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五教十理证有本识者。五教者。然疏文中。不分明解释。今者总有三释。第一解。解一阿毗达磨经两处颂文。解深密经颂。及论文中。此等无量大乘经。即如显扬论等。无明等覆爱结系凡夫等经。及如五种子经。此已上诸经。皆是大乘不共许经。即总合为一。今经也下。小乘共许。即分为四。谓根本识。二谓有分识。三谓穷生死蕴。四谓赖耶爱乐欣喜。即大乘不共许经为一。小乘共许经为四。故名五教也。二解云。一者阿毗达磨经。虽三处有解。总为一教也。二者解深密经伤。三者入楞伽经偈。四者即长行中。此等无量大乘经中。皆别说有此第八识。即此疏中云。如显扬第一所引经云。无明覆爱结缚。愚夫感得有识之身。又如五种子。乃至名有本识等。皆是所等。五者谓大众阿笈摩等。名根本识有分识穷生死蕴等。即是小乘等共许经。总合为一教也。三解云。唯取大乘不共许经。即为五教。一阿毗达磨经颂。二解深密经颂。三楞伽经颂。四即无明覆爱结系愚夫等。五即是又如五五种子共许经。证第八识。虽自大乘信。其小乘不信。故取第一解。小乘共许经为胜也。如断常中言阿赖耶乃至故非一向依此例说者。如前明阿赖耶识不断不常门中。言阿赖耶为断常非断非常已恒转故者。若因中第八恒转不断。此文可言阿赖耶识非断非常。以因有赖耶故。今佛果者。今佛果上。即无阿赖耶识。唯有无垢识恒转不断不常之义。今佛果上第八识。因果不断常中。而言阿赖耶者。即从因中为名。然前问宽而为名狭。前问言阿赖耶为断为常。若因中若佛果第八识。皆通问也。若后以所相应问中。即言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者。此阿赖耶名。即通二乘无学十地菩萨。皆有阿赖耶识名。而与五所俱。故据八地已上实而言。若二乘有学七地已前菩萨。即有阿赖耶识而生。与五所相应。若八地已已上菩萨。即而言赖耶上。五所俱者。即无阿赖耶识。唯有异熟识与五所相应。今第八地已上。而言赖耶上所俱者。亦是俱因中为名也。此显依初舍为名彼意显通诸位者。然此卷文中。言阿赖耶识者。即依初舍为名。若余上下文中。言第八识者。即显通诸位为号。又准下说。一切有中。破五取蕴。非爱着处。计离色等无别自体者。此第二解等。等者即等取余色等。故下破萨婆多。最初五取蕴亦非真爱着处。既言五蕴。色蕴亦在其中。故等取五蕴也。此涅槃非爱境故此不论者。此卷文。眼等识者。即集心王。取五十一心所。集实法有。即取二十四得等不相应假法。又等取十一色故。等取有为。是爱着处。不等取无为涅槃。涅槃不是真爱着处也。是离共许五取蕴外无别有体者。疏中错离字。应云是共许五蕴。是真爱着处。若五取蕴外。余无为等。即不是真爱着处也。又解云。意说大小乘。共许离五蕴外无别第八识自性故。今小乘。唯计有六识。小乘计。离六识外无别第八识自性故。以小乘计识六为识蕴故。故今小乘。难第八识。离眼等识。无别自性。量谓量度楷定之义如常应知者。问其教正理。可言楷定。如何言圣教正理而为量应知者。问圣教正理可度。若三量名量度。然亦经摄论等同一经。诸论不有者。若此卷阿毗达磨经中。无始时来界偈。及解深密经。阿陀那识甚深细等偈。此二今经偈。即摄论等中亦有也。若后如海遇风缘等偈。唯此识俱中有之。余论皆无此偈也。
疏不言对有法言对法者乃至不应为难。今解经名。阿毗名对。达磨名法。此名亦通对有此。何故而言对有法而言对法。答若江对有法。唯得持义而无轨义。若言对法即合轨持义。由如因明。有法名持。法名为轨。又因明中。有法或作法。云或作有法。如数论师我为有法。思名为法。与有法皆不定故。不可难言。对法者对谓对向法中有教行智也。有其三解。一以教对理二以行对果。三以智对境。有其二解。一云。若有法唯有持而无轨。若法即具轨持。今言对法。法中即具轨持。不言对有法也。若言对有法。唯有持而无轨。二云。又准因明。法与有法皆不定故。如思等是自性。我无我等是差别。然数论者即执我是思。即我为自性。思为差别故。法与有法皆不定故。但言对法。不言对有法也。
疏初二句名致一言者。然初句但言无始时来四字。意显下第二句亦有无始时来。第二句有一切法三字。意亦显第一句亦有一切法三字。互相显也。故初句言但言无始时来。第二句但言一切法之言。影互相显者也。种现识中是种子识者。意说诸法种子。在第八现行识中。故说第八为种子识。其第八识能持识。即俱所持种。以立能持识之名也。虽复现行亦名因相者。即说现行第八识。与一切法作持因也。此文即同前一切种因相中解。
疏与诸现法为依虽同变异故置别说者。第八识亦与诸法为依。若五色根。亦七眼识等心心所法为所依。本识五色根依义虽同。何故不同说。答曰若五色根为所依。复逢为缘或眼根变。虽名之为变。若本识为依。恒常不变。故今别报也。如愚意者。其第八识。与五根器界及前七现行所依。与一切色心作依。故名为依虽同也。变者。其第八识。能缘变五根及器界等。变者。谓第八识。不能缘变前七现行识故。故量别说者。犹变故。即论中别言即变。为彼由不变故。即论文别云复为彼依故变不变。余论文名别说。
疏不缘变之果者。第八识不缘现行七识果。本识唯缘所变色。五根之果色法也。即五根世间等是。虽第八识能上末那。乃至第六意识。依之为转者。此第一解。言意说。第八识与作俱有依。即第七识。依第八识中种子。为因缘依。又第七识。依第八识现行识。为俱有依。又第七识。缘第八识为境。今者但现行第七识。依现行识。第六识现行。依第七识也。唯明俱有根。是增上缘。不说种子因缘。亦不说等无间意根也。又第八识乃至七依第八者。此第二解。即约第八识与一切依为依。方第七依第八也。其第六依第七也。故第二解与前解别。
疏此所犯随一今应先成第六有根即是末那者。末那者。今者小乘。不许有第七识。若因中言转识摄故。他小乘不许有第七末那。是转识摄故。因中有随一不成也。他人亦不许有第八识。故今先成第七识有。量云。第六识定有。俱生不共根转摄故。五识其第六识。俱有不共根。即是末那也。方始成立末那有根。方始应云七六二识。定有俱有根。转识摄故所也。此有五识为不定过者。作不定过。云为如五识是识性。不依第七识为俱有依耶。为如第六识是识性。即用第七识为俱有依耶。五识是识是识性故者。为不定过三为如第六是识性。非五识故。则用第七为俱有依。为如第七是识性。非五识故。不用第七为俱有法疏此亦不尔。其第七识许非有依也。
疏或若不尔前末那以第八为俱有依有不定过以第八既俱有依者。此论本意。意明前七识。以依第八识。为论文避不定过故。以第八立第七为俱有依。量云。第七识以第八为俱有依。是识性故。如前六识。他作不定。云为如第八识。是识性故。则无俱有依。第七识无俱有依耶。为如前六识是性。有俱有依。第七俱有依。今论文为防此不定过故。所以成立第八识。依第七为俱有依。第七是识性。则用第八为俱有依。第八是识性。亦用第七为俱有依也。
疏不诤等无间依种子之因种子因前句是故但诤俱有者。今此中但诤俱有依。不诤等无间依。亦不论种子。种子依前句无始时来界。界即种子故。前以明种子依讫。今不论也。
疏此染种子能生现行乃至今诸有情流转生死者即染种子顺现行也。
疏谓一切生死即前顺后其体顺用者。谓前烦烦为因能顺后。又如无明能顺行发生死苦果。体不相垂性相随顺也。由无明起用方发行也。
论云或业生者。问与余文中。惑业苦。苦生何别。又此中言趣色生。又何别应问。
疏此中所解执持一切顺流转法乃至与前解同者。若如五根依第八识。第八识执持五根。如手中执杖。其现行惑业。非五色根。名为执持。今者但陈依持。第八名执故。现行第八识。与惑业为依。故外器亦器亦然。此中意说。即本识现行。与现行惑业。而作所依。即是依执名轨。既或现行。即是现行。即是现行烦恼。若业即是思现行。其第八识不能亲轨持。他现行惑业。以为所缘之境。其现惑业。非如色等五枯名为轨持。若第八识。即能亲轨持。五色根。令其不杂颂。以为境。今生觉受。
疏谓器世间是趣所法乃至名喜觉。支者第。一解取外器世间中有等。皆是趣资具故。五名为趣。第二解。即唯取惑业名资具。由惑起业。业能感生故也。如大乘中。及小乘经部同说。如喜受是所顺法同。遍行五别境。心心不相应法。及同等俱有法。皆名能顺。能顺喜故相应心心所。及得等。及喜受。总名喜受觉支。今此亦尔。身为所趣法。惑业是能顺趣法。及趣资具亦能顺趣法。此中皆名为趣也。中有但是能趣。又如中般不还。必不能回心向大。善是不定性。回心向大者必不受中般不还身也。
疏世间成者。由有本识所有资粮种子。加行位种。依第八识。皆得成熟。名世间净乃至烦恼净成等。皆名如下第十随心杂染中解。若有于等引地没生。非等引地等。亦说顺现行。乃至。惑与现行道为依持。令证得涅槃者。然此中有两重。顺无漏种子顺无漏现行。无漏现行即顺所证涅槃也。即第八现行识。与现行道为依持也。此解顺下第一师说。能证道之义。是彼品类非是彼体者。非道是灭家品类。共道实不是彼灭体。其实即是家品类其灭实不是彼道也。问如何名灭净善。言灭烦恼故。即名灭者其无为亦能生圣道。应名生净(云云)。
疏令证得涅槃前顺于后者。见道顺修道。修道顺无学道也。惑摄世间得。远证涅槃故者。此解即约资粮。加行有漏善。能资无漏种。令增长。后时无漏种生现行能证涅槃。
疏言依他起性为遍计所执依者。由有第八现行识。与第七识为依。故第七识还能执。由本识与第六识为依。故第六识还能起执也。谓此意说。非唯道是还。乃至。是彼品类非即彼体者。然灭即是还家品类其。灭不是还之体性。善还是灭家品类其还不是灭之体性。此中三说。应准解颂者。即此文中。三师是也。初师取能证道。第二师取可证涅槃。第三师取能证道及可证灭也。惑俱现行。界是性因义故者。问此第二解与第一解何别。答然前乃至即现行识者。此第一解。即约现行第八识。与他一切染净。善现种而。作所依居。第二解。即唯约现染净现行七转识。而依第三句中现行第八识。谓一切法等依。即是现行第八识由此有法趣现行。及涅槃证得。即是净现行。界是性因者。即前颂中。第一句界字也。由此有报。趣是能依染法。乃至通染净故者。由此有者即此疏中有其二解。一云其有字。唯属别所有能依染净法。由此有诸趣法。由此有涅槃净法。其有字。即不属总所依之能有。其第二句。是想所依。是能有也。第三第四句。即是所有也。或云。属能所依。以通能有及所有故者。此第二解。其由此有者。此有字。即通属能依有所。其第二句。即是能有。亦是所依。下之二句。染净法。即是能依上是所依有。下二句。即别能依有。总所依。上是别所有之总能有。若第二句。即想所依。有别能依。亦是总能有之别所有。然生业感。皆通苦集者。生者即是苦也。即说若惑业苦。皆是苦谛摄也。苦谛宽故。若惑业即集谛摄。若在即苦谛摄。
疏又大乘中有苦非集乃至无记法等生者。大乘中苦宽集狭。即是集必是苦。如言有漏皆苦。如十二支皆苦谛摄。有苦谛摄有苦非集。即如业所感异熟生非是烦恼故。如小乘择苦集。是一物因果故。非二也。
疏不取加行资粮乃至对法同故者。若资粮位中。起有漏闻。思随现行八时。亦能资无漏种子。令其增长。即能资是有漏。所资是无漏。其所资无漏种子。亦得名闻思修所成慧故。所成即宽故。闻思修所成慧。即通五蕴十二处中。即通四处。谓色处声处及意处法处。二通十界。谓七心界。色声二界并法界也。若但言闻思修慧。唯是行蕴摄。法界摄。即是五别境中慧也。若古师唯立闻思修三慧。即不立所成等。由是用生得慧。闻思修慧中。受得戒及加行善。闻思慧中。受得别解脱戒。无处摄故。若新住论中。既立闻所成等三慧。即如瑜伽论。闻思修所立。立者成立意。说闻思所成等三慧。心中受得别解脱。别解脱戒。即属生得闻所成慧摄。思所成慧收。若用加行善。闻思慧中。受得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即属加行善。闻所成慧摄。思所成慧摄也。若闻熏习。即通有漏无漏摄故前文之闻正法时。非但熏有漏种子也。对法同故者。即此唯识论中。明闻熏习。与对法中明熏习同也。若言道谛。则唯是无漏。不通有漏。谓起执故。诸趣还有生彼趣也者此第一解云。由有遍计所执性成故。即起能遍计之执心起能遍计之执心故。遂造五趣中善恶业由造得善恶业故。后时即五趣。中也或缘而起戒执此由彼起故。是彼性者。或缘五趣而起戒执。此执犹缘彼起故。是彼遍计性。又解。或缘诸起。而起戒执。此由彼起故。是彼性者。此第二解云。趣者即是补特伽罗。即是数所趣我我也。即有五趣我故。即缘而起执。由起我执。遂造五趣业也。此执由缘彼起故是遍计性。或趣是见趣。起二执故者。此第三。即约意趣解也。由起见故。即由意趣故。还我法二执也。或起我起我所二执。
疏四清净法者。四净法者即如摄大乘论第五云。八喻显依他。说无名遍计。若说四清净是则圆成实八喻者。谓镜像水月等。应于彼文。一真如。二涅槃。三无漏圣道。四无漏发法。由闻教法故。即修圣道。断惑为证涅槃。显得法身。即真如即无漏法。有为无为。四法清净法为成实者。问准下文中。无漏有为。离至究竟。胜用周遍亦同。此一得名。则异生身中。无漏种子。亦得名圆成不。又问其无漏智。可名胜用周遍。可具三义名圆成实。其四清净中一。所依清净。谓佛所依身所依身。既是色法及大等。有何胜用周遍。而得名圆成实。答应于摄论中文。
疏淮颂中四句集苦灭道者。第一句是集谛。第二句是苦谛。第三句是灭谛。诸趣向义。即是涅槃。是所趣向处也。第四句是道谛。证得即道谛。证得即是能证无漏圣道也。以趣即是三乘所趣灭谛理故者。若灭谛。即三乘所归趣处故。说灭谛名之为趣。即是能藏以解藏识。乃至。此正述阿赖耶名义者。然外道。即法胜性为能藏余二十三谛为所藏。非如彼一。此阿赖耶与诸法。不一不异者。若数论说冥性未转变时。其大等藏。最胜性中体是一也。我今阿赖耶中。善藏种子。与诸法。不一不异也。
疏能摄论文更难者。彼论更难于是。僧住胜性等与此论文同。论云。又能执取结生相续者。取者执取义谓由本识前念命终。或五根中执取后身。令不断故非是烦恼名取也。论论彼能证解阿赖耶识者。若十地菩萨。皆不能证见第七第八识唯观苦谛总相。从知以是有漏法皆苦谛故。唯有如是能知故。如有难言。二乘人不知有第七第八识先作四谛时。以苦谛亦以总相证故。所以亦能断第七八识中惑也。又他心智。能知前六识。不能知第七八识。他心粗识故。开属等善机若法者。即开机而属法也。摄论第二。但有初言更无后解者。然彼论中。菩萨皆名胜也。摄论有三。无初种子者。然摄论三义中。但言执持色根依处。亦能执取。能结生相续等文。即是前能执持诸法种子等文也。问依处所造中。有二十四触。既假如何。得名所造。其色声世等有实体。可名所造(云云)若望种子。即名执持。乃至。取诸有。此第一解中。即第一。八识但能执持种子不者。
疏若望等依不名陀那者。外器世间无陀那。陀那名执持也。
疏前中后颂俱不解识具此三义者。三十颂前后文。无不明陀那识。识而具三义。然前初能变中。解出识。了谓了别。即是行相等。余上下文中。更不解识字。
疏谓无漏道真证得之者。即证得依圆成三性。名证唯识也。
疏不愚法声闻者。愚者闇昧义。即是所知障也。
疏摄论总说二乘凡夫理未定故者。摄论总二乘凡夫。不为说阿赖陀那者。不尽理也。且如二乘不定性者及根熟士我人天善根为而成熟之。故知。二乘凡夫亦为说也。然不为说凡愚。第七识恒缘第八。乃至何故人难意。答是也。安慧之学徒者。问其人既不为凡愚等说者。问此疏文。即是叙他。外是安慧学徒。即应信学大乘。何故更谤大乘。答其安慧师。先在小乘出家。而学小乘教。而造救俱舍论。故正理师。然安慧在小乘中之时。其慧藏即安慧下出家。而学小乘法。后时安慧。方回心向大乘。而造唯识释故。安慧之学徒。而谤大乘也。其安慧犹如世亲先向小乘中出家。后回心。向大乘中。出家中作如此说乃至为非善说者。此文即是慧藏。谤大乘论中。作如是说。善大乘教是佛说者。何故如前等相违。明知非是佛说。
疏此不义。谓不为说者。疏文不达义已等文。即是三藏师与彼出过失。已上叙彼难意也但以智穷海性乃至。千古模范者。此文即是。疏主影三藏师。疏异者望也。即是希望义此中约全五性为论。非约少分者然此中。无间无性有情。乃至。定性等。若有信根熟者即为说阿陀那识。若有种性人。若根未熟佛。亦不为说阿陀那识也。然前文中。说凡即无性。愚趣寂等者。即约根未熟故。不为说阿陀那识。若无性人。及定性人若根熟者。佛亦谓说阿赖耶识也。是师子国山名者。问何故名师子。劫此如将夫。在于山中。而作妻室。将肉与吃。经数年间。遂生一男一女。皆是人形。男女既长大问其五所由。我父何故是畜生。五具答。所以其男。如还将五造向人间。隐名藏迹。皆饥贫而已。其师子既见夫。既如及妻已。即广行煞。若逢人煞人等大损人众。是时国王。多将兵众。欲煞师子。毕竟煞不得。王即出来。有人煞得师子者。即赐金千。有分国半治。是时师子男。语王白。我今贪苦而欲应慕。可得以不。王曰。虽是畜生。还是汝美。男曰。既是畜生。父母之情寂在。其既即将一力欲煞师子。师子遥见。即识其既而生欢喜。而成近之。其既即将刀。煞得师子。将来即王。王问其人所由其人不肯答王。王即现感其人。具答所由。王白其人。既是畜生之子。当能煞其父。不思与覆识。而理务人即多。与男如师名。置一船上任水东西。其母即漂。至一处。若生男即不养。若生女即养。即名大如国。其男漂至一处。若生男即不养。若生女即养。即养即名海岛土。后时见高人海采宝。其师子男。即煞父为名。名为执师子国也。
疏洪波鼓濵者海名也。壑者坑涧沟壑有沟泷故。即水波遍沟泷之中也。
疏颂言别者。理准可知。将海配本识等可知。境等风所击者。境者。即是所缘缘境也。此成第八识自境不熏成种。乃至。七识境。相分熏种者。然疏中意说。其第八识相分。不能自熏成种。要藉前七识现行。系第八识。七识相分。方熏成第八识种。此疏中解不当也。然经文中言。境等风所击者不约前七识现行。击第八识。七识而熏种也。今者。但约第八识如海。前七识如浪。若海若一风至即一浪生。多风至即多浪起。若一境至。即一今识生。若二境至。即两识起。若多境至。即多识生也。故经颂意者如此。或自境界。虽非能熏。为须受用故。亦从本识生者。然此疏文亦非也若自生第八识相分者。即母自生海缘自生缘。何关从海生浪之事。
疏无明覆爱结系凡夫感得有识之身者。第一经也。即是具缚凡夫。由无明故。即能发业。由爱故即润生。惑即无明。爱取名之为结。犹此惑故。能系有情在生死中。由此还惑得有识之身。有识之身者。即是第八识身也。
疏又如五种乃至名有取识等者。第二经也。五种子者。谓识种。名色种。六处种。触种。受种。五果种子。第八现行识。能取得五果种子。即阿陀那识。而能结生相续。乃至。此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六处明盛等也。谓至教者。言中于理。乃至。故请论无不定失者。问此中。若将至教量。摄以为因之中。论不定过。其至教量。既是宗法。岂宗中而明不定过耶。宗中恒有九过。答佛所说经。即言中于理。一一皆名至教。摄实知故。若菩萨所造论。释义言或不中于理。不如实知。不得名至教。故至教言。即简诸法故。请论无不定失。即初四因。加契经说字。乃至非佛语故者。苦初四因。不加着契经摄故。尔者即有不定过。云为如六足等论。顺无我理等。大乘经非佛语所。为如增一等顺无我理。如汝大乘经。是佛祖耶。为简此过。于前四因上。苦加契经摄故。量云。诸大乘经至教量摄因。云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契经摄故。如增一等。
疏然诸初四因。有随一过。彼不共许。此顺无我故。解云。若因中言。皆顺无我。违数取趣。乃至。遮胜性等。此四因他小乘不许顺无我理故。则随一不成也。将此四因作宗成立。成立已覆为因。即无过失也。
疏又若已契经为至教量。或有不定过者。作不定之为如增一等。顺无我理。大乘经。是至教量耶。为如大乘论。顺无我理。大乘经。非至教耶。两对为因。加乐大乘者许契经摄故下文者前之四因一一因上皆加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契经摄故。亦得也。已后乐大乘者。乃至契经摄。故名则总五因。
疏又总以中间四对为宗唯取许能显示为因者。还取成因。此量云。诸大乘经。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奇皆流转趣。向还减赞佛法。毁诸外道。表蕴等法。遮胜性等因。乐大乘者。乃有契经摄者。如增一等。总合为一量。别分四宗。又为四量。并前总量。次有五量。此上五量。皆是成因。比量又成宗。比量既有五因。则为五量。辨前五量。总合为十比量也。诸大乘经至教量摄等。比量为自比量共比量。既成因即是共也。又问然摄大乘说诸大乘经乃至不违人无我故者。此比量即摄大乘论文。
疏主引成而与出过法师于此未能了达故者。诸师未能解得。摄大乘中比量也。大名居士者。即是俗人。而有妻子也。
疏此对小乘有随一过者。小乘师。不许大乘经不违补特伽罗无我性故。即所立因有随一过也。芳振一时声流八远者。其说此师于一时中间。芳声遍于八远。八远者八方。即四方四维。远者道也。或名八表。表者边境之处名表。意说此人名闻。亦流至八表也。食色者。即如此间对尸相似。若西法。若解五部。已上经论。即得百尸二百尸封也。唯识决择释者。即是唯识长行文。即注在唯识释。后亦外道等。及汝大乘。两俱极成非佛语故。发智所摄。非如增一等者。若发智论。望佛所说经。即是非佛语所摄。不是佛语故。发智论。若望外道经书。即是非佛语所不摄也。不是外道经书摄故也。小乘或外道。大乘。皆许发智不是外道经书所摄。名非佛语所不。如增一等。是佛语。名非语所不摄也。
疏若以发智为宗因犯两俱不成。宗犯违教失者。若大乘言发智。论佛说。宗雨俱极成佛语所不摄。如增一等。今此因则有雨俱不成。大乘小乘。皆不许发智论是佛语。非佛摄故。小乘虽许发智论本是佛说。说集成论。则非佛说也。大乘不许发智论是佛说。若大乘成立智论是佛说故。所立宗。有自违教过也。简彼六足非自许故者。问即前文。即双简发智论六足论也。答然梅咀利那。梅呾罗曳尼者。若梵云。梅咀利耶者。即是不可不如声呼。若梵云梅咀罗曳尼。即是如声中呼也。氏谓氏族。曾当皆生此种姓家者。然弥勒菩萨即去。亦曾生此慈姓婆罗门家。现在亦生此慈姓婆罗门家。未来亦生此慈姓婆罗门家。长行有七故字。此是彼文。余文并是此说者。答言。一先不记故。二本俱行故。乃至义异故。此等即是庄严论文。彼处唯标不释。若释文中言。若大乘经佛灭度。乃至。大小乘教等释文。唯是此论中有之。如正法藏事者者问其正法。僧法先已灭故。今者应之灭末法事。答今言正法者。即佛法名正法。像末法等名正法。
疏如正法灭事者。若中印度境。最初有法。亦最后灭佛法。如余远处法。后事先灭。由如深处在先水至。最在后水尽。余识处即在后水至。在先水尽。此末法一万年。慧至如今时劫灭。其十岁边小三灾已。又许劫增人。受至六为岁。或六千岁方始法。法灭已后。有诸独觉。次第出世不绝。后。弥勒欲下生时手掌内放光照此世界。诸独觉己佛光明名名入出涅槃。或有独觉。不见不知佛。即以神通力。移诸独觉量于他方世界。此光名严净世界。令诸独觉。速离此世界。入于涅槃故也。旧云胆波国新云俱溢弥国此下和尚制恶见论乃至有量者。然想和尚。曾向西京诸处。不见制恶见论。不得元无制恶见论也。诸小乘人云。佛无功用舍。谓佛不作意观者。小乘言。谓佛任运。而不作意观。然佛或见小小事即说之。或见大大事即不说之。然佛虽见佛灭后有大乘。后知未来有破法事。亦不说之。于彼后言。佛有三因。乃至。即慧天眼所见等。此文即是大乘难小乘。此疏中三因。皆说佛智。而缘未来。即慧天眼所见者。然天眼能缘未来。何以得知。如俱舍颂云。第五二六明。谓三际愚故者。问六通与三明摄以不。答相摄。谓天眼通。即是死生知明。能缘未来。答宿住通即是宿住明。能缘过者。若漏尽通。即是漏尽明。能缘现在。故知天眼能缘未来也。今疏中言慧能缘未来者。与意相应慧也。即依华严经。华严经说。慧眼能缘一切有为法。若法能缘无为。若准金刚般若论。即说慧眼观空。能缘无为。法眼缘有为也。
疏岂非师子之虫自食肉也者。小乘难者。汝大乘。即是名师子之虫。
疏汝驴被师子皮者。出在伊中如驴体。被师子皮。在于山野。虎狼见已。即皆怖走去也。谓是师子。被作驴鸣。虎狼即来食之。喻恶弟子。被袈裟似佛。及其出语行迹即是凡夫。恶见得便。
疏又如非我不非汝之为自食者。小乘诽谤大乘。如虫食师子肉。我大乘。不作谤小乘教。即不是食师子虫也。问然唯识等。大乘诸论中。皆非行小乘教。如何言我不作汝。答此中意别。又汝非我者。谓汝小乘人。诽谤我大乘教。无不是佛说。我不非汝者。其大乘人。无不非小乘教法。而不是佛说。曾无大乘经中汝得等。而不是佛说。故乘论中。但破小乘心外法执。而谤其小乘法也。谓声闻智不能行故者。即能缘也。
疏一有依故。智依教生。非证智故者。已六五因。即将佛而对小乘说也。若小乘人。依圣教方能知诸法。非能证智知。若大乘中。佛皆证智。知诸法。不依意教也。又依于三乘。虽修行各异。所证是同也。
疏二不定有时便有异智生故者。若小乘人。出观已后。或起无记心威仪。异熟生心。若工巧心多耶。命故亦不知。若佛恒是无漏心。恒在定故。
疏三缘世谛不及第一义谛者。若下智所知。即名世谛。若上智所知。即第一义谛。小乘人。唯缘安立四谛。不能缘非安立谛也。付度者。意知识近也。佛能缘第一义谛。
疏四不普故虽缘世谛但得小解不缘一切故者。小乘缘俗谛。不及如有遍知智能一切故也。
疏大乘非佛说。翻覆自违者。小乘前言大乘非是佛说。又复言是余佛说故。有翻覆自违也。
疏大乘体者。此论文中。言亦同彼论有体。大乘无异体。体是一故者。虽一切佛名说不同。其大乘体即无别也。
疏若言声闻乘乃至有大过故者。若小乘言。我小乘有体者。即是理行果。禅定功德是体也。并有小乘教。是佛说。又佛出世偏说小乘教者。则成大过。何故大乘佛说不大乘教。独说小乘教。故有过者也。若言声闻我是佛说。乃至有大过故。与此小异者。善之声闻。我即是佛说。而有声闻乘。若无大乘体。其佛出世说声闻乘。声闻乘亦无也。即是大过。然彼庄严论。与论文小有异也。
疏又此佛有大乘体乃有彼无此义者。此文准此论有。庄严论有。彼摄论无此义名也。然小乘宗。唯许有大乘体。彼智为体。有诠大乘教也。
疏以何为体彼智为体有局义故者。若言大乘体。唯如一切种智是者。即大局也。何以故。今言。大乘彼体。即取教理行果相好等。并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功德。皆是大乘体也。
疏彼论广中言者。彼论广解文中说也。
论谁出于世说声闻乘者。此论文即同彼论。非有体也。二非不相违故。乃至不可以此同大菩萨故者。若言将自利法教他。即名利他行者。不然。虽将自利法教他。他人唯自求声闻涅槃。不能得大菩萨。若将言自利法。而利者。即是相违。然别有利他法。须四摄无量等。
疏四非教授故乃至声闻乘无者。若声闻教授。唯教授自声闻乘人。不能教授大乘。若佛教授。教授三乘故。
疏一发心异者。若声闻发心。唯自取恶。自求涅槃。不能度众生。若大乘发心。即有三妙观。谓誓断诸恶。誓能求菩萨。誓能度法界众生也。
疏三方便异者。若二乘人。即作三义观七处善等。而为方便。若菩萨即用六度等。而为方便。
疏四住持异。福智聚小故者。若声闻住世间时。有人供养者。唯得人天果报。唯得声闻乘。福德狭小乘得大菩萨故。若佛住世时。有人供养。则得三乘果。乃至得成佛。福智最大故。
疏五时善异三生得解既故者。若小乘极速三生即得果也。且如第一生。发心修行。顺解脱分善根。第二生身上则修顺决择分善根。至第三生。身或得初果。或得阿罗汉果。虽生数少则得果。仍是钝根。仍不得四禅八地定三明六通。若经六十劫。练根方得果者。此人名利根。三明六通四禅八定皆悉得之。此言劫者。是水火劫也。
疏有言大乘依行无果非佛说者。此文即是生下论文。若小乘言。其大乘中。唯有大乘行。而无大乘果者疏先断法执诸分别者。若菩萨入初地已后。则能断法执。若地前资粮加行位。学无相观。断相缚分别法执。
疏若汝言佛语有三乃至故非佛语者。此即萨婆多申难言。且如我学宗。由一切体有不空。即有烦恼体。则能显示毗尼。能伏灭烦恼。则圣道也。又是佛说。能入自修多罗。虽断我则不违法空也。即还有诸法体也。今言法空体无我我所。故名法空。非是大乘中法空体也。今言法空者。空无我我所。故名法空。非是大乘中法空观名法空也。汝大乘既言诸法无自性。即执内空外空有为空无为空等。则一切法皆空。则无烦恼断除。则不能显示毗尼藏。又无为空等。则一切法皆无。烦恼断除。则显示毗尼藏。又无诸则无能断之圣智。既无一切法。则不能入自修多罗。今约三藏为问。法空即是论藏也。修多罗即是经。毗尼即是律。疏现自烦恼毗尼故。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者。分别者。菩萨分别男相女相。此分别心。不是烦恼。是烦恼之因。因分别心即智烦恼。今学法空。断此分别心。令烦恼不起。即是显示毗尼伏灭义也。又解分别者。即是法执所智障。
疏如煞害于父母等言等等者。此颂意得阿罗汉惑业。由如父能生身故。爱由如能资长故。有如六识。有自在用故。二多闻有是于取见取耶。求出离状。以多闻沙门婆罗门即出家。外道者得名沙门国人。如六根随行。如六密如随行畜生人能受用六尘。随六根。六根能受用。若断此者。即是阿罗汉也。
疏觉不坚为坚者。此疏文颂不足。应云觉不坚为觉。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化。得无上菩提。若显了顺其心解者。其人即将生死不坚劳之法。返将为坚。又常住于常乐我净恶法之中。又知贪瞋等恶烦恼。所谓而返得菩萨。其人应合常入地狱。颂文应言。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谓。常入于地狱。今者即隐密好逆解者。能觉即是善顺如定。此定利名不坚。此不坚利定。能断此坚烦恼。此定先不坚。为能断烦恼。返名为坚。此烦恼先是坚后被断除故。返名不坚故。名觉不坚。四颠倒者。谓。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无常计常。苦计为乐。菩萨有住此四念中。能善知颠倒法也。极烦恼所谓者。谓诸菩萨修道之时。被余恶人来向菩萨。乞头与头。乞眼与自。唯被如是烦恼所谓。心无退转。即得无上菩提道也。应言庄严大乘经论。乃至无有大乘庄严经故者。意说犹有大乘论故。即解释一切大乘经。即论名能庄严经。住是所庄严也。今应名庄严大乘经论。犹论能庄严大乘经故。古者翻云名大乘庄严经者非也。无有大乘而来庄严经故疏上座部分别论者。问何故上句即言上座。下句即言说假部。应捡宗轮疏。
疏九心者一有分心乃至九有分心者。一有分心者。有谓有谓有谓三有。分是因义。二能引发者。如说初睡觉心。三见者。如初睡心。初新观境界。四等寻求。观诸境寻求。此色等为是黄。而寻求之逢境即缘。名之为所观。彻者。如观诸色实知是青金知是黄。皆如实知名观彻心也。六安立者。知此是色。已心中安立作青想作黄想。七作用安立。施设境分齐已。即作善业势用。生人天善。恶势用入恶道。八返缘者。缘境已是还。即命缘缘也。还归有分心返缘者。即是还也。今大乘满彼有分识。是第八识。解云。有分心即是第八识。其次六识生即法。作意引发。其次五识缘境智。名之为见。其次同时意识。生触求境界。名为寻求。其次审知此境是青黄。名为观彻。其次审知此色。施设名言智想。名为安立。其次施设名言。已还造善造恶势用。名为势用。其次造善恶业已。境还即命终。名为返缘。其次还从有分心生也。
疏一一念蕴者。谓灯炎铃声心心所是也。六期蕴者。谓命根众同分。及五色根是。三穷生死蕴者。谓细意识是也。即至金刚已来相续。至金刚心方断。
论说一切有部增壹经中者。问见法华疏第一卷说。四阿含经。非是萨婆多宗。如何论此说增一等是一切有宗。应捡法华第一疏答然四阿含。即是有两种。一谓堂内结集。主加叶为上座所结集。得四阿含经。后时即萨婆多。以总取崛内所结集四阿含。以为本宗故。萨婆多宗中。有四阿含。此四阿含经。西方有本。此方无本故。此论中。言说一切有部增一经中。二有堂外结集。主婆师波阿罗汉。所结集。得四阿含经。即后时大众等。四部总于婆师婆。四阿含经以为本宗故。法华疏中。说四阿含是大众义。此大众部中四阿含。即此方有本也。婆波者。此云垂渡。以念报心。思念众生。苦所以因常垂渡也。所以彼疏。此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其世亲第二解中。即于现在世中智爱欣。二法乐唯过去。喜于未来。又问何故唯识中。即取三世总别。不取世亲第二解。无性解云。是贪三世。乃至总别之境者。然无性解意。即约三世总别故。论中取无性解。但约三世解之。若世亲后解。即不约三世总别之言。
疏执为内我简他至金刚心恒行不息者。今言内我简他我。今言人我。简法简法我。此人我至二乘无学已来。虽无漏心。亦有不行。余有漏位。恒行不随绝。今不约计我为论也。
疏有时乐生者。是等流乐者。乐有二种。一者异熟乐。即是业感乐受。是无记性也。地狱中无也。二者等流乐。谓善性乐。谓不善乐受。不善乐受者。亦通地狱有之也。若小乘中说。八大地狱中。及鬼畜中。极苦之处。即有等流乐。谓热地狱中。时时有凉风触身。即有乐生。及寒地狱中。即有热风来触身。即有乐生。此等皆名等流乐也。若大乘中说。此等热苦处无乐也。虽寒狱中有热风触身。热狱中即凉风来触身。但苦稍轻。仍不名为乐也。此类此身者。问何者名类。答此类者。即是下分文众同分也。此命等乃至即是行蕴者。问身心即是色蕴。如何言行蕴。若命及众同分。类即是行蕴摄。若身心即五蕴中摄。
疏如闻雷声起怖畏故乃至无有我故者。此约不还人。虽离欲染。闻雷声起为有第七识。由计我故。唯大乘有名不极成。若经部师。计第六识中我见。离欲染故。与大乘六识中我见相似。若萨婆多宗。我见唯见道断。
疏摄论据共许者说故不说离欲者有我者。彼论与经部。共许六识中我。言离欲无我也。若约不共许第七识。虽离欲染。由有我故也。问今此中雷声。或是何处论文。又问萨婆多经部等。计第六识中有我。若离欲已。闻雷声起论怖以不。又问。彼宗唯第六识有我。约前六识皆有。答若大乘中。若凡若有学圣。离欲界已。及无学人等。若闻雷声皆起怖畏。若小乘说。有学无学及凡夫等。若离欲已闻雷声即不怖也。
乐受乃至然无唯缘贪者者。贪者乐受俱名贪俱行乐。无性解贪与乐受。双取是爱着处。乐为贪增者。由有乐受即增长贪。此即总缘乐与贪。面为着处。或有别缘乐受。而为着处。此论唯说乐受。亦非真爱着受。即唯缘乐受。而为着处。然此文不言贪。而为着处。即此论唯有别缘乐受。而执为处着。然无有唯独缘贪而为着处。无性性贪俱行乐。是乐及贪乃至此即总缘者。此第二解。即后念心。总缘前念。乐受乃贪也。而起爱着或有缘乃至然无唯缘贪者。即第二解。即约别缘说。即后念唯别缘前念乐受。而起爱着。然后念心。不唯别缘前念贪。贪不是爱着处。
摄论不言除八极成有我非无学故者。此然唯识论中。即除劫无学故。论者谓非无学也。即取有学人及凡夫等。而信无我者而爱我故。若摄论中。即不除无学。然无我皆极成故。彼论但言身见。亦非真爱着处。但言身见。以表知生信。无我者。虽于见身见不贪。是有学凡夫。而极成有我。既言有我见。明知不是无学。所以彼论言。无我者。虽于身见不贪着。而于内识。由爱我故也。有学凡夫信无我者。若信若证者。若有学即证。若凡夫即信。然修论云。一切有部。增一经中。亦密意说。乃至。唯显此赖耶识者。然此一数论文意者。梵云尼底。此云所防护。即如西方人间。防护好金银等物。及防护如不令他见等。西方皆呼。名尼𮞅底。若此物初虽防护。久后亦防护者。可得名为尼𮞅底。若此物初时虽防护。若已后即不防护者。即不名尼𮞅底。今论云。即将此理难之。若第八识即初时亦防护。已后亦防护。可爱此八识名为尼𮞅底。若余五取蕴及乐爱。及身见色等。初时虽防护。已后即如西方见一好物。心生爱念。乃至。已后时。皆不能割舍。即于此物。深生爱着处。可唤此物名阿赖耶。是真爱着。若于此物。初虽爱着。已后即割舍。而不是爱著者。即不名阿赖耶。今论云。即将此理而难之曰。若第八识。即是一切所爱着处故。即初亦爱着此识。后时亦爱着此识。可说此第八识名阿赖耶。即是真爱着处故。若余五蕴。初虽爱着。已后在地狱中五蕴。即不生爱着处故。若除五蕴。初虽爱着。已后在地狱中五蕴。即不生爱着。即不名阿赖耶。乃至余身见等准知。即是此论文之大意也。非想九品。及余有想定。皆极成有我见者。即如不还果人。已断下八地烦恼尽乙。又断非想地前八品。染尽时其人仍乃至。有顶地中。第六识中我前八品。不断我见故。其我见地地之中。皆在第九品故。其人又有三界中。第七识中我也。又解有想定。有想定者。有心定者。皆名有想定。皆有第七识中。我唯是大乘中许有。即不极成。如何此文极成耶。应问法师。问灭定无想异熟种。于今法中。何处摄。为是不相应行中故。收为从现行能熏心。现行心心所中。摄受于处舍识等者。意兼心所。即是识。实想蕴全行蕴少分者。然论中言转识等。等者即等取余心所法。即等取想蕴令爱蕴少分。即取忧喜舍苦四爱。故云少分。已前已别明乐受故。即是识蕴全。想蕴全。爱蕴少分。及行蕴少分。行蕴中。即除身见及行乐俱贪及不相应行。此等皆论文中。别明唯取行蕴中余心所法也。乐受身见三摄论等有耶。无欲及下别遮者。谓乐受。乐受俱时贪并身见。摄论中更无余者。无余者。此论中有也。又云。然摄论中。唯有乐受身见及转识三即无。即无已前五色。及已下色身。不相应等。别遮法也。
疏若言五欲据在者乃至色蕴全者。论文若但言五欲非爱着处。唯据在家为论。五欲则外五尘故。今言色身非爱着处。即道出家人及外道色身。问既言色身。次不摄外五尘。如何言色蕴全。答此文但总相说。摄得外五尘内五根等色。皆是色中摄。故言全也。
疏故外道言我是着处乃至能所著处者。外道若计我见。我见即有并计别有我是爱着处者。所著处。能着我心。五亦无。若影像我。即众同分摄。摄论文少别。并如彼摄。论者。问今既指彼抄。基法师亦造彼摄论疏不答主无不造摄论。意说。应捡摄论文。而读此唯识抄。摄论无性世亲三卷者。问此言摄论。即是无性世亲。所造摄论藏。然此论中明五教十理。即半卷已来明之。若无性摄论。世亲摄论。即三卷已来。而明五教十理。若摄论五卷。亦三卷。解十证。若十卷亦三卷。解或顺解脱分等名。顺清净故者。然解脱分决择分。既是有漏。皆得名为谁染法也。然解脱分决择。亦得假名道谛。以能顺无漏故。由如忧苦。亦假名无漏。若忧能深缘解脱。若苦能亲所引生。今亦尔也。
疏分位之中有清净无漏种故者。即是以入圣初果。或初地已上有漏无漏。问杂生名之分位也。
疏或诸法种子之所集起者。若疏中。前解心。即不取种子。唯取第八识现行。是种子集起处。所由如。而云之处故。今唯取现行第八识。名之为心。此解即通有漏无漏。无漏位亦唯取第八识现行识。名心也。若疏中。后解即唯取识中种子。名为心。即不取现行第八识名心。心是集起。生由善恶业种。为增上缘。名言种为因缘。集一处生人识现行果。
疏理爽前经者。爽者失也。现失前经。或爽者明也。
疏又心相续长时间断乃至经文不见者。前六识或入无定。长时间断。后还相续流转不息。皆由有第八识故。间此文既言相续长时。又言间断。即是相违者。若入灭定。或经一劫。不得名长时。间断不得。言经文流转不息意。显第八识相续。又长时不间断。经文流转不息者。方能持种子。若在六识。不相续。不长时。又间断不得经久故。亦不能持种子也。大乘命终受生。即闷绝摄者。然准下论文。立五位无心。一无想天。二无想定。三灭尽定。四睡眠。五闷绝。然命终受生。皆闷绝中摄。然闷即是二十四种触。密中闷摄。然闷即是有心时。或被余杖样。击触身根还即闷也。若有心时即名闷。若无心时亦假名闷。即由前有心时闷之所引生故。故无心已去。亦名为闷。由如睡眠。若有心时睡即名睡。若熟睡虽无心。亦为睡。即由有心时睡。方引起无心时睡。即而彼似故。彼名今此无心时闷。亦尔。如下解睡眠中说。若显界即有闷触。由有违缘故。若上二界即见闷触。若下二界所有受生命终。亦是闷绝中摄故。然小乘即命受生。皆有心也。然大乘中。即亦立五位无心。即受生命终。皆是闷绝中摄。
疏经部六识不俱时有乃至是义之本者。若经部本计。六识不俱时有。则识自熏眼识。余亦尔名自熏。大众部虽六识俱时有。无熏习。设经部六识俱时。亦不成熏习义。
疏摄论第二。无性解云。若六转识。乃至。起识熏义者无性设破经部六识俱时。更互熏者。三因故。不得更互相熏。所依别。眼识眼耳识根等。二所缘别。眼识缘色。耳识缘声。三作意别。眼识中作意别。眼识中作意。能警眼识起。耳识作意。能警耳识生。此三种既各别。无相应义。如何六识更互相熏。我今大乘。余识同依本识。即所依同。又与本识不一异故。而成熏习。故无过也。
疏世亲摄论。乃至非极成因者。世亲亦破经部。更加行相别。六识名名行相别。不能更互熏。能疏文中言。此不成因第八六识文。皆是疏主弹云。若六识行相各别故。不得成熏者。其本识与六识亦行相者各别。应不能熏。又本识所依相者各殊。谓前五色有色根分别根等四根。第六有染净等二根。乃至。第八识唯有第七一识。以为根。亦所依别。应不得熏故。今疏主。若天亲无性释。俱不取之。总皆弹斥也。若前根境各别为因。今言行相别。将何以为同喻。
疏摄论唯有此中一因者。彼论唯有根境作意善等类别。无自除二因也。
疏如电光者。然电光亦有易脱。其电光起时。或大或小。或东边起。或西边起。有起之时。说电光而易脱也。上下准知。前解误破经部六识俱时受熏者。即前文之又以经部有熏习故。设许俱时亦不成熏。此破经部。乃至。见义之本。此等即是前解也。或兼无性天亲。破经部六识俱时不得受熏。一即所依所缘作意行相等别。总名前解也。前解虽本不作此解。自为不定。八识三别本相熏者。前解者。即是三藏师。三藏师解云。即前文云。此中言根境作意。即不差别。乃至不尔。此言说之何益者。此文云。皆是三藏解三藏。解也。云六识根境作意各别。六识起惑别。前后不俱时故。不得俱时故。不得互相熏不得前不受作意熏。即所依都所缘作意行相等引。总名前解也。今解者。即疏主即又中解云。今解但遮六识体非受熏。乃至。非识恒起故。无熏习者。此疏文。即是疏主解也。更加六识体不受熏。即无过也。纵又六识俱起时。或是前识六识体。不然受熏也。疏主难云。其六识非刹那有二识并来熏。若一刹那中。或并起眼耳二识。即眼识熏种。在耳中。耳中熏种在眼。余舌身识亦然。即刹那刹那有两识起可成互熏习若刹那刹那无两识并起。如何得有互相熏习也。又六识体亦不能熏也。是间断。有善恶性故。唯第八识相续。是无记性。乃可受熏。又云。前解虽本者。即是前文。文又以经部。乃至是义之本等文。为前解也。何以得知。即以前文云。前解设破经部六识俱时受熏。不作此今解。但遮六识体非受熏。其后解等。即有自不定也。摄论第二。无性解云等已下文。方是后解。二解任情取舍。后乃为胜。
疏一三性善等位互相望起者。瑜伽论亦破。经部六识前后熏。且如前念是善心熏得念。不善心种子应失。如彼论言。善心无间不善。不善无间善心。生无记亦尔。
疏二三界位。谓下中如界妙界心互相望起者。且如身在欲界。引得上界定。前念是欲界心。后念是上界心。引或是无色界心。则应前念欲界心熏后念色界心。或前色界心。后念熏无色界心。三界便成杂染。欲界名下。色界名中。色界名中无色界名妙。
疏三有漏无漏互相望起者。前念有漏心。重后念无漏心。或应此即是有漏熏无漏。无漏熏有漏耶。
疏四出出位互相望起者。前念世心熏。后念出世心。又瑜伽论说。经部有三种受熏。一者六起识。二者五根。三者四大种。若受熏。若欲色界。即六识五根受熏。无色界六识受熏。若入无心定。即四大种。受想熏也问若第三有漏相望起。第四即言世出。此有何差别。答今第四。即无漏分出。若若根本智。正证真如。则唯名出世智。唯证真如故。但有无漏心。缘真如者。即名出世。无漏后得智。世间事法故。及有漏智缘真如。皆名世间智也。故与前第三别。有漏加行智。缘无漏故名世智。
疏以根境等初不成量故此无遮所或一类言义亦简彼者。前论文云。根境作意为因。无有同喻。不成比量今此后论文故。不遮简也。或论文言。一类亦简切根境。根境等非一类故。
疏此违经中但有二宗者。若不许有第八者。即违经中可熏之义也。
疏然以巨藤可为熏习文。但明集还义合之者。论文分明。集者可熏宗法。以巨胜可熏故。巨胜不能持种亦非故。是染净种。所集起心故。论文不说。持种及所集起心。宗法义理。含取所集心义。亦得也。
疏第十者。即下第十证中言。若无此识界地性还无所熏识。皆不得成也。如五十一末叙者。如瑜伽论。谓叙经部师。有三法持种。一云唯取四大中能持种子。即简去简去所造五尘。二云即取内五根中能持种即简去外五尘。三唯心王中能持种。即简去心所耶。或虽不相应。彼许是假无体法故者。然经部。无别立有不相应耶。问经部大众部等。名各世有几种不相应行蕴。如前大众部有执。随眠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即取一切烦恼上随眠。是大众部不相应。若经部师元不立不相应及无表色。唯立有于。问如经部师。在下二界中。先已色中持种。后时生无色界。写色中种子。而罪在心中。又先心中持种。后入无心位。即写心中种子。以在色中。
疏然无性以有前念熏后念法者。即无性中。亦破经部前后相熏也。彼论据计唯识前熏后。乃至故前后异也者。彼论据本计。唯约识体前熏于后。此论中。今据末计。亦无识类中。前熏于后。今言唯识者。然彼论说经部。唯言识中言熏即是唯识也。彼论不言识类中受熏。若此唯识论中。即说经部六识中受熏也。若识中受熏。即是经部本计。若言识类中受熏。即是经部末计。
疏因断既成何劳第八者。何故名因识类故同异实故者。难曰。若汝经部师。计类是实者。应同外道。外道亦计同异类是实也。以瓶衣等。若瓶里即能持彼种。瓶不能持实种。若衣能受香。或有疏本。云如麻衣等。麻瓶不能持实种。若衣能受香。或有疏本。云如麻衣等。麻谓油麻。即受薝卜华熏。二本疏皆同也。一识类识界之流类乃至即无常之流者。问彼计二类有何别。答若识类。即是不相应中众同分。若刹那类。即是不相应中时也。以不相应中有时故。无常之流者。经部计。前心是无常。熏后念无常心也。前后俱无常故。与前识类亦相似也。即后念心。是前念心之流类。故言流也。
疏若难今者间断不持种者。无心住断。无色位色断。更有解。同宗法解也。别类必同别性者。此文即约大乘中法同分而难。若大乘中。总同分趣同分生同分。皆是无记性。若界同分即通三性。若法同分即通三性。谓善法上同分。同分是善性。乃至不善无记亦然。由如生等四相。四相属所相有为法。其四相亦通三性。若论文言。有情类可许是有情同分。既今论文言别类者。即是别法上法同分。今难曰。其别类若如来大乘总同分。及如小乘总同分。可许识类是无记性。而受于熏。其别类既是法同分。法同分既通三性。即法同分属于善等。别事亦通三性。既法同分通三性也。何能受熏也。若古萨婆多。唯立有性同分。属于善等别事性亦通三性。既法同分通三性。如何能受熏也。若古萨婆多。唯立有有情同分。若新萨婆多。即立有有情同分及法同分也。皆是记。问。何故大乘中同分生同分。即是无记性。其若界同分及法同分。即通三性。有何所以。答若趣生同分。皆无记性。若趣生同分。即是异熟。若法界同分。即是等流。其生心识类同故。前成凡夫得成罗汉者。此约一今身上。初在四善根。此人出现身上。而得有学果。应后无漏熏。前凡夫有漏心。其后时不经生。即得罗汉果。应后得罗汉果。应后时罗汉无漏。而熏前有学无漏。及前凡夫。立有漏熏复亦然。或是异身者。此文即约今生。从凡夫得有学果已。至从身中方得无学果。应后身罗汉无漏。熏前生有学无漏。前生有学无漏熏后身罗汉无学亦然。
论云又眼等根或所余法乃至根法类同应互相熏。互相熏者。为难令前识受熏彼念类。名互相熏。为难令识同时更互相熏。下徴根法。谓根等根及所余法。乃至然汝不许者。今难曰。若识类同故。即许相应熏。识中即有前念等无间缘意根。意根是根同类故。即许前念意根为能熏。熏种在后念意根中。其五色根。今意根亦根类同。亦应前念五根为能熏。熏种在后念五根中。其五色根。亦是应相熏。旧云次第灭意根。今云等无间意根。于五识既名依前念等无间意根等。无间意根。即如五蕴等。皆名为法。有轨持故。其识蕴是法类故。其识蕴即许前念熏后。余四蕴与识蕴。既是法类同故。其四蕴亦应前后念。又如十八界皆法故。其七心界。是法类故。即许前念熏得念。余外五尘。及余心所法。是七心界之法类既同。余外六尘。及心所法。亦应前念熏后念也。或信等五根与意根。亦是根类同故。其信等五根心所。亦应前念熏得后念。何故唯许心王受熏。不许心所亦能受熏也。然不得三无漏根难者。或恐彼不许故也。然经部许类由如锯皆恒相续一类无记。能持于种子。乃至入无心定时。其类常相续。由如大乘中第八识相似。虽生无色界。后时从类中种子。而生欲五心也。或入无心定。后时从类中种子而生心也。若识体事。由如锯齿。锯齿或高或下不定。其后事亦尔。或起善。或起不善。起无记心。或时不记心。或有间断也。眼等法与非法。非法者即是五尘也。其五根是法。外五尘亦眼等类同。是其五密。亦应更互受熏持种也。
疏或应意根成造色乃至根类同故者。彼摄论破。故云。若等无间意根。与五根。根类同故。即许意根。前念意根。熏后念有根中种。亦应五根根类同故。其五色根。即是造色性等无间意根。亦与五色根。根类同故。等无间意根。亦应是造色性也。
疏此有三种一鸠摩罗多乃至其实总是一种经部者。正理法变。室利罗多。经部师以为上座。不是座上部之上座。然室利罗多。造经部毗婆沙。毗婆沙者。毗云异也广也胜也。婆沙者。说。则名广说胜说异说也。问萨婆多中几部而有毗婆沙。又问。若多人共造论。可言毗者异也。若一独造。如何得名毗婆沙。又问此方有数。今毗婆沙造论。答然一人所造。得一毗婆沙。一义中即有十解五解。亦得名异名圣说也。此方唯萨婆多宗中毗婆沙。而无经部毗婆沙。
论执自心色自类无间前为后种因果义立者。问此上座部计。前为后种有是种子耶。又彼部执有种子以不。答非是种子。如萨婆多说。为彼种故名为取果者。种者。
疏以经为量者故言经部者。此上座部自有经部。不是俱舍论中经部师耶。
疏无性摄论云二念不俱有故不得熏习者。彼论破上座云。若前二念并可得受熏。前后二念。既不俱故。不得受熏。
疏极成言简佛为不定彼不极成故者。若萨婆多等。诸乘计佛与二乘同入无余涅槃。灭身智故若大乘亦共二乘入无余涅槃。然大乘佛。即不计入涅槃也。即不应成。若不言极成简者。作不定。为如佛除能为因故。即入涅槃耶。为如前前许能为因故。二乘人不得入涅槃耶。今者极成言简。故无过耶。
疏前解是本者。即是三藏师解。谓疏中言自下经部诸师。既见上座破此难已。更方转计等流文。即是三藏师解。若疏中后解。即是疏主解也。无色无心后生诸色诸心无失者。经部计。如诸异生身。无色界色。久已灭后。从无色界生色界时。即从心种子而生色也。如入无心定。心虽无灭。后时从色种子。而生心也。
疏虽说有色心心能起色故但说心者。此二部会。此二部会此经言心是强盛能起心。亦能起色。色不能起心故。经中说心身种子。
疏非因缘性故以无取果用故者。等无间缘。虽过去取果。不定因缘性。五因因缘性唯现在取果。故无过失。第五清辨无相大乘乃至真谛皆空者。问如何言无相大乘。既言无相大乘。亦有有相大乘。又问其清辨与彼法。皆出俗谛中。说依他圆成。二宗何别。其真谛中说空。二空何别。答言。无相者。其清辨谓真谛依他圆法非空非有。若遍计所执性。其体是空。言似比量。乃至汝不许我胜义故。四种世俗之中。各随摄故者。彼法宗四胜义中。皆有非空。谓初胜义如幻非空非不空。第二真因果性。非空非有。第三真二空性。非空非有。第四真一真法界。非空非有。若初俗唯是空。若后三俗。出俗谛门中皆有也。即无不空之义。胜之中各随摄故者。其中道大乘说胜义中。亦许有种子。谓初胜义中。亦有种子。种子从他生故名为果。能生他故名为因。以第二胜义是因果性故也。若随小乘。彼转实有。便违自宗。若清辨对小乘。立此量。彼小乘宗。转更计诸法皆实有。即清辨立此量。而违大小乘佛法自义。此文亦不约大乘为自。小乘为他。小乘为自。大乘为他。大违大小教。即名违自乘。若萨婆多宗。计诸有为皆有。清辨言有为空者。即是有违宗过。若许说假部中。亦说法空也。若真性有为空。空字取似幻手巾为喻。其喻即有所立不成过。所立空中。法于有体。喻上无体。若取菟真实幻为喻。即成。又为无实为宗。若取心所上空华相分为喻。即所立不成实。所立不成无实所立。出实喻上不转故。若取空。乃至亦非极成者也。
疏若随汝宗乃至亦非极成者。然清辨胜皆空。今对彼法等立比量者。其般若有法。即有所别不成过。
疏为除幻歒。求石女儿者。即括空华结实。拟虚汝如生儿。用为兵相也。汝中可略此三性有无。略述掌珍。清辨本意引二见之是非定双性之耶正者。初性是无。后二性是有。即八证中身受证也者。问此经文何故。此论十证中。即名异熟证中。有身受等事。所以彼论名内身受证也。如彼电光长养色等者。即如由人吃好食故。即长养得身上肥觉脂肉。肥觉脂肉即是长养色。谓处遍满。长养相增盛长。若后疲时。其粗相肥长养色即无也。故言长养色间断。若细长养色仍在。由是有异熟同时。定有长养色。由如罗城防护子城。有长养色。不必有异熟色。如天眼耳根。唯有长养色。而无异熟色。其天眼耳根长养。亦有间断。如人天眼。唯有长养色。而无异熟色。其天眼耳根长养。亦有间断。如人天眼耳根。亦后间断。如身在下地。引得上地天眼耳根及扶根色四大。其人若便起天眼耳通时。即引起天眼耳根。而扶天眼耳识。能远见色闻声等。其人若不起天眼通时。其天眼耳根。即断绝无也。由是天眼耳根。唯有同分根。而无彼同分根。若异熟五根。若缘境即是同分根。唯有同分根。而无彼同分根。若根发识不缘境时。其根即是彼同分故。异熟根常相续也。由如身中等流色。如人若努捧臂时。其捧臂即坚硬。而引起等流色。若不努捧臂时。即其手无坚硬。无等流色。今此亦尔。若起天眼耳通时。即引起天眼耳根。及同时扶尘大种。若不起天眼耳通时。其人即无眼耳。而起肉眼物也。若生在四禅中。则一切皆得两眼。谓天眼肉眼。若不起通时。即无天耳眼也。由此天眼耳根。是长养色。而有间断故。此文引为喻。若起天眼耳根同时。亦有肉眼根。然二根必无并起作用。若起天眼发天眼识缘色时。即不得起肉眼发识见色。如肉眼发肉眼识缘色时。即不得起天眼识缘色。乃至耳根亦然也。问既说天眼耳根数数间断。如何论说肉五根常相续耶。论中但约异熟五根常相续。不约天眼说也。由是有天眼。而无肉眼。谓阿那律是也。有天眼亦有肉眼等。如舍利弗等也。问身在欲界。得上天耳眼根时。即依天眼耳根。而发上界识。若起肉眼。即起欲界中识。即识有二种。不可天眼根发发欲界眼根发上界识。今既说。生四禅中。即得天眼耳根肉眼根肉耳根。未知根既有二种。其所发之识。亦有两种。未知两根。问发一种识。为二根各发一。今识若言两根同发一识。其欲界倒亦应然。答即欲欲别。发识不同时用。如上解是。问若说天眼耳根无异熟者。何故经中说。阿那律过去作贼。集起灯光照佛善根。今得天眼业报。故知天眼耳亦是异熟。若余人不修善者。还不得天眼耳。问阿那律。言得天耳根。为同天眼。亦有不得天耳。为因时修得。为引时修同。更应捡上下文详也。
或总非六识乃至故无相符过者。问既彼宗亦许六识中善恶性者。非是真异熟。如何无相符。更问。有情是假者。即是五根。名假者有情也。如自许声。大乘不许是异熟生故。然大乘中。声亦是异熟生摄。若小乘中。非是业感异熟生摄。此偏对经部者。能为经部师。有五位无心。谓无心睡眠闷绝无想灭定无想异熟。故此偏对经部。若萨婆多。唯有三位无心。谓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若有漏无漏定者。如异生圣者入有漏无漏定。后从定出。方觉身有轻安触。如正入有心定时。引得上界轻安触。得上界轻安触为缘。从出定时。即引起欲界遍悦触也。如理思者。如人修善时。而不是身劳倦。过事已。彼方觉身有益损。又如人求学。过事已后。方觉身疲劳。不必理思者。即如人造恶业。谓身贪作耶行放逸。过事后。方觉身劳损等事。或不思性者。即是无心时也。或后根等。即有心时也。
疏谓在定散者。在定中亦有身受。散心亦有身受。意识不缘一深妙理者。或若得定而证真。如或在定专注于定。或时经一食顷。或经一日。后时出定。身上而有轻安适悦触也。又在定中或不在定有别思虑此思虑时者。问若在定。若在散心中。皆得有有别思虑无别思虑耶。答有如。
疏然无五识或别缘等乃至后时损益身故者。问劳损既是触尘中疲息等假触。如何第八识<<PIC>X50p0270_01.gif</PIC>受此假境。以第八不缘假故。答不然。其第八识唯<<PIC>X50p0270_02.gif</PIC>得造疲息等之能造四大。犹有四大方造得疲息等触故。第八识及身识。皆缘造疲息等触之实能造四大也。言身受者。或此等位中。有此身受。或初在此位。虽顶得疲息等触。仍不觉也。后时出此等位中。方觉身上有轻安息等触。故知触显前第八识。定顶受得此境也。第八识能顶受是因。后时有身上疲息等触名果。如坐禅师。在定之中心别缘。纵有身损者。此约未得定说也。但约求定之时。但作尊意加行趣求。尊注于定。初虽身不觉劳损。后时方觉劳损也。集后果位显因前定有。乃至非谓受数。此即是触尘。若得适悦。即是二十四触中息触也。若身损即是二十四触中疲触也。故此身受。即是在其定触尘。非是受数。
疏不言非佛但言有情有不定过乃至为有情故者。不定过失。以佛有情摄。佛智余善心等时。即无异熟为如许智彼时。有情摄故。智余善心位。即有真异熟耶。或成立有情摄故。即有真异熟者。佛亦化现化有情若成立具有真异熟者。即违自宗过。若以此宗第八为喻。彼说无故。无俱不成者。然喻中。则有有俱不成无俱不成。若将第八识为喻。彼宗许我有第八识故。即能立不成者。若彼宗既不许我有第八识故。即将第八识为喻。即无第八识体故。其喻上。即无能立之因所立之宗。二立皆不成。名俱不成。若彼宗既不许我有第八识。即是无俱不成。亦不是有俱不成。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等者。问此第三经何故疏中不言八证中相摄耶。又问。此经唯言五趣四生。不言三界。又问。但言生则何须言趣。但言趣即得何须言生(思之可解)。此言正实简能趣法乃至相似趣生者。即取所趣得身。名为趣体。亦不取中有及或业能起之法。名为趣生。
疏外谓余加行善及彼余无记心心所法长养等流色者。若生得善。即不得起。生得唯同地起。若加行善中。闻思慧不得起上。若加行中修慧。虽身在上界。亦得起修慧者。皆是加行善。即是上入定。若染污法。要离下地染已。上地十烦恼中唯除嗔。余九皆得起。乃至上界亦得起。上地烦恼。如下文中谤。解脱者是名。萨婆多。下界得起。上二不得起下烦恼。若四无记中。异熟心必同地。亦不得异界地得。若威仪心。下亦不得起上工巧心。上地无也。若下界亦得起上。通果无记心心所法。身在下界。由坐得上界定。身常洁润泽。皆是上界长养色。定力长养故。无色记界。无长养色。若等流色。下界不得起上界地。总而言之。有三种流。等流流。二异熟流。谓善恶业。招得无记果。前后相似名流。三长养流。或由定力长养。前后相似。若等流之色。下界不得起上界。若长养名等流色。下界亦得起上地。上地则不能起下界异色也。
疏第七识不在此中非共有故者。第七识亦具实恒遍无杂四义具足。唯大乘有是不共故。故简之也。又解云。身在下界。亦得起上地等流色。如马胜比丘。往色界中。见彼梵王时。必便起彼天眼。既闻梵王语。亦须起彼天耳。方得闻声也。且若梵王语时。必须起彼天眼。若梵王语时。必须引起等流色。始能发起语言。亦通有通果色。准此道理。下界亦得起上地等流色。或如人得神通。令或大小皆是通果色也。若闻慧则从境为名。思慧从相应法为若。名修慧当体为名。定体名修。因条得故。慧者与定时俱慧。故名为条。慧。欲界有闻慧。慧而无修慧。色界有闻慧修慧。而无思慧。无色界唯有修慧。与无闻慧思慧。若生得善。从所依身为名也。又无色界。无长养色。若生无色。入无色界定时。则无长养色。若身在欲界。坐得无色界定时。身上所有光洁长养色。皆是色界长养色。不是无色界长养色。何以故。如人坐得无色界定。要先坐色定。然始后。坐得无色界定。今此身上长养色。即是色界长养色耶。必无坐得无色界定。要先得色界定。然始得无色界定。设超地者。唯超得一地。不得超四地也若身在下界。得超上八定。皆是加行善故。加行善许异地起。及同地起。若染污法者。亦得许异地起。若未离下地染。即不得起上烦恼故。若已离下地染。即得起上地烦恼也。余无记心心所者。即是通果无记。亦许下地得起上地通果无记。长养色者。谓是天眼耳根。亦许下地起上地天眼耳根。然大小乘说别。若小乘中。六通之中。天眼耳通。心心所法。唯是无记性。不通善性。然由第六。修得上地定为因。至无间道时。仍未得天眼耳通。起至解脱时。方得天眼耳通起。故定为因。引起天眼耳通。名之为果也。若神境智通中。亦一分通无记性。谓十四变化心等。其余他心通等三通。皆是善性也。若大乘中说。除天眼耳通。若余四通。皆是善性。其天眼耳通。皆是无记性。大小乘皆是同也。然即不取天眼耳根。约为通体。唯取天眼耳心心所法。是遍体故。唯识云通体。唯取天眼耳通相应慧也。大乘中说。若为戏论所知天眼耳通。唯是无记性。今者通中心心所。皆有十一法。谓遍行五别境五。并眼耳识心王也。若为利乐所起天眼耳。通心心所即善性。即通二十一法。天眼耳通体。谓遍行别境善十除轻安。五识中无轻安故。并眼识心王也。其所起天眼耳通。即是等起善通收。问如四种善中。若善十。若十一。是自性善。乞善十一相应。别境遍行。即是相应善。其天眼耳通。既与善俱起。应是相应善。何故说是等起善耶。答计合是相应善。如由第六识中。加行闻思慧。引起五识。即五识即是加行善。闻所成慧善。假思所成慧。若摄今者。既由第六中修慧。而引起天眼耳通心所。天眼耳通心所五。亦假名修慧所摄。不可第六识修慧所引天眼耳通心所。天眼耳通心。即是闻思慧摄故。思慧摄故。由第六识中修慧。引起天眼耳通心所。天眼耳通心所即是等起善取。其实有漏五识自性是散。是不通修慧。由如苦根假名无漏。由菩萨第六识无漏心中。为利有情故。所引起五识中苦根。苦根由无漏修慧引故。其苦根亦得假名无漏修慧所摄。其苦根亦是等起善收也。据实苦根不通无漏。今者天眼耳通名修慧。苦亦然也。又大乘中。第六识起加行善。所引五识。五识亦是加行善。若第六识中。是生得善。所引五识。五识亦生得善故。五识与第六识。必不得善故。若小乘中说。五识中无加行善。其五识不由第六识引也。第六识中。起加行善。其五识中。还起生得善。又说五识中唯有修道烦恼。五唯修断。若地如小乘立有五类法。谓异熟长养等。后实于刹那。若大乘唯立三种法。一者异熟。即业所感无记法是也。二者长养。即天眼天耳根。及余<<PIC>X50p0272_01.gif</PIC>等长养色是也。三者等流。谓除前二外余烦恼法。故加行善。无记心心所。皆是等流中摄故。下亦得起下地等流色也。问如身在下地。如何不得起上界地闻慧。又问此疏中。言加行善亦摄得福分善不。又此言加行善。即资粮加行善耶。然大乘中说有二说。一云身苦欲界。不得起色界闻慧。一云许起。若身在色界。不男不得起下欲界闻慧。第七识不在其中非共许故者。问第七识具实恒遍。无谁四义。且如十地身在下界。起上地法空妙观察智。其第七识平等性智。随第六识。亦是上地摄。加行不名杂。若以此宗第八为喻。无俱不成者。然喻中即有有俱不成。无俱不成。喻上无能立所立。名俱不成。然彼宗不许有第八识故。即将第八识为喻。即无第八识体故。即能立所立皆俱不成。
疏异熟色中有九处除声乃至色界中全无彼者身中五根及扶尘。皆是业感。名异熟色。若小乘宗。九处是业感。唯除声。今大乘五根扶根五尘。皆是业感所感。今九处除声者。是随转理门。法处有五识心所。无色界无也。
疏五色中业所感者即苦乐舍者。无色界今也。然五识中。即有苦乐舍。是异熟。若意中。即有苦乐喜舍。是异熟。唯除其爱。
疏二禅已上。无无漏诸色分别知者。二禅已上。亦有形色显色表色。而无语业。语业声唯是初禅欲界系故。余声亦得有之。又香味二色也。
疏然此虽复说不共因乃至上亦有故者。两因共简一法。名为共因。若一因唯简一法。名为不共因。即如第七识。亦是实是遍是无杂。而是不恒入初地。已有变易故。唯一恒因简去。名为不共之因者。如五色中业所感者。虽是实无杂。而是不恒。又是不遍。即恒遍二因简也。有一法具三因简。如身在欲界起初禅謟诳。此初禅謟虽是实。即是不遍。二禅已上无故。亦是杂。下界得起上地故。亦是不恒。有不起时故。今言遍无杂恒三因简无。有一法得具四因简也。余皆思取之。
疏非但一一别简非是业果者。然将两因共简一法。名之为共。若将一共唯简得一法。名为不共。若言真异熟因。亦得简与余法。余法非是真异熟故也。
疏其第七识非共有故乃至有转易故者。其第七识。第三因恒字简之。且如第七识。入初地已后。或转为平等性智。或入生空观。我执不行。亦有转易。亦是不恒。虽亦遍实无杂。而是不恒故。
疏若彼萨婆多不许彼不相应已者。如前第一卷末。第二卷初。以破萨婆多十四不相应说故。言不许法。皆是起生。即是命根同分。及五根同分。皆是趣生体。无色界无五根。今取同分命根等。一切有部。计诸无覆无记。
疏有二乘圣者非起生摄故乃至答应灭离者。除佛一人。非趣生摄。余二乘无学。皆是趣生摄。又如上流不还。至有顶地。有顶地无断惑道。却起下所有处。无漏道能断有顶惑。若第八识者。生无色界。无色界无身。又第六识起无所有处无漏道。当尔之时。是何地趣生为属生处。是有顶地趣生。为属起心处。是无所有处地趣。即应二趣俱灭离失也。即摄论第三云。生非想处乃至准前释者。然今论主。设许小乘说。三性有漏法为趣生体者。今者即难。有漏三性诸法为趣生。且如不还人身。生无所有处。起无漏心时。其无漏心。不是趣生体。又正起无漏心时。不可别起有漏第六识为趣生体。以无二识并生故。既第六识是无漏。无漏非趣生解体。即是灭离。又如不还果生在有顶地。却下无所有处。无漏心时。其非想地。既有无漏法。为趣生体。即非想地中。无趣生体。又无所有处无漏心。不是趣生体。即二趣皆灭离之失。若化地部。即立有齐首补特伽罗。如不还人生在有顶地。其人即与有顶地齐。其人更不须起下无所有处无漏心。其人即任运烦恼尽。而成罗汉果也。及即此最后。生无色界。凡圣非趣生者。问此最后论文。唯明不还圣者。何处言凡夫。答然前文云。此心若无生无色界。起善等位。应非趣生者。即是明凡夫。若后文。设许趣生。乃至便违正理者。即是明圣。
疏有漏是界义者。有漏三世法。皆是缚义。善法是所缘缚。戏论者。其有漏法。由如小儿终日戏于沙土之中。但虚弃功立也。
疏说为人趣名化生者。佛身是变化。不是生摄。业或系缚。名四生故。
疏五根在自身非己相分他身五根者。若五根自身。即自能执文。是己相分也。若五根在他身。即非是己相分。互非己执受也。以依执受非生执受者。此文即会瑜伽对法文也。然瑜伽论中说声者执受者。即约依执受说。不约生执受说。其声即依执受四大种。四大种而造得此声。其能造四大。既有执受。其所造之声。亦名执受受也。若对法论中。说声非受者。即约生执受说。不约依执受说也。其声即不生执受。而生苦乐等受。亦不能觉痛养等也。其身识转时。名为执受即约同分根。即是身根正发身识。名同分也。身识不转亦名执受是彼类故者。即约彼同分。其身根虽不发身识。亦名执受。名彼同分。又以依执故非生执故者。若五根四尘。本识常执方得生。若不执者。便即烂坏。是死不名生。若即名生执。若声虽依能造五根四大。本识不执之。不如五根四尘。由如人手执铜钹。铜钹上声手不执故。本识如人手。铜钹如五根。除四尘。内声如铜钹中声。本识不执之也。即是八证执受五因中者。即是对法论中八证也。彼言六识各别故不能遍执者。彼言如眼识别依根。其眼识不能遍执者。彼言如眼识别依根。其眼识不能执受眼执。乃至耳识亦然。若第八识。遍依五根。其第八识。即能执受五根也。此中第八识。佛色根证者。意说。佛果第八识。亦能执受佛果位五根也。证者。即下八证文。非显能执受唯异熟心。勿佛色身无执受故者。即是佛色根证也。即是八证执受五因中者。即是对法论中八证也。彼言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者。彼言如眼识别依根。其眼识不能执受眼根。乃至耳识亦然。若第八识依五根。其第八识。即能执受五根也。此中第八识。佛色根证者。意说。佛果第八识。亦能执受佛果位五根也。证者。即下论文。非显能执受唯异熟心。勿诸佛色身无执受故者。即是佛色根证也。即一类摄尽一类异熟无记。即双摄尽故。今说三者。问何故前明第八识。即有五因。今者明转识。唯有后三因。答前言先业所引非善染等。今言第三一类中即摄得前二因。其一类中言异熟。即摄得前文先业所引也。言无记即摄得前非善染也。若言一类佛身中第八识。唯是一类。佛亦有执受。若言异熟无记。唯是有漏耶。故转识中。但说后三因。不说前二因也。又前二因。明本识转识同异者。此第二解也。谓第八识。即由先业所引。不由现缘。若前七识。即由现缘也。又第八识体。非善染故。若定过。更问前七识是善染故也。非显能执受唯异熟心。佛能执心。为不定故者。问如何作比量。而有不定过也。
疏等取威仪等心者。本识四无记中。虽有异熟生心也。此对前说非善染等者。然今七转识中之现缘起故者。即对前第八识先业所引也。今后明前七识中。言彼善染等。即对前第八识非善染等也。
疏即同摄论生不净者。彼摄论明世间清净。谓闻思修三慧。及顺解脱顺决择分善等。又明出世间清净。谓见修无学道无漏法等。明三不净。谓烦恼不净。业不净。生不净。此是旧论文。今新翻云。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色杂染。业杂染。不遮论文。今新翻云。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也。杂染者即是不净也。今此已下论文。但返显本识五因得名异熟。无比量可成也。
疏然旧作此五因乃至勘诸八识第一执受不见此文但知虚读者。疏主显此唯识文胜。若读瑜伽诸论八证。若不见此论五因。彼人但知虚读。然旧五因比量。即五今喻也。今者。此论文中。有三今喻。三今喻一一皆得通于五因。而作比量也。即明论师智巧便也。三喻者。如声风等。如非择灭。如电光等也。若除不见此五因三喻。虽读余论文。但知虚读也。此中更互依持之因者。然此明三法依持。即生阿含经文也。或彼设言转识有持用。而非恒持。即以此一为极成因者。若但宗许转识。而非恒持者。即是有间断。间断即彼此共许。即是极成因也。此喻有先。即以寿𤏙非能持识故者。意说。若言能持识。唯取识可名能持识。其寿𤏙等。非是能持识。此中作言能持。即是过也。
疏非寿与识亦如于𤏙者。𤏙欲色界。识寿通无色。非寿与识亦如于𤏙。不通无色界耶。
疏应不通三性及与无漏如寿与𤏙者。寿𤏙是无记性。又是有漏生。既言六识能持者。应唯无记。唯有漏摄耶。
疏此亦不然如寿能持𤏙乃至乃非无漏者。小乘难者。汝大乘。若云识是无漏及通三性者。其寿𤏙唯无记有漏。不许更互相持。难云。如寿能持𤏙。𤏙即不是寿。二各别也。如识能持受𤏙。何妨寿𤏙是有漏是无记。识通三性。是无漏。二各别故。又如寿能持𤏙。可得名为寿。寿既不同持寿。寿应非是寿。
疏此意不然谓无漏法乃至寿等为例成者。先者大乘。以自宗义。答彼小乘也。大乘识是能缘见分。𤏙是相分。寿亦是种上功能。俱同无记性。同是有漏故。不可见分是无漏相分是有漏。前岂同为难也。
疏一切中俱有此例者。如眼识能见色下。名为眼识。眼识不自见。应当非眼识耶。根中难彼处论文中。问寿𤏙识。三命终之时。何者先舍。如俱舍论中第五。先舍命根。若言先舍𤏙。后方舍余二者。其无色界无𤏙。应名命终等。如前抄已解讫。然今己识种中功能为寿。即命现行望种。乃至无力引生能持曾在者。此文即是外难也。
疏因缘义者非要能熏乃至于斯义立。此答也。今言因缘者。非是亲因缘。但为法生时。即藉因记缘。方得起也。著者显也。若恶种自力能起。不藉他力。若名言无记种。自无力能起。要藉善恶引方能起耶。且如一今善业。引得一今识名言种子。令生现行时。此名言种。有其二力。能生同念现行。又能引一后念种智。此后念后于同念复生现行。又能引后念种子。如是不绝。已后皆然。以为有为之法当念灭故。且如种子前后相引。不藉能熏。亦是因缘。现行识能持诸种子。诸种子各生因现行。亦是因缘。是藉能熏。又如种现行等皆是也。然第八现行。虽不能熏。望自名言种。亦非因缘。非由第八现行识。于种有力。由现行识。方持种子。若无能持现行识。其种子即失等也。故现行识。能持寿体。种能持现行识。又由𤏙亦疏远能持识也。若身无𤏙。即舍第八识故。𤏙能持识也。
论云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者。问彼文中。言此经通大小乘。小乘中说。受生命终时。皆是有心住者。小乘经部。亦立五位无心。如何言生死时有心起。经部如何解也。更捡。
疏诸无学者先入灭定后方入无余乃至为命终识彼如何成者。若依利根二乘。欲入无余依时。先游诸等至。谓有漏顺逆等。次后即入灭定。灭定中即入涅槃。若钝根人。不能入灭尽定。还入涅槃耶。即是六识。而入涅槃。若将第八识。为命终识。其入涅槃即是有心。非是无心。亦不是定。即非即非定心得成。若约第六识为命终识者。即无学人。在无心定而入涅槃。即绝言是散有心不成故者。约第八识说也。说灭尽定。名定中间者。次将入涅槃。诸利根人。先入有心八定。次入灭尽定已。后入涅槃。即灭定在中间故。名中间也。问若言唯利根无学先入灭定已。后入无余涅槃。钝根不同者。何故说有根满定非满。定满根非满等。又无色界。利根无学。欲入无余涅槃。如何能游诸等至耶。若意识受生命终乃至不相违也者。问此文是大乘。小乘何计此第二解。即设纵他宗不正义。即约第六识。为受生命终识。即不约第八识说也。即会瑜伽论云。彼说。无学入灭定。无六识而入涅槃者。即由无学愿力故也。然经中说散有心而得命终者。触异生及有学命终说也。其异生故。及有学命终说也。其异生有学。受生命终。皆有第六识故。此解即不正义也。然瑜伽师生死二位乃至闷绝中摄者。然彼论说。六位无心。及入无余涅槃。不别说生死二。生死二位即是闷绝中摄也。今言闷绝。离生死外。为鬼药等所闷绝故者。即此唯识论言。如睡无梦。摄亦闷绝时。摄亦闷绝时。即是被鬼药等闷绝。即不约生死时名闷绝也。无心故者。萨婆多宗。唯识三位无心。谓无想灭尽定无想异熟。若余死生位。睡眠闷绝位者。皆悉有心故。
疏先释有二者。先上世已成法师。有此二解释耶。问此人既言。此国中先上世来。有此二释。名先释者。先者既未释瑜伽对法论。何意。上代法师。即引瑜伽对法为证。思之。
疏唯以无记心命终故者。若大乘中。说渐死者。将远心许通三性。近记心即是染污。即智润生爱等。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若正唯无记。若萨婆多宗。将死正死心。皆通三性。如俱舍抄解耶。今引对法。证命终心唯是识。唯是无记性故耶。
疏若不然者说无心位何不别说乃至唯言五位者。后师解云。即许受生命终。皆有第六识也。若命终时无第六意识者。何故瑜伽论。唯说五无心。谓二无心定。无相定命想天。及睡眠闷绝。更不别说。生无心死位无心。而成世位无心。既不别说。生死二位无心。若言死位生位无第六识者。其瑜伽说。七位无心。谓二无心定。无想异熟。睡眠闷绝。及生位及死位。故俱言余五位无心。故知生死位时。则有第六意识耶。
疏前师解云乃至位中摄故者。前师言。生死二位无心者。亦即闷绝中摄故。故不别说五位无心。唯有五位无心。故知生死位无有第六识耶。
疏今助释云是破他故乃至比量两师者。疏主助释言。瑜伽论为破萨婆多生死时有第六识。且言生死时无第六意。唯有本识。据理而言。初生位死位。亦有第六识现起。非唯取前师一说。亦兼取第二说耶。据实而言。唯取前师说此文。唯诤第八识于生死位有无。不约第六识也。此中所以乃至诸实共禀众教同说者。然此中说生死位。以惛昧为因。而无转识者。即诸实德皆依此义也。住圣教皆同说。此生死位无转识。八惛昧为因也。以难陀论师等。乃至盛当所指者。意说难陀论师等。皆受信生时阙三因。而意说不得起之义也。即将生位意识。以阙三因为正义也。常穿扬谈说此义也。问此言正法藏者。为即是法藏部。为大乘中别有正法藏师。更问住者善也。用者其五天笠国名因国。即三世佛。一切独觉师中。皆现能除众生贪瞋势起病。而得清凉。由如天上月能势起。而得清凉也。旧云天竺。竺字恶故。即名天竺。由如老人诵经中须陀洹果。洹字丑。即改却洹字名为须陀圆果。乃至。法华经中言。采薪及果[屏-廾+十]。[屏-廾+十]字丑故。其诵经造亦改布也。旧亦名申毒国。今新云名申度。亦名五印度也。为有五大论师出世名五月。亦名五日。光者显也。化者施也。名遍五天竺国故。誉美方今者。意说。生位阙三因之义。亦胜今时法师所立义。今时法师。亦不能造得如此义之上。即是诸论师赞叹此前不正义。将为正义。其无识之筹。已下疏文。即是疏主弹斥难陀师等。名为无识之类也。筹者类。即说。大唐三藏。至西微破此不正。三藏意解。与唯唯识论中义同。又疏主披此唯识中。破此生阙三因不正义。即更益前难陀等过失。今十家唯识释既皆备具。有标为一本论。即胜义云集。诸若羊实。皆叙破前不正义也。或因五识乃至境珠先妙者。然正义应言由一识故引起五色。今者此师。即由五识先缘五尘。方引起意识。或因闻他教行引意识。别生异知异见。或由定为因。方引起散意识。言死位中。或因五识他教等故。等故意识可有。唯正得已惛味为因者。然临死之时。虽有五识及他教等为因。然由有惛昧为因。其死时意识不得起也。
疏死位既同更无异说乃至更增此释者。死位时意识惛昧。不藉三因。诸师共同。今此不说生位意识。须令三因。故有异师于此别说也。
疏取增人法此何不说乃至必应尔故者。问彼师言。亦有独头意识。不藉五尘等三因。而起执人执法独起者。彼师答云。意识若必藉三因。方始得起。或眼识见余事。耳闻余声。因于五识始得起。于意识缘五尘。必无独起意识耶。
疏或加为因如闻思等或生得善引生起者。若身在欲界。由加行善闻思慧引。方能入定。欲界地法无修慧故。要须闻思始能入定。色界由加行善闻慧引。则能入定。色界无思慧故。为有耳根。有闻思故。其生得善。亦能疏引定也。无色界闻思慧俱无。唯有生得善。通三界有耶。然无色界中。无漏心间。而引起无色界修慧。修慧方引起生得善。其无漏心无间。不亲引生得善也。若色界中。无漏心无间。或亲引起色界闻慧。闻慧方引起生得善。或无漏心无间。或亲引起色界中闻慧。闻慧方引起生得善。或无漏心无间。引起色界修慧。修慧方引起生得善。其无漏心无间。不亲引生得善也。若色界中。无漏心无间。或亲引起色界中闻慧。闻慧方引起生得善。或无漏心无间。或亲引起色界中闻慧。闻慧方引起生得善。或无漏心无间。引起色界修慧。修慧方亲引起生得善也。其欲界中。无漏心无间。心能亲引起欲界生得善。或无漏无间。亲能引起欲界闻思慧。问何故上界无漏心无间。不能亲引起生得善。其欲界闻中。无漏无间。即能亲引生得善耶。答若欲界是散地。散地中生得善明利也。其上二界既是定地。故生得善闇劣也。故上下界生得善有别。彼初生时。曾不现起者。然彼师言。由下界串习力故。后生无色界。至第二念。即得现起。若初生时。初第一念。无第六识。今难曰。既由上界串习力故者。即应初生时初第一念。亦应第六识。今难得起。
疏即生得善或勤烦恼久习工巧等者。难异师曰。即前生数习生得善。或数习烦恼。或久习威仪工巧心。初生初念。亦应得起。若汝救言无色界中乃至要生别者。若汝言。初生时由惛昧故。意识不得起者。今难曰。此即是前诸实六尘之因。由死生位。皆由有惛昧之因。何劳之中别说也。
疏根本计粗细意识二意许得并生者。彼部本识。计二意并生。被大乘难。二识不得并生。即转救言。粗细二意。前后起不得并生。
疏无著摄本云应二意识俱时转等又依染巧故时无漏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者。彼论上座部云。二识不得并生。如经说云。无处有。无容二识并生。无处无容于一处所二佛出世。无处无容二轮王并出生。无处无容二独觉并出。此有三因。一依染污故者。有二释。一云第八识依染污末那识。八为俱有依。名为依染污也。此解不定。第六识亦依染污末那故。二熏欲命终。命终时第六识中。即起爱染。而闰生第八识。依第六识中染污爱取故。而得受生。如论云。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故知依染污故。证命终时唯有第八识故。今取后解。卒被打煞者。即不同起润生爱。若渐渐病死者。即起染污闰生爱也。时无断故者。即显第八识常不断也。此上二因。俱是返显欲命终时有第八识也。第三意识所缘不可得者。即是比量。破上座部命终时有细意识。量云。汝命终时定非意识。意识所缘不可得故。如命根也。即是以汝因。还破汝也。及下亦若是意识。行相所缘。必可得故。若大乘中。欲命终还。心余通三性心。若命终近心。唯是染污。若萨婆多。命终之时。还心近心。皆通三性。今此依染污因。唯大乘有。即是第八识。小乘无耶。
疏又此所依即种子识乃至唯识论故者。上座部细意识者。即是我大乘第八识。取他宗义。大乘总取为自己义。如上论文。取他小乘根本识。有分识等。皆总取为大乘第八识耶。比来讲摄论法师。唯解难上座部。无二意识得并头生。为不寻读识论文不解。总取上座部细意识。为自大乘第八识也。又已前讲摄论法师等。虽见摄论中难二识意俱时转等。又染污故等论文。然诸师等。不知此摄论而破上座部。若读此唯识论文。方知破上座部计也。无二意识并生论者。上座部云。我不部经中。唯说无三佛并出出世。无二轮王并生。无二独觉并生出世。唯有此三部经中。不说不许有二意识并生者故。许二意识并生耶。经部萨婆多师。因此不许二识并生经文。还即计言。六识不得并生故。单单而起耶。
疏又因明法因有三相乃至非正比量者。若作量云。第八识定是命终时心。因云依染故。时无断故。则无同喻。虽有初一相。谓有遍是宗法性。即阙第二相。而无同品定有性。取此二因。为比量者。即是过失。
疏意识所缘不可知者乃至所计之识者大乘。汝上座部言。汝所说细意识。意识所缘不可知者。即是我大乘种子识。缘身器不等知不可知故。汝上座师。何劳虑总我第八识。为汝细意识耶。
疏且初二意并生有难者。即有余法师。作此比量。而难上座部也。
疏亦应有粗细二眼识并生转识摄如意识者。比量有不定果。为如耳识摄故。则无粗细二识耶。为如意识转识摄故。则有粗细二识耶。故应宗中。应言前五识亦应有粗细二识并生。转识摄故。如意识。无有过耶。
疏岂得随性。须拨圣教者。破上座部云。如岂伴劫我部经中。无此语故。便圣教耶。
疏以三因者此非正量者。此三因若作显自比量。即有过失。若先量云。第八识定是命终时心。因云依染污故。时无断。意识所缘不可知故。无有同喻。非正比量。今此前二因。不作比量。但返显自第八识命终心。即取第三因。返显比量。二无过失。如疏文。上比量可知。
疏谓立量云乃至由如色等者。此中初比量因。是彼摄论中第三因也。
疏唯第三因成是比量乃至何得悟徴者。唯第三因。作返显比量云。汝命终时不可知故。如命根。前二因但返显。不作比量耶。比来讲论法师。将前二因。皆作比量者非耶。何得徒徴耶。
疏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乃至最后舍故者。如有人先造恶业。应生恶趣。其人欲死时。从头至心已来先冷。正后从心慧至脚方一时冷。若先有善业者。欲死之时。从脚至心已来先冷。已后从心至头方一时冷也。若有余落华师解云。若心与踝子已下一时冷者。其人入地狱。若心与脚膝一时冷者。其人入畜生中。若心王腰已下一时冷者。其人入鬼道。若心与𮌎已下一时冷者。其人道。若心与顶已下一时冷者。其人得生天。若心与顶一时冷者。其人入圣。次上说。皆是不正义也。然此肉团心。即最初生。即最后舍也。谓最初生。最后灭。然初入胎中。身如[葷-車+七]豆许大。即有肉团心也。及后正死时。其肉团心。最后舍也。二如火灾劫时。其大梵王宫。最初生。后火灾虽。其梵王宫最后灭也。二如水灾劫时。其极光净天宫。亦最初生。后时起水灾时亦最许灭也。又风灾劫时。其遍净天宫。亦最初生。后时起水灾。亦最后灭也。又如风灾劫时。其遍净天宫。亦最初生。后风灾起时。亦最后灭也。三深坑中。其水最在先。已后方至余浅处。后时水欲尽时。其深坑中水。最后灭也。问肉团心。取初生最后舍故。曾闻说。此识最初生。此识最后灭。又初生时。亦有身根。如何独说此心最初生。问无色界中。亦有最初生最后舍。不生其色界及六欲天。既是作生。亦有最初生等事。又从色界及六欲天死已。亦得生余善恶趣。其色界六欲天。亦有由下上分冷触渐起别。其北洲中死者。必生天。亦有由下上分冷触渐起。乃至四恶趣中。及四果人。前七地菩萨。皆准此。问渐命终者。亦有先舍五识身故者。问其顿死者如何。
论云第六意识不住身故乃至恒相续故者。五识各自依五色根。可依住身。若意识不依色根。名不住身也。又境不定。又意或能缘色。缘声香味等境。遍寄身中者。应云遍托身中。遍者若与身识同缘。即是遍也。或与眼识等同缘。名不遍耶。恒相续者。意识恒常起。非如五识多有间断。唯除无心五位不现行。余时恒常起故者。若第六识望第八识。其第六识亦间断也。第六意识。恒常起现。逢境即缘。即心不同本识久住一境。定缘此境者。逢境即缘者。即是独头第六识。或依五根为门。与五识同缘时境。第八识。与五根为境者。即下文中言。阿赖耶识中。有一类计。业风所飘。遍依诸根。恒相续转也。若言依根能执受者第六应然者。若第八识。不依五根。而能执受五根者。其第六识亦不持五根。应能执受五根故。第八识即依五根而能执受五根也。若不依能执受已。第八为不定者。意说。若第六识。即不依根。即本能执受。若第八识。亦依五根而能执受。若言第八不通依故。而能执受者。其第六识尔依不能者。已第八识为不定色。文外量云。第六识定不能执受。以不通五根故。如外风声等。今化不定过去。为如第八不遍依故。第八识即能执受。汝第六识不遍依。而能执受。如风声等。等不遍依故。汝第六识。不能执受。故知第八识是遍依。而能执受。即是性引果所摄者。问此言引果。即引前残果耶。
疏名位非色四蕴者。依俱舍论。此有多释。且一解云。为行识中。有名句故。所余受想行四蕴。总名名耶。又释云。四蕴心心所法。能显于境。由如于名。能诠于境。从喻为名故。故此四蕴为名。名此解通大乘。下文头。境名言。
疏色羯罗蓝等者。如宗轮说。頞部昙此云疱。其渐洞击。由如疮疱。闭尸者。此云渐结。彼[噯-(受-又)+(白-日+(罩-卓))]就遍。亦云闭尸同。同长乃为凝结。犍南者。此云厚也。五有经说。七日成杂秽。二七日如疮。三七日如疮。三七日已凝结。四七日渐渐厚。菩萨入胎。不资不净。亦不渐渐增长。谓若胎即具根大。既皆顿圆。至钵罗奢佉。钵罗奢佉此云具根。至五七日。即名此位。问此位为是地前。为是地上菩萨。又问声闻独觉在五胎。与菩萨何别。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者。问何故十二支中。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等。与此经文别。即更互相缘。又问此言识名等。即是十二支中。识名色耶。答是无性释云。此二皆用识为名。因缘者。问言因缘者。为是亲因缘耶。答仍名因缘。复引俱时因果为例。如二芦束者。问二芦束如何得因果。答仍名因果故。唯有意。意即为识者。然萨婆多。说初受生时。有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为名外识也。实但有三。谓无识蕴故。不与名相应者。此师意说。其第六识。即是名外识。其第八识。不定名中识故。第六识。与名不相应也。经部师等道理同此者。问其经部计。亦同萨婆多者。等者更等取何部。答末计也。
疏一俱有根曰色等间根曰名者。彼论泛尔解名色。非所诤。即五色根曰色。以俱有故。即取前念等无间曰名耶。第二解。又云五色根根所依大种及根处所被能生大种者。曰色能此中有四种。一所造色五根色。二能造五根之四大种。三扶根尘。四尘造扶根家之能造四大。与此四种曰色也。若造五根家之四大。四大最亲。能扶五根。其次即所造扶尘色。亦次远能根。若扶根尘家之能造四大。四大唯能扶自扶尘。不亲扶五根。若望疏远少分亦能扶也。
疏所余四名要由有识乃至故少无解。解云。所余心心所法曰名。第八识能执持五根扶尘等。亦是名色相。依小乘无此也。问唯下十二根中。其色根。即在六处中摄。何故此中说五根。在名色中收耶。下自解也。
论云眼等转识摄在名中者。问此名。即言眼等五识摄在名中。下文即言羯逻蓝中无五识时。即上下二文自相违。答下文约七日位已去有也。无过也。彼名中识。其职是何。第七识也。问第七识。既非业感。如何得识耶。答今者但约相依。不依学感非学感也。别有末那为名中识者。问此文且言第七识为名中识。下十二支中。即不取。又第七识非业感。如何自名名中识。如愚意者。言第七识为名中识者。其大乘中。且约杂染缘起支。说非支皆亦名为支。已破小乘故。此疏中亦说五根。亦是名色摄。若约不相杂染解者。第七及五非色摄。下第八疏中亦有此解。
疏摄论文说香识退还者。谓诸菩萨。信有第八识。作此观行人。至老死位。观此老死由杂生。由集谛故生。集谛有粗有细。若生支是粗集谛。生现在生老故。若有支名细集谛。则从老支。观此老死由谁故有。由生支故有。次生支由谁有。由有支故有。有支由谁有。由取支有。由谁有。由爱有。爱由谁故有。由受生支有。次由触支支有。然无明触。所生诸受。即能为缘生爱。若不是无明。触所生受。即不能为缘生爱也。乃至名色支由谁有故有。由识支故有。观至识支。即更不观。便即退还。为观识支与名色。更互相依。更已今即不观引也。识支即是第八识。今引彼文意。头有本识故。若地前地上菩萨智。欣此观。有菩萨即不作三十四智观。若二界乘人。即作三十四智观。若二界乘人。即作四十四智观。谓观老死。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老死即是苦谛。老死集者。是即集谛者。老死灭者。即是灭谛。老死趣灭行者。即是道谛。谓观此老死体逼迫故。即是苦谛。谓此老死由谁生意。老死从生支生故。生支是名老死果。集谛如何。即得灭此老死。要由证灭故。如何能证得此灭。即由道谛故。如是乃至行行集行灭行趣灭行。唯有四十四智。其无明无因故。无明不从集谛生故。无明上阙无四谛也。识若不断。惟名色得增长者不等者。然此文剩不学此文即是问故。此文应言识。若何惟名色。归增长以不誉四也。世尊。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