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经疏科文分(二)一经前玄义(五)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二入文解释(三)一序分(即序品)(二)一证信序(六)一所闻法体二能持阿难三闻持和合四说教之主五说教之处六同闻之众(二)一列众(三)一此土众(三)一声闻众(二)一声闻(五)一通号二列数三行位四叹德五总结二缘觉二菩萨众三杂类众(二)一别(四)一人(二)一清信男二清信女二士三天(二)一色天二欲天四仁王二总二他方众三化众二总结二发起序(五)一佛自现瑞(五)一护佛德二现瑞时节三正住十地四入寂定五思缘现瑞二时众生疑(三)一明众生疑二申众疑意三问众不决三觉悟如来四佛升华座五大众欢喜二正说分(中间六品)○三流通分(即属累品)○○第二正说分(四)一明内护(前三品)(二)初略开二护二问答广释(二)先问次答(三)一明自利行(观空品)(二)一正释观空(二)一正释(二)初标宗正释(二)初正释(二)一所化境二能化智(三)初约法二解释三结成二结行二问答重释(二)初明三般若(三)初实相般若(二)先问次答(二)一明真则无化二明俗则有化二观照般若(二)先问次答(二)先略次广(二)初正广释(二)先明法空性空二历法明空(二)先正明后释成空义(二)初就识阴次例四阴二明能观之智双照空有(二)先明观照(二)一照空(二)一明照相二明空分齐二照有次明得失(二)初明邪观二明正观(二)一明行二明位三文字般若(五)一明多佛共说二举喻三格量四举况五明信解相二依教发观(二)初明邪观二明正观(二)初约染净因果以明空相(二)初明生死空(二)初正明生死二辨空所由二明佛果空二约无听说以明空相二总结二时众得益二明利他行(教化品)○三明二护所依(二谛品)○二明外护(即护国品)○三明报恩供养(即散华品)○四明弘经相貌(即受持品)○○二明利他行(教化品)(二)一发问二佛答(二)初答前二问(三)初正答二问(二)一正答前问兼利他(三)初略答二广答(五)初伏忍(三)一十住二十行三十回向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文)(四)初标名位二辨除障三约谛辨异四摄化分齐(二)初略二广(后作依宗广释)三总结二正答后问兼自利(二)先问后答(二)先略后广(三)初标次释(十)一善觉地二离达地三发光地四炎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等观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后结次月光偈赞○后如来述成○次答第三问○○二月光偈赞(三)一时众供养二月光赞佛(二)一明赞处二正发言赞(三)一总颂上义(三)初叹别相三宝二叹五忍三叹一体三宝二别叹十四忍(五)初颂伏忍(二)初颂伏忍方便(二)先明离过次明摄位二颂伏忍功德(二)初别叹三品(为三轮王)次总叹三品(二)初列三十心次正叹功德二颂信忍(二)先颂三品(三)一颂初地下品二颂二地中品三颂三地上品后结叹三颂顺忍(二)初正颂(三)初四地下品次五地中品后六地上品后总结四颂无生忍(三)初颂七地下忍(二)初释行相二断惑分齐次颂八地中忍后颂九地上忍五颂寂灭忍(二)初颂十地下品二颂妙觉上品三结颂五忍(三)一叹净土果二叹法身果三叹利益果三大众得益○第三如来述成(二)初赞能说(二)先正赞后述赞后赞所说(三)初正赞(三)初释不可思议(三)一略说次假徴二藏后广释(三)初就佛明不可思议二合释二藏明不可思议(二)先释(二)初人法相对明不思议(二)初明人空二明法空二境智相对明不思议(二)初辨境空后释智空后结三双结二藏明不可思议二释不可度量三释唯佛能知二劝修(三)初正叹观修二徴三广释三大众供养○次答第三问即所化众生之相(三)初牒问二正答(二)一略二广(二)一明所化如幻(二)先释(六)一释法假(二)一正明法假(二)一明本识能生色心二明色心成阴界(二)初成五阴二明成十二处二明凡圣境差二明受假三释名假(二)一明佛前无名二明佛为立名四明相续假五释相待假六释因生假后结二明能化如幻三得益(即时得益)(众)○第三明二护所依(二谛品)(二)一问答(三)一明二谛不二(二)先问次答(三)一正答二引证(三)初正伸二谛次释义三结成上义三释成(二)先明二义后明一义(三)初能所相对明一义二境智相对明一义三染净相对明一义二明说法不二(二)先问次答(二)一明说空二明修空(三)初辨修习二逐叹重释三结修成三明法门不二(二)先问次答(三)一略答二广答三结答二劝持(二)一叹教二举名劝持○第二明外护(即护国品)(三)一诫听劝持二广释(三)一广释护法(三)一护国(四)一护时二护法(三)初明福田次明供养后明说三护体四显所护二护福三护难二引古证今(二)先引天证护国后引人证护身(二)一明难事二明能护难(三)一请修福二听许三正明护难(二)初长行依教请护二说偈加护(二)一说偈(四)初说无常理二说苦理三说空理四说无我理二获益三结示劝持三时众得益○第三报恩供养(即散华品)(三)一散华供养(三)一闻经劝持二散华供养(三)一行华二般若华三妙觉华三诸王发愿二佛现神变(二)先现变后得益三叹教劝修○第四示弘经相貌(即受持品)(三)初问答须受持(二)一月光请二如来答(三)初总标次别释(十三)一习种性法师(五)一标位二辨差三行业四举劣况胜(二)先举劣后况胜五入位时节二性种性法师三十回向菩萨(已上三位三贤)第四法师(即初地)(五)初标位二辨修行差别(二)初显二谛为相(二)先标章次别释(二)先释实智次释方便智二显二谛同异三明时节四明生净土五明登位第五法师(二地)第六法师(三地)第七法师(四地)第八法师(五地)第九法师(六地)第十法师(七地)第十一法师(八地)第十二法师(九地)第十三法师(十地)(四)一标位二明证时分三对位辨差(五)一伏断差别二信见异三渐顿差别四常无常异五等无等异四明入定位后总结二付王受持(四)一赞用劝持(二)一略二广(二)初标除难福生二问答分别二赞名劝持(二)先赞名胜后劝供养三释劝所由四称名付嘱三时众得益(五)一修罗益二人王益三天益四大众益五菩萨益○第三流通分(嘱累品)(二)先付嘱诫敕(二)先略付嘱二广付嘱诫敕(二)初明付嘱(二)先付时二明付人法二广辨七诫(七)一诫诸灭法过(三)初明灭法人次辨灭法过后结成过二诫坏四众行三诫禁不依法四诫自毁(三)初自毁二起恶三招报五诫使役六诫自咎七诫谬信二大众奉持(二)先奉持次奉行
仁王经疏科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