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作者:慧恺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一卷。梁释智恺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谛译,智恺笔受。该论是以如来藏为中心理论,为发起大乘信根而作的一部大乘佛法概要论书。此论内容分为五分:一因缘分,二立义分,三解释分,四修行信心分,五劝修利益分。于因缘分中,列有八种因缘。于立义分中,指明大乘的实质,一是法,即众生心,心能摄一切法。二是义,有体大,相大,用大三义,为诸菩萨所乘,故称名大乘。于解释分中,分三段详加注解。于信心分中解说起信,提出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四种信心,修施、修戒、修忍、修进、修止观五种修行。在劝修利益分中,叙说闻此大乘法的利益功德。在以上五分中,第一因缘分又为此论的序分,第二、三、四三分又为此论的正宗分,第五劝修利益分又为此论的流通分。或又以此论最初归敬颂为序分,最后回向颂为流通分,全论五分为正宗分。智恺作《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就是依《起信论》所阐发的中心思想,即“清净法界之一心,立真如生灭二门之大义”,对此作出疏解。有关 《大乘起信论》的注疏,除此而外,国内还有隋代昙延的《论疏》二卷(今存上卷),慧远的《义疏》二卷,法藏的《义记》五卷,《别记》一卷,宗密的《注疏》四卷,昙广的《略述》二卷(敦煌写本),《广释》若干卷,宋代子璇的《疏笔削记》二十卷,《科文》一卷,明代真界的《纂注》二卷,正远的《捷要》二卷,德清的《直解》二卷,《略疏》四卷,通润的《续疏》二卷,智旭的 《裂纲疏》六卷,清代续法的《疏笔削记会阅》十卷,民国梁启超的《考证》一卷等。由于《大乘起信论》早已传入朝鲜和日本,故朝鲜和日本也多出此论注疏。《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对执持、研习大乘教法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现有北京刻经处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