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明元 较字

△二别明五种功德(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随谓随顺。不生违逆之心。喜谓欢喜。不生怨嫉之念。无怨嫉故。不起谤法之𠎝。无违逆故。自成系珠之缘。以因验果。功德无穷。在文可见。若论此品。具有五种功德。今舍后从前。惟以随喜名之。若别明者。一谓随喜功德。偈云。如是展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是也。二谓暂听功德。偈云。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等是也。三谓暂劝功德。偈云。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是也。四谓诚劝功德。偈云。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乃至今当说其福。世世无口患等是也。五谓诚听功德。偈云。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限是也。总言此经。似善见药。如甘露浆。触之而有病皆除。沾之乃无死不生。前品论之不尽。复于此品而进论之。

△(经文分二)一弥勒独问随喜。二如来具明五德。初独问随喜。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详弥勒问意。盖自前品发来。由前云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弥勒意谓。随喜功德。似乎得福无多。佛竟许其为深信解相。恐难取信。故蹑此有得几所福之问也。

△二如来具明五德(既明随喜功德。恐不及再问余四。故具明之。亦如来为法求人。不避饶舌意也)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五。一随喜功德。二暂听功德。三暂劝功德。四诚劝功德。五诚听功德。初四。一一人随喜转教。二展转以至五十。三较量最后功德。四况显最初随喜。初。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至)善友知识随力演说。

四众既入佛法。俱属内教。余智总统百氏。俱属外教。此言随喜之人。无论内外也。长该二十以上。幼该二十以下。此言随喜之人。无论大小也。闻经随喜者。谓信而随顺。解而欢喜。出至于处者。谓欲以所得。转教于人也。僧坊空闲者。寂静之地。城邑巷陌等。杂乱之区。此言转教之地。无论静乱也。如其所闻者。谓照自所得。无妄增减。父母宗亲者。近摄同族。善友知识者。远该异姓。此言转教之机。无论亲疏也。随力者。随其智慧之力。演说者。演其所闻之法。然亦无论其智之胜劣。说之全缺。但就其不私于己。乐善与人。其心志已自可嘉。其功德已自无限。

△二展转以至五十。

是诸人等闻已随喜(至)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字经三书。豕亥变体。今既展转传闻。至第五十。较之初于法会。耳提面命者。不啻霄壤之异矣。

△三较量最后功德三。一设事为例。二问答功德。三正与较量。初二。一财施遍给。二法施普利。初。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至)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

初许说诫听。欲以第五十人。较量最初功德。故诫以善听。言知此即知彼也。

若四下。举众明施。僧祇。即名无数。况又积至四百万亿。极言其众之广也。众生趣向有六。受生惟四。故云六趣四生。胎卵湿化。释四生。该六趣也。楞严云。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然此等似局有形。故向下复以有形无形等而对论之。有形。欲色界也。无形。空无边处也。有想。识无边处也。无想。无所有处也。非有想。非无想。非非想处也。然此等似局胜报。故向下复以无足二足等而对论之。无足者。蠕动之类。二足四足等。可知。如是等者。指上已说。等余未说。总为微细俱该。故统言在众生数者。有人指能施。之人。求福求殊胜之福。殊胜之福。须凭殊胜之施。故随其所欲可娱可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金银等者。为令娱乐之具。无所乏也。阎浮提。即南赡部洲。以须弥南面。有树名阎浮。洲依树名。

△二法施普利。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至)皆得自在具八解脱。

虽行财施。心犹未足。故于八十年已。而作是念。娱乐之具。但济生前。将死不久。后世何资。故当以佛法训导。示教利喜者。示以出世利益。教以闻法欢喜也。闻法欢喜。漏尽心开。故一时顿超四果。须陀洹。此云入流。谓初断三界见惑。入圣流故。斯陀含。此云一来。谓已断欲界前六品思惑。一来欲界。后三即断故。阿那含。此云不来。谓已断欲界思尽。转生上界。不来欲界故。阿罗汉。此云不生。谓见思俱尽。永不受后有之生故。尽诸有漏。即见思俱尽义也。九次第定。渐转渐深。无障无碍。故云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八解脱义。释见方便品中。设事为例竟。

△二问答功德。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至)何况令得阿罗汉果。

博施济众。圣人犹病。是大施主。能以如许之财。供若干之众。且又训以佛法。令证四果。其功德自应无有边量。故如来故意垂问。宁为多不。而弥勒直以甚多无量无边答之。若是施主等。转释上义。言但施乐具。已称无量。况令证果。故应复无边也。

△三正与较量。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示以分明者。显是真实语故。乐具之施。固属有漏。令得罗汉。仍滞权宗。第五十人。虽曰展转传闻。一偈随喜。堪为成佛因种。故虽二施功德。百分千分等。不及此之一分。是知此之功德。乃至算数所不知也。然此意极难体信。今助一喻。以发明之。彼财施功德。如铅。权乘功德。如汞。随喜功德。如少分之金。第五十人展转传闻。如金已入假。要知金虽入假。而愈炼愈精。铅汞非金。而愈炼愈假。故虽多分铅汞。不如少分入假之金。知此喻者。自不疑较量之旨矣。较量最后功德竟。

△四况显最初随喜。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至)阿僧祇不可得比。

展转传闻。不无讹谬。其随喜功德。尚有无量无边阿僧祇之多。何况最初耳提面命。闻而随喜者其福德自然复胜。彼无量无边阿僧祇者。不可得而比也。随喜功德竟。

△二暂听功德。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至)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者。显往意之诚。若坐若立。须臾听受者。显听时之少。由此纳种为因。再来一闻便悟。道重人尊。人天所敬。故能得好上妙象马车乘。乃至及乘天宫。

△三暂劝功德。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至)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人来方劝者。显是暂时起见。分座令坐者。寓有兼利之心。如是之人。当来必为法师。既为法师。若遇帝梵轮王求法。则皆可得其座处。如今延请法师。必虚座以待。即其证也。

△四诚劝功德。

阿逸多若复有人(至)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指经教往者。显是诚意劝听。彼人感其诚故。相从入会。故云即受其教。须臾间闻者。如前若坐若立。暂时听受。暂时听受功德。尚如前说。况复能劝之人。岂无胜报。故向下特约是人功德而详明之。准大成引十地论说。陀罗尼菩萨。居五地。愚谓陀罗尼。此云总持。既云总持。则一摄一切。但指圆教。勿滞位次。盖以此经属圆。劝闻者。自应与圆人相依。共生一处。即相依义也。相依故。熏陶渐染。故得利根智慧。利根智慧故。具法师德。获法师相。故得百千万世。终不喑哑等报。喑哑者。音不清。声无字也。口无恶味。故云不臭。舌不短结。故云无病。口亦无病者。无疮患故。齿不黑黄者。洁而白也。又不疏缺者。密而周也。复不差曲者。齐而端也。下唇收整。故曰不下垂。上唇包密。故曰不褰缩。褰翻唇。缩短唇也。赤细而润。故曰不粗涩。痬患不生。故曰不疮胗。胗谓唇生痬也。缺坏者。唇不周美。呙斜者。唇不端正。唇厚而大者必蠢。唇黧而黑者必贱。此等不形。不致憎嫌。故云无诸可恶。匾𠥶。鼻塌陷也。曲戾。鼻不正也。心正容舒。故面色不黑。颧骨高大。曰不狭长。颊肉隆圆。曰不𮃹曲。此等皆离。能招爱敬。故云无不可喜。此上明离过相也。唇舌牙齿。不惟离上诸过。而且端严美好。鼻修高直者。不惟离于匾𠥶。及于曲戾。而且修长隆正。面貌圆满者。不惟离于狭长。及于窊曲。而且圆满丰厚。眉高而长者。必主文贵。额广平正者。定有尊荣。赋形如此。足称完美。故云人相具足。此上明具德相也。既具法师之德。又获。法师之相。佛法益亲益近。根智转利转明。故世世见佛闻法。信受教诲。诚劝功德竟。

△五诚听功德。

阿逸多汝且观是(至)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初命观前德。何况下。况显诚听。一心者。听之诚也由听之诚。故能读说修行。彼劝听之德。自不可与此同日语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五)一颂随喜功德。二颂诚劝功德。三颂暂听功德。四颂暂劝功德。五颂诚听功德。初四。一颂一人随喜转教。二颂展转以至五十。三颂较量最后功德。四颂况显最初随喜。初。

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

△二颂展转以至五十。

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

△三颂较量最后功德(准长行分三。今缺问答功德。余亦从略。不曲分)。

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至)不可为譬喻。

初颂设事为例(义颂)。最后等六句。颂财施遍给。可知。见彼等十六句。颂法施普利。说涅槃真实者。令慕灭而修道故。说世皆不牢者。令知苦而断集故。水沫忽聚忽。散水泡忽起忽灭。阳𦦨忽有忽无。世相不牢。亦复如是。故教以生厌离心也。最后下。颂正与较量(略颂)。不可为譬者。谓彼福不能譬此。长行云不及其一是也。

△四颂况显最初随喜(略颂)。

如是展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颂随喜功德竟。

△二颂诚劝功德(超颂)。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至)常从其口出。

大成云。昔育王请僧入宫供养。有比丘名优钵罗。口出优钵华香。王疑比丘年少。口中含香。敕令以水漱之。漱已倍香。王曰。含香久乎。曰非也。我以过去迦叶佛时。为高座法师。赞扬佛法。自尔四十九亿岁。生人天中。口出此香。王闻益敬。今云优钵华香。常从口出者。亦以劝人往听。赞经深妙之所致也。余准长行可知。

△三颂暂听功德(追颂)。

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至)及乘天宫殿。

△四颂暂劝功德。

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

△五颂诚听功德。

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若准长行。乃命观诚劝功德。而与况显。今既不接彼文。又无命观之语。盖即承上暂劝功德。而况显之。言暂勤功德。尚得释梵转轮之座。何况一心诚听。又能解说修行。其福德自不可限也。别明五种功德竟。

△三总显六根清净(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凡所受持。皆称法师。六根清净。俱名功德。此品从始至终。无非发明乎此。故以名品。若对前望后。亦有五义。一对别彰总。以前品明德。别依其类。此品言功。总显根净故。二依经显性。以众生根性。虽自遍周。必借经功。乃能显发故。三依法会境。以六尘境界。虽皆惟心。必资法力。乃能融会故。四即因验果。以见闻觉知。既皆同佛。验知当来。成佛无疑故。五借今引昔。以不轻根净。事在往昔。仗境方说。用此引起故。总言必至根净。乃见法师行成。果到行成自致六根清净。为验法师行业虚实。备显六根功德优劣。以是因缘。故说此品。

△(经文分二)一指人总标。二分德别列。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至)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六根清净。非精进莫克。故此品以常精进为当机。受持者。诸行之总。读诵等。受持之别。总别合举。故云受持是经。若读若诵等。准楞严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若随顺世间。克定优劣。则有八百千二之别。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三分言功。一念无德。是故眼惟八百功德。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是故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缺中交。三分缺一。是故鼻惟八百功德。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是故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三分阙一。是故身惟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世出世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是故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然此六根功德。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但以循尘流转。遂成隔越。今以受持是经。心悟实相。外不循尘。脱粘内伏。内不循根。寄根明发。故曰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也。以是功德。为六根之胜用。故云庄严。得是庄严。脱六尘之粘妄。故云清净。指人总标竟。

△二分德别列六。一眼根功德。二耳根功德三鼻根功德。四舌根功德。五身根功德。六意根功德。初二。一长行。二偈颂。初。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父母所生。即现前浮尘根也。六妄不粘。故云清净肉眼。三千世界等。约依报横论。下至阿鼻等。约依报竖论。亦见其中等。约正报总论。及业因缘等。约正报别论。眼根与意根互用。故云悉见悉知。既悉见悉知。则随在何地。随在何类。无不可化之生矣。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

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至)肉眼力如是。

诸行之中。独约说法论功者。余非不兼。惟说为胜也。殊胜者。异常眼故。弥楼须弥。在世界中央。铁围为世界边际。故以内外别之。一切悉见者。总该行业因缘果报等事。然此皆天眼分际。今以功德力故。浮根能见。故云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也。眼根功德竟。

△二耳根功德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总标根量。二别列众声。三结要该广。初。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至)内外种种语言音声。

大千界中。复有小千中千之隔。故云内外。语言者。诠法之声。音声者。无诠之语。声总语别。故下文惟约声列。

△二别列众声二。一杂然近陈声。二异类远往声。初。

象声马声牛声车声(至)喜声不喜声。

象马牛车。谓畜生鸣唤。及轮毂动转声也。啼哭愁叹。悲哀声也。螺鼓钟铃。鼓吹击撞声也。笑语男女。諠哗刚柔大小声也。法与非法。邪正声也。苦声乐声。楚拷歌舞声也。凡夫圣人。有漏无漏声也。喜与不喜。庆幸如常声也。然此诸声。虽杂然近陈于前。而同时分别不谬。如是则应机说法。自无不对之机矣。

△二异类远住声。

天声龙声夜叉声(至)菩萨声佛声。

天龙等。八部声也。火声等。三灾声也。地狱等。三途声也。比丘等。小乘声也。菩萨等。大乘声也。然此诸声。虽散住异域之远。而应时圆闻无碍。如是则寻声现身。自无不及之处矣。别列众声竟。

△三结要该广。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至)而不坏耳根。

余声尚多。不能俱悉。将略该广。故云以要言之。内该近陈。外该远住。皆悉闻知者。不惟闻声。兼能知义。如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及齐师犯我疆。御之物彷徨等。即其事也。闻此而不闻彼。耐少而不耐多。宜静而不宜乱。皆名耳坏。今俱不尔。故名不坏耳根。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三)一颂总标根量。二颂别列众声。三颂结要该广。初。

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

无浊秽者。不为众生混浊。及杂声污秽也。

△二颂别列众声二。一颂杂然近陈声。二颂异类远住声。初。

象马车牛声钟铃螺鼓声(至)闻悉能解了。

首二句。同长行。次二句。音乐声也。清净好歌。雅颂声也。惟其不着。故能俱闻。若著于此。则不能闻于彼矣。无数种人。总该男女凡圣等声。既辨其音。复达其意。故云悉能解了。

△二颂异类远住声二。一善道恶道声。二因人果人声。初。

又闻诸天声微妙之歌音(至)悉皆得闻之。

诸天歌音者。天上娱乐之声。及闻男女等。异界有情之声。山川险谷等。绝域珍禽之声。命命。亦云共命。一身二头。神识各异。胜天王名生生。涅槃名耆婆耆婆。皆此鸟也。地狱众苦等。恶道之声。准楞严修罗有四。今云居大海边。应是湿生修罗。畜生趣摄。禽兽鸣相呼者。禽言兽语。同类呼唤声也。其诸梵天上者。别指色界诸天。光音者。二禅之三。遍净者。三禅之三。有顶者。四禅之九。不言余天者。超略说耳。准长行有八部。三灾。三途之声。今此中广三途。该三灾。广天众。该余部。盖前互出耳。

△二因人果人声。

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至)悉皆得闻之。

比丘及尼。亦该声闻辟支。指小乘因果人也。因中习小。故曰读诵经典。果中教人。故曰为他人说。菩萨者。大乘因人。因中即能自他两利。故云读诵经法。为他人说。复欲其布在方䇿。传之永久。故云撰集解义。撰集解义者。著书立言之称也。如是音声。悉皆能闻。自无烦百城烟水之劳矣。诸佛者。大乘果人。果中酬因酬请。故云教化众生。大会说法。持法华者。悉皆得闻。自不须遍历恒沙之土矣。据此则无缘三登。有志九上者。于此经宜尽心焉。颂别列众生竟。

△三颂结要该广。

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至)功德已如是。

长行云清净常耳。此云其耳聪利。由清净。故聪利。文别义同。耳根功德竟。

△三鼻根功德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总标根量。二别列众香。三结其功德。初。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至)上下内外种种诸香。

上至有顶。下至阿鼻。内至须弥。外至铁围。故云上下内外。

△二别列众香三。一人间香。二天上香。三圣人香。初。

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至)悉皆得闻分别不错。

初众生同知香。须曼那。此云善摄意。阇提。此云金钱。末利。此云鬘。瞻卜。此云黄。波罗罗。此云薰。多摩罗波。此云性无垢。多伽罗。此云木。和末丸涂者。众香和合。为末。为丸。为涂。或佩。或烧。或摩身也。于此间住。悉能分别者。必能以此而作佛事。如华严鬻香长者。独据此门。而为善财胜友。

又复下。法师别知香。象马牛羊等。本无有香。时或有臭。今以根清净故。别有真香。草木藂林亦尔。故谓别知香也。若近若远。分别不错者。不惟能辩其香。且能知其性情。识其趣向。别其种类。有以益之。有以成之。有以用之也。

△二天上香。

持是经者。虽住于此(至)并闻诸天所烧之香。

初诸天无情香。波利质多罗。此云圆生。即序分天树王也。拘鞞陀罗。此云大游戏地。约所依之处为名。

又闻下。诸天有情香。胜殿。乃帝释私殿。与采女娱乐之处。昔目连所焚者是也。妙法堂。乃帝释公堂。与诸天集会之处。诸斋日议事者是也。诸园如欢喜园等。乃诸天游戏之处。然而心随境转。香逐时迁。故胜殿法堂诸园等。各各不同。余天者。下该四王。上该夜摩。乃至他化天等。梵世至有顶者。中该色界诸天。既胜劣不同。而身香亦异。并闻下。诸天所烧香。闻者。兼知烧香意也。

△三圣人香。

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至)亦皆遥闻知其所在。

二乘权圣。知其所在而接引之。菩萨分圣。知其所在而亲近之。诸佛至圣。知其所在而供事之。是知之诚有益也。别列众香竟。

△三结其功德。

虽闻此香然于鼻根(至)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爱熏已久。都无所闻曰坏。虽有所闻。不能分别曰错。今有香必闻。闻而能别。故云不坏不错。分别忆念属意根。为他人说属舌根。二根与鼻根互用。故不谬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三)一颂总标根量。二颂别列众香。三颂结其功德。初。

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

准前后俱云香。此兼言臭者。不坏世相故。若约能闻。香臭俱不可得。总为一真香也。

△二颂别列众香(长行惟三。今有补颂。分四)。一颂人间香。二补杂类香。三颂天上香。四颂圣人香。初。

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旃檀(至)闻香知其身。

初略颂长行。大势下。补颂余香。轮王子臣等。有可化者。有可避者。知其所在。庶去就得便矣。地中宝藏。轮王宝女。惟供轮王受用。余人不知。今既闻香能知。而又何羡于轮王乎。但闻严具。便知为何等身者。不须视以观由。自无失人。及失言之过也。

△二补杂类香。

诸天若行坐游戏及神变(至)出处及所在。

游戏之乐。神变之奇。皆诸天殊胜之福。闻香能知。则天福无容羡矣。奇华异果。苏油香气。皆人间费求之物。知其所在。则所需无烦求矣。栴檀华敷。气压伊兰。众生在中。应为所压。今乃因香得知。则鼻根之圆而入微也。铁围有幽冥。大海有龙宫。地中有阿鼻。闻香知在。则救度得便矣。修罗斗诤。瞋狠特过。眷属游戏。放逸实甚。闻香能知。将必有以释之。有以警之。旷野值师象。必为所伤。险隘遇虎等。莫之能避。知其所在。防于未来。自不受其害也。知妊中男女。乃至成就不成就等。亦足骇彼愚蒙。引生正信。但不可专意为此。以显神异。知男女染欲痴恚。方便破除。知地中伏藏宝物。方便指授。亦皆乘机破恶。随缘利人。至于种种璎珞。识其贵贱出在。虽似世技。而一切智中。缺一不圆。世技岂可少耶(问。此中诸天华果。男女众生等。似与前后重复补此取何意耶。答。前后三科。各依其类。虽显圆闻。未极通融。今此中忽说天上。又说人间。正论有情旋论无情。意明杂然交陈。分别无碍。鼻根圆闻之旨益见之也)。

△三颂天上香。

天上诸华等曼陀曼殊沙(至)闻香悉能知。

初颂诸天无情香。诸天宫殿。高低胜劣不同。宝华庄严。香亦各异。故统言上中下差。天园下。颂诸天有情香。诸天者。下该四王。上该夜摩等。入禅出禅者。定时散时香也。初生退没者。升时坠时香也。准长行更有所烧之香。偈略不颂。

△四颂圣人香。

诸比丘众等于法常精进(至)闻香悉能知。

诸比丘等。总该声闻辟支。读诵修慧。坐禅习定。皆自利也。菩萨志固。拣非初心可比。禅诵自修。说法为人。兼两利也。在在世尊。总指十方诸佛。一切恭敬。机感盈前也。愍众说法。大悲普度也。末四句。闻法修行。长行所无。而偈颂补之。颂别列众香竟。

△三颂结其功德。

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

无漏法生。慧鼻也。以是修习无漏净法之所生故。鼻根功德竟。

△四舌根功德二。一总标德数。二别列众德。初。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至)得千二百舌功德。

△二别列众德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变味成美。二说法投机。三感众听法。四得圣护念。初。

若好若丑若美不美(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

好谓妙食。丑谓粗食。美者。极好之食。不美者。但平常之食也。变成上味。如天甘露者。舌根净故。别有真味。故昔人有性定菜根香之句也。然世人伤杀生命。造诸恶业。每由三寸舌根。今无不美。则粗食可常食矣。

△二说法投机。

若以舌根于大众中(至)皆令欢喜快乐。

咸通真实曰深。巧被群机曰妙。能入其心。皆令喜乐者。正由深而妙也。

△三感众听法。

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至)尽其形寿随侍供养。

初感八部男女。言论次第者。从浅至深。不越不乱。由此易入。故感天众来听。余部亦然。故云为听法故。皆来近供。及比下。感四众王臣。国王。散粟王也。小转轮王者。银轮。铜轮。铁轮。惟金轮统摄四洲。乃名为大。七宝者。一轮。二珠。三象。四马。五将军。六主藏。七玉女。凡有轮王出世。自然涌现。各具胜妙之功。故称为宝。千子者。轮王之子。以轮王出世。法尔有若干子也。乘其宫殿者。谓轮王福德殊胜。所依宫殿。常与俱故。以是下。感贤善人民。尽寿者。终身不离。随侍者。左右供给。此皆由于舌根净故。音声深妙之所感耳。

△四得圣护念。

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至)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常乐见之者。时怀眷念。向其说法者。遥垂护持。由此智慧益增。故能受持一切佛法。舌辩愈胜。故能出于深妙法音。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四)一颂变味成美。二颂说法投机。三颂感众听法。四颂得圣护念。初。

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

△二颂说法投机。

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至)设诸上供养。

长行但云深妙。今复言净者。以如法如律故也。

△三颂感众听法。

诸天龙夜叉及阿修罗等(至)常来至其所。

首四句。颂八部。略八部女也。等之一字。总该余部。次八句。颂王臣。略四众也。文虽无臣。眷属可摄。后八句。广前八部。略贤善。及人民也。

△四颂得圣护念。

诸佛及弟子闻其说法音常念而守护或时为现身。

念谓眷念。常乐见之也。护谓冥加。向其说法也。现谓显护。长行所无。偈颂补之。余不颂。舌根功德竟。

△五身根功德二。一总标德数。二别列众德。初。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至)得八百身功德。

△二别列众德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体绝垢染。二用能现相。初。

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

城东老母。不喜见佛。则佛不能度。今曰喜见。则众生可度矣。

△二用能现相。

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至)皆于身中现其色相。

初能现六凡。三千大千。约依报横论。生时者。识性初托。死时者。眼光已谢。识性初托。或受人天之身。或受恶道之身。故云上下好丑。眼光已谢。或感刀山剑树。或感净土华林。故云生善恶处。外而大小铁围。内而大小弥楼。其间各有众生。世所不见。悉于法师身中现之。下至上至。约依报竖论。所有。指中间器界。众生。指中间根身。言器界根身。皆于法师身中现也。若声下。能现四圣。然四圣固有权实六凡亦分善恶。人惟不见。不知修断舍求。今既皆现。是法师于清净身中。为诸众生。现种种因果。作种种佛事。令诸众生。修善断恶。舍权求实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体绝垢染。二颂用能现相。初。

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如彼净琉璃。众生皆喜见。

△二颂用能现相。

又如净明镜悉见诸色像(至)一切于中现。

初标见拣余。由镜净明。故能见诸色像。因身清净。故能见世所有。故以为喻。独自明了者。如持镜人故。余人不见者。如背镜人故。要知净身现像。本为示诸众生。众生自障不见。非法师咎。亦如持镜者。愿人共照。人自背镜。岂持镜者过耶。

三千下。约义正颂。大同长行。在文可会。

末四句。补颂总结。无漏法性之身。惟佛果方圆。故云未得。然以持经力故。能令父母所生之身。应念清净。犹如琉璃。故云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身根功德竟。

△六意根功德二。一总标德数。二别列众德。初。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至)得千二百意功德。

△二别列众德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能达法义。二能知众心。三能合成典。初。

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至)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饮大海一掬一滴。俱得百川之味。闻佛经一偈一句。统摄诸法之宗。故能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无量无边义已。如解而说。故能演一句一偈。而至一月一际一岁也(西域四月为一际三际为一岁)既至一月一际一岁。而诸所说之法。未免意趣各别。虽意趣各别。而不乖本宗。故云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于其间。有涉俗间经书。如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等。种种纪载。但不执末。自不违本。故云皆顺正法(治世语言。如此方六经诸子。资生事业。如此方九流百家)。

△二能知众心。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至)而其意根清净如此。

心所游历曰行。即明了识。随念分别也。心所施为曰动作。即独头识。计度分别也。行不由真。动不从实曰戏论。即二种意识。对竟妄现也。皆悉知之。而应之自无谬矣。转识成智。乃称无漏智慧。故曰未得。知见自开。不由前尘所起。故云清净。此随便暂结也。

△三能合成典。

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至)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佛法指现在佛说。先经指过去佛说。皆成典也。然是人以净意思筹。一言一句。皆出自正知正见。故是佛法。及先经所说。所谓考诸三世而不谬者是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四)一颂能达法义。二颂能知众心。三颂能合成典。四补能得无畏。初(略颂)。

是人意清净明利无浊秽(至)月四月至岁。

上中下法。即三乘法也。

△二颂能知众心(义颂)。

是世界内外一切诸众生(至)一时皆悉知。

所念若干。总该长行。行作戏论之义。

△三颂能合成典(广颂)。

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至)皆是先佛法。

初六句。乃推广长行思筹言说。不忘不错。即长行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义也。上中下法。施设不同。名曰法相。空假中义。布置各别。名曰次第。知此识此。则教有先后。而学不躐等也。名字者。如殊方称谓。语言者。如异地乡谈。能达乎此。则蛮貊可化。而中边俱被也。如所知说。皆先佛法者。知见同佛故。

△四补能得无畏。

以演此法故于众无所畏(至)持法华经故。

以演此法故。意根清净。所说同佛。故于众无所畏也。持法四句。亦随便暂结之语。是人七句。乃出成无畏之由。无畏之由有三。一者住希有地。自信如佛故。二者众生喜爱。生如佛想故。三者辩才无碍。说法善巧故。在文次第可见。末句归功持经。言如上所说。虽由根净。而根净之故。毕竟由于持经得也。赞持论德竟。

△二引事证益(上言持经利益。恐难取信。故引不轻之事以证之。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不轻之名。经文自释。以此品具明其事。事依人立。故惟以人名品。若据文寻义。亦应有五。一为前明诽谤。获大罪报。今借上慢堕狱。验知不虚故。二为向明受持。获诸功德。今借不轻根净。证成非妄故。三为凡有闻法。无不成佛。今借诽谤为种。况显信受故。四为凡有通经。俱获胜益。今借遍记成因。况显全持故。五为无量劫来。为众弘法。令众知恩思报。以便护持故。总言言不虚发。发必从实。前既赞持论德。此即引事证益。为发众信。故说此品。

△(经文分二)一承前双开二益。二历引往事证释。初。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至)眼耳鼻舌身意清净。

不轻之行。必深证实相平等。具大势力者。乃能体任。故以得大势为当机。获大罪报。如前所说者。如法师品言。甚于骂佛。譬喻品言。命终堕狱。狱毕转畜等。此远承前文。以开遮谤益也。所得功德。如向所说者。向与上同。以上品备言六根功德。此近承上文。以开获德益也。

△二历引往事证释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远举威音。二双标二人。三正明往事。四赞经结劝。初二。一正举初佛。二兼出二万。初(不轻往事。权与此时。故云正举)。

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至)如四天下微尘。

初时名劫国。乃往古昔等。极言其时之远也。佛名威音王者。要解云。以大音声。普遍世界。为诸法王。说法无畏也。劫名离衰者。大成云。时清道泰。正法兴隆。离诸衰恶故。国名大成者。彼佛住世既久。所应成就者。皆以大法而成就故。必兼时名劫国而叙者。显不轻发觉有时。秉承有佛。劫国名字。历然可证也。

其威下。一化始终。因菩提。说六度者。以修习六度。能到菩提故。时至机熟。会三归一。故云究竟佛慧。必兼一化叙者。显不轻弘道。亦因受化之深。乘愿酬恩耳。

得大下。寿命正像。以不轻行道。在像法之际。故并叙之。

△二兼出二万(以非事本。故去兼出)。

其佛饶益众生已(至)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必出此者。显不轻行道。在初佛之后。后佛之先。有继往开来之功故。又一时结缘。二万亿佛。所常教化故。远举威音竟。

△二双标二人。

最初威音王如来(至)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欲护己短。交结权贵。仗彼声势。为害于人。故云有大势力。为度慢众。持心忍辱。依我慈力。不蔑于他。故曰名常不轻。

△三正明往事三。一遍记致谤。二弘经蒙化。三成道德果。初二。一不轻遍记。二上慢毁谤。初。

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至)汝等皆当作佛。

初徴起得名因缘。

是比下。详引本行以释。凡有所见者。对下远见。应指近见。近见言详。故先标次徴。后释。汝等句。教以皆当行道。当得句。示以成佛无虚。盖不轻深见实相平等。佛性无二。故作如是言也。不专读诵者。非不读诵。惟不专执。但行礼拜者。非有能所。只管行去。环师所谓持无相经。行无相行是也。远见则音声不及。故往乃故意往就。往就仓卒。言不能详。故但言我不敢轻等(问。引事证益。原为求人弘经。何故举一不专读诵者。为之标榜。答。此经大义。总为指示成佛。不轻亦尔。是则一音可敌全经。到处无非灵鹫。且必深证实相平等者。乃能如此。彼寻行数墨者岂足以语此哉)。

△二上慢毁谤。

四众之中有生瞋恚(至)号之为常不轻。

初闻记毁谤。瞋恚者。瞋以妄记。恚其不自揣也。是皆由于上慢在怀。故云心不净者。不信自己是佛。反谓礼我者。为愚痴之行。故骂以无智比丘。不知如来所遣。反谓若彼者。真无籍之徒。故骂以从何所来。谓以自言等者。斥其不揣。妄与授记。说以不用等者。令其自退。莫再烦渎。盖深恶而痛绝之意。

如此下。久行不退。常被骂詈。不生瞋恚者。荣辱无关。久近一如。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者。冤亲平等。生佛齐视。或以杖木等。转见暴恶。避走远住等。益显慈悲。读是经者。只须向高声唱处。猛着经采。看他不轻菩萨。是何等心行。谆谆如此。有何等道理。言念至此。不觉为他不轻。痛哭流涕。盖为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以其下。因为命名。此义盖为结释以何因缘。名常不轻之徴也。遍记致谤竟。

△二弘经蒙化二。一不轻弘经。二上慢蒙化。初。

是比丘临欲终时(至)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欲终者。此报将尽时也。威音已灭。犹闻说法者。显法身真常灭而不灭故。虽灭而不灭。而体同太虚。故曰于空。虽体同太虚。而处处显露。故曰具闻。具闻者。十方虚空。一时同闻也。今日之闻。乃云先所说者。以此道无古无今。今即古。古即今故。十方虚空。各摄依正。依正互摄。重重无尽。在在出广长舌。显示实相。故云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者。一受一切受。一持一切持故。然上云具闻。即是耳根圆通。此云悉能受持。即是意根圆通。二根既圆。六俱无碍。故云即得如上眼根清净。乃至意根清净。根既净已。即无明而见佛性。由幻身而证法身。可以转夭寿为长年。延刹那为多劫。增寿说经。无足异也。

△二上慢蒙化。

于时增上慢四众(至)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见胜归心。大神通力。即指更增寿命。乐说辩力。即指广说是经。是皆从体起用。由寂发照。故云大善寂力。见有如斯殊胜。故闻其所说。皆信服而随从之。

是菩下。蒙化住道。千万亿众。即前信服随从之人。信服随从。自是永无退转。故云令住菩提。弘经蒙化竟。

△三成道得果二。一不轻成道。二上慢得果。初三。一中间值佛。二行满成道。三结会古今。初。

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至)说法心无所畏。

由前广说是经。诸佛护念不舍。故于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日月灯明。注见序分。仍说法华者。不忘宿因故。不忘宿因。又感后佛护念。故曰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无心而遍应十方。有缘而普施慧照。故号云自在灯王。又威音王。以口轮自在为名。日月灯。以智轮自在为名。云自在。以身轮自在为名。各取一轮。以该众德。于此诸佛。非惟指云自在王。盖兼前日月灯明而总言之言不轻于威音像季之时。初得根净。自尔以来。于此四千亿诸佛法中。皆以持说此经力故。获得六根清净。说法无畏。是不惟一得永得。抑应以值佛弘法。渐转渐胜也。

△二行满成道。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至)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上科云值佛弘法。修慧也。此科云供佛种善。修福也。于后复值千万亿佛者。值佛必供。显福德益广。亦于诸佛法中说经者。说而必解显慧力益深。慧深福广。二利圆满。故云功德成就。以因致果。决定无疑。故云当得作佛。

△三结会古今。

得大势于意云何(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正以结会。可知。

若我下。寓意劝勉。如来意谓。我以大乘之器。不因是经。尚不能疾成菩提。必因是经。乃能疾得。况夫小乘声闻。权教菩萨等。有志菩提者。可不以此经为先务哉。然佛于往昔。值如许多佛。庄严福慧。然后乃成。犹曰疾得菩提。亦为令见小欲速者。自鄙先心。以成远大之志也。不轻成道竟。

△二上慢得果三。一中间获罪。二罪毕得果。三结会古今。初。

得大势彼时四众(至)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寿量品云。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譬喻品云。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今云二百亿劫。及千劫者。犹少言耳。毁谤持法者。可不慎哉。

△二罪毕得果。

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至)三藐三菩提。

前以闻法生谤。重恶覆善。故先受罪报。此以罪毕善熟。既熟当脱。故复遇教化。如人不欲服药。强令服之。虽以骂医致损。终因药力减病。病减再遇良医。手到尽除。得闻此法者。宜自庆也。

△三结会古今。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至)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䟦陀婆罗。名见序分。师子月者。可畏可爱为名。准正法华云五百比丘。比丘尼。则此脱比丘二字。思佛者。常念佛道。常思见佛。故名也。准正法华偈云。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本经后偈亦云。清信士女。则此脱优婆夷句。于菩提不退者。安住实智中。决定当作佛故。然此中。亦寓有劝诫之意。如来意谓。今日之不退。即昔日之慢流。罪福本无住。善恶皆自取。究无与于佛菩萨也。可弗勉哉。可弗慎哉。正明往事竟。

△四赞经结劝。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至)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初指法称赞。不轻因之成道。上慢由兹得果。故赞此经。有大饶益。

是故下。结劝受持。可知。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四)一颂远举威音。二颂双标二人。三颂正明往事。四颂赞经结劝。初(略颂不分)。

过去有佛号威音王(至)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举初佛。略二万亿佛。举别号。略通号劫国。举神智将导。该一化始终。补天龙供养。略寿命正像。长行偈颂。对辩自知。

△二颂双标二人。

是佛灭后法欲尽时(至)时诸四众计著于法。

长行云于像法中。此言法欲尽时。盖像教仅存。而法已危矣。四众着法者。谓上慢在心。执自所证也。余同长行。但次第稍异。

△三颂正明往事三。一颂遍记致谤。二颂弘经蒙化。三颂成道得果。初(略颂不分)。

不轻菩萨往道其所(至)不轻菩萨能忍受之。

初颂不轻遍记。

诸人下。颂上慢毁谤。

△二颂弘经蒙化(此亦略颂)。

其罪毕已临命终时(至)教化成就令住佛道。

初颂不轻弘经。其罪毕已句。准长行应在下科以是因缘句下。或笔授错简。若依文消会者。则是不轻菩萨。以四众轻贱之故。所有宿罪。一时了毕。如般若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是也。

诸着下。颂上慢蒙化。可知。

△三颂成道得果(约义略颂。不分)。

不轻命终值无数佛(至)今于我前听法者是。

初颂不轻成道。虽值无数诸佛。若但修供养。仍属有漏。今济以说经之慧。能成无漏。无漏之福。犹如虚空。故云无量。既福慧相济。自因果圆成。故云具德成道。

时四下。颂上慢得果。准长行云。复遇不轻。教化菩提。今言值无数佛。盖值佛之时。即是遇不轻时也。若将上科。其罪毕已之句。置于此句之上。方合长行。不然。则但彰音记之功。不显谤法之罪矣。颂正明往事竟。

△四颂赞经结劝(义颂)。

我于前世劝是诸人(至)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初颂指法称赞。如来意谓。我于前世。所以劝人听受斯经者。盖以斯经是第一之法。能开示教人。令住涅槃。长行所谓大饶益诸菩萨。能令至于阿耨菩提是也。世世等言。长行所无。而偈颂补之。如来意谓。我之所以世世受持者。盖以此经亿亿万劫。至不可议。时乃得闻(云云)。是故下。颂结劝受持。世世二句。兼示持经益也。引事证益竟。

△三发愿劝持(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无作妙用。不可思议曰神。成所作事。无能障碍曰力。准经文神力有三。一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二毛孔光明。遍照十方。三謦欬弹指。音遍地动。是皆佛地位中。不可思议妙用。惟佛与佛。乃能显现。故名如来神力。若论此品。前有发愿。后有劝持。而题中但标神力者。以能扩其愿轮。感其持经。示遍重也。若别明者。亦有五义。一为全彰大用。以收正宗之旨。二为发愿护持。以感知遇之恩。三为对众现神。以扩旧住之志。四为嘉赞经功。以坚涌众之心。五为结劝受持。以开流通之绪。总言啐啄同时。父子济美。赞证之玄音方罢。持说之大愿斯开。犹如一堂两琴。鼓商而商应。鼓宫而宫应。一奁两镜。胡来而皆胡。汉来而皆汉。于是示以神力。劝以护持。以终正宗之义。此神力品之所由说也。

△(经文分二)一地涌发愿弘经。二如来现神劝持。初。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至)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初指众叙仪。准地涌品弥勒偈云。若人行筹数。过于恒沙劫。犹不能尽知。今以千界微尘。等彼菩萨之数。岂行筹可计哉。

而白下。发愿弘经。欲报知遇之恩。以显继述之善。故发愿于分身灭处。广说此经。所以下。徴释发愿之意。真指前章。以前章所显之实。历权渐而不迁。故名真也。净指此章。以此章所显之本。当生灭而不染。故名净也。大指全经。以全经理并杂华。义摄群典。囊括今古。笼罩十方。贯佛生。通凡圣。故名大也。欲得此而受持供养。乃发愿于灭后广说。盖利他正所以利己。成己乃可以成物也。

△二如来现神劝持二。一对众现神。二赞经结劝。初二。一总标。二别明。初。

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至)一切众前现大神力。

对彼地涌新出。故指文殊等为旧住。必于旧住菩萨。及四众八部前。而现神力者。为示不分而分。分而不分。以扩其心。令知新出之众。发愿分身。实无去来之迹也。必以文殊为首者。以如来神力。非带果行因之圣。及有大智者。不能会此意故。

△二别明二。一先以相显。二次以声示。初。

出广长舌上至梵世(至)现神力时满百千岁。

舌为应机之具。不离此而上至梵世。则梵世有机。亦可即此而应。光具觉众之功。不离此而遍照十力。则十方有众。无烦往彼而觉。是皆不分而分义也。树下乃分身诸佛。亦复如是等。谓不会而同。不会而同。还同一体。此又分而不分义也。当现神之少时。满百千之多岁。即促而延。以百千之多岁。人现神之少时。即延而促。延促同时。入三世而绝朕。一多无碍。应群机而无迹。是全体之大用。三世诸佛已证。今证。当证。乃利物之神机。三世菩萨已学。今学当学。读是经者。若能于吃饭穿衣处留心。则舌相毛光。岂惟佛及分身有耶。

△二次以声示三。一二音遍至。二警觉众生。三成办利益。初。

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欬(至)是二音声遍至十方。

旧住之众。只知向梵世观舌。十方观光。不解向吃饭穿衣处理会。只得截断情尘。另开方便。故云还摄舌相。一时謦欬(云云)。舌相相字。应是光字。不然。则相指光相以前既舌光俱舒。此亦舌光俱摄也。謦欬者。虚𠻳令转。弹指者。作声令觉。读是经者。既不能出广长舌。放众毛光。且看他謦欬弹指。毕竟明的甚么边事。则庶几可耳。又此中言一时俱共。二音遍至者。亦显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义也。

△二警觉众生二。一地动警觉。二天语警觉。初。

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至)皆大欢喜得未曾有。

二音至处。能令佛界地动者。亦如来不思议力。警觉众生也。既警觉已。各各回心念佛。故感佛力加被。亲见灵山一会。既见是已。有救有归。故云皆大欢喜。得未曾有。

△二天语警觉。

即时诸天于虚空中(至)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

虽因地动回心。见佛欢喜。未能发深远心。随喜是经。礼供于佛。故诸天承佛神力。空中唱言以警觉之。示以依正名号。及所说法者。由彼虽已遥见。犹未知何国何佛。及所说何法耳。以是教菩萨法。故教以发深远心。而生随喜。以是佛所护念。故教以礼供于佛。以求加被。警觉众生竟。

△三成办利益。

彼诸众生闻虚空中声已(至)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闻虚空声已。知国名娑婆。故向以合掌。知佛名释迦。故称名归依。重言南无者。表归敬之至。不言礼拜者。且称且礼。无烦另叙也。以种种供具。遥散娑婆者。为欲随喜是经。求佛加被之意。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者。众生诚意所感。譬如云集。变成宝帐者。如来慈心所致。慈心利物。还以自严。故遍覆此间佛上。等观十方。无有限碍。故通达如一佛土。然如来以舌相毛光。謦欬弹指。近示旧住。远应十方。能于十方世界。作大佛事。警觉群生。成办利益。且令十方合成一界。得此用者。则分身与不分身。咸为剩语。对众现神竟。

△二赞经结劝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承前起后。二嘉赞经功。三结劝受持。初。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至)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欲坚涌众之愿告上行。等余众也。诸佛神力。如上所说。舌相毛光。彼此俱益。謦欬弹指。诠量不及。故云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以是神力。说此经功。自然音至梵世。声遍十方。舌覆虚空。言绝方分。且经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僧祇。非暂时说。又是为嘱累故。非泛常说。而犹以为不能尽者。盖以佛地功德。尽萃于此也。

△二嘉赞经功。

以要言之如来一切(至)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说不能尽。用少言而摄多义。故云以要言之。一切所有之法。指从实施权。若二若三之说。一切自在神力。指从本垂迹。若生若灭之现。一切秘要之藏。指会权归实。无二无三之旨。以是诸佛秘密心要。又能含摄出生。无量无边诸法。故名秘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指会迹归本。非生非灭之宗。以是如来自所住境。又非一切声闻辟支之所能及。故云甚深之事。此经前后两章。总为发明乎此。故云皆于此经。宣示显说。宗镜云。微尘经卷。极大千而未展全文。普眼法门。尽大海而不书一偈。况权实本迹。悉备此经。故虽极尽神力。说不能尽也。

△三结劝受持。

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至)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初正劝受持。

所在下。兼示重处。若有受持等。标持人所住。及经卷所住处也。无论何地。劝应起塔者。示以重其处故。所以等言。乃徴释劝应起塔之意。是处者。即人经所在处也。人即能成。经即所成。故所在之处。即是道场。是人是经。能令众生成佛。故云诸佛于此。得阿耨菩提。又人即能转。经即所转。故云诸佛于此。转于法轮。是人是经。能令众生。依一佛乘而得灭度。故云诸佛于此。而般涅槃。准阿含。有四处应起塔。一佛生处。二成道处。三转法轮处。四般涅槃处。今云道场者。谓成道之人。于此而生。即同生处。余三如次。所谓皆应起塔者。以此。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三)一颂承前起后。二颂嘉赞经功。三颂结劝受持。初(约义广颂)。

诸佛救世者住于大神通(至)犹故不能尽。

全体大用。名大神通。惟佛能证。故云住也。为悦十方众生。令其发心。故现无量神力。以资庆跃。舌相毛光。直示本有。故云为求道者。现希有事。謦欬弹指。顿割情尘。故令十方国土。地皆震动。此颂长行。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义也。以佛灭后等者。谓以彼地涌发愿。灭后持经。诸佛皆生欢喜。对众现神。设我以是神力。为嘱累故。赞美持者。纵经无量劫中。犹不能尽。此颂长行。若我以是神力。乃至为嘱累故。说此经功。犹不能尽义也。然长行赞经。偈颂赞持者。以经功无尽。持人之功德。亦无尽故。

△二颂嘉赞经功(约义广颂)。

是人之功德无边无有穷(至)毕竟住一乘。

初承前总标。持人功德。如空无边。正以见经功之无边也。

能持下。别以嘉赞。此经是诸佛法身。为菩萨依止。故凡持此经者。则为见我。乃至所化菩萨。此经是诸佛慧命。为三世文轨。故凡能持者。则令三佛欢喜。并三世诸佛欢喜。此经是道场所得。乃秘密心要。故凡能持者。不久亦当自得。此嘉赞自利德也。此经是平等大慧。为智辩根源。故凡能持者。于诸法得四无碍辩。文中。义即义辩。名即法辩。言辞即辞辩。乐说无穷。即乐说辩。如风二句。乃喻明无碍之义。言风性有声无住。喻能说无住。空性有名无质。喻所说无体。既能所皆空。乃遍应一切。而无障无碍。亦如风空俱无。乃遍应万窍。而彼此不相左也。诸经各有因缘。如阿含因缘保证。方等因缘弹斥。般若因缘淘汰等。所说不无次第。如阿含说在初转。方等说在中转。般若说在后转等。然此等皆载在此经。故凡能持者。虽在佛灭度后。犹能知其因缘。及于次第。随义者。随彼诸法之义。如实者。如其所知之实。如是而说。自能三根普被。群昏并照。故云如日月光明。能除诸幽冥也。斯人二句。结合上喻可知。末二句。言不惟能灭众暗。而且时至机熟。究竟会三归一。此嘉赞利他德也。自利利他。一持经而兼备。则斯经功德。岂言辞所能尽哉。

△三颂结劝受持(约义略颂)。

是故有智者闻此功德利(至)决定无有疑。

前四句。承上结劝。后二句。释结劝意。准上自他两利。一持经而具足。佛道岂有疑哉。兼示重处。从略不颂。然此经前后两章。虽文有长短。而略明广明。生疑生信之义。势如对偶。至于极显经功。大段亦颇相似。于前有赞经募人。此有赞持论德。前以达多通经。文殊弘法。而证利益不虚。此引不轻成道。上慢得果。以验功德无妄。此中地涌发愿。正对持品之群贤。前章示以方轨。可配此品之赞劝。虽带嘱累之语。犹属正宗之义。总结大科。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从源分派。利万物而长逝。名之曰流。自我及人。衍尘劫而不滞。名之曰通。粤自灵山嘱累。海会如敕。或为法忘躯。或分灯列焰。或如明镜当台而有像斯现。或如宝月在汉而是水即形。或显密交资。或自他两利。或取要而由㨗径。或克期而摄一心。故得微言广布。在恶世而犹声。优昙常开。当飘零而还色。目曰流通。意在兹也)三。一总嘱传持。二别示修法。三大众礼散。初(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嘱累品第二十二

嘱谓付嘱。俾此法有所属也。累之一字。有二声。若作去声。则是殃累之累。盖如来深知末世弘经为难。意以此法付嘱。殃累宣传。勿得遇缘便退。古德所谓一片慈悲之祸。祖祢不了。殃及儿孙是也。若作上声。则是积累之累。盖如来自谓妙法无穷。若已说者。但如手中之叶。其树上之叶犹多。意以此法付嘱。教令积累。勿得以少为足。如文中敕以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是也。若论此品。俱有能嘱。所嘱。受嘱。能嘱在佛。所嘱在法。受嘱在众。题不𤨏析。故惟以嘱累为名。若明五义者。一正说既毕。应嘱累故。二三示难得。令珍重故。三自明离过。令随学故。四信与不信。教称量故。五三说奉行。慰佛心故。总言发愿度生。宛如扶六尺之孤。立志弘法。何啻传百里之命。不有寄托。终为大节所夺。故于神力品后。而继之以嘱累品焉。

△(经文分三)一摩顶嘱累。二奉教传持。三欢喜圆成。初三。一嘱令增益。二徴起释成。三教以随机。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从法座起者。为法求人。坐不安席也。又殃累宣传。法不应坐也。欲摩众顶。必假通用。故云现大神力。无量菩萨。应指地涌之众。以前文止他召此。盖为此也。必摩其顶者。示有所加。令安慰故。示以久修者。令知恩故。又云难得者。令珍重故。教以一心流布者。恐其潦草应命。终不在意。又云广令增益者。望其展转流通。勿滞陈言。盖为智同于师。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也。三摩三告者。反覆叮咛。重其事。竦其心故。受持读诵等。仍前一心流布。广令增益之义。但变其文耳。

△二徴起释成。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至)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如来意谓。我之所以谆谆告诫。敕令广宣此法者。何也。盖以如来有大慈悲等。汝等亦应随学。所谓我既如是。汝亦如是也。若释其义者。能与智慧之乐。拔愚痴之苦。名为大慈大悲。如其所得之法。尽以教人。故曰无诸悭吝。有机便说。我智无匮。故云亦无所畏。能与等言。乃转释无畏等义。盖以能与故无畏。无畏故无吝。无吝故慈悲大也。佛之智慧。指究竟觉智。以是佛之所证。不共余乘故。如来智慧。指示成果智。以是从真现起。依如而来故。自然智慧。指观察妙智。以能不虑而知。自然而应故。能与此者。名为究竟法施。故云是大施主。亦应随学等。正明敕令广宣之意。法谓修行之法。三行之中。独戒悭吝者。以无悭则有法尽与。遇机便说。足摄慈悲及无畏故。

△三教以随机。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至)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随学佛行。固应尽与佛慧。但恐众生不能尽受。故教以信者为说。信者为说。闻知便入。故云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设遇不信。说亦无益。故教以于余深法。示教利喜。余深法者。应指终顿二教。以彼对圆名余。对始说深故也。然终教凡有心者。皆当作佛。顿教狂心歇处。便是菩提。以此示教。易得利喜。况进之可极圆宗。若如是便契佛行。故曰。则为已报诸佛之恩。摩顶嘱累竟。

△二奉教传持。

时诸菩萨摩诃萨(至)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闻佛嘱累。得满弘经之愿。故皆大欢喜。蒙佛摩顶。喜有神力加持。故遍满其身。所谓通身庆快是也。益加恭敬者。大事在身。踧踖弗宁之状。曲躬低头者。唯唯听命。惶恐不安之仪。如世尊敕者。世尊之敕有二。一令广宣此法。学佛勿吝。一令称量信否。说诱随机。一一敬顺无违。故云当具奉行。唯然者。犹云唯是如此。唯是如此无有别意。故愿不必有虑。如是三反等者。数数承当。重佛敕。安佛心也。

△三欢喜圆成。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初略显圆成。分身之来。原为开塔。开塔之后。不遽去者。以释迦后事未了。今已嘱累。更无所事。故请以各随所安。勿复为我关心也。多宝佛塔。还可如故者。有二释。一顺晋隋二译。二依什师所译。晋隋二译。此品在后。顺此则还可如故之语。应是请归故都。亦同各随所安义也。什师所译。移后居此。依此则还可如故之语。应是照旧留住。以下三品中。犹有多宝事故。二释之中。在后似长。窃窥什师移此。其意有二。一为显此经。具三会故。若此品在后。则向下诸品。应是宝塔中说。而妙音品中。我今欲见多宝佛身。惟愿世尊。示我令见之语。难以消会。二为显流通。自此始故。准古德。或以前品即为流通。或以后文犹属正宗。预防此判。隔以嘱累之文。无伤佛意。有裨正解。又大成云。如故者。前开今闭。自下如来出塔。与大众复降灵山。说后六品经。此但知移品初意。犹未得第二意耳。

说是下。大会欢喜。分身多宝。庆斯道之得人。四众八部。欣当来之有依。故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总嘱传持竟。

△二别示修法二。一正修之法。二助修之法。初三。一药王尽执为法。二妙音忘情弘经。三观音遣相圆应。初(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二药普施。二病俱治。故称药王。然身烧臂。为法供佛。是其本事。此品全为明此。故即以此命名。若别明五义者。一为承愿受嘱。必当游化人间。欲假药王。显游化之方故。二为奉命弘经。端赖精进苦行。欲借喜见。显精进之真故。三为二执不除。动转皆成障碍。欲就往事。为今日之模故。四为然身烧臂。名为真法供养。欲明持品。同持经之德故。五为男女虽异。佛性由来无二。欲资持经。彰平等之理故。总言游化娑婆。苦行为首。忍难弘法。精进居先。执尽障除。乃无往而不可。多持少持。任机缘而无碍。男女情尽。佛性理圆。为明如是等义。故说此品。

△(经文分三)一宿王因药王而请问。二如来引本事而垂答。三多宝以有益而赞问。初。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至)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初总问游化。宿王者。星宿中王。表智慧自在。华有多种。如金银草木等。表万行芬披。盖以智行相成为名也。非此菩萨。莫契药王本事。故为当机。已知游化娑婆。为药王本事。但观现前人多弊恶。不知彼于宿世。云何游化。故为问也。

世尊下。别问苦行。向闻药王。苦行居多。而其中最难行者。尚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数。但未得其详。故求解说。以为末世弘经者法也。望其必说。故称善哉世尊。恐难尽明。故云愿少解说。盖求佛于多分事中。少说一二事也。

诸天下。指众闻喜。天龙八部。二执俱在。他土菩萨。二习未侵。至若此间声闻。我执虽空。而法爱犹存。闻此尽执之法。故应欢喜。不言地涌及文殊等者。或已邻极果。或道后行因。既无所执。亦无所喜也。

△二如来引本事而垂答四。一先举本师。二次明本事。三结会古今。四别嘱宿王。初。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至)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初时劫名号。日能照昼。喻俗智涉事。月能照夜。喻真智契理。月乃净中具明。喻真不碍俗。日乃明中具净。喻俗不碍真。真俗既已无碍。理事由来圆融。佛德如是。取喻为名也。不言国名者。愚谓即是娑婆。但彼时尚属善世。或另有佳称。恐不善会者。反令问答不能相应。故不言也。

其佛下。两乘弟子。不言辟支者。声闻摄故。

佛寿下。主伴寿量。菩萨寿命等佛者。乘愿助化。生灭与俱故。

彼国下。依正净善。无有女人。则生于其国者。皆修梵行。无有恶道。则生于其国者。俱称善友。无有诸难。则生于其国者。常得见佛。如掌琉璃。行列宝树为严。非若今之坑坎堆阜。瓦砾荆棘。漫空宝帐。悬垂华幡为彩。非若今之烈日流金。暴风折木。瓶华炉香处处严洁。非若今之杂秽满目。树论台歌。在在佛法。非若今之是非盈耳。盖以境随心转。心净则佛土净也。文中言一箭道者。补注云。二里。大成云。取射垛为则。或一百二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五十步也。

△二次明本事三。一现神供佛。二然身供佛。三烧臂供塔。初二。一闻法获益。二感恩供养。初。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至)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初佛为说法。苦行在躬。道德感孚。一切众生。见者欢喜。因命是名。以是彼时当机。故置为言。余诸菩萨声闻。或属发起。或属影响。或属结缘。非是正为。故云及也。

是一下。修习获益。为法度生。不避艰辛。故云乐习苦行。离卧遣睡。磨炼身心。故云精进经行。不为人天福报。小果权乘。故云一心求佛。时经万二千岁者。显操行之久也。得现色身三昧者。大成云。此三昧有三义。一者内现。如今经身根清净。十方依正。于身中现。如明镜现像。二者外现。如妙音观音。随机示现十界色身。如宝月印水。三者内外现。如大集经。己身佛身众生身。彼此互相显现。如三珠对影。愚谓。正由内现。故能随影外现。由随影外现。故能自他容即。复由自他容即。故常内现。常外现。互为缘起。而总成一普现色身三昧。

△二感恩供养。

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至)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初念恩拟供。归功此经者。依于此经。分得事事无碍力故。供佛及法者。法是佛说。知法恩。同佛恩故。

即时下。入定供养。无尽身云。遍于虚空。雨华雨香。皆以三昧之力。故须入也。言坚黑者。以栴檀类多。惟此为佳故。海此岸者。准正法念经云。妙高山南。海此岸。则此岸即南岸也。二十四株为一两。六铢者。一两中四分之一耳。价直娑婆者。显是香中绝品。以此供佛者。为表恩大难酬。现神供佛竟。

△二然身供佛三。一喜见然身。二诸佛赞善。三佛默身尽。初。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至)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

资定供佛。供已不住。故云从三昧起。自念神力供养。不如以身者。有二义。一者外财易舍。不如内财难舍。难舍能舍。方显知恩故。二者神现似虚。不如色身实有。实有能舍。方显执尽故。即服诸香者。欲变腥臭气也。薰陆。出大乘国。西域记云。叶似棠梨然亦不出华梵。若依字释义。应是陆地所产。还薰于陆者。兜楼婆。此云香草。出鬼神国。毕力迦。此云丁香。胶香者。树所出胶。如松香之类。又饮香油者。兼为烧然易也。千二百岁。显内熏已久。内熏已久。则外垢易净。故惟以香油涂身。在于佛前者。为供佛故。衣缠油灌者。令如法故。乘神通力。而发供佛之愿。故云神通力愿。愿以神助。不须世火。故云而自然身。夫身者。五蕴假合。众缘幻成。内立妄宰而成我见之根。外执实有而为法碍之本。无始保守。有生与俱。对境瞥起。空说无我之宗。遇缘便炽。谁空有法之计。喜见如是。今古常辉。

△二诸佛赞善。

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至)以法供养诸如来故。

初光所照处。

其中下。诸佛称赞。以能尽二执。故重赞善哉。是真精进者。身尚不惜故。是真法供者。能契佛道故。昔智者诵经至此。亲见灵山一会者。良有以也。华香缨络等。执爱尚轻。为供犹易。故云所不能及。国城妻子等。执爱虽重。然是身外之物较之内身。犹为易舍。故云亦所不及。第一之施者。超出上二故。最尊最上者。成佛亲因故。以法句。转释最尊最上之义。正以无始保爱。一旦顿舍。与法相应。与道相契。故为法供。故能超出众施。而为最尊最上。

△三佛默身尽。

作是语已而各默然(至)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作是语已。而各默然者。执尽无可说故。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者。乘愿力故。过是已后。其身乃尽者。利益成故。又上文服香饮油千二百岁。属方便道。圆伏二执。此云其身火然千二百岁。属加行道。圆断二执。良以我法二执。久在六根。无始保爱。难以顿遣。故伏断位中。各经千二百岁。若前云精进经行。满万二千岁者。犹是初心向道。凡位摄心。时出时入。若存若亡。故经时犹长。然以佛法增上力故。亦能获得现身三昧。所谓小圣不及大凡是也。今云过是已后。属解脱道。解脱道中。执除空现。故云其身乃尽。然身供佛竟。

△三烧臂供塔五。一喜见转生。二白父诣佛。三蒙佛嘱累。四恋慕起塔。五烧臂作供。初。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至)结跏趺坐忽然化生。

复生净明国中者。缘未尽。愿未了故。王名净德者。居尘不染。即俗证真之称。为求童真入道。故生其家。忽然者。三昧功成。生死去来如夜旦故。彼国无有女人。故云化生。

△二白父诣佛二。一白父当供。二升空往诣。初。

即为其父而说偈言(至)我今当还供养此佛。

初白父述事。初生便能说偈者。不由胞胎。无隔阴之昏。及孩提之限也。经行彼处。指前世在彼佛所。精进经行。即得三昧。指前世一心求佛。所获利益。精进舍身。指前世为报佛恩。然身作供。此自述生前事也。流行本。此下更有供养求慧二句。乃后人妄加。不录。

说是下。显益言供。而白父言。乃至今故现在者。自庆异世犹能值佛。我先供养。乃至复闻法华者。自庆身后犹能获益。此历明当供意也。解语陀罗尼。亦有三义。一谓闻而能解。如本经耳根功德文云。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乃至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二谓解而能说。如宝积经云。有三昧名解一切众生语言。得此三昧者。善能宣说一切语言等。三谓圆解无碍。如本经意根功德文云。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等。然此三义。亦互为缘起。谓正由一切能闻。故一切能说。由一切能说。故一中解异。复由一中解异。故常能闻。常能说。由是统收此三。而总为一大陀罗尼。复闻法华者。身尽执除。感佛为说故。又陀罗尼力。处处成闻故。甄迦罗。亦云矜羯罗。乃五十大数中。第十六数。频婆罗。亦云频跋罗。乃第十八数。阿閦婆。亦云阿刍婆。乃第二十数。要知此等数目。超出凡夫心量。不必妄解。又上云供养佛已。应指然身之后。当此之时。身尽执除。且道孰为能得。孰为所得。孰为能闻。孰为所闻。正以无有能得所得。如是而得语言陀罗尼。无有能闻所闻。如是而闻妙法莲华经也。

△二升空往诣。

白已即坐七宝之台(至)世尊犹故在世。

初诣佛赞庆。坐台升空者。乘神往也。礼足偈赞者。庆见奇也。相好庄严。殊胜无比。故云容颜甚奇妙。𦦨网交辉。圆映无际。故云光明照十方。如斯容光。经劫难逢。而喜见适曾供养。今复亲觐。故说偈赞佛以自庆也。

尔时下。白佛鸣志。重称世尊者。表亲爱之意。如子见母。连呼其母之类。犹故在世者。鸣庆幸之志。意谓。弟子已经再生。将谓不得见佛。孰虞世尊犹故在世。望外之庆。虽失乳之儿。再遇慈母。亦未足为喻也。白父诣佛竟。

△三蒙佛嘱累。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至)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初唱言当灭。喜见既来。补处得人。故云涅槃时到。嘱以大事。无复余缘。故云灭尽时至。教以安施床座者。速办灭仪。示以今夜当灭者。无容少缓。

又敕下。正以付嘱。嘱以佛法者。教令传宣。嘱以菩萨等。教令成就。付以阿耨菩提者。教令补处佛位。付以三千世界者。教令于此成佛。既于此成佛。则宝树。宝台。皆为果中受用。给侍诸天。皆为果中役使。故云悉付于汝。付以舍利者。为灭后不尽之益。教以起塔者。作人天种福之田。

如是下。嘱已入灭。诸佛涅槃。多在中夜。表无为正位。今在后分者。表大悲愿重。佛法久住。虽至最后后际。犹能于无明长夜。为众生作照世灯也。

△四恋慕起塔。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至)垂诸幡盖悬众宝铃。

佛灭则四众无依。故悲感懊恼。一见而不复再见。故恋慕于佛。要知恋慕于佛者。为法眷注。悲感懊恼者。为众哀伤。岂同世人。因爱见而生悲恋者乎。𧂐者积聚义。谓积聚栴檀。阇卫如来也。而以烧之者。大成云。佛说火化之法。在己则显三昧之力。播熏炼之功。故化火自焚。舍利迸透。在人则掩臭腐之秽。免蝼蚁之食。故其魄不滞。其神清升。而此方卧淤脓于荒郊。埋腐骸于朽壤。习以为是。反以火化为不忍。方其穴地负土。全体而抗之。为可忍耶。二者皆出于不得已耳。达人观之。一等归尽。沉之可也。露之可也。弃之沟中。内之石椁。无不可也。收取舍利。作宝瓶以贮之。起宝塔以供之。八万四千。表法门对惑之数。高三世界。取十方瞻仰之仪。大成云。三世界。谓三千世界也。准教中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初禅各一千。名为小千界。上覆一二禅。小千复一千。名为中千界。上覆一三禅。中千复一千。名为大千界。上覆一四禅。今言高三世界。则是至四禅天也。表刹垂幡。有眼者。感至人之已往。悬众宝铃。有耳者。思法音之再震。临终之嘱。盖为此也。

△五烧臂作供五。一祈众忆念。二烧臂成益。三时众忧恼。四立誓还复。五天地呈祥。初。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至)日月净明德佛舍利。

自念作是供养。心犹未足者。有二义。一者贮瓶起塔。但能令人天种福。不能令时众发菩提心。二者。财施易舍。但能了本师遗命。不能尽自己二执之习。为尽余习。复欲令他发心。故转念当更供养。语诸菩萨等。教以当一心念者。祈众运心忆念。代为致祝。令其事得成也。

△二烧臂成益。

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至)现一切色身三昧。

塔满八万四千。应非一处。而曰于前者。一塔一身。盖以普现色身三昧力也。百福庄严之臂。不易可得。且臂之于我。为用最亲。稍有所伤。便动执习。故独烧之。时经七万二千岁者。亦有二义。一愿力久供故。二执习难尽故。又七万二千岁者。为尽前七识所具习气。更侵八识中一二分故。尚留余习。至最后身成佛时断也。令发菩提心者。感其难舍能舍。欲效之耳。皆使住三昧者。菩提心增上力故。

△三时众忧恼。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至)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菩萨赖以成就。天人等赖以化导。故见其无臂。忧恼悲哀。意以为失所依也。是我等师。无臂何以师我。教化我者。无臂何以教我。如来临终之嘱。付之东流。我等当来所归。几同西日。言念及此。自不禁忧恼而悲哀也。

△四立誓还复。

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至)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见其悲哀过分。恐失利益。故于众中立誓。以安其心也。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者。显今虽无臂。当来成佛。犹能为众作依止也。恐其不信。故誓以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誓已还复者。验知成佛不虚。不惟显当来之有依。亦不失现前之师教也。由斯句。出还复之由。财施供佛。能感成佛之福。法施供佛。兼致成佛之慧。既淳且厚。不久成佛。故致所言必应。

△五天地呈祥。

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三千世界。表现行种子习气。二执各三。故成六种。今已俱破。故以震动表之。天雨宝华。表智慧开敷。睹斯瑞应。际斯奇缘。故云得未曾有。次明本事竟。

△三结会古今。

佛告宿王华菩萨(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昔之喜见。即今之药王。欲知游化之方。应观喜见之事也。其所舍身等。乃结答苦行之问。言药王舍身布施。如是相类苦行。尚有无量等数。若上之所说。不过于多分事中。略举其一耳。

△四别嘱宿王(随品嘱累。不同前品言该多众。故云别嘱)三。一显法供殊胜。二明持人功德。三嘱应当弘护。初。

宿王华若有发心(至)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欲得菩提。尽执为本。身分执重。余皆执轻。故然指之供。胜似余者。所以梵网经云。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楞严亦云。我灭度后。其有比丘。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然虽如是。也须发殷重心。起二空观。仰祈诸佛。为作证明。自念我今身分尚舍。何况余物。自此于一切时中。一切法上。念念与初心相应。直至成佛。永无顾恋。如是虽不及于然身烧臂。而究其与道相应。其功无二。若乃识念未忘。诸蕴违碍。我执正炽。法见未融。徒受无益之苦。反招外行之讥。空慕其迹。亦何益哉。文中云。能然手指者。或一节。或两节。足一指。则三节俱然也。不云然身。及然臂者。恐未到喜见境界。不能来去自由。应誓还复。空坏道器。反误前程。正如画鹄不成。反类于乌。故且令然指以护其机。

△二明持人功德二。一约全经明德。二约本品明德。初三。一受持功德。二书写功德。三供养功德。初二。一较能持之福。二喻所持之法。初(将欲嘱累。较量持福。以发胜心)。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满界七宝。供养四圣。不及持经四句者。以佛圣无我。不以供我为重。惟以弘法为重故。又七宝供养。是福德因。受持此经。是慧德因。二德较量。慧为胜故。又七宝供养。为佛远因。受持此经。菩提在近故。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者。言少持之福。尚多于彼。况复多持。不言可知也。

△二喻所持之法四。一喻深大高上。二喻照明破暗。三喻尊特殊胜。四喻拔苦与乐。初。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至)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初喻教深大。川流江河。喻诸教各偏。海为第一。喻法华纯圆。纯则诸教莫探。故名为深。圆则统摄诸教。故名为大。若别喻者。川源浅近。临之少得其利喻小教偏空。依之仅证小果。流水长逝。导之可通江河。喻大乘始教。进之可入终实。江流无住。任来往而不留。喻终教融通。照空有而无碍。河性自淡。不存盐卤之迹。喻顿教离言。迥超名相之称。至若海水洪深。纳百川而同味。渊源浩大。容万派以朝宗。喻法华甚深。摄四教而同圆。妙理广大。会三乘而归一。法喻合明。胜劣自见。

又如下。喻乘高上。土山能生万物。喻人乘能生万善。以万善皆依人中修故。黑山者。俱舍云。南洲从中向北。有三重黑山。山而曰黑者。无有光明。喻天乘耽乐。不生智慧光故。小铁围。围小千界。喻声闻乘。以声闻执着偏空。如铁围难透故。大铁围。围大千界。喻辟支乘。以辟支更侵二习。远越声闻乘故。十宝山者。华严云。雪山。香山。轲利罗山。仙圣山。由乾陀山。马耳山。尼民陀山。斫迦罗山。宿慧山。须弥山。今言虽标十。意惟取九。以喻菩萨之乘。以须弥留为佛乘喻故。九山喻菩萨者。以菩萨实德内充。智光外映。如宝山也。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故为第一。喻法华称性。障余乘之耀。故为最上。

△二喻照明破暗。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至)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初喻法照明。普天星宿。各具烛夜之光。然各有分野。一轮皓月。独朗辉空之耀。故最为第一。合中。千万亿种经法。随分显理。各被一类之机。如星光分照。此经最为照明。圆彰佛性。同记菩提之果。如皓月独明。法喻历然可对。

又如下。喻智破暗。日出则云开雾散。诸闇皆除。智明则我隳法坏。不善全破。以此经全彰佛慧故也。

△三喻尊特殊胜二。一喻经尊特。二喻经殊胜。初。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至)及发菩提心者之父。

初喻威德尊特。小王各据一国。扫一国之烟尘。轮王统摄四洲。清四洲之恶逆。故最为第一。众经随分破惑。若彼小王。此经圆破五住。轮王堪比。故最为其尊。

又如下。喻自在尊特。帝释统余天为臣佐。独能自在。故得王称。此经摄诸经为眷属。特显圆融。故置王号。

又如下。喻覆护尊特。大梵覆护众生。众生咸为其子。此经覆护三乘。三乘皆称为父。曰父。曰王。曰尊。总一尊特义也。

△二喻经殊胜。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至)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初喻法胜人胜。罗汉之下。应有中字。不然则法喻难齐。盖以凡夫人中。四果人中。独推支佛第一。合中。如来所说。两乘所说。惟显斯经为最。经既如是。持人亦然。故即就喻合之。一切众生。合凡夫四果。持人第一。合支佛独胜。此双显法。胜与人胜也。

一切下。喻因胜果胜。焦芽败种。岂能与长林并茂。故菩萨第一。秋木行潦。难以配大海同观。故此经为最。以此经因是佛因。故以菩萨为喻。此单显因胜也。佛为法王。超诸圣而独尊。此为经王。迈余乘而独步。以此经果是佛果。故以法王为喻。此单显果胜也。喻尊特殊胜竟。

△四喻拔苦与乐。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至)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初双标二用。此经在处。诸佛护念。故能救诸众生。依教修习。三障俱转。故能离诸苦恼。谓转报障。离现在苦恼。转惑业二障。离当来苦恼。此拔苦用也。能大饶益等。现前有求皆遂。当来无愿不果。如药草喻云。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等。此与乐用也。

如清下。取喻显义。喻有十二。第一喻。显与乐之用。清而且凉。饮之则神清气爽。渴而且乏。得之乃心乐身安。然三乘五性。总为渴乏之者。随分受益。何异清凉之池。故为喻也。次二喻。显拔苦之用。冷来逼身曰寒。得火则暖。喻众生众恼交煎。遇法则脱也。衣不障体曰裸。得衣则严。喻众生一善不修。遇法则具也。其余九喻。皆双含二用。将本图利曰商。得主获续本之乐。免失利之苦。喻菩萨以道化生。遇法得道。免绝化之忧也。赖乳养身曰子。得母获续乳之乐。免丧身之苦。喻菩萨依理自修。遇法悟理。免滞行之怖也。自济济人曰渡。得船获到岸之乐。免俱溺之苦。喻菩萨自利利他。遇法同修。免俱坠之患也。有疾缠身曰病。得医则病瘥身安。喻凡夫有惑障性。遇法则惑尽性显。无光照室曰暗。得灯则暗灭室明。喻外道无智明心。遇法则邪退心开。无财充用曰贫。得宝则离贫财充。喻二乘阙行。无真功德。遇法则诸行备具。众德圆满。依国而住曰民。得王则外患不生。内救有依。喻众生依于三界。遇法则魔外不侵。度脱有归。入海采宝曰贾客。得海无滞此之苦。有得宝之乐。喻众生发菩提心而求佛果。遇法无退转之忧。有成佛之望。不辨东西曰闇。得炬则闇尽路明。喻众生发心修行。不辨邪正。依于此经。愚闇灭而正智显。邪正分而觉路达矣。

此法下。以法结合。现境违心曰苦。四大不调曰病。能令离此者。转报障。离现在苦也。见思二惑。为分段生死之缚。尘沙无明。为变易生死之缚。能解此者。转惑业二障。离当来苦也。不言得乐者。离苦自然得乐。不须说故受持功德竟。

△二书写功德。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至)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准分别功德品云。若我灭后。闻是经典。有能受持。若自书。若教人书。则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诸殿堂等。若以事论。则起立僧坊。作诸殿堂等。功德似有分限。故此重明。意显前之所说。乃借事表法。故愚于前疏。以法报为僧坊。以化身为殿堂者。若预契此意。佛智筹量。尚不得其边。况复余人。是谓真无边也。

△三供养功德。

若书是经卷华香缨络(至)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薝卜。黄华。须曼那。善摄意华。波罗罗。熏华。婆利师迦。夏生华。亦云雨华。雨后生故。那婆。杂华。摩利。鬘华。皆称油灯者。以此众华。熏油然灯。前文所谓熏油常然之是也。准分别功德品偈已云。若有信解心。受持读诵书。若复教人书。及供养经卷。散华香末香。乃至如是供养者。得无量功德等。今复重明者。以前文乃是况显兼度功德。兼带而言。非正论其德也。约全兼明德竟。

△二约本品明德四。一听闻功德。二受持功德。三修行功德。四赞善功德。初。

宿王华若有人(至)亦得无量无边功德。

二执既尽。可敌全经之功。故持品亦同持经。得无量无边功德。设有根钝智劣。或障重缘浅。不能通利全经。即当着力此品。勿谓不完。有失大利。文中言闻。义亦兼持。不得以辞害义也。

△二受持功德。

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至)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男女虽别。佛性无二。但以执重慧浅。受此五障之身。果能闻而受持。与心相应。自然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设有身堕女流。百恶逼恼。极生厌离。愿转男身者。惟当加意此品。

△三修行功德四。一转生极乐。二离恼得忍。三见佛遥赞。四指益结告。初转生极乐。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至)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准大集经。如来灭后。有五五百岁。第一五百岁。解脱坚固。第二禅定坚固。第三多闻坚固。第四塔寺坚固。第五斗诤坚固。今云后五百岁。即斗诤坚固时也。当此之时。人尚斗诤。而执习坚固。法当坏灭。而怨嫉繁兴。况在女流。犹能起真精进。作法供养。岂不舍秽躯而受清虚之身。离苦趣而生安乐之国。设有愿见弥陀。求生安养。念力多乖。净业难成者。胡为不𢬵其身命。力行此品。文中言如说修行者。或真能尽执。亦不必定舍身命。或实舍身命。愿以撇无始执习。二俱是也。即往安乐者。言正当修行之时。设有愿生彼国。随念即至故。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者。言既生于彼。即到佛及菩萨住处。不同念佛功劣。犹堕疑城也。生莲华中。宝座之上者。华开台现。坐于其上。不同下品下生。经久乃开也。

△二离恼得忍。

不复为贪欲所恼(至)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极乐世界。衣食自然。故不为贪欲所恼。处处法音。起慈生慧。故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上善聚会。揖让爱敬。故不为憍慢嫉妒。乃至一切诸垢所恼。言恼者。惑习数动。恼乱自心。欲洁偏染。无能自抑。一生极乐。都无是事。设于娑婆修行。惑习未尽者。勿忘回向净土。有类水牯牛过窗棂也。菩萨神通者。如清旦供养。食时还归之类。无生法忍者。智契无生。忍可决定。永无退转也。然此通此忍。性本自具。但以惑习所障。未即发悟。今以诸垢不恼。故能得也。

△三见佛遥赞。

得是忍已眼根清净(至)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

初根净见佛。证无生忍。离生灭见。故得眼根清净。眼清净故。一切无能障碍。故能见众多佛。数限七百万二千亿那由恒沙者。以未到佛地。见有分齐故。

是时下。佛赞功德。复有二义。初总赞福德。后五百岁。犹能闻是经典。身在女流。犹能如说修行。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如法尽执。是真受读思惟。见者感发。是真为他人说。故诸佛咸赞其能。若今之喃喃故纸。惶惶高座者。岂足以语此哉。此福是成佛之福。此德是成佛之德。故应甚深无量。广大无边。

火不下。别显深广。所证与实相相应。故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所获与诸佛齐等。故千佛共说不能令尽。身为五阴魔。执为烦恼魔。二俱有害法身。故亦名贼。此人既如说修行。身执俱尽。故云破也。生来死去。互相攻击。扰我心王。名之为军。此人既生方得忍。永无退转。故云坏也。惑习数动。侵我智境。名为怨敌。此人既诸垢莫恼。余习不生。故云摧也。此上显功德广大。续佛慧命。端赖此人。故蒙百千诸佛。神力守护。行于世间无能为障。化导天人。为天人师。故于若天若人。无能如者。执习不动空性圆明。定慧等佛。故云惟除如来。二乘定慧偏枯。菩萨未极圆融。故云无与等者。此上显功德甚深。

△四指益结告。

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一切功德。皆以智慧摄持。故言功德。及智慧之力。然此人本娑婆女流。继而为安养男子。今如来又以菩萨称之。且赞其功德智慧成就。将不久易以如来之号。功超三祇。力敌百劫。如说修行之功。其伟矣哉。修行功德竟。

△四赞善功德。

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至)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末世众生。二执坚固。拔一毛而利天下。尚不肯为。况能然身供佛。烧臂供塔耶。故凡闻此事者。鲜有不心生怨嫉。而交口诽谤者也。由此所以圣道难行。真修叵得。若果能随顺欢喜。极言赞善则所在转娑婆之秽。一言化安养之境。何异口吐莲香。身放牛头。如上所说。指在随喜功德品中。盖以一品之功。可敌全经之功。故随喜赞善。其德亦同也。明持人功德竟。

△三嘱应当弘护二。一嘱弘本品。二嘱护全经。初。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至)鸠槃茶等得其便也。

承上闻听受持。修行赞善。有如是德。是故嘱以后五百岁。广宣流布。三千世界。偏说阎浮者。有二义。一阎浮执重。宜以此治故。二药王宿缘。偏重在此故。恶魔魔民。谓魔王。及魔所属也。天谓魔天。龙谓毒龙。夜叉鸠槃茶为恶鬼。是等皆乐着生死。误陷众生。为其劳侣。广其族党。若此经断绝。则彼得其便。故以无令嘱之。

△二嘱护全经。

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至)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初正嘱护经。末法之际。波旬桓赫。欲护是经。非神力不可。故嘱以神力守护。所以下。徴释应护之义。亦为断宿王问所不及之疑也。言宿王因药王而请问者。将谓药王。别有应症之药。寿世之术。而欲效之。岂知夫法华一经。即是良药。即能应症。即能寿世。故取此以释应护之义也。病即消灭。不老不死者。有二义。一者烦恼萦心。是名为病。无常迫身。是名老死。得闻是经。断烦恼而证真常。是为病即消灭。不老不死也。二者因闻是经。我法执尽。不见病性。亦无受者。故云病即消灭。病尚不有。老死谁名。故云不老不死。

宿王下。兼嘱供人。青莲盛香。取其洁也。作念不久等者。生心如佛想故。取草者。准释迦将成道时。有吉祥长者。施软草为座。佛取而坐之。遂成正觉。此亦诸佛通轨。故云尔也。破魔军。谓降魔成道也。吹法螺。谓道后说法。号令人天也。击法鼓。谓䇿励群机。与诸魔战也。度脱老病死海者。教化众生。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也。是故求佛等。以当机。勉余众也。如来意谓。汝见受持之人。既应如是。是故一切求佛道人。凡有见者。皆应如是生恭敬心。如来引本事而垂答竟。

△三多宝以有益而赞问。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至)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初因问成益。设无问者。佛亦不说。故知因说成益。即是因问成益也。解语陀罗尼者。若惟闻而能解。则是耳根与意根互用。若兼解而能说。则是意根与舌根互用。若更能圆解无碍。则是意根极圆。摄耳舌而同己。是亦由于闻法执尽。空性圆明。诸根互摄。自觉闻佛所说。一句中能解无量之义。若欲为他人说。一句中亦能演无量之法。由此说名得解语陀罗尼也。

多宝下。多宝赞善。既已总问游化。又能别问苦行。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自得现身三昧。解语总持。复欲饶益同行。因发是问。故赞其成就不思议德。乃能问也。由此一问。不惟现在成益。且将展转流通。以至后五百岁。故赞其利益无量。一切众生也。药王尽执为法竟。

法华指掌疏卷第六

音释

(胡贡切音哄水银也)。

(移章切音阳创痈也又身伤曰疡)。

(逵员切音权辅骨也)。

(那含切音南语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