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上沙门 智铨 述

定圣行。

○根本净。大论第二十卷。根本净禅。云何名净。有漏善五众。

○简风喘等。禅门云。息相有四。风喘气息。行者当舍三存息。以细念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若数不满十名数减。若至十一名数增。然增减之数。并非得定之道。若从一至十。恒具十。无有间一之失。名数成就。

○当证前方便等。证相云。一粗住心。二细住心。三证欲界定。因前息道诸方便修习。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粗住。于后其心泯泯转细。即是细住。与定相应等。名欲界定。因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欲界身。坐中不见头手床席。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定。此能生初禅故。即初禅方便定。八触。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五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

○八圣种。无常苦等。并如病如壅如疮如刺。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远对外尘说内净。近对内垢说内净(云云)。

○五支成就。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大论中由爱故有苦等。广诃二禅喜相。四支成就。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

○菩萨定须明修。大论云。菩萨为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

○在修证中。禅波罗蜜第七卷明修证。彼修证开四章。一世禅。二亦世亦出世禅。三出世禅。四非世非出世禅。第四不说。第三复开二。初对治无漏。有九。即观练熏修。二缘理无漏。亦不说。

○非漏非无漏。即第四非世非出世。观练熏修即对治无漏。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卷。止观有数息。然辅行无文。

○转缘。禅门转缘。通约教随等六。止观第六记。辅行二十五卷。

○四等。大论二十卷。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辅行云。四等从心。无量从境(云云)。

○四无量。大集经二十四卷四无量心品云。譬如一箧盛四种香。一沉水。二多伽罗。三牛头旃檀。四多摩罗叶。如是四香合有四两。有四姓人。以四种衣置是箧中。经数日已。各自赍去。而是四香铢两不折。然是衣中各各有香。若有菩萨修四无量心。随所住国。其土人民各各成就种种功德。而于菩萨无所损减。

○次修相。此略明。禅门中别明四种修相。

○隐没等。止观云。此定有隐没。不隐没。若心缘众生。决定作得乐想。心甚明了。而所缘处。不见众生得受于乐。是内不隐没而外隐没。复有内心明净。外见得乐。是为内外。俱不隐没。辅行云。若依根本。内外俱隐没。及外隐没内不隐没。余则内外俱不隐没。第九略记。辅行三十八卷。

○四空定。大论二十卷末明。

○须诃色。行者观是色粗恶重苦。老病杀害等。种种苦恼因缘。如病如痈疮如毒刺。皆是虚诳妄语。应当除却。

○过一切色相等。大论云。佛说三种色。有色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无对。过一切色相即可见有对色。灭有对相即不可见有对色。不念种种相即不可见无对色。大论问。云何能灭是三种相。答曰。是三种相皆从因缘和合生。故无自性。自性无故。是三种虚诳无实。易可得灭。

○禅门即禅波罗蜜。云亦有未到地相(云云)。

○六妙门。禅门云妙名涅槃。此之妙法。能通至涅槃。故名妙门。亦名六妙门。三是定法。三是慧法。

○若作对治。辅行三十七卷云。若对治者。沉多应修慧多定少。散多应修定多慧少。沉散等者。应修等观。具如禅门。禅波罗蜜第七卷。

○今但次第相生。禅门云。若广明此六法修证。则诸禅皆属六妙门摄。今但取次第相生入道之正要。以明六妙修证之相。

○游止三四。瑞应经上卷云。端坐六年。形体羸瘦。皮骨相连。玄清净漠。寂默一心。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游志三四。出十二门。无分散意神通微妙。

○十二门禅。谓四禅四等四空也。

○出入息。大集经云。入名阿那。出名波那。观于出入。如门如向。

○大论二十一。在二十卷中。论云。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随止可见。谓随有修证。止有修证。皆可见也。

○观有三义。禅门云。一者慧行观。观真之慧。二者得解观。即假想观。三者实观。如事而观也。今此六妙十六特胜通明。并正用实观成就。然后用慧观观理入道。

○止观第九记。辅行三十七卷。

○特胜。辅行问。何名特胜。答。修九想起过。佛令修于特胜。此观特出。胜于九想。故名特胜。止观第九记。辅行三十七卷。

○因缘得名。如律云。佛令诸比丘修不净观。比丘修成。于身生厌。或有比丘发心欲死。求刀自杀。乃至杀六十比丘。因半月说戒。佛问阿难。不见诸比丘。阿难具答。因斯立制等。尔后改观。令修特胜。

○皆有修证。修者作心修习。心未相应。证者。即任运开发。心得相应。

○此代数息。禅门云。何故以此代数息。答若是数息。直闇心数无有观行。修证。时多生爱见慢等。今以随代数者。即觉知此息无常。不生爱见等。

○轻重涩滑。知入息时轻出息时重。入息时滑出息时涩等。

○即对四念处。辅行云。从初知息出至除诸身行。有五特胜。名身念处。次从心受喜至受诸心行。有三特胜。对受念处。次心作喜下三对心念处。从观无常下五名法念处。

通明。

○辅行问。何名通明。答此禅观法无别名目。北国诸师修得此禅。欲以示人。既不知名。立名不定。欲安根本禅中。而法相迥异。若对特胜。名目全殊。始对背舍观行条别所以诸师名为通明。又云修时三事通观。故名为通。此法明净能开心眼。观一达三。所见无障。故名为明。

○别观三事。禅门第八卷明。

○三十六物。辅行云。前特胜中三十六物。与此不异又诸文皆云内外中间各十二物。唯禅门中但分内外。外有十物。内有二十六。于中二十二是地。十四是水。

○声非报法。杂心论第一卷问。何故声非报。答现在方便生故。声者现在方便生报者前业所起声随欲生报非随欲生。又声有间。报无间。声若是报。应如色一切时不断。而声有断故非报。

○即不得一切法。禅门云。由此三事和合。能生一切阴入界。众苦烦恼。善恶行业。流转不息。若了三事无生。则一切诸法本来空寂。

○天文地理禅门第八卷明。止观第九略记。第六记中明。

○九想。大论二十一卷明九想。

○止观第六记。辅行二十五卷。

○九十八使山动。大论云。三毒薄故。一切九十八使山皆动。渐渐增进其道。以金刚三昧摧碎结山第五记辅行二十三卷。

○能成大事。大论云。是九想。是开身念处门。身念处开三念处门。是四念处开三十七品门。三十七品开涅槃城门(云云)。

○八背舍。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乃至七非有想非无想。第八灭受想。

○背净洁五欲。欲界不净五欲上欲界定未到定已上皆洁净五欲。

○如禅门。禅波罗蜜第十卷。

○八胜处。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六黄。七赤。八白。

○十一切处。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

○背舍具九地。大论二十一卷云。初二背舍初四胜处。初禅二禅中摄。净背舍后四胜处八一切处。第四禅中摄。二一切处即名说空处空处摄。识处识处摄。前三背舍八胜处八一切处皆缘欲界。后四背舍缘无色界及无漏法(云云)。

九次第定。

○胜处但在第三背舍。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三第四位在二禅。后四位在四禅。第三净背舍位通三禅四禅故云胜处。但在第三。

○一切处但在第三四五背舍。初八色一切处位在第四禅。次第九空一切处位在空处。第十识一切处位在识处。故云但在第三四五。

○并在大品大论。大品在初品中。大论二十一卷。

○得堪忍地。章安疏云。还是初地。

○共念处。四念处引阿毗昙云。共念处者。以禅定助道。正助合修。亦名事理共观。发得无漏三明六通(云云)。

○答毗昙云。即阿毗昙。大论云。阿毗昙是佛说。汝小乘随阿毗昙论议。是名毗婆沙(云云)。

○成论人云。成实论无作品。问曰无作是身口业性。身口业即是色。答。是无作但名为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身口意业性。又或但从意生无作。是无作云何名色性。有无色中亦有无作。无色中云何当有色耶。

○舍利弗毗昙。有二十二卷。姚秦昙摩崛多共昙摩耶舍译。第三卷明五阴中色阴云。有粗色细色。云何细色。若色色界系。若无色界系。若不系。是名细色。

○无作色无教色。荆溪云。名异义同。法胜阿毗昙心论云。此业不可示他。故名无教。

三上上禅。

○自性禅。地持云。自性禅者于菩萨藏闻思前行世间出世间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观分。或二同类。或俱分。是名自性禅。

○慧圣行。签科释文分二。初对前二行明不判开。次今此下正附别明四四谛相。又三。初约横竖具此四四谛相。次又复下明此四谛与常仪有异。三生灭下明四四谛中愿行前后。

○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一卷。

○大论第五十。在五十五卷释幻听品。亦名如幻品。

○空中种树。大论二十八卷中文。

○止观第七记。辅行二十九卷。

○止观知病。第六卷上云。明入假观者。为三。一知病。二识药。三授药。知病者。知见思病。知见根本。知见惑重数(云云)。次知思本。知思重数(云云)。识药者。一世间法药。二出世法药。三出世上上法药。应病授药者。既知苦集之病。又识道灭之药。先授世药。次授出世药。乃至上上药。

○止观第二记。辅行十三卷。

○从空入假破法遍。止观第六卷明入假破遍。一入假意。二入假因缘。三入假观。四入假位。

无作四谛慧。

○别教无作科前签文。口科分二。初牒苦集即道灭。二发心下简释别无作义。分三。初明发心至地前。广修圣行。次但此下。正示无作明别登地证实。三结示别教竖行次第证相。

○涅槃如来性品等。章安疏云。初譬本有性理。言王家者。佛所统处力士者。譬众生有能降魔制外之用。故言力士。眉间者。中道也。金刚珠者或言理。或言解。或言理解圆净。不可破坏。如金刚珠。次与余力士下。遇缘起惑。失本有理。又二。初起惑言余力士者。天魔外道恶知识。桷力者。断常乖于正观。正观破于断常。故以身见触中道珠。次寻没下失理没在常断邪见身中。三其处有疮下。机缘感召。二见伤正解为疮。命医机召于佛。善方药。即圣智达知。即便停住。明失非失。医问力士下。第四圣应破惑二。初譬偏说无我。检邪如觅珠。力士惊答。譬禀教作无我观。从迷得解敬惊答。将非幻化即无我观。即便啼哭即是苦观。医慰力士下。次譬说圆初为说。今在皮中。隐断常中。影现于外。性理虚通。遍一切处。力士不信下。次不受。医今执下三重说。乃自见珠。四信受。镜譬圆经。照信心面。文明理显信谛明了。

○中道双亡双照。辅行十二卷明。

○不同通教但空偏假双流。玄第四下云。通教名道观双流也。四教俱有双流位等。止观第六下云。修中观位者。前两止为中道双遮方便。两观是双照方便。因此遮照得入中道。自然双流。自然双照。修此双流。凡有三处。又云三藏菩萨坐道场时。犹是具惑。故无双流。双流位在佛耳。通教有别来接者。双流位在八地。别教双流位在初地。虽言初住破一分无明。是双流位。即圆教也。辅行二十八卷释。

○大品云一切种智。大品经中三慧品。须菩提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种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数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又大论八十四卷云。佛自说一切种智义。有二种相。一者通达诸法实相故。寂灭相(云云)。二者一切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说了了。通达无碍。

○涅槃如来虚空佛性疏云显时名如来。隐名佛性。虚空取隐显不二。文殊问言等。疏云一往似问如来虚空佛性三种有何差别。寻下答意。正是问此三种与一实谛有何差别。佛言有苦下。唱昔四谛。苦是苦境。谛是苦教。亦是苦智。实是苦谛之理。不二为实。善男子如来下。唱今一实。三种皆是实。非苦者非境。非谛者非教。是实者是理。

○复次善男子下。结三法与真实相即。更无异体。

○止观第六记。辅行二十七卷。

○如止观第七记。辅行二十九卷。

○止观第二记。辅行第八卷。止观第一第二记。辅行第七卷。

○八神变。大论第六卷明。大经德王品明。存没。大经大论互有存没。

○如杂含中。杂阿含二十六品云。复次四力。觉力(云云)。何等为觉力。于善不善法如实知。有罪无罪。习近不习近。卑法胜法。黑法白法。有分别法无分别法。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是名觉力。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断。何等为无罪力。谓无罪身口意(云云)。何等为摄力。谓四摄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

○大经意在第十三卷。

○地持说。地持经第七卷。次法方便处净心品中。

○华严十地品。晋经二十四卷。新经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无我想。故经中无我相。

○十地论第三卷中。先举经云。菩萨如是安住欢喜地发诸大愿。所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云云)。论曰。是初大愿(云云)。广大如法界者。一切余善根中胜故。究竟如虚空者。无常爱果无量因故。尽未来际者。此因得涅槃常果故。一切劫数大供养。无有休息故。余九准知。论又云。第十大愿起大乘行。又以十不下。经云。以十尽句。成诸大愿。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众生界尽(云云)。

○解脱月请乃说。十地是解脱月菩萨起请。金刚藏菩萨说。

○第三地。经云。菩萨日夜唯愿闻法。第四地云。观内身循身观。勤勇念知。乃至观内外法循法观勤勇念知。除贪爱等。第五地云。此菩萨如实知此是苦圣谛等。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妄等。第七地云。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又以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第八地云。此地本愿力故。诸佛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得入法流门。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忍第一顺诸佛法。乃至云勿复放于此忍门。又此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亦复积集广大善根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又云此菩萨随诸众生信解差别。于彼佛国众会之中。而现其身。第九地云。先知一切法行。次知一切稠林。次知一切相等。乃至了知众生诸行差别。教化令得解脱。第十地云。法云地如实知欲界集。乃至声闻行集。辟支佛菩萨诸佛力无畏色身法身集等。乃至如实知入一切法。成智差别集(云云)。十微细智不思议解脱门。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祗解脱门。无量无边百千万阿僧祗三昧及陀罗尼神通等法门。

○十地论解。论第二卷云。此五怖畏是初地障。是五怖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

○乃至因缘三有即变易生死也。

释二十五三昧。

○趣音促。如热𦦨。北洲也。不退畜。生也。欢喜。修罗也。等字。含无垢心乐等。大经疏云。虽二十五无非是王。为辨异故。立名不同。即世界意。如日光月光等。即为人意。不退心乐等。即对治意。常乐等。即第一意。

○日光三昧破东洲。月光破西洲。月夕初现于西。亦随便立名。月亦破闇。例同日光。青三昧破兜率。注雨三昧第四禅也。三谛常。即真俗中三谛皆常也。破于三常。后文云。非三无为常。化用常。常乐常也。破二苦。后文云。痴故是苦。乃至无明苦。破不自在者。后文云。犹有细烦恼不自在。乃至无明不自在。

○初地狱中婆薮等。签文分五。初正释此有中第四文。次下去一等简释诸有中第一意。三又准下复明第四意机应义。四文虽在等点示预知下文文义。五一一皆言下。通释破字显第二意。

○方等陀罗尼经。大方等陀罗尼经有四卷。华聚菩萨名也。大论第四卷。明婆薮仙人生陷地狱缘。

○婆言断等。经中婆者言离。薮者言断。离断一切诸苦。婆者言善。薮者言知。善知一切法者(云云)。乃知十事因缘。

○调达。增一阿含四十六卷。调达造五逆罪。生陷地狱。

○瞿伽离即调达弟子。因谤身子等。佛诃之不受。身疮即死。入大地狱。缘在大论十三卷。

○感应妙中。玄第六卷初。

○各有三义。机有可发义。机是关义。机是宜义。应是赴义。应是对义。应是应义。

○料简等。感应释名中文。

○十界交互。三十六句感应文中。第三就十法界论机应不同。乃至云若就十法界交互。则增九倍(云云)。

○为龙者。出大论十四卷。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卷。难陀即欢喜龙王。娑竭即娑伽罗龙王。为象者。大论十二卷明。牸音字。凡兽育子曰牸。鵽音掇。一名冠雉。似雌雉。大论十四误。在十二卷。大经第四四相品文。鹫即大雕。

○请观音经一卷。天台有疏。经有五道偈。此中不引人道。大论第十。第十卷无。

○业见思俗谛破。教行录日本问云。近代疑者云。余三昧及以诸处。皆以见思为真谛所破。此中何为俗谛所破耶。四明答云。此中乃以业及见思同入生死俗谛。正为真谛所破。成于真谛三昧矣。

○二十五三昧皆称王。大经疏云。此地得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是中道第一义三昧。总摄诸三昧。所谓俗谛三昧。真谛三昧。皆来摄属。故得称王。一谛三谛。即是其体。

○止观第五记。辅行二十卷。

○四行偈文。第三卷药草喻品。偈云。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悔。则为永失。是故迦叶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品初释七善。大经云。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足。五自知。六知众。七知尊卑。先明别七。次明圆七。次明四无量心。亦先明次第。次明圆。

○三天行。指杂华。大经十八卷梵行品末云。天行品者。如杂华说。初地天行。约别教证道。初住天行。正约圆说。故云经兼二意也。

四婴儿行。

○先列不次第等。大经疏云。上圣梵两行。皆先释次第行。后释圆行。今品先明圆行。后明次第。当是前后赴缘自在。

○与天行对辨冥显中。言梵行者。盖婴儿即梵中慈故也。下玄文云。从慈心与乐起婴儿行。

○不起即常等。章安疏云。不起譬常。不起边中诸法之相。不住譬净。不着生死涅槃。不来譬我。不从浅至深。动摇彼此。不语譬乐。寂灭涅槃。不可言说。从初发心。常观涅槃四德行道。故言不能起住来去语言。呼此婴儿为如来行。

○即最后文。今后顿科中。慈善根力等。

○肇云。涅槃无名论云。仰攀玄根。俯提弱丧。超迈三域。独蹈大方。

○后文即人天后文又婴儿者厌等。大经疏云。五欣厌婴儿。直法说无譬。初二句即是标。以是故知下。次广释中。有断不断。此约集谛。正使有断。习气不断。有真不真。约苦谛。生死中无涅槃则不真。离生死有涅槃。此则有真。修不修。约道谛。四倒惑等是不修。四念处等是修。得不得。约灭谛。利钝使不得。见道修道名得。

○观文似如用前所释。随机而说。谓观大经偏行婴儿文也。盖大经又婴儿以下文皆释前不能起住等。今分对偏行婴儿。故荆溪言观文(云云)。

○大经云下。明偏行婴儿。初大字婴儿。正取和字。而为大字。即六度菩萨三祗行。百劫种相。志求作佛。此佛是有为半字无常之佛。故知是和字婴儿。又云不见下。次无知婴儿。是通教婴儿。不见昼夜等。是无憎爱。达幻化相。苦乐平等。冤亲不二。又云不能下。三不作婴儿。不作大逆。不作小乘。此是别教菩萨。即是非生死非涅槃行于中道之行。又云杨树下。四黄叶婴儿。杨树譬妄常。黄叶譬妄净等。又云非道下。二乘婴儿。即欣厌婴儿也。然此引文。乃是第二科释婴儿行意中文。经云。若有众生于非道中作真道想。如来亦说非道为道。非道之中实无有道。以能生道微因缘故说非道为道。婆和如前释第一卷上标教中。

○如经云云。经中约法广合。故注云云。

○圣行如前说。慧圣行初也。

五病行。

○现病品文。大经第十八品。疏云。由前品末。授记付嘱竟即云我今背痛。举体皆痛。如彼小儿。及常患者。从此义故题现病品。

○彼文具释三障。经云菩萨所得善根。悉施众生而共回向一切种智。为除众生诸烦恼障业障报障(云云)。三毒在烦恼障。五无间在业障。毁谤等在报障。后广比决下。即推证果文。

○迦叶次引等。迦叶云。如来四大无不和适。身力具足。亦无羸损。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十青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不如一黄象力。十黄象力不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十山象力不如一优钵罗象力。十优钵罗象力不如一拘物头象力。十拘物头象力不如一芬陀利象力。十芬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钵键提力。十钵键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罗延力。十那罗延力不如十住菩萨一节之力。菩萨坐金刚座即得十力。如来今者不应如彼婴儿。如来因为下。经云。如来即从卧起。趺坐放光。一切利益赞迦叶能问。次广说我于往昔劫。已除病根(云云)。又列三种下。经云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云云)。又有五种病人。第一病人即初果过八万劫成佛。第二人。即二果。过六万劫成佛。第三人即三果。过四万劫。第四人即四果。过二万劫。第五人即辟支佛。过十千劫成佛。

○大论如来九恼。第九卷初。

○乳光经只有数纸。后签第十卷上引。

十住毗婆沙论云。佛入婆罗聚落乞食。空钵而出。

兴起行经两卷。上卷孙陀利宿缘经第一。奢弥䟦宿缘经第二。头痛宿缘经第三。骨节烦疼因缘经第四。背痛宿缘第五。木枪刺脚因缘经第六。下卷地婆达兜掷石缘经第七。婆罗门女旃沙谤佛缘经第八。食马麦宿缘经第九。苦行宿缘经第十。

次料简。

○戒圣行末。在第十一卷。定圣行文末。亦在第十一卷。慧圣行文末。在十三卷。故今判云者。指下文次仍依文别判科。慈悲喜舍文末。在第十五卷初。舍文末亦在十五卷。今判云者。指下文次融化他科文云。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其证。舍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证。

○答圣梵两行等。法云师云。圣行为自行因。梵行为因中化他。此二是地前修因行也。垂裕记问。天既是证。何名为行。答。从天起行。故名天行。故天行位在于地住。婴病二行。皆是从果起应之行。

○当知地前戒定等。前签文云。前之两行。并在外凡。故地前二行未断惑证理。虽复立二地名。其实未证。今慧行虽从浅至深。能断惑证理。登初地离五怖畏等。故结住于无所畏地。所以文云未若初地与无畏同结。又三种圣行皆从浅至深。然圣行得满。全由慧行。

○庄周赋杼。庄子齐物论中。文云。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无亏。而喜怒为用。注云。狙公养猿狙者。芧橡子也。朝三升暮四升也。玃。大母猴也。

○圆五行。如大论云等。大论第十一卷云。菩萨观涅槃行佛道。

○大论八十。在大论八十三卷。释三慧品。明行生修。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经云。佛言。色寂灭故。色空故。色虚诳故。色不坚实故。应行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亦如是。如汝所问云何生般若波罗蜜。如虚空生故。应生般若波罗蜜。如汝所问云何修般若波罗蜜。修诸法破坏故。应修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修般若波罗蜜。应几时。佛言。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应行应生应修般若波罗蜜(云云)。

如来座天行。

○疏十八空销十八句。文句云。凡有十九句。初一句总。后十八句对大品十八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不动即外空。外不为六尘流动也。不退即内外空。十二入空故。故言不退。亦不分别等。是偈文。上中下。有约前三教释。约三乘或三菩萨释有为是世间法故不实。无为是出世间法故实。不分别即不行(云云)。

○毕竟空。即经无所有性。诸法无遗余。故名毕竟空。

○不弊不净垢衣。弊。败也。恶也。非脱珍着弊之弊。谓长者不以不净垢衣为恶。而着不净垢衣。正形容忍于斯事也。三消慈悲中。木牛杨叶。皆大经文。如阿修罗琴。大论十七卷明。

○宝几承足。妙乐云。一几承于二足。定慧所依无殊。从定名谛。从慧名境。又云婆罗门等。文句云。婆罗门名净行。贵族高洁即等觉离垢菩萨也。刹利即是王种。九地已下。初地已上也。居士富而不贵。即三十心也。诸菩萨是商人遍入三土以求法利。此土菩萨往他方听法。他方大士来此闻经。往还采利也。商估者。妙乐云。应作贾。音古。居卖曰贾。通物曰商。

○入出二字。有四番释。文中引三。其四云化他用为出。自行用为入。妙乐云。入出文有四释。初三自行。后一自他。于自三中。初以双非为入。双照为出。次番者。出入相对。本相即故。出入之名。亦更互得。故此智体出入互照。此之两释约三谛说。次无量去约二谛说。第四还用向之三二。自利化他。

○又七种二谛智行慈七善。即大经十四卷中七善也。

观心圆五行。

○地持云。地持第五卷禅品九种禅。一自性禅。二一切禅等。又云。一切禅有二种。一世间。二出世间。各有三种。一现法乐住禅。二出生三昧功德禅。三利益众生禅。又释云。菩萨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第一寂灭。自举心息。舍离味着。及一切相。是名现法乐住禅。菩萨禅定出生种种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十力种性所摄三昧。乃至出生二乘解脱除入一切入无碍慧。利益禅有十一种(云云)。

第四位妙。

○成论毗昙判位。成实论空门第十品分别贤圣共二十七人。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

○璎珞已判浅深。璎珞本业经云。他方敬首菩萨。在第二贤圣名字品中。请云。欲成斯道。当如何行。一切贤圣名字何等。佛先说四十二位。从十住至妙觉。次明住前有十顺即十信。第三学观品中说四十二位所修观法。

○仁王盛谈高下。仁王上下卷。广明三贤十圣。及五忍十四般若。其文多明圆别。兼含通意。故云盛谈高下。

○天雨四华。文句云今天雨华。报其当获佛因。即四轮因位也。又正说中开示悟入。又与大车游于四方。皆是位义。故知华表。因位也。

○草庵喻罗汉本处。化城喻二乘涅槃。三草喻藏位。二本喻通别位也。渚宅。渚谓宝渚。即宝处也。宅谓大乘实相家宅。一地一雨。即圆实位也。

○正法念。即正法念处经。二十二卷去观天品广明天法。

○俱舍云。唐译。第十一卷中。偈云坚手等。集注云。坚首等三。皆药叉众。大王即四天王。坚首最下级。乃至四王居最上级。诸药叉众亦住余七金山。是四王所统部众故。

○俱舍世品。从第八卷起至第十二卷。

○大论云。大论五十四卷。释四天王品。准希有经。希有较量功德经。止数纸。阿难起请。

○增一五衰。增一阿含二十四卷云。一者华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圿。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乐本座。五者玉女违叛。

○立世阿毗昙。佛说立世阿毗昙论有十卷。此引文在第一卷。堋音彭。射埒也。

中草位。

○成论探明大乘。成论宗经部。义参大乘。故云探明大乘(云云)。论主即诃黎䟦摩。成论第一卷偈云。故我欲正论三藏中实义。

○中阿含三十。谓中阿含第三十卷。福田经中。给孤长者问佛(云云)。佛答云。十八学人。信行。法行。信解。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辅行十四卷列二十七人略有不同。成论云。断贪恚等诸烦恼尽。故名福田。

○俱舍文同辅行十四卷。准俱舍列。则无身证。故集注云。且据学无学二十七人是同。然福田经列身证。俱舍则无也。俱舍多一向。故亦二十七人。更检成论。成实论分别贤圣品末云。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

○有门之位。集注云。今依有门明位者。有三意。一凡圣位足。二佛法根本。三符顺教旨。

○如八十八使。五利五钝。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法界次第初门。九十八使科中明。

○五停心。停者。止义住义。数息停散乱。不净停贪欲。慈悲停多嗔。因缘停愚痴。念佛停逼迫。初贤。贤者善直也。

○别相念。㭊玄云。别谓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谓行相。观此四法作不净等行相故。言念观者。然观体非念。观是其慧。推求观察。知不净等故。乃至处谓处所。谓身受心法。是念所缘住止之处故。

○性共缘三念处。性念处缘理断结。除自性过。共念处正助合修。缘念处缘佛三藏及世间文字。所缘处广也。

○四精进。四正勤也。四定。四如意也。生善。五根也。破恶。五力也。信破欺等。分别。七觉也。安隐。八正道也。

○境总观总等。别行四念处本。与此略异。三二类知。谓三境二境可类知也。

四暖位。

○解喻暖。此喻慧行。次集华暖生。喻行行也。内凡者。相似见理曰内。又渐见法性。心游理内。身居有漏。圣道未生。故名内凡。

○证初果者。㭊玄云。空门以十六心名见道为初果。二果去方属修道。集注云。有门以十五心名见道为初果。向十六心是修道。初果摄。须陀洹。四教仪翻预流。数人即萨婆多宗人。亦有门也。

○约此论家家。即次断中小超人也。斯陀含翻一来。后三品犹在。故更一来。约此说一种子。即小超人也。阿那含翻不来。

○超果者。集注第六卷明。此名超越人。四教义云。不证前二果也。

○三结。辅行二十四卷末明。止观第六记。辅行二十五卷明八十八使。七生那含。

○准俱舍九种。唐译俱舍二十四卷。颂云。行色界有九。谓三各分三。业惑根有殊。故成三九别。

○上流三者。上流有二种。今指杂修一种也。又有三。一全超谓在欲于四禅已遍杂修。遇缘退失。从梵众没。生色究竟天。中间尽超故二半超。梵众没。中间超一二。乃至十三。生色究竟天。非全超故。通受半名。三遍没。全不能超故。

○见到。大集经见到。舍利弗阿毗昙名见得。俱舍颂名见至。

○三空。四教义云三空定。

○身证想受灭。大论云。灭受想患厌散乱心故。入定休息。似涅槃法着身中。身证故名身证。杂心论云。身作证灭尽正受。及入定心。是有漏随顺灭心故。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七卷。释论二十二。即大论。如佛告给孤独居士。世间福田应供养者有二种。若学人若无学人。学人十八。无学人有九。今此中何以故但说八辈。答曰。彼广说故十八及九。今此略说故八。彼二十七圣人。此八皆摄。信行法行。或向须陀洹摄。或向斯陀含摄。或向阿那含摄。家家向斯陀含摄。一种向阿那含摄。五那含向阿罗汉摄。信行法行入思惟道。名信解见得。是信解见得。十五学人摄。九种福田。阿罗汉摄。杂阿毗昙。杂阿毗昙心论第五卷云。此亦多种。或五及七八。五种者。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云云)。七者。中般涅槃有三种。如契经。(一如小迸大火二如少小迸热铁三如迸烧铁丸)四如前说。八者。五种如前。又现法般涅槃。无色界阿那含及不定。又色界五种根建立则十五。中般涅槃上中下根乃至上流亦如是。地建立则二十。初禅有五。乃至四禅亦五。性建立则三十。中般有六种。谓退法种性。思法护法住法升进不动法。如是。乃至上流亦如是。处所建立则八十。梵身天五。如是。乃至阿迦𧸐吒天。种性根建立则九十。地种性建立则百二十。地种性根建立则三百六十。种性处建立则四百八十。种性处根建立则一千四百四十。复次一阿那含谓中般。根建立三地四。种性六。处所十六。种性根十八。地种性二十四。离欲三十六。地种性根七十二。处种性九十六。地种性离欲二百一十六。处种性根二百八十八。种性根离欲六百四十八。处种性离欲八百六十四。处种性根离欲建立二千五百九十二。当知是中般数。乃至上流亦如是。此一切摄受一万二千九百六十。

○慧俱二脱。古云约五义判慧俱。集注第六卷明。光明文句云。空观顺理。名为正道。不净破贪名为助道。小乘修正道断结名慧解脱。修助道断结名俱解脱人。八解脱。法数第八卷明。

○婆沙略释。在四十七卷末。言思法者。㭊玄云。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婆沙云。心生厌故持刀自害。成论称为死法。进法已上是信行。不动是法行。

○若退果者等。辅行引婆沙明。

○无疑解脱。集注云。故知无疑乃俱人中胜者耳。

○沙门那。四教义云。此之七圣名真沙门。沙门有二种。一者直言沙门。沙门即因也。二者沙门那。沙门那者。果也。

○婆沙云。在七十七卷中。

○此云乏云道。翻译名义云。以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如迦叶品(云云)。

○大小辟支迦罗。如辅行约三义明。

○止观第三记。辅行十三卷明三藏六度缘起。十四卷明衍人斥小。

○上草位。菩萨三义伏惑三义。法数第三卷明。

○释迦此翻能仁。罽那尸弃此云宝髻。亦宝顶。非七佛中尸弃也。与七佛中尸弃隔二僧祗。毗婆尸此云胜观亦遍见。具如止观记辅行十三卷。

小树位。

○无言说道言说是事。即空故无。辅行云。通人既观诸法如幻。幻本不生。今无所灭名之为体。集注第七云。谓体六凡依正之色。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而入真理也。

○道观双流。道谓化道。观谓空观。带空出假。故曰双流游戏神通。大论四十九卷释。

○立伏忍。干慧地也。柔顺忍。性地也。无生忍。八人见地已去至十地也。辅行二十五卷引大论。于菩萨边别得忍名乃至游戏神通等名。故知此名别属菩萨。

○如欲度虚空。大论七十八卷举度空品云。菩萨作是愿。我当度一切众生。众生实不可得。是人欲度众生。如欲度虚空。何以故。虚空离故。当知众生亦离。

○八人。止观第六云。人。忍也。忍因也。

○止观第五记辅行二十四卷。

○故大品云。在大论八十六卷中。

○十地菩萨如佛。大论四十九卷云。须菩提。十地菩萨当知如佛。五十卷释如佛义。如义辅行中明。

○用誓扶余习等。辅行引大品云。留余残习。以誓愿力及扶余习。而生三界。利益有情。

○五相如三藏不殊。谓唯成道等三。稍异三藏。前五不异。故略不论。

○本门中通佛亦言灰断此指下第九本寿命妙中。通佛身化缘讫。亦归灰断(云云)。

○二义不定等。谓本佛涅槃相亦同三藏灰断者。以通当教有二义不定。故与藏教有同有异。又钝者同三藏见灰断。利者见异三藏。故言所见不同。辅行云。方便有余土通佛。不说灰断。

○止观第六记。辅行二十五卷。

○大品云。须陀洹智断是菩萨无生忍。出遍学品。大论八十六卷释。论举经云。须菩提。八人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须陀洹若智若断。斯陀含若智若断。阿那含若智若断。阿罗汉若智若断。辟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忍。

○一日三时照机。杂心论第九卷。佛昼夜三时。以佛眼观察众生。大论二十六卷。佛一日一夜各三时观一切众生谁可度者。无令失时。

○亦如摩耶经。摩诃摩耶经两卷。上卷摩耶赞佛偈。日夜各三时(云云)。

○阿难近后而问。增一阿含三十六卷。如来北首右胁而卧。将欲涅槃。阿难在后哭泣。世尊知而告诸比丘曰。阿难比丘今为所在。比丘曰。今在如来床后(云云)。

次料简。

○或向初取三地。谓初欢喜离垢明地也。仁王四地。谓增第四𦦨地也。止观第六上云。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四地断见。

○但通教等下。止观云。今核此语。若云三地四地皆断见者。此师不解通教义。何者。三乘共位。同入无间三昧。不出入观而断见。那忽用三地四地皆断见耶。若取第三地断见者。第四地应断思。若取第四地断见。第三地应未断见。若用两地断见。为出入观。为不出入观。若不出入观则无两地。若出入观非断见位。人师救云。经说如此。此师不解经意。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别见义长。论三地四地。通见义短。不出入观。然名可借别。义必依通。若作不出入观释者。三地据断见初。言四地据断见后。皆不出观(云云)。

○若断别惑等。玄第五上明断伏中。当是别教附傍小乘方便说耳。签云。明其附傍通教小乘三藏意。亦似共地菩萨意。

○或言六地齐罗汉等。旧云六地断思尽齐罗汉。或用仁王七地齐罗汉。止观云。但六地名离欲。止离欲界九品。祗可与阿那含齐。纵令带果行向。犹有非想九品在。亦不得与罗汉齐。若七地是已办。就果可尔。向来属果则初禅初品已属七地。尔时得名已办。今若取释义便者。约十度明义。以第六般若入空之慧。断惑尽。与罗汉齐。第七方便般若出假化用。此名目为便。若取七地齐罗汉。约诸地对果向。七地正与第四果齐。此皆一往相主对。经论不定。复须斟酌不可苟执。

○别圆入通含容取干慧。此明通教人杂。故含容三教通说取干慧耳。非被接意也。干慧初𦦨。谓干慧为初𦦨别在菩萨断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初𦦨。初𦦨即是断位。故大论别立菩萨。故以干慧为初𦦨。大论七十五卷云。灯譬菩萨道。炷喻无明等烦恼。𦦨如初地相应智慧。燋无明烦恼炷(云云)。

○三处燋炷。大品经明初地燋炷。大论明三处初𦦨。

○大论四十八卷。释经广乘品。从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皆是摩诃衍。次明菩萨摩诃衍。所谓字等语等。诸字入门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云云)。大论四十九卷释经发趣品。经文十地。无欢喜等名。但言从一地至一地。论文有欢喜离垢等十名。

○与止观稍似有殊。止观中间。三乘共断。其义已显。用何为据。更独开菩萨地耶。答。大论三处判燋炷云云。彼文但论通别二教。不论三教。此中既别圆与通对辨。故与止观有殊□□。

○见地燋炷置而不论。此正是止观意也。

大树位。

○此别教名义等皆别。集注云。别义有八。教则独被菩萨。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断则三惑前后。行则五行差别。位则位不相收。因则一因迥出。果则一果不融。破内外尘沙。法数第三卷有三品尘沙图。伏破无明。法数亦明初地三品无明。

○璎珞五十二位。本业璎珞贤圣名字中。先说四十二位。次明住前十顺即十信位共五十二也。

○仁王明五十一位。玄第五上云。仁王明十四忍。三十心为三般若。十地为十般若。等觉为一般若。十四在菩萨心中。皆名为忍。转至佛心。名之为智。签云。仁王经文不开等觉。玄文开等觉。对十四忍。

○新金光明经。隋译。

○涅槃五行十功德。五行谓圣行等。十德。大经十九卷至二十一卷。约五事论议等明初功德。从二十二卷初约六通明第二功德。次约慈明第三功德。次约十事明第四功德。次约五事明第五功德。次约金刚三昧明第六功德。从二十三卷初明四事成就第七功德。次除断五事等。明第八功德。从二十四卷初发五事明第九功德。末明道品入涅槃成就第十功德。

○摄大乘第七释第四因果等。世亲摄大乘论释。达摩笈多译。第七释因果胜相中。无十地名。在释修差别胜相中。有欢喜等十名。若真谛译在第十卷。

○地持六位。地持经中。从发心住至十地。束为六住。一种性住。二解行住。三净心住。四行道迹住。五决定住。六究竟住。止观第五卷下明。

○十住婆沙。十住毗婆沙论有十五卷。龙树造。什师译。释十地。入初地品第二中。先列十地名欢喜(云云)。次即释十地相貌。

○大论略出通别。谓三乘共菩萨地为通。但菩萨地为别。

○又为销经文。四教义云。又欲令听者咸知大乘经论出别教菩萨位行不同。宁可偏执是非诤竞耶。

○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据经五忍。开十信三贤。十地妙觉不开等觉。十四忍因位除妙觉。玄文开等觉。据大论般若名亦在因位。故天王十四般若。亦不开妙觉。故仁王般若总明五十一位也。

前四般若。

○摩诃即大品。此亦未可全用。此是荆溪总破古师五时之失。佛祖统纪云。案藏经目录云。摩诃般若三十卷。光赞般若十卷。龙树用此造智论百卷。若放光金刚等十经。皆是晋宋间译。至唐奘师始译出大般若经六百卷。当知前十经皆重译之文。智者引用。正大品中义。是晋罗什译。在唐译之前也。

○如来成道二十九年。仁王护国经上卷序品云。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大众。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赞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于次第义便。四教义云。一家义便也。末代入道所宜。谓末代入道正得其宜。

○六度皆九。地持弥勒说六度皆有九种。第三卷施品明九种施。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施。四一切门施。五善人施。六一切行施。七除恼施。八此世他世乐施。九清净施。第四卷戒品九种。一自性戒等。第五卷忍品九种。自性忍等。精进品九种。自性精进等。禅品九种。自性禅等。慧品九种。自性慧乃至第九清净慧。

○经有七位。璎珞本业经第二贤圣名字品说四十二位。从十位至妙觉。次明住前有十顺。即十信心也。第三学观品说六种性。所谓习种性等。

○习种性谓研习空观也。性种性即分别假性也。道种性谓中道能通也。真似两解。四教义云。通教通真似解。说为暖顶忍世第一法。今别教别真似解义立此名。比决分明也。圣种性谓证入圣地也。等觉性谓去佛一等也。妙觉性谓妙极觉满也。大品菩萨欲具道慧当学般若。大论二十七卷举经云菩萨摩诃萨欲得道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等。

○因中总别果上总别。止观引大论二十七卷云。或言因中总别果上总别。辅行十三卷云言总别者。直语道慧一切智故故名为总。各加种故故名为别。大论云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

○生灭无生灭四真谛慧圣行。即十住位。四教义生灭四谛慧在十信位中。

○璎珞六位。璎珞本业经上卷说六种性。

○四教本即四教义在第五卷中。

玄签证释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