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吴蕅益沙门 智旭 汇释

○将释此律。大文为二。初题目。二入文。

初题目。

四分戒本

释此律题。仿同梵网戒义疏。略述三重玄义。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料简。

释名为三。初明四分戒本。次出众部源委。后释事义集要。

初明四分戒本者。谓是四分律之比丘戒经也。此出昙无德部。梵语昙无德。翻为法密。其律共有四分。第一分。明比丘事。第二分。明比丘尼事。及受戒说戒法。第三分。明安居自恣等法。第四分。明房舍等杂法。今此戒本。即第一分中。如来因事所结戒经也。

次出众部源委者。众部皆有通别二名。通则同名为律。别则僧祇四分等。各从部党所属。及经册数目为名。且通名者。梵语毗尼。或云毗柰耶。此翻善治。亦翻调伏。亦翻为灭。正翻为律。律者。法也。又戒因缘经云。鼻。秦言去。柰耶。秦言真。去若干非而就真。故曰真也。降伏此心。息此心。忍不起。故曰真也。降伏。戒也。息。定也。忍。智也。(文)故知才举一法。三学全收。若无戒善。定慧不起。又此戒法。凡有三种。一者律仪戒。亦名波罗提木叉戒。二者定共戒。亦名禅戒。三者道共戒。亦名无漏戒。律仪戒者。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止形上诸恶。故称为戒。亦曰威仪。威是清严可畏。仪是轨范可则。亦曰调御。使心行调善也。波罗提木叉者。此翻保解脱。亦翻别别解脱。以能保任行人出生死海。又随一一戒护持不犯。随一一处得其解脱。即是二百五十学处。及随律威仪也。定。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调善。防止诸恶。道。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犯。如初果耕地。虫离四寸。是道共力。此二戒法。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道定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今毗尼藏。正诠律仪。亦摄定道。由持净戒。禅定智慧功德发生。则律仪为因。定道为果。由禅无漏力。性业遮业悉得清净。则木叉为果。定道为缘。萨婆多论云。此波罗提木叉戒。若佛在世则有。佛不在世则无。禅戒无漏戒。一切时有。波罗提木叉戒。从教而得。禅无漏戒。不从教得。乃至云。波罗提木叉戒。但佛弟子有。禅戒。外道俱有。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戒中。最为殊胜。善见亦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为略释通名义也。

次别名者。谓僧祇律。五分律。萨婆多律。十诵律。及善见律。戒因缘经。毗尼母论等。何以有是众律。按舍利弗问经。佛自记云。输柯王孙弗沙密多罗。灭法已后。有王性甚良善。重兴佛法。时诸比丘。好于名闻。亟生诤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别为群党。互言是非。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筹。取旧者多。名为摩诃僧祇(此云大众)。取新者少而是上座。名为他俾罗也(此云上座)。是后因于诤故。复起多部。于三四百年中。展转枝分。如是众多。久后流传。若是若非。唯余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摩诃僧祇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衣。昙无鞠多迦部(即昙无德)。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胜。应着赤色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着皂衣。迦叶维部。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着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着青衣。摩诃僧祇。其味纯正。其余部中。如被添甘露。诸天饮之。但饮甘露而弃于水。人间饮之。水露俱进。或时消疾。或时结病。其读诵者。亦复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舍。诸愚痴人。不能分别。又按翻译名义集。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罗云(即罗睺罗。此翻覆障。六年处胎故。佛之子也)洗钵。失手㩧钵以为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中。诸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果分为五部。一昙无德部。二萨婆多部。此云说一切有。法名十诵。三迦叶遗部。此云重空观。止有解脱戒本经一卷到此。四弥沙塞部。此云不著有无观。法名五分。五婆蹉富罗部。此云犊子。律本不来。五部是别。摩诃僧祇是总。通则六部也。又按南海寄归传云。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一圣大众部。分出七部。二圣上座部。分出三部。三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四圣正量部。分出四部。其间离分出没。部别名字。事非一致。此不繁述。有部所分三部之别。一法护。二化地。三迦摄卑。所云十诵四分者。多是取其经夹以为题目。然十诵亦不是根本有部也。频婆娑罗王。梦见一氎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斩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余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刍(即比丘)。教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即此先兆。王勿见忧。(文)已上所说。各各不同。良以去圣时远。故传事或讹。今若泥迹。则触处多乖。取义。则有长便用。虽圣心难测。而比量可凭。但令义途得所。则事迹不劳辩矣。已出众部源委竟。

后释事义集要者。事。谓制戒缘起。义。谓随犯轻重结罪悔过之宜。要。谓律藏文繁。今但取要。集。谓虽宗四分。参用诸家。何以独宗四分。二百五十戒相无增减故。举世久流行故。何以参用诸家。事有详略故。义有短长故。不妨互相发明故。初释名竟。

第二出体者。初明无作。次明止行二善。

初明无作者。天台师云。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磬公释云。谓此戒体。不起则已。起则全性。而性修交成必。有无作假色。无作一发。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一作之后。不俟再作。故云无作。(文)言无作假色者。十一色法。各有假实。就法处所摄色中。唯定果色。名为实色。表无表色。并名假色。善恶二戒。各有表及无表。表即名作。无表即名无作。今且释善戒。互跪翘勤。名为身表。三说乞戒。名为语表。众僧和合同集戒场。亦名身表。白四羯磨。亦名语表。由此作法。受得清净戒体。成比丘性。为意家之所缘。任运恒得止行二善。故云。一作之后。不俟再作。名为无作假色也。此无作戒体。从第三羯磨毕时便得。于一切男女边。得不淫色。于一切情非情边。得不盗色。于一切有情边。得不杀色。于一切有情边。得不欺诳色。乃至于一切地。得不掘色。于一切草木。得不坏色。于一切酒。得不饮色。如是二百五十戒法。一一各周法界。故出家功德经。明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不可穷尽。正由此妙善戒法。遍以法界为所缘故。是则无作戒体。是法处色。是无漏色。成论谓是非色非心聚者。为遮心无得失。果无顽善二种难耳(义疏云。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都无无作。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应别有此善。共为佛果。此以果无顽善。难戒是色法也。以小乘妄计无作为心外实色故。一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若直以心为戒。发心便应得戒。何故七遮不能得戒。又都无无作。何故犯重便名失戒。此以心无得失。难戒是心法也。成论立非色非心聚。可以双遮两难。故古来律师用义依之。若大乘所明。戒是假色。凭师一受。远至菩提。随定随道。誓修诸善。誓度含识。亦以此心力大。别发戒善。为行者所缘。止息诸恶)。实则由心感得。借色表成。故大乘家则云。初番羯磨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二番羯磨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于虚空中如云如盖。覆行人顶。三番羯磨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行人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尽未来际。永为佛种。此毗尼藏中。虽不说如此事。亦云。羯磨成就。名得处所。当知有漏五蕴。色身为依。无漏五蕴。戒身为依。有漏色身。从父精母血和合而生。是色处假色。无漏戒身。从三师七证羯磨而得。是法处假色。所以和尚名为力生。正从能生戒身以得名耳。得此戒身。便同僧宝能使天龙尊奉。神鬼钦承。若心不乐道。则名戒羸。若向人说舍。则名还戒。苟无此无作戒体。则天神何所致敬。亦何故名羸名舍也。问。既是有羸有舍复有破者。何得名为任运止行。答。譬如桥梁。任运可以度人。池井。任运可以汲用。倘发撤桥梁。壅塞池井。功能便失。否则常时有用。不俟再作。故名无作耳。

次明止行二善。如百论。息恶不作。名之为止。信受修习。名之为行。佛教虽多。止行收尽。今此戒善。不起则已。起则伐恶。皆是止义。皆有进趣。皆是行义。伐恶者。从根随烦恼。起身口七支。是恶因。三涂剧苦。是恶果。此律集十句义(具如后释)。为诸比丘结戒。能令受持之者。恶因既除。恶果亦谢。是名伐恶。进趣者。摄持诸根。念无错乱。常一其心。习诸善法。任运感得人天华报。乃至出世解脱实果。即是进趣义也。二出体竟。

第三料简更为二。初对大乘辨得舍。次就教相辨浅深。

初辨得舍者。大乘重在内因。小乘重在外缘。重内因故。必须发菩提心。方堪受戒。若不善无记心中。不发无作。而千里无师。许其像前自受。重外缘故。必须师僧界法。事事合制。若诸缘有一不备。不名得戒。而诸缘既具。得戒遍于三心(谓善不善无记心中并发戒也)又大乘一得之后。极至佛身。小乘但尽形寿。大乘上品缠犯十重。及退大菩提心。则名失戒。小乘犯四重禁。则名失戒。若心不乐道。向一人舍。则名还戒。大乘失戒之后。得见好相。许其重受。小乘失戒。无重受理。但使绝不覆藏。仅可羯磨与学(法罪法中明之)。若舍戒者。乃许重受。三度返俗。始为绝分耳。问。释戒体。既依大乘。辨得舍。仍分大小。岂不宗趣相违。答。依大乘释无作者。不违法体也。对大小辨得舍者。不坏法相也。违法体。则相无所依。坏法相。则体无由显。故法华开显之后。涅槃仍扶戒律。毗尼轨式。分毫不改。正谓即此知常。方称绝待之妙。宗趣相成。思之可得。又问。大乘既重内因。今时律师与人受菩萨戒。可知其内因真否。如或不真。名得戒否。如不得戒。则设犯十重。还以十重定其罪否。答。弥勒菩萨羯磨文中。具有观察当机之法。若不能知其内因而妄相传授。不免无解作师之过。然彼受戒之人。不善无记心中。虽不发戒。而既滥膺菩萨之名。自当依律判罪。非同不得比丘戒人。竟以贼住论也。

次辨浅深者。此是酪味教摄。初调凡夫令入圣故。若约五味互融。亦可作四教释。谓于一切禁戒坚固执持。永离系缚。即藏教法。若达罪如幻病。戒如幻药。持犯本空。身心清净。即通教法。若仰信中道。即以此戒先断见思惑。次涉俗利生。后悟入中道。即别教法。若戒为法界。一切法趣戒。是趣不过。住戒秘藏。一一戒中明见佛性。即圆教法。又如来以四悉檀。立此戒法。随顺世间。护众生故。令生欢喜。即世界悉檀。生善。即为人悉。灭恶。即对治悉。能令正法久住。即第一义悉。又既禀开显之教。则此戒惟是一乘。更非前之三教。故法华云。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也。又即未开显前。大乘比丘亦须同学。故菩萨戒本经云。若菩萨。于如来波罗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护众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同声闻学。何以故。声闻者。乃至自度。乃至不离护他。何况菩萨第一义度。又云。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噫。可以思矣。初题目竟。

○二入文三。初说戒序。二正列戒相。三结劝回向。

○初中四。初偈赞。二问答启白。三正说戒序。四结问。

○初又六。初归凭三宝。二诫众集听。三师资传受。四喻诫勿毁。五显戒当说。六叹胜结示。

○今初。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作法之始。必先礼敬三宝。所以求加被也。稽首者。身业致敬。身致敬时。口称德号。心存观想。即是三业供养。佛法僧名为三宝。以可尊可重故。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佛陀。法者。轨持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故名为法。比丘。此含三义。一者乞士义。离邪命法。一钵资身。舍愚痴垢。三慧自淑。二者怖魔义。甫受具时。羯磨成就。地神即出大声唱云。此间有善男子已受具戒。当使诸天增盛。修罗损减。如是空行善神闻之。展转大声唱告。须臾便达梵天。波旬闻之。即生恐怖。故曰怖魔。三者破恶义。修菩提分。断见思惑。因中具此三义。故于果上。随得应供无生杀贼之号。名为阿罗汉也。又比丘。此翻除馑。为大福田。开大法施。故名除馑。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乃四比丘以上之称。和合有二义。一理和。谓同证择灭。二事和。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复次十诵律云。有五种僧。一无惭愧僧。破戒诸比丘是。二羺羊僧。凡夫钝根无智慧。如诸羺羊聚在一处。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说戒。不知法会。三别众僧。一界内处处别作诸羯磨。四清净僧。凡夫持戒人。及凡夫胜者。五真实僧。学无学人。此中所礼。正礼后之二种。由真实僧。能令胜义正法久住。由清净僧。能令世俗正法久住故也。彼前三种。能作非法羯磨。能令正法破坏。故非所礼。复次有住持三宝。有一体三宝。言住持者。佛在世时。树王得道为佛宝。说四谛法为法宝。度五比丘等为僧宝。佛灭度后。范金合土纸素丹青为佛宝。黄卷赤牍三藏圣教为法宝。剃发染衣绍隆佛化为僧宝。此三住世不绝。故名住持三宝。然一切像。即同真身。经典所在。即法身舍利。今时凡僧。亦能荷负正法。为世福田。是亦皆应礼敬。又诸佛者。通指十方现坐道场一切大师。以觉体遍故。虽在他方。能于此土而作良祐。亦即通指三世次第出兴一切世尊。以觉性常故。虽示过未。能于现在而垂感应。法僧亦尔。言一体者。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双忘双照。三智圆觉。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名为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合。名为僧宝。复次现前一念。本具三谛。在迷不觉。是为法宝。能觉三谛之智。是为佛宝。谛智相合。是为僧宝。及之一字。正显一体三宝义也。复次言礼敬者。不于一体之外而有住持。亦不离住持之相而言一体。若昧一体之理而行礼敬。但得事善。不名真礼。以礼是体义。未达三轮体寂。非体义故。若离住持之相而谈一体。堕恶取空。不名达理。以理居事外。未知全事即理。非一义故。及之一字。正显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事理行布圆融之旨也。

○二诫众集听。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演者。宣布流通之谓。毗尼法。如释名中。正法者。出世圣道也。正法住世。教行果三皆悉具足。今演此律。则戒身成就。定慧发生。大沙门果。由是可期。故令正法久住。此半偈。明摄众生义也。如海无涯者。说戒犍度云。海水有八奇特法。所以阿修罗娱乐住。一者一切众流皆往投之。二者潮不失限。三者五大河投海而失本名。四者河及大雨尽归而无增减。五者同一盐味。六者不受死尸。七者多出珍宝。八者大形所居。我法中亦有八奇特。使诸弟子见已。于中而自娱乐。一者我诸弟子渐次学戒。皆归我法。于中学诸善法。二者我诸弟子住于戒中。至死不犯。三者四姓舍家。皆称沙门。四者于我法中。以信坚固。舍家学道。入无余涅槃界。而涅槃界。无增无减。五者同一解脱味。六者犯戒恶法。虽在众中坐。常离众僧远。众僧亦离彼远。七者多出珍宝。所谓四念处乃至八贤圣道。八者受大形。所谓四向四果。复次初受戒时。即于法界遍得不淫不盗不杀等色。如是二百五十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一清净戒色。各遍法界。又复从此。于念念中。任运成就戒法善色。悉遍法界。不可穷尽。故云如海无涯也。如宝求无厌者。宝。谓如意珠王。此宝于念念中。能雨满阎浮提一切乐具。而宝体终无损减。戒亦如是。于念念中。出生一切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等法。乃至三乘一切圣果。而戒体终无变易。又此戒者。愈学则愈见其精。愈修则愈得其利。故云如宝求无厌也。圣法财者。略则信戒闻舍慧惭愧七种。广则六度万行十力四无所畏百八三昧十八不共法等。此等法财。莫不以戒为之守护。戒如良兵猛将。亦如坚城深池。亦如宪章典刑。亦如主藏臣宝。捍御外侮。不被侵凌。防讦奸贼。不被偷劫。整理安顿。不令毁坏。出纳取与。令得增长。是名护义。此一偈。明摄善法义也。除弃。灭残。障止舍堕。明摄律仪义也。弃等解在后文。问三聚之名。不共小教。胡得约此判释。答。未经开显。有实无名。已经开显。名实俱有。三义显然。岂关强判。

○三师资传受。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毗婆尸。或云维卫。此翻胜观。式弃。或云尸弃。此翻火。毗舍浮。或云随叶。或云毗叶罗。此翻遍一切自在。此三世尊。在庄严劫之末。拘留孙。或云拘楼秦。此翻所应断。又翻作用。拘那含牟尼。此翻金寂。又翻金仙。迦叶。或云迦摄波。此翻饮光。释迦文。或云释迦牟尼。此翻能儒。又翻能仁寂默。此四如来。在贤劫次第出世。所以处处说此七佛者。一谓在百小劫内。净居天人所曾见故。二谓本师修相好业。从毗婆尸佛时为始故。世尊者。十号具足。九界同仰。大德者。因圆果满。世无与等。又比丘亦可通称大德。以有广大德行故也。是事者。四事。十三事。乃至随律等事。善说者。如法和合而说。咸共听者。从无夏乃至百腊。皆应集听。从戒序乃至偈经。皆应谛听也。

○四喻诫勿毁。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间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前二偈。约障生善处诫。后一偈。约死堕恶道诫。生死喻如险道。戒法等于辖轴。毁戒则死时恶趣。相现。犹险道中失辖折轴。前后无厝。恐怖慞惶也。行愿品云。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阐人天涅槃正路。戒实职其功矣。然根本律云。或愿人间。或求天上。勤修梵行者。得生人天。暂受快乐。彼命终后。入地狱中。是故当求涅槃以修梵行。勿乐人天而致劳苦。又律摄云。险途有二。一是生天。二是恶道。虽复生天受诸胜乐。报尽之后。还堕恶趣。是则人天非所当欲。而第二偈。顾云尔者。略有二义。一谓戒足不可毁故。毁则人天尚自无分。何况涅槃。二谓摄受下种性故。语以涅槃则怖。语以人天则乐。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又复约事实说。果能持戒不毁。纵无定慧。亦决不失人天之身。又复应知。喻戒以足。无远弗届。若欲超登上品莲台。若欲承事十方诸佛。若欲严净无边佛土。若欲普入法界玄门。莫不以此为初方便。

○五显戒当说。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忧喜属于意地。安畏现于身行。戒若全净。则内不惭己。外不愧人。故心喜而身安。戒或毁秽。则内玷于己。外污于僧。故忧怀而畏众。

○六叹胜结示。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受此戒者。名大沙门。大者。梵称摩诃。此含三义。一者大。天人中尊故。二者多。富有福慧故。三者胜。超诸外道故。今初一句。即约大喻叹。第二句。即约多喻叹。第三句。即约胜喻叹。第四句。即总喻叹。次半偈。正以法合。唯此戒经是最。故受之者亦成最耳。一切众律。谓世间正法。及外道等亦有律故。又五戒八戒十戒。亦不如比丘戒为最故。又禅戒无漏戒。亦不如波罗提木叉戒为佛法纲维故。又三藏十二部。亦惟戒经为最。若不坚持禁戒。纵有禅定多智现前。皆成魔业。所以根本律云。佛说三藏教。毗柰耶为首也。又第一句。喻叹教经。独如来所自说故。第二句。喻叹行经。一切法趣戒故。第三句喻叹理经。无作戒体。清凉如月。因于持犯。示有盈亏而实无增减故。第四句。喻叹果经。不惟成声闻果。亦复成如来道故。问。无作戒体。从师受得。设犯初篇虽绝无覆藏心。仅许与学。永无僧用。若以月体喻无作体。则与本性有何分别。若以从师受得名为无作。是仍有增减矣。答。无作为当体之体。本性清净为所依之体。无作属修。本性属性。无作为事。本性为理。无作之体为宗。本性之体为体。然宗之与体。非一非二。达者即宗而悟体。愚者昧体并迷宗。今既以月喻叹理经。正是指无作戒所依之体。当知若得若失。总是盈亏边事。不可谓性有增减也。复次从譬如人毁足至戒经为上最。具四悉檀。开人天路。闭恶趣门。是世界悉檀。照镜二喻。是为人对治二种悉檀。随得生善灭恶二种益故。四最喻戒。即第一义悉檀。此戒体是净法身故。如来立禁戒者。大千界内。佛为法主。律是佛敕。惟圣制立自余下位。但可依承。良以如来行果圆极。穷尽众生轻重业性。等觉以下。犹非所堪故也。问。契经说通五人。毗尼惟佛自说。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则诸侯拱手听命。今大明律。是天子制。文武百官。无不观览。纵使田夫。亦可观之。云何此毗尼法。惟许比丘阅习。不许沙弥白衣观览。答。律惟佛制。所以显法道之尊。然不惟僧法名律。凡五戒十戒菩萨戒等。皆名律也。其普被七众。亦犹大明律之颁行天下也。至于比丘戒法。则如内府秘书。及官箴铨选等事。非凡庶所敢与闻矣。半月半月说者。黑白二月。表善恶二业。白欲其圆。黑欲其尽。又白表智德。黑表断德。于此说戒。用自考也。故十诵律云。布萨法者。半月半月。诸比丘和合一处。自筹量身。昼作何罪。夜作何罪。从前说戒以来。将不作罪耶。若有罪。当向同心净戒比丘如法忏悔。若不得净戒比丘。当生心。我后得之。应如法忏悔。以此安住善法。舍离不善根本杂事云。我令汝等。每于半月说波罗提木叉。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是汝依处。若我住世。无有异也。

附 第四分云。有五法名为持律。一知犯。二知不犯。三知轻。四知重。五广诵二部戒。又五法。四如前。五广诵毗尼。又五法。四如前。五住毗尼而不动。又五法。四如前。五诤事起善能除灭。持律人有五功德。戒品坚牢。善胜诸怨。于众中决断无畏。若有疑悔能开解。令正法久住。

又云。有五法令正法疾灭。一者不谛受诵。喜忘误。文不具足。以教余人。文既不具。其义有缺。二者为僧中胜人上座。若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诸不善法。放舍戒行。不勤精进。后生年少比丘。仿习其行。三者多闻持法持律持摩夷。而不以所诵教余四众。便自命过(持法。谓知修多罗藏。如阿难等。持律。谓知毗尼藏。如优波离等。持摩夷。谓善于训导。宰任玄纲。如摩诃迦摄等也)。四者有比丘难可教授。不受善言。不能忍辱。余善比丘即便舍置。五者喜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若反上五事者。令正法久住。又如来灭后。若比丘不敬佛法僧及戒定。则正法疾灭。若在法律中出家。不至心为人说法亦不至心听法忆持。设复坚持。不能思惟义趣。彼不知义。不能如法修行。不能自利。亦不利人。以是因缘。令法疾灭。反上事者。正法久住。

摩诃僧祇律云。若笃信善男子。欲得五事利益者。当尽受持此律。何等五。欲得建立佛法。欲令正法久住。不欲有疑悔请问他人。诸有比丘比丘尼犯罪恐怖为作依怙。欲游化诸方而无碍。皆当尽受持此律。又云。大迦叶语诸比丘言。长老。世尊舍利。非我等事。国王长者婆罗门居士众。求福之人。自当供养。我等事者。宜先结集法藏。勿令佛法速灭。

十诵律云。若比丘。知布萨。知布萨羯磨。知说波罗提木叉。知会坐。是应供给供养。何以故。无佛时。是人补佛处。又云。随清净比丘不坏法说戒时。名法住世。又云。持律有五利。知出家法。知羯磨。知威仪。知依止。知障道不障道法。

根本尼陀那云。有秉羯磨。有如说行者。是则名为正法住世。不则名为正法灭坏。佛告苾刍。汝等若以信心投我出家。情求涅槃。修净行者。此诸苾刍所著衣服。直一亿金钱。所住房舍。直金钱五百。所啖饮食。具足百味。如是等事。我皆听受。汝并堪销。若有苾刍破重戒者。于僧住处。乃至不销一口之食。僧伽蓝地。不容一足。汝等应知破戒之人。有十种过失。自知我是破戒恶人。他亦知是。所有天神不来亲附。同梵行者知法善人咸生轻贱。罪恶音响四远共知。未证悟者不复能证。已证法者悉皆退失。曾所听闻咸皆忘念。命欲终时心生懊悔。舍命之后生地狱中。又诸苾刍。应知受用有其五种。一者为主受用。谓阿罗汉。永除三毒。二者父母财受用。谓诸学人。尚有余惑。三者听许受用。谓淳善异生。于戒清净。勤修禅诵。无懈怠心。四者负债受用。谓虽防禁戒。而不勤修觉品善法。五者盗贼受用。谓于四重禁中。随犯其一。是故汝等应当修学。

善见毗婆沙云。善男子好心出家。律藏即是父母。何以故。与其出家。令得具足。教学威仪。依止律藏。自身持戒。能断他疑。若入僧中。无所畏惧。若有犯罪。依律结判。令法久住。持律人即是功德根。因根故摄领诸法。

南海寄归云。大乘小乘。律检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若礼菩萨。读大乘经。名之为大。不行斯事。号之为小。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并咸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伪。意在断烦惑济众生。岂欲广致纷纭。重增冗结。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背则并溺生津。西国双行。理无乖竞。又云。浮囊不泄。乃是菩萨本心。勿轻小愆。还成最后之唱。理合大小双修。方顺慈尊之训。防小罪。观大空。摄物澄心。何过之有。或恐自迷误众。准教聊陈一隅。空法信是非虚。律典何因见慢。

缁门警训云。律制比丘。五夏以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然后乃可习学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大圣诃责。终非徒尔。且才沾戒品。便乃听教参禅。为僧行仪。一无所晓。况复轻陵戒检。毁呰毗尼。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于是荒迷尘俗。肆恣凶顽。嗜杯脔。自谓通方。行淫怒。言称达道。未穷圣旨。错解真乘。且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发染衣。是则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成自毁。妄情易习。至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请详圣训。能无从乎。又云。佛法二宝。并假僧宏。僧宝所存。非戒不立。故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沩山警䇿云。毗尼法席。尚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

辩 问。嗜杯脔。行淫怒。诚不足论。倘不犯重禁。根本无亏。从此听教参禅。专求上乘。亦复何过。岂必琐琐于事相。方合圣训。彼背大向小。不习学佛等戒。又云何通。答。若上根利智者。能达法义。则即此律仪。是教是禅。岂可视作琐琐事相而别觅上乘。若中下之流。事相尚未能知。又何能远求禅教。所谓舆薪不见。而欲察秋毫也。至若背大向小。乃心希自利之谓。不习学佛。乃退失菩提之谓。沙弥五德尚云志求大乘。为度人故。岂比丘戒法。止属小乘。名为不习学佛耶。 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卷第一

音义

输柯王

或云阿输迦。或云阿育。此云无忧。

弗沙密多罗

未见翻译。

根随烦恼

根本烦恼有六。谓贪瞋痴慢疑五见。随烦恼有二十。又分三类。一大随有八。谓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中随有二。谓无惭。无愧。小随有十。谓忿恨恼覆诳谄慢害嫉悭。

身口七支

身三支。谓杀盗淫。口四支。谓妄言。绮语。两舌。恶骂。

发菩提心方堪受戒

菩萨戒羯磨文云。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宏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请授净戒。乃至对佛像前问言。汝是菩萨否。彼应答言是。发菩提愿未。应答言已发。

上品缠犯十重

十重。即梵网经十重戒也。缠者十缠。一瞋。二覆。三睡。四眠。五掉。六悔。七嫉。八悭。九无惭。十无愧也。上品者。极重烦恼也。羯磨文云。毁犯重戒。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离邪命法

有四邪命食。一方口食。谓干谒通使。二维口食。谓咒术卜算。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四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又有五种邪命。一为利养故。诈现奇特异相。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

三慧

一闻慧。谓至心听法。解其言趣。二思慧。谓闻已谛思。令法入心。三修慧。谓如说修行。令得相应也。

波旬

此云恶。或云杀者。魔王之名。

同证择灭

即择灭无为也。唯识论云。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

凡夫胜者

谓外凡内凡七贤人也。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为外凡。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为内凡。

胜义正法

谓三乘道果。

世俗正法

谓法律教诫。

树王得道

悉达太子六年苦行之后。受牧女乳糜上供。敷吉祥草。坐毕钵罗树下。睹明星而成正觉。因名此树为菩提树。亦名树王。

说四谛法

佛诣鹿苑。初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一示转云。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劝转云。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证转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度五比丘

一阿若憍陈如。阿若。此翻已知。又翻解。最初解佛法故。憍陈如。或云憍陈那。或云俱邻。此翻火器。其先事火。从此命族。二頞鞞。亦云阿说示。此翻马胜。又翻马师。三䟦提。亦云婆提。此翻小贤。四十力迦叶。亦名婆敷。五拘利太子。陈如迦叶二人。是佛母党。余三人。是佛父党。

舍利

或云室利罗。或云设利罗。此翻灵骨。大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

五大河投海

按他经俱言四河入海。东殑伽。南信度。西缚刍。北徙多。皆从阿耨达池出五字恐误也。

四姓

一刹帝利。是王种。二婆罗门。是净行。如此间儒流。三吠奢。亦云毗舍。即啇估。四首陀。即农田为业者。

阎浮提

阎浮。树名。提。洲也。洲上有此树。故以为名。此翻胜金。西域记云。正言南赡部洲。

宪章典刑

宪。法也。章。条也。典。常也。刑。亦法也。谓国家历世相传之法令制度。

主藏臣宝

转轮王七宝之一。

胡八切。声同瞎。车轴头铁也。

音逐。车毂也。

音戒。至也。

世间正法

谓人道五常。轮王十善等。

十二部

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讽颂。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义。亦名十二分教。

大千界

即指娑婆世界也。四大部洲。共一日月。共一须弥山。名为一四天下。一千个四天下。名小千。一千个小千。名中千。即是百万。一千个中千。名大千。共有十万万四天下。十万万日月。十万万须弥山。总称三千大千世界。皆释迦佛之所治化。若以华藏世界观之。则此大千世界。仅如极微尘耳。

等觉

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等是也。下地望之。则与佛等。尚有极微细一品无明未尽。犹名菩萨。

摩夷

具云摩得勒伽。亦云摩咀里迦。亦云摩德迦。亦名目德迦。此翻智母。以其能生智故。

淳善异生

已登圣位。名同生众。未预圣流。名异生众。淳善者。专修善法也。

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中观即龙树宗。世称法性宗。瑜伽即护法宗。世称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宗。故名瑜伽。此翻相应也。

浮囊不泄

梵网经云。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谓持戒者。仗此戒力。得渡生死苦海。犹如浮囊。设使罗刹欲乞全分。或乞半分乞手掌许。乞一指许。乞微尘许。皆悉不可与之。持戒亦尔。爱见罗刹。欲令毁犯初篇乃至五篇。皆悉不可毁破。以设毁破一微尘许。气便渐泄。不复能浮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