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禀润各异者。经云。一云所雨称其种性等者。一云者佛身也。佛身为能雨。雨为所雨教法也。称其种性。所滋长也。而得生长者。最初闻教发心。熏得菩提心种子。名生也。多时修行。名长也。华果敷实者。敷字配上华。实字配上果。华敷喻闻教也。华敷见蕊。喻修行众行华开见蕊。必能结莲。教若开敷。必能行行涅槃。

言以教对理等者。因解此经文说三乘五乘差别。便论乘藏有异。问教既是一般。如何唤作乘藏两差别耶。答疏云。以教对理等。教即一雨理。即真如理也。

言或以教等后等者。以教对回心已后成就之根。只有一大乘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

言所说理法唯一相故者。结前。以教对理。而忘其机。名一雨。

言退性究竟并作佛故者。结前。以教对后。不定性成就之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也。

言以教对根忘其理法者。名三乘。此上通结定不定性声闻缘觉也。

言或教对初根未熟位者。不定性根。未回心前。名初根。而有所运。名为三乘。亦名三车。

言随彼根宜初傍等者。结也。问何名初傍诱引法。答四十年前说小乘。名初引法。亦名傍引法。灵山会上说一乘。正直舍方便。亦名正引法。亦名后引法。牟云。若对定性根。说三乘法。总名正引法。若对不定根。说二乘法。名傍引法。说一乘名正引法(上明乘差别门下明藏差别也)。

言若以教含行名为三藏者。即是三学。戒定慧也。以教诠戒行。名律藏。以教诠定行。名经藏。以教诠慧行。名论藏。

言若以教含理等者。以教含生空理。对声闻机。名声闻藏。以教含二空理。对辨根者。名菩萨藏。问何不说独觉藏。答有二说。一独觉之中以教少故。以少从多。声闻中摄。或从声起闻。独觉亦得名声闻。问既总名声闻。何不先说独觉。独觉最利故。答以狭从宽。故摄入声闻也。独觉人少。声闻人多。以狭从宽。又独觉利根。声闻钝根。若唯说利根摄。钝不着。若说钝根兼利亦说。问草既有三。小草人天。何不名藏。答小草之教。无理可含。不与藏名。

言阿阇世王者。证有三藏也。

言今以教对理等者。问阿阇世经既有三藏。何故此经言一雨。答今此经以教对理。及后根定一。名为一云一雨也。

言现有所对之机者。道理名理。或生空理有浅有深。对此明二乘异。

言教对机理者。教对三根声闻等之道理。名声藏等。

言将显理之教等者。结前教得乘。名所由也。上来辨藏差别了。

言三乘种性等者。解经。虽一地所生同一真如地。增上得中说生。如草木各有自种子。事须得土地。地中方生叶茎。名增上得也。

言依一佛教者。解经一雨所润。名依一佛教也。问前来说山川溪谷土地为能生。草木为所生。此间何故唯说真如名地。答前言山川溪谷虽别。无不离土地。法中胎卵湿化四生差别。无不离真如地。彼处性相双说。此间唯说举性地。所以疏言。依一真理。禀一味教。众生自家尽得生长。不同伏答不知[菛@又]草之有毒。甘草不知黄檗之不甜。声闻不知缘觉姓有胜劣。缘觉不知菩萨性有胜劣。

言此解似疏等者。牟意云。将不自知及不知他解。此名有差别。云不自觉知。即似道理有疏缘。喻中说不解觉知义。然寻下合文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等文。彼合此不知方知。此解不错也。然取合中结文。不如取标文。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等。问且如四果圣人中十地菩萨。皆知自果。云何此言不自觉知。答除佛知已还。余圣不能知自知他。委细皆尽。故有颂云。如一孔雀身。而有多种色。此何业所感。离佛无能知。

言下第三合述亦四者。初法述有四。一佛兴于世。经言。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妄也。二法利群生。经言。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等。四不能自达。经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喻亦有四。一法王出世喻。经云。密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禀润各异喻。经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四不自觉知喻。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第三合文亦四。今经出世者。初法述一佛兴于世。经云。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等。次本喻云。密云弥布一句。今述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此上三句法也。下一句喻。如大云起。

言第二合说教等者。前来法述中。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次喻述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合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言不但等者。体经音声上遍义。难作行相。事须依身说声也。不但身遍。声亦遍故。即百亿释迦同时出。名身亦遍。云既喻佛出世。遍覆故是同时。

言第三合禀润各异者。法述中云。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合之。于大众中。而唱是言。至世尊。

言一唱德号者。问何故世尊自夸德号。唱身中功德耶。答若佛独有。余佛无。即名自夸。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共有故。不是夸也。

言此中四种等者。未度者令度苦谛。未解者令解集谛。未安者令安得道谛。未涅槃者乃至证灭谛。故云如次也。

言已见名今现去皆今故者。料简三明也。即解经中。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今世即现在也。后世即未来也。问何故空言现在未来。不说过去耶。答过去事已见了。现在名今。今现见也。所以空言今世后世。后即是未来也。只将过去境。向今世中收。现在共过去境。皆是已见。又过去境与现在事相近。所以今世之中摄得过去现在。所以经文唯说今世后世。不别说过去也。

言一切等者。一切知根本智。一切见后得智。

言或初是者。即根本后得二智。名一切知。一切见者。五眼能见一切也。佛具五眼。菩萨有四。无佛眼。二乘有慧眼。无法眼。无种智故。

言知开说者。一句标也。

言知诸境等者。释也。真俗谛境开诸行者。是善行恶行。说诸果者。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或三乘果五乘果。又当经配知诸境。十二品一乘境开诸行。雨品为一乘行说诸果。五品为一乘果。亦如唯识三十颂。二十五颂境。四颂行。一颂果。

言又知邪正等者。知邪定聚。开正定聚。说不定聚。大论云。知邪定聚。谓阐提也。开正定聚者。小乘初果已去。大乘初地已去。证理除惑。得决定故。说不定聚者。在地前十住第六正心住已前。名不定聚。第七不退住已后。为正定聚也。知三根者。上根中根下根。开三科者。五蕰十二处十八界。说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宝者。佛法僧。开三毒。贪嗔痴。说三德。断智恩。三界欲色无色。开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又识生死即知也。

言又悟知诸道者。不过十业道。能略开者。十业道中说一二三业道也。能广说者。十业道总说也。

言道有一种者。谓一乘道。道有二者。善趣恶趣为二。或世间出世间为二。道有三。谓三乘道。或三恶道。道有四。谓加行胜进无间解脱。道有五。谓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道有六。谓五道中并修罗。道有七。谓七识住。有八。谓八圣道。道有九。谓九无间九解脱。道有十。谓十业道。疏意从一至十。增数而配。故举初二及十。略去中间。言如理知也。

经言汝等天人等者。此召集也。我有一乘微妙好法。汝等天人八部。总须听来。

言他闻普至者。亦闻世尊唤。一时总到来。经言。尔时无数千万等也。

言为利说二草者。则云。大草中草为二也。中草声闻独觉。

言为钝根说小草者。无种姓人天乘。如来观知根性受道。说当根法。各称本情。所以欢喜。

言生闻有二果等者。听经已后。得二种益。一现在得好果报。经言。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又死了生善处。经云。后生善处。以道受乐。经云。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转轮圣王所坐之处。名以道受乐。不同外道行邪恶因受乐非理受乐也。上世间果。二得出世间果。二乘人离烦恼障惑苦业三。渐得入道。并离所知障故。渐得入道。此第一解。不定性人根未熟。先得人天有漏果。后得无漏果。

言如法以理等者。问如何名如法。何名非法。答牟云。如行三归五戒为因。及十善八戒为因。得人天等果。名如法顺理。若言行无因。自然梵天帝等。受人天乐。即名不以道得也。即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德不处也。问如何不以道而得乐耶。答如猒下忻上等。问彼地忻猒。何名不以道。答如人驰驱得事。纵多因力。后不离横。佛法修行用力虽少。得果长时。乃至展转性成。因此出世也。如行杀生祷祀祈福。名非法。纵暂得安。后必重受也。

言或无种性等者。第二解。无种性人得初人天果。名现世安稳也。有种性人得后出世果也。

言又菩萨道有二等者。第三解。俱是大乘性菩萨得。

言一增道者。相云。增胜殊上之义。即自人天果。道者因也。施戒生故。名增上生道也。此在地前有漏闻熏也。

言二决定者。十地无漏见道。修道。出有漏故。名胜智起。必能断烦恼。名决定也。初增上生道。名得前果。后决定胜道。是得后果也。

言任力者。任福力取人天果。任智力取三乘果也。

言此合前法禀润各异者。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等。今合云。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至生长。

言不自觉知者。法述。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次喻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合文中广也。

言一相者。无异相解一字。无相相解相字也。问何名无异相。答有为之法。皆彼生住异灭四相所迁。故名异也。生表此法本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又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十方诸佛同证此法。离十种相。名无异相也。无相相者。此解相字。上相字遮无。向下相字表有。有无相之相也。

无量义经等者。不生不灭。解无字也。无彼无此。解前相字也。一相无相。解上一字也。

言一味者一无漏味。等者。简彼无漏有为。不名胜滋益。今取无为真理。是胜滋益味也。问何者名味。答真如与彼无漏智。为所缘。能牵生无漏智。说名为味。味者资益义。无漏名胜也(上解味)。

言无体者。解上一字也。故名一味(上依无量义经也)。

言谓解说惑业者。问何名解脱相。答二乘之人证生空理。断烦恼障。名解脱相也。菩萨之人。初地已去。证法空理。断所知障。此离苦集二谛解脱也。问何名离相。答离惑业相。离所知障各别之相。故名离相。不同无漏有为起尽故。起者生也。尽者灭也。简要问。解脱相与离相。俱是无为。二种何别。答烦恼断尽处显得。名解脱相。所知障无处显得理。名离相。二种别也。

言寂灭体相者。问何名灭相。答疏言寂灭等。即是真如。经言。生灭灭已。寂灭之相也。

言所说法体等者。解经中说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即是果中菩提涅槃智性相也。

言又佛所说理者。重解一相一味道理也。

言众生闻之亦等者。正解不自觉知义。经云。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根茎枝叶生长不同。成三草名。不自知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总知也。问众生根性所得功德。自家尚自不知。岂况知他人身中功德事。何故执唯有一无二无三耶。又闻众生既不知。如来知否。答释前之经言。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言有为类别者。解上种相也。

言理本者。解上体性也。又心行作用为种相者。即见分也。心法体性即自证分。或种相是相分。体性是见分也。有云。准经众生体性种相。二俱不知。若配二分。即自证分缘见分。如所更事皆能忆知是种相。云何言众生不知。应非所知境。此约自不难。若望他人。灼然不知。若许。云何慈恩百法决云。一切皆所知所识所通达。皆世俗境故是所知。皆分别识所了别故是所识。皆胜义智所通达。故云通达。答义门谈彼法体。即是所知。由无始来二执俱颠倒分别故。不能知自他种相。即同唯识自应知倒智也。然疏前体亦非无理。众生身中所有三乘智因。四智本种。及清净法界。涅槃佛尽知也。故非无理。但前解约众生通无为法。后解通摄唯有为也。

言此明别知者。疏意有四。一三慧所缘者。问何以如来能知。众生不知。答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起三慧所缘境。经云。念何事闻慧。思何事思慧。修何事修慧。三慧所缘。疏主以九门分别。出体。释名。所缘。废立。诸智相摄。诸行相摄。陀罗尼对明。地证不同。诸门分别。不可广解义门。今应略释。释名者。三是数名。慧是简义。带数释也。慧列不同。有其三种。一闻慧。闻谓能听。即是耳识能闻于声。成是生长圆满之义。慧能简择。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依士释。法菀依主也。思谓思惟观察。由思寻虑。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之慧。牟云邻近释。修者证义。明证境故。体即定数。因定相应所成之慧。亦邻近释。若直言闻慧等。即滥持业。无邻近等。若言所成。便无是过。所缘者。小乘俱舍二十二婆沙师说。闻所成慧唯缘名句文境。未能舍文而观于义。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于义故。修所成慧。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婆沙学喻云。譬如有人。浮深駃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度。当知三慧如次亦尔。若依大乘深密第二瑜伽七十七等。彼说三慧皆缘名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于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闻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双观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七地已前。通凡位说。若八地已上一体义分。一修慧上立三慧用。七地已前各别有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思。唯有修慧。然诸圣教。随彼所宜相增别说。缘名义异。理实如是三慧行相者。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相国引中边说。一者闻所成慧。唯大乘由闻文义。忆持不忘。名闻慧行相。二者思所成慧。于彼文义。而生智解。名思慧行相。三者修所成慧。于定观察名义。而能修行。成就事业。名修慧行相。又十地论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如渴思冷水。如渴人逢水。且饮不能简择水之好恶。如慧缘教不能简择善恶也。三者。如饥思美食思慧。如吃饮食。在口中觉咸淡有资益。思慧于彼文义而能观察。深取所缘。三如病思良药修慧。如人有病服药即差。服药如断惑。惑尽如病差。四众蜂者。依彼三慧修行圣人如众蜂。得涅槃果如蜜也。三慧体者。经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相国此三自性。即是别境中慧。通现及种。思即遍行中思。修慧必于定也。于中闻慧唯取意识相应思惟。所引伴类。亦通五识相应。第七识内缘第八。不缘教故。第八果位方有慧俱。果位无闻慧故。思慧唯意识俱慧。五识俱慧。行相浅故。非第七者。在无漏位。行相深故。佛无思慧。非第八故。修慧体通八识。俱有三界分别者。欲界无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无思。𣫍心入定故。无色无闻慧。以无声教故。

言四以何行得何果等者。解经以何法得何法。以何教行名以何法。何理果名得何法。得因得果二差别也。初声闻人依四谛教。观生空理。修七方便行。得声闻果。十二因缘三性教等。问何以将闻慧。解经中念。答唯疏主章中引大论十三云。云何所成地。谓若略说于五明处中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故此经中言念何事等也。

言但说药草者。问佛四生九类总知。何以知三慧。答此但说药之草者。即知。故不说三恶趣众生也。虽是草不名药。既非是药。亦无三慧。但得知人天五乘之体相。是药草故。不说知余非药之草。恶趣种等故。此不说也。非实不知也。

言地谓种子等者。疏云。有三般。一种子与现行为地。二心行相见分与熏习为地。三自证分与见分为地。故名种种诸地。此间地取有为种子名地。不同前佛教名一雨。一真法界名一地。于彼一地。其中有四生三乘。佛悉知之。众生不知。何言唯一无二也。

言或是心行者。五乘众生种类中。八识之中等余心所。体性自性自证分也。种相见分也。

言举第四喻等者。初法说。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后喻合前。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当唱合。经云。如彼卉木等。

言此初也者。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经云。如来知是一相等者。一相无异相故。不被四相所迁也。一味者。一无漏味之法也。所谓解脱相者。声闻人烦恼障尽处。显得生空理。名解脱相。菩萨人证法空理。所知障尽处得理。名解脱相。离相者。声闻人烦恼障尽处得理。名离相。菩萨人所知障处得理。名离相。灭相者。涅槃寂灭名为灭相。生灭之灭为灭相。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

言终归于空者。由佛识达真空之性。体即真如。非空不空。即是圆成实性。能证智即是一切种智。菩提涅槃拟将此为众生说。顿说不得不免。将护众生。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所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若不将护众生。即合初说大乘。后说小乘。

言为生浅说等者。路意云。说三乘差别为因。今声闻等回心取大。契理断障得智。故便成种智也。

言二障双等者。谓正体后得是能断。烦恼所知是所断。即所断二障既已双尽。能断二智亦复双圆。今显所断。显能断也。

经云汝等迦叶甚为等者。问何故世尊劝他迦叶生信耶。答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故。劝生信也。

言颂前第者。前法述有四。佛兴于世。长行云。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二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四不能自达。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以颂前后。略不颂中间两。段也。今一颂述佛兴于世也。

经言破有法王者。说法身也。出现世间者。报身。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化身也。

言能破一有等者。欲界色界无色界定散不同。福业不动业。业虽不同。同是业感。业同故。故名业有。业即是有。故一有故也。不同无因自然等。

言或二有等者。前世业名本有也。有是苦果身。生有后死有前。名本有。有云。中有者。死有后生有前。名中有。问何不取生有死有耶。答以彼二有唯一刹那。故不言也。

言或破三有者。即是三界苦果身。名有也。

言前时有者。相国等诸抄取本有。名前时。有当来生老死支。由今身造得。名前时有。只今此身亦由前生本有身上造得。据能起业。生死次第。本有为依。方能造业。本有为最初故。名前时有。生有虽初时少不取。路府取中有。即违大论文。取本有为正也。

言或破七有者。五趣外更加业有中有。业能亲感中有。趣生胜故偏说。章敬云。或五趣是所趣。业有中有为能趣。能所合说。故成七有。烦恼疏远。故不取立之。

言或破九有者。谓即九地也。

言九有情居者。大小乘同。俱舍论偈。依七识住。添成九有情居。颂曰。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辨曰。一身异及想异者。欲界人中六欲天。有尊卑上下大小不同。身异。于中有苦乐想。不苦不乐想。名想异。是第一识住。二身异同一想者。初禅梵王为主。梵辅为次。梵众为卑。故有种种身异也。想一者。梵王计云。或能生诸梵。诸梵计云。我从梵王生。想一。是第二识住。三身一想异者。言身一者。二禅地中无尊卑上下。身形无别。名身一。言想异者。有喜舍想也。以二禅爱动踊忻猒不同。故名想异。是第三识住。四身一想一者。身一者。第三禅中无尊卑上下。故名身一。想一者。同一乐想。名想一。是第四识住。空识已上无身形。唯有一想。谓空处唯有一空想。识处唯有一识想也。无所有处唯有一无所有处想。兼下三无色。成七识住。对治计识为我。故劝住七识处也。取无想天及非想处。彼能坏识也。又非三恶趣众生识不乐住。故不立识住也。若九有情居者。七识住中。更加无想天及非想处为九。

言或破二十五有等者。四洲四恶趣成八。四趣即三涂修罗也。梵王成九。六欲天帖成十五。无想十六。五净居成十七。四空处及四禅帖八。成二十五有也。问何故初禅别立梵王。答臣主异故。于梵辅梵众之内。别立梵王。问第四禅中何故别立无想五净居。答无想天唯外道居。五净居唯圣人居。故别立也。已前泛明一切破有。次下当经中破有。正是此经中破执乘。无别体也。

言初句法等者。此四句经文。总三身三德。不得别配三德三身。但于化身上配即得。初句法身者。破生死有。显法身故。次句报身者。生长为出现。有为称世间。此有二解。一云。由自受用身。出三界生死。故名报身。三界生死即世间。二云。约他受用身利众生故。现于世间。名报身。二说俱得。下二句随众生欲等。配大小化身。

言此明如来说者。长行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偈云。如来尊重等。述也。

言斯要者。法华经也。四十年来不说。名久嘿也。不务速说。四十年前不说也。切云作默静也。亦口边作也。

言专好缄嘿者。不同凡夫多唇饶舌也。

言此重述者。长行云。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此偈有智若闻等。述也。四十年前恐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惑。则为永失。根未熟故。强为说。诽谤不信。千劫万劫堕在三途。名为永失也。

言此颂第四不能等者。长行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今颂述云。是故迦叶等。是故迦叶随力为说者。约束之词。前云。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先权后实。说名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也。若执乘无别。名不正见。初方便后真实。名种种缘。由佛知众生根。随根说法。随力说。

言文因前起者。因前无智疑惑文起。所以言是故。

言初三颂合述初二喻者。合字应作蓄音呼也。

言犹如大云等者。长行本喻中。初法王出世喻。蜜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颂述云。迦叶当知等三句。述初法王出世喻也。遍覆一切一句。述长行说教普滋喻。长行经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言云有七德者。解经慧云含润等。七德也。疏主添三加成十德。一慧云。云有二种。一干云。二含云云。法中论。天魔波旬变身作佛。不解说法。如干云无雨也。佛身如云说法。含润云也。喻上说因龙起雨。水因龙从。诸处江河中得水来。及成雨。法中论。自受用身如龙。化身所说法。还从自受用身上起来。先布云了。待众生作务了。然后下雨。佛身亦尔。

言应器熟等者。成佛了三七日思惟。含法不说。即是含雨未施之状。

言电光晃曜等者。问此间叹云德。何故说电光雷声。答依云有故。总名云德。

言为作导明者。电。切云。阴阳激曜也。夜后月黑人行。电光能引导明也。如来于智身中。而现身光。导引明故。喻佛智光导众生。生死黑暗。目因之见种种色。

言惊觉群生者。迅雷风烈。君子必反。蛰虫闻雷启户。凡是含识遇佛修行。虫开户则生长方成。人修行而解脱必得也。疏外解也。如来说法音声。根门方所。雷声喻佛美妙音甚深如云。

言魔恐怖者。佛出世间。化他眷属尽。故恐怖也。航者。胡郎反。船也。取䨱阴义也。

言日光掩者。前来慧日大圣尊。喻佛。此间将日况烦恼也。如来出世掩蔽烦恼之日光。令众生心地上得清凉故。

言六地上清凉者。则云。引摄大乘云。有余涅槃名清。无余涅槃名凉。问下云干地喻无性人。既尔。岂无性人亦得涅槃。答地义虽同。俱在生死。有性无性干湿不同。故说涅槃有得不得也。意言虽同真性如地皆同。干湿二殊。有性无性。不可干不名地也。今取湿地。何所相违。

言七叆叇垂布等者。喻上说云色叆叇。䨱地而来。名垂布。承揽者。手揽得之不盈手。放之不离掌。可以身承。可以手揽。章惊。承者如道谛可修。揽者如灭谛可证。若望实可承可揽即不得。法身上不可身得。不可心得。智证法身理。无有少法可得。故有似得之状。如来慈悲起化身。䨱阴众生。众生者着之。如似求得之状。其实欲得作佛。事须三大劫修行也。叆叇有三义。一昧暗义。二云兴盛貌。三云䨱日义。荟者(于会反)亦乌对反。王宫现八相成道。叆叇云也。

言非正得者。意云非如身手执取故。言非正得故。下云以智证故。以上言当得作佛。作佛即是得于菩萨。故此通也。

言一次前文等者。喻上说云则起于世间。喻佛慈悲云雾荫一切。二云则龙能现起。化身还从报身所起。三雨能滋润萌牙。喻如来说法利益一切故。

言此即初也者。一偈雨功能也。长行述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云云)。次喻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颂述其雨普等四方俱下。喻上说雨遍四方。总下率土充洽。法中论。法界内四生。总是如来所化。雨即有草木处即下。更无两般。

言涅槃经等者。经云。如来说法平等而说。不观众生根性。无有菩萨多说。声闻少说。梁武帝交云法师祈雨讲经。至其雨普等。便是言不观种性字。合是姓氏之姓。非种性字也。不简种姓。贵贱皆说也。流澍无量率土充洽。皆雨功能也。问佛如何遍卵湿生法。答人中有胎卵湿化也。

言此明所滋长体者。长行喻云。小根小茎小枝小叶。至诸树大小。随上中下。横滋竖长体也。今二颂半。述初一偈总喻三草二木。所以疏科作总也。次下一偈半别滋种性。此二偈半经文中。药草品配声闻缘觉菩萨大草也。小草无种性人。配干地普洽。但言干地。不言草也。由此百谷苗稼甘𧀹蒲桃。缘经文不等小草。疏又只言喻中大二草。所以诸抄分配不同。

言百谷者。续也。种子生长。渐渐多。一颗去三年。成一百石。名续也。章敬云。出说文。传种不绝义也。杨泉者。人姓名也。造物理论。百谷名物。理者道理也。

言三谷各二十等者。一黍稷。二粳糯。三𦬔豆。各二十。计成六十。四蔬五果子。事须取果子。共四十。成百谷也。

言诗曰播厥百谷者。证前百谷也。诗即毛诗。厥由其也。播由种也。布也。

周易云等者。丽者附着之义。各得所著之宜。

言百谷甘𧀹等者。有云。一将百谷配大乘。菩萨所知博达广多故。况谷多也。二甘𧀹独立。况缘觉。三蒲桃依架。况声闻依佛而住。二云。百谷配声闻。声闻种性多。故百谷也。二甘𧀹最少。况缘觉。世间中有缘觉性人最少也。三者蒲桃。况菩萨。大乘引蔓傍滋。荫四生故。前解违疏。后顺疏文。疏文云。中大二草先说中。后说大。明知百谷不配大乘也。此上三般况中草大草。中草摄二乘。

言张骞西域等者。出博物志也。

言蒲桃有白黑黄者。合言白黄黑。八地已上名白。七地已前名黄。地前名黑。出广雅文。

言无种性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一种禀雨。草木不生。名干地。天雨虽普。其如枯木。干地纵得沾草洒木不生。法中论。无种性人虽禀正教。不生无漏智牙。喻如干地也。问前来小草况人天。亦是是药草有生长义。此间何故不说小草。答前来约出世种一处说。故收小草。今此唯约出世种说也。其小草配干地也。不能生出世种子也。

言此依别义等者。简要云。前后将小草皆喻人天。今此将干地。乃喻人天之类。故名别义。以配于喻。有云。唯约有种性。不取无种性。故名别义。有性之类。因此雨故。而能滋茂无漏慧牙。无性不然。所以除也。

言苗稼者。喻声闻因果别也。苗即况因。稼即况果也。

言又在野者。第二解也。但总喻声闻。不分因果。此中含定性声闻。此中解有种性。与诸抄别。但有三乘圣性。总名有种性也。

言初二颂禀润等者。此三行颂都述。向前长行。一雨所滋。禀润各异。并横滋竖长也。且初二颂禀润生长者。经言。其云所出等四句经文。总解草与木横滋竖长各异。次经云。一切诸树等四句经文。至生长者。所以牒解云。上中下等三品不同。唯在竖长木。上长行两师释。不同第一师。八地已上名大木。初地至七地名小木。合分三品。五地已前名下。六七八地名中。九十二地为上。第二师地前为小木。初地已上名大木。大木少木各分三品。且小木三品者。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大木三品者。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八九十地超过世间二乘道故。

言称其大少等者。大小二木。曲有三品故。根茎枝叶义。言曲者。如言曲分为三。大小木早是一重。更名有三。故名为曲。有本云。并亦通无失也。

言如前者。如前长行中解教理行果。配根茎枝叶也。

言此等各有等者。解禀润体泽也。经言。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三草根茎枝叶向上。皆有华果。

经言一雨所及皆得鲜泽者。光色鲜泽。通草木上有也。问此等之言。目于何法。答目彼根茎枝叶。若尔。根茎等上。一一法上。云何得具华之与果。答前长行中。以教理行果。配根茎枝叶。今言各有者。意云此教等上教行是华。理果为果。故言各有。以前配根茎中。第一解配教等四。第二解依胜劣。以果行理教。如次配故。今言各者。即此二解中各也。今谓上言草木藂林。即摄三草。此三草各有华果。华即教行。果即理果。非是将华等。历根茎枝叶上。一一有之(牟解)。

言第四不自觉知等者。长行法述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长行喻述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一偈述。如其体性等者。所润是一。教也。而各滋茂。根也。如何唤能润之教。作所润耶。答所望不同。若约能滋说。教为能滋。根为所滋。若约众生。根为能禀受。教为所禀受。教却名所润也。只如待说何因。若将因对说。因为能取。果所取。若将因望自身说。因却是所也。

言三乘众生等者。解而滋茂。不自觉知也。

言智有异故。名出差别之所以也。

言第三段有三十六颂半等者。唯合长行中前三喻。不合第四不自觉知喻也。

言初二颂颂初二合者。述长行法王出世喻。说教普滋喻。长行喻云。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长行合云。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合法王出世喻也。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合说教普滋喻。今偈云。佛亦如是。出现于世。此两句法也。譬如大云。此一句喻也。此上三句述法王出世。合也普覆一切已上五句经。说教普滋。合也。

言第二段三十四行颂半述禀润等者。长行喻文有二。初一雨所滋。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已上标从小根小茎下。横滋竖长。后禀润各异一云所雨。称其种性下。是长行合又有二。初法后喻。法中有四段文。初自标召集。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下。名自标唱。从汝等天人阿修罗下。召他集。第二段他闻普至。尔时无数千万亿众生来至佛所下。第三段佛应导利。如来于时观是众生下。第四段生闻获益。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下。今颂中唯述长行喻中三段文。不述第二他闻普至也。

言初三颂半标者。长行有三。初唱德号。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如来(云云)。次唱利用。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后唱知见。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下。今三行半颂。唯述德号利用。不述唱三明知见。今且一颂半标德号。经言。大圣世尊至之尊。目标德号。次二颂唱利用。经云出于世间至涅槃乐。

言佛应导利有五者。初二颂佛说胜法。长行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至快得善利。今颂中有九行偈。今当第一段二颂。佛说胜法。经云。我为世尊无能及至涅槃。

言正法味等者。中方土其味甘故。故言味甘。法中损害名苦。利益名甘。如言甘雨。今谓露者。即甘美之雾也。

言为大乘因者。经言。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即小乘也。常为大乘等者。即小乘与大乘为因也。

言平等说法者。二颂半平等说法。经言。我观一切。普皆平等。疏解云。物我亡故。经云。无有彼此爱憎之心。疏解云。爱憎断故。无有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与他人说小乘也。

言亦无限碍者。若说法不平等。便有限碍也。

言即前亦云若人信等者。即方便品显胜德也。意言信佛者初发心。归佛者后修行。如来不为欺凌轻贱。而不授大。纯化以小。亦不诳逗初许与大。后不与之。所以者何。以佛亦贪惜大乘。诳而不与。亦无嫉妒。畏彼证大而欺罔之。以无贪嫉等故。内离诸恶。故同彼也。

言专为利益者。经云。常演说法一颂半。

言利乐时故者。意言利乐之时。不可说卧也。如佛一时患背痛。敕阿难。为比丘说七觉支。至精进觉支。佛便起坐。故不卧说法也。经言。去即入涅槃也。来即入生死来。坐即四十年来说大乘。立即待机熟也。

言但观善根等者。路问既有邪见毁戒。如何得有善根而为说法。此亦不然。如舍利弗云我本着邪见等。何妨有善根成熟时。即为说法也。

言生闻获益等者。长行合中云。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以道受乐。

言初一颂总标者。经云。一切众生。一颂等是。此述前长行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此颂云。随力所受。住于诸地。前云。既闻法已。此颂云。闻我法者。

言住于诸地者。路云。十地不同。总有五种。谓三乘共行十地。声闻十地。缘觉十地。菩萨十地。如来十地。今是三乘共行十地。地生长圣智。名地。又圣人阶级住处。名地。又能为依止生长之义。名地也。

言谓三乘十地等者。干慧地未有定水沃润。名干。以能观察。名慧。牟云。在资粮位。唯闻慧故。二种性地。习成转胜。种性益增。名种性地。在加行位。此位尊高。如大贵族。名种姓地也。三第八地者。阿罗汉果。阿罗汉向。乃至初果向。从胜向劣。初果向为第八地也。亦有云八人地。文虽不同。义无别也。四具见地。初果无漏智名见。问何名具见。答具足成就十六念心。名具见地。此在预流果。第五薄地。欲界修惑九品。已断六品。有余三品。烦恼轻薄。故名薄地。此在一来果。第六离欲地。修惑九品断尽。已超欲界。名离欲地。在不还果。第七已办地。声闻果满。所作究竟。第八独觉地。不待于师。自观缘起。而能悟道。第九菩萨地。始从欢喜。终尽等觉。第十如来地。一切种智。十力四无畏。众德毕备。名如来地。

言既下别说等者。问三乘各有十地。何故此间说三乘共行十地耶。答既同下别说三草故。于初偈总说三乘教。拟解别先须说总。故总中说三乘共行十地也。

言或凡夫地者。解经住于诸地也。此中含得有种性凡夫及无种性凡夫。缘此一行经文。总说三草种性。后唱别说之中。只说中草得圣已去。不说着见道已前有学凡夫。所以疏中含得有种性凡夫。二乘有学地。通凡有学圣有学地。即阿罗汉也。前言凡夫地。据生人天之凡夫。不言三涂也。经言。闻我法者等。不尔。三恶纵不闻法。自得住故。人天藉闻法也。作第二解也。

言或此所说等者。即是小乘人天无种性。二乘性声闻缘觉。大乘性即菩萨。各各种性。望自修行。总名地也(上一行总标了下别显)。

言一颂小草等者。经言。或处人天转轮等。四颂等者是。

言无种性人等者。问岂无种性人不作三涂身耶。答此说人天身少草。禀雨生长者。说三涂身。是草非药。虽有生长。不禀正教雨。故不说。问岂一切释梵之王。皆是无种性耶。答于中亦有有种性人。作释梵轮王者。今说无种性人极头。是释梵轮王果。约极处说。问争知无种性人不定作人天身耶。答经自云或处。或字者不定义。

言善戒经等者。问何知无种性人极头得人天果。受人天乐。名小草耶。答疏言善戒经等。

言或七方便等者。疏主此中说小草。有两意。初取人天无种性人为小草。次第二解。取小草。七方便人亦名小草。此是何意。小乘七方便人有大乘种性。何故共无种性人一处收耶。答缘经文唯说无学。不说圣有学及七方便人。经云。声闻缘觉是中药草。准道理商量。圣有学向中草中收也。经虽不说。道理可通也。经文云。知无漏法。有学分知也。无学全知也。其七方便人有种性者。凡异圣故。不合向中草中收。所以经言。或处人至是小药草。七方便人天身故。向少草中收。故前标云。凡夫之人至是小草。七方便人既是人天身。故向小草中收。故前标云。凡夫之中含得有种性者。亦名小草。若不尔者。便无所属。疏主且据未得圣位一边而说。寄在小草中收。未是尽理。

言即胜鬘所荷(至)涅槃三种病人。皆证无种性人。名小草也。非证前七方便也。又亦无圣教判。人天为小草。两解并是疏主自义。理出多途。亦何爽理。

言此明二木等者。长行喻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长行合云。如彼卉木藂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今颂中三颂。颂初一颂半经文小木。经云。又诸佛子专心佛道。至是名小树。后一颂半经文大木。经云。安住神通至名为大树。

言地前为小木等者。问若准第二师义。地前名小木。如何名决定无疑。未入见道。未断疑故。答约伏不起。名无疑。不是断也。渐悟菩萨闻道声闻作佛。疑心便息。二乘疑自不疑他。顿悟菩萨疑他不疑自。即是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伏疑决定。知作佛故。

言证不退者。即通取十地。非八地也。故言非行不退。意者不必八地也。

言义准二乘等者。因证中草有两重。初论圣有学。后论凡有学。且圣有学即是初二三果。将十地菩萨义。准十地菩萨。是有学。尚得向大草中收。初二三果是有学。何妨亦向中草收。

言三种意生等者。问若据道理论。初二三果合向中草中收。何故胜鬘楞伽经但说阿罗汉辟支佛意生身。不说前三果也。答三意生等。答意彼胜鬘楞伽经言无学回心受变易。据决定者说。缘无学回心已后。留身久住不得。事须受变易。变易则决定。有学回心已后。或迟或速。一生或二生受变易不决定。彼经所以不说。又此法华经中无学胜。有学劣。此经举胜为中草劣者不说。故此不论也(上解圣有学名中草)。

言未入圣位者。会凡有学。即七方便人。及无种性。可名小草。然后将地前菩萨例成。七方便人却向中草摄此义为正。唯此七方便义。若不是中草收。地前菩萨应不名大草。地前菩萨未入圣位。是大草收。准此七方便人未入圣位。何妨中草摄。

言故前解为善者。指长行中草三品。见道已前下圣有学名中。无学名上。

言或七地前等者。第二解二木也。却是长行第一师义也。

言此言不退等者。缘此处经文。安住神通。转不退轮。两师所以配位不定。今此第一师取八地已前行不退。简余不退也。

言一切菩萨名为等者。总陈大草也。问何故取菩萨为大草。不取二乘。答以此验知。依智度论云。譬如雷震小鸟等。意言小鸟惊。如二乘闻说大乘三大劫长时修行。故惊怖也。孔雀舞蹈。如菩萨闻说大乘法三劫长修。不生惊怖。下云。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正同于此也。

言因释二木等者。标也。因释二木分位。因便会释诸经论中。说得菩萨种不一准。此余文。与前义并不相当。因释二木不退分位。诸师各各取义不定。诸经论中取义不定。疏主总引菩萨不定。证此中解不退亦不定。此上标也。

言大般若等者。引证中五教不同。大般若明五菩提。前四菩提当此大小二木。一发心菩提。初发心位。十信已前。发心求趣。二伏心菩提。资粮加行二位。三明心菩提。初地至六地。四出到菩提。七八九十地出过有相。凡夫二乘到向佛果故。五无上菩提。即佛果位。

言金刚般若者。是此二木所证。理果无相。菩提智证理时。虽得菩提无相离十种相。名实无少法得菩提也。

言复有教言等者。佛顶经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当此大小二木。

言引经下言者。证此大小二木。或证大木。

言亦有说言等者。五依瑜伽论解。分二。初标。亦有说言下。是二出彼文。瑜伽说劫有二种者。依日月岁数。正与法华论同。

言故依者。曾释。不会大般若五种菩提。唯会余四教文。依此义者。依此超少劫。不超大劫义。

言若据无为等者。会金刚般若无相菩提。无有少法得菩提。

言初地菩提发心者。会伽耶山顶经。章敬云。彼经前解后解分成两义。初据证发心。得明心菩提。此经同后解。种性发心菩提。与此经别也。且证发心者。伽耶山顶经。净光天子问。有几发心。答言有四。一证发心。谓初地。二行发心。谓六地。三不退发心。八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

言初地菩提发心便证。约无漏智生现行证理。名发心。即是初发心性心也。

言与此经同者。会法华经。同此经一生八生得。初地菩萨。名证发心。将佛顶经中证发心。同此经证发心也。

言或此经中等者。与佛顶经后义不同。

言其初发心等者。会佛顶中后义。即是种性发心也。问既是种性发心。何名菩提。因故亦名菩提也。

言三大劫等者。会瑜伽论三大劫也。

言若更异思者。端坐成佛。更不肯修行。名异思也。

言法喻合说禀润者。合字。盖音呼。

言如海一滴等者。已说者少如海一渧。未说如大海水。已说者如甲上土。未说者如大地土。如手叶等。

经言诸佛之法一颂者。若依初科。路云。总颂三乘无失。即无种性人。得人天身。名得果满足。有种性人各得自乘果。名得果满足。第二遍科。即是别颂小草。无种性人得人天果。名得果满足。经云。令诸世间普得具足。唯人天果也。

言因人天生等者。意道二乘果。事须依他人天身上求。得离人天。身无别中草果。牟云。即须前解。七方便人名小草也。故知三草并有性也。

经言智慧坚固等。在地前即同。论说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分等。故知小木不违地前。

经言润于人华等者。三乘之人。未入圣前。皆是人天身。无别三乘人也。人天身是因。三乘是果。华者因义。故名人华也。

言此第二段颂前结等者。长行有二。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经言。如来知是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等。后赞印迦叶能解深义。经言。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

言我同诸佛等者。汝等既能生信。故名希有。

○授记品

言鹙子上根等者。鹙子闻法说法领法。述第四段中与授记中根四人。闻喻说喻领喻。述今为授记。故此品来。问鹙子上根。闻佛法说法领法述。佛还以法授记。中根四人闻佛喻说喻领喻述。而不喻授记耶。答章敬云。十二分教授记之中。定无譬喻。譬喻之中定无授记。故授记中不说喻授记也。牟云。又令生决定心中。事要分明。不可于中一一举喻。若论法说喻说不同。不合等与佛记。亦为悟解是一。所以总与授记。又为令生解故。以喻词授记易明。故不以喻也。

言三种无烦恼人等。论文颠倒。初言无烦恼人有三种染慢。牟云。此即所知障中染慢也。一信种种乘异。执声闻等乘与如来异。二信生死涅槃异人。三信彼此身异。执释迦与分身佛异。为对治此三种染。说三平等。然佛于多宝品中说多宝如来。久已灭度。还复现身。以济众生。显生死涅槃是一。即下经言。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下疏主解。涌出表佛已出生死也。住空表处世以济众生。生死涅槃二无异故。二破执自身他身异故。说身平等者。宝塔品中。论自据。言略者。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收。一切佛法身故。下疏释言。何故唯一多宝为论。非多佛耶。答即是一身摄。一切身平等故。三信种种乘异。所以疏言。初说乘平等。故与授记者。执声闻乘与如来乘有异。故与授记故。显乘平等。

言上来佛说等者。起执处所也。指药草喻中破顿悟菩萨病也。傍边有声闻无学执。乘定异也。由四十年前执乘有别。故说一乘。无二无三。初周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乘法。第二周三子同上牛车。穷子领长者家财。便有一类顿悟菩萨乘。同病生故。说药草喻品以破之。顿悟菩萨定知乘有差别。便有无学见。前品说乘体有异。故有异病生。执种种乘异故。此品与授记。以破之。

言显乘平等者。潞府问既授记了。莫乘同病却生否。答无学之人已知乘有权实乘同病。法尔不起。又云。正为四大声闻授记。傍破灵山会一类见道前声闻凡夫执乘定异者。故说授记品。

言一体性是有者。简遍计性。无体法不可说。今取有体法。即依地圆成性也。

言二胜有当果者。简无记性者不可说。今取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可记也。

言三胜人等者。胜人谓佛菩萨。胜理者谓深密之义。大因者即六度万行。大果者即无上菩提记成佛之事也。

言如十四不可记者。问何名十四不可记。答大般若经有十四不可记事。一世间为常耶。二为无常耶。三亦常亦无常耶。四非常非无常耶。第二重四句。一世间有边耶。二无边耶。三亦有边亦无边。四非有边非无边。第三重四句。一如来灭后是有耶。二云无耶。三亦有耶亦无耶。四非有耶非无耶。第十三句。命与身一为一。问第十四命与身异一句。通前十四句。有外道等。于此十四事中有所问。论佛皆不记者答也。问何故不记。答彼外道等意问。于我假言。世间及与命等故。

言理事本无者。理无者道理也。事无者体事。道理体事都无也。

言华严等者。此间无明有因无因。是无记佛。不为答也。牟云。合言无体。无体不可记。故云无记。

言有一比丘等者。即是问有因无因义也。

言无明自起等者。疏主释比丘。问显前有始无始义。意言不从他起。即是无始义。

言更从他起等者。意言无明由我。而作我是本故。名为有始。即是有因。意问无明支乃至向后诸支有因无因。佛种种呵。乃至不须问箭之所以问。佛何故不答。只可不答。答亦无益。问十二因缘是有体法。佛何故不记。答若是佛所说十二因缘。是有体可记。彼比丘本在外道之中。计十二因缘。是神我造作神我。举体是无。唯遍计性。非缘生法。故不可记。佛种种呵责。非缘生体无也。

言胜有当果者。善不善法能招当果可记。其无记性。不招当果。故不记也。

言胜人等者。如记弥勒当成佛事等。如记须达当得生天等。如除官宰相节度御史大夫京河尹等。除即人知。如可记。若一薄一尉。谁人得知。不可记。

言非前二全者。非二全。即是有体者可记。胜有当果可记。此上二记。皆不取也。

言后一少分者。第三之中。有胜人胜理大因大果。此经中授记唯取大因大果。不取胜人胜理故。名除后少分。摄云。今经授记望三记中前之二种。全不相摄。摄第三中大因大果之一分也。简余胜人胜理也。问记成佛事亦是有体。有胜当果。何非前二。答前二滥余。故此不摄。摄问云。当成于佛。岂非殊胜有果体。非何故不摄前之二种。又成佛既是胜理。复何不摄第三全分。答意云。前二及后少分。并不望佛故。故不相摄。望义各别。不可便齐。即所问之法有体义者。名有体义。虽望有体望因能有当来胜果。名胜有当果。此非望因说彼弟子名胜人。深密义名胜理。并非望佛。故此不摄。

又此授记差别。总标差别也。

言或说一种等者。论开合。或总合为一。乃至开为二三四五六也。或记一种。谓十二分教中记别经也。记别有三相。一记弟子。谢往死生。二解。二深密义。三及授记当果。即第三大因大果。简余弟子生死及深密义三记。故言一种也。

言或说二种等者。问佛语不虚。出言成诚。岂有轻重而记。成佛有近有远。将非如来成于虚妄耶。答法藉当根。药须投病。为人轻贱。心不专精。成佛实迟。故与迟记。若言难得企慕。必深精进修行成佛故。速故便为记。应根与记。故不虚也。

言猒恶生等者。据实。登地已上更无迟病也。

言又有二种者。汝当作佛名总。有名号等各别。即如此经中如来自记。五种中通行记。名总。余四为别也。即同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名总也。

言一自知他不知者。路云。如来有时为一人授记。不对众。唯自知他不知。自知名自利也。他不知者。名不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即是身不在会。令迦叶传记等。是也。传记名他知也。身不在会者。名自不知也。即以身不在会。得授记者。亦名他利也。三白他俱知。即舍利四大声闻也。自他俱知。亦名自他。俱利如见鹙子授记。余人作念。大智舍利弗等即是双利也。

言又有四种等者。牟云。指鹙子得记处。彼以六门分别授记。第四授记差别。初引首楞严经。佛告坚意菩萨。授记凡有四种。一有未发心而与授记。二有适发心而与授记。三有密授记。四得无生法忍现在前而与授记。

言并如前等者。或说五种。即是此经六种中。除菩萨授记。佛自记有五种也。或说六种。彼引瑜伽四十六说。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与记。何等为六。一安住种姓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三现在前位。四不现在前位。五有定时限。六无为定时限。是名六种。若唯五种。指佛自记。复六种者。加常不轻记也。故言并也。

言授者。承右反付也。

言与验者。其因即因记。记识当果。即果记也。

经言尔时世尊说是偈已等者。此结集家虽指前品偈。今谓偏取末后两偈。以疏主前来科。为授记之渐也。问授记鹙子但告一人。授迦叶等记。何故通大众耶。答上根唯一人。故但告鹙子。中根数多。故通告大众。又欲开鹙子化物之路。表鹙子在前成佛化人利他。所以别告。欲广发时众。述佛之心。故通告大众。问长行言大众偈中言告诸比丘者何。答当品之中长行傍正兼说。故告大众。偈中唯四。约正为故。告诸比丘也。声闻皆比丘相故。

言外遇良缘者。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内修妙行者。恭敬尊重赞叹。

言然观上下授记之人者。疏有三重。初泛叙四句。通一切声闻。次正属四人。后释余二妨。且泛叙四句者。一在小无胜劣。在小同是下根。在大即有之。前后分之在前成佛胜。在后成佛劣也。前后成佛。转次授记。如下经言。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即有胜劣。

言同时成佛等者。第二句在大无胜劣。如经言。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各于十方国。悉同一名号。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在小有胜劣者。如学与无学也。在大无胜劣。同时成佛。是也。

言三小劣而大胜者。阿难是有学。名小劣。在前成佛。名大胜。

言小胜而大劣者。罗睺罗身是无学。名小胜也。在阿难后成佛。却与阿难为长子。在大劣也。此中四句更加两句。义方周足。一小胜大亦胜。如鹙子。小乘中上根名小胜也。最先成佛。大亦胜。又小劣大亦劣。两类尼众。小亦劣是下根故。最后成佛。大亦劣。

言今此四人等者。问如何四人不约根性利钝耶。答疏言。此四人不依根性辨位次者。则全供养佛。多少齐等。则应一时成佛。既供养佛多少不等。成佛前后亦别。不约根性也。又在小。同是中根。同无学故。无胜劣也。在大。则有胜有劣未成佛。前有供养佛多者。反显长时成佛。在后名劣。未成佛前。有供佛少者。反显时节不多。成佛在前故胜。供养佛既已不同。明知成佛亦有后。故在小无胜劣。在大有胜劣也。

言涅槃经说等者。问涅槃经说四依菩萨。始络供养二十六河沙佛。始得成佛。今依供佛。何太少耶。答意乐不同长时修行者。且说一地一位供佛多少乐时。长修行者。即说二十六河沙供养佛也。退心之人非乐广行。如人曾听后不乐听等(云云)。问今法华经说四大声闻回心劫数迟速多少不定。何故涅槃经声闻回心八六四二万等劫定耶。答彼涅槃经约根性胜劣齐等者。说之不妨。极精进者。不满二万劫至十信位。不妨根钝懈怠修行过二万者。劫数不定者。此经不约根性齐等者。利钝胜劣。相和论故。劫数供养佛多少。亦不定也。

言今以根行利钝等者。四句即是前来在小无胜劣。在大即有之是也。

言此记自体等者。问何名光明。答因自睹豪光名光。内发智慧名明。故号光明。二者。听法义为因。当成佛果。感身莹金色光。是果故名光明。三者况久修因。一无量生前曾施金珠。二常感身光明。此二事俱在因中。从因为名。故名光明。莹(鸣定反)。

言此有三等者。一国名者。章敬云。照物施行日光。以光为故。名光德。二劫名者。以大乘之化。庄严万品。故劫名大庄严。

言准前鹙子知因者。意道同鹙子授记中说。修因所感土相也。彼处有十。一一说因也。

言皆护佛法等者。摄云。净土之中。理无应事。示现故有。如节度。有土番军。以为侍从。岂彼更有异心。净土现魔。以为眷属。故护佛。又如贼顺还得贼名。魔若归心。亦得魔称。

言果记中有四。长行有七。不颂前国名及劫名及无魔事也。

言既怯者。怯威严貌。问习种俱尽影鸽无怖。一何圣者犹惧威严。答如来大悲诚不威物。声闻小智妄起惧心。今举妄情。故言悚栗。

经云大雄猛世尊等者。欲得如来授记。先赞叹世尊也。而赐佛音声者。即是闻前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经云若知我深心等者。请也。心中未蒙佛别说。国土名号未敢准拟。若对众蒙佛与记别烈名。如以甘露洒。除热得清凉也。注经云。甘露有不死之功。授记获无生之果也。

经云如从饥国来者。嘉祥云。少无大食为饥。背少向大。为来。牟云。从二乘回心向大。即是从来也。

经言忽遇大王膳者。得总记也。未敢即便食者。即未得别记也。若复得王教等者。若得别记。领解方决。膳由食也。唯佛与佛能知一乘正法之味。名大王膳食者。资长义名食也。

经言我等亦如是二行半等者。虽闻佛音声总记也。心尚怀忧惧等者。未敢准拟。若蒙别记。尔乃快安乐也。

言解法体相空者。须菩提缘解空第一名。即名字相。即体知万法唯有假名。无实体相。故名名相。此解在名遣相也。

言或名与相二义等者。此解名与相二义皆遣也。章敬云。一者名假。名句文三。依声呼召。无实所诠。二者受假。受如浮泡。和合而有。无实主宰。三者法假。蕰等诸法之体虚幻。故从缘生起。无实自性。名即是彼三假中名收。相即摄彼受法二假。由悟三假。故言名相。或名即能诠。相即所诠。由能解了名之与相。二皆是无。故言名相。又证云。依三性以释三假。一名假者。即遍计性。有名无体。名名假。二受假。即依他起性。依他领受。皆是有为。体无常故。名受假。三法假者。即圆成实性。虽此体是真如。建立诸法。名为法假。以须菩提悟此三性。而得果菩提。故名名相。名摄一初一。相摄二后二。经劫有宝者。须菩提解空理。空理为宝。可保重故。故名有宝。国名宝生者。空理为依。能牵生正智尘沙万德。故名宝生。经云。劫内有贤圣大士。故曰有宝。国内有圣贤出。故曰宝生。

言地高曰丘者。本清性高也。

言大塳者。筑出也。

经言其土人民等者。由内证理。外感珍台。将智证理。如坐珍台。

言内由达等者。今谓楼台居止。亦表住空。意彰化主。解空第一。

经言其佛常处虚空者。由因中解空故。果中常处虚空中住也。牟云。今谓争上说。人民在楼台。所以住空说法。听者须下坐也。

经言当无数等者。问长行云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等。此间偈中宁无数。答长行但约自国业力说。偈中兼说他国运通供养。

言此土相者。长行有五。一土平。二地。三树。四无恶。五华净。颂中言严净第一。严净字遍述前宝华覆地已上文。即是述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蕀便利之秽也。净字述前周遍清净一句经文。亦是开合不同也。众生见者。四句经文。颂中有。长行无也。

言初一颂佛化等者。佛化即前住空。听众即前利益也。此颂文述前长行果记。九段文中不述劫名国名居处。居处即是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等是也。

言摋摩等者。金煞音。非也。牟云。桑割反。荫音呼也。

言曾扫僧地者。一扫僧地为因。常感世世身有金色。二者。今生目睹豪光。三者。耳闻法智光。有此三种因。故号阎浮那提金光。

言枢要度钵戍多等者。章敬云。将举婆剌拏王。疏言钵戍多。以一事中有二王故。其实度者非钵戍多。正是婆剌拏王。用证迦旃延扫地之事。娑剌拏王者。此云流转王。先云沙罗那。讹也。流转王即是眉稀罗国王。容貌端正。自谓无双。求觅胜形。欲自方比显己殊貌。时有人言。王舍城内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无双。王遣迎之。旃近至。王出宫迎。王不及彼。时人皆观迦旃延。无看王者。王问所以。有何宿因。迦旃延答王曰。我昔出家。作老比丘。常扫僧伽蓝地。王于一日。作一乞人。入寺求食。我扫地竟。令王除粪。除粪既讫。方与王食。以此业因。生人天中。得端正果报。王闻此已。寻请出家。为旃延弟子。后旃延入阿盘地国中。山中修行。别处坐禅。阿盘地王名钵戍多。将诸宫人。入山游戏。宫人见王形貌端正。围绕看之。钵戍多王见娑剌拏王。疑有欲心。问娑剌拏曰。汝是罗汉耶。王答言非。问汝离欲否。又答言非。钵戍多嗔曰。若尔。汝何故入我婇女之中。遂捶挞之。闷绝而死。至夜方醒。至迦旃延所。旃延见之。心生悲慜。其诸同学方为疗治。娑剌王语旃延曰。我从师乞。暂皈本国。集军破彼阿盘地国钵戍多王。事竟当还。从师修道。迦旃延且停一宿。旃延安置别处令眠。欲令感梦。梦见举军征阿盘地国。自军破败。身被他擒。系缚手足。严鼓欲煞。王于梦中。恐怖叫唤。失声云。我今既败。愿师济拔。作归依处。迦旃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唤之令寤。语云。汝若征彼。必当破败。如梦所见。王言。愿师为我除其生毒意。旃延为说一切诸法。譬如国土。假名无实。离屋宇舍宅。无别国土。乃至广说种种因缘。至一极微。亦非实事。无彼无此。无怨无亲。王闻此已。得预流果。后渐获得阿罗汉果。

言瞻部那提等者。章敬引注经云。阎浮下。那提河际。此河出令万国所重。以上宝而吐奇光。犹佛居至理。而舍极智之光。故借义以立名也。此金从河提树。以得名。旧云阎浮檀金。余如疏。

言迦旃延端正见者等者。问前迦叶授记。金绳界道。见者欢喜。岂缘端正耶。答但说端正。招此欢喜。不言欢喜皆因端正。一由旃延端正。见者欢喜。二者。由扫地为因。感外土相。见者亦欢喜也。

言初一颂土相者。经云。其最后身三句经。似述果记自体。然举成佛时国土严净。故是土相也。

言后一颂福田者。长行所无也。为字平音。词得也。

经言断一切有者。有即生死声闻已断尽也。

言初时记者。八千诸佛在时四事供养。

言此灭后等者。灭后起八千塔。一一塔高千由旬。七宝合成。通二音呼。

言此自体等者。具足梵语。合云多阿摩罗䟦陀罗旃檀香如来也。多是性义。阿摩罗者无垢义。声势同故。合却阿字。但言多也。䟦陀罗贤义。略却陀罗两字。但言䟦字也。全梵语七字。略三字。留四个字。多摩罗䟦。唐言性无垢贤。旃檀香者。是唐言也。

经言劫名喜满者。简要云。见此佛土欢喜充足。故名喜满也。

言国名意乐者。国土严丽。令人爱乐也。

经言舍是身已者。问既无学后有已无。若舍此身。更以何身而得成佛。答牟云。依变易见诸佛而修供养也。若尔变易依分段身。云何舍分段身。而受变易。答此据此舍化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也。如诸弟子见佛化火焚身。皆是此类。经依此说。言舍是身已也。

言今言刹者。是梵语讹而且略。正云刹多罗。云应法师。解云差多罗。此译云土田。今此疏中意。刹者塔名也。彼西国塔竿头安舍利。美同土田。故亦名刹也。

言有所表故者。表有佛刹也。

言刹者。应刹字。初一反。

○化城喻品

言一者上中等者。问上根闻法。其义可成。中根闻喻。何名闻法。答初周闻法者。是法中之法。中根闻喻。喻亦是法。故十二分教中。有譬喻经也。

言下根之徒等者。法说喻说既不悟也。

言故陈过去等者。直头为说报言。我曾过去与汝声闻。已结大乘之缘。此是真实。亦今小果。又是化城。

言陈往因者。问陈往因是何意。答疏言令其证实也。

言述今果者。问述今果有何意。答疏言令其舍权。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知不实也。

言遣生觉解者。觉解两字。配前大乘小乘。觉则觉知身中有大乘。曾修大乘。解则解现在二果非实也。第二论家以七喻为来意中。分为八段。第一总标论意设化城之所由。二者论解下。第二牒解前文陈慢执之行相(有定人者彼已得定下)。第三假真对辨彰妄见之述求(此中意说下)。第四起执非真乃后心之假解(至于无学解脱至种种之想)。第五举例四倒及执城之亦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等)。第六因辨二师论法执之宽狭(非无漏心及世间定下)。第七迷情与慢非无学之所求(所证择灭名为化城下)。第八别约凡夫简有学之忻趣(又有释言此是世间凡夫下)。此文之中。前七段为第一解。第八段为第二解。缘前论文。第四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有定人中有多种故。作第二解也。

言二者论解等者。论家标。以有世间三昧者。论家释。又云。第四人者方便等者。论家第二标文。

言涅槃城者诸禅等者。论主释。论文虽四段不同。总是论文。论家自有标释。文亦属标也。标中有二意。第一段文是所治病。第二节文是能治法(又云第四人下)。

言七种具足等者。依疏解第一人者。以世间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大涅槃。第二人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生乐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者。诸禅三昧过彼城已。令入涅槃城故。第五人者。过去善根令忆念。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闻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第七人者。根未熟令熟故。示现涅槃。

言七种增上慢等者。今当第四有定人也。

言实无而有等者。说化城喻。尽是得定。问得定人有几。答有四人。阿罗汉后得智定心。前三果有学。见道前七方便凡夫。及寡闻比丘。今此多取七方便有学凡夫及增上慢凡夫。名有定人。言实无而有者。涅槃须是无为真如理也。阿罗汉后得智所变假相分。实非真理。不是涅槃。计为涅槃。名实无。将谓是涅槃。计为涅槃求。而名有增上慢也。恃己执小。凌大不修。于增上法上起慢。名增上慢也。或得四禅定。名少得。不是四沙门果。计为四沙门果。名为多得。是增上慢也。

言以有世间等三句者。解前有定人。

言实无涅槃等二句者。解前行标。实无而有增上以有世间者。前来数处解世间。今取有漏名世间。下云此定有漏名为世间。三摩䟦提亦云钵底。唯定非散。通有心无心。此唯取有心定。

言涅槃想者。阿罗汉生空观后。涅槃菩提假解心所缘相分。实不是涅槃。计为涅槃想求。名涅槃想。

言对治此故等者。对治有二。一为下根五百千二百人等说。彼四十年所设涅槃是化。令舍权取实。二为对治见道前有学凡夫也。若破病。事须说真化也。

言又云第四人等者。二句标也。方便之言含得真城假城。本来为设化城。是佛方便。方便之中有二师解。一云。设根本观中真化城。名方便。二云。取后得智中所变假城。名方便。真城假城虽不同。总是入大乘涅槃城之方便也。路云。唯设鹿野菀中真化城。不设后得智中者。非也。

言涅槃城等者。论家自略释也。涅槃城者。牒上文也。初二三四禅。禅不一故。名诸禅三昧城也。一者。罗汉根本智相应定心。是智之安处。名三昧城。此城无漏。二者。罗汉后得有二种。一无漏后得隐之言无。二有漏后得。即有漏定心。是修慧也。从彼根本观后。返观根本观中正智证真如行相。以是有漏定心粗。故缘不着。设是无漏后得。亦缘不得。况是有漏定心耶。乃透遇缘着见道前加行智中。或苦不生相分也。当时作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行相求因。闻世尊鹿野菀中说。托此名教。以为本质。变起相分。当情着求。从资粮位。直至世第一末。皆作此相。罗汉后得能缘心。托此相分。以为本质。当情又变起一重。或苦不生。相分所变。离能变无。摄相皈见。将所就能。总名三昧城。既言诸禅三昧。望佛意总名方便。总名入城。望诸抄及疏主意。取根本智中真城。名入三昧城。若望论主解涅槃城者。兼取后得假解心也。三昧即城。三者。前三果人及凡夫有学。同此求之。四者。寡闻比丘增上慢人执三昧名城。问设城有何意。答疏言过彼等。佛意为令过彼城已。入涅槃城。涅槃城即三事宝所也。问前来不许宝所名城。何故此间言城耶。答息苦名城。即非宝所。御寇安神宝所。亦名城也。

言有定人者彼等者。牒解前文陈慢执之行相。以下尽是疏主释前论家第四有定人也。释中有三。一释有定人。二释增上慢。三解三昧城。路问云何要事须取有定人。岂不得定人无所执耶。答论据已修习得定之人。过去多生已来。求此假解心。若求趣涅槃。事须是得定之人。闻如来说。决定求趣。若未得定人。虽闻佛说。亦不欣求。今此即是圣有学及凡夫。有学皆已得定。诸抄唯取七方便有学凡夫。有学二字简不学之凡夫。凡夫二字简圣有学。

言今说往事等者。牟云。若准向下会弟子事。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彼处疏中四解。初二解于自身生灭度想。后二解望佛身生灭度想。于第二解中。或是凡夫见道前资加二位。或是有学初二三果。有学之言通凡圣有也。彼既两类各别。何故此唯取有学凡夫。不取圣人耶。问意。今谓五百千二百无学人说喻。何故说凡夫有学耶。答疏言今说往事等。缘彼下根。今皆是无学所陈。昔日为有学凡夫时。于十六王子时。熏得菩提心种。欲拟退去。导师多诸方便。化作一城。令其止息。今说昔时诱进之事。化城非实。即是说彼往事。令其忆念。此后解谈昔况今也。

言此所起慢等者。此疏主解。前论文实无。而有增上慢也。金云。此凡夫之人既得定心。是事观。唯伏迷事。不伏迷理。唯伏俱生。不伏分别。故取欲界分别及上界惑。而为慢相。摄云。疏有二意。一此得定人。要伏欲界俱生烦恼。不伏分别。故容得起。意说身在下欲界。有时分别得起。二云。此所起慢分别烦恼。而是上界者。已得上定。故起上惑。欲界分别虽未伏断。以无流辈故。不得起流辈。即俱生也。二解。初解为胜。亦影辈也。五十八云。若诸异生。离欲界贪等诸惑。不起现行。皆说为断。非如见道所断萨迦耶等。由彼诸惑。住此身中。从定起已。有时现行明知。起者为胜。意说亦起欲界分别也。问若尔何性。答唯识云。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性。

言三三昧城者等者。疏释论中三昧城也。此是无学与有学凡夫。说所求三昧城也。

言在无学者。罗汉所执三昧城也。

言尽智等者。正是根本观中无学人证理也。问何名尽无生智。答烦恼永尽之处得此智。名尽智。决定知烦恼永不生处得此智。名无生智。二云。集论烦恼因尽处得智。名尽智。苦谛后有苦果不生处得智。名无生智。三云。烦恼因尽处得理。名尽理智。证尽理。名尽智。苦果不生处得理。名无生理智。证无生理。名无生智。此唯无漏。不通有漏。唯无学。不通有学。唯根本。不通后得。此位之中所证生空理。真化城也。

言后世间禅定者。事须发得尽智无生智。后方起得假化城也。如来言陈之中。设彼后得智中。假化城意许之中。与真化城。缘真化城。实能息苦。故罗汉虽得。得了忘却。后执与耽玩。事须假化城真化城向上无执无言说也。

言世间禅定者。即能缘见分也。

言所变解脱者。是见分家所变当情假相分也。正是罗汉所执之城。阿罗汉后得解心。因他见道前加行智相分方起。凡夫加行心相分。还依阿罗汉后得解心上起。更互为因。若摄相归见。所变离能变无。摄归能缘定心。故名三昧也。问何名总。答总取能变解心所变相分。摄属一处。都名三昧。故是总也。疏主恐人将谓根本观定心。亦名世间。简此定有漏。名世间也。非是真假二城合说名总也。

言此中意说佛说等者。第三假真对辨。彰妄见之迷求也。疏主恐人错认三事涅槃。亦名化城。故简也。佛拟化城意。望佛本意。本来与二乘人设化城。今至宝所也。夫真涅槃须三事具足。方得名究意涅槃。三乘同得者。不是三事涅槃。但得烦恼尽处解脱理。方便且名涅槃。实亦非真如三事大涅槃也。

言由此后时等者。佛为二乘人。设真化城。由此尽无生智证理。后时烦恼苦果永不生。故名为解脱。

言生空智证者。问何名入城。答疏言生空智等。问二乘所得生空。何名化城。答对宝所不究竟。亦名化城也。问如何言三昧城。复入涅槃城。答若约忻趣心。说名涅槃。若约望假解心说。摄相归见。名三昧城。

言故言方便入涅槃等者。问论释城即诸禅三昧。疏解三昧城即是无学假所变。今此又言以正智所证涅槃城。一何乖反。答论说涅槃城。通二种正智证者。御烦恼寇。安正智神。烦恼到此已无。正智之后方起有漏。所变之城。假似于真。有御安义。如疏所缘缘。皆是城摄。方便之言。文通二处。彼真化城。对不定性。是佛方便。令入真城。后至宝所。况变城而是实耶。如来依此方便说之。为入涅槃。问宅中虚指。即是二乘住凡时。如来说为羊鹿车。当尔之时。二乘未成无学。未有假解。如来以何为所指。而说彼为车城耶。答以昔日前二乘无学之人皆作此执。故虚指也。

言后引至宝所者。此是佛说化城。意本设化城。令趣宝所也。

言至无学解脱道等者。第四起执非真。乃后心之假解也。望根本观中正证生空理时。都无分别种种之想。亦不作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想。亦不作已度想安隐想。此是如来意许之中说也。问前来三昧取根本智相应定心。名三昧城。此中何故取无为理。为真化城耶。答论家意举同时根本得相应定心。总名三昧城。望如来意中设根本智中生空无为理。为真化城。兼设后得智中假化城相分。佛取所证真理也。论取相应定心也。假城名体俱灭。真城灭名不灭体。问争知如来设真化城。兼指后得智中假城耶。答能变心是假羊鹿。所变相分是假城。不可车则虚指城不虚指耶。所以鹿野菀中我法能离生老病死。言陈之中指我假城。意许之中与真城。与真城实能息苦故。问如何唤生空作城。答能牵生正智。安神御寇。名城也。问真城实能息苦。可名城。假城是假设。如何亦名城。答假似于真。亦得名城。后得智所变惑苦不生相分。与彼根本观中烦恼不生。义势相似也。问世尊何不唯设真城。何要设假城耶。答与设真城。总忘却认不得。世尊知他根性意乐。所以真似总设。若望耽玩游戏。盖是入假城罗汉。因闻世尊言教为质。变起相分求。

言出解脱道后等者。指后得智位。以心粗故。根本观是无漏。后得但是有漏。漏与无漏。粗细不同。重缘不着。岂非彼解。是世间定也。

言故言以世间者。引论证也。

言凡夫有学等者。明前三果七方便人求趣行相也。谓是真实灭度。起坚执心。作意忻趣。此是凡夫之人起执。若是罗汉后得智。虽是假。但是错学。不是执心也。此假解为城。并后四倒皆是错。非是执也。我生已尽等四行相。名作意忻求。

言故今破之说彼所证等者。说化灭化也。说彼根本观中所证生空理。犹自不实。犹如化城。此对宝所名不实。望佛本意灭化。只灭根本观中生空涅槃。其后得智中求者。及凡夫求者。不灭自破。

言如二乘人所起等者。第五举倒。变执城之亦然。此文意证前似所变城。是正观后也。非是解脱道中作此解也。如二乘人所起四倒。四倒有两重。一如来常向二乘人。说我生已尽等四句。二乘人四智未究竟。执为究竟。对三事涅槃。名之为倒。问如何作究竟行相。答疏云。我生已尽。苦谛智究竟。变易分段俱苦谛。更有变易生死。未尽究竟。梵行已立。道谛智究竟。生空智法智俱道谛。更有法空理。未办未究竟。不受后有。集谛智所知障因未断。变易生未尽未究竟。此上四倒。与假城行相。正相似也。二者。又有一重四倒。如来常为二乘说有漏皆苦。生死之法悉皆无常。一切法中都无有我世。六总为不净。二乘之人每日加功用行。作此观行。后入解脱道中。正证苦无常理时。不见如是相。出观已后。及缘前理。心粗不见加行位中无常等想。遂于如来五蕰身上。亦作如是苦等解心。然彼如来身上有常乐我净。故说为倒。如是倒心。亦是正观。后变缘于前行相。不亲得故。既同引之为倒。意云。四倒与二乘人假城。行相相似。故结言此亦如是。

言非无漏等者。第六因辨二师论法执之宽狭。即护法安慧二师也。且护法者。疏言非无漏心等者。是护法云。八识中唯六七二识有二执。唯有覆不善心有执。若安慧八识皆有执。五八唯法执。第七唯我执。第六通二执。二乘三性心皆有执。又因位无漏后得智。亦有执。唯佛无执。所以护法因位无漏心及有漏定皆无执也。所以疏言。非无漏心及世间定心皆是法执。

言出彼心后方起等者。护法意云。二乘有漏后得智。定心中亦无执。出有漏定心时。于散心中。执前加行心。惑苦不生相分为涅槃故。即是散心起执。非定心中起加行心相分为涅槃也。

言若安慧等者。相国云。此师所计。执障体同。而名有异。唯自证分。依他有见相二分。遍计体无。约识而论。五八唯法执。第七唯我执。第六通二执。除佛已还。二乘因位无漏善心。皆有法执。不同护法善心无执。此师依三种教一种为证。第一。楞伽经云。八识皆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难。若安慧有漏心不名执者。应同无漏。非妄分别。若许不执。名妄分别。应无漏心。亦名虚妄分别。故知有漏皆是执心。此据遮他为论。若护法云。若安慧宗。因中无漏亦许有执。若言有漏即有执者。若作此解。反难言。汝既有执。名为虚妄。无漏非虚妄。应非执心耶。知遮他。如何云因无漏亦有执。二。摄论又云。二取名执。则见分为能取。相分为所取。非有取心。不名为取故。皆名执也。三。大论五十一云。阿赖耶识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缘故。所缘即所执。自性家之妄执种也。即能执心种子也。若有漏心不有执者。应有漏种。第八不缘。若护法解。非一切有执。唯六七心品执我法者。方是遍计。不有论十种证破五八识及善心等有执。一引摄论第四。唯说意识能遍计故。安慧难云。若以不说五八识。五八无执心。亦应不说于第七。第七亦无执也。第二云。意及意识名意识故。安慧难云。若尔。第七名意识。总合名意识。亦应第七名意。余名识。八皆名意识故。第三计度分别能遍计故。此亦摄论文。文中说五八既无计度分别。明知意识五八不收。安慧云。计度分别行相粗者。五八即无自性。任运有相分别。此等细者。五八说有。亦何爽理。摄论约粗。不言五八。况世亲摄论唯言。由此品类。能遍计度。不简何者。宁弃五八。而无执心也。第四执我法者。必是慧故。非五八识常与慧俱。宁容有执。安慧云。粗慧虽无。细者亦有。若尔。慧数宁非遍行。意云有漏心皆有执者。即五八识。常应有慧也。即分染慧也。第五二执必与无明俱故。设计有慧论与痴俱。云何善心而得有执。彼与无痴性相违故。安慧云。我如小乘寻伺俱起。此亦不然。寻伺粗细殊。相顺可俱起。无痴既相返。岂可得同生。第六不说无明有善性故。瑜伽论等皆不说有。云何善心内而得有无明。安慧云。一切有漏皆是不善。说为善者。行相相轻故。瑜伽等约此而论。拟实有也。第七痴无痴等不相应故。无惭与于惭。与许得俱起。痴与无痴不可俱起。但以一切有漏皆是不善。但是痴相轻微故名为善。故得与痴俱起也。第八不见执导空智故。若无漏心必二空观随一相应。若有漏心必有执者。如何能引空智现前。非犹于水能引于火生故。安慧云。若言有执不引无执者。云何有漏能引无漏。答虽是有漏随顺圣教。作我空观。与彼无漏行相无乖。故可引起。执与不执行相不随。宁可引起。如二俗人。一则敬三宝。可引得僧到家。一则不敬三宝。不能引僧到家。今此亦尔。第九执有达无不俱起故。是故不同漏引无漏。第十曾无有执非能熏故。若言八识皆有执心。何故能熏不通第八。安慧云。若言有执皆能熏者。无漏执无。应不能熏。约果中无漏难。答此亦不然。且说有执。以是能熏不必能熏。皆许有执。由前十证执障不同。净云。由前虚妄者。但以不如无漏之智证实智故。名为虚妄。不以虚妄。便名有执。又复不以似二取故。即名有执。而无漏心亦有执故。若许无漏漏心亦有执者。佛亦应有执二相故。若言佛果无相分者。便违佛地论等说现身土等种种影像。

言所证择灭名为等者。第七迷情与慢。非无学之所求。此是罗汉根本观中证者。名化城。二乘有学及七方便凡夫。名余人。

言论说具足等者。问争知不是无学有学凡夫也。答疏言论说等证也。此前七段疏文。解他论家第一段标文也。

言又有释言等者。第八别约凡夫。简有学之忻趣。即是解论家第二标中意也。缘论家言有定人有多种。前来七方便凡夫。前义已解讫。此第二义中都有四类。亦尽是凡夫得定者。初有两类。一者。凡夫造不动业。来生上界。得上界定。二者。身在欲界。坐得上界地定。但是得定凡夫。不是外道。此间尽不破。第二更有两类。一者。是外道六行伏惑。得上地定。计一一定。以为涅槃。此自是耶见中收。此亦不破也。二者。增上慢人六行伏惑。得四禅定。计为四沙门果。少得谓多得。名增上慢也。此唯破增上慢人。疏言文有释言已下。疏意与嘉祥同。所以引来。彼师云。论文既言增上慢人。即是凡夫执四禅定者。潞问云。五千增上慢人。前方便品中已起去。今何故更有。答慢有二类。一者。五千之辈犯戒增上慢。在会即无。前品起去。二者。具戒名增上慢。在会即有也。所以疏云。又有释等。破增上慢人。许四禅三昧为化城。

言佛说二乘无学等者。说化灭化。故佛说经亦破之。此是根本智。证生空理也。方便令入。由如化城。对三事涅槃。名不实也。况汝所得四禅三昧。执为实灭耶。此正破增上慢人所执四禅三昧。执为实灭也。

言有学之人等者。重破有学人。不起此执。四禅定为四沙门果。此唯增上慢人有此执。故有学之中。已得前三果七方便人。皆不起执也。

言下言导师等者。疏主结自宗义。缘叙古义隔断。故重结也。此所引文。是灭化城文。古师云。化城是导师神力设。灭还是神力灭却。此间疏主说化灭化。鹿菀中设城言中。施设言中。不道是化。但劝交入法华会上。但说城是化破了。

言破执二乘者。此说化也。

言为灭凡夫者。此名灭化。此中真化城。灭名不灭体。假化城名体俱灭。化者但设有余涅槃。是假使。名灭化城也。余无学人后得智中反者。及前三果人所求者。不说自灭也。及增上慢所求假城尽灭也。

言亦应如护法者。此正当古人义。若取增上慢人执四禅定为化城。还如护法定中无执也。护法宗意。不问有学及以凡夫。皆于散心。起分别执。以定是善。无容彼起不善执故也(路意)。

言三者十无上者。以论总故。疏作三重解也。

言故说大通智胜者。一大通三无数劫修行。临欲成佛。佛法不现前。更经十劫。空坐道场。意显大乘菩提难得。行亦难修。非如二乘三生六十劫修行得果。不名无上也。

言此为文残等者。从初入品。真主化城喻已前。尽说大通佛古今久近。化城喻文别不能破病。但显法体尊高。故是文残也。

言或说大通佛事者。二约十六王子说。汝行力无上者。十六王子当初闻经修行。毕经多劫。今日向菩提树下。方言成佛修行。得名无上也。

言又诸声闻等者。三约三根声闻说。鹙子等当日教化。早至第六住前。岂有经尔许时修行。尚自向声闻地中坐。今大乘方根熟。故知修行无上也。

言不说大通等者。疏主恐人迷。将谓后两节疏文。一明十六王子修行。二明声闻修行。缘总说大通佛修行。恐人分别不得。故一句疏简云。不说大通佛之行也。

言即将说今要等者。通难也。问此品之中。说修行力无上。亦说化城喻。何故不以修行为品名。言化城品耶。答疏言即将说今等。古即大通佛佛修行事。意道拟说化城。事须说着大通古事。缘化城向三百由旬外设。说着三百由旬。事须说着古事。钩带起来说。今意令回向取实所说。古今悟解取实。虽以今果为品。号名化城喻品。说着化城。过三百由旬外设。便说设化城因由。过去久远修行事名因由。即是大乘因。亦在其中。因果不相离。亦在品中。说其名也。

言增长力无上者。灭去化城。引至大乘。说二涅槃。是假择灭说。彼为化引至大乘。即欲增长。彼二乘之修行之力。彼法大行。名为疲极。今却增修智力。名增长也。

言前说化城等者。此指下经。下经先说化城。后说增长力无上。故言前说。故下经言。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向后方言。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此增长力无上也。

言未说商主等者。解经。增长力无上经文。此无上无别经文。只取灭化城文。便是增长力也。

言此乃义残者。佛设化城。本从息商人疲懈设之。与灭俱是喻文。喻文属他。化城喻破病文。法中论说二乘涅槃是权。增长得大乘心。喻说灭化城文属他。破病已用讫。于中一分增长商人心。形对二乘。得名无上。喻家收不齐。是义残也。

言御寇等者。寇者难也。生死之寇难。得有余涅槃。生死苦息。名御寇也。生死之疲者。六道煎煮名疲恬。寂灭之乐即涅槃也。

言今是喻法等者。喻说法说一处。名喻法也。或喻即是法。十二分教中有譬喻经。喻亦得名法。此言喻法者。显不是法说也。

言本无而有增上等者。无处强执为有。不是涅槃。名为本无。将谓是真灭名有增上慢。即少得谓多得。

言执非择灭等。罗汉后得智位。及二乘凡夫所求假相分。执为真择灭。疏主指言非是择灭。是不根本智中所证真择灭。此名非择灭也。

言今说择灭为化者。择灭即解脱。解脱即涅槃。名异体同。意道说彼真化城无体。除之假化城自灭也。交舍真化。趣于宝所。

言不以佛事为之者。即修行力无上。大通往事。名佛事也。

言今此经不以等者。远故不取。今取显果。为品名。即是化城也。

言不以隐因者。即过去曾发大乘心也。

言满慈领悟者。经云。而作是言。世尊甚奇特。所为希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至深心本愿。

言佛重述成者。经言。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言为之授记者。经言。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至号曰法明。

经言无量等者。无量者过算分。无边者过时分。不可思议者过情计分。阿僧祇者。此云无数。数此阿僧祇至无量。无量阿僧祇。数此阿僧祇至无边。无边阿僧祇。数此阿僧祇至不可思议。名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言告后三者。金云。通谓通达。二空道理也。能达之智。是无漏故。名智胜。国名好成。圆满义。诸佛大法悉皆圆满。故名好成。

言大相者。劫中有大佛事相现。相现既大。名大相。

言初校量者。问世尊前言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是多耶。答经言。诸比丘。至地种墨。所有地种。牟地种者。即四大种。四大种中不取水火风三。唯取地种。地种之中有假有实。眼所见者为假。身根取者为实。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湿为自性。此之真地种身根所取。触尘所收。眼不可见。此中取眼所见者。可研可摩。假地种也。二者。地即所依地。种即种类。山川鸡谷草木合名地种。取前义为正。假使有人。都将三千大千世界。作一个墨。挺磨作墨。法法将来。向东方过数满一千个国土。乃下一点。又过千国土下一点。点尽墨法。名尽地种墨。种墨有二说。一云磨作水。过千国土。乃下一点。二云磨作。磨取微尘为点也。

言都无磨字作摩音者。章敬云。谓磨字唯有去声也。

言此问及答者。问云。经云于汝等意云何。若算师目又若弟子目多人也。意显一人知不尽。多人知亦不尽。章敬云。意明弟子同算放审。及显禀承学算之道。大城不尔。何须举师及弟子耶。知其数否。已上问词也。不也世尊一句。答词也。经云。若点等者。第一千不点余九百九十九个国土数与尘等。尚不可知。况过是数也。

言宿命智知者。疏意本后智名知。佛五眼名见。又宿命智名知。慧眼名见。路云。疏释经从胜而说。理实佛眼亦见。

言问释迦修行不越等者。牟云。彼时早称王子分明也。疏言犹者尚也。问意云。设使大通佛世初始发心。至于今时。已过三僧祇劫。百千万倍。况复大通前劫。早已发心。至大通佛时。方为王子。王子行位非是初发心。云何许时始得成佛。应言彼早为王子也。意道当时十六王子早修行。至初地以上。自复尘劫方初成佛。何大迟生。彼时早为王子。当日为凡夫。亦合成佛已久。况早称王子也。

言答意趣有四等者。摄大乘论说。意趣有四意。释四秘密。一切大乘方广教中。不越此四秘密。如来将四意趣解释也。一立意也。趣是佛能缘心。后得智为体。秘密是教。声名句文。色行蕰为体也(二出体)。此中有四。简要云。一字平等。过去及我。同名佛故。二语平等。过去诸佛及今释迦。皆有六十四种美妙音声语言。说法同也。三身平等。我及诸佛法身色身好庄严无异故。四法平等。我及诸佛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故也。四秘密言教也。教化众生事。为近方便也。四意趣。为远方便也。和合此意名秘密。次下将四意趣解四秘密。虽千佛万佛各别。法身理同。彼佛即我身。此是佛意趣也。

言平等意趣(至)等故者。过去久远胜观佛。即是我身。据实。胜观佛释迦佛实别。且约平等意趣说。认他胜观佛。是我身者。约法身同故。过去十六王子。不妨此是佛意趣也。过去十六王子。不妨是诸余佛修因时事。成佛来已久认他道是我身。此名秘密。将何法解释。答将平等意趣和合会也。

言二别时意趣等者。言虽在即。意在别时。如说愿得往生极乐世界。便得往生者。为当来往生远因。若生事须更修善念佛始得。今说发愿得往。是别时意趣。言与意别时。故名别时意趣。如说念阿𭊦蓝唅欠。如转藏经遍。暂闻无垢月光佛名。得成佛者。是秘密人难会。事须将别时意趣解释法解。今疏中引者。正当摄大乘论文。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此意长养先时善根。如世间说。但由一钱而得千钱。别时意趣。欲得生净土。事须行因。如何空发愿也。问念弥陀名得生净土。经文具说。不在孤疑。如何此中秘密得成。答持名发愿。皆是其因。临欲寿终。定生净土。净土是果发愿是因。依于今因。说于当果。令众生积行功成。影说因果。故成秘密。意总意别也。

言三别义意等者。三性向上总说是空。此名秘密。事须别义解释。即是说遍计性是空。依圆不空。名别义。虽谈此义。意在他义。言说与彼意义不同。故名别义。摄论云。若以奉事尔所殑伽河沙诸佛。于大乘法方能解。无性释言。谓证相大乘法义。与教相大乘法义。皆有差别。意言解义有二。一证理之时。方名解义。即证相大乘在初地已上菩萨。二闻思之时亦名解义。即教相大乘在十信前凡夫所闻。圣凡阶位而有不同。故言差别。意言据教相大乘。非难解。言逢多佛方能悟解。故成秘密。如来说彼证解之义。言中似说悟解之义。故此差别也。

言四众生意乐等者。问何名秘密。答佛说法。赞即合长赞。毁则合长毁。今于一行。或赞或毁。名为秘密。将众生意乐意趣释。为众生悭者。赞布施及交布施。便生喜足。不求余行。佛便毁呰檀那。欲令具修胜品善故。然于一施而复毁。自语相违。皆似有乖角。故成秘密。观根受道。法合尔故。故名意趣也。治贪故赞布施。亲近恒乐见。宗敬好名闻。复作后时因。是名施善利。若不求法者。为说若河沙世界。珍宝满其中。以施诸如来。不如一法施。若毁戒者。云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若乐持戒不乐法。云若有戒足虽羸劣。而能辨说利多人。如我大师应供养。若乐多闻。不修禅定。譬如贫穷人。衣衣数他宝。自无半钱分。若修定不乐多闻。云多闻增智慧。多闻能引乐。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华严经问明品云。佛知众生心。性分别不同。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吝者赞布施。毁禁赞持戒。多嗔赞忍辱。懈怠赞精进。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也。

言今依于平等者。释迦先已成佛。若别名胜观。问若别名胜观者。为即彼佛。为不尔耶。答疏言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说。实非彼佛(相国解)。众生意乐宜闻说余佛事。余佛事即十六王子。不妨是余佛修因之时。今依平等意趣。说余佛事即是我身。得平等意趣故。

言又善心相续(至)王子者。谓三性中无不善无记心。唯有善心。念念相续。积数而成三大阿僧祇劫。今复佛果时节少。即若论三性相续间起。所有时节。总合而言。故经尔许劫。亦不相违也。又云。报身久已成佛。为众生故示现不同。大通边。尔为王子。如文殊等。问准寿量品。明成佛时。已在十六王子前。以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何故相违。答彼据实成。此王子依示相说。大通佛时化为菩萨。如文殊等。非实菩萨也。

言又依昼夜等者。若昼夜月时年为劫。不妨尘劫。若论大劫而论。只是释迦三大劫内也。

言已下诸长行者。从此已前长行颂文述记。品末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颂文。从此唱。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已下。彼方述此也。于中十方梵王。每方有说偈赞叹。但是讽咏。不是应颂。中间颂文诸梵王文。并非颂此长行也。意道中间诸长行应颂中有文述也。名方偈有文也。

言初会自身事者。是第二正明彼事。乍观疏科。将为正明彼事中初会自身事。不是此也。会弟子事。前已科出。但依路解是也。

经言其佛本坐等者。解脱道未起。名法不现前也。

言报身成道等者。若是自受用身成道。理实难信。金云。三大阿僧祗劫满。百劫学相好。千劫学威仪。万劫学化行。因行不满。不合成佛。若言成佛。更何须十劫空坐道场。若以年为劫。更经十年。若以日为劫。更经十日。亦何迟晚。答疏言报身成等。通会。

言化身成道者。此化身不是大小化身。但是他受用报身上化现而有。名化也。

言今他报者。简自受用身。报简化身。问争知是报。不是化耶。答据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岁故。是报身也。所以疏言。今他报身示相起。问若是报身。宁有祖老。答应七地已前悲增菩萨。现有眷属。以彼悲增由居分段故。疏言。他报身不如言他报也。与上文化身成道等。文势相顺故。

言显菩提难得者。经言。垂得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等。五法不一。名诸佛法。或可三世佛共所有法。名诸佛法也。亦即所得菩提。所证涅槃。是诸佛之法。菩萨于自现身示现。未圆明故。名不现前也。

言依华严经等者。证坐道场十事。故坐道场。何者十事。一者。所谓种种震动一切佛刹故。二者。照一切诸世界故。三除灭一切诸恶道故。四变一切刹为金刚故。五观一切佛师子吼故。六离一切虚妄心。净如虚空故。七示现顺净身威仪故。八随顺金刚圆满三昧故。九受一切佛清净坐处故。十因善根力悉能受与一切众生故。故坐道场也。

言破诸魔军等者。彼经言。何等为十。一者所谓五浊世众生。乐相征伐。欲显菩萨功德力故。二悉灭天人诸疑惑故。三为欲化度魔眷属故。四诸天世人乐征伐者。令伏化故。五集天人已显现菩萨功德之力不可破坏。调伏众生故。六发起一切众生力故。七哀愍未来一切众生故。八乃至道场现有魔事。悉能超出众魔境故。九显烦恼力势羸劣。大悲善根势强盛故。十顺浊世诸众生故。由具十义。示现降魔。又大车云即法华。又涅槃云。释迦如来菩提树下。未成至觉。魔来恼乱。恐出三界。菩萨入慈心定。起雷吼三昧。即破天魔也。

言不尔魔等者。路云。十地菩萨化作魔王。形对满心。尚不能竞力。何况于佛。故名不尔也。

言又释迦佛破等者。即大般若八相。成道之后。方破天魔。今此经但有大通佛破魔了道成。经文具此二说也。

言此事不定者。若先成道后破魔。魔与佛竞力。若先破魔。后成道。魔与菩萨竞力也。随根应情。各有异故。不须和会。

言又弥勒等者。通难也。下生经云。时穰佉王共诸大臣。持妙宝台。奉上弥勒。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婆罗门受已。即便毁坏。各共分之。弥勒是此妙台须臾无常。知一切法皆亦磨灭。修无常相。出家学道。坐于龙华菩提树下。树茎叶高五十里。即以出家日。得阿耨菩提。问何故弥勒出家之日成道。释迦苦行六年。大通十劫空坐道场。迟速如何不等。答大通待生根熟。十劫方证菩提。释迦弥勒不尔。三佛各随宜。令众生于佛生希有心。易入法故。亦有此事。且弥勒佛时。时俗多以利智相凌。是以弥勒生婆罗门家。于利根中。最胜上故。若大通事事贵刹利种。时人多以勇猛相凌。故佛于刹利家生。勇猛中最上故。释迦为降外道。示诸苦行。六年之中。日食麻麦。勤苦过彼。故佛成道各各不同也。

言敷座等者。牟云。有云此文似倒。合言在十劫坐道场。前答经文。既有先字。即不倒也。乍观似诸天共敷一坐。非此义。但是诸天各自敷坐。各见世尊受自家坐。不见受坐。佛心平等总受也。问何故成佛事须得金刚座。答除金刚座。余物升世尊不得也。今诸天献座者。是金刚座上重小坐也。

言三散华者。经言适者。由才也。面百由旬者。二说。一个华方圆。一面百由旬。二者。华至小雨华之时。绕佛菩提树。一面百由旬也。

言伎音者。扌边作支。为正技艺也。女乐作妓。

言经文承便等者。但是文势相承。言灭后作乐。稍不隐便也。一云。但是作乐至灭度。限齐至灭度时。正灭度不作乐。如言终身相事若终了。如何相事也。二云。如释迦入灭。声闻悲啼。菩萨欢喜。知佛无来不灭。作乐不妨也。

言初明十六王子者。问何故先烈十六王子。后烈其祖转轮圣王。答正欲与十六王子结缘。故先烈王子也。

言亲族等者。问何故十六王子最先请转法轮。答疏言亲族现前。故非等。糅云十六王子请转大乘法轮。十方梵王请转小乘法轮。烈梵王请时。王子亦在会。及至转小乘法轮了。后经多时。十六王子方请转大乘法轮。请已过二万劫。方说是经。是故梵王不得同闻大乘法轮。名不现前也。此解非理也。但是王子。是儿名亲族。梵王不是亲。名非亲族。王子在前到来。请转法轮。名现前。梵王在后到来。请转法轮。名不现前。现前即在前。经云智积者。嘉祥云。平等大智已积聚故。名智积也。

言鼓音王等者。问何圣教中说他受用身有父母耶。答疏言鼓音等。问如何报佛有父母妻子耶。答形对七地已前悲增菩萨受分段身者。能化之主有父母妻子。若形对八地已上受变易者。能化之主无父母妻子。

言此佛祖转轮者。糅云。其他受用佛。既通劫增出故。佛父是金轮王。若望大通佛。名父。若望十六王子。名祖也。

言二诣佛者。经言珍异者。将妙珍宝。往供养佛也。

言三母送等者。经言。诸母涕泣者。生母养母名诸。爱恋情深涕泣。顺彼情欲故送之也。准礼。古者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丈夫八十一元士。皇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亦总名诸母。目出泪曰涕。出左传。无声出泪曰泣。出说文。

言五诣意者。经言咸亲近等者。咸者皆也。供养身业。恭敬意业。赞叹语业也。

经言大威德世尊等者。于亿无量劫者。不离三祇也。正明修因也。诸愿已具足者。即四弘愿中利他愿未具足。余三已具足。故总言具足。吉者吉祥。即成佛也。总而言之。不越二愿。一自利愿。二利他愿。自愿即满。利他未具足。

经言世尊甚希有二颂等者。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身定也。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心定也。究竟永寂灭。涅槃也。安住无漏法。菩提也。

言赞修因胜等者。路云。虽明佛坐道场。未成佛故。名赞因德也。牟云。即赞未来佛事也。

言华严经说等者。潞云。所明十坐。行住亦得从胜为坐。前五个坐。皆佛菩萨等。心所游履。心住其中。义说彼坐之名。非轮王等坐。即是彼身。其正法等五。以义为名。心住为坐。不同前五从人立名。有云。威仪一定。但所为事有十。故分十坐也。应捡彼疏也。

言憺怕者。寂静义。亦相似也。

言切韵无味作淡者。若经本作此淡字。非此中义。乃是淡泊也。

言恬静作恬者。经言恬怕。亦是寂静义。从心作舌。与恬美之恬同音。此恬字不通憺音也。

玉篇等者。徒敢反。徒滥反。浅深别。是安静义也。

言有作惔者。惔怕徒甘反。忧义。非寂义。

言字书者。说此惔字亦通憺音。徒滥反。

言怕音等者。疋白反。怕音亦是静义。

言说文无为也者。不是真如唤作无为。但是为由作也。无准也。万事不为。亦是寂静义故。憺怕二字。相合共成安静之义。应作憺怕字。为正也。

言常苦苦等者。经言。众生苦恼等者。苦谛常居五蕰之身。常居四尘苦器之处也。盲冥无导师者。集谛也。无明发行。从痴入冥。造集恶业也。不识苦尽道者。道谛也。无始来不能起无漏智。名不识苦尽道也。不知求解脱者。灭谛也。解脱灭理。了不可证。名不知求解脱。牟云。众生常苦恼。无因力。盲冥无导师。无善友力。不识苦尽道。无资粮力。不知求解脱。无作意力。初句无因力。若无种性人。无本有因。若有种性人。无熏长因故。长夜增恶趣者。前来依四谛种恶因。今受果从冥入冥。即三涂人天名明处。

言冥者。切莫经反。闇也。夜也。从日边作。去音。切合眼瞑。瞑亦通平也。

言遇益故者。经言。为得最大利者。为音荣危反。定也得也当也。五乘之人各得究竟利益。名最大。

言请转法轮初长行者。经言怜愍饶益诸天人民。何不言三途众生。答转法轮音望增益。彼无容暇。故略不言。非佛世尊不饶益彼如天人师也。

经言百福自庄严者。外德也。无上智慧者。内德也。问百福庄严是内德。何名外耶。答百福是因。相好是果。将因就果。说名外也。百福方便品说了。今略言。言百福者。佛有三十二相。每修一相。皆以百福为因。夫论百福。依十善业道说。每修一业。皆具十思。计成百福。且如修第一不杀业道时。一将心离杀。二起劝导思。三起赞美思。四起顺随喜思。五起回心思。初起离杀业道有五思。余九业道。皆具五思。即成五十思。每修一相时。先起五十思。净其身器。次起一思。牵引后起五十思。令其圆满。如似种菜。先治睦垄。次下种子。复以粪水而溉灌之。以此百福。共成一相。名百福庄严相。如是展转成三十二相。名清净身。

言佛识达故请等者。一依经配五力。一云。世尊知众生深心之所念。念力。二云。亦知所行道力。三又知智慧力。智慧力也。除却欲乐及修福一句经文。最后配也。四宿命所行业一句经文。分为两段。宿命者。宿住智力。此是第四句也。五所行业者。自业智力也。最后欲乐及修福者欲乐。即重配前深所念念力也。修福两字。重配下所行业。自智力也。下依疏。

言一所念者。问何名所念。即欲乐胜解也。众生所乐所念为所知境。如来胜解智力为能知也。

言二所行者。所行道为所知境。如来遍趣行智力知也。

言三智慧力者。众生智慧力为所知境。如来根胜劣智力知也。

言四宿命者。众生宿命为佛所知境。如来有宿住智力知也。

言五业等者。众生自业为如来所知境。如来有自业智力能知也。

言其欲乐等者。结也。欲乐二字。结胜解智力。所念两字。结念力。修智即业。结前自业智力。

言略举此等者。问佛有十力。何言五力。答疏言略举等。处非处静虑种种界生死智力漏尽等。五力也。

言光照幽冥者。经其国中间等者。此间旋绕四洲小铁围山也。日月不妨照着也。相国云。取大千界外铁围山。至极高广。日月照不着也。此界他界两铁山间有众生。寻常黑暗。不相见。忽睹佛光相。见惊怪。互相发言。此云何忽生众生。摄云。此是何界所摄。设尔何失。若三界不摄。亦违圣教。圣教说离三界外。无别施化处。即有摄众生不尽妨。答如物处中。虽非三界。然是三界中物。众生亦尔。虽非三界。何妨亦是三界中收。以受业是三界系。亦即是三界中欲界摄。由铁围山在欲界故也。问何业生彼。答有经言。用佛灯油。生铁围山间也。

言动照梵宫者。是佛意也。问成道了即得。何要震动放光。答恐众生不知佛出世。意交令知供养。请转法轮。问放光即知。何要动界。答众生有二。一者有目。二者无目。无目之者。不见放光明。故须动界。

言例六方者。经言。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言除后二方者。后二方文段皆不足。第四例余方中。四段全无。第五上方之中唯有三段文。无第四嘿然许之。问何以无第四段。答末后梵王请。便口许故。无第四嘿然也。

言此皆通四禅者。准下。既言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既言舍乐。宁通四禅。答彼是定中轻安乐也。

言或唯初禅等者。菩萨藏经。譬如水灾。下至金轮。上穷梵世。满中皆水。遍三界。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竖分三分。取一分。点水中拭干又点水中水尽。梵福终不尽。路云。请转法轮所感。即初禅福。若尔二禅已上何非梵福。答阿含经中。但以欲界人天之福。挍量初禅一梵福故。二禅已上不可比故。所以不说。问即各相诣者。为复是五百万亿国土梵王相诣共议。为是当三千界中梵王相诣共议。时彼众中亦尔。为是五百万亿国众中。为复是当三千界梵王众中。答只是当三千界梵王及梵众相诣也。

经言为佛世出间者。及为大德荣危反是也。

言寻光诣佛者。经言。五百万亿者。摄问三乘运通。尚自不越三千。凡夫梵王何能远至。答二解。一则多是菩萨梵王。许受十王果故。故能远至。牟云。此解大狭。岂唯是菩萨而作梵王。无凡夫作耶。二云。佛加持而至于此。故唯识云。若定通等力。则不决定。如十住断结经法界品云。吾曾游野马世界。去此七十二亿恒河沙数佛刹。我弟子目连神通第一。至彼世界。放大音声。遍三千界。演说妙法。此乃如来加之令往。若不尔者。二乘神通。因何至彼。问梵王何不定身来。将宫殿俱来耶。答三说。一凡夫梵王生以得通。变起定果宫殿。与身俱来。为欲界地粗。不能胜他梵王细色故。又佛加故。俱来何失。二为布施故。将来也。三云。菩萨梵王变为宫殿。俱来无过。问八地已去菩萨。既受变易。云何梵众得见梵王。答言梵众所见。即化身故。经云衣裓者。衣箱也。

言见佛众以欣者。经文无忻然文。但是疏主义科出也。

言初归礼散华者。经言即时诸梵王等者。摄问云十方梵王悉皆散华。一一华积并若须弥。此界云何容受多须弥华。答此中化土及他受用境。合而说之。大即报境。小即化土。章敬云。报佛宽广。容亦不妨。纵阎浮地狭。神力包含。亦复何失。问经言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积如须弥。如何相摄。答一云。须弥山以四宝所成。花色亦作四宝。故如须弥山。二云。亦是假设。所散华多。设使堆着。共须弥山相似。非实有也。三者。华堆实如须弥山。如七月十五日。简架高亦不妨。纪国云。华散佛身。显人尊。华散佛树。显处胜。问以将华供养菩提树。答显发崇仰之意也。牟云。叩伯听讼之所思。其人爱其树勿剪伐于甘棠。如来成道之场。敬其佛而亦供其毕拨。

言二颂赞五德者。一体妙难逢德。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二福慧圆明德。具无量功德。三拔济无边德。能救护一切。四轨范天人德。天人之大师。哀慜于世间。五怀生久远德。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然救护一切。通五趣。天人据胜言也。

言初颂来由等者。经言。我等所从来。二颂者。四禅根本定。名深禅定也。乐者。即轻安乐也。问何以不是乐受之乐。答以乐受不遍四禅故。章敬云。所谓舍深禅定之至乐。明供之极忻也。

经言我等先世福者。问梵王舍宫殿。舍何宫殿。为复变起舍。为舍业果宫殿。若变起舍。云何得言我等先世福宫殿甚严饰。若舍业果宫殿。又将何舍细色身。答应言变起。以奉世尊。经言先世福者。由先世福得业果通。所变宫殿甚严饰。故非业果宫殿。业果宫殿与身俱生。云何舍施。而不可舍也。从本处来。便别变宫殿持身。以表殷勤。便将布施。问梵王所献宫殿。佛定受否。答二说。一佛不受。若受即合咒愿。佛既默然。故不受。二云。受已却施与梵王也。纳而安处纳处也。然前所解不受。为正。以文不说。佛亦不居故(不同寺家受了拟收课利也)。

言此请转法轮者。经言尔时诸梵王等者。摄云。大集经言。如来唯有大慈悲。愍念众生如一子。我今劝请法应尔。愿转无上正法轮。如来初生发誓言。我当救彼苦众生。众生渴仰甘露味。愿大施主施法雨。

言何故涅槃时者。意言佛入涅槃。诸天献供。佛若不受。则默不语。今者不语。何名受耶。答疏言古解等。初三解。是嘉祥引注经中解。第四解。疏主自安置也。

言佛颜有等者。涅槃时虽然不语。颜色𣫍然不怡悦。所以请者。方知不许。大通佛时请转时。虽然不语。颜色怡悦。请者觉许。

言又云以佛等者。佛虽不语。光若上照。则知许说法。若涅槃会光尚下照。又复不语。便知不许也。

言又云佛初成者。凡常时默然。是受请。涅槃时默然。是不受请也。

言又受食者。涅槃时受食。事须出言咒愿。即不受请也。纪国云。供养是己利。所以默然。表不受。说法是利他。所以默然。即表受也。

言东南方等者。长行经言。五百万亿国。偈中云。过千万亿土。只是五百万亿数内也。虽有过字。不必是五百万亿数外也。

言加陵频伽者。陵云好。频伽者声也。此云好声鸟。亦云妙音。亦云迦兰陁鸟也。

言初一颂叹为眼目者。经言为众生作眼者。问不何言作耳鼻等耶。答度生死河。舍黑暗业。眼为前导。耳鼻非初。故不言作耳等。为字去音。训作与也。

言后一颂叹为父者。经言。为众生之父者。荣危反。平音。为由作也。问戒经言一切男子是我父等。今何相违。答彼佛自言。此梵王说也。若尔。皆是吾子等如何。答若约智门。敬法身故。故言一切男子是我父等。若约悲门。怜愍一切众生。如一子故。故称其父也。

言叹佛生等者。经言得道若生天者。得道二字。配忍善者增益。若生天三字。配诸恶道减少。忍即证忍信忍也。见道无漏智名忍。入圣者多。名忍善者增益也者。即假者。所谓得忍之有情。以经文言。众生闻此法。即凡圣通证。得道生天。分为两类。生天故恶道减少。得道故忍善者多。

言初二颂半叹佛者。经言世尊甚难见等者。问经言过百三十劫。何故三方梵王见佛有异。东方一百八十劫。南方百三十劫。上方于昔无量劫等。何也。答金城取嘉祥解。诸佛出世。感在众生。众生三品不同。所以见有异。上中下根。如次见彼二十中多劫。问此言一百三十。何故上云过于百千劫。答百千劫约少劫。时分多故。并是百三十劫时分故。初一颂叹断德。烦恼断处。得真理故。后一颂半叹恩及智德。无量智慧今日乃值遇。是恩德也。此约三德。不离一身赞也。如是三德值遇皆希。故是叹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八

元久二年八月三日于野□福光院书了。

为兴隆佛法利乐有情矣。凝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