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娄东古兴福禅寺沙门 济时 述

△二十五耳根。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此述教也。耳之受声。目之受色。众生之逐妄也。耳使见色。目使闻声。菩萨之巧观也。何以知之。目使闻声。则是无闻也。无闻要闻。耳使见色。则是无见也。无见要见。以无见之见而观世。以无闻之闻而观自。观自甚深。观世自在。此观自观他之法也。又观世之谓闻。观自之谓思。以不闻闻。以不见见之谓修。如是而修。如是而思。如是而闻。三即一。一即三。此自觉觉他之妙也。以上述古观音之教。师既如此。资莫不然。师资道同。古今一揆。是故总称之曰观世音。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前是总标。此是别释。初于下释闻慧。世人所闻是声。菩萨所闻是觉。故曰入流。闻既闻于觉。则非声相矣。故曰亡所。所相既亡。能相不起。故得心地寂然。动静不生矣。动静不生。则是闻慧。虽然。闻亦是病。何者。执闻是觉。闻即是所。执觉是闻。闻即是能。前之能所约外尘相说。以动静是耳家所随故。若外尘不随。心地自寂。故曰了然不生。后之能所。约内根相说。以觉闻是意家所缘故。若内根不缘。闻境自尽。故曰闻所闻尽。

尽闻下二句释思慧。夫根不住于声。亦不住于闻。即是思慧。思慧即觉也。虽然。觉亦是病。何者。以觉遣闻。觉即是所。以觉住觉。觉即是能。此之能所。乃是理障。故须空之。故曰觉所觉空。

空觉下二句释修慧。夫心不滞于闻。亦不滞于觉。即是修慧。修慧圆极是空。虽然。空亦是病。何者。以空遣觉。空即是所。以空遣空。空即是能。此之能所。乃是道障。故须灭之。故曰空所空灭。

又生灭二句。结上三慧。谓初闻是生。闻尽是灭。觉所是生。觉空是灭。空所是生。空灭是灭。即此三慧。宛成生灭法。

永嘉云。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此喻初闻也。又云如手自作拳。非是无拳手。此喻觉空也。后又云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此喻空灭也。今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至此方见此事本来如是。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此即不拳手也。大要此三慧。离亦不是。即亦不是。何以故。此三慧是路。由路以至于家。既到家已所作皆息。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实是见得无生法忍道理也。前文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入三摩地。得无生忍。是此义焉。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至)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忽然下正彰获证。此乘寂灭现前句来。所言超越者。菩萨证此寂灭妙心。超过世间心。超过出世间心。超过十法界。若圣若凡。若依若正。一一诸心。皆悉起过。故得十方圆明而无障碍。所言殊胜者。十方诸佛所证本觉。与夫兴慈拔苦。住自在者。不违越此寂灭心。故曰同一慈力。十方一切众生。轮回生死。与夫悲哀仰度而不得者。亦不违越此寂灭心。故曰同一悲仰。又菩萨观一切世间。皆是分别心。故成圣凡隔碍。若分别心断。得是无生灭智现前。于是法法皆明。又观一切众生。皆是生灭心。故成法界差别。若生灭心灭。得是无生灭心现前。故见法法皆如。以是知菩萨所证。唯一寂灭妙心而已。以此寂灭妙心。为法界之总。故得为殊胜也。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至)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此明妙用也。世尊下总标。言供养观音如来者。明法有本也。言如幻者。菩萨观世间境界如幻。观众生境界如幻。观佛境界如幻。言闻熏闻修者。以如幻力。熏此寂灭妙心。以如幻智。闻修金刚三昧。又闻者。即是对众生机感。故云闻也。盖上是明体。故言寂灭。今是明用。故言金刚。金刚者。不坏也。寂灭者。不生也。以不生不坏。故得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言三十二者。众生机感。不出斯类。非菩萨能应有限量尔。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至)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别释也。跟慈力句来。初世尊下。释佛身。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者。乃是大乘之机也。此菩萨三摩观智开发。将登觉位。故曰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见得寂灭境界。是佛境界也。而为说法者。盖见得佛境界。自然兴起作用。不为三昧所缚。故曰令其解脱。

次若诸有学下。释独觉。寂静妙明者。乃是独觉之机也。此人出无佛世。厌喧趋静。独悟性真。故曰胜解现圆。我现彼前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见得寂灭境界。是无为理也。而为说法者。见得无为理。自然深进而求妙悟。不为静境所缚。故曰令其解脱。

三若诸有学下。释缘觉。断十二缘者。乃是缘觉之机也。此人观十二因缘。缘断而悟性真。故曰胜解现圆。于彼前现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而见寂灭境界。是无为理也。而为说法者。见得无为理。自然䇿进而求妙悟。不为理障所缚。故曰令其解脱。四若诸有学下。释声闻。得四谛空者。乃是声闻之机也。此人依佛道声。修苦集灭道而证真乘。故曰胜解现圆。于彼前现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见得寂灭境界。是偏空之理也。而为说法者。见得偏空回心向大。不为空法所缚。故曰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欲界有悟欲净者。乃是梵天之机也。此人初则少欲。次则不犯。后至清净绝欲。坐到四禅境界。以寂灭心现。见是色顶之极。于是遂脱欲界而生梵世也。

下界有欲为天主者。乃是欲天之机也。此人既爱统天。则修上品十善法。而摄戒清净。以寂灭心现。见是地居之顶。于是遂超下界而成就帝释天也。

欲界有欲身自在者。乃清升之机也。此人则修十善。兼坐未到定而游行十方。以寂灭心现。见是自在之用。于是遂超下天而成就自在天也。

。又欲界有欲身自在者。亦是清升之机也。此人则修十善。兼坐未到定而飞行虚空。以寂灭心现。见得大自在之乐。于是遂超下天。而成就他化自在天也。言下天。即夜摩睹史也。夜摩此云时分。于五欲境。时时受乐故。睹史此云知足。于五欲境生知足故。问。所言自在者。何变何化耶。曰。初即第八识。变异熟果。随意所化作乐受想。故云自在也。次不乐自异熟果。变他境随意所化为乐受想。故云大自在也。问。他境他乐。何能为我乐耶。曰。即说他境。亦非别体。犹如水波。波相有异。水体元一。今虽取他境受触为乐。而体则无别也。问。然则何称自在耶。曰。譬如贫者无钱。所谋不遂。所作不成。或为他人驱迫。心多忧虑。不得自在。富者不然。所谋必遂。所作必成。心无忧虑。故得自在尔。大概此二天是异熟果现。以他世善业成熟故。然有二种。一者如多积钱。子孙现成享用。故得自在。二者亦多积钱。子孙更相称息为用。故得自在。是为有异也。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前是统上。此是摄下。统上显其境量。摄下彰其力用。所称天大将军者。即是彰其力用也。以一阴摄四阴。四各摄八。成三十二。与本统则是三十三矣。又天大将军。即帝释之亲臣也。下四天王天。乃是帝释之外辅也。居须弥之半。亦各摄二部。合为八部。东提头赖吒。此云持国。领二鬼。一揵闼婆。二富单那。南毗留勒叉。此云增长。领二鬼。一薜荔多。二鸠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广目。领二鬼。一毒龙。二毗舍阇。北毗沙门。此云多闻。领二鬼。一罗刹。二夜叉。此四王八部。总称护世者。又四王下。各有太子。即那咤之类。亦能辅政摄化。驱使鬼神。保护国界。已上从现佛身下。述出世四圣。从现梵王已去。述世间六凡。今先述天类者。以其机类相近故也。大抵述出世。则曰令其解脱。述世间。则曰令其成就。就者就其所见。成者成其所志。解者解其道。脱者脱其执。此圣凡之分也。又须知分起于众生。而寂灭道则一也。譬如清池之水。日照则明。月照亦明。星辰照之亦明。而菩萨所证寂灭道随类化应。亦犹然矣。虽现圣凡等身。而本体湛然不动尔。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然有四轮之别。以道化天下曰金轮。以德化天下曰银轮。以仁义服天下曰铜轮。以干戈定天下曰铁轮。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又有边小之国。散粟之王。四夷君长。有德振民者。皆得称王也。

长者。谓年耆德艾。事长于人。天台文句云。长者十德。一贵姓。二位高。三大富。四威重。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有此十德。故称长者。居士者。在家学道之士也。其人或山巅。或水涯。隐居不仕。以名理自胜。以廉洁自高。虽未即脱于世间。而心实游于方外也。故称曰居士。

宰官者。宰谓宰断。官是管摄。有天下之宰。有邦邑之宰。古有四岳十二牧。五官六官之列。皆典世诰。承流宣化者也。故谓之宰官。

婆罗门。此云净行。世传道术为业。如天文地理阴阳图谶咒禁方书等法。罔不涉猎。世所谓一切术数之士。经中称梵志。即其人也。

已上皆人伦之纪。民之秀杰者。而菩萨一一现身。岂有他哉。观世间气质厚薄虽殊。凡智虑所及。无非此个寂灭心成就之尔。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尸罗云戒。毗尼云律。比丘含义有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尼。女也。此出家二众也。优婆塞名近事男。优婆夷名近事女。此在家二众也。此四众同依戒住。而有不同。如在家二众。同受五戒。有满分者。有少分者。有终身受者。有一日一夜受者。以是多少不同。如出家二众。同受具足戒。比丘则具二百五十戒。尼则具三百四十八戒。以是增减有异。已上四众。菩萨得现身被机者。亦是寂灭心成就之也。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女主天子之后也。立六宫。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正后。体同天座。其次国君之妻曰君夫人。其次卿大夫之妻曰命妇。谓受命于后妃也。大家者。如后汉扶风曹世叔之妻。同郡班彪之女惠姬。数召入宫。皇后以下。皆师事之。号曰大家。又不坏男根。贞夫也。不求侵暴。贞女也。已上所言内政立身。与贞介持身。皆资寂灭心所成就也。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夜叉此云勇健。乾闼婆此云香阴。阿修罗此云非天。紧那罗此云疑神。摩呼罗伽此云大腹蟒神。有形即是色蕴。如下休咎精明等。无形无色蕴。如下空散消沉等。有想有四蕴。如下鬼神精灵等。无想无四蕴。如下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已上从天龙下即是八部。加人非人等。合是十部。但阙迦楼罗。此云金翅鸟。或译时失故。此等即是三界善恶诸法之总相也。若不乐本伦。舍其所执。亦得办道。是故菩萨现身以成就之尔。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至)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此结成也。妙净指寂灭心。妙力指金刚三昧。以金刚三昧。入诸国土而不坏己相。是名妙力也。以寂灭心现三十二应。而不杂己心。是名妙净也。问。菩萨与众生是一耶。是二耶。曰非一非二。只是个寂灭心。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故云非一。只是个金刚三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故云非二。譬如镜像。像有差殊。镜体不二。菩萨修此三昧亦然。其机类差殊。寂体不二。然究竟机类亦不差。何以故。总是寂灭心化现所成故尔。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至)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总标十四无畏也。跟悲仰句来。盖前来是慈。此下是悲。前来是应。此下是脱。慈故能应。悲故能脱。又无畏者。对有畏而言也。譬如私商过关。挟带有畏。菩萨入世无有挟带。故无畏。又如战士临阵。怯弱有畏。菩萨度生无有怯弱。故无畏。又如笼鸟受诸拘禁。心不得自在有畏。菩萨脱出声尘。身得自在。故无畏。总而言之。众生有四大见有畏。菩萨无四大见故无畏。众生着五受阴有畏。菩萨得五阴空故无畏。众生起贪等烦恼有畏。菩萨断贪等烦恼故无畏。众生无智慧有畏。菩萨具大智慧故无畏。此十四种无畏功德。乃是菩萨福备众生之法也。具见下文。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至)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音声是尘属地大。知见是识属火大。闻听是根属水大。妄想是生灭属风大。盖菩萨不观音而观观。苦自断灭。焉受尘壅哉。设对境不动。识自不生。火何能烧哉。设闻机杜绝。根自无用。水何能没哉。至若返闻闻性。生灭圆离。全是真觉。纵入鬼国。亦不能害矣。大抵鬼物无形。幻同风质。以真幻不相入。故不能为害。已上度四大见之法也。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至)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众生堕于色蕴。及诸受蕴。斫削真性。如刀断命。菩萨不尔。即有所闻。还闻自性。性既自闻。物不能害。是故刀断犹如割水吹光。性无摇动。刀断喻色蕴。割水吹光喻受蕴。众生堕于想蕴。覆蔽真性。如处幽暗。菩萨不尔。即有所闻。自性开明。明遍法界。是故药叉罗刹等目不能视。众生堕于行蕴。缠缚真性。如遭禁系。菩萨不尔。音性圆消。则内障清净。观听返入。则外累都捐。是故枷锁不能着。众生堕于识蕴。迁劫真性。如逢怨贼。菩萨不尔。灭音圆闻。则内无所待。遍生慈力。则外示天和。是故经过险路。贼不能劫。又五鬼即五欲之狞状也。药叉此云勇健。罗刹此云可畏。鸠槃茶魇魅鬼。毗舍遮啖精气鬼。富单那热病鬼。已上度五蕴之法也。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至)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众生贪欲成性。为色所劫。菩萨闻不随声。闻应闻性。故得远离贪欲。色所不动。众生忿恨成性。为瞋所劫。菩萨纯音遗尘。根与境一。故无能对所对。远离瞋恚众生昏钝成性。为痴暗所劫。菩萨声识消忘。觉明旋湛。故得法界身心皎然朗彻。远离痴暗。阿颠迦。此云无善心。性障即痴也。已上度三毒等烦恼之法也。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至)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融形复闻者。便是无我执也。苟无我执。何所不应。虽应亦无有分。故不坏世相。供养微尘诸佛。言供养诸佛者。便是显如来藏。是不空也。以不空故。即理即事。绍继法王。使种姓不断。令无子者而生智慧之男。以应其求也。六根圆通者。便是无法执也。苟无法执。何事不寂。虽寂亦非断灭。故不杂自相而含十方界。言含十方界者。便是显如来藏是空也。以空故。即事即理。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令无子者而生好相之女。以应其心也。又男者乾道任事之称。女者坤道柔应之谓。又表悲智。维摩云。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即此意焉。已上是菩萨悲智之法也。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至)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一须弥。一日月。为一世界。如是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百亿世界。总为一大千世界。如此有三千大千世界。是心之所化境者妄也。对妄显觉。觉还治妄。故称法王子。此大千世界有恒河沙数法王子。所说法门。敌观音一人。其福相等。且持观音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其福亦等。盖观音所证法门。不历尘劫。不动意识。闻处即觉。觉故即应。应处无迹。用处无偏。尘尘刹刹。无不含容。无不周遍。无不甚深。无不自在。是故观音法门。称为最胜者也。已上是菩萨声教之法也。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此结成也如文。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至)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此标四无量心也。无量心而云不思议者。正显无作妙力。用处无心尔。良由用处无心。故得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见者欢喜。求者得遂。若有心思议便是有碍。安得自在广应一切乎。此是总标。下是别释。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至)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首是一身之总。臂是一身之用。目是一身之照。又首是妙应。臂是妙力。目是妙观。广则八万四千法门。略则智定二法也。初由菩萨闻不随声。闻应闻心。若言其心俨是有迹。今虽闻心。亦不住着。故云妙也。妙又不可言。故云妙妙。在众生亦有是妙。但被见闻觉知分隔。故沦生死。菩萨不然。唯一清净宝觉。广应一切而不分。处处现身说法而不杂。是故得称为妙尔。此即菩萨慈心无量。救护众生之法也。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至)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现一一形者。谓不拘一境。有相则现。诵一一咒者。谓不拘一事。有患则救。是故其形其咒。充遍十方。微尘国土。目为施无畏者。由闻思二慧。故脱出六尘。纯是真心妙用。如声度垣。了无隔碍。以无隔碍故。众生之苦。即菩萨之苦。众生之悲。即菩萨之悲。总而言之。众生以苦恼为机。菩萨以悲哀为法。众生以怖畏为机。菩萨以无畏为法。大抵众生与菩萨。共为一命。既共其命。焉得不深哀而广济之耶。此即菩萨悲心无量。拔济众生之法也。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至)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前来初是闻慧。闻慧以妙有为法。次是思慧。思慧以妙心为法。今来是修慧。修慧以妙空为法。修习是妙空三昧。得妙圆通清净本根者。便是空智也。以空智游于世界。众生旷劫不得一见。设或见之。自然欢喜舍诸悭惜而求哀愍矣。此是菩萨喜心无量。利益一切之法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已上三慧。初则脱于根。次则脱于境。三则脱于识。此根境识一一脱出。得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曰我得佛心。证于究竟。佛心者。本法也。究竟者。本智也。以此本智。及以本法。运出自己家珍。供养十方诸佛。爰及六道众生。凡有所求。皆得遂愿。此是菩萨舍心无量。利益一切之法也。上来四无量心。一一皆从无心运出。故云不思议尔。此四不思议将来证我本法本智之妙用。非心意识境界。实实从细腻工夫处做来。岂苟然也哉。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至)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此结酬所问。圆照三昧。结寂灭现前句。缘心自在。结闻思修三慧句。又圆照即是寂照也。寂而常照。是一行三昧。照而常寂。是一相三昧。此一行一相三昧。便是法界圆通之门。便是实相境界。然此三昧不易到得。须假三慧之法。方能到得。盖三慧是路。由路以至于菩提。以至于三摩地位。偈云。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即此为证也。问。二十四圣所得。与观音所得。优劣何如。曰。实无优劣。但用心有异尔。如二十四圣所得。须到分别尽。分别岂非不是识蕴边事耶。观音不然。不涉思惟。不动心路。触处即证。证处即了。以是不同尔。又二十四圣所得。祇能自利。不堪接机。观音所得。实能入圣入凡。入真入俗。救水火之焚漂。济众生之渴乏。屠门酒肆。佛国魔宫。种种族类。种种音响。投之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较之他根。则不然者。盖他根性有遮蔽。有觉有不觉。有全有不全。惟耳根性无遮蔽。无在无不在。无觉无不觉。但不取诸蕴法。及以蕴我。自然得入无心三昧。得到圆通境界。是故观音一门最捷。娑婆称为施无畏者。良不虚矣。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至)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尔时下诸佛印成也。释迦从五体放光。十方微尘如来亦从五体放光。得交光相照者。同印观音所证之法不谬也。又显此法无凡无圣。三乘五性。有情无情。平等不二。问。若谓有情同觉则可。云何林木池沼亦演法音耶。曰。汝见林木池沼乎。汝若见。与汝说法竟。汝若不见。自尚不知。胡庸辨哉。且又不然。物物体真。谁云自他。头头是道。岂用亲疏。汝若回光返照。便同本得。何疑物之不演法音乎。是诸下被机蒙益。盖二十四圣。各有浅深不同。偏全不一。即有所得。还在故处。于是见山河是山河。见虚空是虚空。甚至此界不见彼界。此性不融彼性。故有高下。今入观音一门。得根尘消落。于是普获金刚三昧。悟平等一性。故不见山河大地。唯见十方国土。合成一界。一界者。一法也。一觉也。既悟是法是觉。焉有不忻所遇而兴起赞颂耶。梵呗。此翻赞颂。

△四敕命选圆。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至)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前来二十五人所陈悟由。若是佛观一相平等。原无优劣。若是初学人观。便有难易。便有彼此。故须料拣情尽。方堪教授阿难。开示众生。成将来之规范。为通方入道之门也。故敕文殊选之。毕竟从何方便。得易成就耶。

△五料拣圆通。

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偈共六十行。初五行颂真妄之源。次二十四行颂诸圣法劣。三四行颂观音道胜。四三行半颂诸根对辨。五三行颂独辨本根。六二行颂正责当机。七十行一句颂告示阿难。八三行三句颂结劝修学。九五行一句颂选成覆旨。临义中释。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至)迟速不同伦。

此五行颂真妄之源也。文殊承命。将欲选之。先提大义来说。大义谓妙觉明海。本来澄湛。本来灵妙。妙故无法不摄。湛故无物不照。虽照无心。虽摄无迹。无迹故称之为妙。无心故称之为湛。故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此真如随缘不变自在之理也。即前文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是已。奈何众生不了。涉境生心。境即所也。所立则照亡。心生则性隐。性隐则迷妄流转。照亡则全体不觉。以迷妄不觉。故成虚空。依空故有世界。故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有世界。又三世迁流。流不出于境。境囿想澄。故成国土。空顽无觉。即觉是妄。以妄知妄觉。故有众生。故曰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真如不变随缘生灭之相也。即前文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已。大抵世界国土众生。皆依空有。空生觉中。犹如沤泡相似。沤灭是无。而空性亦无。况复三有众生在空中耶。明知是无性。故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三有者。总指三界而言也。若以肉眼观之。此三界众生。宛然是有。若以慧眼观之。此三有众生。实同一觉。觉则更无余事矣。是故体究斯道。须要求一妙悟。悟了事同一家。然悟有多门。譬如人到长安。有南来者。有北来者。有东西而来者。不止一途而进。学此道者亦然。盖虽是个一相一理法门。然或拈一法。或就一事。或以一机一境。亦不止一途而进。总以到为期。故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虽然有顿渐不同。何者。此事在佛地观之。一一平等。逆顺皆可。逆则不由前尘所起知见。顺则寄根发明触处即了。无往弗是。故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若在初机。则有迟速。迟则二十四圣所修者是。速则观音一门者是。虽则迟速不同。统而论之。无非方便。故曰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至)云何获圆通。

此六行颂拣六尘之法也。初拣沙陀。观色尘而悟者。以色尘作观。虽极精了。亦不能彻。何者。色性是暗。觉体是明。明暗不相参。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次拣陈那。观声尘而悟者。以声尘作观。声有限量。不能遍含一切。何者。义海无涯。名言不及。言义既不及。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三拣香严。观香尘而悟者。以香尘作观。不恒其觉。何者。香以根尘相合则觉。离则不觉。离合不等。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四拣药王药上。观味尘而悟者。以味尘作观。亦非恒一。何者。味以尝时则有。不尝则无。其性不常。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五拣䟦陀。观触尘而悟者。以触尘作观。性非所定。何者。有触则明。无触则不明。所性不恒。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六拣迦叶。观法尘而悟者。以法尘作观。能所非遍。何者。虽灭诸漏。犹守内尘。内尘是空。空亦是所。有能有所。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至)云何获圆通。

此五行颂拣六入之法也。一那律以失眼故。乃旋见循元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眼入旋见为观。所性不一。何者。所见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四维尚阙一半。有明有暗。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阙义解见前文。入取回光返照之义。旋见循元。即返照也。二槃特。以愚钝故作数息观。乃返息循空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鼻息循空为观。支离不成。何者。鼻息出入。各自一偏而无交气。中尚无交。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交气即是出入之中。与性无交涉也。三憍梵。有牛呞病。乃还味旋知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舌入觉了为观。亦非通论。何者。舌入非是无端。必因味有。味亡知无。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四婆蹉。因毒伤足。乃摄念遗身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身入有觉为观。亦是非真。何者。身是能觉。触是所觉。能所涯量。难以冥会。既非冥会。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涯量者。即边量也。五善吉。以心无碍旋法归无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意知湛了为观。亦非是实。何者。意知杂乱。不恒湛了。终无有见。即有所见。未脱想念。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至)云何获圆通。

此六行颂拣六识之法也。一舍利弗。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而悟者。心见即眼识也。眼识要根境法三种和合方生。舍此三种。则是非相。非相是无。有相是境。若诘其本。先无准的。云何获得圆通也。二普贤菩萨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而悟者。心闻即耳识也。闻不以耳而以心者。心是法界之总。故曰心闻洞十方。然要大因之力方能得入。大因如修法界观。与夫发起大愿等心是已。然又太高。非初心所宜。是故拣之。难以获得圆通也。三孙陀罗难陀。因观鼻端白息久发明而悟者。观白即鼻识也。观鼻端白者。权宜摄心则可。以此入道则不可。何以。盖真心无住。有住则非。宛成心所。如何获得圆通也。其四富楼那。以辩才无碍销灭诸漏而悟者。辩才即舌识也。舌识但有音文。而无实体。即有开悟。必先诵习成说而后宣扬之。故曰。开悟先成者。然先成之说。岂是出世无漏之法也。不过世间名句尔。以世间名句。非可获得圆通也。其五优波离。初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而悟者。执身。即身识也。身以持犯为行。持即是戒。犯即是业。假如身有业。戒得以束持之也。身若无业。戒将何施。即有所施。止是一身。不能遍一切法。何以获得圆通也。六目犍连。以旋湛心光。久成清莹而悟者。旋湛。即意识也。意识所以发通者。由宿因定久故。非关意识分别而有通也。何者。念缘非离物故。念既不能离物。何以获得圆通也。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至)云何获圆通。

此七行颂七大之法也。一地大。持地菩萨因平地而见道。非通达之论也。何以故。地性有为。圣性无为。有为与无为。何以获得圆通乎。二水大。月光童子。想水而得忍。亦非如如之理也。何以故。想念非真。有觉有观故。有觉有观。焉可获得圆通也。三火大。乌刍瑟摩。厌欲修金刚三昧。大非初心之法也。何以故。火有暖触。触必有待。非无对矣。云何而得圆通耶。四风大。琉璃光菩萨。观风力无依而悟入者。亦非无上之觉也。何以故。风性是动。空性是寂。动寂非恒。于何而获得圆通也。五空大。虚空藏菩萨以性空证无边身。然空性昏钝。性体是觉。觉与不觉。如何获得圆通哉。六识大。弥勒菩萨修唯识观入三摩地。不知识性不停。非常住法。若存心于其间。便是虚妄矣。若何而得圆通哉。七见大。大势至法王子。由都摄六根。归于无念。然念性是行相是无常生灭法。总属有为。且又因性是有念。果性是无念。二体各殊。云何而入圆通也。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至)出世获常住。

此四行颂观音道胜。我今下初一行三句颂教体也。教体立音闻为观者。非徒取其音声也。盖声之外为音。音又声之清者也。人根聪利。得音以遗声。得闻以遗音。乃至得三摩以遗觉而成道者。总之不离音闻而作佛事。故佛出娑婆界。立此为教体。众生藉是离苦而得解脱矣。良哉下次一行一句颂观音妙用也。观音得此三昧。能以三十二应入微尘国。又以四不思议。十四无畏。自在之力。施于众生者。乃是观音妙用也。妙音下三一行颂总叹德用。妙音有不思议之用。梵音具清净之德。有此德。有此用。救世世得安宁。出世而获道果。世出世间。不离此音闻为入道果捷法也。是故观音名遍十方者。由此德用尔。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至)是则通真实。

此三行半颂诸根对辩。以验真实。譬如人静居。喻本觉。十方齐击鼓。喻圆机。十处一时闻。喻圆应。假如人静居时。设十方齐击鼓。岂有不觉者乎。岂有回避处乎。既无回避处。便知是觉。本来圆矣。又如人静居时。设十处一时闻。岂有不应者乎。岂有容心处乎。既无容心处。便知是法。本来通矣。且觉本来圆。法本来通。又不许回避。又不许容心。便知是本觉矣。此是寄根发明底意思。若较之以他根则不然者。假如目有障无所见。身无合则不觉。口鼻亦然。至于心念纷杂。起灭不停。此则所不齐也。耳则不然虽隔垣之声。遐迩之响。无不听闻。无不真实。此是圆通觉道理。若较之以他根。则不能者。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至)身心不能及。

此二行颂独辩本根。盖本根有动有静者。乃是声尘。声尘有动有静。非关闻性为有为无也。假令声静时。号无闻者。盖是独无于声尔。岂闻性亦无耶。假令声动时。号有闻者。盖是声有尔。岂闻性有声哉。今若拣去动静有无生灭。则闻性圆常。便是真实之法也。

纵令下释成当性。大都梦想是无思。觉观是有思。此个真常之性不为有思而有。不为无思而无。何者。此事不与念想相应故。故身心不能及。又非生灭有为法故。故不为不思无者。非人人本具真常之性耶。由人人本具真常之性。是故立声教而得闻示云。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至)旋流获无妄。

此二行颂正责当机也。今娑婆世界。同具真常之性。同禀音闻之教。乃愚智有异。盖聪明睿智者。藉其声教宣明解了。愚而不知者。迷其本闻随声流转。他则勿论。只如阿难。岂非不是聪明睿智。具有此真常之性者乎。今乃徒记语言文字。不知语言文字。秽污心田。是生灭法。即有所思。非为正见。总是随声流转。迷其本闻也。若使回光返照。不随前尘所起知见。便是旋流获无妄矣。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至)明极即如来。

此十行二句颂告示阿难也。初阿难下一行一句。总颂观音三昧。金刚是觉。如幻是闻。闻即闻于觉。觉同金刚故。此金刚宝觉真心。非心意识境界。故云不思议。一切诸佛皆从此出。故云佛母。此直提观音所证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以告阿难也。

汝闻下一行半颂责失劝进。汝能闻佛一切法门。独不能返闻自性。除于欲漏。虽畜多闻何益哉。今我劝汝。但将闻佛法之闻。而闻自己之闻。自己之闻。便是无尽藏也。若闻他之闻。纵多有限。前文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法门。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便是自闻闻也。闻非下一行半颂正显闻体。盖因声而有闻相。因名字而有忆持相。此忆持之心。与闻声之性。尽成生灭边收。是无常之法也。今若旋汝闻机非由于根矣。若脱得声相。非由于尘矣。若不忆持名字。非涉于思矣。三妄既离。一真无待。非阿难之本性。更是谁名耶。是故劝汝若脱得一根。则六用皆成解脱矣。前文云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是已。

见闻下二行半颂直明觉相。性体上有见闻觉知。皆如幻翳。三界中有一切诸相。悉是空花。闻根既复。六根亦除。如是尘自消而真觉圆净矣。真觉既净。光自通达。净极光通。自然虚而灵。寂而照。只此虚灵寂照。便是法界如如之体也。若证此理。然后观世间诸相。犹梦中事。汝不留连登伽是无。梦想元空。何有碍乎。

如世下三行三句颂法喻双合。譬如一个幻师。幻作男女等相。虽见诸根牵动。要知止是一机。若一机息灭。诸幻寂然矣。喻如一个湛精明性。因湛不了。遂生诸妄。虽见六妄和合。要知止是一湛明性。圆明自妙。但诸学根有利钝。分证未圆。是以迟速不同。若惑尽垢除。觉明自显。觉明明极。便到如来地位矣。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至)非唯观世音。

此三行三句颂结劝真修也。大众下一行一句劝其真修。如今劝阿难大众。但旋汝一向随声流转这点倒闻之机。移来反闻自己之性。贵在一闻即觉觉亦不住。何者。有觉即乖。有住即非故也。即用前三慧中意。闻所闻尽。脱过一重。觉所觉空。脱过一重。至于空所空灭。又脱过一重。如是重重脱尽方见性成底道理。直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果到寂灭现前地位。便是无上道也。须知圆通法门。实实如是。

此是下二行半颂引人结证。此是者。指三慧而言也。盖三慧是路是门。谓从上微尘诸佛所得菩提。所得涅槃。莫不由此而入。三世如来菩萨。及修学人。所得菩提。所得圆通。亦莫不由此而得成就。至于文殊自谓不特观音一人为然。我亦从中而证也。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至)真实心如是。

此五行一句颂选成覆旨也。诚如下二行三句选圆得当承佛以方便之法为问者。今拣出世之学。救末劫之弊。成就涅槃之心。无如观音一门为最。其余方便。不过佛之威神。即事了事。暂舍尘劳而已。若要悬救末劫。成就涅槃。久长修学则不能尔。是何也。以二十四圣论之。有浅有池汪者。如陈那身子等似为小。深者如普贤势至等似乎大。望大则众生不能构副。望小则又摄机不尽。今观音一门。无机不被。无法不摄。浅深同益。小大相宜。可使久长修学也。故选观音为当。

顶礼下一行三句颂请祈加护。顶礼者。珍敬之意。如来藏者。三宝之称。无漏不思议者。继误观音一门。是无漏不思议之法也。以不思议之法。授之于阿难。垂之于末劫。若非三宝加被。则不能流通矣。是故祈佛加护。愿垂冥助焉。

但以此二句正劝修学。今劝阿难大众。不必他修。但依观音所说。闻而思。思而修。直到圆通地位。如到圆通地位。便是超过其余也。

末一句文殊自陈。我之承命选圆。实无私心。舍彼取此。乃是如法所拣尔。所谓依义不依文。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此是我之真实心也。

△六闻法获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经家所叙得法益也。前第一卷中。阿难叙云。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此叙未悟本来之性。不知奢摩他路。忙趋两头。滞攀缘心故。至第四卷中叙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此叙虽悟妙湛之体。不知三摩家舍。犹有解碍。滞法障心故。及今闻圆通门。顿获菩提。及大涅槃。叙云。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若据一往看来。阿难是悟菩提路。是入圆通门。是见涅槃家矣。而云因事远游未得归还者。岂阿难犹未有证耶。曰。不然。有二义故。一诸佛发愿不般涅槃。菩萨度生未入正位。皆留惑润生故。而阿难持佛教体亦度生心切。虽悟涅槃。未入正位。是残思未尽故。故云因事远游。未得归还也。二生佛虽云平等。染净毕竟有异。阿难虽悟本来。岂得便同于佛耶。要在历生淘净微细无明。方得成无上道。故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有此二义。故经家作如此叙尔。

普会下叙广益。天龙八部是佛之常参众。二乘及初心是佛之学法众。此二众历会已久。是尝闻于顿旨。在今闻法而得法眼净矣。性比丘尼是尝登于三果。在今闻法而证无学道矣。无量众生是同具平等觉性。在今闻法而发无等等心矣。已上依次叙列得益有差。然究而论之。实抑不差矣。何则。众生发无等等心。岂非发无上菩提心乎。性比丘尼证无学道。岂非证寂灭心乎。二众得法眼净。岂非见得寂灭心是无上道乎。不然。前观音说竟。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岂当日大众非今日四众耶。要知必不然矣。

学道如农家相似。初则辟其草莱。斩其荆蓁。和柔其土。然后设方便之法。以时播种焉。而道亦然。先要辟其妄惑。斩其恶见。和柔其心地。然后设方便之法。以时播种焉。所云播种者。即是播佛性种子也。所云方便之法者。即是依世间老农养苗之法也。养苗之法。先要审其天时。耘其恶稗。接其生生之气而已。不然。若单和其土。不播其种。则用无田矣。既播其种。不设法以养之。则生稊稗而成恶苗矣。且播其种又设法以养之。若不审其天时。则是过而养之。犹若宋人然。揠苗助长。使无生气。灭其天理而苗槁矣。此岂良农之法哉。夫良农养苗。全要审其天时。接其生生之性而已。是谓善稼者也。观世尊初用奢摩他。止阿难妄心。是辟草莱矣。次用三摩钵提。拔阿难惑障。是斩荆蓁矣。后用禅那。教阿难入圆通门。是和柔其土矣。而今将当播种之时。脱不设法以养之。则又与外道之法何异。是故入禅那之后。当说诸佛最初成佛方法。而养其道以接生生之性而已。问前三种已是方便。今何复云方便为哉。曰前方便乃是师家接机之法。今说方便。乃是学家操履之方。盖总一方便。由用处不同尔。是故师家无此方便。不能成范后昆。学家悟后无此方便。不能成办道业。不然阿难悟后何为也者。若说入涅槃。则是断灭见也。若说不入涅槃。则是常见也。或若一任其起灭而不收耶。抑又有心遏而不起耶。若然。则与不学道者何异。且一悟便了。乃是天然外道。非正见也。前不云乎。不知悟后有许多事在。正为此也。于是知戒定慧三学。真万世学道模范。不可废已。是故说禅那之后。复示诸佛最初成佛方便。直至后文云。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那时方好说罢参禅客也已。

△四示最初方便文三。一请愿。二许宣。三文殊请名。

一请愿。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至)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初阿难下叙其所悟。悲者悲前所失。欣者欣今所闻。阿难将欲陈愿修行大道。先述己悟而庆所闻也。由来一向未得圆通门。未识涅槃路。故不知成佛道理。今承文殊指授心迹圆明。悟知成佛法门。依此修行。是无惑矣。

次常闻下正陈所愿。盖闻学道本为度生。度生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在如来则自觉已圆。而能觉他。在菩萨不然。宁自未度不入涅槃。先愿度人。阿难仰希如来则不能。亦愿学菩萨发心尔。问众生无边。若为度尽耶。曰菩萨观自心如镜。观众生如影。影现镜中。镜自无生。达得无生。即是度也。故知自生自度。自觉自圆。菩萨度生为若是而已矣。

三世尊下防非请法。摄心入定。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邪师说法即是烦恼。去佛渐远。即是不觉。以不觉故生诸烦恼。即是魔事。阿难谓我欲修行。设照察不到。不觉而有念起。难以摄心。便是烦恼。又或末劫邪师炽盛。难以入定。便是魔事。而今若为使烦恼断而进菩提。云何令无魔事而安道场。此阿难发四弘誓愿修行入道。虑恐力弱未能。故有此请尔。

△二许宣三。

一赞善。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至)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赞善者。允可其请也。允可阿难善体佛意。善持教法。盖佛意不欲垂之空言。要待人修。行道必多魔障。须假成规。此诚有益于当机。悬救末劫。是以允可其请两称善哉。

△二总标。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至)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此总标三决定义也。毗奈耶。或名毗尼。翻灭。正翻为律。律者法也。大小乘戒通称。此三决定义以戒为首。又定慧由戒生。故举毗奈耶而言也。然此三法名三无漏学。佛尝宣说。阿难要摄心修行。当依此学。此是十方如来最初成道方便之法。决定少不得底。故名三决定义。

△三别释分三。一戒学。二定学。三慧学。

一戒学。

初淫戒。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至)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初阿难下辩其邪正。生死根本淫为其首。设若其心不淫。生死自然无由相续矣。故以戒淫为正。设若淫心不除。纵多智禅定。必落魔道矣。故以不戒为邪。就其邪者而论。带淫修禅。有深有浅。故其报有上中下。彼亦各自谓成无上道。虽成其道。不知乃是邪也。

我灭度下申明利害。由此邪故。转展惑迷。后世至有假冒知识。混乱佛法。引诱众生。失其正路。堕爱见坑。其利害非细故也。

汝教下申明教诫。由此利害得以相关。是故我教修三摩之人。深所当戒。戒必至绝其萌念。故以心言也。此是佛之决定法。第一清净明诲也。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是故下重喻得失。戒生定。定生慧。慧即法身也。法身清净。必禅定中得。岂以淫身而求之哉。设以淫身而求禅定。喻如煮砂欲其成饭。纵经百千劫。祇名热砂而已。以淫身而求禅定。纵有妙悟。亦是淫根而已。且也不止不得其道。将必轮转三涂矣。是为所失。故我劝真修禅定者。必求妙悟。使淫机顿绝。身心俱断。连此断性亦无。如是清净。方可希冀菩提。是为所得。如我方双结上意。谓依上佛训即是正说。不依上佛训即是邪说。又波旬讹也。正言波卑夜。此云极恶。所谓恶中恶。魔王最甚之称也。

△二杀戒。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至)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下辨其邪正。生死结业。杀心为甚。设若其心不杀。生死自然不相续矣。故以戒杀为正。设若杀心不除。纵多智禅定。必落魔道矣。故以不戒为邪。就其邪者而观。带杀修禅。有深有浅。故其报有上中下。彼亦各自谓修无上道。虽成其道。不知乃是邪也。

我灭度下申明利害。由此邪故。转展纵横。后世至有假冒知识。公然食肉。薰秽佛法。引诱众生。为鬼神群队。其利害非细故也。

阿难下别示开遮。五净肉者。不见不闻不疑。兼自死。及以鸟残。此五非断命根。故称为净。佛比为年时饥馑。其地或蒸湿。或是沙石。草菜不生。此五净肉。乃神力所化。佛于小乘部中权许听食。所谓开也。反此则禁。所谓遮也。今经明一乘佛性了义之说。如何食肉名为释子。而悟了义之教耶。

汝等下示食肉之过。盖释子者是学道之士也。学道之士食肉。纵开悟似三摩地位。亦不过是罗刹矣。罗刹此云暴恶。相杀相食。如羊死为人。人死为羊。轮回未已。如何出得三界。此又利害之关。食肉之过也。

汝教下申明教诫。观其食肉之过。实为利害之端。是故我教修三摩地人。深所当戒。戒必至于断杀而止。此是佛之决定法。第二清净明诲也。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是故下重喻得失。盖一乘佛性。自当具慈忍之心。要见慈忍之心。必禅定中得。岂杀心而求之哉。设以杀心而求禅定。喻自塞耳高声求人不闻。是盖弥隐而弥露矣。以杀心而求慈忍。是盖愈忍而愈乱矣。

清净下引事比明。且清净比丘。不止不杀物命为是。只如生草不忍践踏。况食众生血肉耶。比类而言。即东方之绢帛。西方之裘毳。兼之乳酪等物。若不服食。便是真得解脱出三界人矣。何以故。若服众生身分。自然为彼所缘矣。如食世间百谷。自然不能离地矣。服食尚然。况相吞相杀而无沦堕者乎。是为所失。故我劝真修禅定者。要当具慈忍之心。必使身心二涂。不服不食。如是清净方可希冀菩提。真得解脱矣。是为所得。如我下结意如前。

△三盗戒。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至)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下辩明邪正。生死循环偷心为甚。设若其心不偷。生死自然不相续矣。故戒不偷为正。设若偷心不除。纵多智禅定必落邪道。故以不戒为邪。就其邪者而言。若带偷心修禅。有浅有深。故其报有上中下。彼亦各自谓成无上道。虽成其道。不知乃是邪也。

我灭度下申明利害。由此邪故。转展潜欺。后世至有假冒知识。引诱众生为妖邪类。失心耗家。其利害非细故矣。

我教下别示利害。且何以明其利耶。佛教比丘。循方乞食。循方者循佛所制之法也乞食者。乞其所得分卫四众。成无贪之法也不自熟食者。示无所营心也。旅泊三界者。示无所留恋也。此尸罗清净规则。有利于世间。故谓之利也。又何以明其害也。佛制比丘清净行道。今则不然。内怀奸诈。外现威仪窃如来之法服。诳檀信之赀财。反非正类。公自行欺。种种造业。皆言佛法。此伤化败俗。有害于众生。故谓之害也。

若我灭下别验真假。前以私心故。潜匿奸欺。称善知识者。又以偷心故。假我衣服。裨贩如来者。又以不信自心故。非他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者。末世之人。如是。将何分别真假。佛曰不然我灭后有比丘。决定修三摩提者。能以身然一香一灯或烧一指节。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永脱诸漏矣。何也。人有私心故潜匿奸欺者。此计我相也。今能将身然灯供养如来。是无我相矣。人有偷心。故裨贩如来者。此计人相也。今能烧一指节供养像前。是无人相也。人有不信自心故非他具戒为小乘道者。是计众生相也。今能于身上爇一香而徴自心自觉。是无众生相也。此人如是无有三相。岂非好比丘耶。是为真也。若不如是。我说此人。纵修到无为田地。乃是假也。何者。不能忘身。三相宛在。偿报何已。佛昔诟比丘食马麦。今自尝之。宁非宿报。人我未亡与此何异。

汝教下申明教诫。观前偷心不除。便是利害之端。故我教修三摩提人深所当戒。必断偷盗。此是佛之决定法第三清净明诲也。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是故下重喻得失。且无我无人无众生者。即是无漏妙净明心也。要见无漏妙净明心。必禅定中得。岂偷心而求之哉。设以偷心而求得。喻如水灌漏卮。纵百千劫。终不能平矣。若以漏心而求妙净。设有妙悟。亦不能复矣。是为所失。

若诸比丘下翻过成益。所言衣钵之余。分寸不畜者。即是戒度也。乞食余分。施饿众生者。即是施度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者。即是进度也有人捶詈同于称赞者。即是忍度也。身心二捐与众生共者。即是禅度也。不将不了义以误初学者。即是慧度也。已上六度。若对前三过。翻成三益。何者。前是假佛衣服裨贩如来。今乃分寸不畜。复能丐施余众矣。前是非他具戒为小乘道。今乃合掌礼众。复能捶詈同于称赞矣。前是潜匿奸欺假称知识。今乃身心二捐。复能将了义开示初学矣。比丘如是忘身为物。真得三昧也。是为所得。

如我下结意如前。

△四妄语戒。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至)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下辩明邪正。杀盗淫若犯。还是世间业。虽重犹可。若是妄语。不惟迷误自己。亦复迷误无量众生。永灭善根。不可不戒也。故今标妄语有四失。一修禅不得三昧。二心地不得清净。三堕爱见魔。四失如来种。所谓下别释。谓实未有得。妄谓有得。实未有证。妄谓我证者。此心有所计是我相也。故修禅不入三昧。又妄谓我得我证。世间尊胜世间第一者。此心有所著。是人相也。故心地不得清净。又妄谓人言。我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乃至十地。地前菩萨等。是见魔。又希求人礼忏。贪其供养。是爱魔者。此心有所欲。是众生相也。故堕爱见魔。此人如是妄得妄言。妄自尊胜第一者。此心起大我慢。是一颠。迦杀佛人也。喻如刀断多罗木。再无活理。故失如来种。妄语有此四失。乃永灭善根。沉溺三涂是为邪也。一颠迦。此云断善根罪同波罗夷。

我灭度下。明其遣化。

敕诸菩萨下标本。

或作下标迹。

所言本者。本有定属。一大乘菩萨。次二乘阿罗汉。此二可以遣化。余则勿能也。所言迹者。迹无定属。如沙门白衣人王宰官。乃至奸偷屠贩。凡有机感。无不应身。所谓四摄中以同事摄也。于是知真正应身大士。皆佩密记。既膺密记。焉可露布。眩惑于世耶。唯除临终遗嘱弟子之类。以表慧命不断。然亦不说我是菩萨是罗汉。泄佛密因也。

云何二句。结指前未得谓得之人。惑乱众生。断断是邪。反显阴翊密遣者。是为正也。

汝教下申明教诫。妄语之害大有关系。故我教修三摩提人当戒。断除妄语。此是佛之决定法。第四清净明诲也。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是故下重喻得失。十方如来同一道者。便是直心也。要见直心。必禅定中得。岂诳妄而求之哉。若以诳妄而求禅定。喻如刻人粪为旃檀形。弥增臭秽。终无香气矣。以诳妄而求三摩。祗成虚罔。终无得益矣。

我教下劝除妄心。四威仪。即行住坐卧寻常之行也。寻常之行。尚不宜虚假。况称四果十地等上人法哉。若窃四果十地等上人之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其罪必至诛灭。若诳妄而窃法王。其报又不止诛灭。将沦堕弥涯矣。何者。因地不真实。感果自当纡曲。今且勿论其因果。止就曲纡之心。而求菩提之果。还可得乎。如噬脐人。亦必无成就之矣。

若诸下劝行直心。故劝修三摩人。但去无始虚伪恶觉。即无魔事。一切时中放教闲闲地。触处便用。用处便了。即是直心。祖师云祗贵虚闲。不昧作用。即是成就菩萨无上知觉也。如我下结意如前。

楞严经正见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