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呵责揵度至灭诤了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呵责犍度。
众内七人。性无惭愧。唯知恼僧不护众法。既已过犯相。仍行不自立。须僧折伏。令使调顺。然此犍度。总治七人。纵置余名。皆来一难。但以呵责数犯。人之喜为。从初立名。故曰呵责。七法非一。集在一处。名为犍度。将叹释文。先开十例。第一明应治不。第二摄治尽不。第三立七之意。来四轻重次第。第五已离合不同。第六足数不足。第七随顺有无。第八解忏先后。第九谏不谏异。第十随文别解。
初门者凡行七法。必须过犯。现前无过加治。并成非法。若轻众僧。耶心例说。斗乱彼此。令众不和。与作可责治之。若因倒说破坏俗信。令于僧田数不平等。须作𢷤治。若因倒说多犯众戒。又与白衣杂住。行不立乙自。与作依止治之。若因倒说恼谤白衣俗信已而便舍去。作遮不至治。若因倒说有罪不见者。与不见举。若因倒说不忏法𠎝者。与不忏夅。若因倒说言欲不障者。与不舍夅治。故增二文言。有二法。比丘应与作呵责羯磨。非法说法。法说非法。乃至说不说。如是𢷤依止遮不至夅。羯磨亦如是。二处二事二见亦如是。又增三文云。有三法。僧应与作呵责羯磨。破戒破见破威仪。如是乃至夅羯磨亦如是。虽可实犯。要须有根。故增四文云。有四法作羯磨。非法非毗尼。不成不得处所。谓无根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有根破戒等。翻上应知。又须应其九三。如文具明。五分二十四云。若有三法。应与作呵责羯磨。既自斗诤。后斗乱他。前后非一。后有三法。亲近恶知识。与恶人为伴。自乐为恶。后有三法。破增上戒。破增上见。亲近随顺白衣。
次摄治尽不。虽可恶人随缘有七。佛为伏彼。制七治法。然以七义来证。摄治亦尽。一为治人违情行罚。不欲除罪责忏残等。二用众法治令调伏。责不作法恶马治等。三为治取不同灭摈。四不弥诤责罪处所。五唯当众行罚。责不礼等互治。六满治具除损沙弥。七唯治道除去覆钵。
次立七意者。古旧解云。七中位二。前四坏行不坏于信。后之三夅。信行俱坏。四坏行中。行虽无量。略明二种。一内护行。谓出家人。顺教修行。众法成立。摄法在己。千载不坠。名为内护佛法行。二外护行。谓在家俗人。数信三宝。援护佛法。使不坠没。名为外护佛法行。内护有二。谓众法内护。自行内护。若坏众法内护者。作呵责治。若坏自行内护者。作依止治。外护亦二。谓有违顺。若顺情生过。不问多家一家。并须摈治。即是护令生于正信。若违情恼物。不问多一。皆不至治。以骂生恼。便是护令无恼。是以随事。若分立四治法。就后三俱坏中。行虽无量。不出二种。一者信善恶二因。感苦乐两报。是入道之初门。二依信起行。行要而言。亦唯有两。一是止持行。谓信罪忏灭者是。二作时行。谓见欲是障。修离染清净行是。此是三修。反此三修。即成三耶。对此三耶。故立三夅。又更一义。言此三法并是不信邪见之人。不孤起。托境而生。境略药病。不忏一种。对药起耶。自障二见。皆从病起。谓不善业。有于二能。一能感苦不信。此者即初举治。二能障道言不障者。第三举治。决此合论故有三夅。今解。但此七人随缘故有。佛为伏决立七治法。必若人有增减。治法亦尔。是以但七强释所由。前释不然。辨非可解。
次轻重者。治法虽七。轻重分二。前四坏行。不坏其信。治法不重。得住僧用。制之为轻。后三夅人。信行俱坏。治法重故。不住僧用。名之为重。问此既轻重。分之为二。何以行法俱同七五。答莫不皆是治人之法。俱夺胜次。故畜七五。如罪处学悔覆藏等类。亦有轻重。并夺同此。
次离合者。七中分二。前四唯离合为非法。后之三夅。离合俱得。所以尔者。前四名别。唯离方成。理无并牒四过。合加治法。后三名同。合离无在。故得。并牒三过。合加治法。是以瞻决中。有三单三双一合。得名如法。
次足数不者。前四坏行。不坏其信。治法轻故得足僧数。故瞻使文言。呵责等四人得满数不得呵。后三举人。信行俱坏。治法重故。不足僧数。故瞻决文言。被举人不得满数不得呵。
次随顺者。前四无后三有。所以尔者。后三耶人。信行俱坏。不足僧数。随即结罪。前四非耶。不坏其信。并得足数。无随顺罪。二就有中。须除师徒尼伴。所以尔者。师徒为有共行八法。互相劝近。故无随罪。尼伴僧差。非己心故。故五分第二十九云。忧蹉比丘尼。数数犯罪。僧与作不见罪羯磨。便啼泣言。我愚痴僧。与我作不见罪羯磨。我或于中。更犯粗罪。愿僧为我。解此羯磨。诸比丘尼白佛。佛言不应为解羯磨。应白二羯磨。若一比丘尼。伴之共语。共同行止。三就余人中。后轻重不同。前二犯吉。来三获提。四就重轻之中。明多少者。随共同事。一一皆结。若论自违行法。一有罪无罪。七皆有罪。以并自违行法故尔。二就有中轻重一等。畜犯吉罗。不同顺他。三明多少。随事获罪。
次解忏先后者。且一义解。前四无随。故得先忏。后解三夅过重。恐犯其随。是以先解后忏。如受戒中文极明矣。尔者如何增三中。先忏后解云。下为始终在道。先忏后解。上为中富还俗。先解后忏。亦可俱得。义并无妨。本为忏悔障耶。何有随罪。故此七种。并为治人。虽复忏竟。治法不谢。
次谏不谏异者。前六羯磨条结有异。无有倚傍。不须设谏。后一倚傍圣教言说相问。是非难分。须僧设谏。
次下释文。先解呵责。言呵责者。此人例说不耳正耶。慢法轻僧。情存斗乱。又后专接屏言传于决此。令僧破坏住止不安。今欲折伏苦言切勒。故曰呵责。作羯磨法。呵责前人。故曰呵责羯磨。祇云折伏。就呵责中。文分为四。第一先明过状。第二诸比丘六发竟呵责。第三告诸比丘六作法治罚。第四若众僧在小食六随顺为解。此一既尔。余六同结。前二文可知。就第三文中。分之为四。第一示应作法。第二众僧为智慧下奉教作竟。第三诸比丘白佛。第四佛言下广辨如非。前文有二。第一示作法体。第二为作呵责竟下夺七五行。前文言增罪治者。谓是恶马治法。又解。若不调伏。增其日月令行七色。未得为解。故十诵三十一云。几肘作不清净行恶口不止。随尔所肘僧与作苦切羯磨。除下意。余六法并尔。次夺七五者。初五夺其眷属。二五夺其智能。三五制令随顺。四五令息后犯。一不应更犯此罪。余亦不应犯者。不应更犯本罪。故曰不应更犯此罪。余者本为残。作呵责法。谓犯提罪为余。若为提作。可呵为余。二若相似。若说此生者。相是本罪种类。名若相似。因此更犯。名说此生。三若后重于此者。本为提罪。今乃犯残。余类亦尔。四不应慊羯磨者呵法。五及羯磨人者呵人色。色不偈受他借给。六五不得受他恭敬。七五不得夅罪。辄共他净。次二文可知。
次是非文二。初三法如非。次五法如非。三中后二。谓先非后如。此二有各三。夅释结。先非有二十七。初有两个三夅列章门。次有六三。举前六为本。若加非法别众。末有一三。举不现前非法别众。通收诸位。合有九三。次如九三。反前而说。次色非唯前可解。次解文四。一例僧集改过求忏。二佛言下僧以七色捡驱应不。三应如是下自表殷勤求僧三乞。四众中下为作解法。次摈者。此对俗人例说佛法。污家恶行。损坏俗信。作法加罚。遣出本处。令使折伏。改恶说善。是生俗信。故曰摈羯磨。释文唯前。次依止者。而此比丘在道虽久。痴无却慧不耳是非。又与白衣杂住。共相亲附。多犯众戒。行不自并。须僧折伏。令依有德。咨禀法训。以成己益。故曰依止羯磨。文相同前。以方国土等五皆不定故。不得称之。但应语言。应受依止住。为表心凭法故。次遮不至白衣家者。治于有信在家人前毁谤三宝。骂辱白衣。作此坏信。而便舍去。以舍去故。名为不至。僧治令就白衣忏悔。遮其不至。要令自法。故名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文中量四。前二可知。次作法文三。谓三种量。先以五法称量白衣。次以十法称量比丘。次应如是化下称量羯磨。次忏解文二。初明忏谢白衣。二时善法下随顺为解。前文有四。一称量使德。二佛言听僧下正明差法。三僧差使竟下忏谢缘执。四如是阿难下正受彼忏。十诵三十一。若居士不受忏者。是居士多知多识。有大势力。有官力贼力。能自作恶事。恼乱僧众。若令人作僧。应语是比丘言。是居士多却多识。乃至生人作汝。当离是住处告。若是比丘强住者。众僧无罪。次解如文。次不见夅者。不信善恶二因。感得苦乐两报。邪心在怀。障于学语。宜加折伏。夅弃众外。不住僧用。名之为举。作斯夅法。治不见人。故曰不见夅。文相同前。解中略无有乞。次不忏举者。罪无定性。说缘而生。理可悔除。说缘而灭。今以耶见在心。不信缘能灭。须僧折伏。令信忏除。故曰不忏夅。释文同前。次恶见不舍夅者。欲是道怨。说言不障。耶心究徴。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作法治罚恶见之人。故曰恶见不舍夅。文亦如前。上来呵责法竟。
●次人犍度。
若据法𠎝消除。应名忏悔犍度。今约能忏行者。以标其目。故名为人。广明忏仪。集在一处。称云犍度。特欲释文。先解其义。解义依耳。论偈曰及上起罪五种方。释曰五方者。如人犯残。求得出离。若人欲为彼作提舍那羯磨。此人必定。应先忆持色种。上起方法。后作羯磨。一亲僧残罪相。二为曾择人知藏罪不藏罪相。三亲业聚学处。为曾择四部等众。四亲业相应学处。为行白四等羯磨。五亲于十三僧残中。一日夜等藏不藏。为显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㮈多等。问所以名上起者。为前堕在犯罪处故。令戒不净。名之为下。今若忏悔。还令戒净。翻前下处。名为上起。是以忏悔。总名上起法也。又提舍那者。此名发覆。谓此忏悔是发覆法。此之五方。僧须亲察。始可为人。作上起罪。
第一方治须舍定是残非残。是残即是具缘得成。非残即是罪缘不成。故论言。此中僧残罪相者。于故意出不净罪中根本相。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痴法。若人有无心求出不净。若方便已离。于男根边。若不净已出。若惑执己息。若触乐已生。此人则犯僧残。于解略说相亦如此。此出具护。通别两相。谓不痴法已前是通解。若人有欲心下是别缘。以具缘故。得成僧残。明知罪者不成僧残。乃尽十三捡验亦尔。所以尔者。恐不成残。治成非故。
第二方知藏罪不藏罪相者。论云。若人于僧残罪中。起僧残罪。见不欲从彼上起。由无发覆心藏一夜。于此人此罪已被藏。若人不知不忆。或疑或起非罪见故。藏此罪不被藏。论中。总定藏不藏相。唯论解律。总有十三种人。覆不成覆。于十三人中。分之为二。前八约位。后色约心。前八位者。即八护差。位非比丘。于中有三。初二罢道沙弥体非比丘。次三狂等病解差故。次三三夅治法差故。次约心中。离为色对。一覆不覆。二忆不忆。三疑不疑。四识不识。五乞不乞。所以须此五者。如发覆者。不成其覆。不发覆者。即成其覆。是以先须覆不覆来障其发覆。却体覆中有忆不忆。忆者成覆。不忆者非覆。除其不忆。却体忆中有忆生疑。有忆不疑。疑者非覆。不疑覆障其疑者体不疑中。有识不识。识者成覆。不识非覆。又障不识却体识中有乞不乞。不乞成覆。乞不成覆。故须展转。曾取覆忆不疑识不乞者。成覆须治。若其不覆不忆疑不识乞者。不成覆故。治即是非。故容呵云境者与覆。藏者善不。境者与覆。藏者不善。应与摩那埵。僧作突吉罗忏。此中初色。为作发覆法。故覆不成。覆中三心迷故。覆不成覆。又此五对唯只覆中。具解文四。或三者。皆以当处。文意不同。不同之义。至文解释。然依余部。更有不成覆相。僧祇二十五云。持律比丘与他出罪时。有罪亦知。无罪亦知。覆亦知。不覆亦知。覆亦知者。比丘犯残。却是罪作覆藏心。不覆亦却者。不作覆心。未得发覆。若忘若罗道者。若入定若命终。是名不覆。五分二十三云。佛言一切覆藏。名为覆藏。若于和上阿阇梨所敬畏人间覆藏。不名覆藏。于余人间覆藏。名为覆藏。若于此土。以多人识重。不欲令却覆藏。不名覆藏。于彼土覆藏。名为覆藏。十律五十四。独住比丘。无人可间发覆。虽覆不成覆。又虽竟日共比丘住不发覆。出界至地耳时。亦不名覆。又共贼住人。摈人。别住人。狂人。散乱心人。病坏心人。哑人。聋人。哑聋人。边地人。比丘尼等下众。二俗共住。不名覆藏。伽论第三云。颇有犯僧残。终身不发覆。不犯耶。若有治。若昼日有比丘处。夜在无比丘处。不成覆藏。若于聋人所。痴人所。边地人所。人在地空中。不成覆藏。诸部曾不覆中。与此文乖者。皆成覆藏。如色分敬畏人等。余可准却。不能繁述。
第三方业聚学处。为曾四部等众者。四部治四种僧。僧虽位四。今此忏境。前二四人僧收。后一二十人僧摄。若异此者。化法不成。若望行时假境说者。别住下至一人在界六夜。须在僧中。出罪一席法事。
第四方业相应学处为行白四羯磨者。以其法位。解有其三。治残事是上品。畜用白四。用法多少。极有其四。谓波利婆沙。摩那埵。本日治。阿浮呵那。分别此四。至文当解。
第五方亲于十三僧残中。一日夜等藏不藏为显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地者。即是处所之名。谓波利婆沙等四位之中。若有藏者。即行宿住地以别住法。随宿而治。要结宿行。故曰宿住地。若无藏者。真行摩捺多。故曰有藏无藏等。即是有覆行三法。无覆行二法。以所治罪藏不藏别。对病设药。位亦有两。一者治覆。二治不覆。于此二中。复各有两。谓不坏及坏。故成四别。先时覆中不坏及境。不坏法三坏法位色以别住六夜。若带本日。此唯责种。合行重治。本日中新罪。与本日合。若据约时重犯文中。新旧罪别。故文言。若行覆藏比丘。中间犯罪。知日数覆藏。僧应随中间犯罪。与覆藏羯磨。与覆藏羯磨意。与本日治行覆藏。本日治竟。与摩那埵。与摩那埵竟。应为出罪。此谓本犯覆法。一新犯覆法。二旧犯本日治。三次六夜亦三。次无出罪。总成七法。准此二文。离无俱得。但秉法者。须知分畜。然本覆法差别位四。第一一罪一得法。即建初文是。第二多罪一得法。如广中第一文。尔时有一比丘。犯众多僧残罪。或有犯覆藏。一夜二夜乃至十夜。合乞行者是。第三多罪多得法。如广中第二文。时有一比丘犯二僧残罪。二僧覆藏等七句文前四句是。第四一罪多得法。如广中第三文。时有比丘犯僧残罪。覆藏两月等七句文前四句是。于此四位。位别通三。谓所治罪。有知日数不知日数。或知数不知数。以三对四。合十二头。今约得法位收。具说四说。若谓重犯坏法。于上四位及十二头下。具有坏等五法及七法。今者且缘行覆时说。于行覆中。约一罪一得法下三头为法。此之三头。头下有九。九中三三以为三位。初三。一知日数覆。二不知日数覆。三知数不知数覆。次三。一知数不覆。二不知数不覆。三知数不知数不覆。后三。一知数覆不覆。二不知数覆不覆。三知数不知数覆不覆。此是根本智数。下重犯九人。一头既尔。余二头下若九亦然。合成三九二十七人。于一位下三九既然。余三位下亦若同尔。即是四位二十七人。此四二十七。据行覆中重犯。行覆中既尔。余三时亦然。即成十六个二十七人。合有四百三十二人。头别法异。起犯不同。若或第二重犯。当位倍说。若加旧新。并覆出罪。诸位既殊。须知分局。若互秉者。法并不成。或若三四重犯。准义应知。上来但约识不识明。若约忆不忆门。疑不疑门。义同前说。是故治法长短中。通约忆疑识等三门说也。岂可识不识门得有本日。忆之与疑即无重犯门。如一罪中。知不知二门可尔。如何得有亦知不知合解。如犯一罪。覆已经年。但百日已来。分明记忆。百日已前。不知定数。若欲乞法。虽忆少时。以有不知定数。理亦从长以治。次治不覆。不覆之中。亦有坏不坏。然本得法差别位三。一一罪一得法。即略中三番羯磨是。二多罪一得法。三多罪多得法。此之二位。准覆以说。问所以无一罪再得法者。答以六夜位定。不随长短。故无一罪再得法义。于三位中。若有知不知等三头。总成三位二十七人。委细分别。同前覆明。若坏法者。但有二时。谓行六夜时。行六夜竟。于二时中。若有三位二十七人。合一百六十二人。头别不同。治救方法。或若重犯。亦同前明。问上来可以约五方解者。若下文。一一治处。咸须此五。谓知具罗成覆。不成能秉僧所秉法。及用药分畜。是故此中总解已说。对文咸须举斯五方。一一作心加被。即知成不之状。次随文解黄。唯灭诤文三科。此亦为三别。初有十番羯磨。明能治药。既有能治妙药。须明所治之病。是以第二时有比丘犯二僧残下正明其病。既有药病。若不相对。药无能治之功。病无可灭之义。是以第三时有比丘犯僧残下明药病相对。忏灭方法。药中有病。夅病成药。病中有药夅药明病。如是药病两分夅宗。若异如此科制。良谓不然。斯等上下诸文。一文即是一事。当分设治。治无不周。何有初文独举其药。第二文中。唯是其病。至第三文。始取初文中药。第二文中病。名为相对。故知不尔。此与灭诤非类。不得妄引彼文。以定斯旨。但诸文中。所列法药。对事既殊。牒法亦异。不得以此文中药。乃治余文中病。若如所辨。并皆不成。今解此文。大分为二。初则略治僧残覆及不覆。第二尔时有一比丘犯众多僧残罪下广治僧残覆及不覆。此二文中。既有覆及不覆。是则为四。问所以得知初略后广。解夅上五方中。第色方义。验此前后。足知初略后广。
就前略中。先明其覆。覆中四法。文亦为四。谓覆法一。本日治二。六夜三。出罪四。对此四法解义有五。第一翻名解释。第二所治分别。第三先后次第。第四诸部同异。第五僧尼差别。初门梵曰波利婆沙。此云覆藏。约就所治情过受称。故文言。听僧随覆藏日。与覆藏羯磨。亦名别住。故僧祇。五分。十诵。伽论。并云别住。以其同聚。妨修废业。制令别住。思𠎝改过。梵曰摩那埵。见论十四。译云折伏贡高。亦言下意。下意者谓下意承事众僧。伽论第五。云何摩那埵。若比丘已别住竟。与摩那埵。作白四羯磨不动肘。于一切比丘所下意。故名摩那埵。了论。摩捺多。译云悦众意。或云发喜。由化此法度罪明灭。内心踊跃。故曰发喜。问覆藏摩那埵行法作同。所以前名别住。后称下意。解覆非僧中宿。又不日日白。彰其下意不。故与别住之名。六夜要僧中宿。复日日白。鄣下义显。故名下意。本日治者。但后本日行罚。故曰本日治。不知梵名何等。梵曰阿浮呵那。见论十四。谓云唤入。亦言拔罪。云何唤入拔罪。与同说恣法事共同。故名唤入拔罪。亦可以六夜前行未清净。今既净已。故名唤入。此律摄云出罪。以化此法人从罪出。故曰出罪。或由作法罪得除灭。故云出罪。然此四种畜。名羯磨者。由作羯磨。令行别住。乃至出罪。故曰别住等羯磨。
第二所治者。但治有二。一治方便。二治根本。方便又二。一者别住治覆情过。二者六夜治残情过。初治覆过。有其两种。一以覆故犯覆藏突吉罗。此覆吉罗。通解六聚。二为覆故。治覆情过。此唯局残。不通余六。故文言。先忏覆藏吉罗。然后与覆藏羯磨。又以不忆等。耳不治覆。忆等方治。故是情过。以此情过假日而成。故治覆藏。必须谓日。问所以治覆情过唯残非余。答夷罪灭摈。岂劳治覆。提等为轻。复无治法。唯残可悔中重。假僧而除。若不折伏苦治。罪无由灭。以是义故。独治僧残。次六夜治残情过者。以故造残。须治情过。以情过同畜行六夜。又以行别住竟。僧与六夜摩那埵。故伽论第五云。摩那埵是别住功德利。本日治者。治其自违行法。以犯坏法。罚令后本而行。其新犯者。随覆不覆治。得法已后。行同前二。伽论第五云。何以故本日治调伏。调伏者使诸比丘。知是长老。如是炽盛烦恼犯罪惭愧。更不作故。是名本日治调伏。次出罪治根本者。由作此法罪得除灭。故伽论云。云何阿浮呵那。于不善处。举差善处。是名阿浮呵那。又云阿浮呵那。是摩那埵功德利。已调伏求清净自求出罪。诸比丘言。是比丘求清净求出罪。是贤善比丘。我等当与作阿浮呵那。是故阿浮呵那。是摩那埵功德利。对此所治。有定不定。故使设法。或有二三四五。
第三先后者。先别住。次六夜本日。随前二位后出罪。所以如是。十诵五十八。问何故善法中别住。答为摩那埵故。问何故本日治。答为折伏心故。问何故摩那埵。答为出罪故。问何故出罪。答为戒清净故。问何以故别住为摩那埵。答是比丘行别住法。能令诸比丘心悦。诸比丘友心思惟。无与摩那埵。问何以故本日治为折伏心。答若还从本日行是事。令心折伏。诸比丘作是念。是人结使厚重。以本日令惭愧。更不后作。尔时诸比丘。友心欲与摩那埵。是故名本日治。为折伏心故。问何以故行摩那埵为出罪。答是比丘行摩那埵法时。能令诸比丘心悦。诸比丘是作念。长老一心好作善法。无出是罪。不欲违逆。我等当今是人得从罪出。是故名摩那埵。为出罪故。问何以故出罪为戒清净。答是比丘若得出罪。离诸罪故。得持清净戒。如毗尼中说。二人清净。一人先不作罪。一人作罪已。如法除灭。二俱清净。是比丘以出罪羯磨故。是得清净戒。是故名以出罪为戒清净故。
第四诸部同异者。此及五十三律。若当重犯。并治本日。僧祇。不坏本法。但随日补足。故彼文二十六。先约本罪作法说。次明中间罪。言中间罪者。比丘覆藏行别住。语比丘言。长老我更有僧残。应问本罪中间罪。答言是中间罪。问言何时犯。答言别住中犯。问言覆不覆。答言覆。应语言。长老。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但少一夜。今覆者。应更乞别住合行。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共行别住。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六夜中犯。问答同前。应语言长老。先别住摩那埵已如法行。但摩那埵中少一夜。今覆者应更乞别住行已。更乞摩那埵合行。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别行别住。别乞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问乃至出罪竟。言更有罪。别住中犯。问答同前。应语言长老。先别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六夜出罪不成。今覆罪。应更乞别住合行已。更合乞六夜出罪。是名别乞共行别住。合乞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乃至出罪竟。言六夜中犯。问答同前。应语言。先别住摩那埵者。已如法行。但摩那埵中少一夜。阿浮呵那不成就。今所覆者。应更乞别住行已。更乞摩那埵合行。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别行别住。别乞合住摩那埵。共阿浮呵那。准此行覆。要须日满方成。又体四五十三伴中。四分五分。必须具行覆等。乃至出罪。一一如法方得罪灭。反此不成。故如法文言。覆藏如法。彼比丘行覆竟。与六夜如法。行六夜竟与出罪如法。彼比丘清净罪得出。既言行覆六夜竟。故知具行。十律。设使行覆六夜。不具满者。出罪亦成。众僧有罪。
第五门僧尼差别。于中有三。先明有无者。问所以比丘尼不行别住。答古旧解云。由名相翻故。尼本为别生过。今异遣别。正是相违。是相无覆摩那埵中非名相翻。得开二人同宿。又解。尼若犯残。佛造二众中障尼于大僧无冒涉过。故不行之。今解复更有义。为治覆藏。无有期限。既无分畜。不可二部中行摩那埵行。定期半月。既有分限。可得行之。又可尼众法尔。不行别住。既是法尔。岂论所以。次体有中。明长短者。问所以比丘六夜尼经半月。答为不治覆。加至半月。亦可女人志弱。因行难成。自非半月里𠎝。无由清净。次辨行之执则。如常应知。若依五分。行时二部不同处得。故二十九云。时有一尼。媒嫁犯残。佛听二却僧白四。与半月摩那埵。乃至广说。僧与法已。应晨起扫洒比丘尼住处。乃至客尼来其。亦皆应白。又应白又应物。一比丘为伴。至比丘住处。若有可作。皆应如上作之。若客比丘来。及有去者。亦皆应自日是暮。异比丘尼住处。如是半月已。于二部僧。若二十人中。求出罪羯磨。如比丘法。
次下释文。先解覆法。覆中文四。第一比丘犯残。夅以应佛。以见初夷及六提等。并不治覆。今犯僧残。未闲法戒。故曰不知云何。第二佛言下随病设药。文言。随覆藏日者。出法之言。若忆数者。须摄日数。若不忆日数者。须乞清净已来覆藏。故伽论第八云。若比丘犯僧残罪已。不知时日。何处与别住。答从初受戒日。十律亦尔。虽言初受日。必须言乞清净已来。十日百日一年十年等覆藏。若不言日数者。则不知竟之分齐。第三应如是六教从僧乞。第四众中下正明与法。乞与长短。亦同前说。下诸羯磨。分畜皆尔。此中应有七五行法。为离繁文。并回在下覆法中明。六夜中行亦尔。次本日中直言重犯。不言覆不。文略不载。次六夜法。明化法时。僧祇二十六。应问行别住满不。不空僧伽蓝。行别住不。无本罪中间罪不。不共比丘同一房一障住不。客比丘来。时集非时集白不。如是捡挍如法已。复教立心作障罪意。如是已为作羯磨。次是出罪捡问。六夜如非同前作。出罪法竟。应语言。善男子听。汝已如法出罪。一白三羯磨。众僧和合。满二十众集。僧作羯磨难。汝当谨慎。莫后更犯。次不覆文。准说应知。上来略文已竟。
次下广辨治残。文中分二。第一治覆方执。广前初文覆藏。第二时有比丘犯僧残罪不覆藏下。说未治不覆人。广前后文不覆。前治覆中。大文为十。第一多罪一得法人短长合行法。第二时有比丘犯二僧残罪下七句文。多罪多得法人离合是非法。第三时有比丘犯僧残罪覆藏两月下七句文。一罪多得法人离合是非法。第四时有比丘犯二僧残罪下。约时缘差治旧新法。第五时有行覆藏比丘中间重犯下。约时重犯治旧新法。第六尔时有比丘犯僧残罪知日数下。异种合行重犯治法。第七若众僧为彼出罪不如法下。僧治覆等设药如非。第八尔时有异住处下。以人对人简覆非处法。第九时有比丘犯残谓是夷下。通约六秉释识不识相。第十时异住处下。局简覆人治有长短法。若作如此科释文者。谓此犍度。略广分二。若据何治覆不。便即为四。约文长分。乃为十三。于中初一及第三十文。此十一文略广治有覆人。第二第十三。此之二文。略广治不覆人。今对广中十文。须作五位料简。第一简覆不覆。第二明坏不坏。第三辨成不成。第四通局。第五释文。初门位二。谓二三四及以八九。简覆不覆。治救方法。自余五文。不论覆不。第一五六直是设药总别。第七专辨如非。第十论治长短。次明坏不。位亦为两。四五六七四文。寄坏以辨。上三下三。明不坏法。次明成不。位亦为两。二三四七八九六文。明成不成。自余四文。直辨设法。文中不举成不成相。次通局者。第七九十。此三虽在。七九与十义通余七。如第七文广辨如非。此则通摄一切如非。以余诸文。直明设法竟。不辨其如非之状。或虽简覆局是事非。今此如非。具摄四现。第九文明覆不覆相。即释一切覆不覆义。以前诸文出法。言随覆日治覆。不定长短。今第十文。明覆长短。以其治覆。不过长短。故知此简亦通余文。余咸自了。并不相须。次下释文。先解初文。文有三法。覆中文四。同前所明。但此犯者。不同前文。为犯众多。覆日不等。以斯异故。夅事白佛。佛今以短从长。合与十夜覆法。五分二十三。若犯一残。乃至众多。覆藏一夜。乃至众多夜。僧若与别住者。但斗覆藏最久者。随日数与别住。次六夜出罪。如文可知。
对此须化。四门分别。第一定罪及种。第二明覆等不。第三等不离合。第四设法仪则。
初门者。文中但言众多残罪。竟不定此种之同异。理实此之十罪。或可种二三四。乃至其十。随事称之。以文不定种同异。故罪中亦约十罪为法。虽可以此十罪为法。遇缘有遇咸者。亦随事称。不得执文限心作法。
第二门者。文据覆日不等。从长十日治之。又后先夅短日。却夅长日。故言或有犯。覆藏一夜。乃至十夜。理而言之。覆十夜者。以最先犯。故经十夜。第二九夜。乃至第十犯者。覆藏一夜。是则先长后短。说先长治。或约犯日隔绝。亦得如犯一残一夜覆。发露经多日已。后犯一残二夜。覆后发露。经多日已。更犯一残三夜覆。乃至经多日已。更犯一残十夜覆。此便先短后长说。后长十夜治。事既不定。随事称之。或可十罪等覆十夜。
第三门者。此等不等。若有离合。其不等者。此文合作十夜别住。便是治短。或若积日累舒亦得离。成五十五夜别住。便是治长。故僧祇二十五云。别覆者。月一日犯一残。知是罪。他覆藏心。不问他说。二日后犯。知是罪犯。覆藏心不向化说。乃至十日后犯。知是罪化覆藏心。不向他说是十罪。若别覆最后罪一夜覆。如是二夜三夜。乃至初罪有十夜覆。应与化十别住等三法。亦得化一别住等三法。若言十别住等三法。即是一罪一得法。累日长治。若言一别住等三法。即是多罪一得法。合日短治。斯之后义。正当此文。次等覆中。亦有离合。彼文有四句。或有罪合非夜合。或有夜合非罪合。或有罪合夜亦合。或有非罪合亦非夜合。言罪合非夜合者。比丘犯十残。一切十夜覆。僧合与百夜别住。比丘言长老我羸病。不堪得与。我略行波利婆沙。不应语言。得百夜羯磨。合化十夜别住。或夜合非罪合者。比丘犯十残罪。一切十夜覆。僧合与十夜别住。比丘言长老我惭愧。我欲广行波利婆沙。应语言得。或俱合者。比丘犯十僧残。十夜覆藏。僧合与作十夜别住。或伦非合者。各各别作波利婆沙羯磨。唯此等不俱有离合。此文且据不等。行者准知。
第四门者。文中出法真言犯众多残或覆一应二夜。乃至十夜。若秉法者。必须具牒种名同异。若随覆日短长摄之。若其守文诵者。法定不成。又若白时还须具牒。随意停者。理则不然。
次第二文多罪多得法。文中七句。七中分二。初有四句。与法成体。所谓彰是。第二佛言汝曹下三句。与法不成举非显是。前文复二。初有三句。法虽成就。言滥不耳生。下三飞九句。次有一句非真法成。后耳教说。不生下非句。前三之中。先解初句。初句文五。一彰犯。二残罪二二俱覆藏。所谓犯已。俱不发露。三忆一不忆一者。复欲行法说僧乞覆。对众惶惧。遂不忆一。亦可临乞意谓一罪。四彼比丘随所忆下随所忆者。乞得覆法。五彼比丘行覆藏时下行时方忆。第二佛言随忆与覆此言不耳下生下初飞。所以然者。若言乞时忆一不忆一。即是耳教。而说不生不飞。以文不言乞时。直言忆一不忆一后随忆。第二佛言随忆与覆。由此滥故。客有犯意。忆一不忆一。亦俱乞覆。故得生不。初飞文虽如是。释义五门。第一定种同异。第二忆不长短。第三忆不多少。第四得法重数。第五约时明忆。初门者。文中直言犯二残罪。竟不定二种之同异。以理而言。或一种二罪。或二种二罪。或可罪有众多种亦同尔。并随前事种名称之。不得执文。局限二罪。第二门者。文中但言忆一不忆一随所忆者。说僧乞覆。彼行覆时续忆。第二佛听随覆藏日。与覆藏羯磨。都不定覆时节长短。理而言之。斯之两罪。或可等覆。俱长并短。或不等覆前短后长。前长后短。但须随忆与覆。不可一准。第三门者。文中且夅二罪为法。若其广说三四五等无妨。谓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一。或忆一不忆二三四等。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二三四等。参差友络。相当并得。但化法时。牒须周尽。不得执文。局二为法。第四门者。如忆不忆。虽通多罪。文中但据两得为法。或随多罪三四五等。重重与法。实如以答文。举两得为法。多理非妨。但作法时。亦须牒尽。以其第二续得。既不碍前三四等得。何殊不许。第五门者。文约行覆藏时忆。第二犯佛听随忆。与覆藏羯磨。即是别得覆藏。共行覆藏。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夜后有行覆竟忆。亦听随忆。与覆羯磨。即是别得别行覆藏叔得。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后应有六夜中忆。语言六夜。且置随忆与覆。便是别得别行覆藏。别得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六夜竟忆。准上应知。次出罪竟忆。即是覆藏。乃至出罪。一切皆别。文中行覆藏时者。略举一时以示法。僧祇二十六。本罪者。比丘覆藏乞别住已。后言长老我更有僧残罪。问言是本罪中间罪。答言是本罪。后问覆不覆。答言覆。语言长老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今所说覆者。当更乞别住。已是两罪合行波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共行波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行至半。后言更有半本罪。覆藏作法。共别如上。次句行别住竟。后言有本罪。问答同前。应语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今何覆者。应更乞行。是名别乞别行波利婆沙。叔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乞六夜已。后言有罪问答同前。是名别得别行别住。别乞合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行六夜至半已。故言有犯问答。与法共别如前。次句行六夜竟。问答与法亦如前明。次句乃至出罪竟。后言有犯。应语言先波利婆沙摩那埵。阿浮呵那。已如法行。今何覆者。应更乞行。是名别乞别行波利婆沙摩那埵阿浮呵那。次乞别住已言有二罪。一覆一不覆。应语言不覆者。倚覆者。更乞别住行。或共别等。乃至出罪同前。次乞别住。已言有三罪。一覆一不覆一疑。应语言不覆者。倚疑者。当决了覆者。更乞别住行。或共别等。乃至出罪同别。彼约七时。以彰离合共别。今文总有五时。用彼七时无失。上来随忆。一门既尔。疑识类同。不叔繁具。次明了教文中。既言乞覆藏。时说一罪。覆藏一罪。明知。唯有一人。不得事有。第二既说一罪。从僧乞覆。明知。根本二俱覆藏此文。为有乞覆藏言。即是耳说不生下非。又以故心隐罪。文言。惭愧心生上忆等。心迷不言惭愧。对此亦须五门分别。释不异前。不能繁述。此中五对。䚵悉具足。并为约覆说故。明中有四。
次解不成三句。先明忆不忆。文有其五。第一彰犯二残迷心乞法。第二僧与彼犯下。僧同谬见俱与覆藏。第三彼行覆藏时下。客三藏来因白捡问。第四旧比丘答言下。答行覆藏仪轨之状。第五彼客比丘言下。制非结犯示僧正法。初文二罪俱覆。约情以说。以即犯日。作隐过心。故曰二俱覆藏。言忆一不忆一者。约理以说。谓亦犯竟。即有忘不忘。虽不发露。同皆经宿。然忆者成覆。不忆者非覆。故言忆一罪不忆一罪。彼比丘执相。似文忆与不忆。俱从僧乞。问执相云何。答以见前文佛听与彼随忆第二。犯覆藏羯磨。前文忆一不忆一后忆第二。佛听随与覆藏羯磨。我今亦是忆一不忆一。后忆与前不殊。何为不得俱乞。以是谬执。俱说僧乞。次僧同谬见。俱与覆法。次问有二。先问其犯。故言此比丘何所犯。此问含二。谓犯何罪成覆不成。次问其行。故言何故行覆藏。此问含三。谓问乞与及行。亦可据文。二问亦得。次答先酬初问。次二俱说僧乞下。答第二问。次制不成。文有其三。初制不成。次何以故徴。次彼比丘下释。释中复三。第一制定是非。以忆成覆不忆非覆。以非覆故。与法不成。次结僧犯。次示正法。释文虽尔。义还为五。第一定种同异。第二忆不长短。第三忆不多少。第四得法重数。第五约时明忆。初门者。圣言二罪。假出法言。而不定二种之同异。然据实理。或种一两罪。或种二两罪。可随十三事别称之。不得执文。局限二罪。第二门文中。但言忆者。与覆藏善。不忆者与覆藏不善。竟不定此忆不长短。然据实理。各通长短。随与覆者。并成非法。第三门初约两罪。对前成就。以理言之。通三四五等。如似忆一不忆二三四等。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一。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二三四等。并悉成非。不得执文局二为法。第四门文中。随忆不忆。俱说僧乞。此约一重得法。以辨其非。若得法已方忆第二。后与法者。亦成其非。岂可一时得法。佛制是非。前后与者。即不成非。但使二三四等。随与皆非此谓反前如中重重生非。第五门者。文中乞时随忆。是共得法。或可乞已别得法者。亦成其非。乞时生非既尔。下六时亦然。但使依文。共乞共得者。两俱不成。以法增减覆者亦非。若后随忆。别乞别得者。后不忆者自不成。前忆者自成。次疑不疑门。识不识门。准前应知。不能繁述。
次第三文一罪多得法。文中七句。七中文二。初有四句。根本成覆。经于两月。所谓彰是。第二佛告已下。本覆一月。不覆一月。所谓显非。前文有二。初三言监生下三非。第四耳教不生下。非对初文相。准前应知。文中且约两月为法。若其三等及年类安无别。此中释义。还须五门。法戒翻前。不能繁述。但是一罪多得。离合为别。次疑识二门。亦同前位。又此等三。皆须先不忆疑不识。一月后忆不疑识。一月随行忆等。方始忆前不忆等。次耳疑准知。次举三非。亦准前位。不成以说。亦应五门通释。义不异前。
次第四文约时解差。文中有三。初双覆双发覆。第二只覆只发覆。第三明其二续。
初双覆中。但有四句。前后道分。体是比丘隐不发覆成覆。须治中富。罢送既非比丘无发。覆法非覆不治。释文可知。问此中为唯四句。为后更得成多。答依文但四。余者不明。又可准下只中合有五对。五对各四。成二十句。然此五对四句。各初句同。各下三异。谓五个初句。前后道分。俱同五个。第二前同后异五个。第三前异后同五个。第四前后俱异。以有异故。得成多句。是则成覆一向同。非覆一向异。所以尔者。如忆不忆。说覆中来。今忘非覆。宁同发露。疑不疑者。忆中以辨。以犹豫故。不成其覆。便非是忘。宁同不忆。识不识者。不疑中辨。以不识故。不成其覆。非是犹豫。何得同疑。乞不乞者。识中以明由从僧乞。不成其覆。既非迷谬。宁同不识。此二十句是行覆前对下四时。例皆如是。于中前二十句二罪化得下八十句。义须三罪一缘作法。既有百句。下七缘差各百亦尔。问所以唯言二罪不言三四覆等。答且以二罪为法。多亦非妨。但以约治不殊。更不别举。
次明只覆只发露。约八解差各为百句。第一罗道形差自有五位。一覆藏前。二行覆时。三行覆竟。四行六夜时。五六夜竟。各有二十成其一百。先齐行前二十明者。于二十中。分为五对。初约覆不覆。作其四句。随治前后释相可知。问先既发覆。后所成覆。答以缘差故。更须发露。为隐不发。故成覆藏。无问对首。对僧后覆成覆。如前说戒罪虽发覆。至后说时。更须发覆。隐不发覆。还得默𠎝。文中且约覆一不覆一为法。或若覆一不覆二。三等化法无殊。更不别夅。次下忆不忆门。疑不疑门。识不识门。乞不乞门。若四同前文不具举。对此释义。须作二门。第一定对离合。第二五初不同。初门。问何故发覆露藏。作两对四句。谓是根本及以乞时忆疑识三但一四句。唯有根本忆不忆等。而无乞时忆不忆等。答覆等四对并就根本以说乞覆时者。自约行法以明若其时。此四对总入行法。是则四对各八。成三十二句。今以发露覆藏。对于作法。为对作法。作法不同故。约根本乞时。以分二对忆等。余三不对作法。既不对法。无有异相。真有根本。无有乞时。所以尔者。如亦犯竟。即有覆藏。发覆者。此是根本覆不覆。从僧乞时。后有覆藏发露者。即是乞时覆不覆。为有此义。得分两对忆等。余三无斯义。故但有根本无有乞时。又解从先犯来。未曾经覆。今从僧乞有隐不隐。是故此名乞时覆不。若先覆藏。今乞还隐。此隐仍是乞时覆者。由心耳知得分两对。忆等卜三心迷。故不分二。第二门初五不同者。问第五乞覆藏时覆藏发覆。与初四句发露霜藏。有何异相。分为两对。释有二义。一以时异故分二对。如初四句本覆不覆。第五四句乞时覆不覆。尔者若以时异分两对者。乞时可尔。行时云何如至行中不得有乞。既无有乞。唯是覆一发一。是则但应十六。何以亦二十有。答至行等时。明乞不乞者。更约新犯。以说不齐。旧罪而论。若唯取旧。不约新明。其义即局。摄法不周。为寄五时。以彰事别。故行等时。亦有乞不。二以非覆法体不同。初发露者。谓对三境发露。第五乞时局。是从僧乞法。以斯异故。分为两对。又解初之四句。曾先经覆。假使乞时。有覆不覆。然与初同不得分二。合第五四。不曾经覆。犯已即乞。乞时有覆不覆。此与初异故。第五收既知初五相异不同。不假僧文浪相比决。自下诸位。咸须二门通释。释义既同。不繁再述。上来行前二十句竟。
次下四时有八十句。对此后作二门分别。第一二三分别。第二旧新分别。初门前二十句人未被。谓罪未得法两罪作足。今以十句人已被。治罪有得法。来得法要须三罪作之。若两罪作四句皆妨如覆不覆四句中初句覆一不覆一。罢道后来二俱覆藏一罪。前后俱治。明非行覆藏者。一罪治后不治前。亦非行覆者。明知一罪已得法行。名为行覆藏者。后须更有两罪。一覆一发露。故须三罪。两罪即妨。此句既尔。余句同然。然古师云。若二罪作初三句。妨二四句。得第二句覆一发一。罢道后来一罪。先覆后亦覆。前后俱治。明非行覆者。一罪先发后亦发。先后俱不治。即是所行之罪。以无覆义。同即以行者为发。覆一配前。先后俱覆一。故言两罪。作得第四句。得同此说。此释不然。如望覆乞二门。客以不覆及乞。即是所行之罪。如不忆疑不识。皆不成覆。岂得时不忆疑不识即是所行之罪故知此义权而未通诸六八十畜须三罪若其二行。既妨二竟之言。对何辨竟故皆是妨。第二门旧新者。此下四时。重更犯者。并约新罪。不据旧论。为明新罪。成覆不成覆。须治不须治故。行法中。犯新成覆。所以然者。虽行法中夺三十五事为有隐心不殊。覆还成覆。此第一缘差竟。下七类尔。
次明二续文约四时。作其五句。应合有六。以本日含故。五中初与第四续行。余三续作。谓罢道已覆来。更假作法者。名为续作。不假作法续前行。次行者。名为续行。八缘各五。合四十句。
次第五文约时重犯。文约行法四时以明。先对一罪一得法人。行覆中辨。然行覆比丘准六治。不覆中。位有三人。一智数覆藏。二不知日数覆藏。三知日数不知日数覆藏。此三根本得法行覆文言。时有行覆藏。比丘明知。义通三人。此三头下。一一各九。于初九中有三三位。初三位者。一重犯知日数覆藏作四番羯磨。一新罪与覆法。二旧罪与本日。三合与六夜。四合与出罪。二重犯不知日数覆。三重犯知日数不知日数覆各四如上。此初三人十二番法。文中具列。余者略无。次三位重犯不覆。有九番羯磨。一知数不覆。作三番羯磨。谓新犯不覆。直与本日治。次六夜及出罪。二不知数不覆。三知数不知数。不覆各三如上。次三位重犯覆不覆。有十二番法。如初三说。此三十三番羯磨。据初九为法。余二九下准类应知。此二十七人。合九十九番羯磨。若旧新罪。合与法者。但八十一。谓除新犯十八个覆法。上来且据一罪一得法。若以余三得法。位乘便成四位二十七人。此行覆中。起犯既尔。下三时中。犯新亦然。文中覆竟同前。次第三时。直取行摩那埵时。应言亦如是。为其摩那埵行中。重犯故举犯罪。不覆藏言。次第四时出起犯处。非直位局。罪各不通。以一一位重犯二十七。具有覆等治法。不开余时。然此四时。计旧新法。别与于二行中。各具九十九番羯磨。总计八位。合有七百九十二番法。于二竟中。既不坏法。俱除二十七个。本日治法。各有七十二番羯磨。总计八位。合有五百七十六番法。都计四百三十二人。合有一千三百六十八番羯磨。然此且据一重重犯。若其第二三等。类应倍明。故下文云。行覆藏时中间第二重犯亦如是。上来重犯。约覆以明。若对议等。余三辨亦同上。此约根本以明。故无有乞。
次第六文异种合行。文中四法。谓覆藏本日治那埵出罪。前三广明。后一略举。初覆藏法文四如前。言覆藏者。作隐过心。不覆藏者。作发露法。等不等覆者。约其覆日长短论之。一名者同名僧残。多种者。十三差别。自性非自性。旧云。性十遮三者不然。正是忏残。岂论遮性。今解。若以初方义验。相即是性。若其作过缘。具成残罪性。解若罪者。不成残性。住别异者。旧云。种类有四。气分不同。故言住别异。此亦不然。岂有时忏。僧残始定。初犯种类。今解若以第五方验若有覆者。行宿住地。无覆者。行摩捺多。故言住别异。问若以性非自性曾具。及罪住别异。是行不同者。如何时罪及行说僧乞法。答此之二句。是曾差别不合将此从僧乞法。如言覆不覆。不覆亦不合从僧乞覆。如何文举不覆。以此故知。文中假出法言。故须备列。若其作法。必须随事而牒。然此为彰厌恶心猛。总列十三。咸得消殄。若以理言。未必要具。随有多少。皆得忏除。次佛总示其法。故言随覆藏日。次从僧乞不得依文而诵。并须具名之。与种覆日短长。从僧乞法。次与亦然。次两重本日。同故合一。次六夜出罪可解。对此重坏三门料简。第一重坏多少。第二约时以明。第三对人以辨。初门此明重犯本日治法。以前诸文未明此事。今若重坏本日治救如何。佛言若更重坏复与本日。不同学悔重犯灭摈。问所以不言第三重坏。答初一重犯听与本日。第二更坏恐不合与。是以今明第二重坏。第二既与三等例然。以其重坏不殊文不备举。第二约时明者。且约覆中重坏。覆中既尔。下三时亦然。已前坏法。并约四时以明。今第二重坏义应亦尔。又若准文。若于二行中第二坏者。有二本日治法。若于二竟中。第二坏者。但有新犯治救方法。即无旧罪本日治法。以不坏于二竟法故。第三门约人辨者。文中出法但据犯新知日数覆藏一人为法。若准如非易中。复应更有知数不覆知数覆不覆为三。及有不知数为三。及有不知数为头三。知数不知数为头三。合成九人。旧释复以根本三头。乘此九人成二十七。复以得法四位。乘成四位二十七。此皆不然。既是异种合行。岂得更以三头四位次第相乘。但应时此九人。约四时辨。是则四九成三十六。问何以此中准如非文。乘人成九。不得更多。答以六如非牒此文起六既有九。此岂成多。又以此九本是异种合行。横数一九。即书无余。
次第七文设药如非。其文还举异种合行。于中有二。初举非令弃。第二是中下。显是令修。前文重犯不过有知日不知日等。及有覆藏不覆藏等故。今以知数等。互历覆等。有其九人。初三以知日数为头历其覆等。初人有三句非。一三法俱非。覆中有三番。谓根本覆。及第一重犯。第二重犯。虽有其三。合是覆非。二覆如下二非。三覆及六夜。如出罪非。问但言非法。不知是何等非。答非还不离四种现前。以此四种摄法宽故。问非中所以无覆非下二互如。答后非不废前如。后如必无前非。以皆牒前起后故尔。问所以出罪须牒前者。答为此三法共成一治。前二是方便。出罪是根本。第二第三人各三非亦尔。此是初位三人九句非竟。次不知数为头三人九非。次知数不知数为头三人九非并悉如上。次如之中翻非以说。若其以句望句。一句反一句。乃至二十七句反二十七句。若其以如翻非。一如翻三非。以其覆藏六夜出罪。合成一如法故。即是九如。翻二十七非。
次第八文对人简覆。以上诸文。未对人辨。是中四句。初举二人俱成覆过。见异比丘便覆藏者。谓见清净比丘羞耻故隐。此之初句二俱成覆。下之三句一成一不成。然忆不忆。就覆中。明一人记忆经宿成覆。一人当日即忘。虽不发露。以无隐心故不成覆。次就忆中。辨疑不疑。次就不疑中。明知不知。此知不知。即是识不识。为简根本覆不故无乞时。
次第九文通曾识不。理亦应对忆疑以明。为文略故。偏曾识不。前言不知不成覆者。不知如何是不知相。故出不知。迷想即是不识异名。此中犯残迷。谓余六正望僧残。但应有六。为犯下五象类是同。是以通举成六。六句夷坏。根本不得犯夷除去。初夷且三十六。问犯此。谓彼心不当境。既不治覆。何以获者。答以不当境。无情过不治。为有隐心。皆获吉罗。前言知者。覆则成覆。不知如何是其知相。故次明其知成覆相。亦通下说。故成六句。设药次第。先除方便。乃至恶说。类亦同然。
次第十文明覆长短。以覆随日。须明长短。文中分二。初约同名同种罪。明覆长短。次约同名异种罪。以明长短。前文三句。初二并皆不忆日数。故与清净已来。覆藏羯磨。后之一句。经可不忆犯数。为忆日数故。须数日与覆。次疑识门亦同。此说次同名异种三门类前。祇律二十五。有无量覆作其四句。一忆罪不忆夜。二忆夜不忆罪。三罪夜俱忆。四俱不忆。初四两句治长。二三两句治短。此文略故但有其三。此为约心迷耳。辨其长短。覆乞曾体。故此不明。
次下第二广治不覆是中许摩那埵比丘根本有三人。一知数不覆。二不知数不覆。三知数不知数不覆。此之三人。各作九句。初人重犯有三。一知数覆。二不知数覆。三知数不知数覆。此重犯三人。各作三种羯磨。是则为九。初人三者。一摩那埵法。若于其日犯者。旧新合乞更行。若于六夜中犯者别与新罪摩那埵。问新罪覆者。何不治覆。答此已隐故。名之为覆。皆不经宿。是以不治。二与摩那埵本日治。此文即是新旧不合。三与出罪。此是初人三法。第二第三人。若三类然。此九合是根本知数不覆。下次不知数不覆。及知数不知数不覆。若九同前。故言亦如是。又后此中文略。但有重犯三人九法。若以义准更应有六。谓知数不覆。不知数不覆。知数不知数不覆。为第二三。后以知数覆不覆。不知数覆不覆。知数不知数覆不覆。为第三三。此之九人是根本知数不覆下。若以不知数不覆。及知数不知数不覆。乘之便成三九二十七人。以得法三位。行中二时。乘之更多。广如上辨。上来忏残法竟。
●次明覆藏行法。
以先犯罪隐不发覆。今欲忏除。须治情过。从其所治情过立称。故曰覆藏。广明覆藏行法仪轨。集在一处。称云揵度。又若从后彰名。应云摩那埵犍度。今为从初受称。故曰覆藏。于中文三。初明四种人不得更互作法足数。第二彼行覆藏者下行覆行法。第三佛言听行摩那埵下六夜行法。初文有两个十六句。初十六句。明四种人不得更互秉法。次有十六句。明四种人不得更互足数。前中四人。一自行覆藏。二自行本日。三自行六夜。四自行出罪。此四互历成十六句。次足数亦然。十诵。更加别住竟人六夜竟人亦不得秉法足数。
次行覆行法。文中有三。初明三十五事制不听作。第二彼行覆藏者下俶给净众制令使作。第三彼行覆藏者下白等行法。初夺七五。令使调柔。其七五行。如前已明。
第二供给文中复三。第一制使敬上已在末坐。次行覆藏比丘下。众僧衣物听随。次取五分二十八云。别住比丘有三最下。最在大比丘下行。与最下卧具。最下房舍。有三事随本。次僧得施物时。自恣时。行钵时。十诵三十三云。若僧次第差会满钵水雨浴衣自恣。应随上座次第受。应与最下房舍。最下卧具。卑下座处所。谓行三最下。及四次第。次彼行覆藏比丘下开受同类。及余众恭敬执事。
次第三白等行法。文中复三。第一第作白法。第二若大众难集下白倚事法。第三彼行覆藏者至余覆下失宿差别。初文但是布萨日白。依僧祇律。更有二白。谓欲行及行竟。
次白倚事法。若欲释义。六门分别。第一定其舍缘。第二明舍调句。第三舍境多少。第四倚时短长。第五重舍得不。第六舍及行覆。初门舍缘。此文云。若大众难集。若不欲行。若彼人软弱。多有羞愧。听白倚之。五分二十八云。别住比丘。欲远行白佛。佛言应舍竟去。见论十八云。若有人请戒。与人受戒。得停行法事罗还续行。十诵真云。若有因解不及行。是事应停。次舍调句。此文云。应至清净比丘所。白言大德。上座我今日舍教敕不作。若欲作时。应至清净比丘所。白言我今日随所教敕当作。又五分云。问一如汝比丘。言大德听我今舍别住法。后更行之。如是三说。见论但言。我今舍波利婆沙三说。次明舍境。文言。大德上座明知对一人。五分云。向一如法比丘。以此故知。一人成舍。若对众多僧舍义亦不妨。次舍长短者。文无限期。但随其解。不可定局。然十诵三十三。波离问佛行别住人。摩那埵人。若有因解不及行。是事应听几夜。佛言应听二十五夜。余文不论。准此亦得。次重舍得不者。文中不定。重与不重。计其道理。有解皆得。如别住等法。尚听续行。况数舍行。抑而不许。故见论十八云。若寺中多有比丘来去。难白昼日得舍行法。明相未出。应将四五比丘。出界白行。若欲还者。应留一人。待明相出。为舍行法。共还入寺。如前法满六夜。已得出罪。次舍行处者。若此处舍。还此处行。或余处行。或余处舍。还余处行。或此处行。并皆不妨。但须续计日满。故五分云。彼比丘舍别住。到余处应求。彼僧更行别住。彼僧应听。若不听突吉罗。
次失宿差别。文中有三。第一夅缘。第二有八事下。正明失夜。三佛听下。半月白法。解文可解。失夜有三。谓举释结。一法余。寺不白者。谓不白余寺僧。失此一夜不得入数。若其未白行。前无宿可失要白行。后有宿。方失不可为。先有违后都折宿。此但一白。不须再为。释下失等。例此应知。二有客比丘来不白者。谓客比丘来至此界。或当界人。或界外。客数来法者。不须更白。彼以知故。不同布萨。须白旧僧。三有解出界不白者。谓不白二界中间。道诺上僧。四寺内徐行者。不白寺内曾寺外。徐行简度行。谓外比丘。经过此界。十云。有客比丘去便走遂。佛言如常行法不应走遂时出界。佛言不应出界。前人出界。白畜界住。五病不建信白僧说戒时。须自法白。若病不得法。应建使白。故十云。行别住人布萨时。应入僧中三自说罪。若病应建使到僧中。白言某别住人。病不得来僧。当知。六二三人同一屋宿者。以违别住名故。又制别住。今使恩𠎝改过。今若同宿过情相续。七在无比丘处住者。本今俶给伊众。折伏贡高。今若无人。何所敬给。又后对谁行三最下及四次第然。既论十八云。若别住摩那埵。当行法时。比丘去都无人。但作意言。若比丘来家。当白六日中。都无比丘。可白亦得出罪。准此不成。八不半月半月说戒时。白白众发露。正翻覆藏。解白亦翻。非正众法。白法如下。然此八事。一日并犯。但失一夜。不并失八。以初一事。即失此夜。后更违者。无夜可失。不可以事多故。并夺八夜。虽无夜失。亦得吉罗。若其八日犯八。一一失夜。又此八中。六七二事。悔法须然。余之六事。是发露法。故有人云。白等八事。发露悔法。又发露白亦有广略。三五二略。病略如前。道路略者。五分云。诸别住比丘。于诺上广说别住白衣。见言。此比丘有何罪而悔过。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诺上不应广说。但言大德。我某甲比丘行别住法。已若干日。余若干日。大德忆持。余之四白。即是广法。又此八事轻故不坏本法。为乖忏仪。得罪失夜。七五行中。若重于此。若犯此罪。若相似生。此三不犯即已犯即坏法。余者虽犯。不坏本法。次白法如文。白余寺僧等。亦准此作。
次六夜法。文中有二。第一夅行同前。第二行摩那埵下。于异于后异者有二。一假境不同。谓常僧中宿界内六至四人。二者日日白。此白据本不覆人。六夜白调。然非八事之限。以非说戒众故。若有覆人行覆竟者。六夜白中。须牒前覆见余寺僧等。白亦准此。然依僧祇。更有欲行。及行竟二白。上来覆藏法竟。
●次明遮揵度。
以行乖违。不肯行忏。勿令应净举建悔除。故名为遮。广集遮法聚其一处。称云揵度。于中文二。第一举遮罪缘还同恣中。第二佛言汝曹下正制遮法。前文有五。一举世尊相受语教便夅净人佛制求听。二六群下使恶求听佛制五德。三时六群下明具德人夅者应受。四时六群下许他听已制立言要。五佛言下听遮说戒。以佛听遮说戒。六群还举清净比丘。以之为缘。
次辨遮法。就中文十。第一正辨遮法如非。第二若比丘欲夅他者下明具五德呵慰是非。第三遮说戒比丘至上座前下佛教捡问求听退不。第四尔时有异住处下明所遮罪。第五尔时有异住处下所遮之净。第六佛言下约人成不。第七遮无根下对根成不。第八若五种说戒下辨遮时节。第九若遮说戒下治能何遮覆实之罪。第十尔时异住处下却遮方法。十中下之七文。大同自恣。初文有二。第一对列如非。各有十门。第二依门解释。释中前之八文可解。九中若作者。谓实犯若不作者。谓实不犯。若作不作者。谓有二事。一作一不作。对破戒等。若三合九。无根故非。有根即如。十中十非可解。十如先列章本。后次牒解。十者一。犯夷。二入犯夷说中。三舍戒。四入舍戒说中。五如法僧要违犯。六如法僧要呵说。七入如法僧要呵说中。八破戒。九破见。十破威仪。各须有根。此十体非合遮故如。又此十中。第五及后三少入说中。余六三是正事。三入说中。所言入说中者。谓举至僧。八难事起。未及处断者。名入说中。释相可知。次呵慰是非文中有三。第一制具五德。第二何以故者徴。第三我见下释。初文五德者。众满和合伴助无违。故名为时。所作犯事。有根不虚。称云真实。令彼行净。善若流布。名为利登。和言晓喻。不令彼恼。故云柔耎。愍彼行违。令无𠎝犯。名曰慈心。反说即名不具五德。次徴可解。次释文二。初有四文释不具损成前十非。第二被真实。举下二文。释具利益成前十如。前中文二。初一彰举无德。次三慰呵能所。于此慰呵。复有两位。初之二文。举其无以慰所夅前文对刚强人劝勿嗔恨后文对善耎人劝勿愁忧。次有一文。举其无德。以呵能举。此中文三。初举无德以呵。次何以故下。徴释呵意治谤。次以真实举他。亦有其二。初彰具德。以呵所举。以具德故。治其实罪。次以具德。赞美能举。后释赞美之意。次捡问求听。捡问者。捡其五德有无。求听者。前解求听。唯是所举。此中求听通求僧听。以若不得上中下座和合听许。遂成破斗。无伴援。如拘睒弥。次三文可知。次约根文二。初有一六。约法总明。谓初三五不成以无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次有二六。对事别明。谓余无余可知。次时节可解。次治能遮所遮覆实之罪。于中文二。先治能遮谤罪。其文有四。初捡能遮三业净秽。第二遮说戒比丘下。捡事覆实。第三应问下。捡根有无。第四遮说戒比丘六。正治谤罪。次若遮说戒六。治所遮实罪。次却遮方法文有其二。第一为病故却文有三句。第二时有异处下。咸却说戒。此中文二。初为避恶比丘。恐有破事。故作咸日说戒如文。次若不能下。作其二却。为同自恣。无有三却。上来遮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末
●次明破僧揵度。
行六和敬。秉法无违。蠲事共同。是其僧义。今以耶法改真。分众异轨。别行法事。不成和合。故曰破僧。广彰破相集在一处。称云揵度。大文分三。第一明破分僧异部。第二尔时舍利弗下二土和僧。第三尔时彼离下彼离因此问破仪轨。前文有三。初明调达破僧。二尔时众多下举事白佛。三佛言下呵责彰过。前文有二。一破行法。二破众法。前破行法亦二。初无智捉筹。此文一唱更有五百十练第三十七经众三唱。初一唱时唯四伴捉筹。后第二唱有二百五十捉筹。后第三唱更有二百五十捉筹。前后三唱。合有五百。次尔时阿难等。智人不受有化。阿难睹事不忍。故税袈裟。六十见同。咸作斯法。
次破众法。于此伽有秉行众法。如是信耶具足。破正义备。对此释破僧义。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初释名如前。
次出体者。破有能所。若能破体以覆诳语为性。谓彼俱生表及无表。故五蕴中色蕴。以摄处界之内声法二故。问破僧亦有身业法来。加行思惟。及余语业。何故但说覆诳语性。答此覆诳语。加行究竟一切时。有能令僧坏。余业不然。是故不说。若所破体。俱舍十八云。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无覆无记。心不相应。于五蕴中行蕴。何摄处界之内法处界。问此不和合性。以何为体。答非得为体。尔者僧破有二。谓法轮羯磨。未知此二为同。以不解此之二破。俱以非得为体。然此非得。所望不同。若法轮僧。取理和上非得。若羯磨僧。取事和上非得。虽僧非得。所望如此。
次诸门有八。第一定破境界。第二释破具解。第三明破同异。第四定破之处。第五解其初二。第六究竟方便。第七对出血明先后。第八舍戒入狱时处。
初门破境。境有其二。一者破僧。二者破轮。言破僧者。要一界中。分僧二部。一时秉法相望不成。言破轮者。辄以五法。诱诳新学愚夫。妄受新佛四依。故上文云。我今以此五法。教诸比丘。足令信乐。文云。告诸比丘提婆达。今日欲新四圣种。又伽论第六云。云何僧坏非轮坏。于一界内。各作布萨。云何轮坏非僧坏。八圣道名轮舍。八圣道说余道。是名轮坏。非僧坏论中。分别此之二句。余二句。准应知之。以此故有僧轮二别。
次明具解。约坏行轮以解。通解有三。一是大比丘非解异众。故俱舍云。能破僧者。要大苾刍。必非在家苾刍尼等。唯见行者。非爱行人。住净戒人。非犯戒者。所以要大苾刍。以与佛对。自称为佛。非在家等者。以彼依身无威德故。准见行者。以恶意乐极坚深故。非爱行者。于深净品。俱操动故。住净戒者。以净戒人。言能肃物。非犯戒者。以犯戒人。言无威故。二者违僧三谏。当他余戒。制广教后望事。是最初得。罪同第二。故见论十二云。以其僧三谏不舍故。犯三无重病坏心。谓颠狂等。次别缘有十四。第一须起破念。故上文中。因制不听别众食遂起心云。未曾别沙门瞿昙乃新人口食。我今宁可破彼僧轮因。后更起求名之心。故言我身灭后。可得名称。第二非[皮*(刀/巴)]未故起舍云。于正戒见[皮*(刀/巴)]未起时要二[皮*(刀/巴)]生。方可破故。言二[皮*(刀/巴)]者。谓有戒耶见。有戒者说五法是。道有见者。拨八正非道。第三非初及后。故论云。初谓世尊转法轮。未久后。谓善逝将般涅槃时。此二时中僧一味故。第四非佛灭后。故论云。无真大师。为敌对故。第五要此洲中。故论云。唯瞻部洲人少至九。或后过此。能破法轮。非于余洲。以无佛故。有世尊处。方有异师。第六此洲异处。故论云。要异处破。非对大摄。以诸如来不可轻逼。言调威肃对必无能。然异处者。谓伽相成破。第七已立第一双贤弟子。故论云。未立止观第一双时法尔。由彼速还合故。第八非未结界。故论云。未结界时无一界中分二部故。第九伴数须满。故论云。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何破能破。第九故众极少利须九人。此下文言。此彼众各四人。若过行破僧。舍罗作羯磨。优波离畜。是名为破僧者。此谓废主论。伴故各四人。若并主论。还须有九。第十破是异生故。谓云准破。异生非破圣者。以诸圣者证法性故。有说得忍亦不可破。上文上座比丘。恐不信受。十一异见异忍。故论云。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能障圣道轮。坏僧和合故。十二已制众行二法。众法者。谓羯磨说戒。行法者。谓四依八正。十三行非法筹。愚夫忍可。十四秉行众法别作说戒。此下二缘是坏。行众二法。始终通别。具此成破。论云。非破法论。诸佛皆有必依。宿业有此事故。于诸解中。随有罪者。并不成破。𨷂相可知。对此因明。破羯磨僧。具解之相。通解还三。大同随戒。别缘有五。一须有心要作破心。坏僧和合。若懈怠心及无记心不犯。二在界内非羯磨地。不得秉法。三众数满彼此二众。各须四人。于一界中。别部秉法。四在佛法时中。若法住时。即有坏义。法没之后。破则不成。五彼此二众。一时秉羯磨。俱不成者。名为破僧。若唯一处化法。直是别众。故杂心第三云。若于一住处界内二部僧。各别作布萨羯磨。当知是僧坏。尔者既俱秉法。方名破者。何故上文言。见相闻疑求。方唤不得。便作是言。失去灭去欲使他破坏作羯磨者。不成犯偷兰。遮解此是恶心罪。非破僧𠎝。
次同异者。释此差别不同有十。一者约时破法轮僧。局佛在时。以涅槃后。无此事故。破羯磨僧。现未俱有。以不假佛通一切时。二者约处破轮。唯局瞻部。不通余方。以佛不法余方化故。佛既不法。共谁竞化。为须忍师异佛。忍异佛说。又欲破僧。自称为佛。彼无大师。无人信处。破羯磨僧。通三天下。除去北方。是难地故。三者约人破轮。局是比丘。及见行等。非比丘尼。及爱行等。破羯磨僧。通比丘尼。及爱行等。仍非余类。四约凡圣破法轮。僧唯凡非圣。以证法人。无破事故。破羯磨僧。通凡及圣。以事中迷圣容破故。五约众数破轮。六至九人成破。以是破正亦相三宝。一人为佛。四人成僧。下至五人方成能破。所破之中。亦须五人。一人是佛。四人成僧。既言破僧。故须解佛。破羯磨僧。但八成就。谓彼此四别行法事。六者约主破轮。要须一人作佛。以徴如来。是法轮主。破羯磨僧。同类相破。不须假佛。为法轮主。七者约行破轮。要须五种行法。先唱五法。是道后始秉。行羯磨破羯磨者。不假行法真尔。二众秉法成破。八者约界破轮。能破须在界内。以秉羯磨界外。不成所破之人。通界内外。遍大千法轮不持。破羯磨僧。要须两众。同界一时。秉羯磨法。九者约罪破轮。违理以种破正损义宽多。犯兰得逆。破羯磨僧。事中相违。以正破正轻兰非逆。十者约报破轮。业重无间一劫。羯磨释轻。余狱非劫。
次约处者。依此文中。王城虽后化得五百。但是方便。后持所化至伽种山。自秉羯磨。方成究竟。僧祇亦尔。上文复言。一切未谏前欲坏等。乃至坚持不舍一切吉罪。又伽种名文中。错举应言。揭阇尸利沙山(此云象头以山顶如象头故)。此山在鹫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不对。大师住彼。而破文言伽种者。梵音相近也。但以译人谬错故耳。然彼实有伽有山。此山其鹫峰山。东北。可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岂得破僧。又僧祇云。调达正欲破时。佛建阿难。于一日中。三度法唤。计三四里。一返七里。三回合有二十一里。若一百五十余里。一返即三百三回合有九百余里。阿难不得神通。理须步法。不经半日。岂得三回。准此即是。揭阇非伽种也。
次初二者。若论逆罪。并无最初。以逆违理。罪违教故。如上文中。有一外道。故煞父母。来求出家。佛言煞父母者。于我法中。无何长益。乃至应灭摈。若论违教偷兰。合有最初。已从前来。未有犯故。虽后事。是最初得罪。同于第二。所以尔者。已先谏故。今既违谏故破。故是第二。非谓此前已有破事。问调达破僧。既是第二违谏。僧残亦应第二答破僧是谏所为之事。今以违谏作破故。破第二谏时。谏破僧。不谏于违谏。是以违谏。僧残合有最初。
次方便究竟者。今此破僧偷兰。是究竟非方便。以提婆达多。本希名利。规夺佛位。坏僧断法。今既破得僧徒。归说己见。即是所规事成。思心得畅。更无进趣。故是究竟。问破僧既是究竟。何以不与夷名。古师解云。若体无余义通。理亦应然。但以破僧事一。为欲咏结。三人若置夷名者。即名甄。彼此谓非一事故。不与夷名。今制兰者。名含轻重。通结三人义便故。如以正主故。犯逆余非主故。但得偷兰。四伴大众兰。五百对首兰。今解不然。但为所作事成。故获究竟。而非违教极。是以不结夷。又以违教极者。立四重法。破僧非四所取。故获兰罪。尔者所以破僧违教非极。若以事轻。不应犯逆。既已犯逆。即是事重。事既是重。应与夷名。如余三煞。理教俱极。解破僧获逆𠎝。自为违理极。对事损非重。是以无夷名。问五百既为他破。何以得兰。答望为他破。不应犯兰。以忍异佛信受耶教。故正理四十三云。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
次对出血先后。若依此律。及五分。十诵。并悉先起破僧方便。次出身血。次后更起方便。乃至究竟。尔者既先出血。后破僧者。如何十云。九清净人能破又杂心第三云。余无间业后不能坏僧。解余部虽有净言此文不障。不可以余部文妨此解义。又解。十诵。以不犯夷。名为清净。所以知者。文自言九清净。后先出血。后破僧。明知据不犯夷。名为清净。又解。十诵。问答破仪轨中。始云九清净。同见比丘。本不定其先后。故无有失。若不尔者。便即自文相违。又婆沙一百一十九云。若先造余无间业。彼后不能破僧。若先破僧。后便能造余无间业。彼后所造。皆由破僧增上力故。同招无间地狱中果。杂心。据此为论。故言余无间等。又此亦不定其先后。直简坏僧人。要族姓端政或闻才辩。以彼自立为大师犯戒者。非增上。若依知论。及鼻奈种。先破僧后出血。是则于义无违。故知论第十七云。舍利目连说法教化。僧还和合。尔时提婆达。便生要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血遥掷之。破石迸来。伤佛足指。莲华色比丘尼呵之。以拳打尼。尼即眼出血死。作三逆罪。鼻奈种亦尔。不能繁录。
次舍戒入狱时。此文但言。彼即惊怖而起。极血从面孔出。竟亦不论舍戒入狱事。五分二十五云。时三闻达多。以足指蹴调达。骂言释如起。舍利目连。以余方便请诸比丘去矣调达惊起骂言。是恶欲比丘。始有善意。如何忽生恶心。以方便将我比丘去。便大怖惧。极血从鼻孔出。即以生身堕大地狱。此明入狱。不论舍戒。十诵三十七。明舍戒时。不论入狱。故彼文言。时舍利目连。化五百比丘。将诣佛所。时调达讲堂空无大众。唯有四伴。尔时迦留罗提舍。以各脚蹴调达令觉。语言乐众调达舍利目连夺汝众去。调达觉已。见讲堂空。迷闷堕床。时四伴以冷水洒。还得醒悟。作是念。我是释种姓瞿昙。大人不可屈下。从他语诸比丘。先有调达外道法。隐没不了。我今当发起。明耳住是法中。汝等当知。我从今不后属沙门瞿昙。作是语时。即名舍戒。智度具明。乃至打莲花色尼死。与恶有富兰那外道等。为亲厚。断诸善根心。无惭悔(此是舍戒时)。后以恶毒着指爪中。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达于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
次下释文白佛具举前事。
次呵文二。初对前事呵其所作。故言痴人破僧。第二有八非下彰其业重难救。就中有二。第一明缘支业择重难救。第二我若见下释其不救所以。前文有三。谓举列及结。先明总举。此八非是出离真轨。故非正法。情[身*既]八法。名为缠缚。为八惛溉。摄云覆翳。又能除殄起修之因。故曰消灭善心。调达今造恶业满足。故云趣于非道。彰受报处。故在泥犁。以一劫言。明知处重。显受择时。称云一劫。彰无滀方。名为不救。次列八者。十诵反余文。名利衰毁誉摄讥苦乐。此中名字。虽有少殊。义终不异。利无利约施。以明过分赞德。名之曰誉。非分毁呰。名曰无誉。刑心祇奉。名为恭敬。懈怠慊呵。名不恭敬。此是称讥。对违缘逼恼。名恶知识。欣恶适心。名乐恶友。此是苦乐对。次结可知。次释所以文三。谓法喻合。法中逆顺彰其善尽恶成。故堕泥犁一劫不救。次喻合可知。
次和僧文二。初正明和。第二彼比丘见下举事显昔。会古同今。前文分四。第一法彼而坐妄安如文。十诵。调达见舍利目连来。即驱迦留罗提舍。安目连舍利弗。第二尔时提婆下法像如来。第三时舍利弗下化众归正。第四舍利弗下失众焦恼。文相可知。次举事显昔文三。初举身子过去破事。以对今破。因即便明五百不失先戒。但作偷兰忏悔。非正障故得获果。第二目连白化下。举过去法像。对今法像。第三时诸比丘六举过去背恩。以对今背。昔以恶教破。对今有破是第二。
次明破僧仪轨文二。第一明破仪轨。第二破和果报。初文复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三。一问调达行何等法。断佛法轮。分僧二部。故言云何破僧。二问秉法坏和合时数至几人得成破事。故言畜几名为破僧。三问究竟能坏轮者。不知是谁能成此事。故言谁破和合僧。次答但二。初问别释。下二共答。前中复二。先以五有破正行法。五中。前三相似语。后二妄语。解释如上。次作非法羯磨。谓于正中。增加回换作有羯磨。破正众法。所以尔者。佛为比丘说二种行。一者别行。谓四依八正。学之所行。生行之轨。二者众行。谓羯磨说戒。住法之仪。成众利益。今提婆达多破僧和合。亦徴如来立二种法。一者立有五法。破佛四依八正。二者非法羯磨。破正众法。若比丘信受修行。是名破正具足。僧祇第七云。于戒序四波罗夷。乃至七灭诤法随顺法。不制者制。已制者便开。乃至其家出家共行法。所谓九部经。于此九部经中。更化异句异字异味异义。各各异文乱说。自诵持上教他谓持。次答下之二问。数者谓至八人。人者谓比丘非尼。或可四人是能破者。文中分二。初明数减不成。文言一比丘不能破。意谓一尼等能破。故复须言。亦非尼等。既非尼等。意谓彼此各一能破。故复须言。彼此各一亦不成破。非直一人不成。乃至二三亦尔。次指破数。彼此两众。各须四人。废主论伴。故下至八。
次问报果。文中分三。第一问答破僧果报。第二问答和僧果报。此二如文。第三优波离六。重更料简一切破主堕不堕义。于中先问后答。问中为一切破僧。皆堕一劫。为当亦有不经劫者。次答有二。初总酬答不尽一劫。次别料简经劫不轻。此中约法非法等。合有九对。于九对中。各体非法等一遍作十二句。破其法等一遍令使断灭。九对各十二。合为一百八句。此以与有灭正。故体非法上作。然于法等一遍不得。更有十二。若体法等一遍。作破非法等。即是和僧。故今不说。又若倒说初句法等。得成其有。应作十三。故上文云。住破僧事者。住十八法。又不增二文。举十八法倒说成有。增四佛后言犯说不犯。不犯说犯。轻言重。重言轻。畜是名为破僧和合。准此合作。不繁致或。又可虽有此文。不得更作。此等直据倒说成有。论成破僧。义则不尔。夫破僧者。必须以有破正。有法为能破。正法为何破。倒说四依成有可尔。不知以何为能破法。既无能破。不繁更为。又此文中。现约非法上作。故今还约非法等一遍解释。
于结对中。先明初对。初对三位四句。初四句中。前三句主堕于一劫。后一句主不随一劫。初句非法想破非法想说。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说。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说。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说。先解初句。文有其七。一若比丘者举能破主。二兴有灭正。文言非法者。谓五有法。执此有法即是出离真轨。故云言法坚持。此法者。谓行化于时。破和合僧者。明轮被破。三心耳知非。文言非法想破者。谓加行中。耳知非法。言非法想说者。正行化时。亦知是非。四妄安有法。执五有法能契真理。故言是法。又执有法。能有灭恶之功。言是毗尼。欲规他信。妄指佛说。言是佛教。五心口相违。心见知非。口说为是。口说乖心所见。故言异见。心忍是非。口说为是。口说乖心所忍。故曰异忍。六秉行破事。以破众及行沙行舍罗。亦可直明秉众取究竟处。此中毗无作羯磨言。六句中有。七结堕一劫。
次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说。前加行心。知是有法。故言非法想破。至于说时悉非为是。故言法想说。此中但有六句罪。无异见异忍。望前方便心。应言异见。望后说时心。名为不异见。若言异见。不摄不异见。若言不异见。后不摄异见。以是前后心异。文中罪无。释文可知。
次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说。正以前心迷有为是。故言法想破。后心说时。知是有法。故言非法想说。文不异前。故言亦如是。问此二三两句。心互不耳。应同时想获轻。何以亦堕一劫。答计心互迷应同时想。但望所损过多。不从心降。如淫须戒。时想亦重。尔者。若以过多说境制者。第四亦应得一劫报。答以第四句始终心悉。不互解非。不堕一劫。准此淫须。始终迷者。互无了心。亦非究竟。
次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说。正以前心迷有为是。故言法想破。后心说时亦迷为是。故言法想说。文有七句。释相同前。但为口说。不乖心见。名为不异见。亦不违心所安。故言不异忍。情过轻渐。不堕一劫。
次作第二四句。文言疑不疑四句亦如是者。理应非法想上安不疑。法想上置疑。初句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说。第二句非法不疑破法疑说。第三句法疑破非法不疑说。第四句法疑破法疑说。作文释相与前无异。亦前三句堕。第四句不堕。
次作第三四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古旧师解云。非法想上安疑。法想上置不疑。初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说。以其俱疑无非法想兼。是以不堕一劫。第二句非法疑破法不疑说为异。由于非法起疑。无非法想兼。情过轻渐。不堕一劫。第三法不疑破非法疑说为异。此亦不堕一劫。第四句法不疑破法不疑说为异。是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问此第三四句。总不堕一劫。与前两位四句不同。何故文言亦如是。理应同前两位。有堕不堕。始顺文中亦如是语。以不顺文。故须更解。以疑通于二处。非局一边。前第二四句法上安疑。今第三四句即须非法上安。初句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说。第二句非法不疑破。非法疑说。第三句非法疑破。非法不疑说。第四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说。故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谓非法想非法疑。相对为四句。此不疑者。即是想也。若作此解。还前三句随。第四句不堕。故言亦如是。此三位四句。相对明者。各初句同。各下三异。然下三中。前二下三。心缘非法。一向是同。以想不疑名异体一。即此下三缘法皆异。前是法想。后是法疑。后位下三境唯非法。一边同前二位。以不疑故。一边全异诸位。以起疑故。此是初对十二句竟。下之八对同上应知。上来破僧法竟。
●次灭诤法。两情乖背。彼此纷纭。名之为诤。论诤不同。有其四种。此四皆为七药殄除。称为灭诤。广彰灭法。集其一处。故言犍度。文中分三。第一七毗尼能除之药。第二尔时世尊下明其四诤所除之病。既有药病。若不相对明者。是则药无能殄之功。病无可建之义。故次第三若一比丘下广明药病相对仪轨。三中先明能除之药。对此解义。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
言释名者。先释现等七种别名。次解通言毗尼之种。然释别名现前中。有五种三种。言五种者。谓法毗尼人僧界。三种者。谓法毗尼人。若欲释此五三总名。应云三五殄诤。体皆是现。并非过未。总曰现前。若别释者。灭有轨则。称之为法。能息于诤。故曰毗尼。起诤者名人。秉法者为僧。僧依集处摄界。三即五摄。不须别明。次忆念者。清法人被谤。秽响外彰。为他所举。而复纷竞。众知此人实是清净。为作羯磨。证成不犯。由记知净。故言忆念。次不痴者。法病虽犯。今差不为。忽举前𠎝。以生纷竞。僧知此人差来不犯。为作羯磨。证成清净。为不痴来不犯。故曰不痴。次自言者。诤起本由执犯轻重。不了罪相。转更纷纭。今得自言。识知罪实。既了根本。诤得消除。故曰自言。次多人语者。本因论义。诤理正有。别人现前。殄不得灭。制令尽集。详心捉筹。以筹殄非。筹多表语。故曰多人语。次罪处所者。此人犯罪。为他举来。前引后违。以生纷竞。众僧作法。微寻前言。责其犯处。重处而治。故曰罪处所。次草覆地者。僧舛评犯。执诤纷纭。人既相明。事难寻究。故圣开听。不说名种。直尔忏谢。如草掩泥。故曰草覆地。此之七种。摄教殄非。诤无之处。名曰毗尼。
次辨体者。现前须约五种出体。释五种体。二门不同。一正辨体。二明有无。初门法者。谓依圣教。出其定诤。是非道理谐和进不。是故文言。好言教语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又言。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者是。谓持能灭诤事之法。言毗尼者。谓依圣教出其灭理。劝受息忍。令诤得除。是故文言。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汝当受是忍是。又言。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谓村能灭息忍之理。言人者。谓起诤人及能灭者。现前问答。是名为人。是故文言。若一比丘在一比丘前。又言云何人现前。言义法反者是。此谓能所含名为人。若就所为名人。谓唯起诤者是。或可约能名人。文言受忏者是。言僧者。谓断诤时。尽集和合秉行法事。决断是非。是故文言。云何僧现前。同羯磨和合集一处不来者前授其现前应呵者不呵者是。言界者。谓僧界和集分畜。即是僧秉所依之处。是故文言。云何界现前。其界内羯磨作制限者是。上来所辨约说次第。若据行之次第。应言僧人界法毗尼。此约五种出其体意。论其三体。不离此五。但知三中无羯磨法。所以非僧。又不假界。然余三中。法准语法。毗尼亦尔。人通能所故异五。然五中人唯所为。法通语法及羯磨。毗尼亦尔。
次明有无者。还辨此五体性有无。古师多解。一释云。余四有体。毗尼无体。毗尼是灭。灭既是无。如何有体。又解。名虽有五。体但有四。谓人僧界三。别有名体。法与毗尼。更无别体。但据有轨用遍名作法。灭诤遍名作毗尼。又解。毗尼无别体。用上四法为体。此等释者。并不应理。若此毗尼。实无有体。斯义可尔。今此毗尼。实别有体。故知不然。谓以法等劝受息诤。即是有体。故文言。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又五分第二十三云。何谓毗尼现前。应以何法以何律以何佛教得灭而以灭之。是名毗尼现前。问如有法时未有毗尼。有毗尼时已是无法。既不并集。如何言五现前。答并以相续在现。故言五现。又解。为对起诤人。一一皆现。故言五现。问五现所为。亦通有僧。如何僧名说能非何。答能为秉法。何为他裁。以此不同。立名亦异。问三中所为亦通有僧。如何名亦说人。不约僧设。答若就数分。应立僧称。为不秉法。合是人收。又与僧名。恐滥秉法。是以痴僧说人受称。
次忆念者。沓婆实净。为所他谤。因谤有根。执根举罪。能举执根。恐谓谤罪。可举恃净。畏僧滥治。因此执情。遂生其诤。今忆念者。能所申情。能举忆念。闻根不虚。所举忆念。实是清净。又僧忆念彼此无违。忆念能举。执根不虚。忆念所举。实是清净。又可忆念者。谓所举人自不忆犯。从僧乞忆念。忆念证不犯。是以文言。我今不忆念。从僧乞忆念毗尼。是故众僧与作忆念。忆念是净。实不犯戒。故僧语彼能举者言。此人法为他谤。外有闻根。我等共住。实知清净。是以文言。云何忆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作忆念。
次不痴相。类前大同。但僧与法。证知此人不痴来不为。彼此无过。是以文言。云何不痴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惟忆念者是。
次自言相。前人犯戒。虽为他举。但使不引。未得即谓。若即谓者。恐滥无辜。又恐执情以生诤讼。是以文言。目连亲察知已。法彼比丘所语言。汝今可起。世尊知汝见汝。出去灭去。汝不应此中住。捉臂牵着门外。佛告目连。不应如是。若于异时。亦不应如是。目连重彼伏罪。然后与罪。不应不自伏罪而与罪。又容横评他犯。以生其诤。灭时须得犯者自言。彼犯罪人。虽非是诤。由彼自言。能弥他诤。是以文言。云何自言。说罪名说罪种忏悔者是。云何治。自责汝心生厌离者是。
次多人语。以现前中。简人别断。众不尽集。不肯伏理。今僧总会行筹弥诤。诤灭由筹。以筹表语。是以文言。云何用多人语。若用多人说。持法。持毗尼。持摩夷。
次罪处所。罪为他举。恐僧治罚。前引后违。以生其诤。然此比丘。若实无犯。前言即应违其举者。今既前言与举者同。明知后言惧治拒讳。以前言犯。后言不犯。前言重后言轻。今僧作法。微取前言。责其犯处重处而治。故文言。云何罪覆所。彼比丘此罪与作举作忆念者是。
次草覆地。此诸比丘皆共犯戒。迷情不了。执诤纷纭。或复困评他罪轻重。执见纷纭相朋灭。如有食尼指授食时。半见提舍尼。半见波逸提。正欲轻忏。见重者言不灭。正欲忏重。见轻者言不除。若更寻究问答根元。令诤谏重。不可除灭。故圣开听。不说名种。直尔二众递相忏谢。如草掩泥。不令相现。不污其足。令人得过。是故文言。云何草覆地。不称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
次诸门有七。第一定灭次第。第二法体出不。第三名体通塞。第四能秉不同。第五所为凡圣。第六辨治差别。第七缘差失不。
初次第者。药体所除。难易差别。从下向上。具分为二。初四毗尼拟弥诤中。轻渐四诤易除弥者。作一番而列。次三毗尼拟弥诤中。尤重四诤难除弥者。后作一番而列。前位之中。所以先举现前毗尼者。答现前以是众药本故。是以先明。又后四诤之中。言诤居首。为殄言诤。先举现前。觅诤第二。次明忆念不痴犯诤。第三次列自言事诤。以一切灭灭。通用其四。此即除其轻微四诤。次除上品四诤。多人语除其言诤。是以先明。罪处除其觅诤。故居其次。草覆除犯。最立其后。事诤还以一切通用此三。此即除其上品四诤。毗尼次第。虽复如此。困辨分离。以药多少。如向所列。难易分二。对除事诤。即离为四。若其以名摄用。随名有七。对除事诤。即有十四。或约秉用相假。合有十三。以下六灭。并带现前。然对言诤有别现体。若对事诤。即二十六。或以言等灭有差别。约此离分。数更多也。谓弥言诤独。现前有八。多人中。十三种行舍罗。各带现前。即二十六。并及前八合三十四。对除觅诤。通论有六。犯诤对境自言有四。及草覆为五。各带现前。即十三位。总合五十毗尼。对除事诤。即为一百。此谓随用离分。以药弥诤。有尔许种差别不同。今言七者。名摄用尽。如一现前。总取五十八。余摄亦然。故无不尽。
次法体出不者。谓忆念不痴罪处。并出法体。余四毗尼。便不出法。所以尔者。以忆念等三。对除觅诤。齐用白四。乐法楷定。以楷定故。便出法体。余四不然。故不出法。问所以忆念等殄觅楷定。余殄余诤即不楷定。答以忆念等。作竟诤除。更无流转。是以揩定。如忆念者。不作不犯人。不痴者作而不犯人。罪处。何者亦作亦犯人。余四毗尼流转不定。如殄言净。现前有八。及多人语。若其具彰不合并用。随分少列。便谓恒定。为此总言应与现前。而不广略出其药法。如殄犯诤。自言有四。及草覆地释不出意。如前所明。问现前等三不定可尔。草覆更无流转。定故应出。答草覆若能独除犯诤。可使定故。得出法体。为殄犯诤。亦有自言。自言既不出法。草覆相从亦无。又解。草覆有二。亦是不定。一从自言流来。二即直行草覆。或此草覆已曾经行。为诤不除。故复更殄。又解。忆念等三。彰灭究竟。以灭究竟。故出法体。现前等四。杂有白等。灭未究竟。故不出法。问现前中。三藏谐和。自言中。正忏责心。多人语中。数筹白断。草覆地中。递相忏谢。此等并是忏法。文何不载。答许合此明。文中不便。并回在下相对中辨。如污家七五等。旧解云。法之与体。差别不同。先明出法不出。次明出体不出体。仍云。即此法以辨灭体。此解不然。若既即法。以辨灭体。如何不许古师法与毗尼体一。又既即法。以辨灭体。如何法体。分位别说。
次通塞者。古旧名为总别通塞。凡言总者。以释摄为义。别者以躯分为称。通者以体遍诸处。塞者唯局自分。然此中名有总别。体殊通塞。毗尼之名是总。以有释摄义故。现前名等是别。以名各不相择故。现前是总者。体通用通故名总。余六不独行。要假现前。即是体通。要假现前。方得灭诤。即是用通。若下六六自相。望六六恒别。忆念现前。非是不痴现前。故知是别。若以余六望现前。现前恒是总。若以现前望下六。即是其别。如似羯磨望受日结界。受日结界是其别。若以结界受日望羯磨。羯磨即是总。今解。但为通塞。不得为总别。夫论总者。束别成总。离出别体。即失总名。现前虽通下六。仍有别体。故知但是通局。不得为总别。又毗尼通名。望现等七。亦是通局。而非总别。以不束别。以成总故。问如仍现前通下后别。以下六灭不离现前。故知现前即是通义。仍于其中。有别现前。专对言诤即是塞义。问现前通下其状如何。答如忆念中。乃至第三羯磨。谁诸长老忍已前。调和进不。是法现前。僧已与下。乃至谁不忍者说。是毗尼现前。作此法时假僧人界。即是五种通下不痴五种。准此应知。自言通者。自忏名种。谓和进不。是法现前。责心生厌。诤事得灭。是毗尼现前。后假余三故五通。而多人语者。文言作如是语者。捉不破舍罗。作如是语者。捉破舍罗。乃至十三种行已。释筹别数。是法现前。数已如法比丘语多。白僧断灭。是毗尼现前。后余三五。亦通有罪处五种。准同忆念。草覆地者。二众求作草覆忏法。乃至和众白竟。是法现前。二众各言。长老乃至作草覆忏悔。是毗尼现前。后假余三。是五通义。是知五种通六六用。下六事别。各不相通。即是现前。亦通亦塞余之六体。塞而非通。又五种通六。大位是同。其中僧法毗尼及人。非无少异。寻相可解。
次能秉不同者。此中现前自言灭人通三。余之五灭。局僧方秉。能秉人有差别故。类余四种。不同亦然。即是五灭僧秉。一向具五。二灭通三。现或三五。若以五三相对。明宽狭者。五种遍七。说之为宽。三但局二。不遍故狭。
次所为凡圣者。准阿含经。要罗汉被举得作忆念。余者不得。所以然者。以无著人不故犯戒。凡夫及学人。有故犯故。又见论十八亦云。忆念毗尼。为爱尽比丘。下至阿那含人。不为凡夫。此及余律。不分圣凡。净者皆得。多论云。得忆念已。若反戒为沙弥。及根处作比丘尼。即先忆念。若唯圣人。何有反戒根处事。准此岂非被凡净者。又以义准。罪处准凡。无有圣人作妄。前引后违。自余六灭。圣凡通为。不可约人。限成彼此。
次辨谓差别者。此七通言俱殄其诤。然于其中。自言草覆。兼灭其罪。以灭罪竟。诤方得除。罪处所中。有罪不灭。余直灭诤。并无有罪。治人不者。余之六种。但是灭诤。以人无过。故不治人。诤是斗乱。故须除殄。罪处所一。兼治其人。以人讳过。故须加罚。即是持治人法。以灭其诤。以治人故。作竟夺三十五事具行折伏调已为解。余非治人。故无有解。
次缘差者。多论第九。若比丘得忆念已。若反戒作沙弥。即先忆念。若反戒还俗。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根变作比丘尼。即先忆念。若沙弥得忆念已。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反还戒僧。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根变作沙弥尼。亦即先忆念。若比丘尼式叉摩尼。得忆念已。展转次第。如比丘沙弥法。不痴一同忆念。不能具载。论既分别忆念不痴。余轻不说。义准罪处亦同。如被举及别住等中富缘差。不坏前法。准此罪处及呵责等亦然。以皆同是治人法故。
次下释文。文亦为七。但现前自言多人语义覆地。不出法体。但有列解结名。余三毗尼。并出法体。其文若三。谓列缘辨体结名。但不痴中。略无结名。自言缘中。是其重罪至于药病相对中。但举对首忏者。以初二犯。非可即灭。故行忏中。罪而不论。准此二文合明。即通七聚长。自言是非中。具举其七。
次解第二所除之病。文有其三。第一起过。第二呵。第三责。告诸下广辨四诤起过。文言比丘与比丘尼诤者。不在四诤之限。所以然者。以僧与尼。形类差别。不成破僧。不在言摄。又无一药。通被二人。或比丘举尼尼举比丘。亦非觅摄。或比丘与尼诤二众犯。或二比丘诤尼犯。或二尼诤比丘犯。皆非犯诤。或比丘与尼诤二众羯磨。亦非事摄。或二比丘诤尼羯磨成以不成。此是言诤。所以尔者。以得成破。及共用药。若二尼诤比丘羯磨亦尔。互诤轻非四诤之限。为诤通故。文中总列。
次呵可知。
次广文三。第一总举。第二列名。第三广释。对此广文。先解其义。七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辨体。第三次第。第四诤境。第五诤根。第六三性。第七是非。
初门释名者。诤有其四。谓言觅犯事。言诤者。理不自显。寄言以宣。因此诤言。遂成其斗。斗由言起。名为言诤。觅诤者。因有三根。互相伺觅。遂致不和。以生其诤。诤由觅起。称云觅诤。犯诤者。因举七犯。以生其诤。或评他人犯之轻重。诤由犯起。名为犯诤。事诤者。羯磨本为成办其事。以有所办。名之为事。评事生念。称云事诤。故文言。言诤中事作等。又云是事如是持。五分。十诵。亦指羯磨为事。
次出体者。论诤本起。由言等四。成斗之体。并悉是言。此之语业。具表无表。广如戒体所明。
次次第者。但为理显由言。圣德论义。因评佛法。遂生其诤。是以言诤。最在初明。因此论义。前后相违。递相伺觅。次生觅诤。因兹伺觅。违教过生。是以犯诤。次居第三。事说三起。故在第四。次下四门。并随文释。若坚义者。应取此明。
次下释文。文分为四。第一明其诤境。第二言诤以何为根下。明其诤根。第三言诤是善不善下。三性通不。第四言言诤下。简定是非。所以四文次第尔者。诤不自起。托境而生。是以初明四诤之境。既识其境。须知起由。故次第二明其诤根。虽识诤根。不知为善不善。是以第三明通三性以不。三性之诤。义含是非。若不简定。恐滥行药。故须第四简定是非。是者须用七药。非者不须。既知如此。先解初文。初文四诤。文即为四。初文既尔。下三亦然。就初言诤。文有其三。谓举释结。余三亦尔。就前释中。文有其四。一举起诤人。二引十八下。举诤境界。三若以如是六法后评理。四遂彼此等明成其诤。初文人者。谓是比丘。既比丘与比丘诤。明知已简余众讫。对尼反说。义亦如是。第二所诤境界。谓十八事。旧解云。若淀论十八理相是非者。是言诤摄。若诤已起十八方生四诤。于九对中。可为三分。一谓犯不犯轻重两对。约行法以辨。二约说不说众法以明。三约余六对以说。行法复二。若诤犯不犯。正生觅诤。或生言诤。若诤轻重。正生犯诤。或生言觅。众法中诤说不说。但起事诤。其余六对。多生言诤。此释不然。但十八事。若起未起诤其理相是非者。是言诤境。如僧十二中。文义相应等四句。准此岂唯事一见异。又不应执已起方生四诤。下二文可知。
次觅诤释中文三。一明起诤人。二以三举六三句。彰觅境界。三举者。彰何举事。破戒等者。列何犯行。见闻疑者。举所依根。三化如是者下。正明举罪。化如是相觅罪共语者。正出举语不妄。求伴势力者。觅得好伴相助。安慰其意者。耎言晓喻。若举作忆念者。引事证犯。若安此事者。安有根作事。若不安此事者。不安无根。不作事不痴者。彰举者。解慧不说者。举者亲词。汝若不从我举。忏悔清净。必为恶业羁缠。故曰不说。亦可言。我以痴不了心举汝。汝可容有得脱之义。我今以解心举汝。汝必无有得脱之义。故云不痴不说。𨷂无第四共𨷂成诤句。次犯诤释中。但有评犯境界。更无解句。次事诤中。亦但有境界。言诤中事作等者。但诤一切已起羯磨成不成理。而生诤者。应用现前多人语灭。即是言诤中事作。所以尔者。以此羯磨事同用言诤毗尼灭。故云言诤中事作。如瞻波中作一非法别众羯磨。乃有七人共诤。如斯等类。咸是言诤中事作。觅诤中事作者。如作羯磨被谤有根。或瘨狂时作非法羯磨。或作非法羯磨。为他所举。前引后违而生其诤。如斯之类。并是觅诤中事作。犯诤中事作者。如似二人横评非法别众等羯磨。一人言此恶心秉得兰。一人言懈怠心犯吉。或因此故。众共相用。此是事见俱异。须用自言草覆灭故。是犯诤中事作。
次明诤根。根者生义。四诤之兴。莫不由此。先明言诤根。言诤根中。位有其四。一贪无贪等者。约内心为根。二僧界人。三约事说根。评四种僧。以生其诤。诤由僧。名僧为根。界人亦尔。三六诤为根者。约因说根。六诤者。中阿含五一二云。一瞋恼。二不语。三憎疾。四谄诳。五无愧。六恶欲耶见恶性。故下文言。斗诤有六根本。如中阿含说。四十八破事者。约法为根。
次觅诤根。初贪无贪等还是内心。次约事者。举僧犯故。以僧为根。因界生诤。故界为根。犯由人起。以人为根。三举事者。即是所举之事。此不诤理有正故无十八破事。事次犯诤根者。余如前释。言六犯所起为根者。约业说根。如增六文云。或有犯由身起非心口等六句。但八业中除心及不由身口心犯二句。解六句是。次事诤者。事从三起。解释如前。
次解三性言觅事三。皆通三性犯。无善犯。故但通二。先明言诤通三。文有其二。先总问答。若为显理不求明名利。如此诤者。是名为善。若为名利情存胜负。如此诤者。是其不善。非前二心。从尔论理。如此诤者。是名无记。次别问答通三所以。一一有三。谓举释结。通六诸诤。各三亦然。文相可解。次觅诤总别如前。然就别中。先解善见。善见释中。文有其三。一明举人善心伺觅。二以三举下彰觅境界。三以如是相下出其举语。初文是中比丘者。出其举人善心共相伺觅者。出善心相。次释觅境。文有其二。初有三句。举觅境界。解释如前。次内有五法下明其善相。前言善心。不知如何是善心。今以内具五法故是善心。次出善相。如何知善具二义故一今前人自行清净。故言令此人无犯等。二令僧众无外见闻之讥。故言莫令此人有意名等。次出举语。释文如上次明不善。文亦有三。初明举人不善心觅。二以三举等者。释觅境界。科解同前。真翻前善。即是不善。三以如是相下出非法举。言莫求非法伴党相助。故曰不妄求等。内无五德粗言呵诘。故曰不安慰其心化。举忆念者。妄引证明。安此事者。安无根不犯事。不安此事者。不安有根犯事。内无解慧。故名为痴。非法举罪。彼此获𠎝。故曰不说。次无记同前。次明犯诤。初总问通三以不。次总答但二无其善犯。次别释二。不善犯者。谓凡夫及学人故犯戒。文言。学人故犯者。通相总举。理实但是前二果人。以不还人欲界惑尽。所有犯者。亦是无记。或可虽无不善。有故违心。即是说故违心。名为不善。次无记犯者。谓凡夫及学人。不故犯戒。及无差人。又准十诵第五十。无学人犯者。亦唯无记。故长老波离问。罗汉为善心犯不善心无记心。佛言。罗汉有所犯者。皆无记心。若阿罗汉心不忆有长衣。数数食别众食。不白入聚落。不着僧伽梨等。又准十诵。亦有善心犯戒。彼文第五十。波离问佛。为善心犯。为不善心犯。为无记心犯。佛言。有善心犯。不善心犯。无记心犯。善心犯者。若新受戒比丘不知戒相。手自拔塔前草。自治经行处草。自采华。是名善心犯。不善心犯者。故犯佛结戒。无记心犯者。不故犯戒。次事从三起。亦通三性。释文可解。
次简定是非。是非者诤理之言。是其言诤。余言余诤。则非言诤。伺罪之觅。是其觅诤。余觅余诤。则非觅诤。评犯之诤。是其犯诤。余犯余诤。则非犯诤。诤羯磨事。是其事诤。余事余诤。则非事诤。总定虽然。次须别解。别中。先定言诤。余诤类知。就言诤中。文分为三。第一以言对诤总为四句。第二或有言六是非互显。开为七门。第三云何言下。依事解释是非之相。初学本文多少不定。为末下诤字或有或无。有者即五句。无者但四句。为此至见诤子注中。或云五句如上。或云四句如上。今者且存四句分别。一言言诤。二言诤言。三言诤。四诤言。定文虽然。义须解释。有古师云。此四句中。为简余言。第一第三。以言石诤。为简余诤。第二第四以诤云言。然此四中。初二以为一对。后二后为一对。此二对中。所以前对言即言诤。言诤即言。为别后故。何故后对言即单即。单即为别前故。实理相似。为别二对。故有单复。莫不初与第三同简余言。第二第四同简解诤。古释众多。且陈此一。余并繁词不能具述。又此四句并是散文。句别义殊。岂得总束为对。束为对者。理则不尔。为言医宗。故今别解。欲得理教分明无过。直释。初举四句章本。次开七门。后随解释。如此顺文于义何失。又若要须释章本者。此四句中。前之三句。将言对诤简言是非。第四一句将诤对言简诤是非。然前三中。初之二句。举言诤体简言是非。第三一句。简生诤因。又前二中欲举诤体。以言通有是非。故须初句简言是非。故文云。云何有言即是言诤。云何有言非言诤。次句言既简已直举其体。故文云。云何言诤石是言。此直举体不简其非。此虽识体。未辨其因。故第三句简定其因。自有因诤十八法言即是言诤。诤余言者不是言诤。故文云。云何言即是诤。云何言不诤。问观其初三简无别相。如何乃言体因有异。答初句既云言诤。明知诤用言成。成诤既以由言。明知无是诤体。第三单举其诤。诤即未定。言成成诤。若定由言因。亦须简别。第四句将诤对言。简余诤者。以上三句但简其言故此一句直简其诤。故文云。云何诤即是言。云何诤而非言。观其简文相应如是。直以旨趣幽深意促难见。磨古群德并竭智谋。释者隆多契者甚少。余每称校之次。詹此生惭。聊申此解。异诸学人详文察义。希望永决迷津。长开法眼。次开七门。望第二句。直举诤体无举非句。自余三句是非相对显。故成其七。次依牵解。一一有三。谓举释结。初牵释中。比丘共比丘者。举起诤人简异余众不成言诤。尼共尼诤亦尔。十八法者。举何诤法。以如是相等。显其诤相。第二牵中举父儿等善言不成言诤。类比丘善言亦非言诤。余牵类知。次觅诤但有四句章本。余二略无。次犯事二诤。总类用前。
次明第三药病相对。然中文三。第一总明现前是非。第二尔时阿难下药病相对殄灭方轨。第三尔时长老优波离六问答自言是非之相。初文以现前是众药之本。故须先简是非。欲令非者弃舍是者随用。至于对诤。不后重彰。悬指上文。省而义要。然中分二。初先明非。第二若一比丘下明其如法。此中泛明是非。未有主当。今者且拟一法。以释此文。如人持欲至僧忘而不说一人云欲既不说。别众不成一人云隆后不说法事得成。因此纷纭经人取断。非中。四四成十六句。谓一比丘为头有其四句。余之三头。各四亦尔。然十六中。位分为二。初十二句三种非。次有四句五种非。前十二中。有三位四句。先解初句。文分为二。初明现前三非。次如是下胜成非法。文若一比丘在一比丘前者。谓断诤人在起诤人前。合是人现前。次好言教语若摈者。妄定谐和。辄有取舍。然此不应真轨。故曰非法等。此是非法法现前。次彼作下。印非为如。劝受息忍。无是非法毗尼现前。次结非法亦具三种。故称相似。释初一句既尔。余十一句类知。次五种非四句。准同前说。次释如法亦十六句。前十二句三种如。次有四句五种如。前文十二亦三头各四。先解初四。于初四初句中。文分为四。一举三种现前。二若作如是下。结成如法。三是中下。牒名解释。四若比丘六结发起罪。初文三种现前。一人。二法。三毗尼。人者谓断诤比丘。在起诤比丘前。能所合是人现前摄。次法现前好言教语者。定前所诤之事。谓欲至僧表情无二。虽妄不说法事得成。出此道理。谐和彼此。故曰好言教语。此之断决。契合真轨。后有灭恶生善之能。亦称圣教。故曰如法等。此谓是前作事如法无是。如法法现前。次彼作下毗尼现前。此谓印如为是。劝受息忍。即是如法毗尼现前。次结成如法。次牒名解释。如文可知。次发起罪有三人。一即座断诤人。二后来比丘。三新受戒人。然下两人物是初诤。初者新也。我等先来未断此事。望我即同未灭之诤。故言谓是初诤。佛言但使灭竟。皆是已灭之诤。非谓望已不灭。即名为初。是故发起皆获提罪。次三句同前。又二三为头亦四应尔。次明五种现前。先明僧为。一比丘文亦分四。一五种现前。二若如是下结成如法。三牒名解释。四结发起罪。初五现中。略无其界。亦可僧所依处。必须有界。余相可解。但发起中。加与欲为四。下三类知。
次明药病相对殄灭。殄灭四诤。即为四文。先明言诤。言诤文二。先总问答知用多少。次阿难下别问相对。殄灭方轨。初文问意。药有其七。诤但有四。不知欲除言诤当困几药。故曰以几灭灭。佛前七中。但用其二。简余五药。故言现前多人语。所以尔者。言诤起由诤理解正。解正道理圣教所明。是以三藏法师。依教刊定。愿正理分。诤情消殄。故现前多人语是相对除。余之五药。用不相应。如似觅诤起本由人。以人清浊未分。是以生诤。故以忆念等三。定人清浊。清浊既分。诤情消殄。言诤评理而生。本不谓人清浊。岂得辄用忆念等三。如似犯诤本由辄治。求后评他罪之轻重。今欲灭者。要得前人白言引过。定罪重轻。或可相朋经历年岁。自言不灭。须用草覆。言诤评理。不用白言引过。理须彰何用学霞。
次别问答。文分为二。初明腊现前灭言诤下品易除殄者。第二尔时舍卫下用二毗尼灭言诤上品预除殄者。凡灭之来。从下向上。要须先轻后重。前文复二。初一问答阿难闻说。用二毗尼灭于言诤。后更知生不用多人语。独用现前。颇得灭不。即是别问。佛答言有。即是别答。问阿难何不更问独用多人语。不用现前得灭言诤不。答阿难已知现前。是众药本。纵单多人语。亦不离现前。是故不得更兴此问。第二问一灭方。故言何者是。佛言下示其灭法。灭隆能灭人异。即可为八。初一比丘灭。二二比丘灭。三三比丘灭。四僧灭。五若彼诤比丘在道诺下异界僧灭。六若彼诤比丘不能中道下众多三藏灭。七性二比丘下二三藏灭。八性一比丘下一三发灭。此八能灭之中。若以界分。前四同界。后四异界。若约现前三五多少。初三后三。是三种现前。中间四五僧灭。是五种现前。若约人之多少别者前四从一至僧。后四从僧至一。今分八者。不约现前三五。又后不约界数不同。但约三藏能断诤人德行胜劣。以分次第。既知次意。
先解初文。一人灭中。分之为四。初明三种现前。第二如是下续名成灭。第三牒名解释。第四应明发起。文无者略。既欲刊定。不知所定是何。故须先出所诤之事。如下增十二中。文同义异。文异义同。四句所诤是刊定事。既知如此随起皆得。今且寄一遮性以明。如有竖义者言。粗语戒等性恶故重。媒嫁戒等遮恶故轻。治义者言。同一犯聚。何有轻重。执此轻重生诤。经三藏断决。能灭之人。为所灭者。故云若一比丘为一比丘。合是人现前。次好言等。是法现前。三藏法师。依教决断言。竖义者是。治义者非。故曰好言教语。如此断时。契合真轨等。故曰如法等。次彼作下即如为是劝受息忍。即是毗尼现前。余之文相。同上应知。为一既尔。为二三僧亦然。
次二比丘灭三比丘灭轨则别异。并言亦如是。
次第四僧灭。文分为二。初对僧灭。二佛语阿难下。道诺不对僧灭。前三同界无道诺灭。此趣异界。故有道诺。僧为一人。四文如上。为二三僧。文亦不异。并悉略无发起之罪。次道诺灭者。彼诤比丘。不忍僧灭。欲往异处。更求人断。但在道诺思量。忍可此灭。若能如此灭者。是前僧之力。文计有四。略无发起。
次第五僧灭。文分为二。第一对僧前灭。第二彼诤比丘下道诺思量灭。前文有三。初明起诤比丘付诤方法。第二此僧应语下教僧受诤仪轨。第三受已应断决下示僧灭方。就前付中。文有其六。第一说诤起由。申其来意。文言我此诤事如是起者。总申诤由。如实因是起者自彰说实僧作如是灭者申前僧灭法。我不忍可者。自除不受。是故已下结其来意。第二善哉长老下请求为灭。第三若长老下灭若如法彰己能舍。第四若长老不能下若其灭不如法。诤更深重。以此悕令如法灭诤。第五不如法下灭若非法非直诤增亦令比丘住不安乐第六彼诤比丘六胜成舍诤。次教僧受。文有其四。第一敕如实说许量为灭。文言长老诤事若如是起者。责起所由。如实如所因起者。责说如实。如彼众僧灭诤者。责前灭法。此之三事说若如实。我等当共量宜。不知能灭以不。第二若长老下若说不实我不得意。违理断诤。令更深重。此则悕令说诤如实。第三非法下说不如实。非直诤增。亦令比丘住不安乐。第四彼僧应下结成受诤。次示灭法。先结前生后。次若彼下正教灭法。灭法文四。如前说。初灭中。文分为七。初教安诤比丘进不如文。第二众僧下念欲简德。第三佛告下许简智人。制具十法。五分二十三。彼诤比丘。具说本末。若僧作二种语。或言应尔。或言不应尔。不可定者。僧应语言。随汝所取。二种语中各四人作断事僧白二差之。下七百结集中亦尔。第四断争比丘中下长出三人。三人如文。此虽不足断诤数中。若在界内。咸须取长。如七百中羯磨差人取。第五若许断事下具德之人。僧应佐助。第六若此语事下教量前僧灭之仪轨。第七僧无应语下正明断灭。余文可知。道诺灭中亦四如上。
第六法众多三藏所。文相同前。释亦如上。
第七法三三藏所。
第八法一三藏所。文并同前。不更繁载。又六三文。略无道诺灭法。
次明二毗尼灭。于中文四。初彰斗诤比丘不忍八灭。此中初至灭诤争不忍。前四能灭。次闻彼住处六不忍后四能灭。第二彼诤比丘下举白世专。第三世尊无集六呵责。第四告诸比丘下制用多人语。于中文二。初立章门制用多人语。第二依章解释。解释文二。既欲以筹表语。先须简德。差行筹人。第二有三种下行筹弥诤。此中复二。先明多人灭诤仪轨。第二有十不如法下辨是非优劣。前文有三。第一举数。第二列名。第三云何下解释。解释三相。文则为三。第一显露。第二覆藏。第三耳语。初显露中。文四。第一正明灭诤。第二若化如是下结名成灭。第三是中下牒名解释。第四若如法下结反起罪。初文有二。第一当处僧灭。第二若如法语比丘少下外求他界僧灭。前文有四。第一明行舍罗五种差别。此五句中。初二句众中非法者多。然师及智人如法。次二句不知众中如非多少。亦师及智人如法。次一句一切如法者多。第二应作二种下制作法式。为表是非二语。故使完破不同。五分二十三云。僧应作二种筹。一名不如法。第三作舍罗已行筹白法。五分唱言。若言如法捉如法筹。若言不如法捉不如法筹。第四行舍罗已应别处下白令诤灭。四文之中。前三是法现前。第四是毗尼现前。余三现前。理有可解。次他界僧灭。作乱起者。任五德量宜。随作一法。令众得散。五分二十八云。自收筹取于屏处数。若不如法筹多。应更令起相去远坐人人前窃语言。此是法语律语佛之所教。大德当舍非律非佛所教。如是语已。后更行筹。若不如法人犹多。应后唱云。僧今未断是事。可随意散。后当更断。若如法人多。应白二羯磨灭之。下三文可知。次覆藏。次耳语。此二之中。唯无狂露中第五句。以人非法者多。恐相仿习。故覆藏耳语行。不得发露。释相可解。次辨是非优劣。文中分二。初明捉筹如非。次辨德之优劣。前如非中。先非后如。非中有三。谓举释结。释中有二。初列章本。次牒解释。释中白异羯磨异者。轨异伦是中无一非行筹刊定。是名非法。此念罪此不故犯。或发心化者。旧解云。若评小罪。此言对首。忏此云心念。二于是法。若行舍罗。定一是一非。名为小犯行舍罗。此释不然。今解。或念犯者。起心未作。如起不正思惟。名为非护。或不故犯者。以无故违心。无非威仪罪。或发心作者。物欲发动身语。合得吉罪。此等轨者俱是不应行筹定之。是名非法亦可此虽是犯。未动身语。行筹定者是名非法。异见异忍者。心见其非忍非捉筹。如法反前可解次明断诤比丘德之优劣。文有五句。一举。二列三云何下释前四句四是中下。校量胜劣。五是为下结。
次殄觅诤。文分为二初总问答困药多少。次阿难下别问相对殄灭之方。初文问意。已知言净用二药除。未审觅净。当用几药。故佛答言。以四灭灭。所以然者。以净根本净人犯不。故用忆念等三。定人清浊。人定净消。是相对治。觅不评现。不用多人语。又不治罪诤犯。不用自言草覆。次别问答。随用分三。初现前与忆念合。二现前与不痴合。三现前与罪处合。就初别中。文分为二。初文阿难既见用其四药。不知直用现前忆念。不用不痴罪处。颇得灭不。即是别问。佛答言有即是别答。又忆念等三。所定各异。是故此三。无并用法。次又问下别问灭方。佛示灭法。于中文四。第一正明殄诤。第二若若如是下结名成灭。第三是中六牒名解释。第四若比丘六结发起罪。初文有三。第一明其诤过。第二阿难下教与忆念毗尼白四如上。第三有三非下辨如非法。此中先三法非如。次五法非如并具如文。次现前不痴。准忆念说。次现前罪处。文并同上。准是非文。言不作白。言是非法者称异。问文中若不自言是非。翻则自言是如。既得自言。何故与罪处法。答若其此人本不自言。无可微责。治成非法。今为此人。先已引罪。后惧僧治辄便拒讳。故僧化法寻取前言。所引罪处。以加治法。今文言不作自言者。治本来无自言也。又文言清净者非法。谓本无犯。若与罪处。是名非法。若不清净者如法。谓犯残等。名为不净。治则如法。若犯夷者。应须灭摈。若作罪处。是名非法。
次明犯诤。先总问知用药多少。次阿难下别问相对。初文问意。虽知言觅。不知犯诤后用几灭。佛言用三。所以非余者。答此已执犯重轻。以生其诤。僧若灭时。要须得彼白言引过。诤方除灭。或不能定。纷纭难息。即须依教化草覆地。此不评理不用多人语。又不诤人清浊。不用忆念等。
次别问答。随用分二。初现前与白言合。次现前与草覆合。前文分二。初文阿难既见用其三药。不知直用现前自言不用学覆为得以不。佛答言得。次问言下别问佛示灭法。于中约法分寂。应分为二。先对三境三种现前自言。次若长下五种现前自言。今据然灭人以分次第以人有四故文亦四。先对一人忏中文分为四第一正灭。第二结名。第三解释。第四发起。此对一人忏者。治三四犯及残下轻兰。人皮石钵剃裸生等。余者则非对此释忏仪轨。四门分别。第一明忏悔意。第二释忏悔名。第三忏灭方法。第四忏解同异初门意者。凡论罪业。皆无定性。既从解生。理从解灭。然此先作恶业。虽谢于往为因成就。必招苦果。故今于恶生厌。立对除道。用此精诚。能灭先恶。既灭苦因。戒如本净。不受来报。名为忏悔。次释名者忏是梵言具足应云忏摩。悔是唐语。如呵梨陀姜。故言忏悔。义言兴善伐恶。称之为忏。姄往修来。目之为悔。次灭法者。忏悔必须至诚殷姄。惭谢往𠎝。方能灭恶。然所造恶治。须感报不定。以报不定遇□□□□□可转。然此忏心。能除被报。以除不受。名之为灭。问所造恶业谢在于往。谢性既无。无何可忏。答造业虽谢。业性已成。成则是有。故得忏悔。问罪有违理及违教。未知知忏灭何者。解以牒名种。依教忏故。但违教。不除违理。其违理罪。摄在化教中明。又解。俱忏违教违理。所望虽摄。论所厌𠎝。体无有异。若使违教违理体有异。可忏违教违理在。今此二违体是同。如何体灭违理在。次同异者。凡论惑者。从虚至细。以其虚惑障理浅。微惑翳理深。其观智者。从微至着。初起者劣。后生者胜。初起虽劣。能除上惑。故九品中先断上上。后起渐胜。能除下惑。故九品中下下后断。论其忏悔。对除义则异。此以所造业。有其三品。忏洗之心。亦上中下。悔是事中递相抑伏。要须敌对。相当方能除连其所造恶。若是上品中下心忏。必无灭义。通须起彼上品善心。伏彼恶因。方遮苦果。中下相对。其义亦然。凡忏悔者。既不能定。先所造业。上中下别。但应总起上品心。除以上品心。能断一切。是则上品善心。尚除上恶中下恶。而不消亡。若取防未起非。即类断结道。如初犯过虚。离之则易。如是展转。乃至第五自非专心护持无由行立。以此故知。初劣后胜。释文等法。并如上明。然三说已前。是法现前。自责心等。是毗尼现前。余文可解。次对二比丘忏加一问通人。此中忏者。舍堕通三位。𠲮此应作。余非此限。但小众者。须对三人。次三比丘文。亦不异。此中忏罪者。限是夷递轻兰。残边重兰。及坏羯磨僧。并破法轮伴。余非此限。次对僧忏。余法如上。所忏罪者。是夷边重兰。及二逆兰。并余破主舍堕。该三位不须别互。余者则非计。对僧忏应摄僧残。化法不同。故且除去。
次现前草覆。文中有二。初一问答知用分寂。次又问下而答灭法。文四如前。前正灭中文亦为四。第一彰其诤过。第二阿难下。两众量可求化草覆。第三阿难下制作单白和其二众。第四阿难下正制二众各作草覆。忏悔文中。已除重罪。轻者并灭。而何者为重罪。答如忆念不痴中。以夷残偷兰为重罪。此准于彼。理亦须然。故多论第九云。我等所化罪。除偷兰遮。除白衣相应罪。今白为及为彼。故当现前发露。悔过不覆。不同僧忏文中。不简被为闻戒化法故。罪不除其遮。不至白衣家。法事须忏谢白衣非直谢僧能了。故须除去。除此已外。并作草覆。此中罪者。无前白言中。相用不灭难定者。是谓如赞欲食。及指校食。各执不同不得忏悔。故听不说名种作草覆忏众中。第一堪秉法者。应起白众。求灭如文。第二众亦尔。次问事诤。以位别故。须别而答。然以体同三诤故言一切灭。灭若更问答。不胜前三。恐滥俱用。又言堕所犯。
次明自言如非。前文余六。并明是非。唯有自言未辨为此波离举问就中文二。先总明自言非一切如法。次是中下。别出如非相。就中文三。初明非法自言。次优波离下。明如法自言。次时有比丘下。辨浅自言。得失之事。亦可对。余比丘。无出自言不成之事。先解初文。非法位二。初有两位四十九句。据不犯成非。次有两位四十二句。据有犯成非。前四十九。实不犯罪。不化举不作忆念。便自言犯。对其七聚为头。互勿成四十九。次四十九不犯是同然作举化忆为异。次四十二中。并隆实犯。各以引不相当。故成非法。此中前四十二。据不作举不作忆念。为实犯夷。若言犯夷无是如法为言残等六句七头各六。合四十二。次四十二俱作举忆念为异。次如法中。但二七句。皆据实犯。前七实犯不作举不作忆念。反两位非中。各初四十九四十二。后七实犯作举作忆念。反两位非中。各后四十九四十二。以各引过相当。故是如法。次不成如文。上来灭诤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