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 智周 撰

疏第四卷

疏正行无上等六者。按彼论第三云。一最胜正行。具十二最胜正行。一者广大。终不欣乐世乐自在。志高远故。二者长时。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三者依处。普利有情。为依处故。四者无尽。回向菩提。无穷尽故。五者无间。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于诸有情。起施等度。速圆满故。六者无难。于他善所。但深随喜。令自施等。速圆满故。七者自在。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令修施等。速圆满故。释曰。以定殊胜。变金等物。施与众生。无边尽故。如虚空藏。从喻为名。依于此定。而行施等。名为自在。得此定者。胜全八地。分劣初地。余地可知。八者摄受。无分别摄。令施等净故。释曰。不见施受及物。即本后智。或通加行。九者发起。上品忍中。释曰。此上品忍。能起见道世第一法。以时促故。略而不论。非无体也。十者至得。在极喜地。释曰。由至此地。初得无为。故名至得。十一者等流。在次八地。十二者究竟。在第十地。及佛地中。菩萨如来。因果满故。由施等十。有斯十二。得到彼岸。二作意正行。若诸菩萨。以闻思修所成妙慧。数数作意。思惟大乘。依布施等。契经等法。名作意行。又此三慧。思惟大乘。如次能令善根增长。能正悟入所闻实义。能令所求事业成满。三随法正行。略有二种。一无散乱。谓无六种散乱转变。二无颠倒。谓无十种颠转倒变。菩萨于此六十等中。应遍了知。名随法行。四远离二边正行。若于色等。执我有异。或执是一。名为一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观无我。名离边行。五差别正行。于十地中。十到彼岸。随一增上。而修集者。名差别正行。六无差别正行。于一切地。皆等修集布施等十。名无别行。此六正行。于十度中。随修差别。一一具之。

疏所缘无上十二种等者。按彼论第三云。一安立法施设所缘。立到彼岸等差别法门。释曰。安立施等所有教法施设。即所缘。二法界所缘。谓真如。释曰。亦持业释。三所立所缘。四能立所缘。如次前二。释曰。到彼岸等差别法门。要证法界。方展转流出十二分。故教为所立。如为能立。五任持所缘。谓闻慧境。任持文故。释曰。任持者。谓即闻慧。能任持文教。令不忘。故名为任持。六印持所缘。谓思慧境。印持义故。释曰。印持者。谓即思慧。印持于义。令决定故。虽闻思慧。皆缘教义。以互少故。随举多者。闻思能缘文。与闻何别。闻能缘义。与思何异。答闻以文先义后。思以文后义先。故成差别。七内持所缘。谓修慧境。内别持故。释曰。谓即修慧。缘于四谛三性等理。名之为内。于谛等境。各别证知。令不谬解。故名别持。别持之所缘。依主释也。以持属慧。依境得名。前闻思等。亦同于此。八通达所缘。谓初地中。见道境也。释曰。持业依主。二释无违。通达属于能所二故。九增广所缘。谓修道中。至七地境。释道境二种。渐俱胜故。持业依主。通二释也。十分证所缘。谓七地中。世出世道。品类差别。分分证境。释曰。分分谓道。道之所缘。名分分证。依主释也。十一等运所缘。谓第八地境。释曰。从此以后。无有功用。任运缘如。今说初得。故唯此地。等即平等。运谓任运。转前心后心。一类无别。名为等运。等运之境。名彼所缘。依主释也。十二最胜所缘。谓第九十如来地境。释曰。此之三地。得四辨才。逮真灌顶。果明圆满。故名最胜。持业依主。二释无违。能缘所缘。俱最胜故。

疏三修证无上至十种修证等修者。谓修修习。证谓证得。因修而证。故名修证。按彼论第三云。一种姓修证。缘无阙故。释曰。亲善友等。四亲近行。名之为缘。此缘不阙。故本种姓。修而有证。此修能证。故名修证。皆以一缘。而释一证。然此种姓。体非修证。修证之因。故名修证。从果立号。余九准之。二信解修证。不谤大乘故。释曰。由不谤故。乃能信解。而修有证。三发心修证。非下劣心。所扰动故。释曰。由下心不扰。方能发心。而修有证。四正行修证。波罗蜜多得圆满故。释曰。由度满故。其行乃行。修而有证。五入离生修证。起圣道故。释曰。由起圣道修证。此入离生。离生之义。如前已释。六成就有情修证。坚固善根。长时集故。释曰。由坚固善。长时修证故。成就有情。七净土修证。心调柔故。释曰。由心调柔。证于净土。八得不退地受记修证。以不住着生死涅槃。非此二种。所退转故。释曰。不同凡夫二乘。为二所退。九佛地修证。无二障故。十示现菩提修证。无休息故。释曰。由利乐事。无休息故。修证得彼。示现菩提。

疏通摄至境行果者。三无上中。初是因行。次二境果。皆通因位佛果之者。寻上自悉。

疏罗汉有恐怖等者。按彼经云。阿罗汉有恐怖。释曰。对治未满。所以有怖。问何时怖耶。答若不愚法者。见前变易生死。对治未立。所以有怖。愚法之人。未来有余涅槃之后。心想生时。而方有怖。经云。何以故。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释曰。明前怖畏之所以也。其徴意云。佛于昔时。经中常说。罗汉离怖。今此何故。言有怖耶。解经答辞。略有二释。一云。谓于一切变易生死。无对治行。怖畏想住。正明怖畏。缘已无行。而生畏心。名无行怖。心在畏中。名之为住。惑未进断。亦名为住。二云。无者空也。而于一切法空行中。住怖畏想。不行修证。于法空行。深生怖畏。若如前言。由无治行。畏依作者。理乃不然。阿罗汉等。未回心前。未有变易。何得于此治行之所。怖想住耶。若得变易。即趣大竟。更何怖畏。若云不愚法者。闻有变易。虽未回趣。豫于彼怖。斯有何失。若准此理。前释亦通。然义不遍。不摄愚法人。故后释宽。知者思之。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亦有二释。一云。喻显于畏变易之因。喻之如人。能趣未来变易之果。名为执剑。当果临至。故云欲来。来必切身。名为害己。二云。怖畏法空。如剑欲害。不敢前修。

疏有归依者。恶法未尽。故有归依。故彼经云。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故。则有求归依。如是罗汉。以怖畏故。依于如来。释曰。如世众生。无所依仗。多有怖畏。非一名为彼彼。余文可知。

疏正法住等者。经论二藏。生善名住。即此二藏。除障名灭。木叉毗尼。此二律藏。略广分二。解脱调伏。二本异故。故初受得。名别解脱。后名调伏。出家受具。学三藏人。沙弥大僧。如次配也。复有义。前四教法。后二行法。前中住灭。而是经法修善之法。故名为住。断障之法。名为法灭。木叉毗尼。并为律藏。木叉梵言。此云解脱。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云解脱。又复戒行。既绝业缚。名为解脱。律教诠彼。从其所诠。故云解脱。又此律法。能生解脱。亦名解脱。毗尼梵音。此翻名灭。戒能得于究竟灭果。故名为灭。又复戒行。随分灭过。亦名为灭。律从所诠。故说为灭。又此律法。能生律行。亦名为灭。二行法者。沙弥大僧。如次二别。更有多释。不出于此。故不言也。

疏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等者。谓二乘菩萨。既言二乘。受变易生。得入初地。明地二乘。所有功德。皆是大乘。不尔。云何受变易生。得入初地。

疏如取为缘等者。如者指斥。取即是爱。爱增名取。诸论说故。取是着义。助业感生。目之为缘。理实诸惑。皆能润生。而爱力增。故偏说也。有漏业因者。谓善恶业与漏俱故。得有漏名。亲生自果。立为因称。三界名有。体是有为有漏法故。即第八识。而为自体。此上喻也。无明住地。即所知障。缘执有情。菩提实有。助业以牵变易生死。名之为缘。无漏业者。谓后得智。有分别业。正感生死。故名为因。阿罗汉等。受变易人。此即法也。

疏为大乘故说此六处者。正法住等。是起行处所。故名为处。处之不同。而有六也。故名六处。问六是小法。非实大乘。云何得言为大乘说。答且正法住。谓依经论二藏。习生空善。随应近远。皆作大因。是名之为大乘说。余准可悉。

疏失开敷之二能者。即第二能也。

疏所行二利灭道所摄者。灭理所证。令他智起。亦名悟他。苦集有漏。非究竟利。故不取也。故唯识论。说彼法佛。通二利故。

疏能诠之教二即称权者。教中说彼二乘之者。非有彼体。以权说故。故称为权。

疏非别简三唯无二极者。非言一故。即乃总简。无有三乘。但只简去二乘之极。大非无也。

疏又以果一简因三等者。教为理因。行为因故。理果俱果。教行并因。简彼行教理果名一。

疏不破执彼二身极者。对能执人。说身为二。非所执身。有两种也。声闻缘觉。为二能执。

疏既尔即应舍顿学渐者。问难意如何。答先所习者。而是顿法。出宅舍之。而更授法。所与非渐。是何法耶。若还是顿。舍与无差。何须与舍。若是别法。非渐更何。由此为难。

疏为求牛车至皆与牛者。二子虽求羊鹿出宅。然佛本意。令出取牛。设羊鹿者。牛乘之渐。疏谈佛意。云为牛车出于宅也。

疏此以所诠至非要真如者。意明牛车。亦名理也。

疏密亦通会行果二同者。三乘行果。会令同也。又会同彼教理二种。得有开敷秀出之义。初解为本。

疏胜鬘正说一乘因果者。问胜鬘一乘。以理为性。即合显会。正说理教。何不然耶。答对二乘执权行及果。是故说彼因果一乘。非即以彼为一乘体。明言彼得。非为究竟。可为大渐。是故名为显会行果。密会教理。准之可悟。或即因果。即名为理。理性所诠。俱名理故。法华显密。仿此应悉。故不繁云。

疏此正取至故不相违者。教虽非是正一乘体。一乘方便。亦名一乘。取之无失。问何不言理。答言因果者。已摄理矣。因果之中。定有理故。故不待言。

疏初二解通定不定姓者。问简别通二。理诚不爽。无别理故。破别云何得通定姓。定姓之果。自坚极故。答略为二释。一破别之一。唯对不定姓。不定姓人。定得大果。令于小果妄执为极。不肯进发。可须破之而令升趣。定姓所得。即以为极。今亦破之。令何所往。是以破别。唯对不定。二亦对定姓。夫最尊至胜。无所能逾。可名一极。定姓所得。理即不然。何名一极。非自不得他之胜说。即将己得。名为一极。故后解胜。

疏得二意乐者。问既佛二乘菩萨三别。何非三意。答自他为二。二乘菩萨。他义等故。

疏为不定姓等者。问第六既具三乘种姓。正是不定。何故不被。答据与记故。故不取之。若尔。亦应不取第二。此会不说菩萨记故。答不定有二。一者。已行大乘之行。而欲退之。二者。虽有大乘等性。未曾行大。初即第二。后即第六。法华本意。为第二故。故除第六。是以经云。声闻菩萨。闻我说法。成佛无疑。菩萨即是第二不定。议曰。设取第六。亦应无过。若据分明。别别记者。十中第二。何不除之。若依总相受记之义。第六应得。据此理言。十中一一。随应皆取不定姓也。应化随宜。亦准斯义。疏中唯取初二八者。以所余者。约于别义。以明一乘。非并不定。故不取之。今以理准。纵通不定。亦应无过。岂不定中。无解脱等。是以不定。未必局唯初二第八。问法苑乘章。但取第一。与此不同。而何乖异。答彼据论言。为二声闻。不说菩萨。所以不取。此依菩萨。性是不定。是以取之。

疏此唯摄入者。破二归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言九部法。入大乘本。皆摄入也。上下非一。

疏彼通出生者。按胜鬘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出世间善法。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等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又云。如世尊说。六处谓正法住。乃至受具。为大乘故说出生摄入。如文次第。问彼理为乘。如何出生。答如十二分教。依于法界平等所流。为依名生。此亦相似。中有稍异。智者思之。

疏第五问答等者。问引摄一类。说于一乘。设不引之。此为毕竟。实趣自乘。无余灭度。为不尔耶。答传有两释。一云。必无趣灭。会得回心。以有大乘种姓排故。二云。若不遇缘。亦入无余。由此如来丁宁示勉。令回心也。不尔。何假大师殷勤。议曰。初释为善。何以验之。答虽有劝文。无文说言不诲入灭。又如八地已至不动。如来亦劝。令遣进趣。岂可畏此入寂故诲。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故十地经云。菩萨住此不动地。一切心意识等不行。诸佛作是言。汝得此究竟忍。顺一切法故。我等十力四无畏等。汝今未得。当勤精进。烦恼众生。汝当愍念等。又按楞伽经云。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注云。诸佛劝加八地菩萨言。如来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汝未得之。不应住此无以为证。此不动地。畏不升进。而尚劝之。小圣犹未发菩提心。云何不动。问十地经云。若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菩萨尔时。即入涅槃。弃舍利益一切众生。准此但恐入于涅槃。诸佛方劝。菩萨既尔。故知二乘。如来不劝。定入涅槃。以斯明矣。答彼经不言。入无余依。不可为证。彼据寂灭无分别法。名涅槃也。故彼经云。汝今适得此法明。所谓一切法寂灭。无分别法明。又云。法界常住。诸佛不以得此法故。说名为佛。二乘亦得此无分别法故。又云。汝虽得是寂灭解脱等。当念如是烦恼。准此等文。非无余依。若不尔者。二乘无余。此不可起。大乘中者。时未至故。更取何法。名为涅槃。故前说善。但说趣寂入无余依。尚自难悉。况不定姓。而入无余。智者思之。

经一切十方诸佛亦如是者。疏判如文。复有义云。此文合属。第四合住。斥疏科误。何以知之。据论释第五依中。而引三世。不引十方。十方故知属第四也。又十方中。言亦如是。夫言亦者。而亦于前。若属第五。前未有言。而亦何者。议曰。疏释无妨。若以论不引故。证非第五。第四令住。论亦不引十方之文。云何即判。属于第四。俱不引故。十方非一。法戒皆同。显多佛同。置亦何过。或亦第三。依何义也。举他亦自异他为证。又取为则。何简十方。独取三世。或属第四。非无斯理。

疏横竖有殊者。横为十方。竖为三世。

疏说法为方便皆为后得一乘故者。此意释云。小大方便。皆是佛乘之阶渐故。总对佛乘。名为方便。有义小乘方便。但为自身。令得解脱。对自小果。名为方便。大乘方便。为济自他。对于大乘。名为方便。议曰。本释为胜。故经结云。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若小乘方便。不对大者。云何结云。皆为佛乘。

疏观阴界入至得解脱者。由作三观。能厌离苦。得解脱也。问厌苦等者。是何位也。答有二释。一云。厌苦者。谓见道前。七方便也。离苦得解脱者。由起方便。故得解脱。即果位也。二云。厌苦。同前见修二道。名为离苦。得真无漏。实能断苦。少离全离。俱名离故。得解脱者。即无学位。离系缚故。

疏一佛乘者依四种义者。此论文也。开示悟入。名为四义。

疏遮无二种法身之体等者。问经中但言无二三乘。论言遮体。体义亦得通于有为。何以得知。经论据理。言无二耶。答此经上下。非不有文。然不明着。按萨遮尼乾子经第二云。说三乘者。示地着别。法相差别。非乘着别。而佛法中。无乘差别。何以故。以法界性无差别故。地差别者。示诸众生三乘作业。渐次令入。法相差别者。示现众生如来种智。渐次令入。又云。佛说三乘者。依世谛说。说一乘者。依第一义说。第一义者。唯是一乘。更无第二故。以斯明证。故法华言无二三乘处法身说。理极成矣。

疏由杀生业之所感故者。总报命根。虽因善业。短命别报。故杀业招。

疏若于今世法坏法没等者。问法若坏没。佛已出竟。若不坏没。不名为浊。云何经言。佛出浊世。答有两释。一云。世间仁义礼智之法。亦名正法。此法不行。名法坏没。二云。即佛法坏。名正法坏。虽佛出时。非法已灭。亦名见浊。据增胜言。且云法坏。名为见浊。理实佛在。外道邪见。非不名浊。余皆准此。

疏像法渐起者。像犹似也。浊诸邪教。倚托正法。以惑生灵。信者信有。名为渐起。如末磨尼法子三阶。即其事也。

疏若饥馑劫等者。唯言饥疾。体即触收。故色蕰中。触尘为体。若兼所造。即通四尘。除声与法。若言饥病劫。劫即时分。依四五蕰。无色色欲。三界别故。

疏四悉擅者。世界者。世间之异名。为有情及器。俱名世间。并可坏故。能达此二。从缘和合。无别实性。犹如于车。辕轴辋等。和合而成。无别车体。世界亦尔。言各各为人者。所化众生。根生不同。别别治之。名为各各。如多贪者。不净观治。即为其药。余观非药。余病余药。绮互相望。为药不药。第一义者。谓一切法性。一切言论。一切法非法。一一不可分别。离此等故。名第一义。

疏由此二因至离不同等者。能感之因。二共招果。名之为合。所感之果。分内外别。名之为离。

疏萨遮尼乾子经十二浊者。他受等土。有十二净。化土异彼。即名为浊。不同五浊。望于减劫。烦恼尤重。方得浊名。欲知十二浊之行相。对彼净义。义即易知。故彼经中。第二说云。十二最上清净佛土。如来于中。成佛菩提。一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清净劫。离诸劫浊。二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最胜妙时。诸佛法行。不失时节。三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最胜法器。受佛正法。四彼国众生。毕竟能成净妙智海。清净一切诸烦恼垢。五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柔濡之心。其中常有调伏众生。六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最胜妙乘。能以一乘。究竟取于无上涅槃。七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器世间。无有余相。八彼国众生毕。竟能成如来正教。无诸一切外道邪法。九彼国众生。毕竟能成直心正心。无诸谄曲。十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无垢功德。一切清净白法。十一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诸圣人法。其中常有胜福田众。十二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妙道场。过去诸佛。于中成道。与十二浊。次第相翻。所以名浊。然第七净无余相者。无砂砾等。第四第九。望无烦恼。总别分二。第三第八。望善法器。及离恶缘。以为两种。浊中准此。辨相差别。

疏其劫至即五浊者。问示现与实。既复不同。云何相摄。答望佛实无滓秽之法。现居于此。故得示名。对凡下圣。即非是示。故得相摄。若尔劫增惑微。命不至短。皆非凡浊。云何对凡。得相摄耶。答若据增相。劫初等时。实不名浊。论体异净。而得浊名。故惑等微。亦得为浊。据此相摄。理亦无违。或约名同。而相摄也。

疏十二浊中通能化能障等者。三乘差别。名为能化魔及魔业。名为能障。

疏障据类同等者。同碍于圣。名类同也。

疏此唯据行浊等者。此之六浊。唯处众生恶行以立。不同五浊。通依余法。

疏严故者。严政严肃之义。故以此严。治威仪浊。

疏垢谓六垢者。起必粗猛。损烦尤深。污染增强。故偏名也。不取本惑。及中太随。方此不及。

疏缘他正法名体等者。二体无别。名既不同。故各别释。缘他身中。所有正法。道德体起。名之为嫉。有义。忌他外财为嫉。忌他正报为妒。悭贪为贫穷因。嫉妒为下贱业。

疏初犹未信名损惊怖等者。问唯前疏解。但疑自果。无毕竟灭。名损惊怖。非不信大。名之为损。今何异彼。答准理观疏。疏有二意前后两处。各别申也。余德多同。疏后意也。即此文是。或可前言。疑于自果。不言于大。而即生信。故知疑小。亦未信大。由此前后。亦不相违。

疏我在必得除我灭后者。问若尔何处。说增上慢。重回受化。答此虽不说。按大方广宝箧经善住天子。问增上慢比丘。初退后来。以此而言。今增上慢。何即不返。

疏般若论佛说四事无虚妄者。按天亲论云。不妄说小乘者。说小乘苦等。唯是谛故。不妄说大乘者。说法无我。真如故不妄。说授记者。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授记故。如彼义。如是说。不颠倒故。不妄记菩提。论不释也。以可悟故。

疏初疑与记上生者。诸本不同。与记生正。

疏依初解第三疑等者。解第三疑。而分两释。若依初解。此第三疑。于因记上。而生起也。问若依初解而言答。言除佛灭后。现前无佛。若依后释。增上慢人。佛前起退。如何得言。除佛灭后。答毕竟能令信佛所说。故亦无过。

经有怀增上慢者。谓心有所怀。即是有所得也。言增上慢。古有两释。一云。慢中增慢。名增上慢。二云。增谓增胜之名。未得增胜之法。谓之已得。恃此自高。名增上慢。议曰。后解善矣。思可知之。

经优婆塞我慢者。注经云。虽知无我。而以无我为我。亦为慢也。有释注云。谓我能解无我。故名我慢。议曰。注义无违。释注有过。然注意云。法实无我。愚者于此无我法中。妄以为我。自恃高倨。故名我慢。不说愚者。能知无我。云虽知无我。

疏戒中既言除上慢等者。此会违也。故外难云。尸罗不净。三昧不现。今于或漏。云何得定。云增上慢。故今会云。尸罗不净。据犯重说。律中犯重。既除增上。故知增上。得定何失。是以律中。为四句云。一心实境不实。心将为是。境实不是。乃至第四心境俱实。自所得法。实无学法。自心作无学法。自心亦作无学之解。余悉准知。唯第三句。成大妄语。可犯于重。今增上慢。既初句收。故不犯重。可复得定。又五千中。有是破惑。有增上慢。言戒缺漏。谈彼犯者。言增上慢。据不犯者。或增上慢。依犯小罪。亦名缺漏。故并无失。

疏米籺名糠者。按捡字书。不见此字。然切韵中。有麧字者。麧糏头也。音下没反。有义。三乘之名。如米外糠。一乘之理。如糠内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三乘之义。故云糟糠。人从所执。得糠等名。展转喻也。

经佛威德故去者。注经云。风起则尘沙自飞。日出即白黑自别。此谓非遣。而为遣也。

疏正法久住者。即证行也。如正像法。有证行教。名正法住。

疏如我出世至各分别空者。然所说法。有总别名。如华严等。即是别名。言界经者。乃是总称。总为一代所说经称。如世之乐。云门等者。乐之总名。阳春白雪可为别目。余佛所说。亦准斯释。义如名解。故不释之。

疏宣说诸佛弟子等者。按瑜伽论二十五云。是中宣说诸佛。诸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劳䇿男劳䇿女。近事男近事女。若共不共。最胜功德等者。释曰。式叉摩那。此云正学。正学大比丘尼。此之七众。为求涅槃。断恶修善。所生功德。近感人天。同外道等。故名为共。因此远克出世涅槃。故名不共。如此胜义。一切智者。同意所许。甚奇希有。最胜功德。是名希法。议曰。疏云八众通大小乘。言诸佛弟子。大乘弟子比丘等下。小乘弟子。合之为八。故杂集论第十一云。若于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甚奇等法。名为希法。故知通取大小弟子。余德唯依小乘弟子。言佛弟子。此乃标举。比丘等下。明别七也。理各通也。任情取舍。

疏应颂至唯依主释者。应者应当应合之义。义理应当。更诵明之。诵不是应。从于应理。以得其名。名应之诵。故依主释。应为主故。讽咏。以二句等颂。讽咏诸法。讽与颂别。即可讽之诵。故亦依主。自谓能。说谓所说。所说从于能说立名。即自陈之说。所说之教。待缘而起。依能起缘。而以立名。即缘之起。希有即是所说法。为能诠即希有之法。二利无缺。名之为方。大教为此二依利处。名之为广。或理体甚深。方整无缺。名之为方。教能宣此。名之为广。并依主也。

疏或即讽诵至此诵是言者。即依此分。讽咏诸法。复为其颂。二三等句。名可讽诵。如摄大乘。亦乘亦大。持业之义。诠于理边。名之为教。言辞讽咏。不对其理。此之教者。但名为言。若尔何故。不复讽诵。有应颂耶。答只缘诠理。不诠别故。故此二中。而不互有。

疏契理即经者。契属于教。经亦是教。故持业释。契理之经者。契属所契。经从所契。以得其名。故依主释。若记谓开示。即是能记。别谓因果差别等法。即是所别。能记从彼所别得名。名为记别。差别之记。依主释也。又若记者。谓能区分。明白指陈。记即是别。是持业释。若譬者是况。喻者晓义。即晓喻之譬。是依主释。喻依于譬。名譬喻故。若譬是类义。喻是况义。譬体即喻。是持业释。体无异故。若本者是世。事者即是过去人法。事依于本。而得本名。即本世之事。依主释也。若过去世事。即是本者。本即是事。持业释也。本生二释。类此可悟。

经如其所得法等者。正释如疏。今助一释。如我所得法报二身。定慧严法。用济众生。

疏未曾修善至唯生得者。若为求出世。所修之善。名为方便。若不尔者。虽加功行。但名生得。有义。未曾修行。无所得善。为菩提本。问鹙子等类。曾六十劫。行菩萨道。此所修善。何非方便。及菩提因。若非因者。衣珠之喻。应不得成。若是方便。即以曾修。云何言未。答略为三释。一云。言未修者。据今生说。纵已前修。非无相故。衣珠之喻。据有相因。二云。据未曾起无漏善法。无漏善法。菩提本故。三云。未曾于余佛修。前二义胜。

疏箭内稀故者。俱舍论云。此胎中箭。渐次转增。释曰。若子处胎。胎损害母。如中于箭。箭能损身。从喻为名。名胎中箭。以上初凝。故名内稀。此谈形相。

疏云何六十二见等者。此义。经论章纪。而有广明。疏撮纲要。以成其颂。若博学者。据而易知。不待剖释。如初业人。睹而难悟。要资缕说。故对始修。略开展也。

颂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常者。释此四遍常也。谓诸外道。得于静虑。起宿住通。能忆二十成坏劫事。遂执世间及我俱常。见有死此而生彼者。但是隐显。非是断灭。故执为常。四十八十。忆有短长。常义一种。此为三也。四由得天眼。见诸有情死生之时。诸蕰相续。遂执世间及我俱常。

颂梵至一分者。释此二句。明一分常。一有从梵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作如是执。我等皆是梵天所作。梵王是常。我等无常。二或在梵世。或复传闻。梵王有如是见。言大种常心。是无。常或翻此说。闻如是理。我以梵王为量。信其所说。故执世间一分常住。三有先从戏忘天没。来生此间。得通起执。在彼诸天。不游戏等。在彼常住。我等无常。四有从意愤恚天没。来生此间。余同第三。

颂有色至有想者。释此四句。明有想十六。论有四四句。第一四者。一我有色。死后有想。我体是色。名为有色。能取法相。名为有想。即欲界全。色界一分。除无想天。若许无色亦有色者。即前三天。唯除非想。总名有想。死已皆生此有想处。名死后有想。二我无色。死后有想。以除色蕴。余四为我。余同于前。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总以五蕴。为我之体。余同前说。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有想。即遮第三。更无别见。余亦同前。此四依于寻伺等至。皆容得起。第二四句者。一执我有边。死后有想。若执色为我。体有分限。或在身中。如指节量等。若非色为我。亦有分限。所依所缘。有分限故。余同于前。二执我无边。死后有想。若以色为我。遍一切处。此所不知。皆谓其有。非其所见。能知无边。三千界等。有分限故。下准此知。以智不能知其边际。故名无边。非是远知无边边故名无无边。余如前说。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执我随身。舒卷不定。身无量等。我亦无量等。余准上知。四执我非有边非无边。即遮第三。此四依于寻伺等至。第三四句者。一我有一想。死后有想。前三无色。二我有种种相。死后有想。在欲色界。除无想天。三我有小相。死后有想。执少色为我。想为我所。我与彼合。名为小想。在欲色界。除无想天。若无色界。许有色者。并取前三。四我有无量想。死后有想。无量色为我。想为我所。余如前说。此四亦依寻伺等至。第四四句者。一我纯有乐。死后有想。在前三静虑。二我纯有苦。死后有想。在地狱中。三我有苦有乐。死后有想。在畜生鬼界人及欲天。四无苦无乐。在四定以上。余如前说。亦依寻伺等至容起。

颂即有色边等生无想俱非者。释曰。此之两句。明生无想论。及非想非非想论。各有八句。合成十六。且无想八论。谓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四者。一我有色。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得无想定。见他得定生彼。遂作是计。二我无色。死后无想。执命根为我。余如前说。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无想。执色命根。总以为我。于此二中。起一我想。余同前明。四执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无想。即遮第三。无别有物。依于等至寻伺皆起。有边等四者。一我有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其量狭小。余如前说。二我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遍一切处等。余如前说。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或有卷舒。余如前说。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无想。遮第三说。依起同前。俱非八论者。亦二四句。一我有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执色为我。见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了。住如是执。唯依寻伺起。乃至广说。二执我无色。死后如前。执无色蕴。以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计。唯寻伺起。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如前。执色无色为我。见诸有情。想不明了。作如是执。唯依寻伺。四执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如前。遮第三句。有边等四句者。一我有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乃至第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如是一切。皆执无色为我。已得非想非非想定。容有此执。一由彼定。时分促故。以一一蕴为所缘。执我有边。二由彼定时分长。总以四蕴为所缘。执我无边。三由彼定时分或短或长。一一蕴或总为我。故成第三句。第四即遮第三说故。

颂人欲天色界四无色断灭者。释曰。即此两句。明七断灭论。一我有色粗四大种所造为性。死后断灭。毕竟无有。见身死后。有而无故。若自他我。皆是粗色。死后断灭。现在此身。或复他身。皆得断灭。此即欲界人中之我。二我欲天。死后断灭。三我色界天。死后断灭。四我空无边处。五我识无边处。六我无所有处。七我非想非非想处。皆死后断灭。

颂从无想天没寻伺计无因者。释曰。此明二无因论。一从无想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不能忆彼出必已前所有诸位。便执诸法本无而起。诸法如我。应无因起。便执我及世间。无因而生。二由寻伺。不忆前身。作如是执。无因而起。乃至广说。

颂忆上下傍俱坏劫有边等者。释曰。明四分边论。一由能忆下至无间地狱。上至第四静虑。执我于中悉皆遍满。便作是念。过此有我。我应能见。故知有边。二由能傍忆无边。执我遍满。故执无边。三由能忆下上如初。近远傍如第二。不得边际。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起无边想。四由能忆坏劫分位。便生非有边非无边想。诸器世间。无所得故。

颂怖无知至矫乱者。释曰。二句明四不死矫乱论也。不死谓天。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死。由答不死天无乱问故。得生彼天。今毁之言。名为矫乱。一怖无知。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余问我。不得定答。若定答者。勿他鉴我无知。因即轻笑。我应语言。于天秘密义。不应皆说等。二行谄者。作是思惟。非我净天。一切隐密。皆许记别。谓自所证。及修净道。作如前语。三怀恐怖。而无记别。勿我昧劣。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得解说。以此怖心。而为其室。以自安处。故名怀怖。作如前语。四有愚戆。专修正行。不能矫言。但作是思。诸有问我。我当返诘。随彼所问。我当一切随言无减。而印顺之。

颂人天至静虑涅槃者。释曰。明五现涅槃论。一见现在受于人天五欲之乐。便谓涅槃。二厌五欲。现住初定。以为涅槃。引在身中。名为得乐。见他现在住定亦尔。下皆准知。三厌寻伺。住第二定。以为涅槃。四厌诸欲。寻伺喜故。现住第三定。以为涅槃。五猒诸欲。乃至入出息。现住第四定。以为涅槃。以上诸颂。明六十二见行差别。

颂遍一至前际者。释曰。遍谓四遍常。一分。谓四一分常。无因者。二无因。边谓四有边。矫乱。谓四矫乱。过现二世。皆名为前。现在待于未来世故。故亦名前。即四矫乱。虽对现起。形未来故。故名为前。或闻先教。因起斯执。据教名前。

颂所余四十四皆后际摄者。释曰。数计可知。皆计未来。名为后际。

颂遍至皆遍见者。释曰。边见之中。有断常别。谓四遍常。四一分常。有想十六。无想八论。俱非八论。合四十论。名常边见。七断灭论。名断边见。常断二遍。合四十七。

颂即彼二无至因皆邪见摄者。释曰。总十五类。非我后起。皆名邪见。略展疏颂。余多文义。备如章辨。

经或以胶漆布等者。问优婆塞经。不许用胶。此何即许。略有两释。一云。不许用皮骨等胶。得用木胶。二云。开遮有异意也。

经若使人作乐等者。问有经云。音乐不施。坏净心故。今者何故。持以供养。答邪淫之乐。盖损净心。真正之乐。赞德长善。故施不施。斯有别也。亦如此方郑卫新声等乐。谓之为邪。大夏大韶等古乐。谓之为正。邪则灭国亡家。正则光德诫贞故。按春秋感精符曰。公卿大夫。使八能之士。击黄钟鼓。以德贺于人主。又云。舞八乐。皆以肃敬为诫。又按韩诗外传云。汤作护。护者乐名。救护为义。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徴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又按。魏文候问子夏新乐之意。子夏答。新乐之发也。淫于色。害于德。又史记云。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又礼记云。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桑闻健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以此况彼。理可明矣。

疏五声。按汉书云。声荡涤人之邪意。至主其正性。商章也。物成就。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网也。徴秘也。物爽大番秘也。羽宇也。物覆藏字覆之也。

疏八音者。按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爰成方。谓之音。注云。方犹文章。问何用戒八。八节于何。答按国语云。金石以动。丝竹以行。匏以宣之。土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所集曰声。声相偶曰和。细大不逾曰乐。如是金摩之。石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节八风。即八卦之风。

疏干威羽毛者。按郑玄注云。干楯也。威斧也。武儛所执。羽翟也。旄旄牛尾也。文仙所执。

经箫者。按通俗曰。舜作箫。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二尺。易记曰。易夏至之乐补箫。箫长尺四寸。郑玄注云。火数七。又夏时。火用事二七十四。箫长由此也。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流。又箾。

经笛者。释名曰。笛声涤。又风俗通曰。武帝时。丘仲所作。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长尺四寸。七孔也。

疏琴者。又按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又尔雅伏羲氏。琴长七尺二寸。上有五弦。

经箜篌者。释名曰。师延所造。靡靡之乐。后出桑间濮上之地。盖空国之候所存也。又续汉书。灵帝时。好胡服。作胡箜篌。又风俗通曰。箜篌一曰坎侯。按武帝祠太山太一后土。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也。侯以姓冠章也。

经曰琵琶者。按释名曰。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却曰琶。取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经铙者。释名曰。声錿錿也。

疏两司马执铎者。三礼图曰。铎今之铃。其匡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舌为金铎。又说文。铎大铃也。释名曰。铎度也。号令限度。

经歌者。按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克莫言歌声如柯也。问何事宜歌。答按礼记。子贡见师乙而问曰。赐闻声歌。名有宜。如赐者宜。何故也。师乙曰。夫歌者宜已而陈德也。动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远而信者。其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者。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宫。

疏间俱胝耳等者。按西域传云。室缕多频设底拘胝。唐云闻二百亿。古译云亿耳。谬也。伊烂拏钵代多国。昔有长者。豪贵巨富。晚有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百亿。因名其子。名二百亿。洎乎成立。未曾履地。故其足[跳-兆+呂]。毛长尺余。光润细软。色若黄金。后频婆娑罗王闻之欲见。长者自家至城。凿渠通漕。以满芥子。御舟安止。以送于子。冀免象舟沈蹶之患。先礼世尊。佛以加夫呈足事。王善其礼。因而放归。便从如来。出家得果。余广如传。恐繁不录。

疏一切法中略有两种等者。已上按文。而以释之。已下指法。明于三性。用聊简也。非是别释。

经尔时诸梵王至请我转法轮者。问既为众生。而出于世。即可自说。何待请乎。答佛虽不须。为令请者。而生福故。故请方说。故七卷金光明经云。请佛转法轮。能灭谤十二部经罪。问何故天请。答有二释。一外道多事梵王。梵天既请。即外道心伏。二天以胜人。故明天请。问大通智胜子请在前。梵请居后。今何异彼。答注经云。前佛出于好世。子继父业浓。释迦出恶世。子继父业薄。故有差别。

疏挍猎者。挍有二释。一李奇云。以五挍兵步猎。颜师古云。以木相贯穿。总为阑挍。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疏纵獠者。獠音力予反。按尔足霄田为獠。郭璞云。江东呼猎为獠。即今夜猎。载炉也。照也。

疏郁头蓝子者。讹也。正云嗢达洛。此云猛盛。

疏阿蓝迦蓝者。讹也。正云阿波罗荼。此云逢遇。

疏相传解五人等者。今按佛本行经三十四云。一陈如。二䟦提梨迦。此云小贤。三婆娑波。此云起气。四摩诃那摩。此云大名。五阿奢谕时。此云调马。

疏所说沙门性等者。彼论明彼沙门性已。复明沙门性之异名。诸无漏道。为沙门性。怀此道者。方曰沙门。婆罗门等。即异名也。若依世俗。婆罗门等。与沙门异。依胜义理。真沙门性。经亦说之。为婆罗门。何以故。遣烦恼名婆罗门。若能勤劳。息诸烦恼。是沙门义。故据胜义。彼即此。

疏亦为梵轮等者。即沙门性。异名梵轮。从能转说。故彼论云。亦名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

疏于中唯见道等者。于此真梵所转轮中。唯依见道。说名法轮。所余皆非名法轮也。

疏谓正见至故名法轮者。正见等四。要依于戒。而缘境生。故似于辐。依毂而有。正语等三。以戒为体。戒是众行所依处故。如世轮毂。为余所依。正定能摄正见等四。令不散故。如世轮辋。故唯此八。得法轮名。余法不类。

疏宁知等者。彼论问词。憍陈那等。彼论答也。憍陈如等。见道生时。地居天神。即传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故知见道。名为法轮。不尔。如何名为已转。修无学道。元未转故。此据为他。不约如来自转法也。先已得故。推于如来。为能转者。令所化者。生尊重故。故不说自。

疏天亲论至立法轮名者。此难意云。由有宗说。眼智明觉。显示三道。故名转十二行相。是故难云。十二行相。不唯见道。亦通修道。及无学道。云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

疏是故唯应至可应正理者。天亲菩萨依经部宗。或述自意。以申正解。按彼论云。三周修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等。是见道四。谓此应遍知等。是修道四。谓此已遍知等。无学道四。故成十二。释曰。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言教。四谛法门。各法轮体。可应正理。

疏或诸圣道皆名法轮者。天亲菩萨第二释也。通取见修无学等道。皆是法轮。不同有宗。

疏于所化身中转者。释其转义。

疏于他相续至名已转者。此会于前已转之妨。

成实论至作一空行者。按捡成实。上下无如疏引之文。唯二十三。见一谛品云。问曰。若不以四谛得道。当以何法得道。答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如经中说。行者观此五阴空无我故。如瓶中无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阴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如是观者。亦名为空。亦名知见。次三慧品复云。三慧次相依生。议曰。疏主但取论之大意。而以为言。非具录论。疏主造判。其所授证。多分如此。然更细捡。

疏前为后因等者。如闻为思因。闻思复总能为修因。见为修因。名等为后因。见修总能为无学因。名合为果因。余准此知。

疏见修无学随次第等者。智见现观。如次配彼见修无学。故彼论云。三周正转。随其次第。智见现观。名得方便。应知于入谛现观时。如实了知。是苦谛等。说名智位。从此已后。于诸谛中。复有所作。应当遍知等。由此观故。说名见位。于无学地。如实解了。我已遍知等。名现观位。

疏是梵增语者。略为三释。一如来非梵非不梵也。强目为名。故名为增。以一切法言诠不逮。皆是识变。假施名目。名之为增。二法本离言。而以名句。增益于声。有所诠表。故名为增。三增语是名。谓如来有是梵名。故说名为梵。

疏此四种若伏若断等者。教理行果。为四法也。

疏得方便至菩提因者。问见修二道。可名方便。得菩提因。无学满位。自是菩提。更对于何。名因方便。答略为二释。一菩提涅槃。俱名菩提。能证为因。所证为果。约于此理。无学道位。称因方便。二虽至无学。犹须初起已满知等四称行相。四种行相。与后之位。为因等也。由斯二义。故疏说云。前为后因。

疏依诠门至通三世有者。略有二解。一云。谓苦等谛。属于三世。苦等谛下。择灭之理。不属三世。由断依世苦等谛故。显得彼理。故苦等谛。为能诠也。故依能诠。说所显理。通三世也。二云。此辨第三灭谛理也。即能证智。断所断惑。而能显之。故名能诠。从此能诠。说有三世。所以谛谛有彼眼等四种行相。议曰。前说虽得。非疏本意。后解为正。如文可语。

疏然见道前至不同修道者。由修道前。有彼见道无漏法故。又亦自起无漏法故。故有漏道伏亦名转。见道以前。全无无漏。故伏不取。

疏彼以法忍至如次为四者。然俱舍论不释眼等。亦不配于法忍等也。按婆沙论七十九中。而有两释。初解即以法忍等四。配眼等四。如疏所引。第二解云。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惊察义。释曰。前解约见道。后解通三道。今疏彼言。即彼婆沙第一解也。由唯见道。作八谛观。有忍等四。修无学道。但观四谛。非作八谛。故无类忍及类智也。是故谛谛四行。便不足也。

疏此是佛为他三转等者。问但诸声闻。皆赖如来三转法耶。答不定。如遇世尊得四果者。佛为三转。若不见佛。而得果者。即非佛为。随其所应。蒙于如来一二转等。或总不蒙。由不逢佛。及逢于佛。得果别故。思可知也。若尔云何名为他转。答有二释。一据逢佛。二虽不逢。然遇如来三转之教。而得果故。摄教归佛。亦得称为佛为三转。

疏令他至深生信解者。问陈如得理。于佛所证。可生信解。彼地神等。既未得圣。如何于彼陈如所证。而生信解。答由佛唱言陈如解法。神信佛言。故于陈如所证生信。故婆沙四十一云。佛告他言。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问何故告他。答世尊自显于九十六道法之中。最胜无及。复次显陈如等真实功德。亦令世间良福田故。故告他知。问会中亦有余天神等。何缘地神先唱告耶。答由彼地神先发声故。问何故先发。答彼恒随佛。作卫护故。今见如来转法轮已。欢喜自庆。我先施功。令得果满。故先告唱。复次地神。性经[跳-兆+參]故。复次次第近远法故。地神近佛。所以先告。

疏其轮能寂本性寂者。本性寂者。即是真如本体寂理。法轮境性。可名法轮。昔未转时。烦恼所覆。今转法轮。生圣道故。烦恼都尽。本性真如。其理便显。故言能寂。其本性寂。

疏希有法智天人证者。三乘所获。无漏正智。名为法智。此时天人。方能得故。名之为证。

疏独觉至得燸等法者。问有经亦说缘觉化生。而亦得圣。一何乖反。答若现神通。令他得果。理即可然。说法不尔。故大法炬陀罗尼经第二云。彼辟支佛。具足智慧。然复不能说法度人。问为总无说。为亦少说。答亦少说故。佛本行经云。尔时梵德王。到辟支佛边。时辟支佛。少说诸法。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若有处言不说法者。而有二意。一不多说故。故名不说。二说法不能。令他得圣。亦名不说。问观佛三昧经第四云。诸辟支佛。掷钵虚空。作十八变。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文字。具说十二因缘。答彼经不言一切辟支皆不说也。容有即得。

疏鹘卢支佛等者。传有二释。一此云父所爱。以最小子。父意偏钟。名所爱也。二此云啼哭。由闻诸兄悉先成佛。恒常啼泣。忧无生度。因立名焉。

疏独王一劫者。今贤劫数。总当两个八十增减。九百九十九个世尊。住八十劫。最后如来独居一个八十。名为一劫。

疏十二劫后有庄严劫者。问按药王药上经云。昔有三千人。称三十五佛名。乘此福祐故。一千人庄严劫成佛。一千人贤劫成佛。一千人星宿劫成佛。准彼经文。庄严劫者。乃过去劫。答应是诸经说不同也。或此疏误。法师上生疏中。亦说庄严。是过去故。故知疏错。

疏迦叶佛住寿七日者。问按万佛名经云。迦叶佛寿命二小劫。我释迦佛寿命最少。得一百岁。如何相反。答见闻有异。诸教不同。此例非一。

疏说法希等者。亦如日月灯明佛。从于初佛。经二万佛已后。灯明佛方说经。故为希闻。

经悬远值遇难者。如经中说。佛在之日。有婆罗门。其妻端美。爱染尤重。不肯出家。每自念言。世世有佛。后出非晚。时遇世尊。便白佛言。未来之世。更有佛耶。佛答之曰。未来佛者。数如恒沙。闻之便去。去未远。而自念言。过去有乎。若有者。吾何不遇。旋回问佛。佛言。过去佛亦无边。闻已便悟。过去有佛。我既不逢。未来佛者。焉知即过。便请出家。因得初果。

譬喻品

疏卷第五

论七种具足烦恼众生者。略有二释。一云凡夫。文言。具足烦恼性故。若有学圣。不得说言烦恼具足。二云。亦通有学。有学之人。何名具足。答具足有二。一约界言。二约惑数体言。若据界言。前二果人。欲界有断。不可言具。约体言之。下界烦恼未全除故。故亦名具。议曰。前正后谬。何以验之。论云。第一人者。而求人天妙境果报。故名颠倒。岂有学圣而求此耶。又前二果。分别全无。第二果人。俱生定[(白/儿)*夫]。初果不定。惑既有阙。云何说言。约体名具。故知谬矣。

疏总显下二十六品明此三义等者。然此三义。于下品中。有具不具。或全无者。具如疏示。既宽狭异。亦可相望以为四句。义虽匪难。助为光饰。故具之也。及文残等。为四四句。第一七喻三平等。为四句者。一有喻非平等。有五品。谓信解药草化城安乐寿量。二有平等非喻。有七品。谓授记授学法师宝塔天授劝持不轻。三俱有。有二品。谓譬喻五百。四俱无。有十二品。谓踊出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妙庄严普贤嘱累。第二七喻。对十无上。以为四句。一有喻非无上。有二品。谓譬喻信解。二有无上非喻。有十五品。谓宝塔踊出。第十无上。有十四品。除安乐一。三俱有。有五品。谓药草化城五百安乐寿量。四俱无。有四品。谓授记授学法师天授。第三平等。对十无上。以四句。一有平等非无上。有五品。谓譬喻授记授学天授不轻。二有无上非平等。有十六品。谓药草化城安乐涌出寿量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妙庄普贤嘱累。三俱有。有四品。谓五百法师宝塔劝持。四俱无。有一品。谓信解。第四上下二残相对。以为四句。一有上非下。有六品。谓药草化城五百宝塔涌出寿量。二有下非上。有十三品。谓法师劝持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庄严普贤嘱累。三俱有。有一品。谓安乐。四俱无。有六品。谓譬喻信解授记授学天授不轻。

疏十无上有二十一品等者。问说大通事。明修大行。名行无上。譬喻牛车。亦大乘因。何非无上。答譬喻正明。在三界中。为说三乘。渐令出宅。非唯辨牛。故非无上。

疏十无上是七喻三平等残者。问残言为目十无上义。为目说彼无上处经。答乍观疏文。似目无上之义。准论据疏。目彼经也。明无上经。是明七喻三平等经之余经也。故论云。无上义者。余残修多罗。明无上义。准此论文。残俱诠经。不目无上。疏文稍略。读者多迷。故重言也。

疏上残下残等者。论文两处。而说残言。前后不同。故疏名之。为上下也。问诠平等经。亦在喻后。何不名残。答喻与平等。俱言治病。为意相似。故不名残。无上意别。得名残称。问无上居后。可名为残。亦有在于喻等前说。何得言残。答论以七喻平等无上。挑为其次。纵有一二无上在前而明。从多类言。总名残也。下残准此。

疏谓凡夫有学等者。简圣有学。故置凡言。有所欣求。而修作故。名为有学。不同常说。或此凡夫。实非有学。未得圣故。对三平等无学之人。故名有学。

疏如执化城至无所求者。举此意明七种譬喻。皆对有学。不对无学。城如下辨。

疏无烦恼人至义意如此者。总释论意。如疏可知。别解论文。依疏难解。故今牒疏不释之处。而乃释也。论云。三种染无烦恼人者。明所为人。言三昧解脱见等染慢者。明所治病。释上染也。三昧解脱见等。是起染处。染慢正是所起之染。故胜鬘云。阿罗汉辟支佛等。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所应断法不断。所应得法不得。是故无明住地。积集生一切烦恼。谓正受上烦恼。果上烦恼。智上烦恼。如次即是此中三昧解脱见等。等言等余。谓胜鬘经总别因果。有十四句。明起染处。等余十一。未得究竟。自谓满足。以斯高举。称之为慢。问本意明执生死等异。名三染慢。何假举彼三昧见等。答举于见等。而有染慢。证此三处亦有染也。若不引明。恐疑无学。无斯染慢。

疏乃见惑等后苦下生等者。后得心粗。缘根本智及于真如。皆悉不得。遂见如行位所作假解惑不生等。故心变作得涅槃想解。指此能变。以之为车。

疏今说至与之游戏者。如文可悉。复有义。见道以前。发菩提心。十信等位。未得无漏。并名世间。此位善等。名世间功德。无贪瞋痴。名为善根。有漏禅等。名为三昧。由彼正贪三界等故。说无贪等。着五欲等外世乐故。为说三昧。说之令依。名令游戏。因斯后得。入大涅槃。议曰。疏及余义。悉为难悟。疏难知者。经言火宅。宅有三子。告与其车。车亦言三。论释经意。总言与善。不定其数。何故唯取二乘能变想解为车。名世善根。而摈菩萨。若言如来本为二乘。说火宅者。何故子车。皆言有三。答佛为中根。犹未体悟。乃叙昔授二乘果意。故陈火宅诱进之事。论取经意。但说二车。为世间善。不尔。牛车既唯无漏。何名世间。正是所行。何名方便。余义难者。准经陈车。车在门外。见道前善。岂门外耶。又说火宅。普示诸子。与善令戏。但及大子。余何不沐。故难依准。本疏为善。

疏能入牛车即是菩提者。问准经牛车。乃是因行。何故今说。以为菩提。答牛车运载。理通因果。今据果谈。不违下说。

疏二乘至皆息等者。论据假解所变之法。经依解脱道中所证之理。名为涅槃。望义有别。至品当知。

疏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者。略为二释。一加行后得。如次前后。二根本后得。以为前后。

疏如二乘所起四倒者。略有两释。一谓我生已尽等。二谓无常等四。理皆可通。

疏今为对治至说此车喻者。问经中叵为中根说之。岂此中根。名求势力。答此之七喻。皆有二意。一为中根。佛叙昔为说二乘意。二为现在。凡夫之类。耽世乐者。说彼三界。名为火宅。令厌出离。今昔两人。皆是颠倒。求势力也。非望中圣。名求势力。故无过矣。余准此知。问第一人者。先求世间人天势力。今还与彼世间善根。此增其痼。何成治疾。答世间名同。体位全别。前世间者。天人等善。后世间者。二乘无学。后智中善。二既不同。故知无过。

譬喻品者。解如疏文。注经云。譬以标事。言心及事。

疏余品不单名譬喻者。余下六品。虽即是喻。亦名信解药草等故。此品唯祗名譬喻也。亦犹色法。有十一种。眼所取者。上祗名色。余即亦名眼耳等也。眼所取者。虽摽总称。即目别名。此亦尔也。

疏闻今一实解昔三权者。问昔三中一。与今一同。云何昔三。总名为权。答实唯有一。昔说有三。故称权说。非三中一。而亦是假。名三为权。

疏如阿罗汉疑黑盐等者。传释云。盐豉名黑盐。甲虫似彼。时有无学。乍见甲虫。谓之豉也。或西域有盐。为颗黑色。而似彼虫。问法执事疑。初地初断。八地永舍。鹙子云何言永尽耶。答昔疑己身不作佛等。此疑永尽。非言一切事疑皆尽。又但伏尽。名之为断。非断断也。未得无漏法空智故。

疏胜须云得佛余财者。余叹二乘能信佛语。于佛法身。起常乐我净等四想。是名正见。是佛真子。得法余财。亦有本言。得法余财。余财之义。略有二释。一云。二乘回心。得佛七圣财。是自二乘分外之法。名之为余。非是佛用不尽之物。名之为余。二云。地上得理。名为正财。今但得教。说为余财。教是理余。议曰。言佛余财。前解无爽。言法余财。后解为胜。受本言法。

疏佛口所生等者。说法之音。从佛口出。依声生解。解从根本。名口所生。

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者。法谓教法。随法行者。能行行人。随教行故。名随法行。由随教行。能生修慧。问依教行生。何非闻慧。答从初因说。故瑜伽云。随法行者。于因转时。法随法行。由闻他音。内正如理。而思惟故。释曰。初起因时。名因时转。

疏即思修至随应生故者。思慧从彼。如理而生。即缘理生。修慧从彼。法随法生。即缘教起。

疏法身有二小乘大乘二乘异故者。真如出缠。名大乘法身。或有处说。自受法身。总名法身。真实功德。所依处故。戒定慧等。五分法身。小乘执此。为佛法身。有云。大小皆有五分法身。虽有此言。而未见文。明大五处。恐为谬释。

疏此中有四至为一句者。瑜伽有六。此𨷂第二。合有五句。由此经中。从法化生一句。含彼第三第四。生摄第三。化摄第四。法字。通下生化二处。

疏又有义至理未必然者。失大法以下。四大段文也。

疏厌贱舍受等者。舍受有二相。一随顺相。二不顺相。今谈第二。名厌贱舍。谓住小已。将永失大。是故厌舍所得小果。此不顺舍。与忧相似。从忧名说。问何得故离欲忧乃无耶。答忧相粗动。杖境而生。上界无境。忧故不起。何为明证。按出曜经第三云。忧者欲界。非色无色。何以故。以其彼界性无忧故。所以生忧者。有父母国财妻子仆从奴僮田宅财谷。此诸居业。皆亦为忧。永无此者。终无有忧。故离欲舍。

疏犹如奁成者。三苍。盛镜器名也。韵集云。奁𣫍也。收𣫍物也。苍颉篇。盛镜器曰奁。谓方底者也。

疏都罗绵者。都罗树名。此无相当。故不译也。绵从树出。名都罗绵。如言柳絮。絮依抑出。得柳絮名。

疏翳泥耶仙鹿王腨者。翳泥耶者。即阎浮提树下金色也。此色似于彼。故得名焉。

疏如诺瞿陀者。相传解云。是树名也。而稍似柳。非即是柳。或云此云无节树。由此古人。谓尼俱陀树。此名柳也。非为善释。此时圆满。故以比之。

疏如频迦音者。此云哀怨音。又本行经音云。迦兰陀鸟。或羯兰铎迦。此释云好声鸟也。案外国外传云。其形似鹊。但此鸟群集。多栖竹林。昔有国王。于林睡息。蛇来欲螫。鸟鸣觉之。王荷其恩。散食养鸟。林主居士。遂从此为名。

疏乌瑟腻沙者。此云顶髻。亦云重顶骨。故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又婆沙论抄云。量如覆卷善圆妙。

疏犹如天盖者。梵天可等行。在上有盖。佛顶如彼如彼。

疏如末达那者。此无相类。诸经论中。不见译也。

疏亦不逶迤者。说文云。行去也。疏云逶迤。逶迤德之华貌也。传曰。迤迤者。行可逶曲迹也。亦自得之貌也。窊邪也。今经意者。取委曲迹。及窊邪也。余非经意。

疏足去地四指者。为离疑慢故也。故智度论三十八云。佛若常飞。众生疑怪。谓佛非人。则不归附。若足到地。则以为与常人不异。不生敬心。是故行地。四指不到。而轮迹现。问若尔何唯四指。答设有减增。终有其难。何必为通。或显如来具四神足。异乎群圣。

疏好巡旧处者。虽富有年。而华容常固。名巡旧也。

疏三十二相由行五修等者。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总别因。其总因者。登地已去。福智二资。一一皆能感于彼故。故瑜伽论三十九云。如从清净胜意乐地。一切所有菩提资粮。无有差别。能感一切相及随好。其别因者。论有三类。感相好因。第一类者。有六十三因。如文录。第二类者。唯有一业。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诸菩萨。毁犯净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况能感大丈夫相。释曰。此以戒是诸行之本。故作是说。第三类者。四种善修。一善修事业。二善巧方便。三饶益有情。四无倒回向。一一修中。更有差类。感相等也。恐繁不具。又按大集经第六云。如来成就无量功德。是故得成三十二相。我今于是无量事中。当略说之。如来至心护持净戒。得足下平相。修行种种惠施业故。得千辐轮相。不欺一切诸众生故。得足跟𦟛相。护正法故。得指纤长相。不坏他众生故。得网缦相。妙服奉施故。得手足濡相。净饮食施故。得七处满相。喜闻佛法故。得鹿王膊相。覆藏他过故。得阴藏相。修善法故。得上身如师子吼相。常以善法化众生故。得缺骨平满相。救护怖畏故。得臂肘𦟛相。见他事业乐助故。得手摩膝相。常修十善故。得净身相。常施病药故。所食之物。至喉悉现相。常发庄严。修善法故。得师子颊相。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故。得四十齿相。和合诤讼故。得齿察相。珍宝施故。得齿齐相。身口意净故。得二牙白相。护口四过故。得广长舌相。成就无量功德故。得味中上味相。于众生中。常柔濡语故。得梵音相。修集慈心故。得绀色目相。至心求于无上菩提故。得牛王睫相。赞叹他人所有功德故。得白毫相。恭敬父母师僧和上故。得肉髻相。乐说深法故。得身柔濡相。施敷具故。得金光相。远离聚说世间事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相。乐受善友师教敕故。得身毛上靡相。不以恶事加众生故。得发色金精相。常劝众生。修三昧故。得身圆满如尼拘陀相。生生之处。作佛像故。得那罗延力相。又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三十二相。是一一相。百福庄严。八十随好。一一好有无数量希有胜事。问菩萨先修何相之业。答按婆沙论一百七十七云。问菩萨所起三十二。思于诸相中。先行何相。有说。先引足下平满善法之相。后引余相。先安其足。后及余故。有说。先引目绀青相。先以慈目。观世间故。如是说者。此则不定。随此相缘。合则引此。问何名相好。复何别。答色之相状。易可了知。名之为相。令身端严。名之为好。相粗好细。是差别故。瑜伽云。如是诸相。是有色故。劣中胜品。诸有情类。易可了知。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随好。问随好为在相之处所。为不尔耶设尔何过。二俱有失。若在相处。何不相夺。若异处者。异处者何。答且依婆沙。在诸相间。随诸相法。庄严佛身。令极好妙。相与随好。更相显发。如林中华。故不相夺。问何位初得。及圆满耶。答瑜伽论云。诸相随好。若诸菩萨。始入净胜意乐地时。已得异熟。从此已上。展转获得殊胜清净。问轮王亦得。与菩萨得。而有别耶。答菩萨得者。望彼四胜。一炽盛。二分明。三圆满。四得处。广如大智度论

疏不见诸佛大人相等者。佛备众德。道逾群圣。鹙子不见佛如是德。不生企慕恭敬之心。名为不见。非眼不见。名不见也。

疏不往佛所等者。问弥勒下生经云。大智舍利弗。恒随佛转法轮。今论云何言不往耶。答不为欲求大乘之法。往于佛所。非全不往。

疏由见佛至功德果故者。若能知见佛殊胜之德。必定求大。故我自身。于当来身。得无量德。自身异身。皆舍利也。二世别故。立自异名。余文可悉。复有先德。释论此文。与今疏别。亦有一家之理。今略言之。不见佛等者。初值马胜时未见佛。故于佛所不生恭敬等心。不往佛所者。逢马胜时。不往佛所也。若往佛所。知佛有示现教化众生力。便不取小果。由不往佛所。故取小果。失化物之力。见佛自身异身等者。自身即本身。异身谓化身。见此二身。别获无量功德。当知不见不往佛所。失无量福。闻法等者。值马胜时。闻说三谛时得道竟。不闻佛说。若闻佛说。知佛能作利益之事。便不取小。由不闻法。不知此事。故取小果。不供养等者。值马胜时。未供养佛。若供养佛。知佛示现化众生力。由不供养。故不知此事。又佛所以可供养者。为佛能有化物之力。我若供佛。亦得此力。不证小果。由不供故。故失斯力。恭敬等者。值马胜时。未恭敬佛。以恭敬故。得解脱等。由不恭敬。便失此利。议曰。义既万端。此彼皆得。取论玄意。本疏可观智应悟矣。不待指陈。问论何不释八十种好。答有释。此犹属金色三十二也。又属见佛等中。故不别释。若今释者。论牒经云。放金色光明者。此一句中。双含相好。二中俱有色光明故。示应无失。

疏既令悔除故名无漏者。能令二乘悔等除故。为此说佛。名为无漏难思议也。

经世尊知我心拔耶说涅槃等者。问鹙子初因马胜入道。舍邪归正。云何今言。佛知拔邪。答按智度论云。頞鞞将入王城乞食。佛语之曰。汝今日若见非常之人。勿广说法。果逢鹙子。即是世尊知其心也。时頞鞞为说偈云。诸法因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之中。而明三谛。初句苦谛。第二集灭。虽有三谛。正明涅槃。虽頞鞞说。无是佛教。推功归本。亦无过失。问何不说道。答说所治证。显必有彼能治证道。理准可知。故不具说。故智度论十八云。此偈俱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其中。不相离故。譬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

疏曾六十劫行菩萨道等者。有问云。论判此经。所有劫者。昼夜月年。云何少时。所值佛多。答论据大分。非言一切。今六十劫。取增减劫。又纵时少佛多。无失。如常不轻临终之时。又值多佛。彼既得之。此何不许。议曰。为难谬矣。论判此经。非断一切。六十劫者。乃出优婆塞戒经。论不释彼。何得为难。问鹙子经时。自亦遇佛。何假能寂。言我化耶。答如释迦出世。博徒匪一。以近明远。何不许哉。众生系属。缘不同故。如长者婢使佛化不从。而归庆喜。其类寔系具如经论。

疏大性近生而远就等者。略有四释。一云。大乘种姓。先未就故。名为近生。得无学后。堪闻一乘。名为远就。二乘种姓。而先熟故。堪闻说三。名为近熟。得果还舍。名为远生。二云。得罗汉已。今始回心。名为近生。余同前说。三云。大心先发。名为近生。小心后发。故名远生。大果后得。名为远熟。小果先得。名近熟也。四云。只如鹙子。昔自发心。先修大行。其大乘心。望本异生。邻近而起。名为近生。三祇果圆。名为远熟。时长久故。其声闻性。果经三生六十劫。得名为近熟。时短促故。因隔大心。后时方发。名为远故。准此生者生起之义。熟者即是成就之就。议曰。若观疏意。及理分明。第四释善。今以理准。望余不定。及舍利弗等。可为四句。两句如疏第三句者。小姓近生而近熟。创从凡位。即发小心。望凡为近。三生六十。即得果故。时促名近。大性远生而远熟。隔二乘位。方发大心。去凡位远。名曰远生。三祇得果。时长久故。名为远熟。

疏汝今悉忘至有四解者。第一释中。先小后大。有忆不忆。复不约时。第二约时。先大后小。故二别也。细思方悟。

疏未入十信至得入大劫等者。此意说云。罗汉发心。经二万劫。方至十信。况从起彼大乘心后。不迳多劫。即遇佛耶。由此故过无量劫后。始遇诸佛。方入大劫。今助一释。言无量劫。总谈从初。尽得佛时。于中而行供养等事。故下偈云。供养无数佛。乃至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等。故知通说至佛果时。若不尔时。凡夫未发大心之时。尚数逢佛。况无学圣。复发大心。经历长时。不睹诸佛。更恐。

疏二记体等者。记体克性。行蕴中收。记用实体。色行两蕴。名句文声假实别故。若依相应。体即四蕴。体用合言。具五蕴摄。思可知也。

疏后入法界至非应化者。问彼已发心。云何此会。复言回趣。答彼发信有菩提之心。非发未趣菩提心也。此发趣求。故与彼别。或华严经非一坐说。舍利发心。未必即是法华会前。议曰。前释理通。后解不可。虽非一座。无文有说。在法华后。纵言有会。在法华后。此已发心。后何更发。今助一释。华严会所。文殊加之。令发信心。而盖傍被。为后法华趣求之渐。今正为说。而重令彼生决趣心。授佛位等。亦如善现于般若会。而言发心。皆今渐也。

疏九净华者。具如义决。

疏法义之门至二解皆得者。因教义显。教为义门。由所诠义。方有其教。义为教门。

疏有云安行至猖獗行者。今观古释。理亦可通。诸佛得名。随缘不一。如言不动。能寂慈氏佛皆处定。遣障慈悲。岂有散乱嚣烦瞋害诸佛。此三世尊。方得名耶。此既尚然。安行何过。又言华足。足对安行。文义相协。以此言之。古释应通。

疏今华光至不咸正法等者。问按法华论。断此经中所说劫者。昼夜月年。以为其量。华光世胜。人之与法。俱合修长。三十等年。一何短促。答论据多分。或虽言年。非要一年。即为一劫。百千亿年。而为一劫。亦不去年义。或但谈今法华时事。如踊出等所经之劫。据月年等。非有违也。

经各各脱身所著衣等者。问比丘奉衣。虽成檀慧。离衣犯禁。岂不招辜。故大品经中。三百比丘。脱衣上佛。而论释云。十二年中。未制戒故。不犯衣戒。今法华会。年已四十。固应成犯。答略有二释。一云。既闻一乘。悟解正法。得正法戒。离衣乃是息世讥嫌。故舍衣无罪。二云。经文之中。而有总别。心喜踊跃。四众皆然。脱衣以奉。别属于倍。

疏住空至情悲蠢物者。按尔雅云。修息也。郭璞又行遍巡历也。复有义。表心离者。故住虚空。亦不滞空。故自回转。又昔协异解。于理为背。今信理同。转背成向。内心既转。外物亦回。

疏具十一种积聚义故者。按对法论第二卷云。问蕰义云何。答诸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彼一切略说一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蕰。如是乃至识蕰。释曰。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有对名粗。无对名细。又欲色界。或相对立。非可意者。名之为劣。所余名胜。又不善有覆名劣。善净无记名胜。去来名远。现在名近。又可见处名近。不可见处名远。彼过等体。虽复不聚。而由总合。置乎一色。名一多体。多体称聚。故体是蕰。又十一名聚。故得蕰名。其所诠体。不离能诠。故亦蕰释。论释云。当知依止十一种爱。所缘依处故于色等法。建立过去等差别。十一爱者。诸顾恋爱。希望爱。执着爱。内我爱。境界爱。发爱。定爱。恶行苦爱。妙行乐爱。远爱近爱。由如是爱所缘境故。如其次第。立过去等种种差别。释曰。染内身。耽外境。乐欲界。欣定地。恶行苦爱。略有两释。一云。不善五蕰。能感苦果。于此苦果。起无有爱。二云。不善五蕰。能感苦果。于能感因。生起爱心。妙行返苦。余易不释。

疏返正为乏等者。按三苍云。叵不可也。返正为乏。𠚪[彳*((起-土+口)-巳+右)]为𣥖。反可为叵。皆字意也。疏中举彼。反正为乏。相从来也。有疏作之。写人误也。

经是学无学人等者。问千二百人。皆是无学。何故今说为有学耶。答略有二释。一云。于彼所是可学法中。并已学毕。故云是学无学。非有学人名为是学。二云。此是有学。与千二百无学学别。故别举也。谓得涅槃。执有余也。议曰。有余涅槃。有学未得。云何执有有余涅槃。名为得耶。若言当得。何简无余。俱可得故。复无文故。

疏田喻智断等者。问恩德亦是生他德处。何不见取。答本末真化。而有异故。故不取也。议曰。据生他德。恩德为优。纵设取之。亦乖何理。问断德理一。何得称多。答约能诠说。

疏依佛为主故言有一者。问若尔何故。宅顿弊耶。答佛是主故。故得一名。体即异熟。何废顿弊。岂世之宅。属于宅主。遂令宅主。同宅无情。

疏初三唯说中大正门等有。复有义。诸外道教。并不能离生死苦故。乃多异也。唯依佛教。方能出苦。称一门也。对外道异。故名一门。此通大小教。总称一佛教也。议曰。义出多途。非无此理。然观经意。疏尺应长。所以知耶。答初云其家唯有一门。下文又云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唯此下上一门之体。理不应别。下门自判。唯是大乘。上何不尔。不别之理。思可悟也。问初门若非三乘教者。何故下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岂二乘法非佛教耶。答初门与彼佛教门异。故后通三若不尔者。何不即今依初门出。而须设彼羊鹿等耶。

疏四识住也者。四蕰是识所住处也。问佛何意立。答为破外道。以诸外道。皆计四蕰。我住其中。故云识住非我住中。问此体是何。答即四蕰。问何不取识为识住体。答无独缘识。而起贪着。如色受等。故不说识。以为识住。不如余四皆增上故。缘之而得别起贪等。又佛说心本性清净。不如贪等。性非净故。故识非识住。问此之识住。为唯有情。为通无情。答略有二释。一云。有情如俱舍论世间品中。有情世中。明识住故。二云通二。既约所缘。立于识住。由斯识住。通情非情。问无漏蕰等。为识住不。答曰。不立以能益识起贪瞋等。是为识住。无漏之法。破裂生死。非识所安。不为识住。

疏泰山其隤者。按礼记擅弓上曰。孔子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太山其隤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今疏举此。显字所从。夫子歌者。伤自将逝。

疏从秀贵声者。略有三释。一云。经中颓字。取秀旁贵。以之为正。从者。顺取义也。二云。依秀贵二。以为一字。名之为从。秀贵同声。名为声也。非断经文。合取此字。名之为从。或可应言。从秀贵也。颓究二字。声相近故。故言声也。疏住秀者。笔误也。后解胜也。

疏瑜伽十六至日亲之所说者。释迦如来而姓日也。取姓彰人。是佛亲言。名日亲说。故大悲经第四云。如来姓日。性日者。为离诸闇。而作光明。

疏六欲天无皮肉等者。皮肉既无。云何得有目于骨肉。有舒缓等。故瑜伽论第四云。复次诸天。其身内外。皆悉清洁。无有臭秽。又人身肉。多有不净。所谓尘垢筋骨。脾肾心肝。彼即皆无。故知欲天无皮肉等。若尔云何被于非天断支节耶。答虽无皮肉。余鄙恶色。何废依于净妙之色。有形相别。立于支节。岂可支节要依皮肉。由此无妨。

疏依华严十喻菩萨等者。求大中小。少多异故。故以三数。而为喻焉。亦如此经。三根声闻。上根唯一。中根有四。下根转多。

疏所烧门者。一乘教行。复有义。此名三界。限为门故。后文云。今此三车。皆在门外。复言烧门。故知三界以之为门。问门宅何别。答如世间人。总举一宅。名之为门。或称一宅。而言一户。今亦然也。议曰。甚有理也。若经文势接。疏释优也。何者。前若有门。此所烧门。可此之矣。前既无门。而此于谁。虽言三界。即是其门。然前元无说为门处。故无可此。更审思之。若依疏解。前有一门。故后此彼。

疏思以大乘果化者。以大乘果。而化于彼。名为果化。欲令二子顿得大果。

经唯有一门而狭少者。广释如疏。问云何得知。以大乘法。名狭小耶。答按大乘方便经第一云。譬如智人。从空泽出。望见一道。唯广一尺。迫迮狭小。其道左右。有大深坑。合云唯广一尺者。一支道也。又云。一尺迮道者。是法性门也。其道左右有大深坑者。是声闻缘觉乘也。彼经既以大乘为迮小。何故法华不名大乘为狭小耶。彼经复云是法性门。故知即是大乘教行。复云左右深坑。即是二乘。即由碍彼。名之为迮。此约不容二乘。名为狭小。其理善顺。

疏超过有漏名奇异者。问前言二车。二乘后得。如何复说超过有漏。答谈彼所得无漏功德庄严具也。

疏根性禀教等者。如次配前形貌力用等四。问声闻待教。独觉自思。所证理同。云何称别。答谈所悟者。浅深故异。十二因缘四谛之教。有优劣故。又辟支佛暂尔听闻。即逾声闻时长阅习。若断惑证灭。二宝无差。伏诸定障。非择理异。故无爽也。

疏具有二恩者。即二利也。

疏若以二乘所得生空等者。问且不定性。必能回趣。得于种智。自生空智。可不名车。定姓之人。竟不不归向。必无种智。岂全无车。若尔无者。何名自运名声闻乘。答今此偏依不定姓说。若对定姓。自生空智。亦得为车。不尔即有前之过矣。

疏理出教外等者。问言门外者。意谈于车。理之与果。并不是车。今言理果。出于教因。何预车事。答所言理者。非唯真如。教之所诠。皆名理故。故智亦理。又二乘果。体亦智收。出教出因。故并无失。

疏涅槃经中说有二车至以半满相形者。问按涅槃深纯陀文殊。自比同驴乘。言半教者。即是二乘。岂彼二士。是中小耶。答谁言半教即二乘耶。不尔如何。答半满之字。括乎多义。一真俗相对。真满俗半。要因俗谛。方有满故。二世出世对。生死烦恼业果等法。以之为半。涅槃菩提出世等法。名之为满。要待生死烦恼等法。方显涅槃菩提果故。三大小对明。以分半满。四教理行果。亦皆有之。疏据前二。言驴乘者。是半教也。不同古人。唯约大小。半分为满。故无失矣。

疏三兽被围等者。按智度论三十五云。声闻之人。畏恶生死。闻众生空。如围中鹿。既被毒箭。一向求脱。更无他念。辟支佛虽厌老病死。犹能少观甚深因缘。亦能少度众生。譬如犀在围中。虽被毒箭。犹能顾恋其子。菩萨虽厌老病死。能观诸法实相。通达法空。入无量法性。譬如白香象王。在猎围中。虽被毒箭射。顾视猎者。心无所畏。及将营从。安步而去。

疏无漏离系缚等者。问牛车离系。理在不疑。羊鹿二乘。云何离系。体有漏故。答略有三释。一云。二乘无学所有诸法。皆是无漏。若尔何故。言二车体是有漏耶。答由为其境。能生他漏。名为有漏。体非有漏。二云。二乘身中。有实有漏。故二车体。体唯有漏。得漏尽人之所得故。故名无漏。三云。至无学已。更不为彼漏故。名为无漏。非体无漏名无漏也。议曰。后二理通。前释全非。违多教故。

疏如说如来等者。两释不同。一云如来。即住果也。善逝者。谓住因也。二云返前。如过去佛。乘诸功德。来成正觉。故知谈因趣来果也。善事终圆。名为逝矣。故知说果。议曰。后释应善。顺疏文意。言证涅槃。令生觉智。如次喻也。

经心各勇锐等者。古德约位。而以释之。心各勇锐。明外凡位。七方便中。前三方便。谓闻思慧。互相推排。谓内凡位。即四善根。修慧位也。竞共驰走。三果学人位。争出火宅。无学位也。故凡有内外。圣有学无学。议曰。教虽无文。纵配可爽。

经四衢者。按尔[冗-几+(足-口)]云。路四达。谓之衢。郭璞云。交道四出者也。又释名云。道四达曰衢。齐鲁呼四垂抱为衢。衢抱地则有四处。此道似之。因以为名。

疏随三乘至各索其车者。问此中二乘。为回趣者。为未回心。若已回心。但合趣牛。何求羊鹿。若未回心。自果已满。云何疏云。皆于佛所。专意希求。答为二释。一云。未回心者。练根修定。及余功德。亦名希求。故疏次云。求证诸法。名索羊鹿。诸法即彼禅定等也。二云。佛指种智。名之为车。出宅不得。故专意求先所许智。名为希求。希求种智。冀证诸法。议曰。顺疏上下。此后释善。

疏亦应许上羊鹿者。问许谁上耶。答略有三释。一云。古解既许菩萨而入化城。亦应菩萨许上羊鹿。问二乘入城。亦登羊鹿。可难菩萨而得入城。应上羊鹿。二乘入城。元不登车。何得难言菩萨入城。应上羊鹿。答实羊鹿车。而是种智。故难令上。总难意云。菩萨得无住。即言许入城。菩萨得种智。何不升羊鹿。二云。若得解脱。入有余依。名为入城。菩萨虽未得有余依及于解脱。然得无住。亦名入城。亦应种智名之为车。二乘虽未得于种智。然亦得自生空后智。亦应许彼登于羊鹿。三云。经不言于太子入城。今许令入。经亦不言二子上车。亦应许彼登于羊鹿。议曰。后二为胜。

疏厌苦求息至故不称入者。此中但答城入不入。不释前难。车上不上。不上车易。不明言之。答城影显。若具答者。略有二意。一云。大子求智。所以上车。中小不求。故车不上。二云。大子得种智。所以车言上。中小种智无。车无车不上。议曰。后解为优。诸子索车。皆求智故。理可思之。

疏经文但说父劝令去者。经文但言。导师劝商。令至宝所。疏文言父。取意说也。导师父等。皆喻说故。

疏喻佛种智等者。举果显因。今助一释。菩萨种智。已出分段。逾三界等。名为高广。本明其子所乘车故。

疏不比小乘驴车之钝者。问何教明小。以类驴车。答按无畏德女经云。声闻如驴乘。即其证矣。

疏诗云静女其姝者。按诗静女篇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注云。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古者后妃必有女快彤管之法。后妃群妾。以礼御君所。女史书其日月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彤管以赤管也。以赤心正人者也。德如是可以助之。为人君之妃也。诗云。静女其姝俟我乎城隅。注云。静贞静也。女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华色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也。笺云。女德贞静。然后可畜。姝华然后可安。又能服从。待礼而动。自防如城隅。故可爱也。

疏涅槃经至不可觉知者。今依远法师义。以释此文。余德同异。优者附言。死者是其害身之所。名险难处。有有云。死技起时。无通生路。无物自资。可以趣度。名无资粮。一死长往。名去处悬远。有云。死谢过去。与现隔绝。无人将送。名无伴侣。一受身已。运运趣死。无时暂停。或可凡夫受身恒死。名为常行。有云。死法来无时节。名昼夜行。未测远近。或多少难测。名不知边际。有云死法觉广。际畔难识。一入死分。昏沈难出。名为深䆳。诸根坏灭。六识无用。故曰幽闇无有灯明。有云。无有五根灯明。名之为闇。命尽便死。无所由从。名入无户。有云。死法是恶。不从理生。死不离身。名有处所。最后一念。命尽之时。无所觉省。名无痛处。世医拱手。名不可治。向之难裁。名无遮止。有云。死支起时。无法能抑。时至必迁。名到不得。脱此人身死。不灭他阴。名无破坏。或云色险。现今世人见者。莫不忧怖。名见愁毒。死灭无处。更无异相。恶色可生。名非恶色。见者惊恐。名令人怖。有云。未有三涂恶报异形。见死之者。莫不畏惧。身绝即死。名唤在身边。有云。一形最后。时分难测。名不觉知。有云。死理难测。

疏入变坏心者。即从无烦恼心。入烦恼心也。忧结即是烦恼心故。

疏现住欲尘生等者。欲谓贪欲。因妙境起。今取所贪。故名欲尘。生谓众生。谓处欲尘之众生故。简异上天。随欲化起。故名现住。余名准此。问何故不取三涂为求。答恶趣境乖。故不建立。

疏三他变欲尘生者。自亦能变欲尘受用。然以他变。为希奇故。故用标名。

疏离生喜乐者。谓有漏定。伏彼欲界能障定法。所显无为。名之为离。离因得故。生谓所生。即定喜乐。从彼所显无为起故。轻安相应。意识俱受。体虽是一。适悦身心。分喜乐二。言定应生者。定即当地所得之定。生谓依定所生喜乐。不同于初。初得离故。故云定生。言离喜者。离谓猒离。由见二定喜相过故。故猒离之。所得之乐。下上地无。初离喜故。从胜标名。所以不言定生乐也。滋润身心。名为灌洒。又按瑜伽论六十四云。欲求有五。一摄受求。二受用求。三戏乐求。四解了求。五名声求。释曰。第四求解。第五求名。并名欲求。有求亦五。一法尔求。释即是任运。求上有身。亦可劫末法尔离欲。求上有身。二祈愿求。释作意愿求。或除劫末。余时祈愿。三愚痴求。释不了上地。是无常法。求上有身。四猒患求。释猒下求上。五思择求。释思择求上。离下秽染故。求上地求。梵行求亦五。一唯求求。释即唯起彼求涅槃心。不修梵行。二趣得求。释趣求涅槃。兼修梵行。三现得求。释求现涅槃。而修梵行。四后得求。释当涅槃修梵行。五思择当得求。释曰。种种思择而修梵行。此通邪正。复有差别。谓假名求。释谓外道。第一义求。释佛法弟子。无方便求。释释前第一。有方便求。释释前第二。如佛地论第四文殊问经。亦明既具有章故。不备四言。

疏下信解品至或有财释者。议曰。有财释胜。声者佛教。闻即所化。二并非己。以二为财。全取他法。以标自名。故有财胜。

疏求自然慧等者。即是具三义。成辟支佛。按十地经。亦有三义。与此经同。故彼经云。不从他闻。自正觉故。论云。一者自觉。不假佛菩萨说。唯自觉悟。即此经中。自然慧也。不能具足大悲方便故。论云。二不能说法。不起心说法。不堪说法故。即此经云。乐独善寂。而能通达深因缘法。成辟支佛乘。论云。三观少境界。观微细境界行故。即此经云。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疏一切智至三乘同有者。问三乘同有。理即无违。言观空者。有𮓪圣教。故大般若三百六十三云。佛言善现。一切智者。是共声闻。及独觉智。何以故。一切者。谓五蕰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亦能了知。准此三科。名为一切。能知之智。名一切智。岂缘三科。名观空耶。答此一切智。诸教不同。疏举一边。亦不违也。

疏卷第六

疏柱根至行蕰无常等者。取行蕰中。命根为柱。由柱摧故。梁栋倾斜。由命坏故。受等亦谢。故大品经云。如人命根在故。余根得立。命根若灭。余根尽坏。

疏[(毤-八+ㄙ)-毛+ㄆ]者。音夺也。

疏白茅谓之苫者。李巡云。编菅以覆屋曰苫。又音舒焰反。苫亦覆也。

疏桷端木者。端犹首也。桷者椽也。乃椽首之木。如疏所明。或即连檐。故方言云。屋梠谓檐。郭璞即屋檐也。呼为连绵。准言连绵。即连檐矣。

疏骨为墉者。按尔雅云。墙谓之墉。城亦谓之墉。颂初言城。标有城也。骨为墉者。辨城之体。

疏城谓八识等者。颂中骨城。喻八识也。城者所依。摄御之义。内安诸物。外捍㐫非。骨城。身如城。心如骨城。展转喻也。由心内摄贪等四法。外御信解善法等也。故喻于城。又释。颂中城者体。身即八识。言骨墉者。骨是城资。故得墉名。此释善也。

疏二种心城尚不信入者。略有三释。一云。在家贪瞋。出家慢覆。名二心城。体非心城。住心城故。名二心城。二云。一善说法。二毗奈耶。心之城故。名为心城。故瑜伽云。于彼善说法毗奈耶相应善法。二种心城。不能信入。故知即以善说法等。为心城也。三云。谓善说法。及毗奈耶。二相应心。名二心城。心即是城。名为心城。故瑜伽云。相应善法。二种心城。若不取心。何假而言相应法耶。议曰。初解不可。中后理通。论不明言相应善法。属于心故。随应皆得。问论言善说法毗奈耶。而目何义。答修多罗藏。名为善说。正说法故。阿毗达磨。名之为法。是对法故。调伏藏名毗奈耶也。若尔应言。三种心城。何但说二。答初二合之。故为二也。何以然者。由对于前恶说法中。在家出家。二类别故。以毗奈耶。唯出家习。修多对法。亦令俗学。故开合别。心城言二。

疏贪爱有四者。按瑜伽论五十五云。现有爱云何。谓于自体。亲昵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六十七云。复有二种。一缘后有境。二是后有因。善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起贪着。爱彼彼希乐爱云何。谓于前余。可爱色等。起希望爱。

疏经错应为蛇字者。与[虺-兀+瓦]字同。但左右异。

疏博三寸首大如擘者。按尔雅注云。身广三寸。头大如人擘指也。指谓大母指。意云。其蛇首大。形状似擘指。不言大小擘指也。或擘者。如人拖三指故。广雅云。擘谓分也。

疏如绶。绶者五色之通号也。

疏平名鬲山等者。按切韵云。鬲县名也。在乎建平。准此建平乃郡名也。县从其山。而得其名。有蒚山。疏本误也。按尔疋云。蒚山有䔉。蒚音历也。鬲音隔也。有草无草。字成别也。

疏食郊牛者。祠祀牛也。若被鼠食。不堪飨祭。

疏于三际起十九至瑜伽论第九者。依捡彼论。迷于三际。有十九无知。无唯九者。疏七字者。应是十字。误为七也。十九名义。具广如论。恐繁不录。彼论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疏噍者。谯笑反。苍颉篇。噍咀嚼也。说文。噍嚼也。

疏蛲者。经音云。五狡反。又疏云五交。交字恐错。

疏缘拨五门者。四谛修道。合为五也。

疏五法者。谓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

疏有五行相至诸余邪见者。按对法论第一云。谤因者。谓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释曰。举无施等。五种等所余也。施等五者。是所谤因。而言无者。即能谤行施乐祠祀。三种不同。略有三释。一云。施者。泛明布施受乐祠祀。如次对彼悲敬二田。二云。施与爱乐。对敬悲田。祠祀谓对不现前境。三云。施与爱乐。对非亲亲。祠祀谓彼不现前境。谤善恶行。不能感果。名无二行。问因何起此。答为得静虑。由见一生恒行妙行。死堕恶趣。或行恶行。得生善趣。因作是谤。又拨无十善十恶等行。名无二行。论谤果者。谓无妙行。及恶行业所招异熟。等释谤无两行所招异熟。并等等流。士用增上。所有果也。论谤作用者。谓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等。诽谤异世。往来作用故。任持种子作用故。相续作用故。释曰。世间者。是有情世间。无此现在有情世间。从彼前世有情世来。亦无现在有情世间。往至后世有情世间。此世间者。唯是现在。彼世间者。通于过未。问见起因何。答由依静虑。见刹帝利。命终之后。生婆罗门等。三种姓中。余姓亦然。故作是思。无此刹利等从于彼世刹利等中来。亦无彼世刹利等从此刹利等中去。此中不谤来往有情体性。但谤体上来往用无。问既见终没有来往处。何故云谤无来往用。答只由前后所有种姓互不相应。遂计过去刹利。虽有不至。今世现婆罗门。虽后是有。不从前来。不谤有情。故谤作用。言无父母者。亦复不谤有情体无。而但谤言。非我父母。问谤因何起。答由依定故。见母命终。还为已婆沙返为母。又见父终还为其子。子后作父。由见不定。作如是思。世间必定无父母也。母在任持胎藏之功。父有下种之用。今谤父母。则损此二用。言无化生有情者。即指无想及无色界。名化生有情。执现在身。后命终已。无彼化生有情来续。谤无相续之化用也。即是谤无无想天等。化生有情。又无今生往彼化生有情用也。问执因何生。答由因静虑。见人命终。生于无想。或无色界。及入涅槃。求彼生处。竟不能得。便作是思念。决定无有化生有情。以彼处所。不可知故。论坏实事者。谓无世间阿罗汉等。释谤无罗汉智断实事。而不谤彼有情之体。问谤起由何。答谓执自身。以为罗汉。临命终时。遂见生相。彼作是念。世间必无真阿罗汉。以真罗汉智断功德。有实体性。名为实事。今言无此名谤实事。论邪分别者。谓余一切分别倒见。释曰。如执世界有边等四。矫乱等四。现涅槃五。除我见等四见之外。所有之见。皆所摄。如瑜伽论。广说其相。恐繁不具。

疏娆者。母也。

疏顺戒之禁者。性戒名戒。遮戒名禁。

疏不须别配等者。古德云。此执修禅脱欲。以之为道。名为戒取。计四禅为道。如离地一尺。计四空为道。如离地二尺。疏非意云。除瞋余惑亦通上界。前鬼虫等。不言配上。何故戒取独配上耶。取欲界者。据相增说。然下亦有配上地者。亦依增说。

疏义同怖弄于㺃等。弄㺃令怖。以畅自情。名怖㺃。自乐亦犹斗鸡畋猎。怖他自悦。

疏我语取因此而生者。由诸外道执我是实。而可论说以为我故。故名我语。萨迦耶见。是我语取。此见是彼欲贪所取。名我语取。故对法论云。萨迦耶见。是我语取。能取所取。总名为取。能取即欲贪。所取是我语。疏我语取。取能取也。明因我见。而生起故。因此能取。更增我见。故瑜伽云。为欲随说分别所计。作业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语取。对法亦云。然由此取。诸外道等。与正法者。互有诤论。由彼不信有无我故。

疏四蕰俱是能依等者。四蕰同彼。烦恼火等。亦是能依。依识蕰也。能依四蕰。被能依火之所烧荡。名火摧落。

疏不说虫鬼亦依火逝者。证虫鬼火。俱是能依。依识蕰也。若言火者。不喻烦恼。是所依者。经乃应言。虫鬼游火。既不说尔。故知火等。亦为能依。喻烦恼也。

疏下有惶怖至应为慞者。心边章字。与下惶怖。俱惊惧意。简异惶怖。应单作章。然为下言周章闷走。章已单作。故此章字。须着心也。

疏依初扬声犬叫解者。初解扬声。俗人苦逼。外道生厌。并生怖惧。依此初释。故周章者。是怖怕也。

疏复依在俗等者。后解扬声。俗人外道。起贪起见。而生斗诤。而常不息。依此后解。言周慞者。是匆遽也。

经毗舍阇鬼者。有言。此云诳鬼。又按婆沙一百七十二云。毕舍遮。此云配鬼。或可是此毗舍阇也。音讹故尔。更思捡余。

经鸠槃荼鬼者。正释如疏。有云。此云阴囊。亦曰形卯。谓状冬菰。行擎置肩。坐即便据。由斯弊状。特异诸类。故从为名。旧云菰者。以其事猥。略而不显。

疏蜈蚣等喻凡夫等者。问前言蜈蚣诸毒虫等。皆喻于瞋。今与前异。其意者何。又云何瞋彼界得有。答有四释。一云。彼第八识。含藏欲界瞋种子故。据所藏种。名毒虫也。二云。非要生彼。但得彼定。名藏孔穴。出定还起欲界瞋等。名毒虫类。三云。谓上界中。痴慢疑等。是钝等类。非蜈蚣等。即是瞋也。四云。随义为喻。何得定判。前对欲界。蛇等喻瞋。今明无色。蛇等比人。亦有何失。故次下疏云。上来说喻。意令厌怖。种种变名。智者应别。若定属瞋。何名为变。议曰。前三俱非。第二全谬。第四最优。顺疏文意。寻之可悉。

疏咒大火因所感之果者。火所感果。得大火名。果实非火。果从因称。全取他名。可有财释。

疏莫我遑处者。按诗殷其雷篇序云。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劝以义也。诗云。殷其雷在南山之下。注云。殷雷声也。有其下也。义云。下谓山足。注雷出地奋。震惊百里。山出云雨。以润天下。笺云。雷以喻号令。又喻其在外也。召南之大夫。以王命施号令于四方。犹殷然发声于山之下。诗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注云。何乎此君子也。斯此也。违去也。笺云。遑暇也。何乎此君子适居此。复去此转行远。从事于王所命之方。无敢或闲暇之时闵其勤劳。诗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注云。振振信厚也。笺云。大夫信厚之君子。为君使功未成。归哉归哉。劝以为臣之义。未得归也。

疏或复如是至灾难大火者。此虫鬼等。即是其火。作用别故。言况复也。

疏不作此解至何所差别者。若其不作如前二释。虫鬼与火。俱是烦恼。更有何别。言况复耶。

疏若离三界无施化处者。古有释。此门外之言。谓三界外。今疏意非。若三界外。何有施化。无所籍故。问八地菩萨。已离三界。佛应不为。无施化故。答谁言八地。全离三界。五八有漏。第七间生。皆是系故。有施化处。故无过矣。

疏一切种智至若说真如等者。问此经虽言造车严饰。而不配德。及简真如。疏准何判。答今言车者。体即大乘。今按大集经中。明大乘体。以比于此。义可明矣。故彼经第十六云。大乘者。谓无量也。无边崖故。普遍一切。喻如虚空。广大容受一切众生。故不与二乘共。是故名大乘。以正住四摄法为轮。以真净十善为辐。以净功德资粮为毂。以坚固淳至毕竟。为輨辖钉镊。释方言。輨音古缓反。亦輨谓轴头铁。以善成就诸禅解脱三昧。为辕。以四无量心。为善调。以善知识。为御。以知时非时。为发动。以无常苦空无我之意。为驱策。以七觉宝绳。为鞦靷。以净五根。为素带。以弘普端直大悲。为旒幢。释字书。旒音吕周反。旌旗之乘车者也。以四正勤。为辋。以四念处。为安详。以四神足。为建业。以胜五力。为筌障。以八圣道直进。于一切众生。无障碍慧明。以为轩。以无住六波罗蜜。回向萨婆若。以无等四谛。度到彼岸。是为大乘。彼乘既然。此车应尔。有为德为无真如也。

疏裀衣身者。且如其衫襟阑领袖。所依之主。名为身也。裀是异名。

疏因以下舆相连著者。由与下舆。相连着故。故得鞇名。因者。所以因由之义。鞇即左形。而右声也。亦会意矣。思之可悉。

经乘是宝车等者。问真法亡诠。离乎能所。无住无出。以何方便。言乘出乎。答以无所得而为前导。亦可得言有乘有出。故大般若四百九十二云。虽观诸法。皆无所有。都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住者。然无所得。而为方便。乘于大乘。从三界生死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无断无尽。故言乘车。故无过矣。

疏自在有十者。如第十卷疏释。

疏若二乘至有漏一乘者。迥心已去。为求大乘。所修有漏诸功德法。皆名大乘。议曰。二乘既有无漏后智。若回心已。而亦取之。为乘体者。竟有何失。若非种智。不名乘者。彼有漏乘。岂即种智。又二乘人。回趣大已。昔生空智。在初地前。而得名为大乘。未知当知根摄乘。亦应尔然。又回心已。能以此智。起于定愿。受变易生。至于极果。此岂非是运载之功。疏意者。以彼后智无广用故。故不取之。今据有能顺取所求。通取之也。各望义别。然更审思。

疏尚庶几者。郭璞曰。庶冀也。几幸也。冀幸于善道也。几亦微也。又幸冀望得。遇幸得也。

疏初二十二颂别历三趣受异熟果相者。问按对法论第七云。十不善业异熟果者。于三恶趣中。随下中上。受异熟果。又十地经。亦同对法。下之十颂。得恶人身恶人果。准于论经。属不善业等流果收。疏云何判是异熟果。答夫等流果。与因相似。是亲因缘。其体唯取各自亲种所生之种。种所生现。现所熏种。余者皆非。经论据假等流果说。疏据实体。故言异熟果之所摄。以盲聋等酬于先世谤经不善。故异熟收。问夫人趣者。必善业招。云何酬彼谤经恶业。答人趣总报。虽善业招。盲等别报。是恶业致。酬斯别报。名为异熟。亦何爽欤。总别报中。别报异熟摄。

疏不说饿鬼等者。按智度论六十二云。云是破法者。多以瞋痴二烦恼发。贪发故堕饿鬼。此中无悭。故不说生饿鬼也。

疏三孤独地狱者。随诸有情业力所感。处所各别。或根本狱。有十六增。以为眷属。八寒地狱。虽无眷属。处所是本。今异于彼。得孤独名。

疏有义地狱重叠等者。释彼瑜伽。有两师别。置有义言。非瑜伽论有两师也。

疏略计至十二万八千由旬者。初地平下。三万二千。方至等活。等活以下。四千由旬。方至黑绳。余狱相去。并各二千。有六各二千。八地狱量。一一各高十千由旬。复有八万。总而计之。地平尽下。有十二万八千由旬。

疏衫寒至处黄十千者。问前言八寒。皆小八热。今言十千寒热何别。答八热纵广。皆言十千。八寒唯广。言有十千。而不言纵。故知有异。问此热寒狱。其量广大。云何此洲。下得容耶。答此洲上尖下阔。犹如谷聚。故得容受。问余三洲下。有大狱耶。答无。故瑜伽云。从此下也。又婆沙论一百七十二云。大德作是说。瞻部洲下有大地狱。亦有近边。及独地狱。于余三洲。唯有边独。无大地狱。所以然者。唯瞻部人。造善猛利。作恶亦利。非余洲故。有说北洲。亦无边等狱。是受淳净善业果处故。问若余洲下。无大地狱。彼诸有情。造无间业断善根等。当于何处。受异熟耶。答即于瞻部洲大地狱受。

疏正法念至琰罗王国者。有义。鬼有二种。一有威德。胜身牛货亦有。二一无威德类。北洲唯有大威德者。有说全无。鬼悭贪招。北洲乃是无所摄受有情处故。四大王天三十三天。有大威德鬼。与诸天众等。守护防逻。问鬼状云何。答多分如人。亦似傍生。问语言云何。答劫初成时。皆作圣语。后时随处。作种种言。

疏三众合至此苦有三者。问准文合有四种之苦。若斫判等。岂非一苦。答乍看有四。细披但三。以彼斫等总在第三和合中故。一度和合。以为一苦。寻之可悟。

疏其如胎藏者。即胎衣也。此器若彼周旋其身。而无户牖。犹子处胎。

疏铦刃者。音纤。广雅。利刀锐为铦。问上诸地狱。皆有狱卒。答准瑜伽论。皆有无失。若依小乘。显宗所云。无间大热及炎热三。无卒防守。大叫及众合等三。小有狱卒。琰魔王使。时时巡捡。其余皆有。问如是狱卒。情有情耶。答二十唯识大乘宗义。唯是非情。若依有宗。自有两释。按婆沙论一百七十二云。有说有情。问彼造恶业。复于何处。受异熟耶。答即于地狱受。以彼尚受无间业等极重异熟。况复此耶。问若有情者。何彼火等。不害彼耶。答显宗论云。有情狱卒。防守治斗罪有情故。火不焚烧。有情卒。若彼身别禀异大种故。有说非情。然以䥫锁。系缚初生地狱有情。往琰魔王所者。是有情数。若以苦具。于地狱中。害有情者。是非情数。

疏四种苏陀味者。天中有树。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四也。

疏八十中劫二劫者。问初禅三天。二十倍增。何故此天顿过许劫。答有二释。一云。业力使然。故难以责。二云。然梵王天。但离于寻。犹未逾伺。故不倍超。少光双越。故超多劫。一八十劫。即一成坏。二十八劫。即二成坏。

疏以上诸天至寿感三劫者。少光如前。其无量光。寿命四劫。极光八劫。少净净天。寿一十六劫。无量净天。三十二劫。遍净天寿六十四劫。无云天寿一百二十五劫。准倍前数。合寿一百二十八劫。由减三劫。故有一百二十五劫。福生天寿二百五十劫。广果寿五百劫也。问诸处皆言。无想天寿五百大劫。何故今言广果天耶。答广果无想。身命量等。皆五百也。若尔。余天悉倍倍之。无想何故不寿千劫。答约受果别。开为二天。地无有差。故寿等等。由斯圣教。开合天数。或二十七。二十八也。问无云天。何意身命。各减三耶。答有二释。一云。为成无想五百数故。二云。初超变异受。修艰难故。故减三也。议曰。后释为善。有情唯识。而各自成。何得为他自减三劫。

疏除北洲余悉中夭者。问前标寿量。唯除瞻部。余之三洲。皆悉言定。如何复言。唯除北洲。答前言定。据极增定。只五百年。或二百等。不妨中间一百。得有中夭。故不相违。问劫之增减。东西亦有。余之三洲。岂可极寿只五百等。答如是。问何所以然。答瞻部有情。造修善恶。其业猛利。由乘锐业。随劫增减。命有修短。余洲不然。极长俱尔。二明分身量半等者。以天帝释三十三主。业力胜故。今等时分。疏时分身量等者。以天帝释三十三主业力胜故。故等时分。

疏共立毛端空量地界者。共立在彼毛端计大空地处也。

疏初受为名生报者。从狱出已。后生余狱。及鬼畜趣。合名后报。然业是一。故从初受。故后受者。亦名生报。

疏明历四赴受增上等流果者。问前处三涂。言受异熟。此亦同彼。何故即言等流增上。答能感之业。而有三种。加行根本后起别故。前言异熟。据根本业。今增上等。约初后业。若不尔者。三时何别。问如何加行。后起之业。亦能感耶。答如出佛血。是杀加行。亦成逆罪。能招果故。又偷兰遮。是方便罪。目连问经。广说受彼地狱劫数。后起可悉。问虽言等流增上二果。行相何别。答于法不信。起恶行故。今招憎嫉瞋恚等报。名等流果。果似因故。余可增上。思可知矣。问若也不成根本业道。容加行等别感于报。既成业道。岂加行等。复别招果。答其加行等。若非不善。可果不招。既不善收。别感何失。问以为明。答按俱舍论第十七云。为一杀业。感那落迦异熟果已。复令人趣寿量短促。为更有余。有余师言。即一杀业。先感彼异熟。后感此等流。有余复言。二果因别。先谓加行。后谓根本。虽复总说一杀生言。而实通收根本眷属。准此后师。复别招果。问谤经加行。既是不善。招地狱苦。地苦云何非异熟耶。答实是异熟。为别于前别感三趣。致等流言。假名等流。理如前释。问夫言假者。而似于真。地狱之果。望谤法因。云何相似。名似等流。答但言总历四恶趣报。是彼增上等流二果。不言地狱即是等流。随应有之。不别属也。即地狱等。可增上果。余之三趣。容有等流。理思可悉。或由谤经。断于佛种。令他沉溺。今招地狱。似因之能。名为等流。理亦通矣。如断他命。复招人中短寿之报。名等流故。

疏喑喑者。按声类大呼也。说文大声。

疏至诚感神者。按尚书云。至诚感神。矧兹有苗。释曰。此言来者。三苗之人。不循帝道。舜命禹讨之。以师临之。一月不下。禹欲循其德。而以致远。故书云。三旬苗人逆命益赞。禹曰。惟德动天。已远不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至诚感神。矧兹有苗。注云。诚和也。矧况也。至和感神。况有苗乎。后帝舜大布文德。经七十日。苗人自至。皈命于舜。故书云。帝乃诞俘文德。七旬有苗格。注注格至也。讨而不服。不讨自来。明御之有道也。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例。去京二千五百里也。

疏克念作圣者。按尚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注云。惟圣人无念于善。则为狂人。惟狂人惟能念于善。则为狂人。

信解品

疏我乘与如来乘无别者。我所求乘。名为我乘。非已证得名为我乘。以此人者。是有学故。问求二乘者。岂不知佛与二乘异。答据断烦恼。解脱生空。而为同也。便执总同。其实不同。不同谓同。故名颠倒。

疏前以无为乘等者。前言十方唯一乘法。依于真理。及彼佛果。佛果同终。故名为后。不定性等。必当得故。故言无为。

疏彼便迷执者。彼不悟意。而便执云。既言三乘。而无有异。何假求大。故专希小。将小与大。而无异故。

疏有为乘及初乘是者。异有为事。运对无为理。初乘即是三乘因行。对后佛果。而得初名。

疏亦信亦解持业为名者。略有两释。一云。约彼信解所缘教理。而是同故。名为持业。若约能缘。信即解者。不成持业。以解是智即别境慧。信即是善。十一中一。体既不同。云何得言信即解耶。二云。须菩提等。有能信解二种之德。名为持业。亦如摄论释大乘名。亦乘亦大。名为大乘。亦同解彼菩萨之号。亦菩提亦萨埵。并持业也。议曰。后释善矣。前释难悟。诸处皆无此之势故。又体能持用。名为持业。体持二用。故置二名。今既信解。同缘教理。将何为体。以何为用。故以理推。前解便谬。

疏叹愿双成者。华具二命。彰其愿满。故具寿言。含斯二义。若但言慧命。即阙于寿命。不全其义。故从具寿。文义周矣。寿慧二命。悉皆具故。名为双成。叹斯愿遂。故名叹愿。

疏此通至不言三昧故者。此释通三慧之所以。若言三昧。即唯修慧。既不言之。明通三慧。

疏四神足定为体者。据克性体。神谓神通。足是定也。神之足。名神足。故对法云。由已成满三摩地力。发起种种神变事。又云。神足自体者。谓三摩地。俱舍亦云。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有义。若依小乘。神者是定。欲等四法。名之足。议曰。此但小乘不正之义。非诸小乘正义者说。故俱舍云。有余师说。神即是定。足谓欲等。论主破云。又违经说。如契经言。吾今为汝说神足等。神谓受用种种神境界。分一为多。足谓欲等。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故知正义定为足矣。

疏为此四种而修定故者。为由此四。方能修定。故对法云。欲三摩地者。谓由殷重猛利乐欲敬恭方便。得三摩地。勤三摩地者。谓由无间方便。触心一境性。即常精进。无时暂间。心三摩地者。谓先修定力。触心一境性。由于前生数修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由种子力。令心任运。于三摩地。随顺转变。由此速证心一境性。观三摩地者。谓由闻他教法。内自简择。触心一境性。问神足唯定。何故言四。答足因有四。故名四也。斯乃从果名神。从因名四。当体名足足。问心何耶。答为二释。一心谓心王。故对法云。神足伴者。欲勤心观。及彼相应心心所法。又云。定种增长。令心任运。证心一境。既言相应。明无二定。又不可取种子为心。非相应故。二劣定名心。故瑜伽论九十八云。三由已入根本胜三摩地。为欲转得所余上位胜三摩地。对法亦云。心三摩地者。谓由持心触心一境。既言根本。明非心王。复言持心。心岂自持。议曰。后解为胜。若尔。相应种等何通。答足之助伴。有俱不俱。言欲勤等。显不俱伴。言及相应。目俱时伴。俱时伴中。虽有欲三。彰前必复须有定等四。故别举之。若唯俱者。置相应言。文义满矣。何须复说欲等及言。岂有相应不俱时耶。又种功能。令心任运。乃明劣定。得心名因。故无违也。初释同小。有违大宗。故不取也。

疏正思惟以慧为性者。若依俱舍。以寻为体。今大乘意。佛无寻伺。犹有语。故慧为体。问思亦发语。何故不以思为体耶。答由正思惟。能发语言。诲示于他。若非慧者。余无此能。故对法云。正思惟者。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问此与正见。而复何别。俱是慧故。答分别诲示。二支别故。诲示前引。言分别者。对法论云。正见者。定分别支。如先所证。真实简释故。故二别也。

疏无垢称至十八因者。感净土因者十八也。

疏谓发起至各如自名者。若诸菩萨。发起无上大菩提心。即是严持。当净土因。二梵云阿世耶。此云意乐。不离恶法。名纯意乐。意乐而能内纯净故。三将植福慧。加功而修。名加行善。体唯是慧。或通诸善。四凡修善际。发起增上。猛利威势。名上意乐。此并能为净土因矣。

疏六度为六名止息者。由此六法。能遣六障。名为止息。施除于悭。戒袪犯垢。忍遣瞋恚。勤对懈怠。定破散乱。慧断愚痴。

疏四无量名发起者。恶法不生。善法当起。由此前六。既止息已。此之后四。故名发起。巧方便者。即智慧用。斯有二种。一者回向。二者拔济。合有十二。广如前说。

疏凡所修回向者。趣向菩提。不求生死。

疏说息无暇至名寂静者。除息诸恶。名为寂静。寂静而能寂二。一者。寂恶果。即八无暇。二者。寂恶因。即十恶业。恒受众苦。无暂闲暇。可修善事。求菩提故。立无暇名。然由四轮。或得五法。除八无暇。四轮如下。言五法者。一受持戒。治三恶趣。二乐行法施。除盲聋等。三正信解。世辨聪。四近善友。除佛前后。五生中国。除生北洲。及长寿天。菩萨常说四轮五行。故能息除八无暇果。名说息无暇。此名寂果。守戒不缺。自恶业数悔。他恶不讥。他善能赞。名自守戒。息十恶业。修十善行。名十善道。此二能寂十恶因也。三类皆有息恶之功。总名寂静。

疏又依凡诸说者。就彼凡夫。说于三界。名为佛宅。理实三界。非佛宅也。

疏中止一城生死中者。在生死中。止大乘城。

疏宣尼云求善估者。按论语云。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注云韫囊也。匮䢚也。沽炫卖也。子贡见孔子有圣德。而未有贵仕。故设此言。以观其意。言有华玉于此。囊䢚而藏之。可求善贾。而炫卖之。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注云。宁有自炫。卖此道者。我座而待贾。

疏楮中以出者。相传多释。一云。楮者姓也。中者人名。即郑贾人之名姓也。二云。楮与猪同。即猪车中。而载出也。三云褚音贮。装衣也。亦即核笼。笼中而出。初释谬也。余二通矣。

疏识众以否臧者。否恶臧善。

疏依后解至名到父城者。疏云。或听说法之浅深等。是为后解。前但总说。今此别以说法神通。配国邑也。故有斯别。

疏三念住为珠璎者。即是大悲三念住也。左涂右斫不涂不斫。三处等心。是三念住。

疏此见化身净土之相者。问云何名见。答但比见也。以非大乘四善根故。不名眼见。若尔。何唯化净土耶。他自二土。岂不比见。答以初发心。未广闻说他自二土。多闻化土。故偏比知。亦无失矣。

疏将成道时方向鹿园相见者。释迦成道。向鹿园中。遇声闻等。是为正觉见。今犹未至成道之辰。以未亲会。故名遥见。有义。释迦已前生中。化身道成。鹿园相见。或谈余佛。或迦叶佛。将成佛时。去鹿园近。义言向园。而相见也。或云。五人将成道时。鹿园见佛。议曰。初释为正。余虽云云。违经违疏。不可依之。过思可悟。

疏盐醋谓生空本后二智者。谓见道前。学生空观。亦分初后。二智别也。非实二智。实二智者。即是无漏。得圣方证。

疏老弊使人四神足者。不同利根。以彼五通。为老弊也。由次第者。未得根本定。不能发通故。唯四神足。为老弊也。虽未得定。修欲等四。而无违也。

疏外道家修行作人者。外道作人。烦恼未伏。有恶可见。汝今能伏。无恶可见。初心凡夫。亦准此释。

疏一一皆具无漏十法行者。谓听闻修习十种法行也。如下具明。

疏五下分结等者。二乘各断五下五上。故成二十。问五下前三。初果已除。今者修道。何成二十。答全除五下。谓不还人。据尽处言。亦名二十。下化城品疏有此例。问其数者何。何名上下。答萨迦耶见。戒取及疑。贪欲瞋恚。是五下分。五上分者。一者色贪。二无色贪。三者掉举。四慢。五痴。下有二义。初之三种。见道所断。是修道下。后之二种。是欲界法。即上界下。二义合之。名五下也。五上总对见道及欲。而得上名。故瑜伽论第十四云。有二种下分。谓见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无色下分。欲界是色无下分。约此二种。说五下分。结有二种上分。谓色及无色界。依此二种上分。说五上分结。问上二界贪。如轮自说。掉慢等法。是何界耶。复何所断。答亦是上界修所断摄。瑜伽虽不明言。准显宗论二十七云。唯修所断。名顺上分。顺益上分故。要断见所断。彼方现行故。见惑未断时。亦能资彼令顺下分故。瑜伽自云。依色无色。说上五分。明知掉等。非下界系。小乘不同。具如俱舍。恐繁不述。又集论第十三释。唯约界趣。名为上下。不对见修。此乃作者意旨不同。宽狭成异。亦不相违。

疏五蕰一分者。除后二苦相应之蕰。及无漏者。名为一分。余准此知。

疏乐受自相至能生忧恼等者。此对法论。文言乐受至坏位者。此等皆是爱心所所缘。所缘体坏。名之为坏。言能生忧恼等者。由乐等坏。变能缘爱。而为其戚。忧苦相应苦因坏生。故名坏苦。又能所缘。俱坏俱苦。所缘乐等。变坏名坏。由有结缚。复名为苦。能缘心等。由前所缘。乐等坏故。爱变为戚。名之为坏。而生忧恼。即名为苦。故能所缘。俱坏俱苦。问按杂集云。于变坏位。能生忧苦。名为坏苦。即坏之苦。云何俱坏。复俱苦耶。答有乐等坏。而生忧恼。名为坏苦。有乐等坏。即是其苦。不要生于忧恼等故。方名为苦。但由有结。即名苦故。若不尔者。如不还者。已离忧恼。乐等坏时。既不生恼。应非坏苦。又下三禅乐坏之时。亦不生忧恼。亦应非坏苦。此既得有。故知乐坏。即亦为苦。然对法论。据欲界中。及初二果。故不相违。问何教为明。答瑜伽论五十五云。由结行相。及变增上。所起忧恼。当知是坏苦性。非唯变坏。已离忧者。虽复遇彼。不为害故。释虽遇乐坏。不生忧恼。名不为害。斯为明证。

疏又由爱心令变坏亦名坏苦者。即彼能缘乐爱心体。亦名坏苦。所以然者。答由坏于前。无爱心已。爱心法生。故爱名坏。即此爱心而有结行。体是行苦。故名坏苦。

疏由前二苦粗重所随者。前二者。苦苦坏苦二粗重者。谓前二苦所有种子。种子随逐舍受等故。又粗重者。二苦现行。所有硬涩。无堪任性。名为粗重。由此随逐舍受等法。故舍受等。成其粗重。言不离前二无常等者。不离前二苦也。故论释彼不离二云。或于一时。随在苦位。或于一时。随在乐位。释在地狱等。是随苦位。在第三禅等。是堕乐位。此据赖耶相应舍受。为苦乐二之所映夺。所随逐故。名不离二。又六识中相应舍受。间苦乐故。非恒住舍。亦名不离前二苦也。

疏卷第七

疏或净法界等正法者。谓四智法身。有义。无为而不为。故云造立。五道皆化。浅深随机。谓之五欲。至人以度物为乐。称为自娱。议曰。造立可然。舍宅体何。

疏起恶见损坏深故者。问前长行中。解城邑者。唯是佛法。今者既是城邑之中。云何而容起恶见耶。答见不正者。皆名恶见。非是邪见谤因果等。有义。善少妄多。名生喑等。外则受于机毁。内为众惑所瘵。

疏理居教内等者。问佛比长者。即佛在内。今何言理在教内耶。答人无别人。法成人故。故理佛也。

疏昔望生死者。即前火宅。言门外也。对此言昔。

疏油谓八断行等者。对法论第十广明。疏虽具引。然稍丛杂。读者难悟。今逐难处。而略展之。易者不言。彼云。略摄为四。谓加行。摄受。继属。对治。加行者。谓欲精进信。欲为精进依。依信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为得此义。发勤精进。如是欲求。不离信受。有体等故者。释曰。先由欲数求证彼定。欲得此义。方起精进。是欲精进。正名加行。信欲二种。是加行依。亦名加行。有体等者。等有能等。如是所信。摄受者谓安。由此轻安。摄益身心故。继属者。谓正念正知。由不妄所缘。安心一境故。若有放逸生。如实了知故。随其次第者。释曰。正念继心。属于一境。正名继属。因引正知。正知相从。亦名继属。言若有放逸下。明正知也。对治者。谓思舍䇿心持心。二加行力。已生沉掉。能远离故者。释曰。由于思故。思止举等。由舍故离诸沉掉也。䇿心舍沈。持心舍掉。问既言断行。而断于何。答按中边论。为除五过。修八断行。言五过者。一懈怠。二妄圣言。三沉掉。四不作加行。五除沉掉已。复作加行。初之四行。灭于懈怠。后之四行。随次灭余后四之过。

疏油谓六支至生大怖等者。按显扬论。第七广明。疏引大意。不具不次。初学难悉。今依论次。兼略释之。言六支者。一若诸苾刍。尸罗成就住者。谓于所受戒体。三业无犯根本。名为不破。不毁轻戒。名为不空。并皆具足。名成就住。二守别解脱律仪者。谓七众戒。一一众中。戒体非一。故名为别。涅槃名之。为解脱也。律谓法律。仪谓仪则。别戒防止。是祈涅槃。名别解脱。三轨则所行。悉具足者。谓于威仪或于所作。或于方便。修善事中。轨则具足。四所行具足者。谓屠肆淫室。诸不应行处。皆不得往。有识损故。余无谤伤。即可行也。五于微细罪。深见怖畏者。谓犯小随小学处。犯已可出。皆名微细。谓遮戒体。名小随学。除波罗夷。容可忏者。名为可出。谓诸菩萨。持轻等重。于上少罪。深生怖畏。谓勿令我因此小罪。不得菩提。不悟二空。不证涅槃。堕于恶趣。由斯小罪。见生大怖。或时犯已。疾疾忏悔。六受学学处者。谓白四羯磨等。受具足戒等。名为受学。二百五十戒等。为所学处。然有三时。闻其学处。一受戒时。闻其学处。二从和上阇梨。及朋友所。闻其学处。三于半月说戒之时。闻其学处。问第一二者。而有何别。答缘具受得。名成就住。若受已后。运运相续。为求解脱。名守解脱。问第四不往屠肆等家。与第三中威仪何别。答第三但明能行威仪。第四唯辨所行之处。又前但明是处应行。犹自未明所应不应行处之相。故二别也。问六支即或。何得云油。答赖六具足。戒学圆满。故得名油。

疏始于今日方得果体者。问虽复回心。犹未逮信位。岂果此时而已得耶。答既能回心。依大教行。必得名得。或即大教。亦名果体。如前乘车游四方义。

药草喻品

疏论第三人至种子牙故者。五乘等别。名种种异。众生各有本有新熏善根种子。佛随彼性。为说于法。令各自善而生现行。名生牙等。有义。众生过去。禀过去佛五乘教门。有五种子。感佛出世。说五乘法。令五种子。生五乘牙。乃至果实。议曰。若无本有。过去禀教。亦何能生三乘无漏。故前义胜。

疏三乘二圣发修亦别者。大小菩萨。名为二圣。

疏如说四谛三根俱闻者。即鹿野菀。转四谛轮。三乘云华。悉皆闻之。语意可悉。

疏然于其中至义残者。若无上等。与七喻文。而有别者。即无上等。名为文残。若一文中。明喻无上。无上即名为义残也。无别文故。不名文残。

疏仍名为残者。仍字误也。应为乃字。

疏破乘同病者。问二乘昔执乘有差别。为除斯病。说于此经。故方便云。唯一乘法。无二无三。今说药木生长不同。显乘有异。二乘在席。岂不疑耶。答略有四释。一破求大者疾。非为二乘。唯应度闻。故无疑也。二品有二意。为声闻类。说能资之雨。为小菩萨。明所润草木。二乘领雨。亦不疑生。三二乘闻此。还执乘异。为斯下说授记除之。显乘平等。四上根等类。虽闻此喻不疑。良以回心。领解真旨。少袪法障。于理不愚。故无疑执。议曰。第四解善。若据初解。二乘不闻。云何得言为中根者。而述成耶。第二解中。分同此过。若第三解。有无穷失。说乘平等。还执乘同。乘同既痼。亦应更破。便破无穷。故前三非。若尔。论云破执乘异。为而授记。显乘平等。岂不相违。答论中但言。因执乘异。说乘平等。不言此执。自闻药草后。而复生也。或二乘利钝不等。钝闻药草。其病因生。为说授记。准此理者。后二解善疏今取行药至不能生长者。今此法喻。互影说也。法举其行。影喻取草。喻除石药。显法不取教理及果。

疏有草非药者。问传云。婆沙论云。何故色界无草木耶。答由色界中。以云为地。故无草木。欲界众生。多有病故。是以于地。多生草木。又四分律三十八云。得叉尸罗国。有贤。姓阿提梨。字宾迦罗。极善贤道。耆婆童子。往彼受学。迳七年已。师与一笼。及堀草具。令于其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非药者。童子依师。求非药者。周竟不得。空还白师。师答耆婆。汝医道成。准斯草者。无非药矣。今断有草非药。岂非爽欤。答有二释。一虽草皆药。而非一草治一切病。望不治处。即但名草。不名为药。疏据此理。云草非药。故智度论四十四云。譬如药师。和合诸药。冷病者与热药。于热病中。为非药也。又三十九云。如如好药。不能破病。不名为药。二婆沙论。及医王等。并不言彼诸草皆药。亦不为证。二释任取。

疏三根亦尔至五乘种异者。问菩萨岂亦不知他耶。答少分而知。理即容有。合明悟者。斯即无矣。故涅槃经云。十地菩萨。不能明知众生佛性。斯证非一。

疏倒者至为破者。此一段中。有四句也。第一三句。二字为句。第二四句。六字为句。有错读者。因漫穿凿。理随句矣。今故明之。

疏不唯成就者。大唯得圣。小有二释。设取地前。亦多劫修。亦名成就。经益于彼。但名成就。非是创心。不名生也。疏文虽不然。理亦何爽者。文虽不说雨为其药。理即无违。爽犹失也。文不然者。即经云。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密云弥布。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皆不言雨而为药也。上下非一。

疏又前譬喻至药草为喻者。彼亦合明欣猒。总为譬喻之品。此品唯彰所润水草。故但药草。以为其号。

疏讶言合理者。讶者嗟也。

疏圣德微亦许同者。微犹少也。少分亦得。同于穷子。或声闻人。圣德微少。故同穷子。

疏法中有四等者。观于经文。与疏科目。全无行相。着下喻合。肩目方显。长寻可悉。

疏或由佛达法等者。问与前何别。答前解由佛。达法识机。令所化生。而各受道。故云令彼各得生长。后释受道。亦属于佛。佛受道已。然后能令三乘各益。故疏说云。令三乘别。

疏虽作此解至及成别意者。顺前开示悟等文也。与今此文。意有差易。名为别意者。

疏类依性有故说为横者。此释伏难。难云。既一一乘。四类不同。何不名坚。乃判在此横滋之中。故今答云。为依横故。故亦名横。

疏此名坚长者。二木之中。三品上中。增益差易。故名坚长。

疏三摩䟦提乐意生身等者。此乃四卷楞伽第三卷也。如彼广辨。今者略释。疏之所引。正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通于有心无心定也。此位菩萨。由依于定。得受变易。变易之身。而随意生。名意生身。今云意成。随意而成。但转易故。以非新起。不名为生。问彼经但云三四五地。云何今说五地耶。答实初二地。亦得此身。但初二地。定未自在。略而不说。由定自在。于变易生。有胜堪能故。有义。前之七地。皆此身摄。经举中三。明摄前后。余四地也。经家好略。故不全文。

疏觉法乐自性意生身者。而能察知有为幻法。悉无实体。生身同前。故经云。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问经云谓第八地。今据何义。兼取六七。答得无相观。即能觉法。如幻无体。六七二地。既有此能。何故非此第二身摄。然六非长时。七有加行。以非胜故。故经不言。故无违矣。

疏种类俱生无作行等者。随诸众生所有多类。菩萨而能现同类身。应彼多族。名为种类。种类之身。一时能现。名为俱生。能任运现。不假功用。名无作行。身等如前。

疏但说舍利至更无别位者。问引此云何证无十信。答若也十信别位者。应言舍利已过十信。至第六住而方退之。既不作此说。故知无别位。

疏今乃竖通三位者。即三品也。

疏众生闻之至不自觉知者。除佛已还。余圣不能知于自他。委曲皆尽。故有颂云。如一孔雀旋。有多种色类。此何业能感。离佛无能知。

疏一三慧所缘等者。此义如章。具辨同异。今略启发疏所言者。一所缘者。若依小乘。俱舍所引。婆沙师说。闻所成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义故。修所成慧。唯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天亲说云。今详三相。无过别者。诸修行者。依闻至教。所生胜慧。名闻所成。依思正理。所生胜惠。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胜慧。名修所成。说所成言。显三胜慧。是闻慧等三因所成。观天亲意。闻唯缘教。思唯缘义。修慧亦尔。大乘说者。三慧皆通。缘于名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观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俱于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因位。八地已上。一体义分。七地已前。各有别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慧。唯有修慧。二三慧行想者。若小乘者。大毗婆沙四十云。若于二藏十二分教。受持转读。究竟流布。名为闻慧。依此发生思所成慧。依此发生修所成慧。评曰。于三藏等。乃至流布。是生得慧。依此生闻。依此生思。依此生修。此断烦恼。证得涅槃。若大乘者。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又于彼义。无倒解了。方名闻慧。听闻已后。差别作意。明了善心。名为闻慧。不同小乘。听闻领受。皆生得慧。具如瑜伽。又中边论云。闻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善根界得增长。思所成慧。思惟大乘。能生悟入所求实义。修所成慧。思惟大乘。能令所求事业成满。谓能趣入修治地故。三三慧体者。此三自性。别境慧摄。名三慧故。通现及种。然识俱者。闻慧唯取意相应慧。若论所引伴类之者。亦通五识。五识由意引闻于声。五相应慧。亦闻慧摄。因中第七。而不外缘。佛果七八。理无闻慧。思慧唯取意识俱思。五非助伴。行相浅故。非七八俱。思可知矣。修慧始终。而合言之。通八识也。

疏二障双圆者。断之总尽。以立圆名。

疏新翻论名前时有者。即本有也。据能起业。生死次第。本有为依。方能造业。本有最初。名为前时。今世生有。虽最初在前。唯一刹那。未能造业。故不名前。望义别故。亦无过也。中有准知。如瑜伽论十中所说。有云。中有名前时者。违大论也。

疏谷续者。相续不绝谷之义也。

疏诗云播厥百谷者。按诗七月篇序云。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搜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注云。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避之居东都也。诗云。亟其乘居屋。其始播百谷。注乘升也。笺云。亟急也。乘治也。十月定星将中。急当治野卢之屋。其始播百谷。谓祈来年百谷于公社也。播种也。厥其也。周易。百谷丽于地者。按彼明离卦云。离利贞亨。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于土。王辅注丽犹着也。各得所著之宜也。解云。丽谓附着也。以险柔之质。附着中正之位。得所著宜。故云丽也。言日月丽天等。广明附着得宜之事。

疏此是小草者。此有二释。一黑蒲桃者。喻无姓人。指前蒲桃名此是也。二三乘有姓。名之为草。禀润能生无漏牙故。此前蒲桃。总喻小草。小草即是声闻之人。议曰。后解为优。若尔。何故疏言百谷甘𧀹蒲桃。以喻中大二草。答前对无姓。而且总陈。今据无姓。委曲而说。无姓之人。配干地故。

疏此依别仪以配喻者。前后小草。皆喻人天。中比二圣。今百谷等。唯对于圣。以明三草。干地乃喻人天之类。又若生身果天人。不名干地。望无漏牙。故名干地。问经论不言。何要斯释。答理应尔也。若以蒲桃。喻无姓人。名为小草。干地之言。复喻何类。由此多途。故疏说云。依于别义。以配喻也。议曰。百谷等三。别喻三草。干地喻彼三草二木所依心王。昔乏法水。名为干地。今得名洽。由心受教。五乘种增。名为并茂。故长行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地即心也。以此释者。颇顺经旨。问如菩萨等。恒听佛说。云何得言二木五草所依之心。名为干地。答此通言尔。又菩萨等不闻之顷。即名为干地。如云收已。地名干也。非元无雨方名干也。

疏谓三乘十地者。十地不同。总有五种。诸共行十地。声闻十地。缘觉十地。菩萨十地。如来十地。今疏所引即初十地。今略辨名。兼指三乘差别位次。余同等义。如广章明。生成佛智。名之为地。又圣人阶级住处。又分有生成。又能为依持生长之义。并名为地。未得定水。以洽于心。名之为干。以能观达。故为慧。在资粮位姓谓种姓。族类之义。渐升胜处。在贵族之中。名种姓也。故智论云。譬如小儿。在贵姓家生。在加行位。见道之中。前十五心。名八人也。智随于忍。故得八名。复别于修。故在见立。故智度论四十五云。是十五心。何以为八。答思惟道中。而用智多。见谛道中。多用见忍。智随于忍。忍用大故。后忍智二。能断能证。八忍中住。故名八人。或有本云。第八地者。即初果向。四果向中。而倒数之。当第八矣。多本无第字。但言八人。今从初义。位可知之。见道十六。名为见地。亦名须陀洹地。欲界九品。俱生烦恼。断六品尽。唯三品在。或小轻微。名之为薄。亦名斯陀。含地。欲界九品烦恼并巳。称为离欲。亦名阿那含地。声闻果满。所作究竟。名已办地。亦名罗汉地。不待于师。自观缘起。而能悟道。故云辟支。辟支梵言。此云独觉。始从欢喜。终尽法云。名菩萨地。一切种智。十力无畏。众德毕满。名为佛地。

疏或七方便至亦名小草等者。望疏上下。此释不正。何以然者。疏断小草。以为无姓。岂七方便。是无姓耶。又疏主意。言涅槃中。第三病人。胜鬘经中。非法众生。亦唯无姓。云河小乘七方便者。亦彼摄耶。故知此中且据未得圣位一边。判属小草。非尽理也。故疏下言。故前解善。亦不取此以为正义。

疏准二乘至亦名中草者。准于菩萨。虽在地前。得名小木大草中收。二乘有学。何非中草。

疏三意生身至故此不论者。此会经中。不说有学为中草。所以经中但云。起六神通。及得三明。不明有学。会意可知。议曰。经中所言。知无漏法。亦兼有学。有学亦能分知无漏。准此斯理。无诸妨矣。

疏前解为善者。释前长行。诸树大小。竖长之处。二乘方便。名中草下品。地前菩萨。名大草下品。以为正义。今指彼也。寻之可悉。

授记品

疏十四不可记者。按大般若经。有十四不可记事。世间常耶。无常耶。亦常无常耶。非常无常耶等。为四句。世间有边无边等。为四句。如来死后。有耶无耶。亦有亦无耶。非有非无耶。为四句。命与身一。为一句。命与身异。为一句。通前十四。有外道等。于十四中。有所问论。佛皆不记。问有微皆答。可称种智。而难不酬。何名正觉。答称理而问。答引义利。故为释之。乖。正从答便无益。故佛不记。非不记故。便非种智。故瑜伽论六十四云。有四因缘。不可记别。谓有无问等。一或有无故。不可记别。谓有问言。我于诸蕰。若异不异。常无常等。二能引无义利故。不可记别。如来自言。我所证法。乃有尔所。而不宣说。何以故。彼法不能引义利故。三甚深故。不可记别。诸问言我是有耶。此不应记。勿彼即于诸蕰执我。或离诸蕰。而执有我。又有问言。我是无耶。此不应记。勿于世俗。言说士夫。起损减执。如是如来死后有耶等。皆甚深故。不可记。或有法尔不可建立。故不可记。谓有问言。诸法真如。于彼诸法。异不异耶。此不可记。何以故。彼法尔不可建立异不异故。问四记之中。是置记摄。云何复说不可记耶。答非总无言。名不可记。但不为记所问世间常无常等。故云不记。有斯问者。应语彼言。如来世尊。于斯不记。以言息置彼之所问。得置记名。由彼所问。不如理故。所以不记。问彼问云何不如理耶。答远离因果染净所应思处故也。

疏有一比丘至种种诃者。问十二因缘。岂无体耶。若有体者。佛何见诃。不为记别。答言他作者。谓所妄执神我等类。能造我等。而体既无。所作缘生。故亦不有。皆遍计故。故名无体。佛不为记。

疏非前二全后一少分者。经今授记。望三记中。前之二种。全不相摄。摄第三中。大因果之一分也。问当成于佛。岂非殊胜有果体耶。何故不摄前之二种成佛。既是胜人胜理。复何不摄第三全耶。答所问之法。有体义故。名为有体。望因能有当来胜果。说彼弟子。名为胜人。不约佛事。故望义别。摄不摄异。

经虽有魔人皆护佛法者。问坏善事故。可名为魔。既护佛法。魔义何立。答处居魔位。以得其名。佛因所感。能护佛法。有义。秽土之中。一向有魔。能为留难。纯净土内。一向无魔。中容之土。亦有亦无。不同余方。示现为魔。故护佛法。

疏既怯威严所以战惧者。问习种俱亡。影鸽无怖。一何圣者。犹惧威严。答如来大悲。诚不威物。声闻小智。妄起惧心。今举妄情。云怯威德。有义。三人自谓已解大乘经。佛犹未见为授记。三人复恐。自所解非。堕增上慢。故悚栗也。又喜次至惧。惧于未堪。喜惧交集。所以悚栗。

疏名即名假至相假者。按大品等经。假有三种。一者名假。二谓受假。三者法假。名即是彼三假名收。相即摄彼受法二假。由悟三假。故名名相。

经劫名有宝国名宝生者。空理为依。起尘沙德。

法华玄赞摄释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