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云栖寺沙门 袾宏 述

恭诵发隐。语语放光。言释迦之欲言。发天台之未发。精透处梦士顿醒。恳切处石人下泪。音圆旨远。信法宝之神珠。事核词工。诚青囊之妙药。敢不钦奉。又何异同。妄现魔身。辄尔饶舌。指玉体而问疮疣。知其失眼。向金錍而求抉剔。意在复明。伏惟发蒙。人天有赖。匇匇草草。冀恕其狂。

淳熙稽首。

(一)问。斋戒交神。姬孔之大法。垂戒训俗。圣王之宏规。今学者已遵三戒(谓色斗得)。兼体四毋(谓意必固我)。则终身可行。一心无累。况五经五行。各符五戒。为出假菩萨之所修习。如天台智者之所称扬。亦已至矣。何必背儒童之教。束护明之律耶。

答。儒释禁戒。大略相似。而疏密不同。如五戒。一曰不杀。谓绝无所杀也。而儒止言无故不杀牛羊犬豕。不言不杀。止言钓不纲弋不宿。不言不钓弋。是知儒戒成世间善。佛戒成出世间善。儒受佛戒。自古有之。无足异者。且出假菩萨先曾入真。既从真而假。则世出世间随所欲行罔弗如意。不背儒童。兼持佛律。亦复何碍。

(二)问。道藏既窃佛藏。则道戒亦同佛戒矣。受彼金科。犹吾梵网。犯他青律。即我吉罗。虽净明涂炭。北斗太微。例若小乘。似难概取。余固宜任之也。

答。道之为戒。与世律似远而实同。与佛律似近而实异。盖天上天下统御之势不殊。世出世间圣凡之分迥别。且道戒虽亦止恶行善。要其所归。惟是藉静养而固气潜神。积功行而留形住世。是以持道戒则飞升九霄。持佛戒乃超出三界。梵网金科不可同日语明矣。

(三)问。大明律令。监前代之科条。圣祖聪明。晰人情之隐伏。王难烈于地狱。见报速于来生。奈何不遵。又敷别戒。

答。现报者今世之殃。来生则苦轮无尽。王难者色身之惨。地狱则慧命俱沈。况政刑止惩治凡民。在世道尚为末务。而梵网正成全开士。于佛教尤属大乘。不可同日语又明甚矣。

(四)问。旧戒出无佛之世。名为尸罗。性戒本当人之心。不拘持。受必受则滋五阴之稠林。从新又广众生之异见。固当寂寂。安取纷纷。

答。若高谈无佛之世。直论当人之心。则不但老瞿昙绝口毗尼。优波离羞称羯磨。即使束五部置之高阁。褫三衣悬之树端。未足为过。如或不然。法林惟恐不稠。正见惟患不广耳。何纷纷之足厌。

(五)问。持如空之戒相。庞老斥为迷人。能观空而得道。天台许其具足。具足已超智赞自在。迷人岂异缺破杂穿。而又云空见扰心。破其定共。空心邪僻。坏我律仪将安取衷。不流恶见。且经云。若有得空者。终不破于戒。复何指耶。

答。空有二。契真空则万法俱备。何须更习毗尼。堕顽空则众善皆隳。岂不有伤戒品。执莽荡。轻轨仪。其失大矣。

(六)问。发心许破戒。大乘容犯戒。此或与其能权。恣其摄化耳。乃若持陀罗尼者已为具戒。持了义经者已为具戒。习禅定者能救四重五逆之违戒。则一定一慧反在式叉之先。一咒一文足省坚持之力矣。岂各有宗旨欤。

答。发心菩萨持戒之心。过于声闻百千万亿倍。安有许容破犯之理。良繇菩萨见机行权。利生益物。不狥故迹。暗合成规。似破非破。正持戒之极也。走杖不云叛父。引裾岂曰慢君。亦忠孝之极也。若夫经咒之齐戒力。则亦如来随时偏赞。因事特标。说法之常规耳。故时而崇律。百行总隶毗尼。时而尚禅。万法皆趣正受。主宾互换。机实双流。不可拘常。辄生异议。若据一代时教门庭。则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自是不易常法。

(七)问。在家出家。何取形迹。得无所得。安问后先。欲表净戒。辄言早离尘缘。将䇿深心。因示壮年成道。佛语足证。前史难凭。可得作此解否。

答。略形迹。泯后先。此理论则然耳。既已示现同凡。则诞生有时。出家有日。成道有候。说法有期。乌容混耶。非身现身。身必拟于常形。非时现时。时必合乎世历。且孔曰儒童。老曰迦叶。亦示现耳。然而昌平李下。函谷杏坛。始末端繇。历历可指。即其例也。

(八)问。无心犯戒。既从末减。求末减者。皆学无心。不简不羁。任情任意。习忘而真忘。似非故作。如梦而复梦。应是业因。

答。故求末减。减则不能。才学无心。心便成有。如斯犯戒。罪乌可逃。真修行人自不应尔。

(九)问。佛心喜舍。取其物者称其心。劫事堪惩。掠其剩者减其罪。此乃上求下化。胡为与盗同科。若以法身观。劫物即佛物。佛物即世物时时为盗。那得不犯。

答。佛无吝物之意。而偷盗者自尔成愆。父本爱子为怀。而忤逆者必然获罪。理应如是。佛亦何心。若夫取劫贼物则有二别。出慈心者。无过而且多功。出贪心者。比例而均作盗。质之经疏。有定论矣。

(十)问。荸荷猪驱豕就屠。示定业而杀轮且止。吉祥佛列俎受享。分罪报而冤气将沈。大烹以养圣贤。圣贤能使烹者不怨。是或解冤之道。意亦菩萨之权。

答。菩萨之现杀。则所谓剥割斩剉。而未尝恼害一微细生灵者也。圣贤之享烹。则所谓食是大夫禄。不食是大夫福者也。果能杀而无害。方可行权。若知福有所归。自宜慎口。方丈万钱。智者不为矣。

(十一)问。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一心一切戒。一戒一切心。一切心一戒。一切戒一心。而曰何戒定出何心。似为不遍。按经第一轻戒。则标孝顺心慈心。十三谤毁戒。则标孝顺心慈悲心之类。盖宜标而标。何须补入耶。

答。总观心地本体。则体惟一念。本自圆成。细析心地法门。则门有万殊。不妨分属。故云三十心者皆一毛头也。复以一二分属戒相者。毛头之上更出毛头也。譬天王虽名大主。亦应列任六曹。六曹犹未遍周。岂不重开百职。经始标某心某心者。六曹之谓也。今复增某心某心者。百职之谓也。如取义之相近。亦令余可例推。便初学易知简行。在智者神融意会而已。

(十二)问。心地自合理。心地自得宜。佛性之性。是人性之性。佛性常住。是人性常住。为当先从心地发光。佛性起用。何理不合。何事不宜。奚必敛睫而借目于迦文。按图而索骥于戒本。资他五十八宝。用尽则贫。隐己千百亿珠。漫藏无益耶。

答。心虽体含万法。赖致方知。地虽种具千华。乘时乃发。笑贫人之借宝。不知善用则富室可成。羡力士之怀珠。不知莫指则奇珍竟隐。然则图非是骥。识骥必假良图。眼不属人。因人能开翳眼。即心为戒。因尽理之玄谈。因戒摄心。实救病之良药也。乌可忽诸。

(十三)问。不显不誓。不习学佛。我则昏矣。僻教僻说。不化众生。人则昏矣。以其昏昏。使人昏昏。岂止倚肆而酤。何异指佛而谤。但名轻垢。实所未知。

答。不誓不愿等。非全不知进道也。勇猛之心未发。则美业难成。僻教僻说等。非全不知利物也。引导之方未精。则化功莫就。不开重过。止列微愆。固有繇矣。

(十四)问。出家之法。不向国王礼拜而求法。不向父母礼拜而求法。法不在。六亲不必敬。法不在。鬼神不必礼。但知法师语可信。有百里千里向之礼拜而求法者。法师(云云)当作如是释也。今疏曰。率土之濵皆王臣。民无二王。即世尊矣。可不拜乎。经曰。护佛戒如事父母。四众下座。如孝顺父母矣。可不拜乎。又大经广孝道而慢亲。大众首国王而慢君。果称佛旨否乎。假令君父受戒成道。拜之岂便损福。不然。以佛礼佛是常不轻。何须辨而又辨如东林远乎。

答。僧之为名。名曰出家。僧之为道。道曰出世。出家则不当拘以家人父子之规。出世则不当局以世法君臣之礼。盖是君父敬佛而及彼僧徒。决非僧徒恃佛而慢于君父。若夫道在君父而礼。自名礼道。众生即佛而礼。自名礼佛。斯亦无不可者。其在今日。当如之何。亦随时而已。时以佛法为重。优容我等曰勿拜。则遵内教可也。时以人伦为重。定为成式曰当拜。则遵王制可也。此何所据。萨婆多论云。比丘违王制者得罪。诸经要集谓愚人妄行法教。展转教他。不听礼父母尊亲。此不合圣意。反招无知之罪。经论屡开。斯足据耳。然则远祖非欤。曰。尔时拜礼未定。下僧俗议。而远正论不阿。理应如是。何过之有。

(十五)问。是戒也。受之者必其有心有情。犯之者等于木石木头矣。又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亦得传戒及乎先身。受法逮乎本体欤。美人草听歌按节。或是淫缘。生公石闻经点头。宁无佛性。请得度之。

答。地水火风之说。止是发明物我禀同。痛痒机一。故杀他即是杀己。杀畜无殊杀人也。岂谓木石类均解思惟修。假使圣僧再讲石前。未必不成强项。狂客重歌草畔。岂能更学敲檀。若夫一人发真。虚空消殒。乃至无情说法。无情作佛。历有明文。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土既即心。水火与风亦如是矣。本来成佛。何以度为。

(十六)问。看病信属孝慈之心。然我身亦是圣贤之器。念盲龟逗孔之不易。思扁鹊洞垣之为难。肯施无益之抚摩。用染必死之疫疠。凡菩萨人。应知方便。

答。福田无上。仁人固以看病为先。慧海多门。智者宁无保身之哲。或亲己。或使人。或用财。或效力。皆可也。释尊运兜罗而愈疾。抚摩未必无功。孔儿处危地以全身。疫疠何能必染。盖是救人为急。欲罢不能。非比冒难故行。可已不已。且古之悲田。今之养济。皆圣主良臣看病之大慈也。岂必以吮疽按癞为救疗。尝药哺食为殷勤耶(前页孔儿。戒疏事义中作庾襄事。存考)。

(十七)问。卖男女而供众。鬻弟子而行慈。彼为法来。安忍货取。设彼菩提已发。是我轻垢罪成。道人而可以轻贩。南询之士寒心。父母而随之觅求。受供之人同狱。一何无善巧至此乎。

答。古人恳语垂训。危言示诚。有其辞则然而其实不尽然者。感恩之极。而曰铭肌刻骨。岂真有事锥刀。摅衷之至。而曰沥胆披肝。未必掀翻脏腑。就使舍身为法。竭命尊贤。亦大士之常法耳。携妻挈子而事梵志。九男二女而养耕夫。古有高模。今无继迹云尔。

(十八)问。善慧自称大士。志公自表观音。温陵反戒焚身。大慧曲求荫侄。皆犯轻戒。乃得重名。岂各有合理处耶。

答。尘中凡士。或可常评。格外奇人。毋容迹论。初生而指天指地。不妨我是如来。将死而默嘱默传。何碍自名菩萨。预称慈氏。远指圆通。奚不可者。且温陵善发药王隐义。自不唐弃色身。杲老不减临济宗风。岂得未除恩爱。盖宜晦则晦。宜彰则彰。或守经常。或行权变。不应以自赞毁他共视。岂得以违理犯法同条者哉。

(十九)问。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听教参禅。此通小乘。非指大器。今乃六时时诵。疑防教门禅门。当是一法融通。无间心地性地乎(防。或疑妨字。存考)。

答。非常大器。过量圆人。既不拘夏后夏前。自相应即小即大。才持戒品。已达教相全文。正受毗尼。便悟禅宗妙旨。建立则繁兴万法。不碍六时。扫荡则屏绝纤尘。奚存一念。远公常礼有定。永明自行不亏。岂被小根。故为细事。凡我后学。愿各深思。

(二十)问。佛心彻于三际。大光满于十方。岂不知经入支那。法流震旦。香油辛味。并沿五印之土风。戒品律仪。未尽九州之垢罪。憎之则谤。任之则宽。佛陇南山。既尔阙然。儒典王章。似应相济。

答。佛心虽彻三际。救弊则姑据一时。佛光虽满十方。取信则专从本土。待夫时至远被。自合比例旁通。是以儒典王章。似难并用。情宜势便。岂病双行。法固与世相推。礼亦凭义可起。或曰毗尼与修多罗异。譬世律令制自一人。舍利目连所不得与。然虽如是。金口洪音。凡夫赞片辞而莫得。衮衣寸缺。巧者补一线以何妨。神而化之。与民宜之。学佛者不可不知也。

(二十一)问。经称国贼。如操懿温莽之流。为国贼使命。是亦国贼也。或是戒其从逆否。如下文言。又似降虏之人矣。

答。使命者。非必为贼使命也。通二国之情。合两军之战。危彼社稷。害彼人民。故云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二十二)问。盗听说戒。力士之杵冥加。广施经文。恶人之目难掩。得无相碍。愿折群疑。

答。说戒者。非平日讲说之说。盖半月诵说之说也。凡半月共行布萨。乃众僧自举愆尤。示彼恶流。必生异谤。故惟除国主不许余人。若夫布衍经文。宣扬义趣。又何过焉。荐导先亡。祓除患难。皆曰至心读诵。不闻掩帙秘藏。以此利人。正契佛心。是名法施。

前问答竟。

僧俗杂问

发隐成。周咨大众。于时缁素善友各陈所见。合从者从之。义未显者。为略辩如左。法喜之乐当何如也。

(一)问。经疏钞如祖父子。混合不分似为不可。

答。此行布圆融义也。祖不是父。父不是子。行布义也。祖父子孙。交参共济。圆融义也。织锦而联缀千丝。调羹而合和五味。味不可分而具足。丝不可析而自明。盖此经是华严流类。天真父子。非异非同。幸毋以常格局之。

(二)问。科经之例。总别相对。今初曰总明大意。次合对别。乃并列四科。或恐未安。

答。总别相对。多种不同。有一总一别对者。诚如所问。有一总对二别者。对三别四别者。其对均也。楞严要解叙听众。初总标。二叹德。三列名。是一总对二别也。华严玄谈初总序名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四谦赞回向。是一总对三别也。今列四科。亦一总对三别也。若据华严即总即别。又安可以数量局之。

(三)问。文中经论所载戒相多种。传记所辩受法不同。经论盖指地持璎珞等。传记盖指梵网本。乃至制旨本。今解似不合此。

答。若指梵网六本为受法。则下文良繇机悟偏圆义即不成。何以故。梵网六本。谁授偏机者。谁授圆机者。当知此六是登坛授戒羯磨仪式。随意可用。其云传记所辩。自是诸书杂集中论议发挥戒法详略。乃随机耳。岂有坛上正羯磨时。分别偏圆各各为说耶。

(四)问。等觉中。初曰观达无明源底边际。二曰断最后微细无明。三曰与无明父母别。而妙觉中但曰无所断者名无上士。则知无明至等觉悉已断尽。云何教义谓十地断四十品无明。又破一品名等觉。又破一品名妙觉。共破四十二品。二义皆出智者。稍似不同。若为融会。

答。等觉无明已尽。然存有所断。亦是无明。并断俱无。名为更断。是知等觉断惑。妙觉断断。能断断者。方名永断诸无明也故断。四十二品而入妙觉也。

(五)问。梵网单喻。何以言人法喻。

答。梵网是喻。菩萨戒是人法。合而言之。故曰人法喻也。又问何得辄立经名。噫。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佛护念经。什师易云佛说阿弥陀经。夫弥陀圣号。人所乐闻。名以义起。易之无不可者。大师易梵网曰菩萨戒。亦此意也。今合而言之。非有增也。何不可之有。

(六)问。疏云烦恼常有故不说障。次云轻业不障轻报不障。皆指障戒。今说不障真性。何也。

答。不障真性。出其繇也。繇不障性。故不障戒也。此三障名。自古所有。原非指戒。疏乃引用。意云烦恼障不障戒耳。良繇轻业彰于身口。中人亦易为防。烦恼起于一心。智者犹或难免。此而障戒。尽天下无人得受戒矣。故特明之。

(七)问。论兴废中。第三亦云。尔时恒兴。尔时即废。今曰常兴鲜废。何也。

答。此文当以出入恒有一句为兴。后入胜定道时。随胜得名者。明入时非无。因殊胜定道映蔽戒名。其实有也。下则明其退缘。言必须退定道时。乃废。及声闻尽寿。菩萨成道。乃废耳。如世人谓至死方休。明无休时也。据华严常恒说。炽然说。无间说。有兴无废。亦何碍也。

(八)问。戒师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通玄。而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今谓具二缺三。然戒德严明。必具腊矣。律诠戒。经诠定论诠慧。善解三藏。必具定慧矣。恐无缺焉。

答。下文不云乎。或可以戒该腊。以慧该定。则不具而具。似缺非缺。隐然五德。不必问也。但不直曰五德。而曰可该者。意自有在。若直以戒为久腊。则新学暂持者。必轻宿德耆年。若直以解为三学。则世智辩聪者。便谓真禅实慧。且疏中何不概云解律藏。解经藏。解论藏。而必曰禅思。必曰穷玄。岂特解义云乎哉。后地持本受戒式中解云亦五德意。亦之为言。即前该意也。又问解不兼腊。何得复云能诵则腊久。答。半月半月。积诵不休。岂非久腊。若专言解。聪利少年。昨日登坛。今日能讲。何必久腊。

(九)问。灯明喻舍那。无待论矣。妙海在家菩萨。而与莲华并称。波勒因地未终。而曰释迦为侣。夫传法大任。必属出家。极果世尊。不侔因地。以斯相比。固所未安。

答。舍那授法妙海。不说妙海授法释迦。况僧俗者迹也。菩萨道中。何以迹碍。双林俗士。说法王庭。祇园比丘。倾心丈室。亦奚不可。若波勒者。德拟迦文。斯名等侣。何必三十二相。树下成道。毫发相似。不然。赵州古佛。仰山小释迦。曹溪岭南有佛出世。亦皆非耶。尧曰如天。天之侣也。老曰犹龙。龙之侣也。岂尧果穹窿上覆。老真夭矫青云耶。据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波勒不可以侣迦文。何子自待之浅。

(十)问。宗趣总别。举宗遗趣。其义云何。又心地为宗。此宗是趣。良以心地为宗。则无所趣故。

答。贤首五门。姑据般若心经。未及余经。彼中原只举宗而兼趣意。如华严玄谈云。此经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宗趣。亦宗趣兼说也。且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意谓立此为宗。令趣何所。不谓宗更宗他也。此经心地为宗。止恶行善以归心地。即是趣意。正合华严宗趣兼说之旨。盖圆教宗趣。互用无定。或举因为宗。令得果为趣。或举果为宗。令修因为趣。因该果彻。如玄谈中说

(十一)问。乳味判教。亦有说乎。

答。据三聚出方等。可判生酥。而自古五时结经。原以梵网华严判归乳味。良繇此经从心出一切法。喻从乳出酪酥醍醐也。又佛最初结戒喻牛最初出乳也。又涅槃最后之训不离乎戒。喻醍醐最后之味不离乎乳也。

(十二)问。诸经皆有当机。此经何以不列听众。

答。不列当机者。此经是一切菩萨所同学。无一非机也。必论当机。则释释自是当机。故不说也。

(十三)问。华表因。实表果。今供舍那之华何不表因。

答。因果宛然。诸君自不察耳。此经以心地为宗。无一法不从心地中流。无一法不还归心地者。菩萨万行。若非出自一心。还归一心。即不名佛因。不名佛果。今此华出舍那心地。表菩萨从自心中出无量因行。还以此华供养彼佛。表还以自心因行成自心果佛也。据华严因该果彻。不离因果。不落因果。拈来无一物不可供佛。举起无一法不可为因。若执华必表因。非圆教义。何以故。有时华表因。实表果。开华后乃结实故。有时实表因。华表果。种核后乃生华故。有时定因慧果。净极光通故。有时慧因定果。惑破心安故。恶可一途而取。一格而论乎。

(十四)问。体性虚空华光三昧。既入三昧。何有华光。而云任运自现。

答。如来妙定。非动非静而常动静。非出非入而常出入。此三昧号体性虚空。虚对实故。使体性不虚。当如山不纳山。石不容石。一顽定耳。体本虚空。故华光任现。岂以既入三昧。便应灰灭不生。圆觉经如来入大光明藏三昧。而现起净土。与十二大士更相酬答。抑又何也。且三昧有百千万亿等名。不是一味寂静。故有三昧。二乘尚不闻其名。菩萨犹未解其义。而执泥寂静。则师子奋迅。师子频呻等。皆成喧闹矣。又问诸三昧皆有出入。何独此中而说出入。答。出入非难。自在为难。二乘敛念方入。起念方出。不名自在。随心自在。乃称妙定也。据华严即入即出。依报正报交互圆融。不可思议。此特其小小者耳。何足为异。

(十五)问。佛言吾今来此八千返。表法而已。云何实说。

答。若据表法门中。句句字字无非表者。若据示现作则。就令实说何妨。盖佛所说经。无一法不事理双融。表实兼具。言表则必有实。举实则表在中。此之往返。得无疑骇以为多耶。老子尚无世不出。云门乃三作国王。此皆实有。不是表法。何独如来八千之返。便无其事。且如来重重往返。既纯表非实。华严重重法界。亦纯表非实耶。空华佛事。水月道场。法性光中。万转千回。事出平常。全无奇特。何疑何骇。又问。科云横指处会。今十处则不及余方。竖明往复。今八千则未周尘劫。何名如来悲愿之广。答。此谓借有尽彰无尽也。赞佛曰万德。万岂尽佛。号民曰百姓。百岂尽民。虽曰十处八千。即是横无涯际。竖无终穷也。

(十六)问。疏称莲华二义。处浊不污。譬舍那居秽不染。以喻彰德。止成一义。云何二义。

答。二义者。一则华必处浊。不处高原。譬佛示居秽土。不居净土也。一则华虽处浊而不污。譬佛居秽土而不染也。

(十七)问。古解经者。各有所宗。今解此经。当宗何者。如别有所宗。不应依就台疏。如都无所宗。则是汗漫臆说。愿为剖示。

答。此有三句。一曰本宗。二曰兼宗。三曰无宗。言本宗者。即禅宗故。此宗即是心为宗故。心者群经之祖。万法之源。心地二字。摄菩萨戒无弗尽故。又此心即是大华严故。言兼宗者。达心之士。不但瓶环钗钏色色皆金。亦复草木瓦砾无非金者。阿含小教。外道偏门。善巧用之。悉成圆义。何况台教依而就之。谁谓不可。以我心宗。发彼义疏。台之为教。不出心故。如必硬竖刹竿。各不相下。喻如同胞兄弟。而互相害。大忤逆故。言无宗者。觅心体相不可得故。常为心宗。不宗心故。故云并所谓心地者亦不可得也。又问。既云禅宗。又云华严。华严五教。禅居顿位。顿之去圆。未达一间。何得并举。答清凉赞天台四教理致圆备。而五教加顿。补台之备而未备也。以达磨一宗无可安着。聊判归顿。而实顿有二义。一但顿。二圆顿。此禅宗正圆顿之顿。然何以不名为圆。良繇专重直指见性以破渐宗。于法界缘起之义。虽具在中。而非所重。救时为急。无暇论故。如阿伽陀药虽有轻骨之能。疗病为急。无暇论故。不可遂谓无斯能也。又此宗本曰教外别传。则小乘大乘一切乘所不能收。四教五教一切教所不能摄。不惟出彼渐阶。亦复不居顿格。非但超乎顿位。亦复不受圆名。贤首判顿。亦不得已而姑为寄位云尔。岂可真以位分拘耶。

(十八)问。达磨西来。既号传法正宗。何得台宗。不与传灯之列。为是高过禅宗。为是未称直指。

答。此有二义。一者天台教观起自前故。中论一偈。教观所宗。慧文传之南岳。南岳传之智者。达磨未来。人已修习。特繇智者乃大阐耳。二者天台教观。犹属教故。达磨一宗。教外直指。才说教观。早曲了也。是以教观虽极玄妙。不出教乘中事耳。台教不与禅宗。以是之故。非台教立法有未善也。

(十九)问。内戒外刑。道俗各别。内书外典。权实迥殊。何得博引九经。巧附五罚。又教而不改。教者何尤。此里塾之言。春风沂水。鼓瑟自娱。此狂夫之态。不宜引入。以乱圣经。

答。法华谓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当知无书不可援引。且释迦亲为教主。而六群调达终不可化。将无教者之尤耶。又止谓鼓瑟不碍贤人。何曾道菩萨必须鼓瑟。幸惟逆志。毋但执辞。

(二十)问。经称释迦从华严没。于阎浮出。乃十处说法。是先生人间。后升天宫说法也。又云。入天宫说魔受化经已。下生阎浮。是先于天宫说法。后生人间也。二说若为融会。

答。据华严双垂两相。则知佛体本来无二。众生所见不同。既能两相双垂。岂不能两时双示。谓天宫说法。后降人间亦可。谓人间成佛。后升天宫亦可。谓天宫说法已。后生人间还升天宫说法亦可。谓人间天上一时成佛说法亦可。圆融之说。浑先后以何妨。无间之谈。通古今而一息。不必执文而失理也。

(二十一)问。颂中俱来至我所。钞云表体皆归一心。夫心即是体。无摄体归心之理。

答。心行对说。则心为体。行为用。单举一心。则常寂常照。常寂体也。常照用也。体用归一心。犹言体在是用在是也。不可泥归字而疑摄体归心也。且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太极之说。未尽至理。尚双具动静。岂应舍那心地。不通体用。若心专属体。则与用成对待。何名一心三观。而为中道第一谛乎。

(二十二)问。孝顺父母以及至道。当分四境。不应科胜因胜果。

答。分四境亦有此说。今当以大师所科为正。若分四境。何不直言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至道。而复于至道上加孝顺二字。况三宝之中已有法矣。岂三宝中法犹未尽道。而别有至道之法。所当孝顺耶。故前三属因。至道属果。

(二十三)问。讨罪国有明条。杀人经无显证。琉璃灭释。佛何不诛。调达害兄。佛何故纵。今言有罪而杀。杀何犯焉。妄害生灵。违佛规训。古云。外道入佛法中。必破灭佛法。斯其验欤。愿释所惑。

答。见机得杀。本之疏文。疏文本之佛说。非臆见也。夫沙门专慈悲之业。王臣主生杀之权。发隐分别明甚。今谓佛是沙门类耶。王臣类耶。何得引琉璃调达而证不杀。且王臣杀戒。非特与沙门殊。亦复与庶民异。杀有罪而成犯。是王臣终无受戒之日矣。故圭禅师为岳神授戒。不禁其行杀也。惟禁其滥刑及无辜也。不禁其取财也。惟禁其威福求享祀也。不禁其婚娶也。惟禁其罗欲乖大伦也。不禁其语言也。惟禁其虚妄违天心也。不禁其饮宴也。惟禁其沉湎败正事也。如斯说法。是谓逐机随缘而不逾矩。千变万化而不离心。逆顺双宜。僧俗两利。上符千圣。下济群生。噫。人人作如是外道。佛法其长隆乎。

(二十四)问。君父之仇必报。此权教也。内经出。权教隳。安得复引陈恒赵盾之迹。违释迦智者之言。无论王臣。想当悉禁。

答。儒者不喜佛法。正为此等。何怪乎古今谤僧曰无父无君耶。且孔子尚不得讨陈恒。则世之乱臣贼子。惟恐人不受菩萨戒。何以故。受戒者坚。则行恶者便。是菩萨戒者乱之资也。佛法圆妙。世出世间。融通不滞。而迂人执之。其祸至此。可胜叹哉。余发隐中已反覆推明。兹不复赘。

(二十五)问。映灯影而授戒。见日光而撤坛。密示暗传。夜聚晓散。不使人增惑耶。

答。朝至尊以五鼓。祀宣圣以清宵。未闻其增惑也。孟氏谓夜气清明。登师云白日喧杂。愿合而观之。

(二十六)问。游戏翰墨。何损毗尼。如可如解。应有别愆。非关诗画。若休若永。未闻堕落。可遽讥评。必欲个个卢能。但恐人人獬豸。决目而名净目。迷心而曰净心。哀哉空王。出假无日。

答。非谓诗必白癞。画必泥梨也。诗画无救乎二人之难。见为僧者当学道。不当杂学云尔。噫。果是即境明心。推余济物。则逢场作戏。无所不可。如或未然。惟恐你不放下心。闭却眼。若肯人人决目。个个迷心。敢保五眼圆明。千灵洞彻在。且菩萨出假。则弘施六度万行。普度九有四生。而徒咏月题花。图山绘水。明道之功不切。兼利之化何成。至哉天人师。不出如是假。

(二十七)问。经中谓铁锤碎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人礼拜。今有愧戒德之难全。望弟子而触礼。已出下䇿。何名上人。

答。无德而揣己自卑。正遵佛制。欺世而罔尊自大。乃叛圣谟。非上人且免罪人。出下䇿犹胜无䇿。然虽如是。亦有其地弥高。其心弥下者。不轻位证菩萨。而遍礼四众。莫须戒德难全。夏禹身任国王。而亟拜昌言。应是多过自赧。良繇权实初无定法。低昂各有攸宜。时当居正位以作后学之司南。则慈明安坐而纳展可也。时当崇厚道以觉狂夫之我慢。则藏师俯偻而避拜亦可也。妙用无恒。固未可轻议也。

(二十八)问。千华佛亲自说经。一切人尽得受戒。惟除七逆。谁列三层。莫引权文。碍彼圆器。又谓在家者。亦必先受五戒。而经中列位数次。皆首王臣。意者王臣。容可直受。

答。层楼喻出金口。善戒律非小乘。纵彼圆机。须遵定制。如必直受。亦有方便。不坏次第而得直受。一日之内。先受五戒。随受菩萨戒是也。若出家者。亦一日内。先受十戒。随受具戒。及菩萨戒。名虽直受。不越次故。岂独王臣。僧俗一切皆可行也。

(二十九)问。佛戒尽必然之辞。发隐倡不必然之说。若云无执。何用坚持。如为奴事众。割肉饲鹰等。皆实有之。而曰不必然。何也。

答。不必然。言不必定然。非决不然也。何也。奉佛而必为奴。则苍生无君主。济物而必割肉。则初学无完肤。法师而必讲经。则废法华五种。日食而必三两。则类何曾万钱。于今人中。而必无谶为师。则贤者竟无师。于今时中。而必奉祠得度。则贫者终不度。不必然者。此类是也。有此不必然。其必然者乃可常然。无此不必然。则必然者穷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出世间一也。

(三十)问。居士时亦讲经。还可传戒作师否。

答。此在自度。儒而悟佛道。不妨为天下僧人师。僧而明圣学。不妨为天下儒人师。如其不然。业有专攻。门庭各别。修齐治平之术。应属素王。羯磨布萨之仪。还归缁侣耳。

(三十一)问。未受戒者皆名恶人。近则沙弥比丘。惊蒙斯号。远则尧舜周孔。滥被斯名。隋炀超文景之先。房融轶姚宋之上。实所未喻。

答。此有二义。一者对待义。未受戒。善者皆名为恶。犹未登圣地者。皆名为凡。非凶恶之恶也。又佛法每胜世法。世间之善人。在佛法中犹名恶。世间之圣人。在佛法中犹名凡也。二者激励义。不受戒即恶。明戒必不可不受也。据斯二义。然则尧舜周孔虽不受戒。不失为世间圣人。隋君房相使终持戒。又岂但超文景轶姚宋而已哉。

(三十二)问。圆悟高庵。分曹树党。两家各统门徒。二老安得无与。即今斗争坚固。良繇长老含容。弥勒久滞求名。时师未免好胜。莫护先贤之短。应开后学之迷。

答。蔺相如尚忍私仇。刘元城不失和气。彼圆悟高庵。继祖传灯。代佛扬化。犹有这个在。何名那畔人。是将以丹朱慢游。而罪帝尧无义方。冉求聚敛。而讥孔子非善教否耶。是将以六群乱德。二众分河。而谓释迦未免好胜否耶。虽然。容有主张正论。而扶末法报佛恩者。又不可避小嫌而迷大体也。菩萨无恶名怖。豪杰之士思之。

(三十三)问。一家教观。三谛释经。相沿至今。讫无异说。乃云疏主自不执法。岂是门人妄启他途。夫中道胜法。相去几许。而以此讥章安荆溪。又何怪人之刺温陵长水耶。

答。不执法者。谓通法而不滞。非谓废法而不用也。疏云凡菩萨胜法皆名第一义。凡之一字。语意自明。无可疑者。且三谛者。其原起于佛说。岂真天台倡说。其说通于诸家。岂真天台一家耶。故法法皆谛。谛谛皆三。不言三谛。亦具三谛。正不必尽将经论一字一句定判三谛。却似编排三谛当差。非通人之论。是名执法。发隐第四十一轻垢中。已反覆推明。请更详览。又章安荆溪。亦不执法。亦无可讥。展转后来。各立门庭。分别太甚。乃成拘碍耳。宁止二公。温陵长水。焉可刺也。夫古人固无尽胜今人之理。今人亦无决不及古人之理。即有微瑕。平怀商确。何所不可。但不宜探疵索衅。惟恐不深。如仇家构讼。穷呵极诋。惟恐不快。如醉汉骂街。则世衰之相。法灭之徴也。可弗戒欤。

附事义

三戒四毋

论语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无故不杀

礼记曰。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不纲不宿

论语云。钓而不网弋。弋不射宿。

走杖不叛

礼。子为父责。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引裾岂慢

宋童贯。与中丞卢航表里为奸。缙绅侧目。右正言陈。禾上疏劾贯怙宠弄权之罪。论奏未终。帝拂衣起。禾引帝衣。请毕其说。衣裾落。帝曰。正言碎朕衣矣。禾曰。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驱豕就屠

宋太平兴国中。僧辩聪游五台山寺。寺之上座僧老。为众轻易。聪独敬事之。将还京师。老僧附聪书。使于城北寻勃荷投之。聪辞去。窃发而观。无他词。但曰度众生毕。早来早来。若更强住。却恐造业。聪即还。于广济河侧闻小儿呼勃荷。聪问勃荷何在。小儿指大猪。猪项串金环。卧街西墙下。聪扣墙问屠谁氏。曰。赵生家也。问此何名。曰。勃荷。唯食勃荷故。吾日烹千百猪。猪奔逸难驱。以此猪引导之。则累累就死。畜之十五年矣。聪以书投之。勃荷忽人立而化。

兜罗愈疾

报恩经云。佛在竹园精舍。有一比丘身患恶疮。众所恶贱。如来往至房中。伸兜罗绵手为之摩洗。身疮皆愈。

危地全身

晋庾襄。晋武帝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玭复危殆。疠气方炽。父母兄弟皆出次于外。襄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襄性不畏病。乃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十有余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玭病得痊。襄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知疫疠之不能染也。

自称大士

傅大士曰。我得首楞严定。天嘉二年。感七佛相随。释迦引前。维摩接后。惟释迦数顾共语。为我补处也。

自表观音

宝志禅师帝尝诏画工张僧繇写师像。僧繇下笔辄不自定。师遂以指剺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相。或慈或威。或定或慧。僧繇竟不能写。

反戒焚身

温陵曰。若识见未亡。诸蕴违碍。不达法行。空慕其迹。是徒增业苦。为妄作之凶矣。故律制烧身燃指悉皆得罪。

曲求荫侄

□□□□□□□□□□□□□□□。

如天犹龙

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又曰老子其犹龙乎。

分河

西域性相二宗。分河饮水。异色立帜。

菩萨戒问辩(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