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从世尊!声闻、缘觉以下,正说中之第二,举八章以明乘境。言夫善不自生,必由境起,故有作、无作二种圣谛,皆是一乘之境也。大意虽尔,好寻此下外文,则无异上明究竟、不究竟。所以私怀亦可举境证究竟,曰:二种圣谛皆是修善之缘,而二乘但观一种圣谛,如来二皆已达。观境既尔,则所证未究竟明矣。就中开为二:第一、前四章总明境界;第二、后四章别明境界。总取有作、无作二种圣谛,无所简除,皆为一乘境,故名为总;简除三谛,唯无作灭为极,故名为别。就第一、总明境界中有四章:一、无边圣谛章;二、如来藏章;二、法身章;四、空义隐覆章。就第一、无边圣谛章开为五重:第一、牒二乘所得,即是有作四谛。

【钞】第二、举八章,明乘境者,是前五章所观之境。

夫善不自生等者,言前五章,以万善为乘体,此义不孤。然自生必詑境而起,故二圣谛为乘境也。何者?众生心体本寂,即无作灭谛。但两苦二集,以为能覆;二道一灭,以为能显。为显此灭,应修万善。始从初心,终至妙觉,皆乘万善,为显一灭。后之七章,只是重明一灭,得名不同,隐显有异。是故乘之与境,未曾相离。真子即是能乘之人,虽分三文,实是一法。人即是法,斯言可凭。文既显然,理将何隐?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智功德作证,亦善知此四法义。

【疏】第一,初观圣谛者,谓始观有作四圣谛也。以一智者,言以一有作谛智也。断诸住地者,谓断四住惑。四断智,谓断因智得惑断,故云断智。亦可以四谛下,结为四断智。功德作证者,谓无为功德。亦善知此四法义者,谓四谛义明,得少分观也。

【钞】第一、释无边圣谛章。

观圣谛者,广释四谛,在大经第十一明慧圣行中。经云:又有圣行者,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又苦者有三相:苦苦、行苦、坏苦。集者二十五有,灭者二十五有,灭道者修戒定慧。经文甚广。又善男子,有漏法者有二种相,有因有果;无漏法者亦有二种,有因有果。有漏因果者,集因苦果;无漏因果者,道因灭果。

四谛下,结者,智论云:结谓九结:爱、恚、慢、痴、见、取、疑,并悭、嫉。

【疏】第二,从无有出世间以下,明上上非二乘分。

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疏】从世尊以下,第二、明上上非其分。无有出世间上上智者,昔明阿罗汉金刚心,是学中之极,以为世间之上;罗汉果心,名为上上。今既明二乘未满,故亦非上上也。四智渐至者,以智释非上上,明智体未满,更有所至。及四缘渐至者,举境释非上上,更有无作四谛应至。言智境皆未竟,那得上上?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者,举佛真上上,以证二乘非上上。佛智圆极,无所更至,故云无渐至。

【钞】阿罗汉金刚心者,断惑之心也。四智谓四谛智,境谓四谛境。

【疏】第三、从世尊金刚喻者以下,明第一义智亦非二乘分。

世尊,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

【疏】从世尊以下,第三、明第一义智非其分。就中有六句,合为三双:第一、双牒是非,明第一义智是佛非二乘;第二、从世尊以无二圣谛智以下,双释是非,先释非,后释是;第三、从世尊若坏一切以下,双结是非,先结是,后结非。皆可见金刚为喻。佛断诸住地,谓四住地。

【钞】以无二圣谛智者,只是前一智。经不思议空智者,无名云:正觉虚寂而能照空,照空则非空,寂则非有,非空非有者,名不思议空智也。

【疏】第四、从世尊圣义者以下,明圣义亦非二乘分。

世尊,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

【疏】从世尊圣义以下,明圣义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举有量及少分。为释可见。

【钞】经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等者。无名云:夫称圣者,微妙玄通,不可测尽者也。彼二乘者,智不穷微,德不极妙,安得充大圣之义耶?

【疏】第五,从圣谛者以下,明谛亦非二乘分。

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㲉藏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疏】从圣谛者以下,第五、明谛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明是如来谛。非谛者,苦、集非其谛;亦非功德者,谓灭、道非其谛。第二、明是如来谛。可见谛是审实为义,故云是佛,非二乘分。而无作谛亦复可然,但有作谛,何非其分耶?虽复作谛,亦不如如来深达,故云非其分。何者?所言二乘,观有作四谛,断三界惑,亦是方便。就实为论,观有作四谛,断三界惑,正在七地上。

【钞】苦、集非其谛等者。二种苦、集,二乘不能审实,故但非其谛。道、灭亦然,二乘虽复得有作谛,不如如来深达二种苦、集即如来藏,故下文云颠倒即真实也。

经为无明㲉藏等者。无名云:世间者,众生世间。无明㲉藏者,心之所窟宅也。彼众生者,既以无明为心窟,处昏闇而莫晓,安寝永夜,反流靡津。自非大圣垂灵益,何以自觉?导群迷于蒙俗,开神功以坦路,曜慧光以朗烛者,熟能兴于此也?壳㲉(上苦角切,下苦侯切),卵㲉也。鸟子在卵,须母曰㲉。见新加切韵说。若准此义,合用㲉字,以含情识故也。

【疏】从圣谛者以下,第二、如来藏章,为叹八圣谛甚深。上直明二种圣谛唯是如来,非在二乘,而未明其甚深之所以,是故此举如来藏为叹二种圣谛。今日此八谛说于如来藏,藏既甚深,则八圣谛岂得不深?故云二种圣谛唯在如来,非是二乘。就中开为五重:第一、直举如来藏叹八圣谛甚深;第二、从若于无量以下,举如来藏与法身劝信八圣谛;第三、如是难知难解以下,仍广明八圣谛名、体、相;第四、从如是无作四圣谛以下,结无作圣谛唯在于佛;第五、从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以下,料简二灭谛。就第一、举如来藏叹八圣谛甚深,亦有三:第一、直叹甚深。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钞】第二、如来藏章。

经微细难知等者。无名云:虚而非无曰微,实而非有曰细,渊不可测曰甚深。唯得菩提智者,乃能知之,智者所知也。

【疏】第二、从何以故下,释叹。

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

【疏】此说甚深如来之藏者,言于八谛说如来藏也。

第三、从如来藏处以下,结叹。

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疏】说圣谛义者,明此八谛依如来藏而说也。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者,无作灭谛即如来藏,所以甚深;两苦两集能隐此藏,二道一灭能显此藏,则其隐显之所以难明,故亦皆甚深。

【疏】从若于无量以下,第二、举如来藏及法身劝信八谛。物闻圣谛甚深,唯佛境界,便谓然则若非如来,都无应信,当复为谁而说此谛耶?所以举此如来藏及法身劝信曰:无作灭谛即如来藏,此藏显为法身。若能信此如来藏及法身,即能信此八谛,所以劝信之也。且闻如来藏既是甚深,非识所量,即谓此如来藏已超惑累,独自清净,故知非识境界。所以亦明此如来藏隐在烦恼之中,非出惑累。若能无疑于隐义者,亦能无疑于显法身。若能信此隐显之义,即能信八谛。昔日不明,理在惑中。又二圣谛中,唯明一种圣谛,皆是方便之说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信藏,即信法身。

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疏】第二、从于说如来藏以下,正明能信如来藏及法身,即应信八谛。

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则信解说二圣谛义。

【疏】藏即既是隐,但就藏可难,所以传取显时法身为劝也。

【钞】经: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者。无名云:然人怀胜求,但心昧故不了。虽未能了,可审其不无。始既不无,则终必定有。故言若于无量烦恼所缠不疑惑者,则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也。此则信解说无作圣谛是真实,解说作圣谛为方便也。

【疏】从如是难知以下,第三、出八谛名、体、相。上来直称二种圣谛,但未显其名、体、相故,此故广明之。就中亦分为八:第一、总唱二种圣谛。

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

【钞】经如是难知难解者等者。无名云如是难知难解者,此统举始终也。初说作谛,名为究竟;后说无作,亦名究竟。名同而实异,谁能知之?意远而言近,孰能解之?能知解者,要当推近以及远,观果以寻因。故上言若能了所缠,云佛性者,则已出之法身也。

【疏】第二,从何等为说二圣谛以下,列二圣谛名。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钞】第二,列圣谛名者。无名云何等?等者,将显名以辨实也。

【疏】第三,释会有作有量。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

【疏】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此二句是。

第四、从何以故以下,释所以名有作有量。

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

【疏】前三重,可见。第四,释名疑。云何以名有作有量耶?释曰:非因他能知一切苦者。因他,谓二乘、七地。言非此因他人能知三界内外一切苦、集、灭、道也,故名其人有作有量。所以其所照谛,亦名有作有量也。

【钞】非因他能知一切苦等者。七地、二乘,必因他教。因他教者,但知有作有量,不知无作无量,故云非此因他人能知一切苦等。一切等,即是无作无量也。故名此因他能知之人,名为有作有量也。人既名为有作,以人名法,则其所照谛,亦名有作等也。

【疏】第五,从是故世尊以下,举二种生死及二种涅槃,释有二种圣谛。

是故,世尊,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疏】第五,举二种生死、涅槃为释。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者,境既从人,必有有作、无作之别,故生死亦从人,则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也。二乘七地名有为人,分段生死是有为人所知;八地以上名无为人,变易生死是无为人所照。故云有为生死、无为生死也。有为生死即是有量苦、集,无为生死即是无量苦、集。八地以上亦能照分段生死,但就七地未照变易生死,故因为别也。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者,境与生死皆从人得名,故涅槃亦从所证人,即有有余、无余二种也。二乘七地名有余人,有余人所证名有余涅槃;如来名无余人,无余人所证名无余涅槃。有余涅槃即兼有量灭、道,无余涅槃兼无量灭、道。

【钞】八地已上,亦能照分段生死等者,七地未照变易,名有为人;八地已上能照变易,名无为人,此显别故也。其实八地双照二死。

【疏】第六,从说无作圣谛义者以下,释无作无量。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

【疏】说无作圣谛义者,是说无量四圣谛义者,第六,释会无作无量。

第七、从何以故以下,释所以名无作无量。

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疏】从何以故以下,释所以名无作无量。疑云:何以名无作无量耶?能以自力知一切者,明八地以上,入法流水,念念自知也。亦从人得名,故云无作无量也。但灭谛那得自知者,是谓仰信,非言现知也。

【钞】能以自力知一切受等者。无名云:智由内发,以穷缘尽照者,名为自力也。自力生智,乃得无量。是故如来以无量之妙智,照彼无作真谛,则谛无不尽,智无不周也。受者,犹受阴之流也。凡有智以接痛痒者,皆名之为受也。

【疏】第八,从如是以下,总结二种圣谛。

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

【疏】从如是以下,第八、总结如是八谛。如来说四谛者,八谛之中,昔日如来为二乘、七地,但说有作四谛。又云:三界内外,虽有八谛,如来合为四谛也。

【钞】如来合为四谛也者,无名云分别作及无作,故为八;考名以定实,其唯苦、集、灭、道,故四也。

【疏】夫今此二种圣谛,合有十名:三界内谛,有作、有量、有边、有为、有余;三界外谛,无作、无量、无边、无为、无余。

【钞】今此二种圣谛,合有十名者,皆是此经文有之,细寻可见。

【疏】凡此十名,亦可当体为称,而今此中,只从人为称也。二乘七地,称之五有,八地以上,皆名五无。而二乘七地称五有者,皆因未竟三界外事,更有应作为称也。八地以上称五无者,亦皆因修习已极,更无新造为称,则可推也。八地以上,亦皆照三界内事,但就七地不照三界外事为别也。当体称者,三界内集、道二谛,自为因感苦、灭二谛,苦、灭二谛从作因生,故名有作。

【钞】集、道二谛自为因者,集因苦果,道因灭果。集则根、尘相对,生于爱、见;苦则无明、行、业、父母等缘,生于识等。故知二谛皆从作因生。

【疏】且此四谛,亦未穷其源,故名有余、有边、有量。苦、集、道三谛,当体自生灭,故名有为。一灭谛从有为因得,故亦从因为称。三界外谛,集、道二谛,虽有作义,但作用微,不如界内之现,故受无作名。何则?前念为因,后念为果,念念新易,难见作相。苦、灭二谛,亦从无作因为得,故亦得无作。本义云:苦、灭二谛,当体不能作果,故名无作。然则三界内苦、灭二谛,亦应无作,故不须也。四谛理尽,且穷其原,故言无量、无余、无边。一灭谛体非生灭,故言无为。三谛皆从灭谛为称也。

【疏】从如是无作四圣谛以下章中,第四、结八圣谛唯佛究竟。八谛名体既竟,宜明穷此理者,故更结如来究竟此理也。就中即有四:第一、明唯佛究竟。

如是无作四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

【疏】第二,从非阿罗汉以下,明非二乘究竟。

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

【疏】第三,从何以故以下,释二乘非究竟。

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

【疏】非下、中、上者,下谓声闻,中谓缘觉,上谓七地,明非此三种人得究竟涅槃也。又云上谓佛,非三种人皆得,唯佛一得也。

第四、从何以故以下,释唯佛究竟。

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阴、一切苦灭作证。

【疏】第四,释佛究竟疑。云何以唯佛究竟耶?知一切未来苦者,苦佛已过,但约二乘未知未来苦为言,故云不究竟如也。亦可知一切众生未来苦断。一切烦恼谓根本,上烦恼谓枝条,集以业烦恼为体,故云所摄受。集灭一切意生身阴、一切苦灭作证者,谓灭谛通三界内外,故言一切,但道不显。又云所摄受,明无漏业为烦恼所摄受也。一切集者,总收前业烦恼。为集灭一切意生身阴者,谓灭谛。一切苦灭作证者,疑道谛。一云所摄受,谓四住地也。

【钞】但约二乘,未知未来苦等者。无名云:意生身苦,于二乘为未来。能知此苦,则无苦而不知也。灭意生身阴,则无苦而不灭。能证此灭者,则佛性显现,名为法身也。

【疏】从世尊以下章中,第五、料简二灭。余六谛虽有深浅之殊,同是有法,理自可别。但二灭谛难别其相,所以料简曰:昔灭是无,今灭妙有,灭名虽同,所指各异。就中即有二:第一、明昔灭非真。

【钞】余六谛虽有浅深等者,苦则分段、变易不同,集则四住、无明有异,道分作与无作,故云浅深之殊。此六同是有法。二、灭谛所灭不同,同名为灭,是故须知其相。苦灭灭有还无,今灭体含万德,故云所指各异。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

【疏】非坏法者,谓断烦恼,明非以烦恼灭为真灭。

第二、从言苦灭以下,明今灭是有。

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

【疏】名无始、无作、无起者,明无生;无尽、离尽、常住者,明无灭。此明非三世法,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者,虽非坏灭,自然离于烦恼。明此无始,有二种解:一云此灭谛是本有,故言无始;二云就果论果,非三世法,故云无始。

【钞】无始无作等者。无名云:生必有始,始则有作,作故起也。今无此三,当知无生。夫有尽是尽,不作故灭。此三句明无灭也。法性如此,则无生灭者,乃名真寂灭也。以此为灭,何坏法之有?此明法灭者,既得能空故称灭,复办心净故为灭。夫心之垢也,由乎失理;反其流也,缘于悟宗。是以若能审法性自灭以为灭谛者,则自性清净,心得离烦恼也。离烦恼者,亦名为灭,但非法之灭耳。法身非三世摄,犹如虚空亦非三世。此义广在涅槃经。

【疏】从世尊过于恒沙以下章中,第三名法身章。此章来意者,物闻上第二如来藏章劝信八圣谛云:若能信如来藏,即能信法身;信此二者,亦能信八圣谛。更谓此如来藏与法身必是异体,故云信藏即能信法身。若是一体,岂复重举?所以今明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隐显虽殊,即是一体,更无异体也。就中又分为三:第一、明如来藏与法身即是一体。

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者,举如来藏即法身。过于恒沙者,明烦恼过恒沙也。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者,举法身即如来藏。

【钞】第三、法身章。

第一、明如来藏与法身一体者。无名云:法身不离烦恼,藏则名如来藏,成就则名法身。故知一真实理,而始终二名言,良以烦恼为称谓也。

【疏】第二,举智证一体。

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

【疏】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者,第二,举智证一体。明智即是一,境何有二?未离烦恼故,藏为不空;已离烦恼故,法身为空。所以照藏为如来藏智,照法身为如来空智。照藏、照法身智,即终是一体智。智即是一,所照之境,那得异体?

【钞】第二、举智证一体者。无名云:如来藏智者,言其始也;如来空智者,谓其终也。始终虽殊,而智性不二。

【疏】第三、明如来藏非二乘境界也。

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疏】第三、明如来藏非二乘境界。此明如来藏理深玄微,非二乘所识也。亦昔日不为说,故本所不见不得。本义云:如来藏章、法身章,更无别文,但附明已显,不假别出。又云:从过于恒沙以下,入第九、空义隐覆章。此是明境之真实,而昔以空义隐覆而不显也。

从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以下,总明境中第四名空义隐覆章。此章来意者,物闻上第三法身章云: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即是一体。又举智证一体,便生疑:理既如是,昔日何意不说?或此智昔未方,今乃得故尔耶?故释曰:照真实智本来常有,但昔日非其时故不说,以苦、空、无常等为隐覆而不显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智则本来常有;第二、从此二空智以下,明非时故不用。就第一、直明智有三:第一、直明智有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

【疏】有二种如来藏空智者,谓如来藏智、法身智也。直云二种如来藏智亦足,何故称空智者?境有空、不空智,即只是一空智,故言空智举有。

【钞】第四、空义隐覆章中,直云二种如来藏智亦足等者,无名云:第一义智,断一切烦恼。藏言空,则当如来藏智应名不空。而言空者,明其虽在烦恼之中,而自性清净,非彼所染,故亦名空也。上言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此之谓也。是为如来藏名生于始,空智之称出于终。今言二种如来藏,是以始验终;二种空智,是以终验始。智由终显,藏因始彰,岂非统而有致哉?言空智举有二种如来藏空智者,无名云:而今云有二种如来藏,则法身亦名如来藏。始明妙因出于真果,故言藏;终明真果生乎应身,亦名藏。是以思益经言:如来身者,亦是法身之藏也,则是无量光明藏。若是光明藏者,亦是法身之藏。然藏名虽同,所藏各异,故二种也。藏既二种,则智亦如之,故释藏以明智也。若具其文者,应云有二种如来藏、二种空智也。今以一而二,彼二者是其简也,一者明体同也。

【疏】第二,举三,若就空境明智有。

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

【疏】第三,举四不空,就不空境明智有。

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疏】从此二空智以下,第二、明非时故不用。就中有三:第一、假设,举愚抑二乘。

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

【疏】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者,假设举愚抑二乘,此二智非其闻分。一云:诸大声闻者,圣共位中诸菩萨也。

【钞】假设举愚等者。假设诸大声闻,举迷二智。言诸声闻尚信而已,况罗汉、支佛而不迷耶?

【疏】第二,正明非时故不用。

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疏】四、不颠倒,则如常释。是故以下,结。言有此所以故不说,是故二乘昔不见不闻也。

【钞】以二乘人于如来常、乐、我、净境,作无常等四解故,故云于四不颠等。

【疏】第三,从一切苦灭以下,明唯佛得证。

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疏】从一切苦灭以下,第三、明唯佛得证。而此文来意难明,盖言如来无四倒,修一切灭苦道者,是说已修,非言今修。

【疏】从世尊!此四圣谛以下,明乘境中,第二、举四章,别明境界。上四章虽复明境,每言但直,非二乘分,未明其可依之极。所以从此下,明八谛之中,简除七谛、无作。四谛中,唯一灭谛为依之极,故云别明境界。四章者:一、一谛章,二、一依章,三、如来藏章,四、自性清净章。第一、一谛章者,将明为依之极,故简除有作、无作中三谛,但取一灭为极也。就中,初开为三:第一、料简八谛,唯一灭为极;第二、从此灭谛过一切众生以下,叹一灭谛甚深;第三、从或有众生以下,劝信一灭谛。就第一料简中,即有二:第一、立两章门。

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

【疏】三、是无常,一、是常。三、是无常者,谓两苦、两集、两道;一、是常者,谓无作、一灭谛。有作、灭谛既是无为,无所可除,即是断无,不可为取,所以不用,以不为数也。然上举二种涅槃,为释有作、无作。既云二乘、七地名有余人,有余人所证名有余涅槃,有余涅槃即兼有量灭道;如来名无余人,无余人所证名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即兼无量灭道。今此但取一灭,亦除道谛,此二相违,何故然耶?释曰:道有二种:一、因道,二、果道。上就果道为谈,故无余涅槃即兼无量灭道;此就因道为明,故简除道谛,唯取一灭谛为极也。

【钞】第五,一谛章。

无名云一是常者,说一谛也。八由方便生,四以了义起,穷名至于无名,极义至于无义,无名无义而强为名义者,其一谛乎,故次去三以存一也。

道有二种等者,上举果道地,三道岂得不常?因道在迷,通至等觉,并是无常。

【疏】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二章门。先释无常章门。释无常门中亦有二:第一、正释。

何以故?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者是无常,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

【钞】经三谛入有为相等者。无名云:名随数立,义因名变,谓入有为相也。与他推移,得非虚妄耶?

【疏】第二,结。

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

【疏】后释常章门。

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不思议。

【疏】就释常章门,亦有释结。从是故以下,结皆可见。

【钞】经是常是依等者。无名云非虚妄者,明谛则是常,常故可依也。是故下,结非以明是也。此于一谛门中,又显常住安稳一依义也。

【疏】从是灭谛以下,第二、叹一灭谛甚深。就中又开为三:第一、直明凡夫、二乘并非所望。

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

【疏】生盲都不见众色像,故譬凡夫;七日婴儿能见余物,但不能见日轮,故譬二乘。

从凡夫识者以下,料简二人,虽同不见,而不见不同。

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

【疏】第二、不同,可见。

第三、从边见以下,广释凡夫二见、二乘清净之相。就第三广释中即有二:先释凡夫识,后释二乘智。就释凡夫识中亦有二:先释二见,后释颠倒。释二见中亦有五:一、直出二见。

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

【疏】我见妄想者,妄计即、离二我,即故生断,离故生常。

【钞】即故生断等者,即阴有我我,是故成断;离阴有我,身灭我存,是故成常。

【疏】第二,列二见之名,所谓常见、断见是。

所谓常见、断见。

【钞】列二名,若无名云:常则生而不灭,断则灭而不生。

【疏】第三,从见诸行无常以下,举生死、涅槃释二见。

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

【疏】二、见者,计生死神明都断,计生死有涅槃。

第四、从于身诸根以下,举色、心二法释二见。

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闇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

【疏】二、见色坏生断,计心不断生常。

【钞】色心二法释二见等者,无名云:明内学凡夫起见也。明但见其败亡之断坏,而不睹其相续之冥缚也。既不睹冥缚之相续,安得不起妄想之断见也?所缘既不二,心相又是一,欲不起常见,其能得乎?名色、阴、界、入中,明不了若即若离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疏】第五,从此妄想见以下,明二见失于中道。

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

【疏】彼义,谓中道义。过与不及,则二见皆通有。

【钞】经:若过、若不及者,无名云:计断为过,计常不及。

【疏】从颠倒众生以下,释颠倒,可见。

颠倒众生于五受阴,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

【钞】经:颠倒众生于五受阴等者,心实无常,计之为常;受实是苦,计之为乐;想行无我,计之有我;身实不净,计之为净也。

【疏】从一切阿罗汉以下,释二乘智,亦可见。

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净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来法身本所不见。

【疏】从或有众生以下章中,第三、劝信一灭谛。就中亦有三:第一、明从佛语为正见。

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

【疏】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何以起此四想为正见耶。

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

【疏】波罗蜜因果有二,此中所明,皆是果彼岸。

第三、从于佛法身以下,结劝。

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

【疏】口生,谓因教而生。正法生,谓藉理而生。法化生,谓藉教会理,化凡为圣。余财者,七财佛已先得故,今随后得,故云余财也。

【钞】因教而生等者,教从佛说故。因教会理,依理生正见,故化凡之邪见,得圣人正见也。璎珞云:七圣财者,谓信、施、戒、闻、思、惭、愧也。圣用成佛,故说为财。

【疏】从世尊,净智者以下,别明境中,第二名一依章,正明此一灭谛为众可依之极。就中开为四:第一、欲明今日一灭谛为依之极,故先明二乘智非其境界。

世尊,净智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此净智者虽曰净智,于彼灭谛尚非境界,况四依智?

【疏】况四依智者,是谓五方便中,依四谛生智者也。一云:佛为五方便人说四依道,故云四依智也。

【钞】第六,一依章。

四、依道者,依四谛生智。

【疏】第二,释非其境界。

何以故?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

【疏】第二,释标。疑云何以言非其境界耶?释曰:三乘初业,于彼义但当觉当得,非现觉得故。一云:疑云何以相违,与上一乘章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耶?故释同上。言不愚于法者,是谓当觉当得,非是已得已觉之谓也。

第三、从为彼故以下,明昔依为非。

为彼故,世尊说四依。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

【疏】第三,明昔依为非。为彼故世尊说四依者,明昔日正为二乘故,说此有作四谛。此四依是世间法者,明非极依也。

第四、从世尊一依者以下,正明今日一依为依之极。

世尊,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

【疏】第四,正明今日一依为依之极。一切依上者,通言三界内外八圣谛中,此一灭谛为上也。出世间上上者,只就无作四谛,唯此一灭谛为极也。第一义依,所谓灭谛者,更出其体。一云:一切依上者,只就有作四谛为上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