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八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三别教三。初标。

次明别教者。

【□注】四教义一(三)云。别者。不共之名也。若名不共。但异藏通。未异圆教。故但名别。

【■记】此释立别名之所以也。言别者。乃不共之名。今以别得名。而不以不共为名者。别则前后各异。是故前异藏通。后异於圆。教中行相。无不隔异。故以别为名也。

△二释三。初略辨名义二。初正释。

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

【□注】此教明因缘假名。无量四圣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别义略明有八。谓教理智断等也。教。则独被菩萨。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断。则三惑前后。行。则五行差别。位。则位不相收。因。则一因逈出。果。则一果不融(释签一十五云。在因说理。不在二边。故云逈出。复说果理。诸位差别。故云不融)。

【■记】此明教中。行相逈异不同。故得别名。良有由也。所言八义者。如四教义云。一教别。佛说恒沙法。独为菩萨。不通二乘。二理别。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三智别。道种智也。四断别。尘沙无知。界外见思断也。五行别。历尘沙劫。行诸波罗密。自行化他。六位别。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位也。七因别。无碍金刚之因也。八果别。解脱。涅盘。四德。异二乘也。是知文与此异。义则同也。小注引释签以明因果别义。言一因逈出者。对他显异。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离。逈超二乘。亦离二边以显中故也。言一果不融者。谓四德三身。各不融会。不能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故。或问。既云别义有八。今但名别教者何也。答。若不知别教。何以得知别理。乃至别果。以是而知。但名别教也。

【□注】独被菩萨。故别前。隔历次第故别后。

【■记】此明前后隔异故以得别之名也。独菩萨法者。不同前之三教。三乘鼎立。故云别前。隔历次第者。不同后之圆教。圆融无碍。故云别后也。

△二引证。

涅盘云。四谛因缘有无量相。非声闻缘觉所知。

【□注】涅盘云等。乃圣行品明四种四谛中无量四谛。即别教义。谓苦集灭道各有因缘。皆有无量相。是菩萨法。岂二乘所知。乃以涅盘对鹿苑说。故云非声闻等也。此证别前藏通。

【■记】此明涅盘证成别前义。而疏中辨云。夫无量者。非超然出四谛外种别不同。故涅盘疏云。经谓分别校计。有无量种。若委论者。应从地狱。乃至於佛。凡圣五阴。种别不同。於一一阴。复更分别无量界入。岂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苦谛。从狱至佛。行业不同。一一行业。分别校计。亦有无量种。非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集谛。从狱至佛。应以何身。应说何法。令其修学。一一身法。分别校计。有无量法门。以为眷属。亦非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道谛。从狱至佛。因缘不同。一一解脱。复有无量解脱。分别校计。有无量种。非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灭谛。如此四境。既异有作无生。亦非二乘中智所及也。乃以涅盘对鹿苑说者。断经意也。谓以涅盘经中之无量四圣行。以对鹿苑之生灭四谛而说。故云独菩萨法。非声闻缘觉之所知也。

△二正列位行二。初略示。

诸大乘经。广明菩萨历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摄。此并别教之相也。

【□注】诸大乘经等者。释签四(十二)指华严方等般若行法。即是其相。然方等中多以别行。斥於小行。般若中多以别法。展转融通。华严正当历别之行(文)。

【■记】此总明诸部历别行相。皆别教所收也。初三句。总列诸部行相。次二行别明行相大意。言方等别行者。别行虽多。而不外乎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二语。言之尽矣。斥於小行者。如净名。舍利弗去华。迦叶自鄙等。般若以别融通者。大品以共不共般若。令空生身子转教菩萨。会一切法皆摩诃衍是也。华严正当历别之行者。如经十地品。广列行布法门。法界品。明善财於一善知识所。各闻一法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岩赴火。算砂相黡发菩提心等。种种诸行。皆言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种法门。余非所知。乃知一百一十善知识。一一法门。悉皆如是。

【□注】如别行玄下(四)别行记下(六)既时长行远。次第隔历。此证别后圆教。

【■记】此引别行玄记证成别后之义。即观音玄云。别教虽明中道。为钝根人方便说中。次第显理。广明历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修行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次第修习恒沙法门。助显中道。前却四住。次破尘沙。后破无明。十信通伏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通伏诸惑。而正断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断无知。成道种智。兼伏界外尘沙。十向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正修中道。伏无明。十地断无明。见佛性。成一切种智。譬如烧金。尘垢先去。然后镕金。次第断结。亦复如是。此菩萨发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断无明。成就真应。大誓慈悲。熏於法界。众生机感。即拔苦与乐。此是从空出假。观道种智。别教义也。记云。教诠中道。故异前二。显理次第。故异后圆。故名为别。不共般若。不共二乘。故别前教。圆非不共。故未别后。不名不共。意在於兹。又明行相次第中云。虽说众生见闻觉知体是佛性。而全起作三种之惑。故须用此觉知之性。观空破有。观假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觉。故名方便次第显理。既有如此迂回。故须经历尘劫。从初标志。次第修学。恒沙观智。破恒沙惑。显如来藏恒沙性德。故缘无量四谛发心。又明伏断相中。先法云。十信缘中。通伏三惑。心正着有。要先观空。伏断四住。方袪滞有。复偏着空。故观六界药病。成就体析八门道种。又观四圣惑智因。缘无量作八门道种。二观既成。故照中道。此时三观。只在一心。别向圆修。斯之谓欤。次喻云。圆譬冶铁作器。别喻炼金作器。冶谓镕铸。淳朴顿融。任运粗垢先落。别观次第显中。有意先观二谛。故使二惑先除。菩萨期真。应先利物。初虽次第修。后能圆应也。问。别向圆修。何但结为出假之智。答。从胜受名故。约教道故。如辅行云。一教始终。虽具三谛。若入证道。不复名别。是故别教但在於假也。末一句。是结证。

△二详列二。初总依诸经列位二。初正列。

华严明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十地。为圣。妙觉。为佛。缨络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胜天王明十地。涅盘明五行。

【□注】此出诸大乘经行位次第之义。华严前无十信。后无等觉。於十住品前。明十梵行。自古讲者。指为十信。

【■记】此列诸经行位次第。皆别教所摄也。注中先拣华严本部。自无前后因位。古德敷演。皆以十梵行之净业。即十信人所熏修也。如华严疏云。十信自不成位。谓是方便。可以摄在住中。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故无等觉之名。今疏不论十信成位不成位。皆以三品别答信问。谓十信有解行德三。以菩萨问明品。明信之解。梵行品。明信之行。贤首品。明信之德用。今指十梵行者。盖净行品。乃随事造修。悲智兼导。至此纯熟。了心自性。悲智无二。正显自他梵行至净。为入住之因。是十信位之所修行。以是而知。十梵行者。即可以指於十信之位也。

【■补】十梵者。谓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及佛法僧戒。解见辅行。兹不繁载。

【□注】四念处三(初)於十住中。多明圆义。於登地中。多明别义。(文)故华严位。义通圆别。今且示别。故云住行向为贤。十地妙觉为圣。

【■记】此明经义。以示今文判贤圣意。义通圆别者。释签云。始从住前。至登住来。全是圆义。从二住至七住。文相次第又似别义。於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自在。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十地胜进行。有十一品。第七品不思议法。明果德十普贤行等。此皆属圆。余皆属别也。然华严圆融行布。无尽重重。固是多说於圆。今且示别以分贤圣者。以住行向三十心义明伏惑。是故为贤。十地方明断惑。是故为圣。以是约位。别之所摄也。

【□注】本业璎珞。亦明六轮。如法数对。

【■记】辅行云。依璎珞经。明位有六。展转从浅至深。故名为轮。又一一位皆破结惑。故约轮义以明摧碾。言六轮相对者。谓住行向地等妙。如次对於铁。铜。银。金。琉璃。摩尼。水约轮。

【■补】今明因位。退妙觉加十信。以为六轮。以妙觉位中无惑可破。不成轮义也。

【□注】金光明指真谛所译者。

【■记】金光明共五译。而有六本。今所指者。乃西天竺真谛法师於梁朝之所翻也。言六本者。五译之外有隋朝大兴善寺宝贵法师。阅诸译各有繁简。由是太繁者删之。不足者补之。合成一部八卷二十四品。共成六本也。然真谛三藏所译。金光明帝王经。名最委悉。故大师用之以定华梵。今在藏者。仅存三译。并真谛所译者。没之久矣。无由再考者矣。

【□注】胜天王。即般若也。

【■记】胜天王是般若八部中之一。於中但明十地佛地。而不辨三十心及等觉也。

【□注】五行者。圣梵天病婴儿也。

【■记】涅盘明圣行有三。谓戒定慧。戒者。菩萨欲拔苦集。而起大悲。兴两誓愿。欲与道灭。而起大慈。兴两誓愿。发誓愿已。次则修行。弃家舍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讥嫌。等无差别。回向具足无上戒等。是名戒圣行。定者。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如前四卷初明。慧者。四种四谛慧。谓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等也。是名慧圣行。梵行。梵者。净也。即是无缘慈悲喜舍。菩萨以大涅盘心。修於梵行。得无畏地。具二十五王三昧。无方大用。具一切功德庄严。故名梵行也。天行。谓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此语道前。由理成行。名梵。此语道中。由行显理。此语道后。今约由理成行。故言天行也。菩萨虽入初地二地。不应住。以有所得。谓有理可显。有惑可断。故修上地智慧。十重发真修慧。即智慧庄严。上求佛道。故有圣行天行。下化众生。故有梵行病行婴儿行也。婴儿行者。若福慧转增。实相弥显。虽不作意利益众生。任运能有冥显二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显益。众生虽有小善之机。无菩萨开发。不得生长慈善根力。和光利行。能令众生得见菩萨同其始学。渐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杨叶之行。乃至示同别教。历别次第。相似中道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小。提引成就。从慈悲心。与乐拔苦。起婴儿行也。五病行者。此从无缘大悲而起。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今示同生善边。名婴儿行。示同烦恼边。名为病行。以众生有病。则有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或游戏地狱。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饿鬼等。悉是同十恶五逆之病。乃至示同别教寂场初断尘沙无明之病。是故菩萨悉同彼病。徧於法界。利益众生也。然则涅盘明五行十功德。约义配位。似开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故仪文中。但指五行也。

【■补】若以五行配位。如四教义云。初戒圣行。定圣行。生灭四谛慧圣行。即十信位。无生四真谛圣行。即十住位。无量四圣谛。即十行位。明修一实谛。无作四圣谛。即十向位。若发真见一实谛。证无作四圣谛。即圣行满。住无畏地。得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名欢喜地。五行具足。次后而说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盘十地之功德也。过此明住大涅盘。即妙觉地也。

【□注】又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但无等觉。

【■记】此仪注但引佛经明别教菩萨位行。又有地论。摄大乘论。地持论。十住婆沙论。智论。并释菩萨地位。如四教义内明。

【■补】五十一位者。仁王偈云。五忍功德妙法门。十四正士能谛了。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是则十地为十。三贤住行向开为三十。并佛兼於十信。则成五十一位。然天台疏中又开出等觉。以释偈中四字。谓十地为十。住行向及等觉为四。成十四大士。此中无等觉者。据经定位。经云。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萨婆若。是不立等觉明矣。故疏中问。诸经有等觉。何故此中不立。答。若依余经。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觉。上品妙觉。今般若附通。故但论法云即及佛。而不开等觉也。然大师所开。据寂灭忍分三品耳。故知大师释义。自在难思也。

△二辨意。

如是诸经增减不同者。界外菩萨。随机利益。岂是定说。

【□注】然上诸经。随机明位。虽增减不同。莫非次第故属别也。

【■记】此等经论。明菩萨位。名数多少不同。断伏高下亦异。对诸法门明位。不无殊别。所以然者。盖此既明界内界外生法二身菩萨行位。皆如来方便用四悉檀随机利物。岂得定说。若不广寻经论。则便不知同异。偏取定执。空增诤论。即同无目人。而诤上天之日也。故今先列诸经明别位次者宜矣。

△二别依璎珞列位二。初判科二。初准经明。

然位次周足。莫过璎珞经。故今依彼略明菩萨历位断证之相。

【□注】璎珞凡圣位足。故今依彼以明别义。

【■记】问。何意约数。的取璎珞。答。华严顿教。多明圆位四十一地。又不出十信位名。方等经。多明诸法门。不正辨位。般若部。多明菩萨观行法门。亦不辩位。法华。开藏通别之权。显一圆位。涅盘大意。亦明别圆两位。而不的出名目。是以今依璎珞。以明别位。以璎珞明五十二位名义整足。意似结成诸大乘方等别圆之位也。四念处云。方等前分。对圆散说。得道而已。未论地位。至璎珞总结阶级。明五十二位。前后整足分明。如军师荡寇竟。方叙功勋。定其爵禄。所以前散后结。今依璎珞明别位者。良由凡圣位足故也。

【□注】然凡圣位中。有教证二道。此本出乎地论。今家借用。有二意焉。一者玄文借证权实部。二者。辅行借消别门。良由地论两种教道。皆为方便。两种证道皆为真实。义同部味昔权今实。是故借用。若辅行借消别教教证者。由今别教教权证实。既与三教一向不同。其义难晓。而地论师以教道为方便。证道为真实。名义宛同。故今借之。如辅行云。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证二道。以消别门。於中先须知於二意。一者约行。地前为教。登地为证。二者约说。为地前说。始终属教。乃至结云。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证二道。则别门可消。应知地论虽有四种。玄文借用证权实部。但成二意。辅行借用但成三义。何者。以由此教。行分教证。说唯教道。是则能诠之教。始终属权。所被之机。地前属权。初地证实。

【■记】此约教证二道。各有所以。以为判定别教。妙玄云。地持明地相明义。说相似法。地实明义。说真实法。又教门方便。即教道明义。说所证法。即证道明义。今借用之。以明法华已前。如地相教道是权。至法华经。犹如地实也。释签云。有两番意者。前文约行。次文约教。地相。谓地前回向位中。道观双流。地相现前。登地已去。明真实法。称为地实。初地。即圆初住故也。又教下。依教道义。以四悉檀说登地法。名为教道。故知初地已上。仍存教道。若说十地已证之法。即证道也。凡释别义。多用此意。是则两种教道皆为方便者。即是地论约行。说相似法。约教。说登地法。是两种。皆教道方便属权也。两种证道皆为真实者。即地论约行。说真实法。约教。说十地已证之法。是两种皆证道真实属实也。故玄文借之。以证权实部也。若辅行三行。以释借消别门。初二行。明别义异藏通圆三教。其义即教权证实。由其义异三教。所以难晓也。次一行。明地论教证。同别教之教证。故借用之。如辅行下四行。略举借意。今具记云。藏通两教教证俱权。圆教教证俱实。此益易明。但别教中教权证实。意稍难晓。人多迷之。使此别教其义壅隔。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证二道。以消别门。於中应须先知二意。一者约行。则地前为教。登地为证。何者。地前仰信。登地现前。岂有亲证复存隔历。二者。约说。为地前说。始终属教。何者。如云真如为惑所覆。或将十度以对十地。互不相收。或云须离二边。修真如观。或云等觉。入重玄门。或云五地。习学世法。或云八地。入无功用。等觉一位。或有或无。断十二品。称为妙觉。如是等例。不可具载。悉是权施。为引下凡。为入地方便。入地自证。权门自开。故云初地即是初住入证道也。又云初地不知二地菩萨举足下足。若约理说。名字观行。当有知圆。岂有初地不知二地。若云下位不测於上。圆亦展转迭不相知。何但别人教门方便。今文非专判教优劣。但存次第及不次第。迷之尚宽。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证二道。则别门可消也。应知下。明借全成少。初一行。明妙玄文借四成二。谓借论二种教道。证昔权部一意。借论二种证道。证今实部一意也。次二行。明辅行文借四成三。初三句。标示。何者下。是反征。谓辅行借论四种。云何但成三义。次三句。释成。如辅行云。约行。乃以地前为教。登地为证。约说。乃是为地前说。始终属教。是为借四成三也。是则下。乃以机教结成三义。上一句能诠约教。结说中教道是权。下二句。所被约机。结行中教权证实。

【□注】旧於借消别门亦立四种者。且约说证道。为权为实。若权。则违教权证实。借证权实之义。若实。则背有教无人之文。况地论正申华严十地。论师不分圆别之异。但约教证明方便真实。如云若说十地已证之法。彼为实证。安可约彼立别说证。既云借证。可全同耶。

【■记】此破旧立别门四种教证。初句。总牒旧立。然旧立四种者。即古师及泽山。各约行说立两种教证。两两共为四种也。而古师约行立教道者。谓住行向明地相。以三十心。道观双流。地相现前也。约行立证道者。谓登地明地实。以登地已去。初地即初住也。又约说立教道者。谓住行向地等妙。是教门方便。如辅行言始终属教也。约说立证道者。谓十地乃是妙觉已证。以十地之法。即证道故也。而泽山约行立教道者。谓为地前三十心说所证法。以十地自证。权门自开故也。约行立证道者。谓登地一位。以初地即初住。不可谓之两涉也。又约说立教道者。谓十地始终。以为地前人说十地始终故也。约说立证道者。谓妙觉。如辅行云断十二品无明。称为妙觉也。如上泽山。古师皆立两种教证。是名旧立四种教证也。次举其说证一种而诘者。谓汝约行立教证二种。及约说立教道一种。且置不论。而唯约说立证道一种。兹今当问。为是权耶。为实耶。若权。则违教权证实。及玄文中借证权实之义。玄文既明别门教权证实。而引论中之两教道方便证权。两证道真实证实。则汝约说中立之证道。若是权。岂不违於玄文乎。若是实。则又背有教无人之文。以别教登地已上。有历别次第教。无历别次第人。故云有教无人。止观云。别教因中有教行证人。今就果者。但有其教。无行证人。何以故。若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初住。非复别家初地人也。初地尚尔。何况后地后果。故云因人。不到於果。故云果头无人。既论文言有教无人。则汝约说中立之证道。若实背於论文。是则约说立证道谬矣。此上破竟。况地论下。明论师立教证意。论师。即天亲菩萨。造论以释华严十地经。其中不分行布圆融之义。但约教证二道以明方便真实也。彼既不分圆别。尚明教权证实。况今既分圆别。岂可约别说立证道是实耶。如云下。责约证道立为别门说证。谓不可以约彼实证之法。立在别教中说已证之法也。若立别教中说已证之法。则违有教无人之文。为何登地证道同圆耶。末二句。答辞。是结答借之一语。亦非一定不易之谈。其间有或借或不借之巧。今度问意。必云。地论既不分别圆。不应引用。今引用者。何耶。故今答云。辅行既云借用引证。则义似者借。义异者不借。岂可全然是同。而云借证耶。故玄文借彼之四。成我二用。辅行借他之四。成已三用者此也。

【□注】又别立位中。复有竖入横学两种四教。释签十(廿七)云。别教十住。修生无生。十行。修於无量。十向。修於无作。故云有四。又十行中。习诸佛法。具足入於一十六门。亦名为四。问。住已习八。何故行中更习十六。答。前是自行。随用一门。后为化他。是故行中更习前八。是故十六俱须广习(文)。

【■记】此明别位两种四教一横一竖之义也。初句标示。释签下。引文释义。初别教十住下。释竖义。次又十行下。释横义。言竖义者。从浅而深。位位渐次而入也。且如十住必须修生无生者。生谓生灭四谛。乃藏教之法门。无生。即无生四谛。乃通教之法门。别教十住。宜当修此二教法门。乃可从有而入空也。次进十行。修於无量四谛者。乃本教之法门。自当发大心。修大行。从空出假。广度有情也。次进十向。修於无作四谛者。乃圆教中道之法门也。既行大行。当须事理融通。空假无碍。是故习中观。破无明。登初地。证无作。故名竖入四教也。言横义者。谓别教行位之人。既能从空出假。习诸佛法。当须徧学四教佛法。徧游四教四门。於别圆以自行。於藏通以利他。故名横学四教也。次下问答。以决未解者之疑也。

【□注】更有三根出假。十信。上根。十住中根。十行下根。四教俱论三根出假。如止观六(二十三)。

【■记】止观说三藏菩萨。下根。三阿僧祇正入假位。利益众生。中根。二僧祇已伏烦恼。功德身肥。即能化物。上根。初发心时。为度众生。誓求作佛。初心即能入假也。通教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於法华中破其取涅盘心。劝发无上道心。二乘既然。极钝菩萨亦同此说。中根。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第二地名菩萨神通。从此已去。即能入假。上根。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已为众生作依止处。何须七地也。别教出假。十住后心。十行位修假方便。下根也。十住初心。即能入假。已得无漏。一受不退。即能出用。何须十行。方起大悲。中根也。又别教初心。不愚於法。达解一切功德。犹如幻化。具五因缘。以益众生。上根也。圆教十信。六根净时。即遍闻见十法界事。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假位也。又五品弟子。正行六度。广能说法。即是入假之位。何待六根耶。又初心之人。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圆观三谛尚能即中。岂不即假。又六即料简。便有出假。何待五品耶。

【□注】又对五忍。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柔顺忍。十地无生忍。妙觉寂灭忍(妙宗中十八亦对圆位)。

【■记】此明别对五忍。十信。於三界惑伏而未断。故对伏忍。初住断见。二至七断思。八九破尘沙。信力坚固。故对信忍。行向出假。柔顺众生。故对柔顺忍。十地去。如妙玄云。就事为无生。就理为寂灭。签云。惑是事法。惑灭为无生。名就事。约所证实理为寂灭。名就理。妙宗下。指对圆位。五品。伏忍。六根净信顺二忍。初住至等觉。无生忍。妙觉。寂灭忍。

【■备】仁王疏五忍对位。与今不同。见下十信。伏忍内引。

【□注】若论真缘二修。则地前为缘修。登地去为真修。缘。谓作意缘念。真。谓任运相应。原是地师之义。今家复加观义。空假为缘。中道为真。通圆亦有此之二义(云云)。

【■记】此明别真缘二修也。谓有分别正智修观。是作意缘念。名缘无分别正智修观。乃从性起修。全修即性。任运与理相应。名真也。今家下。明三观真缘。释签云。地前两智具缘修者。今判属空假观。八教大意云。地前缘修两观。经劫无量。为中道方便。登地三观现前。与初住无二无别。名证道也。末指通圆二修。大约伏道为缘。断道为真也。

【■补】通义未检。圆义者。妙句四上云。问。上根入初住。有利钝否。答。真修体显。则无差降。妙乐云。住前名缘。初住名真。然圆教住前亦名缘者。唯有今文。及四念处。仍望别教义立其名也。

【□注】六种性习如下对。

【■记】言六种性习者。即下文习种性。乃至妙觉性是也。如下图示。

△二正判科。

以五十二位。束为七科。谓信住行向地等妙。又合七为二。初凡。二圣。就凡又二。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亦名为贤。约圣亦二。十地等觉为因。妙觉为果。大分如此。自下细释。

△二细释二。初凡二。初外凡。

初言十信者。

【□注】四教义四(三)云。此十通名信心者。信以顺从为义。若闻说别教因缘假名。无量四谛佛性之理。常住三宝。随顺不疑。名信心也(文)。

【■记】此节引文释信义也。言假名者。即界外不思议因缘生灭相。如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也。无量四谛理者。妙玄云。苦有无量相。十界因果不同。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灭有无量相。诸波罗密不同。是则无量四谛。就教道别义。若佛性之理。即证道同圆义。常住三宝者。三宝有同体别体住持之不同。谓雕铸塑像。名佛。黄卷赤轴。名法。圆顶方袍。名僧。是住持三宝也。法报化三身。名佛。三乘教理行果。名法。诸大菩萨果向贤圣。名僧。是别体三宝也。(一)真体上觉照。为佛。轨持为法。和合。为僧。是同体三宝也。今应贴别教义边。若能一一随顺不疑。名信心也。

【■补】因缘是境。假名是观。无量四谛。正是恒沙佛法之假。双具空假之俗谛也。以此为方便。得显中道佛性之理。即常住一体三宝。能觉之智即佛。所觉之理即法。理智和合为僧。此理本具。性非生灭。故曰常住。闻已随顺不疑。名为信心。又此十信。皆具解行二意。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发心是目。修行是足。目足备故。入清凉池。即别教初贤善直义。又四教义问。别教菩萨成就几法。所得信心。异前通教答。还约十法。即知不同。一信正因缘。知四种四谛因缘不乱。二真正发菩提心。知无量四谛。发慈悲誓愿。三勤修止观。即知次第。善修四种止观。四破法徧。观因缘生灭。空假中三谛惑徧。五知通塞。知四种道灭是通。四种苦集是塞。六修道品。知次第修四种三十七道品。七善修助道法。即背舍胜处。能成一切对治。六波罗密。助开三解脱门。八善识位次。知因四种四谛。入七位不叨滥也。九安忍强软贼。即知修四种道谛时。於四种苦集心能安忍。十顺道法爱不生。即知次第修四种道谛。发诸顺道法不生爱着。故异通教也。

一信。二念。三精进。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护法。九戒。十愿。

【□注】信常住理。名曰信心。

【■备】初心仰信。因缘假名。无量四谛。常住之理。深信不疑。

【□注】忆念不忘。名曰念心。

【■备】以此无量四谛常住之理。常忆常念。得不遗忘。

【□注】真精进趣。名精进心。

【■补】无间曰精。不退曰进。欲证隔历常住之理。必藉空假为方便道。先修空观。观真谛理。於一心中。不为他法所间杂。曰精。念念趣入无退转。曰进。

【□注】心精智慧。名曰慧心。

【■补】若一心精进。不以智慧拣择。虑成过愆。今用智慧。使离过故。

【□注】周徧湛寂。名曰定心。

【■补】慧若无定。虑成狂慧。今复湛然宁寂。与理相应。

【□注】定光无退。名不退心。

【■记】光。即慧也。定力日深。慧光日发。定慧交资。纵或逢难。心终无退。

【□注】保持不失。名护法心。

【■记】心虽无退。虑有散失。兢兢自护。持令不失。

【□注】回向佛地。名回向心(今文回向。在护法前。此依旧译。璎珞经说)。

【■记】谓此菩萨。保持定光。向佛安住。所谓回佛慈光。向佛安住也。

【□注】安住无失。名为戒心。

【■补】如无作律仪。依定而发。名定共。依慧而发。名道共。虽未得真道。然相似定共道共。任运防止一切过非。故言安住无失。不唯无堕四趣之愆并不退失无漏心矣。是名戒心。

【□注】十方随愿。名曰愿心(此依楞严。释十信名。但彼在圆)。

【■记】随自本愿。游历十方。以上求下化名愿。

【■补】璎珞出十信名。不出其义。玉师依楞严截略字句。释十信名。不同其义也。

【■备】既楞严在圆。不可以彼释此别义。今略消字句。切弗拘泥。刻划求解也。

此十位伏三界见思烦恼。故名伏忍位。(外凡)与藏教七贤位。通教乾慧性地齐。

【□注】妙玄四(三十三)云。此十信习从假入空观。伏爱见论。(文)观音玄下(四)云。十信通伏诸惑。正伏四住(文)。

【■记】妙玄伏爱见论。即伏见思烦恼也。观音玄中诸惑。通指见思尘沙无明。四住。除无明。合见开思。玄记云。十信缘中道。伏三惑。心正着有。要先观空。伏断四住也。

【■补】四教义广明此菩萨能自行。戒定慧三种圣行。亦教人行圣行。乃至若修慧圣行。即先观生灭四谛。调伏界内见思烦恼。傍观无生无量中道佛性之理。正用生灭四谛。伏界内属爱属见一切烦恼结习。皆性念处智慧力也。菩萨得是性念处。与前共缘二念处合。即堪忍地智慧善根增长。从初信心。乃至愿心。十心成就。是铁轮外凡。乾慧伏忍位也。

【□注】伏忍位。辅行九下(十五)云。仁王用五忍以判别位。(文)妙宗中(十八)云。若依别教十信伏忍。仁王经疏中(十一)云。未得无漏。未能证。但能伏。不能断。故为伏忍智也。

【■记】仁王经云。五忍是菩萨法。谓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为菩萨修般若。然是用判别位文也。妙宗中下。判别十信伏忍。仁王经菩萨教化品疏云。地前三贤。未得无漏。未能证。但能伏。不能断。故为伏也。以有智故。能伏烦恼。初二三地。得无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无生。名顺忍。七八九地。诸念不生。名无生忍。十一二地。得菩萨果。名寂灭忍。以初地得无漏信。是别教意也。故引疏以释十信名伏忍位。然三贤内凡。尚为伏忍。况十信外凡乎。判位随机不同。仰信而已。

【□注】与藏通齐者。格量伏惑义齐也(下去格量准此)。

【■记】偈云。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

【□注】此位出假。即名上根。净名疏七(二十)云。菩萨化物心重。自行则轻。故慈悲重者。不务断结。从相似空解即便出假。见思未断。故言有疾(文)。

【■记】净名疏下。证释菩萨出假意。所谓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也。有疾者。称为导师也。

△二内凡三。初十住二。初正明十住位次。

次明十住者。

【□注】四教义四(五)云。此十通名住者。会理之心。名之为住。

【■记】此节释明住名之所以也。仪文一句。是标征。注文。是引释。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住。华严蔬云。慧住於理。名住。理为所住。慧为能住。是能所合释也。

一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齐)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贵。五具足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已上六住。断三界思惑尽。得位不退。与藏通二佛齐)。

【■备】辨讹云。论别七住所断惑。应言与藏通二乘齐。今言二佛齐者。当知藏通。果佛位胜二乘。若论断惑。则无异也。

【■记】初住断见尽者。四教义云。体假入空观成。发真无漏。见真谛理。断界内见思九十八使。名发心住。乃是以伏从断。故言断九十八使。其实只断见惑八十八使。伏思惑十使。颂云。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又二住至七住与藏通二佛齐者。颂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故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也。

【■补】发心住有二义。一发真解。住偏真法性理。二出中道似解。住第一义佛性理。若生偏真解。即通教八人见地智断齐。生中道似解。是初得别教善有漏五阴。入别教内凡性地柔顺忍位。

【□注】於诸劫中。行十信心。不作邪见。广求智慧。名发心住。

【■记】璎珞经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沙佛。二恒沙佛所。行十信心。信常住三宝。八万四千般若波罗密。修一切行。一切法门。乃至始入空界。故名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来。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起大心。发心即住。名发心住。即信成就心。破见惑。故无邪见欲。见真谛理。故广求智慧。

【□注】常随空心。净诸法门名治地住。

【■记】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清净洁白。炼治心地。使悲智增明也。

【■补】空即真谛。心。即真无漏智。即前初住所发见理之智。由此真智。方证空理。故曰空心。今谓断思重虑缘真。故云常随。诸法门者。即六度等。然住前虽修此法门。但未见理。不离於惑。皆成有漏。不得名净。今见理已。常随理心。修诸法门。则能忘相。如修檀时。能达三轮体空。名净。修尸罗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乃至修禅。静散无妨。常随理心。而成无漏。故言净。门。谓能通至佛果故。

【□注】长养众行。名修行住。

【■记】巧观空有。增修正行。故众行。即诸法门也。

【□注】生在佛家。种性清净。名生贵住。

【■记】佛家。有二。一菩提家。二真如家。生亦二。一解生。二证生。解生。生菩提家。证生。生真如家。今是解生。生佛菩提心家也。又生佛家有三。一菩提心家。初住即生。二大教王家今四住生。此皆解生。三法界家。至初地生。此证生也。谓诸佛从三世真如实际中生。则其种性。至净至贵。别教四住菩萨。生在佛家。名生贵住。

【□注】多习无量诸善根。名具足方便住。

【■记】菩萨生佛家。克肖於佛。故带真随俗。习无量善根。方便成就具足。

【□注】成就第六般若法门。名正心住。

【■备】菩萨成就般若。则慧心方为真正。

【■补】五度是行行。今般若是慧行。事障除。正理显。曰成就。

【□注】入於无生毕竟空界。名不退住。

【■补】见思阻乎空寂。从二住来。用入理智。重虑缘真。至此思惑毕竟断尽。永无三界生因。彻证无生毕竟空界。名不退也。

【□注】得位不退者。初住至七住。位不退。八住至十向。行不退。初地已上。念不退。

【■记】位不退者。入空观。永无退失超凡之位。行不退者。入假观。不退化他真正之行。念不退者。入中观不退中道常住正念。虽通举三种不退明别位贤圣。今取位不退。以释前之七住也。

【□注】妙玄四(十一)云。见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谛三昧成。尘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谛三昧成。无明破故。得念不退。中谛三昧成(文)。

【■补】真谛三昧。离见爱为调直。俗谛三昧。以称机为调直。中谛三昧。无二边曲为调直。故通言三昧。

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已上三住断界内尘沙。伏界外尘沙。前二不知名目)。

【■备】辨讹云。不知名目者。以藏通佛。但知界内尘沙。不知界外尘沙也。止观云。得法眼。证俗谛。通教入假。即进断色心无知。则知前二教。既能断界内尘沙。岂不知耶。谓不知者。藏通极果。不知别教八九十住界外尘沙名目。以其但齐七住也。

【□注】不生邪倒破菩提心。名童真住。

【■补】菩提心者。佛心也。佛以化利众生为心。凡外起爱见邪倒。自他俱失。二乘起灰断邪倒。不能利人自利亦不究竟。俱不发菩提心。故不论破。菩萨最初发菩提心。惟恐生邪倒以破之。今爱见七住断尽。不生外凡邪倒破菩提心矣。复不住空而入假。不生二乘邪倒破菩提心矣。童真者。从喻立名。世人初生。天真纯粹。名为童真。例今菩萨。悲智坚固。不破菩提心者。名童真也。

【□注】从佛王教。而生於解。当绍佛位。名法王子住。

【■记】从佛王教生解。是从佛法生。如佛化度。故云当绍佛种。

【□注】观空无相。得无生心。法水灌顶。名灌顶住。

【■补】菩萨常观空理。得无生忍。诸佛法水。灌其心顶。名灌顶也。问。此得真智与前七住无异。何以见其超胜於前。若从八住来。即能从空出假。至今十住名灌顶者。应以俗智灌顶。何言真智耶。答。真是实智俗是权智。化他用权。自行用实。今此二位。虽是俗智利生超胜於前。然约自行。修证入位。用实而不用权。故言真智法水。又此虽是照俗之位。然必证真。方能了俗。俗智从真智而起。推功归本。名无生心。有此二义。言真智也。

【□注】断界内尘沙等者。正修假观为伏。观成俗显为断。辅行一下(九)云。尘沙者。譬无知数多(文)。

【■记】正修假观时。但伏界内尘沙。未伏界外尘沙。直待假成俗备。方断界内尘沙。伏彼界外尘沙。当知伏惑如压草。断惑。如刈草。此明断伏也。辅行下。以譬显尘沙之名也。以菩萨不知众生病。不知法门药。此等无知之惑。如尘若沙。故名尘沙也。

【□注】然尘沙惑。只是通别见思。就所化众生得名。妙宗上(廿六)云。众生见思重数。如尘若沙。究论其体。即劣慧也。如妙乐云。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以其不能分别药病故也。若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即断尘沙相也。懒於化导。为尘沙习。

【■记】界内尘沙。是通见思。界外尘沙。是别见思。如所化六凡之机。不能知病与药。令断通见思。於菩萨成界内尘沙。所化三乘之机。不能知病与药。令断别见思。於菩萨成界外尘沙。故菩萨尘沙惑。就所化众生得名也。妙宗下。释名体。如妙乐下。证释。妙乐明小乘立二无如。一染污无知。无明为体。见思惑也。二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尘沙惑也。菩萨不能分别药病。而成尘沙。故云劣慧为体也。

【■补】止观所示入假有三。谓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不了此三。名惑。徧观徧学。名伏。称机用与。名断。所知不尽。名为习气。

【□注】且三品尘沙。与三根出假何异。盖三品尘沙约一人竖论。三根出假。约三人横辨。又三根出假。通乎四教。三品尘沙。局在别论。

【■记】答中初约一人三人横竖各异。谓菩萨於住断上品。於行断中品。於向断下品。十信出假名上根。十住出假名中根。十行出假名下根。是为约人三一横竖异也。次约四教别教通局论异。谓三根出假通四教。如上引止观可知。三品尘沙局别论。如今所明历住行向观成所断。是为约教通四局别为异也。正明十住位次竟。

△二附释六种性习。

亦名习种性。用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开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

【□注】习种性者。璎珞经上卷(贤字函)明六种以对别位(净名疏第九。亦借别名以显图)。

【■记】此指璎珞六种性习。以对别位也。若南本职字函。佛为敬首菩萨说六种性。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又说此六种性。复名六坚。复名六忍。六慧。六定。六观。今对别者。如下图示。净名疏借别显圆。承便指之。

【□注】今家玄签。四教义。戒疏等。并依经列。四念处中。少有不次。又地持论。略明二种。(亦名经。弥勒造贤字函)如戒疏列六种后。复用二种。及对教证前后。生报佛。法佛。并图示。

【■记】图中但示释签列对者。该四教义也。文云。初十信是外凡。别教乾慧地伏忍也。十住是习种性。从此已去尽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内凡。性地柔顺忍。约别教义推。如暖法也。十行是性种性。别教义推。如顶法也。十向是道种性。别教义推。如忍法世第一法也。问。别教何须明四加行耶。答。十地既对四果。故须明也。又通教通真似解脱。为暖顶忍世第一法。今别教别真似解脱。义立此名。比决分明也。次十地是圣种性。此皆入别教四果圣位。悉断无明别见思惑。等觉位。即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若望佛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妙觉地。亦名妙觉性。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盘之果果也。

【■补】戒疏发隐云。住者。信立之后。慧住於理。得位不退。名住。为习种性者。信住。皆研习空观也。行者。既发真悟理。从此进趣。名行。为性种性者。行中分别十界差别种性也。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向众生。名回向。为道种性者。回向通中道也。地者。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名地。为圣种性者。地地证入圣境也。等觉有二义。一与佛无间。二犹去一等。今兼明之。言虽齐等。未极於妙。犹隔一等也。妙觉者。朗然大觉。乃至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也。

【□注】六种性者。种别性分也。地持第一云。种性者。名为种子。名为界。名为性。(文种子不同有六界分)又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四名种。等觉虽因。望前称觉。

【■记】此名六种性对位通局也。言种性者。种。谓种子。通因彻果。则有六位。性。谓性分。言因果六位。乃性中之本具也。若言因。故前四名种。若言果。故后一称妙。而等觉介乎因穷果彻之际。妙犹未极。若望后。原隔一等。若望前。可称为觉。故云等觉性也。

【□注】二种者。地持经云。略说二种。性种性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习种性者。若从先来。修善所得。是习种性(文)。

【■补】性种性者。谓本性中具有无漏菩提种子性也。习种性者。谓无始来修习众善增长所得种性也。会玄记云。言总意别故。意显第六意入中有第八识含藏无漏胜种子。不同有漏诸法。故名殊胜。自无始来。法尔而有。展转相续不尽。以此种子。在藏识中。第八识体属意处摄。故总名六入殊胜也。若准今家。不分八识。谓菩萨六入。即是但中佛性之理。超出空有。故名殊胜。是理。人人本具。始从凡夫。终至佛地皆不离此。但外凡仰信。内凡解行。登地分证。故言展转相续。虽如此展转。其体性无始自成。不由今有。故言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也。习种性者。过去生中。得闻正法。依教修善。所获种子。或信住中修空所得。或十行中修假所得。或十向中修中所得。皆是增长数习。是名习种性也。

【■备】辨讹云。文中虽言六入。意在总意根。以总中含八识。第八最胜。法尔有种生现。现熏种。无始展转。相续不断故也。

【□注】戒疏以六种对位后。复用二种者。以六位不出地前修习。登地证性。故用地持结摄六种。虽不显标。意必如是。况梵网是华严结经。地持正宗华严。故宜用彼地持二种。结摄璎珞六种。又与约行教证。其义宛齐。故复例之。

【■补】此明戒疏对位用意也。言意必如是者。以戒疏六种对位后。但明性习相先。引喻教证。复解行详辨。对生法二佛。全不言以地持二种结摄六种。故曰虽不显标。但推其意。必如是也。戒疏性习相先之文。如下引。始从性习二种。乃至言先教后证是也。有师标云。六种。只性习二种。性习。只教证二道。玉师善得此意。故和融之。

【□注】自古以戒疏文难。今准旧注戒疏云。性习二种。若据位分。习种在前。性种在后。若据行论。性习同时。前后不定。(标约行中义)依体起用。(缘中道理起观行用)先明性种。后明习种。寻用取体(从自行用取中道体)先习后性。(自依体下。释同时不定义)与教证二道相似。就位以论。教道在前。证道在后。据行论之。教证同时。前后不定。(此标约行教证)依体起用。先证后教。(望证道理。起教道用)寻用取体。先教后证。(寻教道用。取中道体)习种能生报佛。性种能生法佛(文)(地前既论自行修习。至果合生报佛。登地证性。合生法佛。智与体冥。任运起用。故不论应佛也。异解备诸章藻)。

【■补】旧注戒疏。有顶山记。泽山注。今恐指泽山注。

【■备】疏明性习二种。约位习定在前性。定在后。约行前后不定。谓依体起用。先性后习。寻用取体。先习后性。教证二道亦然。约位教定在前。证定在后。约行前后不定。谓依体起用。先证后教。寻用取体。先教后证是也。此明前图习种。对三十心。性种。对地等妙。与地持先明性种。后明习种。均符教意。不可偏难也。

【□注】梵网经中。更有六种。一习种性。二长养性。(只是研习增长。与习种性通对十住)三性种性。四不可坏性。(俗谛建立。故不可坏。与。性种性通。对十行)五道种。(十向)六正法性(通收圣种等妙三种)。

【■记】此兼引梵网六性。对别位次。如文可知。

【■记】此四念处六性对别。与释签列次小异。注中谓明扶大品故也。四念处云。若扶三观次第。须依大品。扶三观者。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当学般若。初五方便伏见思。从假入空观。十住是道种慧断见思。从空入假。学道种慧断尘沙。若从假入空。破偏假。从空入假。破偏空。至十回向中学不空不假一切智。伏无明。登地得一切种智。若至等觉。一时断尽烦恼及尽。若不明等觉。只十地断烦恼习也。是为扶大品三观也。故次约义结对璎珞六性。有少不同。复由道性二字义通两向。释签取种性义。以性种性对十行。取中道义。以道种性对十向。四念处取化道义。以道种性对十行。取一性义。以性种性对十向。少不同也。

【□注】从假入空观者。次第三观。出璎珞经。观经疏三云。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妙宗上(廿六)云。见思取境。无而谓有。虚假凡俗。知虚名谛。二空之理。是审实法。知实名谛。不究俗虚。莫知真实。要须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从假入空观。妙玄三(十一)云。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

【■记】此明别教三观渐修。次第深入也。如璎珞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以是二观。为方便道。因此二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菩萨圣种性。无相法中。行於中道。而不二故。是为次第三观之相也。

【■备】辨讹云。别既次第修於三观。所以能正修空。傍修假中者。须知别教本意。不藉修空。但藉空为方便。意在下化众生。故修假。期心佛果。故修中也。

【□注】净名略记下之上(十五)若约别教为语。正观中道为慧眼者。於十住中远所期耳。慧眼者。古德颂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记】此因略记慧眼一语。引出五眼浅深优劣之不同也。如论云。肉眼见近而不见远。见前而不见后。见内而不见外。见昼而不见夜。见上而不见下。故云碍而非通也。天眼者。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故云通而非碍也。慧眼者。天眼虽通。但见世间和合因缘所生。假名之物。乃有相之事。而不能见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此寂相之理。唯慧眼能了知。故云了知空也。法眼者。慧眼虽了空理。而不能见众生过去现在未来。舍身趣生。死此生彼。不了出世俗谛大事。不能入俗度生。何以故。无所分别故。而法眼能见生住异灭。自他一异等相。又能为世舟航作大导师。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众生几微。无不洞鉴。故云唯观俗也。佛眼者。法眼虽能照俗。而不普遍。独有佛眼。又名大圆镜智。如千日高悬。十方普照。世出世间。若事若理。若依若正。若性若相。若生若佛。莫不一体同观。故云照异体还同也。今言正观中道。本属佛眼。而云为慧眼者。意显十住开慧眼后。可以渐见二空之理。故云远所期耳。

【□注】一切智者。观音玄义下(初)云。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玄记下具释。

【■记】此释十住成一切智之义也。玄记释云。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空观若成。於此名相。悉皆体达无我我所。故云内外能知能解。然其空智。但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起。故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种也。

【□注】初住断见。即离四趣。身子昔生。至六住有退者。此见思俱断。思既未尽。见亦余残。故有退堕。如四明答日本难教行录。

【■记】此节释不知别住通惑。见思同断之疑也。如教行录问云。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见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别教初住。界内见惑皆已断尽。岂第六住见犹未尽。退作凡夫耶。答。若常程别教。皆曰初住断见。不起诸过。况见惑名数虽多。乃一位断。思惑经诸位方尽。此常谈别教分齐也。今曰身子六住尚退。复起重罪。恐有教门。以见思俱断。至六心时。思犹未尽。见亦余残。牵堕恶道也。

【■补】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云。若得信心必不退。进入无生初地道。疏问。本业璎珞云。十住中六住。正观现前。值佛菩萨善知识所护则出七住。常不退转。七住前。名退分。如佛初会。有八万人退。净目王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恶因缘。退落凡夫。不善恶中。作大邪见。今经不言退者。何耶。答。人心如面。各各不同。大圣随机。故亦差别。有说十行性种人。犹退堕地狱。又初阿僧祗劫有退堕者。璎珞言七住名住不退。七住已前即有退义。约教而断也。初阿僧祇退者。三藏意。十行退者。通教意。十回向退者。别教意。十信退者。圆教意。今云信不退。进入初住。即圆意也。文句明通教三不退义。亦曰六心已前。轻毛菩萨。其位犹退。七心已上。从初地至六地。名位不退也。此是借别教位名。名通教位耳。大师判教。明文若此。后辈无知。尚执异见。各诤是非。皆未曾细阅台宗大部故尔。如四明者。真可称为山家之真传焉。附释六种性习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八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