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京旃檀寺沙门 来舟 浅注

△三弥勒疑佛往语重问兰若修证。

因佛阿兰若品中。反复发明三根修证之益。加之乐远离行菩萨。又复代佛宣扬。广示胜益。以致弥勒腾疑。亦代众申请。故有此科。分二。一品题。

波罗蜜多品第八

梵语波罗蜜多。此云到彼岸。借喻得度为名。然彼岸对此岸言。如此岸有苦。彼岸有乐。假如有人。欲捨苦求乐。须乘船筏渡过大河。方达彼岸受诸快乐。良以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大河喻烦恼。六度喻船筏。是以如来经中广明六度。种种法门。葢为众生业果相续。不得解脱。如在此岸受苦。所以佛命依布施等六法。遵教修行。能除六獘。能出生死。能达涅槃。如乘船渡河。得到彼岸矣。又六度各有三种。临文自见。

△二经文二。一弥勒疑问二。一经家叙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事从因起。教借缘兴。若非弥勒示问。佛虽真慈。何由说示。

△二正陈疑问四。一疑佛今说。

世尊。以何因缘。慇懃称讚住阿兰若修菩萨行。而不称讚住于馀处修菩萨行。

馀处指兰若之外者。如城市聚落有人烟之处也。然佛不虗示。示必有由。故以何因为问。

△二引昔证今。

如来一时。在灵鹫山。为诸菩萨。广说法要。而作是言。菩萨或时止婬女家。亲近屠者。示教利喜。无数方便。饶益众生。为说妙法。令入佛道。

一时者。指前师资会合。说听缘聚之时也。山以灵鹫称者。以形势为名也。鹫是鸟名。山形似鹫鸟之头。亦名鹫头峰。而不名鹫头名灵鹫者。尊称也。以山本非灵。而灵者佛圣也。然佛与菩萨。多在此山说法。因人灵而彰山灵也。诸菩萨即大乘机。法要即大乘法。葢法即众生心。而心摄一切法。故云法要。广说者。如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是也。或时下。是弥勒于广说之中。略提一二句。证明与今说相反。婬女及屠者。为西域下贱之家。人若亲近。易从染习。却教菩萨止之近之。何其优游放旷。至于絃歌酒肆。无所不可。皆菩萨行。而示教利喜。无数方便者。如顺行逆化。无非饶益众生。至于世谛语言皆为妙法。令人依之向之。令入佛道(昔之所说者为深位菩萨。具足无量神通智慧者说之也。何所不可。如婬房酒肆无非解脱之场。剑树刀山。普现色身三昧。是知菩萨之名虽同。而菩萨之神力智力不同也。然非弥勒不知。所以故问者。葢为疑者请之也)。

△三今昔相违。

世尊今日为新发意。所说妙法。而不如是。

新发意者。为初发菩提心大凡夫也。即五百长者。及智光父子等。所说妙法者。即以前诸品。种种观门。皆不出兰若修证。与昔相反。故云而不如是。

△四为众申请。

然我等类。亲于佛前。得闻深法。无有疑惑。惟愿如来。为未来世求佛道者。演说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萨行无复退转。

然我下。述自无疑。惟愿下。为后人请之。甚深等。即今昔不违之意。

△二如来决答二。一正释疑问三。一长行广示五。一标定两种菩萨。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萨。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在家名菩萨者。即深位贤圣。示居士身。行菩萨道。如淨名等是也。出家者。即初心大凡。心虽有馀。而定力不足。所以必居兰若。远离尘事。庶无恙也。所谓弱羽直可缠枝。婴儿犹应傍母。岂得与深位中菩萨。同日而语耶。

△二略叙二种差别。

在家菩萨。为欲化导。婬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

为欲下。即随类现身。同事摄化。所谓先以欲鈎牵。后令入佛会。皆不可思议者也。出家者。纔出尘缘。道力未坚。若再入市廛。恐遭登伽之难。故云则不如是(登伽之难者。楞严经。阿难尊者。因平等行慈不择微贱。被摩登伽女婬术所加。遂遭大难)。

△三分叙二种品格。

然此菩萨。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兰若。无间精进。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诸菩萨等。随宜所住。方处不定。或住兰若。或居聚落。随缘利益。安隐众生。

各者。即在家出家皆有九品。上根等。言虽通在家。今且约出家初心者说。令其离尘不染也。无间下。即所作之工夫也。专住曰精。直往曰进。不可间断。故曰无间精进。以其自能操守进道。而孰不从化哉。故云利益有情。中下二根随宜者。谓随其所当宜者则住。故云方处不定。或住下正明不定。随缘下二句。明自行化他二利也。然三根虽皆有利他之德。葢上根者速就。中下者少疎。此科皆约初心者说。深位菩萨不在此例(各有二字。通在家出家。应知言通意别。多在出家何也。若在家。上根三品既住兰若。无间精进。何为在家。以其言活意决。学者知之)。

△四承前叮咛令观。

如是行门汝应观察。

如是二字。指上在家出家三根九品。操持为行。能入为门也。汝指弥勒。傍及大众。远及未来诸众生等。应观察三字。为劝勉辞。所谓佛既说之。汝应行之。又观字有二义。若去声呼。即无分别始觉之智属修慧。若平声呼。即有分别心存想深究。故曰观察即思慧。今约初心人说。既云观察。应即思慧。义亦兼修。

△五广明出家胜法六。一深位不拘其处。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修习佛道。已得无漏真实之法。随缘利乐一切有情。

既明已得无漏等。是得理之人。不同初学。所以随缘利乐等。意在不拘其处。何必一定兰若耶。

△二未得须求胜缘。

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于兰若。要得亲近诸佛菩萨。若有值遇真善知识。于菩萨行必不退转。以是因缘。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

兰若中修证。正为初机者说。既云未得真智。乃我法二执未亡。尚在有漏。非静处不能摄心。故云住于兰若。非圣师难发真智。故云要得亲近。假若不遇圣师。必须参拜明眼真善知识。觌面指示。令其能行。使菩提道心。必不退转也。以是者。蹑上值遇圣师等之因缘。诸佛子等下。结劝应求。然求之必欲至心者。葢非至心不能感动也。然既云至心求见。则感应道交。或静中现身说法。或梦中授与真诀。所谓众生心水淨。诸佛影现中。

△三指名劝当修学。

善男子。如是名为出世法要。汝等咸当一心修学。

成佛之心众生皆具。但得其缘者随缘悟入。不得缘者向外驰求。然汝等既具此心。既闻此法。又遇胜缘。岂得不修。故我世尊极口劝勉。一心修学。一心者。诸事顿断。正念参究。所谓用心一处。无事不办也。

△四兰若易证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省用功力。得圆满八万四千波罗蜜行。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下正答弥勒之问也。以前问。云何称讚兰若不讚馀处。故今答之。意谓馀处即是世间。五欲扰心。难以进道。正是菩萨厌恶欲离。又何足以讚乎。是知厌世为出家之缘。修证为出家之本。须要兰若为修行之处。然处所幽静。道果易成。故曰省用功力。得圆满下。谓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今用定慧观察。忽然顿空。则尘劳转为智种。生死化为涅槃。其阿耨菩提觌面现成。故曰速证。

△五徵释易满三度。

所以者何。若捨名利。住山林者。于身命财。必无悋惜。永无繫属。自然易满三种波罗蜜多。

所以者蹑前。唯何字为徵起。意谓阿耨菩提。必待住兰若而后速证者何也。若捨下释。谓既捨在家名利。居住山林者。必轻生重道。以证为期。观身如草上之霜。命若风中之烛。财帛似空里浮云。故曰必无悋惜。是故身命财帛。无能繫累于心。所以菩提易成。故云自然等。三种波罗蜜多者。即下文檀度。及亲近真实三种也。应知阿耨菩提为智果之总相。三种波罗蜜为菩提之别相。又菩提为自利。三种兼利他。故徵意在彼。答意在此。又前云圆满八万四千波罗蜜行。此但三种者。以略该广也(山林中幽静。即是阿兰若)。

△六因问重明诸度二。一弥勒问施。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住阿兰若出家菩萨。不畜财宝。以何因缘能得圆满檀波罗蜜。

此问极当。谓菩萨修证以六度为因。六度之中檀度为首。且檀能摄六。今从佛教。身住兰若。又不畜财物。将欲行檀。而何所施乎。若檀度不行。则六度不满。既因行不足。果何证哉。故问云以何因缘等。

△二如来广示四。一正答檀度。

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住阿兰若出家菩萨。入于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于众生。又以馀分施于所欲。即得名为檀波罗蜜。以自身命供养三宝。头目髓脑施来求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为求法者说出世法。令发无上菩提心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布施波罗蜜多。

此科佛意。谓布施何必财宝。只表心无悋惜。但解脱处即是布施。然修证虽在兰若。乞食须当聚落。将所乞之食。若遇饥饿众生。自未食时。先以少分施之即布施也。(此有两说。一既已得食。偶遇贫饿之人。以怜愍不忍。自虽未食。先当分食以济之。一者救人。一者结缘。乃修行人慈悲为本。亦理之当然也。二既云少分。即是念供之次。出食施于鬼神。然鬼神即是众生)又以下。先明未食之前。此明已食之后。馀分即所食之馀也。施于所欲者。即饥者欲食。渴者欲饮之人。亦当然也。即得下结名。华梵准前。即前科三种之一檀度也。以自身命等。谓有道可求。而不知有身等。上供三宝。下施求者。然布施之中。身命为重。结名曰亲近者。相期之谓也。葢有脱尘之志者。亲于道而不亲于身。近于理而远于事者也。又君子非不实爱于身。但较之于道不能两全。只得难捨处能捨。乃菩萨行也。此即前科三种之二也。然既以亲理近道。岂得不高登彼岸乎。故此结名为亲近波罗蜜。为求法者下。谓己利而后利他。为檀度中之胜者也。良以求法者必有出世之心。而应求者必说出世之法。令彼发菩提心。亦必成无上道。是则两利之功无以加矣。结名真实彼岸者。谓名义相当。达理之谓也。即前三种之三也。以下诸度。皆本名为一。凡不惜身命皆曰亲近。凡所利他通曰真实。皆准此。

△二开明诸度九。一戒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故。修十二头陀之行。若行步时。看二肘地。不损众生。即得名为持戒波罗蜜。坚固禁戒不惜躯命。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为求出世。说法教化。令发无上菩提之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持戒波罗蜜多。

十二头陀。如五卷调伏科中解。二肘地者。佛一肘三尺六寸。人一肘一尺八寸。今约人言。谓人之二肘三尺六寸也。具戒比丘。行不傍观。前不远望。凡行步时。看二肘地。为不敢损伤微细昆虫。可谓慈悲之至也。然犹不独慈悲一种。且专住一心不生妄念。进步安详。又启人敬心。所谓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即得下结名。以上三聚戒中约摄律仪戒说。坚固禁戒者。氷霜皎洁菩萨戒也。不惟身不违犯。且对境逢缘亦不动心。所谓如渡海者爱惜浮囊。故云坚固。不惜躯命者。如梵网经说。为法灭身。请法不懈。及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等。即得下结亲近之名者。谓亲尊佛戒近敬于理。能达彼岸故。此即摄善法戒也。为求下。初句欠一者字。是为求法之人。亦如梵网云。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等。令彼闻者。发菩提心。以利他之德。归功于己。故为真实波罗蜜。此为利乐有情戒也。善男下总结可知(此乃皆约大乘菩萨戒说)。

△二忍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能灭瞋恚。得慈心三昧。亦无毁辱一切众生。即得名为忍辱波罗蜜。若为一人。说一句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忍辱波罗蜜多。

能灭嗔恚者。谓他人加辱于菩萨。而不动其心者曰灭瞋也。得慈心三昧者。不惟不嗔。而反生慈愍。怜其彼愚。亦无毁辱下。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即得下结名。若为下。以忍辱但能自利。说法又为利他。然为一人说一句非拘辞也。葢为一人既尔。众多亦然。但令发菩提心为重。结为真实行者。谓既具菩萨之名。实有称真之行也。善男子下总结其名(此少亲近一科必誊录者遗落。不必穿凿也)。

△三进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为令众生得成佛故。修精进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贪安乐。不造众罪。于昔菩萨行苦行中。深生欢喜。翘敬宗仰。常无休息。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精进波罗蜜。弃捨身命。如捐涕唾。一切时中。未尝懈怠。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遇有缘者。说最上道。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由精进心。如是十行。过去不退。现在坚固。未来速满。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摩诃萨。成就精进波罗蜜多。

为令下。出精进之本怀。非独自为也。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无明所覆。业网所缠。不能成佛。故自修精进。先自成佛。而后度之也。未得下。释先成之意。谓自未成佛。福智羸弱。犹恐众生痴迷不省难化。故先自成佛。具神通智慧。可以折伏。可以说法。以投机之教。神变之通。众生可以得度也。不贪下。又转释先成之意。有两说。一者不贪自己安乐。二者亦为不造众罪。故先成之也。于昔下倣古遵行。谓已往菩萨。所行苦行中。深生欢喜。是为投机也。然非精进不能成佛果。非苦行不能显精进。今欲能行苦行。令精进之愈坚。以精进之坚。必成佛之速。所以翘敬宗仰之。翘者亦勤也。如鸟张翼而望食。敬者恭伏于心。宗者尊取其则。仰者渴慕之诚。故行之必克。所以云常无休息。以是下结名。因缘指宗仰苦行说。弃捨下。即轻生重道。为法忘躯。以一切时未甞懈怠。所以亲于理而近乎道。故结云亲近等。遇有下。以亲近但能自利。此下方能利他。最上道者。如圆顿终实之教也。令趣下。欲承教证果也。然说法必遇有缘者。以易度故。结名真实者。以其说法称真如实际之说。令彼趣进菩提。亦称真如实际而证。名实相应。故据实结名也。由精进下。因行成益也。十行者。即十度所行之行也。过去下。正明三世所成大益。谓于过去精进既云苦行。则根深蒂固所以不退。现在精进誓欲度生。志无怯弱故云坚固。未来菩提不待长时。故云速满。善男子下据实结名。

△四禅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修习三昧。为摄诸法令不散失。入诸解脱。永断边见。现于神通化彼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当趣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禅定波罗蜜。欲令众生如我无异。悉得满足。调伏有情。不捨三昧。不惜身命。修此三昧。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为诸众生说深妙法。皆令趣向无上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禅定波罗蜜多。

三昧云正受。禅定之别称也。诸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后五度等。摄者把持义。令不散失者。正明三昧把持之力也。且如布施。若无三昧把持。则涉妄想分别。散作有为功用。纵然获福皆是有漏。此由三昧摄持。不生妄想。触向无为。尽成无漏功用。所感者必菩提妙果也。此一种如是。诸度皆然。故曰入诸解脱。然入者契合也。诸者指九度。兼万法。因三昧摄持。逐境逢缘不为物转。可谓万事纷然一心不动。故曰解脱。永断边见者。不独外道断常为边见。正显诸度万法。未得禅定摄持。未免事理各执一边。皆属边见也。以上且约自利德体也。现于下。依体起用也。谓现身神变。通诸圣凡。皆不测之用也。化彼众生令得正智等者。起利生之悲也。以自离边邪自得正智。令他亦尔。以自断烦恼。亦令他断。本即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也。入真法界者。即一真妙理。诸佛所证理道场也。悟如实道者。悟即见道。如即真如。实即实相。良以真如实相。为万法之本体。若悟之。则万法融为一真。皆为实道也。当趣菩提者。即究竟佛果也。此上皆先自利。而后利他。以是下承上结名。欲令下纯约利他。显慈悲之极也。然已受化者令得正智。更有化不及者遂发愿言。欲令众生如我无异。亦迴向众生也。调伏下。如上虽具利他之慈。迴向之愿。似未及亲临。今之调伏方为现身说法也。不捨三昧者即动而静也。不惜身命者显利他心切。不以身命为重也。又利他门中不作而作。化利十方作而无作。当体未动。可谓亲理近道。故结云亲近波罗蜜。为诸下。显定中说法也。然既在定中。不说而说曰妙法。亦说而无说曰深妙法。皆令下。使彼受化众生趣向佛果也。即名下。结为真实者。以定中说法称真如实。故名真实。善男下。总结定名。

△五慧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处于空閒。亲近供养诸佛菩萨一切智者。常乐听闻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无厌足。善能分别二谛真理。断除二障。通达五明。说诸法要。能决众疑。以是因缘。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

处于空閒者。谓以身居止曰处。空閒即是兰若也。亲近下。依前禅定德体。此显大用全彰。既云亲近供养诸佛菩萨。即是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以一身能现百千身。至无量身云。徧至无量诸佛国土。供养无量诸佛菩萨也。一切智者有两说。一者即佛菩萨为一切智人。二者一切大心众生皆为智者。意在不惟供佛。亦供众生也。然亲近供养则获福。常乐听闻等。则种慧。然所听之法。随类各解为妙法。大机实入为深妙法。圆顿无上为甚深妙法。以求法心胜。故生渴仰。欲法门誓学。故恒无厌足也。善能下。又承慧度说法。即众生誓度也。二谛真理者。一真谛。乃一性真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本无差别。是非双泯。能所俱寂。指万像为真如。会三乘为实际(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称真理说。故为真谛也。二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捨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恶显地狱之苦。及一切因缘果报等。就世俗发明。故曰俗谛也。然二谛皆云真理者。谓真谛当体即真。俗谛即事而真。二皆不失其至理也。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烦恼能障好事亦名事障。所知是所证之理非障。因于所知理上执著为障。却能障理亦名理障。障者谓遮蔽义。真智不能透脱。从用得名。菩萨以慧度辩才。示其体相。令人断之也。五明者。有五种。事理透彻无碍。故曰五明。一声明。声即声教。明谓明了。即世间文章算数。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达故。二因明。因即万法生起之本。谓世间种种言论。及图书印玺。四大五行。万法之因。悉皆明了故。三医方明。即医治之方法也。谓世间种种病患。或癫癎蛊毒。四大不调。鬼神呪诅。寒热诸病。皆悉明了故。四工巧明。即工业巧妙也。谓世间文辞讚咏。乃至营造城邑。农田商贾。种种音乐。卜算天文地理等。皆悉明了故。五内明。内即佛法内教也。谓以持戒治破戒。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乃至种种染淨邪正生死涅槃对治之法。皆悉明了故。与此五法明了无碍。故曰通达五明。说诸法要者。诸法该尽一切世间出世间法。要者妙也。少能摄多之谓。华严云。一切唯心造。以智慧辩才。能会万法皆归一心。心即诸法之要也。决众疑者。疑谓犹豫不决。或疑人疑法疑己等。菩萨急中一言。令彼决断。得成正信也。下文结。以是善能分别因缘故。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波罗蜜准前。

为求半偈。弃捨身命。不惮众苦。至大菩提。即得成就亲近波罗蜜。

为半偈捨全身。如我世尊。因中捨身供罗刹求半偈。而唯知有法。不知有身也。不惮众苦至大菩提者。亦如世尊。因中作国王。发愿勤求无上菩提。击皷宣令。四方求法。因拜阿私仙人。採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但知有师。不知有己。然彼时资以为因。今成佛果。故云至大菩提。一切菩萨须如是行。以亲道疎身。近师远位。故以结名即得成就等。

于大会中。为人说法。于深妙义无所秘惜。能令发起大菩提心。于菩萨行得不退转。常能观察我身。兰若。及菩提心。真实法身。如是四种无有差别。如是如是。观妙理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大会中说法。必具无畏辩才也。深妙义者即佛心法。惟证者方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本绝思议。故曰妙义。今却为人说者。以理由言彰。借言显理故。假若毕竟无说。则慧度无用矣。无所下。秘者谓蕴以自知。惜者护之不说。此皆悋法之愆。乃弘法人之大过也。今云无所秘惜者。在初学要因言以见道。故如其所学而诲人。如其所证而证人。有公物之心。无悋法之过也。能令下四句。成利他之功効也。常能下。令观察日用之工夫也。欲理事融通。结为真实故。我身即观自身。为能依兰若之人。又观兰若为我身所依之处。此二皆属事法也。菩提心。为欲证菩提之心即智。乃成佛之因也。真实法身。谓真如法性为身。乃欲证之果也。此二皆约理说。如是四种。即指上身处因果之四法。无有差别者。因妙智观察。即事而真。融通无二。所谓三界与我同根。万法与我一体。故曰如是如是。上如是指法辞。下如是印证辞。观妙下。结上起下之句。即得下。结真实之名。善男下。结般若之总。

△六方便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空閒处。常能修习方便胜智波罗蜜多。以他心智。能了有情意乐烦恼。心行差别。应病与药。悉令除差。自在游戏。神通三昧。发大悲愿。成熟众生。诸佛之法无不通达。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方便者。方者法也。便者利也。菩萨用胜智观机。以善巧之方。便于利物。亦古佛之旧方。学而行之。故云修习。念念观察度生之事。而不休息。故云常能。由此自他俱达彼岸。故云波罗蜜多。他心智者。即他人之心念菩萨以智通之。皆能晓解。故云能了有情等。有情者。即一切众生通称。以有情识。故依妄识为名也。意乐下。意即他人之心念。乐即他心之欢喜。烦恼即心之愁苦。心行差别。即意路之杂念。此皆约所观之机言。应病与药者。病谓众生之心念。药谓菩萨之善巧。如多贪众生令作不淨观。多嗔众生令作慈悲观等。悉令除差者。即修行出苦。如良医下药。手到病除。(差字去声呼病愈也)自在游戏等。以无私应物。如月落百川曰自在。随方变现。若风过太虗曰游戏。皆为奥妙灵通。不离当处。故曰神通。即动而静故曰三昧。大悲愿者方便之本也。成熟众生悲愿之实也。诸佛下二句。法不出权实小大。通达即是究竟明了。以是因缘下承上结名。

为欲饶益诸众生故。于身命财都不固惜。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多。为诸众生怨亲平等。说微妙法。令入佛智。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多。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于身命财都不固惜者。正谓亲近于道。尚不知有身命。况财物乎。固谓坚守。惜谓鄙悋。菩萨以大慈悲利生心切。岂肯固守身物。而不为他耶。然世间仁人义士欲成其德者。如荆轲豫让等。尚不惜身命。况菩萨乎。即得下据德结名。故云亲近等。怨亲平等者。正是菩萨大忘人事处。以观佛性平等。岂得怨者疎而亲者益乎。说微妙法者大乘教也。令入佛智者大乘果也。以称真实之行。故结真实之名。善男下总结。

△七愿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入于山林。为诸众生常能修习愿波罗蜜。心恒观察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于世俗事悉能辩了。为化有情恒修慈悲。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愿波罗蜜。

愿者心之所尚。即自他两利之志向也。心恒下二句。诸法不出十八界。及一切染淨因果等。真性即诸法真实体性。在有情谓佛性。无情谓法性。此为所观之境也。非有下正明真性之义。谓诸法真实之性。视之无形故非有。随感则应故非空。有即俗谛。空即真谛。然既云非有非空。则空有不缠。真俗不覊。名为中道。妙理二字。即不缠不覊中道义也。以上皆约观理说。于世俗下皆约观事说。俗事即一切善恶邪正差别缘起。菩萨用智辩明。无不了然。此乃菩萨二利之本也。为化有情下。即利他之愿也。葢人无慈悲必不能利他。以是下结名(问。慈悲云何为修。答。以念念不忘度生之事。即修也)。

以四弘愿摄受众生。乃至捨身不坏悲愿。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说微妙法。辩才无碍。若有听闻毕竟不退。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愿波罗蜜多。

四弘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至佛道无上誓愿我。乃至下谓身命不顾。悲愿不捨。结为亲近者。悲愿之实也。说微下二句。谓法不在深玄为妙。贵乎合机。所谓即实而权为妙。权不失实为微妙。判决真伪曰辨。用能合理曰才。以明辩才华权实自在。故曰无碍。若有听闻下。明众生得益也。然既云不退。足见妙法之真。辩才之实也。结名为真实彼岸者。亦据实立名也。善男子下总结愿名。

△八力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为众生说相应法。令入大乘甚深妙义。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缘。即得名为力波罗蜜。

力者智之实用也。心行即意识妄念。黑白谓善恶之别称。葢白为善念。黑为恶念。能为下。谓教与机投曰相应法。如众生心念黑业。为说地狱三途果报不失。如心念白业。则说戒善因果影响相随。令入大乘等者。如说世谛语言皆合如来至道。即能安住等者。如说人天小教会归阿耨菩提。涅槃云究竟者。谓佛果之称。非死亡之谓也。以善观心行。说法投机。即智之有力也。故结名曰以是因缘等(涅槃此云圆寂。谓真理。本圆而不缺。妄惑本寂而元无。亦云灭度。谓灭除五住烦恼。度出二种生死)。

以正智眼。照见五蕴空寂之理。能捨身命利众生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以妙智力化邪见众。令断轮迴生死恶业。趣向常乐究竟涅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力波罗蜜多。

以智为眼。故名智眼。照见二字。即观照般若也。五蕴不独一身。该尽色心诸法也。空寂理者有二义。一者缘起性空无物义也。二者即事而真归如义也。楞严云。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虗空华。本无所有。即无物义也。又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性淨明体。即归真义也。能捨下。菩萨既以正智能照蕴空。则存泯自由不为物累。以利生为本愿。捨身如脱衣。与道相应。故结云亲近等。以妙下明利生之实也。妙智即妙观察智。能观众生邪正心行等。复以智力说法教化。令邪见者转邪。意兼作恶者从善。轮迴生死者。生死约总相说。轮迴约转变说。谓人中造恶死堕三途。三途报尽。若遇善缘又生人天。如车轮迴转互有高下。生死为果。恶业为因。令断者。既闻菩萨教诲。不造生死业因。不受轮迴之果。归恩于菩萨。故曰令断。趣向下。谓转凡成圣也。涅槃为总体。常乐为德相。常谓生死永尽。乐谓众苦永亡。故云究竟涅槃。即得下。方为智力之真实。故以结名。善男下总结。

△九智度。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于一切法了知善恶。远离邪见。摄受正法。不厌生死。不乐涅槃。即得名为智波罗蜜。

智有多种。略言有二。一如理智。二如量智。如理智者。谓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实智也。如量智者。谓以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智。则得涅槃。是名如量智也。今经云。于一切法了知善恶者。即观察分别不为物瞒也。远离下正见分明也。以拨无因果断常谬执。名为邪见。而不为邪惑故曰远离。以反妄归真心融万法名为正法。达法秉持故曰摄受。以上善恶邪正了然。即如量智也。不厌下。谓实际理地生死本空。何厌之有。涅槃本具。何乐之有。所谓涅槃生死等空华。惟一真如。即如理智也。由此智度得达彼岸。故名智波罗蜜。以上虽名智度。且约自利(了知及远离互有隐显。然了知即始觉初起照了。不为善恶业转。故曰了知。远离即始觉功用。以无间道一念相应。不为邪见所迷。故曰远离。良以邪见总兼诸惑。善恶亦兼业果。了知则善恶亦兼邪见。远离则邪见亦兼善恶。了。知则业显惑隐。远离则惑显业隐。二义互兼。乃译人之巧耳。又摄受正法者。摄谓收摄。受谓容纳。即收摄业果等。皆容纳于正法。如楞严云五阴四科会为妙真如性。皆智之力也)。

不爱自身。怜愍众生。于身命财恒修大捨。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以微妙智。为诸众生说一乘法。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智波罗蜜多。

不爱下。谓常人爱身。仁人愍物。庸夫重财。智者重道。今菩萨愍物重道故不爱身。亦复不重财命。是为恒修大捨也。大捨者即冤亲平等。捨己为人。因亲仁重道。故结名亲近波罗蜜。以微妙智下。出智之实也。以能达权实一体。故曰微妙。说一乘法者。一佛乘也。为教理二义。令入下。属行果二义。然非妙智。不能说一乘。非一乘。不能起妙行。非妙行。不能证入菩提妙果。以是下结。谓以是能说一乘令入菩提因缘故。即得名为真实等。善男下。总结成名(问。此度。与前慧力二度。其名各异。文义似同。不知何所分别。伏乞教我。答。本为六度。开之为十。应知后五度。皆慧度开出。是以方便。为慧度之权巧。愿度为慧之志向。力度。为慧之了达。智度。为慧之究竟。故知开之成五。合之惟慧而已。今约开说。大同小异。大同则文义彷彿。小异则未免差殊。且如力度所重者。化邪向正。智度所重者。直说一乘。又力度方照蕴空利物。未显能所两忘。智度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且令入阿耨菩提。如前慧度圆融互备。无所不通。葢开合之义。学者知。之)。

△三随机广开八。一重徵八万四千。

善男子。如是等波罗蜜多。以何义故。说为八万四千差别。

应知此科。应前兰若易证菩提科中。佛言菩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省用功力。得圆满八万四千波罗蜜行。速证菩提。然彼但标定。及释之截要之谈。且说三种十度。至此十度既周。故此重徵曰以何义故说为八万四千。但彼言行。此言差别。然差别者。即行之差别也。此但徵起。释在下文。

△二释明四种差别。

汝等当知。为多贪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为多瞋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为多痴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为等分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

贪谓希望无厌。多谓欲境非一。如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一切可欲。触处皆贪故云多。贪为一切众生通病也。分别演说等者。为对治之法。良以如来说法。如良医治病。对症之药。一剂而痊。众生贪病有多种。故说二千一百以投其病治之也(二千一百等。如贤劫经云。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法。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言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无有穷极也)以上贪既如是。瞋痴等分亦然。等分者。即非贪非瞋非痴时。平怀无念为等分。连上瞋痴各具二千一百。皆言波罗蜜多者。如度贪欲者。以生死为此岸。解脱为彼岸。以二千一百法门为般筏。贪欲如大河。所谓乘二千一百法门之舟船。离生死此岸。度贪欲大河。到解脱彼岸。其瞋痴等分。例此可知。

△三结成根本转倍。

善男子。于如是等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以为根本。转增上倍。遂成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转增上倍等者。一变为十。遂成二万一千。多贪多嗔等各具二万一千。共成八万四千。

△四结为利他法门。

如是等法皆利他行。

应他之病。故为利他。

△五自利调伏之行。

善男子。若有众生。其性难调。闻是法已。心未调伏。即为宣说八万四千诸三昧门。如是妙法。皆自利行。

其性下。谓知其本性。难以调伏者。菩萨为彼说八万四千波罗蜜法。令其调伏。闻是下。谓彼众生虽闻未信。其性未调。其心未伏。即是教不投机。未免别作一种。即为宣说下。所谓换引不换药。务令彼服。故换转名目。曰三昧门。三昧云正受。以八万四千各有当然之理。即是正受。以善合其机。即为妙法。下二句结。皆自利者。不以说法者结名。以受法者结。既能调伏其心。是为彼人之自利也。

△六利他调伏之行。

若有众生。其性难调。闻是法已。心未调伏。即为宣说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如是妙法。皆利他行。

是法指前八万四千三昧门。再不投机者。又作蜜语陀罗尼说。然有多字一字无字之别。无字者即向上心法。而不容言说。惟证乃知。一字等者。神呪也。如唵字。吽字。为一字陀罗尼。其神妙功効不可思议。多字者。广如楞严尊胜等。次如消灾吉祥等。葢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神呪之名。应众生病。亦有八万四千。乃诸佛密意。发彼神识。令彼心通法徧。务令受教。是为妙法利他之行也。门有通意。谓从法入道。如从门入宅(如来说法不出显密两种。显如诸教。密即总持。因机有差别。故法有种种。然教从三慧而入。呪从持诵而灵。及至明心契道。等无差别。所谓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此之谓欤)。

△七自叙调伏众生。

善男子。我为调伏一切有情。说如是法。及以无数善巧方便。现种种相。教化众生。善男子。以是义故。一切人天。普称如来名为导师。

我为下明利他之行也。如良御之调马。亦如巧梓之用木。调谓理其三业。伏谓治其性情。佛为能调伏之师。有情为所调伏之机。说如是法者。即上八万四千波罗蜜。及三昧门。皆为显说圆通。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皆为密说圆通。及以无数善巧方便者。又不止八万四千。充之为无量法门。皆为投机之法。葢不出四悉檀也。法华云。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即此谓也。现种种相者。即应天同天。应人同人等。总谓随类现身。应机说法。皆为教化众生。善男子下结佛为师。以是一句承上现身说法。种种利益。能感人心。故一切人天。普称如来名为导师。谓能引导之师也。

△八现未修习除障。

善男子。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悉皆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门。八万四千诸三昧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永断八万四千微烦恼障。八万四千微所知障。

未来下会三世一致。诸佛道同。悉皆下。其名数法门皆同前说。永断下。微烦恼障有八万四千者。以十使烦恼为根本。随一使为头。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三世各有一百。共成三百。而现在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世二百又各各一一使为头。九使为助。共成二千。合前现世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又约多贪多瞋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有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又约四大六衰各有八千四百。总成八万四千。烦恼头数甚多。故名微细烦恼障。然所知亦应其数者。如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于所证理上。知有所证。故名所知。执著不忘故以为障。随彼烦恼。故亦有其数也(四大。即地水火风。六衰。即色声香味触法。能引识缘虑。衰损善法也)。

△四总结证果。

皆诣兰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入金刚定。降伏一切天魔怨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指未来现在诸佛。既能修习种种法门。能断种种烦恼。临证果时皆诣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树王之下。金刚座上。(树言菩提者。树非菩提也。因在树下成菩提道。树以道彰。故名菩提。座言金刚者。亦座非金刚。以金刚喻道。佛所证道。其体最坚。如金刚体物不能坏。用能破惑。如金刚之利能破万物。定亦名金刚者。佛所入定。一切天魔外道皆不能破。如金刚之坚。能降天魔。能制外道。亦如金刚之利也)降伏一切下。谓佛佛成道时。震动魔宫。故羣魔竞来种种威吓。欲破佛定。故名魔怨。佛以定力。令彼恐怖逃遁而去。故曰降伏等。证得下即究竟成佛也。

△二偈颂重宣二。一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正颂十一。一洪讚三宝。

超过三界大法王。出现世间化羣品。恒河沙等诸菩萨。入佛甘露智慧门。

初句讚佛。以佛能顿超三界。为大法王。谓应机说法。权实并行。于法自在。故名法王。次句出佛本怀。以佛从法身。垂应化身。曰出现世间。化谓教化。羣品即五乘种性之众生。然佛之所以出现者。葢为教化也。三句明所被之众。皆是大机。故名菩萨。以人数之多。故以恒沙称之也。四句即所成之果。智慧乃般若翻过之言有二。一实相般若。即所证之理。二观照般若。为能证之智。门为通义。谓由智入理。智为能入。从能入得名。故以智慧为入理之门也。甘露云不死之药。取喻智慧。一证永证。如饮甘露不死也。本是佛智。今化菩萨亦能入之。故曰入佛等。于中法王佛宝。智慧门法宝。诸菩萨僧宝。即大乘三宝也。

△二弥勒启问。

历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启问。善哉无垢法王子。智慧能开真佛乘。

历劫得道者。法华云。过去日月灯明时。为求名菩萨。自彼以来至未来成佛。其所经历之劫数极多。故言历劫得道。显行之深也。慈氏即弥勒之华言。以慈悲为姓故云慈氏。二句颂请问。三句颂佛讚。无垢者谓现居补处之尊。惑尽果圆。寄位等觉。在十地之上故尊。以惑尽故名无垢。佛为法王。弥勒能继述佛事。故名法王子。智慧二字讚词。谓智慧者方可为众请问。真佛乘即一佛乘。圆实教法也。开者启发也。谓由此一问。佛乃演说。归功于请者。故讚能开。

△三许说诫听。

我以师子无畏辩。说大乘中趣觉路。汝等一心善谛听。转授未来所应授。十方世界可使空。无令断尽出世道。

师子兽中王。威伏羣类。哮吼时羣兽潜踪。飞禽堕地。今佛自喻。凡佛到处。诸天拱服。百灵皈依。故喻佛为人中师子也。无畏辩者。以佛具四无所畏。四无碍辩。显正破邪。天魔脑裂。外道潜踪。喻师子哮吼。故曰无畏。次句以言诲道为说。大乘等为所说。凡一切终实了义通为大乘。此经犹如诸大乘中能趣妙觉之路迳也。妙觉即佛果。此经种种观法。能趣进妙觉。故名觉路。三句诫听。四句许说。转授即传说。将自所证之道。传授于人故。未来者指后世学人。所应授者有二义。一者即佛本怀。分当诲人故曰应授。二者即所应授与之人令择机故。末二句释应授意。谓世界不可空亦可使之令空。惟出世心地观法无令断尽。然无人传授。佛法则灭。叮咛嘱累。故云无令等。

△四分别品格。

将求解脱出世道。不过三根九品类。上根三品诸兰若。中下随缘化世间。所求道果等无差。同说真如佛性海。

将求者指未来求道之人。解脱等即心地观法也。谓能观心地故能出世。得大解脱。心地为道。次三句准长行。末二句谓根性虽三等。品虽九种。只因人之利钝不同。所以分别有差。然所求之道果平等无差。如千迳九逵王城不二故。同说下正释等义。谓所以等无差别者。以佛于三根九品人中所说者同一真如佛性。如大海无边容纳百流。以众流入海同一醎味。此经亦尔。能会三根九品同入佛性故。

△五真智利益。

已获无漏真大士。随宜应现济羣生。开示有空不二门。自利利他无间断。

初句颂弥勒等。既有请益之心。必有流通之志。故以真大士讚之。已获无漏者。讚自成之道。永无坠落故。次句利他。出真大士义。随宜者顺机相应故。应现者随感现身故。如观音三十二应等。以九法界圣凡皆有所求之法。亦有各品之障。或冥感。或显求。冥应则救苦。显应则说法。故曰济羣生。开示下广上显济也。或分释。或合解。分者如阿含四有。因果条然。般若入空泯相除执。合解者空即有。随缘义也。有即空。不变义也。空有不著不二门也。第四句结二利之德。以传佛心印。相续无穷。故无间断。

△六未得应修。

未得无漏诸佛子。应正勤修三种学。善根迴向施众生。一心专念佛菩萨。

佛子即发大心之凡夫也。既云未得无漏正在有漏。所以次句劝修。理当曰应。合道曰正。精进曰勤。调理曰修。三种学者。指前即三根。指后即三度。第三句谓不唯自修。更兼迴向。谓迴己所得。向于众生。愿一切众生同得胜益。即施与也。一心下恐道力未坚。对境而坠。须专住一心。求佛菩萨神力加护故。

七发愿常亲。

愿我常覩佛菩萨。无边庄严功德身。若使恒闻法雨音。普得同霑心不退。以身常处于地狱。非不亲近大慈尊。以身常处于轮迴。非不亲闻微妙法。以是因缘诸佛子。繫心常念天人师。

无著十八住。有不离佛世时住。亦有愿佛教授住。然佛菩萨为圣师摄授。岂不发愿常亲乎。次句讚佛菩萨相好。如华严如来十身相海。皆因中无边功德庄严成就。若使下二句。既愿常覩佛身。岂不恒闻法雨。以如来一音说出随类各解。故曰普得同霑。然法言雨者。比如上天落普雨时。一切草木皆得生长滋茂。终至华果敷实。比人闻佛法能令道心不退。终至阿耨菩提。以身下四句。更发深愿。谓宁可我身常处地狱。然地狱为极苦之处。岂可处之。乃虗设之辞。只愿常近慈尊之愿也。非不亲近者。反显辞。正谓常亲也。轮迴即生死。谓宁受生死不捨闻法。末二句总结常亲。以是常愿覩佛闻法因缘之佛子。定要繫心常念。不可暂忘。天人师亦佛。所谓克诚而感。必欲随感而应。如月映川。

△八广颂诸度八。一颂檀度。

若有佛子修圣道。发起无上菩提心。厌世住于兰若中。亦得名修三种度。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将法宝施众生。三轮清淨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当知证获波罗蜜。唯由心淨不由财。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淨心施少分。财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罗蜜非二三。

前四句易明。三种度。即前檀度亲近真实三种波罗蜜。亦得二字。是例长行之辞。每日下正明檀度。颂前乞食少分施饿众生等。以沙门不存财。此即财施也。兼将下法施也。三轮下无相施也。即自身与物并受施之人名三轮。清淨指心说。谓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受施人相。名为三轮体空。檀那即布施之梵言也。以此修因者。谓乘此檀度为能修之因行。加之三轮清淨之德。檀度始得具足。故曰圆满。当知二字。警令晓解之辞。以克体入道故曰证获。得达彼岸故曰波罗蜜。唯由下明布施之实。谓能达彼岸者。虽从布施中得。其所能达者。唯由三轮心淨无相之施方能克证。岂有漏财物能之哉。故不由财。若有下二句。以染淨二心较量其功。染心者希望果报。而所施之珍宝财物尽属有漏之因。不如下正较量。淨心者不望果报。虽少分之微。而为无漏之施。克证之实。是故染心之施珍宝虽多。有所不及也。财施下会华梵立名。此波下拣后二度。言其是檀度。非第二亲近第三真实。故云非二三。此颂长行能得圆满檀波罗蜜。

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亲近度。若有求法善男女。为说一切大乘经。令发无上菩提心。乃名真实波罗蜜。慈悲淨信具惭愧。摄受众生离于贪。愿成如来无上智。财法二施名初度。

初句布施中极尽施也。既不爱身。即亲于德而近于道者。故次句立名。若有下二句颂法施之实。男女云善者。情性温良。为受道之资。法云求者慕道之真。而用心之纯也。然既有如是大机。堪为说大乘经。令彼修证。以其人法相宜也。一切者诸大乘之通称。谓随机教导。非一槩说与也。令发下正明相宜之效。菩提心言无上者。显是佛道菩提也。故下句结名真实者。以其不妄曰真。不虗曰实。如此行施方达彼岸也。慈悲下具惭愧德。摄授下明利他行。可谓自生惭愧离贪。亦复令他离贪也。愿成下迴向佛道也。财法下结成初度。即檀度也。

△二颂戒度。

坚持菩萨三聚戒。开发菩提离生死。拥护佛法住世间。能悔误犯真持戒。

三聚者。即大乘摄律仪戒。诸恶莫作。大乘摄善法戒。众善奉行。大乘利乐有情戒。无生不度。聚者具足也。略则十重四十八轻。广则三千八万。至于无量。开发下明持戒之功也。开者退其迷惑。发者引起正智。菩提为智德。离生死即断德。总上二句因戒成道也。拥护下令法久住也。误犯者向本无心。事出偶然。过而能悔。即是惭愧。故结名真实持戒者也。凡受戒弟子。以此鑑诸。

△三颂忍度。

伏瞋恚心慈悲观。当念宿因对怨害。不惜躯命救众生。是名忍辱波罗蜜。

忍辱能伏自瞋。慈悲能愍他愚。观谓察其宿因。故曰当念。宿因即前生怨害。今世相对。不免遭辱。彼报宿讐。我当受之也。良以宿因杳冥。愚人莫测。对境互憎。怨害转深。唯智者不然。凡逆境临时不动声色。涵养自如。当念我未负彼。彼来犯我。定非今生。必由前世。所以遭辱不动其念。反责自己之非。彼以刚来。我以柔应。彼以辱加。我以笑迎。虽有宿怨。末如我之何也已矣。不惜躯命者。承前慈悲为救彼愚之故。众生即加辱之人。谓彼人若不知慈悲。必欲加害者。为酬宿冤。必不护惜躯命。而反发愿救之者。见忍辱之实。慈悲之切也。是名下结成忍度。

△四颂进度。

能行难行不蹔捨。三僧祇劫常增进。不共染污恒鍊心。为度有情求解脱。

难行者苦行也。如投身殒命。为法忘躯。陆沉贱役。身为床座等。葢菩萨为道不知有身。不辞其苦。不厌其劳。故云能行。如是刻刻在念。故云不蹔捨。三僧下不厌时长。转愈增进也。不共即不同。谓菩萨之精进不与凡夫染著五欲者同。亦不与二乘染著涅槃者同。故恒时修鍊其心者正显进度也。然鍊者非道家鍊丹之鍊。此乃不著空有。纯鍊自心中道了义。为真修鍊者也。为度下显利他之心盛。必自求解脱。然后令人解脱。似不难矣。乃二利之功。显真实进度也(问。经中往往言速证。今却又言三祇。未免生疑。答。圆顿之机。念劫圆融。虽历三祇。犹不离当念。岂可凡情拟度乎)。

△五颂禅度。

出入三昧得自在。变化神通游十方。为断众生烦恼因。三摩地门求解脱。

三昧即禅定。自在即安閒。虽言出入无非表定而已。然性定不动。实不在出入之间也。应知行住坐卧无非妙定。天眼龙睛觑视不著。始得真实自在也。变化下定中大用也。所谓不离性定现诸威仪。变化如观音之随现。神通如淨藏之转邪。至分形散影。水月化身。不动而昇。不思而徧。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故曰游十方。为断下出神通游戏之故。烦恼言因者。谓烦恼为众生生死之因。教化门中度生为重。欲令出苦须断苦因。故曰为断等。三摩下谓既有利他之心。亦从定中救之令脱也。梵语三摩地。此云等至。谓双离沉掉曰等。由定达道曰至。亦禅定别称。以从定入道。又喻为门(三摩一句有两说。一如注中。但求字改救字说。二以本文有求解脱之求字。似乎在机。谓众生烦恼即散乱妄想。今欲断之。虽承菩萨之智通。无非作胜缘。断之犹须自己。非禅定不能解脱。故求之。谓求禅定以脱之也。是知为断二字。前义为正。求等三字。后义为正)。

△六颂慧度。

若欲成就真智慧。亲近菩萨及如来。乐闻出世妙理门。修达三明断二障。

真智即是般若。初句标定。下句正释。要遇胜师引导故云亲近。必欲出世。须假妙法轨持为门。始能入道。必听师教故曰乐闻。是知修行人得遇真师难。得闻妙法难。不假亲近乐闻奚可得乎。然则妙理言门者。以门为成佛之达道。如清凉云。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果若得门会旨。修达三明。能断二障。则不难矣(三明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二障者。即烦恼障。所知障也)。

△七颂方便度。

能知众生心差别。随病与药令服行。慈悲善巧应根宜。方便利生度羣有。

能知者必观察属慧。心差别是众生意念不一。如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等。乃知机也。随病下喻应机说法也。病喻众生惑业。药喻菩萨法门。服者即是吃药。行者即是遵行。喻中服药者病痊。法中能行者障尽。慈悲下释随病与药者即是善巧方便。羣有。即是众生也。

△八颂智力兼愿。

观一切法真句义。不著中边离有无。淨智无间会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智力能了众生性。为说相应种种法。智力能入众生心。令断轮迴生死本。智力能分黑白法。随应取捨各了知。生死涅槃本平等。成就有情离分别。

初句观即能观之智。一切法为所观之教理。教法为三乘之权。真义会一乘之实。句即名言。属能诠。真义为句中之旨趣。为所诠。不著下谓会得句中之义。必不著二边。亦不执中道。离有无三字。释上不著。以有即常见。无即断见。释上边字也。然既离二边。中亦不立。是为真智照真理。当体周徧。何论中边哉。故曰不著等。淨智下成上二句义。智言淨者以无分别为淨。葢能观不唯句中之义不著中边。而仍徧观一切万有诸法。会融无间。皆为常住真如也。二利者。谓菩萨既会真如自利。复能以此利他。令其皆会真如。方为真实二利。故曰均平。周法界者有两说。一者由自他既利。皆证周法界之真如。约所证理说。二则菩萨既会此道。便能周徧法界均利众生。此约处说。智力能了下。明有分别智。能照众生情性种相体用差别故。为说相应等者。即应以声闻乘得度者。说应四谛法等。故云种种。入众生心者。合机曰入。由智力应机说法。能与众生心念相合故。令断下。谓既知心念不同。皆是妄想。能招生死。为轮迴本。故为说法令其离妄绝根。故云永断。能分黑白法者。分谓分别。黑白即善恶二业。而恶业为黑成办三途。善业为白成办人天。随应取捨者择其可度也。各了知者皆能晓了本末也。生死下二句结智力胜德。谓法性平等本无二体。因众生横起无明。转成业识。然业识之体半真半妄。迷之即有生死。悟之即是涅槃。遂成二法。今以智力照之。法性之中求一涅槃尚不可得。况生死乎。故曰本平等。成就下。谓既云平等实无分别。因有情之妄念自生分别。故菩萨与之说法。令彼离之。即是真觉全体也。佛归功于菩萨故云成就等。以上智力二度原为一体。开之成二。合之则一。今合之也。然十度缺愿者。凡文中有趣向之志。发心度生。皆为愿度。隐而不显者。以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故。开合随便无不可也。以上颂诸度已竟。

△九随机广开。

如是十种殊胜行。摄入八万四千中。随其品类胜法门。乃名菩萨波罗蜜。

初句牒定十种。次句谓略之则为十度。广之则为八万四千。今以广摄略故云摄入等。随其品类者有两说。一者如长行。为多贪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后三亦然。则共成八万四千。皆为对治殊胜法门。二者以众生品格不同。惑业亦异。如贪重者令行檀度。以布施度悭贪。恶业重者令行戒度。以戒能治恶等。至于八万四千各随其类。无非应病之药。故云胜法门。乃名下结归彼岸。如其若广若略。皆令离生死。证涅槃。高登彼岸矣(摄入下一句。解中虽云以广摄略。其文不顺。义亦隐暗。假若以略摄广。如檀度能摄六。若以广摄略。向所未闻。纵然强释。终是不顺。若改作能摄八万四千门。谓以十度能收多门。文义皆顺。何也。以长行有八万四千波罗蜜。颂中无之。葢摄入十度之中也。若不敢违经。仍作以广摄略亦可。不若颠拈倒用。且作以略摄广理长。或辩之不当。请高明者另出手眼)。

△十自他广利。

八万四千三摩地。能灭众生散乱心。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

三摩地即止观之梵言也。古德谓方便随缘止。亦禅定之别名也。能灭等者。即三摩之胜用也。散乱心即八万四千烦恼。三摩治之亦应其数也。总持即前陀罗尼之华言。谓护善遮恶。故名总持。能除惑障。能销魔众。以总持神应。故云能除。其八万四千叠数。同长行解中说。

△十一总结流通。

大圣法王方便力。三种法要化众生。教网垂于生死海。置彼人天安乐处。

十界独尊为大圣。权实自在为法王。虽皆称佛。一显人中之尊。一显法中之主。方便力指上十度八万等。皆是善巧作用。随机开演。故三种法要正明方便。即上波罗蜜三昧门陀罗尼开合不等。以投机为要。必受教者广。故曰化众生。皆方便之力用也。教网者。佛以五乘圣教收罗众生。故九界圣凡不出如来范围之内。故以网喻。垂于下。以上施下曰垂。凡佛用处皆为垂示。以众生生死深远犹如大海。佛于生死海中说法度生。如大海中散网取鱼也。置彼下。置谓安置。人天等五字作三解。人天为三界内善道。虽未离生死。现不堕三涂重苦。且令善根不退。然后再将人天善道受化众生安置于安乐之处。葢安乐处即界外涅槃。再次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方为大安乐处也。应知化众生三字则通。谓通于九界圣凡。以佛较之皆曰众生。故人天二字则拘。但拘于人天两道故。总言界内有分段生死。界外有变易生死。是以现身三土。(谓他受用土。方便有馀土。凡圣同居土)法用四悉。(即四悉檀。谓悉者徧也。檀者施也。佛以四法。徧施有情。一世间悉檀。欢喜益。二为人悉檀。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或用三昧门之显说。或用陀罗尼之密义。以此显密圆通。究竟皆达彼岸矣。

△三闻品获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八万四千忉利天子。断诸界障。证欢喜地。无数百千六欲天子。悟无生忍。得陀罗尼。十六大国王。得闻持陀罗尼。无量四众。闻菩萨行。或得不退地。或得三昧门。或得陀罗尼。或得大神通。或有菩萨证得三地。乃至十地。踊跃欢喜。无量百千诸人天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八千人天。远尘离垢得法眼淨。

诸界障者即异生性障也。自三贤加行之内凡。始入初地。断异生性障。证徧满真如。得大欢喜。从得道时立名曰欢喜地。悟无生忍者。或云初住得大总持。无生无灭。忍可于心。以下随机各解。证入不同。皆如本文。远尘离垢等。亦准前解。以上正释疑问已竟。

△二再答转问二。一品题。

功德庄严品第九

佛答弥勒所问。广明四德。庄严自身。故立品名。

△二经文四。一弥勒示问三。一述承佛语。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此出佛言。为生疑之本。弥勒述之。下申疑问。

△二徵起疑问。

菩萨云何修诸功德。而能住是阿兰若中。

云何二字为疑问辞。此中诸字有二义。一诸者多也。因前文佛说三种法要。开之各有八万四千。皆为胜功德故。意谓兰若中人道力未充。功行未备。云何能行八万四千差别法门。此解。承前疑之故问也。二者不承前。但不知而问。谓佛说功德成就当得作佛。不知云何修诸功德。此说诸字轻。但作助语辞。即如修何等功德。方能住是兰若当得成佛。前后照应二义皆通。据佛答处。后义为正。

△三哀请求示。

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二如来开示四。一总答一德堪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

总答标住。

△二徵释一德源委。

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

观者为究察之智。一切下所察之惑。烦恼总为五住地。(即见一切住地。欲界住地。色界住地。无色界住地。无明住地)开之则为八万四千。根源即是自心者觌面指出也。心有二种。一真心。即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为生佛共具之体也。然既曰真心。而却为烦恼本者。以其倐然不觉。妄依真起。种种烦恼依之而生。若离真心烦恼何有。如尘依镜起。离镜无尘故。二者妄心。然妄亦有二。一即阿赖耶识。为诸识根本。其体半真半妄。半真即是真如。半妄即是无明。谓依赖耶转生二分。一转相见分。二现相相分。连上赖耶为无明三细。因见分带出相分境。而相分遂能显现。见分不觉自心所现。将谓心外实有。反生取著。遂有能所激动心海。则诸识浪起。转生六粗。(一智相。为法执俱生。二相续相。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即我执分别。五起业相。即造作有漏诸业。六业繫苦相。即是六道果报)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由是一切烦恼皆从此起。故为烦恼根源也。二即第六意识。见思诸惑皆因此生。故知真妄二心皆为烦恼根源也。了达此法者。以返妄归真之智为能了达。此法即指自心为所了达。如大智慧人。照了妄惑本空。意识转为妙观察智。赖耶转成大圆镜智。复乎本真。当体是佛。堪能下。谓若有如是等机。堪能不负住阿兰若。何必备修诸度。所谓识得一。则万事毕矣(问。法相宗中说。转八识相应心品。成镜智。转第六识相应心品。成妙观察智。识体但能转染成淨。此解但云转识成智。不亦违乎。答。相宗贵乎分别。性宗贵在融通。便云转识成智有何不可。古德亦有此说。勿得以相难性。达义可也。若谓必定分别纔是。佛说三界唯心。且道一心之外诸识诸品在甚麽处)。

△三再徵法喻反释。

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因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

狂犬逐石。人所共知此为喻未来下法合。新发心者。即举心住静修行常人。言未来者。在如来灭后末法之中也。亦复如是者。总例前喻。若见下。根能对境。正合逐石。其心染著者。如眼对色。引起眼识及同时意识。遂分别诸色。耳对声时。引起耳识。及同时意识。流逸奔声。馀四亦然。以逐境攀缘。与夫狂犬逐石。等无异也。是人下。释逐境攀缘意。言其烦恼根本。即是自心。色声等五境。亦是自心。由不知故。只作心外实有五境。妄生取著。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即此下。谓如是之人。虽有好静之心。不识其本。名为未能善住者也。应知不因五境之因字不稳。恐是知字之误。若必作因看。无味之甚也。今作知字为正。言其是人不知烦恼根本。即是自心。此句但斥不识心。亦复不知五境亦是自心。(五境。即色声香味触也)不言法尘者。以是五境泄落缘影。不出五境故。而不言五境即是自心。却言从自心生者。谓真心随缘转变相分境。然境依心现。全境即心。譬如影依镜现。全影即镜。由不知故。所以自心见分。取著自心相分。总不达二皆唯心。只作心外别有。作如是见解故不为善住者也。

△四结前起后广释三。一结前。

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

△二开后。五一深究迷倒根本。

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迴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著。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

但发菩提心者。皆称菩萨。言摩诃萨者。谓菩萨中之大菩萨也。此但称呼而已。实指初心者说。非深位者可比。如说大心大量大德大人。皆称呼也。若五下。是佛教与作观察法。五欲境。即是五尘。若其色等现前时。必与眼等对。正对之时。猛然观察自心。应作下。即观察义。无始下。妄心指业识言。而生迷倒者。即转生意识分别。以不识自心即迷。心外取法即倒。故于五欲境。贪爱染著者。皆是妄心为根本也。如是下。结名堪住。良以经文必有隐意。意谓既识妄心取著。则不得逐境攀缘。然心不逐境。则心境自空。二执自断。可为利智之机方可与兰若相应。故得堪住。假若不出隐意。显文则缺。与下科相反。思之。

△二是人速证菩提。

若有人问。何等有情。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指是人。于当来世。出三界苦。破四魔军。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间。天龙八部。阿苏罗等。皆应供养。

因上科自识妄心。不逐攀缘。成道有分。恐疑者不决。故言若有人问等。此是佛向弥勒说。假若有人问汝。佛度众生。皆欲成佛。不知何等有情未来成佛。意在有情类广。皆有佛性。但不知何类何人。而得成就。此疑者。俗汉大约如此。应指下。亦是佛令弥勒。答彼问者之言。是人者。即前能识妄心之人。于当来世。速成菩提。意在既识妄心。妄心则空。妄心空时。即是真心。不从外得。所以成佛。出三下。叙将成之义。三界苦。即生死。四魔军。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谓佛佛成道。必破四魔。如四魔既破。菩提即成。入佛智慧者。入即合也。谓始觉合乎本觉。成究竟觉。为入自心佛之智慧还成自心之本佛也。一切下。出应供德。谓既能成佛。为世出世间之福田。则一切世间等。皆应供养。以上因识自心。当得成佛。以见住兰若之功効如此。非惑世偷安假名者可比。

△三劝人供养获福。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淨心。供养如是住阿兰若真善佛子。所获福德。无量无边。

佛为已成之佛。住兰若识自心者。即当来之佛。为一切众生之福田。天龙尚应供养。何况于人。故劝供养。获福无量。

△四例出供母功德。

若复有人。以众珍宝。供养悲母。所获功德。亦无差别。

偶尔引例供母功德者。应知世尊。为报四恩故广说悲母恩重。自彼已来。经历文长。恐人忽略。对此较功。忽然一提。警策于人。身从母有。德从母教。应知悲母。即堂上活佛。父亦如是。子能以珍宝供养。所获功德。与供佛者无异。所谓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五徵释当证菩提。

何以故。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轮。度人天众。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当为众生作归依故。

此科应移于供养父母一科以前。续文曰。供养如是住阿兰若真善佛子。所获福德。无量无边。遂接何以故。是人当得等。徵曰。彼住兰若之人。虽识自心。无非自利。而能供养者。获福至于无量无边者。是何以故。是人下释。以是人既识自心。则当得阿耨菩提。即未来诸佛一数。其有供养。即是供佛。所以福胜也。将供母一科。移于此后。其文则顺。其义亦当。假若不然。在家父母。虽有慈悲。无非恩爱。且不出生死。何至菩提。多是翻译之后。誊录者。将徵释一科遗漏。错补于供母之后。请具眼者看。

△三广释二。一非机莫住三。一邪见贪财莫住。

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法繫缚行者。令不堪任。住阿兰若。一者爱乐断见邪法。二者爱乐财宝乐具。

有二下标住。一者下。释爱乐。即邪种之所欲。断见即拨无因果。邪法。即事火崇水等。良以二见之种子既存于心。二见之现行必发于外。然既曰断邪。总该五利。即是见惑。二者下即五钝之贪。然爱乐即贪。义兼五钝。即是思惑。总言见思之惑。如蚕作茧。自缠自缚。故曰繫缚等。此心不忘。此行常作。纵住兰若。枉然无益矣。故曰令不堪任住等。应知令字。似佛说与弥勒。凡遇此等。令彼莫住。

△二憍慢恶法莫住。

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堪居住阿兰若处。一者具足憍慢。二者恶大乘法。

陵他曰慢。自贵谓憍。憍则不欲苦行。慢则眇视正修。慢能障道。纵住无益。故云不堪。大乘法宝。一言之下。心地开通。立证菩提。求之犹恐不得。恶之必招重苦。然既恶必谤。三途业因。求人身犹恐不得。居兰若何益。故曰不堪居住。

△三邪见破戒莫住。

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一者邪见。不信佛语。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如是等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

初四句标。一者下释。如是下结。良以士农工商。皆从其教。信而能行。必克其志。况佛弟子乎。不信佛语。反成邪见。外道同宗。住之何益。二者谓三学戒为根本。持之能生定慧。菩提可期。破之失其根本。徒劳无益。策役下。谓自既破戒。犹不知惭愧。反以驱策役使持戒之人。譬如罪人。欲使官长。真为可笑。不惟无惭。且更加憍傲矣。故下结云。如是等。以其二皆失本。不应居住。然住且不许。况求道乎。呜呼。凡弘法沙门。理宜自鑑。

△二正机当住二。初四德当住十一。一总持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具四种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云何为四。一者名闻总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义。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随顺如教而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胜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求无上道。

复次下标。云何等徵。一者下释。善男下结。名闻者。名谓名相。如性相五阴六入等。闻即三慧之首。如耳根发识。览佛教义。持而不忘。即是总持。属闻慧。能解妙义。即思慧。如闻必参。究其落处。豁然贯通。会得闻中旨趣。是为能解妙义。正念者。即菩提心。念念不忘真如法故。不放逸即是正念。百法云。精进三根。(即无贪。无嗔。无痴)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事为业。(防修者。于所断恶。防令不起。于所修善。修令增长)随顺者。随即不违。顺即依从。如佛教导。依而行之。兼上即是修慧。善男子下。总结四种胜德者。即上闻思修三慧。及菩提心。是为成佛之大本。受道之良器。可谓人地相宜。故云应当等。修菩萨行者。且约观心。良以六度万行。微细妙门。固有无量。但初心菩萨。焉得广行。故且专住正念。观究心地。为能究之智。无上道即所求之果。葢用智遣识。一念不生。不求而求。求即无求。无上妙道。本是自心。非证言证。证亦无证。非同常人妄心用事。故云胜德。

△二慈悲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德。庄严自身。住阿兰若。求佛智慧。云何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捨。善男子。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乐无量众生。速证无上大菩提法。

标徵释结。同前。后皆倣此。慈悲喜捨。即四无量心。纯是利他之行。如是下。明因行致福。能生等者。以四心利他为功。能成己德。所以一切福智。皆由此生也。利益安乐下。正言利他大益。悲能拔苦。即救人利益。慈能与乐。即安乐利益。喜能说法。即教诫利益。捨能等观。即普恩利益。速证下结。大菩提法。即智断二德。

△三头陀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德。持戒清淨。能至菩提。云何为四。一者恒住四无垢性。二者常行十二头陀。三者远离在家出家。四者永离謟诳嫉妬。善男子。一切菩萨依此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

菩提为究竟之果。持戒为万行之基。戒行清淨。则万行皆成。以承因得果。故曰能至菩提。四无垢性。即饮食衣服床座医药四法。随分不贪不嗔。为无垢性。以不起贪等。则其性自淨矣。故云无垢。十二头陀。皆如前解。不可间断。故云常行。远离下。即是乐远离行。在家多染五欲。出家或执小乘。若行远离行者。不惟离诸五欲。亦复不近小乘。(出家小大二乘通称。亦有出家外道。此离小外也)謟诳嫉妬者。皆随烦恼。葢謟者。媚佞于言。诳者诡诈于行。嫉人之好。妬人之能。一有此心。则不足论矣。故曰永离。善男下结。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

此文有标无释。定译人遗漏。不劳强释。

△四持戒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摄一切善。云何为四。一者淨持禁戒。复有多闻。二者入诸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种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如是四法。三世菩萨。共所修学。汝等佛子。亦应修习。疾证广大无上菩提。

戒言禁者。止持也。持言淨者。洁白也。法华云。清淨持禁戒。犹如护明珠。多闻者。以持戒之人。性不昏浊。故佛法入心。永不忘失。即是多闻。三昧者。定之本体。实无多种。今言诸者。以体从用显。以用有差别。故立诸名。入者。摄用也。谓摄用归体。名入诸定。能具智慧者。定之观照也。然定有智慧。如镜有光。不为物瞒也。得六神通者。定之大用也。六种准前。种智者。即一切种智。道种智。皆佛智也。兼修者。拣但修也。因上得体发用。虽具六通。若不熏修种智。恐堕小乘。故要兼修也。然二乘之智。但除我执。如来之智。必我法二执兼断。然后得之。断即是修。故曰兼修。善巧方便。即随宜利生。不放逸同前。善男下结。三世共修者。是一切圣人通修之法也。是以非戒不能成定。非定不能发慧。非神通不能大用。非多闻不识权实。非善巧不能应机。以自他二利。因果始终。皆从此得。故云共所修学。汝等下劝修。谓三世菩萨共所修学。汝等佛子岂得不然。故云亦应等。

△五布施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具四种法。于菩萨行。得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

布施等四。皆为摄持众生之法。乃方便权智。善能摄化有情。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维摩经云。先以欲鈎牵。后令入佛智。是也。一布施摄。谓菩萨二种布施。摄众生故。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爱语者。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慰喻。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者。谓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四同事者。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善男下结。云如是四行。纯为利他。故云根本。一切下劝修。

△六观察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具四德。住于兰若。持戒清淨。庄严自身。云何为四。一者观察自无本性。伏断二执。证无我故。二者他身亦无本性。于怨亲所。离憎爱故。三者身心快乐。心心所法。无分别故。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无差别故。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习。汝等佛子。亦当修习。远趣无上。正等菩提。

持戒清淨。言庄严自身者。以心广体胖。德现于颜色。复有善神卫护。威仪可观。为修证之本。所谓德润身矣。观察等者。即菩萨所作工夫。自无本性者。应知本性。非佛性为本性。以众生日用。皆认妄识为本性。当体不实。对境则现。所以佛命观察。坚者为地。湿润为水。煖相归火。动转归风。病中不能作主。死来不能自留。本性何在哉。凡妄念起时。作如是观。则我执自伏。种现自断矣。(伏者。现行不起。断者。种子亦灭)他身亦无本性者。以己例他也。谓我既无我。彼岂彼哉。由是我人四相。顿然皆空。则向之怨者不憎。亲者不爱。是为持戒清淨。庄严自身也。三者下。谓以上二执既空。身不奔驰。则身自在。心不逐境。则心自在。故云快乐。心。即八识心王。所。即心所。以本性既无。分别何有。则王所诸法。应念化为无上知觉矣。四者下。明转识成智。得平等智者。以我执既空。第七识不缘第八见分为自内我。则七识当处化为平等性智。下句生死涅槃无差别者。由得此智。则观生死不异涅槃。如空华即是空性。涅槃不碍生死。如空性即是空华。然华空无二。随见者之不同。谓病目者见华。好眼者不见。若诸佛分上。求空性不可得。华相安在哉。通为一觉。故无差别。如是四德。自利显。利他隐。善男下结劝。可知(问。前云速证。又云疾证。此结又云远趣。后文又云经大刧海。然速疾与远历相反。是义云何。答。速疾者。由机利观妙。不涉纡曲。可一生圆旷劫之果。远者。正显所证者高远。不在下位。非遥远之谓也。又云经历劫海者。谓众生无边。利他心切。不辞长时。誓欲度之等。所谓先悟毗卢性海。后入普贤行门。虽历劫海。愿力摄持。不觉其为时长也。而念劫圆融。有何相反)。

△七度生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

即四弘誓愿也。有情即是众生。以众生有情识故。依妄识立名也。成熟即是度化。然一切众生。于五欲每亲。淨行疎远。于生死熟练。于涅槃罔知。今以四愿。将欲反之。故云成熟有情。住持者。绍隆不断义。三宝即佛法僧。宝即重义。以四愿中。成佛即住持佛宝。学法即住持法宝。菩萨自身。及所度众生。即僧宝。经谓经历。劫海谓时长。不退转者。誓愿所摄。虽历长时。不觉其长也。誓度众生者。依苦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徧观六道众生等类。皆被生死诸苦所逼。故发誓愿。欲度脱之。令出三界故。誓断一切烦恼者。依集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烦恼惑业。无量无边。能招生死苦果。流转三界。无有穷尽。故发誓愿。欲断除之。亦令众生皆断故。誓学一切法门者。依道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一切道法。无穷无尽。皆能通至涅槃。自既学已。亦令一切众生共学故。(法门者。即戒定慧等。开之无量。法能轨持。门有通义。谓持诸道法。通入佛位)誓证一切佛果者。依灭谛境而发誓也。谓菩萨谛审菩提之果。最胜无有过上。自成就已。普愿一切众生。咸皆成就故。(佛果言一切者。谓菩提涅槃。为一切诸佛共证之果。故云一切佛果)善男下结劝。大小菩萨者。以得道深位地上等觉为大。地前三贤为小。又三贤中入理住行迴向为大。信位及初发心者为小。皆应修学者。正劝。三世所学者。引证。

△八爱乐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持戒清淨。云何为四。一者爱乐空性。空所显故。二者得无恐怖。证三昧故。三者于诸众生。起大悲愿。四者于二无我。无厌背心。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入圣要门。依此四法。断二障故。

持戒清淨者。如杂阿毗昙心论。有四种持戒。一希望戒。希即希求。望即期望。谓求生天。及馀善处。坚持禁戒故。二恐怖戒。谓畏堕恶趣。畏恶名称。坚持禁戒故。三顺觉支戒。谓随顺七觉支。庄严其心。坚持禁戒故。(七觉支如三藏法数)四清淨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垢染故。(此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今云出家菩萨。虽初发心。志同大觉。犹非声闻缘觉之清淨也。云何下徵。一者下释。空性即第一义真空实性也。爱乐非情见之爱。为菩提增上之志。谓由有此心。终能克证。故云空所显故。葢空性人皆本具。世间人为五欲所迷。故不能显。今则因住兰若。心地清淨。如云散空澄。故真空显现。然真空不动。即是性定。所以戒能生定。斯之谓也。得无下。恐怖有多种。唯二种生死。实为大恐。而三昧亦有多种。唯性定为总体。由持戒清淨。故空性显现。即是性定。性定之中。无诸生死。故无恐怖。由定所成。故云证三昧故。以上二种。且约自利。于诸众生。起大悲愿者。复能利他。然性定既成。利器已备。发大悲愿。亦令他成也。二无我者。即人无我法无我。然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于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我物等。于行住坐卧语言之间。乃至我能布施。我能持戒等。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今菩萨既住兰若。由戒定发慧。如实照了。五阴之法本空。假名之人何在。故二皆无我也。无厌背心者。拣凡夫及二乘也。谓凡夫迷空著有。二乘厌有著空。凡夫繫生死背涅槃。二乘背生死向涅槃。以二皆各著一边。不合中道。今菩萨即我无我。即法无我。不厌烦恼。不背生死。理事无碍。空有互融。方是大乘。真二无我。不同凡夫声闻。有厌背心。善男下结成圣要。言入圣要门者。谓厌有著空。非为圣要。无厌无背。真为要门。依此下结。断二障者。以空所显故。则烦恼障断。大悲无厌。则所知障断。(声闻人观法无我者。观色等五阴之法。内无主宰即法中无我。非同菩萨五阴亦空。当体实相)。

△九捨见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善持禁戒。庄严其身。云何为四。一者永捨我见。二者捨我所见。三者离断常见。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缘。善男子。如是四法。能除毁禁。守护淨戒。庄严其身。

我见即我执分别。我所见即法执分别。因二见不忘。永沉生死。今菩萨住阿兰若。不于身中分别有我。亦不于身外分别我所。我法二执皆空。断常二见亦灭。深能悟解下。因缘准常。深悟即逆观穷至无明。能知三世因果。以无明为根本。义含断无明证真理。如是观察。是为正见。善男下结除守护。

△十观蕴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又观四法。能护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云何为四。一者观察五蕴生灭。二者观十二处如空聚落。三者观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于俗谛法无捨无著。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学。是故佛子住阿兰若。一心修习。求无上道。

凡夫五蕴。念念生灭。所谓爪生髮长。气销容皱。一刹那间。九百生灭。菩萨如是观察。知身无常。二者下。观察根尘十二处。皆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别离则灭。于中无我。亦无我所。当体全空。如空聚落者。谓落聚中无人故空。喻根尘中无我也。以上二种。皆空观也。三者下。即融根尘识三。皆归一真法界。中道纯真。中道观也。四者下。假观也。以不离俗谛假相。故曰无捨。以虽在俗谛。居尘不染。亦不忘真。故云无著。即假成真。亦中道观也。善男下结劝。

△十一成就等四德。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四种持戒清淨。庄严自身。云何为四。一者成就不见身观。二者成就不见语观。三者成就不见意观。四者远离六十二见。善能成就一切智观。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清淨。现身证获正性离生。乃至速证无上菩提。以是因缘。汝等佛子。观如是等四种法门。断四恶道。证四涅槃。尽未来际。度诸有情。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三种因戒能生定。定中观察。自己身口意三业。皆因缘成就。以缘生无自性故。皆不可得。然不见三业。惟证一真也。六十二见。总属见惑。邪见为本。远离者。谓定中观察。见依身有。而自己三业尚空。既无所依。诸见何在。自然氷释矣。善能成就下。谓邪见既空。正智自现矣。言一切智者。由证此智。观一切法。皆是真如。即是正智。善男下。结证劝修。现身下。以其一切邪见既空。则正性现身亲证矣。离生即再不受生。亲获法身故。乃至者超略辞。必有经历位次。又言速证菩提者。谓虽历诸位。而不住著。如鸟上山。一飞到顶。故云速证。即是顿成。以是下。承上结劝。四恶道。即三途修罗。四涅槃。即常乐我淨。尽未下。即度生成道。不厌长时。已上种种功德庄严。皆从清淨持戒中来。故劝。

△二八德当住五。一八种三昧。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八种三昧清淨。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独坐兰若。三昧清淨。二者远离绮语。三昧清淨。三者远离五欲。三昧清淨。四者调伏身心。三昧清淨。五者饮食知足。三昧清淨。六者远离恶求。三昧清淨。七者远离因声起爱。三昧清淨。八者为众说法。不求利养。三昧清淨。善男子。应当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具足下标。云何下徵。一者下释。善男下结劝。最初出家。为离尘世。故住兰若。须独居宴坐。收视反观。即是三昧。纤尘不著。即是清淨。然三昧即定。清淨即戒。乃定共戒也。远离绮语者。即口业四过之一。独坐为身戒。此为口戒。然口业四过。举一该四。亦定共口戒。故云三昧清淨。五欲者。即是五尘。远离者。即眼不观色。返观自性。耳不听声。返听自性。乃至身不觉触。返觉自性。亦为定共。故云三昧清淨。后皆倣此。调伏身心者。如身不违犯。则身调伏。意不妄想。则心调伏等。饮食知足。即四无垢性之一。但能随分。不涉妄想。当体即戒。远离恶求者。言不当求而求之。是谓恶求。今定中清淨。恶求永断。故云远离。因声起爱者。谓顺意之声。心生染著是谓起爱。今返闻自性。不为声转。故云远离。为众说法。不求利养者。即慈悲利物。说而无说。不存影相。即是三昧。尚不知有身。岂复求利。即是清淨。善男下结劝。

△二八种智慧。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智慧清淨。云何为八。一者五蕴善巧智慧清淨。二者十二处善巧智慧清淨。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淨。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淨。五者三解脱门方便智慧清淨。六者能灭一切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淨。七者能灭随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淨。八者能灭六十二见善巧方便智慧清淨。善男子。如是八种智慧清淨。汝等菩萨。当勤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五蕴。即色(五根六尘)受(心法领纳前境)想(心上浮想)行(迁流转动者)识。(第八了别三类性境)皆名蕴者。谓此五种。覆藏佛性。从用得名。良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总为色心二法。于此三科。开合随机有三。一为愚于心而不愚于色者。故合色开心说为五蕴。(合色者。将五根六尘。合为一色蕴故。开心者。将一心法。开为受想行识故)又为愚于色而不愚于心者。故合心开色。说为十二处。(合心者。将受想行识。合为一意根。开色者。将一色法。分成五根六尘故)为色心俱愚者。将色心俱开。说十八界(开心者。将一心分为六识意根。开色者。将一色法分为五根六尘)。皆言善巧智慧清淨者。智慧乃自心之灵用也。以未住兰若时。逐妄迷真。混浊不淨。反堕为妄想分别。今既住兰若。离诸尘秽。妄想化为智慧。分别即成善巧。然善巧即是权智。到此不唯自利。亦复度生。谓应时接物。方便随机。不乖于理。犹合于事。如幻人用事。了无情谓。心法俱空。是谓智慧清淨也。二十二根者。即二十二法。五徧行。(谓触。作意。受。想。思)五别境。(即欲。胜解。念。定。慧)善法十一。(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也)意识一。(谓同时心王也)此二十二法。言根者。以随戒故。戒为入圣之根本。故凡心王用事。此二十一种。皆能随佐。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是谓善巧方便。于所用事。心无染著。是谓智慧清淨也。三解脱门。(即空。无相。无作)准前所解。一切烦恼者。不出见思二惑。及根本无明。亦言善巧方便者。谓贪起时。以喜捨对治。嗔起时。以欢喜对治。虽痴为迷惑。亦时时进学。久而生慧。可以对治。慢心动时。以恭谨对治。疑心动时。以决定信对治。恶见起时。以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对治。如是对治。则一切烦恼转为正智。自然洞彻融照。远离分别。故曰能灭。是为智慧清淨也。随烦恼有二十。谓小随十。中随二。大随八。随佐心王故。不违根本故。今亦言能灭善巧方便者。无非以相应法对治。令其消灭故。六十二见。解见前文。总以我见为主。依五阴虗妄分别。更约三世断常。增满其数。今依戒生定。依定发慧。能令彼见瓦解氷消。善男下结劝。随烦恼名义。解见前文。

△三八种神通。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神通清淨。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于诸色法。得无障碍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二者。于诸声境。得无障碍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三者。于诸众生心心所法。得无障碍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四者。忆念过去生处死处。得无障碍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五者。能往十方无数佛刹。得无障碍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六者。能知众生漏尽未尽。得无障碍漏尽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七者。能灭一切烦恼。得无障碍无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八者。现见自身一切善根。迴向众生。善巧方便。神通清淨。善男子。如是八种神通清淨。十方菩萨。同所修学。汝等菩萨。亦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神通者。乃自性本具之妙用也。凡夫为无明障隔。而不能通。今住兰若。从戒生定。依定发用。灵妙通神。触处无碍。故曰神通。以神通自在。令法身不孤。是谓庄严其身。然神通虽发于定体。实本于兰若成就。皆兰若中功德也。一者下。分别八种。一谓天眼通。诸色法是眼根所对之尘。凡一切山河大地。万象森罗。形显二种。以凡夫肉眼。对之有碍。故不为通。今菩萨以无漏戒定。发出妙用。虽寄于眼。实称性之灵照。故能周徧十方。举目普视。无有障碍。是为天眼。既以戒定发出。即是善巧方便也。又普见无碍即善巧。用是利他即方便。无障无碍。是为神通。如镜照相。了无沾染。故云清淨。天眼既尔。天耳亦然。但换色为声。馀皆准前。三他心通。诸众生该尽含生。凡意举念。一切善恶。邪正差别。菩萨具通者。皆能知之。心心所法者。虽为诸识通名。今且约六七二识说。以第七执我。第六计度种种分别。心王既尔。心所亦然。以前五第八。皆随念分别。不计名言。故且不论。今虽言六七。而计度分别。全在第六。言他心智者。即能知他人之心念也。从用得名耳。以戒定发通为善巧。运通利物为方便。能知他心即神通。无障无碍即清淨。四者宿命通。忆念者。即记忆不忘也。过去者。即前生累世也。生处死处者。不出天上人间。四生六道。受命曰生。捨命为死。言宿住智者。能知宿昔住世之智也。得无障碍者。无落阴之迷也。以戒定发通。即善巧方便。能知宿命。即是神通。无落阴之迷。即是清淨。五者神境通。能往下。虽往十方。顷刻而至。义兼供佛度生。复顷刻而还。云雾不障。山河不隔。皆不可思议。故名神境智。若论神境二字。即是工巧。谓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等。十八种皆可不测。依工巧立名。亦名神境通也。以能运神通即善巧。运通利他为方便。巧超思议曰神通。通而不著即清淨。六者漏尽通。谓能知者。即菩萨之智也。众生漏尽未尽。即所知之境也。凡我执已尽为漏尽。我执尚在为未尽。然能知众生得无障碍者。即菩萨之漏尽智也。以定能发通为善巧。运通利他即方便。能知众生即神通。不著通相即清淨。七者灭惑通。一切烦恼。不出见思尘沙无明。为所灭之惑。菩萨一念心空。诸惑顿尽。生死顿亡。如明破暗。了罔沉习。故名无漏智。以依定发通。即善巧。运通利化为方便。顿灭烦恼即神通。心空绝迹即清淨。八者迴向通。现见自身者。即自身所得之道也。以无善不作。熏成无漏之种。故名善根。迴向众生者。菩萨以公物之心。迴己向他。普欲众生共得此道。以定能发通即善巧。迴己向他即方便。利物不测即神通。心无所著。即清淨。善男下结劝。十方下乃举他劝修也。影响不乖。故言速证等。

△四八种清淨。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现身获得八种清淨。云何为八。一者身业清淨二者语业清淨。三者意业清淨。四者正性清淨。五者正念清淨。六者头陀清淨。七者离謟清淨。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淨。善男子。若有佛子。住阿兰若。具足如是八种清淨。现身成就无边善根。不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性澄湛曰清。当体洁白曰淨。不出三业。开为八种。一者身业。身者形体也。即父母之所生。四大之所成。世间人有三种恶业。一者杀生。或自杀。或教人杀。或闻杀欢喜。或身虽未动。举意欲杀。被此杀业。能障善根。混浊自性。不为清淨。菩萨戒如氷霜。内外洁白。一切轻重杀业。一念不生。何况身动。故曰清淨。二者偷盗。凡一切财物资具。不与而取。或强劫。或窃取。能障解脱。混浊自性。故不清淨。菩萨戒体。皎如氷霜。一切轻重盗业。一念不生。是名清淨。三婬业。一切自婬。教他婬。一念不生。何况身犯。亦如氷霜。故云清淨。以上身业三种也。二者语业。凡一切言语之间。有四种过。故不清淨。一妄言。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凡一切语言不实。皆为口过。二者绮语。谓形容妖仪。摸写婬态。耻他门户。诬贤善名。浮薄无德。是为口过。三者两舌。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纔间君臣。离他骨肉。謟佞无德。是为口过。四者恶口。不善之言。斥辱良善。暴戾无德。故为口过。世俗之人。非此则彼。混浊自性。能障实语。故不清淨。菩萨正德。于此四种。一念不生。何况口道。故曰清淨。三者意业。亦有三种。谓贪嗔愚痴。种现熏发。障道污性。故不清淨。菩萨贪心。转为解脱。嗔心转为忍辱。愚痴化为智慧。三毒种现俱销。故云清淨。四者正性。即尘中作主。随流得妙。不为物转。是谓正性藻雪皎如。故云清淨。五者正念清淨。冥记不忘曰念。以志在于道曰正念。纯真不杂曰清淨。六者头陀。此云抖擞。尘劳顿息。妄念氷释。故云清淨。七者离謟。语言称性。正大无私。謟媚既离。故云清淨。八者一念不忘菩提者。谓正念真如。头头合道。则无往而非淨也。善男下结成善根。不退菩提。

△五八种多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八种。多闻清淨。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尊敬和上阿闍黎。多闻清淨。二者。远离憍慢。生谦下心。多闻清淨。三者。精进勇猛。多闻清淨。四者。安住正念。多闻清淨。五者。为求法者。说甚深义。多闻清淨。六者。不爱自护毁他。多闻清淨。七者。常能观察一切善法。多闻清淨。八者。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多闻清淨。善男子。如是八种。多闻清淨。汝等菩萨。皆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多闻者。闻多学广也。然多闻之人。不为邪障。能生正智。性学澄湛。故云清淨。智能证性。学能润身。即庄严自身也。一者下。正显多闻之德。和尚是梵语翻力生。舍利弗问经云。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葢师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故曰力生。从教导弟子边立名。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诵。以弟子年少。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故云近诵。从弟边立名。又云知有罪。知无罪。从究察弟子持犯立名。然和尚既能生长法身。养智慧命。此恩此德。理宜尊敬故。阿闍黎此云轨范。谓轨持弟子。遵行法范故。有五种。恐繁不录。亦弟子之学。由师轨范所成。故宜尊敬。因有多闻。不乖正理。不违教义。不妄不漏。故云清淨。二陵他自贵为憍慢。无学之人。空负高心。麤卤无德。多闻之人。平等合道。退己敬他。故云谦下。亦为远离。三精进下。谓多闻之人。以精进则壮其志。以勇猛必成其功。然虽精进。不致奔驰。虽勇猛。不致卤莽。即多闻清淨也。四安住正念者。谓多闻之人。栖心中道。举止合宜。不妄不变。故云清淨。五者既为求法者说甚深义。见多闻之实。无悋法之愆。故云清淨。六者谓多闻之人。于自不爱。有过不护。于他不毁。如理而说。如道而行。即为清淨。七者谓多闻之人。常能观察一切善法。用作轨持。又能范众。性不违背。是为清淨。八者谓多闻之人。如其所闻。如师所说。如法修行。亦不著相。即为清淨。善男下结劝。以上如来开示已竟。

△三灭后功德二。一修习得不退转。

尔时世尊。说如是等菩萨行已。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无量众生。厌离世间。渴仰如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入阿兰若。为无上道。修习如是菩萨愿行。于大菩提。得不退转。

后五百岁等者。乃如来灭后。正法像法将尽。末法中之数年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言后五百岁。乃末法一万年初之五百岁也。彼时之人。无修无证。但以鬪诤。忘失正念之时也。葢谓法有盛衰不同。故分五五百岁也。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初五百年。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后五百年中。厌离生死。求证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初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后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修理塔寺。坚固不变。第五五百年。鬪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初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鬪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呜呼。后五百岁。尚在末法之初。且鬪诤坚固。邪见不堪。此五百年后。又不知何等坚固耶。言法欲灭时者。正是鬪诤坚固之时。无量下。谓虽鬪诤坚固。幸有此经。垂世教化。令诸众生。见闻读诵。知在家尘世之苦。慕出家兰若之行。厌离世间。(如前种种譬喻。言在家之苦。故厌欲离)渴仰如来。本经之教。知兰若清高。修习观行。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云。大菩提即佛果智德也。得不退转者。谓有观行之真修。愿力之所摄。兰若之可依。菩提之所望。种种有据。所以称怀遂志。增进工夫。故得不退者。赖有此经也。

△二更遇龙华成佛。

如是发心。无量众生。命终上生覩史天宫。得见汝身。无边福智之所庄严。超越生死。证不退转。于当来世。大宝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下。即厌世渴仰修习之人。由修习仰慕。不退其心。命终上生。覩史天宫。覩史即兜率之梵语不同耳。得见汝身者。汝指弥勒。亦由行人愿力。经力所加。弥勒摄授。故生于彼。无边福智之所庄严者。既生兜率。必在内院。则相好之福。般若之智。未尝不具足。故曰庄严。超越生死者。以外院有生死。内院无生死。故言超越。证不退转者。前云于大菩提得不退转。彼约行不退。既到内院。亲见弥勒。承其法力功德。得念不退。当八地位。于当来世。大宝龙华等者。当来指弥勒下生成佛之时。在龙华树下。三会说法。皆得受记得阿耨菩提者。有两说。或蒙弥勒授与成佛之记。即是得菩提。或此等无量众生。既厌世渴仰修习之功。得生内院。又蒙授记。因行已毕。一刹那间。承记获果。亦不离龙华树下。随记而成。所谓功勳积于累世。成道只在刹那间也。

△四闻品获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二万五千新发意菩萨。于菩提行。将欲退转。闻如是法。发坚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位。三万八千淨行婆罗门。永断邪见。得大法忍。及陀罗尼。七万六千人。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新发意者。其志未坚。信若鸿毛。忽上忽下。向日虽慕菩提。犹恐不得。将欲小就。故云退转。今一闻如是心地观门。随机修证。皆得菩提。且有内院休息。龙华成佛。遂发坚固信。一信永信。不复疑矣。故能超证至第六位。即等觉也。然信位一。住位二。行位三。向位四。地上五。等觉六也。淨行婆罗门者。华梵并举也。以梵语婆罗门。华言淨行故。谓在家斋戒清淨。亦能修行。向日或有外道所惑。将有邪见者。今一闻此法。则邪见氷释。不复更惑。且得大法忍。及陀罗尼。皆属地上差别功德。无等等者。菩提心可等一切。更无一法可等此心。即最利之根。发心顿证者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