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是以众生由此謟诈之习。交相哄赚。互为诱引。以成其业。由于謟诈不实。彼此欺瞒。发于相调相诱。互为愚弄。由是勾引不住。造业无休。则謟诈之术。愈出愈奇。而能令人不觉不知。入其圈缋。如被绳缚木禁。索绞校锢。而不能脱。由其用心如是。故有绳绞木校。已具自心。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謟诈之术。令人不觉者。正如水侵田中。能令草木不觉不知而自生长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诈习。相延相引。故有所感在手之杻。在足之械。在项之枷。在颈之锁。而身受鞭杖檛棒诸事之报。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奸謟虚伪。名为谗贼。谓以谗言诱人。犹胜于贼故遭之者。莫不倾家败产。而菩萨见此诈伪之境。趋避不及。如畏豺𧳓。盖豺𧳓狠恶之物。故当避之。且能卜事。出必有获。此如謟诈之徒。以术诱人。百发百中。亦犹是也。校枷械也。易云。屦校灭趾荷校灭耳。即此物也。

△六诳习。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至)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此名诳习业报也。盖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是以众生由此矫诳之习。彼此蒙蔽。互相眩惑。以成其业。由于矫诳虚伪。彼此欺瞒。发于相罔相诬。所以诬虚为实。罔无为有。欺其不知不见而谩之也。由是诬之不休。罔之不止。遂而飞运其心。造奸设计。神出鬼没。令人不觉堕其计中。由其用心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已积自心。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虚诳之计。令人迷惑。不知不见者。正如风卷尘沙。尘随风势。搅乱虚空。昏天黑地。令人对面各无所见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诳习。互相交加。故有所感之报。如以诳语陷人于不义者。故感沉没沦溺。撮人而为非者。故感举腾抛掷。或陷或撮者。故感或飞或坠或漂或沦诸事之报。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交欺互诳。同名劫杀。如劫末世人互相杀。故遭之者。莫不失命。而菩萨见此欺诳之境。不敢插足。如践蛇虺。以践之者。莫不伤身。虺蝮虺也。博三寸。首如擘。蛇之最毒者也。

△七怨习。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至)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此明怨习业报也。盖怨即是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是以众生由此怨恨之习。交相嫌恨。彼此怀怨。以成其业。由于怀怨不舍。彼此憎嫌。发于衔恨。衔含藏也。所谓包藏祸心。暗中施毒。令彼不知。由其用心如是。畜恶在怀。故有匣贮车槛。阴毒中人。如飞石投礰。瓮盛如钟炙之类。所谓请公入瓮者。是也。囊扑以囊贮人。而扑杀之。如史记谓。秦始皇囊扑两弟者。是也。此皆暗藏怨害。不令人知者。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正如阴毒之人。怀抱奸谋。心畜大恶。暗算害人者。是也。以上习业。不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怨习。相并相吞。犹云生不食肉。生当追魂之类。故有所感之报。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怨恨冤家。名违害鬼。以是违背正理。暗中害人。极恶之鬼也。而菩萨见此怨恨之境。不敢或沾。如饮鸩酒。鸩鸟名也。翼毛划酒。饮则伤人。令肠寸断。此明怨恨之毒亦若此也。

△八见习。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至)虚妄遍执如入毒壑。

此明见习业报也。盖见即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行相差别有五。一萨迦耶。此云身见。执我我所。二边见。执断执常。三邪见。拨无因果。四见取。非果计果。如以无想为涅槃之类。五戒禁取。非因计因。如持牛狗戒。为生天因之类。然此五种。通名恶见。是以众生由此见习。各执所解。交互称明。但执其一。则非余四。以成其业。由于彼此异执。故言发于违拒。互相是非。故言出生相反。不唯与正违拒。即此自类亦自违拒。不唯与他出之见相反。即与自生之见亦多相反。如自语相违自教相违之类。且而不肯从人就正。如是故有王使主吏。执持文籍。以证明之。使其伏罪而无辞也。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行于狭路之人。彼此来往。互相看见。不可得避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见习。互相交对。辩别是非。故有所感勘问之审理。权诈之诱词。考讯以详请。推鞫而验实。察访其幽阴之心。披究其显露之事。犹烛照而鉴明。毫无隐讳。且而善恶童子。手执文薄。言辞辩别。载之甚详。证之甚确。如此诸事。岂容妄见虚辞谬辩者耶。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五种恶见。同名见坑。以陷之即丧法身故也。而菩萨见诸虚妄恶见遍计邪情。如入毒壑。以陷之即伤慧命故也。

△九枉习。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至)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此明枉习业报也。盖枉者。谓枉害无辜。逼压良善。损恼于他。心无慈愍。害所摄也。云何为害。谓有害者。逼恼他故。是以众生由于枉害之习。互相交加。所谓欲加其罪。何患无词。故无罪者而强加之以罪。理本直者而强谓之曲。是以势力压人者也。故云发于诬谤。以必无之事。诬赖于人。谤其为有。纯用锻炼。以成其罪。如是故有合山等物。已具自心。准经律异相云。合山者。谓大石山两两相对。罪人入中。山自然合。骨肉糜碎。山还故处。合石者。谓卧罪人大石之上。以石合之。如笮蒲萄。亦如压油。碾即大热铁轮。轹诸罪人。令身破碎。硙小磨也。耕谓犁耕。破其舌也。磨即石磨地狱。谓捉罪人。扑热石上。舒布手足。以大热石压其身上。回旋而磨也。此皆枉压良善之报耳。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世间谗忍贼人。逼压无辜。枉害良善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枉习。互相挤排。枉害不止。故有所感强押强捺使伏之也。强捶。强按乱打之也。蹙漉者。以榨淋而出血也。衡度者。谓秤较轻重。尺量短长。以治其罪也。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怨害诬谤。同名谗虎。谓谗贼之口。恶过于虎。但遭之者莫不被害。而菩萨见此枉害之境。如迟霹雳。盖击物之雷。名曰霹雳。以遭之者。莫不魂飞故也。然愿有势士夫及为人上者。应以天地父母为心。即如得其真情。犹当哀矜勿喜。设或不尔。但思此等去处。将倩谁来代耶。

△十讼习。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至)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此明讼习业报也。盖讼者。由覆而发。所言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己既有罪。不能自发。遂招他讼。此是恼之一法。以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口*螫]为业。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狠戾多发。嚣暴。凶鄙粗言。蛆螫他故。乃名为讼。以讼之为习。多因隐覆。所以交互相諠。彼此相攻。以成其业。由其阴私隐密。暖昧难明。故言发于覆藏。所谓覆其过而藏其私也。如是故有业镜之鉴。见火珠之照烛。使其不得隐藏之意也。故下设喻。以验业报之相。此如有人。在于日中。不能藏影者。是也。以上习业。下明习报。由是业习报习二种讼习。相攻相发。自陈自露。故有所感见证之恶友。照胆之业镜。辩验之火珠。使其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必显然发明。分毫莫隐者也。是故十方如来名色目此覆藏一事。同名阴贼。谓阴覆己罪。实以自贼。而菩萨见此阴覆之境。如头戴高山。而身履巨海。故戴愈重而溺愈深。以喻过愈覆而罪愈重也。故戒序云。忏悔则安乐。不忏悔罪益深。而持戒者。幸深思之。问根随烦恼。共二十六。此中何故独约此十。为习因耶。答众生起惑造业受报。不出此十。且如根本中痴疑二种。及中二大八。与此十因。皆互相应而起。若小随中。忿恼嫉三。皆属瞋摄。憍是慢摄。悭是贪摄。以故举此。则摄根随而无遗也。

△二明六交报(二)一总徴。

云何六报阿难(至)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此总徴六种交报也。盖前十二类生。言一因中。具足众因。斯谓一果中。具足众果。前云。一根返源六根俱时解脱。斯明一根造业六根交互受报也。六识造业者。以识有了别。故能造业。则是六识为能招。而恶报为所招矣。然其业报皆从六根而出者。以此六根元为贼媒。乃贼出入之所。既造业时。因从此八。故受报时。仍从此出也。

△二别释(六)一见报。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至)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此明眼识造业余根交受其报也。意谓。云何便为恶业之报皆从六根而出生耶。一者见报。谓眼见色。起惑造业。致招眼根。以及余五交互受报。如贪美色而造业者。是也。盖见觉属火故。此见色之业报。于生死相交之际。临命将终之时。则先见猛火满十方界。而亡者之神识。或飞或坠。乘此烟焰障天。直入无间地狱。须知极善极恶。皆无中阴。故直入也。既入狱已。最初发明见报二相。一者明见。由在生时。明目张胆。全无忌惮。造诸恶业。故于此中。遍见恶物。如铁蛇铜狗剑树刀山牛头阿旁之类。令此罪人生无量畏。以畏见其境也。二者暗见。由在生时。瞒人眼目。暗室亏心。造诸恶业。故于此中。昏天黑地。寂无所见。令此罪人生无量恐。而恐怖其心也。且而如是见报之火。烧耳之听。能为镬汤洋铜之声。烧鼻之息。能为黑烟紫焰之气。烧舌之尝。能为焦丸铁麋之味。烧身之根。能为热灰。炉炭之触。烧心之知。则能发生如星之火。迸洒煽鼓。以作遍空遍界之思。此因眼根以累余根也。以其造业之时。虽眼识为主。其余诸识必相为助。故今受报。亦相累及。理固宜然。此皆流逸奔色之报也。

△二闻报。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至)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此明耳识造业余根交受其报也。二者闻报。谓耳闻声所造恶业。招引耳根。以及余五。交受恶果也。如贪淫声而造业者。是也。盖闻听属水。故此闻声之业报。于生死相交之际。临命将终之时。则先见波涛没溺天地。故其神识降注乘流。而坠入狱。既入狱已。最初发明闻报二相。一者开听。即闻动也。唯听种种喧闹嘈杂之声。令其精精愗乱而无主。二者闭听。即闻静也。则寂无所闻。令其幽魄沉没而罔依。且而如是闻报之水。注耳之闻。则能为责为诘。犹如责罪之词。诘问之声。注眼之见。则能为雷为吼。犹击物之形容。为恶毒之气象。注鼻之根。则能为雨为雾。犹毒虫之周身。有难闻之气息。注舌之尝。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不净之味。注于身根。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之触。注意之知。则能为电为雹。以成摧碎心魄之思。此皆流逸奔声之报也。

△三嗅报。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至)为飞砂礰击碎身体。

此明鼻识造业余根交受其报也。三者嗅报。谓鼻嗅香所造恶业。招引鼻根。以及余根交受恶果也。盖鼻属土。有出入息。吸则自下而入。呼则从上而出。故此嗅香之业报。于生死相交之际。临命将终之时。则先见毒气充塞远近。而其神识从地涌出。复从上而坠狱者。此也。既入狱已。最初发明嗅报二相。一者通而遍闻。则被诸恶气熏蒸之极。而心多扰乱。二者塞而弗闻。则气掩不通。恼闷欲绝。而昏倒于地。且而如是鼻嗅之气。冲于鼻根。则能为质之塞。为履之通。以鼻根造业不离通塞之气也。冲于眼见。则能为火为炬之色。冲于耳听。则能为没溺洋沸之声。冲于舌尝。则能为鱼败之馁。为羹败之爽味。冲于身根。则能为绽烂肉山小虫咂食之触。冲于意根。则能为灰瘴沙礰碎身之思。此皆流逸奔香之报也。

△四味报。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至)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此明舌识造业余根交受其报也。四者味报。谓舌贪味所造恶业。招引舌根。以及余根交受恶果也。盖舌属金。以在生时。为此舌根。放火烧山。网罗水陆。以滋口腹。故此贪昧之业。报于生死相交之际。临命将终之时。则先见铁网周覆世界。而其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入狱者。此也。既入狱已。最初发明味报二相。一者吸气。以吸气者。其口必寒。故结寒冰。而冻冽身肉。此正在生咀骨吸髓之相也。二者吐气。以吐气者。其口必热。故飞猛火。而焦烂骨髓。此正在生吹汤饮汁之状也。且而如是所尝之味。历舌之尝。则能为承为忍之意。以生前为贪味故。食啖生命。令彼承当忍受。有冤莫诉。故此死后。以受其报。亦令承当忍受。甘罪无辞。历眼之见。则能为然金烁石之色。历耳之听。则能为利兵利刃之声。历鼻之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之气。历之身根。则能为弓箭弩射之触。历之意根。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之思。此皆流逸奔味之报也。

△五触报。

五者触报招引恶果(至)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此明身识造业余根交受其报也。五者触报。谓身贪触所造恶业。招引身根。以及余根交受恶果也。盖身根所对。唯是触尘。以人在世。为此身根。而于高堂广厦。男女之触。无一不贪。故此贪触之业。报于生死相交之际。临命将终之时。则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而其神识见大铁城。复有火蛇火狗。以至牛头马面。驱使入城。向无间狱。既入狱已。最初发明触报二相。一者合身之触。则有合山逼体。使其骨肉咸随血溃以交流。二者离身之触。则有刀剑触身。令其心肝尽皆屠裂而分碎。且而如是离合之触。历之身根。则能为道。乃趣狱之路也。为观。乃狱王门阙之两观也。为听为案。皆治罪之处。亦身触所依也。历眼之见。则能为烧为爇之惨色。历耳之听。则能为撞击剚射之恶声。剚插刀于肉也。历鼻之息。则能为括袋考缚之闷气。历舌之尝。则能为犁之耕。为剪之钳。为剑之斩。为刀之截。如是之意味。历意之知。则能为坠飞煎炙不定热恼之乱思。此皆流逸奔触之报也。

△六思报。

六者思报招引恶果(至)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此明意识造业余根交受其报也。六者思报。谓意以邪思所造恶业。招引意根。以及余根。交受恶果也。盖意属土。然根所对。唯是法尘。以人在世。纵心恣意。无恶不为。故此邪思之业报。于生死相交之际。临命将终之时。则先见恶风吹坏国土者。此也。而其神识。彼吹上空。旋从空落。乘风而堕无间地狱。既入狱已。最初发明思报二相。一者不觉。即灭法尘。以其不觉乃是迷极。则荒忙奔走而不息。二者不迷。即生法尘。以其不迷。故有觉知。则苦痛煎烧而难忍。且而如是迷觉邪思。结于意根。则能为方为所。作受罪之思。结于眼根。则能为鉴为证。作照明之见。结之耳根。则为合石。冰霜土雾之惨声。结之鼻根。则为火车船槛之恶息。结舌之尝。则为叫唤悔泣。结身之触。则为大小偃仰。此皆流逸奔法之报也。

△三通结习因交报。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至)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此通结因果。以酬前问也。阿难。如上所说。是名地狱十种之习因六交之果报。皆是众生自迷真心。随逐妄情之所造也。然而一往虽说地狱。犹未发明狱数多少苦报重轻经劫长短。故兹析之。意谓。若诸众生。六根十因。于一切时。如是恶业。无不圆造。此则极重入于阿鼻大地狱中。受苦无量。而所经劫数亦无量也。次则六根各造十因。前后不等。非在一时。取彼所造之因。亦不全具其十。如所造业。或但兼十因之几境。或但兼六根之几根。则是人之罪。稍轻于前。而入第八无间之狱。若身口意三。作杀盗淫。则六根中。少去三根。十因内简去七因。而是人之罪。次轻于前。则入十八地狱。准泥犁经云。火狱有八。寒狱有十者。是也。若三业不兼者。谓身口意随缺一二。不全兼也。而于中间。或为一杀一盗者。谓淫杀盗随缺一二。不全具也。而是人之罪。又轻于前。则入三十六狱。而受苦稍轻。劫数稍短矣。若见见一根者。谓六根现见。止有一根。于十因内。所造所作。单犯一业。而是人之罪。更轻于前。则入一百八狱。而受苦益轻。劫数益短矣。故作业不同。而受报亦别。虽则众生别造恶业。然皆于此世界之中。入有差别同分地狱。以受其报。此因前问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耶。故今答云。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则非私受也明矣。前又疑问。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耶。故今答云。妄想发生非本来有。则是妄生也明矣。

△二诸鬼趣(三)一总标。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至)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此总标地狱罪毕。入诸鬼趣也。盖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名为鬼。然有多种。约而论之。有四差别。一者下品十恶。直招其报。二者过去异熟业力。忽牵其报。三者将入地狱。先受华报。四者从地狱出。受此余报。是以七趣后阴。均有此趣。而其受报亦有胜劣。故分有财少财无财三类九品之不同也。今且单约地狱余报而详明之。复次阿难。是诸地狱受罪众生。非是破毁四弃八弃声闻之律仪者。非有犯于大乘十重之菩萨戒者。非是毁佛及谤涅槃法者。谓作此业。则永堕地狱。无有出期。设非此业。若是但作诸余杂业。如十习之类。虽则受罪历劫烧然。其后还有罪毕之日。出离之期。得受鬼形也。问此既并论七趣。应取鬼之全分。何得唯约从狱出者。答乃是如来急欲令人闻地狱苦。发菩提心。故从地狱顺次而谈也。如下论畜。偏约从鬼。论人。偏约从畜者。以明因果毫厘不爽也。至于全分。虽不明言。则意亦该之矣。

△二别释。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至)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此别释诸鬼之趣也。兹由前来十因各异受报不同。故此鬼趣亦成十类。意谓。若于元本十习因中。所贪何事。即成何鬼。至于往昔。以贪物为习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则遇物生贪。附之成形。此贪习使然也。故有依草附木成精作怪之类。以故名之为怪鬼也。至如往昔以贪色为习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则遇风生贪。托以成质。盖风者即传。所谓马牛其风。注曰。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今曰遇之成形者。亦由马牛风佚相诱。遇之成形。此淫习使然也。故有旋风旱魃之类。魃为女鬼。亦曰女妖。故呼女子之多淫者。名曰魃妇。今曰泼。讹也。以故名为风魃鬼也。至如往昔贪诈惑为习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则诈无为有。依凭畜生。赖成鬼质。此诈习使然也。故有狐狸野干。如是等类。变形现媚。迷惑人心。以故名之为魅鬼也。至如往昔贪嗔恨为习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则遇毒虫。假以成形。此嗔习使然也。故有蛇鼠之蛊。虾蟆等毒。皆此鬼主之以报宿恨。假蛊行毒。故名蛊毒鬼也。至如往昔贪忆怨为习。以衔恨不忘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则遇人之衰。附以成形。此怨习使然也。故有毒疠伤寒头痛骨蒸疟疫之类。皆此鬼主之以报宿恐。以故名之为疠鬼也。至如往昔贪慠慢为习。多尚虚气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但遇其气。便为形质。即前文云。受气猛火经百千劫者。是矣。此慢习使然也。以其内无实德。空腹高心。犹无饮食。唯存饿气。以故名之为饿鬼也。至如往昔贪诳罔为习。以无为有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则遇幽暗。便为形质。此诳习使然也。以诳者欺其不知而哄赚之。义如此鬼因人昏寐而魇魅之。以故名之为魇魅鬼也。至如往昔贪着恶见邪明之习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凡遇精明之物。便托为形。此见习使然也。故有木石精怪山泽明灵之类。以故名之为魍魉鬼。然此虽为木石变怪。亦鬼趣之精明者也。至如往昔贪枉成习妄害无辜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凡遇灵明之处。便托为形。此枉习使然也。灵明者。谓灵庙神明也。以昔枉人成己。今依灵庙神明。亦枉己成人。任从驱役而使令也。故有担沙负石填河塞海之类。以故名之为役使鬼也。至如往昔贪于讼习朋党为奸而受罪者。如是之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凡遇邪人。便托为形。此讼习使然也。以讼必有党。证人是非。发人隐覆。故其为鬼。亦党于人。称圣称仙。说神说鬼。报吉报凶。传言送语者。此宿习不忘也。故有灵哥乩仙女巫道祝。即所遇之人。此皆名之传送鬼也。

△三结示。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至)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此结鬼趣之因果也。阿难。是地狱人。皆以八情二想九情一想。以至纯情无想。所以坠落在地狱中。被诸业火。将彼爱情所感之水。历劫烧然。至此始干。由是上出。得为鬼趣。然而此等皆是自己妄想颠倒。造十习之业因。所以招引受六交之苦报也。此下三句。乃酬前问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等道。故此答曰。若能悟得自性菩提。则是惟一妙圆明心。本无如是所有诸趣。但以不悟菩提。因其妄想颠倒。以故有耳。

△三旁生趣(三)一总标。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至)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此总标旁生趣也。梵名栗底车。此云旁生。以其此道多属覆身而旁行也。又名畜生。以其秉性愚蠢。不能自立。多赖于人畜养而生也。然此一趣。实有多种。约而论之。差别有四。一者中品十恶为因。直招其果。二者过去异熟业力。忽牵其果。三是从地狱出。即偿其报。四者从饿鬼来。乃偿其报。是以七趣后阴。皆有此类。而其受报亦有胜劣。故分上中下品各各三类之不同也。今则单约鬼业既尽者。以详明之。盖鬼业既尽。则阿鼻之纯情。与无间之九情一想。有间之八情二想。饿鬼之七情三想。皆被业火之所烧干。故曰情想成空。然后方于人世之间。与彼元有负欠之人。冤怨相对。彼此相值。尚有六情四想。以为润生受身之业。故生毛群羽族之中。酬其宿昔之债也。

△二别释。

物怪之鬼物消报尽(至)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此分别畜趣而详释也。昔因贪习而为怪鬼。所附物销。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枭类。盖枭乃不孝鸟也。生食父母。以是怪鬼托生。故其附块而遭食者。皆奇贪极怪之余习也。昔因淫习。托风成形。风力既销。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咎徴一切异类。盖咎徴者。乃凶事之前兆。异类者。谓怪异之物。类如群雀众鼠。为荒俭之预兆。江豚商羊。为风雨之前徴。以为魃时。见则兆旱。今变为畜。仍以兆灾。此风魃之余习也。昔因诈习。依附畜生。而为魅鬼。畜既已死。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狐类。盖狐妖兽也。玄中记云。千岁之狐为淫妇。百岁之狐为美女。以狐能媚人。亦魅惑之余习也。昔因怨习。依附蛊虫。而为毒鬼。虫既已灭。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毒类。盖毒类者。即蚖蛇蝮蝎。蜈蚣百足。触之即伤。亦怨毒之余习也。昔因嗔习。乘人之衰。而为疠鬼。衰既已穷。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蛔类。盖蛔者。消食虫也。以为疠时入人身中。为灾为祸。兹转为畜。还托身内。为蛔为蛲。消人之食。使其速饥。此亦乘衰之余习也。昔因慢习。受业火气。而为饿鬼。气久既销。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食类。盖食类者。谓可食之类。即俗云。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食者。是也。然此数语。流毒人世。为害不浅。口腹之徒。得以为柄。由是慠慢。尊己陵物。因而妄言。天生万物。本以养人。何妨任意。大嚼饱餐。管甚众生。忍疼受痛。不唯不信佛祖菩口。亦且不信孔孟遗言。设或劝以钓不网。射不宿。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者。非目以腐。即曰其俗。以致今日报为食类。可不哀哉。然昔既以慠慢陵物。任意食啖。今亦以肉供人充食。斯则以报酬报。无怪其然。正属相陵食啖之余报耳。昔因诳习。绵着幽暗。欺人不知。而为魇鬼。幽暗既销。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服类。盖服义有二。一为蚕虫貂鼠等类。供人衣服。二为驼骡驴马等类。供人乘服。由其诳人之物。今为服类。以酬其债。此正诳习之余报也。昔因见习。和合精灵。依附木石。为魍魉鬼。所和物销。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应类。盖应类者。如社燕宾鸿。促织鲥鱼。乃应时应节之类。此由计时计方种种邪见之余习也。昔因枉习。依托明灵。为役使鬼。明灵既灭。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休徴。盖休徴者。乃吉事之先兆也。如嘉凤祥鳞。喜鹊喜蛛等类。由昔枉人为恶。今则报人善事。以谢前愆。亦是徒效走使之余习也。昔因讼习。贪党依人。为传送鬼。邪人既亡。鬼报亦尽。今生世间多为循类。盖循类者。即人所畜循顺之类也。如鸡犬猫猴。鹦哥画眉等类。此亦党恶依人之余习也。然上各言多为者。举其大概言之。正显不必尽然之意。问如来总标元为酬债。窃观此中。多有萧散之物。如麟凤鸿燕等类。酬何债耶。答或被网罗售卖或被笼系玩好。或遇弓伤而折羽。或遭阱陷以捐生。或复类互相残。或复因人致命。则何往而非酬债之事乎。

△三结示。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至)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此总结三涂皆是自己妄业招引也。意谓。阿难如是地狱饿鬼。此等二趣。业火烧毕。情想干枯。必须酬其宿生之债。以故披毛戴角。覆身旁行。而为畜生。然而此等三涂众生。亦皆自作自受。由其虚妄情想。作十习之业因。所以招生牵引。受六交之业报。设若悟得菩提真心。则此妄因妄缘。如梦如幻。本来清净无所有也。即如前来汝所言之宝莲香琉璃王。以及善星。如是三人所造恶业。及受恶报。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循业发明者也。良以性明圆故。无所不具。但循顺何等业因。即发明何等业报。故非天降地出。亦非人与。元是自己妄心招引。还是自己妄心来受。若在菩提真心之中。此等皆为浮泛不实。虚伪非真。无过妄想凝结而已。此犹水遇严寒。凝结成冰之无异也。

△四明人趣(三)一总标。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至)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此总标畜趣报尽。而复生人趣也。盖人者忍也。谓于世间违顺情境。能安忍故。若论人趣。亦有多种。约而言之。有三差别。一是五戒及中品十善为因。直克其果。二是从胜类中来。如圣贤示现天仙谪降之类。三是从恶道中来。如地狱鬼畜及阿修罗。今且单约从畜复形者。以详明之。夫鬼之为畜。以六情四想。而为润生。元为酬偿先世之债也。酬债既毕。即当两不相干。若彼所酬。过于本分。如鞭䇿妄加。不管轻重。非理苦役。不分昼夜。甚至杀害食啖无度。则此畜生。由是便得情想均等。复生人中。而反徴其剩。徴剩者。谓索其过酬之余也。如彼过取之人。或有善力。兼且有福。而又有德。则于人中。便酬还彼过分之力。所以积善之家。多有财物耗散。或被劫盗。或被负赚。或枉遭驱役。或枉受捶楚者。皆以此也。若无善力。又无福德。则难保人身。亦还为畜。而偿彼畜生余剩之债也。阿难当知。负债易偿。负命难偿。若是用彼变卖钱物。而过取其值者。仍售钱物以偿之。或是将彼负重致远。而过役其力者。仍役筋力以偿之。但能偿足。则自然停止。而两开交矣。设或不但过用钱力。如于中间。或是杀彼身命。或是食其血肉。则生生世世。乃至经历微尘劫数。冤怨相报。如食其肉者。则互来相食。如杀其身者。则互来相诛。从此之后。犹如旋转车轮之状。互为人畜。循环高下。无有休息。除是修习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楞严大定。及遇一切诸佛出世。方可休息。以修定者。能止生死业苦。以遇佛者。能解历劫冤愆。舍此二途。则终不能释此怨也。

△二别释。

汝今应知彼枭伦者(至)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此别释明自畜复形十类之人也。盖人道中。自有正因。所谓五戒十善。今是酬足复形。所以下皆云参合者。谓参杂混合于人类也。意谓。阿难汝应当知昔因贪习为怪为枭者。虽复人形。犹为逆恶。不顾伦理。不受教化。而甘为顽类者。乃枭獍之余习也。昔因淫习。为风魃咎徴者。虽复人形。犹多怪异。如身具二形。六根反常。而成异相之类者。乃妖淫怪异之余习也。昔因诈习。为魅为狐者。虽复人形。然多庸鄙。所谓协肩谄笑。媚世求荣。而甘为庸鄙之类者。乃狐媚之余习也。昔因怨习。为蛊鬼毒物者。虽复人形。然多狠毒。如蜂目狼声。刚愎残忍。毫无仁慈之辈。而甘为此狠毒之类者。乃衔怨之余习也。昔因瞋习。为厉为蛔者。虽复人形。然多微贱。如娼优婢仆。微末下愚。虽亲附人。人不介意。而甘为微末卑污之类者。乃依衰附人之余习也。昔因慢习。为饿鬼为食类者。虽复人形。然多柔弱。被世欺凌。所谓人皆得而轻忽之辈。而感此柔弱之类者。乃慢习欺人之余报也。昔因诳习。为魇为服者。虽复人形。然多劳碌。所谓牛马走使。工匠杂役。碌碌营生之辈。而甘为此劳碌之类者。乃负重致远。仆仆不休之余习也。昔因见习。为魍魉为应类者。虽复人形。稍通文义。然无福德。如捏词造讼弄法舞文之辈。而甘为此丧心。文类者。乃其邪见谬执是非之余习也。昔因枉习。为役鬼为休咎者。虽复人形。稍有明察。然无忠厚。如世谋士幕吏。代人捉刀。以克为明之辈。而甘为此克薄聪明之类者。亦依神明。为役使之余习也。昔因讼习。为传送为循类者。虽复人形。稍能练达人情世故。然无品行。所谓摇唇鼓舌。为鹰作犬趋时附势之辈。而甘为此称通达之类者。亦循顺人意之余习也。以上十种。前七似情幽斯钝者。后三似想明斯聪者。然此三种。曰文明达者。皆取带畜生余习者。详而论之。非同正人道中从五戒十善中来文明贤达之端士也。

△三结示。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至)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此结示可怜以警人也。意谓。阿难是等众生。自狱而鬼。由鬼而畜。咸要以其宿债毕酬。然后方能复形人道。然则皆从无始已来。造十习业。妄计颠倒。不忘债命。所以为徴债者而相生。为索命者而相杀。则债命互酬。无有休息。今虽复形。设若不遇如来出世。不闻诸佛正法。悔过自新。欲脱恶道。岂不难哉。设或仍于尘劳之中。纵情恣意。循其恶业。则法尔自然。又成轮转。嗟呼人身得之甚难。失之甚易。即幸得之。凶多吉少。苦多乐少。又且不知尘劳何日离。而轮回何日止。言之及此。诸佛怆然。故曰此辈名为真可怜而可愍者也。

△五明仙趣(三)一总标。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至)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此总标自人趣而修入仙趣也。梵语茂泥。此翻为仙。盖仙者迁也。谓老而不死。迁入山也。所以此趣比天为劣。比人为优。即庄子云。千岁不死去。而上仙者。是也。然此一趣。由于吾人。贪生恶死。故唯求其长生不老。久住世间。是其本念。所以从人道中。不依正觉修三摩地者。谓不依常住真心发起正智。而修楞严大定。以证究竟坚固之理。而反别修虚妄之念。意欲存其想念。以固形骸。而求长生。岂不妄哉。殊不知但凡存想。便是妄认缘影。但曰固形。便是妄认色身。即佛所谓错乱修习者。此也。游于山林。人不及处者。即所谓名山洞府。福地清都。人迹不到之处也。而屈指可数者。有十种仙焉。

△二别释。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至)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此别释十种仙也。盖坚固服饵者。谓形之坚固。由于服饵也。下皆仿此。即服延生之物。如胡麻莲茨秋石红铅之类。炮炼和合。为丸作饼。服食不休。但得永年不能轻举。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者。不食烟火。但餐松柏。以及黄精等物。故身轻举。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者。用五金五石。以炼外丹。故能化形易骨。点石成金。游戏人间。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者。谓一动一止。守气固形。如炼精还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久而功成。可以羽化飞升。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者。谓鼓天池咽玉液。能令水升火降。而结内丹。以固其形。久而功成。冰雪卓约。不交世欲。轻举近天。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者。谓服虹饮露。吞霞吸气。朝采日精。夜取月华。久而功成。则精气相交。贯通物理。名通行仙。坚固咒禁者。谓专以禁法咒诅之术。如呼风喝雨。役鬼驱神。以显道力。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者。谓系心脐轮。下透尾闾。上升夹脊。双关以至直透泥洹。冲顶出神。思忆既久。形神照应。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者。谓内以坎男离女。匹配夫妇。外以采阴助阳。摄卫精神。由其吸彼精气。以固己形。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者。谓观物变迁。皆由造化。遂而心存化理。久则觉悟。兴造化通。故能移山倒海。改易四时。此为十种之最。超绝余九。故名绝行仙也。

△三结示。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至)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此结示虚妄。以劝真修也。意谓是等十种。皆以人中不依佛法。修习正觉。而反妄计。五蕴身中。有性可修。有命可接。谬执此身。常住不灭。是则迷无生之理。而别得有生之理也。纵然有寿至千万岁。然亦不过休止深山。或在大海方壶员㠐蓬莱之岛。即所谓昆仑之山。广都之野。轩辕之丘。不死之国。皆于人境。绝不通处者。是也。而殊不知。斯等亦是轮回之类。皆属妄想颠倒之所流转。设不急早回心修习楞严三昧。若待仙报一朝受尽。依旧还来。改头换面。仍然散入诸恶趣中。可不痛哉。可不痛哉。问修仙者。每谓释氏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此何谓耶。答据彼所执。谓身中神魂为性。气结命根为命。故说单修性者。但得阴魂鬼仙而已。必无长生之身形。若兼修命者。方得轻妙长生之身。此所谓形神俱妙也。若尔则所说性命。二俱非真。何谓以所执之性。识神也。所执之命。息气也。皆如来藏中。循业发现之物耳。乃属生死根本。设或谬执。妄谓性命。正佛所谓认物为己者。是也。岂知如来所说。乃真如佛性。为十法界天地万物之本体乎。而证此性者。则能圆现十界。包罗天地。总括森罗。无古无今。不生不灭。全体住持。全体受用。又岂止但通造化移山倒海活千万岁而已哉。若执是而窥性修者。正犹以蠡测海。用管窥天。多见其不知量也。

△六诸天趣(二)一详列诸天(三)一六欲(三)一标因。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

此总标天趣之因也盖不求常住者。依有为事。修有漏福。无求出世常住之心。此三界之总因也。未能舍离妻妾恩爱者。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不能割恩舍爱。以修出世戒定。此欲界之别因也。由此二因。所以常在三界。不能出离者。此也。然此天趣。与前仙趣。迥然不同。世人谬谓。仙天不分。而学仙者。且滥附于天。谓彼诸天皆其仙祖。今略辩之。盖仙以人身而恋长生。最怕舍身受身。诸天皆舍前身而受天身。岂同趣耶。又仙处海山。如蓬莱昆仑。皆非天上。则四王忉利尚无卜居。况此之上色无色乎。是知天趣为界内极尊。非仙与鬼神之可比也。问诸天既是舍生趣生。何反胜于仙趣之长生耶。答长生如补浣旧衣。终无殊胜。转生如脱弊垢而换珍御。若较胜劣。不啻云泥。特人溺于恋身之习。遂谓长生。为殊胜耳。

△二示相。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至)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此别示六天之相也。梵云提㜑。此翻为天。盖天者颠也。乃首出庶物之义。若约三界。则有三种。谓六欲四禅及四空天者。是也。兹且先明欲界六天。然此六天。若准他经。皆以上品十善五戒为因。今独举淫欲一事者。由是生死根本。故单约此。以论升坠。则余诸天可例而知。意谓此人虽然不能舍己妻妾。然于他人妻妾。不唯身无所犯。即其心中亦不流逸。即正淫虽有。邪淫已无。故得爱水澄蓥心地光明而无苟合之事。所以命终之时。舍人身而受天身。生须弥山腰。邻于日月。居欲界第一。名四王天。言四王者。东方持国。居黄金埵城。名上贤。为干达㜑王。南方增长。居琉璃埵城。名善见。为鸠槃茶王。西方广目。居白银埵城。名周罗。为毒龙王。北方多闻。居水晶埵城。名天敬。为夜乂王。此天离人间地。四万二千由旬。身拘卢舍四分之一。当此间周尺七十五丈。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五百岁。计人间数。乃九百万年也。若在人世。不唯不去外贪邪淫。即于自己正妻房帏之爱。亦多微薄。然于清净独居之时。亦或间有淫念生起。不得绝无。以全纯净之味。比之前人。稍进一筹。故命终之时。超日月之光明。生须弥之极顶。乃欲界第二。名忉利天。忉利云能作。谓能作三十三天之主。故人间顶者。即须弥山顶也。此天离地八万四千由旬。共有三十三天。谓四方各有八天宫殿及中间帝释天王宫殿。并列而居。故名三十三天。其身皆长半拘卢舍。当周尺一百五十丈。帝释身长一拘卢舍。与兜率天身相等。由其过去偏修恭敬业故。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寿一千岁。计人间数。乃三千六百万年也。以上二天通名地居。以未离地故也。然此二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但风气一泄。欲漏便除。非有不净流溢也。若在人间。不逢欲境。则欲念不起。即逢境时。不过暂与一交去。则释然而无思忆。亦不系恋。此于净居。则得全味。故此欲念。动少静多。功倍于前。而命终后。朗居空界。身殿光明。遍周互照。不须日月。以莲花开合而为昼夜。乃欲界第三重。名须𦦨摩。此云时分天。唯执手成淫。无交遘之事矣。此天离地十六万由旬。有地如云。朗然安住。身长周尺二百二十五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二千岁也。若在人世。能一切时。唯静无动。而自无欲念。然遇应境。自来迫触。不能拒绝。犹顺从之。此亦未能全无心也。但于动少静多者。又胜一倍。故命终后。上升胜境。精细微妙。下界天人不能窥见。然则此天有内院。外院又有业报一天。为总报天。修十善者。得生彼天。果属有漏。三灾可坏。内院是补处菩萨寄居之地。今此天主。名曰弥勒。纵至劫坏三禅。而此内院三灾不及。亦未尝坏。此欲界第四重。如是内外。总名兜率。云知足天。谓能于五欲。生知足故。但以一笑为淫。又不同于执手矣。此天离地三十二万由旬。有地如云。于上安住。身长周尺三百丈。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寿四千岁也。若在人中。自己本无欲心。但遇淫境。横陈于前。力不自由。虽应触之。了无意味。如嚼蜡然。其功又倍于前。故命终后。生越化地。谓能超越下天。亦能自化乐具。居欲界第五重。名乐变化天。以所乐之具。皆自变化故也。此天离地。六十四万由旬。有地如云。于上安住。身长三百七十五丈。以人间八百年。为一昼夜。寿八千岁也。若在世间。无心于世。唯守五戒十善。修心上界。虽权同世情。行夫妇事。至于交时。不但无味。而且超然。境外毫无乐想。此则又胜于前。故命终后。超出化无化境。盖化即第五。无化即下四天。居欲界第六重。名他化自在天。凡欲乐境。不劳自化。皆由他化而己得自在受用也。此天离地。一百二十八万由旬。有地如云。于上安住。身长四百五十丈。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昼夜。寿一万六千岁。以上二天。以眼相视。便为淫事。故益胜下天也。然此天上欲色中间。有魔王天。亦摄于此。

△三结名。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至)自此以还名为欲界。

此结成欲界之名也。意谓世人为欲所动。若瀑流逸火。醉象狂猿。腾跃驰突。莫能控制。此等诸天。渐能节制。而向于静。如初天且止外动。二天内动亦轻。三天遇境方动。四天境迫不违。五天交中无味。六天形合心超。皆能渐出于动矣。然而此等形虽超出。似离于动。但其心迹尚然犹交。如前四天。不唯迹交。尚兼心交。以有味故。若后二天虽无心交。以无味故。然有迹交。以应事故。此约因中言之。若约果言。则四王与人间同忉利。但有风气。而无不净。夜摩执手。兜率唯笑。则是心迹俱交。化乐他化相视暂视。是心尚交。而迹不交矣。然虽因中果上轻重各殊。总未离于男女情欲。所以自此已还。直至地狱。以及人仙。所谓五趣杂居。地者。通得名之为欲界也。以诸趣虽异。而欲事是同。故足见淫欲为沉坠之本也。明矣。盖此六天。以能寡欲。则渐次上升。至于四禅。以能绝欲。则超然高举。故知不断淫心。虽上界犹不可望。况冀出生死超三界。以成无上菩提耶。所以欲修三摩地而出生死路者。必须先斩此一关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宝镜疏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