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灵泰法师 撰
疏云显缘摄法尽义更别四缘。摄法尽义更别立者。即是四缘。亦于一切法尽。即是十五依处。亦摄一切法尽。即是四缘。依十五依处。别义说摄一切法尽。即十五依处。别义之上立十因。亦依十五依处上义差别。故立为十因。十五依处是法体。此十因者。十五依处上义用。用不离体。故论云。依十五处义差别故。在为十因也。因别体者。今言十因依十五依处。义总别故。立为十因者。约体用解。即十五依处是解。十因是义用。用不离体故。十因不离十五依处也。
疏云然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也。依声色。若言于于即通境。通所依根。若通境也。
疏云然大论三十八但有三种十因及五果体是依处于者。三种十因者。谓无记十因。谓种等事。清净十因。谓三乘无漏法。杂染十因。谓此十二支生死事。三种十因。如瑜伽论三十八说也。然三十八但说十因及五果。不明十五依处也。
疏云随一切法名为先故总为先故说是彼诸法随说因。由先有一切法体故即起名也。谓此名心。此名色。此名人等。谓皆此名已。即心中起俱作。诸名想声想如想等。既起想已。即起悟也。谁一切法体为果。能离染为因。即取此亦起语。为此随说因体。若法名想三。即是起染之来由也。即与唯识论意同也。此文意说。由先有一切法故。即诸佛如来证得此一切法已。即于后得起中依一切法上安立名字。随说十二静教十八界等。既有名已。其弥勒等诸菩萨。皆此名教已。即菩萨心中起尽。即取依。然谁名而谁一切。谓此是名此是心等。既菩萨菩。萨。与余有情说时。先菩萨心中起想。想能施说种种名言为业。既想想已即说之。故约起名。唯在于佛。起想即在菩萨。即取萨所起离言。为随说因体。或可由先有一切法故即尽者。佛证此一切法已。即谓今时释迦佛说十二部名教。今时释迦佛皆过去佛说名教。即释迦佛心上起想。依能离言教所安立。此是名此是名此心等。既起想已。然为余有情起言说也。此约广展转传来。即过去佛起名现在佛想及起语。此所起语名随因也。彼论文势似取离一切法乃至三法为体者。然彼显扬等论文势。似取离一切法之上名想语。即取此想语三法。为随设说因体。不唯取起语。为随说因体。
疏云然今此文正解彼意乃至心是离诸法因也者。然今唯识论文正解。彼论但取法名想三所起语。此所起语即名随说因体。所以者。但依处在随说因。故取语为随说因体。若不唯取语为随说因者。即论文应言。依不想说三者。随语因说者。即是语也。故知又但取所起语为此因体。此中则以能于语为因。所诠诸法为果也。即以名想为所依语。是能依由名想。方能起语耶。即言语正是诠诸法因也。
疏云语性总言即通三性乃至体实二性者若约假者。语声能表善恶故假名。假名善恶故。说语声通三性。第二约实我者。语声通二性。若在佛依语声。即是无漏善性。若一切异生。十地已来菩萨语声。皆是无记性。
疏云或可大乘离声无体乃至例难同所依故者。若前解名唯二性。即是实义。今者约假说者。则通三性。或可大乘名等依语假者。名等离声无体。既所依声即通三性。此名从所依声名。亦通二性。由如生异灭四相。即如所相者。为法体是善性。此能相生住异灭。从所依有依法体。亦是善性。有为法体。是不善性。此生住异灭。亦如所依法体亦通不善。又如何得之。法体既通三性。能得之令得亦三性也。非得等所依命根同分择灭之得能得道也。大乘即不在有法前得法后得也。但于法体同时。假立法俱得也。
疏云不可言三相是共有因乃至义皆通故者。若萨婆多说。生等四相。望法体是俱有因。所以四起所依体四相亦通三性。若法前法后俱得。即从所得法以所。前以能得之得从亦得之法亦通三性。然小乘宗。不立得与法体为俱有因。何以故。若法体在未来。即起法前得。至过去即得与法解不俱。又法体在过去。其法后得亦在未来。或在现在。法体既不同世。故不得作俱有因。又择灭非择灭无为。不蕴三世。其无为上得。即蕴三世故也。若名句文三。是自性无记。若名句文望三法体。即不是俱有因。亦不得于得能得诸法。所以名句等。是自性无记。又名句文亦不同威仪。威仪中即有缘威仪心。故威仪心等。其名句亦不因工巧。工巧中亦有缘工巧心。发工巧心。其名句等亦不同异熟。异熟是善是恶所灭故。故是自性无记。然小乘立五种无记。谓余四无记上。更立自性无记。谓名句文。今大乘难曰。不可说言三相是共有因。三相即通三性。名等非是共有因。名等唯无记法。我今大乘三相是假。所依法体即三性。名句文是假。亦从所依声。声既通三性。其名句等亦通三性。所以名句望。本是俱有因。生等三相与法亦是俱有因。得等是假。从所得法。亦通三性也。然大乘说名句等通三性者。亦约假说也。又大乘亦不说名等。与本及四相与法体等。为俱有因。假取他小乘义。大乘假说有俱有因。故说名等通三性也。然对法说名句等是自性无记者。随转理门故。今大乘说名等通三性。以佛身中名句等。是无漏善。又如对法说。五色根是无记。亦是随转理门。若大乘中根。亦是善性。以佛身中五根。是无漏善也。
疏云即依此悟随见闻觉知得者。即依此语。若随见色得随闻声。彼随所知香味触得随意觉一切法。后方起言说说诸义。故取能诠语为因。所诠一切法为果也。若大乘眼见名见闻耳皆名中。鼻舌身三名与。以是现量故。意识名觉。意识或通非量等。故小乘中见明同前。若鼻舌身三识名觉。以为香味触三是无记故。由如死尸。今及于彼。故言鼻舌身亦觉。若意识名知也。此即是约能见者说。为有见皆此等事已。此人即说言我见此事。我皆此事。我觉此事。我能知此事故。此由约能见者说也。或随彼所见等事。皆说诸义。故此文即约所见皆。事说。谓我句来所见。如是色男女等事说依义故。此文取约所见皆。事说。谓我句来所见如见如是色男女等事。或向来所皆。如是舌或向来所觉味等也。
疏云此即语即为所说一切之因。所说一切。即为能说语业之果。
疏云古师云所说一切法是皆因体者。解云。若古师说云。若一切为因故。方起言说。即一切法体。以为随说因体。言语是果也。
疏云然有漏无记随说因乃至染净此因唯此可解者。然疏主。已见瑜伽论中。有三种子因。便即傍疏义。既见此随说因。为简无记。即随说因。为简无记之随说因。为简杂染。即通说因。为简杂染之随说因。为简清净。即随说因为简清净之随说因。若无记即随说因。即是持业释。即能诠语。因是有漏无记性。所诠一切果法。通漏无漏三性等。即除佛语唯是无漏善性。故余十地已来菩萨。及一切异生等。能诠语声。皆是有漏无记性。即是所诠果法之中。得通有无漏及为善性。又十地已来菩萨及异生等。有漏无记性语。亦能说生死杂染等法。即所诠果法中。得有杂染恶法也。又若十地已来。及异生等有漏无语记。亦能诠种因之法。𥼆麦等法。即所诠果法。通无记性也。即是能诠随说因。是有漏无记性。所诠果法有漏无为三性等也。即是因唯无记法。果通一切法也。若无记云随说因。即是依主释也。即是诸佛十地菩萨。及异生有漏三性等语说种因。𥼆麦等无记事。乃至是有漏无漏三性等随说因。而诠无记事果也。即是能诠因。通一切法。所诠果。果唯是有漏无记性。若杂染即随说因。持业释也。即除佛已外。余异生等有漏杂染语。而诠有漏有为无。三性等果法。即是能诠随说因。唯是杂染性。所诠果法中。通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三性等也。若杂染之随说因。即依主释也。即是诸佛及十地菩萨。一切异生等。有漏无漏等三性语。诠生死杂染之法。此乃即是有漏无漏三性等随说因。而诠杂染等事。即是能诠随说因。通三性漏无漏等。所诠果法。唯是杂染性也。若清净即随说因。即持业释。所诠果法通漏无漏三性等法。即除十地菩萨。及余异生等说。说一切有漏无漏有为等。一切清净杂染无记等事。此乃即是无漏清净随说因。而所诠果通漏无漏三性等果事也。若清净之随说因。即依主释。即是诸佛十地菩萨。及异生等有漏无漏三性语。而说菩提涅槃漏清净等事。此乃即是有漏三性等随说因。诠无漏清净果法等事也。即是能诠语。通漏无漏三性等。所诠果法唯是清净也。今此中不取无记。即随说因杂染色。随说因清净。即随说因。以能诠语太狭也。此中唯取无记之随说因。杂染之随说因。清净之随说因。以是能诠通漏无漏等三性等宽故也。若哲法抄者。若一切异生及十地菩萨诸佛等说种因。𥼆麦等无记事。此等色名无记随说因。若一切异生十地菩萨诸佛等说生死杂染也法。即名杂染随说因。若诸佛及十地菩萨及异生凡夫等说菩提涅槃无漏记。此等即名清净随说因。果通一切有为无为者。问论中说无为。言语道断性离言故。又非言依。如何今说无为同于有为是所诠等果。思之。问准前于教体中。即说十地菩萨第六无漏识心也之上。依所有名等。皆是无漏善。何故此中即说十地菩萨所有漏皆是无记。即随说因。又问。其随说因。为取所依声。为取名句文为体。若佛声为体。大乘声体能诠名句能诠故。若取名句为体。其随说因应是假也(思之)。问十地菩萨及二乘等。无有杂染随说因也不(思之)。问前说随说因中。既有无记随说因。因无记之随说因。其十因中。乃至不相违因中。亦有无记。即不相违因。无记之不相违因。杂染即不相违因。杂染之不相违因。清净之不相违因也不(思之)。
疏云由如名等是彼释果乃至执着由见名字起者。若言是不想见。此文即无差本集论亦也。若无由如名字取相执着。此文即是师子觉文也。彼论意说。由名先故。即起想安立分虑。然想已后方起释。如能诠名字下。而取于境。即执前不是实名。执名下所诠色声等是实。能发语故。既见起执。执前所起想是实想。方起言说。即以名想见三。以为随说因体所起云语。以为果也。即以名想见三法。为语之依处。语依此三法起故也。今言如能诠名字者。亦得如由表义名言言名诠。今者能见能境也。今者但约至集论起见之时。如与能诠名下所诠境。即起执相也。
疏云问有何所以二论相违者。此中问云。何故对法中。即以名相见三以为随说因体。名相见三何起语即名果。何故唯识及瑜伽等论。即用法名想三法。以为起语之来由。而起于语。即用所起语。以为随说因。所诠一切法以为果也。故二论相违愿。
疏云二论解因果对法无著乃至不相违各据一义者。若大论等以言说为自体。以所诠一切法为果者。即约能诠所诠者。即以能诠为因。所诠为果。即用所诠是能诠之果。能诠之因即约能诠所诠。是能诠之果能诠之因。即约能诠所诠已因果也。若对法论中以生起为因果。即依名想见。而起言说。即名想见三法为能生起。以为因也。所生起语以为果也。即依名想见而起言说。即以为不想见三法为能生起以为因也。所生起语以为果也。二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也。
疏云故对法论云随说作乃至随说之能作观待能作等。随说者即是语也。能作者。即是名想见三法也。为名想见三法能作语。如建立十因次第者。亦如第一因果对。即第二随说因。名为能诠。已后九因皆是作者。是所诠果也。第三二能所对。建立观待因。即是观待因中。能受为因。所受为果等。第三远近对。建立牵引生起二因。即牵引生起二因。即牵引因去果远。生起因去果近也。第四亲疏对。即建立摄受因同事因。若据受因名为疏。同事因名为亲。第五同性异性对。即建立引发因定异因。若引发因。唯是同性相引名为同性。若定异因。亦应善恶业为因。而得异熟无记果。即各异性。第六相违不相违因也。
疏云又大论约贯通诸法境以说为因乃至不相违也者。若大论约所诠中。通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三性等。所诠境宽故。即以说为因。所诠法为果。若对法论中据染分相生。即以名相见为因。以说为果。即见执着。执着即是染分。故不通净也。
疏云然有人云唯三受为体乃至然领受中通能所受者。然有人云。唯通苦受摄为体。乃至然领受中通能所受者。然有解云。唯通苦受乐受摄受等。以为观待因体者。不然。若待心中情欲方求方求领合。可说。即以受为因体。亦有失。领受为因。方起情欲。即以所受合为因。情欲为果。又所受领合非是三体故。故知不得唯用苦乐等三受。为观待因体。然观待因中。亦以所受为因。能受为果。亦以能受为果。故知通能所受为体也。
疏云不可言欲欲不遍故非受性故者。句以见前言待情欲等求领合等。即言以欲为体。言非是受故。此言不通心故。有心之时亦无言故。能受是遍行心故。起立之时即有受故。故用受为体也。
疏云即观于此随能所受领彼所能受果。即有能受之中。亦有所受。即是能为因。所受果为因。能受为果也。
疏云或生住成得所此待与所生等为因者。若种子与所生牙等。为对待因。若水轮依风能得住。即与水轮为对待。此等皆是所受为因。所受为果也。问然此观待因。此等皆唯疏文中。既除外种望牙内种望现等。皆非是观待因。如何此文中又解第一句。三乘种性为先。其第四句。若约证得涅槃果中。第四句即是此观待因摄。若第四句约得涅槃果。种子生现行。即不是亲观待因摄。即取成住重。若生得中。即若取分分第二第三句等者。皆是此观待因摄也。若作此释皆胜也。然水轮风轮。风轮为因。其风轮即是所待因。水轮即是能待果。乃至地轮依金轮。金轮即是所待因。地轮是能待果也。此所待与所生等为因者。所生即是能待果。所待者即是因也。即所待与能待为因也。若求若取者。若求者即起情言。言得吃合等若取者。即从营为造作等事也。
疏云然此所待若能所受乃至四句别也者。此一段文大意者。若所待名因。即由所藉果起故。若能待是果。云能藉彼因力。其果方生故。故因位恒为所待。其果常作能待。待者藉也。故今作四句者。有以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如待苦有乐故。如有人有病苦受。望病得差而求乐受。既不见医师。即待苦有乐。此即用能受所待为能受。能待为果。有以能受为因所受为果者。如先起情欲为因。方求合等。此即用能受所待为因。所受能待为果。有以所受为果者。如人欲远行。观待语言为因。得有往来为果也。此即以所受所待为因。所受能待为果。有以所受为因。能待为果者。如先释领食为因。后方起情欲果也。此有以所受所藉为因能受为果。此一段文大意如是。
疏云二五分位别。解云。若受谓有苦乐应喜舍五受别也。
疏云作意等四乃至非领乐已不如于受者。若作意触想思。虽亦常遍诸心等。然触唯以触境为性。不能如受能领乐已。唯受能领乐已故。
疏云但除种子因缘之法乃至不尔应言得等流果者。若观待因。唯疏相待方是观待因。故上文言得增上。云用果即除种子因缘之法。如𥼆麦种望牙同种子望现行。皆非是观待因。若取此种望牙内种望现名观待因。尔者。应下文言得等流果。既下文不言得等流果故。余种子等因缘法。皆非是观待因也。
疏云问何故唯说因缘是牵引生乃至竟有何失者。此中何故说因缘。是牵引生起因摄。此因缘复是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四因摄。受观待因。是观待摄。亦是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四因摄。此观待因亦应是牵引生起摄。究竟有何失也。竟者究竟也。
疏云答曰不然已名远故名观待者乃至名相通故。解云。此第一解云。疏远相待非是亲者。方是观待因故。观待之名而疏远也。若亲者亦摄得疏。通有亲疏名通故也。
疏云又解若亲相待亦是此因乃至不说等流等此解为胜者。此即第二解中。亦取亲者名观待因。如解望种现行待内种子。皆是亲观待因摄。下文明果之中。但据疏远言得增上果。云用果不言亲者。则不说得等流果。此观待因亦得等流果也。此解胜前。如愚意者。此事疏第二解。即顺论文。以论文中说观待因中。即住成得名生及得中。皆有种子生现行故。故观待因中通亲因缘。于理为胜。文解观待情欲是观待义乃至故非此因者。即此中疏文。更无别解。即重成前第二一解。一解中唯取疏远者。名观待因故。即是能受为因。前受为果。所受为因。能受为果。方是能所受性。是观待因摄。若内种望现行。𥼆种望牙。非是情欲。能所观待故。亲者非是观待因摄。如种子生牙。虽不待情异种。亦能生牙。
疏云问若尔何故无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者。即我义问也。此中问意。要观待情欲。是观待因者。如是为因。得有往来业。岂却足往来。亦是情欲耶。
疏云答亦是内情欲所待也。若种子现行因缘等法。非是情所待故。非观待因。若情所待时。即非是因缘故。
疏云前说正义既所受中已所待为因。牙待于种亦可此因者。此中疏文。既无别义。即重成立第二解。第二解云。亦亲因缘。种生现行。亦是观待因。下文且据疏者。说得增上果士用果。不言得等流果法。亦得等流果。既所受中。亦以所待为因。如现行待种。牙待于种。亦是所受为因。所受为果也。
疏中虽有二解。取疏者为胜。今观待因。疏相待。不取亲者。
疏云且无记之因若无记即因唯有漏无漏性乃至皆准此去者。若无记即因唯有漏无漏性乃至皆准此去者。若无记即观待因。即持业释也。其因唯是有漏情。其果即通漏无漏三性等。如种因等事。即是无记观待因。然如有人欲种谷麦等因时。即先发愿云。我若种得此谷麦等种子已。时作本显。而将宜买羊牛作及业。而贩肉等事。即是无记观待因。果有漏不善性苦果。通无记事可知。若无记之观待因。即依主释。其观待因即通有漏无漏三性等。其果唯是有漏无记性。若杂染即观待因。即持业释。其因唯是杂染性。其果即通漏无漏三性等。如有人因造恶业已遭在。遂即发善心。即如龙树菩萨谛于行竟宫等恶事。既见余竟被煞。龙树菩萨。观待此恶事。即须发心出家得圣道等。即是种观待因。其果即通无漏善性等。有人引淫恶业已。即便还俗取妻子。即杂染观待因。其果即通有漏不善性。余法唯者。通果无记可解。若杂染之观待因。即依主释。其因即通漏无漏三性等果。唯是杂染性也。如有经释。外道或见佛或皆法。而起诽谤。即堕地狱。即清净观待因。其果通种满。余者准知。若清净即因。名持业释也。其观待因唯是清净无漏。其果通漏无漏三性等。若清净之观待因。即依主释。其因即通漏无漏三性等。其果唯是无漏清净也。然此疏中。既言无记即因。乃至名余漏等者。即不约瑜伽中三种十因解也。若约彼文者者。若无记因即无漏。文言难染因。知有漏三性法。即总名杂染。杂染因中亦摄得前无记因故。亦疏文即约善等三性。已解因果。应云无记因善因也(思之更捡章疏)。若善发力等所染者。若无漏种子。即从善发等染。若有漏三性法。皆从观等染不。问同异相性称故。名为因果者。若同性即善种子。生善现等自果。若异性如若善恶业为因。而感异熟无记自果等也。
疏云亦得因中与能胜清净之法者。即是圣道无漏现行也。圣道即是能证。涅槃是所证法故。故圣道名清净法。今即习气。依处中无漏种子。即与能证涅槃。无漏圣道现行为因缘。圣道现行从因生故。无漏种子即不与所证涅槃作因缘。涅槃不从因生故。勿见大论云。此因证得涅槃清净因。便即言牵引因为因。而得无为果。以无为非因生故。无为疏远故。下论文不说习气依处。牵引因得离系果故。故知此因。但与能证涅槃。无漏圣道现行为因缘。下论唯定习气处。牵引因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等。得等流果。若业种子得异熟果。若外𥼆麦等得增上果也。今此亲此三性之因。乃至能引等流增上果故者。此文意说。若因是善。果亦是善。因若不善果亦是善。若因不善果亦不善。若因是无记果亦无记。若无记因亦得增上果。如外谷等故。果随因性。此上皆约因缘能生等流果。或可因是无漏善性。果亦通无记。若有漏六度唯得四果。除离系果。若无漏六度。即得四果。余异熟果。若有漏无漏度六相资。即当得五果。即如变易身由无漏业资。感得异熟果。其无漏业所得者。实是增上果也。又如无漏现行。前后相引等流。若同时得四相。同时心心所法。则名增上果。故无漏得二果。若有漏善。亦得二果法等流。前后相分得等流果。同时心心所等流得四相。名增上果也。善不善性即通三性知。若善为因。即得二果。亦生善果。即是等流果。亦生无记果。即是异熟果。若不善为因亦得二。谓得不善果。即是等流果。亦得无记果。即是异熟果。若无记之因。因通三性。果唯无记。若无记因意得无记果知。即是等流果。若善恶为因而得无记果者。是异熟果也。
疏云如净因与近菩提为缘者。是解之。此疏中且约欲成佛时无漏种子。与金刚定为因缘也。不约已前见道等谛也。疏云此缘如前辨因。随何性果通三性者。如前约中无间。更解。或前念有漏心。引后念无漏果等。准前等无间缘作法。
疏云若以未来为因果非现在乃至义似未来无实未来知此立理也。此疏文中非因前为一。以果非因前故。而果故者。又别为一。以即是因前而果后故。若心缘未来境。即因在未来。其心心所果。即非现在。其果非在因前故。要因前而果故者。方得名为果故。今者亦不然。相分在现在。义似未来故。能缘心心所果。亦是现在。亦名因果。所以为因之法。若俱若在前。为果之法。若俱若在后也。如愚意知。若现在心缘过去。即是前因而果后。若现在心缘未来境。即是果前而因后也。即是非因前而果后。难意如是。
疏云体是六根即通八识五根为体果唯心心所知。若通八识。即是意根及五色根。为体即用六根也。疏云此前三果果性皆同因准可知者。若前无间灭依处。境界依处。根依处。此前三依处果法。皆同此三依处果。果皆是心心所。既是心心所。即通三性漏无漏等。且如境界依处中。若声闻人后起无漏心心所。唯缘安立谛。若菩萨后得智起无漏心心法。是无漏善性。若无间灭依处因。亦是心心所果。亦是心心所。即前念灭心心所为因为依处。后念心心所即为果。若境分依处因。即通色心心一切法。如他心起缘他心境因也。若果唯是心心所。即所缘境分为因为处。能缘心心所法为果。若根依处因即通色心。色者即如五色根。心知即是根。若果亦唯有心心所法。即六根若为因依处。心心所为果。问根依处中。既有等无间意根。即摄得无间灭依处。何从别在第五无间灭灭依处。答此通色心。约根彼唯心心所无间别也。
疏云亲助缘者其果宽狭乃至作用士用必同所作者。此文意说。若作用依处士用依处。此二依处。得果宽狭皆相似也。若作用士用皆同得士用果增上果。其中亲疏不同。如斫树时处名为所作处。即人功气力最亲作用名士用。除斧等名作具。作用即疏。即人士用及斧等作用。同于所作斫树等更也。
疏云此二果通摄漏无漏三性因亦尔者。二果即士用依处得果。作用依处所得果。此二果通漏无漏三性。亦如前有漏心为因。引生后念无漏心心所果时。即前念有漏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同时作意得四相等。名为作具。即是有漏心等作者作用作具。作用为因。果通无漏。若前念有漏心心所为因。能引后念有漏心心所。即前念有漏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因时作意得四相等名作具。即是此作具二果。通有漏也。三性心心所果。准去因亦尔者。即因亦通漏无漏三性等。此等漏无漏三性心等。皆用相应心心所作者。同时作意等四相名作具也。又如不善心起时。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同时作意四相等名作具也。
疏云然此二及前五无漏记即因乃至此随顺小乘依六识作法者。然此二者。谓作用依处。士用依处。及前五者。谓语依处。领受依处。习气依处。有闰种子依处。境界依处。即除五七无间灭依处根依处也。此上依处皆通无记。即因果通漏无漏也。只如作用依处士用依处无记。即因果通无漏者。即如有漏无记第八识。引生大圆镜智时。即前念有漏无记第八识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同时作意得四相等名作反。引生后念大圆镜智。即是无记因。而生无漏果也。若前语依处无记。即随说因。其果通漏无漏等。即是无记。能诠为因。所诠果法中。通无漏果法也。若领受法处无记。即观待因。其果通漏无漏。皆是疏远也。若习气依处。有润种子依处。若无记种子。即因能生有漏无漏果也。既是种子。必无记种子为亲因。而生无漏果法。若疏远定之亦空有也。即如玄资粮加行位中。熏修顺解脱分种子。顺决择分种子。熏在第八识中。此顺解脱分种子。决择分种子。既是有漏。摄相归性。同第八识无记性。即此顺解脱分。顺择分种子。名无记性。即此顺解脱分。顺决择分远能为缘。有漏无记种子为因。亦能傍资无漏种子。今生无漏现行。即此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种子牵引生起见道之中无漏心现行。即是无记。即因生无记。即因生无记。即因生无漏果。此解准方第二卷论云。诸有漏种子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若境界法处中。亦无记即因。其果通漏无漏也。如有漏心心所缘五尘等境。即是无记。其果通有漏。若无记。即因生无漏果者。若声闻人无漏后得起。则唯缘安立谛也。若菩萨无漏后得起。亦能缘安立谛。亦能缘除有漏五尘世俗境等。此有漏境。即是无记即因。其果通无漏心心所也。除无间灭依处。必无无记。即因果通无漏。彼无间依处所生二二果唯是有漏。以是有漏无间灭依处二因是无记故。不生无漏果。即如无间缘中。若前无记心为因。必不能引生后念无漏心果也。以因是无记。果必是有漏。若前念无记心为因。则能引生后念有漏善心果。或不善心等果也。若根依处中。必无依有漏无记五识根为因。而生无漏心等果。以根是无记。不生无漏果故。今此解中除无间缘根依处。无无记为因不生无漏果者。此随顺小乘依前六识作法。若小乘家。等无间缘。必前念无记心为因。引生后念无漏心果。必无有漏无记五根为因。能发生无漏五识果也。
疏云。若七八识无间缘无记即因果通无漏七有漏根六无漏故者。若大乘中。依七八识。作无间缘。即无记即因。果通无漏。即如无覆无记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时。即是前念无记第八识为因。引生后念无漏果也。若有覆无记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即是前念无记第七识为因。引生后念无漏果也。此等皆名无记即因。果通漏无漏也。此解前后因果说。若解俱时依者。即第六识依有漏无记第七识为根。而第六识起妙观察智。即是依无记根为因。除无间缘及根除因。乃至其无间缘因亦通无漏者。今此疏意。便无漏三性等为因。而生无记性果。有语依处领受依处。有闰种子依处。习气依处。境界依处。作用依处。士用依处。此已上七依处。因通漏无漏三性等。果通无记性。除五个因法。虽未解(思之可解)。若习气有闰种子二依处因即无漏。果通无记性者。必无无漏为亲因。而生无记果。今约疏远说也。谓如变易生死中。无漏有分别业为因。能成变易生死异熟无记果。即是无漏因。而生无记果也。又如前念无漏为能引已后后漏漏念已去无记心果。今约疏远说。若等无间缘。即培次唯除无间缘依处。及根依处也。必无前念是无漏。引生后念无记心果也。若前念无漏心为缘。即能生后念善心果也。亦无依无漏五色根为因。而发生无记心果。此除无间缘及根依处者。此依六识作法。若依第七识无间缘。十地菩萨位从平等性智为因。引生无记第七识。即是前念无漏为因。引生后念有漏无记果。即无漏为因。果通无记性。与无记为因。除无间缘及根。余因通漏无漏三性。此法六识为论者。问如目连入无所有处无漏定。而起欲界率尔无记耳识。及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常入无记。而亦起无记五识。五识即依第六分别根。即是漏即因。果通无记。如何此中依六识作法。而除根依处耶。应知。又解前疏云然此二及前五无记。乃至此随顺小乘者。此文意说。此二者。谓作用士用。及前五者。谓无间灭境界及根三。并前作用士用二。名为五也。此五中除却无间灭及根依处。余三皆无记即因。其通漏无漏。如境界中。如有漏无记境界为因。若有漏心心所缘之即是漏。若菩萨后得无漏心心所缘之。即果是无漏。此解亦得。
疏云色根意根若有异故者。若有漏五色根。是无记性。于五根为因。不能为因发生无漏五识。即无记为因不生无漏果。若六识前念等无间意根。心无前念无漏心为因。引生后念无记心果。亦无记心为因。生后念无漏果。此依前六识为论。大小乘皆同也。然萨婆多。五识即有俱有五色根。五识亦有等无间意根。若第六意识。唯有前念等无间意根。则无俱有意根。若大乘。意根中俱有中。如第六识。依第七无识根为因。第六识得入无漏。第七识依有漏无记。第八识为因。第七识引生平等性智。若等无间意根为因。其第七识即无记为因。果通无漏。如无记第七识引生平等性智。或无漏为因。果通无记。如无漏第七识。引生无记第七识。第八识为因。果通无漏。如无记第八识成大圆镜智。
疏云然此中士用作用唯约有情士夫用说乃至非但内有情也者。若士用根本。唯约人士夫用等。说士用也。谓人名士夫。士夫气力。能造屋室。屋室等得则成。名士用果。斤斧等名作具。又因人士夫。能与上经荣铢除锄禾别奉等用。名为事用。故下言得事用果等。不言得离系果也。今者亦通取士用。不唯有情上在士用也。法士用有四种。一俱生士用果。谓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二者无间士用。谓种子。三者超越士用。谓异熟果。四者不生士用。谓因圣道断烦恼。证得离系果等也。又解云。今亦通取非但内有情也者。即是地各等为士用地。各望牙等亲。故曰及锄引为作用也。然作用皆第三转声者。问作具作用云第三转声。士用作用如何亦具声耶。答然作用士用皆是第三具声摄。由假人能有作用故。是闻声中摄。由如择灭亦是第三转声中摄。择者慧也。即慧是证真如家之作具。即由慧故能证真如也。如眼识生已眼界及种乃至此约法为士用说者。然疏主解。即有难辨也。若眼根即是前根依处。及种即是前习气依处。乃至等无间所缘缘等。皆是前依根等无间依处境界依处也。今者和上解云。如异生时。即取作意能惊觉心王。即作意亲故也。其作意即是士用依处。若余同时心心所即疏故。即名作具作用依处。又云。然此疏又解。即种竟也。亦如眼识以眼根及种子亲故名作者。士用等无间缘疏。故名为作具作用。今文言如。不言即是也。若准疏文中。即离竟。若眼根即是前根依处摄。种子即是习气依处摄等。今将为士用故成离竟。等无间即是前等无间依处摄。若所缘缘即是前境界依处摄也。今将为作具作用故成离竟。惭法除解云。亦如眼识以依第六识第七识。即用第六识第七识为士用作用。稍无亲故。若余缘谓空明等。即作具作用也。
疏云人望擎牙人为士用地水为他用他用疏于人切故者。此即亲疏相对。外人望擎牙。人为士用。人即是亲也。以气力能锄却除恶学等擎牙。方约疏义。若地水等。即名作具作用。地水即疏也。虽也在士中。种约禾稼。若无人气力锄治其禾苗。无不善果实。又如斧等斫伐树等时。即人名士用。斧等名作具。即人是亲。斧等疏远也。
疏云。若依瑜伽三十八无记因中乃至及锄治为作用者。彼论以地水为士用。日及锄治为作具作用者。即据实道理解也。
疏云谓一切无漏见一切无为乃至引发因中摄者。此中真见依处。即前念无漏见现行为因。后念无漏见现行及证无为。与即生死法隔别。则今摄受因中。前五有漏法依处别故。于第六别真见依处。与前五有法别也。前五有漏法。则与无六依处别也。虽无漏见现行时。亦有前五依处。无漏现行时有所缘缘。即有境界依处。前心取后心。亦有前无间灭依处。无漏现行。亦有所依根有作意得四相等。为作具作用。即亦作用依处。虽真见有前五依处。五依处等意。即于前五依处中。如何依处得摄。其五依处不得第六真见依处摄故。无离境也。除见因果自果成种者。虽无漏见现行时。亦从自无漏种子为因缘。生无漏现行。今则除无漏种子因。无漏为因缘。即于生起因中摄成。是种子生现行。即彼发因摄。虽无漏现行。亦熏成无漏种子。今亦除即现行生种子。既是因缘。即后引发因中摄。今真见依处中。但取无漏现行。引后念无漏现行说也。
疏云。于后有为无漏能引后法也者。问其真见依处。亦现行引现行。与等无间依处有何别。答若彼等无间缘。即约前念心心所者。后念为开道依。今真见依处前引后者。即是见道。真见道中无间道。引解脱道及见道十六心。谓前在法智忍。引后在法智。法智引后在类智忍等。乃至道类智皆前前为因。引后后见道也。若从无始已来。初地见道最难证故。若得初已去。第一能入第二地等乃至如来也。故摄大乘论云。如竹破初节。解节第二能破。如是得初地。余地违能证。若俱舍论中。子从四生五。解从五生四。此文意说。若有学无漏心。从他四心无间而生。谓从前念有学心生。若从三界善心。谓此有学心无间。能生他五心。谓生他三界善心。及生后念有学无漏心。及生学无漏心。谓无学无漏心。从他五心生。谓从他三界善心生。及从有学心生无学心生。谓无漏心无间能生他四心。谓生他三界善心及无学心也。
疏云助成因缘名为摄受者。若前五依处为疏缘。能助成有漏因缘。若言心心所种子。种子今有身。方起有漏因缘。名心心所现行故。前五诸处名为摄。名为摄。有漏种子生有漏心心所现行。名为因缘也。故云谓摄受五缘有漏法。又由此六依处。疏增上缘。能助成无漏亲因缘心心所名言种子。今有力方从种子。生漏现行。即由此六依处。能摄受无漏因缘。种子生现行名因缘也。故论云。具摄受六并无漏法也。余因缘亲能生法者。即六因处中。皆除亲因缘也。
疏云然随所应有五有六乃至非心心所即便无故者。若有漏心心所。即具五依处。除真见也。若无漏心心所。即有六依处。谓无间或根依处境界作用士用真见也。此已上六依处。唯约能摄受有漏无漏心心所说。亦不约摄受有漏无漏五说也。非法有漏皆有五等者。若有漏心心所生。即具五依处。若有漏色。若有漏色不相应法。则有二依处。若有漏作用依处。士用依处。亦如色法生时。必法能造四大。能造四大望所造色法。能造四大。则名作者依者。士用色法不然。起亦有同时余色法。余色法及得四相等。及同类因等。望此色法。则余色法得四相等。名为作具作用也。又如四大种生时。皆从识变易。即识及四大种子。则名作者士用。四大不独起。四大起时亦有余。问四大及得四相皆名为作具。他作用言非心心所门即便无故者。若有漏心心所生时。即有五依处。若非是心心所余。既不相应等生时。即便无五依处。其色不相应。以唯具二依处也。此中前五通无记因。后一非也者。若前五依处。谓境界无间根作用士用。此五依处皆通三性。若后一真见依处。即唯是无漏善性。然此真见若证无为时。亦名真见。若断烦恼时。亦名真见。若前念引后念。亦名真见。
疏云谓三法通无漏也者。三性者。亦无记中有异熟生。威仪工巧通果。即前前是劣故。后后是胜也。即异熟与异熟为因名等。异熟生与威仪为因名胜。威仪与威仪名等。威仪与工巧为因名胜。工巧与工巧为因名等。工巧与通果为因名胜。初禅通果与初禅为因名等。初禅通果与二禅果为因为胜。乃至第四通果等准知也。若不善性法。唯与欲界作用。上二界无不善也。即色界中下名不善。与下品不善为因名胜。中亦不善。与中品不善为因名等。中品不善与上品不善为因名胜。若上品不善与下品不善为因名等。若性无漏以下自作法也。
疏云大论第五等云无记与染善为因乃至望现行亦同性故者。然有漏三性种子。摄相归性。同第八识无记性摄。然生三性种子现行因果。俱有善等故。亦名为善种子。随所生现行亦同性也。故云无记者善染为因。
疏云欲界法与三界无漏为因者。若欲界中生得善与生得为因等。生得善与皆慧为因名胜。皆慧之思慧为因名等。思慧与色界约修慧为因名胜。色界初禅修慧。与初禅修慧为因名等。初禅与二禅修慧乃至无漏为因名胜。准知。
疏云此唯自性设他性亦相摄乃至故非别性不相摄故。是此定异因。皆约同性说设性别亦相摄。谓是善恶业感得无记果。虽是异性亦法相称。为此定异因中。有善恶业因。感得无记果。即因此义。故云下疏文。以性论云则宽也。相摄者。谓善业定引人天第八识善业。不引恶趣第八识。以后相摄故。若善业不引恶趣第八识。不相称故。若恶业定引三恶趣第八识。恶业不引人天第八识。以后相称。恶业不引人天第八识。不相称故。自分中。自性与自性为因者。自性者谓善三性各望自性。准善恶业。感得无记果。以相称可故。即无记望善恶业亦名自性也。
疏云内为因内长养与长养为因如是等者。内者扶根尘。即扶根尘与扶根尘为因。内中长养色与长养色为因。异熟色者异熟色为因。等流色与等流色为因。故云如是等也。
疏云此相违不相违因通漏无漏果亦尔乃至令有为无漏不生无为不显者。若北俱卢洲长寿天徒等处。今有为无漏不生。无为不显故。此等处即与圣道作相违因。若得圣道已。更不生北俱卢洲长寿徒天圣。已更不生北俱卢洲长寿徒天。即圣道与恶。作相违因。
疏云然领受及此后三因同瑜伽十五云于彼生住等果不云余者乃至其性狭故者。然瑜伽上下。即两处文不同。若大论第十五文。与此唯识论中。同说前领受依处。及后三因。谓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此四因皆同。瑜伽论第十五。此四因中皆言生住成得。此四因宽故。余六因中狭故。余因中则无生住成得。又瑜伽论。更有一文。及显扬论同说。但于同事相违因。不相违因。不相违因。此三因中。即有生住成得。若观待因中。不无漏生得生住。然唯识论中。即四因中。皆有生住成得。即唯识中宽于彼。彼论说观待因中。唯望情故。作法故。彼论其观待因。体性狭也。其性狭者。性谓体性也。三十八唯依乃至不相违中唯此胜故不相违也者。又彼论相违因中。唯言生不言住成得。亦相违中据胜故。唯独言生。其不相违中生最胜故。能生法法故。相违中亦偏言相违生也。即会应显扬文。据胜说生也。
疏云应知大乘灭相虽不待因乃至非与前法灭为因者。如离满十因中。若离满相顺因。即与前清净法。作相违因。其离满相顺因。即能生后后离满法。若清净相顺因。即与离满法作相违因。其清净相顺因。即能生后后清净法也。其无记十因中。如霜雪等能损害禾稼等。前前青色生等不得起。令后黄死枯悴。黄色等为生因。生而等灭法为相违因。与后后枯悴黄色等为生因。而作相顺因。若死亦与禾稼等后后法作相顺因。令青色洪义得作相顺因。若尔死亦与禾稼等后后法作相顺因。令青色滋义。终法生故。即今前前枯悴。黄色不得起。即与前前法为相违因。与后后法为生因。
疏云初解与古来大意第二大同者。若论文中初巧解。菩萨地有寻等义。与古来解大异也。即取六因中因缘种为能生因。即取余因中及牵引生起二因中业种等为方便也。若第二余。与古来诸师释大同也。
疏云问曰何以得知生起因有业等种子也乃至不说有增上缘故者。此中问意。何以得知生起因有业种也。论文二处者。一即是菩萨地论文。二是有寻地论文。此二处论文。皆言此生起因是能生因摄。不说生起因中有增上缘业种也。
疏云答此谓不尔亦有文乃至生起之文中亦有非因缘种也者。此中答云。生起因中。亦有业种增上缘也。今亦有论文证云。谓大论第十卷中。问若十二支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十二因缘。立十二支因缘也。若依增上缘所摄者。十二支谓牵引生起引发三因。说非有因缘者。牵引因者。即无明及行。名为能牵引。识等五果种子。名为所牵引。故能引所引俱名牵引因。生起因者。即爱取有名为能生起因。生老死名所生起。即五果种子位已闰名生起因中。即有文中。即有业种增上缘也。故知生起因中。亦有业种增上缘也。引发因者。即通摄在二因中。谓牵引因中亦有引发因。生起因中亦有引发因也。故彼论即为增上缘中。说有牵引生起因也。
疏云又菩萨地等谁谓彼言生起因是此因也。如文意者。此中意言。又虽说言彼菩萨地中生起因。唯是因缘能生因摄。即菩萨地中生起中。亦有业种增上缘也。即如此大论第十。又是证生起因中。亦有增上缘业种也。即如次前引大论第十文。十二支牵引生起引发三因摄等。是其证也。除现行种及引现行异性种者。现引种者。即现行生种子也。引现行者。即是现行。异性者即善恶业种。感无记果等。其引发因。取种引自种。云引现行。乃至摄前因为自体故者。问此中既取引发等四因中未被闰种。未被闰种不能生现行。即是已被闰种收。不合是牵引因中摄。答若已闰者。即生起摄。亦□无过未闰者。是牵引摄。
疏云除引自乘及异熟增上等流果者。若引自乘中。若无漏种子。生无漏现行。是因缘故。今亦取之。无漏现行种子。今亦不取之。若无漏现行证无为。既非是因缘。今即除圣道证无为也。若等流果中有二种。一者若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名等流果。既是因缘。今即取之。二者假等流果。若由前世煞生业。今身短命报。亦名等流果。即名假等流果。实是增上果。今亦除之不取也。或亦取发业因中。现能熏种。乃至下名二有释者。若今此前疏中文。唯取种生种种生现。即是下二释中第一释云。虽有现起是能生因。如四因中生自种者而多间断。此略不说。然今疏云。或今取引发中现能熏种为因缘者。即是下论文第二释云。或亲办果亦立种名。如说现行谷麦等种也。
疏云即牵引因前四因小分除生起因者。今牵引因中。即除却增上缘业种子等。即唯取因缘种子。以牵引因中因缘种子。皆全未被润。去果远故。云今取牵引因全也。然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此四因中。亦除业增上缘等。唯取因缘者。然此四因中。因缘种子中。有其二种。一未被闰因缘种子。二释被闰因缘种子。今者不取四因中已被闰因缘种子也。今者唯取此四因中。未被闰因缘种子。故言四因一分。即是一因金四因小分也。即除生起因。生起因是已被闰故。去果近故。即牵引因。四因中亦不摄得已被全因缘种也。
疏云若被闰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小分除牵引因者。今生起因中。亦除增上缘业种也。然此四因中因缘种中。有其有显。一未被闰因缘种。二已被闰因缘。今者唯取四因中已被闰因缘种。似去果近故。除四因中未被闰因缘。因缘种是前牵引因。四因中摄故。故生起因全四因小分。并除牵引因中因缘种子也。次生起因中。亦不摄得。四因中未闰因缘种。亦是摄因缘者。种子也。
疏云此二种子既是因缘者。二种子者。无是牵引种子生起种子也。
疏云以此二因唯种子故者。既菩萨地。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也。
疏云以此二因唯种子故者。菩萨地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既言种子唯摄种子。唯摄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既菩萨地不言现行故。不摄得余引发等四因中现行生种子。为因缘者也。
疏云引发等四因内现行能生种乃至略而不说者。今菩地唯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者。以种子熏在本识之中。一类常相续。更无间断。若断烦恼。烦恼种子至圣道起时。方断不相续故。故菩萨地唯说二种子。虽引发等因中。亦有现行熏种子以为因缘者。以能熏现行德多间断故。虽第七识现行。亦常相续一切能熏。今约前六识现行多间断故。菩萨地略不说现行为因缘。虽说种子为能子。为能生因也。
疏云即此现行亲办果故乃至余四因摄者。今现行生种子。既是因缘。无此现行。亲能缘种子果。无说此现行。假名种子果。此现行生种子。无是生起因摄。如生起因中种子。既已被闰。被闰种子。无能近生果故。此现行才起之时。无熏成种子。此现行亦不生果故。故现行生起因摄。故现行生种子。非是牵引因摄。牵引因果远故。第二又解。此现行生种子。无六因中无下四因摄。谓发起定异同事不相违中。四因所摄也。
疏云此方便因亦有等无间所缘缘乃至非无小别至下当去者。此四因全六因小分。方便中亦有等无间所缘缘。谓观待因摄受因同事因不相应因。此四因中。亦有等无间缘所缘缘也。今且对前因缘故。故说等无间缘所缘缘。总言增上缘摄也。所余因位初二五九者。问其观待因中。既有生住成得。其生得中。亦有种子生现行是因缘。如何此中说观待因。唯是增上缘摄。答取生得中小分。如前已解。若第九相违中。既言离余相顺因。无与清净作相违因。若清净相顺。无与离余清净等种子。亦是因缘摄。如何论中说相违因。亦是增上缘摄(思之更问亦合文取)。
疏云若唯摄二不摄便狭者。若全摄生起牵引二因名结因者。则有大宽之失。以二因中有业种子故。若唯摄牵引生起二因。不摄余引发等四因中因缘种子。便有太狭之失。以余四因中。亦有因缘能生起故。
疏云彼有非因缘方便不摄故者。若唯取八因名方便故者。不摄牵引生起二因。增上缘业种等者。便有太狭之失。彼牵引生起二因。有非因缘故。今方便不摄二因中非因缘法。故成狭也。若因缘唯摄生起无摄增上。乃至不摄生起业种是太狭失者。问次前疏文中。已释太宽太狭失。何故此今疏文中。人熏解太宽狭失。此后解与前解何别。问答总熏解亦也。
疏云此中影略但以摄不尽不尽太狭为解而影取宽上如云虽知者。若有寻地。唯说生死因名结生因者。摄因缘不尽。是太狭略也。虽说生起因是结生因。亦影取牵引等五因中。诸因缘种名结生因。即尽理也。虽说余九因名方便因。摄生起因中非因缘法不尽。太狭名之为略。今亦影取生起因中非因缘法。诸业种等。名方便因。故尽理也。若前菩萨地。唯说牵引生起种子。名结生因。即摄余四因中诸因缘不尽。便太狭。亦略影余引发等四因中。诸因缘种。名能生因。或菩萨地。唯说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结生因。不说现行生种子。名能生因者。即名为略。虽说种子为结生因。亦显取现生种子。名结生因摄也。虽说余八因方便因。即名为略。亦影取牵引生起因中。非因缘诸德业种等。名方便引也。
疏云问何故以菩地因缘分二结生因亦名牵引种乃至即摄现种俱尽者。此中问意。何以菩萨地因缘分。二能生因。亦名生起种子。亦名牵引种子。虽有牵引生起二种子。唯摄得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由不摄得现行生种子。因缘不尽。有寻伺地唯立一生起因。次摄现行种子俱尽。
疏云答约闰未闰唯约种论故乃至亦无违也者。此中答云云。若菩萨地约闰未闰二位故。□分二种生因。谓未被闰生牵引种子。已被闰名生起种子。故论分二能生因也。既论文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既论文言唯种子。论文不说现行故。菩萨地唯摄得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是因缘。即不摄得现行生种子。名因缘也。若有寻伺地。约能起于果体是因缘。既论文但言生起因缘。结生因摄。不言种现故。摄得种子现行也。若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皆名能起于果体。是因缘也。亦不分闰与未闰。但以亲疏相对。亲者名生起。疏者名方便因。故者寻地唯立一生起因。二论文亦无违。
疏云不说增上业所摄者。菩萨地但说因缘种子。是牵引生起因摄。则不说增上业种等。是牵引生起因所摄。疏文何实。即是所字错作何字。论云。虽二因内有非结生因。而缘种胜显故偏说。解云。此二因亲因缘种显胜故。论文偏说。此二因名结生因。此二因中增上种疏随故。论文不说。若余八因即增上疏显故。论文偏说八因为方便。虽余四因中亦有因缘。即亲因缘随故。论文不说此八因中有因缘也。
疏云作意不与受。解云。此是经文也。作恶不即受非。即此刹那。如作恶业已。要经十念五念百念已后。方始受恶业之果也。
疏云非结生因实唯一种方便唯九者。非结生因。唯是生起因摄。非方便因。唯是余九因摄。亦是不尽理文。应言结生因通六因中因缘者。皆是结生因摄。若方便因四因全六因小分。是方便因摄。此尽理解。
疏云上来虽有二文者。二文者即是已前论中十依十五处。立十因二十因。与二因相摄也。
疏云又解除牵引生起者。此文既顺四缘依十五处。此文应言。又除习气依处有习闰种子也。既十因是用。十五依处是体。体用不相离故。明十五依处中。亦言牵引生起。亦无违也。
论云或种子言唯属第四者。此师意说。今取种子。即唯属十五依处。第四有闰种子依处。以种子名同故。故唯属第四有闰种子。虽第三习气依处。习气亦是种子异名。今亦不取之。以习气与种名别也。
疏云此有闰中不简去业不摄习气依中因缘种乃至取舍如前摄二因者。解云。若此师说。但言种子。唯属第四有闰种子依处。有闰种子依中亦不立业种。亦不摄习气等余五依中因缘种者。即取舍如前。虽有闰种子中。亦有业种非因缘法。而业种等随因缘种。去果近亲显故偏说。虽习气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余五依中。亦有因缘种。即余五因中。增上业种显。而因种随故。不说二因者。谓生因方便因也。远疏等别故者。言别者。此中即远近亲疏别。随显别也。
疏云此中即是前第一师义者。然此明十因等一段文中。合瑜伽论上下品中菩萨地有寻地。乃至四缘依十五处等诸违文处文。皆两师合释。若诸文中。初师总是一个师。而合上品文尽理释也。品文无别师也。非是前文第一师。即与后文中第一师别。若诸文中第二师。即总是第一第二师。更无别师。非是前文第二师。即是与后文中第二师别也。其余领受及下和合。乃至境界通四者。然准已下疏文。皆言领受和合不障碍。及自无间。或境界依处等。皆言依所缘缘等无间缘。皆有此四依处。今疏中言无间缘三者错也。应言无间缘四也。问领受依中如何有等无间缘。不可前念在受引生故。后念乐受。应问法师。又解。若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中。亦有等无间缘所缘缘也。如领受依中待古有未也。即是前念古受。引后念未受故。故名等无间缘领受依。即是有等无间缘亦得也。或心中故情色。即是有等无间缘亦得也。或心中故情色。即求显合等。即心中亦缘显合故。为境领受依中有所缘也。解二合前以为体故者。即是和合依处。不障碍依处。此二依处。色外体。即合已前依处。以为不障碍体也。然显处等无间依。和合依处。不障碍依处。然此四依处。皆有等无间缘。等无间缘有四依处也。然疏文中云。无间缘三者即解无间。或依处自体。但显解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等无间缘也。若境界依处。领受和合。不障碍。此四依处中。皆有所缘也。故疏文云。境界通四也。
疏云此二处全名亦显故者。若等无间依处。唯是等无间缘。此处更无非等无间缘。若境界依处。唯是所缘缘。此处更无非所缘缘者。今于二处。亦无余缘。即于此二处。等无间缘所缘缘之上重说为增上缘。若领受依处等。有是所缘缘。亦有非所缘缘者有是等无间缘。亦有非是等无间缘者。
疏云依所余者增上易故略不说之乃至皆增上故者。然瑜伽论文云。依所余者增上。此文易故。所以此论文不解也。若尽理解者。然十五依处中因缘。通六依处中一分也。即是第三习气依处依处第四有闰种子。第十一随顺。第十二差别功能。第十三和合。第十五不障碍。此六依处中一分有因缘也。若等无间缘。通四依处中有也。谓等无间依处。全谓领受和合不障碍。此三依处一分有也。若所缘缘。亦通四依处有也。谓境界依处。全余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中。一分有也。然增上宽所缘缘狭。其增上缘除自体一法已外。即与余法作增上缘。皆如佛位。心王已分。不然。自缘见分。见分除自体分。能缘余一切法。乃至心所见分亦。然若增上缘通六依处全。九依处小分。六依处全者。依领受处。根依处。作用依处。士用依处。真实见依处。障碍依处。此六处全是增上缘也。九小分者。依领受。习气。有差。无间灭。境界。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与此九依中。一分有增上缘也。若无间灭定中。若心心所情取起者。即第一念至第二念心。即是等无间缘摄。若第一念心望第四第五念心。即是等无间缘摄。若第一念心望第四第五念心。即是增上缘摄。或可等无间缘境界。二依处之上。重说为增上缘也。若不尽理解因缘互。第四有全种子依处。虽余五依处亦有因缘。但以增上缘。显因缘随故不说。若等无间缘。唯互第五无间灭依处。所缘缘唯第六境界依处。虽领受和合不障。与依处中亦有等无间缘所缘缘。而增上显中间二缘。随故不说。余有闰难文。无间灭境界三依以外。余十二依处。皆是增上缘摄。虽有闰种子依处中。亦有增上缘。而因缘显增上缘。随故不说。虽领受。习气。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依处。亦有余。余三缘。缘随增上显故。偏说增上也。若四缘与十因相摄。若不尽理解者。因缘者因缘。唯是生起因摄。虽余五因内有因缘。而增上缘显因缘。隐故不说。若等无间所缘缘。唯是摄受因摄。虽余观待同事。不相违用。亦有无间所缘缘。而增上缘。中间二缘。隐故不说。若增上缘。则余生起摄。受二因外。余八因合。皆是增上缘。虽生起因内。亦有增上缘。即因缘显增上缘。隐故不说。虽摄受因中。亦有增上缘。而增上缘随。中间二缘。显故不说。若尽理解者。因缘摄。六因小分中间二缘摄。四因小分增上缘摄。二因全说随说因相违因。及余人因小分也。论说因缘能生因摄增上缘。增上缘性。即方便因中间二缘摄。受因摄者。此瑜伽论文。即三因说此义也。既明四缘与二因相摄。应言因缘。能生因摄。余后三缘。即方便因摄。若四缘与十因相摄。应与因缘亦因摄。中间二缘四因摄。增上缘即二因全谓随说及相违因。余八因小分摄。此论文明因缘增上缘。即是能生方便摄。即不说中间二缘二因摄。此中前疏疏者。疏牒也。自余九因三缘所摄。乃至故论不说者。然余摄受因。外余九因中。即摄得因缘增上缘。所以瑜伽论但明十因中摄受摄。中间二缘即不说。余九因摄因缘增上缘也。即六因小分是因缘。余者是增上缘也。非方便因不摄二缘。观待因事不相违方便摄故者。此文意。说非方便因。内不摄所缘缘等无间缘。既言观待因事不相违四因。此因中既有中间二缘。不摄所缘缘等无间缘。既言观待因中事不相违。此四因中既有中间二缘。又说此四因。亦通方便因中。既有中间二缘故。故知。中间二缘。亦是方便因摄也。以余二缘亦名增上缘。故此三缘亦方便摄。若不尔者应大论能生因是增上缘故者。大论云。说能生因。既是因。即不说为增上缘故也。
疏云因中方便摄三缘能生摄因缘者。方便摄三缘者。谓等无间缘。缘增上缘也。
疏云若但言异熟即六识中报非真异熟乃至故言异熟生者。若论文但言异熟。唯摄得第六识。第六识唯名真异熟。故判不摄。得前六识中业感者异熟生心。以前六识中业所感者。唯不异熟生。不得名为真异熟故。故今此论文但言异熟生。即摄得前六识。中业所感者。唯不异熟生。不得名为真异熟故。故今此论文。但言异熟生。即摄得前六识。中业所感者异熟生。心亦摄得第八。第八识亦得异熟生故。如前第二卷论广说也。问。无色界既有善业感得。有异熟相续身不。若无有者。如何前论文。云无身命无能持故。答。虽无色身有余。亦得名身也。
疏云此中即显故道生法能善不受报论非也者。然此道生法即。是晋时人也。本是和洲短庶敬人也。俗姓㔁后因出家承事竺法护彼法师。以为和尚。此道生法遂改却。本姓即取竹法护。姓亦改姓。姓竹则名为竹道生法师。即取事和尚之佛姓也。状似众僧取佛姓。僧等亦不释某。某等此道生法师。即是生法师。与肇融睿法师因时人也。即生肇融睿此。道生法师造五种论一卷。善不受起论。此师意说。善业即不招无记异熟果恶业亦不招异熟无记果。此师意说。即同小乘中大众说。大众说唯有善恶二法。无有无记性法。若山河大地等。唯是善恶二性。若善业感得人身人身山河大地等。山河大地等总名为善性。能感业是善性。所感身山河等。皆名为善性。若由意业。感得地狱身及锄满烟炭刀即釰。地狱身及锄满烟炭刀即釰摄。契锄地等山河等。契锄地等山河等皆名不善性。以能感业是不善性故。河感得地狱刀山。山河亦是不善性。一切烦恼。况名不善性。即色界无色界。亦有不善性法。已上二界中亦有烦恼故。此道生师唯有善恶二性。无为亦取法性也。今唯识论中许有三性法。即许有善恶二业。能招异熟无记果。故古道生法师非也。二万劫□□论。此师意说。所有人身中山河等于无刹那生灭。于同小乘中。正量部能所说一却。曰相等三涅槃无名论四缘。若无记论也。
疏云同小乘中由有漏善亦感报故者。今唯论中说。善恶业能感异熟无记果。亦同小乘宗。然小乘萨婆多说。异熟无记法有情。有情有既有者。唯于无覆无记中。有异熟。异熟果唯是有情摄。即由一切有漏善恶业及不善业。能取异熟果。故名有漏取。从此善恶业。生此异熟果也。
疏云此位称长。至金刚心顿通二乘无学者。此明第八识。若名异熟识。此异熟识至十地满金刚小时。方始顿断也。此异熟识。亦通二乘无学位也。
疏云三十八等皆言法增等为自果也者。亦瑜伽论中明等缘果。亦因劣而果胜。如下品善法为因。有三品果。谓有下品果中品果上品果。若中品法为因。有二品果。谓中品果上品果。无下品果。若上品善法为因。唯有上品果。无中品下品果也。不善法无记法亦尔。
疏云对法唯据善法者。解云。然对法中。亦举善法为言。此合通三性法。为等流果也。
疏云谓煞生短命报乃至然既名等流果非同性果故者。且如有人由造煞生业。故死入地狱。受无量苦。后从地狱出。余煞生残业未尽故。不则裁截人中。亦定善业所感。命根令遗短假。如人布施修善等时。若三时无悔此善业。即成定善业。假既余师恶业。及水火资师等。皆能害假。其命根令短受也。若布施修善。或一时二时乃至三时。生悔令此布施等善业。于成不定业。此善业所感人。命应寿百年。即彼煞生等残业。裁截却余五十年。余得寿五年治也。据实而言人命短长。唯是善业感定善业。定感得长命。不善业定感得短命。犹如余残煞生等恶业。裁促不定善所感。得人令其短促也。即是增上果摄。今言由煞生业。得短命根者。即约相相随顺。一说果。随顺因故。由煞他命令短。故即由煞生业令自命亦短也。假名等流果。恶业促有业不同性故。非是等流果促。由无记果短长。皆似所感善恶业相似也。偷盗施行等准知亦尔也。言随顺相门者。果随顺因故。不是随小乘说。名随相门也。问余施行等等流果。如何行相。又问。如不煞等流长命等。是假等亦应。
疏云相似之义假名等流实业所感。此果名煞生业。感得人中短命报。假名人中。等流人中命根短长。实是善业感。非是煞一生恶业感也。
疏云此果即通有漏无漏唯是有为凡圣皆通者。此等流果通有漏者。即善生善。不善生不善。无记生无记。善无漏中无漏生无漏等。皆同性相生。名等流果也。凡圣皆通者。谓凡夫身中。亦有种生现行。行种。种生种。善圣人身中亦然故。小乘亦云通等流。似同因类因。相似自起地前生等。亦似与大乘同也。瑜伽等依处前后即通论者。依处者。即是随顺依处。此文意说。其随顺依处。即前念法望引于后念法通论前望后。名随顺依处。随顺依处得等流果。亦通论前念引后念。非约俱时法。名随顺依处也。
疏云以无为中不动相受灭三性真如为果者。此诸无为皆是离系果也。此中意说。若假实别论约除一者。即于真如上。约断烦恼中。名为择灭。择灭中分于不动想受灭。今者唯约究竟断灭。所得不动想受灭无为。即不约伏灭所得不动想受灭。此伏灭所得不动。唯是择灭故。故此中择灭不动想受灭约体言之。唯是善性。此三无为。皆是离系果也。今亦不取虚空非择灭。此二为无依真如假立。其二无为约实。即是善性。约假余一。即虚空非择灭唯无记性。故对法论云。胜义无记者。谓虚空无为择灭无为。又此二无为皆。不由断障所显故。若真如之上无色之处。显于虚空。缘阙之处。得非择灭。以此义故其虚空非择。不是离系果。论文既云。断障所显善无为故。此已皆显施。若摄假从实。前五无为。皆是三性真如体也。即此真如。名离系果。若据实而言。其真如体。唯是善性。名约除显。即名善法下真如。不善法下真如。无记法下真如也。
疏云然此果有义唯断烦恼障乃至亦不相违者。此亦不相违。此师意说。烦恼是系缚。所以断却烦恼。得离系果。若所知障不能系缚故。所以不断所知。纵断取知障时。不得离系果。断定障亦不得离系果。此师即是下文云。约后即真如中二择灭摄义也。若第二师说断烦恼所知障二。得离系果。此师即是下文。断所知障。亦得择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师义也。即据实而言。断烦恼得择灭无为。断定邻得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定障者即是受也。由断变易受故。得不动无为。由断不变易受故。得想受灭无为。若断所知障即得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今此等无为。皆约断障等得也。若非择灭无为。则不是断得但是缘阙所得故。若虚空无为。亦是不断得。但是不障。即故不虚空也。
疏云然三十八等但云士夫用乃至是士用果不言如俱因等得者。彼论云。士夫用者。且如有人。能占卜时。即人名作者。所有算子阴阳文书。名作具。即得他师。师彼亦名士用果。人如具生贩卖等时。即人名作者。所有[唐*馬]䭾辖笼等是作具。所得钵彼者。皆名士用果。又如人能造屋宅。造屋宅时。巧人名作者。所有斤斧等名作具。作屋成办。亦名士用果。乃至由人势力。种得田苗禾稼等时。人名作者。所有笔墨文书等。是作具。若得覆名果。皆名士用果。稼穑者种日被鈠曰穑稼曰者。如人种日时。下谷麦等种子。在于土中。乃至。未结实成势已成。皆名为稼。稼谓禾稼。若谷麦结实成熟。镐外收得。在于场上。仰断等已成。皆名为穑。即是鈠日穑也。此上明人士用。彼瑜伽。亦不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也。
疏云俱生无间隔越不生之士用果也者。已下四种。即是法士用。此四种即是小乘中义。如小乘中说。一者。但生士用者。即是心心所法。相应因俱有因名俱生士用。二者无间士用者。即是心心所等无间缘。名士用也。三者隔越士用者。即是善思业为因。为经隔多念多时。方得异熟果也。四者不生士用者。如断烦恼更不生证离系果也。名生此四。但言如士夫用。实不是士夫用也。唯假人所得名士用果。由如世间说𫚴足醉。此如𫚴足。而有三寿似𫚴足。故名为𫚴足。定不是足也。若醉多与酒。契牙颈刀煞等打破前贼。此但如有此破贼足士用。此实非是此是兵摄。即与丘丘在兵兵也。若即是人能主领行兵等用。今此俱生等四士用。但云如士用。实不是士用也。今大乘中说义。亦有四种士用。如正奥生等业。即得名俱生灭。今与他家作生治等。至明日后日方得等名。无及士用。灭和春间种曰。至壮间收。得麦等名。无为断烦恼。得离系名。不生士用也。灭可大乘中亦。有四种法士用。一者俱生。谓种子生现行。种子二无间士用谓种子种及前后心心所无间缘。余用闻前小乘。
疏云一者唯士夫为因所得是士用果因唯假者。非小实法。解云。此初师定唯取假人士夫。所得麦为士用果不。即法士用也。即唯取假人为士用夫。此假人体。唯是缘五和合。无有小实体。故四缘不摄得假人士夫。假人士夫。无有实体故。若因缘等四缘。皆是有体法。方是义。
疏云第二师意心心所俱等乃至假作者。具所辨事业等者。此第二即通取。若人若法。皆不士用。即心心所俱时。亦名法士用果。法土用果中。乃至俱生不生也。
疏云前师唯取有为小分为果体士夫力所辨故者。若前师意。说唯取。有为小分。即唯取假人为因。所种得田禾。生杌船等行下。造屋宅占卜。乃至如人作得衣裳等成辨。皆名士用果。若由里下中捣野等。不由人力种但自生者。不名士用果故。故唯取为小分也。此师唯取假人为因。所得名士用果。不取法士用果。问。既前师唯取假。若为士用果。未知由假者。所修行善业□六度等所得。三乘圣果禅定等。皆是人士用果。以不答亦是也。
疏云第二师即通无为多亦是果也体乃至从为名士用者。第二即通取法士用。即取俱生无间等不生士用。即类烦恼证得无为离系。无为者不生事因果。故云通无为。亦是果体。即取无漏种子。田法为作者。同时得四相作意等作具。方者与慧。俱时名作具也。今说圣等作具。皆从假人士用。为名施故。从为名者。增上谓余前四。余四缘果者。问前四果即摄一切法尽。如何言余前四果外余法。名增上果余四果外。何以为增上果(更)。次前解中。十因二因摄等即者。然此中上下文中。所有初师。皆是一个师义也。习气事文言。显诸依处。乃至得增上果一切名。然此中言功能者。谓诸法为因。能得于五。所以此因名功能也。若法士用依处。亦得此果。即六依处得也者。法中即是士用果。士用果中。同士用果故。并前五依处。故有六也。然疏文中。虽言法作用。应取法事士用。得异熟果。疏中不答法作用又作用名通故。若士用亦名作用。谓士用作用作具。上品亦有作用。谓作具作用也。故取士用作用。则前六依处同异熟果。然有人言。此中既言业种。得异熟果即疏远故。今疏作用得此果。即士用。士用以是亲故者。不然。其习气有果等。亦是亲故。应不得异熟果故。非也。或可作用士用。辨前五依处。即七处得也。此士用中有四种。俱谓生无间等。其作具作用中。不得有四种也。然此中说法士用得异熟果者。即士用果说也。
疏云若摄受五辨有漏法心心所二依受摄受一切有漏故者。若心心所即摄受五。谓心心所即有所依处。境界依处。无问依处。士用依处。余心心所。即余无间境界根三依果。皆心心所余等。不相应法。唯有作用依处二也。故知法士用亦有种子。得异熟果也。
疏云何以知五者乃至有二说此亦说此亦应尔者。何以知五依处。中得异熟果。即准下十因中。说牵引生起定异因事不相违五因。得异熟果。不说摄受因。得异熟果故。不取士用作用。得异熟果也。又准下士用有二说。若前师说四因士用果。唯假人士用说。即此间准五依处。得异熟故。此中初师亦人士用不说士用。而得异熟果。若第二师说八因得士用果。即通说法士用果。即此中第二解。或法作用士用。亦得有业种得异熟果。即是法士用中士用果也。即是七依处得异熟果也。今疏中说五依处中。得异熟果七依处。得等流果。五依处得离系果。有说。五依处得五士用果。有说。十一处得士用果者。此等解皆准下十因中得果。反多小作法。皆是正义。若余解或增多依处得五果者。皆是傍义非是正也。真实释。亦望自类现行者。若真实释中即前念无漏现行引后念无漏现行。或释亦望自类现行者。若真实释中。即前念无漏现行引。后念无漏现行。或见道引修道等。皆名等流果也。有说。士用作用依处。亦得此果。乃至此师即依得等流果者。然此师即四种法士用中。前三种说谓俱生。士用果中种子现行。现行生种子。亦是此间等流果。又无间士用中。有种子生种子。现行因现行等。亦是此间等流果也。
疏云无间灭法所望不同乃至故亦不得等流果者。若等流果唯是自界自地。同时下品法为因。引得上品果。即是因劣而果。胜可名等流果。今此等无间依处。即三心为等无间缘。灭善心引不善心。不善心引无记心。为无间缘。故等无间依处不得等流果后善心引善恶等同类。相引为无间缘者。即灭有所念上品为因。引后念下品心故。无间依处不得等流果也。若说法士用即士用俱得此果者。此师即是前第二师。余有法士用有四种。若取法士用作用离系果者。即是第四不生士用果说。若辨士用作用。辨前五即七处。同离系果灭。引领受依处。即八处也。不以证传者。其无为不由即待证起故。方有取证先成有故。又□依无为上立离系果。不于无漏有为上立离系果。彼有解法为清净观待因故者。然观待因中。有生住成得。得中前第七生生。疏文成得涅槃。成得菩提果故。今取得中唯得菩提。有为果故。故说观待因中。得离系果也。
疏云又待能证有所证于生住乃至有为之果者。此文意。唯其理领受依处中。亦证无为得离系果。即合六依处中。得离系果。即依领受依。中有生住成得。得中三乘种姓。为先内如理。作意为外分。佛出世善知识等为和合。证涅槃离系果。故云。于得中有离系果。故六依处中。得离系果。准下十因。得五果。论文中唯说五依处。得离系果。不说观待因。中得离系果。故今领受依处。五依处中得有离系果也。第二师。果说乃至十一依处得者。若领爱中有由人。方作得名士用果。又此第二师。即四种士用二。及第四说。如习气中。即种子生种子生种子。种子即是间士用果。无间灭中。即前心引后心。亦是无间士用果。真释中。亦有见道引修道。即是无间士用果。若证无为。即是不生士用果。随顺中亦有证得无为。是不生士用果。其有功能中有证无为。亦是不生士用果也。和合不障碍合前法为体。
疏云处与法士用果乃至故知依处亦尔者。处中不同士用果。然因与所一切法果。非士用果故。所果与因不相密故。又此士用果必是生故。但能显于法故。已下十因中。皆不言随说因得士用果。故知。语依处亦不得士用果也。今难曰若士用果。必从他生者。无为既名生士用果。无为如何得生。
疏云即第三中有非业者乃至异熟果便为太宽者。第三习气依处中。有因缘种等流果等。非是业者。若得异熟果。便为太宽失也。
疏云随顺处言唯自第十一乃至故非等流果故太宽失者。今第十一随顺依处中。亦引证涅槃。即是离系果。非是等流果也。及随顺依处中非同类异。无漏等法者。即如生得善引生。得善不同类等流果。生得善引皆思修慧。不异类非等流果。皆慧引皆名同类。皆慧引思慧名异类。思慧引慧思名同类。破界思慧引色界。初禅修慧名异类。初禅修慧引初禅修慧。名同类。初禅修慧引二禅修。名异类。乃至引有。皆准知。今此已上同类。同类同性同地相引者。皆名等流果。若异性异类异地相引。即是增上果。或有漏善引生有漏善。名同类等流果。有漏善引无漏善灭。是增上果。若俱时心心所。或是士用。无果漏引无漏。亦不等流果。若取此随顺依处中异类异界及引涅槃。有漏引无漏等流果者。即太宽失也。然随顺中有涅槃果故。□后非同类相引谓四无记中。若异熟引□□引上。引上引通果。此等皆非是等流果。又生善引。论云。分分善中。皆慧引思慧引修慧。又善中皆。慧引加行善中。皆。慧皆。慧引思慧等此。已上皆非是等流果。又不善中贪引嗔。嗔引痴等异类相引。又云。异界相引谓欲界中。皆。慧思慧。思慧引色界中修慧。又起色界中皆。慧引初修慧。初修慧引二禅修慧。乃至三禅引四禅引。四禅引无漏等。又从色界修慧引无色界。空处修慧。空处修慧引生。识处修慧。识处修慧。又引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引有顶修慧。有顶修慧。引无漏此。已上皆非是等流果。又无漏中见道引修道。修道引无间道。此等异界亦非是等流性也。此已上法。若同类同类。相引同界同界相引。又上引上。上引中。中引上。上引上者。方名等流果。且若无记中上品异熟引上品异熟。上品异熟。引中品异熟。中异熟。引上品异熟。此等即如无记中上品异熟。引上上可知。此等即是等流果。又威仪中上引上。上引中。中引上。此即是等流果。乃至通果亦然。又生得引生得善。生得善中。亦有三品等。又论分善中。皆。慧引皆。亦有三品方是等流果。又思慧引思慧。亦三品相引方是等流果。又加行善中。皆。慧引皆。慧也。因思慧引思慧。方是等流果也。又初禅中皆慧。引皆。慧亦是等流果。乃至第四禅中皆慧。引皆。慧方是等流果。乃至有顶地。引有顶地。方是等流果。若初禅修慧。引二禅修慧。即非于等流果。乃至无所有处修慧。引有顶地修慧。亦非是等流果。无漏中见道引见道。方是等流果。修道亦是等流果。此已上是等流果。然虽顺因。虽异界相引。但不相违。名为顺随。且如生得善。引分善中。皆。思慧分。善引加行善中。皆。慧。皆。慧。引思慧。思慧。引上界修慧。修慧。引无漏。无漏。证得涅槃。此等皆不相违。皆相随顺。所以名随说因也。自处亦摄。俱时及后同类诸法者。圣同时相应心心所。及得四相。又前念引后无漏。此等皆非是离系果也。若无为方是离系果士用处言唯自第九。乃至亦引增上等流果者。然人士用中即无等流果也。唯有增上果者。法士用中亦有等流果。如四种法士用中。若俱生士用中。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又无间士用中。前念心心所。引后念心心所。及种子生种子。此等即名等流果。余中亦有太宽。乃至若不摄。彼便为太狭者。此疏中有二解。上果此即第一。不解增上果也。十五中四境界障。即此四处及十一小分。是增上者。皆是增上果摄即是四□。十一小分同增上果。即是太狭也。若习气随顺真见士用四处。外取十一处。是增上果者。即太宽失。此十一处中。亦有得四果故。若不摄习气四处中。四处中。前四果别此四处。又别有增上果者。不摄即太狭失。
疏云引后同类等者。即真见中亦有无漏现行。引无漏现行。无漏现行。即不是离系果也。领受中亦有不得士用者。然唯前论文中。既言习气处。中得异熟果。乃至真见中得离系。今此文中返彼文。应言如习气中。不得异熟果。乃至真见中。不得离系果。亦应言士用。中亦有亦有不得士用果。即疏中言领受依处者也。如士用中有不得士用果者。如人本意他家。不便与作生俗。作生俗。了其人不唯得他其人。若得是士用果。其人若不得唯得。即所得名增上果。若作此外亦违下文。下文。云虽士用果。所亦得此亦增上果。答于所得士用果。果上义说为增上果也。如愚意者。士用中亦有不得士用者。即如人及等与他作生活。其人。虽与他作行在种由等。即不得及。故名士用果中不得士用果。或此增上唯应难狭四依处。得果故者。此第二解。即增上果说也。若者十五处名增上果。若余前四处。若唯取十一处。名增上果者。即太狭先。即唯狭而无太宽失以不。摄得四处故。十一处中亦得四果。即总名增上果。四处得四果。即总名增上果。四处得四果。何故不名增上果。故知。四处虽得四果。即此四处。及四果总名增上果。即不狭也。以异熟因熟时。知果相违乃至得异熟果者。答异熟时即善恶业种。望异熟无记果。性相故。名异熟因者。果相习气处亦未亦知果相故。于习气中。说得异熟果也。
疏云以等流因必下等法与同上法乃至故论说者。等疏因劣而果。若随顺亦胜有为行。亦因劣而果胜故。于随顺说。得等流果也。
疏云但是士用处必士用不可同前言此处亦得非乃至所得士用亦不得增上等故然余四处有四因果有不得者。如随顺处言得等流果。此随顺处。亦得非等流果。真见处中言得离系果。此真见处。亦得非离系。及前习气处中。亦得异熟果。此实亦得非果熟果。即余处论文。中皆言此非处亦等。其士用处。中论文有无亦非得士用果。但言士用处。此处亦增上果等。但是士用处。忘得士用果不可言亦非也。于士用果上义。为增上果也。若望法为因。即亦取者。取法士用中摄士用。亦得异熟果。
疏云论文中不说得今义唯与处不同无妨。又观待因及士用作用滥故。故即八句义。八句义之中。皆取观待士用。而之余因无监所以不也。
疏云大乘起因非因缘故者。若大乘中善恶业异熟无记名言。非是因缘也。若萨婆多宗亦因余。然作因余五因。谓异熟因皆是因缘性故。颂五因因缘性以士夫。而观待不故。不说得者。然观待因既说假者。士夫待所待故士夫不得离系果。故不说观待因。而得离系果。问。观待因中。既有生住得。得中既说涅槃。如何说观待因。不得离系果。应问法师清净有为引故者。若真如即名离系果故。其清净十因中。引因藏是离系果。何以。故唯是清净十因中。唯取有为无漏种子果故。名引因。引因。无漏种子。无为即非是离系果。其引中无漏种子所生现行。无漏能证无为。所烦恼故。故无为名离系果。故不说清净十因中。引因而得离系果也。
疏云既尔即所缘缘余三缘得乃至无得间缘亦名士用者。此第二师。即法士用果说也。即说八因三缘。而得士用果。唯余所缘缘以外境之上。无如士用故。虽前又虽立等系种等。系士用。皆是假说也。如何得具余三缘。四种法士用中。若俱生士用中。即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及无间生士用。中即有种止等皆是因缘也。若无及用中。即有等无间缘也。增上缘通。故士用亦得异熟果。但此中不得。第四不生士用果也。此下明十因四缘。得五果。皆如前十五依处。得果择灭。皆同也。
疏云此增上果乃至四缘者。此增上果故。不尔前所用为四果之用。外因所得所不同果各别也者。此第二解。不增上果说。即十因中。唯取随说因相违因。此二因重人因小分前四果。外余法方名增上果也。然不相违中摄无为。如何增上者。此中问意。取同事因。不相违因中无为。及摄受因中境界处。亦有无为。无为。境因生心心所法果也。无为为因也。其因事不相违因。既前境界。处以为体不取之故。但说于因不说处其随说因中。虽有无为。亦不取之。所以故彼所无为唯是果。由意说为因。所无为是果。故随说因中。无为不令他为因。但为果故不取之。居真见中。虽有无无为是离系果。亦不他为因处。皆与他作果故。不取之。所以唯取摄。受同事不相违中。无为为因。而得增上果故。今为问。问云此三处中无为。如何得增上果。今此疏且举不相违者。略举方隅也。答十因皆得果乃至观待等亦然者。此中答意。若十因皆得果。无不得之者。此三因中。言无为得增上果者。与一切法。俱不相障碍。其所不得无为为。名得增上果。今言无为得果者。其无为亦取与果之用。由如随说因。由一切法为因所为果。其所一切若自在本处亦与之。言因不相及疏也。此无为为因亦尔。又如观待因。亦疏观待其因果。亦尔不相及仍名为因。此无为为因。不同小乘无为是因果。仍不得名因果。应不同小乘中说无为是因果。无为是六因中。作因摄无为为因之时。不得五果也。无为五果中离系果。摄无为为果之时。不六因生。今大乘亦说无为有因果。由圣故方证。无为圣为因。无为是果。由无为为所境。心心所缘之。无为为因。心心所为果也。
疏云明缘所生法文应明缘所生法文应明缘。故住缘缘是正论者。缘所生者。是第四句。彼彼分别生也。明所生分别心心所。即便生四缘体故。四缘是正论虽明缘所生不缘故者。此第二云虽明所生等。彼彼分别生义不明四缘故。故四缘。是论既以缘生法相作缘。多小乃至何以解用者。本识中种作三缘故。四缘是正论。辨体体者。即是四四缘用者。本识中种作三缘。故四缘是正论。辨体体者。即是四缘是。四缘是诸体用者。即第□卷。由一切种识下第二师。论云。此生等流异熟增上果。故四果名一切种名用。若不四缘体。何以得辨四果用也据瑜伽等以士夫所得。为士用果。乃至故二师皆是者。今此瑜伽文意者。商量取此论士用果。中有二师也。然论中。虽明士夫所得为士用果。大论亦不相违法。为士用果。故此中二师皆是也。然十因有漏无漏无漏。有为无为者。有□漏无漏分别者。若十因中三因。通无漏有漏。谓随说因观待因相违因。若随说因中如来随说。无漏语为随说因。亦说法则。有漏及无记语。为随说因。说之云事也。若观待因。或因有如来无漏法。及真如等法为观待因。诸外道起诽谤心随于地狱等。若相违因中亦有无漏。无漏与有漏法。正是相违因故。即十因中随说因观待因相违因。通有漏无漏也。七因唯是有漏不通有无漏也。若清净十因中。亦三因中通有有漏也。谓随说因。即凡夫等语为随说因。亦说清净无漏等果法。无漏漏为随说因。亦说清净等法。若观待因中。亦由杂染等法。为因而生无漏果。即如人因行恶事遭去。即心得圣。若相违因。一切恶事与无漏法相违因故。清净相违因。亦得有有漏法即清净十因中。有有漏七因唯是无漏也。若无记十因中。随说因观待因通无漏。即佛清净无漏语。及异生语为随说因。亦种田麦等无记事。若观待布施修善。而种田等。或观待恶业而种田等。即无记观待因中。道有漏及无漏法也若无记相违因中。不通有无漏。唯以霜等。损实禾稼霜电与禾稼等。为相违因故。问。唯论文中说摄受因中有六处。其十因及无记十因中所摄受因。中得有。如何得有真见依处。真见依处。是无漏故。若无记中摄受因。无真见依处者。如何说依处体。而辨十因用。又如何名真见。答。但五受处因也。真见可知。二有为无为分别。若十因观待。因摄受因。同事因。不相违因。此四中有无为为同见也。即观待因观待无为为因。而修行善法。尔灭法别诽谤。无为而堕地狱。皆以无为为观待因若摄受因中境界依处。亦以无无所缘境因。而生能缘心心所果法。即所缘无为为因。而能缘心为果。同事不相违二因。前因为体故。同事不相违二因。亦有无为为因也。引发定异等因。虽有无为即是离系果。摄受非是因摄故。不取之故。四因中得有无为为因也。余六因唯是有为法故。若十五依处。即领受依处。境界依处。和合依处。不障碍依处。皆得有无为为因。准十因中作法。余十一处。无有无为为因也。其前随说因如来说者。准楞伽经说偏三身。若作身为三业人等。是异生等唯说处蕴界等三科法门。布施持出六波罗蜜等法门。若报身佛。谓十地菩萨法如他法门。诸世界用等。问。如何大论等地上所修名大波罗蜜多。又如何得十应而显十地。答。约有名如约。答法身佛说。不生不灭法门。然法身一分无言。说化身佛。如约如化法门。约如化法门。亦即是十地菩萨之法门。若化身佛□身。佛说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法。即化法身佛法门也。
论云本识中种容三作缘生现生现分别等者。前第七卷。由一切种识以下。至应辨正论以上论文。即是举果已显因也。果者即是彼彼分别生也。因者谓缘十因二因十五依处等。即先举彼彼生分别之果。以显能生之四缘等。今此本识。中种以下论文。即举因已显果因者。即是本识中种子是也。果者即生现分别等是即即云。言通摄心心所。若见相分唯自体也者。今者生现分别。分别之中亦有不相应法。相分见分等不相应等。皆以识为体。今唯识为宗论文自言生现行分别也。
疏云无非识种子者。意说一切法皆识种子生。无有一切法。不识种子生也。
疏云总而言之一切相见分等法皆有此缘非无识种生故者。今言生现分别者。即亦通生知法相应。见相分等是因缘。非唯生识。名因缘也。
疏云然见分中余五七识乃至第六有时缘者。今余五七识。五七识不能缘种故。前第四卷之中。不五师义。亦余第五识。见分缘种子也。然第八识见分。能一切时缘种子。第六识见分有缘种子时。有不缘种子时也。
疏云谓有种子于现行法乃至异现行等皆是增上缘者。能助与者。即根种子。助持识种子等。作意种子助识等。识等者。谓心王及心所。故名二也。即前第三卷云。虽此亦能引生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也。此等名助与力。故名增上缘。又虽无助力。但不相违。亦是增上缘。如眼识种子可识。现行皆。不相违。即增上缘摄也。
疏云然无漏种子与有漏现行乃至非不故非也者。此第一解无漏种子。亦是增上缘。亦是不相违因中摄。然无漏种子。即不与有漏现行为生等。不相违增上缘也。若得无漏起现行时。能损有漏法。彼无漏与有漏法。而不因故。无漏种与有漏法。非为因也。故无漏法与有漏法。非作增上缘也。故□去无漏法也。
疏云或亦是此缘现未为障故乃至令不生之缘也者。今此此第二解无漏种子。亦与有漏法作。不相违增上缘。虽异生凡夫身中。亦有三乘无漏种子。在亦不□三性。有漏等生现行。所以有漏烦恼等。皆得生故。虽有无漏种子。亦不相违故。又如受变易身。无漏有分别。一能招变易身细。异熟无记果故。现□为□故。必不生故者。若有漏生现行时。既能有漏烦恼等法。有漏烦恼。既破已。□不得生故云。以不生故。此中但□有漏现行。即无漏现。是已令有漏不。故云。无漏法与有漏法。亦作不相违增上缘也。此后解为胜。
疏然此总言于见分中通与一切乃至与别也者。若至佛果位。无漏种子生现行。亦是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也。若佛果位。五识六识七识八识见分。皆能缘种子也。若佛果第七识平等智见分。第八识大圆镜智见分。即一切时约种子。虽非此解佛果位。八个识见分缘种。于理为胜。
疏云此文总也不自地识小相作三缘者。此论文中总说也。不□自他等具缘多小。应言自身他八识相。唯有增上缘。所缘缘。自身八识互相。即八于七有。七于八无等。下文自明。
疏云因缘有无前总门中以定余余诸者。总门者。即是前论文云。现起分别。展转相望。容作三缘。无因缘故也。
疏云此中分别既摄见相分等乃至是见分也者。此言生分别者。摄色不。相应法见分相分等。由他种子等生也。非唯生见分名生分别色。不相应等法。以识为体。皆名不别。今唯识为□且举言生现分别也。偏举识也。
疏云即前六识或且第八识似他处故者。若眼等五识。亦托他根尘为本质。而起相分也。若第六识。能缘他扶根尘一切法。以为本质。而实起相分也。多第八识唯能变他扶根尘等为本质。疏所缘缘。不能变他种子。五根等也。
疏云于四缘中二定无也。谓因缘等。无间缘无也。
疏云第八若有七必有者。若第八识为所缘。即是通依根所缘故。第八识故七识必有也。据实而言第八识。若有第七识。必有以第七识。常无间断故。第七识缘第八识故。若有第八识时。来必有前六识。且如第八识生上界时。鼻舌二识。唯言界系也。眼耳身三识。初禅系无色界中。虽有第八识无五识。若入灭尽定无想定等。虽有第八识。无第六识也。问。准此论文。第八识非扶前七识。如何余处说定中。先第六识变起无□等□像。其第八识扶第六识无漏相分上。方第八识变起。有漏言等。令他有情得受用也。答。定有□先也。
疏此一行法故不问八者。此行门也。具约第八识为问。余七识即八于七有七于八无。即第八识约第七识为问。六识即第七于六五。无一有余六于彼一切皆无。即余第七识。即彼第六识为问。能五识即第六于五无。余五于彼有。即第六识五识等。各不相缘故。乃至同类异体心心所为等。一行为皆准知。由如前第六卷中十烦恼等。尔见为问。余九烦恼得相应增上二缘。必不同时故。等即余贪转嗔为问。余八烦恼等流。有云。第七唯约一行相门。第八处有余门无分别。故不同也。此说疏也。知论云。第六于五无余五无。余五于彼有五识。唯托第八相故者。然今论文。且业果说。前五识不缘第六识。若约已知菩萨。无漏第六识中反起果色等。五尘法处前摄。实色五识。亦能缘第六识中。法处色也。
疏云前第六聚容作三缘生后自第六识聚余因缘者。此论文意识。若前念第六识。引后念第六识。即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唯余因缘。
疏云此中不□阿罗汉后心等无间缘也者。若阿罗汉后心。第六识末后心。若后念缘前念。后有所缘缘亦有增上缘。若余第六识。余识唯有增上缘。
疏云皆非种子者。今者皆是现行。现行所以非是种子。
疏云若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者。此是观所缘论中颂文也。功能者。即是种子。即是前念现行相分种子也。
疏云彼随经部因果异时既非现境生五识故者。今□菩萨随经部师。因果异时意故。所以后念五识缘前念相分。然经部师宗。俱有后念五识。缘前念相分云意。亦无论文后念五识。缘前念相分。然经部师说因果异时者。即前念种子生故。后念现行。后念现行生前念种子。即前念五根生。后念五识也。要种因灭果方生。故名异时。
疏云后念云识带前相生故者。即后念五识所虑所托。前相分。故名所缘也。
疏云即以相分为行相本质为疏所缘缘者。即前念所生现行相分。名行相前念现行相。前念现行相分为本质。疏所缘缘也。不取前念相分。所种子为所缘缘。五识不缘种子故。今此菩萨。说后念五识前相者。不正义也。故五后见者。问如何名□。又问。前师中说菩萨。既随经部因果异时。即应第一念五识。现行相分熏。□念相分种子。念相分种子。能生第二念现行相分。方被第三念五识缘也。乃至第七识亦然。
疏云若后已前为所缘缘自身八识乃至即双熏彼二分种子者。今此后论文。因□菩萨随经部师。因果异时。说五识也。前第一念缘五尘时。有五识上相分现行。熏成相分种。云师第一念至后第二念。即生相分。现行后第二念。五识缘前念相分。即五识前后。亦具三缘。今说后念五识。缘前念相分者。有时有非一切时皆有也。即因乘前□菩萨五识后见。缘前念相分。道理即傍乘义。便解前七于八所缘。容有似熏彼第八识相见种故。若前七识熏自类七识相见分种子。即有前第一念。熏自类七识见相分种。见相分种。至后第二念。即生见相现行。以不是业感。故云前念第七识。熏自类见相分种子。至后念即生现行也。即如前后念五识。缘前念分相者。意势相依前念。亦是影像相分。后念亦是影像相分。即前念相分。熏种至后第二念。即生现行。即后念五识缘也。今若七识。能熏彼第八识相见种。已此相见种。生现行已。若相分被他第八识见分。彼他第八识自证分缘。即名第八识缘前七识也。即七识能熏现行。七识现行名与第八识为疏所缘缘。第八识缘自见相分等。名亲所缘缘也。即前七识相分中。为能熏彼第八识。相见种子。相见种子。至后第二念。未至现行。既第八识见相分。未被业感。即不生相见现行。此第八识见分种。要经百千年。经其生两已。若被善恶业力招感。此第八识异熟识见相分。方生见相分现行也。故七识前念熏第八识。既不被业感。至后第二念。即不生第八见识。相分现行也。又如五识缘第八所变本质。色等五尘五色相分中。熏他第八识相分种子。如前影像相分中。熏至第二念。即生本质山河等色等五尘。故知前念七识。虽熏他第八识见相分种。至后念。即不得生第八识相见分也。
疏云自证等种生自证分堕应亦尔者。若第六识缘。他第八识自证分。即第六识相分为能熏。他第八识自证分种。自证分种。后经百年千年。已被他有恶业感生自证分现行时。即被第八识证自证分。缘自证分时。作亲所缘缘。若第六能熏现行相分。与第八识证自证分。为所缘缘。若第六识缘他第八识证自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为能熏。他第八识证自证分种。第八识证自证分种。已后彼业感生现行时。即被第八识自证分缘。此证自证分也。即第八识中。能熏现行相分。与他第八识自证分。为疏所缘缘。所熏第八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生现行时。与第八识自证分。为亲所缘缘。此前七于八所缘。容论文皆是异师说。不正义也。即前念八于八无等。是正义也。
疏云若缘虚空及心心所等乃至第六识具后二句如理可知者。第一句者。有唯与第八识见分为疏所缘缘。谓前五识中能熏相分。与第八识见分。为疏所缘。色即如五识。缘第八识所变色等。五尘本质时。即五尘相分中。熏他第八识相分。五种。第八识相分五种后业感生第八识现行相分。现行相分即与第八识见分。作亲所缘缘。即五识中能熏现行。相分与第八识。作疏所缘缘也。第二句者。即唯与第八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谓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为本质时。即第七识变起亲相分。即第七识现行相分。为能熏。第七识相分中熏第八见分种子。第八见分种子。后业感生第八识见分现行。见分现行即与第八识自证分。为亲所缘缘。即第七识中能熏现行相分。则与第八识自证分。作疏所缘也。第三句者。有亦与第八识见分。及第八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即是第六识中能熏相分也。即如第六识。缘第八识见分时。即第六识中相。为能熏熏。他第八见分种。第八见分种。已后生见分现行时。此第八识见分。即与第八识自证分。作亲所缘缘。此第六识中能熏相分。与第八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也。若第六识缘第八识所变色等五尘。及五根本质时。第六识中现行相分中。能熏第八识。熏第八识五尘五根等。相分种子。相分种子已后生相分现行时。此现行相分五尘五根。即与第八识见分。作亲所所。若第六识中能熏相分。即与第八识见分。作疏所缘缘。故第六识中能熏相分。与第八识见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也。第四句者。有俱不与第八识见分及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谓第六识不缘第八识。不熏第八识见分相分种也。即如第八识。缘虚空及缘心心所见分等时。第六识相分中熏心心所见分。虚空等种。虚空等种。已后生虚空现行时。第八识见分自证等。俱不能缘现行虚空等。故言虚空。是假法第八识不能假法也。其第八识。不能缘前七识见分。见分。现行不与第八识作疏所缘缘。其第八识但约种虚空等种故。第六识能熏相分。<<PIC>X50p0403_01.gif</PIC>与第八识见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也。即第六识中。即第三句俱第四俱。第四俱第四俱非句。故云其第识有后二句。此上四句。仍不摄第八证自证分也。唯第六识能熏第八识自证分种。证自证分种。证自证分种也。余识皆不摄也。若第六识缘第八识自证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中。熏成他第八自证分种。第八自证分种。以后生自证分现行时。即与第八识证自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中。能熏相分。即与第八识证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也。若第六识。缘他第八识证自证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中。熏成他第八识证自证分种。第八识证自证分种。以后生证自证分现行时。即与第八识自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能熏相分。即与第八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也。问。已上四句等。皆约前七。前七于八所缘。容有论文也。此中大意者。若五识相分。第七相分。即一切时恒与第八识。作疏所缘缘。以第七识相分中。恒熏成第八识见分种。故及五识相中。恒熏成第八所缘缘。若第六识相分。即不定也。若第六识缘他第八识相分见分。即第六识现行相分中。熏成第八识见分相分种。其第六识相分。即与第八识。作疏所缘缘。若第六识。缘蕴计乘及虚空等。及缘余七识见分等。而第六识相分。中熏成种。其第八识唯约种门说。其第八识。亦能缘虚空种子。其第六识能熏现行相分。即不是与第八识。作疏所缘缘。及前七识同熏见分种子。其第八识唯缘种门。唯缘前七识见分种子。亦不约前七于八识所缘。有其七识见分。即不与第八识。作疏所缘也。
疏云即是二义与前师别解云。即此后师说。第八识见分自证分二种用。前七识中。相分作疏所缘缘。前七于八所缘。容有即与前师别也。若前师即八于七。有七于八无第八识。不能缘七识等也。
疏云六随等七准此应知者。此中意说。若第六识中。能熏相分。亦与第七识。见分及第七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且如第六识。缘他第七识见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中。熏成他第七识见分种子。第七识见分种子。已后生第七识见分现行时。即与第七识自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中。能熏七相分。即与第七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第六识。缘他第七识中亲相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为能熏。熏成他第七识中亲所缘种子。第七识中亲所缘种子。已后生第七识亲相分现行时。此亲相分即与第七识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中能熏相分。与第七识见分。作疏所缘缘也。第二又解。或第六识。缘他第八识见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中。熏成第八识见分种子。第八识见分种子。已后生见分现行时。即与他第六识见分。作所缘。第七识见分。恒缘第八识见分故。其第六识中。能熏相分。亦与第七识。作疏所缘缘。此第二解虽有此理然稍远也。若第六识。缘第七识自证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为能熏。熏成第七识自证分种。第七识自证分种。以后生现行时。即与第七识证自证分。亲所缘缘。即第六识能熏。相分与第七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第六识缘。第七识证自证分。即第六识相分中。熏成第七识证自证分种。第七识证自证分种。以后生现行。即与第七识自证分。作疏亲所缘缘。若第六识能熏相分。即与第七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第六识前五识。亦然如第六识。缘五识中亲相分时。即第识相分为能熏。熏成五识相分种。五识相分种。以后生现行。即与五识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能熏相分。即与前五识。作疏所缘缘。若第六识缘前五识见分时。即第六识相分中。熏成五识见分种子。五识见分种子。已后生现行时。即与五识作亲作缘缘。其第六识。能熏相分。即与五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第六识。缘前五识自证分时。即第六识前相分中。熏成五识自证分种。五识自证分种。已后生现行时。即与五识证自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能熏相分。即与五识证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第六识缘前五识自证分时。即第六识前相分中。熏成五识自证分种。五识自证分种。已后生现行时。即与五识证自证分。作亲所缘缘。其第六识能熏相分。即与五识证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五识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五识自证分。亦然准知前。今者已上。皆约缘已熏成种说。若唯缘不熏成种亦不是此义也。即前论云。皆约能熏成后相种故。第七识及五识第六识。皆非疏所缘缘。第七识及前五识。皆不能缘第六识。亦不能熏成。他第六识相见等种故。问。八识及三性各别。即余一个第六识缘他第八识。即第六识能熏他八识种子。八识种子。生八识现行等。又余第六识一性心中。能熏三性种子。未知五识于一性心中。能熏三性种子已不。答。五劣不得其一趣心中。能熏五种也。见不用欲界他心中。能熏九地种子以不。乃至三界四性。亦准此问答得。
疏云若余缘者不同一所缘通受不与心同一缘者。此即是大乘故。大众部难曰。若余心王心所缘受时。受体不同缘受者。即有不同一。所缘通心心所。法缘境之时。理同一所缘故。
疏云然极相近不缘诸法。解云。然此疏中有二解。此即第一解也。此文意说。即萨婆多大乘宗等。说心心所法。以心心所极相近故。由如多人。并同一面观曰。及同观前戏等。诸人面以极近故。互不相缘心心所法。亦复如是。心心所法。但同缘前色境。以极近故。亦不相缘也。又心心所法。不能缘。俱有法。谓得四相等以种极近故。由如眼前色眼识。不能见自眼。以极近故也。说自证分。既得自缘。即无前过。但后失者。此文即是第二解。此文意说。心王自证分。与余心所见分。同缘心王见分。能心心所自证分。亦然。即心心所。皆同一所缘。即无前无不同一。所缘过前过者。若许缘者。不同一所缘过文是也。此解心王自证分。共余心所见分。同缘心王见分者。即有后失。谓后论文云勿见分境不同质故。论文即妨心心所。见分同一所缘。亦不约自证分。与余见分同缘。名同一。故云有后失也。据实而言因位之中。心心所各不相缘为胜。如愚意者。既说心王自证。与余心所见分。自缘自心王见分时。即无前受不与心同一缘。故云。过既说心王自证分。与余受等见分。同缘自心王见分。有后文言。然极相近缘俱法等。过失以相近故。同和心心所。不相缘。
疏云非多见分见分共亲相分名为者。非众多分共缘一个亲相分明为同一和然诸见分各各自证亲相分故。若尔具如第八心王不能。乃至如何名同一所缘者。此文即外人难云。第八识心王。即不缘相应。五所上相分为质。如何名同一也。心王即无本质也。然此论中有二师。若初师即说一切同。心心所相分皆不相缘。乃至。第八识心王心所。亦不相缘相分。各自反相。如第八识同时五所。亦不缘心王相分为质。而反起相分。
疏云二相似名同一。即第八识俱心王心所。乃至。此第一义也者。止今者相似。故名同一也。即是第一师义。第一师义。说俱时。若心王心所见分相。一切皆不相缘也。问。初师第八相应五所。既不缘心王相分。为本质。五所应无疏所缘缘。答。无亦得下解不要有也。
疏云无缘俱时他见分故此依因位佛则不然者。此第二师意说。若因位之中。唯□缘俱时。心心所之相分。相分为本质起。若同时心心所相分。皆不得相缘俱时。心心见分也。若佛果位正义之中。亦同时心心所。得相缘。谓心王自证分。与同时心所见分。同缘同心王见分。或心所之中。亦如受自证分。与同时心心所见分。同缘自受之见分也。
疏云心以本识所反为质也诸心心所理例并然者。此第二师别例且如第八识相应。五心所。即杖托第八识心王。实种子相分等。以为本质。心所等五方。始自反起相分。其第八心王见分。即不缘心所。上五数相分种子。以本为质。而自第八心王。起相分也。故知。同时心所同缘心王相分。即例前七识。亦然即心王。杖托心所相分心所。杖托心王相分。谓诸互为质起也。
疏云然前师意各各自缘所反种乃至无能生识用也者。然前师第八识心王。不杖他质。唯缘自所反种子。若五心所。然不杖托心王所。反种子五心所。唯缘自所反假种子也。相分各各不缘故。故前七识。亦然此前师是正义。前师即同前所缘缘中。论文云。亲所缘缘。皆有离内所托虑。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然后师要心王心所。更互相杖相分也。然前师后师。皆除第八识心王所。反种子有实用。能生现行心王所反五根。心有实发识等用。若第八识中。五心所法所。反假种子及五根。皆无实用种子。不能生现行等。用五根无发识等用。若心王五心所所。反种子皆有实用者。则一刹那中。有生六牙等过。生六眼识等过也。此后师即远。前疏所缘缘能缘。或有文也。
疏云此师难曰何故同一所缘分为二义第八识五数无本质也者。后师难前师曰。何故同一所缘。即分为二。一本质同故。名同一所缘。二相似。故名同一所缘也。又不除第八识。相应五心所。心所不杖托心王所。反实种子相分。以为本质也。前师解云。若必有本质乃至如何同本质者。前师云。若第六识缘虚空等。以何为本质。故知。亦无本质也。又难后师曰。若言同一所缘。皆相杖者。如第八心王。亦不杖五心所相分为本质。如何言名同一所缘者。此疏文别有余师云。若一切心心所起时。必托本质方。得心生缘虚空时。即以名为本质。如第八识心王。即托同时五心所假种子等相分。以为本质。方始第八心。即自反亲相分。若五心所亦托心王。上实种子相分等。以为本质。方始五所等。各各自反起。亲相分也。前七识皆。亦然即如同师。诸心所见分。缘此心王亲相分时。心王见分。亦自缘亲相分。即名同一所缘也。心所相分。亦然谓诸相分等。为质起也。
疏云自证分境许不同缘缘自见分乃至此义应思者。后师意说。若自证分境不同缘。即如心王自证分。唯缘自心王见分。实不能缘余心等见分。若诸心所等自证分。即各各缘自余见分也。故云自证分境余不同缘也。若亲相分。亦不同缘心王见分。唯能亲远自心王亲相分。心王见。更不能亲缘。余心所等亲相分。若心所等。亦然今者。依可同也。且如眼识心心所等。同依余识亦然本质。亦同即如眼识等同时。心心所同托一。色本质境。色本质境。亦同也。余皆然也。故云此义应思。
䟽云同一所缘相似名同各各反故乃至是故前师皆可玩者。今此疏文。即是□疏云□二也。若第二师。一切心起。皆有本质。名同一所缘。即心心所起时。皆有疏所缘缘。即恐于唯识之道理。今者唯取前师解妙。即诸心心所。亲所反相分相分。相似故。名同一。各各别反故。此义皆胜。是故前师立玩者妙也。即前师奇可妙矣。此已上二师。说同时见相二分。不相缘后。师说相分为质。起等此二师。皆约因位十地已来菩萨。及异生无二乘等说也。
疏云相与余分但为增上若疏所缘缘亦非见分相分不相似故者。此第一解。若相分与自证分。与自证分证自论分。但有增上缘。若言见分与自证分。作亲所缘缘。相分与自证分。作疏作缘缘者。不然相分自证分。亦非是疏所缘缘。何以故见分与相似故。且如见分缘青色等本质。即反起青色相分。即本质是色故。相土亦是青。即相分与本质。相似俱是青故。即可说本质。青色等。是疏所缘缘。即同前本质。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青色相分。是亲所缘缘。今者见分等相分。与不相似。不相似者。即见分是能缘心相分是色境。又见分唯四蕴相分有五蕴故。见分相分不相似故。故相分故。故相分不与自证分。疏所缘缘也。
疏云或可说得由相为缘见分生故者。此第二解。见分与自证分。作亲所缘缘。相分亦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由相分为缘起。能缘见分。即自证分。亦得生故。见分与自证。俱是能缘故。又解。见分缘青黄等亲相分时。即见分亦非青黄等解。即见分相分。俱有青黄也。故见分与相分。亦得相似故。故相分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见分与自证分。作亲所缘缘。即同前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自证分。名事若□□相分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者。今难曰。何故本质隔。于亲相分本质。即余与见分。是疏所缘缘。故知。相分隔见分。相分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亦无违也。故知。相分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相分即不与证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以相分隔于见分。自证分两重故也。疏中。虽有二解。后解为胜也。此疏文□也。应言或可说。得由相为缘自证分生故。若相分为缘见分生故者。即失以极。何须耳说也。若见分。与第四证自证分。唯是增上缘。此已上皆。约亲所缘缘说也。若约疏所缘缘者。即自证分与证自证分。为亲所缘缘。见分与证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前分见。是色相分。是能缘心。即可言见分相分。不相似故。今者见分及自证分皆似。所以疏中。不言见分与自证分。不相似也。若约亲所缘缘。即说见分与证自证分。作增上缘。若约疏所缘缘。即见分与证自证分。亦是疏所缘缘。亦是增上缘。故不相违也。然自证分前缘见分时。即见分。与自证分作亲所缘缘。相分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相分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若自证分后缘证自证分。缘证自证分时。与自证分作亲所缘缘。更无第五与自证分。作疏所缘缘也。展转为二缘。得相缘故者。若自证缘证时。证自证。即与自证分。作所缘缘增上缘。若证自证缘自证时。自证与证自证分。亦作二缘。谓所缘缘增上缘也。
疏云然前相分与见分为二缘不言种子亦为相分乃至为缘故者。前来已上皆约现行相分见分等相说。所以相分与见分。为二缘。即所缘缘增上缘。若第八识见分缘种子相分。种子相分第八识见分。即作三缘。即因缘所缘缘增上缘也。自他八识者。即是自身他身。八识各各相□。若言自他识。即自身中。八识相以为自也。
疏云以彼功能遍现者。即是相分故。第二卷论云。至无漏位胜慧相。应说无分别而证净故。说无实用。亦现彼。不尔。诸佛应非等也。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