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护国金刚寺住持 如愚 着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随喜者。准华严行愿品。为十八愿中之第五愿。谓凡见圣凡小大所作功德乃至一尘。皆往诣其处。而随分欢喜也。以见闻随喜往古来今之事。始能生如实智。为众生如实而说。不错谬故。况随喜此经功德甚大。故与校量。法师品佛灭度后。一念随喜者得记义也。上品佛子住此地。是则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前二句。法师功德品明也。以六根清净功德。是同佛之受用故。后二句。此品明之。以往诣僧坊。劝人坐听。行则感上妙象马车乘。坐则感帝释梵王等座。是常在于中经行及坐卧故。又从地涌出品。上行等菩萨会言我等随喜。今校其功德。使彼不唯随喜。且发心佛灭后。受持得嘱累也。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尔时下。蹑上品而不毁訾。起随喜心为问。以上品但校何况读诵书写广持者之功德。尚未校不毁随喜略持者之功德。故弥勒今申问之所许也。谓随喜之人。得几许福也。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至)阿僧祇不可得比。

尔时下。随喜之人。有僧俗长幼。从法下。随喜之地。有僧俗村市。如其下。随喜之机。有僧俗亲识。皆约最初一人而言。是诸下。即随喜之机。次第二三叙至第五十。起校量案故曰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等。若四百下。众生无量。有人求福下。财施无边。是大施主下。法施无尽。财施即檀度。法施。具戒忍进禅四度。于汝意下。问当机以明其福多。佛告弥勒下。牒前多福。校第五十人随喜此经一偈者。多福为少。至不以譬喻知也。阿逸多如是下。以最后校最初。其福不可得比也。故曰何况最初等。良由彼权乘小果。此究竟大因。必以自初沿至第五十人为校者。字经三写。乌焉成马。法久讹传。不无差谬。而功德尤胜者。显最初一念随喜之人。固当授成佛之记。而不误也。大集经云。众生之业。性是颠倒。二乘之业。有边际故。菩萨之业。无边无量。是故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此财法并施之施主功德。不可与一念随喜之菩萨业相校量。见矣。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至)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上节正随喜者功德。此节旁赞者功德。又阿逸多下。现生植四威仪功德之因。缘是下。来世报其往诣得安行之果。若复有人下。现生植分座之因。是人功德下。来世得坐天王人王宝位之果。已上明一人所感依报之功德也。阿逸多下。自他现生植正报之因。是人功德下。来世依正得与总持菩萨共生一处之果。后品药王勇施等。皆与持经者之陀罗尼咒故。共生一处。劝与劝者。身根往请之所感。利根智慧。意根等受教之所感。且约一生言。百千下。约千万生得六根功德言。有音不清曰喑。一向绝音曰哑。喑哑之人。口气多臭。皆由前世谤法。及阻人听经所致。今劝人往听故。声不喑哑。又听法华故。口气不臭。此约声臭论功德也。舌常下。约色相论。齿不下。口内之相无病。垢黑黄疏缺落。皆齿病也。差。向外之暴齿。曲。向内之钯齿。唇不下。口外之相无病。下垂则长。褰缩则短。粗涩则苦。疮胗则秽。缺坏则露。呙斜则歪。厚大则蠢。黧黑则滞。劝人听经者。皆无此口舌之嫌。故曰无诸可恶。恶嫌也。匾𠥶踏鼻也。曲戾歪鼻也。狭长窄面也。窊曲凹面也。劝人往听。元属身口。身口既往。喜生于心。而喜形于面。故鼻面皆无此不可喜之相也。唇舌下。谓劝听法者。不唯无病恶。且有相好也。相好有七。一唇严好。则不垂缩粗胗缺斜厚黑。二舌好无病。三牙齿严好。则不垢黑黄疏缺落差曲。四鼻修美。则不曲戾。高直则不匾𠥶。五面圆则不狭长。貌满则不窊曲。六眉高长。七额平广。则无诸可恶。此三十二相少分之好。校佛则未足。比之天人。则其足矣。世世下。谓一世劝人往听。感多世见佛闻法之信受教诲也。则一大事因缘果报。何盛哉。阿逸多汝且下。缴其旁替者之功德。校量正持说者。则功德益难思议矣。故曰何况一心听说等。此句伏下品谈法师功德之案。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至)其福不可限。

若人于法会下九行。颂初节。若有劝一人下九行。颂次节。长行前者。颂文后之。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上品一念随喜。不名法师者。非本意颛业故。此品既恒心顗业。故眼等六根。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为功。而获见闻三千大千世界色等六粗。分别不错不坏为德。以法师保人天。范维凡圣。其功德等佛。故曰法师功德品。问法师品六种法师。一念随喜一种。既已鸣德。供养一种。胡不言之。答实论功德。须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自他皆得开悟本有佛之知见。若夫供养礼拜。唯获福田。故不校也。或有受持读诵等。为法供养。亦摄尽也。故药王本事品。有法供养之校量。

尔时佛告常精进(至)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至)肉眼得如是。

尔时下。总标持经者。得六根功德千二百八百。当如首楞严优劣。必常精进菩萨当机者见。功德由精进致也。是善男子下。别叙眼根功德。必曰父母所生肉眼者。见经功德殊胜持者。不待修得天眼通。即凡眼便为佛知见矣。下五根同此。见于下。依报横竖世界相续。亦见下。正报善恶众生相续。及业下。业果相续。偈五行。初行颂总标。次四行颂别叙。弥楼云光明。七金山也。问持经者多。功德未验。何也。答不常精进故。即常精进文字者尚少。况如说修行乎。苟如说而行。勺水同江海。撮土等大地。举目无非妙法矣。

复次常精进(至)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复次下。标功。得千下。具德。以是下。总叙。象声下。别叙三种车声。啼哭愁叹象马牛曳车之悲苦声。螺声下。四种乐声。笑语人闻乐之欢乐声。男声下。人间凡圣是非悲欢六对声。天声下。天上八部声。火声下。人天共有四大声。地狱下。天人共有三途声。已上世间六凡声。比丘下。出世间四圣声。以要下。总结持经者之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至)功德已如是。

初四句颂总标。次五十六句颂别叙。后十二句颂总结。横遍十方。竖穷三界。六凡四圣之声。无远迩小大。持经者不移于此。而遍闻于彼。杂而不坏。一而能别者。良由圆通本根。合乎法身功德。固当如是。迦陵频伽云好声鸟。其鸟在㲉。声已压于众羽。命命即共命。一身二头。神识互别。报命相同。故曰命命。胜天王经云生生。光音二禅天。遍净三禅天。有顶四禅色究竟天。

复次常精进(至)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复次下。标功。成就下。具德。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属眼舌身意四根。耳鼻似无干也。亦叙功德者。以初受时。耳得音声之先。鼻出入息。便于读诵故。以是清净下。闻人间无情香也。须曼那。解见五卷末。闇提云金钱华。末利云鬘。其华可作鬘故。波罗罗云重生。多摩罗䟦云性无垢。多伽罗云根。又复别知下。闻人间有情香也。持是经者下。闻天上无情香也。波利质多罗云员生树。其根茎枝叶。能逆风香五十由旬。拘鞞陀罗云大游戏地树。又闻诸天下。闻天上有情香也。胜殿娱乐。淫欲香。法堂说法。智慧香。诸园游戏。散乱香。梵世有顶。禅定香。已上并六凡之香也。及声闻下。四圣之香。虽闻下。结成持经者。鼻根功德殊胜。虽香有人间天上世出世别。曾不因不合闻。而坏根错境。忘其所在。而谬其说者。佛知见所具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至)先得此鼻相。

初四句颂总标。长文唯香。颂亦闻臭。须曼那下六十四句。颂人间情无情香。诸天若行坐一行。应译置天女所著衣后。天上诸华下二十八句。颂天上情无情香。诸比丘众下二十句。颂四圣香。末四句。颂总结也。六凡四圣。人物贵贱。山林市朝。隐显乐苦。持经者一闻香气。皆悉能知者。一则经之功德殊胜。一则持经者非巡行数墨。乃神契乎法身根。符乎佛知见也。谈耳鼻二根声香之法。文字如江海潮波。一层压一层。繁而有趣。问六根奚于声香而广衍也。答声是此方教体。香为圣凡同乐。故侈言之。

复次常精进(至)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复次下。标功。得千下。具德。舌根功德。不出尝味说法二种。若好下。释尝味之德。好丑约饮食之质言。美恶约饮食之味言。苦涩物乃质与味丑恶不美之极者。在其舌根下。此经一相一味。故持经者遇诸丑恶极不美之下物。皆变成极美之上味。如天之甘露也。若以舌根下。释说法之德。此经深妙。众经中宝。故说者出深妙声。能入众心。令众喜乐也。又诸天子下。申释于大众中之众。有天男天女欲色界之分。闻是深妙下。申释入心令喜。谓由说者言论次第。分章折句。合佛意。而不紊乱。故能致天之男女来听也。及诸龙下。列余七部男女。亦如天部也。天部但曰来听。余七部则曰亲近敬养。互言之。以上天龙外护也。及比丘下。人间内外护。有四等。一僧俗四众。二国王王子众。三群臣众。四小大轮王众。乃一时云集众也。故曰乘其宫殿等。以是菩萨下。长随影响众也。故曰尽其形寿等。又诸下。谓不惟但得六凡众。且得四圣众加护也。是人下。谓不唯但得四圣护念。且得十方诸佛偏向说法。致能受持传讲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至)或时为现身。

初行颂尝味德。余七行半颂说法德。是说法之人一行。长行无文。颂增广之。

复次常精进(至)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复次下。标功。得八下。序德。身之功德。不出清净现相二者。得清下。得清净德。喻如琉璃。见者欢喜。其身下。得现相德。有通有别。三千下。通序依正升沉之广多。生时下。通序依正果报之差别。悉于中现者。持经者色身。合乎法身也。及铁下。别以铁围弥楼山之小大。申明上下好丑善恶之依正。以铁围在下。为丑恶处。弥楼等在上。为善好处。故约欲界一界言。下至下。别叙阿鼻有顶。申明三界上下好丑善恶之依正。以阿鼻云无间。在地狱最下。为恶丑处。有顶乃色究竟天。与空无边处邻。为最上善好处故。悉于中现者。持经者法身。不外乎色身也。若声闻不。谓不唯一身现六凡色相。虽四圣人说法音声相。亦于身中现也。是十法界。无往而不成实相妙法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至)一切于中现。

若持下。颂清净德。又如下。颂现相德。长行但譬琉离。颂中复喻明镜。唯独下。谓法师身。虽现十法界依正之相。人所不知。而己则独知之也。昔弥勒。下兜率天。为无著说瑜伽论。唯无著见。余皆不见。华严五十三参。多于身中。流出十法界像。三千下。颂通叙。诸天下。颂别申。长文无水。颂补现大海。以上颂六凡。诸佛下。颂现四圣。虽未下。结显经之功德殊胜。谓法师虽未证佛无漏清净法性身。而父母所生寻常色身。有类乎果觉现相也。问蕞尔眇躬。胡能若是。答弹丸之镜。能持万仞之山。顷刻之梦能现百年之境。然皆有为法生灭心也。今经诠佛与众生平等共有之佛知见。持经者能常精进。自然反常合道何疑。为得其信。论四种镜者。谙此。

复次常精进(至)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复次下。标功。得千下。叙德。意以通达为德。以是下通达一为无量自利利他德。意根云闻者。一则意待耳先闻。而后通达。一则前五根具同时意根故也。诸所下。通达无量为一。即俗即真德。以诸所说佛法及治世资生业。皆从俗谛。无量实相正法。皆属真谛。唯一法故。三千下。凡心通也。虽未下。见经之功德胜也。是人下。圣性通也。圣凡心性。既皆得通。故思惟筹量。皆合先佛典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意清净明利无浊秽(至)持法华经故。

是人下。颂通达一为无量等文。是世界下。颂通达凡心之文。十方下。颂通达圣性之文。悉知下。颂通达无量为一之文。持法华下。颂见经。功德殊胜之文。良由此经。诠显生佛等有虚寂之佛知见。持诵者朝夕清净熏习。六根中无一法不灵且妙也。此品影起下品常不轻迹。以便现神力嘱累。于上行等菩萨。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广其持说也。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常不轻者。释迦往劫。常以六根。礼拜四众。云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致其骂辱。恒不变志。由是增上慢辈。无如之何。遂以常不轻名之。后得威音王佛先所说经受持。感六根清净。为大法师。故曰常不轻也。上品既言其法。此以人证。使知灵山一会许大果报。皆由持经为因行而得。又照寿量品诸佛威猛大势之力一句。故以得大势菩萨为当机。而点明之。意不持经者。以增上慢为势。持经者。当以不轻增上慢人。为大势也。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至)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尔时下。将欲举人证法。而结尽已前诸品也。以获大罪报。如前所说。是如譬品偈文所说。为下增慢四众获罪之案。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是如法师功德品所说。为下常不轻获益之案。得大势乃往下。常不轻所师之佛具十号也。威以形言。音以声言。王者自在。义兼形声。而王于威音那畔也。故有威得。劫名离衰。有音得。国名大成也。其威下。彼佛说法。义该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辟佛五菩萨乘。故叙为天人阿修罗等。为说法之总叙。为求声闻乘等。为说法之别。小乘究竟云涅槃。约断德言。大乘究竟云佛慧。约果觉言。为菩萨云因阿耨等者。以凡为菩萨者。必先发阿耨菩提心为因。修六波罗蜜为缘故。得大势是威下。叙彼佛之寿命长远。及正像法之永久也。其佛饶益下。叙二万亿佛初佛之终。于此国土下。叙二万亿佛第二佛之始。如是下。即初二两佛。叙满二万亿佛名号皆同。俾见我释迦。亲近佛多。尽行道广。其授受有所自也。此完譬品为身子述成我昔曾于二万亿佛等之之案。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至)号之为常不轻。

最初下。谓二万亿之最初佛。正像法灭后。法末而人恶也。增上慢意恶。有大势力身口恶。以意恶有未得谓得之慢。身恶有打掷之势。口恶有骂詈之力。故曰有大势力。尔时下。谓不轻当彼时。欲众生作佛。人恶而己特善也。以何下。徴其得善之名。是比丘下。释成其善之实。礼拜赞叹。身口二业善。不敢轻慢。意业善。而是下。谓不轻因三业善人作佛。既不持经之实。故不以文言为正务也。乃至远见。对上凡有所见为近相知言。故凡近相知。虽见不轻礼赞。尚不加骂詈。此四众既远。不相知故。一见授记作佛。即加骂詈也。言是无智下。述其骂辞。如此下。上远见。约地遐迩。此多年。则经时久。故不唯骂詈。则加杖石打掷。乃人情厌烦。不信则侮。世常态也。问此虽好心。带累不信者堕苦。岂不为多事乎。答诚然。第不如是。诸增上慢人。总无成佛之期。此释迦知其为累。亦是暇顾前诚。身子无智人中莫说此事。政为此耳。避走下。谓不轻虽避远其害诟辱。而退息其善行。所谓得持经之实也。以其下。结答以何因缘等之徴辞。因其实而成其名。谓□上慢辈。见骂辱不止。末如之何。遂即以不轻口中之言。增一常字。詺其名也。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至)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上节叙由实得名。此节叙由因得果。是比丘下。不轻地远时长。受骂辱而不退息者。得诸法空为座也。故将命终。而于空中。闻威音王佛在时所说之全部经也。悉能受持。六根之功。即得下。六根之德。如上。谓如上法师功德品所说。此所谓改粗身为妙质也。更增下。谓易短寿而成长年也。于时下。先倨之人。见其下。复恭于法。此又见不轻。以妙法为大势力。故以三力言。大神通力者。即改形易寿之谓也。乐说辨力者。即广为人说也。大善寂力者。即前直受诟辱。而不怀于念。不报于言也。是菩萨复化下。谓毁僧谤法者。尚植成佛之因。而上值下化者。固当得成佛之果也。故有三番值佛之叙(命终下。初值佛数名也。以是下。次值佛数名也。得大势是常下。未值佛数。而不置名)。

得大势于意云何(至)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得大下。昔因今果。一人也。若我下。因深果速。皆属此经也。此完首节获益之案。得大势彼时下。昔之恶因也。二百下。昔之恶果也。此完首节获罪之案。毕是下。昔有善因也。完上节皆信伏随从之案。尔时四众下。今有善果也。完上节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菩提之案。此承上节。校明彼此今昔功过。而结证法师功德。以劝持也。得大势当知下。总结法会之始。至此品之终。而起下八品之流通分也。然此数句义最重。为流通源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号威音王(至)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此颂初节。过去下。该尽二万亿佛始末。神智无量。法身也。威也。将导一切。般若也音也。天人下。解脱也。王也。即名以颂其实。

是佛灭后法欲尽时(至)不轻菩萨能忍受之。

此颂第二节。是佛下。最初一佛末法时也。有一下。持经师也。时诸下。慢法众也。计著于法。谓执着我法也。不轻下。颂所以具不轻之实也。诸人下。颂所以得不轻之名也。

其罪毕已临命终时(至)渐具功德疾成佛道。

此颂第三节。金刚经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于不轻云其罪毕已者。可见佛在因地。亦尝造罪。故受人辱。但以持经。重作而轻报也。临命下。以经自觉自利也。复为下。以经觉他利他也。不轻命终下。正与金刚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菩提之义同也。功德云渐具者。因行要积庄严劫国等。始得圆也。佛道云疾成者。果海满在初心见地。略无一毫钝滞也。

彼时不轻则我身是(至)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此颂第四节。彼时下。颂昔因今果之师。见传法之功德不虚也。时四下。颂昔因今果之众。见今佛前听法非无故也。我于下。见佛前世由劝人听经为因。故得今日复开示教人令住涅槃为果也。世世下。谓佛岂止于威音王佛一世为然。乃于二千亿日月灯明佛。及二千亿云自在王佛等诸佛法中。世世皆受持如是经典也。此应长行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等文。初亿亿下。谓佛于此经。虽云前世劝人。世世自持。其言似容易。而不知说一前世。则经过亿亿万劫。至不可思议之许多世。始一遇其时。得开此经也。次亿亿下。谓说一世世。又不知经过亿亿万劫。至不可思议之许多世。始一遇其佛。而说此经也。是故行者下。谓以是佛。于此经。若闻若说。经劫之多。易而难之故。凡在佛前诸修行者。于佛灭后。得闻此经。即与佛久远劫海前。所闻同也。勿生疑惑。云汝闻异于佛开也。以佛知见一开。佛闻众生闻。同一法身。虽多劫直一念也。应当下。谓既知己闻同于佛闻。多劫元直一念。则佛灭后诸修行者。应当一心学佛。忍于增上慢辈。于难说之经。而广说之。即为报佛之恩也。如是则闻者即同佛。世世值佛。虽远劫即近劫也。说者亦同佛。疾成佛道。虽渐修即顿证也。经文读之似平易。而照前应后一句。有无量义在中。其涵畜之妙。非具眼者莫知。正宗分止。此下八品。为流通分。流通其序正也。然流通有二。一本分流通。神力嘱累两品。是也。以是三分中之本分故。二支别流通。药王本事以去六品。是也。宣师所谓支品别偈。不无其流故。

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如来神力者。初劝新得记者。发愿广持。说提婆品。是教大会学佛求法。为弟子之道。上将嘱累其经。于旧所化众。说常不轻品。是教大会学佛说法。为师保之道。总照法师品。为弟子者。应视师如佛。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为师保者。弟子于礼有所未尽。应以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为衣等。此教菩萨法。因缘本末究竟。可谓至矣。故此本即现神力嘱累。完塔中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之案。故曰如来神力品。照寿量品。诸佛师子奋迅之力一句。以所现神力。以师子奋迅状故。然如来二字。该尽释迦与分身诸佛。以俱现神力故。神力照经。则有十种。一广长舌。上至梵世。二一切毛孔。放无数光。三一时摄百千岁。四謦欬弹指声。遍三变净土外之十方。五十方地震。六他方众生。遥见此方依正生喜。七他方诸天。虚空中唱此方三宝依正之名。劝随喜致礼。八他方众生。遵其天命。称礼兴供。九供养之物。变成宝帐。覆诸佛上。十他方此方。通为一土。凡此皆诸佛之神力也。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至)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尔时千世下。此诸菩萨。初虽精进。然不好在众。住于下界。是心有所耽其静趣者。及闻佛音声。从地涌出。修敬后。但曰我等随喜。未尝发愿广持。及佛谈久远寿命。属此经。分别大会功德。属此经。一念随喜。六根清净。引常不轻之人。而证法师之功德。皆属此经。末后佛复痛加劝勉。故始肯舍己所耽。从佛所嘱。而发愿广说也。故曰我等于佛灭后等。究其愿辞。处之广狭。心之缓急。有两不同于持品诸发愿者。何则。药王等虽各发愿此方他方周旋往返十方持经。然奉佛命。不得佛心。故佛皆不放心瞑目而付嘱也。惟此千世界尘众发愿。举其处。则曰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是持经之处无量。扩乎其不止于周旋往返一佛灭度。后之十方世界也。以佛分身无量。世界亦无量故。举其心。则曰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是持经之心。充乎其不同于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言。我等敬信佛。悉忍是诸恶。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以畏恶求护。终是赖佛行事少。不得意多。见其抑损。或生其退屈也。惟此大众。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则上不恃佛。下不畏众。即佛不见护。亦自无怨。以自欲得是真净大法故。故得其佛命。而惬其佛心。即现神力而嘱累也。恐法难会。请以喻明。譬世人之有诸子。将受父之家业。各陈其志。于父有愿但在家中管事。而不费家中之物者。此药王等发愿本土持经者。是也。有畏家缘𤨏屑。人情难浃。愿往外面经营者。此诸新得记发愿他方持经者。是也。有知家中外面。悉是父事。愿内外总摄。不畏嫌疑。此八十万亿那由他众。发愿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持经者。是也。然尤不得其父放心瞑目。以交付嘱累者。以此等虽不畏难往返十方。可谓具足勤忍矣。但尚推是父事。于己则莫过代父行事耳。如是则费有所不惜。而利有所不增也。若夫一子知父之家业悉是己有。乃我为子者。所当自欲得者。有无倚赖。全不恃父。不问内外小大。皆愿管到。则父必知此子。既云家业。是自己欲得。必内不费本。外增其息。即有所出。必有所入。其父辛勤所得之产。得其人。有所交阁。身虽殁。而目始瞑矣。此千世界从地涌出之众。发愿欲自得真净大法。受持读诵此经者。是也。前云六万恒河沙等菩萨。一一各领六万五万恒河等眷属。今云千世界微尘等菩萨者。以彼师资沙数垓数单数。会其尘数。则有一小千世界之微尘多也。故前后叙异。

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至)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此节经家叙置。佛以十种神力嘱累也。尔时下。谓佛欲以此经付嘱本土之众。故于文殊等旧住本土众前。现大神力也。云旧住者。显上行等从地涌出六万恒沙等众。皆是新住此界者。何则。如文殊在过去二万日月灯明佛。最初一佛法中。为妙光法师。教化八王子。其第八子。名然灯佛。释迦于然灯佛。始发大心。如是则知妙光之时。释迦尚未知名姓。故称文殊等。为旧住娑婆世界之者宿也。出广下。大神力现于舌相。舌在佛口。不过尺寸。出之则广长。至于梵世。岂止覆面哉。凡人不妄语。则感舌长舐鼻。今佛出此。见说此经。授记声闻成佛。若因缘譬喻果报等言。皆是真宝也。一切毛孔下。神力现于身相。身有无量毛孔。孔有无量光。光有无量色。皆遍照十方世界也。舌相约竖言。故云上至等。身相约横言。故云遍照等。其宝互现也。以三变净土广大之世界。旧住新集无边之圣众。无前后左右。佛一舌一身。无不悉见。其神力宁不大乎。此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也。以上叙释迦一佛之神力也。众宝下。叙释迦分身诸佛之神力也。此为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者。师子兽中王。性喜绣逑。雌雄戏舞之时。长出其舌。举身毛色皆现金光。观者无前后左右。一时俱见首在己前。此师子之奋迅状也。诸佛法中王。性喜妙法。今因付嘱此经。现其舌相身相奋迅之状如之。故取喻言。而结证法师品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之案。释迦牟尼佛下。牒佛与分身诸佛。正现二种神力时。不唯横竖界广。亦经岁久时长也。故云满百千岁。问佛寿止得八十。如何一时云满百千岁。答黄梁一梦。生平事业悉完。况佛神力。摄长为短。延促一际。可思议乎。然后下。叙佛与分身诸分。现身相神力也。摄收也。对上出广长之出字言。声欬收舌相。入口之声。俱共下。佛与分身诸佛。初舌相出时。手各结印。故今收舌。则印解。而左右手各弹指出声也。是二下。谓声相神力。亦互遍十方界也。以是观之。则三变净土外。尚有十方诸佛世界在。蠢尔众生。执一己所有。欲大于人。何其隘哉。故造字者。以自大为臭也。地皆下。地震有二缘。一见无情器界妄结。今欲发真归源。故震。一欲三变土外众生。见我娑婆主伴依正。通为一界。俾发愿往他方世界持经者没处去也。故震。其中众生下。谓彼十方有情。初被我法二障所障。虽同佛与分身诸佛一处。有眼不见。今得佛神力震开聋瞽。见佛愿力所成十方诸佛主伴之多身。及见佛慧力所成三世诸佛过现之一身也。此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以上叙彼见此一体三宝中。依正分明之佛宝也。以见下。见一体三宝中。不离佛左右之僧宝也。既见下。应知彼十方佛土之众。皆是前变土时。所移置之天人。及许说时。五千退席之慢众。初因怀增上慢。被障所障。不得见此法会妙境。寿量品所谓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也。至上品。既叙佛因中。为常不轻菩萨时。尚不宿嫌于增上慢人。况今成佛果上。反有退席移置者。终不令见耶。故以神力加被令见也。寿量品所谓令其生渴仰。因其心变慕。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也。是退席移置者。无心希宝。自然而至矣。故曰皆大欢喜等。即时诸天下。叙彼十方佛土之众。又承诸天力。得闻此土一体三宝中依正之名。及法宝名也。过此下。教知此土依报之名。是中下。教知此土正报法主之名。今为下。教知此土法主为法臣所说之经名。此与譬喻品身子授记时为诸声闻说大乘经等五句。相照应。汝等下。教随喜其法。亦当下。教供养其佛。皆诸天教者。结证法师品我时广遣天龙等为其集听法众之案。弥勒所谓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是也。彼诸下。叙彼土众生遵天命而礼念佛也。以种种下。遵天命而兴供养。以表深心信解也。弥勒所谓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是也。所散诸物下。心通法变。乃佛与分身诸佛等。大慈悲心为室。柔和忍辱为衣之所感。故散物皆合成宝帐。覆盖佛上也。于时十方下。初佛三变净土。犹多移置人天。今既容退席移置者。见闻礼敬。则退者进。而移置者元不曾动。故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吾佛多宝佛分身佛愿心满。而法报化三身。宛然一体也。凡圣土方便土实报土。同一寂光。无彼此色相可见也。华严经云。若有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杜顺偈云。若人欲会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皆此义也。妙法谈至此佛神力现至此。无针锋处不是佛法身充满。无微尘孔不是佛净土完全。知此见此。谓之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一大时教。何有奇特如此。吾信法华经。真为诸经中之王矣。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至)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尔时等者。上节神力云。于文殊等者。以文殊师利等八万大士。往劫各有本所事之佛。各受过本佛之嘱累。如文殊为日月灯明佛弟子。药王为日月净明德佛弟子。皆有嘱累之文。皆非释尊所化弟子。乃旧住此界之耆宿。故现神力。非耆旧不足以证。此节以智力嘱累。而告上行菩萨等者。上行等是释尊所亲化适嗣故。经非亲法嗣。不足以累也。诸佛神力下。牒上节神力之大也。若我以是下。谓此经功德智慧之力深也。以要下。谓上所现广大神力。既不能尽此经之嘱累。当摄广大。以从要略明之也。如来一切所有之法者。指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一大事因缘佛知见之心法言也。如来一切自在神力者。指眉间光照东方。现塔变土。出多宝。集分身。接众住空。涌众于地。六十小劫如半日。乃至上品声色二相。使彼见此。合界为一。一大事因缘佛知见之心力。是也。如来一切秘要之藏者。指为二乘授显记说。昔所得小果非真。又说一切声闻内秘外现。提婆为师。龙女成佛。如来久已成道。寿量无边。皆一大事因缘佛知见之心要也。如来一切甚深之事者。指大通佛时。为十六王子。威音王佛时。作常不轻比丘。皆一大事因缘佛知见之心事也。皆于下。谓以上所诠。皆载此七卷能诠文中。宣示显说。无毫忽隐覆也。是故汝等下。劝当机为六种法师。如法修之于心也。所在国土下。劝当机为六种法师。敬持法之人。敬有法之地。皆应起塔而表显也。经卷住处。七项分别。一园。二林。三树。四僧坊。五俗舍。六殿堂。七山谷旷野。所以下。徴释。人及处皆起塔供养者。以其处即菩提场。其人即佛。在菩提场成佛。转法轮。般涅槃。为大事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佛救世者住于大神通(至)不可得边际。

长文三节。此颂初二两节。诸佛下。谓诸佛因救世而住。神通因悦生而现神力也。舌相下。正明神力无量之相。为求下。正明悦生。谓因悦求佛道之众生。而尺寸之舌。上至梵世丈六之身。放无数光。皆世间希有事也。以上颂色相之神力。诸佛声欬下。颂声相神力。谓口指之声。闻于十方无量之地。六种震动者。是诸佛欢喜。上行等菩萨。诸佛灭后。能持此经。现此声相无量之神力也。嘱累下。谓诸佛所以现无量神力者。一则为嘱累其经。一则为赞美持经之人。虽无量劫以神力赞美持者功德。皆不能尽也。是人下。申明所以许大神力。多劫赞美不尽者。以持经者功德。无边涯无穷尽。如十方之虚空也。

能持是经者则为已见我(至)决定无有疑。

此颂第三节也。初能持下六句。谓持经者见经。即见三世十方诸佛。及佛所教化诸菩萨也。次能持下八句。谓持经者。不唯见佛菩萨而已。即令十方三世诸佛生欢喜。又于十方三世佛前。即见即供养已。诸佛坐下十句。谓持经者不唯见佛供佛。令佛欢喜而已。即诸佛于菩萨场中。所得秘要之法自己亦不久而证得。以成自觉也。又于诸佛所说。诸法与义。名字言辞。欢喜乐说。以成四无碍辨。成觉他无穷之益。如风在空中。无敢障碍也。于如来下十句。谓持经者因得四辨。如风无碍。故于灭后。凡佛所说诸经因缘之来端。次第之章句。无不随义而说。皆如实相也。又如日月之光明。能灭众生长夜之暗。一动一静。皆教无量菩萨。究竟住于一乘。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是故有智下。总上义以劝持。此完宝塔品诸偈文案。

妙法莲华经嘱累品第二十二

古注。以言叮咛曰嘱。以事付托曰累。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至)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尔时等者。上品为进五千退席。及三变净土移置之众故。坐现神力。此品为嘱累其经。重其授受故。从法座起。身出塔外而立。现神力也。神力云大者。良以三变净土。涌出多众。佛值以一手一时。不遗一人。而遍摩其顶。信乎佛力之为大矣。喻品为我身手有力。是也。以上经家叙置。结证法师品则为如来手摩其头之案。而作下。佛语叮咛。成智力嘱累。结证法师品则为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之案。谓佛经劫之多。修行之苦。得法之难。今容易而付嘱汝等者。直欲汝等一心广布。增其法利。不使末世众生。虚过时劫。于阿耨菩提大事因缘。妄自作难耳。故曰汝等应当一心流布等。如是三摩下。初令流布增益。义重利他。第二第三嘱累。义重自利。兼利他也。所以下。徴明。谓所以佛以多劫苦修。极难得之法。反不惜。而令汝等广布者。何也。以佛有大慈悲。无少悭吝。亦不畏世人同己之易成佛也。能与下。正明佛有慈无吝。不畏人同于己故。能与众生三种成佛之智慧。佛之智慧者。佛者觉也。但觉自心是佛。此自觉也。空观慧也。如来智慧者。如。谓本觉真如也。来。谓从本觉真如。来度生也。此觉他也。假观慧也。自然智慧者。自谓自在。然谓天然。此恐众生不知本来是佛自在天然。定执必从空涉假。起爱见大悲。而成我等四相。故空假后。明佛与众生。总是一心。不假修习。虽涉三观。元自在天然也。此觉行圆满。中道观慧也。如来是一切下。结成。佛有慈无吝。能与三慧。为九法界众生之大施主也。汝等亦应下。嘱诸菩萨。既为佛子。应学佛有慈无吝也。于未来世下。教学佛与众生。假观慧也。为令其人下。教学佛与众生空观慧。而自然智中观慧。在其中也。已上教遇大机。说一乘之法也。若有众生下。教遇小机。当学佛于一乘。作三乘说也。汝等下。谓上行等菩萨。但遵佛教。即为报佛之恩。更不必他图也。宝塔中付嘱有在之案。完于此。

时诸菩萨摩诃萨(至)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时诸下。上品诸菩萨发愿。直欲自得真净大法。是自利之心多也。故佛于此品。加其神力。摩其顶门。然后叮咛一心流布。广令增益。是欲利他之心重也。诸大士既闻自他俱利两足尊成。欢喜遍满于身。恭敬益加于心。而复命孝顺之辞。再四出于于口矣。故曰如世尊敕等。此结完拒他方过八恒河沙数菩萨诸愿此方持经之案。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下。谓诸佛出世一大事因缘。既交付已果。前所集之分身佛。应各还本土也。多宝下。谓乃旧封其塔户也。问何不亦命归于下方。答尚欲留证宿王华之请药王本事。教妙音来见文殊。受观音之分璎珞。成无尽意之福田故。本分流通讫。支别流通有六品。首置药王本事者。药王持此经。为一切众生所喜见。不惜烧身然臂。见法师品之所因。及持品之发愿也。药王持经。于此方之行则苦矣。于他方之音则未妙。故受之以妙音来往品。见八十万亿那由他众。周旋往返之轨范矣。周旋于世界。为人虽妙。往返于自身。为己则不。自在故受之以观音普门品。见上行等六万恒沙之众。自欲得真净大法。无非普门自在之业矣。流通至普门自在。则可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受之以陀罗尼品。以陀罗尼云总持故。流通至总持。则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六道众生同体悲仰。庄严妙觉王刹之行。至矣尽矣。而无以加矣。故受之以妙庄严王本事品。妙庄严王。成佛之果。普贤劝发。成佛之因。欲明此经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则无越乎内树四德。外全万行。不舍宝威德上王佛国。而来游戏于娑婆世界。故受之以普贤劝发品。而告终焉。此支别流通六品次第。密显此经为度生出苦之药王。而申明其法师品至嘱累品。无非为佛所护念之教菩萨法也。然此六品。于本经。各为一支。别明一行。故名支别流通分。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药王等者。娑婆世界众生。病多且重。菩萨得此经之药王。为世良医。能令寒者得火。裸者得衣。商人得主。孩子得母。渡得船。闇得灯。贫得宝。民得王。故曰药王。然要能堪忍众生之病。与同忧患。而不退息。为本事。故曰本事。准楞严经。自陈圆通是因。无始劫为世良医。乃至分别味因。佛印记名为药王。准本经。原名一切众生喜见。因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修习此经。得普现色身三昧之药。故名药王也。又本事者。谓自得三昧后。烧身身生。然臂臂复。是其本有之事故。应知。楞严但说得救世出世间治病之药。法华所说。乃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药中之大药也。二经各述一事。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至)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尔时下。当机谓。娑婆为五浊恶世。人所畏惮。而药王菩萨。于持品独发愿游于此土者。有云何本事也。世尊是药王下。谓药王今日所以能游娑婆者。必多劫能受习难行苦行故。愿于多分中。解说其少分。俾天龙等部众。闻而生喜。仿风而行。以持经也。尔时佛告下。先叙药王本所事之佛名与十号。其佛下。叙大小乘法眷之多。佛寿下。谓佛与众。位有尊卑。寿相齐也。彼国下。谓国土纯净。庄严盛也。一树下。谓大小乘众坐处树。离其喜。尽一箭力之远也。应知彼佛菩萨。寿命既长。其身亦巨。此一箭之道。亦不如今之百步八十步之近数也。名义引嘉祥云。一箭道二里。或云。取射垛一百五十步。或百三十步。百二十步等。诸宝台上等者。谓台上不但大小乘众坐。更有百亿诸天作天乐歌舞。为供养也。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至)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我今行彼处(至)舍所爱之身。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至)世尊犹故在世。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通节叙喜见菩萨往劫。得此经之药王。故有烧身身生。然臂臂复之本事也。事系一案。不可断截。故作一节训。尔时下。叙净明佛为喜见及众说妙法。是一切下。叙喜见独如说而行。习其苦行。经时久。而证得法身也。以现一切色身三昧即法身故。法身为能现。一切色身是法身中影像。为所现故。然法身即色身。色身即法身似一而多。虽多而一。法华定力为然。故曰三昧。得此下。喜因得遂于果也。即作下。念既得果。应报其恩也即时下。三昧中。能现一切色也。以华香皆属色法故。此香下。谓香少而价重也。名义云。千二百黍。重十二铢。然则六铢。是六百粒黍数也。从三昧下。念三昧所现。属于神力。凡得法身大士。皆能己独欲烧身成法供养也。即服下。欲化秽质。成香体也。旃檀。谓牛头旃檀。义翻药与。薰陆乳香。兜楼婆草香。毕力迦丁香。沉水。名义云。阿伽嚧。此云沉水香。出阿那婆达多池边。名莲华藏。然如麻子大丸。普熏阎浮提界。胶香即松香类。又饮下。谓既以香为食。复以油为饮。俾火易着也。满千下。谓饮食香油。欲经时久。俾纯香无秽。光明得长远也。香油涂身下。使通体成一蜡炬状也。以神通下。谓然身供佛。一是神通力。一是愿力。故得光明大且普也。其中诸佛下。诸上神力供养。不如以身供养之言。明身供养。是真精进。所以名真法供养也。若以下。校神力供养。其余财施。皆不及也。善男子是名下。申叹法施尊上。所以胜财施也。准华严行愿品。法供养有七种。一如说而行。二利益众生。三摄受众生。四代众生受苦。五勤修善根。六十舍菩萨业。七不离菩提心。今喜见菩萨。一举而七行皆具矣。其身火然下。谓所然之身。随所服香油之力尽而尽也。一切众生下。三昧中。能现一切身也。故命尽复生。于净德下。晋译先云忽然化生。后云结跏趺坐。为顺化生。照前彼国无有女人案。即为下。以偈述往事。见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元是王子也说是下。以往者所行。归功德于佛法也。晋译。偈后有父王赞善欲同诣佛之文。有此。义更足也。得解下。一切众生。谓十二类生。其语言实难尽解。而喜见解之。然语者心之声。得十二类生之心。则得其总持也。复闻下。谓得陀罗尼后。复闻此经。有如是数偈也。名义云。那由他云沟。盖准算经数法十等。亿兆京秭垓攘沟涧正载。则沟为十中第七数。风俗通云。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攘。攘生沟。沟生涧。涧生正。正生载。又亿有四。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于八百千万亿后。复云那由他。明具四等亿。故名义于亿后。注那由他为沟也。甄迦罗等。在俱舍论六十大数中。为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数也。大王我今下。谓彼佛既现在。彼法又多得。不可不申其供养。以重报其恩也。白已下。叙请佛之仪。异乎凡常水陆䟦涉也。往到下。叙见佛之礼。赞佛之言。顺乎法报也。容颜甚奇妙。赞佛报身。光明照十方。赞佛法身。我适曾供养。言有昔因。今复还亲觐。言当报本。喜见偈赞讫。问佛犹故在世者。谓己则再世。而庆佛常住也。尔时日月下。谓佛法身固常住。而应缘则有尽也。故命备涅槃之具。以候灭度之时也。又敕下。总付佛法家业。不出人与法也。亦以下。别付佛法家业。不出依报国土正报役使也。所有下。托后事也。如是下。完前灭尽时至之案。此足见药王虽于持品发愿持经。而佛嘱累无与者。以药王元是净明德佛弟子。曾受过彼佛之嘱累故。但可证其法与神力。而不得交付家业也。尔时下。示同世孝。不能忘情。故动悲感也。即以下。遵付嘱。焚身起塔。广令众生造福也。旃檀云海此岸者。以此校彼价重故。𧂐音自。谓以旃檀置地也。复自念下。谓上所为不足愿。复欲然臂成法供养也。便语下。先安众也。当一心念。谓多众合为一心。不可各为其念。良由人心如水。念如波。心念合一。如波澄水静。见然臂而不惊惧。乃后得三昧之先基也。作是语已下。谓然臂时久。令人得益也。得益有二。令无数下。一令求小乘及寻常人。并发大心也。皆使下。二令由前一其心念。今皆得其三昧也。尔时诸菩萨下。大众示同忧患。以启喜见之立誓也。于时一切下。喜见誓未已。而复全其臂者。谓色身不能拒法身。见此经为药王之有效也。故曰令我两臂等。由斯下。谓烧身身生。然臂臂复。皆出于志诚。非弄奇好怪。显异惑众也。故感天动地雨华为瑞应也。此虽叙药王本有之事。实欲佛灭后诸持经者取法之然。自佛灭度后。谁行此精进哉。唯二祖可禅师立雪断臂。堪仿佛也。

佛告宿王华菩萨(至)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佛告下。会昔通今。俾见喜见药王。前后异名。元是一人也。其所舍身下。以已说者。例未说者尚多也。宿王华若有下。谓佛灭后。若有人。发心求阿耨菩提广大法身。虽不如喜见烧全身。舍两臂。但能于色身中。然手足一指之少分。供养佛塔。而此人即胜过舍国城等外财之福也。以其为未见之法身而舍现前难舍之色身故。若复有人下。谓设另有人。元不求阿耨菩提。但求人天福报。复不能烧身然臂。及手足指。但以宝满大千。供养四圣。所得福德。又不如但受持此经一四句偈者为多也。何则。以经诠法身。能持者则闻佛知见。彼求人天福报。然身损财。乃以苦欲舍苦。于法身色身皆无益。不得与药王菩萨同日而语。妄自损伤父母之遗体。诚可愍也。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至)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通节申明上节往劫喜见。今所以名药王者。以得此药王之经也。故前以十喻。喻此经之为王。后以十二喻。喻此经之为药。宿王华譬如下。承上文言谓所以烧身臂指。宝满大千。供养四圣。皆不如授持经之一四句偈。得福为多者。以此经在诸佛所说诸深大经中。校量诸经。譬如川流江河之深大。此经则譬如其海。为第一之最深大也。良由诸经所说。有声闻乘。有辟支佛乘。有菩萨乘。三乘中。声闻辟支佛乘为浅小。菩萨乘为深大。是对待之深大。此经为第一之最深大者。此经以不说有三。唯说一乘之为深大也。不说有三者。不是削去其三乘也。以三乘无是一乘所分出也。唯说有一乘者。非三乘外另有一乘也。乃即会前所说三乘。成今之一乘也。如川流江河。无是海之所分。及至终竟还归于海。是以喻此经。在诸深大经中。为最第一之深大也。又诸经深大者。诸经岂不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乎。岂不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乎。虽如是说。然二乘人。实不知本来成佛。成何等之佛。皆有佛性。佛性在于何处。今经授身子等万二千人成佛之显记。则佛有其名。居有劫国庄严。法眷寿命。及正像法住世久近。而转记何人。如是则诸经向所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义。至此经。始亲知亲见。而宝授矣。岂不如川流江河之归于海乎。延至谈法师功德品。皆曰父母所生常眼耳等。但持此经。则皆清净。又知诸经向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在别处。直在吾人父母所生寻常眼耳等之六根中也。如是六根。涌宝塔。变净土。集分身。出沙众。接众处空。多劫半日。又亲知亲见。而必真矣。岂不川流江河之深大。一到海则为第一之最深大乎。此授持一四句偈者。虽曰少分。如饮大海中一勺水之多。而四天下川流江河之味。全饮尽而无余渧矣。故以海之第一深大。而王百川。喻此经之第一深大。而王于诸经也。以上初以深大喻。又如土山下。第二以高上喻。土山。即寻常土石诸山。黑山。俱舍论谓。有三重黑山。绕四部洲。小铁围山绕小千世界。大铁围山绕中千大千世界。十宝山。华严经云。一雪山。二香山。三柯利罗山。四仙圣山。五由干他山(此云双持)。六马耳山(梵语温缚拏山)。七尼民他山(此云持边护持。七金山边)。八斫迦罗山(应法师云轮围山也)。九宿慧山。十须弥山(众山各有高上。须弥为第一之高喻诸经此经高上。可知)。以上用海之与山。在地成形者。为喻也。又如众星下。第三第四用在天成象者为喻。喻光明各有第一也。以月能照夜。明逾众星。此经照无明长夜。逾于众经。日能照昼。明破诸闇。此经破一切不善之闇。比众经不同。以众经破闇。乃费修证。此经不持修证。但知举手低头。皆已成佛。则一切恶业黑闇。举着皆化成佛知见矣。又如小王下。第五第六第七。用天地人三才中最尊者为喻。喻此经其尊其王其父。皆第一也。以上七种。以世间六凡为喻。喻此经无上义。以诸喻各重在无上义故。又如一切凡夫下。第八第九第十。用出世间四圣喻。喻此经正等义。以诸喻各重在正等义故。然第八喻。不唯喻经。兼喻持经者亦为第一也。宿王华此经下。十二喻。喻此经正觉义。以诸喻各重在正觉义故。能救等者。谓经具大悲义。故能救人。令拔其苦恼。佛知见一开。虽有五逆三途之苦恼。皆消灭故。能大饶益等者。谓经具大慈义。以充满其愿。是与乐义。佛知见一开。随居何类。作何行业。皆有其本领。得如愿故。以上是法。如清凉下十二句。用喻发挥充满其愿。具能救人离苦恼义。如渴寒裸商人子渡病闇贫民贾容等。通明病义苦恼义。皆有愿欲义。如池火衣商主母船医灯宝王海炬。通明药义。具能救义。皆须充满也。此法华经亦复下。是以法合喻之辞。若人得闻下。照六种法师十种供养。以劝修行也。多以灯言者。破无明黑闇之对症药故。薝卜云金色华。又云黄华。须曼云善摄意华。波罗罗云重生华。婆利师迦云雨华。雨时生故。又云夏生华。夏时多雨故。那婆云杂华。摩利云奈华。又云鬘。其华可作鬘故。以华薰麻。取油点灯。非徒能明。亦多香气也。

宿王华若有人闻(至)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

上节明一部经之为药王。校受持者之功德无量。此节明但持药王一品者。与受持一部者之功德无异。宿王华下。一品也。若男若女。以佛现在而言也。若有女人下。男子但闻即得功德。女人须受持。始得后世不受女身。可见男身贵于女也。若如来灭后下。但以佛灭后之女人。如说而行全部者言也。所以然者。除三恶道。则女人为最苦故。益显非女人者。功德尤盛也。以生净土校者。此经是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是得此经之果土也。不复下。无三毒大小随眠之秽也。得菩萨下。有六根之净也。必以七百万等。明所见之佛数者。佛知见不限乎六根六尘之量也。是时诸佛下。赞因行。汝今已能下。赞果觉。因果皆大。故为多佛神力守护。而一切三乘人。定慧不如也。

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至)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宿王华下。谓上节以持一品者。与持一部者相校其功德者。以此药王菩萨功德智慧之力大也。故人但闻药王本事品。称赞一言之善者。其人现世身口。皆出香得功德。又与持一品者相等也。是故宿王华下。前以十九品。嘱累旧住娑婆世界。上行等菩萨。故以此一品嘱累当机也。恶魔上。还该置无令二字始顺。不然。应削去断绝二字亦顺。所以下。徴明。此经之为法药之有效也。知音训此经为药王准此。宿王华汝若下。结明。受持者得法药。即为法王之不远也。故勉求佛道者。应恭敬其持经之人。则可得其法药也。说是下。结证。现前闻一说品者。即得法药。其药名解一切众生语言之总持也。多宝如来下。结赞。当机者以得其请。知佛不以此经付嘱药王等之义。其功德大也。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