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林莲居弟子 大惠 录

此十一障二障所摄。

此十下。结前十一障。摄属二障。文中通言二障。义开二种二障。一者异生性障。属分别摄。后十种障。属俱生摄。二者十一障中。皆有烦恼障。及所知障。

烦恼障中见所断种(至)八地以上毕竟不行。

烦恼下。通明诸位断义。先明见所断烦恼障。即分别惑。异生性所摄。初地初心断彼种子。地前加行伏彼现行。修所下。次明修所断烦恼障。即俱生惑。即欲贪身见等。金刚喻定顿断彼种。地前加行渐伏现行。地上顿伏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下。通妨。问曰。既如阿罗汉令永不行。如何四地犹起我见。三地犹有欲贪俱耶。释云。由故意力等。

所知障中见所断种(至)无漏伏故障不现起。

所知下。先明见断所知。若种若现义同烦恼。修所下。次明修断所知。若种若现地地渐灭。金刚喻定方永伏尽。八地下。约后三地以明诸识相应所知有现不现。无漏观心及生空智果。即第六心也。治障相违。故不复行。第七相应所知。以微细故。犹可现行。金刚喻定法空智果方乃伏尽。五识相应法贪痴等。虽未转依。第六无漏观心伏故。障不现起。

虽于修道十地位中(至)而三位显是故偏说。

虽于下。别明三位断义。问曰。十地位中何故但断所知。于烦恼种但伏不断。何故前文又云修习位中俱断二愚及彼粗重。答。虽于修道位中不断烦恼种。断所知时。而彼烦恼粗重亦渐断灭。烦恼障种。即有覆无记品所摄。粗重即无堪任性。三位断者。一见道位初。二不动地前。三金刚道后。问。诸位皆断。何独三位。答。三位显故。是故偏说。

断二障种渐顿云何(至)任运内起无粗细故。

断二下。明断种顿渐。先徴。第七下。释。先明俱生烦恼种。第七识相应者。三乘得无学时一时顿断。此约三乘共位。远行地后同断此种。止齐此地。不及上位故。次明俱生所知种。七识相应者。金刚喻定一时顿断。何故顿断。唯内缘第八为我法。无粗细故。此独约菩萨。故至佛地。

余六识俱烦恼障种(至)一刹那中三界顿断。

余六下。先明分别烦恼种。六识相应者。三乘见道一切顿断。次明俱生烦恼种。二乘分二类。一类三界九地。一一地各分九品渐次别断八十一品思惑是也。一类三界九地。地地中九品皆合为一聚总为九品别断。菩萨金刚喻定。三界一时顿断。

所知障种初地初心(至)品类差别有众多故。

所知下。先明分别所知种。六识相应者。初地初心顿断。修所下。次明俱生所知种。十地渐断。成佛断尽。何故渐断。谓六识俱者。通缘内外粗细境生。品类差别有众多故。

二乘根钝渐断障时(至)前后相望皆容具有。

二乘下。明能断四道。加行道者。谓引无间道之方便。无间道者。谓力能断惑故。解脱道者。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明证理故。胜进道者。谓所余诸道渐胜进故。是涅槃路。故皆名道。四道或别或总者。总则俱时。前位胜进。即后位加行故。别分前后。各自建立故。菩萨不分四道别者。刹那刹那能断证故。问曰。经无量劫佛果乃成。何言刹那断证。答曰。时节淹久。分别谓长。颂曰。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过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若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四道差别。

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至)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十真下。明十地证十真如。初二句标总别名。谓此下。释义。谓初地所证法界名遍行义。真如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像而可得。前三句即遍行义。后一句即二空义。

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至)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二最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二地所证法界名最胜义。远离邪行犯戒垢故。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愚暗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猛将。死海水中戒为舡筏。即最胜义。

三胜流真如谓此真如(至)于余教法极为胜故。

三胜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谓三地所证法界名胜流义。从真如流出正体智。正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流出大悲心。大悲流出十二部经即胜流义。

四无摄受真如(至)非我执等所依取故。

四无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四地所证法界名无摄受义。谓四地断微细烦恼障。所证真如。非色心有无等法所系属故。亦非我执我慢我爱我痴。边见我所等所依所取故。

五类无别真如(至)非如眼等类有异故。

五类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五地所证法界名类无别义。谓五地断下乘般涅槃障。生死涅槃二皆平等。非如眼等类有差别。

六无染净真如(至)亦不可说后方净故。

六无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六地所证法界名无染净义。谓六地断粗相现行障。知缘起法无染无净。如摩尼宝体本离垢。非莹治方净。

七法无别真如(至)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七法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七地所证法界名法无别义。虽诸教法依如建立。如无异故。又于教中立种种名。法界实相等。体一名异。而如无异。

八不增减真如(至)现相现土俱自在故。

八不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八地所证法界名不增减义。由通达此真如故。于诸清净杂染法中不见一法有增有减。真如随染净缘。成染净法。随染缘时。染无有增。净亦不减。随净缘时。净无有增。染亦不减。真如平等故。即此下。出异名。谓此法界是相自在之所依止。大小胜劣。随欲现前。名相自在。谓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广狭净秽。随意皆成。名土自在。相约现身。土约现界。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至)于无碍解得自在故。

九智下。初句标名。谓若下。释义。九地所证法界名智自在义。谓九地断利他不欲行障。故能以四种无碍辩才。任运自在善说法故。

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至)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十业下。初句标名。谓若下。释义。十地所证法界名业自在义。谓十地断诸法中未得自在障。所证真如为神通等之所依止。神通作业皆得自在。

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至)为令圆满后后建立。

虽真下。伏问曰。真如之理唯一法界。体无殊异。何有十耶。释曰。随德建号假立十名。问曰。初地见理理无二致。一即一切。何必后后立此十耶。释曰。初地虽达一即一切。而能证智明昧不同。所修行犹未圆满。为令圆满后后建立。行即十波罗蜜多。

如是菩萨于十地中(至)于二转依便能证得。

如是下。释二转依。文中先结前。于二下。起后。由前标中依十地。修十行。断十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故。

转依位别略有六种(至)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

转依下。总标六种。一损下。别释。初句标名。谓初下。释义。异熟识中所持染净种子。由资粮加行位中修习胜解惭愧。故有损染之力。益净之能。令染种渐减。净种渐增。问。若尔。未断障种。何名转依。答中如文。此约伏染名转。

二通达转谓通达位(至)证得一分真实转依。

二通下。初句标名。谓通下。释义。以断异生性障。证得一分真实转依。此约乍证名转。

三修习转谓修习位(至)多令非真不显现故。

三修下。初句标名。谓修下。释义。此依十地渐断渐证。摄大乘下。判释。前六名通达。后四名修习。有相观通俗。无相观通真。入无相观。真现非真不现。入有相观。非真现真不现。非真即俗也。后四常在无相观。多令非真不现。余惑未除。少分犹现。或七地少分非真现。八地以上多不现。此约分证名转。

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至)穷未来际利乐无尽。

四果下。初句标名。谓究下。释义。修行。断惑。证果。益机。此即自行始终。化他能所也。此约究竟名转。

五下劣转谓二乘位(至)无胜堪能名下劣转。

五下下。初标名。谓二下。释义。专求自利。如獐独跳故。忻厌未忘。不契平等故。唯通生空。证理未圆故。断烦恼种。有所未断故。证真择灭。非大涅槃故。无胜堪能。𦕈目矬陋。无威德故。此约偏真名转。

六广大转谓大乘位(至)有胜堪能名广大转。

六广下。初句标名。谓大下。释义。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佛道誓愿成故。生死即涅槃。离取舍故。具达二空。究尽渊府故。双断二障。五住究尽故。顿证二德。福足慧足故。有胜堪能。缨络严身。威德特尊故。此约广大名转。

此中意说广大转依舍二粗重而证得故。

此中下。约颂简定。前颂言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者。意取第六广大转依。六义殊胜故。前五中第一约伏名断。二三分断未尽。第四对因说果。第五六义俱劣。是故简之。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转依下。总标义别。略有四种。别开一一复具二义。一能转道下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断道。二所转依下有二。一持种依。二迷悟依。三所转舍下有二。一所断舍。二所弃舍。四所转得下有二。一所显得。二所生得。今唯标四。是故云略。

一能转道此复有二(至)随其所应渐顿伏彼。

一能下。别释。初二句总标别列。一能下。明能伏道。有漏加行。唯能渐伏。前云彼障现行地前渐伏。无漏根本后得。俱能顿伏。前云初地以上能顿伏尽。

二能断道谓能永断(至)所证所引未成办故。

二能下。明能断道。先简有漏加行。非是能断。二道除有漏。三智除加行。有漏下。出简意。有漏道是曾习相执所引故。未泯相故。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令六识中所行施等不能忘相。是故有漏非能断道。加行智趣求所证真如。所引本智。皆未能成办故。真理未明。本智未显。是故加行非能断道。

有义根本无分别智(至)后得不然故非断道。

有义下。二解。初家唯取本智是能断道。不取后得。变相观空故。随眠前已断故。

有义后得无分别智(至)根本后得俱能正断。

有义下。次家兼取后得是能断道。观谛无倒故。能断迷事随眠故。瑜伽下。引证。出世断道。谓本智。世出世断道。谓后得。纯世间道。谓加行。此证通取二智。简去加行。由斯下。结示本智通能断分别俱生理事二障。后得唯能断俱生事障。

二所转依此复有二(至)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

二所下。初二句总标别列。一持下。明持种依。初句标名。次句出体。根本识。即第八依他起。由此下二句。释持种义。由此本识持染种。与染现行作所依。持净种。与净现行作所依。圣道下一句。释转依义。无漏观智舍染得净。染法种现俱离。唯持清净法种。染净虽迁。识体无二。余依下。通妨。问。前七识并名依他。亦能转识成智。何非转依。释中如文。

二迷悟依谓真如(至)而非根本故此不说。

二迷下。明迷悟依。初句标名。次句出体。真如。即诸法实性。由此下二句。释迷悟义。迷此真如。染法得生。悟此真如。净法得生。圣道下一句。释转依义。观智起时。翻迷就悟。染法不舍而舍。净法不得而得。迷悟虽翻。觉心不动。余虽下。通妨如前。

三所转舍此复有二(至)由此名舍遍计所执。

三所下。初二句总标别列。一所下。明所断舍。初句标名。次句出体。真无下。先明断种名舍。真无间道。是能治智。二障种子。是所治惑。治障相违。犹明与暗。两不并生。彼种下。次明断现名舍。所执我法。是所遍计。虚妄执情。即能遍计。种断现灭。亦说为舍。

二所弃舍谓余有漏(至)由此名舍生死劣法。

二所下。明所弃舍。初句标名。次句出体。有漏。谓地前所修有漏心俱善法种子。劣无漏。谓七地已前杂修无漏观智种子。金刚下。正明弃种。彼种下。次明弃现。有漏善法。能感分段生死。劣无漏法。能感变易生死。二现不生。名舍生死劣法。

有义所余有漏法种(至)与二障种俱时舍故。

有义下。二家明弃舍先后。初家释无间道起。皆已弃舍。

有义尔时犹未舍彼(至)第八净识非彼依故。

有义下。次家释。解脱道起方弃舍之。初句斥前。次五句释成。一无间道起但能断障。善无漏种不相违故。二无间道时犹居因位。若言兼舍有漏等种。则。此菩萨应无一分变易生死。三第八异熟受熏持种。金刚道后异熟方空。无间道时若舍所持。则应能持异熟亦舍。此位应无所熏识故。四若无间道已舍异熟。是则菩萨应名佛故。五若无间道已舍善等。起解脱道应无用故。解脱功用一弃有漏等种。二证极果真理。由此下。结示解脱方弃。

四所转得此复有二(至)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四所下。初二句总标别列。一所下。先明所显得。初句标名。次句出体。涅槃。此云圆寂。即一真法界。简非二乘所证。故名曰大。具常乐我净故。此虽下。释所显得义。伏问。涅槃自性。清净本然。遍周法界。圣凡咸具。何言所显。及与所得。释此如文。此依下。又问。既有障覆。何名本净。释此如文。结归清净法界。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至)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涅槃下。显涅槃义别。初句总标四种。涅槃之理殊无二致。但以圣凡优劣言之。略分四别。次列释。一本下。初句标名。谓一下。释义。先释本净。谓蕴处界等一切诸法所依之理。虽为客尘烦恼所覆。其体本净。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难可了知。不简圣凡。平等共有。与一下。次释涅槃。此与诸法不一不异者。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一则此性应是无常。不可以相相。不可以名名。言语道断。心行亦讫。真空寂灭唯圣乃知。故名涅槃。

二有余依涅槃(至)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二有下。初句标名。谓即下。释义。先释有余。但断烦恼障。子缚已尽。身智未泯。果缚犹存。名曰有余。后二句释涅槃。身心虽在。烦恼寂灭。故名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至)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下。初句标名。谓即下。释义。先释无余。灰身泯智。苦依亦无。名曰无余。后二句释涅槃。大患永灭。万累俱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至)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四无下。初句标名。谓即下。释义。出所知障者。烦恼同二乘断。故略不说。先释无住。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般若故。不住生死。涅槃生死二俱不住。故名无住。后二句释涅槃。问。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即利他妙用。何名涅槃。释云。用而常寂。故名涅槃。寂照双融双泯。兼显无住之义。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至)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一切下。简判。通约凡圣简。有情唯初一者。理本具故。二乘无后一者。缺利他故。世尊具四者。有理有事故。

如何善逝有有余依。

如何下。七番料简。一问。约如来简有余涅槃。如来二死永忘。诸苦俱寂。宁有微苦所依之涅槃。

虽无实依而现似有(至)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虽无下。答。先约示现明有。如索乳疗疾。金枪背痛等。皆现似有之义。或苦下。次约以无漏蕴为有余依。谓非苦所依无漏蕴在。说有余依。如经云。我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等。

若声闻等有无余依如何有处说彼非有。

若声下。二问。约二乘简无余涅槃。蹑上文二乘无学容有前三为问。初句牒定。如何下。正问。若声闻等有无余依。如何有处说声闻。等非有无余。既若有处说无。则上容有前三之言徒设。

有处说彼都无涅槃岂有余依彼亦非有。

有处下。举例斥答。又有处说声闻都无涅槃。岂有余依声闻亦非有耶。既说都无。不妨犹有有余依。例证有处说非有。不妨亦有无余依。

然声闻等身智在时(至)无苦依尽无余涅槃。

然声下。判断二处所说之意。先申后义。谓有处说都无者。依所知障所依变易苦身未尽。故说都无。非无烦恼障尽有余涅槃。此约才证有余时。所知未灭。圆寂义隐。故言都无。尔时下。次申前义。谓有处说非有无余者。即彼声闻身智在时。但证有余。未证无余。故说非有。非无后时身智俱泯苦依灭尽之无余依。此约未证无余时。故言无无余。两处论文义同。望前望后别说。故今以此例斥于彼。

或说二乘无涅槃者(至)非如一类入无余依。

或说下。先约实无答。初句牒问。依无下。释成。依无第四无住处。是故说无。非无前三。又说下。次约不定答。初句牒问。依不下。释成。谓不定性才证有余。回心向大。不入无余。是故说无。

谓有二乘深乐圆寂(至)故复说彼与佛有异。

谓有下。转释二种涅槃差别。上言不定性。但证有余。一类定性。入无余依。今文先释有余。二乘乐寂。修生空观。证生空理。灭烦恼障。证得有余涅槃。彼能下。次释无余。烦恼因忘。异熟果尽。所依苦身既灭。有为观智亦亡。身智双泯。证得无余涅槃。尔时下。伏问曰。身智都无。涅槃谁证。释曰。入无余时虽无身智。而由先时身智证得。故可假说彼有身智。此位下。对佛简异。声闻所证清净寂灭。与佛无差。有体无用。与佛有异。

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

诸所下。三问。料简无住涅槃。此约敌对为问。烦恼与生死。乃因果对。生死与涅槃。乃染净对。今所知障以望生死。因果不相主对。若无生死。亦无涅槃。则应染净亦不相对。云何断所知得无住处涅槃耶。此约涅槃名同问。

彼能隐覆法空真如(至)令于二边俱不住故。

彼能下。答。所知虽不感生。然能障于法空真理。体既被障。不能起用利他。断此所知。法空理显。此理即是无住涅槃。非是灭生死所得之涅槃。此约涅槃义异答。烦恼隐覆人空真如。障断理显。沉空滞寂故。所知隐覆法空真如。障断理显。起用化他故。故此涅槃名同。义有异也。

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断彼不得择灭。

若所下。四问。蹑前起问。所知若障无住涅槃。断彼既证涅槃真如。亦应证得择灭无为。此约真如与无为。名异体同为问。

择灭离缚彼非缚故。

择灭下。答。择灭无为。是离烦恼障缚所显。彼所知障既不感生。非同烦恼能缚有情住于生死。故断彼时但证真如。不得择灭。此约二障缚与非缚为答。

既尔断彼宁得涅槃。

既尔下。五问。仍约二法理同问。既尔二字蹑前。若所知障既非是缚。如何断彼亦得无住涅槃。此约择灭与涅槃二理既同。断彼不得择灭。亦应不得涅槃。

非诸涅槃皆择灭摄(至)即真如中二择灭摄。

非诸下。约二法义异答。初句直答。四种涅槃。有是择灭。有非择灭。非诸涅槃皆择灭摄。不尔者若谓诸涅槃皆择灭者。次举性净例答。是则四中初一性净。不由择灭。应非涅槃。能缚下。正判义异。烦恼是缚。择灭离缚。故断彼时证真择灭。所知非缚。但障空理。故断彼时不得择灭。然断下。正答。然断所知法空理显。说得无住涅槃。非此一句。结判义别。涅槃择灭性各异故。故四下。约相摄结答。以四涅槃对六无为。性净无住。即真如摄。非是择灭所摄有余无余。即择灭摄。故断所知。不得释灭。

若唯断缚得择灭者不动等二四中谁摄。

若唯下。六问。初句牒上离缚得择灭。次句以相摄为问。意在答出择灭唯究竟灭。不动无为。及想受灭无为。对余四无为。谁所摄耶。余四无为者。即择灭。非择灭。真如。虚空也。

非择灭摄说暂离故(至)有非择灭非永灭故。

非择灭下。直答此二非择灭摄。暂离者。四禅舍念清净名不动。退没还来散入诸趣故。灭受想定。入时暂离。出时还起故。择灭下一句。承上非择灭。对显择灭无为一灭永灭。又以此究竟灭。对显暂离非择灭摄。故此二句反覆相成之意也。有非下一句。转释上初句义有一分非择灭。非是永灭。此不动等二既非永灭。故是非择灭摄。意外别显有一分非择灭。是永灭者。此指所知非择灭摄。是永灭故。

或无住处亦择灭摄(至)究竟灭者择灭所摄。

或无下。上明无住涅槃非择灭摄者。以其非是灭缚得故。今言亦择灭摄者。以由真智灭障得故。伏问。上明灭缚。可是择灭。今言灭障。何亦择灭。释云。择灭有二。一灭缚名择灭。二灭障名择灭。如文。故四下。约相摄结答。以四涅槃对六无为。性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不动下。结。以不动想受灭暂灭。对显后三择灭唯究竟灭。

既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但说是菩提障。

既所下。七问。初句牒前所知既障涅槃。次句正难。如何圣教但说障菩提。不说障涅槃。

说烦恼障但障涅槃(至)理实俱能通障二果。

说烦下。举例答。如文。理实通障。约用偏说。烦恼胜用。系缚有情恒处生死。不能证涅槃故。所知胜用障覆所知理境。不能证菩提故。

如是所说四涅槃中唯后三种名所显得。

如是下结。初一非所显得者。以自性清净。不由断障显故。故此唯结后三。名所显得。

二所生得谓大菩提(至)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二所下。次明所生得。初句标名。次句出体。菩提。此云觉。简二乘中下。故名曰大。能断惑尽。能证理彻故。此虽下。释所生得义。伏问。无漏种子法尔而有。不从新生。何名得耶。释此如文。结归四智菩提。

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云何下。总徴四智。言相应心品者。即净八识。与自相应二十一法。和合共成一聚。名之曰品。品者。类也。下一一别释。

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一大下。初句法喻标名。谓此下。释义。离诸分别者谓此即无分别正智能所双绝故。所缘一句。释成如有漏识不可知执受处了。纯者无杂。净即无染。圆者满义。现行功德。此为所依。种子功德。此为能持。此能现自受用身。实报土。能生后三智。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二平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因中执我。自他不等。今既离执。故皆平等。诸有情。即十地菩萨为现他受用身。实报庄严土。地地优劣有殊。影像亦有差别。果上仍为妙观察智作俱有依。不住二边名曰一味。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三妙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摄论云。圆成实性为共相。依他起性为自相。智观此故。六度道品为功德宝。智摄此故。神通十力。即作用差别。智现此故。随机演法。名雨法雨。智说此故。

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四成下。初句标名。谓此下。释义。普现十法界身。三轮不思议化。成就本愿所应作业。智能成此。名成所作智。

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至)一切有为功德皆尽。

如是下。结立智名。伏问。四智心品。每品各有二十二。能变所变等。云何但得智名。释云。如是等二十二法者。谓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并所依识。能变。谓内二分。所变。谓相见分。与各各种子现行相应。此中智用偏增。故以智名显之。故此下。正结。有为功德。即二十二法及神通十力等。

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至)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此转下。明转依体。初句直明转八成四。如次可知。智虽下。伏问曰。智即别境中慧。应言转慧成智。何言转识成智。若尔岂不转王成所耶。释云称实转王得王。转所得所。由智随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转强得强。有漏识强者。烦恼增故。境界胜故。无漏智强者。烦恼无故。境界空故。为劝有情。故说转识得。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持无漏种令不失故。

大圆镜下。明四智现起分位。初家谓大圆镜智。无间道时即初现起。异熟中种俱时空故。异熟既舍。镜智未起。便无能持净种之识。次家谓解脱道时方得初起。异熟下。斥前无间舍种。犹未顿舍者。但舍所知障种。未舍有漏善及劣无漏种。此与无间道金刚智不相违故。非障下。明解脱方舍。此种但与圆满佛果定相违故。金刚下。明无间道。若舍异熟则无所熏识。若无所熏。则无漏不增。彼时应即成佛。何用复起解脱道为。由斯下。结。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相依相续尽未来际。

平等下。第七因中转。以由第六入双空观。断分别二执。见道初起。颂曰。单执末那居种位。平等性智不现前。双执末那归种位。平等性智方现前。后十地中俱生未断。出观入观有时有漏无漏转易。是故隐显有间。十地后心与净第八为俱有依。尽未来际相续无尽。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或无心时皆容现起。

妙观下此亦因中转。生空智品通三乘。法空智品独菩萨。若二乘生空见道位中亦得初起。后至无学。若渐悟菩萨。解行地终起。顿悟菩萨。从初见道。至上八地起。非有漏心。非字贯下。非无心时。无心谓灭尽定。意显无漏心。有心时。方容现起。若菩萨法空见道位中方得初起。乃至十地后心。非有漏等者。非字贯下。有漏与智相违。生空不违法执。无心则无意识。故此三时皆不现起。意显无漏心。法空智果。有心时。方容现起此明因中虽转容有间断。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而数间断作意起故。

成所下。有二师解。初师云。同六七识亦因中转。修道位中为第六识后得所引。亦得初起。次师云。成佛方起。以十下。明所依根非无漏。故非因中转。不共者。眼根唯为眼识所依故。必俱者。是俱有依。根识同时故。同境者。根识同缘一境故。此三名异。俱属五根。皆三依中俱有依摄。所依之根既是有漏。故不能发无漏识智。有漏根昧。无漏识明。不相符故。由斯下。结显此智。成佛方起。数间断者非如前二智相续而转。

此四种性虽皆本有(至)勿前佛德胜后佛故。

此四下。伏问曰。此四智品皆从本有无漏种生。若起现行。应一切时均成无漏。云何得有前后因果转依之不一耶。释云。虽从种生。熏有胜劣。六七因位渐增。五八果上圆满。又问。何以佛位不增不减释云。但从种生。更不熏种。若更熏种。则前佛熏多则优。后佛熏少则劣。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至)余一分二准此应知。

大圆下。明智缘用。大圆镜智有二师解。初师云。但缘真如。二智之中唯是根本。行相下一句。释成。无分别故。是根本智。次师云。亦缘俗谛。先引圣教。证成缘俗。如文。又此下。引理证成因中既缘三类境果上决定亦能缘之。颂曰。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行缘微细说不可知。非无分别名不可知。如阿赖耶通缘真俗故。缘真下。判属二智。根本缘真。后得缘俗。言后得者。谓根本证真之后而得故。例余平等妙观。体一分二。准此应知。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至)二智所摄于理无违。

平等下。有三师解。初师云。但缘俗谛。缘净第八故。例如染位缘藏识故。次师云。但缘真如。缘平等性故。等三师云。遍缘真俗。引经证缘真。引论证缘俗。随他示现佛影像故。颂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由斯下。结缘真俗。根本缘真。后得缘俗。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至)皆无障碍二智所摄。

妙观下。通缘真俗。二智所摄。缘自相。即依他起。缘共相。即圆成实。缘一切法。谓普照大千皆无障碍。颂曰。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至)起化业故后得智摄。

成所下。有二师解。初师云。但缘五现境。引论如文。次师云。亦能遍缘。非局五境。能缘三世。非局现境引经证成能作三业化。颂曰。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然此下。通前引论。皆如文。随作下。释唯后得。随作意生者。随妙观察智作意引生。故唯后得。前三依心根故。二智所摄。后一依色根故。唯后得摄。

此四心品虽皆遍能(至)破诸疑网利乐有情。

此四下。总申用异。先总标。谓镜下。分释。皆如文。四智所现。总不出真应二身。皆有集藏之义。真集一切智慧藏于一心。应集一切神通。藏于一色。色心不二。通慧一如。唯色唯心。斯之谓也。此约圆义释。前三教不尔。

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如是下。结示。差别多种者。初约体用明。体则转八七六五识而得。用则能现三身四土。次约四智现起分位。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后约所缘境界。该真该俗。根本后得智有差别。故云多种。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至)及前涅槃名所转得。

此四下。先结四智名菩提。次总结菩提涅槃名所转得。

虽转依义总有四种(至)非已证得因位摄故。

虽转下。简判。先约颂简。虽转依义总有四种。而今转依果中但取第四所转得。不取前三。何也。初一是能转道。第二是所转依。第三是所转舍。俱非所证得。颂中既说证得转依之言。是故但取后一。不取前三。此修下。约位简。此修习位四转依中唯取前三。不取后一。何也。非已下。出简果从因意。后一属果。前三在因。修习位既在因。是故唯取前三。不取后一。

后究竟位其相云何。

后究下。大章究竟位。先徴问起。

颂曰此即无漏界(至)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颂曰下。举颂答。

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至)世出世间利乐事故。

论曰下。解释。释颂初一句。初二句指前显后。总答徴问。此谓下二句。总释颂相。菩提涅槃二转依果。无漏界摄。诸漏下。转释先释无漏。诸漏永尽者。二障名漏。此即离相应缚义。非漏随增者。此即显离所缘缚义。性净。简异二乘无学。有所知障。不纯净故。圆明简彼十地菩萨。未圆满故。具此诸义。故名无漏。界是下。释界字。一者含藏功德。二者能生善利。五乘。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

清净法界可唯漏摄四智心品如何唯无漏。

清净下。通妨。问曰。清净法界谓涅槃。有佛无佛。性相常然。是无为故。可唯无漏。四智心品。断惑证理属有为故。又六七二智因中间转。杂有漏故。如何唯是无漏。

道谛摄故唯无漏摄(至)而实无漏道谛所摄。

道谛下。答。初二句标答。苦集属有漏。道灭属无漏。谓佛下。释成。佛功德者。谓四智也。身土等。智所现也。虽有下。伏问曰。成所作智随类示现生死身。此即苦谛。业烦恼等。此即集谛。俱属有漏。云何皆言是无漏耶。释云。同事摄化。法门示现。道谛所摄。而实无漏。

集论等说十五界等(至)五根五识五外界等。

集论下。蹑前无漏以集论难问。若佛功德身土皆唯无漏。如何论说十八界中除后三界。余十五界唯是有漏。若属有漏。岂如来无五根五识五尘耶。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至)故与彼说理不相违。

有义下。有三师释。初家约深妙理释。非界处摄。集论三科是思议境。今此功德是深妙理。是故彼此无违。

有义如来五根五境(至)论说五识性散乱故。

有义下。次家约法界释。非界处摄。非集论所说根境。是故彼此无违。非佛下。伏问曰。如来五尘可言法界摄。非佛有情。缘声光等。必藉如来法界五尘为质。变相而缘。此所变相既属五尘。所托之质宁非五尘所摄耶。释曰。有情五识虽托此变。粗细有异故。而所变相粗。可言五境摄。所托法界质细。非五境摄。如来下。明如来五识非识界摄。次二句引教释成。定散有异故。如来心恒定。有情识常散。

成所作智何识相应(至)是故于此不应为难。

成所下。料简成所作智。由上言如来五识非五识摄。今问云。既非五识。成所作智何识相应。第六下。答第六相应。由前云随妙观察智作意引生故。与观下。又问。成智观智若俱依第六。二性有何差别。彼观下。释差别。如文。又问。二智同依一识。应不并生。如一类眼识二不俱起。智亦应然。许不下。答。初约不并答。次约用分答。或与下。又一释。第七相应。依根缘境是平等智作用。由前云遍缘俗故。示现无边佛影像故。伏问。成所作智依根缘境。今平等智亦言依根缘境。二智有何别耶。谓净下。释二智差别。缘境虽同。现身土有别。如文。岂不下。离问。前云转五识成成所作智。岂不此品五识所摄。非转下。答。非转五识得。智体即五识。如转下。举例释。是故下。结责。智由慧转。五识无慧。六七有慧故。今问出六七相应。非转五得。此约因中无慧言也。若至果上。各各具有二十二法。

有义如来功德身土(至)彼三皆通有漏无漏。

有义下。第三家释。约无漏界摄。如来功德身土。如应摄在蕴处界中。如应者。智即识摄。身即根摄。土即尘摄。彼三皆通漏无漏故。余所成者通漏无漏。佛所成者。纯无漏故。

集论等说十五界等(至)而非二乘所知境摄。

集论下。通集论。初句牒前难家引论。彼依下。会通论意。二乘境既粗浅。能缘根识亦粗浅。故唯有漏不依如来无漏法说。故云非说一切。谓余下。转释。余者。谓二乘已下成就。后三通漏无漏。十五唯有漏。如来皆无漏。

然余处说佛功德等(至)善常安乐解脱身等。

然余下。会通余处。即前初家所说。非界处等法门所摄者。此显功德是无漏界。非二乘劣智所知。所以者何下。徴释是界摄。功德身土皆属有为。圣说有为一切法皆蕴处界摄。而又言非界等者。应是第十九界。第十三处。第六蕴等所摄。圣所不许。十九等故。既无十九等。显是无漏界摄。若绝下。复斥初家。初句牒前。亦不下。以本颂斥。

又处处说转无常蕴(至)故言非者是密意说。

又处下。复引他处通斥二家。常蕴常界即无漏蕴界。宁非蕴界所摄。

又说五识性散乱者(至)皆悉具足而纯无漏。

又说下。斥次家引论。如文。故佛下。结示。由前难家。以有漏难无蕴界等。此直约事难。次二解家直以理释。故言非界等所摄。今约即理之事。以成无漏界等所摄。

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至)非诸世间喻所喻故。

此转下。释第二句。初句牒颂不思议三字。次三句释义。初句总明不思议。次二句别明。忘言默证故非思。喻所不喻故非议。

此又是善白法性故(至)违不善故俱说为善。

此又下。初句牒颂善字。白法性者。总释善相离染黑故。清净下。别释。清净法界远离生灭。解脱诸苦。故曰安隐。四智心品现身现土。观机说法。故曰巧便。二种下。结善相。

论说处等不唯无记如来岂无五根三境。

论说下蹑前是善以瑜伽难问。论说处等不唯无记。通三性故。上言此又是善岂如来身无五根及香味触耶。不言色声者。许通三性故。

此中三释广说如前(至)善种所生无漏善摄。

此中下。答。初句指前三家。论说处等通三性者依余所成说。非佛所成。一切下。别释如来身土唯善。如文。佛识下。伏问曰。佛身土等虽皆是善。应机所变有漏不善无记相等。岂亦善耶。释此如文。

此又是常无尽期故(至)穷未来际无断无尽。

此又下牒颂常字。无尽期者总释常义。清净下。别释。如文。所依者。智依理故。假说为常。非自性常。从因下。转释非自性常。然四下。约化机无尽说常。

此又安乐无逼恼故(至)胜法故恒名解脱身。

此又下牒颂第三句初安乐二字。无逼恼者。总释安乐义。清净下。别释。体害者所知障能障理故。是体上害。此二下。结释二性皆无逼恼。自安安他。俱名安乐。二乘下。释。解脱身。唯离烦恼不断所知。萤光独照。但得自利。无殊胜法者。无法身本。不能起用。不能利他。恒名孤调解脱。非大涅槃。

大觉世尊成就无上(至)二转依果皆此摄故。

大觉下。释颂第四句。先略释颂文。如文。梵语牟尼此云寂默。无量下。转释。先法。次身。无量功德等庄严者。一切种智为头。第一义谛为髻。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权实二智为眼。无漏为鼻。四十不共法为齿。四无碍辩为舌。十力为手。如来藏为腹。大慈大悲为心。三三昧为腰。福慧二严为足。身者。体义。依义。聚义。清净法界为体。四智菩提所依。万善功德聚集。故此下。结。

如是法身有三相别。

如是下。广解法身有六段。初正释三身。次五法摄三身。三三身德别。四自他利殊。五所依之土。六身土合明。一佛而有三身者。此有三义。一体用。智与理冥。能起大用。自报上冥法性体。谓之真身。他报下赴机缘用。谓之应身。二权实。权谓权暂。实谓实录以施权故。从胜起劣。三佛离明。以显实故。从劣归胜。秪是一身。三理事。佛本无身。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仰观至理。本实无形。俯随物机。迹垂化事。颂云。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文中先总标。下别释。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至)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一自下。初正释三身。初句标名。谓诸下一句。出体。受用等一句。此以能依显所依胜也。离相下。释义。湛湛绝虑。寂寂名断。能为色相作所依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次句以依止义释。轨持为法。诸佛轨之而得成佛。功德依止名身。前二转依果名法身者。乃约复明。此真净法界名法身者。乃约单显。今法身中有三相别者。此则约开。前二转依果名法身者。此则约合。虽有单复开合不同。此之三身非纵非横。不并不别。文虽属别义合通圆。以法身中具三相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至)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二受下。初句标总名。次句列二。一自受用。恒自受用大乘法乐故。谓诸下。释义。真实功德。即四智菩提。极圆净常遍色身。即无漏五蕴。智与理冥故。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名为自受用报。身者。依止。相续义。有为功德所依止故。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故。二他受用。令他受用大乘法乐故。微妙功德身。即尊特胜应身。纯净土。即实报庄严土。此之身土。为十地菩萨。示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此即平等智之所示现。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谓诸如来(至)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三变下。初句标名。谓诸下。释义。随类化者。有三。一大化。现千丈身。王大千界。被地前机。二小化。现丈六身。王一四天下。被二乘凡夫。三随类化。猿中现远。鹿中现鹿等。净秽土者。或折或摄。变净变秽。此被三贤二乘凡夫等。所言化身者。与应身有异。观音疏云。变化者。歘然而有。歘然而无。盖是暂时益物相也。应则应答。同物始终。如极乐人民寿不可数。佛同无量。此土寿促。佛同八十。有降生日。有入灭时。即八相佛也。此中言随类化者。通应通化。若应人天。此化属应。若应余趣。此应属化。

以五法性摄三身者(至)故知三身皆有实智。

以五下。二明五法摄三身。有二解。初释清净法界。大圆镜智。摄自性身。次引经证真如摄法身。引论证镜智摄自性身。真如即法界。法身即自性。名异体同耳。圆镜下一句。转释上句。会通转阿赖耶即圆镜智故。中二平等观察摄受用身。次引论证平等智现身。观察智说法。转诸转识得受用者。此句通证二智摄受用。后一成事智摄变化身。次引论证成。又智下一句。通明四智具摄三身。故知下一句。结三身皆有实智。

有义初一摄自性身(至)无相无为非色心故。

有义下。次释。清净法界摄自性身。此释简去镜智者。以镜智品非本性常故。有生灭故。生因之所生故。是有相有为。色心法故。自性反是。故不相摄。

然说转去藏识得者(至)不可说为色心等物。

然说下。通前初家引论。初句牒前引论。然初家说转藏识得自性者。谓由下。正通论意。由转藏识中二障种子显法性身。不可谓镜智亦摄自性身。智殊下。通后句。问。既云镜智不摄自性。云何言智殊胜具摄三身耶。释云。谓法身是彼四智之依止。是彼四智之实性。故言具摄三身。理实镜智不摄法身。唯摄自受用身故。自性下。出镜智不摄法身之所以。问。前云自性身中具无边际真常功德。岂非法身中有智。何谓镜智不摄法身。释云。自性身中虽有功德。而无为故。非色心故。是故不摄。

四智品中真实功德(至)种种身相摄变化身。

四智下。明智摄后二身。谓通以四智。及镜智所起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摄他受用。成事摄变化。

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至)实有色心皆受用摄。

说圆下。引证。初句引证镜智是自受用。次句引证平等是他受用。虽转下。通妨。伏问曰。此言转藏识成镜智。亦得自受用。何故前云转第八显法身。不言得自受用者。何也。释云。此虽言转藏识亦得受用。前文但言转藏识显法身。不说得受用者。是文略耳。应知转藏识有二义。一者转去藏识中二障种子显法身。二者转染藏识成镜智得受用。前文但说显法身于转染成净得受用一义略不说之。又说下。以理推之镜智唯应摄受用。不摄法身。先举法身中无生无灭等相为例。镜智反此。若非受用。摄属何身。又受下。通明自受用摄四智。有为实德。即四智也。故四下。结。

又他受用及变化身(至)故此二智自受用摄。

又他下。斥初家三身皆有实智。初文直斥二身非智为体。虽说下。通论意。问。圣说化身智殊胜摄。今何言非智。释云。论中虽说智殊胜摄化身者。似智显现故。或依智起故。假说智名。体实非智。又问。圣说二身即是二智所现。今何言体非实智。但说下释义如文。故此下一句。结。二智既非二身。故知即是自受用摄。应知自性身。如镜面。自受用身。如镜光。他受用及变化身。如所现像。光与面不一不异。无面不显光。无光不显面。此喻智理相冥。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可施设离异。后二身如所现像。像虽依面光而现。虽离面光无像可得。不妨像终非面光。不可施设令同。故此二身。但可云智所现。非以智为体也。

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至)无根等用故不说有。

然变下。通妨。问曰。若后二身非智为体。如土木偶。何能说法化利有情耶。释此如文。无上下。又问。身等有质。可能化现。心等无形。岂能化现。释此如文。若不下。反显能现。若谓如来不能现无形质心心所法者。如来久已断贪嗔等云何又能示现有三毒。声闻旁生知如来心者。此是化现心。而非实心。如来实心。等觉菩萨如稻麻竹苇。尚不知故。如佛一时深摈众僧。还念欲取。梵王悉知。又于一时念欲为王如法化世。魔王即知。而来劝请。如佛将泥洹时。阿那律陀知佛次第所入诸禅三昧。由此下。引证随类化身皆令有心。涅槃经说。人天百万设最后供。唯纯陀供是佛亲受。余悉化佛。皆似有心。令彼人天各各自谓佛受我供。成所作智化作三业。意即心也。又依他实心为质变相分心现故。虽说下。伏问曰。圣说变化之者。无有根心。今何言能变根心等。释云。化人无根心者。约余二乘外道等所化说也。又圣说无根心者。约根无生识用。心等无实染善用。故不说有。非不化现也。

如是三身虽皆具足(至)利乐他用化相功德。

如是下。三明三身德别。初句总标三身德异。谓自下。别释。自性身。唯有常乐我净。离诸杂染。即净义。众善所依。即我义。无为功德。即常义。无色心等。即乐义。自受用身。具妙色心等。真实功德。即四智。后二身。具似色心等者。似智显现。不以智为体故。

又自性身正自利摄(至)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又自下。四明自他利殊。自性身为增上缘者。谓真如遍在一切众生身中以为内熏。故兼利他。自受用身唯自利者。智冥理故。后二身唯利他者。应机现故。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至)譬如虚空遍一切处。

又自下。五明所依土。初句标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下。释。问曰。身即法界。土即常寂光。其体不二。何分身土。释云。虽无差别。不分而分。佛是相义。二身自体故。四智功德所依故。众德聚集故。法是性义。能持自性故。功德自性故。诸法自性故。随事无边者。以变化等三身三土事既无边。与之为性。岂有边耶。立量云。法性身土是有法。其量无边宗。俱非色摄故因。喻如虚空。

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至)亦可说言遍一切处。

自受下。初句标。自土。即无漏色蕴。情为能依。属报身。器为所依。属报土。此实报土。谓圆下。释。谓无垢识由昔所熏自利无漏净土种子成熟。从初成佛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如净下。例身根相好。如净土量。一一无边。根根尘尘遍周沙界。功德下。释妨问曰。自受用身体即智慧。非是色法。如何可约形量而言周圆无量耶。释云。智慧虽不可说形量。而依所证理及所依身。亦可言偏一切。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至)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他受下。初句标。自土。谓实报庄严土。然唯净土。谓平下。释。谓平等智由利他无漏净土种子成熟。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大小胜劣前后改转者。地地相望。传传胜劣不同故。能依下。以土例身亦无定限。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随河长短。任器方圆。无前无后。一时普现。此是不思议。妙应也。

若变化身依变化土(至)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若变下。初句标。变化土。谓方便同居二土。谓成下。释。谓成事智。由利他无漏净秽佛土种子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大凡小圣机器不同。各随业力。所见亦异。净秽小大前后改转者。摄折不同。故有净秽。随机胜劣。故有小大。无漏言秽者。示机见秽。佛唯无漏。如经云。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即此意也。能依下。以土例身。亦无定限。后二身应三土。皆云前后改转者。横论四教。竖则三土。同居四教。方便二教。实报一圆。赴机有异故。大略而分。顿部根利。渐教根钝。若委论者。顿中别钝圆利。渐中圆利三钝。亦可四教传传论利钝。所说之法随机兴废。若机若应。节节改转。不可文备。宜准教思。

自性身土一切如来(至)一佛能益一切生故。

自性下。六身土合明。自性身土。体即真如。自他身土皆无差别。自受用身土。虽诸佛各变。如众灯之明。彼此不相障碍。余二身土。随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言佛各变者。清凉释云。如今释迦化身。若一类众生。若与阿閦等诸佛皆有缘。应受其化。所化之者身不可分。如一释迦成佛度生。诸佛同时皆化一身为释迦。同在菩提树下一时成佛。令诸众生但谓一释迦佛。如多盏灯同照一物。共发一影。实有多光。各发影。而相杂故。谓是一影。于不共者。言唯一佛变者。设见十方百千化佛。亦是一佛化诸身耳。诸有下。双结。释成共不共义。或多属一。或一属多。应更云。或多属多。或一属一。文无者略。由共不共相故。一切凡圣虽同一心。而有相见不相见异。虽同变土。而有同受用不同受用别。是故灵山常耀。而睹林树潜辉。丈六金躯。复见土灰众色。莲华宝刹。反谓丘垆。庄严宝地。倒言砂砾。斯皆同共不共故也。

此诸身土若净若秽(至)不尔应无五十二等。

此诸下。明所变漏无漏别。先明无漏识变。谓上四种身土。若净若秽。约佛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乎能变。但纯无漏。纯善下三句。释成。问曰。若能变是无漏。所变亦无漏者。例应能变是识。所变亦应是识。则不应有蕴等之别。释云。所变蕴等。与能变识不必皆同。蕴等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次明有漏识变。此诸身土。若净若秽。约一切有情有漏识上所变现者。同乎能变。俱是有漏。纯从下三句。释成。善等下。又问。若所变同能变者。则能变识性是无记。所变亦应属无记。不应有三性差别。释云。善等三性。与能变识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缘杂引生故。蕴等下。问。能变是识。所变亦应同识。不应有蕴等之别。释云。所变能变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不尔者。若所变须同识者。应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差别。

然相分等依识变现(至)许识内境俱实有故。

然相下。承上明所变四分虚实。先初解。相见二分依识所变。遍计性摄。是虚。能变识体。依他起摄。是实。不尔者。若谓外二分亦是实。此则识外有实法。唯识理应不成。

或识相见等从缘生(至)不尔真如亦应非实。

或识下。次解。相见二分从缘生故。俱依他起。虚实如识者。依胜义言。识如幻梦。则所变相见如识亦虚。约世俗谛言。依他不无。则相见如识亦实。若尔。则有实境耶。释云。唯言遣心外法。不遮内境。若不尔者。后得变相缘如。此之内境。亦应非实。

内境与识既并非虚如何但言唯识非境。

内境下。通妨。问曰。境识既并非虚。是则应云唯识唯境。如何但言唯识。不言唯境。

识唯内有境亦通外(至)心与心所定相应故。

识唯下。约三义答。初云识唯内有。境通内外。若言唯境。恐愚者滥计心外有法。是故但言唯识。或诸下。二云愚夫执有外境。起惑造业沉沦生死。哀愍彼故。遮彼外计。令观自心。非谓亦无内境。观心有二。一实相观。即于识心体其本寂。三千宛然。即空假中。二唯识观。照于起心变造十界。四性叵得故。或相下。三云。相见二分皆识为性。由熏习力。似四分生。实唯一体。问。识性是俗。真如是真。岂非心外有法。释云。真如是识实性。除识之外。无别有法故。问曰。境唯识变。可是一识。然诸心所各别有体。岂亦一识耶。释此如文。上释唯识位竟。大章正宗意。

此论三分成立唯识(至)乃得圆满非增减故。

 已依圣教及正理分别唯识性相义

 所获功德施群生愿共速登无上觉

此论下。大章释结施愿分。此论下。释义。三分成立故。显理明净故。本颂圆满故。名实双彰故。已依下。结文。依凭教理故。分别性相故。所获下。回施。回自向他故。回事向理故。愿共下。发愿。见闻随喜者。藉因成果故。

成唯识论自考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