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吴后学蕅益智旭

安乐行品第十四

释。此为三:一依事释,二附文释,三法门释。各有略广。略明依事释者,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故能进于弘经口业之行也。略明附文释者,先附上品文,着如来衣则法身安,入如来室故解脱心乐,坐如来座故般若导行进。又附此品文,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也。略明法门释者,安名不动,乐名无受,行名无行。不动者,六道生死、二乘涅槃所不能动。既不缘二边,则法身无动摇。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名为常住不动法门。上文云: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即此义也。无受者,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圆教中五受生见,亦皆不受。(先约外道四句及以绝言,名为五受。次约藏通别各各四门及一绝言,亦各五受。后约圆教四门及一绝言,若未证实而生着见,亦名五受。体教入理,理无所受,方名不受。)有受则有苦,无受则无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无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无受则无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贤圣行,故言无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也。次更广事释。夫安乐者即大涅槃,从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从因得名也。若常见外道,行于苦行,则因果俱苦;若断见外道,恣情取乐,则因乐果苦;若析法二乘,无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则因苦果乐。今是如实巧度,故因果俱乐。大经云:定苦行者,谓诸凡夫;苦乐行者,声闻、缘觉;定乐行者,谓诸菩萨。今于菩萨中,应更分别:三藏菩萨,有教无人;通教三乘,因果俱偏;别教菩萨,因偏果圆;圆教菩萨,因果俱圆。今以俱乐俱圆之妙果妙因,称为安乐行也。次更广附文,释安乐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义,谓三德秘藏。行有三义,谓止行、观行、慈悲行。止行者,三时柔和,违从俱寂,即是体法身行,上文所谓如来衣也;观行者,一实相慧,无分别光,即是体般若行,上文所谓如来座也;慈悲行者,四弘誓愿,广度一切,即是体解脱行,上文所谓如来室也。总此三行,为涅槃道;总于三德,为行之境。境称安乐,道称为行。大论云:菩萨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因时,用此三法,导三业为行。三业净故,即是净于六根;六根若净,发相似解,而得入真果时,名为佛眼、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断德;因名观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又因名三业,果名三密;因时慈悲,导三业利他果时,名三轮不思议化。如此观时,无复分别。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故名为安乐行也。此行与涅槃义合。彼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如来是人,安乐是法。如来是安乐人,安乐是如来法。总而言之,其义不异,别亦不异。彼经明金银宝树,譬无漏宝林,与此经寂灭忍衣合。彼经明金沙大河,直入西海,譬一实慧,与此经法空座合。彼经明得道女人,则无谄曲,譬无缘大慈,与此经慈悲室合。彼经呼为无余义,此经呼为无上道。又彼经所明,圣行即如来座,天行即如来衣,梵行、婴儿行、病行即如来室也。问:大经明亲附国王,持弓带箭,摧伏恶人。此经远离豪势,谦下慈善,刚柔硕乖,云何不异?答:大经偏论折伏,而住一子地,何曾无摄受?此经偏明摄受,而头破七分,何尝无折伏?各举一端,理必具四。适时称宜,即世界意;摄受,即为人意;折伏,即对治意;悟道,即第一义意也。次更广法门释,所谓不动门、不受门、不行门,具如玄文。十种三法,准例可知。若以此义为四悉者,三法异即世界,解脱即为人,般若即对治,法身第一义也。问:此安乐行,有何次第?答:法华圆行、一行、无量行、不可思议,何定前后?今一往随文说者,法师品略示弘经,则以益他为本,故先明入室。此品辨恶世弘经,安诸逼恼,故先明着衣,前后互现耳。若约行说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乖寂起相,则应先以般若荡累,是坐如来座。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体慈悲愍众,故行道次入如来室。既以慈悲化世,必涉违从,决须安忍次着如来衣。然说虽次第行,非次第行时,入空即具一切法,况慈忍耶?四安乐行者,一是止观慈悲导身业,二是止观慈悲导口业,三是止观慈悲导意业,四是止观慈悲导誓愿也。身业有止故离身,粗业有观故不得身。不得身业,不得能离,无所得故,不堕凡夫地。有慈悲故,勤修身业,广利一切,不堕二乘地。有止行故,着如来衣。有观行故,坐如来座。有慈悲故,入如来室。止行离过,即成断德。观行无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资成智德,智德能通达断德,是名身业安乐行。余口意誓愿亦如是。此品来意者,若诸大菩萨受命弘经,深识权实,广知渐顿,又达机缘,神力自在,非复浊世恼乱所能障阻,不俟更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圆行,入浊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为是人故,须示安乐行也。

△此是迹门流通第五品经。文分为二:初、问,二、答。初中二:初、叹前品深行菩萨能如法弘经,二、问始行菩萨云何恶世弘经。

今初。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希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二、问:始行菩萨云何恶世弘经?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二答为三:初、总标章,二、解释修行方法,三、总明行成之相。

今初。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二、解释修行方法四:初、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长文中二:初、标;二、释。

今初。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诣理略说名行处,即约正行;附事广说名亲近处,即约助行。然说有广略,理无浅深也。具如下释。

△二、释二:初、释行处,二、释亲近处。

今初。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释此为三:初约一法,谓一实谛。次约二法,谓生法二忍。三约三法,谓不思议三谛也。初一实谛者,为一切所归,为一切作本,而遍无分别。为一切所归,故云住忍辱地。诸法归之,故名为地。众行休息,故名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如来衣也。(理虽无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行即不行,故云行于不行之行。)为一切作本,故云柔和善顺等。众行得理而成,譬如万物得地而生。若得理本,在刚能柔,在逆能顺,在暴能治,在惊能安。无量功德,从中道一实地生。地无所生,而生功德。此即不行行之行,如来室也。(依理不行,而行于行。)遍无分别,故云又复于法等。谓了知行与不行,性相无二。见诸法实,名不分别。亦无不分别相可得,名为亦不行不分别。即是非行非不行之行,如来座也。(于法无所行,故云非行。亦不行不分别,故云非不行。)无三行而三行,故名为行。同一实谛,故名为处。初约一法释行处竟。次生法二忍者,即生法二空也。此与二乘不同。二乘生空,但破界内我执。二乘法空,但破界内邪因缘无因缘法执。今明圆教二空,约十界假名即中道故,无复十界假名可得,故名生空;约十界实法即中道故,无复十界实法可得,故名法空。若更开者,即为四忍,谓伏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也。或为五忍,则更加信忍;或为六忍,则更加和从忍;或对四十二地,则为四十二忍。一地即有四十二地功德,一忍宁无四十二忍法耶?今且约四忍消文,而与别教永异。别教伏、顺二忍是生忍,位则浅;无生、寂灭二忍是法忍,位则深。圆教不尔,二忍、四忍,悉通初、后。何者?二空之理,即是中道。初修四忍,入于中道,见二空理;乃至后心,亦只穷二空理。故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若约无浅深判四忍者,从初发心,圆伏五住至金刚顶,皆名伏忍;初、后悉不违实相故,皆名顺忍;初、后悉不起二边心故,皆名为无生忍;初、后悉休息众行故,皆名为寂灭忍。(凡夫在迷理,即二空、四忍;闻经生解名字,二空、四忍;圆伏五住观行,二空忍;六根清净相似,二空、四忍;四十一位分证,二空、四忍;妙觉极果究竟,二空、四忍也。)经云住忍辱地,即住二空、四忍地也。柔和即伏忍,善顺等即顺忍。闻生死苦,不匇卒畏惧。闻涅槃乐,不匇卒求证。闻佛常与无常,二乘作佛与不作佛,生死涅槃异与不异,佛道长短难易,非长非短,非难非易等,皆不惊怖,故名顺忍。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即无生忍。亦不行不分别,即寂灭忍。前二名生忍,后二名法忍。从始至终,以二空理忍诸法,是着如来衣。安住二空理,是坐如来座。愍诸众生,是入如来室。二空四忍名为行,理即是处,故云是菩萨行处也。次约二法释行处竟。三约不思议三谛者,住忍辱地,总论三谛,如有地可据,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顺者,善顺真谛,能忍界内界外虚妄见爱寒热等也。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者,安于俗谛,忍众根缘,称适机宜,故不卒暴。体忍违从,故心不惊也。于法无所行等者,即安中谛,能忍二边,故云无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观如实相。亦不得中实,故云亦不行不分别。此则据三谛之地名为处,忍五住之辱名为行。行亦为三,谓止行,即行而不行,着如来衣。观行,即非行非不行,坐如来座。慈悲行,即不行而行,入如来室。是谓约三法释菩萨行处,明弘经方轨也。

△二、释亲近处三:初、约远论近,二、约近论近,三、约非远非近论近(远近二字,并去声读,是虚活字)。初、约远论近,是附戒门以助止观,成就慈悲,亦是广上住忍辱地行不行也。文为十:初、远豪势,乃至十、远畜养。于中,九是生死,第五二乘一种是涅槃,二俱远离,乃名亲近中道。

初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恐始行人恃附势力,失正道,故初似小益,久则大损。

△二、远邪人邪法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亦云净裔,在家事梵者也。尼犍,此翻离系,出家外道之通名也。路伽耶陀,亦云韦陀,西域外道典籍,依于爱见而为答释者也。逆者,徴问之谓,即是依于爱见而为问难者也。正观未成,切须防断,恐其染习,迷于正理。

△三远凶险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那罗,此云力,即捔力戏也。不亲近者,恐散逸故。

△四远旃陀罗

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近旃陀罗,令人无慈。

△五远二乘众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土大小两乘各居不杂,故云或来。既未受大,勿妨小志,故云随宜说法。

△六远欲想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欲想最能杀,害菩提心故。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不男,最能坏乱菩提志故。五不男者:一、生不男,谓胎中或初生时便缺男根;二、犍不男,谓截去或烂坏等;三、妒不男,谓因他淫欲,乍有根起而无根用;四、变不男,谓见男变女,见女变男;五、半不男,谓半月有用,半月不能。此皆宿造恶业,今感恶报,不任载道,非佛法器,故名重难,不得出家,亦不应与亲厚。

△八远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独入他家,恐招危害;一心念佛,障难悉除。

△九、远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律中:若为女人说法,须有男子知好恶者在旁;若无有知男子,不得过五六语。皆是远嫌避疑,勿令增他不善心也。

△十远畜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少年之人,习性未定,自畜则妨修正业,同师则娆乱请益故也。前文但云住忍辱地,是直缘理。今戒门广出众辱之缘,应修远离,非持刀杖亦不弃舍,但以正慧而远离之。如是十法,诸教皆然。但离二乘,诸教小异。今弘妙典,须属圆人。观心释者,应作总别二种。总者,无非法界,何所可离?何所不离?非离非不离而论离耳,还同非远非近而论近。初心虽了一切本无,而须数数近于远离。别者,远离三教,教主豪势。二边之法,即是邪法;二边人者,即名邪人。二观神通,名为凶戏。三惑旃陀罗,杀三智命。偏空灭想,名二乘众。偏观真俗,乃至中道法爱,皆名欲想。灭色住空,名为不男。方便观智,皆害圆极一切俗境,名为讥嫌。前三教善根,名为年少小儿。一一皆以所离为境,皆远三惑而近三观也。初约远论近竟。

△二、约近论。近是附定门,以助止观,成就慈悲。亦是广上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不行行也。上直明不暴不惊,今广出修定之心,修定之处,修定要门。以定力故,在暴而治,在惊而安。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常好坐禅,是修定之心,好于中道实相禅法,即五法中欲兼摄得精进、念、巧慧、一心也。在于闲处,是修定之处,即五缘中处也。修摄其心,是修定要门,谓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也。于二十五方便中,前文附戒门,离十恼乱,即第一持戒清净。今云在于闲处,即第三闲居静处。既在闲处,理必兼摄第四息诸缘务,但略不言第二衣食具足,第五得善知识耳。若约观心,明具五缘,则三观为衣,禅悦法喜为食,诸佛菩萨、六度道品、法性实际,皆为善知识也。呵五欲者,谓色、声、香、味、触,皆是劫功德贼,深知其过,休息贪染。弃五盖者,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盖覆定慧,故须急弃,如剪毒树,如检偷贼。调五事者,谓调食不饥不饱,调眠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沉不浮。此二十法,一一皆有事相理观,具如摩诃止观,须者寻之。行五法者,欲得初禅,亦须五法,乃至诸禅,亦复如是。今约圆观,则是欲从二边正入中道,不杂二边为精,任运流入为进,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为念,修中观方便名巧慧。息于二边,心水澄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为不二其心,清净常一,能见般若也。以此戒定二门,为前方便,是故结云初亲近处。

△三、约非远非近论。近是附慧门以助止观,成就慈悲。亦是广上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非行非不行也。文分为三:初、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

今初。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空者,不思议第一义谛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此空即是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今菩萨初心,便以中道止观而观察之,所谓从始至终,皆以佛知佛见而为修行,故能开示悟入,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也。

△二别释

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如实相句,别释所观十法界境。不颠倒以下,别释能观中道智也。二边三谛,无一异故,名之为如。非七方便,故名为实。以实为相,故言如实相也。(二边对中,中必三谛。三而不三,名无一异。三谛如实,对七辨异,故云实耳。实即无相,遍相一切。)不颠倒者,无凡夫常乐我净四倒,无二乘无常苦无我不净四倒,亦无出假常乐我净四倒,即是非荣非枯。双照荣枯,正中道观也。不动者,不为二死所动也。不退者,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不转者,不如凡夫轮转生死,不如二乘转凡为圣也。如虚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观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也。无所有性者,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也。一切语言道断者,离四句,绝百非,故不可思议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谓所破能破称理,故俱不生,则行位因果等,皆不生也。不出者,如来所治,全体即是,故无可出,毕竟不复发也。不起者,以入理故,一切方便理教,皆寂灭也。无名者,一切名所不能诠,即不颠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名之也。无相者,一切相所不能状,即不颠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形容之也。无名即是性空,无相即是相空。实无所有者,重叹观体,非二边之有也。无量者,非阴入界等诸数法也。无边者,非偏小等诸有分限法也。无碍者,遍入一切诸法也。无障者,无有一法能遮止之也。虽复多句,只是能观之智,无相无作,与所观之境,称实相应耳。

△三、结成

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但以因缘有者,结也。上直明中道观慧,今明双照二边。理性毕竟清净,如上所说,非解非惑。而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生死涅槃,如六龙舞。从颠倒故有生死,由生死故有涅槃,故皆从颠倒生。由有生死涅槃故,有十界一切诸法可说。而十界一切诸法,毕竟皆空,皆如实相也。(上直明中道观慧者,多约双非故也。然而岂有中道不照二边。今此重明照于二边,用结诸文,以显中观不思议体。)又因缘有,有于涅槃。从颠倒生,生于生死。由有涅槃生死,故有可说。而中道实相之体,证涅槃而非涅槃,在生死而非生死,终不可说。故菩萨常乐观之,观涅槃是真谛,生死是俗谛。涅槃生死所依之体,即非涅槃生死,是中谛也。(此分因缘颠倒而为二边,义则更显。然生死正属因缘,且从倒边,故名颠倒。若达因缘,便有涅槃。故以初句,判属涅槃也。又三种涅槃,皆以观因缘有。二种生死,皆从三惑颠倒而生。指迷归悟,故有言说。)又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者,结不思议三谛境也。故说者,不思议教也。常乐观者,不思议三观也。(一切从因缘生颠倒之法,无非妙境。由此本有妙境,说上中道妙观,禀此妙说常乐观于如是妙境也。)已上三节,双约境智释竟。今更通三节文,全约观释。初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者,标观体也。实相正是所观,以所显能观,方有体故也。不颠倒下,皆释观相。不为二边八倒所动,故云不倒不动。不堕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不转。非未来故不生,非过去故不出,非现在故不起。释论云:如虚空无入无出,无住相摄。大乘亦尔,无未来入处,(不从于现,以入未故,即是不生。)无过去出处,(不从于现,以出过故。)无现在住处。(现在不住,即是不起。)余皆如前可解。又经文有十九句,初一句是总,后十八句对大品十八。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不颠倒即内空,内无六入我我所执,故不颠倒。不动即外空,外不为六尘所流动也。不退即内外空,十二入皆空,故言不退。不转即空空,空破诸法,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无复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既空故,无复能转,故言不转也。如虚空者,即是大空,执方计破,故言如虚空也。无所有性即毕竟空,诸法无遗余,故名毕竟空,以毕竟空故,无所有性也。一切语言道断即一切空,一切空不可说,故语言道断也。不生即有为空,有为是因缘和合,既不合,故不生也。不出即无为空,无为名出离,出离法空,故名不出也。不起即无始空,求原初不可得,故无起也。无名即性空,无相即相空,并可解。实无所有即不可得空,无量即有法空,有法则有量,有量既空,故言无量也。无边即无法空,无法则是边,表今空,故无边也。无碍即有法无法空,二俱不可得,故言无碍也。无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无障也。十八空皆是中道正慧,皆名为空,随十八种境,故言十八耳。大经云:如来常修十八空义。故用十八空释十八句也。复次,约十八空,既可云初总后别,前约体相,亦可云总体别体,总相别相。复次,初双约境智释,次但全约观释。然观必观境,故可但全约观;境能发观,亦可但全约境。今更私作全约境释,谓菩萨观一切法无不皆空,一切法皆如实相,一切法皆不颠倒,一切法皆不动、皆不退、皆不转,一切法皆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一切法皆无名,一切法皆无相,一切法皆实无所有,一切法皆无量,一切法皆无边,一切法皆无碍无障。此显百界千如诸法,一一无非实相,即权而实,即俗而真也。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此显实相无相之体,随染净缘,具造十界百界千如一切诸法,即实而权,即真而俗也。权实不二,乃是圆融不思议之二谛。其体相即,即名为一实谛。言空则一切皆空,言有则一切皆有,言中则一切皆中,复名为圆融三谛。非一二三而一二三,虽一二三而真理不当名一二三,复名为圆妙无谛。常乐观如是法相,即是正观不思议境,是故结云第二亲近处也。问:前云行处是正行,亲近处是助行,今第二亲近处云何即名正观?答:前不云乎,诣理略说名行处,略说名正;附事广说名亲近处,广说名助。说有广略,理无浅深。圆家正助,正助并圆,直是非正非助。圆道妙理,约广文能裨理观,名为助耳。初身安乐行中,初长文竟。

△二、偈颂三:初、颂标,二、颂释,三、明行成。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二、颂释二:初、颂约远论近,二、颂非远非近。长文分释行处、亲近处,颂中取意合颂,不复次第,正显文有广略,理非浅深也。

今初。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一)凶险戏者,(三)及旃陀罗,(四)外道梵志,(二)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五兼第十)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六七)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又四)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又三又六)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九)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八)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增上慢人,谓坐禅得小轻安,妄谓有所证得者也。贪着小乘三藏学者,谓专图名相,口耳学问,不肯观心修证者也。名字罗汉,谓假名阿练若也。深着五欲,谓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之中,随有偏嗜者也。求现灭度,谓但求小乘果证,无大慈悲者也。着五欲是生死边,求灭度是涅槃边,二皆勿近,应近中道明矣。此皆长文近处所列,而今结云行处近处,故知正助但约广略,决无浅深。

△二颂非远非近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别教名上法,通教名中法,藏教名下法,咸开入圆,无复藏通别法可得,故不行也。六凡法界,惑业苦等,名有为有漏法。四圣法界,功德智慧,名有为无漏法。十界真如,平等之性,名无为法。有为色心,暂有体用,名为实法。不相应行,依于色心,分位假立,名不实法。又或有为名不实法,性生灭故。无为名实法,性不改故。或有漏名不实法,以违性故。无漏名实法,以称性故。或一切实,二俱称谛故。(有为是俗谛,无为是真谛。)一切不实,情有理无,理有情无故。(有漏情之所有,理之所无,以理无故,名为不实。无漏理之所有,情之所无,以情无故,名为不实。)今皆不行者,由观诸法如实相,则有为亦实相,非复有为,无为亦实相,非复无为,实亦实相,非复是实,不实亦实相,非复不实,故不行也。此颂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也。亦不分别是男是女者,男即是慧,女即是定,定慧之法,性本绝言,故不可分别也。不得诸法者,常自寂灭相故。不知不见者,远离能取所取戏论相故。此颂亦不行不分别也。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此略颂观一切法空等文也。无有常住,遮于真谛。亦无起灭,遮于俗谛。真俗双遮,正显中道,言略意周矣。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此颂从颠倒生,故说以为所观之境,兼颂约近论近,以为方便,然后重颂正观一切法空等也。上文附戒附定,合为初亲近处,慧名第二亲近处。今以定慧合颂,而颂戒门,则双结行近,正显三学互融,事理不二也。问:上云无有常住,今云常住一相,何也?答:若对起灭而言,常住则是情计,是故须破,情计破已,理本常住。又对起灭而言,常住则有二相,今一切法皆无所有,则无起无灭,当体常住,故名一相。一相即实相,实相即诸法而非诸法,诸法即非法,故名实相也。二、颂释竟。

△三、明行成三:初、标行成,二、释行成而得安乐,三、颂总结。

今初。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事成则外仪无失,理成则内心无滞,故无怯弱也。

△二、释行成而得安乐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此释安乐之因。因修禅定,止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修智慧,离诸取着,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以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乐也。

△三颂总结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初身安乐行竟。

△二、口安乐行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标,二、释。

今初。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二、释为二:初、止行,二、观行。止行防非,是如来衣。观行说法,是如来座。又止行拔苦,观行与乐,是如来室也。初、止行又四:初、不说过,二、不轻慢,三、不叹毁,四、不怨嫌。

今初。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人虽有过,于我何与?只应内省,何暇非他?若喜谈人过者,如扬粪秽,自薰薰他,损恼实重,非安乐行也。一切经典,皆是如来方便随宜所说,如食石蜜,中边皆甜,安得有过?说经典过,皆由不解权实妙理,故亦非安乐行也。

△二不轻慢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

不倚圆而蔑偏,不重实而轻权。佛尚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谛。岂可自恃,不护物机。

△三不叹毁

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

人皆恶闻其短,故不谭短;面誉彼人,则如对毁此人,故不称长。大论云:自赞者是贡高人,自毁者是妖惑人,赞他者是谄佞人,毁他者是谗贼人。智者应以四悉筹量而护自他。又日藏经云:初中后夜,减省睡眠,精进坐禅,诵经修道,背舍生死,向涅槃路,不称他短,不说己长,谦下卑逊,不自憍高,衣服知足,不放逸行,系念思惟,心不驰散,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此皆安乐行之相也。于声闻人等者,根性不定,若叹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毁呰二乘,或令彼大小俱失,两无所取也。

△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谓彼人彼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谓彼人彼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源,故不生怨嫌心也。大集经云:过去拘留孙佛法中,有一比丘发菩提心,诵持大小乘法聚各八万四千,意嫌头陀比丘不诵经典犹如株杌,由此堕狱受大苦恼,从地狱出受罗刹身,至贤劫佛楼至佛时方脱鬼身。常人尚尔,况安乐行?为弘大典,将护小行,安得不慎其心念耶?怨怪嫌责,怨深嫌浅,浅深俱舍,方称正行。此口安乐行。所言心者,为制口故。初止行竟。

△二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观诸法空,无所取着,心不苟执,不逆人意,不违法相,故不以小乘法答。若见无大机而为说小,则令得方便益;若不见无大而为说小,则恐妨其大缘。故深位有知机之智,则可随宜说法;始行无鉴物之能,但可说大乘法也。口安乐行初长文竟。

△二、偈颂三:初、颂标,二、颂释,三、明行成。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于清净地,而施床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着新净衣,内外俱净。

长文但云应住此中,别出行相。安隐说法,欲令前人得安隐道及安隐果,即入如来室也。于清净地而施床座,即坐如来座也。以油涂身四句,即着如来衣也。以此三法而导口业,名安乐行。

△二、颂释二:初、颂止行,二、颂观行。初中四:初、颂二不轻慢,二、颂三不叹毁,三、颂初不说过,四、颂四不怨嫌。长文俱约止善说,颂中皆约行善说也。

今初。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慢则不随,随即不轻慢意。

△二颂三不叹毁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义,和颜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

但依于义,不谭人好恶也。随义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若问答相难诘,相上下,若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一可答也。若自放恣,敢有违者诛之,是为王者语。若长短是非皆不知,惟觅胜而已,是为愚者语,二不可答也。

△三颂初不说过

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若乐说人及经典过,生人毒念;今不说过,故使发心入于佛道,佛道从喜生也。

△四颂四不怨嫌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怨嫌心起,则懈懒忧恼;今慈心说法,则精进欢悦也。初颂止行竟。

△二颂观行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说无上道,即颂但以大乘法答。愿成佛道,令众亦尔,即颂令得一切种智也。二、颂释竟。

△三、明行成四:初、标行成,二、明内无过则外难不生,三、明内有善法所以行成,四、格量功德。

今初。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

△二明内无过则外难不生如无臭物蝇则不来

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三、明内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

若内无过,如长文中说;若内有善,如偈中说也。

△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二口安乐行竟

△三、意安乐行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三:初、标,二、释,三、结行成。

今初。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二、释二:初、止行,二、观行。止行是衣,观行是座,拔苦与乐是室也。初中四:初、不嫉诳,二、不轻骂,三、不恼乱,四、不诤竞。

今初。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

不耐他荣,名为嫉妒。由贪故瞋,瞋垢之最重者也。险曲罔他,名之为谄。藏逆露顺,不任教诲,贪痴为体,正与道相违也。矫现有德,以图利养,名之为诳。由贪痴故,堕邪命法,谬膺恭敬,招苦无穷。故此等心,皆是学道大障。苟有其一,尚不能得二乘菩提,况可弘通大法,上求下化耶。安乐行菩萨,急须弃之。

△二不轻骂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彼既发心学佛,便堕未来佛数。纵令烦恼习性不同,互有长短,但取其长以自益,勿求其短而忤彼也。

△三不恼乱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四众各有求三乘人所求三乘,义摄藏通别之三教。此三教法,皆是如来善巧方便,循循善诱,为实所施之权。四众苟能依之求道,自可渐引归圆。若自恃圆解,呵其去道尚远。自恃薄有行门,呵其放逸懈怠。彼既被呵,便生疑悔。进不能荐取圆理,退不能遵守三权。是即恼乱行人,招过不小矣。若具知根智眼,乃能与夺适宜。

△四不诤竞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名字位人,薄解文义,未能念念观心,每于消文释义,而起诤竞。只此诤竞,便名戏论。何况纵恣习气,言语嘲谑,浊乱心神,增长放逸,非安乐行,切须戒之。初止行竟。

△二、观行四:初、大悲想,治嫉诳;二、慈父想,治轻骂;三、大师想,治恼乱;四、平等说法,治诤竞。

今初。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既起大悲,誓当拔苦,何忍嫉之、谄之、诳之?

△二、慈父想治轻骂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既学佛道,即未来佛。佛即我等,大慈悲父。何可轻骂,求其长短。

△三、大师想治恼乱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三乘四众,无非菩萨,有化训德,皆众生师,常应深心礼敬,何得恼令怀疑?

△四、平等说法治诤竞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文随于义,义随文,名为平等。平等则无偏执,不起诤竞也。以顺法故,不多不少,量机利钝,随器而授也。多说便为戏论,以彼不堪领解,徒费文辞,无实益故。若能领解,则如娑竭龙王雨注大海,乃至尘说、刹说,亦不为多。二、释竟。

△三、结行成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此由止行成,故恶不能加也。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此由观行成故,胜人来集也。意安乐行初长文竟。

△二、偈颂二:初、颂释,二、颂行成,略不颂标也。初中二:初、颂止行,二、颂观行。

今初。

尔时,世尊欲宣重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初四句,颂初不嫉诳。恚慢二字,嫉之本也。邪伪二字,谄诳之注脚也。常修质直行,正明对治门也。第五句,颂二不轻骂。第六句,颂四不诤竞。后两句,颂三不恼乱。

△二颂观行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初一偈颂初大悲想,第二偈颂三大师想,次半偈颂二慈父想,后半偈颂四平等说法。初颂释竟。

△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三、意安乐行竟

△四、誓愿安乐行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明行法,二、叹经。初又三:初、标,二、释,三、结行成。

今初。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

△二、释为三:初、明誓愿所缘之境,二、明起誓愿之由,三、正立誓愿。

今初。

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已发三乘出世心者,名为在家。出家之人,全未发心,名为非菩萨人。就发心中,未断通惑,在三界内,名在家人。已断通惑,出三界外,名出家人。此收藏通三乘别四十心皆尽也。非菩萨人,即收六道四生皆尽也。如此十法界境,各有苦集应拔,皆当起于大悲。各有道灭应与,皆当起于大慈。但已发心者,善芽既萌,因其善而玉成之,故起大慈。此慈即能拔三惑苦。未发心者,恶习偏强,因其恶而拯救之,故起大悲。此悲即能与三德乐。是谓缘无作谛,起无作誓也。

△二、明起誓愿之由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如来方便随宜说法者,通指一代时教,或顿或渐,或大或小,或圆或偏,或显或密,或定不定,乃至或兼或但,或对或带,或开或显,或废或立,一一皆是不可思议善巧方便,一一皆是随顺众生所宜也。非菩萨人,则于权法不闻不知不觉。在家出家菩萨,则于妙法不问不信不解。不闻故无三乘闻慧,不知故无三乘思慧,不觉故无三乘修慧,不问故无一乘闻慧,不信故无一乘思慧,不解故无一乘修慧。此皆迷本道灭,而为界内界外种种苦集,不达苦集体即道灭,所以为起弘誓愿之由也。

△三、正立誓愿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明誓由,双举无权实三慧。今但约无圆三慧而立誓者,实能摄权故也。但乏圆慧,尚在所愍,况彼沉迷,尤当哀恻。神通力者,如来衣,如来室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先以定动也。智慧力者,如来座力,四辩庄严,后以慧拔也。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则必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二释竟。

△三、结行成二:初、明离过,二、明利益。

今初。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起大慈悲,是入如来室行成;知诸菩萨、非菩萨等,失于权实三慧,是坐如来座行成;弘誓制心,始终不倦,是着如来衣行成。室行成故,无瞋垢过失;座行成故,无谄诳过失;衣行成故,无懈怠过失;自既拔苦,遍拔他苦,义同止行成也。

△二、明利益,又二:初、正明,二、释结。

今初。

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室行成故,人天供养,随侍听法;衣行成故,诸天卫护,无能难问;座行成故,听者欢喜,自既得乐,遍与他乐义同;观行成也。

△二、释结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三世诸佛同皆守护如是妙典,说此经者,安得不获此大利益耶?初明行法竟。

△二、叹经二:初、就法略叹,二、约譬广叹。

今初。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诸佛出世,悬远难值,正使佛出,久默斯要,是故闻名尚不可得,况得见耶?况受持耶?况读诵耶?意显今得见闻、受持、读诵,乃是不可思议因缘,应须宝重,如说修行也。

△二、约譬广叹二:初、不与珠譬,二、与珠譬。初中二:初、立譬,二、法合。初又五:初、威伏诸国(至)五、惟不与珠。

今初。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

轮王譬如来化世,诸国譬阴、入、界诸境也。

△二、小王不顺

而诸小王,不顺其命。

小王,譬见爱等诸烦恼魔,即是寇盗,所谓林中王耳。未得无漏调伏,名不顺其命。

△三、起兵讨伐

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戒如坚甲,定如营垒,慧如利器。七贤中方法为前军,须陀洹、斯陀含中方法为次军,阿那含、阿罗汉中方法为后军。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万四千之寇盗;能破者,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官兵(小乘八万四千法蕴)。

△四有功喜赐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田譬禅定,宅譬解脱,聚落譬初果、二果,邑譬三果,城譬涅槃即第四果,衣服譬惭忍善法,严身之具譬一切助道善法,种种七宝譬七科无漏道品,象马车乘譬二乘尽智及无生智,奴婢譬神通,人民譬有漏善法。

△五、惟不与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有出分段机发,名小功勋;有出变易机发,为大功勋。若未有大勋,忽赐髻珠,则眷属惊怪。譬众生大机未发,忽说此经,不惟二乘疑惑,即菩萨亦惊怪也。初立譬竟。

△二、法合亦五:初、合威伏诸国(至)五、合唯不与珠。

今初。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

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者,禅定是慈忍行成,福德庄严,解脱德也;智慧是空座行成,智慧庄严,般若德也。以此二修而显一性,合上转轮圣王虽是王胤,由有强力而得登极,故言得法国土,即是证于常寂光土也。王于三界者,统摄实报方便,同居三土,合上欲以威势降伏诸国,令断三惑,出二死,顺法性也。

△二、合小王不顺

而诸魔王,不肯顺伏。

同居三界,则有见爱魔王。方便三界,则有尘沙魔王。实报三界,则有无明魔王。皆不顺法性也。

△三合起兵讨伐

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即是七贤前军,乃至四果后军,与界内见爱烦恼战也。

△四合有功喜赐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

能降见爱,名为有功,余可知。

△五、合唯不与珠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浊障虽除,大机未发,故不为说也。初不与珠譬竟。

△二、与珠譬,亦二:初、立譬,二、法合。

今初。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圆明如意珠王,譬中道实智,体具三德。圆即法身德,明即般若德,如意雨宝即解脱德。极果所宗,故在王顶。臣下从来所未闻见,故名难信。实为权所隐,故云久在髻中。解髻即开权,与珠即显实也。

△二法合

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大集经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证灭离死魔,修道坏天子魔。此约小乘破界内四魔言也。然而小乘修出世道,但以天魔不能为障,故云坏天子魔。其实未能降伏天魔,惟有如来应身八相成道,示现降天魔耳。今云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灭三毒,出三界,即是分段功成。又云有大功勋破魔网,即是大乘机发。故大欢喜,而说此难信之妙经也。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法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既以法合譬竟,又复提譬帖合,殷勤赞叹,不一而足,欲令闻者作难遭想,依安乐行,敬爱持弘故也。誓愿安乐行,初长文竟。

△二、偈颂二:初、颂行法,二、颂叹经。初中二:初、超颂行成,二、追颂行法。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上总明行成,今颂别显,初句颂着衣行成,次句颂入室行成,演说颂坐座行成也。

△二、追颂行法三:初、颂誓愿所缘之境,二、颂起誓愿之由,三、颂正立誓愿。

今初。

后末世时持此经者,于家、出家及非菩萨,应生慈悲。

△二颂起誓愿之由

斯等不闻,不信是经,则为大失。

△三颂正立誓愿

我得佛道,以诸方便,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初颂行法竟。

△二、颂叹。经但颂约譬广叹,不颂就法略叹。又长文两譬两合,今初总颂两譬,二总颂两合也。

初总颂两譬。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兵战有功,赏赐诸物:象、马、车乘、严身之具,及诸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种种珍宝、奴婢、财物,欢喜赐与。如有勇健,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

先三偈颂不与珠譬,后一偈颂与珠譬。

△二、总颂两合

如来亦尔,为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宝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见一切人,受诸苦恼,欲求解脱,与诸魔战,为是众生,说种种法,以大方便,说此诸经。既知众生,得其力已,末后乃为,说是法华,如王解髻,明珠与之。此经为尊,众经中上,我常守护,不妄开示,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先三偈半颂合不与珠,后三偈颂合与珠也。二、解释修行方法竟。

△三、总明行成之相三:初、结劝四行,二、举三报以劝,三、总结。

今初。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欲得安隐,演说斯经,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二、举三报以劝,亦名三障清净。复为三:初、报障,转转现报;二、业障,转转生报;三、烦恼障,转转后报。

今初。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常无忧恼转现报之心,又无病痛等转现报之色也。

△二、业障转转生报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恶业之因,乃感恶果。持经则不作贫贱业,所以不生卑陋处也。

△三、烦恼障转转后报二:初、别明三烦恼障转,二、总明一切烦恼障转。初又三:初、贪障转,二、瞋障转,三、痴障转。

今初。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多贪欲者,则人忽慢,又复障生梵天。今贪欲障转,故众生敬慕天童给使也。

△二、瞋障转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舍瞋则内除刀箭,入阵则外刃不伤。

△三痴障转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初别明三烦恼障转竟。

△二、总明一切烦恼障转四:初、梦入十信相似位(至)四、梦入妙觉究竟位。盖安乐既是如来之行,故弘经者预表果成。当知弘功,其力不小。又百千万亿劫事,咸在一念梦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议。一中无量,无量中一,是相前现,后当克果。一生弘教,功超累劫也。

初梦入十信相似位。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见诸如来,坐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初二句总贯诸文;次四句见佛闻法,表上求佛道也;后六句为龙神等说法,表下化众生也。

△二、梦入初住见道位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声,演说诸法,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得陀罗尼,证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成最正觉,汝善男子,当于来世,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见身处中,表入实也。闻法欢喜,表悟圆因,所证与别欢喜地同也。得陀罗尼,即三总持。证不退智,即三不退。授记作佛,即无生现前记也。

△三、梦入住行向地修道位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善法者,称性所起慧行及与行行,即是七科道品、十波罗蜜、四等、四摄、三昧、总持等一切佛道也。实相即是中道,中道非一非多,由破四十品惑,即有四十番分证中道,故名证诸实相也。深入禅定即首楞严定,不以二相见于如来,故云见十方佛也。又后心菩萨入金刚定,诸佛现前灌顶授职,故云见十方佛。

△四梦入妙觉究竟位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为四众说法,经千万亿劫。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梦八相佛,寄显妙觉也。从须陀洹至辟支佛悉有梦,唯佛不梦无疑,无习气故。金光明最胜王经明将证十地,皆先有梦。梦是独头意识,与睡眠心所合,幻现三世种种境界。所梦与过去事相应,即是习气影子;若与未来事相应,即是吉凶先兆。今持经王得此好梦,未来不虚,是吉兆也。二、举三报以劝竟。

△三、总结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原此安乐行品,特示初心弘法方轨,具含十乘观法。今略点之,令缘心有在。观诸法如实相,第一观不思议境也。于在家出家起大慈心,于非菩萨起大悲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也。三业各有止行观行,第三善巧安心也。观一切法空等,第四破法遍也。亦不行不分别,第五识通塞也。三业及誓愿,即圆四念处。依此圆断二恶而生二善,成就如意根力觉道,第六调适道品也。离十恼乱等,第七对治助开也。梦中所见,表第八次位也。而不卒暴,心亦不惊,第九能安忍也。于法无所行,第十离法爱也。通括四行,十法略周。又细论之,则一一行中,并具十法。又十法为正,四行助之。若四若十,并涉因果。又四行为总,十观为别。若总若别,俱通横竖。十法导理,无不克终。四行事仪,岂局在始。圆道妙行,终始无殊。六即义明,措足有地。初迹门开权显实竟。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