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九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依次释成二。初明凡二。初外凡三。初牒征。

初五品位者。

△二释义五。初随喜品二。初标。

一随喜品。

△二释二。初正行二。初引经。

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

【□注】文句(八)云。随顺事理。无二无别。喜。是庆己庆人。(文)妙乐(十三)云。事理祇是权实异名。了此权实。即非权实。故无二无别。即随顺开权显实之事理也。言己人者。理有事故。故能庆人。事有理故。故能自庆。又不二而二。故庆己他。二而不二。了非己他。

【■补】此引经文证明随喜之名也。言若闻是经者。即圆闻迹门开权显实。本门开迹显本深奥之法也。而不毁訾者。离诽谤过。起圆信也。起随喜心者。即妙悟圆理。该罗万行。所谓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为世间之初依也。注中先引文句。是正释。次引妙乐。是转释。会义云。理者。现前一念心之本性。即是法界实相之体。非本非迹。名为理本。非权非实。名为实理。事者。如来久远证此妙理。故名为本。从本垂迹。非生现生。非灭现灭等。皆名为事。如此信解。无二无别。名随如来证此现前一念实相。本迹权实。不可思议。我及众生。同此心性。亦当得之。故於己人。深信随喜。故云庆己庆人。庆己。有智慧。庆人。有慈悲也。节义引法华解云。或说己事。或说他事。佛界为己事。九界为他事。然事即理。其理本具九界之事故喜。九界在事之人皆即佛界。为庆人。我今虽解。犹与众生同在九界之事。然九界全是佛界之理。故自庆。又实有权故。能化他为庆人。权即实故。己即佛身为自庆。对句记内。庆己有智慧。庆人有慈悲句。甚清。

【□注】妙玄五(二)云。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假)一切法一法。(空)非一非一切。(中)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谓十法成乘。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密相应。是名圆教初随喜品(文)。

【■记】此引妙玄似就学人行边。以释随喜也。言宿植深厚者。乃深厚之善根也。显前四时之善根。不名深厚。唯闻法华。下一乘圆种为深厚。如在大通佛时下种已来。中间或有所得。或无所得等。为宿植深厚也。宿植。是内因。知识。即僧。经卷。即法。此二为外缘。古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闻。是人内因既成。外缘又具。故得圆闻妙理也。然则圆闻何等妙理。谓即空而假。即假而空。空假两非。双遮二边。既其双遮。必也双照。遮不在前。照不在后。遮照同在一时。不可心思言议。是为圆妙谛理。乃其所闻也。闻已深忍乐欲。起圆信心。信已。起圆妙解。解得根尘相对。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如一微尘中。具大千经卷。如华严性品云。佛子譬如有一经。如大千界。时有人见此经卷在一尘内。即以方便。破尘出经。以譬如来智慧具足。在於众生身中。为惑所覆。不觉不知。如来观已而言。云何如来在於身中。而不觉知。我尚教彼觉悟圣道。见如来性是也。然要实其所解。必须剖尘出经。故当开此心。而修圆行。所谓一行一切行。即十法成乘。十心成就。如玄文云。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遍破诸法即空假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如是十心成就已。念念与诸波罗密相应。是为圆行一行一切行也。能如是闻信解行。是为圆随喜品位。

【■备】有师标云。诸波罗密相应者。即究竟所归处。以观行中虽未显发。已伏五住。任运与彼相应。如义例云。实心缘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注。自然入实理。此偈为观行之髓。当精研之。

△二征释二。初征诘。

问。随喜何法。

△二答释三。初总答。

答。妙法。

△二别释二。初约所随立妙解二。初直明心法三。初示心体。

妙法者。即是心也。

【□注】妙法即是心者。指要钞上(四)云。今家释经题法字。约此三法。各具三千。互具互融。方名妙法。然虽诸法。彼彼各具。若为观体。必须的指心法三千。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记】经题。指法华三法。即心佛众生是也。的指心法者。妙玄云。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於初心为难。但自观己心。则易也。

【■备】起信下。证法是心。然贤首疏以生灭。不生灭和合为众生心。今家引以证法的指众生生灭心。以生灭即不生灭也。

△二示体德。

妙心体具。

【□注】妙心体具者。止观五(十三)云。一心具十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十法界具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法。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三千具足。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辅行五中(七)云。言无心而已者。显心不无。言介尔者。谓剎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才一剎那。三千具足。若具三千。即具三德。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无心。三千具足(文)。

【■记】此明心体具足众德也。言妙心体具者。以根尘相对。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假实国土。於一念中悉皆备足。由理具故。方有事造。故云体具也。三千诸法。即五阴世间一千。国土世间一千。有情世间一千也。谓剎那下。此剎那心。如灯焰焰。似水滔滔。曾无有间。递相接续。自有识来。至於今日。未曾断绝也。

【■补】百界千如等。辅行广明。所以论十如十界三世间者。以不谈三谛。显理不尽。不明十界。摄事不周。若非十如。因果不具。无三世间。依正不备故也。

【■备】止观九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法性自尔。非所作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妙宗云。所言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皆当处全心是性。是故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是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也。问。未起一念时。三千法门在於何处。答。此因就法明具。故约一念论。趣举一念。皆具一切。若论三千法体。亘古亘今。本自如如。初未尝以一念有无。而三千法为之增损。如即沤示海。岂以沤之起灭。而谓海之有无也。私谓。无明未破。起信谓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是念未起时。正属无记无明。以念细不觉。非离念也。此无记与念起。是对待法。宗门下亦称为光塌塌地。弗悞认为清净真如。常住真心也。故止观中四运以推破之。识得无记是无明细念。三千有无。不待言而自明矣。问。古德言。住地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此又如何。答。若了得念起念灭。杀盗淫业悉是诸佛不动智。何说不通。若认无记为真如。错悞不少。旦了得淫杀等。是不动智。正须调心彻证。以期一生登住。所谓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若恃乾慧断不敌业力也。慎之思之。

△三立喻明。

如如意珠。

【□注】如如意珠。止观五(十七)云。如如意珠。天上胜宝。状如芥粟。有大功能。净妙五欲。七宝琳琅。非内畜非外入。不谋前后。不择多少。不作粗妙。称意丰俭。降雨穰穰不添不尽。盖是色法。尚能如此。况心神灵妙。宁不具一切法耶。(文)记中表法。约理解释。须者寻之。

【■记】此节从喻约义以发明也。止观正约事释。记中又约理释。记。即辅行。此是略指。今具记之。辅行云。今珠义者。第一义天。天然理体。即胜宝也。性无杂染名净。无非佛法。名妙。在一剎那。故言芥粟。珠中所雨。不增人欲。生一切愿。从希须边。故名为欲。又理为四弘所缘之境。故名希须。能满自他菩提妙果。名大功能。七宝者。金银等宝。不出七故。即譬无作道品。宝炬陀罗尼也。真宝名琳。似宝名琅。真似二宝。皆生於珠。即正助二门。不出於理。非自性故。非内畜。非他性故。非外入。既无自他。亦无共离。从不谋去。有化他用。非纵故。不谋前后。非横故。不择多少。任运施为。名不谋。称机设逗。名不择。虽五味不同。而秘密不定。故纵而不纵。虽诸教不同。而适时增减。故非多非少。若机若应。并非权非实。故不作粗妙。触缘斯现。故称丰俭。多名为丰。少名为俭。益物不穷。故降雨穰穰。穰穰即福也。乃至依正。珠亦雨之。非本无今有。故不添。非本有今无。故不尽。若自若他。皆不出三谛。乃至单销譬事。意则可见。故直对理。以明体用。珠是色法。世福所感。尚能如是。况复心神不思议境乎。

△二生佛会同。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者。释签二云。当知三法。即是不思议广大法界。应了此理。具足佛法及众生法。虽复具足。心性冥妙。不一不多。又众生及佛。不出于心。故无差别。名心法妙。是故结归三无差别。方名为妙。十义书云。以我一念心法。及一切众生。十方诸佛。各各论於事造。人人说於理具。而皆互具互摄。方名三无差别。又指要云。是则三法各具二造。方无差别。

【■记】此释三法无差之义。释签初句。直示三法即理。应了下。劝了理具不一不多。谓理具生佛。故不一。心性冥妙。故不多。介尔三千。故不一。三千只是一心。故不多。具足佛法。故不一。不离一念。故不多。言心性冥妙者。随缘不变。名性。即事之理也。不变随缘。曰心。即理之事也。无谛无形。体一互融。故曰冥妙。以不一故。三法历然。以不多故。三无差别。又众生下。约三无差别以明玄文结妙。天台三大部。以三法各有所用。如玄文。多用众生法妙。文句。多用佛法妙。止观。多用心法妙。各有妙义列然。以三无差别一句。是结归三妙。亦可名佛法妙。众生法妙。心法妙。无不可也。上至诸佛常乐我净。下至众生惑业苦道。总不出我现前介尔一心。故但名心法。尚未结妙。须明三无差别。方名为妙。十义书下。引二造义释。谓心法有理事二造。生法佛法。亦各有理事二造。而心法二造具生佛。生佛摄入心法中。佛法二造具生心。生心摄入佛法中。生法二造具心佛。心佛摄入生法中。而心佛众生互相摄具。方得名为三无差别也。指要下。引结三法各论具二造。众生约三世变造论事造。而诸佛约变化所造论事造。三世变造。是九界实造。圣人变化。是佛界权造。别行玄记云。经文先示心造一切。便以此心而例於佛。示佛权造。同心实造。次复以佛而例於生。示众生实造。同佛权造。权实虽殊。因果暂异。三皆能造一切世间。故得结云方无差别。如辅行云。心造有二种。一约理造。即是具。二约事造。即是变。变造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过造於现。过现造当。如无始来。及以现在。乃至造于尽未来际。一切诸业。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二现造於现即是现在同业所感逐境心变。名之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所见不同。是畏是爱。是亲是冤。三者圣人变化所造。亦令众生变心所现。并由理具。力有事用。约心既有二种。经以心例於佛。佛例於生。故言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也。

【■补】指要钞详解问。缘生事造。其相易知。理具三千。其相云何。答。理无所存。徧在於事。即此诸法。是理具之相。若尔。以何为事造耶。答。事亦不出此。若尔。二造奚分。答。只一十界。据心而分事理之殊。以由此心有起有具故也。

【■备】十义书。四明所造。金光明玄。有十种三法。大师皆以三观明之。有广略二本。失其略本。后之释者纷纷。皆不约观。故四明立十种义。以难昭庆讲主。故名十义书也。

△二约能随立妙行三。初标即境即观。

此心即空即假即中。

【□注】此心即空假中。拾遗记下(八)云。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言即空者。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着。故云一空一切空。(三观。悉彰破相之用也)言即假者。非即偏假。乃观一念即妙假也。此假能立三谛之法。故云一假一切假。(三观。悉彰立法之功也)言即中者。非即但中。盖指一念即具德中。此中能妙三谛之法。故云一中一切中(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

【■记】此正释空假中相即之义也。初句。总释即字。言即空下。别释此心即空。初二句。拣两教偏空。以观此心即圆空。所谓无假无中无不空也。次此空下三句。示能结名。即拾遗记云。非独空观於法破相。假中亦能於法破相。何者。以空破相。即真破俗。以假破相。即俗破真。以中破相。双遮二边。此三顿破。名毕竟空也。末句一空一切空者。小注点明。是三观破相之用也。言即假下。别释此心即假。初拣两教偏假。以观此心即是妙假。所谓无中无空无不假也。次三句。示能结名。即拾遗记云。非独假观能立於法。空中二观。亦能立法。何者。以空立法。即真而俗。以假立法。即俗而真。以中立法。双照二边。此三顿立。名为妙假也。末句。小注点明。即假是三观立法之功也。言即中者下。别释此心即中。初拣别教但中。以观此心。即是不但中。所谓无假无空无不中也。次三句。示能结名。即拾遗记云。非独中观於法绝待。空假亦能当处绝待。何者。以空中故。真谛绝待。以假中故。俗谛绝待。以中中故。中谛绝待。所谓双遮双照。俱绝俱待。此三顿绝。名为圆中。绝待体也。

【■补】既此心即空假中。则终日破相。诸法皆成。终日立法。纤尘必尽。终日绝待。二边炽然。是为即立即破。即破即立。非破非立。而立而破。说虽次第。行在一时也。又详解云。若言心空。故三千俱空。心假。故三千俱假。心中。故三千俱中。是名随德用。若言三谛俱彰荡相。故云俱破。三谛俱彰立法。故云俱立。三谛俱显绝待。故俱法界。即体一互融。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是体互融也。辅行云。三谛无形。俱不可见。然则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空即中。空中二体。二无二也。心性不动。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立假号。心印记云。以即空故。破染碍情。一相不立。显此三千同一性故。一切即一。方能同居一念。派之弥合。故如众珠咸趋一珠。毕竟清净。非断无空。以即假故。互具互摄。诸相宛然。显此三千不失自体。一即一切。虽复同居一念。即之弥分。故如一珠。影入众珠。不可思议。以即中故。显此三千非一非一切。非分非合。双遮二边。无有二相。双照二谛。空假宛然。岂同但中不具诸法也。一假一切假者。假观观真谛理时。见思破而真谛理显。假观观俗谛理时。尘沙破而俗谛理显。假观立中道时。无明破而中道理显也。一中一切中者。三观皆中。乃以中观统真谛时。不惟中谛能统法称王。即真谛亦复称王。方其见思染情空则遮有。真谛理空则遮空。真谛理显则照空。三千明净则照俗。以中观观俗谛时。尘沙染破为遮俗。三千理显为遮空。即遮俗时照空。即遮空时照俗。以中观观中谛时。双遮双照。自在称王。自不必言也。一空一切空。可以例知。又空者推此一念。不自他生等故空。一念既不可得。以一空故。心所生所具一切法皆空也。拾遗记云。若在空前。即生死假。若在空后。即建立假。此生死假。即建立中所治之病。按生死假。即偏假。建立假。即妙假也。

△二明境智俱忘。

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注】此境智冥一。

【■记】此句总断境智双忘。

【■补】光明记云。境是本觉。智是始觉。虽分本始。而是一觉。境智既尔。方曰相冥无二之法。又真常不生灭之境。本来无相。所谓灵源无状。千差斯泯也。真常不生灭之智。本无所缘。若有所缘。即有能所。有能所则凡圣角立。乃生死之本。今言常智无缘者。是忘能所。离待对。所谓灵光独露。一道清虚也。又无相者。无生死相。无涅盘相。无相亦无。当体即是实相。称此真常之境。发无生灭之智。境既无相。智亦无缘。即境即智。缘即无缘。斯称冥一也。

△三显境智俱立。

无缘而缘。无非三观。无相而相。三谛宛然。

【□注】而言境智也。止观第一常境常智后。复云。以无缘智。缘无相境。以无相境。相无缘智。境智冥一。而言境智。辅行释云。实相无相。无相亦无。实智无缘。无缘亦绝。何者。境虽无相。常为智缘。智虽无缘。常为境发。智虽缘境。称境无相。境虽发智。令智无缘。无缘而缘。照境无间。故云以无缘智。缘无相境。无相而相。发智宛然。故云以无相境。相无缘智。

【■记】注文初句总断境智双立也。次引止观。双证俱亡俱立之意。次引辅行。双证释也。谓实相真境。无彼生死涅盘一切境相。即此无相。亦复泯绝。乃真无相境也。实缘真智。无能缘所缘之影。即此无缘。亦复泯绝。乃真无缘智也。斯乃泯绝境智。何者下八句。复明境智互资互泯。斯乃明非断无之境。枯瘁之智也。无缘下八句。转承上义。以结释止观。即是申明仪文三观三谛宛然意。

【■补】智缘境者。一切智。照真谛境。道种智。照俗谛境。一切种智。照中谛境。境发智者。真谛。发一切智。俗谛发道种智。中谛发一切种智。又辅行释意。先有伏疑二番。初番释无相无缘如何修行疑。疑曰今行人既开妙解。正欲禀圆行进修。今言无相亦无。则无所缘之境。无缘亦绝。则无能缘之智。境智既其俱寂如何令彼进修。而成五品耶。故征云何者。境虽下。是释。谓境虽无相。常为智缘。则所缘之境历然。智虽无缘。常为境发。则能缘之智宛尔。次番释既能缘发何名无相无缘疑。疑曰。既境为智缘。智为境发。何云无相无缘。故释云。智虽缘境。称境无相。谓智本无缘。故能称境无相也。境虽发智。令智无缘者。谓能发之境本无相。故令所发之智亦复无缘也。是则寂照双融。智无缘。而三观昭着。照境无间。境无相。而三谛分明。发智宛然。故曰以无缘智。缘无相境。以无相境。相无缘智。

△三结示。

初心知此。庆己庆人。故名随喜。

【□注】此结成随喜也。五品初心。知此妙心体具事理三千境观之法。庆己有智慧。庆人有慈悲。

【■补】庆己得此智慧。即同佛慧。庆人皆具而在迷。须开观发明。故有慈悲也。

△二助行三。初兼明正助双修二。初明内正。

内以三观。观三谛境。

【□注】大意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记】三谛三观三非三者。如弄珠人。其珠不在空中。不落地上。不在手里。既不在三处。又不在一处。不在空。喻不住空。不落地。喻不住假。不在手。喻不住中。既不住三。亦不住一。故成非三非一也。三一一三无所寄者。以三三乎一。一无所寄。以一一乎三。三亦无寄。三一既俱无寄。是非一非三也。若三观一心。即约纵说。一心三观。即约横说。今非纵。故非一。非横。故非三。三一一三。俱是具心上义也。谛观名别体同者。以性三为谛。修三为观。故名别也。妙宗云。性了是真。性缘是俗。性正是中。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此之三谛。方与三观体性不殊。是体同也。末句。观是能显。谛是所显。其实体性非二。是故能所二非二也。

△二明外助。

外以五悔。勤加精进。助成理解。

【□注】止观七云。唯法华别约六时五悔。重作方便(此约四种三昧相对而说。不可以光明弥陀亦论五悔为妨)。

【■记】外以五悔者。止观云。若四种三昧。修习方便。通如上说。惟法华别约六时五悔。重作方便。又言心理微密。用观轻微。黑恶覆障。卒难开晓。重运身口。助发意业。使疾相应。更加五悔。小注惟恐以金光明大弥陀忏俱论五悔为难。是故申明专对四种说也。如辅行云。此明方便来意。四种三昧。通用二十五法为通方便。若行法华。别加五悔。不通余行。故言唯也。

【■补】圆观行人。破障显理。三观即足。何假五悔助耶。答。止观云。行人无量劫来善恶诸业。或已受报。或未受报。若平平运心。相则不现。今修止观。能动诸业善恶相现。故修五悔。破此业障。障去理明。观行功速。如运舟加以风帆橹棹。意在此也。

【□注】修忏要旨云。所以悉称悔者。盖皆能灭罪故也。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妒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文)辅行二上(八)云。於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助成理解。一往分之。五悔为事行名助。谛观为理解名正。

【■记】此节释外助之正义也。先引要旨。以释五悔名义。初一悔是总。后四悔是别。次行辅行。略明精进助成二句。一往者。犹言单层而言也。若再往分之。五悔亦有正助。理忏为正。事忏为助。如下文说。

△二正明助行妙忏二。初双标理事。

言五悔者。有二。一理。二事。

【□注】止观(二)云。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烦恼道。理事不出三种忏法。理谓无生妙忏。事谓取相作法。

【■记】忏三道罪障者。璎珞云。犯沙弥戒乃至比丘戒。若不还生。无有是处。是忏业道之文也。又云。眼耳诸根清净。是忏苦道之文也。又云。第七日见十方佛闻法。得不退转。是忏烦恼道之文也。次一句。总示事理三种忏法。末二句。别示可知。

【■补】止观云。若欲忏悔三道罪障。当识顺流十心。明知过失。当运逆流十心。以为对治。此二十心。通为诸忏之本。顺逆十心。即大悲忏等本中。内计我人。外加恶友等文是也。

【□注】光明文句三(十四)云。行者应知三种忏法。无生是主。二为助缘。灰汁皂角。助於清水。若缺妙观。不名大乘。便同外道无益苦行。须近善师学忏悔处。及忏悔法。方可行於道场事仪。故於诸事。皆用妙观照而导之。使作法等皆顺实理。悉为佛因。又云。正助二忏。修逐根缘。自有一向修於正道。直登圆住。或内外凡。自有一向修於助道。如南岳立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能得见上妙色像。此二随根修入不同。若悟理时。必两舍也。自有正助相兼而修。或先正后助。或先助后正。或同时而修。今之所立。意在同修耳。

【■记】此示三种忏法正助。初行半。劝知三法正助。以灰汁皂角。喻取相作法为助。以清水。喻无生是正。若缺下。明无正观成过也。盖以西域九十五种外道。人人劳形苦心。个个晓夜勤修。意欲自成无上道果。而反谓无益苦行者。以其心游理外。不知妙观故也。若内教行人。但用取相作法。不修无生正观。欲求灭罪证果。其犹但用灰汁皂角。不取清水以净其器。岂不同彼外道无益苦行乎。此指全不知观者说也。须近下。明用正观成因。善师。即明眼净行有道德之师。忏悔处。即是圆妙三谛。忏悔法。即无生。取相。作法。三种忏法学已。方可行於道场事仪也。然诸事皆用妙观。使顺理为因者。如要旨言。妙观之宗。是大乘主。灭罪如翻大地。草木皆枯。显德如照澄江。森罗尽现。以此理观。导於事仪。使一礼一旋。罪消尘劫。一灯一水。福等虚空。是知如是事法。得成佛因。良由无生理观为主也。已上分示三法正助。又云下。明随根修行正助。初一句。总示随根。次一行。别示修正。次二行。别示修助。指如南岳者。乃略举文中大概。今具记之。如安乐行义云。安乐行有二种。一无相行。二有相行。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无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禅定。行住坐卧。饮食语默。一切威仪。心常定故。此行即正道也。有相行者。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如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然。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顾身命。若行成就。即见普贤金刚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以金刚杵。拟行者眼。障道罪灭。眼根清净。得见释迦。及见七佛。复见十方三世诸佛。至心忏悔。在诸佛前。五体投地。起立合掌。得三种陀罗尼门。一者总持陀罗尼。具肉眼天眼菩萨道慧。二者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具足菩萨道种慧。法眼清净。三者法音方便陀罗尼。具足菩萨一切种慧。佛眼清净。是时即得具足一切佛法。或一生修行。即得具足。或二生得。极迟。三生即得。若顺身命。贪四事供养。不能劝修。经劫不得。是名有相行也。此二下。结示随根不同。悟时两舍者。即所谓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舟也。次一行。明正助兼修。有三不同。如文可知。末二句。明今是同修也。

【□注】忏悔名。光明文句中(初)云。忏者。首也。悔者。伏也。不逆为伏。顺从为首。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白法须尚。黑法须舍。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又忏名披陈众失。悔名断相续心。又忏者名惭。悔者名愧。惭则惭天。愧则愧人。(文)光明记三(七)云。然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以由悔过是首伏等五种之义。今既梵华二音并列。是故大师以首释忏。以伏释悔。乃至惭愧。对释忏悔。欲令禀者。修首伏行。及惭愧等。斯是善巧说法之相。故不可以华梵诂训而为责也(文)。

【■记】此示忏悔名之正义也。先引光明文句。释十番名总五义也。初四句。约首伏释。但是略引。具足应云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於王。伏款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尔。伏三宝足下。正顺道理。不敢作非。故名忏悔。此自陈罪也。次四句。约黑白释。忏名白法。悔名黑法。谓黑法须悔而弗作。白法须企而尚之。此以取舍合论言忏悔也。三二句约弃求释。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往日所作恶法。鄙而恶之。故名为悔。往日所弃善法。从今已去。誓愿勤修。故名为忏。此以弃往求来云忏悔也。四二句约露断释。谓忏名披陈众失。发露所作过咎。不敢隐讳。悔名断相续造业之心。厌悔舍离。此能作所作合弃称忏悔也。五四句。约惭愧释。谓忏者名惭。悔者名愧。惭者惭天。愧者愧人。人见其显。天见其冥。冥细而显粗。粗细皆恶。故忏悔也。此下释忏悔。乃分人天。及以四教事理之别也。上约人天释。次人是贤人。天是圣人。不逮圣贤之流。故忏悔也。此约三藏教中贤圣而释也。次圣贤俱人。天是第一义天。第一义天是理。贤圣是事。不逮事理。俱忏悔也。此约三藏教中事理而释也。次惭三乘之圣天。愧三乘之贤人。不逮此天人。故名惭愧。惭愧云忏悔也。此约通教中初贤圣而释。但此教中菩萨同二乘断惑。故三乘皆圣也。次三乘贤圣尚非菩萨之贤。况菩萨之圣。今惭愧三十心之贤。十地之圣。总此贤圣皆是人。第一义理名为天。约此人天论惭愧。以但中为第一义天。不逮此人天。故惭愧忏悔。此约别教贤圣人天而释也。次三十心去。自判圣人。十信是贤人。约此贤圣论惭愧忏悔。总此贤圣皆是人。第一义理名为天。约此人天论惭愧忏悔。以具德中为第一义天。不逮此人天。自生惭愧名忏悔。此约圆教圣贤人天而释也。已上重重迭迭。皆释忏悔名也。次引记约五义释名之意。初一行。示华梵双举。次二句。明悔过五义。今既下正示以五义释名。斯是下。赞天台巧释。以遮外责。盖由义净法师。译忏摩是西音。乃忍义。西国人。误触身云忏摩。意是请恕。愿弗嗔责。此方误传久矣。难可改张。应法师云。忏。讹略也。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翻求忍。意谓容恕我罪也。天台释光明忏悔品。不辨华梵。但直云。忏者首也。悔者伏也。故此赞其巧释。以遮其不辨华梵之责也。义净。是翻译名义之集主法师。

【□注】忏悔处。光明文句引普贤观。是名大忏悔。约中道为处也。名庄严忏悔。约俗为处也。名无相忏悔。约空为处也。若三种差别者。此是历别论处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此圆妙忏悔也。记云。若於三谛历别而解。乃次第观。非今妙观。其妙观者。空即三谛。假中亦然。名即一而三。三谛俱空。假中亦然。名即三而一。行者应知三一相即。为彰忏悔处。绝乎思议。若以此语。增於言想。则永不识忏悔处也。然忏悔处。谁人不具。何法暂非。但为本迷。满目不见。全心不知。是故经云。於十力前。不识诸佛。劝求觅者。须亲善师。须资妙教。勤听勤闻。审读审思。若其然者。必於能诠。识所诠体。翛然虑外。无以状名。斯乃所求法性道理。此理至妙。为忏法所依。故名为处。若依此处而立行门。方得名为大乘忏也。又忏之所依。如器淳朴。非砧不成。以何为砧。谓一实相。无别实相。即罪相是。得此处者。罪无不灭德无不显(文)。

【■记】此明忏悔处之所以也。先举光明文句。明三谛为处。所引普贤观文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无主。是名大忏悔。是名庄严忏悔。是名无相忏悔也。以大忏悔名中道为处者。盖谓此大忏悔体。非中非外。横该一切处。无去无来。竖穷一切时。不动二边。居然中正故也。即大师云。所观之罪。非复是罪。罪即实相。所观之福。福非是福。福亦实相。当体绝待。名为中也。以庄严忏悔名俗谛为处者。性具功德。庄严自性。以妙境为所庄严。以妙智为能庄严。境智宛然。即名为俗。则彰恒沙功德故也。以无相忏悔名真谛为处者。以空无相。则泯一切罪相故也。次半行。对别显圆忏悔处。非纵非横。不可思议也。次引记释上忏悔处。文出第六卷。初三句。拣非次第。其妙观下。示圆三观。行者下。劝知。然隔历而论。使成别教。今圆妙忏悔处者。谓此妙观。若确是三法。确是一法。均可心思言议。今者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而一而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名绝思绝议圆妙三谛为处也。苟或於三一相即语上。加以奇文注释。玄思默契。识此法而忏悔者。最上最妙忏悔处也。然依解起行。方得止观气分。若徒增言想。与道远矣。故云永不识也。然忏悔处下二行。责人全具全迷。谓情与无情。莫不具有此理。故云谁人不具。若如是。事理二忏。何法暂非。奈何长劫用理。长劫不知。故云但为本迷。无始已来。无明用事。而业识茫茫。六尘奔驶。是故满目不见。全心不知。故忏悔品云。於十力前不识诸佛。文句云。诸十力前者。正忏悔烦恼障。独头无明。痴倒殊甚。不识法身佛也。法身遍在一切处。痴暗不知。故於佛前造作众罪。如牛羊不识天子。鸟雀不识檠像。於前造过。愚痴不识法身。亦复如是。劝求觅下。劝求处起行。善师。即有解行之师。僧宝也。僧能指迷成解。故须亲之。妙教。即佛所说经教。法宝也。法能灭暗发明。故须资之。勤听勤闻。即所谓进而问道於师。乃生闻慧。审读审问。即所谓退而修道於己。乃生思慧。若能如是闻思。必当依指见月。依筌得鱼。依能诠之教。识所诠之体。了知此体。翛然逈出思虑之外。亦无形状可得而名焉。是乃所求法性道理。此理至妙。离四句。绝百非。不可以名名。不可以识识。既为忏法所依。则於无名中。强而名之曰忏悔处。若我等能依此处而立行门。是乃从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修忏法。方得名为大乘忏也。又忏之下。明依处起行之益。初二句。约喻显。言淳朴者。本以古质为淳朴。今以未治为淳朴。治之令其成器。故云非砧不成。砧。磓炼也。次四句。征释法砧。谓罪相本无。即是实相。此陈过罪。求哀忏悔。故名作法忏也。然作法忏。通大小乘。小乘忏者。如毗尼中。发露与学。二十僧中。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或对首作法。或责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净也。阿含中亦有作法。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观成时。淫罪即灭。亦有观空忏。只是真空也。大乘忏者。或百八日。虚空藏堕厕是。或九十日。般舟三昧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忏是也。或二十一日法华。或七日方等皆是也。灰汤等净身。辛酒禁口。惭愧勤心。旋绕各有遍数等。皆作法摄也。取相者。谓定心运想。取相现起为期。於道场中。或见佛来摩顶。或见光现。或见华飞。或梦中见诸瑞相。或闻空中声。於此诸相。随获一种。罪即消灭。是名取相忏。如方等求十二梦王菩萨等。虽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无生者。谓端坐念实相。如日照霜露。观空缘理。无相最上。谓了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者。记云。心性本来即空假中离三惑染。名为自空。十界罪福。二义叵得。谁为主宰。如斯体达。是无生忏。又一切罪业。皆从一念不了心生。一实相为忏悔砧也。末三句。结能灭罪显德。意明行人得此处而立行。自然德日益。而罪日损者矣。盖由此处高出一切诸处。如大经云譬如有人。入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大品云。譬如负债人。依投於王。债主反更供养。何敢就其觅物。书云。如墙头芬。非其茎叶独能高长。得所依处高故也。行人若依法性为忏悔处。既能高出一切诸处。是故得之者。罪无不灭。德无不显也。

【□注】忏悔法。要旨云。一作法忏。谓身口所作。一切法度。二取相忏。谓定心运想。相起为期。三无生忏。谓了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业实相。见罪本源。法界圆融。真如清净。法虽三种。行在一时。光明记云。此三种忏。同时而修。无生是正。二是助缘。斯乃正助一合而行。如膏益明。证理弥速也。又须了知。大乘三忏。后一虽可独修。不进须假前二。前二不可暂离无生。得此意已。方可说行三种忏法。

【■记】此明忏悔法。先举要旨列释三种。言作法忏者。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三业所作。一依法度。披若了我心。本自空寂。则罪福无主。而一切法皆悉寂灭。罪从何生。名无生忏也。观业实相。见罪本源者。盖见爱业报。全体即是性恶法门。如富豪人。七宝盈家。凡夫生盲。动转挂碍。为宝所伤。二乘热病。见是鬼虎。避走远去。圆人之眼。不盲不病。明见是宝。体达修恶。即是性恶。故云观业即是实相。能见罪之本源也。由性修融通。随缘不变。全修恶即是性恶。故云法界圆融。真如清净也。此无生忏。虽不正明作事。亦必兼上二忏也。光明记下。证明三种同时而修。以膏喻助。以明喻正。无生正观。得作法取相助成。其观照之智愈朗。证妙理於剎那之间也。正如膏油以助灯火。其明益炽。霎时间可以成熟一切也。又须下。劝了大乘三忏。如要旨云。法虽三种。行在一时。宁可缺於前前。不可亏於后后。无生最要。取相尚宽。盖妙观之宗。是大乘之主。以理观导於事仪。则一礼一旋。罪消尘劫。一灯一水。福等虚空。故曰说六根罪时。心存三种忏法也。

【■记】光明文句中。初约遮性罪。作法忏成。违无作罪虽云灭。而性罪依然不灭。如犯杀生。作法忏成。但是违无作罪虽除去。而偿命犹在。记云。无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故。发无作体。若毁犯者。得违逆罪。今由作法。翻破此罪也。取相忏。能灭性罪。性罪若去。违无作罪亦去。如伐树。而枝叶萎。根本未去。续生如故。记云性罪者。十恶也。不论受与不受。犯之性自是罪也。大论云。斩草杀畜。二罪同忏。二种违制之罪俱除。而杀畜偿命犹存。由以定心。想成胜相。熏修力强。能转恶业。是故能灭性遮二罪也。观无生。能灭无明。如覆大地枝叶等。悉尽无余。记云。枝叶。喻性遮罪。根本。喻无明心也。二。约三学释。文句云。作法。灭违戒上罪。记云。作法本为防非。故灭戒上罪也。取相。灭定上罪。记云。取相不心专意。故灭定上罪也。无生。灭犯慧上罪。记云。无生观照。故灭慧上罪也。以事非。是戒家罪故。作事防非。曰事非。散乱。是定家罪故。惑暗。是慧家罪故。三。除三报释。文句云。作法。灭三恶道报障。记云。六道虽俱报障。而有苦乐不同。三恶唯苦。违法而得。故作法除之。取相。灭人道报障。记云。人道之报。半苦半乐。散善所招。故取相忏。乃能灭之。无生灭三界有漏报障。记云。三界天报。望人皆定。无苦唯乐。三漏所感。故无生忏。乃能灭之也。四别烦恼释者。文句云。作法灭怖畏忧愁烦恼。亦是破烦恼。记云。二番唯大释。前之四番。前通大小乘。无生惑灭。未简通别。作法。或取毗尼之制。今之二释。无生。的破障中无明。通惑不生。为今取相。验知此去。唯就大释。别烦恼释者。怖畏属思。忧愁属见。今作法忏成。位在五品。能伏此惑。指伏为破。故云亦破烦恼也。取相能灭四住之烦恼。记云。取相忏成。位在七信。故灭四住。既见真谛。望中名相。故名取相也。无生忏成。灭无明之烦恼。记云。无生观成。位登初住。所除的在根本无明也。故知此释。别就大乘明三种忏也。

【■记】记云次明生善。乃约喻显。五石。治病之药石也。即白瑛。紫瑛。石膏。钟乳。石脂。是也。五芝者即五色灵芝也。是轻身之仙草。姜桂。喻小乘作法。未生大善。若大乘作法。生善非少。五石五芝。通喻大小两乘生事理善也。

【■补】光句云。又三种忏。共除报障。取相。除业障。无生。除烦恼障。记云。三通三障释。言共除报障者。此乃现报父母生身。得六根转报。实在正助合行。若但理观。虽入真似。亦有不得六根净者。故言三忏共除报障也。取相除业障者。约出假说。能扶宿世无量业种。作度生缘。业不能障。於业自在。名除业障。以其未是真出假位。故见俗谛。名取相也。无生。除烦恼惑。其义可知。

△二双释理事二。初明理忏。

理忏者。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义也。

【□注】光明记三(八)云。端坐者。身仪也。禅波罗密具出坐法。须者宜检。念实相者。忏罪观也。实相无相。当云何念。必以无念之念。念无相之相。以无相之相。相无念之念。若於念外别有实相。实相之外别有於念。则非此经念实相也。众罪等者。灭罪所以也。前念实相。盖体修恶即是性恶。性恶照明。斯为慧日。修恶体虚。如消霜露(文)。

【■补】端坐。解见十卷。念无相之相者。观慧现前。万法皆如。相无念之念者。慧日高悬。能消诸暗。仁王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皆名为实相。四明云。处即实相。智是般若。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处。同是般若。智外无如也。二皆实相。境外无智也。境智双冥。其状如是。又了惑即般若。故言性恶照明。光明记云。以无念念。念罪实相。念与实相。能所名别。其体不二。如是念之。罪相既亡。实相亦泯。此慧如日。消罪如霜露也。体修恶即性恶者。修恶。即事造九界烦恼。性恶。即理具九界法门。全性恶起修恶。故体修恶即性恶也。

△二明事忏二。初正明五。初忏悔二。初正释三。初法二。初灭恶。

言事忏者。昼夜六时。三业清净。对於尊像。披陈过罪。无始已来。至於今身。凡所造作。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邪淫偷盗。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等。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毕故不造新。

【□注】昼夜六时等四句。明首伏法。杀父下。明五逆罪。杀。音弒。下杀上也。妙乐八引俱舍云。五并业障摄。约处人除北。约人除扇搋。(此云黄门勅佳反)四身一语业。三杀一处诳。一杀生加行。(出佛身血)无间一劫熟。随罪增苦增。八比丘分二。(破僧)以为所破僧。具如补注九(五)释。

【■记】此示五逆并业障摄也。唐译俱舍第十七卷十二。明三障何处有中云。三障有无间。非余扇搋等。少恩少羞耻。余障通五趣。长行云。且无间业。唯人三洲。非北俱卢余趣余界。又三洲内。唯女及男造无间业。非扇搋等。所以者何。即前所说。彼无断善不律仪。即是此中无逆之所以也。搋。与差同。翻译名义云。扇搋。或云扇茶。此云生。言天然而生。男根不满也。有言。北洲。黄门。二种。於父母念子。少於恩爱之心无重恩故。纵使杀之。非无间受苦也。四身一语业等者。俱舍云。五无间中。四身业。一语业。三是杀生。一虚诳语。根本业道。一是杀生业道加行。如行。即方便也。以如来不可害故。破僧无间。是虚诳语。何缘名破僧。因受果名。或能破故无间一劫熟等者。明破僧果熟时处。论云。此必无间大地狱中。经一中劫。受极重苦。余业不必生於无间。若多作业罪。皆於次生熟。如何多业同感一生。随彼罪增。苦还增剧。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大柔软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也。八比丘分二等者。俱舍云。唯破羯磨僧。通三洲八等。论云。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又云。唯破羯磨。通在三洲极少八人。多亦无限。通三洲者。有圣教故。要一界中。僧分二部。别作羯磨。故须八人。过此无遮故亦言等。五分律云。要於界内八比丘以上。分作二部别行僧事。乃名为破。是中作主者。一劫堕大地狱不可救。有师标云。北洲无佛罗汉僧。又不识父母。无杀逆事。以除之。扇搋纵杀父母。思幼时割弃。父母无恩。故亦除之。杀生加行者。凡杀盗淫等业。於一业中。具有三种。一加行。二根本。三后起。且以三业论之。如未杀前。备杀生之具。或至捆打出血。但未尽命。名加行罪。若断命根。名根本罪。断命之后。或称量而卖。及杀已埋弃等。均后起业也。八比丘分二者。以在一处羯磨同修。或至得果。今诳言哄至他处。致果不得成。故约果论因。其罪重矣。罪增苦增者。造一逆。当一劫。若至五逆。则有五劫也。翻译名义云。般咤。翻黄门。扇搋。翻生。与原注有异。然此似指黄门说。以父母少爱。故杀非无间业。若造余三业。即黄门亦当同报。

【□注】光明文句中(三)云。人从父母禀身。十月怀抱。三年鞠养。抚念惟惟。始能升头戴发。教方教数。始解作人。那忽违恩背义。而行弒逆。天虽大。不覆此人。地虽厚。不载此人。此人命终直入地狱(文)。

【■记】此别示为父母而行弒。天地之不能容其受生。故须入地狱也。谓人生天地之间。莫不从父母以禀其身。然人禀父母有身。而母恩尤为重也。何者。如古云。怀耽十月居娘腹。乳哺三年费苦心。痘喑固然惊破胆。些须小病亦劳神。可见母恩最重也。抚。拍也。惟惟。怜子专切之意。教方教数。是礼记篇名。则云六年数之数与方名。数者一十百云万亿也。方者。东西南北上下也。是则父母为子。废寝忘餐。唯欲长大成人。荣宗耀祖。若为子者。不念劬劳之德。全违恩义之心。乃以父母边。而加之白刃。岂天地所覆载乎。是故命终。直入地狱更何疑焉。

【□注】十恶中应明杀生。释十恶名。如法界次第上(九)云云。口有四恶。或云五者。加无义语。

【■记】此明十恶也。初二句。出文说略杀生一恶。次二句。指释十恶之文。言十恶中首即杀生。仪文脱略。故云应明。法界云。一杀生。断一切众生物命。二偷盗。盗他财物。三邪淫。於非妻妾而行欲。四妄言。以言诳他。五两舌。斗构之言间他。致令得失分乖。六恶口。恶言加被。令他受恼。七绮语。绮侧语辞。言乖道理。八贪欲。引取顺情尘境。心无厌足。九瞋恚。若对违境。心生忿怒。十邪见。拨正因果。僻信邪教。次应出四重。五逆。七逆。谤方等经。用僧鬘物。作阐提行。乃至十六恶律仪等。诸轻重业科目。皆从十恶中离合。分别其粗细而说者。今欲论诸入道要门。故此并具明也。末三句。明口业之恶。或四或五。诸家开合之不同耳。

【□注】发露者。要旨四云。罪根宜露。则众罪皆灭。(文)若不发露。犯覆藏罪。如律中说。

【■记】要旨云。忏悔者。谓发露众罪也。何故尔耶。如草木之根。露之则枯。覆之则茂。故善根宜覆。众善皆生。恶根宜露众罪皆灭。如戒本云。若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次明不露犯罪。戒本云。不忏悔。罪益深。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末句指治覆藏。准光记云。对治有四法。一。治覆藏情过。谓梵云波利婆沙。此云覆藏。或言别住。谓别住一房。不与众僧同处。设入众中。不谈不答。行此法者。须满一百日。不忆元覆藏日数故。乃以百日为限。二。治覆藏罪。谓犯已覆藏。得吉罗之罪。不覆藏。得僧残。若覆藏者。先忏吉罪。后与别住。三。治僧残情过罪。谓六夜行摩那埵。此云善喜。前但自意欢喜。此亦使众僧欢喜。由前喜故。与其少日。即六夜也。故云意喜。僧众叹曰。此人改悔成清净。故僧众喜也。四。治僧残。谓二十僧中。白四羯磨出罪。然覆藏不经明相。直行摩那埵。然后入众出罪。或半月作法者。谓行别住时。每至半月说戒。须白众僧云。我犯僧残。对首作法者。忏重吉也。责心者。忏轻吉也。摩夷论云。故作者。对首一说。悞作者。责心而悔也。

【□注】毕故不造新者。断相续心也。已作之罪。愿乞消灭。未起之恶。更不敢造。

【■记】言毕故者。忏其前愆也。不造新者。悔其后过也。

△二生善。

若如是。则外障渐除。内观增明。

【□注】若如是等者。光明文句中云。若纯用正忏。亦不须助。若正道暗昧不明了者。修助以助之。所谓灰汁。澡豆。皂荚。木槵。以助清水尔(文)。

【■记】此明正助兼修。是故生善获益也。言外障渐除者。助道之功也。内观增明者。正修之力也。前明正助。内以三观为正。外以五悔为助。今此即忏悔一法。而分正助之殊。谓无生理忏为正。作法等事忏为助也。若於五逆十恶等罪。过去业根既深。今生难以顿拔。是故正道暗昧。不得速成。故须修助以助之。所谓下。引喻发明助道之能也。

△二喻。

如顺流舟。更加掳掉。岂不速疾到於所止。

【□注】如顺流舟等者。光明文句记三(十二)云。正解如顺水。正观如顺风。可喻正道能趋妙理。篙棹。可喻旋礼等善。助於风水。舟岂不疾(文)。

【■记】此节立喻显明。如文可见。

△三合。

修圆行者。亦复如是。正观圆理。事行相助。岂不速至妙觉彼岸。

【■记】此节举法合譬也。谓以旋礼之橹棹。助於观解之风水。则正道之舟。剎那而至彼岸。可谓运力於一时。成功於顷刻也。

△二斥非二。初总斥。

莫见此说。便谓渐行。谓圆顿无如是行。谬之甚矣。

【□注】此斥偏执理性无修证者。谓即心是佛。若加修习。则成渐次。非圆顿行。辅行七下(十八)云。圆教位次者。先明五悔。为入位之方。他人圆修都无此意。将何以为造行之始。但云一念即是如来。空谈法界。委检心行。全无毫微(文)。

【■记】此释斥执也。初句。总明斥执。次四句。出能执情。辅行下。明圆融行以斥偏执。意谓此偏执理性之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谓听其言也。超乎三贤十圣之前。捡其行也。落於盲龟跛鳖之后。欲谁欺耶。是故言过于行者。君子耻之。

△二别斥二。初明无因有果斥。

何处天然弥勒。自然释迦。

辅行七下(二十二)引弥勒问经云。弥勒昔行菩萨道时。但昼夜六时勤修五悔。而得菩提(文)。

【■记】弥勒问经云。佛告阿难。弥勒往昔不修苦行。但修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习无上正等菩提。阿难言。云何名为善巧方便。佛言。弥勒昔行菩萨道时。但昼夜六时勤修五悔。而得菩提。辅行云。彼经悔文有三十二行。亦无别列五悔辞句。但数数请佛。数数说悔。余三亦然。如言有罪悉忏悔。是福皆随喜。我今请诸佛。愿成无上智是也。

【□注】弥勒释迦既是果人。由因克故。非天然等也。

【■记】比承经意而言古今诸佛。原是从因克果。非天然而有也。

【□注】谓今天台建立解行。了修即性。全性起修。正助兼行。从因至果。故清凉国师云。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不假更看他面。

【■记】此示台宗建立解行之妙也。且如止观一书。要在解行。解则解於诸法本真。行则立行定境修观。故十章中。前六章以生妙解。第七方便正修。是为所建解行也。今言了修即性者。解也。全性起修者。行也。如十不二门云。性虽本尔。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发修。指要钞云。性虽具足。全体在迷。必藉妙智解了。发起圆修。故言性虽本尔。藉智起修。由此智行。方能彻照性德。而此智行。复由性德全体而发。若非性发。不能照性。若非彻照。性无由显。故由修照性。由性发修。是知了修即性。全性起修。即圆解行。而行有正有助。或先正后助。或先助后正。今者正助兼行。正观圆理。事行相助。如顺流舟。更加橹棹。岂不从因至果到於妙觉彼岸耶。故清凉下。指贤宗巧用今家解行妙义。以淘南北二宗之禅说也。台。即天台。指智者大师。衡。即衡岳。指思大师。皆宗三观玄趣。而疏文撮以释经。言三观玄趣者。大忏悔。以中为趣。庄严以俗为趣。罪福无主。以空为趣。名为玄妙之趣也。使教合忘言旨者。言教契于佛心也。心同诸佛之心者。禅心合于教意也。不假更看他面者。瑜伽云。不观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毗奈耶中。一切他论所不能转。意云既自通达。不随他语。亦不看他颜面。别觅一句一偈。谓是忘机之法门。以依法不依人故也。

△二举谬执能所斥二。初举谬计二。初计所执法。

若才闻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即心是佛。不动便到不伽修习。便成正觉者。

【□注】举所执之法。须知理虽平等。事有迷悟。何得便谓即是。不加修习。凡言即者。以显於离。如冰不离水。理须融冰。义同於离。

【■记】此节劝知事理有离即之旨。古德云。众生即迷中诸佛。诸佛是觉悟众生。则迷昧凡夫。望觉悟圣人。霄坏难以喻其高低。何得便谓无修无证。俨然古佛耶。又复当知。见凡即之一字。以显离义。假如池中之冰。不离池中之水。是为即义。若欲成水。理须融冰。是为离义也。故曰识冰池原是水。赖阳气以消融。悟自心即是佛。假观行以修成。乌可妄执耶。

△二计能执情。

十方世界尽是净土。触向对面无非觉者。

【□注】十方世界尽是净土。此是依报论即。触向对面无非觉者。此是正报论即。谓三土皆即寂光。九界无非佛界。理实如然。非修莫克。故即云。

【■记】此明能执之情计不亡。所谓执药成病也。若云当人本有。妙性天然。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则何依何正。何觉何迷。如是说十方世界尽是净土者。早是秽矣。触向对面无非觉者者。迷之久也。何者。因闻相即之语。便计即为究竟。虽祛於腥。则又附於膻矣。净何尝真净。觉岂是真觉。纵谓三土即寂光。九界是佛界。亦是如理之谈。又何能以清净法身。而於常寂光中得大受用耶。故云非修莫克。言其理虽如是。当须依理起行。依行入证。若非造修。莫能克证得也。故即云者。即指下节连属之文也。

△二约教斥二。初判属理即二。初明有体。

今虽然即佛。此是理即。

【□注】妙安上(十三)云。然理即佛。贬之极也。以其全乏解行证即。但有理性。自尔即也(文)。

【■记】此正明理即。但有其体也。引妙宗者。以释理即之所以也。众生即佛。从因至果。其义有六。所谓理即佛。乃至究竟即佛也。今但言理即者。贬斥之极也。以其全缺名字之解即。观行相似之行即。分证满证之证即。后之五即绝分。但有前之理性而称即也。言贬之极者。具有二意。一者。当人妙心。体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当体即是如来藏性。凡愚不知。自生退屈。高堆圣境。不达本具如来藏性。为说理即佛者。令其不生退屈故也。以其乏后五即。故云为贬极也。二者外道邪见。少有薄解。自生满足。莽荡拨无。为说理即佛者。以其全然具缚。乏后五位。是故谓之贬极也。

△二明无用。

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

【□注】无缘了功德庄严。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

【■记】此正明但有其体。而无其用也。盖佛乃两足至尊。故令天龙恭敬。八部围绕。今言理即者。但有正因理心。全无了因慧心。缘因善心。无慧心。则无智慧庄严。无善心。则无福德庄严。无智慧。不能说法。无福德。不有相好。又无智慧。则无报身。无福德。则无应身。既无福慧二严。又缺报应二身。虽云理即是一素法身佛而已。由是天龙之所忽劣焉。

△二重斥所计。

我等愚辈。才闻即空。便废修行。不知即之所由。鼠唧鸟空。广在经论。寻之思之。

【□注】重斥所计。鼠唧鸟空者。止观八(七)云。诸位全无。谬谓即是。犹如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文)辅行八上(十一)云。一达谛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盘。亦如怪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三昧。(文)此斥执理废行之者。所谓即之所由。意开妙解。而立妙行。行可废乎。

【■记】此正斥执理废事。知文不达义之愚也。言我等才闻等者。是引己斥人意。所谓责人须责己也。鼠唧鸟空者。喻显不达义之愚类此。注中初句是断文意。次句。是标辞。引止观。是正释。引辅行。是重释。言鼠唧者。有一类鼠。常作唧唧之声。全无即之妙旨。以况计执之徒。妄计理即为妙。而不了即之所以妙也。鸟空者。有一类鸟。常於空中作空空声。虽谓空空。岂得滥同重空三昧之空空耶。此斥下。玉师发明。初句。明上二释文意。所谓下。明即所由。意谓开解立行。如有目而有足。目足兼资。宝所得到。而行岂可偏废乎。

【■补】重空者。以我我所不可得。名之曰空。并此空体亦不存。故曰空空。释忏悔竟。

△二劝请。

二劝请者。劝请十方诸如来。留身久住济含识。

【□注】辅行七下(十九)云。大为二意。一者。请住於世。二者。请转法轮。

【■记】此明劝请之意有二也。其第一者。即所谓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惟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是也。其第二者。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於无上妙法轮是也。

【■补】止观云。劝请者。名为祈求。声闻自度。直谶己罪。菩萨愍众行道。故须劝请。我今知罪。尚不得脱。众生不知。历劫流转。我无力救。请十方佛。佛悯众生。不简巨细。必冀从愿。

【□注】大论十五问。诸佛之法。法应说法。何须劝请。又若诸佛现见在前。请佛可尔。今乃不见。云何可请。答。佛虽必说而不待请。请者得福。何得不请。复次佛法应须待请为说。又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诸佛何尝不见其心。闻其所请。假令诸佛不闻不见。请亦得福。何况闻见而无益耶。

【■记】此引大论料简问意而有二也。初问诸佛法尔说法。何必待请。二问众生不见诸佛。请之何为。答。中亦二。先答初问复二。一为请者得福。犹如大王。虽多美膳。若有请者。必得恩福。录其心故。是故有益故当请。二为佛法待请方说故当请。次答二问。亦复有二。一为诸佛能闻其请故当请。二为佛纵不见。请亦得福。故当请也。释劝请竟。

△三随喜。

三随喜者。随喜称赞诸善根。

【□注】辅行七下(二十)云。佛转法轮。众生得三益。我助彼喜者。喜前劝请也。过去下种。现在重闻。得成熟益。未曾下种。现在成种。未来方益。故三世益。皆因法轮。故我随喜众生得益。要旨云。随他修善。喜他得成(文)。

【■记】此释随喜他人之益成也。初四句。标释三益而喜。次六句。正释三益所以。言三益者。即种熟脱之三益也。如过去下种。现在成熟。未来解脱。现在下种。未来成熟。未来未来解脱。盖大势威猛。三世益物。故法轮转处。能令众生得三益也。次四句。结释。要旨下。证释也。

【■补】随喜者。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问。随喜有何功德。大论云。譬如妙香。一卖一买。傍人在边。亦得香气。於香无损。二主无失。止观云。能化。受化。及随喜者。三善均等。观众生惑。甚可悲伤。观众生善。应大恭敬。此中随喜。是庆彼。止观云。法华随喜法。大品随喜人。人法互举耳。释随喜竟。

△四回向。

四回向者所有称赞善。尽回向菩提。

【□注】止观七(三十)云回众生。向菩提。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文)。

【■备】此释第四回向义也。初六字标释回向菩提。次八句。正释回向菩提。后三句。以喻显回向之大利也。如云十方一切诸众生。藏通有学及无学声闻缘觉四教佛。一切菩萨诸善根。所有功德诸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大。我虽有善众无善。以我随喜善施彼。愿与法界诸众生。回向无上正等觉。是也。

【□注】辅行七下(二十一)云。如回声入角等者。大论三十二云。回向者。如少物上王。如回声入角。问。菩萨功德胜於二乘。有何奇特。答。今此不以功德比之。但以随喜回向心比。如巧匠指示。倍得价直。执斧之人。倍用功力。直不足言。声闻自行。如执斧者。菩萨教他而行回向。犹如大匠(文)。

【■记】此明辅行引论。以释回向为大利也。如大论云。菩萨以随喜心福德果报。回向供养诸佛。过声闻辟支佛布施。如人以少物献上国王。得报甚多。又如吹贝。用气甚少。其音甚大。又问云。诸佛次之有菩萨。菩萨次之有支佛声闻。今菩萨欲求过声闻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答。今不以二乘施戒等福德比菩萨功德。但以随喜之心。能超胜彼。何况菩萨自行功德。二乘勤身力作。功德疲劳。菩萨默然随喜。智慧之力。所有福德。能过其上。譬如大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执斧斤者。疲苦终日。计工受赏。大匠三倍。又如征伐。斗者冒死。而主将受功也。

【□注】要旨六云。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文)。

【■记】所谓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也。

【■补】回事向理者。如六度等行。苟不回此以向实理。则行成有作。事属缘修。成凡夫浅行。三藏事度。故须回向了达。虽弹指散华。低头合掌。皆全性起修礼侔法界。故凡所修福。功不唐捐。一礼一忏。罪消尘劫。一施一戒。功等虚空也。回自向他者。昔迷理徧。其所修善。庄严自身。及己眷属。今顺本性。向於众生也。因回向果者。一毫善种。三业熏修。不趋二乘。宁滞三有。修既顺性。则成缘了二因。因必显真。同归究竟三德。所谓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乃至愿与法界众生。同得菩提是也。释回向竟。

△五发愿。

五发愿者。若无发心。万事不成。故须发心以导前四。

【□注】止观七(三十)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劵。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所在。如坏得火。堪可盛物。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宏。是总愿。法藏。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一切诸愿。四宏摄尽。故名为总。故知一切菩萨。凡见诸佛。无不发於总愿别愿。

【■记】此释誓愿文中有二。初二行。正释誓愿。愿者誓也者。此以誓训释愿义。然自制其心为之誓。志求满足乃称愿。是则要制其心。以固其愿。故以誓释愿也。四宏是总者。大士运心广普。依无作四谛。起四种宏誓。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而云众生无边誓愿度。了尘劳本净。无集可除。而云烦恼无数誓愿断。了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而云法门无尽誓愿学。了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而云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也。法藏别愿者。辅行云。法藏是弥陀因名。於世自在王如来所。闻说二百一十亿佛剎发愿。又大弥陀经。为欲摄取诸净土故。发四十八愿。地为六动。为佛所记是也。华严别愿者。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愿。初云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等是也。释发愿竟。

△二结成。

是为五悔。

【■补】若能勤行忏悔。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徧了诸色。於一念中。圆解成就。不加工力。任运分明。正信坚固不动。此名深信随喜心。初品弟子位也。

△三例后悉宜忏悔。

下去诸位。直至等觉。总用五悔。更不再出。例此可知。

【□注】光明文句中(四)云。当知忏悔位长。其义极广。云何而言止齐凡夫。是故五十校计经。齐至等觉。皆令忏悔。即其义也(文)。

【■记】校记经云。佛言。常持五十校记。还自惭。是谓不失行。不自惭者。常失。佛说已。诸菩萨名自惭自悔。各自念灭尽非常苦空非身。此证义广位长也。

【□注】记三(十三)云。从造无间业者。上至圆教等觉。故云位长。位位横论。各有三障。烦恼头数。结业流类。果报等差。故云义广。古人何谓但在凡夫。大师本以三昧总持说忏悔位。该亘凡圣。自然与校记经合。实匪寻经作此安布。行者知之(文)。

【■记】此引释位长义广也。如光明记云。位位不出四土。四土论三障者。分段三障。见思为惑障。有漏业为业障。界内生死为报障。是为同居土之三障也。方便土三障者。尘沙为惑。无漏业为业。变易为报。实报三障者。无明为惑。亦有漏亦无漏业为业。彼土变易为报。寂光三障者。约分证说。无明为惑。非有漏非无漏业为业。变易生死为报。若究竟寂光。无报则不说也。古师明忏悔位。谓鄙浊凡夫。应须忏悔。离垢清净者何用忏悔。故此斥之也。

【■补】总用五悔者。光句云。十信虽三智圆修。但是方便陀罗尼。十住已去。乃至等觉。如十四日月。光未顿圆。暗未顿尽。应须忏悔。灭除业障。记云。十信尚忏。况尔前耶。但是等者。法华说三陀罗尼。须通初后。以位约之。其相最显。一。旋陀罗尼。旋假入空。此齐七信。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空出假。当八信已上。三。法音方便陀罗尼。以二观为方便。转入中道法音。当十信也。辅行先明五悔。为入品方便。品品皆修五悔。五悔虽属事行。皆与理观相应。所谓忏悔。见罪性本空。劝请。知法身常住。随喜。了福等真如。回向。顺空无相愿。发愿达能所平等。以是而知。行行皆能显理。岂道拘拘唯事相而已耶。言行者知之者。当知此忏悔法门。究竟非浅位事。不可直作粗鄙而观。於中而有二义。一者。须知忏悔通至等觉。不可谓是只凡夫事。此诫增上慢人也。二者。上至等觉尚须忏悔。何况我初心之人。若不忏悔。障何由除。惑何由破。此进初心堕志人也。释大科初随喜品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