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四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六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三灭谛三。初标名。
三灭谛者。
△二示体。
灭前苦集。显偏真理。
△三拣非。
因灭会真。灭非真谛。
【□注】法界次第中(十)云。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累。故名为灭。妙玄二(二十)云。二十五有。子果缚断是灭谛(文)。
【■记】结业。即集。生死。即苦。玄文言。痴惑之本。既无常苦空无我。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灭。乃至老死灭。若不燃火。则无烟。名子缚断。无子则无果。灭智灰身。离二十五有。名果缚断。又言若发见思无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断结者。三界九十八使皆灭。以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灭谛有余涅盘也。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后报不续。名无余涅盘。真灭度也。灭理不虚。曰谛。
【□注】观音玄记上(十七)云。灭谛之体。是二涅盘。虽非真谛。能冥於理。故云因灭会真。灭非真谛。因灭苦集。方能会真。非谓此灭。便是真谛。
【■记】先问。三藏所谈。灭非真谛。今文依灭起第四誓。那云真谛无为理耶。答灭谛之体。是二涅盘。虽非真谛。能明於理。故曰因灭会真。道是灭因。苦集违理。佛既契真。故成佛誓。观真而发。是所引文。乃释依灭起成佛誓义。今证拣灭非真也。
【■补】涅盘。翻灭度。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故。
【■备】灭。但功用尽处。若真谛。即下法性自天而然也。
【□注】止观一(十二)云。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经言灭非真谛。因灭会真。灭尚非真。三谛焉是。(文)辅行一下(十一)云。当知苦集。但是能覆。不能恼染。道灭能显。而理本净。法性如月。苦集如云。道如却除。灭如却已(文)。
【■补】辅行言。法性与真。名异义同。
【■备】问。藏教何为真理。曰。枯寂偏空也。
△四道谛三。初牒名。
四道谛者。
【□注】法界次第中(十)云。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盘。故名为道(文)。
【■记】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及忍智无碍解脱。三十四心真无漏慧也。助道者。得解观中。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助道。有余方便。对治诸禅三昧。三十七品等。皆助道也。
【■备】下集注言。此道品通正通助。大约止观法。皆正道。二十五前方便。皆助道也。
【□注】妙玄二(二十)云。戒定慧。无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谛(文)。
【■记】苦本即结惑。
△二示体二。初总标广略。
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
【□注】略则戒定慧。释签三(九)云。道品虽多。戒等摄尽。戒摄三。正语。正业正命。定摄十。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觉。定觉。舍觉。正定。慧摄十八。四念处。四正勤。进根。慧根。进力。慧力。择觉。进觉。喜觉。正见。正思惟。正进精。通定慧。念根。念力。念觉。正念。止观七(九)云。念通缘两处。通三学。信根。信力。辅行云。一切诸法。信为本故。(文)广则三十七道品。三四。二五。单七。只八。若六度摄三十七具如辅行七上(二十一)。
【■记】三四。即念。勤。足。二五即根。力。七即觉。八即正道。辅行六度摄道者。檀具二觉。谓除。与舍。尸具三。谓正语。正业。正命。忍具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正念。进具八。谓四勤。进根。进力。进觉分。正进精。禅具八。谓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具十。谓四念处。慧根。慧力。择觉。喜觉。正见。正思。余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诸法。信为根本故。
【□注】道品者。法界次第中(十二)云。品者。类也。此七科法门。悉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文)。
【■备】入道浅深。应指对位相生两种说。
【■记】当分者。止观言。未必全具道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单七只八。当分是道。故曰依念处得道。念处既尔。余品亦然。为当分。相摄者。释论言。念处既摄余品。余品亦摄念处。为相摄。对位者。俱舍颂言。初业顺决择。及修见道位。念处等七品。应知次第增。华严钞曰。初业者。修总相别相念处。此初业位。能照身等四境。慧用胜故。说念处增。顺决择者。暖等四位也。暖法位中。能证异品决择分。殊胜功德。勤用胜故。说正勤增。顶法位中。能持善趣。无退转位。定用胜故。说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堕善根坚固。得增上义。说五根增。世第一位中。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无屈义。说五力增。及修见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七觉增。见道位中。速疾而转。道行胜故。说八正见增。此对位义同也。据止观言。八正。是见谛位。为第六。七觉。是修道位。为第七。乃是约位。非调停也。今约调停。故以七觉为第六。入正为第七。相生者。论言。闻法已。先当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摄心调柔。调柔故。信等成根。根增为力。次七觉分别。八正道是正行也。有时八正在前。未办名道。已办名觉也。又止观云。如修念处。能生正劝。正勤乃发如意。如意生根。根生力。力生觉。觉入八正。为相生也。
【□注】然此道品。通正通助。通大通小。通漏通无漏。亦漏亦无漏。并如止观第七具释。
【■记】止观问。道品是二乘法。云何是菩萨道耶。答净名言。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道品是道场。亦是摩诃衍。涅盘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见佛性。名为醍醐。大集云。三十七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如此等经。皆名道品。何得独是小乘。又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未到三十六。初禅三十七。皆有漏道品。如乳。三藏道品。如酪。通教道品。如生酥。别教道品。如熟酥。圆教道品。如醍醐。或问。三十七是助道。是正道。答。大论云。是菩萨道。正也。净名云。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助也。又问。三十七品是有漏者。云何言七觉是修道。法华云。无漏根力觉道之财。云何八正在七觉前。答。此应三句分别。一。三十七品皆有漏。二。皆无漏。三。亦有漏亦无漏。大论言。修八正道。得初善有漏五阴。善有漏五阴。即是暖法。暖法之前。尚得修於八正道。云何修耶。谓初师受法系心忆念。名念处。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一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根。根增长。名力。分别道用。名七觉。安隐道中行。名八正道。能如是修。得善有漏五阴。当知道品皆有漏也。二皆是无漏者。即是见谛思惟。所行道品。一向是无漏。法华之文。意在此也。从来虽言有漏中。得修八正七觉等。未有文证。而毗婆娑云八正。在七觉后。亦是有漏。亦是无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见谛即是亦无漏。若八正在七觉前。一向是无漏。此则可解。又亦漏亦无漏即是对位意也。
【□注】又小唯正道。大通正助。今是小乘道品。义当相生。
【■记】此明通局结归也。谓约小乘七科。皆唯正道。约大乘七科。正助俱通也。今文言小乘之道品。当以相生之义为正也。
△二别释详明二。初标科。
此三十七合为七科。
【■记】准瑜伽杂集。三十七品总有七类。一。对治颠倒道。四念处。二。断诸懈怠道。四正勤。三。引发神通道。四神足。四现观方便道。五根。五。亲近现观道。五力。六现观自体道。七觉分。七。现观后起道。八正道。故科为七也。
△二列释七。初念处。
一四念处。一观身不净。(色蕴)二观受是苦。(受蕴)三观心无常。(识蕴)四观法无我(想行蕴)。
【□注】四念处一(五)云。四者。数也。念者。观慧也。处者。境也。今言四者。人於五阴起四倒故。於色。多起净倒。於受。多起乐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举四倒。故言四也。若相生次第。应言识受想行色。若粗细次第。应言色行想受识。今从语便。故言身受心法(文)。
【■记】观慧释念者。同是别境心所。慧观由念得住也。论云。身应多观不净。受应多观是苦。心应多观无常。法应多观无我。何以故。凡夫未入道时。起四颠倒故。破净倒。说身念。破乐倒。说受念。破常倒。说心念。破我倒。说法念也。四法次第者。教中论相生。从细至粗。论除灭。自粗至细。今从语便也。
【□注】若迷心不迷色。则数为五阴。若迷色不迷心。则数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者。则数为十八界。如婆娑论。俱舍颂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愚根乐。有三。故说蕴处界(诸有为法和合是聚义。生长门是处义以能生长心心所法。种族。是界义。如一山中。有金银铜铁等名多界等补注十三卷十二纸)。
【■记】有为和含是聚义者。是论释颂。以明蕴义。次引经言。诸所有色。若过现未。若内外粗细。若劣胜远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由此聚义。蕴义得成是也。生长门是处义者。亦论文释颂。以能生长心心所法一句。是论主释词。种族是界义下。亦是论文释颂。又云。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今以等字该之。已上论文。释前半颂也。而后半颂。论释云。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界处三门。或愚心所。总执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有三。谓利中钝。乐有三。谓乐略乐中。乐广。如其次第。佛为说蕴处界三也。补注。神智师释三大部。
【■记】一色阴。有十四种。谓四大五根五尘。二受阴。领纳所缘。名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三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相。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行。有六种。谓於六想之后。各起善业不善业无动业也。五识阴。了别所缘之境。即六识也。以迷心偏重。故圣教开心为四。出法界次第。
【■补】唯识论。以受对前五识。想对六识。行对七识。识对八识。今此不论。弗以唯识所解配合也。
【■记】惑者。迷色偏重。故大圣开色为十。心但为二也。入以涉入为义。根尘相对有识生。识依根尘。识为能入。根尘是所入。今此十二。通从所入受名也。内六亲。故属内。为识所依。名入。亦名六根者。能生为义。有生识功也。一眼入。眼是四大造色体为十色共成。所谓四大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均四大造色。体为十色共成。但各换一耳鼻舌根微也。五身入。但有九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六意入。除诸心数法。但取能知诸法心王也。外六疎。故属外。识所游涉。名入。亦名六尘者。染污为义。色声香味触五入。可解。六法入。有二种。一者心法。除心王。但取相应诸心所法。二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不相应诸行。三无为法。
【■补】法入中无表色属色。心数法属心。不相应行非色非心。三无为。非三聚摄。故不属内色。亦不属外色也。
【■记】惑者。色心俱迷。圣教俱开为十八也。界。以界别为义。十八法各有别体故。十二入。及前五识界可解。识。以了别为义。六意识界。谓前五生已。传入意识。即以前五为能生。后意识为所生。此意前灭。次识续生。即前意识。生后意识。如是亦脱传受根识之名。皆能生为根。所生为识。今专指所生为意识也。上明蕴处界所摄法。即小乘七十五法。如云内色。外色。无表色。即五根。六尘。十一种色法。心王。即前六识。心所法。明四十六。谓遍大地有十。受。想。思。触。欲慧。命。作意。胜解。三摩地。此十通善通恶。徧一切心。胜解者。於理明了。三摩。云等持。离沉掉。曰等。专注不散。曰持。大善地有十。谓信。勤。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轻安。不放逸。此十。不通於恶。唯是善业。能通至无漏圣道故云大善地。舍者。远离掉举。大烦恼有六。谓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此六。依五六七识起。不通於善。唯是恶法。故云大烦恼也。大不善有二。谓无惭无愧。人因此二。则无恶不造。故云大不善也。小烦恼有十。谓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此十但依六识而起。故云小烦恼也。不定有八。谓悔眠寻伺贪嗔慢疑。此八通於善恶无记三性。故云不定法也。无记者。不善不恶。无所记录也。粗念曰寻。细察曰伺。不相应。有十四。得非得众同分。无想异熟。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句。文也。此十四不与色法。心法。心所法。相应。故众同分。众人形状相似也。无想果报。异世成熟。曰无相异熟。外道所修。曰无想定。圣教所修。受想心灭。曰灭尽定。依事立名。曰名。积字成句诠差别。曰句。为名句依。而能显所表理。曰文。身。即字也。
【■备】无为有三。天溪补遗。引俱舍颂云。此中空无碍。谓大虚空。无碍为性即虚空无为。颂曰。择灭为离系。随系事各别。随三界系不同。名事。离一系故。得一择灭。择力所得灭。名择灭。择为断智。推度令灭。故名择灭。非择灭者。颂云。毕竟碍当生。此二类不同。谓根尘缺缘及所证位。诸无知惑。不得续起。名碍当生。如缘一色时。於余诸色。及余四尘。得非择灭为正缘色碍。余色等当不生。故名碍当生。其余法数广解。
【□注】观身不净。四念处一(六)云。一切色法。名之为身。内身。外身。内外身。己。名内身。眷属。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内外身。此三种色。皆从前世不净业生。则有五种不净。谓生处。种子。相。性。究竟。
【■记】大论言。自身有二种。一身内不净。二身外皮毛爪发等皆不净。复次行者。观死尸[月*夆]胀烂坏。取是相。观自身亦如是相。如是事。我未离是法。死尸是外。行者是内。如见端正女人而心着。即观其身。种称不净为外。知我身亦如是为内。复次眼等五情为内身。色等五尘为外身。四大为内身。四大造色为外身。觉苦乐处为内身。不觉苦乐处为外身。自身及眼等根为内身。妻子田宅所用之物为外身。乃至今当总观内外。谓先观内身。求净不可得。次便观外。复不可得。疑曰。我观内时。於外或错。观外时。於内或错。故内外俱观。亦不可得。然观内观外是别相。一时俱观是总相。总观别观。既皆不得净相。故知三种色。从不净生。此明五种不净。望大论列次有殊。以论列第一种子。二住处。三自体。四自相。五究竟。对此前后可知。
【□注】生处者。女人之体是不净聚。虫脓秽恶。合集成立。经十月日。二脏间夹。迮隘如狱。释论云。此身非莲华。亦不由旃檀。粪秽所长养。但从尿道出。
【■记】此释生处不净也。大论言。住处不净。谓诸不净物和合。名为女身。内有生脏。熟脏。屎尿不净。外有烦恼业因缘风吹识种。令入二脏中间。如在尿坑中。所谓是身为臭秽。不从华开生。亦不从薝葡。又不出宝山。迮隘如狱者。胎骨经云。婴儿在胎有八种狱。谓婴儿之身。最嫩。母吃热食。如镬汤狱。母吃冷食。如寒氷狱。饱时。如石压狱。饥时。如饿鬼狱。硬食。如刀山狱。行时辛苦。如碓捣狱。坐时。如铁床狱。母若低头。如倒悬狱。
【□注】种子不净者。揽父母遗体。赤白二渧。於中而住。是识随母气息出入。是为受身最初种子不净也。
【■记】此释种子不净也。大论谓父母以邪念风。吹淫欲火。肉髓膏流。热变为精。宿业因缘。识种子在赤白中住。是名身种。如偈言。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净白生。但从尿道出是也。
【□注】相不净者。头等六分。从首至足。纯是秽物。譬如死狗。尽海水洗。洗死尸尽。唯余一尘。一尘亦臭。
【■记】此释相不净也。大论亦名外身不净。谓是身九孔。常流不净。眼流眵泪。耳出结[目*(宁-用+冉)]。鼻中洟流。口出涎吐。谷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诸毛孔。汗流不净。如是不净。充满身内。如偈言。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是也。
【□注】性不净者。根本从秽业生。托於秽物长养。其性自尔。不可改变。
【■记】此释性不净也。大论言自体不净谓从足至顶。四边薄皮。其中所有。不净充满。饰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馔。众妙肴膳。经宿之间。皆为不净。如说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净此身。不能令香洁是也。
【□注】究竟不净者。业尽报终。捐弃冢间。如朽败木。大小不净。盈流於外(文)。
【■记】此释究竟不净也。是身投火。为灰。在地腐坏。为土。在水[月*夆]胀烂坏。为水虫所食。一切死尸中。人身最不净。如说。审谛观凡身。终必归死处。难御无反覆。背恩如小人是也。
【□注】观受是苦四念处一(七)云。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内外受。缘内。名内受。缘外。名外受。缘内外。名内外受。又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名内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於顺。生乐受。於违。生苦受。於不违不顺。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
【■记】此释受也。如论言。佛说有二种。谓身受。心受。心受是内。身受是外。又五识相应受是外。意识相应受是内。十二因缘故。诸受生。内六入分生受为内。外六入分生受为外。粗受为外。细受为内。又缘内法为内。缘外法为外。复次一百八受为内受。余残是外受。又言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行者观是世间乐受。皆从颠倒生。俱无有实。虽欲受乐。能得大苦。如是观乐受。是坏苦。乐相坏。苦相至即乐极生悲也。观苦受。是苦苦。五阴之身。性常逼迫。又与苦受相应。苦上加苦也。行苦者。有漏之法。四相迁流。常不安隐也。能如是观。则於乐受。不生欲着。苦受不生忿恚。不苦不乐受中。不生愚痴名受念处也。
【□注】观心无常者。心。即心王。心王不住。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皆悉无常。
【■记】四念处云。心者。心王。例上有内心。外心。内外心。心王不住。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皆悉无常。无奢无促。今日虽存。明亦难保。昔诸比丘谓不保七日。乃至不保一日。佛呵为懈怠。又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剎那促。时无常。山水溜。斫石光。若不及时。后悔无及。是也。今但略引耳。今准论释言。心王不住者。谓过去已灭。未来不生。现在一念不住。疾故不觉。若心一念住。第二念亦应住。是为常住。无有灭相。如佛说。一切有为法。三相住中。亦有灭相。若无灭者。不应是有为相故知心无住时也。若粗细内外皆无常者。谓是有为法。一切属因缘。故无常。先无今有故。今有后无故。又复无常相。常随逐有为法故。有为法。无有增积故。一切有为法。相侵克故无常。於有为法。心无常最易知。如佛说凡夫或知身无常。不知心无常。若言身有常犹差。以心为常是大惑。何故。身住或十二十岁。是心日月时顷。须臾过去。生灭各异。念念不停。欲生异生。欲灭异灭。如幻事。实相不可得。故知心是无常。名心念处也。
【□注】观法无我。四念处一(七)云。法名轨则。有善法。恶法。无记法。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无记。若於心王计我。已属心念处摄。若於心数计我。从九心数。一切善数。恶数。通大地数。并属行阴。法念处摄。此等法中求我。决不可得。龟毛兔角但有名字实不可得。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若无记是我。无记不能起业。但名因等起。因此无记。起善起恶。善恶业。尚非我。因等起。何得是我。当知皆无有我。但是行阴。故经云起惟法起。灭惟法灭。但是阴法起灭。无人无我。众生寿命。虽有法起。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身边二见。
【■记】此释法处也。如教中明。法者。有轨持二义。轨者。轨生物解。持者。任持自性。此但约轨物生解义。以释法名。不取任持自性义者。意显法中无我实性可持故也。约法计我者。按定所计之我。必依於法。谓於心王计我上。已观为无常。无实我体。此除开心王。若於心数等者。此正推法无我。於十大地数中除受。以前观受是苦摄。今以九心数中。想。即想蕴。余八。行蕴摄。一切善数有十。谓信。进。念。定。慧。喜。猗。舍。觉。戒。恶数亦有十。谓恚。恨。谗。诳。憍。忿。怒。悭。痴。妬。皆行蕴摄。通大地数者。涅盘狮子吼品疏引数人云。十数并起。为大地通五品。谓善恶无记不共秽污等。成论云。法起十数。义说为十。或言欲界十。居止是十数。谓三途人六天。今观此等行阴法中。求其我体。决不可得。但有龟毛兔角之虚名字。而无实事也。次以善恶无记互夺。观法无我。谓若善法是我。以善夺恶。恶法应无我。以善是恶主对故。若恶法是我。以恶夺善。善法应无我。以恶是善违害故。则互夺两亡。善恶法俱非是我。何得言我能行善行恶乎。若言无记法是我。然无记於法无所记录。则不能亲起作业。但名因等起耳。谓因此无记故。方能起善起恶。是则所起善恶之业。尚非是我。而此因等起之无记。何得是我乎。已上观法无我竟。当知下。指是行阴於中起灭。故经云下。引证此中无我人众生寿命者。谓无生空四相。正与金刚四相义同。金刚四相者。我是自在之名。人为主宰之目。众生者。取续前义。寿命者。取接后名。则以四为人执。故同此中义。大论云。人者。谓於阴界入中。谓我是行人。我者。於阴界入计我我所。若即若离。众生者。於阴界入和合之中。计有我生。寿命者。於阴界入中。计一期果报。若长若短。又法数言。众生於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及我所。五阴是实。名我相。於五阴法中。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於余道。名人相。计五阴众共而生此身。名众生相。於阴法中计我受一期寿命长短。名寿者相。今既知但是阴法起灭。则无人我等计也。已上破我执。下并破法执。或谓既是法起法灭。而法应实有耶。故言虽有法起。亦是颠倒。即是身边二见。谓此五蕴法中。本非有身。而起此见。妄计为身。本非断常。而起边见。妄自执之。为断为常。非颠倒而何。故知由颠倒。而见有法。其实法亦当体全空。则知不但法中无我。而法亦空。今且破我见。故言法无我也。
【□注】想行蕴者。止观五(八)云。想取相貌。行起违从(文)。
【■记】想。谓取相在心。行。谓於好恶相边。起违从之念。念起念灭。迁流不住也。
【□注】念处居初者。一佛嘱。佛将入涅盘。阿难请问。佛去世后。比丘依何修道。佛答。比丘当依四念处行道。二依经。止观五(二)云。大品云。声闻人依四念处行道。菩萨初观色。乃至一切种智。章章皆尔。故不违经。(文)三现前。止观五云。又行人受身。谁不阴入重担现前。是故初观。(文)辅行七上(十二)云。以四念处能为大小观行初门。如来殷勤遗嘱。意在於斯(文)。
【■记】此释注中问答也。如大经佛涅盘时。答阿难言。佛灭度后。当依四念行道。二依经下章章皆尔者谓菩萨观不净苦空无我。至於一切种智。皆应先观色故。辅行云。大品凡列法门。皆以五阴为首。三现前下。大论云。五阴粗重常恼。故名担。如佛说五阴是担。罗汉此担已除。名弃担。则知行人阴入。重担现前也。
△二正勤。
二。四正勤。一。未生恶。令不生。二。已生恶。令灭。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长。
【■记】此释勤者。不惟力勤当以继念为勤也。念智如火。勤力如风。智得勤力。无往不克。瑜伽论曰。於四念住中。惯习行故。已能除遣粗重。了达善不善等。从此无间。於未生善法令生。於已生恶法令灭。
【□注】正则不邪。勤则不怠。辅行七上(十二)云。只是於前念处。精勤除恶生善。文从语便。先除二恶。次生二善。据行。必以已生善恶居先。未生善恶居次。并先明灭恶。次明生善(文)。
【■记】善恶二法。有通有别。通如大乘。勤观法性为善。实相之外皆名为恶。别则取观中懈怠五盖等为不善。其能对治为所生善也。
【□注】止观七(二十六)引十住毗婆娑偈云。断已生恶法。犹如除毒蛇。断未生恶法。如预防流水。增长已生善。如溉甘果栽。未生善为生。如钻木出火。(文)一未生恶令不生。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及诸烦恼恶法。虽未生。恐后应生。遮信等五种善根。今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得令生也。
【■记】此四正断中。名断断。瑜伽论言。断断者。即未生恶法。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为断故断。名为断断。
【■备】辨讹曰。若懈怠起句。准法界次第。无此起字。若言起。如何说未生。
【□注】二已生恶令灭。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诸烦恼覆心。离信等五种善根。如是等恶若已生。一心勤精进。方便除断令尽也。
【■记】四正断中。名律仪断。瑜伽论曰。律仪断者。即已生恶法。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也。
【□注】三未生善令生。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善根生也。
【■记】四正断中。名修习断。瑜伽论曰。修习断者。即未生善法。由於善法。数数修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也。
【□注】四已生善令增长。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不退失。增长成就。
【■记】四正断中。名防护断。瑜伽论曰。防护断者。即已生善法。由於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能生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断也。问。何以七科。此四名正勤。及后八名正道。余不名正耶。答。心勇发勤。畏有错误。故言正。行道畏堕邪法。故言正。
△三如意。
三四如意足(欲念进慧)。
【□注】法界次第中(十三)云。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记】法界言。四念智慧。四勤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少弱。得四种定摄心。即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通名如意。智定力等。能断结使。故断行成就也。
【□注】此四属定。六神通中。身如意足。藉兹而显。又通因定生。亦可六通。因兹并发。
【■记】身如意有三。谓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复四。一身飞。如鸟无碍。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此没彼出。四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多亦然。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化。不过七日。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也。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也。六通因此发者。如意如上。天眼通者。眼得色界清净色。自地及下地。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无不能照。此有二。一报得。二修得。五道中天眼从修得。非报得。以从常忆念种种光明得故。天耳通者。能闻一切声。天声。人声。三恶道声。云何修得天耳。常忆念种种声故。宿命通者。本事常忆念。日月年岁。至胎中乃至过去一世。十百千万亿世。乃至大罗汉辟支。知八万大劫。菩萨及佛。知无量劫也。他心通者。知他心。若有垢。若无垢。自观心生住灭时。常忆念故得。复次观他人喜相嗔相。怖畏相。见此相已。然后知心。是为他心智也。无漏通者。如来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言。无漏者。谓离四漏。以不取彼四种漏故。名远离诸(漏智)。
【□注】四正勤是慧慧观不勤。念处不成。反招散动。如风中灯。今修如意。如加密室。定慧均等。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言彼法者。谓念处境。言庄严者。修希向心。令法端美。凡所修立。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事必疎遗。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若无一心。观法断绝。进者。唯专观理。使无间杂。无杂故精。无间故进。凡所修立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慧者。止观法界次第。皆名思惟。思惟彼理。心不驰散。当知四法。是入定方便。出辅行七上(十二)析玄下(三十六)云。四观神足。心所中慧。以觉察为义。(文)妙乐二(八)云。思是慧数(文)。
【■记】谓第四乃五别境中慧。觉察为义。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论云。如有足者。能往能还。统纪言。法师敬云。依俱舍论。述小乘入道五位。作析玄记二卷。以小乘明析空五位。乃析中之玄。名析玄记。
△四五根。
四五根(信进念定慧)。
【□注】辅行七上(十三)云。修前诸品。纵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萠善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名为根。(文)信者。信於谛理。能生一切无漏根力。禅定解脱。三昧等。然此信根。必依念处。若无信境。根何能生。
【■记】此释信也。於四念处谛理。深忍乐欲。如蜂构蜜。如犊思乳。能如是深住净信。便生一切无漏功德。经言。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也。
【□注】进者。信诸法故。倍策精进。念者。但念正助之道。不令邪妄得入。定者。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慧者。念处之慧。为定所摄。以观自照。不从他知。
【■记】慧者。谓修如意后。慧得定摄。即能照理除妄。惟以不净苦等观法自照。更不从他异缘而别知也。
△五五力。
五五力(同上根名)。
【□注】前不入故。进修五力。令根增长。则能排障。同上根名者。辅行七上(十三)云。问。名同於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复更修习。令根增长。是故此五。复受力名。根成恶破。故名为力。(文)释签一(九)云。信解品云。无有欺怠嗔恨怨言。欺为信障。怠为进障。嗔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若根增长。能破五障。故名为力(文)。
【■记】此释释签引经文以明五障也。欺则忽乱浮疑。不能深忍乐欲。故障信。怠则不能勇悍深造。故障进。嗔则不善心多。不能明记正助之道。故障念。恨则心神郁结。不能泯然摄归念处。故障定。怨则含毒事深。不能觉察谛理。故障慧也。
【□注】信力信谛。不为邪外诸疑所动。
【■记】诸疑虽多。不必障定。论障定者有三。一疑自者。自念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作此自疑。定慧不发。二疑师者。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时即为障定。三疑法者。如世人多执本心。於所受法。不信敬受行。若生犹豫。法不染心。今此信根。增长有力。即不为所动也。
【■备】三疑古今通病。教中谓。疑自者。当念先世善根何限。精勤忏悔以破之。疑师者。但遵其法。不论其人。如夜行。弊人持灯。不以人故废其照。疑法者。佛无诳语。笃信力行可也。
【□注】进力观谛。心无间杂。本求道果。未证不休。念力持谛。破边邪想。不令烦恼之所破坏。定力若成。能破欲界一切诸散。能於诸禅互无妨碍。不同单修根本之相。
【■记】定力若成。不但破欲界散。亦不同上地单修之定。以於诸禅定。互无妨碍故。如辅行云。虽用欲界语法。不碍初禅支林。或住初禅觉观之法。不碍二禅内净。或住二禅与喜相应。不碍三禅乐受。或与四禅舍受相应。而能教化一切众生。纵妨四禅。不妨诸定。妨。谓妨碍。碍。谓遮止。纵有因缘不入四禅。不妨一切禅定自在也。
【■备】辨讹曰。诸禅互无妨碍。此止观文。彼约圆意。今明藏教。当斟解之。
【□注】慧力。能破一切邪外等慧。能破一切见爱等执。
△六七觉。
六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
【□注】修前不入。由定慧不调。故用七觉均调之。
【■记】念勤。是慧。四足。是定。又得根力。成善破恶。未能入理者。由定慧不调。故以七觉均调之。
【□注】觉。谓觉了。支。谓支分。法界次第中(十四)云。无学实觉。七事能到(文)。
【■记】实觉者。如实觉慧也。法界云。一择法觉。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二精进觉。善能觉了不谬行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三喜觉。心得法喜。觉了此喜。不依颠倒法生喜。住真法喜故。四除觉。断除诸见烦恼时。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五舍觉。善能觉了所舍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六定觉。发诸禅定。觉了诸禅虚伪。不生见爱妄想故。七念觉。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念。用择进喜起之。若心浮念。用除舍定摄之。调和适中也。
【□注】止观七(九)云。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
【■记】轻安。即除觉。亦名猗觉。乃猗任自在意。七觉乃入道之要。大论云。若离五盖。专修七觉。不得入禅者。无有是处。
【□注】以舍觉舍於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沉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文。
【■记】摄散策昏。不使偏落昏散。是念觉。前说定慧调匀。是用七觉所以。今是念觉当体。
【□注】辅行七上(十三)云。定慧各三。各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徧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两处(文)。
【■记】佛说教令修。如医照方教服。着止微加一剂。不痊。方添后药。前支未益。乃用次觉。法虽禀医。行由自己。如得益便已。
△七八正。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记】正念。正定。是定。见。思惟。精进。是慧。唯语。业。命。通戒。又前七觉是分别。此八正道正行也。
【□注】正。以不邪为义。能通至涅盘。故名为道。
【■记】八正。亦名八圣道。出瑜伽论。
【□注】正见。修无漏十六行故。明见四谛。
【■记】十六行解见五卷。
【□注】正思惟。以正思惟。发动此观。正语。以无漏智。除四邪命。常摄口业。住正语中。
【■补】八犍度论曰。以邪命作口四恶行。名邪语邪命。以邪命作身三恶行。名邪业邪命。又五邪中。后四皆口业。不必专指贪求利养。凡掉戏等。皆属邪命摄。俱舍言。观象斗等。佛亦立邪命中。邪受外境。虚延命故。
【■备】辨讹曰。似不必指后四邪。以彼四种。大论名四邪业。故婆娑言。身口业中。若贪所起。皆名邪命。
【□注】正业。以无漏智。除身邪命。住於清净。正身业中。
【■记】身邪现奇特等。
【□注】正精进。勤修涅盘。善入正谛。正定。正住於理。决定不移。正念。心不动失。正直不忘。正命。以无漏智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见他得利。心不热恼。而於己利。常知止足。住清净正命。
【■记】四种别在口业。五种通乎三业。
△三结归。
已上七科即是藏教生灭道谛。
【□注】辅行一下(十一)云。菩提烦恼。更互相倾。故名生灭。
△二通论四谛二。初论随机施教胜劣不同。
然如前所列四谛名数。通下三教。但是随教广狭胜劣。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不同耳。故向下名数。更不再列。
【□注】释签三(八)云。问。何故立四种四谛之殊。答。谛本无四。谛秪是理。理尚无一。云何有四。故知依如来藏同体权实。依大悲力。无缘誓愿。物机所扣。不获已而用。机宜不同。致法差降。从一实理。施出权理。权实二理。能诠教殊。故有四种差别教起。涅盘实后。暂用三权助圆。故须具用偏圆事理。故今引之。以显成证。三偏一圆。界内。界外。各一事理。故成四种(文)。
【■记】物机所扣者。释上依大悲力无缘誓愿。由众生根器千差。如来声教万别。如言如来为众生。随机应量说也。从一实理等。解前。界内外各一事理者。藏事。通理。别事。圆理也。
【□注】广狭等者。以藏通造六。故狭。别圆造十。故广。藏别不即。故劣。通圆谈即。故胜。於广狭境。各论胜劣。则成四种四谛。迷真有重轻。故论生灭无生。迷中有重轻。故论无量无作。不可作寻常迭论胜劣释也。
【■记】谓当以藏对通。别对圆。各论胜劣也。
【□注】生灭。妙玄二(二十)云。迷真重故。从事受名。如前释。
【■记】前释者。苦则三相迁移等。虽世出世。四皆变易也。
【□注】无生。妙玄(二十)云。迷真轻故。从理得名。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
【■记】苦无逼迫者。谓五蕴皆空。岂有空能逼空。集无和合者。谓因果俱空。岂有因空与果空合。历一切贪嗔痴亦如是。道不二者。谓无能治所治。空尚无一。云何有二。灭无生者。法本不生。今则不灭。不生不灭。名真无生。
【□注】无量。妙玄云。迷中重故。从事得名。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密不同故(文)。
【■记】苦无量者。谓一法界苦尚若干。况十法界。非二乘所知。谓地狱种种剥割烧煮锉切。不可称计。况复余界种种苦相。菩萨智眼。乃通达也。集无量者。谓无明尘沙见思诸惑若干。道无量者。谓析体拙巧。权实正助等。灭无量者。如是方便。能灭见思等。均是菩萨。乃能明了也。又即空。方便若干皆无若干。虽无若干。而分别若干。无谬无乱。又如是方便。能灭见思。如是方便。能灭尘沙无明。又三悉檀分别有若干。第一义悉檀无若干。虽无若干。从多为论。名为无量。
【□注】无作。妙玄云。迷中轻故。从理得名。止观一(三)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文)。
【■记】无作者。皆实相不可思议。四念处释无作四谛云。一念心具十界苦。名苦谛。具十界惑。名集谛。苦即涅盘。名灭谛。惑即菩提。名道谛。所谓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名为无作。
△二示二世粗妙因果有异二。初明因果差殊。
然四谛之中。分世出世。前二谛为世间因果。(苦果集因)后二谛为出世间因果(灭果道因)。
【□注】释签三(八)云。苦集只是世间一切法。道灭只是出世一法。世出世法因果性殊。而因必趣果。因果类异。故使四殊(文)。
△二明差殊所以。
问。何故世出世前果后因耶。答。声闻根钝。知苦断集。慕果修因。是故然也。
【□注】声闻根钝。苦为初门。支佛以集。菩萨以道。通菩萨以灭。别菩萨以界外道。圆菩萨以界外灭。
【■记】注中补明四教所修初门。谓声闻根钝。约界内苦为初门。支佛以界内集。菩萨以界内道。此藏教三乘。修生灭谛分利钝也。通修无生空理。故以界内灭。别修无量不思议事。故以界外道。圆修无作不思议理。故以界外灭也。
【□注】慕果修因。且据凡位。若初果去。则云带果行因。支佛不立分果。乃云望果行因。
【■记】此拣明慕果修因句。唯约声闻凡位说。
【□注】四谛果前因后。此且一途。余亦不定。
【■记】不定如下示。
【■记】签云或说世谛。谓苦集。第一义。谓道灭。复有说世谛。谓苦集灭第一义。谓道。评者曰。四是世谛。亦第一义谛。如苦集是世谛。苦空无常集因缘生是第一义。灭是世谛者。佛说如城园林。是第一义者。尽止妙离。道是世谛者。佛说如筏如山如梯如楼。是第一义者。道如迹乘。若四谛尽第一义者。世谛说阴界入。第一义亦说阴界入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四之下