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福寿寺沙门如理撰

【疏】二俱依止第八识故者,即是五识及意识,名二俱依止第八也。

【疏】此句总通六识至释俱转者,意说此依止根本识一句,通下三句,明六识俱转义也。

【疏】云二句者,即取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等二句。今唯论颂合有三句,加五识随缘现一句也。

【疏】及无心之言,乃至意得起失者。颂中无心二字,通下四位,应言无心灭定、无心无想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若余四位不言无心者,即恐同有心眠等,意亦得起。为简此失,故置无心之言。乱,犹恐也。

【疏】通故者,意说阿陀那通凡圣染净位有,然阿赖耶识局二乘无学,八地菩萨全无故。

【疏】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云:始者,初也,即是根本义,即第八识生诸识之因由也。又约生此一身之中,第八只得为生之初始,不得将无始以解此始也,即八识是无始也。但约生现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终始也。

【疏】除第七至缘恒无碍者,何故但说前六转识亲依第八,不说第七耶?今亲依意,以第七与第八为俱有依,故不说亲依也。以第七缘恒无碍者,意说八、七二识相依而住,缘恒有无障碍也。

【疏】又于至除第七者。意云:依彼前第二能变,已明依彼转缘彼意,所以此中文除第七也。

【疏】又解:第八识至断有漏分位,乃至影显文也者,第七、八识并明断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变颂云阿罗汉位舍,即明第八断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识,第二能变颂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等,是明第七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今六转识明起灭分位,故颂云五识随缘现,乃至睡眠与闷绝等,故知六转识唯明起灭,不明断有漏分位也。今解云:第七、八识一切时常行,即无间断,所以第七、八识但明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亦影显六转识亦有断时,故六识但明起灭分位,亦影取第七、八识亦有起灭分位,此前后论文影显也。今言起灭者,灭即是五位无心,起即是有识常现起也。

【疏】识皆共故者,转识皆共,依第八现识也。问:如何七、八二识有起灭耶?答:但据二识名,名有起灭,非据体说,以灭定中有净第七故。故七、八二识,十地之中,在观、出观,皆有漏、无漏等分位转变,故约此名起灭也。

【疏】即此一句通二颂讫者,即此依止根本识一句,通此二颂。此二颂中明六转识,六转识皆依根本识故。

【疏】二、同缘色境者,即五尘俱名色,非是同缘之色境也。

【疏】若小乘五识有三类,即以五、四、三缘而生者。三类者:一者、眼识为一类,具五缘生,谓空、明、根、境、作意;二者、耳识为一类,具四缘生,谓五缘中除明、暗,亦闻声故;三者、鼻、舌、身三识为一类,具三缘生,谓根、境、作意。

【疏】并无根本依者,若前六以疏依,以第八为根本依;若七、八更互相依,即唯名俱有依,以第八为根本依;若七、八者,第七具三缘生者,是正义。

【论】谓五识身,内依、本识二处。问:今言内、外,依何义明?答:有义二释:一云:约十二本识,意处之所摄故,名之为内;作意法处故,名外也。云:唯第八识,若种若现,生根本故,独名为内;所余缘非根本故,皆名为外。论依后说。

【疏】彼经唯有五识至例同彼说者。意云:深密经中,唯说五识如水涛波,随缘多小,或俱不俱。此论云:谓五识身,乃至如水涛波,随缘多小。即例同彼经说。唯于喻等,广说如经。若尔,如喻中更有镜面喻,可须喻下致其等字,即举水波更等镜面。只如法中但有五识,既举五识,更无法可等,何须法喻致下等字?由此通说致总等言,故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等。

【疏】前七识至独说五者,此是难词。五俱定有第六,第七恒生故者,是答词。五俱定有意识,意识必依七生,故说识如浪波,七识逢缘即起。

【疏】乃至佛果五识,势与因同者。解言:若佛果五识,具缘多小,与因中凡夫相似。又佛果五识,多间断小分相续,以所藉众缘,时多不具。佛果位中,肉眼亦具九缘生,既名肉眼,云具九缘故。若佛天眼,即具七缘,除空、明。

【疏】彼微细沉审者,彼行相微细名沉审,非谓审察子细名沉审也。

【疏】或猒于心者,即是二无心位也。或异缘碍者,谓余无想天等三位也。

【疏】故与前别者,意云:前解染一分不行,不妨有一分无漏第七;今解但令识体转反成染净,非总不行,故不同前染一分灭,净一分在,与前别也。有云:故与前别者,不同前第六识也,以第六缘碍总不行故。

【疏】名常现起者,意云:八识相望第六识,不同前五者,以第六识虽间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所以不同前五。识异后二者,谓第七、八二识,行相微细,多恒相续,第六多间断,故不同后二。除五位外,余一切时有,以名常现起。

【疏】取次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颂中不说第六,乃至双结故者,即论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说第六识,此随缘现,文亦应在;论中第一翻解末亦应结云由断不说,此随缘现也。今论中第一翻解不着由斯等言,于第二翻解下方着由斯等言者,为欲双结上二解也。

【疏】不内缘种、根、理等故者,种子根谓六根,理谓四谛理,五识并不缘。有云:五识唯缘外,不缘内种者,以五根发识道理斋等也。

【疏】或阙等时者,意云:根有阙时,五识亦不起。如在母胎羯逻蓝位,五根未具,识亦不生。或有生盲,或耳聋、鼻瓮、身风、烦痹、口爽等,五识皆不起。纵有色根,或以缘阙,所以不起时多也。

【疏】根、境等法者,意说总缘理、事。意云:前师将六识对八、七说,解内外门者,不得约理说于内门。何以故?以五、七、八识同故者,同缘事、境生,不缘内理生故。若如后师并六识自相说,即得有内外门。前五识缘外门生,第六识通缘内外门也。方第六故者,意说缘内外门,方是第六识也。问:前师许有内外门否?答:若约缘理、事、内外门,前师即不得有内外。若但约八识分别,亦得有内外门。即如五识缘外,七、八识缘内,第六通内外极成。第一翻解是前师,第二翻解是后师。故论文五识已下,是后师解。

【疏】等言摄故者,论中生无想等,等言摄,颂下二句。

【疏】以想为生死之因者,谓诸外道亦不立受、思等心所,唯有想能缘一切境,而取男想、女想等,故因想而造生死业,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因,所以外道偏猒。

【疏】虽总言六远三近:一者,即眼、耳、身三识,二禅上无,故名远三;一者,第六意识,此地方灭,名近一。问:初生彼天,亦有许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约地远无故名远,不据初生许起名近远也。

【疏】问:于一切生处至一切支现行可得所者。此中问意,于一切生处等,皆具十二支以不?言此下,脱文。三摩体底者,此云等至。等至,如前疏中已解。

【疏】此师解五十九云至不应徴诘者,即此师会后师所引瑜伽五十九文。此师云:五十九说异生以现行烦恼润生者,据多分说,非谓一切即生无想天,唯种子润生。如说入见道已,即用种子润生随眠种子也。然初二果人,亦以种子及现行润。唯第三果人,自地满心,用随眠润生。以断欲界九品烦恼尽,又未得起初禅现行烦恼,故唯种润。

【疏】又解:五十六云至言为便故者,意云,此解后师所引瑜伽文也。彼文说后想等生,便从彼没者,意说死已,中有心生,名想生等。是故后想生时,是死已后,便从彼天没,非未死时,即言为便从彼没。故知死后,中有想生,便从彼没也。

【疏】异生润生至如此外道命终时等者。凡论异生,皆唯种现润,今此

一师从在无想天,既初后无心,明知此外道等,从彼天命终,唯举前种子势分力故,即生欲界异生,名唯种润,更不起转识等。即除此一类异生外道,余者通二润。

【疏】九、种润生心者,意说三界、九地异生命终,皆起现爱润。

【疏】生已之时,便从彼没者,意说本有,末后起心,名想正生;及至中有位,其想起,名生已。想既生已,便从彼没也。故疏云其想生已,方从彼没,是此中意也。

【疏】虽与无心定为瑜至故得为喻者。观此文意,外有伏难。难:若无想天末后有想者,云何得与无心定为喻耶?故有此文。然与无心定为喻者,中间长时,无心定与无想定相似,故得为喻,以无心定中间无心故。

【疏】若诤生有有心者,此言生有,谓本有名生,非是结生名为生有,以大乘宗第八结生无意识故。

【疏】法尔受生至本有初位者,意云:夫论受生初,必有转识也,此非生有。且一身中,总分三有,所谓生有、本有、死有。生有者,即初一念托胎时,名生有。本有者,即从第二念已去,终至百年,总名本有。死有者,谓正死也。今言此非生有者,意说此转识初生有时,一念未起,至本有初念时方起故。此者,此转识,即于生有一念,此转识未有,名此非生有也。故本有初,必有转识起也。

【疏】然非即转识文也。意说云法尔受生,初有六识者,不通初生有,即起识意,通生有已去,本有初位也。非即次生有后第二念时者,虽言六识本有,初位亦有,不言次生有后第二念有也。言第二念者,即是本有之第一念心也。为对生有故,所以言生有后第二念。若但约本有位,即是第一念,故意说六识,此本有初念亦未起也。

【疏】谓一期本有至名初位者,意云于一期本有位中,分三位也。即从托胎已后,经五、七日,有六识具足,乃至十年以前,总名生有,即二十年以去,名本有。死有可知。今言法尔受生,必初有六识者,意在于此,不言前生有及本有第一念,即有六识在也。谓生彼天,一期五百劫,分为三分,谓初分合一百六十劫以来,皆有心起。又哲法师云:设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五十大劫以来,皆有心起也。设极促,仍二百年或五百年以来有心。若据生有、本有初、第一、二念,则说有转识者,即卵生等初受生时,在母胎中,第一念、第二念及多念以来,皆无意识,以是闷绝位摄故。意说不如我约一期分为三分说,唯据一、二念,即许识起,故有此失也。言先已入讫者,意说若先无心,即合入讫,何假生彼天中,方名入耶?

【疏】又非有未可起报心者。意云:报心者,即彼天中业所感别报心、心所等。意说:此报心于中有末位未起,至彼天本有位暂起即灭,依此灭位立无想天。故知中有但起润生爱等,而不起于报心、心所也。

【疏】由此得第六至名彼无心报者。意云:由生得异熟无记,第六报心灭故,引得后念第六异熟无记心分位,即于此无心分位之上,立彼无心报名。无心报者,即业所感报心灭,名无心报,从前定因之所感故。如前第一卷云无想异熟者,即从此者名异熟报,义所感故,名无想异熟。故是假者,不是第八异熟,以不灭故。

【疏】彼处转至已不行者。意云:此止前师宗计。汝若言彼天三性转识不行,若初生时,彼异熟生无记心等亦已不行,即彼天初位名无心者。此牒他宗。如何下,正难。

【疏】如何可言唯生得灭者,此正申难也。汝若言彼天初位三性心不行者,如何瑜伽论说于彼天中唯生得报心灭?明知彼天初位转识暂起,然后灭也。意难云:若彼天初位转识等总不行,名无心者,即瑜伽不可说唯生得报心灭名无心。

【疏】设非唯至有心故。意云:此第二返。解云:设使彼天非无记心,但有三性心名生、得者,仍初生位有心,故成我义。问:前师计不言彼生、得生性心,如何将生、得三性心难耶?答:前师云若初生彼天时,转识不行者,明知至彼天,转识方始不行,故知初生时亦得有心也。若尔,如何名无想异熟耶?无想异熟是业所感,必无记故。

【疏】虽知尔起将为胜者,意云:虽有如上所难之道,理仍得起。又如萨婆多亦许多时故者,此引例有宗,许彼处所生多时,有想不灭。

【疏】此虽许有心至无记性者。此明报体名异熟,即是无记性故也,非是现起心皆无记也。

【疏】即彼凡夫第三天处者,指广果天,是受果处也。下诸夫处,其想粗动至下二天亦然者,意云:第四静虑,次下三禅天,喜、乐、受、想等,行相粗动,有变异故,不可于中受无想果。其第四禅下二天,想亦粗动,难可伏灭,不可于中受无想报。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胜难伏故,非于无云福生而受报也。

【疏】非是凡夫至无心果者。意说无云天名下品熏习,福生天名中品熏习,广果天名上品熏习。意说非是凡夫下、中品熏习,而于二天受色身、无想果。何以故?下二天非殊胜故。明知返显广果天受殊胜无心果者,必是上品熏习。若也,下三禅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熏习。如初禅中,梵众天名下品,梵辅天名中品,大梵天王名上品;余第二、三禅中,三天皆然。

【疏】不于五净居至唯圣者者。五净居是圣人居处,非凡夫所生也。无色生者,意说无有于无色界生者,以彼处无有此无想异熟果处,谓无想果是色,彼处无色身故。故疏云:已上无受无想异熟果处故。或可无受无想异熟处者,简五净居,不简无色界,以五净居是圣者所居,非异生外道安置处。问:无色无受想,无色即不受无想?报:无色既许有受想,应猒受想,受无想故。答:下地受想障定,强猒下受想求无想;无色受想行相极微,不可更猒求无想。又无想天果界系别,故不可于无色界中受无想果。

【疏】非外道所生,彼不知故者,意云:准彼文,异生外道,身在广果天中,纵得他心智、天眼、耳等,亦不知五净居天。

【疏】然今即是定前至五十六说者,此疏有三解,此即第一解意说。若定前微微心时所熏得种子,此种子既是有心位,能有势力,即感彼天总报第八。又即此种子至无心位已者,复能感彼天中别报第六。识即一思,能招总、别二果。此解未正,取下第二解以为正义。

【疏】又解: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果别故者。意说此思明利时,微微心薰所得种子,此既强感有力,能感彼天第八识总报有心果也。又微微心灭位时,所薰成种,此种子在有心位,及以后至无心位时,皆能招别报第六识果,以劣弱故。若在有心位时,能招彼天之乎报第六识初起也;至无心位时,能招以后别报第六识无心异熟果,即有心能招有心果,至无心时能招无心果也。

【疏】前说即许一思招二报,乃至理不遮故者,即说一思能感总、别报,是前第一解也。亦得有心、无心报者,此释一思感总、别报所由也。有心,即是总报第八识;无记无心,即第六别报异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业。尚得色、非色报者,观此疏意,文外有问:云何一思能感总、别二报耶?答:既言一业招色、非色果,此一思感总、别二报,于理何违?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谓第八识等。

【疏】后解二业至感于总报者。意云:此显第三解与前第一解别。前第一解但一思,通招总、别二报;此第三解即二因招二果,如别报之因,即微微心也。感别报第六异熟等,如前说。总报极成,故此不说。欲显定因者,即临入定微微心。有云后解二业等者,通取第二解,即三解中明后二解与第一解别所以也。

【疏】此会前唯有有色支言者,此会瑜伽十文。彼文约长时总报身说,言唯有色支,不说以前。今此中说一思能招总、别二报,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别、异熟、无记、第六识等暂起,起已即灭,唯有色支。此谓据一业能招总、别,故兼说有心。瑜伽约彼果长时故,故唯有色支,亦不相违。

【疏】设云一期,此同小乘者,设说无想天一期,总无心,唯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说六无,非谓总无本识等。

【疏】如生北洲者至后业者,意云如此间人,先于此造天业,后造郁单越业,缘此业强,且次生报即受,受彼果已命终,然后方生于天中,受彼先造得天业报。意说此人先受北洲业果,后报方受天果。今此无想天有情亦尔,此设己先生无想天,死已后报生于欲界,以于先时有欲界业故。其后报业等,如下四业可解。

【疏】此义意云至必生欲界者。意云:如俱舍说云:谓此外道从无想天没,必生欲界。何以故?以前修定之时,必造欲界善不善业。问:善业可尔,云何定前造不善耶?答:谓此外道邪见深故,当修定时,便谤释种无涅槃,执己所学以为常胜。由有此善不善业,彼天没已,即定生欲界。于欲界中,或生六欲天中,或生人中,或当生地狱等中也。

【疏】今此不同彼,唯生报可作者,意云:今此不同者,即显大乘不同小乘也。谓小乘计无相心,必次生报即受。何以故?彼计云:修定时必更不退,所以死后即生彼天。故云唯生报,后报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说。今大乘不尔,以修定时有退、不退。不者,可同前说。退者,生不定。其义如何?谓修定时若有退者,死后或生欲界,重引现前。既得定已,后方生彼天,受生想果。故疏言此通后报,即隔生名后报也。既言通后报受果,不可说于无想天没,定生欲界,欲界或可无后报业。故知生彼天既通生后不定,明知与小乘别也。生者,即报也,即次生是也。后者,即后报也,即从此生更隔一生,后生方受,名后报也。不定者,即不定报也。云何名不定?答:谓此人虽先得定,后时退,先修定。定虽是无想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定不受无想果故,故名不定业。如下解不定业,亦同此也。

【疏】生彼定中,下三天亦无失也者,意说若从彼无想天死已后,生下无云福生广果,三天皆得,唯不得重生无想天故;上亦不生,未曾修故。

【疏】虽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云:释伏难云:无心既通四位,何故先解二定?答:逐文便故也。

【疏】不言于无想天无心至故须简者。意云,若无想天唯在广果一处,有无想天不通余处,所以不说无心言简。若余四位,无心滥有心,谓有心二定及有心睡眠、闷绝也。今言无心,简去有心,故言及无心二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等也。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吃粘食故,有无心睡眠;然亦欲天中,亦有少分无心睡眠;若等活地狱,亦有小分无心睡眠;若余地狱中,即无无心睡眠也。

【疏】无想类法者,意云:余四位通有无心,缘有心滥故,所以致无心言。简无想天唯一处有,又无法相类,故于彼天不说无心言也。类,相类义也。又类者,滥也。

【疏】伏遍净贪未染者,若得初禅有漏定,即伏欲界贪;若得二禅未至定,能伏初禅贪,亦不能伏自地二禅贪;若得第二、第四禅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禅贪,不能伏自地贪也;若得空处有漏定,伏第四禅贪,不能伏自地也。乃至有顶亦然。今偏言伏遍净贪者,约地满心为论。又又下地贪等粗恶法,必鄣上细妙定法所收,总伏下法得上定。今但举遍净一处即得,何须具陈?

【疏】依二十法灭上假立者。解云:此无想定,能令第四静虑二十二法灭,假立无想定。二十二法者,谓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及心。然此定虽非心取,专注一境,然令身安和,故且名定。问:无想异熟,依几法上立?答:唯依意识中十一法种子上立,谓遍行、别境并第六心王。唯亦有眼、耳、身三识中,各有一法灭。然此三法,非是四禅中法,是他初禅下地法故,故不取之。

【疏】修猒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乃至于无想中持心而住者,即修此无想定时,于色界种种想中作猒背想。猒下,为苦粗障猒背而住,谓无想定寂静之处,作欣想持心而住。

【疏】显扬第一亦作此说,则以六行伏惑之法者,虽外道伏惑,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无想定,远加行六行伏惑,若近加行,即非六行伏惑。既欣得第四禅上品定,即唯猒不欣。意说远加行伏惑,具猒、欣二法。若加行但猒无欣,必不言此由猒想,欣彼果入者,并约远加行为语。问:所言六行伏惑,行想如何?答:如猒下地为苦粗,障初禅为静妙离,乃至起四禅未至定,即猒三禅为苦粗,障欣四禅为静妙离。已上皆作欣猒行相,以求胜定。

【疏】俱舍云或无想者定至名无想定者,者即是人,定名此人,故依主释;或定无想,名无想定者,显是持业释;无想即定,名无想定故。

【疏】即命者,以论下云通后报故者,意云:有诸外道,于第一生中修得无想定,后还退失,即于现身中更不再得,即便命终。至第二生,方始修得先第一生中无想定,至第三生,方始生无想天受果。此即是后报也。问:何以得知?答:论云通后报故。

【疏】或多分者,是中品摄;少分却者,是此品摄者。然彼天五百岁,三分分之,一分合有一百六十七岁。若受一分岁,是下品;若受两分,是中品摄;具受三分,是上品摄;或受四百五岁,是中品摄;或受四百岁已来,是此下品摄。

【疏】据形色量与前别至仍此品摄者。此据形色以分三品,不约寿量以分三品。形色量与前别者,即虽甚光净而不最极,虽有中夭而不决定,不同前定当中夭,定不甚光净等,故与前别。形者,长短。色者,颜色。量者,寿量。据形色分三品者,有虽寿多而形色卑劣,如不甚光净等,即下品摄;有虽寿量小而形色胜前下下品,故中品摄;或有形色极殊胜,即上品摄。

【疏】二、云或多分寿者,是此品摄者。意解云:此约寿量多少,即名分三品,不约形色也。有虽形色好而寿量少,即名下品;有虽形色劣而寿量多,即名中品;有寿量极长者,名为上品。哲法师又解云:即双取之。有形色劣,寿量又少,名下品;有形色福胜,寿量又多,名中品;有形色极好,寿量极多,此名上品。

【疏】然约修至无失者,意云:修因既有上、中、下品不同,所感当果亦三品有异,如论自明。此即因果相称以辨三品,此约多人说有三根,不唯约一人说也。或根不定,但修有三者,又不约根以分三品,约修行分三品也。或有上根修下品定,即名下品也;或有上根修中品,或有下根修上品,名上品。

【疏】然此受果至因修尔故者。此义即是百五、十二、十四说三品因,又百五、四有三说,毗婆沙中释也。由因中修定之时,立誓愿云:愿我生无想天中,常立坐卧亦如是,发愿后生彼天中,随因受果果有立。何故不举耶?坐卧者也。哲法师取坐者为胜。有云:由因中卧,修定受果亦卧,坐立亦然。有难:此云因中立,修因生彼天中即常立,亦应因中立,修道后生人中应常立,坐卧亦准难。故知但由因中期愿,不同受果立坐。

【疏】彼第四定方便引者,意说无想定属第四静虑所由,此定是第四定加行所引,故第四收。

【疏】说此果所以,即说所由者,意云:如前说果,唯属第四禅,即是说无想定唯属第四定之所由也。谓无想果在第四禅,不在余处者,下想粗动,难可断故,上无想异熟处故。此无想定,应云下想粗动,难可断故,上无想定处故。故前说果,即是说定所由。言依地之义者,明二定所依处也,稍广。

【疏】善定引微微微等心,皆是有心定,不名散心。此有心善定,能引无心定,无心定亦是善。即此能引有心善定,既是第四禅系,明知所引无想定,亦在第四禅,非在上下地。何以故?下想粗动难可断,上无无想定故。此释属第四定所由也,与前报义同。

【疏】显扬等第五业,乃至报时定不定别出故者,意云:第十九九显扬论,于第四报定业中,权出二业:一者,报定时不定,如人合受善报,时即不定,或今生受,或来生受等;二者,时定报不定,如人重报定,于今现世受,若遇缘即受,轻般若经即转重报,人间轻受,若不遇缘,即不受也。五业者:一、现业,二、生报业,三、后报等,四、报定时不定,五、时定报不定等。

【疏】通后报者,色界后起,方受此报。乃至处则不然者,如人先生欲界中,得无想定,于现身中即便退定,更不得定,即命终生于色界四禅十二天处中,随何天处更受一身,一身中又能引起无想定,死已即生无想天,即名后报。且不要于色界十二天中须回生,但随何天更只受一生,即却得前定,死已生无想天。处即不然者,意说但生在无想天,无想天更不修想定,故云处即不然,不同余天许更修故。得十二天者,谓三禅共有九天,第四禅中三天,谓无云福、生广果故,都有十二天。然上五净居,非凡所生,故不说也。问:从无想天没,生于何处?答:先于余天中,且别修殊胜业,所以从无想天没,得生余天中,死已还生余天,天未尽许生故。

【疏】前欲界定是何报耶者,问意云:若前欲界中退失无想定及余定等死,即未审此定四业中是何业?为是生报业,为是后报业、不定报业耶?

【疏】既言通退,与小乘别者,然小乘从若人中修得无想定,必不退;大乘许退小乘。无想定业是生报,次生即受故;若大乘即通生报、后报、不定报等,与小乘别。故论云:四业通三,除顺现受业。

【疏】有义虽通后报至不如人故者。此师说无想定通后报者,如人先于欲界生得定,后退失更不还修,即命终还生欲界,却坐得前生无想定,从此已后生无想天,名为后报。言明六天不起者,意说六欲天慧解不如人故。所以不起无外缘故者,意云欲界退定生下三定,亦不起无想定,以无外道缘故,慧内解不如人故。

【疏】余下一切地者,即是四禅,谓四禅是四地也。或一切处者,谓初梵众、梵众天、梵补天,乃至广果天处。地即总名,处乃别号,故双举也。

【疏】先于此起者,意说先于此欲界起无想定也。

【疏】故二力齐者,意云:若据后师云:先欲界生定,退失已,便命终,即生色界,重引现前,后生无想天受果,故名后报。前师云:先欲界退失定,还生欲界,重引现前,后生彼天受果,故名后报。与后师力齐,何劳生彼色界,重引现前耶?故云二力齐,即二师道理齐。

【疏】虽知离染,诸地皆然至亦得此定者。此又意说,地者,四禅地。虽知四禅各能离六地染,如初禅离欲界染,乃至第四离第三禅染,即合生无想天。但由熏习修时,有下、中、上不同,若生下三天,且修得无想天定。

【疏】又解:下处不得离染齐故者,此意说者,无想天离下三禅染,即不得起此无想定。下三天且离遍净等染,如何生中起无想定耶?以一种离染故。若退起遍净等染,必不得生第四禅;若离下染,即得无想定,后生彼天,如何更生下三天处耶?故下天处无得定义,故退定者必染起也。不尔,如何说名为退?虽有二说,前说为胜,许下三更得此定故。

【疏】五十三、说至非圣所入者。瑜伽意说:前无想定,非学所入,非无学所入。何以故?此中无有慧现行故。此上有胜寂静住及生故者已下,与秘全同。如求灭定,起无漏慧;无想不尔,故云无慧现行。以灭定在无想上,名此上有胜寂静住。上有无色四处可生,名为生也。或五净居,是圣者生处,且名为生,不能证得。所未证得诸胜善法者,如阿罗汉,必依灭定,证无余依;无想不然,故云未证得诸胜善法。或入灭定前方便中,先入色、无色诸有漏定,名证善法;无想不尔。由此多因,故圣不入。

【疏】稽留诳幼处故者,稽谓稽迟,留谓留难。诳幼处者,妄诳他无,真闻佛法,名为难处。故无想定,是狂奇切,夫夫更更。

【疏】曾得、未曾得、加行得、离染得者,意云:无想定是曾得,唯加行得;灭定未曾得,通加行、离染得,如余处说。有云:曾得无想定,未曾得无想定,皆是加行得,非是离染得。虽离下三禅染,若欲入世想定,必须殊胜加行,方得无想。又伏下染,非即离染得,不同灭定即离染,而得云非离染得。

【疏】六十六云至不得入者。意说俱解脱阿罗汉方得灭定,唯慧解脱者不得灭定。何以故?以唯断烦恼障,不断定障故。所以不得俱解脱者,兼断定障,故得灭定。问:定障是何障所摄?答:障即受想,受想能障定故。二障之中,所知障摄,即定慧俱解脱,名俱解脱也。

【疏】唯以义者,解云:此意说不唯阿罗汉中有慧解脱不得灭定者,即独觉中且有不得灭定者,如部行独觉等,即此类许多出故。

【疏】今准此文至灭定者,意云:今准此中谓有之文,二乘无学中有得、不得者,故论置谓有之文也。谓有者,不定之词。若二乘无学,总得灭定,何得致谓有之文?

【疏】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即部行中有根钝者则不得。灭定虽修五通,得已遇缘,还退失故;或出无佛世界,无佛为綩,没修五通,所以不得。若得漏尽通,则一切皆得。若麟角、独觉,若三明、不还,四句分别,六通有次第定,一切皆得也。

【疏】唯身证不还一人者,意云:有学中得灭定者,唯身证不还者得。然不还有四句分别:一、身证慧非证;二、慧身非证;三、身慧俱证;四、身慧俱非证。于四句中,唯第三句得灭定。问:何故名身证耶?答:身证者,从喻为名。譬如诸根取境时,身根得境,最极明利,如摩缚等,亲受得尘,能领受苦乐事。今此身证不还,亦复如是,由断定障,亲证之故,名身证不还。慧俱证,得定可知。问:何故慧证之人,不得灭定?答:慧证之人,虽断烦恼障,而且明利,谓由不断受想等定障,所以不得灭定。以慧证疏远,不及证身故者,慧俱非证,即是有学中异生也。

【疏】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者,云若欲证灭定,必须伏,即无所有贪犹离也,然后方得此定。其上非想一地贪,断不断皆得定。何以故?以彼地中想极闇劣,行相微细,无胜作用能为障,所以断与不断,皆得灭定。不同下地惑,以粗动障定强故。又当地惑不障当地法,故不断也。问:何故不言下地惑,偏说无所有处惑耶?答:且据极处而言,无有下地惑在,而能证得灭定者也。若要须断下诸地惑,方得灭定者,未审诸地为总断,为不断,亦有伏耶?答:如论自说,有二师解。问:设不断下惑,于理何妨?答:不然。以下地法必障上地法,故下粗上细,所以断下地惑,不断当地惑。

【疏】若上若下,皆能伏断者,意云:上者,悲想地;下者,自余八地。世道能伏其非想一地,且用圣道断之。然世道不能伏悲想一地惑,若圣道亦能伏断非想地染入灭定也。若尔,何故论云上贪不定耶?知不伏非想染,亦能入灭定?答:若下八地,则定须伏断。若退起无所有处染退灭定,唯欲入灭定时,亦伏非想贪等入定也。非但伏染,亦伏余善心、心所。后若出灭定,虽起非想地染,亦不退灭定,故云上贪不定。

【疏】以灭定唯依非想定起故者,意云如要断无所有处贪者,意显灭定必依非想地。若所在非想染不定,必须断无所有处贪。问:要须断惑得,亦有不断惑否?答:言要须断惑得者,约二乘等初修定说。若菩萨已得定者,亦不断伏欲界修惑,但作止息想,须入断人,不同二乘,谓菩萨已断三界分别烦恼,所知障尽,已得我、法二空智故。

【疏】或观无漏心粗动者。若二乘人欲起无漏心时,必生劳虑,圣者患而生猒,故观无漏心且是粗动,故今猒之,同诸菩萨也。

【疏】二乘即除人空之染,菩萨亦除法空之染者,意云:问:既言依有顶游观无漏加行心入此定者,如何乃言除人空之染,且不得除法空之染耶?又人执等先猒,于无漏前早已不行,何须重说言除人空耶?应但今说除生空无漏后智等,谓猒无漏心粗动,入此定故。答:不然。由二乘等于有漏我执等先猒,作劳虑想,所以入生观,谓生空后得智现前时,又于此智生粗动想,欣求入定也。今言入空之染断,是双结所猒之言也。然菩萨除法空之染,准二乘说,若猒加行无漏心,即别作功德想、止息想,入此定故。问:所伏染者,是何识中染?答:六、七识皆通二乘第六识,菩萨通六、七识皆得。

【疏】对法第二,乃至即以文为证。唯有漏者,若说已下,即是安慧菩萨解其等七识唯有人执,无有法执,唯是有漏,不通无漏。恒行一分者,即二乘人无学入灭定,即无人执第七识全不行,以七、八二识一处俱故。虽全无第七,为对第八故,故言恒行一分。即以此文证第七唯有漏也。

【疏】若说至非全无第七者,此文即是护法菩萨释也,即许第七识中有法执及通无漏也。恒行一分,若二乘入灭定,即第七识中人执不行,若一分法执在,故名恒行一分。若菩萨入灭定,即第七识中我、法二执双不行,即有一分净、无漏第七在,非第七体亦无也。此解不对第八。

【疏】恒行染污心等灭故者,此文总标也。意说但此灭尽定、无心定、灭受想定中,皆灭一分恒行心、心所也。

【疏】义以此定者,意云:今以义说,此定有多名,如文自说。若约主为名,名无心定;若约心行为名,名灭受想定;若约心、心所总灭,即名灭尽定。皆以义说,名无心定。准之,前即通约心、心所名。至如此中说者,即前通约心、心所名者,即前论云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者是也。若约增强如此中说者,即是此论云由偏猒受想,亦名灭彼定是也。

【疏】以修禅、无色,各义胜故,如别立蕴,故偏猒之者。问:何故偏猒受、想耶?答:以修禅时,受、想障定强故,故云义各胜故也。舍色界中下,受障定强,如初禅出忧,二禅出苦,三禅出喜,四禅出乐,故知受能为障,修禅偏猒。下粗想亦尔,舍无色界中,想障定强故,修无色定时,偏猒于想,故云修禅、无色,义各胜故。又如立五蕴,即受、想二种,别立蕴名,谓受、想增强,故偏猒也。且有胜本,立名义胜故。且有云各别胜故,义虽总通,从多本为定。

【疏】又以受是根为首至余非根者亦灭者,又约根非根说。受是根者,即约所灭二十二根中受,即是二十二根中五受根数。为首者,受后为根首也。意说受根灭时,即善十一中信根、无贪等之根、勤根亦灭;别境中念、定、慧根同时心,即意根亦灭。问:受是何法中收?答:受是遍行中受根,故泛受根灭,余根亦灭。或可说有已知根、具知根,以此二根依信、进、念、定、慧等诸根立,故言以想非根法中为首。若想灭时,余所灭二十二法中非根法亦灭,谓触、作意想;善中,谓惭、愧、轻安等;别境中,胜解、欲等。故说遍行中想与非根本之首也。更灭余者,自殊想虽不是根,于上地中想为首等。由此义故,二灭之时,余者并灭,所以得名灭受想定。有无量门者,据其前义以立多,故云有无量门。

【疏】又解:二乘七地以地前至何劳偏猒者,此即问也。问意:若二乘人及七地已前菩萨,由有有漏第六识,修禅之时,由受障色界禅胜,由想障无色界定胜故,所以别观猒受,别观猒想。以受及想障修禅、无色,各有偏胜,须别猒之,名灭受想定。如八地已上菩萨及如来,即第六识,常无漏相续,更无别观修禅、无色,偏猒受、想,以为劳虑,何须偏猒受、想,名灭受想定耶?答:有二义。如疏自说云:自在菩萨及如来,恒无偏猒受、想二法。但有二义故,亦名灭受想定:一、由心行故,云即灭之,名灭受想定;二、由如来等内止息故,故入此灭受想定。即总名无心定。

【疏】唯有现不成等者,意云:修习此定,既许有退,即退现法。现法者,即现修定法,虽先时已得,合复却退,名现法,准无想定说。

【疏】答:以修习时有上、中、下者,即第一解。即约修习以分三品:若修上品定,即名上品;若修中品定,即名中品;若修下品定,即名下品。

【疏】其此性类,有可退、不可退至有别者,此第二解,即约种类以分三品。

【疏】又解:即以三品根为三品至修品亦别者,此第三解,若上根修上品定,不修中、下品定;若中品修中,不修上、下;若下根性唯修下品定,不肯修上、中、下、上中品定。疏有三解,第三解为胜。

【疏】若练根已而修习者,即转成胜品等者,大乘中练根,通有漏、无漏。或有漏练根中,若先是钝根,即具修法义,而今根纯熟,名练根也。或有言语迟钝类,即学论义,决择而练于根;或听闻法义,披寻经论。或通无漏练根类,游诸等至,等成胜品,即念下、中根,转成上品等。若小乘练根,有学者仿前见道所断烦恼,重引一无间、一解脱道现前;若无学根练时,即仿学前断烦恼,九无间、九解脱重引现前,名练根也。云第二僧祗者,梵云阿僧祇,阿之言无,僧祇言数,故秦言无数劫。

【疏】故知二乘等至无漏入故者,意云:谓未自在位,得无所有处心,后起一地入故。故二乘人等,唯得一处,得一处能超一处,即得无处有虑,超有顶地心入灭定也。然未自在者,依瑜伽论,唯超一地。故将入灭定,而从初禅渐次超一地,至无所有处心,而超非想,入于灭定,名超一地。若尔,如何言依非想而入灭定耶?答:依非想者,说依非想心为加行入。其超者不尔,疏有两释:一云:谓前超初禅等心已,后一二念即超悲想而入此定,非从初定即入无心,以此定随非想地加行心建立故。此说次第入者。二云:虽超余地心邻,以即此定,仍定仍许依非想地,想微细故。问:何故尔耶?答:由先贯习故,今直至无心。虽以非想地为依,然更不须起非想心为加行。此据起一地说也。若据此解,如论言以有顶地游观无漏为加行入者,依次第入者说,亦不相违。

【疏】瑜伽第十三,不游观无漏。言简者,意云:瑜伽有二缘入此定:一谓依非想非非想相而入此定,即是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此定也,即猒粗相作细相;二云依灭尽相而入此定者,即依真如相入此定也,即猒前细相。成业论:又摩诃俱瑟耻罗经,亦有二缘能入此定。略纂十六。右释此文。一云谓不思惟一切相者,即是止息无漏故入此定也;二云及正思惟无想界入此定者,即作真如相入此定也,与瑜伽同。既云正思惟无想界故入此定者,与正体智何别?答:此是游观无漏心,不同正体智。恐有此滥,故以游观言简。如何须依无相界相入此定耶?答:为欲发生无漏功德而此定。摩诃瑟耻罗者,此云大滕,盖旧云摩诃俱痴罗,讹也。

【疏】又此无心胜定,以下品有心胜定为先等者,意取非想非非想定心,引起无心胜灭尽定。问:如何非想地心,名为下品胜定耶?答:以下对上灭定,名之为下品。即如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是也。望前无所有处心得胜定,名非无心胜定。引起有心定者,此依次第入者说。若得自在,起诸等至,无间胜劣,皆能相引。

【疏】非中间间起以下定行相,不至微微心故者,意云:亦非起悲想,悲悲想定已,即中间间起下无所有处定心,方始入灭尽定也。以下无所有处定心,不能至微微心故,唯非想非非想心,能至微微心也。

【疏】非相应者,意说灭定不与心相应,名非相应也。是不相应中收,以不与心、心所相应,故名无所缘。有云:由与烦恼不相应故者,此上二句,是总标灭尽定与烦恼不相应也。非相应故者,即别显灭定难相应缚,不同余心、心所等。无所缘故者,显灭尽难所缘缚,不同善心等被贪等缘;灭定不尔,故无所缘缚。又显灭定非从烦恼生,故不同世间法。

【疏】余下七地亦得现前者,意说己自在者,于四禅、三世色,此七地中亦得起也。

【疏】次第入出诸定,名师子颦呻定者,即是是欠去时,先两脚向前,以后两脚向后蹴;亦如人睡觉已,先欠去也。博两脚向前者,学菩萨顺次入定,如入初禅定,不出初禅定即入二禅,不出二禅便入禅,乃至从非想非非想便入灭定。由如师子以两脚向上,复将后两脚向后蹴者,由如菩萨迷次向下入诸定故。如从灭定不出,即入非想非非想,从非想不出,即入无所有处定,乃至从二禅定不出,即入初禅定。由如舒脚向下相似故,次第入出,名师子颦呻也。

【疏】若菩萨起禅至集散三摩地者,意云一切地入,一切地出者亦尔,是总语。于中有别意说:从初禅一入心,于一切地心后出;又于一地心入,于一地心后出。如依诸禅心入,于初禅心出等,故名集散三摩地。云何名集散?若依一地一心入名集,于一切地心出名散。如以灭定为头入,灭定不出,入即非想非非想,从非想非非想不出,还却入灭定;又从灭定不出,即入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不出,还却入灭定。如是从初禅不出,还却入灭定,即灭定为集,余定名散;又非想定为集,余名散亦尔。又从初禅不出,还却入初禅;又从初禅不出,即入灭定;从灭定不出,还却入初禅亦尔。即初禅名集,余定名散,乃至二禅等,为显亦尔。

【疏】对法第五至起一切地者,对法会违也。显一间者,即起非想一地而入此定故。

【论】云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等也,此约未自在者说;若起一切等至者,约己自在者说。

【疏】显扬十八至、九等至者,意云:此引证。证有自在者,起一切等至,皆能出入灭尽定也。九等至者,所谓八定并灭尽定,谓如来、大菩萨至。不尔便违者,意云:此会违有二意:第一会,欲界心得入灭定;第二会,声闻等得定,超诸等至。如显扬云曾贯习者,从欲界心后入灭定者,不然。但为如来及大菩萨所缘境界似欲界故,名有欲界心,不是如来、大菩萨等实起欲界心。以欲界唯是有漏、无漏心,若许起者,岂如来、大菩萨有有漏心耶?问:所言似者,云何名似?答:所变相分同世间,或可示现有贪、嗔等心,如爱语便呵骂调达等。其实除欲界已外,余虽在何地心,皆能为加行入定。问:如来、大菩萨既无功用,如何有加行心而入定耶?答:加行有二:第一、任运加行;二、不任运加行。如来等等,虽无不任运加行,而有任运加行,故云虽在何地,为加行入定。言且从极自在,纯无漏为语等者,此意会瑜伽文。今言超一地,皆能入灭定者,且约极自在佛及菩萨,纯无漏为语。据实,十地菩萨及广慧声闻、独觉,皆能超定。如大目连定中闻声,即从无所有处定心,超入欲界心等。若不许者,即须违定中闻声之文。

【疏】问:既尔,此为即是加行心地法,为但依非想心地法者?此中问意,既言从初禅心等加行,能超入灭定,未知灭定为依初禅地等立灭定,为依非想地立灭?菩萨等依一切地心而入灭定,随用何地心为加行,即于加行心种子上立灭定,不要别依非想地心立灭定也。准此义,即今初禅等地,并有灭定。

【疏】今释不尔。对法第十三等说,乃至解脱等者,若说灭定依余初禅等加行心种上立者,不然。对法论中明八解脱处,说灭受想解脱依非想处解脱,故知灭定依非想地立。又此论亦云属有顶地。

【疏】以极微细故者,意说此定极微细故,不可细定依粗地故,所以但依非想地立。

【疏】论云微微心种上立是,乃至入此定故者,论中言微微心心种子上立灭定者,且约初修灭定者,及次第从初禅等,乃至次第入灭定多分为言。若久修得自在者,即从何地心皆能超入灭定?又诸论但言超入灭定,不言超入非想定心方入灭定耶?知从诸地心后,真超入灭定。有云:诸超禅者,如从初禅心,直超入灭尽定。虽不别起非想地心入灭定,然灭定仍依非相地者,即依昔时先旧有猒心种子上立也。以初修时,皆有猒心劳虑种子故。此中不依余地,唯有依非想非非想地。

【疏】言依加行心上建立者,乃至种子上立者,解云:若初修灭定者,即依未入定前加行微微心所熏得种子上而立灭定。若得自在者,欲入灭定时,即不作前微微加行心,但作缘无相界心而入灭定,大菩萨不假熏习故,又佛无熏习故。言无漏主,彼心细故者,意说依彼地超心,即彼地系。彼心细者,临入灭定心也。问:佛大菩萨既不熏习入此定者,未审灭定依何而立?答:若自在菩萨等,言入定时,即作无相界想,由此心故,即远引起昔时未自在时灭定前微微心种,令此种子还有势力,却有猒心、防心功能,令心不起,而立灭定。亦如延命之法,旧业名尽,更舍衣钵,滋益故业,还得引年。此亦如是,以定前无漏心,远引昔时猒心旧种,令有功能,防心不起,建立灭定。意说初修者,依定前微微心新熏种子上立灭定。若得自在菩萨等,以定前无漏心,牵起未自在已前入时猒心旧种,令有势力,防心功能,即于此上立灭定也。

【疏】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者。若佛、大菩萨等,许明日、后日有人来,拟言说法、现威仪等,即便先入神境智通,作期愿言:我言已后七日或一年入灭定。若以后有有情来时,我虽在无心定,亦能现威仪说法,化诸有情。既发愿边期已,即入灭定。乃至明日有人来,此菩萨等虽在灭定中,亦似有心定,遂能说法、现威仪等。故云不起灭定,而现诸疏无威仪也。

【疏】灭定实从现行至而是非学非无学摄。意云:灭定猒心种子,从前无漏现行,令是前现行无泽随熏,种随能得入定。有学无摄,但为此灭定极寂静,无有进趣。又上息行,相乎似于涅槃,故不是学亦非无学摄,但是非学非无学摄。以此灭定是不相应中收,故不同善色心等。

【疏】虽属道谛至故是非二者,释外难。难云:猒心无漏种子既是道谛摄,如何灭定非是有学、无学摄耶?答:已下不通,恐脱字,有以此无学摄。

【疏】不同余种子,彼非止息故者,若学人身中种子,有增进趣向,故有学摄;若无学身中种子,先以进趣,今至极果,更无法可进,所以唤无学,亦名息求。故无学身中种子,据先进趣,是无学摄;未同灭定而无进趣,故非二摄。

【疏】通有为无至非二摄故者。此文意说,其非二法即通有为、无为,就有为中亦通有漏、无漏。然有为无漏通非学非无学者,谓灭定是也。意无为无漏亦通非学非无学者,即一切有情身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也。此亦无进趣故,以有情非是学、无学故。犹如学、无学人身中烦恼、无记法等,是非学、非无学摄故。学、无学身中所有所有漏善法及无漏法等,皆是学、无学摄。然忧苦根通有漏、无漏,能引无漏故,故通学、无学。学人身中有,即是有学;无学人身中有,即是无学。

【疏】俗弟子亦色界亦有者,谓上界那含得罗汉者,皆作俗人形相。

【疏】六、欲天中,文亦不说,义即无违者,意说天中有身证不还,亦令初修得灭定,将为尽理。且说人中者,为近故、胜故。文由未尽者,论中偏说人中得者,文未尽也;若兼说人天得者,将为尽理。

【疏】然无欲界后起等者,意说如今生中身证不还,欲界中初修得灭定;若后生中更得,即于色界中重引现前。何以故?以不还人生在色界,更不还于欲界生故。故从欲界终生上界,得起灭定,故云后上二界亦得现前。

【疏】此据未有第八识义至建立故者,此疏文会瑜伽五十六。彼论云后于色界重得现在前者,据未有第八识义,且言色界后起灭定,不言无色界得起灭定。今于此会,论说后、上二界亦得现前者,即据已建立第八识真实义说也。

【疏】邬陀夷经是此成证,乃至非遮无色得入此定者。如舍利弗在大众中说灭尽定云:如有不还,先欲界得灭定已,后超段食天,生摩如摩天,随受一天处,则能入灭尽;后起段食天,生摩奴摩天,随受一天处,则能入灭尽定。是时现沙弥在大众中,闻舍利弗说意成天得灭定。沙弥谓言:舍利弗说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得入灭定。时沙弥便对众中诃舍利弗言:上座不然。舍利弗又重说:起段食天,生意成天,随受一处,得起灭定。时沙弥又准前如是再三,皆言:上座不然。旧经论中云摩奴摩天,摩奴天者,此言意成天。若新经论云末那摩,末那者意也,摩者成也,即是意成天。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随意而成故。即欲界六天,色、无色界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若胎、卵、湿生,皆不随意成故。然欲界虽化生有情,亦名意成。今不取之,但取色、无色界诸天。以欲界人,天皆段食,今既云超段食天,明知超欲界生色界。意成天中言随一故者,意说邬陀夷经既云随受一处,明知即是随其何地所受一身,即起灭定,故知兼取无色界也。谓小乘不解此经,即道沙弥是舍利弗不?不。是以沙弥意说不还异,先于欲中,已伏上界无所有处贪,而得灭定不退定,从欲界命经,即超欲界段食天,生悲想非非想意成天中,虽生彼天,不得灭定,以无色身,恐成断灭,以邬陀夷不立第八识故,谓小乘亦不立第,所以邬陀夷云,是舍利弗非。非者如何?以小乘等,谓将舍利弗说不还果,先于欲界得灭定不退,命终已,超欲界段食天,生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中,得入灭定,若先退灭定者,后生色界中,随生一天处,亦得起灭定者,然小乘既不立第八,故无无色非想天中,恐断灭不得灭定,由此故道舍利弗非。若大乘中说,如舍利弗道理是也,沙弥理非。且舍利弗意,如有不还果,先于欲界,已伏无所有处烦恼,而得灭定,后退起色界染,即退天灭定,即便命终,生色界中,除大梵天,及无想天,以圣人不生故,于余天中,随生一处,还得重引现前。又若不还果,不退灭定,从此命终后,生无色界非想天中,得灭定,谓舍利弗解大乘,知有第八识故,非想天中,亦得灭定,小乘不许,故道非也。大乘谓有第八,故云舍利弗是,沙弥非。问:岂舍利弗说非想非非想天,名意成天耶?答:但总说,亦不别摄非想非非想处为意成天,然佛亦不遮非想天不是意成天,由此大小二乘,遂致纷纭,于今不息。

【论】于藏识乃至不断灭故者,论文断说定性。二乘无色界信有第八生,无色界亦起此定;不信第八识,即不起灭定。

【疏】旧诸法师至此与彼同者。意云:旧师约建立名大,不建立名大,小建立名小。今即不然。云建立者,是信有义,如前何得知?答:且如大乘,亦说小乘中建立第八,谓受、乐、欣、喜、阿赖耶等。虽知如是,仍有不言有第八者,生欲、色界,且处阿那。故约二乘,说信有者,名为建立;若不信者,虽已建立,以不信有故,不名建立。且如大乘,虽信有小乘,而不将为究竟。故知但约小乘说信不信,不约大乘说,以极成故。故此论与彼瑜伽同。准旧师,不许无色界得灭定。

【疏】问:若尔,诸得此定至如何信有等者,圣者问意云:得灭定者,必是不还果已去。又生无起圣者,即是定姓之人,必非不定姓圣者。以不定姓圣人,必不生无色界故,故定性不还。随一天已生之处,尚不重生,何况生下?故定性不生下也。非不定性人先根熟,佛不救故者,此者文意说: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时,佛必救之;若定性人,大乘根不熟,佛且亦不救。

【疏】亦非不定性人大根必不熟,入无余至依地者,此文意说,无不定性人大根不熟,入无余依;意说不定性人纵根不熟,亦不入无余依。言与定性人有何别者,意云:若不定性人根必不熟,入无余依者,未审与定性人何别耶?如瑜伽说:又此彼定性人,如何信有第八识耶?又菩萨必不生无色界,若定性人信大乘者,应非是定性人;若是定性人者,如何信有大乘第八识?

【疏】答:即定性中有愚法者至信小乘教者,如法华经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即法华论中解云:声闻有二种:一者、定性,虽信法华经,即不肯修行;二者、不定姓,闻法华经,即深信决定修行。若佛在世,设有定性中愚法者,亲闻如来说大乘教,悉皆生信,亦不修行大乘也。亦如大乘虽信小乘,不将为究竟故。不愚法中,亦有于无色界得起灭定。若佛灭后,不愚法者生信,愚法者不生信。此第一解中,即半生信,半不生信。

【疏】或此大意与五十六别等者。五十六意,据建立第八教故,一切皆起此定;此据未建立阿赖耶识教故,生无色界,不起此定。

【疏】对法第十云至不入此定者。准对法第十文,但云多安住寂静异熟,不入此定,而无不字。故疏主引文,错对法文,意说诸弟子不还果等,生无色界中,由住无色界第一寂静解脱殊胜异熟,则多分不肯起功用而入灭定,欲得安住寂静异熟故。故下界等,皆有反异受相应,不名寂静。无色不尔,得寂静名。此则引对法文,成此第二解,故云更为此第二解。或可不字又分字,即多分安等,故误为不字。有云:疏主无错对法,云谓无色界不安住至不入此定者。谓灭定位中,转识粗动,想等不行,是故异熟,得寂静名。彼论说不信第八教,故言多不安住也。故无色界圣者,不入此定。

【疏】瑜伽为胜者,约定性中。不愚法者,缘信有第八,纵生无色,互得此定。

【疏】随此定所依,断道究竟处说故者,意说一切非想地,是灭定之所依处;又若断有顶感而成无学,故云断道究竟。

【疏】有言法空至然等者,古师虽作此说,不然,违唯识论故,即以此唯识论文为正。

【论】疏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等者,论中有二师解:初师据摄论第三说五人得灭定,论云要全断欲,余伏或断者,以有不还果故,全断欲界;第二师即约对法;第九、四句中等者,此师即约此义。准说要断下四地烦恼变等,然后得起灭定。问:准论文云下八地修惑中要全断欲,余惑伏断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断欲,余惑伏断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断欲,余上断有七地,已除有顶地故。今何乃说云有八地耶?应言上地惑或断。若上七地惑即伏其有顶烦恼,世道不能伏故。若无漏圣道,亦能伏有顶地烦恼。

【疏】此俱障,障定强故者,意说定障是欲界下劣喜乐异熟生受为体,即此受与此二性烦恼俱起。由此障定力强故,下劣受为正障,烦恼等为助障。

【疏】又何不断六品等,初二果人得者,意云:初二果人既断六品,及见道烦恼皆尽,何故不许得灭定耶?即从初果至第二果,故名初二果,非是初果人能断欲界修惑六品也。或可文虽是总,意问第二果也。

【疏】唯说不还等五人得故者,谓不还、无学、独觉、菩萨、如来。其不还中取定分解脱身证者,无学中取俱分解脱者,不取唯慧分解脱者。欲界初修故者,意说初修唯在欲界人中,后、上二界亦得现前。

若尔,对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乃至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者?此中问意,即是第二师难。初师云不断下三禅烦恼得灭定者,何故对法第九四句中云得第四静虑方得灭定,不言得下三禅定而得灭定耶?其四句文,广如对法及别秘,具出抄叙。

【疏】答:彼不言唯依得第四定至故有何妨者,初师解云:彼对法不言唯依第四禅得灭定,亦不遮下三禅于不断烦恼不得灭定。故知虽不断下三禅染种,俱伏下三禅染现,亦得灭定,故有何妨。

【疏】余上五地或伏断者,谓上四地,即用世道伏;若上第五地,用圣道断也。世道不能伏,有顶惑故。

【疏】下三定等中,定障苦乐等变异受俱者,欲界中有忧苦变异受,下三禅中有苦乐变异受俱,惑种能障定也。意说受俱烦恼及种,皆能障定。如不动无为不依下地立者,意说不动无为灭乐受得,下地不然,以乐受多动勇身心,所以灭乐受及想法,应立不动无为故。不动无为不依下三禅立,依上地立。今灭尽定亦尔,下四地烦恼繁杂,障定强故,要须断方得此定。后起通上五地,初起唯在于欲人中,慧解极猛利故。

【疏】即以第十对法四句为证者,即此前引对法第九四句中云:谓诸圣者,以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界等,得入灭定。既言得第四禅,即断下三禅中烦恼种尽也。据此文证,即第二师胜。亦有理者,如不动无为,不依下地立者,断其理也。

【疏】有人欲明初二果至证九定故者。意云:如有人欲明初二果伏得灭定者,有其三失。且汝计初果断三界分别惑尽,用世道伏欲界修惑九品,或初禅九品,乃至或无所有处九品伏尽得灭定者,不然。又第二果人断欲界修惑六品尽,又伏欲界下三品惑,乃至伏无所有处惑尽得灭定者。然今难且申三失。且如初二果,有欲界中不善及无记二性能障定者,尚未断尽,如何能入灭定耶?又下三禅中喜、乐、变异、受等,亦能障定,亦未能断,云何初二果得灭定耶?是为一失。又难云:既言初二果人得灭定者,亦应于二果上建立身证,那含二失?又难云:既初二果人得灭定者,亦应初二果人得证九次第定三失。既有三失,道理难成,故初二果不得灭定。

【疏】此意即是所已伏种,虽退不退,乃至未无漏道断处受生者。意云:如不还果人,欲界惑全断。就上八地中,除非想一地断与不断,皆得此定;余七地烦恼,要须伏或断,方得灭定。意说:不还果人伏初禅等烦恼,唯有种子在。若退起初禅现行烦恼,命终生初禅者,即以种子润生上地。准义,若退起烦恼,应用现行种子合润。唯诸家解,亦有此理。既退灭定起烦恼,何得不用现润耶?若不退起现行烦恼者,即初禅有惑种在,未被无漏道断,即于一已伏种之处,即亦唯用种子生于初禅。就初禅中有三天,若当于三天中生,不妨用现行润,以自地死生自地故。若生第二禅,必须起无漏道,即断此初禅种子,用当生地种子润生第二禅,余地皆尔。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疏】若尔,异生应唯种子润者,此中难云:圣教说入见谛者,用随眠润生,即初、二果人,亦以现行润者。圣教说异生用种润,亦可异生应唯种润。

【疏】然异生现行润六行,不伏爱等,现有既得生者,难云:圣人言种润,虽有其种,应生上界。意云:如异生身在下地,起六行伏惑道,唯能伏下地修道中迷事烦恼痴慢等,然不能伏分别贪爱及细俱生身边见等。虽不能伏,然为伏余迷事惑故,故起上地烦恼,向上地生。故例云:圣人不断下种,应得生上界。以异生润藉伴,乃至得上生者,此文意说,如正润生烦恼,即是修道中俱生迷事贪痴慢等。异生身在下地,以六行道能伏,虽有下地余见道贪爱及俱生身边等,不能润生,故得生上地。无余惑伴者,无俱生迷事惑也。

【疏】圣润生不藉伴,有种不上生者。解云:其人唯种子润,不藉现行为伴,方始润生,故唯种润即生。已伏烦恼地,即便受生。若初师,即初禅已伏,有种之处受生,不生上非想地。若准第二师断生,第四禅已伏之地,有种之处受生,不生上非想地。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疏】以圣者善业胜必决定,乃至应强异生者,若在凡夫位所造善业,后时所受得果一倍劣也。又从凡入圣,即此业受果,比前凡位一两倍胜也。此亦如是。然圣者用种子润者,以善业强,又用无漏滋润有漏种子,故唯种润。若异生善业劣,又无无漏资,故通现润。若不尔者,圣者种子应强异生。

【疏】然不还者,如处不还一地之中,乃至必唯种润者。此中意说:如不还果,先修得灭定,后时退灭定,起初禅等染,命终从欲界死,生他初禅地梵众天,唯必种润;以断欲界惑尽,起满心故,故唯种润。虽生梵众天中,且不断梵众天等烦恼,从梵众天没,生梵辅天,即唯现行润;谓此治道未满故,即从梵辅天中而断初禅惑尽,用二禅种子润,生他二禅小光天中。既是初禅地漏心,唯用种润生,虽在小光天中,亦不断烦恼;要生极光净天中,方断二禅惑尽,生第三禅小净天。乃至三禅、四禅等亦然。意说:自地诸天,即唯现润;若生他,即唯种润。若从第四禅生他空处,亦现行润,以退起烦恼故。已上皆现行润。瑜伽但约断欲界惑,得对治道圆满,生色界唯种润为语。今此论亦尔,若不还果,若生自地三天及他地等,得起灭定,更不退、不起烦恼者,皆唯种润。

【疏】余二句可知者,有在下地断下烦恼,如第二果及第二向,并第三果人,身在下地,断下欲界烦恼,证不还果也;有在上地断上烦恼,如上流般、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等,皆自在上地,断上烦恼,证无学果。

【疏】然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依断受建立择灭一分者,意说若伏染受等所得无为,但是非择灭无为。何以故?以不断种故。若断受种等所得无为,即名不动无为。及想受灭无为,亦此无为是择灭一分,以断种故,不可全是择灭所摄。以择灭无为通断多,或立多品择灭无为。今既约断受种等立无为,显知不动等是择灭一分。此中意云:若伏下二禅染,得非择灭无为。若伏第三禅受等染法,得非择灭不动无为。意说此不动无为是非择灭一分,以一切法缘阙不生,立非择灭摄。今受等一分不生,故不动无为是非择灭一分。若断第三禅受等种子,即得不动无为,此无为是择灭一分,故不动无为择灭摄。有之,断第三禅乐变种等,建立不动无为,及得一分择灭无为,以断一分受等得故。若断第四禅染等,唯得择灭无为,不得想受灭无为。若断无所有处等,唯得择灭无为,不得想受灭无为。若断无所有处以来烦恼尽,得二无为,谓想受灭无为及择灭无为一分。或可想受灭无为即择灭一分,摄如前说。

【疏】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意说即前二师伏八地、五地惑也。谓形于灭定,并名为下。若伏八地,二种无为皆非择灭摄,以不断种故。若伏五地,唯想受灭无为,不得择灭。然不动无为,择灭所摄,以下四地惑并皆断故。然疏文总语,应如是说。捡论文等,二师义有。疏本云一字者,错也。合为八字,正

【疏】非非身证、慧解脱等者,意云:先得此定,后回心即得者,但是身证、不还及俱解脱等,不是非身证人及唯慧解脱者。何以故?先未得故。

【疏】或有一类七地等者,意说非增上菩萨,不怖烦恼,起惑利生,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烦恼,而得此定,故言一类。

【疏】即摄论说菩萨后得智中起烦恼者。问:后得智既是无漏,如何起烦恼智并俱时也?有云:或是后得智俱时五识相应烦恼。若尔,云何无漏引起不善烦恼耶?答:以故意趣而无染想,亦得俱名;以不增漏故,名无染想。

【论】疏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前第三卷引者,如前第三卷云:有义,初地已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乃至如阿罗汉已断烦恼等。

【疏】又解:或虽悲、智等者,即一人身中悲、智齐等意。说此菩萨虽有悲、智齐等,由怖、不怖种性别故,所以烦恼有起、不起。若怖烦恼者,伏不令起,恐为过失故;若不怖者,故令起,为利生故。故伏、不伏有此差别。故伏者,初地即得此灭定;若不伏者,至七地方伏而得灭定。

【疏】有圣者者,有凡夫者,故意说二乘回心。有是圣者,即从初果至无学以来,是圣者回心;有凡夫,先是二乘种姓,修小乘行,至小乘中善根位,未证初果,即便回心,此是凡夫回心菩萨。

【疏】即成佛者,先已成就,乃至圆满成者。若佛先于十地因中已得灭定,今初成佛时,即名成就。于成佛时,即舍却二乘位,及十地中所有劣无漏,及劣灭定已,即初成佛时,得未曾得最上殊胜灭定也。

【疏】若随二师、三乘至皆如理思者。此明定人数不同。若大乘,有顿悟菩萨,在欲界得,通十地皆得。若渐悟菩萨,通欲、色二界得,及通地前、地上皆得,先已得故;中间有未得者,先未得故。若独觉中,即麟角独觉,唯于南阎浮提出现、出世中得灭定,亦不向余三洲及上界得定也。以不向彼出世故,即唯一人得。若部行独觉,亦不至于天上,唯除北洲,于余三洲出现得灭定。若声闻乘,约处分别,即人中除北洲,余三洲得,并六欲天得,全九处得。于色界,除初禅大梵王天,及除无想天,余合有十六天得。若在彼得果者皆得,即是身证不还及俱解脱者,及无色界四天亦得。都计三界,合有二十九处得灭定也。以此二十九处,皆有不还、罗汉果等。约地者,即约九地分身,即二十九处是也。根性者,即圣者,皆有上、中、下也。九品者,约断初禅一品染,伏余八品染,及上余地染,而得灭定为一人。如是乃至展转断初禅九品染,伏上地染,得灭定者为第九人。如是断二禅中九品染,亦有九人。乃至断无所有处九品染皆然。乃至断有顶地九品有九人,得定亦然,故云九品。此依初师说。若依第二师说,如不还人断下三禅染尽,未断第四禅中一品染,此人即名第四禅具缚人。乃至断第四禅九品染,得灭定为九人。乃至非想地亦然。故第一师约八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若第二师约五地之中,九品地地皆有九人得灭定。若约上中下,根性乃有多种也。言定不定者,即显定得灭定也。即身证、不还、俱解脱、麟角独觉,及部行独觉、十地菩萨,皆得灭定。不定者,得如二乘慧解脱,及非身证者。或不定者,意说不定性人得灭定也。

【疏】谓前六地中,共声闻乃至能入此定者。若前六地菩萨,依悲想地,缘悲想四蕴有为行,能入灭定;即前六地中,菩萨共声闻同作有为行,能入灭定。

【疏】于七地中,能念念入此定,乃至离诸法有无想故者,此第七地菩欲入灭定时,缘无相界无为真如相,离有无相,方入灭定,不同声闻也。声闻不能作无相界故,但作缘有为,依悲想处相入灭定也。故菩萨依后得智中,带相缘真如入此定也。云何得智带相缘?如答:以后得智中入灭定故。

【疏】若决定性至十地皆得者,即总是一段义意。说决定、得定人名决定性,非是二乘定性名决定性也,即通顿、渐决定,故或唯说顿悟菩萨。

【疏】如楞伽说初地等,乃至名缘有为行者,此文意云彼经中说初地等而得灭定,亦会此论中有从初地而得灭定文。

【疏】即大论六十二,据念念能入至无相违者,此会经、论不同所由。瑜伽约念念能入,故说远行地菩萨方能入灭定;楞伽据定得而论,故通十地,亦不相违。

【疏】虽瑜伽八十说入无余依缘无相界入此灭定至无违者,此会意云:取彼菩萨真缘无相界入灭定者,不取其似,故除定性。声闻以变相故者,八十义不相违也。菩萨、二乘虽后得智变,变有亲疏,故分真、似。今更一释:七地已上缘无相界,反相缘不尔,便非依后得智而入灭定。然二乘者,不能念念入定,故不取之,不同菩萨能念念入,是故偏说亦不相违。

【疏】大论第十二,说至何心皆出者。此问意云: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既不云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时,心寂静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出?答:先于期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于彼修习,极多修习。由修习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释曰:由修习力,虽无分别,而能任运出入此定。先由修习有心定故,有诸行相状,入出于定。诸行相状者,解云:如欲入定加行心时,于诸心、心所、诸行相状而生猒离,能入灭定。若出定时,由有三种触、三种境为缘,能出于定。故云皆同诸行相状,能出入灭。念意说:由多修习离心等加行力故,能任运入出。或可此据自在者说,若未自在,亦由期愿而方出定。今观此文,通诸久习。大论言先期心是初业者,善修治故。是久业者,据胜但说久修习者,初修者略而不论。

【疏】又说出定时,触三种触,谓不动触,乃至三灭境等者。此中即约出灭定已,缘三种境,触三种触。触者,即是第六识相应触,触对前境,故名为触。非是身识触触,尘境名触,身识不能入灭定故,唯是第六识能入灭定故。顺配云:不动触即配有境。有境者,即五根能有色境,根得有境之名。意说昔我见依此根境起执,今灭定既断我见,依此根不为见之所动,名不动。出定心缘此而出,名不动触,触不动境故。无所有触即配境境。境境者,是根境。出定心缘此而出,此境是出定根境之境。意说此说无有法执,出定心触彼当出,名无所有触。无相触配灭境。无相者即是真如,灭境即是灭谛也。出定心之所缘,对此境名无相触。或逆配云:不动触即配灭境,无所有触即配境境,无相触即配有境也。又依娑沙一百五十三问:如是三触,有何差别?彼有四说。第二说云: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触。依三解脱门以配三触,余烦不录。更有分别,如枢要说。有云:有境者,即五蕴,名有境。此出定心缘有境,立不动触,不为我慢之取动故。境境者,谓五尘,五尘体总是一境。又五识各各别取,亦名境,故重名境境。出定心缘,立无所有触。初入定已断贪等,后出定无有贪等。无所有,但有心、心所想应触。余者同前。如未自在菩萨,依前二境出定;若自在菩萨,依后境出定。

【疏】问:非有漏心,别境五皆起,如何唯二十二者,此中问意云:如有漏五别境,或于所乐境唯起欲,或于所执境有定无慧,或有慧无定,即五别境不并起,如何灭定灭二十二法为体耶?答:有漏不俱,行相别故。无漏可然,于无漏位,缘境五常具足,于一行中修一切行故。

【疏】一、曾得、未曾得,佛于何时得者。意云:佛得灭定,亦名未曾得。如佛余善法及染法,旷劫已来,百回、千回得故,则名曾得。善恶等法,自未来出生相时,即起法前得,及依至现在,即有法俱得。此善等法,即名曾得,以先法前得,起时前已得故。今又重起法俱得,故名曾得。若灭定,旷劫已来未得,故名未曾得,以于未来无法前得故。若灭定,依至现在,唯起法俱得,只是一重得,但名未曾得。新新得故,为无法前得,故名未曾得。若依至过去,唯有法后得,故佛灭定,名未曾得也。今此文中剩一字,已下既无二字,故知上文不合置一字。又此一字,应是以字,以曾得、未曾得等。又此曾得、未曾得义,前说第七识二定证中解捡叙。又佛灭定,有离染得,不同余圣,唯加行得。所以偏问答佛者,据圆满更为论,虽在因位时已得,然未圆满,至解脱方始觉圆满。

【疏】出定由先期愿者,若欲入定时,要先邀期,或经七日、十日,乃至一日、一劫等方出定,谓由先邀期日满,即便出定。

【疏】谓有极重睡眠等者,自有二种,谓轻及重。若轻睡眠,是不定数,如诸论说:闷绝即是第六意识心、心所法。故大论云:闷绝是意后不共业故。

【疏】大论第一说闷绝是意不共业,即由闷时唯有意识者。若约起闷绝之时,即唯有意识;已后极重闷绝时,即无意识。大论约初起闷绝时有意识,即说闷是意之不共业,有十五种:分别所缘、审虑所缘、醉、狂、闷、觉、梦、醒、发业、能离欲、能离退、断善、续善、死、生。

【疏】以触末摩者,末业者,此云死穴,亦云死节。故顺正论三十云:末摩无别物,身异支节,触便致死。故人身上有一百二十八死节,若触此死节,即闷绝生也。如圣者善解脱死节,但触着死节闷绝也,不假绝及扶而得物也。

【疏】闷即触处闷也者,此闷即是二十种触之中之闷也。二十种触,如下广释。

【疏】或唯有意识,名意不共业者,此解有心闷也。先有五识,当闷之时,唯有意识,名意不共业也。亦不是心所,虽有心闷,闷仍不是心所法也。若至无心闷位,即名极重闷绝。

【疏】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云:且如闷绝之法,要藉风热等故,方有闷起,无缘不起。其睡眠设无风热等故,缘睡亦得生。如因段食、疲极、惛沉等为能引,于所引身心分位,亦得有眠。眠是心所法,不同于闷者。云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说:此睡心所能引,即于此能引为分位。至极重睡眠,无心位故,假说为眠眠,其实无心,不名睡眠也。故说能引睡眠为心所。

【疏】舍诸所作者,如人正营作时无眠,而以事毕方起睡故,意说此等十种皆能引眠。

【疏】实非眠者,若有心眠,可得名眠;若无心时,不名为眠,即假名眠。

【疏】谈者,如人心穴门积淡饮,非吐痢气拥致闷。

【疏】神力所引者,如被鬼神力所加,亦令心闷绝。如方等经云:诸大力神等白佛言:若有恼乱读经者,我当以打此人令死。或至无心,即是神力念其闷绝。

【疏】或此俱是触处少分者,是第二复次解已前,是第一解。或二俱是十二处中触处少分,睡为疲触,闷即闷绝,即是二十种触中触处上触、触尘上触者,皆依四大上假立。然此论中说是触尘少分,且约欲、色二界中闷绝说,不约无色界说,以无色界无四大上触故。问:无色中有闷不?答:无色亦有死生等闷,故意不共十五种业中亦有闷也。故知闷有是触尘者,不是触尘也。问:唯识后解睡、闷,皆用触处为体,未审论中初解睡、闷,以何为体耶?答:如下自解。

【疏】谓若有心之时,至是触处少分者,此明闷以触为体所由也。

【疏】或有心之时至故名眠者。解无心眠以触为体所由也。

【疏】又至至处少分者。意说此疲、闷二触,唯是第八境。何以故?微细不觉故。意说极重睡闷,既无心时,即名微细不觉,即用疲为体,故第八缘。又测云:然此触处是第八相分,七、不缘彼,六、不行故。有云:第八不缘此疲、闷二触。何以故?以二十种触皆是假法,但依四大上假立。今第八但缘触等所依四大种,不缘于触。胜解引即总二。言触处少分者,指此论中或此俱是触处之文。

【疏】前别解二,即取无心至为此二体者。论中前解,无心睡闷,即依色身根尘分位上,立此无心;心既不行,即取色蕴,为此无心睡闷体也。不同后解,以后解唯取触尘为体故。

【疏】何以不尔者,此问意者,何以不说死、生二位耶?既说无余依,亦合说死、生二位故。

【疏】应说八位名无心故者,此答前问。若如前师说死生二位者,瑜伽应说八位无心也。

【疏】即一相违释者,捡余本无一字,或论文意有二:第一、显相违释;第二、明不说入无余依所由。今且释显相违释,故云一也。

【疏】粗浅法者,意说睡眠、闷二法是粗浅法,故佛八地皆无有也。说有,皆示现非实,为方便教化,示同众生。疏作财字者,错也。

【疏】此中三乘学、无学,三界等分别,皆如理思者,余圣有后三佛,八地唯有一灭定。三界者,睡眠在欲,灭定在非想无想天,及定在色。闷绝遍三界,三界有死生故,故死生皆无心,无心即闷绝摄。不尔,五位无心,摄法不尽。

【疏】因辨六俱,说八俱转者。然颂文中,本据明六俱,谓五识随缘现,意识常现起等是。今乘文势便故,亦说八识俱便。此是故八识等文,即是明八俱也。

【疏】即萨婆多等发智本师难者。然本师者,即是迦旃延也。难者,即发智论中而有问答。云何不现在多识等,皆是发智论中问答疏浅也?乃至此论文等以来,并是发智论文,故萨婆多等立一有情,唯一识起,不俱起故。今迦旃延时自宗义,以难大乘、小乘云:若多识转,如何得说唯一有情?故此论文即根本萨婆多义。问:发智论是谁造?有说是佛在世之日迦旃延造,有说佛灭度后有迦旃延造,是萨婆多本宗之义。

【疏】若上他界分,乃至无色界亦尔者,如身在欲界,圣得上色界定;若入他分、上界定时,如何说此人为自分欲界有情?乃至无色界,准此难。又如身在欲界,入无漏观,无漏观现在前时,如何说此人为有漏有情?应是无漏有情。

【疏】顺正理师义,情者是识,乃至有前后识故者。顺正理师解,有情谓命根,情谓情识,即命根能有此情识故,名为有情。设无心时,虽无现在识,应命根尚在,能有过去、未来识也。前即过去,后即未来,故云命根能有前后识。

【疏】此共小乘所许为论者。今此论云依命根数立有情者,此共小乘所许依命根立有情为言也。种子能有第八识故,是种子假立,即是论文中云依命根故,命根是假,依种子立也。后是现行实法者,即是论中立有情或依异熟识,异熟识是现行识,即是实也。

【疏】二、依多少立为有情者。意云:依此种子、现行二法,寿命多少,而立有情也。问:何故不依余识立为有情,而但依第八者?答:彼以但恒时唯有一第八故,余识并有转变间断故。

【论】一身唯一等无间缘,如何俱时有多识转者,意云:小乘依自宗难大乘,自一身之中,诸识不并生,随六识中起一识时,即唯一个等无间缘,如何大乘许有多识俱转耶?答:如疏。

【疏】不尔。一念多无间缘者,小乘难云:我宗唯有一识起,即一念中唯有一无间缘。汝大乘既许一念有多识俱起者,即应一念有多无间缘。小乘虽作此难,据大乘一念亦许有多无间缘,以一念有多识俱起故。

【疏】非大乘中,一、引多识为无间缘者。若大乘中正义,八识各各自相望为等无间缘,即是前念一识取后念一识为等无间缘。

【疏】或此是前六识相望为缘师义者,即如前师云:六识相望为等无间缘。故前文云:若此一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或彼六识亦为且此等识无间缘。

【疏】自各相望多缘,能引多识果起义者,即八识自各各相望,有多等无间缘。如前念一眼识为缘,能引生后念眼识果,余识亦尔。所言多无间缘者,刹那生灭故。

【疏】是五十一等至生起证者。此文是瑜伽五十一等文,如前赖耶八证中最初生起证也。今引此文,以理难有宗。且如有情,一时欲取色等五境,其诸根境等缘,皆已和合,势力齐等,如何于中有灭?定有识不生,无别所由,有生不𤵂理,由此故知诸识俱转。

【疏】大势,六识缘合相似者,若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生灭,此之三缘,六识皆具,故云相似。余空、明等缘,即多少有别。

【论】又心所性虽无差别至异类俱起者,此举取所例。王答意云:诸心所义同,而受、想等种类别者,许多俱生,宁不许心?王义同故,而眼、耳等异类识俱。

【疏】一念之中,有四业故者,按瑜伽五十一云:诸识俱转,于一刹那有四种业:一者、了别器业,二者、了别依业,三者、了别我业,四者、了别境业。解云:器业者,谓第八识缘器世间。依业者,谓第八了别五根扶尘及种子。以五根及种子,各自与识为同缘依及增上缘依,故根、种子名依。第八了此,得依业名。我业者,末那恒计第八为我,名了别我业。余之六识,各了自境,名了别境业。意云:若诸识俱转,即有四业;诸识不俱,四业不立。若不计有四业者,违圣言故。若有第四业,必有前三业;若有前三业,未必有第四业。以无心位,无六识故。

【疏】而今有人云八识不异至非尽理者,如学楞伽者云:八识无别,如依海水起浪,与水即无别;又如依镜见面像,离镜无别像也。今虽不然,经论之中,说七识依第八识,所以举喻如海起浪等,海浪起故。彼论依少分相似道理而说,其实八识各别。又哲法师云:汝难云:如浪依于水,水与浪无别。即言八识无异者,亦如有为依无为,无为依有为,无为、有为应无别。

【疏】今云缘过去者,意云: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故。

【疏】此简宿命智至为不定过者。量云:第六意识是有法,取彼五识所缘之境,应不明了。是宗法不许意与五识俱故,因也;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故,喻也。若喻中不置散意言,因中便有不定之过,故外人将宿命智为不定过。过云:为如宿命智缘过去久灭事是明了故,此不与五俱意识缘五境得明了耶?为如散意识缘过去久灭事不得明了故,即此有与五俱意识缘五境不明了耶?故置散意言,简宿命智也。以宿命智是定心故,比量无过。又如西明量云:汝宗五识所引意识,应非明了,以非定心缘过去故,如散意识缘久灭故。宿住通虽缘过去,而是明了,故说散心之言,非散意识缘久灭故。彼是明了者,及显散意缘境不明了故,得将宿住智为不定过。若散意散故,久灭事明了,即为不定过,不成。此文即八证中第三明了证也。

【论】如何五俱唯一意识至取一或多者。此外人难意者,论主宗六识许俱生者,如何五俱唯一意识,于色等中,随五识数,取一或多耶?

【疏】不许一念意识五识俱生,乃至一心取多境者。意说:萨婆多意不许六识并生,何论不许五俱意识?不得分明取五境也。然亦许一念独头意识,亦缘十八界等多境生故。意云:彼宗不许有一念五俱意识了多境,不妨一念独头意识了十八界。如彼宗说,无处无容一念有二识得并生,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轮王出现,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麟角、独觉出世,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如来出世,故不许一念有二识并生。今大众解云:无处无容不得同一同界有二轮王出现,亦许余别世界有多轮王一时出现。又无处无容不得同一眼根有二眼识一念得并生。

【疏】又除大众部等,乃至不许并生者,说者意说:此难中无大众部。若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部等,许六识并生;若余萨婆多部、经部等,即不许六识并生。论主今对经部,有宗说取五境,故有宗、经部难论主取一或多等之义。五识后一念意识至独头者,得者意说:有宗等不许五识次后一念意识而得明了,缘五种境可。然彼宗中,许随五识后生别独头起意识,而得五种境,有明了用。问:有宗何故不许五识后意识缘五种境得明了耶?答:有宗等说五识后一念意识,不同一时缘五种明了境也。第一念眼识缘色境已,至第二念眼识灭已,即意识起,缘前色境亦得明了。意识灭已,至第三念,又耳识生,缘声境已,耳识即灭。至第四念,又意识生,缘于声境,即得明了。意识若缘前眼识,不缘之境即不明了,以隔念故。意识灭已,至第五念,即鼻识生,缘香境已,鼻识即灭。又意识生,缘前香境,即得明了。意识若缘前眼、耳二识,不缘色、声等境,即不明了,以隔多念故。舌、身识等,皆准此知。只得一境明了,不得五境一时明了。若余独头意识,缘五境即得明了。

【疏】虽为此难,令大乘至亦不明了者。若大乘中,第六识与五识俱时起者,意缘五境,亦不得一时明了。如意识虽与五识俱时起,若意识与眼识专注,同观色境,即得明了;意识不共耳等同缘声等境,意识于声等境即得明了。余者亦然。虽为此难等者,意说论主虽难他云取彼五识境,应不明了等。今大乘中,五俱意识缘五境,亦有不明了,以五识俱意,但任运缘,无深取分别故。然详俱生,与小宗别。问:如何前云五俱意识取五境明了?答:但与五识同缘五境,是现量故,得明了名,不如他独头意识有极明了用,故云不明了也。或虽为此难者,小乘难大乘,谓小乘作此难者,欲令大乘五俱意识取境亦不明了,顺疏文稍亲。

【疏】如眼等识,各于色等取一,或二十种者。今疏中言眼识缘二十种色者,或随彼有宗说,彼部许二十种色是实有,皆是眼识所缘也。又疏言眼识缘二十种色者,即约前眼识许缘长等假色。师义如前疏释讫。又云眼识缘二十种者,约数而言,二十种色;理实而言,眼识不缘长、短等假色。长、短等色,皆是形色之差别也。若光、影、明、闇等色,眼识亦以光等皆是青、黄等,显色之差别故。二十种者,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烟、云、尘、雾、光、影、明、闇。

【疏】境有为多识所取作用相故者,即是相分。彼见分所取能缘见分,既有种种行相,故知所缘相分亦有种种相也。

【疏】不同缘至三性等生故者,意云:若意识与眼同缘,即意能引五识中生。若尔,三性意识即与五识同性。若意言虽助五令起,若不同缘者,意识亦不能引眼等识中三性生也,如何五识得有三性?既意与五俱同三性者,明知同缘。由此意识有二义:一、助五令起;二、明了取色等相。相即虽俱现量,异于眼等识者,意云:眼识等虽俱现量,然意能明了分别深取境之相,其眼识等不能明了深取所缘,故云异也。非无用者,意说:意识助五令起,亦能于境有明了深取所缘用故,故云非无用。

【疏】此中意起至复助五生者。五俱意识而有二义:一、明了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识虽有明了,无助五引生,故不为例。非一切明了意识皆能引五,如定中意识虽复明了,不能助五故。问:一切定中皆无五识耶?答:得自在者,定中亦许起五识;未得自在者,定中意识不能引五识生。问:与五俱意皆现量耶?答:如第六识比量,亦得与五识同缘。若定中起现量,亦得意与五俱起。问:若尔,何故论云与五俱意识是现量耶?答:且约意识,任运缘境,定与五俱,云是现量。若余俱意时,量则不定。论非同境者。此说八中,非同境者自有全分,不同境者亦不相应。如五识身展转相望不相应,或五与七应知亦尔。自有小分,不同境者不相应。如五望六、八,六望七、八。

【疏】谓六、七、八识有宽狭,境不同故者,此明因中八识缘境有宽狭也。即缘多法名宽,缘小故名狭。如第六识能缘十八界最宽,第八唯能缘十一界,谓五色根及五色尘,及法处一分所摄实色。故前论云:然法处所摄所变实色,若种子,即随现行处摄,即次宽也。若第七识唯缘一法名为狭,前之五计各缘色等一法亦名狭也。若佛果位一一通缘一切法,皆有根本、后得智故。若尔,果位成事智既无根本智,云何得缘真如?答:有二说:有云:成事智亦有正体智。有云:唯有后得智而无正体智。评曰:既了俗证真而称后得,即佛果后得亦缘真如,纵无正体,亦得缘真如。有云:佛果五识有正体、后得,纵理为胜,任情取

【论】设同境至体数异故者,此遣外疑。谓外疑云:若不同境,可如所说,同有同境,何不相应?故作此通。设同境者,亦不相应,彼此所依,随其所在,体数异故。此说八中,虽少分同,亦不相应,如五与六、八,第六于七、八,彼此所依,体数异故。

【疏】设少分同者者,眼识等彼此所依根体数异故。谓眼等五识,具四所依根,所谓同境、分别、染净、根本。若第六识,但依二根,谓染净根、根本根。如疏中云意识依三根者,错不可言。六依前念等无间灭意根,以八识皆有等无间灭意根故。言相应者,尽必具四义,谓时依、所缘、同体、事等。今以一义简之尽者,一义者,谓所依根一义也。于相在四义中,以所依根一义简也。故所依根体数各有多少异故,故不相应也。言二数异,四、三依别故者,应云四、二依别,五依四根,第六依二根故。

【疏】相应异故者,即各有别也。然前说相应者,即时同、所缘同、事数等,名为相应。今八识相望,不得相应:一、行相别,谓见分也;二、所依别,谓眼识依眼根,乃至身识依身根,第六依第七,七依第八,各别故;三、所缘别,谓眼识缘色,乃至身识缘触,第六缘一切,第七缘第八,八缘三种境;四、相应异者,谓八识或俱起,或不俱起,多少不同,不得相应,故不可言定一。又若一个心王,余者是心所,即得相应,以是与他性相应,非自性故。既八个俱是识,不可王与王相应也。又相应异者,即八识与八识心所相应,多少各别故,如前已辨。西明有此解。

【疏】又七能熏至八是果者。然彼经中亦明能熏、所熏义。七是因者,即是此中能熏;八是果者,即是此间所熏义。

【疏】此非一异,依四胜义对四世俗,皆得如理应思者。如初胜义对二世俗,且初世俗之中,执有一切法别;及第二世俗中,有实有蕴、处、界等,实有八识各别。若初胜义,诸法如幻,不实假有,八识无俗如前。若第三世俗,即实有世间因果,谓苦、集谛;即实有出世因果,谓灭、道谛。即八识中种子为因,生七现行等为果;即七识为能熏因,第八识中种子为果,即因果各别。若入第二胜义,八识因果皆假有,即前论云:假立当果,对说现因;假立曾因,对说现果也。即第八识中种子为因,前七识为果,即因望果亦不异。或七为能熏因,第八识中种子为果,故因望果亦不异,定异应非因果性故。若八识行相相望,不可言不异,现行各别故也。若第三胜义对四世俗,前三世俗如前,第四俗即有实证二空之理。若摄入第三胜义,但依假诠云:二空一实真理。若第三胜义,第四俗即有依诠云:二空证理。今第四胜义,废诠谈旨,绝言虑也,亦无八识定实异也。四世俗对四胜义,皆非一异也。

【疏】第四,真胜义、谛胜义者。答:第四谓唯真非俗,所以第四名胜义。胜义若初世俗,唯俗非真,故初俗名为世俗,世俗亦名世间世俗也。世间者,即是世俗。穷八识理,理者即真如,谓八识体即是真如,故经云一切法亦如也。

【疏】故非一非异,离四句等者,四句者,一句、异句、亦一亦异句、非一非异句。

【疏】前之心所望心至相对者,意前引庄严论颂,许心似二。现中明心所望心,辨亦一异,以第二俗谛对余真辨之。云第二俗谛是亦一异:摄末归本,不离本识,故名亦一,以心所摄其王故;作用差别故,故云亦异,王所、作用不同故。若对第二真谛,即非一非异,以诸法相如幻事故,不可论其一异。乃至将第二俗谛对第三真,第四真作法亦尔。问:何故不将第二俗谛对一真耶?答:第一真即第二俗也,同将十八界等。

【疏】今以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为论者,意云:今此间论文,将八识自相望辨,不对心所也。八识相望辨者,将第二俗谛对第四真谛辨者,第二俗是亦一亦异,对第四真谛即不一不异,以一切诸法如幻化故。真谛之中,心言绝故,不可论其一异,故与前别。云然前言不可言一异至理讫者,意云:次前论一文,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乃至无定性故。讫者,毕也。于第二真谛中明因果讫,今者但将八识约真俗相对,明不一不异,更不约因果说,所以但将第二俗唯对第四真,更不对第二真等明也。

【疏】此中义显至对第二真者,意云:望论本虽以八识相望,辨不一不异,若以义准,亦得此八识同前许心似二现心、心所等,对第二真谛辨其因果,亦无违也。如前心、心所相似,故云亦得等。

【疏】心所与心至第四真说者。意说亦得将前心与心所同此八识,以第二俗对第四真辨亦得,但是互显,理无违也。问:疏中既言第三真,何故不说耶?答:疏言对第三真者,衍文也。今若兼说第三真者,即与前许心似二现等文不别。又准论文,但言第二、第四,不言第三。或更解云:此间亦得将心王、心所同前心所等,以第二俗对第二、第三、第四真等说。

【疏】理实俗真者,生起于下第二俗等,而对真等有四、三、二重数差别,如下说。

【疏】第二俗穷其至实,乃至皆有至绝言故者,今以歒体相对,故有四重。如第二世俗蕴、处、界,则有八识,乃至对第二世俗敌体相对,对初胜义则有八识等。如也幻事,故不可论其一异。若对第二胜义,因果性故,如云假立当果,对说现因,或假立曾因,对说现果,故非一异。对第三胜义,并无我故。对第四胜义,废诠谈旨,即绝言故。以第三俗对第二真,因果不异。若对第三真,并无我故。对第四真,心言绝故。第四俗谛有二重:第四俗实有空门,诠理故,即粗也;若歒体第三真,二空门证理,即细故。若对第四真,心言俱绝;若歒体前三真,即无心言绝也。

【疏】谓用为能相,体为所相者,如识上有了别,用为能相;如受等,如领纳等,用为能相;如识自体相,性为所相;如非情法等,以生住等为能相,色等法体为所相。

【疏】以四真中计所执执有实,能所相无故。意云,将第一俗对于四真,且如第一俗,如执有实我用即为能相,执有实我体为所相也。乃至执法有实,体用亦然,一皆是妄执,故是无也。

【疏】若以第二俗事至所相无故者,如第一俗谛,妄执体无,若对四真,皆无别也,以遍计所执无体无别故。若第二俗,当体有八识等差别,若对三真,亦无别也,以三真中无实依他等能相、所相之作用故,故无亦别。意说非初俗对四真是无,即第二俗对后三真亦尔。以真中见分为能相,相分为所相,乃至一切应思者,约当识体见相辨也。见为能相者,为见分能取相故;相为所相者,相彼见所取故。问:与前作用为能相何别?答:前据却设,后约别辨。故一境上有能、所相,以七识为能相者,为能熏故;第八为所相者,是所熏故。又约本末辨能、所相者,第八为所相者,为所依故;七识是能相者,为能依故。亦如水与波,波依水起,即波为能相,水为所相。此亦应尔,或第八为能相,余七为所相,由第八能变种子,种子方生,七识现行。故约此理辨能、所相,或见相分为能相,自证为所相,以见相依自证分故。故前论云:相、见俱依自证起故,如牛头角。如前已说。或色法有质与用,用为能相,色体为所相;或生等四相为能相,法体为所相。

【疏】对二真亦无者,第三俗唯因果有别,望二真中而亦无别。第三真并无我故,第四真废诠谈旨故,所以真中亦无因果别。第四俗对第四真亦尔,第四俗有二空门,于第四真空门不立,旨诠俱废,故无别也。

【疏】此长行中,但对第四胜义,至颂中理通者。若长行论文,真胜义中心言绝故,但对第四胜义为言;若颂文云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若约颂中道理,皆通对四胜义作法。

【疏】心、意及意识者,即八、七、六三识也。分别外相义者,即五识也。八无分别相者,无实分别之相,假者不障,亦无实能见、所见也。又旧颂曰八无分别相者,即当新颂真故相无别。旧颂云非能见、可见者,即当新颂中相、所相无故。如旧颂中,但明八识有、无之相,不明八识真、俗之相。云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等,旧颂无此文。哲法师云:此旧颂翻义不同,故新经文翻之,将旧四句一一皆不尽理。如第一句中,心、意二字新、旧同,及意识不尽理,一滥第七,二不通五识,故新经颂心、意、识八种胜也。第一句云分别相义,据八、六通缘内、外,七唯内,五唯外,故新颂云俗故相有别胜也。第三句八无分别相,即言真中八识无有分别相。此语义虽不违,然不如新经缘见分能相,不论无所缘相分所相等,不如新颂相、所相无故胜。故疏主言:此颂无有别俗之所相,唯说有无差别之相也。此言极妙。无有别俗之相者,意云无有遍计所执之别相。唯说有无差别相者,意说八识识无差别之相,依他据俗,即有胜义真谛,故无也。又总解旧颂云:上二句是俗有差别,下二句是真无差别。不说真、俗相对,亦不说别、俗之相,但说有无差别能相亦得。以下说唯识义,疏有九门,此卷内尽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